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于电力改革背景下的财务管理措施
基于电力改革背景下的财务管理措施
摘 要:在电力改革下,首要任务就是对财务管理进行严格控制,只有将财务管理水平进行全面改革,电力企业才可以有效对其自身的发展经营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从而使企业对其不足之处进行有效调整,使得效益最大化。本文通过指出电力改革下企业存在的财务状况,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可以有效帮助企业提升其财务管理水平,推动电力企业长足发展。
关键词:电力 改革 财务管理 措施
在我国不断进步的经济社会下,电力行业的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因此,当下电力改革将会决定我国未来是否能够顺利发展,而其财务方面更是电力改革能否成功的直接因素。我国电力改革主要侧重于:第一,电力市场发展多元化(买入与卖出成正比);第二,电网的职责不再仅仅是向广大用户以及群体销售电,将其财务进行单独划分;第三,通过对电厂进行改革,为了进一步推进改革的顺利进行,一套全新财务管理体系应运而生,从而最大程度的推动了电力改革的前进步伐。因此,电厂财务管理主要影响因素为电力改革,本文将提出我国电力企业在财务方面的现状以及相应的改革措施。
一、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
(一)成本造价核算不科学
当下,我国在建设电力项目前,对相关成本进行预算过程中,普遍出现造价较高,无节制的对项目进行投入,这样扩大了建设项目所需的资金,在购入所需设备所需资金方面也表现在价格逐年上涨的趋势,由于前期没有合理控制项目成本,在进行预算阶段没有进行科学管理,最终造成无法控制电力基建后期费用,最终导致设备等资金核算不断上升。企业中没有一套科学的预算方案,而且控制成本的途径又非常单一,如果在预算中出现差错,将对企业的资金方面产生直接影响。不合理的预算体制主要包括:工作人员活动经费(培训)、设备投入、工具购入等方面,而这其中的财务支出将会产生多余的部分,以及不真实的数据,然而这些费用都会在预算中不知不觉的计入其中,建设单位也会想方设法利用其中的资金,最终产生资源以及资金的浪费现象。
(二)财务管理体系管理不到位
在财务部门,要想使得财务工作顺利进行,其前期运作非常重要,所以财务的工作管理环境不容忽视,应该进行整体分析。当下,由于一些电力企业,尤其是基层企业,均处于一个低下的阶段,大多数企业没有意识到财务管理对于电力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所以在财务执行力度上显得松松垮垮,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与方案,这其中的方方面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务管理的平稳运行,进一步影响电力企业的整体利益。
基层电力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在于,由于当前基层电力企业没有制定一套科学的管理体系,造成企业生产设备备品备件管理出现漏洞,从而增加企业在该流程中投入不必要的购买资金,另外,还有一些企业在物资管理方面账目不符的现象,这同样表明该企业浪费资源的现象。正常的物品管理制度中,如果生产中需要相关物件,应该由工作人员向相关管理部门进行申请,得到管理部门同意后,工作人员到库房进行取件,库管将所申请的物件发放给工作人员,并对所取物件进行登记以及签字。然而在紧急情况下,会出现工作人员不经申请与审批直接到仓库进行取件,这样就会出现后期所取数量与记录不符的情况。情况严重的时候,因为场面混乱,人员较多,库管没有对所取物料进行准确记录,有时甚至忘记记录,就会进行较长时间的核对,甚至核对不上,这样就进一步影响到了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财务风险预测没有得到重视
企业要想取得长期稳定的发展,就必须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评估与预测,因为只有对企业风险进行预测,才会在企业后期发展中采取相应的预防以及应对措施,而财务风险在企业风险中占据核心位置,只有正确评估财务风险,才能够保障接下来的工作顺利进展。
电力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占据我国国有资产大部分比例。由于当下我国没有一套健全的市场经济制度,导致电力行业的财务管理存在弊端,加上日前经济领域瞬息万变,都加剧了电力行业难以对其财务进行管理;另一方面,介于企业领导干部没有十分重视财务风险评估与预测,导致企业财务管理出现潜在的安全隐患,所以,一定要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定行之有效的制度。
(四)项目可行性研究不合理
电力企业的资本输出多数在于项目的建设上,为了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获取更大的利润,企业常常将一部分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去,进而使得企业在市场占有份额更多。虽然企业的想法合理,但是一些企业在投入建设之前没有对市场以及企业本身进行详细的分析,可行性方案设计草率,另外,一些企业为了在规模以及预期收益上超过同行,领导人员布置投资建设任务,最终造成在进行项目建设时,一些环节紊乱,流程不符合常规。由于建设项目缺乏合理性,导致企业的财务工作部门在对项目建设进行预算以及核算过程中十分棘手,最终造成浪费企业资金,工程资本盲目投入,甚至企业出现亏损的现象。
二、电力改革中财务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控制财务成本支出
首先应该将材质管理制度进行更新,将新制度投入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去,并且将财务工作者的职责进行详细划分,对财务审批制度进行严格控制,做到账目明确,同时,对于人力资源方面,应该进行合理的削减,工作会议也要有选择性的召开,在召开会议时,要做到会议的有效性,尽量缩短会议召开时间。其次,具体划分并且合理控制支出费用,将资金在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降到最低,如果在资金管理中发展财务问题,应该及时上报,确保问题在初始阶段得到有效解决。确保财务收支平衡,严谨出现超出?A算的额外支出,在稳定的情况下,应该将一些日常费用进行有效控制。另外,要增强企业员工的节约意识,为节能减排工作共同作出贡献。
(二)更新财务管理模式
财务支出的资金分为:股份、企业固定资产以及债务。财务管理模式应该针对企业的发展制定相关制度。
第一,应该对企业的债务进行严格控制,保证企业负债的上限为65%,如果企业出现债务的情况,首先对债务进行风险评估与风险分析,确保所借债务切实用于建设项目中,而且保证日后有能力偿还所借债务,此外,在企业向外界借款的时候应该制定一套严格的方案,借款前应该向财务部门申请,经过财务部门进行核实与分析,确认所借款项的实用性,排除风险后,方可授权企业进行借款。企业还应该经常关注国家在税收方面的优惠信息,减轻企业的纳税负担。第二,顺应电力企业改革的步伐,对企业进行科学整改,在资金筹集方面要实行多元化管理。将股份制在企业中进行推广,一方面减轻了企业的投资负担,另一方面,员工在其中可以收取红利。将新建制度全面落实到企业的生产与发展中去,确保企业中权责分明,尤其是针对于以往闲散的财务系统中,在全新的管理制度下,更要加强财务管理体系的责任心,确保企业资金链的平稳运行,让财务工作者意识到自身的责任感。
新模式下的财务管理制度以保障财务顺利运转为前提,将财务的核算方式进行有序整理,进而保证财务信息更加直观。具体做法为:将原来各个分公司单独进行财务管理的方式进行集中管理,将财务反馈信息进行统一上报。将财务部门工作人员的岗位按照成本预算、经营收入、工程成本以及财务支出几个方面划分。突显出财务统一管理的特点以及集中管理的核算方式,进一步确保财务系统中这是可靠的信息。对财务进行集中管理前提是对资金进行集中管理,应该设立专门的资金管理部门,在后期资金使用时进行统一发放。
(三)制定科学的预算方案
科学合理的预算方案在财务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这要求企业预算管理制度严格全面,并且符合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企业内部也要正确掌握财务的预算,对于生产经营方面的财务预算,财务管理部门应该进行严格掌控,并且正确划分各个环节的财务职责,通过对财务管理部门员工工作能力进行评价,将相应的财务工作分配到各个员工身上,同时要注意,财务管理工作不是单独的工作,虽然进行了职责的划分,但各个责任部门之间最终是一个合作的整体,分工合作的前提一定要遵守预算为主的原则,对企业各个生产要素之间的总体信息进行全面把握,保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并且每月进行一次预算,以便更早的发展问题,在进行预算时一定要避免过于刻板,使得预算符合企业的发展,保证预算的科学性。滚动预算法在大型工程建设以及物资采购中,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在进行预算时这种方法一般可以运用于大型工程设备类的采购项目,受到大部门企业的重用,因为这套方案在预算过程中条理清晰,能够稳步推动企业的顺利发展,但是要注意在使用该方案过程中应随时调整以及修改预算结果。
成本预算在电力企业预算中占据核心地位,因此财务管理者在进行预算过程中应先进行系统性的预算,对投资的科学合理性进行预算,对生产资料的筹备阶段的预算,这些预算都关乎企业未来能否顺利发展,对这些预算结果都要进行准确记录,进而从根本上将投资风险降到最小化。还要注意合理进行预算,按照预算流程进行,因此财务管理部门一定要制定标准的预算流程以及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同时确保预算工作部门的组织性,确保预算责任分配明确。
(四)完善财务信息标准
将信息化模式全面应用到财务管理上,在财务工作者进行相关预算时能够更加准确,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节省了劳动力。通过利用财会软件进行预算以及核算,将会减轻会计的工作压力,使得财务工作更加得心应手,同时有效的节约了时间。电力企业下,应该将财务信息的制度进行全面转变,将财务管理作为财务工作的首要任务,更新财务工作设施设备,以提高财务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对于企业而言也是一种资源的节约。通过利用信息化管理可以惠及工程的方方面面,所以财务管理水平在信息化的带动下将会更加高效,企业发展将会更加顺利。
(五)收益分配科学化
将企业的资金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其资金的主要内容为企业的收益,企业收益的多少直接反应该企业经营的成功与否以及盈利状况。收益的分配方式将会对企业的投资者以及企业本身产生影响,所以,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在对企业收益向受益人进行分配时应注意:首先,一定要持公平公正原则进行分配,而且要求企业所有股份持有者共同承担企业在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其次,在进行收益分配时应该站在企业发展的角度进行综合考虑;再次,利益分配时应该秉承权责明确的原则,全面考虑股东与企业之间的相互利益关系;另外,还要制定出能够调动企业员工的措施,进而将员工待遇进行有效调整。
利益分配的流程主要包括:先将一段时期积累下来的相关损失的资金拿出来,包括税收资金以及滞纳金等,扣除本金以及投资费用,然后提取盈利的资金,最后将剩余的利润分配给股份持有者。
三、结束语
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的改革,对于企业而言,势在必行,通过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将会提升企业的经营利润,增加企业收益,改善企业的管理模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在不断进步的经济社会下,由于财务管理制度不断更新,所以企业之间应该就财务管理而相互沟通,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发展,使企业在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下展现一个新的面貌。
?⒖嘉南祝?
