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工作促进金融业发展的意见5篇范文

时间:2019-05-14 22:55: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工作促进金融业发展的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工作促进金融业发展的意见》。

第一篇: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工作促进金融业发展的意见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工作促进金融业发展的意见

云政发〔2005〕75号

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省级各金融单位:

近年来,我省金融业不断发展,存贷款总量快速增长,信贷结构明显改善,证券市场和保险市场有了新的发展,金融监管力度加大,金融服务水平提高,金融资产质量明显改善,金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全省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我省金融业总体发展水平不高,还不能完全适应全省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要求;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金融的支持、协调、服务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为进一步推动我省金融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促进经济和金融的良性互动,使金融业更好地服务于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金融工作促进金融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发挥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离不开金融的强有力支持,而经济发展又是金融稳步健康发展的基础。金融工作事关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我省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省份,加快经济发展是各级党委、政府的第一要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财政体制和投资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长期以来靠财政投入的单一投资体制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金融在建设中的地位作用显得更加重要。切实加强金融工作,加快金融业发展,是我省当前一项迫切任务。

充分发挥金融业在全省经济工作中的作用,要从云南的经济和金融工作实际出发,积极探索金融工作发展的新思路。我省金融工作的发展思路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国有商业银行深化改革,支持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高度重视地方金融机构发展,建立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和完善政策性金融业务,构建一个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不断增强金融业的整体实力,继续保持和巩固我省金融在西部地区的优势,为加快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保障。各级政府和各金融机构要进一步深化对金融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认识金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充分认识金融在市场资源配臵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增强做好金融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金融工作,牢固树立发展意识和服务意识,切实履行好职责。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加强对金融业的支持力度,把加快金融业的发展,维护金融稳定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统筹规划,帮助协调解决金融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优化金融环境,更好地发挥金融业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二、进一步加大信贷对经济工作的支持力度

各金融机构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的政策,结合云南实际,正确处理好落实宏观调控政策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要积极做好存款的组织工作,保持存款的稳定增长,盘活现有资金存量,加大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信贷投入。各银行机构和城市、农村信用社要积极筹措信贷资金,调整优化信贷结构,确保信贷计划增长目标的实现。根据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全省金融机构在 2007年以前,每年信贷增长比例要达到13%以上,贷款余额要在2004年3450亿元的基础上到2007年突破5000亿元。2005年全省金融机构存贷款的建议目标是:确保各项存款余额增长600亿至650亿元;确保各项贷款增长500亿元,力争实现600亿元。

三、积极做好不良资产的处臵工作

一要抓住国有商业银行深化改革的机遇,积极做好不良资产的处臵工作。建设银行省分行、中国银行省分行要在去年剥离、核销不良资产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争取再处臵一批不良资产。工商银行省分行、农业银行省分行要认真做好改革的各项准备工作,制订不良资产处臵工作的方案,尽可能多的剥离和核销不良资产,优化资产质量,壮大发展实力,促进自身发展和地方企业的发展。

二要做好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正常的核呆工作。尤其是农村信用社要充分用好用活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各项优惠政策,降低不良贷款比例。工商、公安、审计、法院等有关部门,要配合金融机构做好核销工作。

三要做好资产管理公司的资产处臵工作。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争取国家有关政策的支持,加快资产处臵工作的步伐。

四、积极推动银政信用合作建设的开展

为了加快全省重点项目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省政府和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了省行合作协议。银政信用合作项目的组织实施,有力地推动了我省投融资体制的改革。银政信用合作建设是以信用建设为主线,运用组织增信,将政府的组织 协调优势与银行的融资优势相结合,通过信用合作来实现政府的发展目标。要继续开拓创新,丰富和发展政府与银行合作的范围和内容。省级各有关部门和各州、市、县(区)政府要高度重视银政信用合作项目建设,积极推介优质项目,搭建并完善政府融资信用平台,争取每年融资水平有较大幅度增加。要认真组织好已定项目的实施工作,加强资金管理,发挥效益。要继续加强省政府同国家开发银行的银政信用合作建设,省级有关部门和国家开发银行省分行要把银政信用合作项目建设作为自身建设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强协调配合,认真搞 好项目的申报审批工作,争取国家开发银行的资金支持,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要积极发展省政府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银政信用合作建设,进一步拓宽合作渠道。

五、加强银企合作,建立良好的银企合作关系

金融机构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强化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各银行机构要积极创新金融产品,解决好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要确定一批重点服务联系的骨干企业,为重点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要选择市场信誉好、产品销售旺、发展潜力大的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在融资、企业发展规划等方面加强服务;要支持一批重点企业搞好技术改造,增加企业技改投入,促进企业发展;要积极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增加流动资金的信贷投人。

企业要加强同金融机构的联系,强化经营管理,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信誉,争取金融机构的理解、支持和帮助。要信守合同,积极偿还贷款,维护银行合法权益。为进一步改善银行和企业的关系,促进银行改善服务,提高服务水平,年内在全省开展一次百户企业评银行活动。组织100户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对省内各家银行进行评议,重点评议银行执行国家有关金融产业政策的情况、信贷服务情况。通过评议活动,评选出一批服务好的金融机构,督促服务工作不到位的金融机构进行整改。

六、深化地方金融机构产权制度改革,壮大地方金融实力 昆明市商业银行、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红塔证券公司、太平洋证券公司、农村信用社省联社及部分州市城市信用社是我省的地方金融机构。地方金融机构的改革、发展和风险防范,事关我省稳定和发展的大局,是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责任。要高度重视地方金融机构的改革、发展和风险防范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给予扶持,壮大地方金融实力。

认真做好昆明市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改革。一要调整昆明市商业银行股权结构,抓紧办理新进入股东的审批手续。二要规范股东和董事会的行为,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监督管理。三要进行增资扩股,拟在现有股本金5.6亿元的基础上再增加5亿元以上,通过增资扩股,进一步化解风险,增强发展实力,使昆明市商业银行成为我省一个重要金融机构。要做好玉溪、曲靖城市信用社改制为城市商业银行的工作。要继续督促太平洋证券公司 做好各项改革工作,建立完善 各项制度,加强风险控制,实现平稳发展。要继续抓紧做好农村信用社的改革试点工作。

