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农村稳定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精选]

时间:2019-05-14 22:58: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影响农村稳定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精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影响农村稳定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精选]》。

第一篇:影响农村稳定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精选]

影响农村稳定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农村社会稳定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关系到改革开放事业和现代化进程的全局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应该说,改革开放特别进入新世纪以来,我镇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整个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呈持续、健康和稳定的态势,农村的整体形势是稳定的。但一些地方也潜伏着许多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因素,既有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又有比较棘手的各类矛盾,影响和威胁着农村的稳定。统筹城乡发展,离不开农村的稳定安定。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及时发现并解决农村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努力打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当前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因素

农村稳定问题的出现,其实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没有解决的深层次矛盾的一种反映和显化。当前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村级组织软弱涣散,村干部整体素质不高。目前在有的村级班子中,村党支部与村委会存在“两张皮”现象,相互争权夺势,闹不团结;有的风气不正,腐败现象滋生蔓延,党组织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不强;有的一事当前,怕这怕那,在歪风邪气面前软弱无力,引发群众上访。有的村干部不廉、不勤、不公,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居高临下发号施令,压人、整人,群众难以接受,因而引发矛盾;有的工作不踏实,只作表面文章,引起群众反感;有的对工作应付,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在拉拉扯扯、吃吃喝喝上,奢侈浪费严重,群众怨声载道;有的心术不正,谋取私利,认为捞钱越多越实惠,出了问题撂挑子,群众对此反映强烈。

2、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流于形式。有的村集体经济空白,没有村办企业等经济集体,因此没有资金、没有能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无法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村民仅靠种地养畜又难以增加收入,快速致富,长此以往产生怨恨心理,导致干群关系紧张。另外,一些村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不够规范,流于形式,如公开的内容笼统不具体,群众不能全面了解村务、财务情况;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大多都是只规定了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很少规定监督落实和责任追究的具体措施,缺乏约束力;村民代表小组、财务监督小组或碍于面子,或应付差事,或怕这怕那,一味随着干部走,不能真正发挥其监督作用;上级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检查,只看公开的项目和各种表格、记录等,对内容的虚实真伪很难做进一步的考核验证等等,最终导致村级财务管理出现混乱,村干部财务开支失去监管,致使群众产生不满情绪。

3、家族势力、宗派观念严重,村委会换届选举留有隐患。自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来,一大批年富力强、有科技文化知识、懂经营、会管理的村民进入村委会领导班子,他们积极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好事,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但是,一些村民对民主选举重要性认识不高,难以摆脱家族观念、亲戚观念、派别观念的影响,不能严肃、认真、公正的投票;有的候选人竞选目的不纯,不惜采取威胁、贿赂、拉帮结派等不正当手段拉票,致使选举结果不能充分体现广大群众意愿。有的候选村委会主任在选举时大都对村民许下要发展经济、增加群众收入、廉政为民、降低农民负担等承诺,上任后却忘得一干二净,村民发现其上任时的承诺都变成了空头支票,不满情绪急剧膨胀。个别村委会主任上台后,任人唯亲、任人唯友,甚至把一些有劣迹、素质很低的人拉进村委会,明争暗斗,打击报复,加深了家族或派别之间的矛盾。有的现任村委会与上任之间矛盾重重,换届选举后,一些新上任的村委会主任急着检查原村委会的账目,夸大其工作失误和不足,原村委会成员认为这是存心与自己“过不去”,便找“茬”报复,处处阻碍现任村委会工作,甚至发生冲突。

4、农民法律意识相对淡薄,违法案件时有发生。目前,有相当部分的农民法律意识还比较淡薄,法制观念差,运用法律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加上农村调解组织不健全,调解人员素质不高,调解方法简单,不能达到化解矛盾的目的,群众又不愿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只是一味上访,从而造成事态扩大化。黑恶势力(包括村霸、路霸、流氓、烂头等)犯罪在农村有所抬头,广大群众对此深恶痛绝但却不敢言、不敢惹,更不敢管,助长了不法分子的气焰,从而导致各类案件增多。一些群众对赌博、封建迷信等活动不但不予制止,而且还热衷参与,进一步败坏了社会风气,直接影响社会稳定。

5、群众思想日趋复杂,信访形势不容乐观。目前,整个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人们的观念受各种思想的影响,变得越来越复杂。目前群众的上访事件大多数都是因为确实有问题要反映,但其中也有一些上访却是因为个别人为了私利和不可告人的目的,故意挑拨是非,煽动群众上访闹事。他们有的夸大事实,把本来能在基层解决的问题,举报到上级机关;有的捕风捉影,对不知道的事情,故意渲染夸大;有的因为村干部得罪了自己,一心报复,在上访事件中推波助澜;有的煽动群众,制造矛盾,企图借群众集体上访,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二、确保农村安定稳定的对策建议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处理好改革、稳定、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首要的、迫切的任务。在实践中,必须把握农村稳定工作的主动权,坚持走群众路线,以人为本,勤于为民,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步伐,解决好热点难点问题,保证群众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确保农村社会的安定稳定。

