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视野下民行检察监督职能的强化(共五则)

时间:2019-05-14 21:50: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和谐社会视野下民行检察监督职能的强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和谐社会视野下民行检察监督职能的强化》。

第一篇:和谐社会视野下民行检察监督职能的强化

和谐社会视野下民行检察监督职能的强化

一、和谐社会视野下民行检察监督的定位

构建和谐社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体系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民事行政检察部门对此负有极其重要的使命。首先,从我国的根本制度和政治实践来讲,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后。政府作为执法机关的执法行为、法院作为司法机关的审判行为都是受到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检察机关的监督的。因此,民事行政检察部门作为检察机关具体行使国家民事行政法律监督的工作部门,实际上行使着国家的民事行政法律监督权。其次。从权力分立的理论来分析,政府作为国家法律的执行机关,法院作为国家的审判机关,其行为都应当受到其他国家机关的监督,这才符合权力分立和制约的宪政理论,在我国,这一监督职责显然落在了检察机关的肩上。最后,从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保障来看,人民群众对于执法行为和审判行为的不公,特别是对执行人员、审判人员的违法、枉法行为,必须能够通过一个独立的部门来受理和处理,以彰显法治的精神和民主的追求。因此,现阶段。检察机关民事行政检察部门,应当担负起对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乱纪行为的检察工作。

二、现价段民行检察监督的困境

我国的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工作,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和发展,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绩,但是也凸显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是价值取向上的缺陷。孟德斯鸠说过:“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从事物的性质来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就以权力制约权力来看,国家权力的运作必须处于有效监督的范围内,监督部门和执行部门应当是相互独立、相互制约的,各自都应当有自己的权力范围和约束机制。因此,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其法律监督职能的行使在于以达致国家权力的制约与平衡为价值取向,这是国家权力运行程序的正当性所必需,更是国家权力运行程序的效益性原则所必需。但是,在建国初期,根据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认为国家机关之间的工作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解决的方式只能是协调。因此,民事行政检察机关在国家机构中缺乏明确的定位,具体到在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工作中,则仅仅是强调其协调职能。由此直接导致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工作刚性的先天不足。

其次是认识上的分歧。由于立法上原则和模糊的态度,以及缺乏刚性的监督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不得不通过司法解释的方式分别来指导和规范地方各级法院和检察院的职务行为。但各种因素导致两机关的司法解释没有严格遵守法治原则,出现了矛盾和冲突,最高法甚至以司法解释限制检察机关的监督范围,非常不利于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工作的开展和发展。这样长期以来,就形成了人民法院在民事行政诉讼中独家办案。强调以内部监督制约为主的格局,使之难以接受民事行政检察监督的外部监督形式,或者是以消极态度接受这种监督,甚至规避正面监督。而检察机关内部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重刑轻民”的思想。在法律规定过于原则抽象的情况下,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对外阻力重重,对内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支持。理论界的少数不同声音促成了一部分同志对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认识混乱。一些法官对民事行政检察持冷淡、甚至抵触的态度,导致在申诉案件的阅卷、检察机关所调查证据的认定等环节上存在或明或暗的障碍。

第三,立法上的瑕疵。在过去“宜粗不宜细”的立法原则下,现有法律对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具体权利义务的规定过于原则抽象;检法两家认识不一致,法律的统一适用常处于尴尬境地,政府机关更是脱离了检察机关监督的范围,这些都非常不利于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工作的开展和发展。目前,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87条至190条、《行政诉讼法》第64条等相关法律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审判和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指导检察机关形成以提请抗诉为主要方式、以纠正错误判决为主要目的的监督态势。依据现有规定,检察机关只能在发现人民法院已生效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符合《民事诉讼法》第187条之规定的抗诉条件,通过抗诉来履行监督职能。但现有的规定相当粗糙、不全面,面对实践中不断涌现的新问题,民行检察常常苦于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诸如检察机关能否提前介人民事、行政诉讼:能否以诉讼参加人的身份进入法庭:对人民法院未生效的判决、裁定或正在审理中的案件如何监督;如何纠正庭审和执行违法活动;对职务犯罪线索进行侦查的程序、手段:对其他执法部门的违法行为能否监督、如何监督等问题都没有明确规定。也缺乏行之有效的干预手段,监督内容狭窄、手段单一。