[1]侯松媛.上海电力公司财务分析研究[D].长安大学,2014
[2]王丽泽.财务报表信息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两项公司治理外部机制的浅析 [N].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03)
第二篇:浅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措施
浅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措施
【摘要】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一直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比如财务管理观念落后、预算管理薄弱、国有资产管理不严、内部财务管理机制不健全等方面,这都严重制约了事业单位的正常工作开展,降低了事业单位在我国社会发展中所应起到的社会价值性。本文结合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分析深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具体改革措施。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问题 对策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管理意识差,理财观念落后
从我国现阶段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来分析,其财务管理存在着普遍的管理意识差、管理念落后的现状。有些事业单位的领导层对财务管理不予重视,导致财力管理监督机制未能发挥其实际效能,单位内部人员的违纪违规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单位内部缺少拥有先进管理理念的财务管理人员,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难以引入到单位内部,员工缺乏财务管理创新意识,使得财务管理长期停留与表面,财务管理负责人员难以将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相结合,两者之间脱节现象严重,使得单位的业务开展能力低下,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发展新形势的要求。
(二)预算管理薄弱
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且合理的预算管理方法能够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成本,为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提供活力。然而目前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却十分薄弱,单位预算管理不系统、不科学,存在着随意扩大开支范围,定制模糊的开支标准,预算审批制度不规范,资金的转移与挪用没有受到严谨的制约与管控。一些单位将应纳入单位预算管理的预算外资金一并纳入预算管理的范畴,进行统一管理、统一核算,导致了单位内部财务管理混乱,预算管理制度流于形式。预算编著与财务管理执行的分离,资金的用途被随意的分配,使得单位的财务决算不真实,不少单位年终决算与预算脱节,无法体现出预算管理的财务使用规划与管控作用。
(三)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固定资产的管理占很大比重。部分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没有予以重视。财产的清查制度不严谨,甚至存在多年不进行实物盘点,无法及时的把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各种纰漏问题,导致固定资产丢失、损坏现象严重。另一方面,单位内部财务管理责任制不健全,出现问题不能及时的进行解决,财务管理权责分化不清,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资产挪用未经审批便擅自进行。固定资产的购置、报废和变卖不按照财务管理流程操作,不按规定程序报批。
(四)内部财务制度不健全或流于形式
事业单位的内部财务管理机制直接决定着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不少事业单位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甚至流于形式,降低了财务管理的效率。此外,在人力资源分配上,财务与审计职务不分离,导致财务监督与管控效能弱化。一些单位虽然制定了详细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但未形成完整的管理约束体系,财务监督力度不够,使的财务管理工作停留在表面。
二、深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应采取的措施
(一)努力推进财务组织变革,创建新型财务组织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与其他部门的工作开展做到统一化,并且要根据市场形势的转变来革新管理形式和管理理念。当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发生转变时,财务管理就应该
做出相应的适应性改革以满足单位业务开展的实际需求,不能采用一成不变的僵化管理方式。现代社会大环境的转变要求事业单位必须以现代组织理念为指导对其内部的财务会计组织结构进行革新和升级,引入现代化的财务管理念,并创新单位内部的会计组织架构:一是在原有的财务管理会计组织结构的基础上,以现代组织理论为指导进行会计层级结构的优化和重组,精简不必要的层次结构,疏离财务管理上报审批和内部操作的工作流程,以此提供整个财务组织的工作效率和预算执行力度。
二是对事业单位的内部财务会计工作开展方式进行重新分配。首先,要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对现有财务管理工作的人员组织结构进行重新审查,确定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以及任务分配。对不符合工作实际需求的工作岗位重新调配,并相应的修改和完善工作流程,以适应财政改革管理的要求。
三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要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采用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来促使管理内容的创新并提高工作的整体效率。采用柔性化的管理方式,制定单位内部的人员培训与评估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和奖罚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水平,以此来激发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加强预算编制管理
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工作的基础内容,也是预算管理的首要工作环节。预算编制应遵循精细化和严谨化,并且要规划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程序。第一,要对单位内部历年来的财务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和分类整理,形成可存储、检索的信息数据库;第二,结合单位的工作计划和单位业务开展需求这对公共经费、项目经费、人力经费进行详细的预算管理,严格区分资金的支出项目类别。
(三)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提高资产管理效率
1.建立系统、完整的资产管理责任制度。每一项固定资产项目,都要设置严格的人员管理和使用制度,每个部分分配一名资产管理员,并制定职责细则和责任追究政策,将固定资产的管理具体到个人,并明确划分单位领导、资产管理员、资产使用者之间的职权分配制度,并制定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
2.定期实行资产盘点制度。需要定期盘点的实物资产包括登记在册的固定资产、没有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一般性资产。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经常对账,做到财务的资产账与实物资产账相符,实物资产账与实物相符。
参考文献:“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technology and C51 program design” Tang Ying, 2012, publishing house of electronics industry;“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a case of driver and Proteus simulation” Li Lin power, based on the 2011, science press;“design” MCS-51 Series MCU lzhzjj.com/bet365yulechang application system He Limin, 1995, Beihang University press;“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based” Li Guangdi: Beihang University press, 1992;“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Ding Yuanjie, 1994, mechanical industry press.
第三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如何不断适应和实现专业发展?