七、创新金融工作、扩大金融对外开放

立足做强做大云南金融业,不断创新金融工作。要扩大投融资渠道,逐步改变单一的间接融资渠道,充分吸引社会资金、企业资金参与投资,积极发展直接融资业务;要创新金融产品,增强服务功能,改变传统的金融服务方式,大力发展中间业务;要改善边贸金融服务工作,改进传统业务,促进发展;要创新金融体制和金融机制,积极发展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金融,增强活力。继续推进我省金融对外开放。要鼓励外资银行在我省设立分支机构,继续扩大我省同东南亚国家的金融交流合作;要鼓励和吸引省外、国外战略投资者参股我省金融机构,不断壮大我省地方金融机构实力;要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走出去”战略,为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和服务。

八、建立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长期以来,我省农村信用社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方向,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农业贷款已占全省金融机构农业贷款余额的85%以上,已成为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和支持“三农”发展的主力军。我省农村信用社规模总量在全省金融行业中占一定地位,存贷款规模居全省金融机构第4位。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促进农村信用社发展是今年金融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国务院已批准我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农村信用社管理权限由中央移交省政府。从2005年3月1日起,新组建的省联社代表省政府对全省农村 信用社实施管理。今年,我省全面启动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通过3年的改革,到2008年末,各项存款余额要突破100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在2003年末的基础上翻一番,不良贷款率降至15%以下,全省盈亏相抵盈利3亿元以上。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要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产权制度改革。要抓紧官渡等10个县(市、区)组建农村合作银行的工作,尽快完成89个县级联社统一法人的改制工作。二是积极做好管理体制的改革工作。省联社要抓紧完成州市办事处的组建工作。三是积极做好增资扩股工作,要按照国家关于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分期分批做好增资扩股工作。四是积极做好清产核资和申请专项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工作。

要进一步发挥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在“三农”服务中的作用。认真组织好农业银行金融服务“三农”云南行动计划合作协议的实施工作,支持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信贷扶贫工作,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九、大力发展资本市场

我省资本市场发育程度低,上市公司数量少,融资规模小,难以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要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扭转资本市场发展滞后的局面。一要争取今年有3至5家公司上市发行股票,融资规模要达到25亿元左右。二要做好已上市公司的再融资工作,增发新股、配股、发行可转换债券规模达5亿至10亿元,积极推动上市公司优化重组、收购兼并。三要新增辅导备案企业3至5家。四要积极争取组建1家基金公司,继续扩大产业投资基金的试点。五要 继续保持红塔证券公司的良好发展势头,使之成为全国重要的证券公司。

十、加快保险业的发展重视和发挥保险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加快保险业的发展。2005年,全省保险业保额要力争增长15%-20%。在巩固提高财险、寿险行业的基础上,适时开发和推广适销对路的新险种,改善和提高保险服务水平,不断满足广大人民对保险的需求。要大力发展煤炭、建筑等行业雇主责任保险,积极推广商场、娱乐场所等公共责任保险,发挥保险在社会公共安全事故处理中的重要作用;要稳步开展企业年金和健康保险业务,为城镇职工提供补充养老和医疗保险服务,积极发挥商业保险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要大力开拓县域保险市场,积极推进农村种养两业保险、农民养老、医疗保险等各项试点工作的开展,加大保险服务“三农”的力度;要加快农业保险试点和保险参与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步伐,推动农村保险的发展。

十一、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密切协作,强化金融监管。各级、各部门应积极支持、配合金融监管机构开展工作,与辖区的金融监管机构落实分工责任,健全协调机制,形成合力,共同做好辖区的金融监管工作,确保一方金融稳健运行。金融监管机构和人民银行要加强监管合作和信息交流,形成监管合力,共同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切实加强对金融业的风险监测,主动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的联系,建立沟通及时、反应迅速、配

合密切、步调一致的金融稳定协调机制,把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努力把云南建成金融运行安全区。

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地方金融机构的领导,防范和化解地方金融风险。要督促地方金融机构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强化监督,平稳运行。要切实加强对地方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财政部门要加强对注册地在云南的地方金融机构的资产和财务监管,要建立财务检查制度,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地方金融机构执行财务会计制度的情况进行检查,提高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建立地方金融机构重大经营事项报告制度和风险报告制度,定期召开地方金融风险分析会,发现风险隐患,及时处臵。地方金融机构要定期向财政部门报送财务报表,汇报有关情况。继续抓紧地方金融机构的风险处臵工作,确保地方金融机构健康平稳运行。继续抓好云南证券公司、金旅信托公司的清算工作。抓好8个城市信用社的市场退出工作。妥善处臵好影响社会稳定的金融案件,做好社会稳定工作。

十二、改善金融信用环境

一要进一步加大信用环境整治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金融信用环境。各级政府要率先垂范,以政府诚信带动企业诚信和社会诚信。要针对本地区、本部门及各行业在信用环境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从重点环节、重点部位人手,大力加强诚信建设。要积极开展金融安全区的建设,把昆明、大理、曲靖等城市建成金融安全示范区。积极开展创建“守信用讲诚信企业”活动,由人民银行牵头,经委、税务、工商、银监局以及银行机构共同研究制定办法。要在全省范围内 公布一批“守信用企业名单”,树立一批诚实守信的企业典型。二要在全省深入开展清收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家公职人员拖欠农村信用社贷款的专项工作,认真清理并积极清收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拖欠农村信用社的贷款,限期清收国家公职人员拖欠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对全省县乡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拖欠的农村信用社贷款及为企业等单位担保拖欠的贷款本金6.6亿元,国家公职人员拖欠的农村信用社贷款及为他人担保拖欠的贷款本金3.83亿元,要在今年6月30日前清理完毕。对逾期不能归还的要采取行政和法律手段进行处理。要在取得经验基础上,积极清收国家公职人员拖欠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三要积极维护金融机构合法权益,各级司法部门要依法严厉打击各种逃废金融机构债务的行为。在企业改制工作中,要落实好企业的银行债务,坚决制止企业借改制之机悬空、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要加大对破坏金融秩序和金融犯罪案件的查处力度。

