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提升精气神 打造软实力
提升精气神 打造软实力
仅供参考 呵呵
古人云:“树活风雨土,人活精气神。”精、气、神被认为是生命活动的根本。人的成长和生存需要精气神,成就事业更需要精气神。精气神是个人、集体、城市乃至国家民族不可或缺的精神元素。
今年正逢江苏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新时期呼唤新的精神激励,发展需要新的精神引领。“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的江苏精神,已经成为提振江苏“两个率先”的“精气神”。而每一个城市同样有着自己的城市精神,它是一个城市的名片,更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在江苏精神的引领下,省内各市的城市精神在不知不觉间与它对接、发扬,蕴蓄着更强大的发展劲头。对于高邮这个苏中古城来说,提升精气神就是要加强“五个高邮”建设,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经济社会的大发展。。
在新的历史时期,强调提振精气神,是具有时代内涵、呼应人民期盼、推动社会发展的精气神。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提振精气神,是一个教育的过程、实践的过程,也是净化自我的过程。对党员干部来说,“精”是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支柱,没有信念就如同没有支柱。支柱崩垮了,是最危险的;“气”是由“精”而生成的一种状态。精盛则气华,有好精神才有好气
势、好状态。好精神,可以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神”是由“精”和“气”所展示出的一种风采和形象。气势如虹、斗志昂扬,展示出的是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而萎靡不振、无精打采则是懒散的写照。精、气、神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滋生、相互助长。我们要把精、气、神作为一个整体来提振,要在丰富的实践中不断提升其内涵。良好的精气神,能充分凝聚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力量,这种力量与客观条件相结合,就能形成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强大动力,就能敏锐地抓住和用好机遇,有效地解决和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化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工作和事业就充满希望。
保持良好的精气神,对个人、对事业都至关重要。激昂向上、充满活力的精、气、神,是党员干部创先争优、干好事业的内在动力。决胜现代化,人人作贡献,建设和谐美好的新高邮,党员干部要提振精气神,当好带头人。“精”神抖擞,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头人;“气”宇轩昂,做实施民心工程的带头人;“神”采飞扬,做提升群众文明素养的带头人。做到像胡锦涛总书记所强调的那样:“坚定理想信念,增长知识本领,锤炼品德意志,矢志奋斗拼搏,在人生的广阔舞台上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尽情展现人生价值,让青春在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第二篇:提升软实力 打造硬品牌
提升软实力 打造硬品牌
——南昌大学附属小学2011年工作总结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在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关心支持和南昌大学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校教职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继续深化课程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学校育人环境进一步改善,科学管理进一步发挥效能,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社会知名度进一步扩大。1月,《人民教育》2011年第2期在‚视点‛专栏中以《学在南昌——江西省南昌市提升学校软实力记实》为题,报道了我市近几年来的办学经验,文章在第五部分‚执行力,教育跨越的‘天平’‛中特别介绍了我校的教育特色; 2月,我校被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批准为实验基地;3月,我校凭借自身的实力单独组队参加南昌市中小学第六届‚园丁杯‛教学竞赛,夺得单项比赛4个一等奖、6个二等奖、7个三等奖,荣获团体总分二等奖和团队德育活动方案设计三等奖,取得了所有选手获奖和总体成绩历史最佳的突出赛果;4月,我校创编的赣剧《回十八》在南昌市‚童心向党‛庆六一文艺晚会上展演,好评如潮;5月,我校被评为全省依法治校示范校;6月,我校荣获江西省学校阳光体育先进单位;七一前夕,我校组织三个校区共90名优秀学生代表上井冈山开展‚做党的好孩子‛革命传统教育夏令营活动;暑假,我校航模队再夺全省航海建筑模型锦标赛团体总分第一名;我校与新加坡德乐小学成功开展交流活动;第27个教师节前夕,省委副书记、代省长鹿心社视察我校,看望慰问教职员工;10月,我校被授予‚江西省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示范学校‛称号;11月,我校被南昌市教育局、体育局联合授予‚2010—2011南昌市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优秀学校‛;陈康老师代表南昌市参加全省第二届‚赣教杯‛中小学美术学科‚教学能手‛比赛,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获得全省第二届‚赣教杯‛美术学科‚教学能手‛称号。——主要做法
一.狠抓学校安全管理,积极创建和谐平安校园。
(一)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和防范演练。
1、利用晨会上的国旗下讲话,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时时讲安全,处处讲安全,关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思想。
2、开展‚消防安全在我心中‛系列主题教育。在四月份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听消防知识讲座、参加消防应急疏散演练和灭火演练等活动,进一步提高师生的消防意识以及消防能力。
3、政教处以近些年发生在校园的安全事故为素材制作校园安全教育课件,组织各班利用班会课开展安全警示教育,并邀请南昌大学3S救护会志愿者为各班讲解现场生命急救知识,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自救能力。