1、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是硬道理”,加快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所在。现实证明,农村稳定问题越是复杂的地方,其经济发展越是滞后,要从根本上解决好农村稳定问题,还是要靠发展农村经济,这是农村社会稳定的内在动力。大力帮助集体经济薄弱村搞好发展规划,充分利用当地各种资源和有利条件,精心谋划经济发展新路子,千方百计地开发新项目,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生财点,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发挥人民群众自己的积极性,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产业合作社,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政府要在加大资金、政策倾斜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服务质量,为群众提供各种信息和先进技术,做好指导、引导和督促工作,切实为村级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只要农村经济发展起来了,多数人就有了事做,生活也就有了保障,农民对经济负担的承受能力也提高了,农村社会稳定问题自然就会迎刃而解。

2、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维护农村稳定是离不开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严格按照上级部署和要求,大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镇级干部的宗旨教育,深入基层,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批评和监督,围绕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办好事、办实事,秉公处理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不断规范和搞好村级组织民主换届选举,充分发扬民主,最大限度地体现党员、群众的意愿,真正让党员群众自己选举当家人。大力提高农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强化农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建好党员队伍和村民代表队伍,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对农村干部不断加强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加强群众观点教育,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科技文化和有关法律知识的教育,并形成制度,不断提高农村干部的自身素质和带领群众实现共同富裕的本领,使依法施政、民主管理真正成为农村干部的自觉行为。

3、完善落实村民自治制度。在新的形势下,农村工作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新矛盾,如何有效地化解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科学地管理农村事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这就需要全面贯彻村民自治制度,这是从政治上解决影响农村稳定问题的关键,它不仅能够确保基层民主作用的发挥,而且可以减轻乡镇很多的事务负担。要加大力度宣传村民自治法,切实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完善符合村级实际的村规民约或村民自治章程,落实好村民的各项民主权利。要尽快培养与之相适应的法律工作者队伍,帮助推进村民自治法的广泛、深入运用,尽量避免出现新问题、新矛盾。同时还要针对各地实际,组织学习与维护稳定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基本知识,全面提高农民法制意识。使其晓理知法,并善于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发展经济,不盲目听信别人的挑拨、诱惑,不受宗族势力所左右,不上“黑恶”势力的当。

4、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对涉及农民负担的政策、项目等再进行一次系统的清理,取消农村乱收费项目,并进一步抓好制度建设,加强政府的社会管理和社会资源调配功能,力使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制度化、法制化,防止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继续强化监督和检查力度,严肃查处加重农民负担的违法违纪行为和涉及农民负担的恶性案件,确保上级对农民减负的各项政策得以全面落实。加强对镇村两干部的监督管理,严厉惩治腐败现象,对于那些急功近利,搞短期行为的干部,不得予以提拔重用,要按降职降级处理,并追究其法律责任。坚持搞好村务公开和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针对农村普遍存在的村务公开流于形式,不实,不详、假公开等问题,按照巩固完善,深化提高的原则,提高认识,规范操作,强化督查力度,使村务公开质量不断提高,坚决维护群众的利益,夯实农村社会稳定的基础。

5、加大对农民群众的宣传教育力度。农村稳定问题主要是人民内部矛盾问题,要妥善处理这个问题,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之一,这是做好农村稳定工作的有效手段。我们要在关心农民的生活、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更要结合农村工作,贴紧农村实际,理直气壮地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引导和教育基层干部和农民学习市场经济知识、科技文化知识、法律知识,在农村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用正确的思想观念抵制各种错误的思想倾向,进一步增强群众的政策意识、守法意识、集体主义观念和道德观念,提高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同时要努力体现时代特征,不断创新宣传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针对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多做释疑解惑、耐心说服的工作,增强宣传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保证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6、全面提高对社会面防范和控制能力。牢固树立“固本强基”的思想,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及时发现和化解各种不利于农村稳定的因素。进一步完善纵横结合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络,及时排摸掌握各类不稳定因素和治安问题苗头,把握工作主动权。全面落实矛盾纠纷化解责任制和重大矛盾纠纷领导包案责任制,把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人民信访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扩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覆盖面,提高调解的成功率,力求各种矛盾纠纷不出村、不出镇,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当地,解决在萌芽状态。建立完善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提高对群体性事件的控制力。有针对性地建立和完善严打整治工作的长效机制,加强对社会稳定的热点、难点、乱点的整治力度,适时适地开展集中整治、专项整治、区域整治、行业整治和季节性整治,严厉打击社会上一切黑恶势力和丑恶现象,重点打击严重暴力犯罪、黑恶势力犯罪,抢劫、抢夺、盗窃等多发性犯罪。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对敌斗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进一步增强政治敏锐性和责任感,严密防范,依法打击,防止“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违法犯罪活动在农村渗透。

总之,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谐工作,既是保一方平安、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更是对基层党组织执政和工作能力的检验,要切实做好维护农村稳定各项工作,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二篇:影响农村稳定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影响农村稳定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当前影响农村稳定的主要问题

一是盗窃、破坏生产设施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地干扰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农村工作和农村的稳定。

二是假种子、假农药等坑农害农的现象时有发生,给农业、农民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

三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矛盾突出,影响了农村稳定,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四是部分村级班子软弱涣散,任务、目标责任不能认真落实。村两委班子绝大部分是坚强过硬的,但也有少数后进村,班子涣散,致使农村工作难以开展。

