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安全管理在供电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浅谈安全管理在供电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安全管理的实质是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的核心是形成安全预控机制。风险管理就是以工程、系统、企业等为管理对象,分别实施危险源辩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控制,从而达到控制风险、预防事故、保障安全的目的。
一、分公司安全风险管理现状
电网企业在上世纪末开始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风险评估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并逐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风险管理理论体系和较完整的风险控制措施。但是,在电网企业基层单位——县级供电企业,电网安全风险管理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远远落后于企业管理的要求,分公司的安全管理现状亦是如此,主要表现在:一是管理人员老好人思想严重,素质有待提高,安全风险意识不强,对风险管理的流程和规范知识知之甚少,“安全工作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特殊情况不要”、“只要现场不出事,安全工作就做到了位”的被动安全管理思想根深蒂固。二是基层员工学历普遍较低,自身知识掌握不足,接受能力有限,一定程度增加了安全管理的风险。三是没有形成风险管理体系和编制风险控制措施,风险评估工作未开展。
二、分公司面临的安全风险
1、电网结构不够坚强,电网大面积停电风险依然存在。通过这几年的电网建设,分公司主电网电压等级从35KV上升到 110KV,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电网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但县电网仍然存在许多薄弱点,如东部山区的鲤鱼塘、龙形市、大布江和七甲等乡镇,以及西部的油麻、三塘和悦来等乡镇,110KV变电站没有全覆盖,电网结构非常薄弱。太和、柏林、天里坪和在建的湘阴110KV变电站,是110KV单回路连接,没有形成环网或双回路供电,稳定供电可靠性不高。分公司110KV变电站均是单台主变运行,江家、湘永两座煤矿供电变电站亦是单台主变运行,没有满足“N-1”的要求,一旦主变故障,负荷不能转移,将出现大面积、长时间停电局面。县城区大桥路、人民路、干劲路、县正街和永兴大道等几条主要街道,虽说可以通过康绪、城东、城南和沙子江等几个变电站形成多电源点手拉手供电,理论上可以互相转供,运行方式转换灵活,但各条线路所带的最大负荷都已经超过3000KW,实际上操作起来非常困难。调度自动化系统没有启动,保护定值和潮流靠人工粗略估算,配合困难,难以满足多变的潮流和运行方式变化。电力线路日常运行维护工作不到位,许多电力线路从树丛中穿越而过,亲密接触,安全隐患难以及时整改到位,安全隐患整改缺乏有效监督,存在供电安全事故责任风险和诱发电网事故的风险。
2、设备事故的安全风险增大。随着电网的技术升级,设备技术管理要求更高,设备安全责任更大。电网新技术、新设备大量投入使用,在岗职工对新设备的产品结构、技术性能、运行特点没有全面掌握,比较难以及时准确地发现和消除设备缺陷。运 用新技术生产的智能化控制设备相对于老式设备来说对环境的要求较高,设备设施运行环境的日趋恶化,加快了设备的老化速度,缩短了维护期限,加大了维修难度。一时无法退出运行的老旧设备,依然带病运行。
3、人身安全风险防范任务非常艰巨。电力线路交叉跨越、临近带电体作业、运行变电站检修试验和集中检修调试投产等环节容易出现安全监管漏洞。基建施工和改造大修工程中劳务分包、以包代管及农民工涉及的人身安全问题突出,安全把关和现场监护不力。同时检修、运行等与设备直接打交道的特种技能人员青黄不接,人员结构性矛盾突出,一线人员技能培训跟不上,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和技能不足。基层站所安全生产基础不牢,专业化管理措施执行不到位,人身伤亡事故风险的控制难度加大。
三、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安全管理缺乏主动性。风险意识不足,责任心不强,精力不集中,严格细致不够,存在“表层、表面、表演”现象,发发文,开开会,传达下精神就算了,存在“应付”现象,导致安全责任和压力层层衰减、传递不到位。
2、现场安全管理不规范完善。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重视不够,降低现场准入标准,现场安全施工策划不具体,危险点分析预控不够,现场隔离措施执行不力,现场安全管理水平不高。图方便,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以前就是这么做的也没出事,或以工 3 作忙、时间紧为借口,找理由,明知存在安全隐患,依然我行我素,现场管理混乱,甚至严重违反安全规程。
3、事前预防工作基本上没有开展。没有进行全员安全培训、标准培训、技能培训、安全警示教育和诚信教育,没有推行标准化作业,整体安全作业水平不高,没有实行岗前系统培训,只是在班组层进行各种基础培训,边干边学,以干带学,技术监督不到位,基础薄弱,技术能力差,反事故措施掌握和执行基本上是句空话。
4、重结果轻过程意识浓厚。只管安排工作,不管具体落实情况,只管追责,不全过程监督执行,不能以身作则,官僚主义思想严重,以包代管、以罚带管、工作票执行不严、修试不细致彻底、隐患整改不闭环等问题较为突出。因设计考虑不周、设备质量缺陷、工程遗留问题等引发或扩大的事故时有发生。对系统接入、改扩建工程管理不严,新设备投运验收把关不力。
5、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标准化建设滞后,规范化管理不够。分公司没有统一、成文的管理制度,部门、岗位职责不清,随意性大,有时全凭领导一句话,有利益的事抢着干,得罪人的事绕道走,没有成册的安全管理制度和管理标准,标准意识不强,没有形成有机的安全管理体系。说实话,分公司这几年关于安全管理制度和标准的红头文确实多,但有些是基于部门、小集团利益上的,且有些相互重叠、矛盾,让人无所是从,如就连保证安 4 全的最基本措施——“两票”执行标准、执行流程都没有最终确定,随意性大。
四、强化安全风险管理策略,提高预控风险能力
安全风险的存在,安全事故的发生,归根结底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所致,这些因素的存在就是安全风险、就是事故隐患。安全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分析、辨识和控制这些隐患和风险,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失控导致事故发生。实施安全风险管理,建立风险预控机制,是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规避和化解安全事故风险、提升企业安全工作水平的根本途径。安全管理工作要着力在发现异常因数、事故诱因——即安全风险源上下功夫,摒弃“轻视事前管理,注重事后处理”的开环管理模式,把事后管理转变为超前控制。