(二)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管理责任。
1、为做好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修订了《校园保卫人员工作细则》,明确了学生上下课人流高峰时段维持交通秩序、上课期间外来人员登记、夜班保卫人员校园巡视等要求。这一年来严格执行管理程序,成效显著。
2、修订了《校园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并组织教职工集体学习掌握处置突发事件的流程与措施。
3、严格按要求落实安全责任,明确值周安全监督岗的职责,与班主任签订安全管理责任状,级级有人负责,层层有人落实,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三)细化安全措施,及时查找并排除安全隐患。
1、由总务处、班主任定期对学校校舍进行排查,对学校的消防安全、防盗安全等,进行拉网式的排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发现隐患及时排除。
2、按照上级相关部门的要求,在校门口、教学楼走廊、操场安装监控设备,以提高校园安全的技防水平。
3、为保证楼舍的安全使用及操场设施的使用,总务部门利用暑期时间对屋檐裂开处进行加固修补,对操场残缺处进行了修复。
4、总务部门考虑到教师办公室的老师使用高耗能空调时插拔线头确有不便,为此换装开关式插座,确保用电安全。
5、在师生的健康安全工作中,针对常发的传染病,我校建立了严格的监控机制,在传染病高发时段坚持每天晨检和零报告制度。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稳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职业道德。
学习对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时查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师德师风问题,分析研究其情况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采取有效举措予以纠正。依据我校《教学差错与事故处理办法》严肃处理。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评价的必要条件,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职务评聘、评奖、评优、任用的重要依据。
(二)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加强有效备课。凝聚集体智慧,提倡个人备课与集体研究相结合,由备课组长牵头,实行‚个人备课,集体研究,形成精品课‛的做法,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2.加强课堂管理。严格规范课程实施行为,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本加强了随堂听课力度。每周由校级领导带教研组长、中层干部深入课堂听课,课后认真组织评议。校级领导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0节。在多方努力下,教师们更新了教学理念,改进了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质量。
3.加大毕业班管理力度。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毕业班工作更是重中之重。我处定期组织毕业班教师学习、交流、研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在今年小升初的升学考试中,我校有80名学生报考师大附中,25名学生被录取(其中7名进入前50名)。
(三)大力加强学习交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学习乃教师发展之本。学校鼓励教师不断学习,积极参与各种教研活动,相互交流学习;走出去,向名师学习;请进来,让专家引领……学校多次组织教师参与竞赛课的学习、研讨,并请专家来校指导,专家的精彩点评让老师们受益匪浅。另外,学校还积极协办各级各类教学竞赛活动,我校协办市级以上教学竞赛4场,80余人次参与了组织活动,50多个班级次的学生参加了活动。我们的教师没有错过观摩优质竞赛课的机会,积极参与其中,在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中不断成长。
(四)积极开展教学竞赛 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我校青年骨干教师积极参加各项课堂教学和教师基本功竞赛。两位教师参加市‚长文短教‛教学竞赛,取得佳绩;派出教师代表江西地区参与了全国名师课堂的展示,受到专家好评。有4名教师参加了南昌市第二届中小学音乐、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经过激烈的角逐,孟维丹、刘芸芸荣获音乐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侯佳、陈莉分获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一、三等奖。陈康老师荣获江西省第二届‚赣教杯‛小学美术学科‚教学能手‛称号。
今年,我校组织开展了首届‚火炬杯‛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本次教学竞赛涉及语文、数学、英语、体育、音乐、美术6个学科,共计27名青年教师参与,课堂形式多样、亮点频现,青年教师们在做课与展示中得到锻炼,在反思与交流中得到提升。
(五)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1.班主任培训常规化。本学年,我校送派了5位老师参加了由省市教育部门组织的小学班主任培训。继续组织全校班主任开展经验交流专题活动,优秀班主任就带班经验在会上作了广泛交流,并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研讨。每月举行一次班主任和年级组长例会,总结上个月的工作,讨论下个月的工作重点,有计划、有重点地对班主任进行思想、业务等常规培训。2.设立班主任评价机制。对班主任的工作实行‚过程管理‛,并起到导向、调节、激励和鉴定的作用,从而充分调动班主任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班主任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建立和健全班主任工作的各项管理制度,根据班主任的任务,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出班主任的工作职责,使班主任明确自己应尽的职责,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督导,使班主任工作不仅到位,而且务实,并且能发挥其创造性,使学校的教育和管理更加落实。建立和健全班主任考评制度,建立激励机制,树立先进典型。
