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处理及处罚措施(共五则)

时间:2019-05-14 21:42: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市政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处理及处罚措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市政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处理及处罚措施》。

第一篇:市政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处理及处罚措施

市政道路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处理及处罚措施

各劳务公司及班组:

为规范各各劳务公司、班组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行为,确保工程质量,特制定本措施。

一、路床土过湿或有“弹簧”现象的处理

1、现象:路床土层含水量超过压实最佳含水量,以致大部或局部发生弹软现象。

2、治理方法:

(1)雨季施工土路床,要采取雨季施工措施,挖方地段,当日挖至路槽高程,应当日碾压成活,同时还要挖好排水沟;填方路段,应随摊铺随碾压,当日成活。遇雨浸湿的土,要经晾晒或换土;

(2)路床土层避免填筑粘性较大的土;

(3)路床上碾后如出现软弹现象,要彻底挖除,换填含水量合适的土。

3、处罚:出现以上情况对劳务班组处以现金罚款50-100元/处/次。

二、铺砌道板与路沿石顶面衔接不平顺

1、现象:铺砌道板与路沿石顶面出现相对高差,有的局部高于路沿石,有的局部低于路沿石,一般在0.5~1.0cm之间。

2、治理方法:

(1)如果先安路沿石,要严格控制路沿石顶面高程和平顺度,当砌道板时,步道低点高程即以路沿石顶高为准向上推坡;

(2)如果先铺砌道板,也应先将路沿石轴线位置和高程控制准确,道板低点仍以这个位置的路沿石顶高程为准,在安路沿石时,路沿石顶高程即与已铺砌道板接顺。

3、处罚:对劳务班组处以现金罚款50-100元/处/次。

三、铺砌道板塌边

1、现象:靠近路沿石背处的道板下沉,特别是步道端头,在路口八字道立沿石背后下沉现象较多。

2、治理方法:凡后安路沿石部分,路沿石前路沿石背均应用小型夯具在接近最佳含水量下进行分层夯实。

3、处罚:出现以上情况对劳务班组处以现金罚款50-100元/处/次。

四、人行道纵横缝不顺直,砖缝过大

1、现象:

(1)在纵横缝上出现10mm以上的错缝和明显弯曲;

(2)在弯道部分,也依曲线铺砌,形成外侧过宽的放射形横缝。

2、治理方法:

(1)水泥混凝土道板,要根据路的线型和设计宽度,应事先作出铺砌方案,作好技术交底,做好测量放线;为了纵横缝的直顺,应用经纬仪做好纵向基线的测设,依据基线冲筋,筋与筋之间尺寸要准确,对角线要相等;

(2)单位工程的全段铺砌要按统一方案施作,不应“各自为政”;(3)弯道部分也应该直砌,再补边。

3、处罚:出现以上情况对劳务班组处以现金罚款50-100元/处/次。

五、砌体砂浆不饱满

1、现象:主要表现在浆砌块、片石的砌体上,块、片石块体之间有空隙和孔洞;

2、治理方法:浆砌块、片石应座浆砌筑,立缝和石块间的空隙应用砂浆填捣密实,石块应完全被密实的砂浆包裹。同时砂浆应具有一定稠度(用稠度仪测定3-5cm),便于与石面胶结。严禁干砌灌浆。

3、处罚:出现以上情况对劳务班组处以现金罚款50-100元/处/次。

六、砌体平整度差,有通缝

1、现象:砌体外露面高低不平,超出平整度标准要求,有两层以上的通缝;

2、治理方法:

(1)应注意选择一侧有平面的石料,片石的中部厚度最小边长不应小于15cm,块石宽厚不应小于20cm,以保证砌筑稳定;

(2)应丁顺相间压缝砌筑,一层丁石,一层顺石,至少两顺一丁。丁石应长于顺石的1.5倍以上,上下层交叉错缝不小于8cm;

(3)当日砌筑高度不得大于1.2m;

(4)测量放线人员,应随时检查砌筑面(立面、坡面、扭面)线位的准确度。

3、处罚:出现以上情况对劳务班组处以现金罚款50-100元/处/

次。

七、路沿石基础和路沿石背扶

1、现象:基础不实和路沿石背扶回填废料、虚土不夯实或夯实达不到要求密度,竣工交付使用后即出现变形和下沉,出现曲曲弯弯,高低不平。

2、治理方法:

(1)路沿石基础应与路面基层以同样结构摊铺,同步碾压;槽底超挖应夯实;

(2)安路沿石要按设计要求,砂浆卧底,并将路沿石夯打使其基底密实;

(3)路沿石背扶要按设计和标准要求;

(4)路沿石体积偏大一点,立沿石块长偏长些,容易安砌稳定直顺。

3、处罚:出现以上情况对劳务班组处以现金罚款50-100元/处。

八、路基与路面

1、路基、沟槽回填土沉陷

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是保证路面强度和稳定性的基本条件,由于城市道路的地下部分铺设了各种不同的管线,因此,其沟槽回填的密实度对道路路基的影响很大,道路路基施工中,路堤填筑和管线沟槽回填是路基施工的关键部位。

回填土压实的质量通病为超厚回填、倾斜碾压、填土不符合要求,这些均会造成回填土达不到标准要求的密实度,从而导致路基和路面

结构沉陷,管体上部破裂,无筋管还可能被压扁。其中倾斜碾压会使得碾轮不能发挥最大的压实功能,坡度越大损失的压实功就越大;填土中如夹带块状物,妨碍土颗粒间相互挤紧,达不到整体密实效果,另一方面块状物支垫碾轮,产生叠砌现象,使块状物周围留下空隙,日后发生沉陷;如果回填的土层其含水量是处于饱和状态的,不可能夯实,当地下水位下降,饱和水下渗后,将造成填土下陷,从而危及路基的安全。

治理方法:

(1)施工单位向操作者作好技术交底,使路基填方及沟槽回填土的虚铺厚度按照压路机要求而不超过有关规定;

(2)在路基总宽度内,应采用水平分层方法填筑;(3)路基地面的横坡或纵坡陡于1:5时应做成台阶;(4)回填沟槽分段填土时,应分层倒退留出台阶,台阶高等于压实厚度,台阶宽≥1m,对填土中的大石块要取出,对大于10cm的硬土块应打碎或取出。

处罚:出现以上情况对劳务班组处以现金罚款50-100元/处/次。

2、路面混凝土开裂、起砂、蜂窝麻面 产生这类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1)水泥的安定性不稳定,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水灰比过大,降低了表面强度,施工完毕一经使用磨损易起砂。

