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25机组锅炉煤粉仓煤粉结块的原因探讨
125机组锅炉煤粉仓煤粉结块的原因探讨
(地址:浙江省台州发电厂维护分场
邮编:318016)
【摘要】125机组的煤粉仓在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仓内煤粉结块、煤粉仓温度急剧上升,导致给粉机出现不下粉现象,从而不能满足锅炉的出力,严重影响机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因此对煤粉仓煤粉结块的现象进行探讨,找出发生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机组的经济性有着重要的意义。煤粉出现结块跟煤粉仓本身结构上的缺陷,煤粉仓本身的不严密以及运行人员的运行方式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改变煤粉仓及其附件的部分结构以适应煤粉仓的安全运行、保证煤粉仓的严密性以及改变有些运行方式对煤粉仓煤粉结块现象的改善均有不少的作用。
【关键词】煤粉仓;结块;漏风;吸潮管;粉位
一.概况
浙江省台州发电厂6台125机组每台都配备两套制粉系统,每套制粉系统设有一只煤粉仓,煤粉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上端通过管道与细粉分离器及绞龙相连,下端与六台给粉机连接。同时煤粉仓还配备吸潮管、两套测粉装置及若干个温度测点。近阶段制粉系统经常出现给粉机不下粉,煤粉仓煤粉结块的现象,今年上半年就出现了#
2、#
33、#5煤粉仓给粉机不下粉和大量煤粉结块的现象,为此我们只得被迫采取煤粉仓放粉冲洗的措施来恢复煤粉仓的正常运行。而放粉冲洗的工作往往都要持续两天。这种情况的出现不仅影响了机组的安全运行,给维护工作增加了不少工作量并且耗费了大量的燃油。更重要的是它直接造成了由于煤粉量的应不足,锅炉蒸发量不能满足外界负荷的需要,机组被迫降出力运行(通常在只有一台煤粉仓作时,只能带最高负荷的一半),从而影响电量,经济损失严重。因此有必要对此类缺陷的发生进行分析,以取得共识,找出方法来降低此类缺陷的发生频率,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我厂的六台125机组的锅炉在以往都不同程度出现过煤粉仓煤粉积粉,煤粉仓温度大幅升高,给粉机不下粉的现象,光今年就出现了3台煤粉仓积粉,给粉机不下粉,特别是#2煤粉仓曾出现6台给粉机全部不下粉的现象。
二、煤粉仓出现煤粉结块的原因。煤粉出现结块、自燃的过程:
煤粉仓早的煤粉一般情况下,随着给粉机的运转,由受到重力的的作用以及其小身 的自流性而进入给粉机。似由于各种原因,当有些煤粉在煤粉仓内有些不易流动的部位发生存积时,受到煤粉仓内空气的氧化作用,缓慢的发出热量,当散热条件不好时,煤粉温度逐渐上升到其自燃温度,煤粉会发生自燃现象,从而使得该处煤粉仓发生煤粉结块现象。当块状物落入给粉机,就会堵塞给粉机,造成给粉机小下粉。另外,煤粉仓顶部的渗水也会使得该处由于煤粉变湿造成其流动性差而引起积粉。山此就可以看出煤粉发生结块的两个必要条什:一是煤粉发生存积,二是煤粉仓内有过过量的空气。下面我们可以从两个人方面找出煤粉仓积粉的原因以及解决积粉的措。
(一)、煤粉仓本身结构上原因引起的煤粉仓积粉。
1、从煤粉仓本身的尺寸上来看:我厂的煤粉仓是长方形截面平壁型煤粉仓。它的尺寸
见图1、2。在图中我们可看出煤粉仓的四个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69°50′23,71°32′34″8l°16′43″,89°37′56″。由此我们可算出相邻壁面间交线与水平面夹角分别为63.60°,68.29°,71.55°,81.28°。虽然这些数据都符合原先设计中壁面与水平面夹角不小于65°;相邻两壁面间交线与水平面夹角不小于60°的要求。但从我厂实际运行中的效果来看,煤粉仓有的壁面与水平面夹角不够大也是煤粉仓积粉的一个重要原因。壁面与水平面夹角的大小势必会影响煤粉的流动性,当夹角不够大时,煤粉就会因流动性差而发生存积,从而导致煤粉结块及自燃现象。我厂煤粉仓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情况也证明了这一点,不下粉的给粉机往往都是奇数仓的#2上,#1中给粉机和偶数仓的#1下,#3下给粉机。而这几台给粉机的所处位置恰恰都处于两个壁面与水平面夹角最小的壁面相交处。同时,我们还发现,经过多年的运行,煤粉仓的壁面己多处出现裂纹,表面上的混凝土已出现起皮、剥壳现象,特别在几个出现过煤粉结块,高温的煤粉仓,这种现象更为严重。这种现象的存在使得壁面不再平整、光滑。大大的增加了煤粉流动时的阻力,给煤粉的存积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这也是煤粉出现结块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煤粉仓本身的结构上来看:首先,煤粉仓内不可避免的会有聚集水汽、空气、粉尘和可燃气体的存在,因此,我们装设吸潮管来排除煤粉仓内的汽、气与粉尘。