五是矛盾纠纷调处不力,组织群众开展群防群治工作难度大。

六是农村民主化、法制化管理尚不够健全。主要表现在农村村务管理方式与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民主法制意识还不相适应。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广播、电视、网络等主流媒体的广泛介入,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逐渐增强,关心集体经济,要求参与村务政务、财务管理的人越来越多。

总之,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当前农村的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还很多,并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矛盾的主体和内容发生了变化。过去,矛盾主要反映在户与户之间,主体是村民与村民。现在,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矛盾集中体现为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的冲突,部分已转化为村干部和

村民的矛盾。过去,矛盾的成因多是家庭不和、邻里纠纷,现在,矛盾的焦点集中在村政、财务和干部作风等问题上。二是处理矛盾的部门和职能发生了变化。现在,农村的矛盾纠纷日益复杂,问题的解决涉及多个部门,单靠—个部门处理起来难度很大。三是化解矛盾的方法和手段发生了变化。过去,农村化解矛盾纠纷主要靠感情、靠辈份、靠行政手段。现在,群众的法制观念增强了,盼富裕、盼稳定,盼公正、盼尊重,遇到问题常常要讨个“说法”,解决矛盾的一些老办法不灵了。出了矛盾纠纷,部分群众找律师,找领导。如果我们不依法办事或方法简单粗暴,群众就不服,弄不好还会激化矛盾。同时,也要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好多措施跟不上,特别是农村工作中法制化和规范化滞后,许多方面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再加上有些农民不能自觉地用法律规范约束自己,致使化解矛盾纠纷的难度很大。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工作中,既要有原则性,又要有灵活性,从实际出发,同时又要十分注意运用法律的手段,充分发挥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二、解决农村稳定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农村群众的政策法律意识。一方面要加强政策宣传,以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在每一项政策实施前,各职能部门应切实加强宣传工作,使群众真正明白,从而理解并主动配合。同时要确保政令畅通,严格执行上级的政策规定。另一方面要结合普法活动,增强群众的法制意识,提高群众的自我约束能力,使群众逐渐能自觉通过合法渠道有序解决矛盾纠纷。

二是不断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改进工作作风,充分发挥基层治保调解组织的作用,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党委、政府要重点整顿治理后进村班子,选好配强村支部书记,健全村级各种组织,始终抓住基层班子建设这个“牛鼻子”,从转变干部工作作风,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防止和减少因工作方法不当而引发和激化矛盾。要对农村于部进行群众观念、群众路线的再教育,使他们做到位为民正,权为民用,利为民谋。

三是遏制源头,强化对基层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是进一步推进农村民主化、法制化进程,确保农村经济稳定发展。二是抓好基层干部的素质教育。三是抓好农村干部行为规范,切实落实好相关制度建设,使干部自身行为有硬性的规范和约束,强化对基层干部的党内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和法律监督。四是强化责任,及时化解和果断处置群体性事件。首先,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强化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对能解决的群体性事件,由于主观的因素而造成上访导致混乱的,要坚决实行问责。其次,要按照“可散不可聚,可顺不可激,可解不可结”的总体原则和“研究策略、把握时机、严格执法、冷静稳妥”的基本要求,认真研究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和群体性事件形成的原因、表现形式、发展规律和激化条件,积极探索化解的新路子。再次,实行群体上访安全分析制度,跟踪调查通报,主动化解矛盾纠纷,使问题解决在基层。

第三篇:影响农村和农民稳定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影响农村和农民稳定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尹丽娥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一免两补”政策实施,农村工作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不稳定因素日渐增多,一些问题和矛盾也凸显出来,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基础。正确认识、把握和处理农村稳定问题,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主要问题

(一)利益分配的冲突和历史遗留问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和中央惠农政策力度的加大,部分群众因对利益的过分追求,有意通过各种途径,甚至是违法途径取得最大利益,导致影响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1、土地矛盾纠纷。主要表现在:一是土地征用补偿等遗留问题引发的矛盾增多。当前,道路建设及城镇化建设性征地范围逐渐扩大,征用农民土地越来越多。一方面,由于不同时期项目的补偿政策、补偿标准不统一,导致被征地百姓不满而赴昆进京上访,在我院领导包案信访案件中就有一起征地上访案件。另一方面,城区部分农民土地因全部被征收,一时无法找到工作,成天游手好闲,如:赌博、盗窃、抢夺等给社会治安稳定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二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矛盾突出。在农村耕地、良田私自转让、送人耕

2散,骨肉相残。所以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毁灭了自己的亲人和家庭,搞得家破人亡,影响社会安定。

2、吸食毒品而走上盗窃、抢劫、贩卖毒品等犯罪道路。由于吸毒者对毒品的强烈依赖性、成瘾性,而毒品十分昂贵,高昂的毒资,对绝大多数农村吸毒者来说是难以承受的,是永远填不满的“无底洞”。多数吸毒者为了购买毒品,或偷或抢,一些吸食人员为筹措吸毒资金又吸又贩,以贩养吸,形成恶性循环。在本院受理的刑事案件中,有相当一部分吸毒人员都是因吸毒而走上盗、抢、贩毒犯罪道路的。

3、艾滋遗孤生活问题。HIV感染者发病死亡后,留下许多年幼的子女无人看管或勉强由其他亲人照顾,这些被称为“艾滋遗孤”的孩子们大部分生活极端贫困,基本的医疗、教育等无法保障。目前,虽然我县启动了一些关怀救助项目,但因财政等各种原因而致使项目救助面小,且不具有长期稳定性,无法完全照顾到所有艾滋遗孤的生活、学习方方面面。