(2)在施工过程中,收抹、压光、切割时间过早或过迟,人为在混凝土表面洒干水泥或水,养护不及时或路面未达到足够的强度就施

加各种荷载等引起表皮开裂或脱皮。

(3)砂、石、水泥计量错误或加水量不准、混凝土搅拌时间短,灰料拌合不均匀,石子集中振不出水泥浆。

(4)未按操作规程浇筑混凝土,下料高度不当,漏振或振捣不密实,混凝土中的气泡未及时排除。

(5)模板拼装不严密,表面清理不干净,不牢固,脱膜剂涂刷不均匀或局部漏刷。

(6)混凝土面层产生的裂缝主要有:干缩裂缝和施工缝留置不当引起的裂缝。

可以采取以下施工措施加以控制:(1)严格控制水灰比,掌握好面层的收抹、压光、切割时间,严禁在混凝土表面洒干水泥或水。

(2)保证施工现场有一定的水泥存量,以确保水泥安定性的稳定。

(3)模板面清理干净,脱膜剂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必须按操作规程浇筑,严防漏振,并应振至气泡排除为止。

(4)严格控制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水灰比和砂率不能过大,控制砂石含泥量,混凝土振捣密实,及时对板面进行抹压。

(5)选用水化热小和收缩性小的水泥,尽量选择温度较低的时间浇筑混凝土,避免炎热天气浇筑大面积混凝土,按规范规定正确留置施工缝。

(6)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并适当延长养护时间,覆盖草帘、塑料

薄膜,避免暴晒,定期洒水,保持湿润。

处罚:出现以上情况对劳务班组处以现金罚款50-100元/处/次。

3、混凝土爆模、跑冒撒漏 产生此类问题的原因是:(1)支模不规范不严实。

(2)施工过程人员粗枝大叶、未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处罚:出现以上情况对劳务班组处以现金罚款50-100元/处/次。

九、管网

1、现象

(1)沟槽开挖宽度、深度不足。

(2)沟槽放坡不足、槽边堆土过高、距槽边太近,造成严重安全隐患。

(3)高程及轴线控制不准。

(4)垫层、回填层材料不对,容易造成管线破损、地面塌陷、积水等问题。

2、治理方法

(1)严格按图开挖、回填。(2)加强安全防范。(3)放线人员注意精准放线。

3、处罚:出现以上情况对劳务班组处以现金罚款50-100元/处/次。

十、附属设施铺贴

(一)砖面空鼓、脱落

1、现象:砖面空鼓甚至脱落。

2、治理方法

(1)按规定处理基层,浇水湿润墙面。

(2)釉面砖铺设前除去表面浮土,浸水湿润,放置阴干。

(3)镶贴时随时随地纠偏,严禁砂浆收水后再纠偏。

(4)镶贴时,每块釉面砖抹灰均匀、适量,粘贴后不宜多敲。

(5)镶贴后及时清理墙面。嵌缝必须密实。

3、处罚:出现以上情况对劳务班组处以现金罚款50-100元/处/次。

(二)砖裂缝

1、现象:镶贴于墙面、地面的砖出现裂缝。

2、治理方法

(1)选择质量好的釉面砖背面看材质细密,且吸水率小于18%。

(2)粘贴前用水浸泡釉面砖,将有隐伤的挑出。施工中不要用力敲击砖面,防止产生隐伤。

(3)水泥砂浆不可过厚或过薄。

3、处罚:出现以上情况对劳务班组处以现金罚款50-100元/处/次。

(三)表面不平整,接缝不直

1、现象:砖面不平,接缝不直,缝子不均。

2、治理方法

(1)施工前按砖标准选砖,将标准尺寸、大于标准尺寸、小于标准尺寸三类分开,同一类砖用在一面墙上。

(2)认真做好贴灰饼,找标准的工作,并进行砖预排。

(3)每贴好一行砖,及时用靠尺板校正、找平。避免在砂浆收水后再纠偏移动。

3、处罚:出现以上情况对劳务班组处以现金罚款50-100元/处/次。

十一、景观、路灯照明及电路常见问题及处罚

1、灯具组装出现螺丝松动未扭紧处罚10元/处。

2、整体灯具安装出现倾斜处罚现金30元/盏。

3、电线搭接未缠紧松脱处罚现金10元/处。

4、电线搭接未按要求绝缘包扎的处罚现金5元/处。

5、管道预埋特殊部位未达到深度要求和相应距离的处罚现金30元/米。

6、灯具接线未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接地处罚现金5元/处。

7、线鼻子压接绝缘包缠厚度不够处罚现金5元/处。

8、灯与灯电源引下线有一定的余放长度,防止地面沉降,出现故障处罚现金50元/处。

9、灯具回路安装数量未与图纸相符处罚现金50元/处。

10、每个回路控制箱未按技术规范安装处罚现金50元/处。

11、灯具外观油漆人为刮伤脱落处罚现金10元/处。

12、灯具安装完后应保持洁净,带有泥土油污处罚现金10元/处。

总之,希望施工班组及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努力克服各种通病,确保整体工程质量。若出现上述问题,除给予以上经济处罚外,并由各劳务公司自行返工修复,承担由此造成的材料费、工时费及其他损失。

本措施从即日起执行。

河南冠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015年5月10日

第二篇:浅谈钻孔灌注桩常见质量问题及处理措施

浅谈钻孔灌注桩常见质量问题及处理措施

工作单位:江苏天瑞和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杨星辰

摘要:钻孔灌注桩基础属隐蔽工程,且影响其质量的因素较多,如不抓住重点进行有效防控,就有可能发生质量问题,甚至质量事故,对社会和施工企业本身都造成重大影响。本文对钻孔灌注桩基础的主要质量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主要的防范及处理办法,以供同行借鉴、指正。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 质量问题 处理措施

0 引言

钻孔灌注桩是一种能适应各种地质条件的基础形式,具有低噪音、小震动、无挤土、对周围环境及邻近建筑物影响小、能穿越各种复杂地层和形成较大的单桩承载力、适应各种地质条件和不同规模建筑物等优点,在桥梁、房屋、水工建筑物等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桩型。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钻孔灌注桩的桩长和桩径不断加大,单桩承载力也越来越高,同时也使单柱的设计成为可能。对于长桩、大桩,其施工难度大,易发生质量事故。而单柱设计对桩的质量要求高,发生质量事故后,加固处理难度大,且费用较高。因此,有必要对钻孔灌注桩的常见质量事故加以分析,找出质量事故发生的原因,研究相应对策,尽可能防止质量事故发生。本文对钻孔灌注桩基础的主要质量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主要的防范及处理办法。