十三、切实做好对金融业的协调服务工作

省政府金融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承担着对金融业协调服务的任务。省政府金融办要按照省政府金融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的要求,积极履行职责,搞好协调服务工作。要建立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机制,主动加强与金融机构的联系,收集汇总金融工作情况,了解金融机构的意见、建议,及时向领导小组领导进行汇报。要定期召开省政府金融工作协调领导小组会议,原则上每年召开2次,分析研究金融工作的重大问题。省级有关综合部门要主动与金融机构加强沟通联系,及时沟通情况,研究协调解决问题。要充分发挥人民银行和金融 监管机构的协调作用,及时通报情况,搞好协调指导。各州、市、县(区)政府要积极搞好为金融机构的服务工作,促进地方金融业的发展。建立完善金融工作考核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目标考核与奖励制度,积极引导各级金融机构加大对我省经济的支持力度。为提高金融机构为经济社会发展搞好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省级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资金,对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省级金融机构进行奖励。

云南省人民政府

二00五年四月十三日

第二篇:徐水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工作促进金融业发展的意见

徐水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工作促进金融业发展的意见 各乡镇人民政府、城区办事处,县政府有关部门:

为进一步推动我县金融业健康快速发展,促进金融和经济良性互动,使各金融部门更好的为经济建设服务,现就进一步加强金融工作,促进金融业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发挥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为充分发挥金融业在全县经济工作中的作用,我县金融工作的发展思路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巩固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成果,支持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高度重视和扶持地方金融机构发展,建立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和完善政策性金融业务,构建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不断增强金融业整体实力,为加快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保障。

各有关单位要进一步深化对金融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发展意识和服务意识,增强做好金融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加快金融业发展,维护金融业稳定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规划,帮助协调解决金融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金融部门要主动了解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状况,有效融入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好地发挥金融业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

二、进一步加大信贷对经济的支持力度

各金融机构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和金融方针政策,结合徐水实际,正确处理好落实宏观调控政策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积极支持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和行业,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积极稳妥地发展农户小额贷款业务,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和助学贷款工作;积极支持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运用好信贷手段支持贫困地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农村信用社要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方向,通过深化改革,更好地发挥农村金融服务主力军作用。各银行机构和农村信用社要积极筹措信贷资金,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信贷投入,确保信贷计划增长目标的实现。根据徐水经济社会发展状况,2007年全县金融机构有效资金投入纯增应达到5亿元以上,其中:工行纯增1500万元、建行纯增7050万元、农行纯增546万元、农发行纯增 3040万元、中行纯增995万元、联社纯增36000万元、邮政储蓄纯增669万元。年内成立四维投资中心,争取省开行、国家农发行政策性贷款不少于2 亿元。

三、积极做好不良资产处置工作

抓住深化改革的机遇,积极做好不良资产处置工作。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要做好改革的各项工作,用好、用活、用足有关政策,解决历史包袱,优化资产质量,促进自身发展和地方企业的发展。工商、公安、审计、税务、法院等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做好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正常的核销呆坏账工作。积极支持各类资产管理公司的 2 资产处置工作,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加快资产处置步伐。

四、加强和推动银政合作、银企合作建设

继续丰富和发展政府与银行合作的范围和内容,积极发展同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合作。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项目建设,积极推介优质项目,搭建并完善政府融资信用平台,争取每年融资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认真组织好既定项目的实施工作,尽快发挥项目效益;加强协调配合,认真组织好项目的申报审批和储备工 作,争取银行更多的资金支持。

金融机构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强化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各银行机构要积极创新金融产品,解决好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要确定一批重点服务联系的骨干企业,为重点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要选择市场信誉好、产品销售旺、发展潜力大的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在融资、企业发展规划等方面加强服务;要支持一批重点企业搞好技术改造,增加企业技改投入,促进企业发展;要积极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增加流动资金的信贷投入。企业要加强同金融机构的联系,强化经营管理,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信誉,争取金融机构的理解、支持和帮助。要信守合同,积极偿还贷款,维护银行合法权益。

五、深化金融企业改革,壮大地方金融实力

继续支持国有商业银行创新体制和机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逐步建立起决策、管理、监督相互制衡的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增强抵御风险、自我发展和参与竞争的能力。突出抓好地方金融机构的改革与发展。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支持组建农村合作银行,加大对小城镇建设、县域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提高金融服务“三农”的水平。按照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人民的要求,增加改革力度,增强投融资能力。规范民间融资行为,引导好社会投资。

六、加快保险业发展

重视和发挥保险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加快保险业发展。各部门要积极支持保险业发展,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形式的发展格局。使保险经营更加集约化,市场竞争更加规范,保险产品更加丰富,保险功能更加强大,保险覆盖率更加扩大,核心竞争力、渗透力显著增强,保险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更加紧密。保险业要加快产品和服务创新,不断提高保险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参与度,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要积极推广商场、娱乐场所等公共责任保险;稳步开展企业年金、补充养老和健康保险业务,为城镇职工提供补充养老和医疗保险服务,积极发挥商业保险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开拓县域保险市场,积极推进农村种养业保险、农民养老、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等各项涉农保险业务试点工作,加大保险服务“三 4 农”的力度;加快农业保险试点和保险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步伐,推动农村保险业务的发展。

七、积极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各相关部门要积极支持配合金融监管机构开展工作,落实责任,健全协作机制,多方联动,形成合力,共同做好金融监管工作,确保一方金融稳健运行。要切实加强对地方金融机构的领导,督促地方金融机构规范管理,强化监督,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建立地方金融机构重大事项报告制度、风险报告制度和分析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置风险。银行监管部门要依法加强监管,切实规范金融机构经营行为,严厉查处各种违法违规经营行为,降低银行案件发案率。人民银行和银行监管部门要与公安、工商、司法等部门密切协作,形成监管合力,严厉打击各类金融违法行为,引导社会公众自觉抵制非法金融活动,最大程度地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维护金融和社会秩序的稳定。人民银行和银行监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金融业风险的监测,密切与政府有关部门的联系,建立沟通及时、反应迅速、配合密切、步调一致的金融稳定协调机制,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努力把徐水建成金融运行安全示范区。