吸潮管是与排粉机相连,靠排粉机来吸取煤粉仓内的汽、气与粉尘。而一台炉通常都配备两台制粉系统,在通常情况下,两台制粉系统没有必要同时启动就可满足运行的需要。而当制粉系统停运时,吸潮管就失去作用,时间一长,就会造成水汽、空气、粉尘和可燃气体的聚集,使得煤粉仓内的煤粉出现结块甚至自燃的现象的概率大为提高。因此,要求煤粉仓除了有通向本制粉系统的吸潮管外,还应设置通往邻磨或邻炉的吸潮管。这样的设置就可保证吸潮管在尽可能长的时问内保持运行,从而能发挥它的作用。而我厂的煤粉仓的吸潮管只通向本制粉系统。如果磨煤机或排粉机出现长时间的检修或停运,造成制粉系统停运时,那么吸潮管就得长时问失去作用,煤粉仓内就会出现以上所说的现象。另外一个不可忽略的现象是:我厂的煤粉仓与制粉系统通过吸潮管是直通的(#1煤粉仓除外),中间不设有阀门,因此,当制粉系统停运时,制粉系统不可避免的会有或多或少的漏风,那么,制粉糸统的空气会通过吸涮管进入煤粉仓,造成煤粉仓内空气的聚集,从而引发煤粉结块甚至自燃现象。
其次、煤粉仓顺部存在的渗漏水现象以及煤粉仓漏风也是煤粉仓煤粉结块,不下粉的原因。特别在出现过高温的煤粉仓出现水和风的机率更大,因为一般混凝土只能承受 70℃左右的高温,而煤粉仓一旦结块自燃,温度会达到100。C甚至到200℃,而此时,煤粉仓壁的混凝土不可避免的出现裂纹,起皮等现象,从而导致漏水漏风。而一旦煤粉仓顶部出现渗漏水现象,那么渗漏出来的水会长时间的滴在同一位置,此处的煤粉容易受潮,煤粉的自流性变差,煤粉容易堆积在这一位置上,时间一长,煤粉就会出现结块甚至自燃现象。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吸潮管的作用,煤粉仓内是保持负压的,那么如果煤粉仓出现漏风情况的话,外界的空气会大量的进入煤粉仓。使煤粉仓内空气量增加,煤粉更容易出现氧化反应,产生热量,使煤粉出现自燃的机会增加了。去年,由于#1煤粉仓经常性出现煤粉仓温度高,煤粉结块的现象,我们对#l煤粉仓进行仓壁重做,并进行密封,在检查过程中,我们发现,#l煤粉仓仓壁与项部交界处出现多处漏风现象,煤粉仓顶部出现渗漏水现象。进行重新密封后,从现在的情况来看,#l煤粉仓目前的运行情况还是比较好的。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情况是,细粉分离器与粉仓之问的下粉管装有两级锁气器,当锁气器重锤脱落或调整不当时,制粉系统的空气就会进入煤粉仓。
(二)、从运行方式上找煤粉仓积粉的原因。
1、从我J一制粉系统的运行情况来看,由于受磨煤机出力以及制粉系统对锅炉汽温影响不同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能满足负荷的情况下,运行往往多使用固定的制粉系统,而其他的制粉系统只是在必要情况下才会投入运行。这样的运行方式就给这些不经常启动的制粉系统的煤粉仓带来了安全隐患。由于该制粉系统的停运,排粉机也就停转。不仅连接到排粉机的煤粉仓吸潮管也就无法发挥其作用,而且制粉系统内空气也会进入煤粉仓。其带来的后果在上文中有过叙述。
2、我厂现用的煤煤质好,挥发份和发热量均很高,煤粉本身容易出现结粉现象。加上我厂为了确保在高价电时能稳发、满发。近几年采用了高粉位交接班制度,规定夜班交班5米以上,同班、中班在4米以上。这样使得煤粉仓大部分时间均处于高粉位下运行。因此在煤粉仓中上部四周仓壁处就会出现煤粉因长期得不到流动而发生氧化作用,从而使得温度升高,加剧煤粉的结块甚至自燃情况发生。
3、停炉时,由于各种原凶,煤粉仓的煤粉未能烧空,有时粉仓的粉位还不低。煤粉在煤粉仓内得不到流动,存积时间一长,就会导致煤粉结块甚至自燃现象。当点炉后重新运行制粉系统时,就会出现给粉机不下粉的现象。
三、解决问题可采取的措施:
由于原先煤粉仓的设计存在着缺陷,现需将煤粉仓的内壁进行重新浇注。具体的可用两种方法来提高煤粉仓壁面处煤粉的流动性。一是彻底改变煤粉仓的内部尺寸,将原先平壁型的煤粉仓改造成双曲线型的煤粉仓(见左图)。因为根据有关资料及设计经验,采取双曲线型其流动性更好。二是针针对两个壁面与水平而火角不够火的情况,可采用适当加火两个壁面的坡度的方法来提高这两个壤而处煤粉的流动性。同时为保证煤粉仓相邻壁面处煤粉的流动性,可将相邻壁而交角内侧做成圆弧型。煤仓内表面尽量
l、保证平整、光滑并应用耐磨的材料,以保证煤粉的流动性。不能有任何沉各或滞留
煤粉的凸出部位。另外材料的耐高温的性能也是十分重要的,这样仓壁就不致于在煤粉 仓温度升高到超限后就出现壁面开裂,表皮起皮、剥落等现象。
2、由于原先煤粉仓吸潮管的配备不够完善,根据制粉系统运行的状况。每个煤粉仓必须配备两根吸潮管,除了通向本制粉系统外,还得有一根吸潮管通向邻磨或邻炉。从现实的情况来看,通向邻磨是比较可行的。另外,吸潮管应装设阀门,这样一是为了保证两根吸潮管之间的切换,二是为了在停制粉系统时,及时将通往该制粉系统的吸潮管关闭,避免在制粉系统停运时,外界空气进入煤粉仓造成煤粉结块现象。在今年6月份的#2炉中修时,我们做了这方面的工作,具体的做法如图4所示:在两根吸潮管之间加装连通管,连通管之间有一个手动隔离阀,手动隔离阀在正常情况下处于常开位置,在连通管后与排粉机进口管之间分别加装电动隔离阀。电动隔离阀随着所对应的排粉机的开启而自动全开,反之则自动关闭。这样就有效的阻止了在停制粉系统时,外界空气进入煤粉仓。从#2炉投运后的效果来看,煤粉仓运行正常,无任何异常情况发生。