钻孔过程中常见施工质量问题及其防治

1.1 钢筋笼上浮问题

1.1.1 原因分析: ①如导管在混凝土中埋入过深或钢筋笼放置初始位置过高,深埋的导管下口流出混凝土,推动导管外上部混凝土整体上升。此时下半节钢筋笼的主筋、箍筋与混凝土已半粘着,并由于坍落度的损失而粘着力较大,因上升产生的顶托力之和大于钢筋笼的自重,从而推动钢筋笼与混凝土一起上浮;②如在混凝土灌至钢筋笼下时提升导管,灌注混凝土自导管流出后的较大冲击力,推动了钢筋笼的上浮;③如混凝土灌注到钢筋笼底板附近,混凝土的灌注却因断水断电、机械故障等原因中断,30分钟或者更长时间后才能重新灌注,此时桩孔内顶部混凝土产生坍落度的损失或局部初凝,致使混凝土流动性变差,当重新灌注时,混凝土托动钢筋笼整体上移,严重时可能断桩;④钢筋笼在制作、运输、堆放、起吊等过程中不符合规范要求,存在钢筋骨架内径与导管外壁间距过小,主筋搭接焊接头未焊平,粗骨料粒径太大等问题,在提升导管过程中法兰盘容易挂带钢筋笼而形成上浮。

1.1.2 防范及处理办法 :①要准确定位钢筋笼的初始位置并与孔口固定。导管下放时应确

保导管在孔位的中心之上。混凝土接近笼时,将导管埋深控制在1.5~2.0m,同时注意导管的出口与钢筋骨架的底端不得平齐灌注混凝土,并随时掌握导管的埋深及混凝土灌注的标高,控制导管底口与钢筋骨架底端高差不小于1m,如混凝土埋过钢筋笼底端2~3m时应及时将导管提高于钢筋笼底端;②保持和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是灌注混凝土施工的基本原则,同时改进灌注工艺及把握好初凝时间也是施工控制的重要环节。配制混凝土要按配合比严格控制,灌注要保持快速、连续的进行状态,缩短灌注时间。也可以掺入适量缓凝剂,防止进入钢筋笼时混凝土的流动性变小;③做好混凝土灌注前的各项施工准备,检查及保证水电供给,机具、工器具能正常使用且准备齐全等,并安排轮流值班,做好好各种应急预案。开始灌注后,就必须保证灌注混凝土的连续性,最大限度避免中途停工;④防范因钢筋笼不符合施工要求,要在灌注桩的上部分增加钢筋件并设固定装置防止钢筋笼上浮,或者制作钢筋笼时有意让底部向外倾斜10~15mm,把一根箍筋焊接在钢筋笼最下面的主筋的端头上。在加工钢筋笼骨架时要严格控制质量,在运输时要做好保护尽可能防止变形。导管埋入时要控制好导管外壁与钢筋笼内筋之间的空隙,大于骨料最大粒径的2倍;⑤浇灌过程中,如出现钢筋笼随导管拔出而上浮的情况时,立即控制混凝土浇灌速度及浇灌量,单向旋转或反复上下摇动导管,及时处理好导管与钢筋笼的挂带问题;⑥如因导管埋入过深导致钢筋笼上浮的情况时,立即停止灌注。如检查出埋深超过9m,立即拆除多出部分导管,把导管的埋深控制在3.0~8.0m以内,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在适当提高坍落度后方可重新灌注;⑦如无法控制钢筋笼上浮,立即停止浇灌混凝土,在拔出导管后回填粘土入孔内,问题桩作废桩处理,通知监理和设计后确定重新补桩。

1.2 断桩问题

1.2.1 原因分析: ①坍落度不符合要求,当坍落度过大时,会出现离析现象,粗骨料相互挤压则会阻塞导管;当坍落度过小或灌注时间过长时,混凝土下落阻力则会加大而阻塞导管。两者均可导致卡管,终造成断桩;②浇注混凝土时,没有采用“回顶法”从导管内灌入,而是从孔口直接倒入的办法灌注混凝土,诱发混凝土离析而造成凝固后不密实坚硬,少数孔段出现蜂窝、疏松、孔洞,甚至断桩;③如灌注时间过长,混凝土与导管壁的摩擦力势必增大,同时导管提升和起拔过多,若仍采用提升阻力很大的法兰盘连接导管,在提升时极易造成连接螺栓拉断或导管破裂,产生断桩;④如在清孔过程中未对孔内泥浆含砂率控制不严,监管不力,则会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造成混凝土上沉渣过厚,推动该部份沉渣难以被导管内混凝土压力推动,迫使混凝土浇注中断,易形成断桩。

1.2.2 防范及处理办法: ①灌注时严格科学地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坍落度和粗骨料粒径。如更换水泥标号、品种或生产厂家,务必事先做好配合比试验,按科学配合比控制混凝土质量;②必须从导管内灌注混凝土,灌注过程必须连续、快速,灌注混凝土要准备足量,且绑扎水泥

隔水塞的铁丝要根据首次混凝土的灌入量而定量,严格控制防止断裂;③选用导管必须要有足够的抗拉强度,能承受其自重加上盛满混凝土的重量,同时内径最好在30cm以上的并保持一致,误差应小于±2mm,内壁无阻光滑。导管在组拼后须用球塞和检查锤做通过试验。导管最下一节长度一般为4米左右,且底端不得带法兰盘,否则在混凝土内会很难拔起。为了便于丈量长度,每节导管长度应统一,并作记录和标记;④清孔过程中要及时对孔内泥浆的相对比重进行调整,以保证清孔后泥浆的比重达到设计要求。清孔后分别从孔的口部、中部、底部提取泥浆,以检测泥浆的各项指标是否达标;⑤成孔后必须使用冲洗液认真清孔,清孔时间应根据孔内沉渣情况而定,只有当孔底沉渣值小于规范要求时,方可进行混凝土灌注。

