第一篇:证人拒证权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Script>内容摘要:为建立我国科学的证据体系和证据制度,本文对证据法前沿有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即证人拒证不出庭问题分析了原因和表现情形;并对证人拒证应采取怎样的对策以及在法定情况下证人享有拒证权的适用作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拒证权 证据体系 证人补偿
On the factors and measures of the declining rights of witness
Abstract :To establish scientific proof system and proof institution in our country,the paper analyze the causes and condition of the witness who refuse to attend to the court ,which is one of the problems to be resolved in contemporary proof law and research into how to deal with the declining person and in what condition witness can decline to prove under the law.Key words: Declining rights proof system Witness compensation
证人拒证权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科学证据体系和制度,仍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目前,在我国证据体制方面存在八个前沿性问题有待研究解决:一是关于证据真实性的客观保障问题;二是律师的举证和收集证据的认可问题;三是证据制度的命名问题;四是证据确实充分性如何认定,证据足与不足在实践中的标准很难掌握的问题;五是证人出庭作证问题;六是审判前的证据展示问题;七是如何吸收沉默权的合理内容问题;八是无罪推定的进一步落实问题。本文就其中问题之一,即证人拒证出庭作证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加以研究。
一、证人拒证权的成因
证人作证对诉讼具有重要的价值,无论是为实现实体公正还是为实现程序公正,证人出庭作证都是现代诉讼的必然要求。如果一切案件的证人都能出庭作证,那是司法的最理想状态。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我国证人出庭作证已经成为诉讼过程中的一大难题。虽然我国三大诉讼法将证人界定为诉讼参与人,在法庭上享有一定的诉讼权利并承担一定的诉讼义务。但是由于我国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不完善,引发了实践中的众多问题和矛盾,在这些问题中最突出的是证人出庭作证得不到切实履行和保障的问题。证人出庭作证是证人主要的作证义务之一,但在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率极低,以刑事案件为例,平均为5%。这种现象给我国诉讼法的贯彻和诉讼机制的运行带来了严重的后果。一方面,使得明文规定证人应当出庭作证的法律流于形式,导致有法不依的恶果;另一方面,破坏了诉讼的直接言词原则,证人不出庭导致证人在审前所作的陈述在法庭上被大量使用。控辩对抗的庭审无法落实,剥夺了双方当事人尤其是被告人与证人对质的权利。此外,证人不出庭作证还不利于法官查明案情,法官也难以审查证据的真伪,法官只有依赖庭后阅卷和调查,从而使审判走过场,看形式,可能导致冤假错案。
产生证人不出庭作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1)我国立法存在着矛盾,以刑事诉讼为例,刑事诉讼法第47条规定,“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讯问、质证,听取各方证人的证言并且经过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而刑事诉讼法第157条又规定,“对未到庭的证人的证言笔录、鉴定人的鉴定结论、勘验笔录和其他作为证据的文书,应当当庭宣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8条进一步规定,“未出庭证人的证言宣读后经当庭查证属实的,可以作为定案的根据”。可见,立法上一面规定了证人的出庭义务,另一方面又规定证人不出庭的证言经查证属实可以采纳,这种矛盾的立法是证人不出庭作证的立法根源,为司法实践中证人不出庭作证制造了借口。(2)儒家“和为贵”,“以无诉为德行,以涉诉为耻辱”的观念根深蒂固。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传统尊崇的是“和为贵”的儒家思想,在这种思想影响下,人与人之间在感情和心理上有极强的相互依赖性,具有凝重的群体意识和浓厚的人情观念。