1、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注重培训实效,打造一支安全风险决策、管理专业人才队伍。安全教育培训是分公司安全管理的基础,是提高人员素质的重要措施。安全生产管理和一线工作人员对安全生产的认识、流程、防范事故能力培训,分公司在这方面仍然是空白,人力资源科和安监办要担负起这一职责。教育培训应“不拘一格育人才”,有针对性地选择培训内容,不要从学校请老师讲些纯理论性的知识,要从同行业聘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工程师有针对性的授课,培训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决策层安全培训。侧重于责任意识、风险意识、法律法规及组织措施等方面的知识,着力打造一支法制观念强、指挥机构完善、指挥信 息通畅的安全指挥体系;二是管理人员培训。管理人员是安全风险管理的主体,在管理过程中起到核心作用,在教育培训方面应着重在工程基础理论、施工及验收标准、安全生产规程规定、安全性评价、风险评估规范等方面,突击安全管理业务水平,提升安全风险防范能力;三是施工人员培训。重点在安全与作业规程、施工技术标准、危险防范措施等方面,侧重于“三防十要”和“四不伤害”的技术保证措施,安全、文明施工的相关要求等方面。培训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采用案例、影像、现场等形式,适时开展事故应急演练,提升突发事故的应对能力。
2、细化风险辨识,量化评估数据,简化控制措施。风险辨识、评估、控制是安全风险管理的核心,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过程综合、合理运用各种科学方法来实现目标的过程,是大闭环管理中的小闭环。
在风险辨识方面,分公司安监办要牵头组织编制适合本企业的《安全风险管理制度》、《标准化作业手册》、《安全风险管理手册》、《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和《供电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规范》等相关管理制度,对管理流程、人员素质、设备条件、作业环境和工器具等开展系统的识别。
在风险评估方面,评估对象为组织管理、设备和工器具、人员、作业环境等,评估主体为安监办。评估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确定事件导致风险发生的范围;第二阶段为确定事件导致风险发生的概率及严重程度;第三阶段为确定风险程度,确定风 险程度由两个要素决定,即不希望发生事件的发生概率和结果的严重程度。专业人员对采集到的实际数据与制度中风险数据做定量或定性分析,评价风险等级,遵循客观性、导向性、可测性的原则对评估对象赋予不同的权重,估测风险程度,编排风险等级,风险等级分为五级:风险很低、风险较低、风险中等、风险较高、风险很高。
在风险控制方面,一是创新工作机制,整合内部资源,规范工作流程,采用简便方法控制作业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从而有效降低作业安全风险;二是依照《标准化作业手册》深入开展标准化作业。现场监护人要对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卡)中所列危险点分析及安全措施进行仔细分析,保证充分安全措施后方能进行工作。三是加大现场安全监督与反违章力度。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尤其是专职安全员要深入一线,深入安全风险程度高的工作点进行重点监督,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安全作业流程和行为,对违章尤其是习惯性违章要加大处理力度,并将记录在案,作为风险评估的数据来源之一。
在风险应急反应方面,分公司生技科要根据风险级别制订相应的应急预案。预案级别应分为ABC三个等级(级别过多操作难度加大,工作冗繁,降低效率),将风险评估中的风险很低与较低归类为C级,将风险中等与较高归类为B级,将风险评估中的风险很高归类为A级。级别分类的目的是根据不同级别来启动不同层面的应急预案,合理配臵资源,增强可操作性。
3、强化安全保险意识,依法转移与降低企业风险。安全风险随时存在,即使再完善的制度与管理都不能完全避免事故的发生,因此要正确看待风险存在的客观性和导致安全事故的不确定性。为了将安全风险降到最低,除了加强管理,还要加大保险力度,合理转移与降低企业风险。近年在分公司承包工程的施工队伍大部分没有办理施工资质证,实行的都是挂靠资质。他们打着大施工企业的招牌,根本不具备管理、施工能力,连起码的机具及技术人员有时都是临时拼凑的,这些是目前工程安全管理中最大的风险源。因此,为了合理规避风险应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1)严格审查资质证,将工程发包给有施工资质证的单位。如遇委托,务必核对委托书的真伪,并对施工单位实施安全风险金管理制度。
(2)强制执行工程队向保险公司投相应的保险这一规定,尤其是施工人员意外伤害险,做到不测时减轻企业风险。
(3)依法签订承包合同。合同是规避风险的第一道防线,因此务必将合同管理作为工程管理中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使用公司总部下发的合同范本,依法将风险降到最低。
安全生产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石,通过建立安全风险管理机制,完善风险管理手段,实行计划、实施、监督、改进的闭环管理流程,及时对安全生产偏离正常状态实行风险警告,并对风险进行干预,避免风险加大和事故的发生,大力倡导安全理念,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五、推进安全风险管理的主要措施
1、加强行为管理,强化过程控制,杜绝人身事故。一是要深入推进履职评估,严格责任追究,有效促使履责到位。二是要深化作业精益管理,加强安全稽查,深入推进反违章。狠抓标准化作业指导卡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的工作,认真清查“三防十要”措施落实,深入推进作业精益管理。三是要倾力清除各类安全隐患。认真开展春秋两季安全大检查、安全性评价、风险评估、专项检查行动、日常巡视等活动。对发现的各类隐患,以及重要客户供电安全隐患,严格按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办法,进行隐患评估、定级管理和分级挂牌督办。四是要加强基建技改工程外包安全监管,落实各方安全责任。
2、加大建设改造力度,加强电网运行控制,保电网安全稳定。一是要利用农网改造工程契机。不断完善主网、配网结构,加大重点区域、重要用户、主干网络的投入,优先解决影响电网稳定运行的主要问题。二是要加强电网运行方式管理。加强电网运行方式的研究和分析,及时揭示电网运行潜在的问题和风险。
3、加强设备整治改造,落实技术监督,提高设备可用率。一是要坚持开展专项治理工作。采取改造杆塔接地电阻、装设可控放电避雷针、减小保护角等各种有效措施来综合整治处于多雷区的10千伏及以上线路。对变电站接地网及接地引下线进行检测,对不合格的进行整改治理。二是要抓好缺陷设备处理及更换改造。加强设备缺陷管理,严格按输变电设备缺陷管理规定,认 真巡视设备,及时准确发现缺陷,认真记录并准确分类,及时整改。三是要完善体系和机制,落实技术监督。加强技术监督队伍建设,强化技术监督手段建设,将专业技术监督的手段和方法,应用落实到具体设备、具体内容和具体流程监督上。