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中,其自身和外部环境这两方面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因此教师专业化不仅是教师培养、教师教育的过程,而且是教师培养、教师教育的目标和发展趋势,体现了对教师专业水平和社会地位的一种肯定,地位也未达到其他专业人员的水平,因此一些教育界人士认为,当前教师职业正在由“半专业化”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专业化”成为未来教师发展的努力方向。
作为中学教师,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及其与现代教学相适应、现代教学所需的各种知识。现代科学知识日新月异,我们所学的知识不够丰富,各种新知识、新信息不断涌现,我们很快感到不能得心应手。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学习进修,否则不能应对学生的各种问题,会被学生问倒,也会削弱我们的威信。同时,一些新兴学科的出现,也要求我们去不断“充电”,学生们所涉及的知识很宽很广,也有一定的深度,教师不学习不钻研行吗?因此,教育的改革发展,首先要求教师提升自己的专业业务知识结构。
我们应该充分地学习掌握有关内容,理解领会其精神实质,并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进行探索、尝试。包括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的选择、对教材的应用等等。并且在学习实践过程中,边总结整理,把看到的、想到的及时记录下来,平时养成写课后笔记的习惯,碰到好的内容及时总结成教学案例,这样日积月累,我想一定会大大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
新课程注重学生研究性学习,它要求教师能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为此,我们首先必须成为探究性的学习者和实践者,以自身的探究性的学习经验和实践能力,去更好地指导、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活动。
在教学中,课后及时总结经验:成功的是什么,不足的是什么?如何改进?长期坚持,就一定会积累不少的教学经验与理论,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向教师专业发展又跨进了一步。
另外,教师还要有广阔的教育前沿视野,敏感的教育问题意识,灵活有效的从事教育教学的能力,数学教学活动中实验的操作能力和设计能力,教学管理的能力等。所以,以后我会朝着这些方面努力,使自己早日成为一名专业化的人民教师。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时代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新世纪的教师不再只是教师匠,而是不断地向学者型发展。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才有利于教育教学的发展和创新,才有利于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加快对学生的培养。
第四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美术课堂教学浅谈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美术课堂教学浅谈
小学美术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学生,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能力。美术课目的是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所以美术课程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素养和情趣,及身心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现在对新时期美术教学改革在美术课堂中的实施浅谈一下认识和理解。
当今的美术学习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是一种文化的学习,注重培养人文素养与美术艺术素养。它为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服务;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美术教师在教学中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老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辅导者,以学习者的平等的心态参与到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中去,协同合作,师生互动,因材施教,教学相长。
一、营造身心自由的学习环境
创造是人们的基本潜能,而身心自由是创新潜能得以开发的基本条件。只有在宽松愉悦的环境里,学生才敢于自由想象、标新立异和创新,使个性获得发展,因此,课堂上需要老师去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利于师生情感交流的、比较宽容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善于启发、激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去发现和理解对事物的认识。不要干扰和限制学生个性化的知觉方式和创造方式。教师应适应学生的情感、态度,允许学生比较自由地参与,与学生分享这种情感和体验。课堂需要纪律,但课堂纪律必须要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要符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能容纳儿童的不同个性,创设有利于学生个性思维发展的教学氛围。
二、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动力,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积极参与,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课堂上需要教师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特有的魅力,以种种途径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把学生带入美妙的学习乐园。
1.创设富有文化气息的情境。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习应视为一种文化的学习。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这就需要教师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例如在四年级《可爱的家乡》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花时间收集家乡楼房结构特征的信息,建立家乡有哪些不同风格的房建筑的信息平台,根据自己的喜好再去搜集房建筑的资料,然后回到课堂以记忆画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次教学活动,不但有效地完成了一次美术技能练习,而且还使学生有了许多意外的收获,如对家乡地方文化资源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得到了一次综合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和锻炼的机会。
2.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情境.当学习活动与日常生活相联系,能为学生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增添色彩时,学习活动就会变得欢乐有趣。在一年级的《漂漂亮亮迎新年》教学中,我让学生自由结伴组合,在教室或校园的任何地方,互助学习制作饰品,为新年准备赠送同学的礼物。这节课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小组里、小组间互帮互助,创造性地完成了学习任务。教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将美术课堂上学到的本领运用到班集体的生活中,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合作、动手能力,也是学生的一次难得的审美体验。
3.创设激发想象、创造的情境。
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给学生创造大胆想象的空间,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和学生谈话中设境、在欣赏中设境,让每个学生都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艺术的天空自由翱翔。通过在和学生交流中设境,激发学生想象,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让自己的作品标新立异。在学生的习作里,令人惊喜地看到了他们的奇思妙想和创造力。
三、走进生活,丰富储备。
形象思维和真情实感是美术活动的基础。形象和情感有赖于学生大量接触实际事物和具体环境,因此,除了要求学生平时留心感受身边的事物外,实地实物参访写生活动,应是美术教学经常采用的一种方式,以丰富学生的形象、情感储备,逐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自主探究学习。
新时期教学改革强调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强调学会学习。自主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具有学习的潜力,学习的要求,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全面发展的理念上的。自主探究学习的基本操作是这样的:创设情境――确立目标――感受发现――尝试验证――评价反思――大胆表现。这种学习方式需要教师充分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凭借自身的感受、观察、体验、思考、判断、发现、讨论、搜集、尝试、反思等活动完成学习目标。
五、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学生在主动探究学习过程中,同学间进行合作、分工、交流、互动,同心协力、互相促进完成学习任务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需要建立在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的基础上,是独立学习的有益补充。合作学习应体现民主精神、科学精神和团队精神,组员间平等相待,相互接纳,合作互动,彼此信任。
六、积极评价,促进发展。1.学生自评互评。
学生自评就是学生对自己在学习实践过程的收获和成果进行评价,向同学和老师介绍自己的学习收获,创作意图。学生互评是同学间的相互评价,可以在同桌间,小组间或全班之间,以儿童自身的眼光来评判他们自己的学习表现和创造成果,促进人人参与,提高学习效率。2.多元的激励评价。
积极的评价会激起学生对探究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产生新的学习冲动,增强信心,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下一轮的探究与创造中去。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应是全面的和个性化的。全面的评价就是从各角度去评价学生,积极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比如从学习态度出发进行评价。更注重评价学习的过程;个性化就是肯定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方式方法,保护学生的创造成果,注重对学生个性纵向发展的评价。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美术教学
当前正在全国范围全面推开的新课程改革,给学校各学科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并为素质教育思想在普通教育中的全面落实创造了新契机。一直以来处于学校教学之薄弱环节的美术学科教学,更应该抓住这次新课改的契机,以新的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为提高学生艺术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健康发展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一、传统观念影响下的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美术课在普通学校中地位的弱化,除了应试教育思想的干扰外,还与人们普遍对美术学科缺乏认识不无关系。人们一般认为,美术课就是教会学生一定的绘画等美术技能,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这是偏颇的认识,在这一观念的影响下美术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学校普遍重视不够,教学设备投人不足;教学方法陈旧简单,重技法轻素养;美术课成为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装饰品,表面上丰富多彩,实质上空虚苍白,远未发挥其在素质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
二、新课程理念下对小学美术教学的再认识
学习是快乐的,小学阶段的美术学习更是快乐的。曲折的线条,跳跃灵动的点,变化无穷五彩缤纷的色彩,让孩子随心所欲地自由挥洒,或是鲜花草原,或是飞机大炮,或是超人、奥特曼,或是美丽的家园校园。孩子是天生的创意大师,即使是世界艺术大师毕加索,也曾从孩子的绘画作品中参悟创作的灵感。
小学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发展学生的个性,启发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的爱好,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儿童由于性格天真活泼,有着最直接的感受能力,他们的作品无拘无束、任意驰骋,没有成人式的思维模式,全然是他们自己充满活力的感性体验。虽然他们的作品会有许多“出人意料”或“不真实”的“错误”。但是这些“美丽的错误”却让我们为之心动,孩子们的才能是如此让人惊叹。传统的美术教学严重地阻碍了他们灵动的才华的发挥,《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美术课程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三、新课改下小学美术课教学应采取的措施和思路