三.深入实施四大工程,努力提升素质教育水平。
(一)抓好常规德育工作。
1、规范学生常规管理。我校从学生实际出发,抓好升旗仪式、班队活动,晨会纪律;抓好学生路队纪律;抓好值周、实践工作,充分发挥每位值周老师的职能作用,充分调动实践生的积极性,使每天上学、放学交通顺畅,安全有序;继续开展好小主人管校的活动,每天都有学生在课间管理走廊、楼梯、操场的纪律和卫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培养了学生自律自强的好品质;加强大队部建设,定期对大队部干部进行培训,参与学校管理,对全校纪律、卫生、两操进行检查,并进行总结表彰;精心策划家长会;严格学籍管理制度,控制学生流失。学生进出严格履行教育局对学生学籍的管理规定,已建立全校电子学籍;根据每月教育主题和班级实际有计划地组织好每周一次的班会课和主题队会课;做好新生入队工作。
2、狠抓养成教育。二月、九月份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利用班会课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南昌大学附属小学学生在校一日要求》。以规范内容为准则,狠抓日常行为习惯并通过评选‚文明之星‛,树立典型,表彰先进,进行榜样教育。力求做到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落实和常规管理深入到学校的每一个层面,每一个活动中去。三月份开展‚争当新时代的小雷锋‛活动;五月份开展‚尊重身边的劳动者‛ 活动;九月份开展‚讲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 活动;
十一、二月份开展‚美德伴我成长‛ 活动。举办‚红色六一‛合唱比赛暨优秀学生表彰大会,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身心健康,让学生度过一个幸福、难忘的‚六一‛儿童节。这一个个有意义、趣味性强的活动带给学生文明教育的洗礼。
3、联系生活实际,开展感恩教育。以‚妇女节‛为契机,组织开展感恩母亲的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我与妈妈换角色——今天我当家‛活动,尽己所能完成妈妈日常的家庭事务,真实体验妈妈的辛苦,懂得体谅妈妈、感恩妈妈;举办2011届学生毕业典礼活动。通过毕业典礼,让学生感受成长的喜悦,感受完成学业的骄傲,懂得感恩母校、感恩老师。
(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以‚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主题教育为载体大力开展爱党、爱国教育,发扬革命传统。
1、开展‚做党的好孩子‛系列主题活动。通过召开主题班会、举行红歌比赛、组织学生参加井冈山红色夏令营等活动,激发学生的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
2、开展‚弘扬爱国主义 创建和谐附小‛系列主题活动。通过召开主题班会、观看爱国主义电影、学唱爱国主义歌曲等形式,引导全校师生重温革命历史,弘扬民族精神,提高责任感和使命感。
3.开展‚优秀电影进校园‛亲子活动。了解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
4.通过了解传统节日清明节、端午节、国庆节等,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三)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竞选班队干部,评比劳动之星、文明之星、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十佳‛少年等活动培养他们不怕困难,乐于进取的坚强意识;开放‚快乐小屋‛,倾听学生心声,消除学生心头的疑虑,排解学生心中的烦恼。
(四)活跃学生社团,搞好兴趣第二课堂。在抓好社团管理的同时通过举办艺术节和多种竞赛、体艺活动,开展科普知识展览、科技小制作、画科幻画、拼航空航海模型等科技教育系列活动,进一步活跃第二课堂。今年3月份开始的第二届科技文化艺术节不论在形式还是在内容上较首届都有较大创新,历时更长,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参与平台。上半年主要是以群众性普及活动为主,下半年组织学生参加竞赛性艺术活动。科技文化艺术节围绕‚阳光 成长 快乐‛这一主题,以思想教育、科技制作、文艺体育活动为载体,相继开展了‚伞艺现场绘画比赛‛、‚电脑绘画、摄影比赛‛、‚科技园参观活动‛、‚书法比赛‛、‚合唱比赛‛和‚课本剧比赛”共6个系列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两年一次的趣味运动会在全校师生的积极配合和热情参与下取得了圆满成功。本次趣味运动会在项目设计上广泛征求师生的意见,弱化了竞争性、强化了趣味性,形成了重参与轻成绩,重集体轻个体的良好氛围,同学们在阳光体育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的感召下,精诚合作、同心协力,共享运动的激情与快乐,展示了我们附小人良好的精神风貌,‚团结、运动、快乐、和睦‛的主题精神得到了充分体现。各项活动的积极开展,使我校在科技、文化、体艺方面的素质教育工作得到充分检阅和有力促进。
——工作体会
一、要始终把安全工作作为学校发展的首要责任。分管领导、南昌大学党委徐求真副书记经常深入附小指导工作,特别强调附小要高度重视安全工作。我们认真落实徐书记的指示精神,从宣传教育入手,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防范意识;广泛发动师生参与安全管理,共建共享平安校园;从细节着眼,健全工作机制,实行长效管理。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撑起一把安全伞。
二、要始终把提高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任务。我们深刻认识到,教育质量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我们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坚持以深化课程改革为动力,注重师资队伍建设,鼓励中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加强优秀学科团队的培养,出名师、育名科;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资源配置和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上来;完善质量评价体系,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三、要始终把以人为本作为学校发展的根本要求。我们深刻认识到,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我们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牢固树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基的育人观,努力营造人文和谐的校园环境,民主平等的校园生活。要求教师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建立多元评价方式,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四、要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深刻认识到,学校要发展,根本靠改革、靠创新。我们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推进以四大工程为载体的素质教育;我们以科研创新为依托,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我们以管理创新为保障,进一步提高办学效益。我们只有在发展中不断改革、不断创新才能破解发展中的矛盾与约束,为学校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存在不足