3、在对煤粉仓进行仓壁重做时,有必要对煤粉仓密封的严密性进行检查,包括煤粉仓的顶部,顶部与仓壁的交界处,煤粉仓所有开孔处以及煤粉仓相连的管道,如下粉管,吸潮管等等。煤粉仓的顶部须进行渗水实验,如有渗水可将顶部原先的防水层重做修复。对其他部位检查出来的泄漏情况须进行修复,以确保粉仓严密无漏风及渗水现象。同时在大小修时,对煤粉仓顶部下粉管的两级锁气器进行解体检查,以确保锁气器的严密性,避免漏风现象的产生。
4、在煤粉仓配备两根吸潮管后,在运行中启停哪套制粉系统就没什么特别要求。但也不能长期停运某一台制粉系统。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启停制粉系统时,须及时将对应的吸潮管阀门关闭或开启。
5、煤粉仓高粉位运行确实会给加剧煤粉结块。但过低的粉位也可能会带来煤粉仓煤粉自流等不安全情况的发生。我个人以为煤粉仓粉位保持在3—4m左右运行比较理想。但运行人员应严格进行煤粉仓定期降粉工作,并适当缩短定期降粉周期,建议周期4天改为3天,如出现给粉机下粉不正常的特殊情况时,应建议煤粉仓保持低粉位运行,来减轻煤粉结块的程度,同时使得已结块煤粉可以通过给粉机用人工方法尽快排除干净,来恢复给粉机的正常运行。
6、运行在停炉时应先尽量烧空煤粉仓内煤粉。另外,我们还应对煤粉仓内剩余的煤粉进行抽除。这一方面的工作我们正在做,#
2、#3炉煤粉仓已安装了抽粉装置,其作用即停炉时,将该炉煤粉仓内的煤粉在每台给粉机闸板下逐一抽出,送至邻炉的磨煤机出口管,直至煤粉仓内的煤粉被抽空为止。在今年6月的#2炉中修中(停炉15天),我们对#2炉的煤粉仓进行了煤粉抽空工作。从#2炉投运后的效果来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炉的煤粉仓未出现温度上升和给粉机不下粉的异常情况。而以往在停炉15天后,煤粉仓内煤粉都会或多或少的出现煤粉结块现象。同时在抽粉过程中,我们还从煤粉仓内取出了不少原先就已经结块的煤粉,这对消除安全隐患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四,结束语
煤粉仓在整个系统中是一个十分重要部件,它的健康运行对整台机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上文对煤粉仓出现的煤粉结块,给粉机不下粉的现象进行了对这些了分析,找出了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有的原因,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初步的解决措施。改恋煤粉仓内壁的形状或加大两个壁面与水平面夹角、保证内壁面的平整光滑、加装一根煤粉仓吸潮管以及吸潮管阀门,保证煤粉仓的严密性、及时抽取停炉后煤粉仓内的煤粉以及适当的改变运行方式均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改善煤粉仓内煤粉结块的情况,保障设备的安全健康运行。
第二篇:煤及煤粉性质
煤及煤粉性质
1.高位发热量?
1Kg煤完全燃烧时放出的全部热量,包括烟气中水蒸汽凝结时放出的热量。
2.低位发热量?
1Kg煤完全燃烧时放出的全部热量,扣除水蒸汽汽化潜热后所得到的热量。
3.试述氧和氮在煤中的含量和危害?
氧在煤中的含量最高可达40%,随着煤化程度的提高,煤中氧的含量逐渐减少。氮在煤中的含量只有0.5%~2.0%。两者都是煤中的杂质。氮在燃烧时会转化成氧化氮,造成大气污染,是有害物质。
4.试述硫在煤中的存在形式和危害?
硫以有机硫、黄铁矿硫、硫酸盐硫三种形式存在于煤中。前两种硫是可燃物质,每千克硫完全燃烧时可释放出9040KJ的热量。硫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硫,对受热面产生腐蚀并对大气造成污染,是煤中的有害物质。
5.试述水分在煤中的含量及对燃烧的影响?
煤样在102~105℃条件下干燥到恒重,失去的重量就是全水分。水分含量从2%~60%不等,随着煤化年代的增加,煤中水分逐渐减少;
煤中的水分不利于燃烧,它会降低燃烧温度。燃料燃烧后,水分吸收热量转变为水蒸汽随烟气排入大气,降低锅炉效率,增大烟气量,同时给低温腐蚀创造了条件。
6.煤粉水分过高、过低有何不良影响?
煤粉水分过高时,使煤粉在炉内的点火困难;同时由于煤粉水分过高影响煤粉的流动性,会使供粉量的均匀性变差,在煤粉仓中还会出现结块、“搭桥”现象,影响正常供粉。煤粉水分过高,不仅会降低煤粉燃烧温度,产生的水蒸汽将会造成引风机电耗和排烟热损失的增加及预热器的低温腐蚀。
煤粉水分过低时,产生煤粉自流的可能性增大;对于挥发分高的煤,引起自燃爆炸的可能性也增大。
7.什么叫灰分?灰分对锅炉燃烧的影响有哪些?