在“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新理念的指导下,为充分发挥美术的教育功能,发挥美术教育特有的魅力,改变当前美术课教学的薄弱势头,我对美术教学所采用的策略提出以下几点探微。
1.“蹲下来看孩子”
“蹲下来看孩子”是目前教育工作者的口头禅。其实怎样蹲、怎样看有很大的区别。首先,要尽量争取把握所教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基本规律,多从他们的视角观察和理解问题,这样才能充分理解他们,尊重他们。其次,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处于和他们平等的位置,与他们在宽松、自由、平等、愉悦的气氛中互动、交流,教学相长。新课程强调“面向全体学生”,既意味着每位学生都有接受同等教育的权利,不论他们的背景、基础、个性等如何不同,都能通过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科学教育,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基本能力和素养,并获得不同的成功,使得人尽其才,各得其所。优秀的儿童作品散发着孩子花季般纯真可爱的芬芳。一位优秀的美术教师应极力维护孩子这种天性的充分发挥,而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干扰孩子的行为。研究证实,让儿童按照自己的想象和意志自由地表达和表现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是有利的。教师在现代美术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是“援助者”而非“教导者”。优秀的美术教师会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点,进行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兴趣和个性进行创作和表现。在这种美术教育中,我们在了解学生精神价值的同时也会认识自我,当我们把学生放在首位的同时,也就会尊重他们。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
怎样培养?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一个人的大脑就像一个房间,他的容量是有限的,如果只从房间里往外拿东西,总有一大房间会变得空空的,什么也没有了。所以,教孩子学习画画,首先应该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让孩子学会看,这就如同不断地往房间里装东西。在学生画画时,教师不应催促他快画,或者要求他们按成人的意思或已有的概念去画,而应提醒他们时时停一下笔,仔细把所画的事物同自己脑中原有的概念比较一下,让孩子在画的过程中提高比较和求异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鼓励孩子在画中充分发挥想象力的最好办法就是引导孩子细心观察,一旦孩子养成了从周围世界的细致观察中扩展自己想象的习惯,他们的想象力自然而然地就会得到充分的发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应该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更多、更细致地观察周围世界的机会,这样做,既可以让孩子充分地发挥想象力,又可以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对更多的事物产生兴趣,强化孩子对学习的渴望。3.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一个人基本素质能力的最高体现就是创造力。要通过画画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教师首先就要把“孩子是否能画一张漂亮的u, “能否得奖”、“能否成像画家那样的画”这样一些目标放在后面,而将“孩子是否敢于画”、“是否敢于面对真实的世界画”、“是否敢于画与众不同的画”这样一些目标放在前面。有了这些目标,教师就可以把孩子今天的画同他们过去的画相比,看今天的画是否有了更多的内容、更多的细节和更多的情趣,不难发现这其中闪现着孩子创造力的火花。
为了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在辅导孩子画画时,教师应尽可能地鼓励孩子画自己周围一些常见的事物。因为创造力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它往往是对一件平常事物的再发现和重新组合。孩子在画周围事物时,往往会自然而然地在观察、记忆、分析、理解和再现的过程中加人自己的想象,补充新奇的内容,这正是孩子创造力最好的锻炼。
总之,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美术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更富有鲜活的时代气息,美术教师更应大胆开拓教学活动,实现美术教学从以学科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寻求优化美术教学的真正出路,使学生得以更生动活泼地发展。(发布时间:2010-08-07)
新课程改革教学活动中教师角色的转换
美术课程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主渠道,美术教师作为学生的组织和管理者,如何在新的课程改革教学活动中,让全体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成为有健全人格,有创新精神的合格人才呢?我通过近期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总结出以下几点:
首先,要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育家第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明确指出:“我以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处在儿童期的小学生,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应是丰富、生动、多样的。每当我走进教室,总是神采奕奕地出现在他们的面前,孩子们把我当成他们最亲近的人。我除了注意自身的外表美之外,更注意表情要丰富,语言要亲切,声调要有高低变化,有时我还唱几句。如讲《我的太阳》一课时,我出示画有太阳的投影片,一边唱着、一边跳着:我们一起摇呀摇太阳„„让学生充分感受热烈、活泼的特点。讲《水中的鱼》时,我就为小学生们做颈、肩、胯、四肢的动作,并带着他们一起活动,随着舞曲跳几步优美的华尔兹舞,使孩子们从动作中体会到:鱼在水中轻快地游动着,它们在水中是那么欢快地唱着、跳着、摇摆着。讲《有趣的游戏》时,我打破常规,让学生走出课堂,在操场上做起他们喜爱的各种游戏,全体学生极其兴奋,纷纷表演,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与探究的积极性。
在第二课堂中讲《装饰画》时,还采用特殊技法制作了几幅范画,并且在课堂中演示制作方法。比如,用油、水分离法来处理背景,那神奇的画面给学生们以神秘和新鲜感。我还经常用讲故事、师生共同表演等教学形式,调动学生们的情绪。小学生们在良好的情境中得到了美的熏陶,在美的环境中自然轻松地增长了知识、培养了他们的能力。
其次,我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着手,使学生的思维充分扩展开来。人们都认为美术教育是激发创造性和获取创造性表现能力的手段之一。众所周知,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创新。西方从文艺复兴时期就有艺术家搞创造性活动。“斯普托尼克打击”曾震惊了美国,美国从1958年开始注重人的能力的培养与人才的开发教育。日本早在1952年就开始美术教育中创造力的培养。铁的事实证明“科教兴国”关键在于人才。李岚清副总理提出,以艺术教育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其意义深远重大。我们教师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途径,突破习惯的范围,产生大量的变异见解,并有意识地促使学生从多位、多角度地思维操作。比如《帮小鸟找家》一课,先让学生想象:假如我们生活的世界没有树会是什么样子?学生们经过回忆、联想后回答:没有树,小鸟就没有家了,我们呼吸的空气就不新鲜了,良田就会变成沙漠„„然后,组织学生表演短剧——“帮小鸟找家”,孩子们的想象力与表演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这样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思维,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了他们的良好品德,学会关心别人,关心生存的环境,加强孩子们的责任感。
落实新课程标准 推进美术教学改革 ──谈如何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质量
我们一直强调教研教改,可当置身于教研教改的环境中去具体实施,有时候又会变得那样茫然。
当美术教师第一次接触到《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小学美术教材的时候,都有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所谓熟悉是当看到内容新颖、设计巧妙的新教材时,每一位教师眼前都豁然一亮,似乎找到了多年来一直想摆脱旧的教材的一种感觉,陌生就是当看到大胆的课型设计时又不知如何施教,一时间好像失去了驾驭教材的能力。新教材的出台,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摆在了每一个美术教育工作者的面前。
一、正确认识新课标中教育改革的主体思路,领会其中的具体方法──体验教育
素质教育的提出已经有许多年时间了,但有些教师对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还比较茫然。新课标与现行的《美术教学大纲》相比,着重体现“体验”二字,这种体验实际上就是将素质教育落到了实处,也就是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让教师和学生通过体验,去感受、领悟学科内容,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体验是进行美术活动的基础,任何美术活动的方式都是在自身体验的基础上进行的,体验是一种活动和过程,它已经成为学生的学习就好像干柴的累积,最终需要一颗火种去点燃,教师的责任并不是帮助学生去点燃干柴,而是去引导激发学生自己去寻求火种。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亮点,这种教学模式尤其对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更加重要。
与现行的美术教学大纲相比,新课标突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除了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还特别强调培养学习兴趣和掌握学习方法也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培养和人格的塑造。新的课程标准倡导体验学习,使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去不断提高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丰富学生视觉与触觉的感受,发展美术的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体验教育也是传统学习方式向现代学习方式的转变。
二、通过学生的体验,去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育方法得当,会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反之,则可能阻碍甚至扼杀创新意识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小学美术教师可能都有一种感觉,一提到想象创造,低年级的学生总是胜于高年级的学生,是高年级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比低年级的学生低吗?当然不是。每一位美术教师都应该反思一下,学生从小到大,你是不是在一直用画得“像不像”“好不好”的标尺来要求着每一位学生,是不是拿着一把所谓绝对标准的裁剪刀去修整着每一位学生个性发展的萌芽。在现实生活中,往往都是好奇心激发了人们去发现去创造。而又有多少人在“见怪不怪”的人世“标准”中失去了善于发现的能力和敢于创造的勇气。
新课标的实施为教学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而这个舞台上的主角是学生,这与以往教师照本宣科传授教材内容,仅重视教授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不同。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更加关注学生的人格发展。当我们翻开新教材,其中有很多非常新颖非常灵活的课型。例如一年级教材中《大家都来做》《我在空中飞》《乘上火车去画画》《办年货》等课程,让学生在游戏当中学习知识,给教师学生留出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让教师和学生去共同创造。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创造平台。
三、解决好新课标新教材与现行课堂教学中各个环节的衔接 面对灵活多变的新课程内容,做好教学各个环节的衔接实在不是件易事。前面提到,在新课标中,教材的内容极为灵活,教材主要给出了授课的一种指导思想,具体的参考内容又比较少,这样教师把握、驾驭教材的难度就加大了,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上都要注意因地利宜、因材施教。