八、加强信用环境建设

一要进一步加大信用环境整治力度,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要针对本地区、本部门及各行业在信用环境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 5 题,从重点环节、重点部位入手,加强诚信建设。开展创建“守信用讲诚信企业”活动,由人民银行牵头,经贸、税务、工商、银行监管部门以及银行机构共同研究制定办法,在全县公布一批“诚实守信企业”,树立典型。要发挥金融部门在优化金融信用环境中的主导作用,对金融环境好、信誉高的乡镇和企业给予重点支持;二要积极清收国家公职人员拖欠银行贷款。由政府统一组织,人民银行、监察部门、银行监管部门以及各银行机构制定可行的清收方案,有效解决国家公职人员拖欠贷款问题;三要积极维护金融机构合法权益。司法部门要依法严厉打击各种逃废金融机构债务的行为。人民银行和银行监管机构要全面掌握企业和个人逃废债务的情况,实施有效监控。要规范企业改制行为,落实好银行债权,坚决制止企业借改制之机悬空、逃废银行债务。加大各类金融犯罪案件的查处力度。四要规范各类涉贷中介收费,发改局、财政部门要牵头组织对贷款抵押、担保、评估等涉贷收费项目进行清理,核定适当收费标准,规范收费行为,取缔超范围、超标准、不合理收费,降低贷款成本。

九、切实做好协调服务工作

县政府将加强对金融工作的支持、协调、服务。各经济综合部门要主动与金融机构加强沟通联系,研究协调解决问题。各相关部门要积极为金融机构提供服务,促进我县金融业发展。各银行机构也要积极主动与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县金融办要积极引导各金融机构加大对全县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十、确保完成信贷目标的奖惩措施

为增强金融机构支持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县政府将实行工作目标责任制和奖励制度,即奖励在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金融机构。县政府将对各金融机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排队,对完成任务目标,且完成比排前三名的,进行表彰奖励。各金融机构完成任务情况将和服务满意率一起作为行风评议的主要内容。

金融工作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影响重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县政府的部署,根据本意见的要求,高度重视,提出改善和加强金融服务的具体办法、措施,明确责任,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二00七年五月十四日

第三篇:济南市关于进一步促进金融业发展的意见

济南市关于进一步促进金融业发展的意见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为充分发挥省会优势,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大力促进金融业发展和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全面推进金融生态建设,优化金融业发展环境

(一)大力推进“诚信济南”建设。依托人民银行“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加快建设包括非银行信用信息在内的社会征信体系。加强政府诚信建设,兑现落实各项政策和承诺。全面推进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社区建设和企业信用评级工作。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舆论监督等手段,积极构建社会信用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对信用好的企业和个人,在项目审批、工商年检等方面给予优惠和便利,对不讲信用的企业和个人要依法制裁和曝光。

(二)积极维护金融稳定。各县(市)、区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人民银行和监管部门履行职责,依法强化监管,促进金融安全高效稳健运行。要积极采 取综合措施,依法严厉打击扰乱金融秩序的违法行为,严肃查处恶意逃废银行债务行为,涉嫌犯罪的要及时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三)建立金融生态环境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制定实施金融生态环境评价考核办法,评估全市金融生态环境状况,针对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积极采取措施,不断优化全市金融生态环境。

(四)设立济南金融论坛。邀请国内外知名金融专家学者,研究探讨金融改革和发展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指导我市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积极营造金融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实施扶持政策,促进金融业加快发展

(一)设立市金融业发展专项资金。自2007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用于奖励对地方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金融机构以及对金融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等。

(二)鼓励金融机构法人总部或地区总部来济落户。对在我市新设立或迁入的金融总部,根据注册资本情况,一次性补助200-2000万元;新设立或迁入的金 融机构地区总部,一次性补助100万元。上述补助资金,经市金融业发展协调服务领导小组确认并报市政府批准后,由市财政安排。

(三)支持和鼓励引进金融人才。鼓励我市金融机构引进国内外高级管理人才,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人事部门要积极为金融机构提供人才招聘、人事档 案管理、职称评定、毕业生接收手续办理等服务。对金融机构需要引进外国专家、留学人员的,人事部门要在立项申请、经费资助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金融机构 从业人员和家属子女来济落户的,公安部门要根据《济南市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暂行办法》(济政发„2005‟32号)的有关规定,在户口迁移等方面提供便利; 家属来济工作的,有关部门要积极协助办理相关手续;子女入学享受本市居民同等待遇。

(四)搞好协调服务。对金融机构自用的土地、房屋权属手续不完备的,参照《济南市市属企业国有产权改革若干问题试行规定》(济政发„2006‟5号)的相 关规定,有关部门尽快予以完善手续,并减免有关费用。金融机构的房产、土地使用证需更名的,有关部门按程序加快办理。

三、积极支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一)积极支持国有银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主动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支持地方性银行机构加快发展,增资扩股,提高资本充足率,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 业制度,提高综合竞争力。鼓励和支持市商业银行尽快实现跨区域经营和上市融资。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支持,开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改革试点,尽早将我市列入 村镇银行、专业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范围。

(二)支持金融机构清收盘活不良贷款。对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过程中需要剥离不良资产的,市有关部门要积极协助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对地方银行机构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不良贷款,要积极主动采取措施,帮助金融机构妥善处置。

(三)支持金融机构加快抵债资产处置。对银行机构因借款人抵债而取得的土地、房产等资产,在其过户及变现时,税务、工商、国土、规划、房管、市政公用等部 门要从简加快办理相关手续。对不能提供相关权属证明造成无法过户的,通过诉讼程序解决,房管部门依据生效的法律文书办理确权发证手续。加强对按揭房地产的预售合同备案管理,避免出现重复登记、一房多卖现象。