将煤样在空气中加热到800±25℃,灼烧2h,余下的重量就是灰分;
灰分非但不可以燃烧,而且还阻碍氧与可燃物质的结合,造成着火和燃尽困难。另外,灰分是造成结焦和积灰、磨损的直接原因,同时灰分还会造成大气污染。
8.燃煤挥发分对煤粉气流着火有何影响?
煤粉燃烧首先是挥发分着火燃烧,放出热量,并加热焦炭,使焦炭温度迅速升高,并燃烧起来。如果燃煤挥发分低,则着火温度愈高,即愈不易着火,使煤粉着火推迟。另一方面,挥发分对煤粉气流的着火速度也有很大影响,挥发分较低的燃煤着火速度低,燃烧不易稳定,甚至发生灭火。
9.如何控制运行中的煤粉水分? 通过控制磨煤机出口气粉混合物温度,可以实现对煤粉水分的控制。温度高,水分低;温度低,水分高。为此,运行中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控制磨煤机出口温度。当原煤水分变化时,应及时调节磨煤机入口干燥剂的温度,以维持磨煤机出口干燥剂温度在规程规定的范围之内。10.什么是煤的可磨性系数?如何表示?
煤的可磨性系数是表示煤研磨难易程度的特性系数。它是指风干状态下,将相同质量的标准煤和试验煤,由相同的粒度破碎到相同的细度时所消耗的能量之比,以Kkm表示。目前常用的有哈氏可磨系数Kkm及全苏热工研究所法可磨系数Kkm。
11.什么是煤粉细度?如何表示?
煤粉细度一般指的是试验时留在筛子上的煤粉占试验煤粉的比例,筛子孔径不变的话,留在上面的越多,细度越大,煤粉越粗
例如:煤粉细度10~12%(R90),意思是煤粉通过孔径为90微米的筛子的概率为88~90%,不通过率为10~12%。
通常说提高煤粉细度是使煤粉变细,这样会使煤粉更容易着火、燃烧完全、飞灰含碳量降低、减少二次燃烧的可能性;同时炉膛火焰中心相对降低、炉效相对升高。但是提高煤粉细度,制粉系统的电耗增加,磨煤机内磨煤部件磨损增大(特别是钢球磨),增加维护量。所以对电厂而言,调试单位会根据设计煤种的可磨系数给出磨煤机正常运行中煤量和电流的参考值。
12.锅炉燃煤性质是从哪几方面进行评价的?
1)煤的发热量; 2)煤的挥发分含量; 3)灰分的熔融性; 4)煤的焦结性; 5)煤的可磨性; 6)煤的磨损性。
13.煤粉细度对燃烧有何影响?
煤粉越细总表面积越大,接触空气的机会越多,挥发分析出快,容易着火,燃烧完全。所以,挥发分低的煤,煤粉应细些。
煤粉过粗时,在一次风管内不能很好的预热,到燃烧器里也不能很好地与空气搅拌混合,结果在炉膛里着火不好,着火时间延长,造成燃烧不完全,增加了锅炉热损失。尤其是锅炉低负荷时,由于炉膛热强度低,还容易引起锅炉灭火或烟道二次燃烧。
14.煤粉细度是如何调节的? 煤粉细度可通过改变通风量、粗粉分离器挡板开度或转速来调节。
1)减小通风量,可使煤粉变细,反之,煤粉将变粗。当增大通风量时,应适当关小粗粉分离器折向挡板,以防煤粉过粗。同时,在调节风量时,要注意监视磨煤机出口温度。2)开大粗粉分离器折向挡板开度或转速,或提高粗粉分离器出口套筒高度,可使煤粉变粗,反之则变细。但在进行上述调节的同时,必须注意对给煤量的调节。
15.煤粉的经济细度是怎样确定的?
锅炉运行中,应综合考虑确定煤粉细度,把机械未完全燃烧热损失q4、磨煤电耗及金属磨耗qp+m都核算成统一的经济指标,它们之和为最小时所对应的煤粉细度,称经济细度或最佳细度R90。应依据燃料性质和制粉设备型式,通过燃烧调整试验来确定。ZJ16.什么是煤粉的均匀性指数n? 表征煤粉颗粒均匀程度指标,称均匀性指数,也称煤粉颗粒特性系数,用n表示。
17.煤粉细度及煤粉均匀性对燃烧有何影响? 煤粉越细,越均匀,煤粉总的表面积越大,挥发份越容易尽快析出,有利于着火和燃烧,降低排烟、化学、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提高锅炉效率,但煤粉过细炉膛容易结焦。
煤粉越粗,越不均匀,不仅不利于着火,燃烧时间延长,燃烧不稳,火焰中心上移,烟温升高,增加机械不完全燃烧和排烟损失,降低锅炉效率,同时增加受热面磨损程度。
18.过量空气系数对锅炉的影响
过高的过量空气系数:增大送、引风机的电耗,增大排烟损失,增加尾部受热面的磨损;降低炉膛温度,推迟着火,燃烧的完全程度降低,尤其在燃烧劣质煤时易导致熄火;增加SO3和NOX的排放。过低的过量空气系数:增加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导致炉内结焦,增加受热面积灰的风险;还可能导致煤粉气流的爆燃。最佳过量空气系数是排烟损失、化学不完全燃烧热损失、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之和最小所对应的。
19.煤粉为什么会爆炸?