第四,程序上缺乏具体、统一的操作规范。法律规定的原则使得民行检察部门的监督职能难以取得良好效果。例如,规定终审法院的上级检察院才有抗诉权。这就将大量的民事、行政抗诉案件集中在上级检察机关,而人数最多、力量最强的基层人民检察院却没有抗诉权,在民行检察部门的案件办理数上呈现倒三角的状况。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检察机关是在诉讼程序之外进行监督,一般是通过当事人的申诉得以发现法院的错误判决。由于交通、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当事人向同级检察院反映的多,上级检察院要直接、迅速的发现下级法院生效判决存在错误还缺乏有效途径。受理的检察院立案后必须首先发现生效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时候,才能提请抗诉,上一级检察院经审查确有错误的,才能提出抗诉进入诉讼程序、参与诉讼中来实施法律监督。现有抗诉程序设置的繁琐、重复、效率低下,影响了当事人申诉的积极性,更降低了民行检察监督的权威性。在民事诉讼中,对抗诉程序的规定只有4条,规定了抗诉条件、抗诉效果、抗诉书和抗诉再审。对于具体的抗诉应当怎样操作。法院怎样审理,法院和检察院之间怎样配合,都未作规定,在实际中操作性低;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再审中。一是再审时限没有明确规定。实践中人民法院审理抗诉案件久拖不审的现象较为普遍;二是再审审级问题,《民事诉讼法》规定抗诉案件人民法院必须再审。根据相关规定,人民检察院按审判监督程序抗诉的案件的再审权属于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基层人民法院没有再审此类案件的权力。但司法实践中,相当一部分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交办基层人民法院再审,明显与法律相悖。三是再审出庭问题。由于在抗诉审级问题上的分歧。导致检法两家在由哪一级检察机关出席法庭上认识不一致,出现“抗诉的不出庭、出庭的不抗诉”的尴尬局面。

最后,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提起公诉和诉讼权力缺乏法律规定。目前,检察机关代表国家和公共利益提起公益诉讼在理论界已成共识。但法律规定的阙如及最高院司法解释的不支持,使得检察机关以公共利益为由提起的公益诉讼在法院方面得不到支持,使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检察院不能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综上所述,在目前的法律制度下。民事行政检察工

作的上述不足决定了其监督职能范围小,只能是被动监督、事后监督、没有刚性的监督,这显然无法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需求。

三、强化民行检察监督工作的路径

(一)拓展监督渠道,开创民行检察监督新局面

目前,各级民事行政检察部门普遍存在业务不足的情况,如果没有一定的业务规模、不能充分有效参与当前的司法实践,其职能和作用显然无从体现。因此,改善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积极参与国家机关的各个执法环节,拓展业务渠道,充分参与各个执法环节,发挥监督职能。这项工作应当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加强对国家和地方各级领导干部、对政府投资的工程、对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大型工程设施建设工作的监督,做好职务犯罪的预防和侦查工作。在这一方面,检察机关民行检察工作的重点是监督实施“阳光工程”,敦促相关机关在重大决策、选人用人、招标采购、绩效审计等方面,除涉及国家秘密之外的,必须在社会或者本单位公开,按照民主程序决议决策。另一方面,要建立相应的检察监督制度,考察民情,走访执法对象,对政府机关的执法情况进行定期检察、抽查,及时、准确了解政府机关的执行情况和执法效果,以及社会对政府执法机关的态度,做出相应的处理意见。2004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民事行政检察部门对在办理民事行政抗诉案件过程中发现的审判人员职务犯罪案件享有直接侦查权。虽然民行部门的职务犯罪侦查权只针对审判人员的职务犯罪,但已经为民行部门在监督其他执法部门的职务犯罪实践中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对民行部门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充分发挥检察监督职能的作用不容小觑。

