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下足“六个方面功夫” “做实”学习实践活动
下足“六个方面功夫” “做实”学习实践活动
中共安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范先进
参加第三批学习实践单位行业类型多,党组织情况差异较大,党员数量多,行业分布、职业构成比较复杂。如何统筹不同单位、不同类型党员均衡推进学习实践活动是必解的一大难题。笔者结合实践,认为应当下足“六个功夫”,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在效果。
要在学习调研上下功夫,必须把情况搞清楚。一是要把非公企业底子搞清楚,摸清所属(所辖)规模以上、规模以下企业的数量,分类登记造册建立信息库。二是要把企业法人代表或企业经营者政治面貌搞清楚,明确哪些是中共党员、哪些是非中共党员。三是要把组织设置情况搞清楚,弄清哪些已设置党组织,哪些未设置,哪些具备设置条件,哪些不具备设置条件。四是要把行业分类搞清楚,摸清哪些属于经贸系统企业,哪些是供销系统企业,哪些是城建、交通、旅游等部门下属企业,哪些是纳入工商联管理企业,等等。五是把基层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所怨搞清楚,摸清基层党员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要什么、怕什么,进一步掌握民情。六是把流动党员情况搞清楚,摸清外出流动党员流出地址、联系方式、从业和参加组织活动情况,以及是否纳入当地党组织学习实践活动;摸清流入党员是否参加属地管理党组织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摸清底子、找准原因、理清思路,为分析检查打下坚实基础。
要在简便易行上下功夫,必须坚持工作标准。中央要求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要求简便易行,但是不等于简化程序、降低标准、放松要求。一是时间上不能缩短。中央要求,农村、社区、“两新”组织和中小学校学习实践活动不少于四个月,其余两个月用于准备和巩固提高,并不是这些单位整个活动只用四个月时间。乡镇(办事处)机关和虽未设基层党委但规模较大、党员人数较多的中等职业学校、中小学校、基层医院等单位,仍然按6个月时间安排。二是程序不能减少。所有参学单位三阶段六项工作都不能减少,各地要分别排出各类参学单位名单,农村、社区、“两新”组织不要求搞调查研究但必须进行走访,不写多少理论文章、不要求做多少学习笔记但必须理清工作思路,不写分析检查报告但要写发言提纲,不写整改措施但必须明确工作打算。三是质量不能降低。要严格按照学习实践活动规定的方法步骤开展,对规定的学习时间、内容、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谈心谈话、征求意见、分析检查报告等都必须严格要求,保证学习实践质量,决不能降低标准、搞形式主义、走过场,确保每一阶段、每个环节、每项工作符合程序、符合标准、符合要求。
要在分类指导上下功夫,必须贴近基层实际。要把强制性要求与适应性需要、统一标准与区别对待、主观判断与客观情况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共性要求,凸显个性差异,增强指导针对性。一是要掌握基层特点。科学区别参学对象文化程度、社会分工、权责分配的差异性,区别办公单位和社会组织、领导干部和一般党员干部、已建党组织和未建党组织的不同情况,准确把握行业类型多难统一、人员分散难集中、文化参差不齐难衡量的这一特点,根据不同领域、不同单位、不同层次人员特点因地制宜提不同要求,防止出现活动主题“一个调”、学习培训“一锅煮”、活动要求“一刀切”、督促检查“一把尺”等现象。二是要把握基层工作规律。农村、社区、“两新”组织生产季节、生活习惯、作息时间、服务对象、工作任务都不同,学校还有寒假,农村党员正处于农忙高峰期,农闲时间较少,如果“一把尺子量到底”不切合实际,也会导致顾此失彼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所以必须时事变化结合起来,使工作指导与实际生活同步合拍、产生共鸣。三是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对于农村、社区、“两新”组织不要求写多深的剖析材料,但要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或组织生活会,对文化层次较低的党员可以书面形式写干条条谈认识,也可以由党员口述、党组织委派专人记录,重在统一思想、形成共识、解决问题、促进发展。四是要加强指导检查。市委各巡回检查组要及时传达市委有关会议精神和重要指示,不定期深入基层检查指导活动开展情况。检查的重点是乡镇机关和农村、社区,但也要兼顾到中小学校、基层医院和“两新”组织,努力实现工作全覆盖。
要在组织设置上下功夫,必须取得新突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社会覆盖”。对照这一要求,按照“无组织抓组建、有组织抓规范、已规范抓创新、软弱涣散抓整顿”的思路,各地要切实掌握规模以上企业和社团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新社会组织机构设置、层级数量、从业人员构成情况,逐个研判,看哪些具备组建条件、哪些不具备组建条件,哪些具备条件而没有组建、哪些需要联合组建等。对于具备组建党组织的,尽快理顺关系建立党组织,由业务主管单位组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对于规模以下企业和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生产经营较为稳定、符合组建条件但尚未建立的,业务主管单位应抓紧督促指导建立或成立临时党组织,组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对仅有个别党员或虽有3名正式党员但不具备组建条件的,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挂靠或选派军转干部、退休干部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全覆盖。
要在实践特色上下功夫,必须解决突出问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本质属性是实践性,根本目标是解决实际问题、促进科学发展。按照中央提出的“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各县区都要把解决党员干部群众最关心、上级党组织最关注的突出问题作为根本出发点,按照“放下架子听民声、扑下身子解民忧、理清路子帮民富、真心实意促和谐”的要求,集中时间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大宣讲、乡村干部大培训、基层和农户大走访、各类矛盾和问题大排查、查找问题大调处、产业发展与和谐稳定大问计的“六大活动”,切实摸清社情民意,商讨增收良策,破解发展难题,汇集和谐大计,进一步充实实践特色,形成抓党建、保稳定、促和谐的长效机制。
要在宣传引导上下功夫,必须推出一批先进典型。俗话说:“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典型示范是党的重要工作方法,也是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最直接、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广大基层群众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听不进多少理论,说不出多少理论,就看身边的人干多少实事,所以运用群众身边的先进典型进行学习教育,无疑是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加具体化、形象化的重要途径。一是要增强典型意识。各县区要多发现、多培养、多宣传、多鼓励、多支持先进典型,着力推出一批树得起、站得稳、传得开、叫得响的先进典型,努力使不同类型单位、不同层面党员学有榜样、赶有方向。二是要加强推动典型的力量。要切实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培育先进典型有专人负责策划,有专精心撰稿,有专人审定把关,有专人沟通协调,积极推荐,切实形成发现、把关、培养、推荐的良好工作机制。三是要畅通典型宣传的渠道。要主动与中省新闻媒体的联系,建立友好工作关系,切实整合全市媒体资源,充分发挥全市各乡镇(办事处)信息联络员的作用,鼓励积极写稿投稿。各新闻媒体要多组织记者“沉下”身去、“心入”群众、“做活”典型,确定小角度反映大主题,注重用典型事例和群众语言编稿、写稿,努力把特色挖掘出来、反映上去,树立学习实践活动“品牌”,增强宣传穿透力、辐射力、影响力。