1.备课。教师的备课教案多少年来似乎是考核教师教学情况的一个重要的标准,所以大多数教师的教案都是栏目齐全、目的明确、条例清晰、工整细腻。在有些教案中,教师甚至设想了好几种学生和老师对话的情景,这些做法体现了教师严谨的教学态度,但在实际教学中这样循规蹈矩的教案到底有多大的实用性呢?上好美术课,备课这一环节应主要体现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就是怎样让学生去体验去创造,教案里应该少设计一些剧本式的授课形式,而应该在课型的设计上多下功夫,要用大量的时间去制作一些直观的教具,去查阅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联的课外资料。这样在上课时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有发挥个性的空间。
2.上课。上课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具体过程,这时最应体现一个“精”字,教师的任务虽是向学生传授知识,但绝不是“输”,而是“导”,给学生留有想象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要尽量把抽象的知识用直观的教具、形象的比喻、干净利落的演示和幽默的语言变成直观的内容。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课堂授课的这一环节只要课前有了充分的准备,一般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因为美术课的课堂结构比其他课程具有较大的优势。美术这一环节,提示课堂教学效率,顺利完成上课这一教学环节的任务。
3.辅导。当美术教师讲完课后,从心理上都有了放松的,觉得这一课的任务基本完成了,这正好走进了美术课堂教学的误区。美术课中,教师辅导学生作业的时间占据整个课堂教学的三分之二还要多,这时才是真正展示学生个性的时候,教师面对的是几十个思维不同的学生,千万不要以一个标准去约束学生,因为美术创作不像数学那样有标准答案,而是有多少学生就有可能出现多少个结果,这正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和加强自信心的时候。一堂美术课的成败不是教师讲得多么精彩,而是教师辅导的结果如何。
4.批改作业。教师批改作业实际上就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一种评估手段。评估的科学合理,可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评估应使不同先天素质、不同智力水平和个性特点的学生通过美术活动都得到发展,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感受到成功带来的喜悦和自豪,使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觉性。教师千万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美术作品,不能用“干净不干净”“像不像”来作为衡量的标准,否则学生会对美术的学习失去兴趣,失去创造中的自由意识。要取消只用一个标准、一个答案,只求共性、忽视个性的评估方法。
四、处理好新旧关系,因地制宜
常言道教有法但无定法。任何一个所谓旧的教育体系都有其合理的一面,任何一个所谓好的教材也会有它的不足。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才是最为合理的。
旧的教学体系,也确实为学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知识,这也是我国基础教育优于国外基础教育的一个方面。对于新课标新教材的调整,如果处理不好,也会产生淡化基础知识传授的问题,因为从课型和时间的分配上学生的基础训练时间减少了,这需要我们教师合理吸收,继承传统美术教学中好的作法,因材施教。另外,我国现行的教育设施和教学条件从城市到乡村、从内地到边区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大班化的模式一时还无法改变,这也为新课标的实施增加了阻力,在这种情况下,因地制宜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就显得极为重要。
浅析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对策
1.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教师应适当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创设情境,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游戏是儿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适当运用游戏于课堂教学中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遨游太空》一课中,笔者先作这样的引导:你们喜欢动画片中的外星人吗?然后找几名同学戴着动画片中外星人的头饰出场,把自己想象成在太空中,乘着自己喜欢的飞船在飞来飞去。学生在这种游戏活动中展开了生动的想象,仿佛已经置身于太空的游乐之中。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学生或做或画,把自己心里所想表现出来,效果很不错。
2.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小学生富于想象的天性,要用儿童特有的语言,毫无保留地表现他们的内心世界。尽管每个人最后得出的结果不同,但只要是符合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就应该给予肯定的鼓励,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做到我手画我心。
正是由于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使小学生的作品多姿多样。小学生的想象力是在通过观察、记忆的基础上形成的,如果没有大量观察、记忆的积累,就谈不上想象力,因为想象力是学生对原有的事物加工改造形成的产物。教师要尊重幼儿的想象力,尊重学生对美的感受、理解能力。他们的想象画是不求科学的“真”只求感受的“真”,并不以“像”为标准。创造力是人类智力的核心,它是在观察与想象之后的灵感状态。以形象思维为引线,在生动有趣的作画中牵动逻辑思维、推理思维、动作思维、灵感思维的自由发展,引导小学生进行某些相似的改进、相似的综合而后创造,产生新颖、独特的想法,引领小学生走进自由自在的艺术天地和理想彼岸。
培养创造力的土壤是深入生活。生活是创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的事多留心,多联想。创造力的来源是心灵,学会运用自己那颗美妙智慧的心,才会有创造性思维的闪光。培养孩子灵活机动而不死板,善于联想而不僵化。例如,提供给学生手套的形状,让他们根据手套的外形,用填添的方式,在手套上增加一些东西,使它变成另外一种东西,如树、楼房,表现出孩子想象的求异和创造的新意。美术课教学以发展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根本出发点,鼓励他们敞开理想的心扉,展开理想的翅膀。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点燃他们的创造力,为每一个学生提供表现潜在探索欲、创造力的机会,调动他们内在动力,使其创造力不断发展。
3.注意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良好的思想品德不是一下就形成的,需要我们去培养。绘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和热爱,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丰富的艺术修养。那么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凭借教材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做到绘画基础,知识技能与陶冶美好心灵同步发展呢?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激发学生去了解我们祖先创造的艺术文明,用审美的眼光去感受和欣赏前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艺术文化遗产,为我们的祖先骄傲和自豪。教育德为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把明理寓于美的形式中,借助美育的形式,来提高德育的质量,让学生在美的境界中学会做人的道理,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观念。笔者在教学中曾做一番尝试,就是把美术课与思想品德课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如在描绘祖国美丽的河山,家乡的名胜古迹„„进行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育。
4.运用鼓励性的评价,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不论是在学生的创作过程中,还是面对学生的美术作品,都应给予及时的表扬与鼓励,让学生感到获得成功的快乐,使他们更富有创作勇气和热情。即使学生的创作与现实不符,也不要急于批评,要耐心地了解学生的创作意图。在评价学生的美术作品时,要站在学生的观点上去认识、了解他们的作品,让他们更好地进行创造。另外,及时给学生鼓励性评价,可以巩固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成功所带来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使学生的美术兴趣在情感中凝聚起来,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要给予及时而充分的肯定,让学生从中得到启发和鼓舞,建立自信心。
总之,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去教学,让课堂生动活泼、丰富多彩;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的不同进行讲解、示范、提示,并且要加强课堂的趣味性,这样才能使学生从多方位、多侧面接受艺术熏陶,得到艺术享受,提高艺术水平。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美术开放式教学的尝试和探讨
一、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学法因素,精心制定教学目标,设计美的活动。
充分利用中小学美术教材中的学法因素,为学生提供思维的起点,优化思维的过程,沟通知识与技法的联系,促进求异思维的发展。为了让学生的美术作品富有灵性,教师要在明确学科教材定位的基础上,研究和把握学科之间知识技能的迁移和横向联系,利用各科之间知识的相互沟通联系的方式将知识渗透和转换,让学生产生对美的新知和思考。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知觉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的开放性要求,教学前教师必须制定好教学目标,编制好教学程序,通过教师的精心引导、巧妙设问、鼓励质疑,将教学的命题宽大化,让学生不断拓宽命题的思路,并能根据体验,将自己喜欢的事物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命题内容,采用讲故事、听音乐、看图像等方法进行想象添画、优化编排、文字配画、诗词配画等不同主题和不同篇幅的综合训练。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创作美术习作的生活理念,强化以发展学生为主目标,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型开放式的方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集体的氛围中,消除了想象创新的心里顾虑,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学习的过程,并给自己带来愉悦的审美体验。通过师生间的共同合作,彼此交流,不断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丰富同学们的创新想象,让每个孩子都觉得集体的智慧胜于个人,从而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精诚合作的好品德。教师要培养孩子发现美的眼睛,要善于引导孩子们用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就要从观察日常生活中平凡的人和平凡的事,这样才能够不断地丰富和积累视觉形象创作出与众不同的,充满个性化的作品来。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美术第一册《我的新朋友》时,教师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根据写生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在开放的氛围中采用动与静、帮与扶、导与学等教学手段来具体实施人物的观察和写生。为了培养和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就要让孩子在美术实践活动中直接接触美的事物,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让视听感觉丰富起来,在耳濡目染中进入美的世界。教学时教师首先教给学生以人物写生时的观察要点和写生步骤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同学的脸型、发型、等面貌特征和服饰特点时,要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的反复观察。在细节的表达或表现上上尤其强调学生对人物特征、表情和性格上的把握。接着 教师可让学生自由选择伙伴进行组合式的观察写生练习,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仔细观察到对方同学。通过这种开放式的人物写生活动的教学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记忆和想象的能力,又增进了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和美好情感,使教与学情景交融、相得益彰。
二、不断强化知识技能的基础训练,充分发挥学生潜能,领悟美的真谛。
儿童画的美是由儿童身心特征和儿童独特的审美情绪所决定的,一幅好的儿童画是儿童自我情感在绘画上的自由表达。而要想表达就必须先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和绘画工具的合理运用。可以说儿童的创造想象必须和绘画的基本技巧紧密结合,才能使“想象”插上腾飞的翅膀。因此,单纯启发学生领悟和鼓励大胆想象、自由发挥等是永远不够的,还必须教给学生绘画的方法和技巧,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学生也只有在掌握和动用绘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引导他们如何灵活的画面组合,以提高美的表现能力的基础上才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把自己眼中的世界变成自己心中的世界,并能用线条和色彩随心所欲、无拘无束、灵活多变地表现出来的。开放式教学就是要让课堂具有宽松、自由、和谐的氛围。强调教师的教学要最大限度地留给学生更多的创造和想象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已拥有自由的选择、探索和领悟的权利。
