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改进教育教学评价的观念和实践

时间:2019-05-14 21:57: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八讲改进教育教学评价的观念和实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八讲改进教育教学评价的观念和实践》。

第一篇:第八讲改进教育教学评价的观念和实践

第八讲 改进教育教学评价的观念和实践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开展由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做好学生成长记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

改进人才评价及选用制度,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环境。树立科学人才观,建立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科学化、社会化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强化人才选拔使用中对实践能力的考查,克服社会用人单位单纯追求学历的倾向。《教育规划纲要》第十一章第三十三条指出:

一、教学评价的涵义

教学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地观察、测定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的种种变化。根据这些变化对照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质量及个性发展水平,运用科学发展作出价值判断,进而调整、优化教学过程的教学实践活动。是课程实施的关键,是真正实现课程改革的途径,是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杠杆,教学评价直接影响着课程目标的实现,正确认识和实施教学评价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关注的问题。

二、教学评价的发展历程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价值的评价,产生于西方,到现在已经历了四个时代:

第一代评价——测量式的“测验”,其活动主要是考试,有口试和笔试两种形式。这就是把教学评价说成教育测量的历史根源,影响最典型的是:“学校是人才的加工厂”“学生是原料和产品”“教师是加工者”。

第二代评价——一般称为“描述”,从20世纪30年代初到50年代中期,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泰勒,他提出泰勒模式或称泰勒原理,用以确定学习结果与教育目的之间的程度来定义教育评价。

学习目标→学习策略→学习过程→学习结果

↓______________↑(泰勒评价流程图)

基本特点:把教育结果与预定教育目标相对照的过程,是根据预定的教育目标对教育结果进行客观描述的过程。评价的关键是确定清晰的、可操作的行为目标。评价不等于考试和测验,而考试和测验可以成为评价的一部分。这一代评价即所谓的“科学评价”。

第三代评价——称为“判断”,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教育评价本质上是判断,人们对已经确立的教育目标质疑,认为它们也应该成为评价开始的对象、进而涉及到对判断的质疑:判断是否应作为评价的一项基本活动?判断是够需要标准?如果需要,如何建立价值中立的客观标准?因此对目标也要加以判断。这一评价的特点是:把评价视为价值判断的过程,评价不只是根据预定目标对结果的描述,预定目标本身也需要进行价值判断。第三代评价也有很大影响,现在常见的“形成性评价”“目标游离评价”“内在评价”“过程性评价”等都是第三代评价的观念。

人们认为前三代评价的缺陷有三个:

其一,管理主义倾向。管理者决定了评价,在评价中出现了管理者无过失、评价者无决定权、其他评价利益相关者无法表述自己的观点维护自己的利益,评价可能有失公允。

其二,忽视了评价的多元性,评价不能为许多方面所接受。

其三,过分依赖科学范式即实证科学技术的范式,过分依赖“数的测量”而忽视了质的研究。

第四代评价——被称为“建构”,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的,针对前面指出的三个问题,第四代评价提出了一种通过“协商”而形成的“心理建构”评价,因而是价值多元的评价。这一评价的特点是:把评价视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协商进行的共同的心理建构过程。评价受多元主义价值观的支配,是一种民主协商、行为主体参与的过程,而不是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控制过程,学生也是评价的参与者、评价的主体,评价的基本方法是质性研究方法。

目前我国的教育教学评价处于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交混使用并努力(至少在理论上)向第四代过渡的时期。努力推进第四代评价是新课程教学评价的任务之一。

教学评价应该向以下方向发展: 1.一致性评价统整,取代量化标准; 2.评价的功能由侧重甄别转向侧重发展;

3.既注重学生在评价中的个性化反应方式,又倡导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合作; 4.强调评价问题的真实性、情境性;

5.不仅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而且重视得出理论的过程。

三、有效的教学评价

有效教学评价的特点:

发展性—不仅对学生现有的水平进行评价,同时还要考虑过去的水平,以及其发展的趋势。

指向性—进行评价指向学生达成教学目标,有效教学指向的学生的发展是有计划的有目标的,应该促进学生向达成教学目标的方向发展。

全程性—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评估要贯穿和融合于学科教学的全过程,包括学前评价(诊断性评价)、学中评价(形成性评价)、学后评价(总结性评价)。

多元化—体现在评价的形式多元化上,可以采用考察、考试、长短期作业、概念图等多样化形式;又体现在评价的主体多元化上,将学生自评、互评、学科教师评、其他学科教师评、家长评以及其他相关人士评有机结合;还体现在评价的目标多元化上,针对不同的学生应该确定不同的目标;也可以体现在内容的多元化上,评价的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方法、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身心健康、社会适应力等。多元化其实也就是评价的开放性——评价对学生自己、同学、学生家长、教师、学校和社会开放。

客观性—评价要能够真实、全面的反映学生学习水平。在进行评价时,评价主体必须采取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四、当前学生评价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学生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1.发展性缺失:学生的全面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都受到了损害。2.指向性不明确:教学重难点把握不明确,以考试题作为指向。

3.全程性缺失:对知识本身的理解离不开过程,分数成了唯一的评价标准,就谈不上因材施教。

4.多元化缺失:无法反映学生的天赋和能力,反映学生的才干。要分清日常性教学评价和大规模教育考试的区别,不能以考试作为教学目标。

5.客观性缺失。

(二)改善学生评价的方法

1.观念转变

首先,从观念上理解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理念。其次,编订出学业质量的评价标准。教育教学具有区划性特点,不同地区的教育教学具有不同地点,地方标准可以参照国家标准进行修改,制定出适合本地区的学业标准。

2.科学合理评价机制的建立

《教育规划纲要》对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制度提出的要求是:第一,改进教育教学评价,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改变单纯以考试为手段、以分数为标准的学生评价方式,对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发展情况做出全面的评价,对学生的发展优势和特长做出评价,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做出评价;第二,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全面评价所有学生发展进步的情况;第三,形成多元评价主体,开展由政府、学校、家庭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第四,改进评价方式,完善学生成长记录,建立科学的综合网素质评价制度。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下面三个方面的评价改革是非常重要的。

(1)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

建立科学多样评价标准的依据是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对于中小学教育来说,就要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根本标准,要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品德、文化知识、智力能力、身体心理素质、审美情操等各方面发展的水平和潜力。因此,要纠正只重视知识考试而忽视行为能力的倾向,纠正只重视考试科目而忽视非考试科目的倾向,纠正只重视智力发展而忽视品德养成和行为习惯培养的倾向。

(2)做好教学的即时评价

即时评价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进程中对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对教学活动的参与情况进行即时评价,能即时地鼓励强化学生的积极的学习行为,能使学生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以达到更好地改进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

(3)做好综合素质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家长的重视,很多省份把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与升学考试挂钩。但是,综合素质评价的意义除了甄别功能外,更大意义在于教育。教师可每学期评一次,帮助学生及时总结成绩、发现不足、明确努力方向,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第二篇: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培养学生初步构建数学模型的意识

数学模型是建立在数学一般的基础知识与应用数学知识之间的一座重要的桥梁,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就是指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展开思考,通过新旧知识间的转化过程,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较易解决的问题中去,再综合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解决这一类问题。如:我在教学《替换的策略》一课时,认识到这节课的的替换策略,包括倍数关系的等量替换和相差关系的等量替换。在教学中通过先让学生画一画的方式,理解三个小杯可以替换为一个大杯,再通过多媒体的演示观察主题图,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只要抓住把两种量替换成一种量就可以了,学生把直观图形抽象成几何图形的过程,其实就是把生活中的原型上升为数学模式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初步感知了数学中的建模思想。最后提出的问题更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是不是解决替换这类问题,都可以采用这种画图的模式来解决。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在学习《立体图形的认识》一课时,由于以往我多是展示实物,因此,学生对课本中的透视图认知起来存在困难,怎么把原来的现实物体转移到数学本质上来?我在重新设计这节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先后向学生展示了带色彩的实物图和线条组成的透视图,既解决了学生认知上的障碍又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二、捕捉亮点资源激活学生的思维