第二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心得体会:要下足四个功夫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心得体会:要下足四个功夫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心得体会:要下足四个功夫“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之后,深化党内教育的又一次重要实践,也是面向全体党员从集中性教育活动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如何把这一活动化为政治自觉,贯彻落实到实处,要下足四个功夫。一是要在提高认识上下功夫。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两学一做”活动,把“两学一做”活动作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有效载体来抓。通过学习和实践,充分认识到“两学一做”是转变机关作风的有力举措,在提高认识上下功夫。二是要在融合深化上下功夫。“两学一做”是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有益补充,是化解基层矛盾的有效抓手,自觉从讲政治、顾全局的高度,克服高高挂起、麻痹松懈、应付交差、告一段落等模糊认识,为深化“两学一做”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要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要把“两学一做”活动作为教育实践活动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继续强化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与机关工委牵头协调、基层党组织广泛参与的工作责任制。立足本地本单位实际,认真制定并组织实施“两学一做”计划,确保活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各级党委要把“两学一做”列为督导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深入联系点实地查看和听取汇报等方式加强督促检查,及时发现解决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有效地激发了广大党员投身活动的热情,吸收群众参与和支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四是要在力求实效上下功夫。要因地制宜、因单位制宜,积极搭建联系活动载体,努力提高联系活动实效。坚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紧密结合实际,做到既全面贯彻上级部署,又完全符合实际情况;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既全面、系统,又重点突出;既目标明确、举措有力,又要求具体、可以操作。使学习教育成为一种心理上的常态,着力消除机关和党员干部身上的不正之风,确保活动成效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
第三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心得体会:要下足四个功夫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心得体会:要下
足四个功夫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之后,深化党内教育的又一次重要实践,也是面向全体党员从集中性教育活动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如何把这一活动化为政治自觉,贯彻落实到实处,要下足四个功夫。
一是要在提高认识上下功夫。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两学一做”活动,把“两学一做”活动作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有效载体来抓。通过学习和实践,充分认识到“两学一做”是转变机关作风的有力举措,在提高认识上下功夫。
二是要在融合深化上下功夫。“两学一做”是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有益补充,是化解基层矛盾的有效抓手,自觉从讲政治、顾全局的高度,克服高高挂起、麻痹松懈、应付交差、告一段落等模糊认识,为深化“两学一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是要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要把“两学一做”活动作为教育实践活动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继续强化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与机关工委牵头协调、基层党组织广泛参与的工作责任制。立足本地本单位实际,认真制定并组织实施“两学一做”计划,确保活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各级党委要把“两学一做”列为督导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深入联系点实地查看和听取汇报等方式加强督促检查,及时发现解决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有效地激发了广大党员投身活动的热情,吸收群众参与和支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是要在力求实效上下功夫。要因地制宜、因单位制宜,积极搭建联系活动载体,努力提高联系活动实效。坚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紧密结合实际,做到既全面贯彻上级部署,又完全符合实际情况;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既全面、系统,又重点突出;既目标明确、举措有力,又要求具体、可以操作。使学习教育成为一种心理上的常态,着力消除机关和党员干部身上的不正之风,确保活动成效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
第四篇:“六个持续”做实人大监督
“六个持续”做实人大监督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支持和保证人大依法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使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成为全面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成为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这是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理论遵循和行动指南,对开创新时代人大监督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何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地方人大监督工作,我认为要在六个持续下足功夫。