过去的一年,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顺利地完成了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不足。
一、师资梯队还未健全,青年教师的培养机制有待改进,缺乏在省市有影响力的名师。
二、素质教育四大工程的理论基础不够扎实,实践水平有待提高,特别是成为中国教育学会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的实验基地后实验体系亟待完善。
三、对外交流层次不高,视野不广,深度不够。
四、校园文化建设力度不够,文化氛围尚未形成。
五、心理健康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
——整改举措
一、扎实实施青蓝工程,搭建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的有效平台;加大培养和引进名师的力度。
二、发挥研究型人才的带动作用,加快四大工程的理论研究工作,鼓励教师围绕四大工程开展子课题研究。
三、在强化与新加坡德乐小学交流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通与发达地区和国家的知名小学开展合作交流的渠道。
四、加快校园文化特色的总结、提炼与氛围营造工作。
五、与南昌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合作对班主任开展专业培训,促进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素质的提升,认真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总结过去就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新一年我们将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拓创新。我们坚信有南昌大学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有省市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全校师生齐心协力、励精图治,一定能创造附小更加美好的明天。
2012年学校工作要点
一、继续做好综合治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安全管理,加强安全教育,创建和谐平安校园。
二、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坚持依法治校;支持工会工作,推进民主治校。
三、以师德师风建设和学术骨干梯队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打造名师、培养新秀。
四、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主抓爱国主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养成教育;以市级德育示范校的工作经验为基础,努力创建省级德育示范校。
五、以课题带动 ‚四大工程‛的深入研究,立足课堂实施四大工程,促进素质教育迈上新的台阶。
六、加强学科教研组建设,深入开展校本教研。
七、加大力度打造花园式学校,进一步提升校园文化品味。
八、提高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与运用水平。
九、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搞好党风廉政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南昌大学附属小学
2011年12月
第三篇:打造中国软实力
江海纵横2008年第1期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文化软实力”这一概念并强调:“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这说明要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要使我们的国家在21世纪从文化大国变为文化强国,就要着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提高文化软实力的根本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民族凝聚力,而这种凝聚力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因而,我们建设和谐文化,提高文化软实力,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一个人,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就等于没有灵魂。一个民族,没有科学的核心价值体系,就等于没有精神支柱。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存在数以万计的民族,但很多民族都因精神支柱垮塌而消失在历史的空间。有的民族之所以能够生存下来而又不断发展壮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其精神支柱牢不可破并能够与时俱进。我们的和谐文化建设同样需要精神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它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提高文化软实力,必须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也是现实的迫切要求。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相互交织的关键阶段,迫切需要主导价值观统一思想、明确方向;从文化发展的规律说,一个社会的文化有主文化、亚文化之分,我们正处在一个思想活跃、文化交融、观念碰撞的时代,先进文化、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同时并存,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交织,在这样的条件下建设和谐文化,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思想意识和社会思潮,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着眼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努力提高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和内在凝聚力,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实的文化根基。
