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错误的环节和类型

时间:2019-05-14 21:31: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用药错误的环节和类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用药错误的环节和类型》。

第一篇:用药错误的环节和类型

用药错误的环节和类型

错误环节

技术环节 处方(医嘱)开具与传递

错误类型 处方错误

释义

药物选择[基于适应证、禁忌证、已知过敏反应、现有药物治疗情况、相互作用(包

括中西药及食物药物相互作用)、重复给药及其他因素]不当,剂量、剂型、数量、疗程不当,给药途径、时间、频次、速率不当,溶媒、浓度不当,处方潦草导致辨认

错误等

处方传递错误

处方传递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例如:护士转抄错误;收费处转抄错误;医生口头医

嘱未再次确认等

药品调剂与分发

药物配制错误 调剂错误

药物品种、规格、剂型、剂量、数量等与处方规定不符

未能正确配制药物(包括分装、溶解、稀释、混合及研碎等)

书写错误

在药袋、瓶签等包装上标注患者姓名、药品名称、规格及用法用量等时写错或书写

不清

给药与监测

患者身份识别错误 给药技术错误

将患者甲的药物给了患者乙

给药时使用的程序或技术不当。例如:给药途径错误;给药途径正确,但位置错误;给药速度不适宜;溶媒不适宜等

管理环节

用药指导 药品管理

信息技术

用药时间/时机错误 给药顺序错误 遗漏错误 用药依从性错误 监测错误 用药指导错误 药品储存不当 药品摆放错误 程序错误、系统错误

未按规定的给药时间间隔或特定的给药时机给药 给药顺序不当导致错误

未能将医嘱药物提供给患者,或者患者漏服药物 患者未按要求进行治疗,用药行为与医嘱不一致 监测缺失、监测方法不适宜、监测数据评估不适宜 医生、药师、护士指导患者用药不正确或未指导 药品没有按照标准储存条件储存,导致变质失效 药品摆放不合理导致调配、给药错误 药品信息系统设计和维护错误

第二篇:处方环节用药错误防范指导原则

处方环节用药错误防范指导原则

2017-08-15 21:30 来源:医脉通消化科 用药安全

来源: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制定者:合理用药国际网络中国中心组临床安全用药组 中国药理学会(Chinese Pharmacological Society)中国药学会

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社

处方环节用药错误涉及处方和医嘱,是最易引起患者伤害的一类用药错误。根据INRUD中国中心组临床安全用药组数据,2016年全国上报用药错误共6624例,处方环节用药错误为3743例,占56.5%。处方环节用药错误导致患者伤害的可能性较大,但相比其他环节错误更易被拦截。定义

处方环节用药错误是指药品在处方/医嘱开具与传递环及相关管理流程中出现的任何可以防范的用药错误,这些错误可能导致患者发生潜在的或直接的损害。处方环节用药错误分类

处方环节用药错误包括处方/医嘱开具错误和处方传递错误,详见表1。3 处方环节用药错误的危险因素 3.1 人员因素 3.1.1 医务人员因素

医师在接诊时未详细询问并记录患者既往病史、过敏史、用药史、家族史等关键信息,对患者疾病的诊断不全面,对转科、转院的住院患者未注意核对用药信息;在手写处方时未遵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书写,字迹辨认不清。药师经验或知识不足,在审方、药物重整等方面能力有欠缺。在仍需人工抄录处方/医嘱的医疗机构中,护士转抄出现错误。护士在记录口头医嘱后未与医师再次核对。在收费处转抄环节的医疗机构中,收费处人员未能正确掌握药品信息名目和计费情况,出现转抄错误。

3.1.2 患者因素

患者提供的相关信息不准确不全面,容易造成医师处方/医嘱有欠缺。患者病情复杂,用药品种多、数量多,药物相互作用潜在风险大,是处方环节用药错误的危险因素之一。3.2 信息系统因素