四、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推动金融业加快发展的工作机制

(一)进一步加强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市金融业协调服务领导小组要认真组织好金融协调服务工作,研究解决促进金融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各县(市)、区及高新区 要确定相应责任部门,做好对驻地金融机构的服务。健全完善济南地区金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与山东银监局、证监局、保监局和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营业管理部 等交流经济金融运行信息,协调政府部门与金融机构搞好工作配合,帮助金融机构解决改革、发展和稳定中的问题。

(二)建立金融工作咨询制度。成立市政府金融业发展咨询委员会,发挥金融科研机构、专家和金融机构专业人员的参谋作用,就促进金融业发展和区域金融中心建 设,向市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意见。建立全市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由市金融办会同有关部门,制订金融信息资源调查、统计和交流制度。

(三)建立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工作机制。制定金融风险处置预案,建立金融风险预警机制,把风险及时化解在萌芽阶段,维护金融稳定。

本意见适用于在我市范围内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证券和保险业等金融机构扶持政策另行制定。

本意见具体实施细则由市金融办会同市财政局等有关部门制定。

第四篇: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金融业发展的意见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金融业发展的意见

为发挥金融业支持灾区重建工作的重要作用,促进青海金融业快速发展,2010年5月19日,青海省人民政府以青政〔2010〕33号印发《关于促进金融业发展的意见》。该《意见》分金融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推进金融合作和创新,提升金融业服务水平;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扩大企业直接融资规模;发展和完善保险市场,积极探索保险创新;建立健全融资服务机制,构筑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整合金融资源,加快地方金融机构发展;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强化信用体系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建立健全保障措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9部分。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金融业发展的意见 青政〔2010〕33号

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近年来我省金融业不断发展壮大,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与其他地区蓬勃发展的金融业相比,我省金融产业发展仍较为滞后,与经济社会发展还不相适应。为深入贯彻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充分发挥金融业支持灾区重建工作的重要作用,大力促进青海金融业快速发展,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金融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金融工作全局,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为基础,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强化监管和优化服务为保障,加快调整金融业结构、完善金融市

场体系、发展壮大金融机构,增强金融业对经济的支撑力和渗透力,提高金融要素集聚水平和配置能力,进一步发挥金融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中的积极作用,努力把我省建设成青藏高原金融发展的繁荣区、金融生态环境的优质区和金融运行的安全区。

(二)发展目标

1.金融业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不断提升。到2015年,全省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6%。

2.银行业金融机构规模稳步扩大。到2015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达到4000亿元左右,人民币各项贷款达到3000亿元左右。引进2家以上全国股份制银行或外资银行在我省设立分支机构,设立15家以上村镇银行或农村商业银行,青海银行实现跨区经营并积极推动在主板上市。

3.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充分利用股票、债券、基金等多种融资工具,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到2015年,力争全省上市公司达到18家,融资额达200亿元以上。

4.保险业保持较快发展。到2015年,全省保费收入达到50亿元,保险密度达到500元/人,保险深度达到3%以上。

5.融资性担保机构稳步发展。建立覆盖全省的担保体系,做大做强现有担保机构,组建省级“再担保机构”。到2015年,全省融资性担保机构在保责任余额达到150亿元以上。

二、推进金融合作和创新,提升金融业服务水平

(一)加大金融机构引进力度。积极引入省外股份制(外资)银行、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基金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金融

机构到青海设立地区总部和分支机构,引导和鼓励各类产权交易机构落户或在青设立分支机构,繁荣我省金融市场。

(二)鼓励和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做大做强。鼓励和支持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开展体制机制创新、组织模式创新、产品服务创新、技术手段创新,切实增强我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加快省内金融市场体系、金融运行机制、金融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全面对接,拓宽金融服务领域。

(三)突出金融对产业的服务和支持。加强政府部门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充分发挥人民银行“窗口指导”的重要作用,营造有利于银行业优化信贷结构、增加有效信贷投放的良好政策环境。完善政银企长效合作机制,综合利用基金、贴息、担保等方式重点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支持,强化对支柱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的支持力度,切实保障骨干企业、重点项目信贷需求,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资金的倾斜力度,逐步提高中小企业新增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的比重。

(四)推进农牧区金融业务创新。进一步完善支农、惠农、助农的金融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建立信贷“绿色通道”,简化贷款操作流程,提高贷款发放效率,为农牧区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金融服务。加快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提高农牧区金融网点和服务覆盖率,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农牧区和县域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

三、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扩大企业直接融资规模

(一)推动符合条件的优质企业上市融资。鼓励大中型企业到主板市场融资,支持中小企业通过创业板上市融资。支持具备条件的上市公司通过增发、配股等方式进行再融资。建立上市后备企业储备库,实行分类指导、动态管理,形成“培育一批、申报一批、发行一批”的上市后备企业梯队。

(二)积极支持和推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工作。充分发挥上市公司的融资平台作用,通过向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的方式,使其迅速做大做强。鼓励优质企业通过买壳或收购控股权等方式重组已上市公司,或通过并购重组的方式,彻底解决上市公司历史遗留问题,发挥互补优势,切实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三)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债券融资。鼓励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可转换债券。积极推动中小企业发行集合债券。扩大支持和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债务融资工具募集企业发展资金。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创造条件申请发行次级债等资本性债务工具和金融债。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和利用国内期货市场进行价格发现、套期保值、规避风险,使期货市场成为企业提高收入、控制成本、管理库存和稳定生产的重要工具。

四、发展和完善保险市场,积极探索保险创新

(一)健全保险组织体系和市场功能。支持各类保险公司到青海设立分支机构,重点发展养老保险、健康保险、农业保险和责任保险等险种。大力支持保险代理、经纪、公估等中介机构发展,发挥保险中介机构在销售服务、风险评估、查勘定损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提高保险市场的运行效率。

(二)进一步发展“三农”保险。运用政策扶持、保费补贴等手段,支持和促进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扩大种植业保险和养殖业保险 的试点范围。不断探索和完善农业保险经营机制和发展模式,通过设立地方性政策性农业保险专用基金等方式确保农业保险的顺利开展。

(三)积极推进保险业务创新。积极探索保险机构创新适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险产品。切实加大保险资金在我省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中的投资,增加建设资金来源。