1.持续更新工作理念。随着民主法治建设的不断增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日益深入人心,人大监督在整个经济社会中越来越显现出巨大的主导地位,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乃至全社会都要对人大监督职能的性质、作用以及重大意义有正确的认识,探弃那种“人大监督只是走程序、做样子”“人大监督可有可无”和“向党委要权、与政府争权”等错误思想和偏见看法,人大作为监督机关,要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作为监督工作的前提,树立强烈的监督意识和责任意识,克服求稳怕乱、安于现状的倾向,树立“在监督中支持,在支持中监督”的理念,紧紧围绕工作大局,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以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目标,努力找准工作的结合点和着力点,大胆探索和积极实践,在敢于监督和善于监督上大有作为,勇于作为,做到既不失职、又不越位,切实维护人大的形象和权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才能不辜负人民的重托,才能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
2.持续健全完善制度。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常委会工作程序,是搞好人大监督工作的重要保证。在监督工作中,要坚持“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增强实效”的工作原则,紧紧围绕社会普遍关注、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探索监督工作的形式和方法,不断建立健全和完善常委会各项工作制度,改进和推动监督工作。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常委会议事规则和其他工作制度,使人大监督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监督轨道;二是要依据监督法的规定,制定和完善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办法、执法检查办法、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办法、专题询问办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办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办法等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监督工作;三是要努力形成常委会班子集中统一领导,工作机构分工负责,组成人员各尽其责,整体工作运转协调的工作机制,减少监督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3.持续服务发展。要准确把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紧抓经济运行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及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组织人大代表和有关部门负责人,采取多种形式和方式,进行深入细致的视察调查和执法检查,听取和审议“一府一委两院”专项工作报告,按照“议大事、抓重点、求实效”的原则,及时作出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决议决定。建立决议决定的督办机制,通过加强跟踪问效,及时发现问题,使决议决定得到认真贯彻落实。
4.持续增强监督实效。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围绕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开展监督。一是要把握监督重点,增强监督实效。加强对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监督,坚持每年听取和审议人民政府上半年计划、预算执行情况和审计工作报告,审查本级财政决算报告和财政调整方案,确保计划和预算执行的力度和效果,推动经济良好运行,提高各项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健康发展;坚持把对人与事的监督结合起来,强化对权力运行监督,加强对政府组成人员及其所属工作部门的监督,增强被选举和任命人员的公仆意识、法律意识和依法履职、勤政廉政的自觉性,推动部门转变作风、改进工作;加强对全区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建设和关乎国计民生问题的监督,督促政府解决好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促进重点项目、重点工作的推进;加强对司法机关公正司法的监督,听取和审议审判与执行、检察工作等方面的报告,促进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依法办案;加强对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的监督,妥善处理和解决好人民群众关注的切身利益问题,及时化解社会各类矛盾,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二是要创新监督方式。在正确运用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视察调查、执法检查、工作评议、专题询问、述职评议等各种柔性监督的同时,积极探索特定问题调查、质询、撤职等刚性监督手段和形式,对监督工作要做到提前介入,超前谋划,深入广泛调查研究,实现人大监督工作由程序性监督向实质性监督的转变。要克服重过程轻效果,重建议轻落实的现象,切实改变“会上议一议,会后无声息”,“只重形式,不讲实效”的现象,注重整改落实,讲求监督效果,对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报告或专项工作报告形成的审议意见和评议意见,建立跟踪督办制度,做到跟踪问效,定期听取审议意见办理情况报告,督促被监督者抓好落实。对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和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难点问题,要坚持连续几年监督检查,直到问题解决。对有的单位和个人整改不力,整改不满意的,要求重新整改,直到常委会和人大代表满意为止。
5.持续发挥代表作用。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作用发挥如何,决定着监督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建立代表经费财政保障制度,代表活动经费足额列入财政预算;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代表培训,不断提高代表素质和履职能力;丰富代表活动内容,规范代表活动,及时向代表通报重大事项和有关工作,畅通代表知情知政渠道,努力搭建履职平台;要继续坚持和完善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选民、代表列席人大常委会会议等制度,畅通人大常委会联系人民群众的渠道,强化对代表议案、建议的办理力度和督办力度,在办结率和满意率上下功夫,促进问题的解决。有计划地开展代表小组活动,组织代表进行视察、检查、调查等履职活动,组织代表向原选区选民述职活动,充分调动代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认真办理人大代表、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妥善处理信访案件,努力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
6.持续强化自身建设。“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做好监督工作,地方人大常委会就必须狠抓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水平。要按照“政治坚定、业务精通、务实高效、作风过硬、团结协作、勤政廉洁”的要求,建立经常性的各种培训学习长效机制,完善学习形式,丰富学习内容,不断加强对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理论等各类知识的学习,通过强化学习,使自身的监督能力更加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要进一步健全完善人大工作运行机制、约束机制、激励机制、办事程序和机关服务工作的各项管理制度,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努力改善履职环境和条件,提高为常委会开展监督工作的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机关组织建设,优化干部队伍年龄和专业结构,加大人大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交流力度,增强干部队伍活力,抓好各项监督工作的落实,推动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第五篇: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下实功夫