叶澜教授曾经说过:“我们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小学数学课堂更是迸发着生命活力的课堂。学生的思维随时随地都会迸发智慧的火花。如:我在给学生上《百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有位学生说“百分数的分子只能是整数”,我适时请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举出实例或证明或驳斥这一观点,学生通过学习,不仅掌握了百分数分子可以为整数还可以为小数,并运用这些知识理解生活中的百分数。有的同学举例“今天我们班的出勤率为98.5%”、“在一件毛衣中,羊毛的成分可能为80.5%”等等,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学生们还得出,百分数的分子可以大于一百,可以为0等等。在讲《圆的认识》一课时,去利用多媒体演示一组画面,圆的车轮、圆的飞碟、圆边的餐具等等,有个学生小声说“怎么都是圆的?”我抓住这一思维亮点,组织学生讨论,根据学生讨论结果,出示方形或三角形的车轮在颠簸的行驶,方边的餐具不方便使用,而且容量小等等。通过学习,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圆的认识。可见,课堂中学生的回答往往会不经意地出现一些亮点,这些亮点是学生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稍纵即逝。只有及时捕捉和充分肯定,才能让星星之火燎原,让智慧闪耀光芒。

第三篇:第八讲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二、绿色食品产地的调查与选择

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选择是指在绿色食品产品开发之初,通过对产地环境条件的调查研究和现场考察,并对产地环境质量现状作出合理判断的过程。

绿色食品产地是初级产品或原料的生长地,通过对生产基地的选择,可以全面地了解产地环境质量状况,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环境监测,减轻生产企业的经济负担;可以为保护产地环境、改善产地环境质量提供资料。

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一般应选择在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壤未受污染,具有良好农业生态环境的地区,应尽量避开繁华都市、工业区和交通要道。边远地区、农村农业生态环境相对较好,是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首要选择;一部分城市郊区受城市污染较轻或未受污染,农业生态环境现状好,也是绿色食品产地选择的理想区域。

对大气的要求:产地及产地周围不得有大气污染源,特别是上风口没有污染源,大气质量要求稳定。

对水的要求:除了对水的数量由一定要求外,更重要的是对水环境质量的要求。应选择在地表水、地下水质清洁无污染的地区、水域,水域上游没有对该地区构成污染威胁的污染源。

对土壤的要求:要求基地位于土壤元素背景值正常区域,基地及基地周围没有金属或非金属矿山,为受到人为污染,土壤中农药残留量较低,并具有较高的土壤肥力。调研和现场考察的主要内容包括:

1、自然环境特征调查,包括气象、地貌、土壤肥力、水文、植被等

2、基地内社会、人群及地方病调查

3、收集基地土壤、水体和大气的有关原始监测数据。

4、农业生产及土地利用状况调查,包括农作物种植面积以及耕作制度,近三年来肥料、农药使用情况。

5、产地及产地周围自然污染源、社会活动污染源调查。

产地环境质量现状初步分析

产地基本情况;产地灌溉用水环境质量分析;

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分析;产地土壤环境质量分析;

综合分析产地环境质量现状;

确定优化布点监测方案;

绿色食品产地的环境质量监测

就是用科学的方法监视和检测代表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及发展变化趋势的各种数据的全过程.分类:

1.对象:大气,水环境和土壤监测.2.监测手段:物理,化学和生物监测.3.目的和性质:基础性检测,监视性监测,仲裁性监测.水环境质量监测

布点原则水质监测点的布设要坚持样点的代表性、准确性、合理性和科学性的原则。坚持从水污染对产地环境质量的影响和危害出发,突出重点,照顾一般的原则。即优先布点监测代表性强,最有可有对产地环境造成污染的方位、水源(系)或产品生产过程中对其质量有直接影响的水源。对于水资源丰富,水质相对稳定的同一水源(系),样点布设1~3个,若不同水源(系)则依次叠加。水资源相对贫乏,水质稳定性较差的水源,则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设采样点数。5 生产过程中对水质要求较高或直接食用的产品(如生食蔬菜),采样点数适当增加。6 对水质要求较低的粮油作物、禾本植物等,采样点数可适当减少,同一水源(系)的采样点数,一般1~2个。对于农业灌溉水系天然降雨的地区,不采农田灌溉水样。矿泉水环境监测,只要对产地水源进行水质监测。属地表水源(系)的采样点数一般布设1~3个,属地下水源的采1个采样点。深海产品养殖用水不必监测,只对加工水进行采样监测;近海(滩涂)渔业养殖用水布设1~3个采样点;淡水养殖用水,集中养殖区如水源(系)单一,布设1~3个采样点;分散养殖区不同水源(系)布设1个采样点。畜禽养殖用水,属圈养肯相对集中的,每个水源(系)布设1个采样点;反之,适当增加采样点数。

布点方法用地表水进行灌溉的,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布点方法。直接引用大江大河进行灌溉的,应在灌溉水进入农田前的灌溉渠道附近河流断布设置采样点。以小型河流为灌溉水源的,应根据用水情况分段设置监测断面。灌溉水系监测断面设置方法

对于常年宽度大于30 m,水深大于5 m的河流,应在所定监测断面上分左、中、右三处设置采样点,采样时应在水面0.3 m~0.5 m处各采分样一个,分样混匀后作为一个水样测定;对于一般河流,一般可在确定的采样断面的中点处,在水面下0.3 m~0.5 m处采一个水样即可。湖、库、塘、洼的布点方法

10h以下的小型水面,一般在水面中心处设置一个取水断面,在水面下0.3 m~0.5 m处采样即可;10ha以上的大中型水面,可根据水面功能实际情况,划分为若干片,按上述方法设置采样点。引用地下水进行灌溉的,在地下水取井处设置采样点

采样时间与频率种植业用水: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灌溉用水的主要灌期采样一次。水产养殖业用水: 在其生长期采样一次。畜禽养殖业:可与原料产地灌溉用水同步采集饮用水质一次。矿泉水水源的样品采集,参照GB 8537和GB/T 8538 中有关规定执行。绿色食品生产(加工)用水,按GB5749规定执行。

土壤监测

4.2.1 布点原则

4.2.1.1 绿色食品产地土壤监测点布设,以能代表整个产地监测区域为原则。

4.2.1.2 不同的功能区采取不同的布点原则。

4.2.1.3 坚持最优秀监测原则,优先选择代表性强、可能造成污染的最不利的方位、地块。

布点方法在环境因素分布比较均匀的监测区域,采取网格法或梅花法布点。在环境因素分布比较复杂的监测区域,采取随机布点法布点。在可能受污染的监测区域,可采用放射法布点。

样点数量

监测区的采样点数根据监测的目的要求,土壤的污染分布,面积大小及数理统计、土壤环境

评价要求而定。大田种植区

对集中连片的大田种植区,产地面积在2000 ha以内,布设3~5个采样点;面积在2000 ha以上,面积每增加1000ha,增加一个采样点。如果大田种植区相对分散,则适当增加采样点数。

2设施种植业区

(1)保护地栽培:产地面积在300 ha以内,布设3~5采样点;面积在300 ha以上,面积每增加300 ha,增加1~2个采样点。如果栽培品种较多,管理措施和水平差异较大,应适当增加采样点数。

(2)食用菌栽培:按土壤样品分析测定、评价,一般1种基质采集1个混合样。3 野生产品生产区

(1)对土壤地形变化不大、土质均匀、面积在2000 ha以内的产区,一般布设3个采样点。面积在2000ha以上的,根据增加的面积,适当的增加采样点数。

(2)对于土壤本底元素含量较高、土壤差异较大、特殊地质的区域可因地制宜的酌情布点。近海(滩涂)养殖区:底泥布设与水质采样点相同。

5深海和网箱养殖区:免测海底泥。

6特殊产品生产区

依据其产品工艺特点,某些环境因子(如水、土、气)可以不进行采样监测。如矿泉水、纯净水、太空水、兀化水等,可免监测土壤。

采样时间、层次采样时间:原则上土壤样品要求安排在作物生长期内采样。采样时间、层次:

(1)一年生作物,土壤采取深度为0 cm~20cm;

(2)多年生植物(如果树),土壤采取深度为0 cm~40cm;水产养殖区,底泥采样深度为0 cm~20cm

空气监测

4.3.1空气污染的时空分布

空气监测中常会出现同一地点、不同时刻,或同一时刻不同空间位置所测定的污染物的浓度不同,这种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污染物浓度变化,称之为空气污染物浓度的时空分布。由于空气污染物浓度的时空分布不均,空气质量监测中要十分注意监测(采样)地点和时间的选择。

4.3.2 监测点分布原则

依据产地环境现状调查分析结论和产品工艺特点,确定是否进行空气质量监测。进行产地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地区,可根据当地生物生长期内的主导风向,重点监测可能对产地环境造成污染的污染源的下风向。

4.3.3 点位设置

空气监测点设置在沿主导风走向45º~90º夹角内,各监测点间距一般布超过5km。监测点应选择在远离树木、城市建筑及公路、铁路的开阔地带。各监测点之间的设置条件相对一致,保证各监测点所获数据具有可比性。

免测空气的地域种植业:产地周围5km,主导风向20 km内没有工矿企业污染源的地域。渔业养殖区:只测养殖原料(饲料)生产区域的空气。畜禽养殖区:只测养殖原料(饲料)生产区域的空气。矿泉水、纯净水、太空水、兀化水等水源地。保护地栽培及食用菌生产区:只测保护地-温室大棚外空气。

采样地点产地布局相对集中,面积较小,无工矿污染源的区域,布设1~3个采样点。2 产地布局较为分散,面积较大,无工矿污染源的区域,布设3~4个采样点。样点的设置数量还应根据空气质量稳定性以及污染物对原料生长的影响程度适当增减。

采样时间及频率在采取时间安排上,应选择在空气污染对原料生产质量影响较大的时期进行,一般安排在作物生长期进行。每天四次,上下午各2次,连采2 d。上午时间为:8:00~9:00,11:00~12:00;下午时间为:14:00~15:00,17:00~18:00。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概述

环境质量是绿色食品产品质量的基础因素之一。研究环境质量变化规律,评价环境质量的水平,探讨改善环境质量的途径和措施,是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的工作的最终目的。

环境质量是指环境素质的优劣。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是根据环境(包括污染源)的调查与监测资料,应用环境质量指数系统进行综合处理,然后对这一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作出定量描述,并提出该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措施。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最直接的意义,是为生产绿色食品选择优良的生态环境,为绿色食品有关管理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工作程序随目的、要求不同而不同,最基本工作程序见图1。区域环境质量状况考察及环境本底特征调查环境质量调查及优化、布点、采样

调查资料及监测数据的分析、整理

选定评价参数、评价的环境标准

建立评价数学模式并进行评价

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

提出保护与改善环境的对策建议

评价原则

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是绿色食品开发的一项基础工作,在进行该项工作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5.1.2.1 评价应在该区域性环境初步优化的基础上进行,同时不应该忽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自身污染。

5.1.2.2 绿色食品产地的各项环境质量标准(空气、水质、土壤)是评价产地环境质量合格与否的依据,要从严掌握。

5.1.2.3 在全面反映产地环境质量现状的前提下,突出对产品生产危害较大的环境因素(严控指标)和高浓度污染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评价标准

按NY/T 391规定规定执行。

5.3评价方法

水质量评价按NY/T 396中第8章的规定执行;土壤质量评价按NY/T 395中第8章的规定执行;空气质量评价按NY/T 397中第8章的规定执行。

第四篇:初中教育教学改进与实践措施

初中教育教学改进与实践措施

【摘要】

随着初中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与初中教育教学与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技术对初中老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初中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已成为初中教育教学与改革中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初中教育教学改革实践