(二)改善工作作风。积极疏导民情

检察机关一般是作为国家公诉机关为人们所认识的,其作为民事、行政执法监督机关的职能鲜为人知。这首先是与工作性质有关,刑事检察工作是台前工作,与犯罪分子作斗争旗帜鲜明,给人们的印象深刻;而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工作多是幕后工作,主要是与有关部门协调处理。因此,不容易引人关注。其次是国家和检察机关本身都没有对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工作给予充分的重视,立法上没有专门的《监督法》;民事行政检察监督部门,与检察机关刑事检察业务采取相同的被动工作方式,没有明确的对外工作思路和方法,没有对外窗口建设,不为人所知也就不足为怪了。因此,检察机关民事行政检察部门应当积极建立和社会沟通的窗口,向社会宣示自己的工作职责和职能;加强窗口建设,把与社会沟通和受理社会人士的咨询和申诉,作为一项日常工作来作;和政府、法院建立日常业务联络机制,和民间组织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执法状况,积极主动参与执法活动。

(三)加强民行检察队伍建设,保障民行检察工作的革新和发展

队伍建设是民行检察工作革新和发展的关键。目前,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不受重视,队伍建设严重滞后,实践中,民行部门更被戏称为“养老部门”。要改变这种局面,首先,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应当引起各级检察机关的重视,重新进行定位,争取更多的资源分配;其次,要加强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到民事行政检察队伍中来;最后,要依法加强对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不断提高工作人员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完善检察队伍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为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创新和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四)加强制度建设,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

目前,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工作制度的缺失,也是影响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将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工作工作制度化、制度公开化,让人民群众了解制度、办事心里有底;让民行检察工作人员遵守程序,接受人民群众和上级的监督;同时,这一工作的本身也是国家民主法治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五)积极参与公益诉讼,维护社会公益

近年来,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环境污染、政府行政行为对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造成较大侵害的事件时有发生。而就此提起诉讼的案件却寥寥无几。为使社会公众权益、社会长远利益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得到有效保护,必须要设定一个能够代表公共利益,而且拥有足够有效法律手段和权威的主体代表国家提起诉讼、参与诉讼。检察机关作为国家利益和社会公益代表,有义务、也有能力担当起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职责,并且检察机关介入公益诉讼也是法治社会的需要。事实也说明了这一点,自1997年河南省方城县人民检察院提起首例国有资产流失民事公益诉讼以来,全国检察机关提起或参与的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多达200多起。当然,具体到立法层面和现实层面,还有许多具体细致的工作要做。因此。民行检察工作人员应总结国内外典型案例,在环境污染、食品安全、消费者权益诉讼、房屋拆迁、劳动者等弱势群体权益和国有资产等诸多涉及公益的新型诉讼上加强研究,争取提出具体立法规划、立法调研并积极参与调处,代表社会公众和国家。依法提起公益诉讼。

第二篇:履行检察职能构建和谐社会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要把是否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是否有利于党员干部的成长,是否有利于经济社会共同进步,贯穿反腐工作的全程,检验反腐工作绩效,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腐败,有利于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构建和谐社会,包括构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自身的和谐。其中,人与人的和谐是基础。实践表明,挖“蛀虫”、揪“硕鼠”,排解人民为之痛恨的腐败现象,能使社会各阶层心情畅顺,消除因职务犯罪而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检察机关要因势利导,从构建和谐社会前提出发,抓腐败的源头,消除党内腐败,促进社会和谐。

惩治腐败,有利于推进民主法制建设进程。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实现、保障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当前,民主法制建设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消除行政腐败是其中的重要一项。要强化监督机制,使执政行为和执政意识保持清正廉明,尤其要从提高人们的法制意识,强化依法行政、规范行政程序,履行法制手续入手,促进民主法制建设,促进全社会实现公平正义,增强反腐成效,使民主法制建设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充分体现。

惩治腐败,有利于创造廉洁的政务环境。和谐的社会应当是一个清正廉洁的社会,基本消除职务犯罪的社会。职务犯罪本质上是一种权力腐败,包括官员腐败和司法腐败,仍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国家工作人员尤其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人民赋予的权力,肆意渎职侵权、贪污受贿,不仅侵犯了国家工作人员履行职务的廉洁性和正当性,侵犯了公民人身财产权利,更严重的是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威信和形象,破坏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动摇了党的执政地位。因此,一方面巩固和深化“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成果,一方面从治腐入手,“咬”定当地有影响、有震动、群众反映强烈的职务犯罪大案要案不放松,“打防结合、标本兼治”。形成制约权力,使人不能腐败;提高觉悟,使人不想腐败;有效监督,使人不敢腐败的良好法制氛围,努力从源头上减少职务犯罪,创造廉洁的政务环境。