建构中华主流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关键
1.建构主流文化,必须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增强民族性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国家如果失去了代表民族精神的文化,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根基,文化作为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无从体现。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资源和重要基础。要充分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优势,全面认识祖国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与时代特征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用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共有精神家园。建构主流文化,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观念。重和谐,求同存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长期受到人们的崇尚,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价值选择、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在历史上起到了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在人际关系方面,强调“和为贵”,提倡宽和处世、协调团结。孔子提出的“以宽厚处世、协和人我”的理想人格,就是为了要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则集中表达了对人与人和谐关系的追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强调“天人合一”,主张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上,强调“协和万邦”,主张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应和睦共处、亲密友好。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在强调“和为贵”的同时,还强调“和而不同”。和谐求以共生共长,不求同以相辅相成。
2.建构主流文化,应以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主体,赋予时代性理论源于实践,文化同样也不能脱离实践而孤立地存在。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把马列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这理应成为中华主流文化的主打造中国文化软实力□张洁云文化建设53江海纵横2008年第1期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文化软实力”这一概念并强调:“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这说明要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要使我们的国家在21世纪从文化大国变为文化强国,就要着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提高文化软实力的根本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民族凝聚力,而这种凝聚力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因而,我们建设和谐文化,提高文化软实力,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一个人,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就等于没有灵魂。一个民族,没有科学的核心价值体系,就等于没有精神支柱。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存在数以万计的民族,但很多民族都因精神支柱垮塌而消失在历史的空间。有的民族之所以能够生存下来而又不断发展壮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其精神支柱牢不可破并能够与时俱进。我们的和谐文化建设同样需要精神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它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提高文化软实力,必须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也是现实的迫切要求。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相互交织的关键阶段,迫切需要主导价值观统一思想、明确方向;从文化发展的规律说,一个社会的文化有主文化、亚文化之分,我们正处在一个思想活跃、文化交融、观念碰撞的时代,先进文化、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同时并存,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交织,在这样的条件下建设和谐文化,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思想意识和社会思潮,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着眼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努力提高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和内在凝聚力,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实的文化根基。