1.3 孔壁坍陷问题

1.3.1 原因分析: ①施工工艺控制不当,对地质条件关注不够,未根据土质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泥浆和成孔工艺,导致泥浆护壁质量差;②护筒埋设过浅,护筒的接缝和回填土不够密实出现漏水漏浆情况,造成孔内出现承压水或孔内液面高度不够,孔壁静水压力降低;③对清孔的冲洗液和孔底沉渣控制不严,导致泥浆粘度和密度降低,孔壁静水压力衰减,孔壁牢固度降低;④在松散砂土中钻进过快,或在某一处空转时间过长,或用给水管直接冲刷孔壁;⑤待灌时间过长没有及时灌注混凝土,或灌注时间过长;⑥吊装钢筋笼时,碰撞和损伤孔壁。1.3.2 防范及处理办法: ①认真分析地层结构,成孔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机具,如土质为松散砂黏土或流沙,应提高泥浆的比重和粘度,选用密度、胶体率、黏度相对较大的质量高的泥浆;②选择足够强度和尺寸的护筒,遇松散易坍的土层应适当埋深护筒,并用粘土密实填封护筒四周;③成孔后必须使用冲洗液认真清孔,清孔时间应根据孔内沉渣情况而定,清孔后分别从孔的口部、中部、底部提取泥浆,以检测泥浆的各项指标是否达标,只有当孔底沉渣值小于规范要求且孔壁牢固时,方可进行混凝土灌注;④加强钻孔的现场管理,钻进速度和空转时间要控制适宜,采用适当的方法保持水头的稳定;⑤成孔后待灌时间一般控制在3h以内,并派熟练地技术人员控制好混凝土的灌注时间;⑥搬运和吊装钢筋笼时,应防止变形,安放要对准孔位,避免碰撞孔壁,钢筋笼接长时要加快焊接时间,尽可能缩短沉放时间;⑦发生孔壁坍陷,应暂停施工,判明坍陷部位并认真分析原因。当坍陷的水量较小时,在坍陷部位上1~2m处回填粘质土混合物和砂后可继续钻孔,并严密监控坍陷数量变化。当坍陷无法控制时,立刻拆除护筒和钻机,待回填钻孔并重新埋设护筒妥善后再钻;⑧当钢筋笼吊装或清孔造成塌孔时,立即停止施工并将钢筋笼吊出,添加泥浆护壁将坍陷物清理干净,不再继续坍陷后重新安装钢筋笼和清孔。

1.4 护筒冒水问题。

1.4.1 原因分析: ①在埋设护筒时,护筒周围的原状土压实度不够;②埋设时护筒内外的

水位差过大;③钻头起落时不慎碰撞和刮损护筒。

1.4.2 防范及处理办法: ①在埋设护筒之前,根据地质条件,选用最佳含水量的粘土将坑底与四周土壁分层夯实;②开孔时选好护筒适当的高度,护筒水头高度应保持在1.0~1.5m;③应派经验娴熟的技术人员进行钻头起落监控,尽可能避免碰撞和刮损护筒;④如发现护筒冒水现象,不可继续施工,须立即停止钻孔,以含水量佳的粘土将坑壁四周加实加固;⑤如出现护筒严重移位或下沉情况,则停止安装并重新安装护筒。

1.5 缩颈问题

1.5.1 原因分析: 塑性土膨胀,使孔径小于设计尺寸。

1.5.2 防范及处理办法: ①选用密度、胶体率、黏度相对较大的质量高的泥浆,尽可能降低失水量;②将合适数量的合金刀片焊接于导正器外侧,起钻或钻进时可发挥扫孔作用;③成孔时加大泵量,提高成孔的速度,这样孔壁在成孔一段时间内会形成泥皮,孔壁则不会渗水和引起膨胀;④采用上下反复扫孔的办法扩大孔径消除缩颈。

1.6 钻孔桩身偏斜问题

1.6.1 原因分析: ①存在技术性失误,钻孔机械定位不准确,或施工人员放样有偏差;②钻孔时在土层遇到孤石或障碍物,或在岩石倾斜处和软硬土层交界处,钻头因受阻不均偏移导致桩孔倾斜;③钻杆连接不当或弯曲,导致钻头钻杆两点中线处于不同轴线;④钻架就位后未进行调平或场地本身不平整,导致钻机、底座、钻盘不平而产生偏斜;⑤开挖基坑时一次性挖土深度过大,由此产生土侧压力导致桩位错动,桩位偏差超出规范允许范围。

1.6.2 防范及处理办法:①加强技术管理,减少人为的技术性失误,放样和机械定位须根据技术参数反复校核;②钻入斜状岩层、土质不均匀地层、孤石或碰到明显阻碍地层时,须调慢钻速,不能一味快进。在地质不均匀地层中钻孔时,宜使用钻杆刚度大、自重大的钻机;③钻孔前须平整场地,并夯实硬化,枕木应均匀着地尽量找平。钻机安装时钻架上吊滑轮与转盘中心在同一轴线,钻杆位置偏差控制在不大于20cm,此外安装导正装置也是防止偏斜的有效方法。④在松散易坍地层钻孔时,应尽可能加固地层,钻速不宜过快,注意观察钻杆角度和桩位偏差;⑤应对一般的偏斜情况,可用钻头上下反复扫钻数次削去硬土,如效果不佳,回填粘土至高出偏孔处0.5m以上重新钻入;⑥如偏差较大,应通知监理及设计人员鉴核处理。

1.7 桩底沉渣量过多问题

1.7.1 原因分析: ①未对准孔位,吊放钢筋笼时碰撞孔壁泥土坍落桩底;②泥浆注入量不足或泥浆比重过小难以把沉渣托浮;③未进行二次清孔,或清孔不干净,或清孔后待灌时间过长泥浆沉积。

1.7.2 防范及处理办法:①吊放钢筋笼,桩中心与钢筋笼中心要保持一致,吊装速度不宜

过快,应控制好不碰撞孔壁。建议使用钢筋笼冷压接头工艺,加快钢筋对接速度,减少空孔时间从而减少沉渣。钢筋笼置毕,检查沉渣量是否在规范要求控制之内,否则利用导管二次清孔,直到符合规范要求;②泥浆的质量要选好并控制好泥浆的粘度和比重,不能用清水替代。混凝土灌注时,导管底部至孔底距离最好控制在30~40mm,混凝土储备量充足,导管一次最好埋入混凝土面下超过1.0m,以利用混凝土的巨大冲击力清除孔底沉渣;③成孔后钻头在孔底10~20cm上保持慢速空转,循环清孔要超过30分钟。

1.8 卡管问题

1.8.1 原因分析: ①混凝土中粗骨料粒径过大;②初灌时隔水栓堵管;③混凝土流动性、和易性差造成离析;④灌注混凝土不连续,在导管中停留时间过长;⑤导管进水造成混凝土离析。

1.8.2 防范及处理办法: ①控制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必须小于钢筋笼主筋和导管直径最小净距的1/4并小于40mm;②隔水栓直径要与导管内径相配,同时兼顾良好的隔水性能以保证顺利排出。③灌注混凝土时必须加强对混凝土坍落度和混凝土搅拌时间的控制。坍落度宜控制在16~22cm,保证良好的和易性;④必要时可掺入适量缓凝剂,以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易性和缓凝;⑤导管使用前应试拼装试压,试水压力为0.6~1.0MPa,以保证导管连接部位的密封性。在灌注过程中,为了避免在导管内形成高压气塞,混凝土要缓缓倒入漏斗的导管。