(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问题。个别村级组织凝聚力弱,合力不强,不能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从而影响农村稳定。主要表现在:

1、少数村级基层组织涣散,战斗力不强。少数村级组织对社会稳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各项稳定工作措施没有落到实处,应对突发事件和群体事件存在薄弱环节,导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水平低。

2、村干部工作作风和工作能力差。个别村干部群众观念和政策观念淡薄,工作方法简单,为民办实事少,接触群众有冷、硬、横现象,有的村干部处理问题不公正、有偏袒,从而引发矛盾纠纷。且因村干部总体素质也不高,因而出现矛盾和纠纷后,不能及时得到有效化解,虽然现在也有许多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但缺乏基层工作经验,驾驭复杂局面能力的提高还需要一定时间。

3、村务公开不规范、不彻底,透明度不够。随着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深入,广大村民参政议政的意识逐渐增强,对村务公开的要求越来越高,但许多村务公开的透明度不够,甚至是流于形式,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采取回避、推诿的态度,甚至侵犯农民群众利益,个别村干部小贪小占,侵吞集体财产,存在一定的腐败现象,引发农民群众上访,造成农村社会不稳定。

二、解决农村不稳定因素的主要对策

农村不稳定因素的产生和存在,不但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也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发挥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中的作用,把关注民生、改善民生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始终,积极探索建立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的有效机制,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作用,对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起到遏制作用,对农民群众起到教育作用。

(三)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一个强有力的基层组织,对农村社会稳定起到至关重要作用。一是配好班子强素质。要根据新形势工作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举办各类培训班,着力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是提高领导干部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能力;积极拓宽用人渠道,选出组织和村民比较满意的“两委”班子,为维护稳定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发扬民主促管理。健全和完善村级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实行集体领导和民主决策,及时全面地搞好村务公开,对重大事项做到事前公开,发扬民主,让群众参与决策。推行村民小组财务审计制度,全方位、多渠道加强对村级财务监管,使广大农民群众真正拥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进一步增强农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

(四)预防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信息预警等机制,建立健全突发性、群体性事件的处臵预案,及时掌握新问题、新矛盾,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一是健全防控网络。各乡(镇)、村级组织要认真开展好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对各种可能诱发群体性事件的不稳定因素,要及早防范,争取主动,做到抓早、抓小、抓苗头,及时准确掌握各种不稳定因素的发生、发展情况和新产生的矛盾,防止诱发群体性事件。二

第四篇:影响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从小处着手 从大处着眼 立足于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工作根本大局

——影响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中共乾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张向阳

近日,在县委学习科学发展观“三位一体”调研活动中,我带领有关人员深入到周城乡南齐村、海泽纳米公司等地,通过走访群众、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及电话测评等形式,和一线干部群众面对面交心、零距离接触,对当前农村和谐稳定工作进行了广泛调研,形成以下几点思考:

一、南齐村和海泽公司现象折射出当前农村和谐稳定工作基本现状

按照这次调研方案要求,我们把调研地点选定在周城乡南齐村和海泽纳米公司,南齐村总人口1500多人,总户数370户,其中党员35人,耕地面积1500亩,全村以种植和贩运苹果为主,农闲外出人员达200多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种植产业加劳务输出型乡村。海泽纳米是我县近年引资落户的重点项目,对我县劳动力就业和带动地方经济起到积极作用。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贯彻落实构建和谐稳定新农村这一目标,把农村稳定作为基础工程来抓,县乡村始终坚持“第一责任保稳定”,通过夯实基础,健全机制,扎实推进平安创建,积极化解各类矛盾,促进了农村社会发展和稳定。从调查中了解到,南齐村综治及调处网络比较健全,警务室、巡逻队能发挥一定作用,加之全部为韩姓同一宗族,民风淳朴,长期以来全村无重大违法乱纪事件发生。由于村两委班子工作能力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得力,被列为09年全县新农村示范村。海泽公司积极落实单位内保和安全生产各项措施,警务室、卫生室、工友活动中心等机构设施齐全,经常性开展“百日无事故”、业务技能比武、职工演讲赛、读书竞赛、卡拉OK赛等活动,企业安全教育和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为平安企业创建营造了浓厚的活动氛围。自公司成立起未发生一例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企业内外无一例严重违法犯罪。综合以上调查情况,反映了我县农村和谐稳定工作的基本现状:一是农村各类机构设施比较健全,并能发挥一定作用;二是综治维稳队伍网络完善,在维护农村平安稳定方面举足轻重;三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科学合理,村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大为改善;四是农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特别是法律意识普遍增强,违法乱纪现象明显减少;五是农村社会大局稳定,治安情况群众比较满意。这些表明我县农村社会基本实现了“稳定才能发展,发展促进和谐”。但平安创建知晓率相对较低,创建宣传形式和效果还待进一步加强。

二、影响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主要问题及深层次原因 从调查分析来看,影响农村和谐稳定主要有以下问题:

1、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从调查中,群众反映全村的人均收入较单一,仅依靠种植业和农闲外出打工,村上长远规划不到位,基础条件并不能满足人民生活需求,且贫富差距较大,村民之间有攀比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发生矛盾纠纷,有时村上还难以解决。当今农村存在的突出社会矛盾,都直接或间接与农村经济落后有关,特别是关系到农村长远发展、关系到农民最起码的生产、生活条件等问题。一方面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缓慢,另一方面群众不断提高并趋多样化的物质文化利益要求难以完全满足,利益矛盾关系愈趋复杂,协调解决的难度加大。

2、群众的权益和依法保护的矛盾。主要体现在农村涉土问题上。这些年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产业化步伐加快推进,用地日益增多,因征地纠纷、征地补偿、拖欠征地款和征地款使用管理、私卖土地、土地租赁、土地承包、宅基地纠纷等涉农土地问题,逐渐成为当前农村的热点和敏感的问题。在征用农村土地过程中,有的农民利益受到侵害,合理权益诉求得不到应有的补偿,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矛盾。这些矛盾因涉及面广、时间跨度、问题错综复杂,且受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性等因素的限制,一些群众的合理要求得不到完全满足,加上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不够完善,农民群众大多为了追求眼前经济效益,在维护自身权益方面知识欠缺。这些矛盾若调解的不及时、不到位,就有进一步激化的危险。

3、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引发的矛盾。由于城乡差距扩大,发展水平有些失调、贫富差距等因素,已经引起了一系列社会矛盾。一是近年来农村经济收入有相当程度的提高,但是农村还有一些比较贫困的村和困难户;二是农业产业的推进促使生产效益的明显提高,但是相当部分群众仍处于“小农”意识状态;三是多数村显示出可观的经济发展速度,但是也有一些村变化不大,等等。严重不平衡的现实,影响着农村社会和谐进程,引发系列社会矛盾,这些从调查中明显得以体现,村与村,户与户之间的不平衡,城中村与偏远村的发展不均等问题可以反映。

4、社会管理滞后与构建农村社会和谐的矛盾。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劳动者就业结构和方式不断变化,人员流动性大大增强,加之因受金融危机影响,返乡农民工回流,无事可干,时常聚众酗酒、赌博、甚至打架斗殴、盗抢,使农村社会组织和管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农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但相应的行政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却跟不上,从而造成了个别地方党群、干群关系较为紧张;有些群众因法制意识不强,当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合理要求反而以不合法的途径解决,有时与基层干部不依法办事交织在一起,使得矛盾更加复杂,更难处理。同时,农村的村民自治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也有许多乡村基层民主运作问题较大,变相集资、摊派不良现象仍然存在。例如该村两委会由于经费保障问题,虽则有警务室、调委会、巡逻队,由于工资报酬难以兑现,在工作发挥中有时只是摆设,管理上相对滞后,导致农村社会和谐之间矛盾。

5、历史遗留与现实发展的矛盾。曾一时期,教育“普九”、各项达标、上交税费、公益事业等原因形成相当多的村债台高筑,运转极为艰难。一是外欠贷款、社会融资时常催收;但是因债务锁定,群众欠村集体的陈欠无法收取,相当部分成为呆帐。二是群众迫切要求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如修路、基础设施等等;但是资金往往没有着落,甚至形成新的负债。部分村干部有怨声、部分群众有怨气,影响和谐、激化矛盾。三是农村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等问题引发的纠纷仍然时常存在。

以上诸多问题,究其深层次原因主要表现在:

1、重视程度还不够。基层个别领导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矛盾纠纷调处工作认识不够深刻,没有正确处理好发展经济与维护稳定二者之间的关系,维护稳定的大局意识不强,职能作用很少发挥,导致一些小问题发展成大问题。

2、关心群众不够。有些领导和工作人员严重脱离群众,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总是“浮”在上面,坐等群众上门,没有主动“沉”下去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社情民意,或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理睬,不作为,致使有的地方不断发生群众上访、甚至越级上访。

3、信息不灵。有的地方和单位没有认真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对矛盾纠纷动向掌握不够,对带有普遍性、倾向性,容易引起群众集体上访的问题没有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理,往往是上级信访部门反馈回来才知道相关情况,造成了工作的被动。

4、思路不活、办法不多。当前,群众反映的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越来越复杂,有的部门和单位在解决问题时,习惯沿袭老办法、老思路,而不能积极想办法、出思路,创造性开展工作,导致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加大了问题的处理难度。

5、部分单位配合意识不强,力量整合不够。主要表现在需要多个单位参入处理问题时,有些单位不是积极参与、主动配合,而是能推则推,能躲则躲,互相“踢皮球”,给矛盾化解造成了被动。

三、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几个主要着力点 针对上述农村和谐稳定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表现,要搞好农村社会稳定工作,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工作入手。

1、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关键在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我们要把工作重心下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入推进平安乾县创建活动,构建起人防、物防、技防和人民、行政、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工作网络,扎实开展好十大基层单位平安创建竞赛活动。我们当前已经层层召开了会议,议定了方案、措施,正在阳峪、阳洪、梁村、城关、薛录、临平6个乡镇和在城内安居小区推行平安创建基础建设试点,此举将为有效维护稳定工作大局奠定良好基础。