煤粉与原煤相比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输送煤粉的介质通常使用热空气,当煤粉与空气中氧接触时,会产生氧化,使温度升高,随着温度升高又会加速氧化的进行。
如果散热条件好,氧化产生的热量能被顺利带走,则不会发生自燃或爆炸;如果由于煤粉堆积,氧化产生的热量聚积起来,使氧化过程加剧,就会引起自燃。
制粉系统中,煤粉和空气混合成雾状,当这种雾状的风粉混合物达到一定的温度和浓度时,一旦遇到明火就会突然着火,造成煤粉的爆炸。
爆炸所产生的压力可达0.25~0.35Pa,对容器产生冲击,击破防爆门,严重时会损坏设备,甚至会引起火灾。
20.简述锅炉烧劣质煤时应采取的稳燃措施?
1)控制一次风量,适当降低一次风速,提高一次风温;
2)合理使用二次风,控制适当的过量空气系数;
3)根据燃煤情况,适当提高磨煤机出口温度及煤粉细度,控制制粉系统的台数; 4)尽可能提高给粉机或给煤机转速,燃烧器集中使用,保证一定的煤粉浓度; 5)避免低负荷运行,低负荷运行时,可采用滑压方式,控制好负荷变化率; 6)燃烧恶化时及时投油助燃; 7)采用新型稳燃燃烧器。
21.煤粉的主要物理特性有哪些? 颗粒特性:煤粉由尺寸不同、形状不规则的颗粒组成,一般煤粉颗粒直径范围为0~1000μm,大多为20~50μm;
煤粉的密度:煤粉密度较小,新磨制的煤粉堆积密度约为0.45~0.5t/m3,贮存一定时间后堆积密度变为0.8~0.9t/m3;
煤粉具有流动性:煤粉颗粒很细,单位质量的煤粉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表面可吸咐大量空气,从而使其具有流动性。这一特性,使煤粉便于气力输送,缺点是易形成煤粉自流,设备不严密时容易漏粉。
22.试述燃料性质对锅炉汽温的影响?
燃用发热量较低且灰分、水分含量高的煤种时,相同的蒸发量所需燃料量增加,同时煤中水分和灰分吸收了炉内热量,使炉温降低,辐射传热减少。
水分和灰分的增加增大了烟气容积,抬高了火焰中心,使对流传热量增大,出口汽温升高、减温水量增大。煤粉变粗时,煤粉在炉内燃尽的时间增加,火焰中心上移,炉膛出口烟温升高,对流过热器吸热量增加,蒸汽温度升高。
23.什么是燃烧反应速度和燃烧程度?
1)燃烧反应速度通常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燃烧的快慢决定于燃烧过程中化学反应所需的时间和氧气供给燃料所需的时间,此外,也与某些催化剂有关;
2)燃烧程度即燃料燃烧的完全程度。表现为燃烧产物离开燃烧室时带走可燃质的多少。
24.煤的多相燃烧过程有哪几个步骤?
1)参加燃烧的氧气从周围环境扩散到反应表面; 2)氧气被燃料表面吸附;
3)在燃料表面进行燃烧化学反应;
4)燃烧产物燃烧释放的热量进一步加热固体焦碳使之燃烧; 5)燃烧产物离开燃料表面,扩散到周围环境中。
25.描述煤粉的燃烧过程?
煤粉颗粒受热之后,首先析出其水分,接着分解出挥发分。当温度足够高时,挥发分开始燃烧,同时将燃烧产生的热量加热煤粒,随着煤粒温度的升高,挥发分进一步得到释放。但由于剩余焦碳的温度还很低,同时释放出的挥发分阻碍了氧气向焦碳的扩散,故此时焦碳未燃烧。当挥发分释放完毕且与其他燃烧产物一起被空气流带走后,焦碳开始燃烧,此时保持不断地供氧,燃烧将进行到碳粒完全烧尽为止。
26.煤粉燃烧分为哪几个阶段?
煤粉在炉膛内的燃烧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着火前的准备:煤粉进入炉膛至着火前这一阶段为着火前的准备阶段。在此阶段内,煤粉中的水份蒸发,挥发份析出,煤粉温度升高到着火温度,故又称为干燥、挥发阶段,这是一个吸热阶段。这个阶段在炉膛内为着火区。
2)燃烧阶段:当煤粉温度升高到着火点,而煤粉浓度又适合时,开始着火进入燃烧阶段。挥发份首先着火燃烧并放出大量热量,对焦炭直接加热,于是焦炭在高温下燃烧。此阶段是一个强烈放热阶段,在炉膛中为燃烧区。
3)燃烬阶段:未燃烬的少量固体炭继续燃烧,直到燃烬。此阶段是在氧气供应不足,气粉混合较弱,炉内温度较低的情况下进行的,过程时间长。此阶段在炉膛中为燃烬区。这些阶段的划分不是绝对的,不能截然分开,其实它们是互相联系并交错进行的。并且各个阶段的长短与煤粉性质有关,与锅炉设备的结构和操作方法也有关。
27.煤粉气流着火点的远近与哪些因素有关?
原煤挥发分;煤粉细度;一次风温、风压、风速;煤粉浓度;炉膛温度。
28.煤粉气流的着火温度与哪三个因素有关?它们对其影响如何?
与煤的挥发份、煤粉细度和煤粉气流的流动结构有关。挥发份越低,着火温度越高;反之,挥发份高,着火温度低。煤粉越粗,着火温度愈高,反之煤粉越细着火温度越低。煤粉气流为紊流,对着火温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29.为什么说煤的燃烧过程是以碳的燃烧为基础的?