教师教学的重点就是要善于引导和合理引导,这样才能让学生了解和观察事物的变化规律和趋势,才能让他们自由地将个性化的艺术创造性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儿童画的艺术美要求我们的课堂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僵化”走向“灵活”。走出美术教学的误区才能走进儿童心灵深处的美好世界。美术老师要理解儿童画的“创造”就必须首先理解儿童世界天真活泼、自由浪漫和奇思妙想的“无拘无束”,这才是儿童画既可爱又可贵的美妙境界。让学生学会自评和互评,以鼓励为主,让学生标新立异、好中求新、优中求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创造出更多的与众不同的具有个性化的艺术作品来。正如前苏联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论》中所说:“要让每一个孩子生活在美的世界里,使他没有美就不能够生活,使世界的美能够创造出他自身的美”。如在教学中学美术第三册《校园里的花》这一课时,教师可运用实验教学法来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了解植物枝叶生长的结构,及各种叶片和花瓣的形状特征,体验一下徒手画用线条来描绘各种植物的乐趣,拿起画笔示范是最让学生喜欢的。学生看到老师的示范可以从中学习到教师的作画全过程,更学习到教师观察事物的方法和表现事物的技巧。随后学生有时专注于写生、有时与同学间交流对比花的不同画法、不时流露出喜悦的表情,教师从中进行巡视与个别指导,并加以肯定,有好的作品还向其他学生予以示范,特别是给予基础较差的学生以积极而又效的引导。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徒手画各种植物已跃然纸上。虽然有的学的作业歪歪扭扭、比例失调,但学生们还是有了自我成功的体验。与此同时在设计和实施教学评价时,要使美术的课堂教学要有延伸性。给学生的自我发展留有余地和空间,必须关注学生美术习作的创作形式和个性化的特点。改变以往单一的评价作品的标准,采用激励的方式鼓励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化表达。切莫用成人化的眼光去评价学生的作品。
三、合理运用直观生动的电教手段,积极开阔学生眼界,激发美的灵感
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儿童用颜色、形状、形象思维的”。因此运用和借助直观性的电教手段会更容易巩固地学习一切。客观事物的形、色、声多种剌激同时作用于幼儿的视觉、听觉、器官可以引发儿童极大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儿童天性活泼好动,对世界充满好奇,他们求知欲强,尤其在直观思维方面十分活跃。家乡的风土人情和花草树木已满足不了他们对新事物的追求和向往,而多媒体的运用给他们展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祖国各地的奇由秀水和风光物大象一块块磁石吸引着他们好奇的双眼,合理地运用电教化手段,直观生动、感染力强,符合儿童身心的特点,是一种融知识性、趣味性、直观性的有效教育形式。更为重要的是开放式教学对教师和教学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课件要求。巧妙合理的教学构思,可以将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又细致地分解和归纳,使教与学之间更加合理。所观察到的事物有了从“点 ”到“线”的深刻认识,最终形成对所观察事物“面”的认识。电教化的教学方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使学生能够有身临其境的感动,可以像认识自已周围事物一样去认识平时无法想象的画面,感受平时感受不到的事物。合理运用直观生动的电教手段是实现小学美术开放式教学和创新性的培养的有效方式之一,对于开阔学生眼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积极效应。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美术第一册《鱼儿游游》时,教师就可以运用电教化的教学手段,将海底神奇的美展示在孩子们的面前。当老师把色彩斑斓的鱼类世界进行切换、捕捉、特写、定格时学生就会被美丽的画面深深吸引,此时教师要用语言的引导孩子们认真观察,贝壳、珊湖、水草„„等每一处细节,并用简笔画的方式将鱼的不同造型特点用各种图形概括出来,渐渐地神秘而多彩的海底世界在学生的眼前一览无遗。学生有了造型的基础就有了尝试学习的冲动。此时学生的绘画兴趣被极大地调动了起来。此时是学生作画的最佳时机。让学生在在亲切自然的音乐声中完成美术作品的创作是令人愉快的事。学生在轻快浪漫、其乐融融的情境之中完成了对整个画面的描绘想象和理解就轻松愉快地完成了思维的“点”、“线”与 “面”的沟通和连接。展示环节中孩子们不仅描给出了各种千奇百怪的海洋鱼类生物,而且让个性化的想象和丰富“童趣”充满了创新的意味。
四、培养学生艺术审美的鉴赏能力,充分发挥美育功能,体验美的追求。
美术作为一门视觉艺术是将形象传递给眼睛,用心去感受形象和领悟形象的真正含义。在审美教学中要提高自身的绘画能力,必须学会欣赏美。这不仅因为欣赏可以开拓限界、扩展知识、陶冶情操、提高境界,而且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都具有现实的意义。将小学美术欣赏中的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介绍给学生,让他们也能从中理解和感受美术作品的 审美价值。提高审美水平,准确表达个体对美的感受必须引导学生深入生活,联系生活,逐步形成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以形成个性化的艺术品味,从而最终认识和爱惜人类由文化生活,对所接触的环境、生活作出感性和理性化的思考和回应,在与生活的全面接触中了解美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中学会审美、学会生活、学会创造、提高欣赏能力。实现开放式教学和创新性的培养就必须坚持把教育放在首位,把国际主义、爱国自主义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以及优秀的民族精神作为欣赏的主要内容。坚持从素质教育的目的和要求着眼,结合少年儿童身心的发展的规律,重视儿童兴趣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以体现 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坚持强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自立地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坚持创造性是思维的发散性和开放性的结果,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就是要给于学生较多的审美选择以及思考、分辩、观察的机会;坚持富有趣味性的师生双向交流式的开放性探讨,以满足学生自主选择的人性化审美方式,完成审美情感的升华。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最受尊敬的人》时,导入环节教师首先启发学生回忆学校举行的升旗仪式以及电视节目中的升旗场面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配合电脑课件播放有关我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的赛场上获得冠军,奏响国歌为国争光的情境以提升学生尝试作画的心理水平。启发环节通过观察不同劳动者的图片资料,并能对其外貌特征进行描述。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谁是最尊敬的人?培养学生对劳动者的尊敬之情。接着欣赏几幅不同风格的肖像作品。让学生尝试创作前教师可预先画几幅不同风格人物简笔画造型和服装让学生参考,作画时根据要求完整地画出人物的基本轮廓,接着重点进行人物头部、手部、服装的细节刻画。初稿完成后要求学生认真填色,并提醒学生注意表现画面的主次关系,为了使画面更加生动自然,可以在人物的后面添加花丛、景物等以烘托人物画面。最后完成整幅画面。
五、努力提高教师创新的综合能力,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学会美的创造。
喜爱和好奇是审美产生的原动力。没有喜爱好奇审美就没有发生的开端。喜爱具有形、色、声、情的特点。是儿童的天性。学生的创造性和好奇心能否得到满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知识水平。实践证明教师的创造性与儿童的创造性是紧密相联的。也只有创造型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创造型的人才。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首先应当具备有创新的能力,这种创新能力就源于教师自觉地获取和吸收相关的教育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通晓自己所教学科的专业教研能力,以形成教师教育教学的新知识和新技能。教师要成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引路人,就必须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在教学中得到积积灵活地运用。自信是创新的动力,也是学生方向成功的关键,但儿童的自信以更需要教师的引导、启发和培养。学生好奇好动,对新事物尤为兴趣。对学生的赞美和鼓励能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自信心,教师要给学生品尝最初的成功乐趣和美的体验,这就必须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一个健康、愉悦的创新乐园,多给学生学习和尝试的机会,多一份理解和尊重,宽容和鼓励。虽然有时学生画的并不太好,但他有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更有 乐于探索,勇于挑战的精神,我们应当多加赞赏、鼓励和引导,这种对美的追求和创造的体验将始终伴随着他今后迈向成功。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是提倡新教育的代表,他在《儿童教育中》这样写到:“像所有别的人一样,儿童有自己的人格,自身具有创造精神的美和尊严。这种美和尊严是永远不能磨灭的,所以他的纯洁而又非常敏感的心灵需要我们最审慎的爱护”。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家乡的塔和桥》时,教师可采用直观教学法了解家乡桥和塔的造型特点。利用教学挂图、影视图片、实物模型、绘画作品等展示《安济桥》、河北赵县(隋代)、《崇圣寺三塔》云南大理(唐代)、《玉带桥》(现代)古元,让学生了解桥的历史,感受桥的美学和实用价值。接着用投影仪将《集美大桥》、《海沧大桥》、《五缘弯大桥》等厦门最具代表性的标志性建筑放映出来,让学生通过结构和造型的对比感受大桥的现代美,同时用语言来引导学生欣赏和认识桥与环境组合成是的自然和谐的美,体会现代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的观察和创想未来桥梁的绘画和设计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讨论中引导孩子们说说自己家乡的桥和塔。教师用演示法勾画这些桥的基本造型和景物的线描供学生参考,并结合介绍家乡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让学生感受家乡的美景和建设成就,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教育。在指导学生尝试创作时,鼓励和引导学生观察和联想以逐步完成作画的过程。
综上所述,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开放式教学,呼唤教师更多关注学生、关注课堂,作为一线的美术教师应不断加强课堂教改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开展积极的、开放的,又有针对性和驱动力的课堂。课堂教学手段的优化和组合,让美术课向着人文化、综合化、审美化、愉悦化的方向发展,使教学设计更加科学、合理、规范,也使美术教学更具有基础性、创新性、独特性和实效性。促使人的个性化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的提高和发展,才能充分体现美术学科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建构新课程下的美术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是教学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用以规范教师的组织教学过程。具有指导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功能。
本次课程改革,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结合美术学科的特点来划分学习领域。因此,新课程标准从学生学习活动方式考虑,划分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
新课程标准将创作活动具体分为“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是美术学习的基础,其活动方式更强调自由表现,大胆创造,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认识。“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活动方式既强调形成创意,又注意活动的功能目的。以外化行为为主是上述两个学习领域的相同点,而区别则是一个更注重自由性,一个更注重功能性。“欣赏·评述”这一学习领域则更注重通过感受、欣赏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和审美能力。“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提供了上述美术学习领域之间、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等方面综合的活动,旨在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