建构中华主流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关键1.建构主流文化,必须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增强民族性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国家如果失去了代表民族精神的文化,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根基,文化作为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无从体现。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资源和重要基础。要充分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优势,全面认识祖国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与时代特征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用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共有精神家园。建构主流文化,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观念。重和谐,求同存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长期受到人们的崇尚,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价值选择、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在历史上起到了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在人际关系方面,强调“和为贵”,提倡宽和处世、协调团结。孔子提出的“以宽厚处世、协和人我”的理想人格,就是为了要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则集中表达了对人与人和谐关系的追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强调“天人合一”,主张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上,强调“协和万邦”,主张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应和睦共处、亲密友好。中
国传统和谐思想在强调“和为贵”的同时,还强调“和而不同”。和谐求以共生共长,不求同以相辅相成。2.建构主流文化,应以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主体,赋予时代性理论源于实践,文化同样也不能脱离实践而孤立地存在。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把马列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这理应成为中华主流文化的主打造中国文化软实力
第四篇:上杭:打造“文化上杭”提升“软实力”(定)
上杭:全力打造“文化上杭”
通讯员 张强福郑志坚 唐育华
10月29日,在第四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博会上,省长苏树林在参观考察龙岩市主题馆时,省长苏树林对上杭客家木偶工艺品爱不释手。他拿起一件木偶制作工艺品,饶有兴致地仔细端详着。一边听着参展工作人员有关木偶制作技艺的介绍,一边观看着木偶的表演,苏树林情不自禁地啧啧称赞。随后,他被馆内的风情表演所吸引,和大家一起观赏了客家传统的舞狮表演。
作为代表全市参加此次文博会的县,上杭设计的主题馆融入了客家文庙的建筑风格,彰显了闽西客家特色的传统文化,在全省九个设区市综合评比中,龙岩馆荣获银奖,仅次于福州。这是该县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努力打造“文化上杭”,不断提升“软实力”的一个缩影。
大项目大投入撑起大文化骨架
11月6日,作为全省十大客家文化重点项目之一,总投资15亿元客家缘文化中心工地热火朝天,几十台机械正紧张施工。到2015年,一个集客家族谱博物馆、展览馆及档案馆、图书馆、文化中心、会议酒店、市民广场、馆前广场等建筑群组成的综合性城市文化公园将在此崛起。
近年来,上杭县通过“三资运作”、“四大体系”建设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上杭县投入30亿资金用于文化项目建设,解决文化阵地基础设施,这种文化投资力度放眼海西为数不多。
2010年开工建设投资6亿元的体育中心,今年11月3日,又开工建设投资5000万元的城区市民服务中心。此前,该县还筹资近10亿元先后进行了古田会议旧址群的维修保护、林丹羽毛球馆、毛泽东才溪纪念馆、客家族谱馆、才溪山庄等,该县还对全县其余30多处革命遗址也得到了维修和保护,以及全县22个乡镇文化站建设,全县逾七成以上的村实施了全民健身工程和农家书屋。
大项目大投入支撑大文化,有力解决了文化建设硬件偏软的问题,为打造“文化上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力推动上杭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品牌建设贯通大文化血肉
138个姓氏、2300多部近20000册,十多年来坚持不懈,先后两次赴台展出,三次参加“海峡论坛”。上杭客家族谱已经成为两岸交流文化精品。
《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中提出,要“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建设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推进闽台族谱对接,吸引更多的台湾同胞来闽寻根谒祖、探亲访友”。近年来,上杭通过客家族谱的收藏利用,极大地促进了两岸交流。上杭客家族谱馆自1993年完成台湾知名教授的族谱对接后,十多年来坚持不懈加强两岸交流,先后接待台湾社团组织、台湾客家乡亲及学者6万余人次,在海内外客家乡亲特别是台湾客家人中,形成了广泛的影响。2009年以来,上杭客家族谱先后两次赴台展出,三次参加“海峡论坛”族谱展,成为海西对台工作的新亮点和开展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
上杭还是著名的中央苏区,红色文化彰显,“党指挥枪”、“星星