结束语

引起钻孔灌注桩质量事故的原因较多,各个环节都可能会出现重大质量事故。因此,在桩基工程开工前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认真审查地质勘探资料和设计文件,实行会审和技术交底制度,做好现场试桩工作。施工过程抓好泥浆和砼质量,详细做好各项施工记录,牢牢把好钻孔、清孔和砼灌注等关键工序的质量关,是防止质量事故发生的行之有效的措施。

经总结钻孔灌注桩的部分施工质量事故案例得出,人为因素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因此重点抓好施工管理,加强现场监督,强化施工人员质量意识教育,规范施工工序流程,做好事前、事中、事后质量控制,就能避免极大部分的工程质量事故发生。

第三篇:混凝土质量问题处理措施

混凝土成品质量问题处理措施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我司经过彻底的检查,局部存在质量通病问题,针对出现的质量通病,我司特制定以下措施:

一、关于混凝土接缝处流浆、错台和局部夹渣问题

混凝土表面的流浆,由于并不影响混凝土的结构质量,只是影响混凝土的外观,因此用铲刀把表面的流浆全部铲掉。

混凝土错台:错台一般3毫米以内的可不用处理,10毫米到3毫米之间的可用砂轮麻平即可,对于10毫米以上的错台,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错台均为模板外胀,因此人工进行剔凿,把错台处多余的混凝土剔除。

混凝土夹渣:当表面缝隙较细时,可用清水将裂缝冲洗干净,充分湿润后抹水泥浆。对夹层的处理慎重。补强前,先搭临时支撑加固后,方可进行剔凿。将夹层中的杂物和松软砼清除,用清水冲洗干净,充分湿润,再灌注,采用提高一级强度等级的细石砼捣实并认真养护。

二、门窗洞口偏斜

结构施工门窗洞口模板采用定型木模板,四周采用钢护角,确保门窗洞口边角质量。现场门窗洞口偏斜原因为:门窗洞口模板固定不牢固,洞口模板内支撑不够。个别洞口固定的焊接钢筋过少,大洞口内支撑缺少八字支撑。现场与施工班组进行了明确的交底,严格按照模板施工方案中,门窗洞口模板的加固进行处理,确保后续施工门窗洞口不倾斜。

三、局部露筋 将外露钢筋上的砼残渣和铁锈清理干净,用水冲洗湿润,再用 1∶2或1∶2.5水泥砂浆抹压平整,如露筋较深,将薄弱砼剔除,冲刷干净湿润,用高一级的细石砼捣实,认真养护。如钢筋外露,把结构混凝土剔凿50mm,调整钢筋到设计要求位置,用水冲洗干净,并采用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或灌浆料)进行浇筑,浇筑完成后做好养护。

四、剔凿露筋

混凝土局部胀模部位,由于剔凿太深,致使局部箍筋外露问题。对混凝土局部胀模部位,人工剔凿要严格控制剔凿深度,尽量避免剔凿后局部钢筋外露。对已外露的钢筋采用甩水泥素浆进行保护,防止钢筋锈蚀。

五、梁窝剔凿不干净

现场严控梁窝的留置,把梁窝留置作为施工的停止点。此部位施工满足要求,严禁进行下道工序。根据现场情况,梁窝留置全部采用木模板进行留置,不允许采用泡沫。并且在拆除墙体模板后立即进行梁窝的剔凿,剔凿后上报项目部工长、质检人员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梁窝留置的大小、尺寸严格按照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确保梁的施工质量。

六、预留洞口未进行处理

预留的通风道、烟风道洞口,在顶板拆除后,按照图纸尺寸,人工剔凿方正。并在洞口上部按照生态城的文明施工要求,盖上盖板,盖板上涂刷黄黑相间的油漆。

七、墙体顶部混凝土标高不一

此问题的出现,完全是质量意识问题。已对相关的责任班组进行了教育工作,并加强了此问题的管理力度,从各栋号长到施工班组进行了教育,确保后续施工不出现此类问题。

八、注意事项

1、以上问题的处理过程中,各工序完成后要经过项目部质检部门的验收。项目部验收完毕后上报监理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2、以上混凝土修补部位施工完毕后,均要进行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3、关于混凝凝土工程质量问题的预防、预控详见我司已上报的《混凝土工程质量问题预防和整改措施》。

中建一局集团第五建筑有限公司

天津生态城万拓项目经理部

第四篇:5月份质量问题及处理措施

(1)个别仓号验收时,钢筋保护层过大,钢筋间排距不满足要求,现场已按要求整改;

(2)流道渐变段模板封堵处存在错台,模板拼缝不严,现场已责令整改;(3)个别仓号采用台阶法浇筑时,未按要求下料,现场已要求整改;(4)部分仓号橡胶止水安装存在不齐缝的现象,现场已按要求整改;

(5)部分新浇混凝土未及时养护,现场已要求施工队指派专人负责养护。(1)个别仓号模板内支撑间距过大,现场已按要求增加;

(2)个别仓号模板底口接缝不严且存在夹渣现象,现场已责令整改;(3)部分仓号橡胶止水接头粘接不符合要求,现场已责令整改;(4)部分仓号浇筑时橡胶止水埋设不规范,现场已按要求整改; 部分仓号振捣设备数量不足,导致振捣滞后,现场已要求施工队增加设备加强振捣。

(1)个别仓号毛面处理不符合质量要求,现场已按要求进行补凿;

(2)部分仓号橡胶止水表面存在灰浆等污物,验收前已按要求清理干净;(3)个别仓号中焊缝高度不符合要求,现场已责令补焊;(4)部分仓号模板内支撑不足,现场已按要求增加;

(5)个别仓号钢筋间排距不符合要求,绑扎点不足,验收前已处理完毕;(6)个别新浇筑后的仓号,存在养护不及时、持续养护时间未达到规定要求等现象,现场已责令整改。

(1)部分仓号资料不齐全,桩号与实际桩号不符,已按要求更改;

(2)个别仓号清理不彻底,边角处存在较多细渣,现场已按要求进行清理干净;

(3)部分仓号存在“花毛”现象,特别是钢筋密集区较为严重,现场已按要求进行补凿;

(4)个别仓号内存在漏筋现象,现场已责令增加;

(5)个别新浇筑后的仓号,存在养护滞后现象,现场已责令整改。

第五篇:钢筋绑扎常见质量问题及处理

钢筋绑扎常见质量问题及处理

工程施工中,常见的钢筋绑扎质量问题分析如下:

一、楼梯梯段部位主筋在楼梯梁内锚固长度不够

1.现象

梯段主筋下滑,在下层楼梯梁内锚固长度超出规范要求,在上层楼梯梁内主筋锚固长度达不到规范要求,或主筋放置位置不准确,一侧梁内长度偏大,一侧梁内长度偏小。

2.原因

(1)下料时,施工人员严格照图计算、下料并制作,而钢筋工在绑扎时,由于主位置放置不准确,造成梯段主筋在楼梯梁内锚固长度有一定的偏差;(2)钢筋未采取防滑措施或由于混凝土的重量作用使钢筋向下位移;(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看筋工作不到位,发现问题未能及时改正、补救。

楼梯梯段主筋下料时,建议钢筋长度可以比图纸尺寸稍长一些,以防出现梯段主筋锚固长度不足的现象;或在钢筋绑扎时,在梯段主筋与楼梁箍筋相交部位附加一根分布筋,将分布筋与梯梁箍筋绑扎连接,以防止主筋下移,同时也能够确保此处钢筋保护层厚度;梯段钢筋不如现浇板钢筋位置容易保证,并且梯段部位混凝土留槎应在梯段长度1/3部位,如果混凝土浇筑中出现主筋下移,使上层楼梯梁内锚固长度不足,应对主筋进行搭接或焊接.这样,不仅费工费料,而且施工也不方便,不易保证工程质量。

二、条形基础钢筋垫块加设不到位

1.现象

(1)基础构造柱钢筋上标高标志点不在同一水平面上,部分标志点有下降现象;(2)条形基础厚度不足,实测混凝土条基断面厚度,局部厚度比设计厚度小1-3cm。

2.原因

条形基础施工时,标高往往标注在构造柱钢筋上,由于忽视在构造柱钢筋下加设垫块或垫块强度偏低,在混凝土浇筑时,由于混凝土重量作用使垫块破碎造成钢筋下移,从而使标志点下降,同时造成基础钢筋局部整体下降,使基础断面厚度减小,减小的尺寸基本稍低于垫块的厚度。对这个问题,施工单位应认真制作和加设垫块,使垫块厚度偏差、垫块间距、垫块强度均符合规范要求。

三、吊筋制作、放置位置不符合要求

1.现象

(1)吊筋水平锚固长度不足,底部水平段长度未达到次梁宽度加100mm,弯起角度不准确;(2)吊筋未正确放在次粱正下方,且每侧宽出次粱50mm,或吊筋未放至主梁底部。而放至次粱底部。

2.原因:

钢筋制作绑扎不接图施工,或吊筋制作形状虽然正确,但各部位长度、角度不符合规范要求,放置位置不准确。

四、混凝土二次浇筑部位钢筋绑扎质量差

1.现象

(1)钢筋顺直度羞;变形现象存在,漏绑钢筋或锚固长度不足;(2)混凝土小构件成型基且出现裂纹;(3)混凝土接槎粗糙、不密实。

2.原因

此部位钢筋往往是预留钢筋(一部分为混凝土浇筑前绑扎),由于施工或保护措施不到血,造成钢筋变形现象严重,且钢筋修整不到垃,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不均匀;混凝土浇筑时接槎部位清理不干净,不注意混凝土成品养护;再加上施工、监理单位可能对小构件钢筋疏于管理,检查不到位、不细致。

五、现浇梁在支座内箍筋加设不到位

1.现象

(1)现浇粱在支座范围内仅加设一个箍筋或没有箍筋;(2)现浇梁作法不正确,遇圈梁处穿过支座与圈梁主筋绑扎搭接,未按要求锚固到支座内。

2.原因(1)有部分设计单位在结构说明中注明:现浇梁在支座范围内加设两根箍筋,有的设计单位未注明,施工人员未认真阅读图纸;(2)项目部技术人员的技术交底不全面、不细致,对有特殊要求的内容未加明确。

六、挑梁弯起钢筋不符合要求

1.现象

(1)挑梁

弯起钢筋起角度不准确。弯起角一般为45°,当梁高大于800mm时,角度宜取60°;(2)弯终点位置不正确,按规范要求,弯终点距支座边缘的距离不应大于 50mm;(3)水平段锚固长度不足;(4)附加斜筋(鸭筋)放置位置不准确。

2.原因

(1)技术交底不认真、不细致,施工人员对规范理解不透;(2)质检人员对钢筋细部作法检查不到位。

就结构来说,悬挑构件的施工非常重要,技术、质检、监理部门应该认真对待,高度重视,以免施工失误,给工程质量留下隐患。

钢筋绑扎常见的质量缺陷

一.板

1.保护层垫块厚度不正确,垫块数量不足。2.板面、梁底、墙底、柱底不清洁未冲洗干净。3.板筋型号、规格与图纸不符。4.板筋间距与分布与图纸不符。5.板筋锚固长度不规范。

6.梁、墙侧的起步钢筋与梁、墙的间距过大。7.板负筋长度与图纸不符,8.板负筋弯钩过长或过短。

9.马镫高度与形状、尺寸不规范,绑扎不牢,间距过大 10.绑扎点漏绑、脱扣太多,绑扎不正确。

11.板筋搭接长度不够、搭接位置不正确,搭接绑扎不规范。二.梁

12.梁侧、梁底的保护层垫块厚度不正确、数量不足。13.梁钢筋锚固长度不够

14.梁钢筋搭接长度不够,搭接绑扎、焊接接头不规范。15.梁腰筋的搭接、锚固不规范。16.梁侧的抗扭筋错按腰筋绑扎。

17.梁钢筋在数量、规格、型号等方面与图纸不符。18.箍筋在数量、规格、型号等方面与图纸不符。19.梁箍筋尺寸与梁截面尺寸不符。

20.梁箍筋的弯钩与图纸设计的抗震等级不符。21.梁钢筋的搭接位置、搭接率不符规范要求。

22.梁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箍筋间距和柱侧起步点不正确。

23.箍筋与主筋的绑扎漏绑、脱扣太多,箍筋变形、开口未错开等。24.主次梁钢筋的放置位置颠倒。

25.梁腰筋或主筋的拉钩与撑筋数量不足、尺寸不准等。三.墙

26.保护层垫块厚度不规范、绑扎不到位、数量与分布不标准。27.绑扎节点漏绑、脱扣太多。

28.墙筋数量、间距、规格、型号等与设计不符

29.墙筋的拉钩与撑筋尺寸不准、数量与布置不正确。30.墙筋的搭接位置、长度、搭接率不合规范要求 31.剪力墙暗柱暗梁的主筋、箍筋与图纸不符。32.墙水平筋、竖筋与暗柱暗梁的锚固不正确。33.水平筋、竖筋每段的长度过长或过短。四.柱