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熟人社会中,公民个人都遵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处世哲学,导致公民不愿涉讼出庭作证,尤其是不愿出庭直接面对当事人双方而提供一方当事人不利的证言。实践中,证人受和讼心理影响而拒绝出庭作证的现象颇多,如:证人与被证关系人有亲属关系或其他利害关系,耽心出庭作证会损害双方友好交往或影响自身特殊利益等。(3)立法上未能明确证人作证的范围,尤其是不作证的范围。在西方国家,法律都明文规定警察应当出庭作证,我国却没有涉及。对此,我们认为应当完善。(4)立法和实践中对证人保护不足。现行立法只侧重于对证人的事后保护。即证人作证受威胁、侮辱、殴打或打击报复后,方由司法机关对实施者给予处罚。立法未规定严格的事前预防性及保护措施,是证人作证动力不足的重要原因。而在证人保护制度比较健全的国家,多设立有完善的事前保护措施。另外,而在司法实践中常常发生证人因作证而其家庭财产被毁、庄稼被损等现象,证人作证面临的财产风险特别是虽然法律规定证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受到法律保护,但没有规定相应的具体保护制度和措施,因此证人怕遭受打击报复,不敢出庭作证,充其量只愿提供书面证言并附加保密条件,从而使证人证言失去可质性而难以成为定案根据。(5)在后果的规定。实践中,对不出庭的证人,执法人员或者无计可施,或者采取不合法的措施,如羁押等,证人无正当理由而拒绝出庭作证,实质上是妨害刑事诉讼的行为。因此,应在法律上文明规定证人违反出庭义务的法律制裁措施,明确证人拒证的法律责任。明确对证人适用的强制或处罚措施,做到对证人的强制或处罚法律化、规范化,同时也要为受到强制的证人提供相应的法律救济渠道。(1)对于拒绝出庭的证人,可以要求其说明不出庭的理由,如果证人不能出具正当理由,法院可以对其适用传唤、拘传措施,强制其到庭作证。(2)因证人拒绝出庭作证而导致庭审不能正常进行的,法庭可以裁决证人一定数额的罚款或者15日以下的拘留。(3)对于拒绝出庭作证情节严重的证人,法院可以判处其扰乱法庭秩序罪,也可单独规定“拒证罪”罪名。依照刑法规定对其判处罚金、管制、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4)对证人采取强制措施时,应给予其说明理由的机会;证人对于法院做出的适用强制措施、罚款或者拘留的司法裁决以及刑事处罚的判决有权提出上诉。
(七)建立和完善配套机制。(1)根据需要可设立审前证据展示程序;其意义在于确定出庭证人名单,由于证人出庭作证存在着许多例外情况,为保证审判的顺利进行,有关究竟哪些证人应当出庭作证,哪些证人可以不出庭的问题应当尽可能在审前加以解决。通过审前证据展示程序,控辩双方尤其是控方将自己掌握的证据材料向辩护方展示,一方面可以保证被告人的辩护权,另一方面可以防止审判突袭,提高审判效率。因此,建立审前的证据展示程序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完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一个环节。(2)完善庭外取证,远程作证的适用;(3)建立心理咨询制度,法官要对证人作心理咨询工作。化解证人“惧讼”、“和讼、”、“仇讼”的心理障碍。
(八)规定警察出庭作证的义务,要求警察就执行工作中所了解掌握的案情出庭作证。
(九)、发挥律师的特殊作用,为证人提供法律援助
辩护律师的身份和职责使其在办案过程中得以了解案情的全貌及各利害关系人,以其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使其在克服证人出庭作证障碍上可发挥特殊的作用。首先律师何时、何地、如何会见证人要因人因案因时而异采证策略。并对证人情况做好阶段性的保密工作,以防证人遭受不测。其次,律师能对证人进行法制宣传和法律咨询,使证人产生正义感,懂得自己的作证义务和法律要求,同时让证人明白自己还有出庭作证的补偿、申请司法保护等权利,以打消证人事不关已、畏惧作证以及误认为作证会蒙受损害等等顾虑。最后,应为证人提供法律援助。制定证人保护法应加进这一条。律师因较深入地介入刑事诉讼,能了解或预测到证人面临的困境或危险,因此,律师应及时地给证人以帮助、提出建议或代为申请司法保护,以强化证人的社会正义感和安全可靠感,坚定其出庭作证的信心。
(十)强化双方的举证责任,促使当事人双方协助保证证人出庭作证。总而言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完善是审判方式改革的核心与关键,因此,应当切实保证证人出庭作证,避免使庭审改革流于形式。
三、证人享有法定情况下的拒绝作证的特权
与证人出庭作证义务相对应的,是证人应当享有法定情况下的拒绝作证的特权。拒绝作证特权不同于无正当理由故意不作证的情况,其主要差别在于证人的主观方面是否恶意违反法定的作证义务。我们主张不论是从诉讼的公正性诉讼理论的完整性出发,还是从实践情况出发都应当允许特定情况下证人享有拒绝作证的权利。不能依照“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的规定,机械地要求所有的知情人出庭作证,但凡是有正当理由的证人可以拒绝作证。我国现代诉讼法对证人拒绝作证的特权没有直接规定,只是在律师法中规定:“律师应保守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和当事人的商业秘密,不得泄露当事人的隐私”。这主要是出于律师职业的特殊性而作的考虑,对于证人拒证的特权在国外是有规定的,他们称之为“证言特免权”或“拒作证权”。综合各国的立法和实践,证人拒证权主要适用于:
1、因亲情血缘关系而产生的拒证权;
2、因特定职业而产生的拒证权;
3、因个人原因而产生的拒证权。
事实上,我国古代就有人拒证特权的规定,儒家奉行,“亲亲相为隐”、“亲亲得相首匿”就要求直系三代血亲之间和夫妻之间,除犯谋反、大逆外,均可互相隐匿犯罪行为,而且减免刑罚。自汉以降,孔子所主张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成为历代封建统治者的立法原则之一,充分体现了儒家伦理道德的重视。我们认为,在现代法治社会,出于社会公德和民族的传统伦理,应当在诉讼法中规定特殊情况下,证人享有拒绝作证的特权。这些特殊情况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配偶和近亲属之间有权拒绝作证。即夫妻、父子、祖孙、兄弟姐妹之间免除相互作证的义务,这主要是考虑到亲属的稳定、家庭的和睦和传统的伦理道德。
2、基于特殊职业而获取的秘密的拒证权。这主要包括:(1)律师与当事人之间;(2)医生与病人之间;(3)神父与忏悔者之间。这些是出于保守职业秘密而需要的拒证权。
3、事关公务秘密的拒证权。这是指证人有权基于保守有关公务秘密不泄露而拒绝作证的权利。这类人主要是国家行政机关的公务员、党组织、政协、工会、妇联和有关社会团体等机关中的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军队、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检察院、法院等从事公务的人员,这些人需经其主管机关领导批准,才能享有拒绝作证权。证人主张拒绝作证特权需经过法官的审查和批准,被允许特权的证人免除其作证义务,因此当然免除其出庭作证的义务。
(四)证人不能出庭作证。被要求出庭作证的证人可能由于客观原因不能出庭作证,对此法律应当有一定的预见性予以明确规定:
1、由于证人的身体健康情况不能出庭作证。基本上存在以下几种情况:(1)证人在庭审期间死亡的;(2)证人患精神病且在短期内无法恢复的;(3)证人患严重疾病短期无法治愈且无法出庭作证的。在上述情况下,法庭可以采用书面的证人证言或询问笔录。
2、由于其它原因证人不能出庭作证。“由于其它原因”导致证人不能出庭作证的情况包括证
第二篇:会计信息失真成因及对策研究
会计信息失真成因及对策研究
-------------------------
编辑整理: 转账支票填写 编辑:aiyimingba 文章来源:新浪
摘 要:会计信息失真一直困扰着我国的经济秩序与经济建设。本文主要从会计理论体系和会计制度、公司治理结构、会计监督体系和失信收益与成本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剖析,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治理措施和建议。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 公司治理结构 会计监督
第三篇:浅析探望权执行难的成因及对策研究与分析
浅析探望权执行难的成因及对策
付凤杰
2001年4月,修订的《婚姻法》第一次将离异父母对子女的探望上升为一种权利。该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2001年底,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婚姻法司法解释,规定当事人可就探望权提起单独之诉。探望权的规定,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华民族父母子女间亲情的传统道德,既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健康成长,也有利于父母子女之间的正常交往和感情联络,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以致于出现了“执行难、执行探望权更难”的现象。
一、探望权执行难的成因。
根据《婚姻法》的有关规定,对拒不执行有关探望子女等判决和裁定的,人民法院只能对拒不履行协助另一方行使探望权的有关单位和个人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不能对子女的人身、探望行为进行强制执行。也就是说不能采取强行将子女交给享有探望权的当事人的做法。因此,在很多情况下,执行法官会处于无所适从、进退两难的境地,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1、视子女为私有财产。因探望权发生纠纷的夫妻,大多是在离婚时就已矛盾重重,离婚后更是视为“仇”人,离婚后,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将子女作为自己暂时的精神寄托,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她(他)们不想打乱自己暂时的平静,自己不愿见到对方,也不愿子女见到对方,更害怕子女“见异思迁”离其而去,所以,就想方设法淡化对方与子女的亲情,千方百计地阻止对方探望子女,给执行工作带来难度。