年初召开的市纪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系统总结了2018年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全面部署了2019年工作任务,为推动新时代青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全会明确提出,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在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上持续发力。作为党风政风监督部门,要以全会精神为主线,把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把自己摆进去、职责摆进去、工作摆进去,明确目标、吹响号角,发起攻势、紧抓快干,下实打实的功夫抓出成效、落实到位。
把握政治方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危害首先是政治上的,既严重阻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又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最终损害党群干群关系、侵蚀党的执政基础。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在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工作中肩负的政治使命与历史担当,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主动性、自觉性,认真履职尽责,深化整治工作成果,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实践中,要紧扣省委、市委“工作落实年”决策部署,聚焦市委发起的海洋攻势、“双招双引”攻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攻势等“15个攻势”,发起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战役,紧盯对决策部署不敬畏、不在乎、喊口号、装样子的错误表现,重点整治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热衷作秀造势,单纯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过度留痕等突出问题,严肃执纪问责,曝光典型案例,形成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狠抓落实的雷霆之势。
攻坚痛点堵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点是要整治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包括十九大精神、新发展理念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结合我市实际,要突出抓好三个结合:把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与优化营商环境结合起来,着力解决企业反响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顽症痼疾,严肃整治查处行政审批、执法监管、服务中介、竣工验收等重点领域影响和破坏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与做好扫黑除恶、打赢三大攻坚战等工作结合起来,严格落实党中央有关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深挖细查因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造成严重后果的违纪违法行为;与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结合起来,重点查处扶贫领域违规决策、欺上瞒下、作表面文章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着力查处民生领域漠视群众疾苦、损害群众利益、效率低下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聚焦精准监督。做实做细监督职责,把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日常监督、长期监督的重点,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要完善监督方式,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通过明察与暗访、自查与下查一级、实地督导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努力营造氛围、形成震慑,着力消除有关部门单位作风方面存在的“亚健康”状态。要畅通监督渠道,依托政务服务热线受理平台,整合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监督渠道,构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整治大平台,收集反映反馈问题,加大督查督办力度,督促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在查纠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上动起来、硬起来、严起来。要严格监督执纪问责,贯通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种形态,精准把握政策,精准定性量纪,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特别是热衷于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党员干部,及时咬耳扯袖、红脸出汗,该提醒的提醒,该批评的批评,该诫勉的诫勉,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压实主体责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病灶之所以难以根除,很重要的原因是责任压力传导不到位。要着力解决上热中温下冷的问题,把握好“三个抓手”:要紧紧抓住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推动各级党委党组落实好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其在工作中的主体作用,以调研排查开道,以纠正整改推进,以监督问责攻坚,健全抓常、抓细、抓长的长效机制,形成主责主抓、上下联动工作格局。要抓好“关键少数”,督促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把自己摆进去,以身作则、示范引领,以“关键少数”的自我革命带动“绝大多数”党员干部的作风转变;督促班子成员对分管的党员干部严格教育、严格监督、严格管理,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真正把良好作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抓牢监督责任,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频发、整治不力,特别是对问题反映在下面、根子在上面的,严肃追究主要领导责任,问责一个、警醒一片,倒逼责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