近些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教育的越来越重视,全国上下掀起了素质教育改革的热潮,给教育发展带来了动力,但深化教育改革中初中教育教学仍存在重多不足因素。

一、反思初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初中教育教学中,初中教师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初中教师的岗位责任不明确。

当前初中课程中,各任课教师往往集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于一身。在各地的广大农村中学中,由于师资匮乏,一名初中老师除担任班主任与某些班级的教师外,还兼有学校的管理岗位职能。致使任课教师很难制定清晰、明确的岗位职责。教学过程机械化、功利化,很难实现精细化、人文化的教学过程。对很多课程本身而言,应根据学科的特点为学生解读出教授学科所具备的艺术、逻辑、思想等多元知识体系,并通过不同的讲授和互动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达到授业目标。

2.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工作缺乏自我检查、评估及改进。

对于大多数初中教师而言,往往更倾向于将精力用于参加或被动参与学校的教学效果考评中,教学反思多为任务性地、零散地记录教学得失。在实践中,很少有教师将教学反思内化为一种行动力,对阶段性教学工作成果进行自发地自我检查和评估,并建立形成与之相关的教学反思档案制度。

3.教师队伍的素质满足不了教育教学的需求,制约学生的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同样对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也提出较高的要求。而且当前教师队伍学科比例失调,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滞后,教师的基本功不硬,农村经济类型的专业教师少,能歌善舞的,会写能画的更是凤毛麟角。其原因是人事制度不健全,需要的教师进不来,骨干教师又无法留得住;学校对教师的培训力度不够,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育观念的转变。

二、初中教师教学的改进举措

初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反思工作,从教学目标清晰化、教学过程精细化、教学反思结果化、教学改进持续化四个方面,对教学反思进行科学梳理与重构,从而推动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升与完善。为初中教育教学与改革提供强大的能力保障。

1.制定多维的综合教学目标。

学科性质决定教学目标的多维性。初中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反复研读课程标准的要求,针对所教授学生的能力、素质缺陷、兴趣点等,制定一学期中的教学目标。依据前阶段学期的工作成果,进一步明确本学期的工作任务,制定本学期的工作与学习目标。

2.对多维教学目标的精细化执行。

初中教师要制定多维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手段与模式,通过启发式、情境式、角色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注重传统教授过程与现代教学媒介的整合利用,实现师生之间快乐的教学过程。除了实现以成绩为主要结果导向的教学目标外,初中教师还要注重德育、心理、团队意识等目标的教学。

(1)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功能正在受到越来越普遍的认同与应用。在教学中,重视对课本内容进行深浅适度的引申和发散教育,如通过课文中的典故联想到相关德育内容,再由故事性向思想性进行升华,完成德育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心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初中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和内容。由于该目标更具抽象性和不易测量性,教师在实践中,要结合课本内容和课外读物为辅助,通过现代教学媒介,创新的教学方式,注重教与学的交互性,并要注意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团队教育。在社会生活中,团队意识作为一种协作精神被大力提倡。在学科教学中,也要体现团队精神的培养,除了借助课文内容灌输相关理念外,教师更要注重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比如分组辩论等具体教学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但是,无论教学目标如何多元化,这些目标在实践中都应该有机联系在一起,不能简单地分解目标,孤立地进行单一目标的执行。在教学目标执行过程中,要注意建立详细的教学反思档案,记录在各阶段、各目标实施过程中完成成果、工作创新等。

(4)持续改进教学反思,不断推进学科教师专业化水平。当前,我国大多数初中教师的工作止步于此,即制定教学目标,继而完成教学目标。教学反思中往往就是按部就班地记录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的执行过程及细节,对于这个不完整的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的作用尚未真正发挥实效。将教学目标执行过程与教学任务完成结果进行梳理,将实际完成目标与既定数学目标进行对照评价,找出成绩和不足,并形成教学反思结论,为下一学期的教学工作目标制定提供依据。