由于教学的目的任务不同,美术课堂教学有多种类型。不同的学习领域有不同的结构,教学过程的组织形式就有所不同。因此,所采取的教学模式也应有所不同。本文就以上四个学习领域的教学模式应用,做如下探讨。
(一)“欣赏·评述”课
情境陶冶式教学模式是使学生处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运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和情感,加强有意识的理性学习活动的教学模式。美术课上适当运用背景音乐烘托气氛、设置情境会起到很好的作用。该模式的基本程序是:创设情境──参与各类活动──总结转化。情境陶冶式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快而扎实地掌握知识,能够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审美能力。由于无意识注意和情感活动的参与,学生不易产生疲劳和厌倦,所以有利于大容量、长时间地进行教学活动。这种模式能够拓展和深化教学的教育功能,对学生进行个性的陶冶和人格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
“欣赏·评述”课的基本结构程序是:创设情境──引导感受──审美导引──综合评述。欣赏课包括美术欣赏、美术常识等。通过对美术作品、美术常识的介绍与欣赏,引导学生去感受美、认识美,了解“美”的文化知识,是一种以审美为主的教学活动,也是一种通过艺术形象去认识客观世界的思维活动。此类课,一般是应以教师讲述与启发相结合,引导学生欣赏、议论、引发问题,帮助解决问题等方式进行审美导向的教学。
视觉感受能力是欣赏活动着力培养的能力之一。这里所说的感受,首先是指对美的感受,学生应该具有一双能够审美的眼睛。经过欣赏活动之后,学生的眼光在以上几个方面会变得更加敏锐。同时,在欣赏活动中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同样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因为学生要确切地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就必须有较好的语言能力。感受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密不可分,一方面一个人的艺术感受能力弱,他就不可能选择恰当的词汇表达自己的感受,另一方面他有了艺术感受之后,再通过恰当的词汇表达出来,感受就会得到强化。所以,语言能力也能从另一方面体现一个人艺术素质的高低。
欣赏课上不能形成一个固定的模式,教师应当在不断的学习中,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敢于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能从多角度学习欣赏一件作品,使自己和学生们更灵活、更富有创造性。
(二)“设计·应用”课
工艺设计课,内容繁多,形式多样。主要是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工艺美术有关门类的基本原理、法则、基本构成方式和制作方法。通过练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工具、材料的性能及使用方法。懂得基本造型和制作的原理,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设计能力。操作性很强。授课时,教师应运用精练的语言,结合欣赏来讲述概念、原理、法则,直观演示方法,引导设计思维,指导操作。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受能力。
示范模仿式教学模式是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学生进行参与性的练习而获得知识技能的一种教学模式。示范模仿是人们形成行为技能最直接、最形象、最经济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使人们的行为结果立即得到反馈,使正确的动作不断得到强化,错误的动作不断得到纠正,短时间内便可以大大提高行为质量。其基本程序是:定向──参与性训练──自主练习──迁移。
示范模仿式教学有利于学生将课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内化所学的知识。这种方式的教学,学生手脑并用,行为质量可以及时得到反馈,效果较好,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思维、注意观察等良好的学习方法和相互帮助、遵守纪律、加强自主性等品质和观念。学生对行为技能的掌握,常常会打破常规分布,许多原来学习成绩较突出的学生,在掌握行为技能时,往往会失去他们的优势,教师应注意对这类学生在行为和心理两个方面的调适。那些在掌握行为技能方面有突出优势的学生,虽然他们以往的学习成绩可能不理想,但教师应引导他们勇于用自身的优势去帮助其他同学,求得一同提高。教师还应以此为契机。实现这些学生的兴趣向其他教学活动迁移,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三)“造型·表现”课(技法知识综合课、练习课)技能训练课,包括创作、写生、临摹、手工制作等。主要是在教师讲完新教材后,为巩固知识、技能、技巧所安排的用整节课进行技能、技巧的训练,以强化知识与技能的巩固和应用。此类课,一般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独立作业练习来获得技能、技巧。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造型艺术的形式特点和基本表现方法。学习用科学的方法来观察研究和表现客观物象的形态、结构、比例、明暗、色彩、立体、空间等。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发展智力、培养多种能力的过程。既有基础知识的传授,又有技能、技巧的训练,一节课中需完成多种任务。此类课,教师一般应通过欣赏、启发、讲解来传授美术的基本知识,运用引导分析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察、认识和表现物象的能力。示范讲解方法,指导训练技能、技巧,实践性、操作性强。其基本结构程序是:直观感受──综合分析──示范讲解──师生合作──指导训练。
创作课,是要求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去反映自己的感受或间接感受到的东西,通过某种美术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想,进行艺术创造的体验。是培养学生记忆、想象、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的重要形式。同时,也是检测学生综合能力的方式。教师要想方设法地启发、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鼓舞学生的信心,引发学生的联想、想象和创造。
(四)“综合·探索”课
在美术课堂“综合·探索”学习领域应用教学模式时,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加强跨学科教学的研究。由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强调美术各门类、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的联系,所以在这一学习领域的教学中,要求美术教师改变单纯美术分科教学的习惯,在设计这一领域教学方案时,应加强跨学科教学的研究,寻找美术各门类、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连结点,设计出丰富多彩的“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课程。
第二,注重引导学生主动研讨和探索。由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目标强调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精神,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技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教学活动,应以学生的研讨和探索为重点。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探究美术或与美术相关的问题,引导他们围绕自己选定的课题以个人或集体的方式进行活动策划,并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技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引导发现式教学模式是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活动,着眼于思维力和意志力培养,适用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培养学生的探新求知、概括归纳的能力为教学目标。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师生是一种协作的关系,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研究获得新知,使学生学会学习,积极开发学生思维活动为基础,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因此,教师必须熟悉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等思维过程,并掌握一定的认知策略。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无论对引导目标的有用性、趣味性、科学性还是对引导途径的艺术性,均有较高的要求。师生情感的融合程度,决定着引导过程的状态特征和结果,因此,应该建立团结、合作和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精深程度,是教师在整个教学模式运行过程中能否起主导作用的关键。这种模式运用成功的关键则在于教师恰当的引导,它的主导功能应该是启迪智慧、拓展视野和引发思路。
使用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其目的在于不断地促进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如何学习,如何发现问题和如何进行信息加工,如上网搜索、查阅书籍等,对提出的假设如何推理和验证。这种模式的选用,还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以满足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人类传授知识和掌握知识所提出的新的要求。
综合性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是美术课程应具有的特征,也是新课程改革需要突破的一个难点。为此,新课程特别设置了“综合·探索”这一新的学习领域。它是指在美术学习的各领域之间、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等方面相结合的活动。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灵活地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其他学科中有益的教学形式、教学手段,如计算机、网络、音乐、语文诗词等,加强学习的综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通过学习,让我更加明确地认识到,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美术鉴赏”活动能帮助学生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
1、满足高中学生的审美需要,促进形成多元文化审美观念,进过不断地思考与学习领悟,就会感悟到什么是艺术中的真善美,什么是非艺术中的假恶丑,就会逐渐提高感受美、理解没、创造美得能力,形成正确的、积极向上的审美观。
2.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高中学生的精神境界。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主要是通过多美术作品的感受、认识、评价、甄别和判断,帮助学生获得审美享受,完善自己的道德品格,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世界观、人生观,在开发学生心智、潜能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可以陶冶人的思想情操、提高人的精神境界。3,开阔高中学生的生活视野,扩大高中学生的知识领域。学生在不断深入观察与理解美术作品的鉴赏活动中,通过让学生接触大量的,丰富的世界美术优秀作品,裂解艺术家心中的世界,从中提高自身对世界和人类的认知能力,继承人类的文明成果,能够以一种艺术的眼光和态度看待周围的一切事物,产生生活的共鸣和感受并获得一种全新的洞察力,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情感、人格等各五方面的素质和修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4.引导高中学生的娱情怡神,增强高中学生的身心健康。美术尖声能力是美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鉴赏学习主要让学生了解和熟悉美术语言,艺术形式美得一般法则以及美术术语,掌握“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的基本鉴赏方法;同时,要让学生能在”文化情境”中,理解人类不同文化艺术形态和价值,培养学生开放的具有包容性的多元化审美观念,因此普通高中美术鉴赏模块的开设,对努力提高学生素质,培养文明合格的下一代,具有重要的意义。
运用多媒体促进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新的课程体系已进入了全面实验阶段。新课程体系在课程的目标、功能、内容、结构、实施、评价与管理等方面都有了重大改革。这一系列的改革,最终都要靠教师在教学改革的实践活动中去实现、去完善。课堂教学是最主要的教学活动,因此,我认为,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重头戏。而多媒体在辅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变教学模式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值得探讨。