使用医院信息系统(HIS)的医疗机构可存在以下系统相关问题。信息共享程度有限,系统设计不完善。系统不能辅助临床决策。

3.3 药品因素

药品众多,规格品种不同,特别是部分名称或读音相近的看似听似(LASA)药品,在开具处方/医嘱、转抄医嘱或转录口头医嘱时易混淆而引发错误。

3.4 管理/流程因素

医院层面监管制度不够规范、严谨,流程更新和优化不及时。人力资源配置不足,医师、药师、护士劳动强度大。培训缺失或培训内容欠妥、陈旧甚至错误。

3.5 环境因素

工作环境欠佳,例如就诊环境光线不足、噪音过强、工作空间狭小、工作被频繁打断等。4 防范策略 4.1 技术策略 4.1.1 强制和约束策略

(1)处方/医嘱权限限定:限定毒性药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抗肿瘤药物等处方权限,实施处方权限分级管理。医疗机构可为不同资质的医生设计不同形状的印章,识别医生资质。

(2)口头医嘱限制:医师非抢救或非手术情况下不得下达口头医嘱。

(3)处方/医嘱审核资质限制:处方/医嘱必须审核后方可调剂,审核人员必须取得相应资质方可承担处方/医嘱审核工作。

(4)处方书写限制:手写处方须遵照《处方管理办法》的处方书写规则,药物名称书写规范正确,不使用不规范、不明确的缩写,用法说明清楚,使用精确的单位,规范数字的书写。

4.1.2 实施自动化和信息化

(1)使用电子医嘱录入系统,使用电子化处方/医嘱替代手写处方/医嘱,减少处方/医嘱转抄错误。

(2)完善系统选项设计,对LASA药品区分注明,使用特殊标记、规格前置或调整顺序的方式使LASA药品菜单选项分开;固定常见用法用量、给药途径为下拉菜单默认项,或限定唯一用法用量、给药途径,对禁忌证及有相互作用药物的处方弹出警示窗口,杜绝差错隐患。(3)优化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复核处方医师资质和处方完整性,实现实时截留部分不合理处方并弹窗警示;引入人机交互模式或由专业人员(如专科医师、药师)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系统预设接口对某一治疗过程进行实时动态监护/警示,包括监护/警示药品使用相关的实验室数据异常、提醒应进行某项实验室检查或建议使用或停用某种药物;整合电子医疗记录,便于医师、药师查阅;为医师提供电子药品说明书,包括嵌在系统内和手机版药品说明书;使用临床知识数据库(如ZynxEvidrnce、UpToDate、Micromedex等)辅助解决临床问题,并开发类似的中文决策支持系统。

(4)开发或优化宏观统计/监测功能,包括内嵌数据统计功能,为处方点评、重点药物用量动态监测、药物利用研究提供便利;使用触发工具,主动监测用药错误/药物不良事件信号,便于处方环节用药错误信息的搜集。

(5)建立医务工作者交流的网络平台或微信平台。4.1.3 制定标准化流程 4.1.3.1 处方开具-复核流程

医师诊室内仅接诊1例患者,每次仅收取1例患者就诊卡,防范患者身份识别错误。开具处方前应核实患者的适应证、过敏史、用药史等关键信息,准确记录医疗文书。处方开具后应再次核对处方的规范性和内容的准确性。

4.1.3.2 口头医嘱流程

不应在非抢救或非手术情况下下达口头医嘱。为防止多人下达医嘱,可以根据医院情况限制电话医嘱。为上级医生-下级医生、医生-护士口头/电话医嘱制定标准化流程。口头医嘱表达清晰准确,首问负责,并注意准确记录和再次核对。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时应准确说出药品的全称、商品名、剂型、剂量、给药途径和频次等。如果同时有2例患者在进行急救,则必须清晰无误地说出患者的年龄、姓名、性别等识别信息。要避免应用“瓶”“片”等作为口头医嘱药物的剂量,对克与毫克、升与毫升等容易混淆的剂量单位在交代护士时应重复2遍。在离开抢救现场前,医生应补记口头医嘱并于医嘱本或临时医嘱单上签字确认。