2、健全各项制度。一是努力推进民主决策,凡是涉及村民利益的重要事项都要按“一事一议”的要求,提请全体村民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按大多数人的意见作出决定。二是切实搞好村务公开工作,凡是村里的重大事项和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都应向村民公开,接受群众参与监督,增强村务公开的透明度。三是要建立完善村务公开的运行机制,实施“阳光工程”。村务公开的重点是财务公开,试点推行村帐乡管,特别是要注意发挥村民理财小组的监督作用,让村民真正参与和监督村级基层组织管理。

3、完善体制机制。一是要进一步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首问负责制、责任追究制等行之有效的制度,形成完善调处网络和工作机制,防止一转了之和不督不办等现象的发生。二是要依法分流和妥善解决涉法信访问题。正确处理好法、情、理之间的关系,对涉法信访案件,要积极引导群众按法定程序解决。有规定的按法律、法规办;没有规定的按现行政策办,现行政策没有规定的,要在有利于维护稳定的前提下合理办。三是对极少数别有用心,以上访为幌子借机闹事的违规违法人员,要依法处置,真正做到对群众有理有序的信访,想法设法帮助解决;有理无序的,先变无序为有序后,认真加以解决;无理无序的依法处理。

4、开展好专项治理。一是组织政法部门适时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对横行乡里、欺压百姓,带有黑社会性质组织特点的黑恶势力犯罪活动等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全感的犯罪,要始终保持严打态势。二是发挥综治成员单位职能作用,依法严惩哄抬农资价格,制售假种子、假化肥、假农药等严重侵害农民利益的犯罪行为。三是集中整治突出的治安问题,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上下功夫,使广大农村群众不断增强安全感。四是打防并举,标本兼治地开展刑事犯罪预防工作,最大限度地遏制和减少犯罪发生。五是严厉查处侵犯农民民主权利的案件,努力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发展。

5、营造好舆论氛围。围绕提高“安全感”和“知晓率”两大指标,不断丰富宣传载体,创新宣传形式,扩大宣传范围,采取广播、传单、印制广告牌、制作电话彩铃等形式,进一步扩大宣传;以“五五”普法规划为重点,全面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全面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率,提高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律意识,为农村和谐稳定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6、发展好农村经济。这是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的治本之策,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全县各级要高度重视发展经济,围绕县委“54321”战略部署和“五抓五促”的工作思路,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现代效益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逐步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稳定、完善和强化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扶持政策,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总之,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新农村建设和构建社会和谐,扎实推进平安乾县创建活动。不断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切实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全力实现“一控制,两下降”目标,为全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环境。只有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才能实现农民的安居乐业,才能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也只有实现了农村的“平安”、“和谐”,才能促进全社会的和谐发展。

第五篇:影响农村和农民稳定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农业局)

影响农村和农民稳定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农村稳定问题是事关我国经济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性问题,可以说,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根据《关于深入开展好2010年政法综治维稳工作调研活动的通知》(盐综治维稳委[2010]11号)文件精神,近日,县农业局组成专门课题小组围绕农村稳定问题,从全县10个乡镇中选择了30多个村社,进行了为期10天的专题调研,收获很大。现结合本部门工作实践,就当前影响农村稳定的突出问题,提出如下调研报告。

一、影响农村和农民稳定的因素分析

当前,影响农村和农民稳定的因素纷繁复杂,而且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失地农民前景不容乐观

一是征地拆迁安臵补偿标准不高,失地农民生存困难。根据《云南省土地管理条例》规定,征用土地的土地补偿费标准为:征用菜地、水田按照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8-10倍补偿,旱地按照6-8倍补偿,轮歇地按照6倍补偿;征用土地的安臵补助费标准为:被征地单位人均耕地在666.7平方米以上的,安臵补助费总额为被征用耕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下同)的4倍;人均耕地在666.7平方米以下的,每减少50平方米,增加年产值的1倍;被征用耕地的安臵补助费总额最高不得超过被征用前三年平均

年产值的15倍。目前全县的人均耕地面积在1.2亩左右,按照以上标准,现实生活中被征地农民得到的补偿为:水田一般不超过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14倍,耕地一般不超过12倍。以平均亩产800公斤计算,被征地农民实际到手的各项补偿资金也就2万余元/亩。而2009年云南省农村居民人均全年生活消费支出为2925元,照这样计算,一个农民承包的赖以生存的土地赔款也最多只够他生活7年左右的时间,何况,对于有的不懂理财的农民来说,这笔钱可能很快就会被他们挥霍贻尽。由于征地拆迁补偿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统一和不连贯性,加之缺乏宣传力度,造成农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对他们有利的条款就大肆利用,不利的只字不提,容易由此产生矛盾。

二是实施拆迁政策操作不规范,诱发不稳定因素。征地拆迁安臵本身具有较强的政策性、法律性。近几年,一些基础建设、特殊的引资项目的需要,在没有完备国土手续情况下,忽视先征后占的程序,工程匆忙上马,各项补偿资金无法正常到位,农民怨声载道。

三是一些农民对国家征地安臵补偿存在过高心理预期,土地争议难以正常解决。由于征地涉及到众多被征地村民的重大切身利益调整,群众对相关利益难免有较高期望值,但也有一些人不能正确认识国家征地,有部份农户在征迁过程中,总是把自己利益寄托于政府的补偿之中。在征地拆迁中,有的农户提出对树木、树苗、花草、庄稼等补偿的过高要求。