五、建立健全融资服务机制,构筑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

(一)完善融资性担保体系。完善融资性担保体系建设规划,继续扶持融资性担保机构建设,鼓励和引导担保机构扩大规模、创新产品、深化服务,全面提升其为中小企业、种养殖加工户、个体工商户等提供融资担保的能力。

(二)加快发展创业投资体系。加快发展创业投资企业。增加政策性创业引导基金规模,通过参股或跟进投资等方式引导各类创业投资聚集,为我省重点产业特别是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三)积极推动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和运作。充分发挥我省作为资源大省的优势,着力发展资源金融。通过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广泛聚集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我省优势资源领域,以创新的金融产品和工具支撑资源综合利用。积极推动设立“西宁国家低碳产业投资基金”,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四)加快发展各类金融中介服务组织。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自我约束、利益协调、信息沟通、改善服务等方面的独特作用。通过改制、重组、引进等方式,发展一批专业性强、信誉度高、服务水平好、有竞争能力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公司以及资信评级、投资理财、经纪、租赁、代理等金融中介服务机构。积极推广涉及面广、功能较为完备 的“金融超市”,为企业及金融机构提供多元化、全方位的服务平台,推动金融中介服务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六、整合金融资源,加快地方金融机构发展

(一)加快做大做强青海银行。全力支持青海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吸引优秀人才,利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服务方式,提高整体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加快青海银行增资扩股步伐,股本金增至20—30亿元。到2015年,实现分行数达到5个以上,逐步实现区域性现代商业银行的战略布局。

(二)加快农信社改革。积极推进农信社深化改革,在稳定县域法人机构的基础上,将符合条件的法人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改变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产权制度、风险防范措施等制约因素,不断提高经营能力、盈利能力和管理水平。

(三)加快证券、期货、信托业发展步伐。积极推进天源证券、财富期货等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股权调整、增资扩股工作,促其尽快做大做强。加快庆泰信托整合重组步伐。促进地方非银行业金融机构深化改革,通过产品创新与服务创新,立足省内,面向全国拓展业务领域,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

(四)加快融资性担保平台建设。通过财政专项资金的引导及其他政策支持,进一步提高担保机构的风险承担能力。积极探索成立省级“再担保公司”,加大对担保机构的再担保支持力度,增强担保机构担保能力,放大担保倍数,扩大担保规模,提升担保质量,增强为生态保护、节能减排、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企业、“三农”事业服务的力度。

(五)加快推进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稳步推进,合理布局,加快推进在各州地市试点,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六)加快培植新的地方金融机构。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积极探索设立地方保险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重点推进具备条件的企业发起组建地方法人保险机构、基金管理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

七、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一)发挥各类金融机构防范金融风险的主体作用。鼓励和支持各金融机构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内控管理水平,有效防范各类经营风险。进一步加强行业协会的建设,引导金融机构加强行业自律、合规经营。

(二)完善风险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建立金融突发事件通报及金融风险预警通报制度,探索风险处置协调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落实风险处置责任。

(三)规范引导民间融资行为。切实改善投资环境,增强政策的透明度,加强对民间融资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分析和监测民间融资情况,防止非法金融活动,促进民间融资健康发展。

八、强化信用体系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一)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按照建设“信用青海”要求,以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建设为切入点,大力推进和完善金融信用建设。进一步完善企业和个人信用评价制度,强化失信惩戒机制,地方政府协助金融机构消化历史沉淀的不良贷款,对不讲信用的企业和个人采取严格的惩戒措施。加快全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推进“金融生态县”、“信用村镇(乡)”、“信用社区”创建工作。进行全省范围内的州地市(县)金融生态建设评比,评选优秀“金融生态安全区”、“金融创新区”、“金融生态县”。

(二)维护金融市场良好的竞争秩序。依法打击金融犯罪活动,大力打击逃废金融债务行为、骗保骗赔行为,加强金融债权司法保护。依法取缔非法集资、地下钱庄、地下保单、非法外汇、非法发行股票及证券交易等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活动。坚决打击金融欺诈、高利贷、非法买卖外汇、制贩售假人民币和洗钱等非法活动。加强典当、担保、寄售(寄卖)、非融资租赁信用评级等相关行业的发展规划。

(三)建立健全金融监管平台和制度。建立促进创新的金融监管平台与制度,形成和维护相对宽松的金融创新监管环境,建立政府相关部门与监管机构的信息共享的金融监管平台与制度,增强全省经济金融信息的对称性,实现经济综合部门与金融机构的无偿信息数据交流。促使金融机构建立起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对金融风险进行有效识别、预测、防范和化解。抓好金融稳定工作,确保金融安全。加强与公、检、法、司及新闻单位之间的合作与协调,认真做好风险防范和舆论引导工作,加大打非工作力度。

(四)进一步完善金融法制建设。加强法制建设,加快地方金融立法步伐,促进金融业的健康发展,维护和保障地区金融安全和经济安全。

九、建立健全保障措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一)强化财政政策支持。设立促进青海金融业跨越发展专项资金。省财政每年在预算中安排一定数额的资金设立青海省金融业跨越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全省金融业跨越发展。

1.金融监管机构及金融机构业绩考核奖励。建立健全对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考核激励机制。根据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经营业绩,分门别类设立年终奖励机制,给予业绩突出的金融机构领导班子一次性奖励

10—50万元。根据中发〔2010〕5号文件关于鼓励各银行将存款主要用于当地贷款的精神,建立“财政资金存款与金融机构对地方经济支持度挂钩机制”。制定切实有效的奖补措施,鼓励银行用足贷款限额;对存贷比达到70%的国有商业银行、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达到60%的地方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政府部门须将财政性资金存入该类金融资源利用率高的金融机构,以帮助扩大存款来源,提高筹资能力。对达不到这一要求的,由省金融办提出警示,若在一段时间内仍不能改观的,要限制其与政府各类资金的合作,并将各部门在各行存款情况及各行存贷比对照情况在全省通报。