检察部门在履行检察职能,惩治腐败的过程中要讲究方式方法。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对检察工作的基本要求。办案人员要牢固树立依法办案的意识,坚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任何违法行为,都必须依法严肃处理。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使用办案手段和措施,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努力提高执法办案水平。正确运用法律法规,体现宽严相济、区别对待。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增强惩治腐败与保护人权并重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执法观念,把握政策、讲究方式、方法,既要严格执法,更要文明办案、安全办案。坚持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旋律,使惩治腐败实现政治、经济和社会效果三者的有机统一。

第三篇:交流《当前法律框架下民行检察如何参与社会管理监督》

《当前法律框架下民行检察如何参与社会管理监督》

各位领导、检察同仁大家下午好,很荣幸能够在今天的检察理论研究工作会议上,就我撰写的《当前法律框件下民行检察如何参与社会管理监督》一文进行交流。

这篇文章写于2010年,实至今日文中很多的作法在实践中已经有了很好的实例,但在当时还是有很大争议的。

写这篇文章,主要是因为近年围绕民事检察制度的讨论非常激烈,但已摒弃存废之争,更多的考虑民事检察监督权的改革发展问题。2010年民行检察工作迎来了契机,一个是全国检察机关第二次民行检察工作会议召开,二是高检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行检察工作的决定》。尤其是在中央提出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后,各地党委和政府对检察机关的民行检察工作也给予充分的支持,各级检察机关也积极推进民行检察工作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着力改变民行工作长期薄弱的局面。

文章看到了民行检察现行立法上的缺位,也面临监督范围狭窄的问题,在众多学者呼吁制定统一的监督法的环境下,本文从制度创新的策略上,提出当前法律框架下民行检察工作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必须限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适度扩张监督的范围,也是大有可为的。

一、解决监督机制阻力问题,即必须坚持人大的全面监督,来助推民行检察这一专门性监督工作,做到敢于监督。传统的检察监督是以诉讼监督为主的专门性监督,现对非诉性监督争议较大,从理论与实践来看,我国检察机关与西方的检察机关不同,不单是公诉机关,同时还是法律监督机关,要履行法律在全国统一实施的责任。但是人大不可能进行个案监督,在运行机制上有不小的争议,而检察院通过法定程序进行个案监督工作不失为现实的选择,检察工作同时也纳入人大监督的范围。因此,民行检察工作适度的扩张,自当置于人大监督之下,成为人大法律监督的一种实施方式与手段,依托于人大的全面监督,发挥出专门性监督的效果,从而更易得到人大的支持,也解决了“师出无名”的问题。像2010年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就通过了《关于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决定》,为进一步加强检察机关民行诉讼监督与行政执法监督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解决非诉监督方向问题。这里主要讲的是行政检察监督,首先要理清检察监督与行政内部监督的关系,检察监督对于行政监督来说,是一种外部监督机制,是

1一种较高层次的专门性监督,民行检察环节的监督与查办职务犯罪这一检察事后监督不同,它更侧重于违法性监督、事前监督,与行政监督是一种并行互补的关系,双方的目的是一致,都是为了保障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保证公权力的依法、公正行使。这样的观点也更利于解决权力协调上的阻碍。三是当前民行检察工作参与社会管理的机制措施,解决善于监督问题。这里提到了3个机制,一是民事督促起诉机制,主要是针对一些行政机关、国有单位的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导致国家利益或公共利益遭受损失的行为,以检察建议的形式,督促其及时履行。二是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机制,主要是检察机关一直致力于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工作,但很少注意到行政检察工作,包括行政诉讼违法、行政执法违法等等,在侦监、预防等部门已经与行政执法部门建立衔接机制的前提下,突出“行政执法与司法平台”建设,实现资源共享,突出联合监督的效果。三是公益诉讼机制,也称民事公诉机制。尽管我国民诉法尚未明确赋予检察机关提出民事公诉的权力,也没有相关的程序性规定,但基于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义务和责任,面对近年来国有资产流失、环境污染得不到遏制,检察机关立足监督职能,积极探索民事公诉的是很必要的。