2、报复心理。离异的夫妻,在离婚时往往一方有重大过错,如因第三者插足等,无过错方对“忘恩负义”之人常常是恼恨有加,利用自己与子女共同生活的有利条件,拒绝对方探望子女,以使其身体疲惫,心灵受到折磨,从而达到自己报复对方的目的,如:王某与妻子李某结婚三年,婚生一子,后王某外出经商,长期与当地一女子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对家中的妻子和儿子不管不问,致使李某起诉离婚。经法院判决,孩子由女方抚养。二年后,王某思子心切要求探望孩子,虽经法院判决准许,但女方出于报复心理,拒绝协助,致使执行工作受阻。
3、怕影响新的家庭。离婚后与子女共同生活一方,大多是要再婚的,他(她)们不想让未懂事的子女知道新家庭中的父或母不是其亲生,更不想让己离婚的对方到自己新组成的家庭中来,以免影响新的夫妻关系及重新开始的新生活,故千方百计地阻止对方探望子女。
4、子女拒绝探望。随着子女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丰富,他(她)们认为定期的由其他人员陪同的探望不仅会影响自己的学习,而且会在同学或其他人中产生不必要的议论,因此孩子的自尊心决定他(她)们不愿配合工作,甚至拒绝、躲避探望。如:乔某申请探望权一案,在孩子年幼时,一直是在被申请人所在的村委会探望。后孩子入学外出住校,乔某每次到学校探望时均会引起孩子学校老师及学生的观看、议论,况且孩子对众人陪同探望十分反感,于是拒绝探望,虽经法官、教师多方做工作,仍无济于事。
5、立法方面的不足。根据《婚姻法》的规定,探望权人仅限于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其他人如未成年人的祖父母等则不享有探望权。这在实践中就遇到了一个难题,正在行使探望权的父或母突然死亡,其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探望的如何办理?如张男诉李女行使探望权一案,李女同女儿共同生活且另嫁他人,张男三世单传且离异后一直未再组成新的家庭,法院判决每周一的上午由张男去女方所在的村委会探望孩子。由于女方家人曾以暴力相威胁,张男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经多方做工作,女方同意协助,但要求必有法院人员在场以防对方“使坏”,于是,每周六必有执行法官牺牲休息日陪同张男探望子女,后张男突然死亡,张男的父母要求行使探望权,对方以张男父母不享有对孩子的探望权为由拒绝,以致于张男父母多次到法院哭闹甚至上访。
二、克服探望权“执行难”的对策
探望权执行难,是人民法院执行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理论界和实践界均提出了一系列有益的探讨,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着重从执行工作的实际出发,提出一些想法和建议。
1、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做好疏导教育工作。深入宣传《婚姻法》、《民法通则》等法律、法规,使当事人认识到子女和父母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子女只是随一方共同生活,并不是归其所有。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阻碍、拒绝对方行使探望的行为是违法的。况且,从孩子的利益考虑,探望权的实现也是保证子女身心健康的需要,孩子需要父爱也需要母爱,缺少父爱或母爱的子女均是不全面的,均不利于孩子的成长。通过宣传教育,使当事人抛弃成人间的矛盾,从适宜孩子成长的角度出发,求同存异,相互理解,相互配合,主动协助,从而使案件顺利解决。
2、审判与执行相互兼顾。探望权执行难有的直接来源于审判。有的法官在审理探望权纠纷时,方法简单,思想工作不到位,对一方行使探望权的方式、时间没有让当事人充分协商,也没有提出适当的探望方案而是简单地下判,以致于其中的一方产生对抗情绪;有的判决则是含糊其词。如:只判决一方每月可以探望一次子女,而对探望的具体日期、地点和方式却没有写明,给拒不执行的一方提供了理论依据,给执行工作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有的判决不考虑孩子的意志,不顾孩子的身心健康而简单地下判,致使未成年子女拒绝配合探望。因此,法官在审理这类案件时,应先让当事人对探望问题充分协商,力争达成协议,确需判决的,也要尽量明确、具体,要充分考虑到以后判决的执行,努力不使对探望权的判决成为“自判”。
3、灵活使用强制措施。探望权的执行,应多做当事人的思想工作,以疏导、教育的方法为主,争取当事人的配合,但思想工作不是万能的,对那些经常无故阻挠,刁难对方当事人行使探望权,甚至隐匿子女、暴力抗拒对方当事人探望的当事人,可以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的规定,以妨害民事诉讼为由予以拘留、罚款,情节严重的,以拒不执行法院生效判决文书罪予以刑事处罚,以达到维护法律严肃性,教育当事人的目的。但应注意的是对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采取强制措施时,应对未成年子女予以妥善安置。