4、加强精益管理,提高供电质量和可靠性,降低成本。一是要强制推行停电计划管理。加大设备停运考核力度,严控重复停电和超标准工期停电事件,有效杜绝重复停电。二是要优化检修作业组织。重点对变压器、开关和输电线路等一次设备开展状态检修工作。三是要深化线损管理。针对中低压线损薄弱环节,全面加强中低压线损管理,整治窃电严重台区,加强对整治台区的跟踪和评估分析。
5、不断提高突发事件处臵能力。一是要加强预案的完善及动态管理。进一步完善预案,对已有的应急预案进行审核修编,编制预案处臵简本。二是要加强应急实战演练,组织开展反事故演习。
6、加强全面一体化管理体系建设。要结合实际完善标准,逐步建立全面一体化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围绕安全生产的全面、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时段的作业质量、管理质量和领导质量,要让任何工作过程都确定标准,任何工作场合都落实标准,任何时候任何工作都符合标准。
7、强化队伍履责能力建设。一是要强化学习和培训。学习培训岗位应掌握的标准;学习培训岗位应掌握的技能和专业知 识;学习培训一般工作方法。加大考核力度,使之标准化、常态化。二是要不断推进专业化管理。解决单个人员无事做、不知道做什么,整体人员不够的怪圈。三是要建立全程式考核评价。健全由安全质量、工作业绩、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四维组成的员工评价模型,实行约束和激励并举,解决会做的、老实的工作量超负荷,不会做的、懒惰的悠闲自得,吃大锅饭的现象。四是要深入推进安全文化建设。通过安全文化建设,使领导层“诚信履职”,管理层“诚信做事”,执行层“诚信作业”,力戒“表层、表面、表演”现象,不断提高制度执行力。
六、开展安全风险管理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建立“静态风险库”框架。输配电检修、运行按每条线路建立“设备与环境风险库”;变电检修、运行按照每座变电站、每个设备间隔分专业建立;工器机具、防护设施按照保管单位建立。
2、建立辨识典型作业风险辨识范本库。辨识范本是反映各专业某项作业涵盖作业准备及作业过程可能存在的所有危险因素及其对应典型控制措施的文本,采用表格形式。作业风险辨识项目和辨识内容分公共部分和作业部分,公共部分主要辨识人员素质、作业组织、工期因素、气象条件等方面存在的危害因素,制订典型控制措施;作业部分以作业流程为主线,辨识作业中各流程存在的危害因素,制订典型控制措施。
3、编制现场标准化安全监督检查表。现场标准化安全监督检查表主要针对现场作业管理、防止各种事故发生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作业现场标准化安全监督检查表的运用,为管理人员开展作业现场标准化的安全监督检查提供基础资料,减小不同人员检查效果的差异。
将作业控制作为开展安全风险管理的切入点,以作业现场为核心,针对作业过程中人身事故和人员责任事故风险,深入开展作业安全风险辨识和防范工作,使风险控制工作与 “两票”、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安全、施工方案等各种风险控制手段有机结合,按照“突出现场作业、强化班组应用”的原则,在变电检修、变电运行、输电检修、输电运行、配电检修、配电运行个专业开展了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
电力行业是一个高危险性行业,安全与风险是两个对立面,风险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安全工作的“可控、在控、能控”,安全管理实际上是风险管理。如何直面风险,将先进的管理方法切实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真正作到“见之于未萌,防患于未然”,切实规避、控制和降低风险,是当前电网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附:反“六不”,“三防”,“十要”相关内容
一、反“六不”: 不办工作票 作业前不交底 现场不监护 作业 不停电 不验电 不挂接地线
二、“三防”: 防止触电伤害、防止高空坠落伤害、防止倒(断)杆伤害。
三、“十要”:
1、工作前要勘察施工现场,提前进行危险点分析与预控;
2、检修、施工要使用工作票,作业前现场进行安全交底;
3、施工现场要设专人监护,严把现场安全关;
4、电气作业要先进行停电,验明无电后即装设接地线;
5、高空作业要戴好安全帽,脚扣登杆全过程系安全带;
6、梯子登高要有专人扶守,必须采取防滑、限高措施;
7、人工立杆要使用抱杆,必须由专人进行统一指挥;
8、撤杆撤线要先检查杆根,必须加设临时拉线或晃绳;
9、交通要道施工要双向设置警示标志,并设专人看守;
10、放、撤线邻近或跨越带电线路要使用绝缘牵引绳
第二篇:计算机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计算机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一、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归类
企业的安全管理大致可分为:安全教育、工伤管理、特种设备管理、隐患管理、职业卫生管理、特种作业管理、劳动防护用品管理等几个主要部分。
1. 安全教育
在安全教育工作中,一般包括了新职工入厂的3级教育,安全专业人员的专业教育和培训,管理人员(含厂矿长的安全资格教育培训)的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复审和考试,外来实习人员的安全教育等内容。
2.工伤管理
企业中的伤亡事故分为工亡、重伤、轻伤及职业病,有些地区和企业中仍然保留着比照工伤的类别。这些内容是企业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数据。
3.特种设备管理
一般说来,在企业中都有各类起重机械、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厂内机动车辆等重要的特种设备,因设备上都有对安全极为重要的附件,而被国家或行业的法律法规列为安全部门管理的内容。
4.隐患管理
隐患管理是企业安全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我们在日常的管理中通常把它分为重大危险源管理、重大隐患管理、一般隐患管理。而这些隐患的数据来自基层的安全检查、厂矿的安全检查、专项检查和专业检查。检查结束后都要填写《隐患和不安全因素整改通知书》,限令有关单位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整改。重大危险源的管理也是在分类、识别和采取措施后进行登记和管理的。
5.职业卫生管理
职业卫生管理可分为有毒有害物质管理和职业病管理。有毒有害物质的管理中主要是对有
毒气体、粉尘的监测、控制;职业病管理是登记、管理砂肺病人和锰、铅、苯等物质造成的中毒病人。
6.特种作业管理
特种作业管理主要是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教育、考试、考核、体检、发证等工作,数据量大,较为繁杂。
7.劳动防护用品管理
这项工作是企业安全管理中最为琐碎的工作。首先要建立各工种的防护标准(参照国家及省级标准),还要建立职工个人领用台账,并要经常进行质量检查等。除此以外,还有特殊防护用品的管理也是安全部门的职责范围。通常,在企业中还有一些工伤病人,需要一些特殊的防护用品,也是管理的内容之一。