上述三种民行检察工作机制,都是民行检察在参与社会管理过程中新路子,现在司法实践上已取得一定的成效,对于整个民行工作的改革大有裨益,有些成熟内容已经被制成了规范性文件。这些监督方式符合我国《宪法》、《人民检察组织法》的规定,虽然没在法律中加以明确、缺乏程序规范,但并没有对民行检察权进行过分扩展,避免了民行检察越俎代庖,也符合我国的国情特点,必将在以后的实践中加以充实与完善。

以上就是本文的主要观点,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第四篇:立足检察职能 构建和谐社会

立足检察职能 构建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担负着打击犯罪、维护稳定、促进公正等重要职能,对于优化经济、社会环境,构建和谐社会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现阶段,检察机关要自觉融入我国加快转型发展的大局,不断提升服务能力,致力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检察机关服务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

检察机关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担负着打击刑事犯罪、诉讼监督、预防和查办职务犯罪等重要职能,发挥着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公正的重要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检察机关进一步强化职能,提高法律监督的能力和水平,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通过刑事、民事、行政审判和诉讼调解,打击犯罪,化解社会矛盾和纷争,是检察机关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稳定的生产生活秩序离不开人民检察院职能作用的发挥,公平正义是检察机关永恒的价值取向;公正与效率是检察机关永恒的主题。

(一)构建和谐社会是检察机关的宪法地位决定的。我国宪法规定: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

执行法律监督职能,担负着打击犯罪,惩治腐败,化解矛盾,保障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重要职责,理应在维护社会和谐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构建和谐社会是检察机关执法为民的必然结果。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是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检察机关必须时刻关注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通过发挥职能,严厉打击侵犯群众利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利,实现执法为民,促进社会和谐。

(三)构建和谐社会是检察机关服务大局的客观要求。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经济文化落后,党的根本任务就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并以此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检察机关必须牢牢把握住发展这一时代主题,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发展大局。通过创建清廉的政治环境和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二、正确处理三对关系,把握服务构建和谐社会的结合点

检察机关如何把本职工作与服务构建和谐社会相结合,既切实履职又高效服务,在发挥职能中开展服务,在服务构建中深化职能,是当前检察工作的一大课题。

(一)正确处理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的关系。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检察机关要进一步坚持党的观念,主动接受党委统一领导,自觉服从党委工作安排,重大部署、重要决策和重大事项及时向党委请示汇报,切实把接受党委领导与依靠党委支持,把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领导与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能,把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政策与严格执行法律有机地统一起来。

(二)正确处理依法打击与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打击与保护并重的执法观念,把保护经济活动正常进行、保护涉案企业正常经营作为执法办案的一项工作重点,努力在法律许可范围内保持好、维护好企业的正常发展。要通过掌握和运用打击犯罪这个重要的法律手段,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和谐。

(三)正确处理服务与促进的关系。从实际出发,在坚持法律统一性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如何为地方经济发展大局、促进社会和谐的法治环境,对于有利于促进法制完备、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有利于发挥职能作用、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的工作,要鼓励多做、多探索,注意培育典型,加强总结宣传,促进检察事业与经济社会共同发展。

三、充分履行法律职能,维护社会公正,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是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检察机关通过正确行使法律赋予的批捕、起诉职能,严厉打击各种严重刑事犯罪,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既要坚持“严打”方针,又要认真执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在打击严重犯罪的同时,挽救失足者,实现法律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二是严肃查办和积极预防职务犯罪。腐败是引发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因素。检察机关要依法履行法律赋予的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的职能,维护社会利益分配和权力运行过程中的公正,提高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积极开展个案预防、系统预防和专项预防,加大法制宣传教育的力度,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的长效机制。

三是强化诉讼监督,维护公平正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公平的社会。社会呼唤正义,人民期盼公正,只有在一个公正的环境里,社会才能和谐稳定、健康发展,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各得其所。检察机关要加强立案监督、侦查监督、审判监督和刑罚执行监督,纠正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罚代刑和有罪判无罪、重罪轻判,以及不依法交付执行、违法办理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等问题,切实防止和纠正打击不力的现象。严惩司法腐败,维护司法公正和法律尊严。

四是妥善处理涉上访问题,维护群众合理诉求。和谐社会是一个宽容的社会。群众上访,是社会矛盾的一个突出表现,影响社会稳定。检察机关要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宗旨意识,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群众的诉求,以满腔热情地对待群众的来信来访,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实事求是地开展矛盾纠纷的排查处理。在执法办案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协调好群众之间的利益关系,处理好群众之间的矛盾;又要不使任何一方的合法利益受损,增加执法的透明度。