4.1.3.3 交接班流程

严格执行医师、药师、护士内部的交接班制度,制定医师、药师、护士间的标准化交接班流程,确保有效沟通。

4.1.3.4 护士医嘱核对/转抄流程 护士承担医嘱核对和确认工作,核对医嘱后应及时向医生反馈医嘱问题。在需要人工抄录处方/医嘱的医疗机构,护士须在核对确认处方/医嘱后准确转抄,避免使用不规范的缩写或易混淆的数字和单位符号,准确记录护理文书。

4.1.3.5 药师处方/医嘱审核干预流程

药师负责处方/医嘱实时审核干预和事后处方/医嘱点评的汇总分析及反馈。应建立实时审核干预和事后点评、分析、反馈标准化流程。实时干预应及时有效,充分沟通;事后点评、分析、反馈流程中应建立医师复议环节,由医学、药学专家共同组成专家组确定最终点评结果。

4.1.3.6 药师用药重整流程

患者入院、转科、出院时复核患者整体用药情况,防止重复用药、遗漏或潜在的不良相互作用。

4.1.3.7 系统维护流程

电子化系统应定期维护,新系统上线阶段应持续征集各个部门上报的问题,及时改进。建立系统应急预案,应对突发问题。

4.1.4 处方/医嘱模板和参考表格

为医师提供标准化的处方、推荐剂量表有助于减少处方错误,提高处方规范性。(1)设计并使用纸质/电子处方/医嘱模本,全院统一管理,也可以按照美国医疗安全协会标准医嘱集指南,根据现有循证医学证据设计电子化或纸质化的医嘱集合,即将多条医嘱进行整合,一组医嘱一并开出。(2)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地方医疗保险规定及医院相关规定,参考国内外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判断标准及药物说明书,制定纸质/电子版用药参照表,供医师开具处方/医嘱时参考。(3)采取辅助措施或制作实物工具提高处方质量,如打印处方模本,重点标红需要再次核对的位置和频发处方规范性错误的位置,供医师参考。

4.2 管理策略

4.2.1 建立医疗、护理核心制度

包括处方/医嘱管理制度,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医疗查对制度,口头医嘱执行与确认制度,以及医疗准入管理制度(医师执业注册与处方权管理规定、医师定期考核管理规定)等。

4.2.2 建立药学核心制度

包括院内药品品种、品规管理,自备药物管理制度,超说明书用药管理制度,处方点评制度,药品说明书修改备案和院内信息公布制度,以及药物利用研究和药品使用情况动态监测制度等。应在院内建立超说明书用药管理制度,规范超说明书用药行为,强制进行超说明书用药备案。建议根据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临床路径、临床诊疗指南和人民卫生出版社教科书、马丁代尔药物大典等国内外权威依据判定超说明书用药行为的合理性,如果使用科室存在异议应启动复议程序。在超说明书使用药物前,应告知患者治疗步骤、预后情况及使用该方法后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可预测的风险,患者须签署知情同意书。建议药品说明书修改后备案并在院内进行信息公布。根据《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药品说明书获准修改后,药品生产企业应当将修改的内容立即通知相关药品经营企业、使用单位及其他部门,并按要求及时使用修改后的说明书和标签。验收相关批次药品时,应强制厂家备案。应由专人负责药品说明书修改信息的公布,确保信息传递到药学部门和临床科室。

4.2.3 建立信息系统评估维护制度

应建立医师、药师和信息系统管理员定期沟通交流制度,以便及时汇总、分析HIS系统问题导致的处方环节用药错误,针对问题完善系统并记录。应设专人负责设备维护和更新。应建立故障报告修复工作流程并记录。应定期全面评估HIS系统的有效性、安全性、稳定性,设立故障应急预案。