8.职工安全档案管理
企业职工安全档案是安全部门掌握企业安全动态、及时调整安全生产战略的重要依据,因此,建立完整的安全档案是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
二、安全管理信息分析
我们把企业的安全管理基本内容归纳为上述几部分,并不是说可以简单的把系统的模块定位在这几个方面,而是要对这些安全信息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安全管理内容中,主要是大量的数据,其次才是文字信息,然后才是一些图片资料。
首先,我们看安全教育部分。专业人员、管理人员、外来人员、新职工的教育,都属于教育类。填写的内容,主要是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称、职务、工种、考试成绩等,这些内容存放在同一个数据库内,同职工安全档案共享数据。特种作业人员本来应单独建库,但考虑到特种作业人员的属性仍然是“职工”,没有必要另建库,以免增加系统的分量。其次,工伤职业病信息是另一个重要数据。一般老企业中曾经发生过的工伤事故和职业病人数都较多,而且
对这些事故需要保存的内容也较多,通常还附有大量的照片,因此,必须独立建立数据库。再次,是特种设备的管理。这是以数字为主的内容,也是应单独建库的板块。其他,如劳动防护用品管理、隐患和不安全因素管理、有毒有害物质管理都应该独立建库。为了方便安全工作者,还需要建立一个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安全技术标准的数据库。
这样,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安全管理的信息中包含着数值型、文字型和图像型3种类型的数据,现在就可以根据这些信息的不同内容进行系统板块的设置了。
三、进行系统板块的设置
把企业日常安全管理的内容用计算机辅助系统总括起来,是一件比较繁杂的工作。笔者根据多年的管理经验,建议设置下列板块:
1.安全生产方针政策
2.安全法律法规
3.工伤职业病
4.安全教育
5.隐患和检查
6.劳防用品
7.有毒有害物质数据库
8.安全技术标准
“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板块应该设置为方便用户输入的接口,使用户可以适时输入相关内容。“安全法律法规”板块应将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先行输入到系统中,也要留有接口,以便用户可以继续输入新的法律法规。
“工伤职业病”板块可以用下拉菜单的形式,列出“死亡”、“重伤”、“轻伤”、“比照工伤”、“职业病”5个栏目,其中“职业病”还应设置下拉菜单,分别为“矽肺病”、“吸血虫病”、“铅中毒”、“锰中毒”、“苯中毒”等栏目。
“安全教育”板块中,可以设置“安全专业人员教育”、“管理人员教育”、“新工人教
育”、“特种作业人员教育”、“外来实习人员教育”等内容。
“隐患和检查”板块中,安排有“重大危险源登记”、“安全检查记录”、“隐患登记”、“重大隐患登记”、“隐患整改通知书”。
“劳防用品”的内容应包括“职工劳防用品发放标准”、“劳防用品发放记录”、“特殊劳动防护用品发放记录”、“伤残人员特殊护品发放记录”、“劳防用品质量检查记录”等内容。
“有毒有害物质数据库”中主要是存放在生产过程中对本单位职工安全健康有害的物质的基本数据。
“安全技术标准”板块中应该将现行使用的国家安全技术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输入进去,或者只将国家标准输入进去。
从板块的内容上看,已经基本包括了安全管理的基本内容,可以足够供企业的安全工作者使用了。
四、对系统使用问题的一点设想
企业的安全工作者的素质参差不齐,对计算机的熟悉程度也各不相同。笔者在同许多安全工作者的接触中体会到,一套好的管理软件除了有丰富的内涵外,还应该是任何人都能拿到就会用的软件。所以,笔者建议:
1.软件系统要有非常良好的用户界面,给用户一种亲切感,能认同它;
2.做成傻瓜型,用文字引导用户进行操作,如输入日期时可以点击,不必敲键盘;
3.要有强大的图片处理功能,可以将事故图片调入到资料中,还可以将图像放大、打印,使用户能得到图文并茂的事故报告;
4.鉴于“特种设备”、“特种作业人员”中,都有“年检”、“复审”等国家限定强检强审的内容,系统中应该设置自动监测报警系统,对特种设备已到检验期、作业人员操作证已到复审期的,都要提前半个月发出警告,这样,只要开机进入大系统,监测报警系统就可以工作,提醒安全工作者;
5.要有强大的查询功能;
6.方便用户安装。
有了这套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大量的文字工作可以交给计算机去做,大批的文书档案资料可以存放在计算机内,既方便了查询,又可以随时复制打印,提高管理效率,为企业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第三篇:电子信息技术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电子信息技术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带来了一些困难。基于此,本文以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对电子信息技术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为强化我国企业信息安全管理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电子信息技术 企业安全管理 应用
前言
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企业管理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凭借快捷、便利的优点,电子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的各个管理层面,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益。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随着企业管理信息化日益规模化,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管理难度也日益提升,经常会出现因信息安全问题导致管理系统失效的情况,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营。为了提高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就需要对电子信息技术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电子信息技术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企业信息安全防范意识薄弱