碳是煤中的主要可燃物质;焦碳(以碳为主要可燃物)着火最晚、燃烧最迟,其燃烧过程是整个燃烧过程中的最长阶段,故它的燃烧过程决定着整个粒子的燃烧时间;焦碳中碳的含量大,其总的发热量约占全部发热量的40~90%,它的发展对其他阶段的进行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说煤的燃烧过程是以碳的燃烧为基础的。
30.试述碳粒燃烧的三个不同区域?
1)当环境温度小于1000℃时,碳粒表面化学反应速度很漫,需氧量很少,此时的燃烧速度主要取决于化学反应的动力因素,即温度和燃料的反应特性,故将这个反应温度区称为动力燃烧区,简称为动力区;
2)当温度大于1400℃时,碳粒表面的化学反应速度显著地超过氧向反应表面的输送速度,由于扩散到碳粒表面的氧远不能满足化学反应的需求,扩散速度已成为制约燃烧速度的主要因素,故将此时的反应温度区称为扩散燃烧区,简称为扩散区;
3)介于上述两个燃烧区之间的中间温度区,碳粒表面上的化学反应速度同氧的扩散速度相差不多。此时化学反应速度和扩散速度对燃烧速度都有影响。将这个反应温度区称为过渡燃烧区,简称为过渡区。
31.燃料迅速而完全燃烧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1)相当高的炉膛温度:温度是燃烧化学反应的基本条件,对燃料的着火、稳定燃烧、燃尽均有重大影响,维持炉内适当高的温度是至关重要的。当然,炉内温度太高时,需要考虑锅炉的结渣问题。
2)适量的空气供应:适量的空气供应,是为燃料提供足够的氧气,它是燃烧反应的原始条件。空气供应不足,可燃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也就不能达到完全燃烧。但空气量过大,又会导致炉温下降及排烟损失增大。
3)良好的混合条件:混合是燃烧反应的重要物理条件。混合使炉内热烟气回流对煤粉气流进行加热,以使其迅速着火。混合使炉内气流强烈扰动,对燃烧阶段向碳粒表面提供氧气,向外扩散二氧化碳,以及燃烧后期促使燃料的燃尽,都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4)足够的燃烧时间:燃料在炉内停留足够的时间,才能达到可燃物的高度燃尽,这就要求有足够大的炉膛容积。炉膛容积与锅炉容量成正比。当然炉膛容积也与燃料燃烧特性有关,易于燃烧的燃料,炉膛容积可相对小些。比如相同容量的锅炉,燃油炉的炉膛容积要比煤粉炉的小,而烧无烟煤的炉膛容积要比烧烟煤的炉膛容积稍大些。
32.影响煤粉燃烧的因素是什么?
1、煤的挥发分与灰分。挥发分高,着火温度低、着火容易;挥发分低,着火温度高、煤粉进入炉膛加热到着火温度所需时间加长。灰分多的煤,着火速度慢,而且燃烧时灰分对焦碳核的燃尽起阻碍作用,所以不易着火和不易燃尽。
2、煤粉细度。煤粉越细、总表面积就越大、挥发分析出容易,着火可提前。相反,煤粉均匀指数n越小,粗煤粉越多,燃烧的完全程度就越降低。
3、炉膛温度。炉膛温度越高,对着火越有利。对挥发分高、灰熔点低的煤,则应适当降低炉膛的温度。
4、空气量。空气量过多,炉膛温度降低,空气量过少,则燃烧不完全。所以应保持最佳过剩空气系数。
5、一次风的配备。
6、燃烧时间。在炉膛尺寸一定的情况下,燃烧时间与炉膛火焰充满程度有关。充满度好,燃烧时间相应的增长。运行中负压大,煤粉在炉膛内燃烧时间相应减少。
7、热风温度。热风温度越高,有利于着火与燃烧,但是,也应该注意热风温度过高,容易引起着火点近,进而烧坏喷嘴与粉管。
33.强化煤粉气流燃烧的措施有哪些? 1)提高热风温度。
2)保持适当的空气量并限制一次风量。3)选择适当的气流速度。4)合理送入二次风。5)在着火区保持高温。6)选择适当的煤粉细度。
7)在强化着火阶段的同时必须强化燃烧阶段本身。8)合理组织炉内空气动力工况。
34.什么是灰的性质?
灰的性质主要是指其熔化性和结焦性。熔化性影响炉内的运行工况,结焦性则影响对流受热面的积灰性能。
35.灰的性质指标用什么来表示?