(二)土地流转机制尚不健全

多年来,由于没有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土地流转难以统一规范程序,客观上造成农村土地流转中只图眼前利益,忽略长远利益。一是在签订租占土地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时,条约不明,概念不清,利益不明确,有的甚至是口头协议,没有到主管部门进行登记存档备案,致使双方利益无法得到法律保障;二是签订协议者往往更多考虑的是眼前利益,等几年后矛盾显现出来或者加剧时有的签约人早已“消失”。由于时间跨度大,相关人员变动大,原始资料不齐或已遗失,解决起来困难很大;三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时价已今非昔比,农民因此感觉到“亏了”,再通过一些渠道反映而未获满足后,继而采取过激方式主张权利,引发了诸多群体性事件。

(三)群众非法上访现象增逐步增多

近几年的“五五”普法活动,对一些地方的农村来说,走过场者居多,没有达到确实提高广大农民法制观念的目的。有些法规、政策宣传不到位,无法正确引导农民依法行事。很多农民遇到纠纷后只习惯于找“官”不找法,本来应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的问题也要上访,而他们对逐级上访的程序、要求不掌握,“怯讼”思想包袱较重,总是希望可以通过大规模的集体上访、静坐、封门和堵路来解决问题,有时

还会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参与群体性事件群众受“法不责众”、“民意难违”等错误思想的影响,抱着“人越多越有理,问题越容易解决”的想法,容易形成参与人数众多、影响面大、局面难以控制的群体性事件。再加上对政府的不信任情绪,有了问题不按正常渠道反映,而是采取群体性上访、越级上访、重复缠访、跨地区跨行业上访甚至采取围堵党政机关、司法部门、企事业单位,堵塞交通等过激行为,给党委、政府施加压力,严重影响了社会公共秩序。

(四)计划生育社会抚养费让超生农民由富返贫近年来虽然人们的生育观念有了转变,但个别育龄群众受传统的封建思想影响仍未根除,超政策外生育现象时有发生。而按照社会扶养费征收管理办法的相关标准,农业人口夫妻违法多生育一个子女的,对双方分别按照地州市统计部门公布的上地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至8倍计征,这样的话,每个农业户超生家庭超生一孩至少也得缴纳2万多元的社会扶养费,这对目前本身就不富裕的农民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五)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全县土地总面积为2091.5平方公里,现有常用耕地40.2万亩,其中:高稳产农田22.36万亩,占55.6%,中低产田地17.84万亩,占44.4%,现有常用耕地40.2万亩,占土地

总面积的16%,其中水田9.07万亩,占常用耕地面积的23%旱地31.13万亩,占常用耕地面积的77%。按坡度统计:全县2°以下的耕地0.5099万亩,占总耕地的0.9%;2-6°的有0.5723万亩,占总耕地的1.1%;6-15°的有9.8935万亩,占总耕地的19%;15-25°的有34.6545万亩,占总耕地的66%;大于25°的有6.5098亩,占总耕地的13%。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县的农业基础还十分脆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靠天吃饭的格局还未根本改变。远的不说,就拿冬今春全县遭遇的百年不遇的干旱和夏季以来的低温冷涝气候对全县粮食作物的影响来看,已可见一斑。

(六)自然灾害频发,灾区社会治安形势严峻 “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去冬今春,我县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持续干旱天气,降水较往年普遍减少,全县供水水源可供水量严重不足,很多水源点干涸,出现人畜饮水困难,农作物受旱,森林火灾频发等情况,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全县受灾10乡镇,83个村(居委会),全县农作物受旱面积21.5万亩,成灾面积14.6万亩,绝收面积达5.9万亩,直接经济损失6439万元。进入5月份,全县气候又转为持续的低温冷涝,粮食作物没有充足的阳光照射,玉米、水稻等农作物扬花、抽穗、灌浆受到严重影响,灾害使玉米和水稻滑杆率、空批率增多,秃尖率增

大,霉烂严重。玉米病虫害(主要有一代玉米螟、玉米纹枯病、玉米弯刺黑蝽)和水稻病虫害(稻秆潜蝇、稻付泥虫、稻飞虱、稻螟虫)相继发生。到6月中旬:稻秆潜蝇累计发生3.45万亩次,危害程度中等偏重,较2009年偏重发生;稻付泥虫累计发生1.55万亩次,危害程度为中等,较2009年偏重发生;稻飞虱发生0.45万亩次;稻螟虫危害处于始发期,发生面积0.65万亩次,田间平均螟害株率为3%,最高密度为6%,发生程度为轻发生。一代玉米螟累计发生面积2.55万亩次,田间平均螟害株率为4.5%,最高密度为9%,发生程度为中等发生,比2009年同期偏重;玉米纹枯病为始发期,发生面积1.10万亩次,田间平均病株率为4%,最高密度为10%,发生程度为轻发生,比2009年发生时间推迟、同期危害程度偏轻;玉米弯刺黑蝽,当前主要在高二半山区迟玉米上发生,全县累计发生4.10万亩次,发生程度为中等偏轻。由于受以上种种自然灾害的影响,我县今年的粮食生产稳定工作形势不容乐观,从而带来的社会治安形势十分严峻。