当前,企业纷纷将信息化建设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加大对技术和资金上投入以提升企信息管理的安全性能。但企业信息安全问题的产生,不仅仅是由于技术上存在漏洞,也与企业员工对信息安全风险的认知和重视程度有关。在企业日常管理中,有的工作人员对信息安全问题重视程度不高,认为信息安全应是IT 部门的工作职责,其他部门与此毫无关联;有的工作人员认为企业时常用以往安全问题宣传有些言过其实,真正受信息安全问题困扰的企业为数并不多;有的企业对于信息安全疏于制度上的管理防范,造成员工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制度可参考,对于信息安全存在的潜在风险无法应对解决;有的企业虽然制定了信息安全的规章制度,但却未依章办事,企业信息管理的针对性抑或操作性都不强,信息化程度严重滞后。
2、存在安全漏洞
电子信息技术虽然发展势头良好,但其应用和管理方面的发展并不健全,在实际应用中安全漏洞问题时有发生。无论是电子信息技术的运营抑或系统软件都会存在一些漏洞,如果这些漏洞未能及时解决,就为黑客入侵埋下了隐患,对系统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当前,市场竞争空前激烈,许多企业法人为了个人利益,买通黑客进入对手企业的管理系统中,对其企业系统进行攻击、破坏;企业内部有些员工,可能会由于个人情绪或是对企业严重不满,也会利用系统中的漏洞,对企业管理系统进行入侵攻击,造成管理数据丢失,对企业运营管理带来极大影响。
3、计算机遭遇病毒感染
计算机病毒传播感染严重危害企业的网络信息安全。网络上充斥着各种木马病毒,员工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与网络接触,极易感染病毒。一旦计算机中毒,轻者影响使用者工作效率,使计算机程序运行变慢;重者可以使计算机陷入瘫痪状态,或者终止用户的关键程序。如果黑客在员工不知情的情况下对目标计算机植入木马病毒,还能对计算机进行远程控制,非法获取信息。这些网络安全隐患都需要企业加以注意。
4、遭到恶意攻击和非法侵入
不管原因如何,恶意攻击和非法侵入现在已经是常态。企业信息网络运行必须面对这些问题。黑客可以利用网络攻击和非法侵入来终止企业的商业活动或者停止运行某些程序来干扰企业的正常网络运行,这些都会对企业造成严重的影响。黑客还可以利用木马病毒非法盗取企业机密,或者违背企业以至进行恶意的商业活动,还能窃取企业的实际管理工作,影响企业的正常运作。
二、提高电子信息技术在企业安全管理中应用的措施
1、提高防火墙设计
由于企业员工在上网的过程中,经常会因为操作失误导致企业信息管理系统被黑客入侵,严重威胁了企业的健康发展。一直以来,企业信息管理的安全维护都是由多个安全设备共同操作实现的,各种功能和品牌不同的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企业的网络就会呈现出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而且还会出现无法兼容的情况,对网络的正常运行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就需要配置比较多的人力。为了对这种问题进行解决,企业可以通过终端安全系统,提高企业信息技术管理,防止黑客入侵。所有的信息数据都需要通过防火墙进行安全检测后,才可以进入到企业的内部服务器。在通信的过程中,防火墙会对每个连接发起和结束的整个过程进行检测,对H.32、FTP协议等进行分析,监控和审计客户端行为,及时对系统漏洞进行修补。此外,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订制终端管理系统的功能,从而全面地对企业信息管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行提升。
2、提高员工对信息安全的认识度
由于人们的行为活动都是在潜意识的引导下开展的,所以,在信息安全问题管理的过程中,要使员工对信息安全的认识度进行提升,从意识的层面重视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信息的安全性直接影响到了企业未来的发展和生存,只有所有的员工都认识到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才可以在日常工作中有意识地对企业的机密信息进行保护。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企业首先要培养出具有专业技术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定期对这些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为企业信息管理的安全性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企业信息管理部门要全面掌控企业的信息资源,根据部门的不同,对管理系统的安全系数进行提升,实时监测各个部门的相关信息,并根据历史入侵信息,适当地对信息安全管理的手段进行调整,使信息的存储持续处于一种变化的过程中。如此一来,企业的信息安全性就会得到极大的提高,企业信息泄露的概率会大幅度降低,从而最大程度保证企业的利益。
3、提高基础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
对于企业信息管理来说,信息管理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企业要提高信息安全管理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采购一些安全系数比较高的设备,定期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企业每年划出一部分资金投入到企业的安全管理中,具体的投入金额要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确定。目前,很多企业的信息管理设备都出现了严重的老化,对于这种情况,企业要提高设备线路的维护和检修,在购买相关的管理设备时,要评估设备的功能,判断其是否可以全面解决安全问题,设备的使用流程是否过于复杂。例如,为了防止企业因为停电而导致无法运营的情况,企业可以采购一些UPS电源来保证企业安全管理系统可以持续运营,避免因停电等事故造成的数据损失的情况出现。
4、提高企业网络平台的建设
通过配合使用软件和安全芯片,可以建立出一个私密的存储平台,这种安全平台目前已经在很多的公司进行推广运用,通过这种平台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加全面的保护,避免出现企业机密泄露的情况。而且,企业可以根据各种使用要求,通过内部权限设置相应的工作组和共享平台。例如,某公司在建立关键项目的共享文件时,可以首先建立封闭的局域工作网络,权限设置为只有相关人员进行浏览,如此一来,就降低了机密文件被盗用的可能性,为企业信息安全的管理提供了技术保障。
结束语
总之,21 世纪是电子信息技术无处不在的时代,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企业的信息安全风险问题越发严峻。因此,企业应加强对信息安全的了解和认知,从技术层面、意识层面以及管理层面出发,多管齐下,使企业信息安全管理落到实处,切实提升企业信息的安全性与完整性。
参考文献
[1] 吴昌伦,王毅刚.信息安全管理与管理体系[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3(41)
[2] 陈飞.大型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实践[J].计算机安全.2005(06)
[3] 韩权印,张玉清,王闵,聂晓伟.信息安全管理实施要点研究[J].计算机工程.2005(20)