4、区别对待子女拒绝探望。对子女拒绝探望的应根据子女的年龄和鉴别能力,正确判断拒绝探望的原因,看子女是否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表示,一般情况下,如果子女在10周岁以上,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意愿,能够对事物作出较为合理的判断,如果其确是出于自己的真实意思拒绝探望,则应依法中止执行,或依据《婚姻法》“未成年子女、直接抚养未成年子女的父或母及其他对未成年子女负担抚养、教育的法定监护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中止探望权的请示”的规定,申请中止探望权;如果经查证
子女拒绝探望是受父或母的挑唆造成的,可视情节对其批评教育,甚至拘留罚款,勒令其改正错误,说服子女配合探望。
5、加强立法。适当扩大探望权人的范围,将探望权扩大为不与未成年人共同生活父或母死亡或由其他法定理由难以行使探望权的,其祖父母、外祖父母可以代为行使。其他法定理由是指可以行使探望权的父或母虽未死亡,但却难以行使探望权的。如:被判重刑、重病、成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等,这样更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成长,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另外,对经常无故阻碍对方探望子女,情节严重的,可以规定为变更抚养关系的法定理由,受害方可以直接申请将子女变更为自己抚养。
第四篇:亲属拒证权制问题思考探讨
亲属拒证权制问题思考探讨
我国法律规定亲属在被要求作证时没有拒绝的权利,法学界众多人士对该项规定持反对意见,笔者同样对该规定的不合理性持否定态度。在此,笔者愿述一管之见,参与讨论。
我国《民诉法》第70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不能作证。” 《刑诉法》第48条也对此作出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智力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从这两条可以明确看出我国亲属没有拒证权。即亲属如果知情则必须出庭作证,否则将会受到惩罚。
纵观中外法律制度,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在亲属有无拒证权方面的做法上与我国截然相反。英美法等国家在这个问题上虽然对亲属范围限制不同,但在亲属有拒证权方面是保持一致的。例如美国相应的主要规则有:配偶方有权利不提供不利于另一方的证据,配偶一方有权使另一方不作出不利于自己的证明,反对泄露配偶之间秘密交流的特免权。再观大陆法系的其它国家或地区对拒证权的规定:法国的《刑诉法》第335条规定下列亲属的证言不得经宣誓接受之被告人或在场并接受同一庭审的被告人之一父亲母亲或其它任何直系尊血系子女或其他任何直系卑血系,兄弟姐妹同亲等的 姻系夫或妻,对已离婚的夫妇也适用。
回观与大陆有着同样历史渊源的台湾地区的《刑诉法》第180条规定如下:“证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拒绝证言:
一、现为或曾为被告或自诉人之配偶、五系等内之血系、三系等内之姻系或家长亲属者。
二、与被告或自诉人订有婚约者。
三、现为或曾为被告或自诉人的法定代理人。……”此条明确规定了亲属的拒证权。
台湾法的规定并非吸纳了西方国家的制度,相反是我国优秀历史传统的延续。亲属有拒证权的制度在我国历史上早就存在,即“容隐”制度。从国家及法律的立场来讲,人民有违法行为,本应鼓励其他人民去告发,但就伦理的立场来讲则不然。中国古代的文化主流——儒家向来不主张“其父攘羊而子证之”的办法而提倡“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的做法。‚ 孟子曾和门人假设瞽叟杀人的故事,认为皋陶处于法官的地位自会秉公执法,不能因为其为舜的父亲而徇私,可是舜一定会弃天下如敝屣窃父而逃的。ƒ”中国的立法既大受儒家影响,政治上又标榜以孝治天下;宁可为孝而屈法,所以历代都承认亲属相容隐的原则。”„汉宣帝本始四年曾为此事下一诏书“父子之亲,夫妇之道,天性也,虽有祸患犹蒙死而存之,诚爱结于心,仁厚之至也,岂能违之哉!”…唐以后的法律亲隐的范围更为扩大,不但直系亲属和配偶包括在内,只要是同居的亲属不论有服无服都可援用此律。
当然,也存在例外,亲属相容隐对谋反、谋大逆、谋叛的大罪是不适用的,可见“家与国、忠与孝在并行不悖时则两皆可维持但在不能两全时,则以国为重,忠重于孝”,†故普通的罪适用相隐,而危及社稷背叛君国的重罪例外。
我国现行法律不适用“亲亲相隐”制,笔者认为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彻底否定以“宗法制度”为核心的封建家长制,立法者将涉及家族关系的立法当做糟粕去掉,而亲属相容隐制度也在其中。二是任何知道或了解事情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当然其中也包括亲属。由于亲属与犯罪嫌疑人生活在一起,并且基于各种因素对犯罪嫌疑人的情况比较了解,如果作证则对案情解决帮忙较大,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故规定亲属无拒证权。