2.新设金融机构的奖励。自2010年起,凡在青海境内新设总部性、地区总部性金融机构以及一级银行业分支机构的,给予一次性补贴。注册资本10亿元以上的,补贴1000万元;注册资本10亿元以下、1亿元(含1亿元)以上的,补贴注册资本的1%。对在引进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的个人,由新设立的金融机构给予一定的奖励。对新设金融机构的营业用房,在规划、购买和租用上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或优惠政策。购买和租用的优惠政策,由所在地政府制定。加快制定对偏远地方新设农村金融机构的费用补贴办法,因地制宜,确保三年内基本消除基础金融服务空白乡镇和通过创新服务手段实现金融服务在全省乡镇的全覆盖。

3.银行普惠贷款增长奖励资金。鼓励和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项目、中小企业、“三农”事业等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补偿奖励标准为金融机构当年新增科技项目、中小企业、“三农”事业贷款超过15%以上部分的1%。对贷款增幅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的金融机构,按新增贷款的0?1‰给予奖励,单个金融机构奖励总额最多不超过50万元。

4.企业上市融资激励。凡我省在境内外首发上市的公司,按其扣除发行费后的融资额情况给予奖励:融资额1亿元人民币以内(含1亿元)的,奖励50万元;融资额1—2亿元(含2亿元)的,奖励100万元;融资额2亿元以上的,奖励200万元。上市公司实现再融资的,按再融资额(扣除发行费用及省内法人股东认购部分)的0?2%给予奖励,奖励最高限额为100万元。以上奖励的实施范围是,累计募集资金70%以上在省内投资的首发上市的公司和实现再融资上市公司的高管人员。对上市(借壳)申报材料被中国证监会正式受理的企业和对集合发债业经国家相关方面通过的企业,所发生的上市、发债工作费用给予适当补贴。安排专项资金奖励对企业改制上市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等;各级政府都应建立本级扶持企业上市专项资金。5.支持融资性担保体系建设。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全省支农信用担保、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创业小额贷款担保三个体系建设。按当年担保公司股东新增资本金数额的5—10%给予补贴。

6.支持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从2010年起,执行5年支持小额贷款公司扶持政策,支持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按当年股东新增资本金数额的5%给予补贴。7.保费补贴。继续增加农业保险保费补贴专项资金额度,增强“三农”事业抵御风险能力。

8.支持金融人才奖励。每年安排专项资金2000万元用于金融人才引进、培训和奖励工作。具体办法由省金融办督相关方面另行制定。

(二)强化税收政策支持。重视金融税收制度对金融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完善符合我省实际的金融业税收政策。

1.加强上市后备企业的政策扶持。对上市后备企业资本市场融资中因审计调账增加利润等原因所增加的税费,在企业完成融资后,3年内地方所得税留成部分的70%返还给企业。

2.对新设的金融机构享受所得税、营业税、房产交易税、契税的优惠政策。在企业盈利前由同级财政部门减半征收营业税;自盈利起三年内由同级财政部门按50%返还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凡在青海境内新设立的总部性、地区总部性和分支性金融机构开业或迁入5年内购买自用办公用房的,其房地产交易税费减半征收,按契税应缴税额给予50%的地方贴费。3.完善金融业税收政策。为扶持我省藏区金融业的发展,对藏区金融机构的营业税比照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政策,5年内按3%的税率执行。

4.调整个人收入分配办法。为鼓励引进金融高级人才,对我省新设金融机构或从省外聘用的高层次金融人才,按其上一实际缴纳的“工资、薪金所得项目”个人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由同级财政5年内给予70%的补贴。根据每年对省内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业绩考评结果,对原有金融机构高层次金融人才,按照个人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的一定比例给予补贴奖励。排名前二位的给70%补贴,排名中间以上名次的给予50%补贴。排名最后二位的金融机构不予补贴,其余名次给予20%补贴。

5.简化银行贷款损失认定程序。根据我省藏区发展特点,优化金融企业呆账认定办法,按照中央5号文件精神,加快贷款呆账核销。税务部门积极为金融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结合本省实际,进一步简化和规范审批手续,提高行政效率,积极做好贷款损失等各类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的审批工作。

6.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免征藏区金融机构贷款合同印花税。对藏区以外其他金融机构,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农村奖励性住房建设以及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房产合同,3年内暂缓征收印花税。

7.注重税收优惠与规范税收的结合。除出台税收优惠外,通过税收制度创新来实现金融刺激,实现税收优惠与制度建设有机结合。

(三)强化人才政策支持。确立金融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以高层次金融人才引进、培育为重点,统筹推进金融人才资源的整体开发。

1.人才引进。实施金融人才“小高地”建设项目。大力培养和造就一批在金融领域发展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对于我省急需的金融机构高层次金融人才,在工作和生活条件上创造条件,包括安家费补助、配偶工作推荐、子女高考、入学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对金融机构为引进急需高层次金融人才而支付的一次性住房补贴、安家费等费用,可列入当年职工福利费科目,按税法有关规定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2.人才培训。利用全国对口支援藏区政策实施的时机,加大为我省培养金融人才的力度。省内各类金融机构的负责人,可有计划、分批参加金融领导干部交流培训,加快建设中高级金融管理人才的培训平台,采取多种培训形式提高各级政府金融管理干部、金融机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金融素质。3.学习教育。强化对地方党政、各部门领导的金融理论学习教育工作,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自觉运用金融理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能力。加强对社会公众的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工作,广泛提高社会公众的金融意识。

十、加强组织领导,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省委、省政府对金融业发展的管理和协调机制,成立省金融工作领导小组,组建青海省金融办,统一指导协调全省金融业发展。建立地方金融首长负责制。各州(地、市)县要树立金融是现代经济核心,是区域经济命脉的思想,突出抓好金融工作,条件成熟的州(地、市)县也应成立对应的工作机构。加强对金融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服务工作,积极创造金融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全力支持金融业改革、创新和发展。

(二)进一步完善金融工作机制。加强与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的协调沟通;建立健全省金融办与政府相关部门、“一行三局”的联席会议制度,协调服务金融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三)编制金融业发展规划。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金融形势,对金融业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措施等内容进行科学规划和系统安排,编制全省金融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青海省人民政府 二○一○年五月十九日