4.2.4 建立用药错误管理制度 4.2.4.1 建立用药安全工作组

建立由多学科医师、药师和护士组成的用药安全工作组,承担院内用药安全工作,对处方环节用药错误进行统一管理,提高医务人员对用药错误的认识。

4.2.4.2 强制处方环节用药错误上报

强制处方环节用药错误责任人及时上报,并保证报告的准确性。医疗机构应委派专人监督用药错误上报工作,完善用药错误上报平台,简化上报流程,评估考察上报流程的时效性。

4.2.4.3 定期进行上报数据的汇总与分析

医疗机构应委派专人对用药错误报告进行汇总分析,提出整改措施,负责确定整改方案并监督实施,组织 药安全相关研究,提高医师、药师的用药水平和科研能力。建议设立专职信息药师搜集相关研究进展信息,为处方环节用药错误识别标准更新、用药错误分析提供相关资料。高警示药品处方环节用药错误应与普通药品处方环节用药错误分别统计进行汇总分析,以便于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4.2.4.4 建立沟通与反馈机制 医疗机构药学部门应建立处方环节用药错误沟通、反馈的平台,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和相应防范措施反馈给相关科室和人员并将科室沟通工作纳入药师工作职责并进行考评,评估工作绩效,促进药师与医师、护士的交流。

4.2.5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为减少因工作负荷大而带来的安全隐患,明确责任和分工,医疗机构内应进行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

4.2.6 改善工作环境

调整光线及温度,完善患者就诊流程与就诊秩序,减少医师处方或护士转抄过程中受到干扰,例如规定一位医生不能同时接诊多位患者等,限制患者家属陪伴人数,规定病房探视时间,禁止无关人员随意出入,维持工作环境安静,以及设立防打扰警示标示等。

4.2.7 加强教育与培训

(1)医师、药师、护士应定期参加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专业技能培训并接受资质考核。资质考核合格者方可从事毒性药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抗肿瘤药物的处方/医嘱开具、审核/核对工作。

(2)药师应协助医师归类常用药品信息,可参考WHO规范处方指南,帮助医师制作针对某种临床实际情况的个人常用药信息表。

(3)加强用药错误知识交流,提高对处方环节用药错误的认识,培育非惩罚性用药错误自愿上报的文化氛围。

(4)组织医师、药师、护士共同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临床指南,加强医师、药师、护士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使其掌握本院药品使用注意事项及更新情况,了解常见处方环节用药错误的类型和防范措施,共同努力防范此类用药错误的发生。

(5)教育患者主动向接诊医师提供个人重要信息。

第三篇:54例静脉给药环节用药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

54例静脉给药环节用药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

【摘 要】 目的:分析静脉给药环节用药错误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方法:对54例静脉给药环节用药错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输错对象、输错药物、输错剂量、漏和多治疗共占85.19%,其中59.29%与查对制度未落实有关。结论:加强给药环节管理,重视查对制度落实,规范医嘱处理流程,多途径多形式提升护士工作能力,确保用药安全。

【关键词】 静脉给药环节 安全管理

给药环节错误是指在假定医嘱或处方无用药错误的情况下,患者实际接收的药物与医嘱或处方内容之间存在差异[1]。用药错误是可预防事件,大多是由于违反治疗原则和规定所致[2]。护理人员作为药物治疗的直接执行者和观察者,担负着特别重大的责任。对54例静脉给药环节用药错误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措施,提高护理安全。资料与方法

我院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制度规定: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由科室在规定时间内组织讨论、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于规定时间向护理部递交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进行论证。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上报至护理部的54例静脉给药环节用药错误进行分类和原因分析。结果及原因分析

2.1 结果

54例静脉给药环节用药错误分类见表1。

2.2 原因分析

54例静脉给药环节用药错误原因分析见表2。对策

3.1 加强给药环节管理

3.1.1 科室加强相关法律、规章制度的培训,增强护士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提高护士的自觉性和风险防御能力,牢固树立安全用药的意识。