(5)加强初中考试制度改革。目前,一些地方的党政、社会各界、家长对学校的评价仍把升学率看得过重,这些压力,导致领导和教师成天围着考试的指挥捧转,压得教师透不过气来,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农村初中的实际情况是多数学生要回家参加农村经济建设,片面的教育,使学生无论是思想准备上,还是在知识与技能的准备上都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考试制度有待于研究和改革。如果把农村升学考试制度放宽一些,考试权利下放一些,给学校一点升学自主权,减轻学校的升学压力,学校就会有精力对多数学生从音、体、美、劳等方面发展个性,重点是以素质教育为突破口,加强对农业结构调整后的相关技术操作能力的培养,更好地为发展农村经济建设服务。

三、结束语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初中教师要立足于整体及个体的双重诉求,通过教学反思,通过导入管理学中的工具循环,实现教学目标清晰化、教学过程精细化、教学反思结果化、教学改进持续化,努力为使自己成为一名教育教学与改革的践行者。

第五篇:第八讲 如何进行教学指导

2005年3月6日上午

第八讲

关于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若干问题

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课程研究中心博士

副教授

芦咏莉

由自我介绍的转变——站位、提问,引出大家的思考:为什么当众介绍? 到前面讲,和下面的听众有一个互动; 便于下面提问,减轻压力和紧张感。

新课程当中非常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有以下几个方面要注意:目光接触、老师行动的轨迹、手势。

提问能够引向深入;

培养一种交流能力,听众的倾听和反思能力。

提问是一种互动,能激发一个人的思考。只在上面讲,下面的人就成了摆设,就像现在很多开学典礼上只有领导讲话,学生只在下面鼓掌。

我要启发大家,真正教育不是进入学校、进入课堂上才开始的,要在平时做个有心的人,就像刚才蔡老师讲到的养花,养好了能“养出”教育来。素质教育就是一点一点在平时积累起来的。

例:实验二小每天的课前精彩两分钟,培养孩子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一、课堂教学是什么?

对教师、学生而言——生命共同的历程 对素质教育而言——诠释思想、落实观念的基地

教师、学生的生命质量直接与课堂教学相关。谈一下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你认为教学设计中要考虑哪些因素,如何设计一个好的课堂教学?

你想到的这些方面的要点,怎么去实现,可以通过哪些措施来保证?请老师写在本子上。

1、明确目标:客观教材和学生自身条件、主观改动;对教育的观念(重视副科)和对学科价值(学科素养、结合生活实际)的认识。

2、确定重难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是重点,是难点。

3、教法学法:

教学程序要粗线条设计、多角度思考;

例子:备课时备知识的模块和模块的呈现方式,对各模块之间的关系要非常清楚。学法决定教法,教法取决于学法;(教是为了不教)课件、教学手段、情境的创设、学生活动;

4、作业:评价与反馈,在设计的环节就要考虑到。课下讨论:数学中模块教学的可行性。

例:讲直线公理时探究法(直线、射线和线段的表示法)的引入。教学的立意:立足人的发展

老百姓考虑的问题很现实,读书是让孩子离现实越来越近还是越来越远?我们不是要把学校变成一个多么神圣的殿堂,而是教他们一些生活中用得上的东西。学习是为了什么——上大学——挣大钱——好生活,这已经是普遍的看法,但是挣大钱一定能过上好生活吗?上大学就一定能挣大钱吗?好多博士生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对象,为什么呢?这是我们教学过程中要思考的问题。教学要首先立足于人和人的发展,这是非常重要的。

例:有一个辍学儿童的家长问我们:为什么我的孩子读了书还不如那些不读书的孩子更能发家致富?

一节课的“眼”:立意与素材的结合

教师能不能引导学生去思考,这是特级教师和一般教师的区别。所以课堂教学一定要明确你到底要教会学生什么,学生为什么要学这个东西,这个东西对他一生能有什么用?老师在这方面能看多远,学生就能走多远。

例:你要教会学生珍惜时间还是感受时间,课堂会有很大不同; 例:母爱。教师能引导学生走多远?