笔者对上述两个原因不敢苟同:首先,对封建社会制度不能绝对否定批判,而应该批判地继承。不可否认的有些历史制度在今天看来仍具有现实意义,亲亲相隐制度就是其中之一,把“亲亲相容隐”制度当做糟粕去掉,笔者觉得批判有些扩大化,因为“亲亲相隐”并非封建社会的产物,而是基于亲情而产生的。“亲情联系是人类最基本最不可逃脱的联系,亲属关系是人们最本能的爱,人类在发出这种最本能的爱时,通常是不计其它关系和利害或不暇思考也无暇思考的” Æ “亲亲相隐”制度保证了一个人不会被自己信赖依恋的家人告发、背叛,维护了最基本的亲情,这种做法上是 符合人性的,是非常人道的。在中国,尽管“家长制”已被彻底抛弃,但在人们的眼里“家”不仅是一个温馨的处所,而且是一个生活实体。虽然作为权利主体的“家”已不存在,家长与家属的身份关系已无实质的法律意义,仅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流传下来,但是中国人的家庭观念仍是较重的,对家庭的依赖也较强。所以此制度在中国更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次,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的细胞,家庭的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因素之一。恩格斯说:“父子、子女、兄弟姐妹等称呼并不是简单的荣誉称号,而是一种负有完全确定的异常郑重的相互义务的称呼,这些义务的总和构成了这些民族的社会制度的实质部分。”家庭利益与社会利益是相辅相成的,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成员的关系及家庭教育的好坏影响着犯罪率的高低。一个人如果连最基本的亲情都漠然,那么我们怎么可能相信他是热爱社会的、热爱国家的,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家庭的稳定是社会稳定的保证。而亲属无拒证权意味着是凡知情的亲属必须作证,这样使家庭成员在法庭上揭发其罪行从而反目成仇。这种做法只会使家庭成员感情破裂,增加社会的不稳定性。另外,犯罪嫌疑人在知道家人作证,从而证明自己的罪行时,这种被最近的人出卖的感觉会使其对社会充满仇恨,不相信人世间的真善美的存在,不利于其改造,从而不利于社会稳定。我们不能以牺牲整个家庭的亲情为代价来换得一个案件的解决,在这两种法益相冲突 时,笔者认为维护亲情是一种较大的法益,故持反对意见。
我国一直提倡国家利益高于集体利益,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为维护国家利益而大义灭亲的精神大受称颂,亲属无拒证权是大义灭亲精神在立法中的鲜明体现。对大义灭亲精神无法简单、绝对地评价其对错,而应结合具体时代背景来看:一直以来,我们国家强调“集体主义”,而西方国家强调个人至上的“个人主义”,同时对对方的态度极为排斥的。但是单纯的个人主义存在着立法时过于片面的弊端,“人权至上”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二十一世纪以来已尝到了个人对国家利益的忽视等痛苦。梅因的关于人类从身份关系->契约关系的公式,曾是对从封建主义下的人类依附于家庭的关系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与人仅因契约而存在关系的最抽象最基本的写照,但是我觉得身份关系的否定并不代表着家庭关系的否定,过分强调个人也是欠妥的,对家庭的立法保护肯定有加强的趋势。而从二千年封建王朝走出的我们沿袭的是“忠”字当先的传统,并且一直接受的是“国家利益”第一的教育,强调任何提倡个人利益与家庭利益的做法是自私自利的。这种极端的做法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任何国家都是由一个个个人组成的,个人是社会的基点,个人的利益的实现有助于国家的利益的实现。而过分强调国家利益会使个人权利受到侵害,我国的极端做法导致了“文化大革命”中人权被践踏、被侮辱的惨痛教训。而今,我们应该接受历史 的教训,吸取西方国家有益的经验,注意对个人利益的保护。而“亲亲相隐”制度就是加强对个人保护的典型做法,通过 对家庭关系的保护从而使得个人的利益得到较好的维护。
回观我国亲属无拒证权制度在实际中的执行情况,会发现其存在的弊端越来越明显。首先,亲属如果基于亲情隐瞒真相伪造证言,作出对其有利的证词,则会被以伪证罪处罚,客观上导致“株连”的效果。其次,只有证据对其亲属不利时,证明力才较强,有助于事情的解决,但这通常只会在两种情况的出现:本已存在家庭矛盾或家庭成员大义灭亲。前者情况下的作证只会使家庭矛盾更加激化;大义灭亲虽然值得提倡但仍会造成家庭破裂的后果。何况作出不利的证言人很少,绝大多数平常人都会为亲情而不惜以身受罚,此时法律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何谓法,法是约束人们行为的强制性规范,其存在的意义在于法律的实质效力,其实质效力即在于被遵守的程度。如果一部法律对人们的某种行为作出否定评价并作出惩罚时,大多数人仍然以身试法并且屡禁不止,可以说这种法律是不符合法理的,除了会产生导致法律尊严的丧失的后果外毫无意义。而此处法律的规定即属于此种情况。退一步讲,亲属对其有利的证言几乎无证明力,对查明事实真相毫无帮助,我们又何必为如此小的效果而牺牲亲情!