五是正确处理复杂、突发事件,增强应变能力。正确处理社会矛盾和突发事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执法能力和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随着改革深入推进,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各种矛盾更加凸显,突发事件时有发生。检察机关直接面对社会和群众,承办大量案件,每一个案件的背后,都可能隐藏着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既要增强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又要讲究策略和技巧,使矛盾得到化解,使问题得到解决。

第五篇:发挥检察职能构建和谐社会

发挥检察职能构建和谐社会

检察机关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担负着打击刑事犯罪、诉讼监督、预防和查办职务犯罪等重要职能,发挥着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公正的重要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检察机关进一步强化职能,提高法律监督的能力和水平,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一、坚持以人为本、执法为民

做为一名检察人员必须时刻牢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给的,肩负着人民的信任和期望,手中的权力只能用来保护人民,打击犯罪,惩处罪恶,而任何用它来捞取个人好处的行为都是违背权力初衷、违背党的宗旨、违背职业道德的。只有思想上对人民群众有了深厚的感情,对手中的权力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才能打消以权谋私的念头,自觉抵制以权谋私的行为。如果我们把人民给的权力当作捞取个人资本的工具,在执法当中根本做不到公正执法。如果执法不公,就会引起公众的反对,就不可能把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成为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执法干部必须做到:一要爱岗敬业,恪尽职守,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为构建和谐社会尽职尽责。做一名正义的守护神。二要把忠诚作为检察职业道德的试金石,忠于党和人民,忠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职权,忠于法律,忠于实事,做一个党和人民放心的检察官。三要公正执法,文明办案。要把文明执法和公正执法有地结合

1起来,做到伸张正义与维护司法公正相统一,执行程序法与执

行实体法相统一,办案数量与办案质量相统一,打击犯罪与保

障人权相统一。四要遵纪守法,清正廉洁,检察人员作为监督

法律的实施者,必须做到正人先正己,自己首先要守法、清廉、己正,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解决社会上存在的各种矛盾,只有

正确解决矛盾,处理矛盾,社会主义社会才能是和谐的社会。

二、以科学发展观、处理新问题

当前,我国政治稳定、社会安定,检察工作面临着许多有

利条件,特别是最近两年的“严打”整治斗争,社会治安状况取得了新的明显进步。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一

些新问题、新挑战。例如,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拉大,生

存环境恶化,公务人员腐败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法律来调整、来解决,这就要求执法人员必须秉公执法,在适用法律上人人

平等,把司法工作臵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增强透明度,以

公开促公正。并且逐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形成责权明确、互

相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保证公正司法,为

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提供法制保障。

由于人类历史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

成果就是法治,就是用法律来规范各个社会主体的行为。随着

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单一制的社会结构正在向多样化方向转

变,通过传统的计划体制和权力架构所形成的强有力的社会整

合功能已经弱化。因此,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照

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来管理社会,努力实现社会管理体制和管理

方法的创新。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但在执行政策与法律的过程中,往往出现政策大于法、地方政策优先于国家政策的现象。所以,政策体制和法治文明的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须正确处理的一个重要关系,任何政策的制定都不能违反宪法和法律,要善于把成熟的决定和政策及时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法律,使社会矛盾和政治经济关系在法律的正确轨道上得到正确、及时的协调和处理,在解决社会矛盾的同时,既要注意政策的调整,又要重视法律的约束,只有人人都受法律的约束,才能体现社会的公平与公正,才能达到真正的社会和谐。

三、公平正义是检察官的价值取向

检察机关是通过对法律实施者的法律监督来行使职权的,它不仅要监督《刑法》的正确执行,而且要监督《刑诉法》的正确实施,不但要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且还要保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在刑事诉讼中,检察机关是承上启下的,它在具体的工作中,监督审判机关对被告人在适用刑罚上,是否刑罚同罪行相适用,如果无法律根据地从轻或从重,检察机关都将提出抗诉,直至公平、公正,合法合理。因此,检察机关如果不能坚持公平正义,就失去了自身的价值。

目前,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已任,自觉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着眼于维护