题外话:大家都很羡慕成功的人。其实成功的人很简单,每天都在重复很简单很平凡的事,但最重要的是有好的习惯。

例:实验二小的副校长每天读书写点东西的好习惯。教学环节,立足学生

一节课能解决多少问题? 环节精,不在多; 环节间的层层递进。

例:一个老师用做了三个月的精彩课件在一堂课上作了13个活动,效果会好吗? 教材

定位:教学的素材 使用:整合与变通

例子:实验二小打破了教材的神圣,不是唯教材论 课件:谁为谁服务?

没有必要把教材电子化,课件要恰当应用。不应该追求形式,一堂语文课能用粉笔和黑板来讲好,就没有必要用课件。课件的价值怎么来体现,这要大家认真去思考。还有我们语文课现在的改革走偏了,应用了大量的图片、动画,其实语文课就是让孩子的文字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大家也知道许多小说改编成电视剧并不好看,可现在的孩子都去看动画没人愿意去看书了。课程资源

开放和敏锐;

师生共同是开发者、使用者和受益者。

例:美国的一堂小学语文课——灰姑娘的故事,教师对这个故事的挖掘: 并不是所有的后妈都是坏的,只是她们不能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别人的孩子; 做人要有朋友;

要守时,不然会有可怕的事情发生; 以后见男朋友的时候,要打扮得漂亮点;

犯错误是不可怕的,我们能找出伟大的作品中的错误,将来一定能做得更好。

二、什么是一节好课?

请大家每个人总结一条。让学生喜欢;

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达到有效的学习目标。

我认为最重要的标准就是两个字:思考!目标——促进学生的思考

思考什么——教学重点;

思考的科学性——学会思考;(不要让孩子随口讲,要有真正的思考)

思考的创新性。兴趣——如何引发学生的思考

情境(联系生活实际);

挑战(最近发展区)。引领——如何促进学生的思考

交流——展示自己、互动;

评价——不只是表扬,表扬也不是泛泛的表扬,关注、追问来引发进一步的思考; 挑战——体现老师的主导作用,追问式的评价。

观看两个教学片断《耳朵上的小星星》,对比一下教学中的细节处理。

抓住同学回答中的亮点来表扬; 怎么处理提前预习和课上环节的重复;

导入的方式、目的,但注意时间要短、直切主题; 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组织者;

学生应该是课堂的主体;(权力交给学生怎么去监控质量?)如何集中处理学生的一些问题?

下载第八讲改进教育教学评价的观念和实践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八讲改进教育教学评价的观念和实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努力适应课程教材改革 ──浅谈对实验教材的理解及实验中的一些做法 在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我有幸参加了三水市的第一批数学课程改革实......

    转变教学观念和评价方式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转变教学观念和评价方式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课程改革十年后的主要成效 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依据初中物理教学策略,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加大课堂改革力度,努力构建高......

    更新观念努力实践教学随笔

    2001年是新课程标准实验的第一年,我所承担的一年级的音乐课也是实验的科目之一。“什么是课改?”“课改以后该怎样上课?”这些都一直是我心中的疑问。暑假期间,我参加了人民教育......

    教师个人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反思改进计划

    教师个人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反思改进计划 随着教学反思的功能日趋明显,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注重对自己教学实践的反思。那么,教师应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呢?下面谈谈我的看法和做法一......

    第二讲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

    第二讲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新世纪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党章,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

    实践教学的改进报告

    实践教学的改进报告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数学实践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选择并确定专题,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

    改进一个教学实践问题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困惑及改进措施 乐亭县第三实验小学 曹振华 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教师的热情都很高涨,个个都气势昂扬,有信心把语文工作做好,但经过几年的探讨,我们这些乡镇......

    社区教育实践活动评价

    社区实践活动教师评价办法 都吉台小学 2011年 社区实践活动教师评价办法 社区教育活动是落实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阵地,是学校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表现形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