综上所述,法律明文规定亲属有拒证权是大势所趋。笔 者认为,法律在明文规定亲属具有拒证权时,对亲属范围的规定可适当参考台湾法及其它大陆法系国家的规定。例如曾为或现为其配偶的、五亲等的血亲或三亲等的姻亲、现与其订有婚约者,皆有拒证权;在规定亲属拒证权时亦应考虑到国家利益,当涉及直接危及国家安全时,亲属的拒证权不应适用,故涉及叛国罪或其他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时,不适用亲属拒证权。但无论对亲属的拒证权如何限制,在法律中明确规定是必然的。
第五篇:初中英语后进生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中学英语后进生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摘要:我国中学英语课程自开展以来,就在飞速发展着,并逐渐成一门和语文、数学同等重要的科目。中学英语教学发展艰难,英语教师有种种困惑,目前的中学英语已经存在严重的成绩分化现象。针对这种现状,本文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对学生成绩分化的原因,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并找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中学英语;成绩分化;后进生
一、前言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同时又是外语课程中的主要语种之一。在基础教育阶段被放在必修的地位,这正是适应当今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化和学习化社会的需要,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的教育要使新一代的公民成为一个了解世界了解国际的人,既有跟人家竞争的能力,又有向人家学习的能力。无论竞争还是学习,外语都是不可少的工具,然而就目前的状况而言,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还处于酝酿和探索阶段,没有太多相关的教学理论研究,对英语后进生的关注也不够。这正是本论文的出发点。
二、中学英语成绩分化的原因
(本节数据来源于《中学英语成绩分化现状、成因及相应对策》。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山东省胶南市市直中学初一到初三年级的学生、部分家长和胶南市市直中学的英语教师,进行集体施测。中学生有效被试120名,家长174名,教师31名。)
(一)中学英语成绩分化的外部因素.教师方面的原因
(1)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态度。教师对学生的态度、语气及情感投入对学生的学习心理有很密切的关系,不良的情感态度导致部分学生产生了畏惧与厌恶情绪,最终成为英语学习的后进生。师生之间缺少真正的情感交流,教师过于严肃,甚至造成师生关系和课堂气氛紧张。还有一些教师简单、粗暴的批评和惩罚,损伤了学生的自尊心,挫败了学生的自信心,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这些都有可能导致部分学生对教师产生不良印象,继而由讨厌教师变为讨厌英语,最终成为后进生。
(2)教师的教学方式。一部分教师不了解语言学习规律,教学经验不足,不能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只让学生死记硬背,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基本上是照本宣科,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
2.家长对学生英语的关注程度
①
从上图可以看出,家长对孩子的关注程度越高,孩子的成绩也越高,家长的关心、督促对中学生的英语成绩提高很有帮助。
下面是全市120位家长对孩子英语的态度统计表:
②家长对小学英语不够重视。家长们大多特别注重孩子语文、数学的学习成绩,在语文、数学方面对孩子辅导较多。而有些家长把英语看成副科,既不辅导也不督促。
家长无力辅导。有些孩子缺少良好的家庭环境,如:①家长不懂英语。②家长没时间辅导孩子。③家长不良的生活方式。④家长在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对孩子的语言训练不足,或者没有给孩子提供一个习得语言的良好环境,致使孩子的语言发展水平较低,母语的水平直接影响孩子英语的学习。
(二)中学生成绩分化的内部因素
1.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
①表3 不同分数段中学生英语兴趣与成绩调查表
从上图可以看出:中学英语成绩与学生兴趣有很大关系。学生英语成绩越高,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越大。
2.学习习惯较差
有些学生在学习上有着很强的依赖心理,没有主动学习的习惯,不会提前预习课文,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上课不集中注意力听讲,别的同学读,他不张口;别的同学写,他不动手;或动口、动手,却不动脑,不用心记。下课不完成作业,不听录音。
①表4 中学英语家庭作业完成情况
3.学习方法不科学
学习不得要领,死记硬背。以记单词为例,一个单词往往要有口无心地背诵多遍,最后好不容易记住了,没过两三天就又忘了。更糟糕的是这样记住的单词极易造成单词中个别字母的顺序颠倒。有些学生不知道怎样学习英语,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
忽视了语言学习的渐进性,不能及时解决学习当中遇到的问题,随着学习的深入,造成问题的集
中,困难过多,一时又难以克服,恶性循环,直接影响学习成绩。
三、中学生英语成绩分化的对策
根据中学生学习英语成绩分化的原因和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特点,可以采用如下对策,来避免中学英语的严重分化现象。
(一)更新教学观念,积极改进课堂教学
1.融情于教,倾注爱心,消除心理障碍。教师是决定学生学习心态的最主要的外部因素,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自信心的培养,与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以及情感投入密切相关。而情感可以激发热情,没有热情往往难以产生兴趣和动力。在教学中,教师的热情可以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的热情高,就可以产生学习语言的“内驱力”。没有情感投入,学生的学习潜力和积极性就难以开启。不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要多给予学生关心和体贴,尤其是当学生遇到挫折时,更要耐心开导他们,做好思想工作,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是关爱他们的、是最信得过的朋友。
2.更新教法,激发兴趣。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消除过于紧张的焦虑情绪,从而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探索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课堂气氛。
(二)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后进生的学习
后进生这个概念,是60年代前后出现的,此前用差生比较多。后进生指思想行为、学业成绩、智力发展等方面低于合格水平,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缺陷的学生。人们使用后进生这个概念,出于一种辩证思想,出于一种教育者的爱心。英语后进生也就是在英语学习方面达不到教学目标对该生年级段所提出的基本要求的学生。转化后进生的工作,这是避免或减少分化现象的最直接最根本的方