3.1.2 分享给药环节用药错误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用药错误后,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应对科室的讨论分析进行论证,找出错误发生的真因,制定相关对策,并及时通报,让全院护士引以为戒。

3.1.3 强化病区药品管理,对各种药品实行严格的分区存放制度,设置醒目标识,避免包装、药名比较相似的药品相邻放置。

3.2 重视查对制度落实

3.2.1 给药环节涉及多项工作流程,部分护士认为他人已经查对或还有下一个查对环节而本人疏于查对。护理管理者应加强查对制度的培训,强化护士查对意识,形成“在我这里从零做起”的查对理念,使每名护士在每个环节切实查对。

3.2.2 指导护士实用的查对方法。如单人查对时使用“眼看手指口念”法,如双人查对时使用“一唱一答”法,如床旁识别患者身份时使用“反向查对”法让患者说出自己的姓名。

3.2.3 护理管理者以跟班形式督查工作中查对制度落实情况,对不符合规定行为及时督促改进,对屡次违反并导致输错人、输错药的行为零容忍,加强惩罚力度,使其充分认识到正确用药的重要性。

3.2.4 应查对药物全名、剂量和剂型,尤其是对看似、听似的药物,不能只核对药名的一部分。

3.3 规范医嘱处理流程

3.3.1 在本组7例中,有4例为晚夜间新开医嘱处理不正确,2例为午间未及时撤销出院患者用药所致。因此,应有明确的医嘱处理流程,每一名护士尤其是低年资护士均应熟悉。

3.3.2 简化医嘱处理流程。不要多处留有信息,以免增加出错的机会;采用打印医嘱,尽量避免手工转抄,减少人为因素的错误。

3.3.3 落实医嘱查对制度。医嘱班班查对,单线班医嘱由下一班核对;单线班执行新开医嘱前,自我复核新开医嘱的治疗单据。

3.3.4 所有停止使用的药物应立刻撤下并去除瓶身患者信息。本组中有1例因护士未及时除去瓶身信息而误将已出院患者的药用至新入院患者。

3.4 多形式提升护士工作能力

3.4.1 科室建立药物说明书收集本,及时组织培训,让护士掌握药物不良反应、副作用的观察和处理,可将需护士掌握的关键内容以红色标识,便于护士抓住关键点。

3.4.2 采用“愚巧法”弥补低年资护士工作能力不足。列出特殊药物剂量、流速和其他数据计算方法贴于固定地方,方便查阅;开具特殊药物时,使用医嘱嘱托,注明特殊交代;有多瓶液体待接时在瓶身标注使用次序。

静脉途径给药是护士日常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任何一个环节疏忽,都会发生用药错误。护理管理者应加强静脉途径给药环节的管理,指导护士查对方法,督查查对制度的落实,规范医嘱处理流程,提升护士工作能力,从技术和意识层面双管齐下,确保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 蒋银芬,杨如美,佟伟军,等。229起给药错误分析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62-64

[2] 蒋利君 张志梅,用药错误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及管理对策,[J]求医问药,2013,11(11):206-207

第四篇:《用药错误的防范制度》

用药错误的防范制度

1.导致用药错误常见原因

(1)重复给药或遗漏。

(2)未注意给药、配伍禁忌、给药时间与顺序问题。

(3)未经授权改变给药。

(4)给药剂量、浓度不准确。

(5)药物调配差错。

(6)药品质量问题。

(7)评估监测结果不准确导致用药失误。

(8)给药用法错误,包括不恰当的给药途径、部位、深度及速度。

2.防范措施

(1)提高护理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

(2)所有用药必须有医生开具的书面医嘱,执行过程中要加强与医药人员沟通。

(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药物质量、用药剂量、浓度准确无误。

(4)保证药物的正确使用

①选择正确的用药途径。

②输注速度应根据病人的年龄、病情、身体状况及药物性质调节。对年老体弱、心肺功能不全等病人应控制滴速,重点关注高危药品的输入速度。

③正确的用药时间及顺序:一般情况下,依据病人病情的缓急或病情变化、治疗上存在前后因果关系及药物的药理性质安排输液顺序。根据药物半衰期决定给药时间,按照规定时间给药。