将灰制成底面为等边三角形的灰堆,然后逐步加热,根据灰堆的形态变化确定三个温度指标来表示灰的溶化性质:
变形温度DT(原t1),指堆顶变圆或开始倾斜; 软化温度ST(原t2),堆顶弯至堆底或萎缩成球形; 熔化温度FT(原t3),堆体呈液态沿平面流动。
实践表明,相对于固态排渣炉,当灰的软化温度ST大于1350℃时,结渣的可能性不大。
第三篇:130锅炉煤粉燃烧不完全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关于锅炉炉渣飞灰可燃物高的分析原因和燃烧调整的防范措施
一;炉渣可燃物高的原因分析;
1、锅炉蒸发量和锅炉参数未达到锅炉规程规定值。
2、锅炉燃烧调整不及时,风、粉配比不合理,煤粉在锅炉炉膛内未完全燃烧,锅炉运行人员总体操作技能和技术水平差。
3、近期锅炉启、停炉频繁,锅炉燃烧工况改变燃烧不稳定不完全。
4、磨煤机切换频繁,锅炉火焰中心和锅炉燃烧工况改变。锅炉燃烧区域着火温度低炉膛温度不稳定。
5、锅炉设备和锅炉投运时未做任何实验,无任何燃烧调整依据。
6、煤粉细度不稳定。二;防范措施;
1、加强员工的操作技能和技术水平培训。
2、加强锅炉燃烧调整,合理的风、粉配比,根据锅炉燃烧工况合理的调整一、二次的配比。
3、尽量减少锅炉启、停炉次数,保证锅炉燃烧工况稳定、提高火焰中心、强化锅炉燃烧、保障煤粉燃烧完全。
4、尽量减少切换磨煤机次数,保证锅炉燃烧工况稳定根据锅炉燃烧工况,基本确定锅炉燃烧中心。
5、会同生产技术处对锅炉煤粉细度进行调整,保障合理合格的煤粉细度
锅炉专业
2013年03月20日
第四篇:煤粉仓着火的处理方法
存储煤粉着火的处理方法
我公司是1998年投产的1000t/d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投产后煤粉制备系统煤粉仓多次出现着火事故。对安全生产造成了较大的影响。经过对事故现象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
一、原因分析
1、煤粉滞留的时间长,是引发事故的直接原因。根据现场测量,发生事故时的煤粉储存量在10---20吨之间。
2、煤粉热量不能及时散失是造成煤粉自燃的主要原因。
煤有从空气中吸收氧气的性质,并伴随有缓慢的放热,如果这种热量不能大量迅速的释放到环境中去,一段时间后,当临界温度超过70---80℃时,煤就会自燃,煤经过粉磨,活性表面增加很大,会加剧热量的释放,尤其是煤粉仓内处于表面的煤粉,会最先自燃。外界环境上,一是煤粉仓所处的环境温度较高,尤其是在仓体表面进行保温的条件下,更不利于煤粉仓壳体及时把热量向环境传递,;二是煤粉制备过程中,本身的温度大于50℃;三是储量较大,只有靠近边壁的煤粉得到冷却。热量积聚到一定程度,出现自燃现象。
3、煤质的因素。
我厂长期使用内蒙煤,灰分低,挥发分高,煤粉细度控制小于10%,水分控制2.0%。煤粉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受温度环境的影响较大。
4、氧含量充足。
细分离器、袋除尘器输送煤粉进入煤粉仓,使用叶轮给料机、螺旋绞刀均不能有效密闭煤粉仓,不可能隔绝煤粉与空气的接触。
同时,我们通过对一台存积煤粉长达三年的煤粉仓(¢2m)进行观察、分析,也证实了煤粉长年不发生着火的主要原因在于其热量得到了及时的散失。
二、处理的方法及措施
出现着火事故后。
1、迅速采取隔绝空气的措施,由于我厂液态氮气供应价格低廉,我们一般采用氮气隔绝,将液态氮气通过胶管充入到煤粉仓内,但不要过于靠近煤粉表面,以免扰动静态的煤粉,引起爆炸,既起到了隔绝空气的作用,又迅速降低了煤粉表面温度。
2、表面壳体喷水降温,表面壳体保持湿润,水分的蒸发,有助于煤粉热量的散失。
3、仓内适量加水,将雾化较好的水通过防爆阀,尽量均匀向仓内喷洒,水分在煤粉表面得到蒸发,降温效果会非常显著,但不可水管水流直接浇灌,后面的煤粉使用会非常困难。
4、在煤粉仓上部位置增加一个测温点,便于掌握仓内煤粉是否得到控制以及变化。待煤粉仓壳体温度正常稳定时,不再有燃烧迹象,须尽快开窑使用,并提前开磨,在无热风条件下生产部分煤粉,达到隔绝氧气的作用。
出现临时性停窑,时间超过12小时,中空操作员密切注意煤粉仓温度的变化,现场每隔4小时投入半瓶液态氮气,并将两个煤粉输入口密封,壳体适量洒水。
三、结语
通过我们对煤粉仓着火历次事故的分析,规范控制操作要求,在两年多的时间,多次临时性停窑中,没有出现着火或温度升高的现象,系统的安全运行得到了保证。
第五篇:清理煤粉仓应急预案 6
清理煤粉仓应急预案
一、目的:
为了在清理煤粉仓发生窒息事故后,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减少事故损失,依照《安全生产法》等到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制订本预案。
二、组织机构
1.1成立事故应急指挥小组 组长:生产副总经理畅兵 副组长:生产部部长曹志怀
成员:张涛、雍强、徐阳、岳进亮、张建军、杨宁强、岳俊明、张银刚
1.1.1应急指挥小组职责 ①组织制订应急救援预案;
②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
③确定现场指挥人员;指挥小组各成员手机必须24小时开机,保证事故报告的时效性。④协调事故现场的有关工作; ⑤批准本预案的起动与终止; ⑥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
⑦负责现场保护和相关数据的搜集;
⑧负责事故伤亡人员及家属的接待和安抚工作。⑨负责对事故的调查和处理。⑩负责事故后的生产恢复组织工作。1.1.2联系方式 组长:畅兵;手机
副组长:曹志怀;手机*** 成员:张涛;手机***、雍强手机68138;徐阳手机653595;岳进亮手机66284;张建军手机683209;杨宁强手机68565 ;岳俊明***
;张银刚68564
1.2事故应急救援小组 组长:曹志怀
副组长:张涛、雍强、徐阳
组员:岳进亮、杨宁强、张建军、张银刚、岳俊明、当班班长、1.2.1应急救援小组职责