[3]法。
1.消除学生心理障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自信心。消除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障碍应先消除教师的心理障碍。在教学过程中,做为教师,应努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应以良好的心态去对待这些所谓的“后进生”,用自己良好的思想品行、精益求精的事业心和责任心的态度,去影响和发展
学生的性格。
2.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习兴趣。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在教学上应按照语言学习的规律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采用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和保持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3.指导学法,提高效率。学生英语素质和水平的提高更多是依赖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教,因而不仅要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而且要指导学生学英语的方法,真正发挥老师“导”的作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充分利用课外多渠道转化后进生
对于后进生除了课堂这个主渠道外,英语教师还要在课下多花点时间。
1.加强对后进生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指导
(1)教育后进生养成良好的英语课堂习惯。英语课堂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阵地。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越多,那么他便学得越多。良好的课堂习惯是保持较高参与度的前提。良好的课堂习惯包括:集中注意力听讲,积极参与各种课堂活动(游戏、对话、唱歌、调查、表演、跳舞等),大胆开口说英语,不取笑其它同学的错误,服从老师的指挥,书写工整。
(2)指导后进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预习,及时复习。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知识只有在不断得到归类和编码而形成认知结构,才能被人较好地掌握和记住。英语的学习也需要学生在不断的预习、学习、复习中对已知知识进行重复和编码,以形成良好认知结构。
(3)要求后进生每天自觉地听录音、朗读、背诵、记忆。学语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非下苦功夫不可。学英语贵在坚持。
(4)利用各种辅导班,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在学习方面,人是有差异的。但我们更有“勤能补拙”的先训,把一个级别的后进生集合起来,利用托管时间补课一节。接受能力高的同学每周上课
三节,而后进生上课四节。这种方法被有的学校采用,对预防小学生成绩分化现象,还是很有用的。还可利用校外的英语特长班、英语家教。对于班内的后进生,教师要说服家长,给孩子在校外报一个补课班,利用周末补习一下英语;或给孩子请一个英语家教,这也是帮助孩子尽快适用英语的好方法。
2.做好后进生的家长工作。后进生之所以成绩差跟他从小生活的学习环境有直接的关系、跟家长的教育方式、方法有直接的关系。
加强家校的经常性联系,及时沟通信息。争取他们的合作, 督促孩子做作业、听磁带、背书、默
[6]写等。这样对后进生成绩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
3.关注后进生的进步
(1)评价重在积极的鼓励。对于后进生的评价,应注意其特殊性,避免为评价而评价,必须把
[2]评价同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在成绩评价中可以设立“进步分”,对差生设立“进步奖”等等。
(2)正确评价,激励学生上进。成功能使人自悦、自信,能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有些学生之所以成为差生,主要原因是他们的努力没有取得明显效果而丧失了学习信心。学生在课堂提问或测试中
[7]一旦失败,就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因人施教,要不断为差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要常用富有鼓励性的语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千万不能把所谓的“后进生”看成包袱,要正确认识到他们也是“学习主体”的组成部分,要从“后进生”的角度去理解他们。
四、结论
本研究表明,中学英语成绩分化既有内在因素,包括部分中学生对英语缺乏兴趣、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不正确有关系,同时又与教师的素质、家长的关注程度等外在因素有直接的关系。了解了分化的原因,可以避免严重的分化现象,现总结如下:
1.加强对英语教师的培训,全面提高英语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2.教师充分利用课堂主渠道。在情感上给后进生更多的关注,在课堂的教学内容设计上力求具有吸引力,因材施教,因人施教,问题设计难易适中,充分考虑到后进生。
3.加强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要做好与家长的充分沟通,给后进生一些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利用业余时间,给学生选一个合适的辅导班或选一个家教也可以弥补后进生学习的一些不足。
4.以关注后进生的发展为出发点,改革学生评价制度。对于后进生的评价重在积极的鼓励,要关注差异,为不同的学生确定不同的评级目标。
因此,应对中学生英语成绩分化现象,应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全方位地采取措施。
参考文献
[1] 杨彩霞.中学英语成绩分化现状、成因及相应对策[C].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 12-15.[2]吕枫.中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及其影响因素[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6, 4:7-11.[3]蒋媚.中学英语新课程校本教研问题与指导[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31-134.[4]王兆兰.英语后进生产生的原因以及补差方法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08,07(36):111-112
[5]万伟,秦德林,吴永军.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191-194
[6]任桂莲.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J].前沿管理,2008,9:59
[7]向文芳.浅谈英语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教育教学研究专辑),2006,6: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