社会稳定的大局,着眼于检察工作的中心和着重点,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吃苦耐劳、勇于献身的英雄主义精神,做到常修为检之德,常怀律已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想民众之苦。进一步加强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为构建和谐的小康社会提供法律保障。

四、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一)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稳定

和谐社会是一个稳定安宁的社会。检察机关通过正确行使法律赋予的批捕、起诉职能,严厉打击各种严重刑事犯罪,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要坚持“严打”方针,坚决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的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等犯罪活动,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严厉打击带有黑社会性质的黑恶势力犯罪,杀人、抢劫、绑架、伤害等严重暴力犯罪以及严重影响群众安全的多发性犯罪,努力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依法惩治各类扰乱和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努力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在打击严重犯罪的同时,挽救失足者,实现法律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二)严肃查办和积极预防职务犯罪,促进反腐败斗争深入发展

腐败是社会痼疾,是引发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因素。检察机关要依法履行法律赋予的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的职能,维护社

会利益分配和权力运行过程中的公正,提高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要正确处理打击犯罪与服务发展的关系,从有利于惩治腐败、维护稳定、促进发展和教育干部出发,正确运用政策法律,准确区分罪与非罪,旗臶鲜明地支持改革者,保护创业者,教育失误者,打击诬告者。要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积极开展个案预防、系统预防和专项预防,加大法制宣传教育的力度,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的长效机制。

(三)强化诉讼监督,维护公平正义

和谐社会是一个公平的社会。社会呼唤正义,人民期盼公正。只有在一个公正的环境里,社会才能和谐稳定、健康发展,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各得其所。检察机关要通过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刑事诉讼和民事行政诉讼活动的监督职能,纠正司法不公现象,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实现社会的公正。要加强立案监督、侦查监督、审判监督和刑罚执行监督,监督纠正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罚代刑和有罪判无罪、重罪轻判,以及不依法交付执行、违法办理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等问题,切实防止和纠正打击不力的现象。坚持诉讼监督和查办职务犯罪相结合的原则,注意发现和查处司法不公、执法不严背后的职务犯罪案件,严惩司法腐败,维护司法公正和法律尊严。

(四)妥善处理涉法上访问题,维护群众合理诉求

和谐社会是一个宽容平和的社会。群众上访,是社会矛盾的一个突出表现,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处理不好,就会激化

矛盾,影响社会稳定。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的监督机关,担负着维护司法公正的重要职能,时刻面对着群众的大量诉求。因此,要牢固树立“立检为公、执法为民”思想,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群众的诉求,认真处理好发生在检察环节的上访案件。要满腔热情地对待群众的来信来访,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实事求是地开展信访案件和矛盾纠纷的排查处理工作;积极拓宽、畅通群众对公正诉求的通道,建立健全以预防控制、信息传输、快速反应、协调配合等为主要内容的信访工作长效机制,做到有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妥善处理,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取得党委放心、群众满意的效果。

下载和谐社会视野下民行检察监督职能的强化(共五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和谐社会视野下民行检察监督职能的强化(共五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如何强化民行检察监督效能

    浅谈如何强化民行检察监督效能 司法救济作为公民最后的救济渠道,不能说判决公正就已经实现了公正,它必须以公正的执行作为圆满结局。如果执行上出了问题,同样会使人民对司法权......

    强化委派会计监督职能

    强化委派会计职能 防范柜面操作风险 随着金融产品的大量开发应用,综合业务操作系统的不断升级,大小额支付业务、实时汇兑、农信银电子汇兑业务、农信银汇票等业务的开办,对信用......

    积极发挥检察职能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大全五篇]

    文章标题:积极发挥检察职能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法治**,要求按照科学执政、民主......

    如何强化纪检监察工作的监督职能

    如何强化纪检监察工作的监督职能市纪委王丹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这是新形势下加强纪检监察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如何强化纪检监察工作的监督职能

    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强调要建立起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这是新形势下加强纪检监察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

    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词: 政府公共服务和谐社会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政府内在的价值追求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以胡锦涛同......

    强化监督职能 构建和谐灌区1

    强化监督职能 构建和谐灌区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代表基层纪检监督员,分享我们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和建议。 基层纪检监督员通常担任统计......

    强化监督职能,努力提高地税纪检监察工作水平

    强化监督职能,努力提高地税纪检监察工作水平 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这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