之火可以燎原”、“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反对本本主义”等毛泽东著名论断都在上杭萌发形成,是“思想建党、政治建军、民主建政”的毛泽东思想发祥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进行革命实践,留下了极为丰富的革命遗迹,如古田会议会址、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旧址、临江楼等。在《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古田会议会址和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被列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处在全国
第7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上。今年前10个月,上杭红色旅游人数已突破百万。该县还充分利用远程网络平台作用传播红色文化,编辑出版了《上杭苏区永流芳》、《上杭90年》、《杭川英烈》等红色书籍20多套,《生命的高度》等一系列反映红色文化的文学、书画、摄影作品在全省乃至全国实现多个率先,创作了浓缩上杭红色文化与客家文化精华的《年年好节节高》、《古田曙光》、电视专题片《古田会议》、数字电影《古田,一九二九》等影视节目,参与《红色摇篮》等电视剧拍摄,组建红色宣讲团队,做到在传承中弘扬发展,著名苏区,红色上杭,声名远播,影响八方。
此外,上杭县委、县政府在旧城改造中高度重视客家历史和文化的挖掘、传承,通过对古建筑、古文化的保护利用,传播客家祖地文化。上杭是客家民系成长的摇篮,在客家民系播迁发展中,从族谱中可以看到,大量家谱提到关于瓦子街迁出的翔实记录,其中就包括了朱德、郭沫若等后来入川的客家家族。瓦子街已成为许许多多海内外客家人共同的心灵精神家园。
该县在瓦子街改造过程中采取原地保护文物,形成了《时雨记》碑、孔庙、流芳坊、太忠庙、丘氏总祠、丁状元旧居、郭氏宗祠、中共上杭支部旧址等一体的瓦子街,并于今年1月1日隆重开街,成为当地群众重要文化活动场所。瓦子街的改造保留了城市的根脉,传承客家文化,形式独特,增强了海内外客家人对上杭客家祖地的认同感,形成厚重的瓦子街文化现象。
对台交流、红色文化、客家祖地三大品牌交相辉映,形成特色鲜明的上杭文化。
精品力作扮靓大文化的容颜
在文化建设过程中,上杭县既注重“阳春白雪”也关照“下里巴人”,专业文化与群众文化齐并进,百花齐放,文化建设迎来灿烂的春天。上杭市民热衷文化消费,生活和谐,精神焕发,幸福指标随着该县“文化上杭”建设的推进日益提升。
近年来,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两次来到上杭慰问演出,中国东方歌舞团深入上杭基层为老区群众送去精神食粮;今年以来,上杭文化活动异彩纷呈,上杭华喦书画院成立、丘沺丘能鲁父子书画联展暨上杭当代书画作品展、萧山〃上杭友好区县书画摄影作品交流展、文化广场大家乐等一个个高雅艺术展,一出出好戏连台,为上杭市民献上文化大餐。
2010年大年三十,胡锦涛总书记在古田镇五龙村过大年,在五龙民俗文化广场与村民跳起节节高舞,现场客家风格的舞龙舞狮、船灯等富有浓郁上杭地方特色的表演受到现场来宾喝彩。五龙民俗文化广场的表演从此也迎来了春天,至今已为来自全国各地近百万人次的游客表演,成为该县全国闻名文化精品。
五龙民俗文化广场成功表演得益于长期以来上杭县高度重视对民间传统文化的发掘和保护,也是该县精品文化与群众文化长期积淀的成果。该县自2006年以来,上杭连续六年每年举办片区农民文化体育节,将文化与体育融为一体,活动主要包括农民运动会、农民书画展、民间文艺调演等一大批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项
目,参与活动的农民达60余万人次,成为该县综合性农民文化体育盛会。连续举办两届上杭县客家民俗文化大赛,举办两届中国闽西(上杭)首届国际客属龙舟邀请赛;上杭广场舞文化已深入到最偏远的山村,30000多人参与其中,犹如一缕春风让文明之花绽放于杭川大地,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上杭县先后整合图书馆、客家族谱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资源,不断挖掘客家龙舟、山歌、木偶等传统民间文化项目,重点保护列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优秀民间艺术,聘请342位村级文化协管员,拨出专款奖励民间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从2009年开始成立文化发展基金,每年县财政拨款200万元用以繁荣民众体育文化活动。
随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上杭县提出“创新机制、整合资源、搞活市场”要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目前,该县正着手开展“文化上杭文明杭川”十个一系列活动,充分利用该县县情特点,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机制、传播手段创新,以“十个一”活动调动社会各界和全县人民的积极性,广泛参与“一个县标、一张名片、一句口号、一首歌曲、一种县树、一种县花、一台剧目、一套丛书、一项运动、一条名街”。同时,该县正着手策划红色动漫等文化创意产业。
第五篇:提升学校软实力 打造学校硬品牌
提升学校软实力 打造学校硬品牌
11月14日,市教体局局长李忠新到部分学校查看学校管理提升情况和迎接国家督导评估工作时指出,要以迎接国家督导评估工作为契机,深入持续抓好管理提升和校园文化建设,实现教育更好更快发展。李局长在视察我们道通实验学校时,对学校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但我们绝不自满,更会自省,要进一步做好管理提升的大文章;必须有品牌意识;要把创建品牌学校的理念深植于每名师生的心田,并付诸行动。
一、用先进的办学理念指导学校工作
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创建品牌学校的首要因素,学校根据“一一二三”工作思路的要求,科学谋划学校的办学理念,我们认为只有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才能实现这一目标。教育,只有适合了每一个学生终身发展,才真正体现它的普惠价值;真正实现它的育人价值;真正显现教师的价值。为此,我们确定“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学生”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从理念到实践更需要科学的思想、先进的理论来指导学校的管理工作,从而将教育理念内化到学校的日常管理和教育活动的细节之中,形成学校良好的发展态势。
二、抓规范管理、优质管理 创学校特色
办学特色是学校教育品牌创建的突破因素。学校自己形成的独特风格和特征,最鲜明最具体的呈现方式就是学校管理的特色。管理的战略性在于让人做正确的事,管理的科学性在于让人高效地做事,管理的艺术性在于让人愉快的做事,管理不仅靠制度,更要靠文化。管理的艺术是唤醒,制度的本质是激励,文化的内涵是人本。
1、探索学校特色管理