[4] 马彬.交通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的探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06)
第四篇:安全目标管理在建筑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安全目标管理在建筑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2010-09-20 来源:http://
摘 要:安全管理直接影响建筑企业的安全生产,是导致建筑企业事故频繁发生的深层原因。通过剖析建筑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得出安全目标管理应用于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是建筑企业安全管理改革的必由之路。结合目标管理的特点和内容,介绍了将目标安全管理应用于建筑安全管理的内容和具体实施步骤,同时简要介绍了建筑企业应用安全目标管理的作用。关键字:建筑企业;安全管理;安全目标管理;
0.引言
建筑业是仅次于矿山行业的事故多发行业,搞好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1]。安全目标管理是企业现代化管理技术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是当今企业安全管理改革的必由之路。在建筑企业安全管理中应用安全目标管理,是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安全方针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手段,能够有效提高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形成职责分明、层层落实、人人管安全的良好局面。
1.建筑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建筑安全方面一系列法律、法规、条例及安全技术标准、规范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的建筑安全管理已走向法制化、科学化的正轨,然而建筑施工中安全事故仍屡禁不止,如高空坠落、坠物伤人、触电、土方坍塌、机械倾覆等,酿成人员伤亡,给建筑施工企业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和财产损失[2]。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事故发生频率仍高居全国各行业前几位[3]。究其原因,主要是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管理意识薄弱,安全重要性认识不足,安全管理形式主义严重。在一些建筑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着“讲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许多建筑企业没有把安全管理工作真正摆在应有的位置,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健全,安全责任不明确,或只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甚至放在抽屉里,形同虚设。
(2)安全监督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监管结构不合理,监督工作难以适应社会发展。我国现有的专门安全监督检查机构只有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以及各级地方政府下设的安全监督检查机构,而这些机构只能实施宏观监督、重点监督与抽查监督,存在管理力度不够的情况。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这种替代企业进行安全检查的监督管理方式属于越位管理,不利于促使企业在安全生产、文明施
工方面向自我负责、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激励的方向发展。
(3)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教育培训不足,缺乏应有的安全技术常识,违章指挥,违规操作严重。安全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大大削弱了企业的安全管理力度。而在建筑产业大军中,绝大多数从业人员是从农村进城务工的农民,他们受教育程度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素质不高,安全生产意识差,违规操作严重。他们往往既是各类事故的直接责任者,又是事故的直接受害者。
(4)建筑企业安全管理模式落后,治标不治本。总体来看,目前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属于“经验型”和“事后型”的管理方法。过分注重经验,未形成安全管理的闭合体系,造成安全管理工作松松紧紧、抓抓停停,难以有效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
2.安全目标管理在建筑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2.1 目标管理目标管理简称MBO,由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首先提出。是当今世界上最受欢迎、应用最广泛的系统管理模式之一[4]。所谓目标管理是以重视成果的管理思想为基础,由成果的生产者包括主管人员及下属共同参与制定一定时间内每个人(包括上级和下级)必须达成的各项工作目标,明确相应的责任和职权,每个人朝着这些目标自觉工作、自我控制,并定期进行考核评价,实行反馈,管理人员以有效实现预定目标为中心进行管理的一种体制和方法。目标管理的主要特点是:以整个组织的目标和成果为中心;层层、处处、人人、事事有目标;目标由实现目标的有关人员共同制定;强调自我控制。从目标管理的全过程看,实施步骤分以下四个阶段:(1)制定企业目标方针,然后由上而下逐级展开,分解为部门、车间、班组和个人的分目标,形成一个包罗企业各项工作的目标体系。(2)组织实施各项目标,实行自我控制和必要的监督检查,保证各项目标的实现。(3)对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自下而上的评定、考核、奖励和表彰。(4)在实现预定目标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总结,找出问题,提出改进方案,制定新的目标,转入下一个目标管理循环。
2.2 安全目标管理目标管理应用于安全管理方面,即称之为安全目标管理[5]。它是特定组织确定在一定时期内应该达到的安全总目标,分解展开、落实措施、严格考核,通过组织内部自我控制达到安全目的的一种安全管理方法。它以特定组织总的安全管理目标为基础,逐级向下分解,使各级安全目标明确、具体,各方面关系协调、融洽,把全体成员都科学地组织在目标体系之内,使每个人都明确自己在目标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每个人的积极努力来实现特定组织的安全目标。