34.柱筋、柱箍筋在数量、规格、型号等方面与图纸不符 35.柱筋的搭接位置、长度、搭接率与规范不符 36.箍筋的加密不规范。37.箍筋的开口位置未错开

38.板上冒出钢筋长度不够,偏位等。

39.电渣压力焊或其他焊接接头弯曲、错位,焊缝有损伤。40.梁筋与柱筋的布置出错。41.梁柱节点的箍筋偏位或漏缺。五.其他

42.预留洞口侧边未按规范或设计布置加强筋。43.分隔墙或砌体墙下未置加强筋。44.因预埋件而割断钢筋。

钢筋绑扎分项工程施工中的一些常见错误

现行的混凝土结构设计文件基本都是平法制图,执行《03G101》、《04G101》图集,图纸标注较以前简洁。我站在监督检查中经常发现施工单位在钢筋绑扎施工方面常常产生一些原则性的错误,现将常见问题汇总如下:

1、梁柱节点为抗震核心区,这部分的箍筋需做抗震加密,施工单位往往因为工序安排不合理而导致箍筋漏设,或者箍筋间距偏大;

2、连续框架梁负加筋在中柱支座两边常对称布设,长度应按较长净跨取值,检查中发现部分施工单位往往错误地按左右两跨各自的净跨长度分别取值绑扎;

3、个别施工单位对03G101图集中“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概念不清,导致产生漏设钢筋的重大质量隐患。03G101图集中明确规定连续框架梁在中柱支座部位如果梁负加筋数量、规格不发生变化钢筋对称布设时,钢筋数量、规格就只在一端标注;而在边柱部位钢筋的规格、数量只在原位标注;如连续框架梁在边柱支座部位带悬挑梁的话,支座内侧梁负加筋通常与挑梁负筋相同。

4、挑梁根部漏设抗剪钢筋或抗剪钢筋弯起点位置不准确,抗剪钢筋弯起点位置应设在距挑梁根部50㎜处,还常发现部分工地抗剪斜钢筋锚在受压区的平直段长度不足20d的情况;

5、屋盖结构梁柱节点部位不按03G101图集要求做抗震锚固;

6、高层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内漏设暗梁,或者框架梁的4根角筋未在短肢墙内拉通;

7、在资料检查中还经常发现部分施工单位的工程资料与工程实际不相符合,例如在柱钢筋加工分项检验批验收记录中“钢筋弯起点位置”应属未发生项,但部分工地的资料中该项居然填写了检查数据;个别工程上甚至出现不同检验批内实测数据相同的情况。

框架节点钢筋的绑扎

多层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时,比较难处理的是节点处钢筋安装位置。在这方面施工图一般没有详细交代,由现场施工人员根据规范要求和实际情况来处理。框架节点的上、下、左、右、前、后几个方向都有钢筋交错布置,给混凝土浇筑带来很大困难}或把某些钢筋挤到一边去,保护层尺寸保证不了;或造成粱主筋隆起,影响楼面平整;受力钢筋位置如果改变了,还会使承载能力降低,这些现象都是不允许的。对节点钢筋的绑扎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认真熟悉设计图纸,了解设计意图,这是节点钢筋处理的基础。

(2)仔细分析节点中粱、柱构件内各种钢筋的受力状态,这是节点钢筋处理的关键。

(3)对一个节点的某一位置来说,分清各种钢筋受力的主次关系,突出主要受力钢筋,保证它的位置准确}伺时,对于这一位置上受力次要钢筋,要采取适当的避让措施;最后安排箍筋,这是节点钢筋处理的技巧。

(4)一个节点的钢筋试配完成以后,还要认真做好复核:一看受力钢筋的位置是否正确;二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否适当;三看钢筋之间的间隙会不会太小;四看钢筋骨架是否绑扎牢固。发现问题要及时调整,并为类似节点提供放样的经验。这是节点钢筋处理的保证。

现以矩形框架柱三种典型节点为例来说明节点钢筋绑扎要点。1.中柱节点

矩形柱截面面面积一般较大,纵、横梁通过柱中心,其截面面积较小,柱的竖向纵筋对粱的水平纵筋互相影响不大,只要处理好梁纵横配筋即可。

钢筋工程质量控制监理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施工、监理人员对施工图理解不一致

问题:近年来,随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修订、国家相关标准图集的升级,施工图纸在表达上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同时也给施工、监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技术水平要求。对施工图理解不一致主要表现为:①施工图本身既约定了做法大样又选用了相应的标准图集而大样做法与图集做法不一致;②施工单位从成本控制角度方虑,更多的偏向有利于节约材料方面理解施工图,此种理解可能理由不是很充分。

解决方法:出现第一种情况时,往往施工、监理人员各持已见很难形成统一意见,要不就是施工单位作出让步以求工程顺利开展而在其内心并不一定认可监理人员的理解。遇到此类情况,本人认为监理工程师不可将自己的理解强加给施工单位而应以监理工作联系单的方式征求设计人员意见后作出决定,同时在有设计人员参加的图纸会审时请设计人员明确出现图纸大样与图集大样不一致时,取谁优先是事先预防的一种好办法。出现第二种情况的时候较多,也难一一阐述,我仅将本人近期遇到的一种情况明作简述。某工程设计为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人员在剪力墙端部及转角处设置了长度相对放长的暗柱,此时就出现了暗柱与剪力墙关系理解不一致的情况。由于暗柱相当长、主筋粗,施工单位就将剪力墙水平筋伸入暗柱主筋内侧达到锚固长度后切断(如图一),而本人理解为剪力墙水平筋应从暗柱主筋外侧伸到对侧并加弯钩(如图二)。最终正确的理解是通过设计人员确认,以本人的理解为准。

二、梁柱节点区域的核芯箍漏设、漏绑扎及钢筋净距不足

问题:框架和柜架----剪力墙结构应是具有较大延性的“延性结构”,设计遵循的原则之一是强节点、强锚固;同时地*震灾害调查表明,框架节点破坏主要是由于节点核芯区箍筋数量不足,在剪力和压力共同作用下节点核芯区混凝土出现 裂缝,箍筋屈服甚至被拉断,柱的纵向钢筋被压曲引起的。同此,为防止节点核芯区发生剪切破坏,必须保证节点核芯区混凝土的强度和配置足够数量的箍筋。近年来,随着新《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的执行,设计人员对上述要求引起了足够重视,而作为施工质量主要保证者的施工、监理人员,也是相当重视。尽管如此,由于建筑业均为使用农民工手工绑扎安装钢筋工程,梁柱节点区域的核芯箍设置与绑孔的施工质量普遍不够理想,操作的困难使得核芯箍(尤其是多肢箍的内箍)漏设和核芯箍漏绑扎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梁柱节点内由于有多条框架梁与柱相交、梁纵筋穿过柱内数量较多,钢筋净距几乎为零。