学校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把服务于学生当前和未来的需求作为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着力在抓好学校管理上下功夫,在提高服务质量上做文章,扎实有效地提升学校的管理层次,努力为学生成才搭建多元化选择的平台,为学生发展创造多层面选择的机会,让每个走进学校的学生,都能以成功的心态走向社会。为此,道通实验学校创新学校管理模式,积极构建“双主体”学校管理模式。所谓“双主体”学校管理模式,就是把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有机地在教育过程中统一起来,把教师与学生都作为学校管理主体的管理模式。她是一种促进学校持续健康地发展的人本管理模式。它更加重视人的尊严,尊重人的个性特长,尊重人性形成的规律。具体包括如下几个内容。一是开展了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的“全员管理”。我们在全校实施了全员管理,设置了领导评估岗,教师责任岗和学生管理岗。形成了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的良好局面,最大限度地开发教师和学生的管理潜力。二是开展了“竞争式”班级管理。就是在制定统一的目标和一定的考核标准的前提下,根据班级每月的工作目标、任务的完
成情况,进行定性、定量考核,作出及时评价,并与效益挂钩的一种班级管理制度。“竞争式”班级管理包括以政教处为管理中心的班级之间的竞争管理和以班主任、班委会为管理中心的班级内部的竞争管理。三是开展了“课间五个一”活动及评价体系。即课间一首歌、课间一首诗、课间一个小故事,课间一次演讲和课间一个小游戏。我校针对学生普遍胆小,不敢登台的现状,开展了“课间五个一”活动,通过“课间五个一”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课间生活,规范了学生行为,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严抓师生常规管理
常规管理是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我校注重抓师生的常规管理工作,这样才能有一个安静的教学和学习环境。我校从根本抓起,严抓常规管理,学校有严格的教师管理制度。一是制定了《常规教学管理制度》、《教师量化考核方案》和《班级量化评估方案》等,在制度执行和操作上采取阳光作业,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其中“三个三分之一”的教师评估办法,让老师们面向全体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老师们关注后三分之一的学生,尤其是对学困生投入师爱,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的温暖,班级的温暖,在学习上,强化个别指导,在适合学生上下功夫,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给予科学指导,努力把他们的精力转移到学习上来,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业成绩,还减少了违纪行为,减少了安全隐患,优化了校园环境和班级环境,从而提升了学校管理档次。二是抓“富脑工程”。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
培训方式,请相关的教育教学专家到我校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指导。此外,除派教师全面参加市级培训外,还先后派语文、数学、外语、微机、美术等科任教师到外地参加培训学习,开阔了教师视野,也提升了业务素质。为了强调对学生的常规教育与管理,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并强化落实,对学生在校时间、作业时间、课外活动都提出了明确的规范,并加强了大课间活动、“五个一”活动和社团活动的管理。学校对班主任的常规工作也制定了明确的标准,严格落实,从而使学校的常规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三、创德育工作品牌
我校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学生”为德育工作目标,以养成教育为基础,深化文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1.在规范化的制度管理中,发挥德育的积极功效
第一,抓培训提高。学校建立了德育工作校长负责制,由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部署实施,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着重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通过双周例会,组织培训等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水平。第二,抓建章立制。为使德育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德育工作规章制度,制定班主任的考核条例、工作职责,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制度、卫生评比制度,每月一次的展板、黑板报评比制度,都使德育工作更趋规范化。2.在系统化的养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行为素养
为了加快实现德育工作目标,全面提高育人质量,我校寓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学校对学生的教育是为学生一生服务的,而不是只考虑小学阶段的六年和初中阶段的三年,因此我们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个性张扬,多才多艺。学校开展了“天天都有书法课”、“中午拓展阅读”、“课间五个一”和兴趣小组等活动,每天都有训练,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又促进了学校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不懈的努力换来了丰富和喜悦的收获,我校先后获得了骄人的成绩。
四、丰富校园文化
1、形成一种团队意识,形成一种教研意识,形成一种“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的精神。
2、形成一种高标准制度要求。
3、对教师进行了礼仪培训,对学生进行了文明教育。
4、用师生作品丰富了校园环境文化,提升了师生的自豪感。
一年多来,在市教体局的正确领导和关心下,在全体教职工的凝心聚力下,学校的各项工作得到了各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和好评。我们更清醒地意识到,我们正前进在逆水的激流中,不进则退。但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我们将秉承“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学生”的办学理念,朝着品牌学校的目标,阔步前进。
章丘市道通实验学校
2013.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