安全目标管理是企业现代化管理技术在安全管理上的应用,是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方针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手段。安全目标管理能够使企业各部门和全体员工,特别是各级安全第一责任人、各级领导班子都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改善、强化企业的全面管理,调动企业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责任心,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进行更有效的控制,使企业长期保持安全生产的稳定局面。
2.3 安全目标管理在建筑企业的应用安全生产目标管理是企业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很多企业已进行多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级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对安全生产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广泛推行规范、标准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建筑业是仅次于矿山行业的事故多发行业,搞好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建筑企业实行安全目标管理是当今企业安全管理改革的必由之路,通过安全目标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形成职责分明、层层落实、人人管安全的良好局面。
在建筑企业实行安全目标管理,其基本内容是在企业内根据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制定出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安全管理工作所要达到的总目标,然后将安全目标逐层落实到各下属部门,要求下属部门根据上级制定的总目标,制定自己的安全目标和保障措施,并努力完成自己的安全目标,以保证总目标的顺利完成。其实施阶段主要包括:安全管理目标的制定与分解、安全目标管理的实施与控制、安全目标管理成果的综合评价与反馈。这三个阶段即组成了安全目标管理的循环周期,目标管理活动就是不断地从一个阶段转入下一个阶段,从一个周期转入下一个周期的循环往复过程。
(1)安全管理目标的制定与分解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和面临的建筑安全生产形势和任务,确定安全工作指导思想和安全生产目标、安全工作重点。在安全工作会议上,企业领导与基层各部门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基层部门及其安全第一责任人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责、权、利;基层部门再根据本专业特点和工作性质,确定本部门安全工作重点,并将安全目标分解到班组,落实到岗位和个人,明确班组长和每个员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责、权、利;从而实现企业安全目标的层层分解。
(2)安全目标管理的实施与控制安全目标一经确定和展开,在具体实施阶段要进行有力的目标控制:即企业管理人员为保证实际安全工作与安全计划相一致而采取的监督、检查等方式,对安全目标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分析、控制和调节。
安全目标控制的基本形式有重点目标控制、自我控制和领导控制三种形式。建筑企业应采取以重点目标控制为重点、自我控制和领导控制相结合的控制方式,满足企业安全目标管理的要求。
对于企业的高层领导来说,由于精力和时间的限制,实施控制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应该通过跟踪,控制重点目标,把主要精力集中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突出影响因素,从而掌握企业的安全状况。自我控制和领导控制是安全目标管理控制的重要环节。目标管理的最大优点就在于它能使各级工作人员控制自己的表现,即实现”自我控制”,是靠作业人员的自主管理,独立地完成安全目标,而不是靠上级的严格管理和监督。自我控制意味着一种更强大的动力:它追求卓越而不是仅仅要求过得去,它意味着更高的业绩目标和更广阔的视野。因此,即使安全目标管理未必会使企业带来一种统一的方向和一种集体管理的效用,但一定会通过自我控制使实施管理的安全目标得以实现。当然,强调作业人员进行自我控制,领导虽对工作细节不予干涉,但对工作的完成情况,则需要正确把握,在必要时给予适当的建议与协助,让下属为完成目标能有效地工作。领导控制的主要内容是发现和指出下属部门安全目标管理进程中的偏差和失误,并帮助其纠正偏差,同时要为其创造必要的外部条件。
总之,通过一系列措施,使安全目标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在控”和“可控”,确保目标体系的正常运行。例如:按照有关规定召开月安全例会,通报上个月安全生产任务的完成情况,布置下一阶段安全工作重点;召开半年安全工作会议,通报上半年安全目标完成情况,对上半年安全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下半年安全工作进行部署;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工作技能;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对发生的不安全情况进行严肃处理,及时消除人员违章和设备隐患对安全生产目标的影响等等。
(3)安全目标管理成果的综合评价与反馈安全目标管理成果的考核评价是安全目标管理的最后
一个阶段,是发挥安全目标管理激励作用的最终体现。同时,在考核评价过程中,要认真分析主观因素和客观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轮目标管理创造有利条件。
在这个阶段要对实际取得的目标成果做出客观的评价,奖惩结合,对达到目标的给予奖励,未达到目标的进行惩罚,从而使先进的受到鼓舞,后进的得到鞭策,进一步调动起全体职工追求更高目标的积极性。通过考评还可以总结经验和教训,发扬成绩,克服缺点,明确方向,为下一轮安全目标管理奠定基础,创造有利条件。例如:在安全工作会议上,要对安全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进行通报,进行评价考核,评选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优秀安全管理部门、优秀安全管理者、优秀安全工作者、先进安全员、安全模范职工等,兑现《安全生产责任书》中规定的奖惩,表彰、奖励安全生产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实现安全生产目标的闭环管理。
3.建筑企业应用安全目标管理的作用
安全目标管理对于提高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其主要作用体现在:
(1)有利于企业的长足发展,克服短期行为。安全目标管理是周期循环的闭环管理,实行安全目标管理有利于建筑企业长期保持稳定的安全生产局面,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