①负责组织紧急应变期间受伤人员的输送和抢救治疗; ②对事故进行控制,防止事故蔓延和和造成二次事故的发生; ③负责紧急应变设施的及时调配,保障应急物资需要。④负责第一时间内对伤亡人员组织抢救;
⑤组织在现场人员撤离、疏散,有效控制和处理危险源; ⑥负责紧急应变期间传达各项紧急通知等。1.2.2应急小组成员的联系方式 组长:曹志怀;手机*** 副组长:张涛;手机***、雍强手机68138;徐阳手机653595;成员:岳进亮手机66284;张建军手机683209;杨宁强手机68565 张银刚电话 68564 ;岳俊明*** 报警电话:110
急救中心电话:120
火警电话:119 1.2.3应急工具及设施:车辆一辆、担架一个、急救箱一个、医用氧气袋一个。
1.3警戒保卫组 1.3.1组成人员 组长:雍强 副组长:徐阳
组员:牛晓磊、杨国强、当班班长 1.3.2职责
①负责事故现场的警戒、控制和管制。②负责事故发生现场的保护。③负责人员的紧急疏散、撤离。1.4后勤保障组 1.4.1组成人员 组长:曹志怀 副组长:张涛
雍强 组员:采购组人员 1.4.2职责
①负责应急事故后勤车辆保障; ②负责救灾物资的保障工作; ③负责救灾人员的调配工作; ④负责执行应急小组的其他安排。1.5善后工作组 1.5.1组成人员 组长:曹志怀 副组长:岳进亮
组员:张涛、张建军、杨宁强、牛晓磊、杨国强 1.5.2职责
①负责伤亡人员及家属人员的接待工作; ②负责伤亡人员的家属的安抚工作;
③负责安排、协调生产现场的整治及恢复工作; ④负责伤亡人员的理赔工作。1.6事故调查组 1.6.1组成人员 组长:曹志怀 副组长:张涛
雍强
组员:徐阳、牛晓磊、杨国强、当班班长、当班岗位人员 1.6.2职责
①负责组织召开事故分析会; ②负责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 ③负责事故的处理;
④负责事根据事故发生原因制订的措施
三、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窒息
四、救援原则
1、快速反应原则:一旦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小组和在岗工作人员,均应立即到位,按预案进行抢险救灾。
2、统一指挥,协调一致原则:重大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实行“应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统一管理和分级,分部门负责,有组织,有步骤地统一行动,防止事故蔓延和二次事故发生。
3、突出重点原则:重大事故发生后,应急处理工作必须突出重点,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全力以赴抢救人员和设备。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4、主动配合原则:重大事故发生后,各部门,小组要密切配合,协调一致,提高应急处理工作的效率和整体效果。
5、主动报告原则:重大事故发生后,各有关部门和车间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主动,及时,准确地将事故的各类情况向“应急救援小组”报告,“安全领导”在向指挥长汇报的同时,立即向县政府及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6、就地就近自救互救原则:重大事故发生后,最迫切的任务是抢救受灾人员的生命。因此,最先赶到现场的人员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快把受灾的人员抢救出来,转移到安全地方,就地就近开展自救与互救,并立即送就近医院进行抢救,无生命危险后再转入其他医院进行治疗。
五、应急救援程序:
1、发生事故后,第一发现人员必须立即用电话或手机、对讲机向应急救援组长汇报。
2、救援组长接到汇报后,立即组织救援小组的成员以最快的速度赶赴事故现场,首先对人员伤害情况和事故现状进行了解,必要时对现场进行隔离或及时的拨打120,同时向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汇报。
3、依据现场情况制定自救方案,同时由后勤保障小组负责救援物品及时调运到现场。
4、在救援组长的统一指挥下,按制定的自救方案有序的进行救援工作。
5、救援工作必须保证受伤人员不再遭到二次伤害,其他人员不再产生新的伤害;救援工作必须保证事故不再恶化,避免事故损失扩大;救援工作应最大限度的对现场进行保护,以利于事后事故原因的调查。
六、应急措施:
1、现场人员应立即确定被救人员具体位置并想办法为其输氧。
2、救援人员必须将被救人员身体上的煤粉清理干净,并在能保证被救人员生命安全和不发生二次伤害的情况下将其移出煤粉仓。在此过程中,救援人员应注意自身安全以及不再使被救人员发生二次伤害。
3、待被救人员移出煤粉仓后,救援人员应立即将其放在担架上且担架应放在通风良好处,然后根据被救人员实际情况立即实施人工呼吸。
4、在此过程中,现场人员须尽快拉起警戒线并疏散周围无关人员。然后对现场进行勘察,杜绝一切明火及明火作业,并且通知电工断开该区域电路并挂出警示牌,以防发生二次伤害。
5、当被救人员呼吸恢复正常时,救援人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以便等待救护车的到来。
6、救护车到达后,救援人员应协助医务人员将被救人员抬至救护车上,以便尽快送往医院治疗。
七、善后处置:
1、事故救援组对受伤人员及家属开展心理安抚工作,尽快消除事故造成的影响。
2、应急小组组织对现场清理整顿,尽快恢复生产。
3、事故调查组本着事故“四不放过”的原则,及时召开事故调查分析会。
4、善后工作组应及时开展保险理赔工作,并根据工作进度安排对事故现场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