(5)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特别是对转院、转科、手术回室的病人所带来的药物一定要认真交接,以防用药遗漏、用药重复等现象发生。

(6)重点人群的管理

实习生、新护士工作经验少、情绪不稳定、责任心不强,要特别关注,排班时要注意人员的搭配。

(7)建立用药失误应急操作预案。

END

第五篇:用药错误的防范制度

用药错误的防范制度

1.导致用药错误常见原因

(1)重复给药或遗漏。

(2)未注意给药、配伍禁忌、给药时间与顺序问题。

(3)未经授权改变给药。

(4)给药剂量、浓度不准确。(5)药物调配差错。

(6)药品质量问题。

(7)评估监测结果不准确导致用药失误。

(8)给药用法错误,包括不恰当的给药途径、部位、深度及速度。2.防范措施

(1)提高护理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

(2)所有用药必须有医生开具的书面医嘱,执行过程中要加强与医药人员沟通。

(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药物质量、用药剂量、浓度准确无误。

(4)保证药物的正确使用 ①选择正确的用药途径。②输注速度应根据病人的年龄、病情、身体状况及药物性质调节。对年老体弱、心肺功能不全等病人应控制滴速,重点关注高危药品的输入速度。③正确的用药时间及顺序:一般情况下,依据病人病情的缓急或病情变化、治疗上存在前后因果关系及药物的药理性质安排输液顺序。根据药物半衰期决定给药时间,按照规定时间给药。

(5)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特别是对转院、转科、手术回室的病人所带来的药物一定要认真交接,以防用药遗漏、用药重复等现象发生。(6)重点人群的管理

实习生、新护士工作经验少、情绪不稳定、责任心不强,要特别关注,排班时要注意人员的搭配。

(7)建立用药失误应急操作预案。

下载用药错误的环节和类型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用药错误的环节和类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用药错误监测报告制度

    附件1 用药错误监测报告管理制度 为有效防范用药风险,减少用药错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根据《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等......

    用药错误的防范措施5篇

    用药错误的防范措施 1、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2、在执行给药时,必须按照书面医嘱执行(除抢救病人外),有疑问的医嘱,须向有关医生询问清楚后方可执行,加强医护之间......

    医院用药错误管理方案

    ****医院用药错误管理方案 用药安全是关乎人类健康和民生的重要问题,用药错误管理是用药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药错误可发生于处方、调剂、使用等多个环节,音似形似药品是......

    要是技能大赛---用药错误题

    用药错误题 1、调剂药师在调剂药品时,将茶碱缓释片错拿成莫沙必利片(两药外观相似,均为细长浅绿色药盒),发药药师在发药过程中及时发现,请调剂药师更换正确药品。 问题:填写一份用......

    用药错误的应急预案

    用药错误的应急预案 1.立即停止用药,静脉用药者保留静脉通路,改换其他液体和输液器。 2.报告医生,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尽量减轻由于给药错误造成的不良后果,配合医生抢救。 3.情......

    患者用药错误应急演练

    患者发生用药错误的应急预案 场景:胸外科201病房 人物:王护士,陈护士,家属,病人,医生 目的:通过演练使护士掌握用药错误时的处理方法,增强护理安全意识。 上午9:50,输液工作刚刚进行......

    产地证审核常见错误类型范文大全

    产地证审核常见错误类型0101 第一栏不能留空或显示“ROC”等字样 0102 第一栏未打国名或国名拼写有误 0103 第一栏未打公司名称或地址 0104 第一栏未打地址或地址不够详细或......

    练习病句常见错误类型

    病句常见错误类型: (一 )语序不当 不同的语序可能表达不同的意义。语序如果不当将会使表意不明等。语序不当主要有以下种情况:句子成分顺序不当、定语状语词序不当、主客体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