解决方法:监理工程师要解决此问题应以事前控制为主要手段。首先在工程开工初期认真阅读施工图纸,弄清梁柱节点主要配筋情况和各种钢筋间的关系,做到期心中有数。其次要求施工单位在对操作人员交底时将核心箍和钢筋净距的重要性讲清楚并讲明操作要点。再次是在钢筋绑扎过程中进行现场指导,正确操作顺序是先将柱核心箍放置绑所到位,再将纵横框架梁主筋交叉穿入柱内确保足够的钢筋净距。最后是在钢筋工程检查验收时将其列为必然的重点之一,逐一检查进行检查,发现有此类问题立即要求施工单位整改。这样既保证柱核心箍设置正确、绑扎到位,又确保钢筋有足够的净距让混凝土充分握裹住钢筋,使节点核芯区混凝土密实并具有足够的强度,从而满足抗震要求。

三、梁柱截面有效尺寸不足

问题:梁柱钢筋绑扎完成后,测量其主筋到主筋的有效尺寸不能达到要求。

从构件抗弯截面系数的计算方式W=bh2/6中可以看出,梁柱截面有效尺寸对其抵抗弯矩能力的影响相当大,造成梁柱截面有效尺寸不足的原因主要有:①箍筋加工尺寸偏小,梁柱主筋绑好后主筋有效截面尺寸不足;②钢筋绑扎不到位;③设计时梁柱等宽,梁纵筋位于柱主筋内侧,而使梁截面宽度不足。

解决方法:监理工程师控制梁柱截面有效尺寸应做到:①箍筋加工前要求施工单位提交其加工样单进行审查,核对其放样尺寸是否有误;同时在箍筋加工过程中加强抽查频率,防止操作人员不按样单加工或加工尺寸不满足要求;②工程进行初次梁柱钢筋绑扎时,要求施工技术人员严格执行对操作人员的技术交底工作并在绑扎过程中进行现场指导,务必使操作人员养成将主筋绑扎到位的良好习惯;③对于梁柱设计等宽,则优先应控制了柱箍筋尺寸满足设计要求,然后可要求施工单位在梁主筋间设置钢筋内撑的方法以减少对梁断面的影响范围。

四、各种构造钢筋错设、漏设

问题:腰筋、拉筋、洞口加强筋、吊筋、附加箍筋等构造钢筋,设计通常在设计总说明中加以说明或要求按相应图集施工,施工单位往往不够重视,错设、漏设的现象时有发生。

解决方法:首先在工程开工初期监理工程师应认真阅读施工图纸,弄清构造钢筋的设计要求及图集要求,做到期心中有数。其次是经常提醒施工单位技术人员注意构造钢筋的设置。再次是钢筋绑扎过程中加大巡视检查力度,发现构造钢筋错设、漏设现象及时纠正。最后是在钢筋工程检查验收时必须将构造钢筋的纳入重点检查范围之一,发现构造钢筋错设、漏设现象要求施工单位整改。

对钢筋加工的控制

现场监理工程师往往不重视对钢筋加工过程的控制,而是等到钢筋现场安装完成后,对钢筋加工的质量进行验收,这种做法往往出现由于钢筋加工质量不符合要求,造成返工,不但造成材料浪费而且影响进度,对工期非常不利。因此作为专业监理工程师,应经常深入钢筋加工现场了解钢筋加工质量,并注意检查以下内容:

1、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 1)I级钢筋末端应做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2)当设计要求末端作135°弯钩时,II级和III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3)钢筋作不大于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2、箍筋加工质量的控制 1)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除了注意检查弯钩的弯弧内直径外,尚用注意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具体要求,一般结构不宜小于5d;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不应小于10d(d为箍筋直径)。

2)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应为135°。

3)当钢筋调直采用冷拉方法时,应严格控制冷拉率,对HPB235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HRB335级、HRB400级和RRH400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

4)在钢筋加工过程中,如果发现钢筋脆断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专业监理工程师应特别关注,并要求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它专项检验。

三、对钢筋连接的控制

钢筋连接方式主要有绑扎搭接、焊接、机械连接三种方式。本文仅谈谈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常见的钢筋电弧焊、闪光对焊、电渣压力焊连接和直螺纹连接的质量控制:

(一)钢筋焊接连接质量控制

1、焊接过程控制

1)从事焊接作业的人员必须持有焊工作业上岗证。

2)正式焊接作业前,应进行现场条件下的试焊,以确定焊接工艺参数,并经试验合格后,方可批量焊接。3)焊接接头位置设置应注意:

A、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下载市政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处理及处罚措施(共五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市政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处理及处罚措施(共五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施工质量问题整改处理措施回复

    施工质量问题整改处理措施回复 酒泉市天利工程咨询有限公司2012年安定区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监理部: 2012年6月7日,我部接到贵部监理[ 2012 ]整改001 号整改通知,针对桩号35+769.5......

    关于混凝土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中梁壹号院.澜庭项目(二标段)质量问题 原因分析及整改处理措施 于2018年9月19日中梁控股集团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我标段进行了质量检查,检查结果评分为61.4分。我公司高度重视,质量......

    混凝土质量问题专项处理措施(实际。)

    地下室工程Ⅱ区地下三层部分墙体 混凝土质量问题专项处理措施 一、事情经过描述 2012年10月8日上午9时,二区一段12~17/M~J轴地下三层内墙、柱砼开始浇筑,于次日凌晨0:30分结束。......

    商品条码常见质量问题分析及改进措施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专业论文 商品条码常见质量问题分析及改进措施 商品条码常见质量问题分析及改进措施 商品条码作为一种应用最广泛的自动识别技术,在实现商业现代......

    混凝土路面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路面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作者:卢超,周大为 2009年11月12日[字体:放大缩小默认] 我要评论 摘要:以某库区为例,在该库区只完成不到30%工程量的混凝土路面严重断裂的现......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处理措施

    一、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 1.变形类 车辙属变形类,是指路面上沿行车轮迹产生的纵向带状凹槽,深度1.5cm以上。车辙是在行车荷载重复作用下,路面产生永久性变形积累形成的带状凹槽......

    仪器设备常见意外情况及处理措施

    类别:仪器设备常见意外情况及处理措施 生效日期:2005年10月7日 题目:脚踏式吸痰器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 修订日起:2011年12月1日一、吸引管不通畅 处理措施:要随时吸水冲洗吸引管......

    天车常见机械故障处理措施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专业论文 天车常见机械故障处理措施 天车常见机械故障处理措施 【摘要】天车是厂矿企业中最主要、最常用的起重、运输及其多种操作的重要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