(2)有利于企业的全面发展。通过实行安全目标管理,力求层层、处处、人人、事事有目标,有利于促进建筑企业的全面发展。
(3)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实行安全目标管理,可以有效控制建筑企业的安全生产事故,降低企业的损失,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有利于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安全目标管理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充分调到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责任心。
(5)有利于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科学性。目标管理是当今世界上最受欢迎、应用最广泛的系统管理模式之一,应用于建筑企业使企业的安全管理更具科学性。
4.结论
安全管理直接影响建筑企业的安全生产,是导致建筑企业事故频繁发生的深层原因。通过剖析建筑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得出安全目标管理应用于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是企业安全管理改革的必由之路。结合目标管理的特点和内容,介绍了将目标安全管理应用于建筑安全管理的内容和具体实施步骤,同时简要介绍了建筑企业应用安全目标管理的作用。
十年论文机构京都名师论文中心,正规全面的论文刊物为您提供职称论文,毕业论文,硕士论文,医学论文,教育论文等各类论文发表服务。
第五篇:安全管理在农业机械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一、树立农机安全生产意识
当前,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得到迅猛发展,而且新农村的建设也十分充实、富有活力,但农机工作不办证、不挂牌和不检审的现象时有发生。省市各级农机部门需要增强全民的安全生产意识,积极做好宣传与交流。在工作中做好平安农机的推广,加以规范的引导,以此促进今后农机工作的有利开展。创新宣传形式,在各个宣传方面需要对不同方面的特点做好不同的宣传规划,使不同层面都普及到农机安全生产知识。使用多媒体宣传各种建设安全生产意识过程中的典型案例,宣传农机安全生产的新经验与新举措。注重正面宣传和侧面警示的有效结合,一方面树立好安全生产的典型,另一方面对农机人员加以警醒,把安全生产意识提升到较高的水平。增强农民及农机系统内部安全生产和防范事故的意识,实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与确保机械管理相结合的发展方向。
二、健全农机管理队伍体制
(一)提高农机生产效率
优化农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对重要工作环节中仍未完全解决的问题妥善处理,寻找适宜的解决方案。严格规范农机工作过程中各道程序,贯彻落实农机人员岗位职责、服务承诺和执法管理等制度,使工作的透明度增加,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二)坚守农机岗位职责
针对不同岗位制定不同的岗位目标,根据农机工作中的业务需求和实际情况,建立档案、牌照的管理和受理审核,健全监督和考核机制,针对岗位目标加以管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为众多农机人员提供一个能发挥个人能力和长处的平台。
(三)强化农机人员培训
根据不同农机人员的情况进行监督,可适当加以培训农业机械的重点实行项目、上级的重大决策、建设干部队伍、农业发展形势以及当地政府中心工作等方面,拓宽农机人员的知识面。树立以民为本、为民服务、帮民解难的观念,深化发展农机、服务农村、助民增收的的战略思想。增强业务素质,提高政治觉悟,使农机人员各项能力与素质均得到加强。
三、创新农机管理安全模式
(一)拓展管理服务范围
农机的管理人员要依照实际工作中的需求,对相应目标和相关部门做好管理工作,切实加强农机工作人员的监督工作,不断拓展农机管理的服务范围,在农机管理的工作中,务必要将农机的使用安全作为首要内容,适当的拓展农机管理服务范围,以最好的服务来保证农机设备安全使用。与此同时,要做好监督服务工作,不断完善基层管理组织。对农业机械的管理工作中,应有专业的农业机械技术管理人员,通过对农业技术管理人员资源的整理,建立庞大的农机使用人员储存信息库,时时更新动态信息。将农机安全管理规定落实到工作中,从而实现推动管理安全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转变管理服务思想
在农机工作中不应轻服务、重执法,农机的管理人员要转变消极的服务思想,把管理用服务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被动执法转为主动执法,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提升了执法形象以及服务质量。通过这种转变管理服务思想和面对现实的理念来快速的实现路上管理变路下管理,法制管理变服务管理。农机的管理人员在宣传生产的同时,要用适当的宣传计划、多种的宣传方式,帮助农机人员充分受到生产知识的教育。通过正面宣传鼓励与负面宣传批评的方式,提高有关部门和农机人员安全生产和防范事故的意识,以达到改善执法环境,使农机人员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三)创新管理服务形式
农机管理人员要将以人为本作为根本理念,在管理的过程中,有关管理人员要把被动工作变为主动工作,主动帮助农机人员解决在农业机械使用时出现的各类问题。做到“以服务做管理”,为农机人员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多为农机人员进行权益维护、提供优质服务,树立起良好的形象,让农机的工作得到广大农民的一致认可与支持。提高农机管理人员相关的技术水平,增强农机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进而提高农机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与业务水平。在实际工作中,要为农民所想,从小的事情做起,为农机人员提供优质的人性化服务,营造出“安全农机,快乐作业”的和谐管理氛围。
四、落实农机管理网络监管
农机管理人员应当把基层农业服务建设体系的经验做基础,以公益行为要求对各级农机安全管理进行适当完善。建立村、县、乡多级管理网络,对涉及农机的服务资源整合,建立各级农机和农机人员的资料库,落实农机安全管理的有关措施。积极培养农机服务机构或是农机合作组织,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制度。以规范的管理方式吸引更多的农机协会加入产业服务链条,从农机工作的生产和经营服务中实现农机的安全管理工作。严格对农机人员实行奖惩与责任追究,逐层检查安全生产目标的责任书,逐级落实生产控制目标与奖励机制,探索出针对我国农机管理服务现状的管理模式,完善村、增强乡,从多方下手,多管齐下,构建全面的农机网络,是农机安全生产得以有效管理,为农机管理的网络监管奠定坚实基础,加快和谐农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