[1]

第五篇: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金融稳定工作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的意见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进一步做好金融稳定工作 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的意见

鲁政办发〔2010〕54号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为切实加强金融稳定工作,推动全省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对金融稳定工作重要性的的认识

近年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和金融系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作为,科学务实,深化金融改革,加快金融创新,加强金融监管,努力推动金融业科学发展,金融机构体系日趋健全,金融发展活力持续增强,金融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全省金融业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目前,全省经济正处在由回升向好向稳定增长转变的关键时期,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仍然错综复杂,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依然存在,我国经济和金融运行中还存在较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随着转方式、调结构的深入推进,经济领域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也会在金融领域反映出来,将造成或可能造成一些潜在的金融风险隐患。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九届十次全会精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当前全省上下面临的重大任务。保持金融稳定,实现金融业健康发展,对于落实转方式、调结构的目标任务,做大做强我省金融产业,支持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各部门和金融机构要进一步提高对金融稳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正确处理促进金融业发展与防范金融风险的关系,坚持在推进发展中防范风险、在防范风险中推进金融业健康发展,保持金融健康稳定运行,推动经济文化强省建设。

二、积极做好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的金融稳定工作

做好金融稳定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各项部署,立足实际,突出重点,切实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大力促进地方金融机构(组织)健康发展。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切实落实有关扶持政策,努力消化历史包袱,降低不良资产率;积极推进银行化改革和高风险农村信用社并购重组,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内部控制,坚决堵塞违法违规漏洞;切实改进管理机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拓展支农服务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提高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水平,适时引进战略投资者,优化股权结构,提升管控水平,努力做强做大,增强核心竞争力和防御风险能力。引导和规范村镇银行发展,改进村镇银行经营环境。进一步完善小额贷款公司监管体系,加强风险防范,推进依法合规经营,坚决杜绝非法集资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违规放贷、使用非正常手段催债等行为。进一步做好融资性担保机构规范整顿工作,严格市场准入,强化属地监管责任,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风险内控机制,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积极解决转方式调结构中金融领域暴露出的矛盾和问题。认真研究并妥善解决部分企业在退出、转型、并购和重组过程中产生的金融债务问题,高耗能、高污染、产能过剩行业中沉积的信贷资金风险问题,淘汰落后产能过程中涉及的金融资产安全问题,以及一些新兴行业重复引进、重复建设项目的信贷风险等问题。要适应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加大金融改革力度,推进金融创新,改善金融服务,提高金融运行质量,促进实体经济和金融经济协调发展。

(三)高度重视企业资金链安全问题。继续贯彻落实好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合理把握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切实做好信贷工作。密切关注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努力保障正常生产经营所需资金供应,防止企业资金链断裂风险。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减排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资金保障力度,保证续建、投产和收尾项目资金支持的连续性。加大对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努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继续落实好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切实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供应,坚决抑制投资投机性行为,巩固调控成果,保持房地产市场长期稳定。

(四)进一步推动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建立健全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确保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之间有效制衡、协调运作。着力完善公司内控制度,加强外部审计,整改薄弱环节,堵塞风险漏洞。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确保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及时、透明,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严厉查处控股股东和关联企业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上市公司违规担保、利用非公允关联交易操纵利润、进行财务造假与内幕交易活动。对风险隐患突出、产业前景不佳、资产质量不高,以及面临退市的上市公司,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充分利用并购重组、股权置换等措施,及时化解风险隐患。

(五)积极促进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规范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10‟19号)精神,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工作措施,避免简单化和一刀切,防止因处理不当引发新的矛盾。进一步加强对融资平台公司的规范管理,不断提高融资平台公司资产质量和规范化管理水平。

(六)有效维护正常的经济金融秩序。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非法证券、非法期货、金融诈骗等各类非法金融活动,深入开展反假货币、反洗钱工作。充分运用日常监管、群众举报、媒体监督、舆情监测等手段,加强对各类非法金融活动的监测预警,及时做好重大案件的处置工作,防止引发群体性事件和重大恶性事件。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加强广告监管和媒体管理,加大金融法规宣传教育力度,创新宣传方法,引导全社会增强风险意识和稳定意识,营造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进一步加强社会征信体系建设,为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三、切实加强对金融稳定工作的组织领导

维护金融稳定是一项长期性任务,面临的形势复杂,涉及面广,要着眼建立完善长效机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一)建立健全维护金融稳定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机制。健全省、市、县三级金融稳定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确保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维护金融稳定各项部署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完善金融风险监测、预警、防范机制。坚持金融稳定形势分析和金融风险评估制度,加强信息交流,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工作效能。进一步完善金融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预案,根据形势发展变化加强演练,确保一旦发生金融突发事件,能够迅速控制、果断处置。

(二)严格落实维护金融稳定工作责任。各级政府是维护本地区社会稳定的第一责任人,要高度重视本地区金融稳定工作,将金融稳定工作作为整个社会稳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督促指导和检查考核。政府金融工作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做好金融稳定工作。人民银行要认真履行法定职责,监测、评估跨市场和系统性金融风险状况,协助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银监、证监、保监等金融监管部门要把推进金融发展与防范金融风险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分析、科学预测重大经济金融政策调整及形势变化对辖区相关行业的影响,分析和评估所监管金融行业的运行和风险状况,制定切实有效的风险防范应对措施。发展改革、财政、商务、公安、工商、国资等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要贯彻落实“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把好市场准入关,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金融风险。要根据工作实际,对金融稳定工作实行跟踪问效和科学评估,对因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而导致发生严重问题的,要严肃进行责任追究。

(三)认真解决影响金融稳定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要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前瞻性研究,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制定防范应对各种金融风险的对策;要不断探索金融风险形成规律,结合“十二五”规划编制和2010年金融工作,加强对制约金融业更好更快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的研究,制定金融业长期改革发展规划,为做大做强金融业创造条件;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积极解决金融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现实问题,大力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年九月二十一日

下载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工作促进金融业发展的意见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工作促进金融业发展的意见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