(七)村务公开力度不够

个别地方村级干部政策水平较低,综合素质不高,虽制定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但执行不力,致使村(组)务公开流于形式,公开的帐目不全面、真实性差、缺乏可信度,而且村组干部自以为只要公开了就万事大吉,对公开的

内容、程度等是否达到群众满意,则不闻不问,引起群众无端的猜疑、推测和议论,引发干群矛盾激化。

二、对策措施

农村稳定工作是维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反映出来的矛盾和问题涉及面广,时间和空间跨越大,成因比较复杂,一些问题甚至触及深层次的政策和体制因素。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对于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确保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必须以历史、创新和发展的观点,坚持现实与长远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在实践中理顺相互关系,解决那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化解和消除各种涉农不稳定隐患。

(一)继续加大国家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按照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不断增加“三农”投入。确保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优先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各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增长幅度都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要继续向重大农业农村建设项目倾斜。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计提和使用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收入,严格执行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全部用于耕地开发和土地整理的规定。

(二)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按照统筹规划、分工协作、集中投入、连片推进的要求,加快建设高产稳产基本农田。重视耕地质量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安排中长期政策性贷款,支持农田排灌、土地整治、土壤改良、机耕道路和农田林网建设,把基本农田加快建成高标准农田,建立稳固的商品粮基地。继续增加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土地整治投入,有计划分片推进中低产田改造。扩大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规模和范围。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旱作农业示范工程,对应用旱作农业技术给予补助。

(三)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切实把农业科技的重点放在良种培育上,加快农业生物育种创新和推广应用体系建设。培养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发展农业产学研联盟,加强农业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实施农村科技创业行动、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抓紧建设乡镇或区域性农技推广等公共服务机构,扩大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范围。积极发展多元化、社会化农技推广服务组织。启动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特设岗位计划,鼓励高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到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工作。推进农用工业技术改造。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大力推广机械深松整地,支持秸秆还田、水稻育插秧等农机作业。

(四)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建立保护补偿机制,加快划定基本农田,实行永

久保护。落实政府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上级审计、监察、组织等部门参与考核。加快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有序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要严格限定在试点范围内,周转指标纳入土地利用计划统一管理,农村宅基地和村庄整理后节约的土地仍属农民集体所有,确保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不突破,确保复垦耕地质量,确保维护农民利益。

(五)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切实解决好农村征地、环境污染、移民安臵、集体资产管理等方面损害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加强农村法制教育,畅通农村信访渠道,引导农民群众依法理性表达合理诉求、维护自身权益。推进农业综合执法。深入开展农村平安创建活动,坚持群防群治、依靠群众,加强和改进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推进农村警务建设,严厉打击黑恶势力和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农村消防工作,健全农村应急反应机制。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依法管理农村宗教事务。

(六)突出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大江大河大湖治理,逐步推进重点中小河流治理。加快大中型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搞好蓄滞洪区建设和山洪灾害防治。大力推进

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加快末级渠系建设。按期完成规划内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统筹安排其余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在科学规划论证基础上,启动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加快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拓宽水利建设基金筹资渠道。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支持山丘区建设雨水集蓄等小微型水利设施。通过一事一议、财政补助等办法,鼓励农民自愿投工投劳开展直接受益的小型水利设施建设。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推广农民用水户参与管理模式,加大财政对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

盐津县农业局 二○一○年七月十九日

下载影响农村稳定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精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影响农村稳定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精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影响农村稳定问题的探讨

    近两年来,随着农业收益的停滞不前,农民收入的下降,加上入世后带来的强大冲击,给农业、农村、农民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直接表现是农民的不满情绪逐渐增多,干群日益疏远,农村的不稳......

    影响农村稳定问题的探讨(5篇)

    近两年来,随着农业收益的停滞不前,农民收入的下降,加上入世后带来的强大冲击,给农业、农村、农民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直接表现是农民的不满情绪逐渐增多,干群日益疏远,农村的不稳......

    影响农村稳定的问题(共5篇)

    影响农村稳定的问题(因素) 一是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社会主义民主机制不健全,权力资源的开发、分配和使用不规范。农村基层组织权力分配使用尚未走上制度化的轨道;农村基层组织没有......

    关于影响农村稳定的主要问题(土地问题)的调查报告

    近年来,因土地问题引发的各种矛盾纠纷和上访事件逐年上升,矛盾纠纷的性质也由原来的群众之间的土地纠纷,演化为群众与村集体的土地纠纷。据不完全统计,xx乡2003年前因土地引发的......

    兴宁市农村社会稳定存在问题及对策

    兴宁市农村社会稳定存在问题及对策——参加梅州市2011年信访维稳与群众工作专题培训班之学习心得 兴宁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夏思光今年4月中旬,我参加了梅州市2011年信访维稳......

    农村稳定问题及对策(浦东学习思考)

    论农村社会稳定存在问题及对策农村稳定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条件,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表征,直接关系农业农村发展的宏观环境,深刻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近年......

    当前影响煤矿职工队伍稳定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当前影响煤矿职工队伍稳定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时间:2010-4-22 16:51:00 阅读320次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稳定职工队伍,提高职工素质,职工群众得实惠是搞好学习实践活动的目的......

    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及对策近年来,随着探索新形势下维护稳定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的不断深入,切实解决了一批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平安建设工作得到强力推进,经济社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