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调节学生的视觉、听觉,激发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实现了多种感官的有机结合,从而使知识能打破空间时间的限制,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展示于学生面前,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人们认识事物最先都是通过直观体验,多媒体正好顺应了这个认识规律。
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把多种教学方法,如直观教学、启发式教学、视听强化教学等紧密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启发学生创造思维,吸引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教学目的。
在教学方式上,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灵活多样的特点,改变了以前老师只能用简单的“授——受”的教学方式。在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的同时,加上教师的精讲与启发,再结合学生的质疑、问难和讨论,使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直观感受和仔细观察,从而得出正确结论,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体现了学生为主体。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新的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的学习方式。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自主学习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按我的理解,自主学习就是指学生能自己确定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自发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在解决问题中学习;自动投入到学习任务当中(这种投入包括情感投入),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作出相应的调适,并能获得良好的高品质的学习效果和情感上的满足体验。
多媒体能帮助教师创设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投入到自主积极的学习当中去。尤其是对于美术教学来说,正确充分地利用多媒体能最大限度地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改变。
生动形象,激发兴趣
当学生对学习的对象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认识到学习任务的意义时,他会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活动。传统的教学手段和设施由于其局限性,往往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会影响教学的效果。而多媒体教学手段则在教学中大展身手,使教学具体、生动、形象,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多媒体信息,特别是图像、动画、影像、声音使教材更为生动形象;使得凝固在教材中的静态美升华为动态美,即将教材中蕴含的意境美、音乐美、艺术美、充分表现出来,同时刺激学生的生理感观,激发学生的各种积极心理因素,调动审美主体的心理功能活动,从而产生强烈的美感效应,因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使学生爱学、乐学。如:《建筑艺术欣赏》一课,欣赏各地古今建筑并了解其特点是必要的一环,但书上图片不多,又没有与教材配套的挂图,欣赏实景更是不可能,这时候多媒体就是最好的辅助工具。我将各处搜来的图片扫描进电脑,并精心分类。上课时,学生在优美的音乐的伴随下,一边欣赏,一边赞叹,很快产生了愉悦的学习氛围。然后,我点出用电脑制作的对比图,清楚的展示了生动别致的江南建筑美,大气古朴的北方建筑美,增强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再在个别的细节上,比如故宫汉白玉的石阶上的浮雕、天井上的图案等进行放大和特写,学生再也不是坐着听和看了,他们忍不住站起来想看的更清楚,迫不及待地举手想要跟老师问清楚,小声地和同学讨论起来。这种学习是高效的、自主的。
打破局限,激活创造思维
有的家长跟我反映,说孩子以前的画特别“有意思”,天马行空,想象奇特,可是入了学(或幼儿园)以后,反而越来越胆小,一下笔就是小鸟、房子、太阳,造型都一样。其实这是因为孩子在这个时期的模仿性很强,加上老师示范的影响,他们会产生惰性和惯性。实际上在他的记忆中,他对这些东西的认识并不仅限于此。为了解放他们的思维,在《海底世界》中我设计了这么一个课件:将搜集的海底的录像带剪辑加工,通过控制操作面版,给学生展现出神奇真实的海底世界。有时呈现全景,有时将贝壳定格,有时将有特征的鱼放大,有时又反复播放鱼群游动,还让潜水员、潜艇等来了局部特写,让学生不断地观察讨论。学生心中固有的形象立刻被崭新的视觉概念所替代。画出了色彩斑斓的海底世界,有的学生还画出了海底的龙宫,自己则开着漂亮的潜水艇去探险。在讨论和创作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非常兴奋和积极的状态,争着和老师、同学讨论。有个学生刚想出一个情节,特得意,但在跟同桌讨论之后,马上又推翻了,重又进行新的补充和翻新。在上述的状态下的学习就是一种高品质的自主学习了。如果没有多媒体的加入,很难想象会有这么好的效果。
3、改变授受局面,增强学生参与性
一般来讲,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参与的活动,才会发展为自主学习。如在《有趣的面部表情》一课中,学生一看书上的漫画人物,都说太难,不会画。如果这时候要他们去创作,那就是一种机械学习和被动学习,学生的热情、灵感都处于沉寂状态。我先用设计了一个贴五官的游戏,把眼睛嘴巴简化成弧形的小段,让学生自己上台来操纵鼠标,变化它们的方向角度就能拼出各种表情。拼出一种表情,我就点出相应的漫画人物,都是他们最喜爱的形象比如柯南、樱桃小丸子,配出笑声哭声等。学生都跃跃欲试,在作画的时候还互相做表情观察,效果很好。通过学生自主参与,他们对学习活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积极的参与进去,又能得到及时的反馈,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的学习必定能事半功倍。
4、降低教学难度,增强自信
多媒体恰如其分的声、形结合,常常能把学生带入美的氛围,多媒体在教学上大大强化了美术教学的视听效果,减少了教学的难度,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下产生不可遏止的创作冲动,激发出创造力。,而且能接省教学时间,实现精讲多练,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如《剪对称纹样》一课,应向学生说清设计时要避免的几个错误,我点击鼠标,出示一种错误的设计法,让学生讨论错在哪,如果这样剪,会怎样。并依次出示用此种设计法剪出来的错误图样,学生看了以后,很快掌握了方法。还有一些常见的方法比如通过“变色”、“闪烁”等手段突出重点,刺激学生注意。多媒体的应用使原来较难讲清的问题变得简单,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激发学生的信心,还能激发学生主动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效果自然好。
二,明确主体,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1、促使教师改变观念。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客体的观念根深蒂固。新课程的改
革要求老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决策者。引入CAI之后,教师更多的处于协助者和合作者的地位,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帮助学生行使主人的权力,与学生一起去面对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确认。
在实际的教学中,电脑能取代老师的许多工作,比如在欣赏建筑、雕塑作品时,没有实物就只能靠老师口述;上制作扎染时老师只能演示一两种方法或其中的一两步操作,既费时费力,还不能介绍的全面具体。这些问题现在都可以通过多媒体来解决,这样老师可以用更多的时间精力来考虑如何给学生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如何进行激发、引导、启迪、组织、交往、评价的环节,而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的余地空间更大,从单纯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变为自觉主动学习探究的“主体”,变机械学习、他主学习变为意义学习、自主学习。老师不得不改变以前的教学观念和模式,来应对新课程新设施下的教学。
促使师生关系民主和谐
长久以来,老师都是高高在上的,在学生面前,老师永远都是 管理者、领导者、指挥者,学生是被管的对象,在这种气氛下师生关系紧张,学生置疑都不敢,哪里还能提创造呢。而在运用多媒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更象一个组织者,引领者和主持人。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引发学生兴趣、活跃气氛、组织课堂,帮助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当学生处于轻松愉快的状态时,视觉、味觉、嗅觉、听觉、触觉就更灵敏,记忆力会大大增强,联想也会更加丰富,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学习潜力可以得到更大发挥。
三、改变教学模式,实现因材施教
1、改变传授模式
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将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使得以讲授为主的传统的班级教学发展为班级教学、小组教学(小组媒体教学法、微型教学法)、个别化教学和网络教学(交互式网络教学、远程教育)并举的局面。比如可以让学生在各自的电脑上进行一题多解,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同一课的作业设计不同难度的题目让学生自由选择等。利用计算机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难度和不同量的训练,而且可以让学生自我控制练习进度,做到每类同学都达到各自的教学目标。利用计算机因材施教,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上得到发挥,让各类学生都能“吃的饱”、“吃的好”。
改变作业模式
美术课的作业形式似乎没有什么可置疑的,那就是在纸上画——水彩笔、铅笔、颜料、毛笔墨汁,以及做——剪纸、泥塑、扎染等等。然而学生的智商和对科学技术的灵敏度都在提高,多媒体的出现给他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比如我曾看过一节多媒体与美术结合的课,五年级的《绘画日记》。学生从素材库或网上搜集了各种图片甚至声音、配乐,插入自己用软件编辑的“日记”中,用FLASH、PHOTOSHOP绘图,这样一本有声有色的“日记”令人不禁感叹学生的创造力和多媒体的神奇。多媒体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形式,不会因为画不好而丧失信心,失去持续发展的动力。可见,充分利用多媒体能优化课堂教学,使学生得到最充分的教育。
综上所述,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使美术课堂教学更快地与新课程改革同行,教师要充分、正确地利用多媒体,真正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树立新的教育观、人才观,相信每个学生都能画出最美丽最生动的画卷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美术教学
一、传统观念影响下的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美术课在普通学校中地位的弱化,除了应试教育思想的干扰外,还与人们普遍对美术学科缺乏认识不无关系。人们一般认为,美术课就是教会学生一定的绘画等美术技能,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这是偏颇的认识,在这一观念的影响下美术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学校普遍重视不够,教学设备投人不足;教学方法陈旧简单,重技法轻素养;美术课成为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装饰品,表面上丰富多彩,实质上空虚苍白,远未发挥其在素质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
二、新课程理念下对小学美术教学的再认识
学习是快乐的,小学阶段的美术学习更是快乐的。曲折的线条,跳跃灵动的点,变化无穷五彩缤纷的色彩,让孩子随心所欲地自由挥洒,或是鲜花草原,或是飞机大炮,或是超人、奥特曼,或是美丽的家园校园。孩子是天生的创意大师,即使是世界艺术大师毕加索,也曾从孩子的绘画作品中参悟创作的灵感。
小学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发展学生的个性,启发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的爱好,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儿童由于性格天真活泼,有着最直接的感受能力,他们的作品无拘无束、任意驰骋,没有成人式的思维模式,全然是他们自己充满活力的感性体验。虽然他们的作品会有许多“出人意料”或“不真实”的“错误”。但是这些“美丽的错误”却让我们为之心动,孩子们的才能是如此让人惊叹。传统的美术教学严重地阻碍了他们灵动的才华的发挥,《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美术课程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三、新课改下小学美术课教学应采取的措施和思路 在“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新理念的指导下,为充分发挥美术的教育功能,发挥美术教育特有的魅力,改变当前美术课教学的薄弱势头,我对美术教学所采用的策略提出以下几点探微。1.“蹲下来看孩子”
“蹲下来看孩子”是目前教育工作者的口头禅。其实怎样蹲、怎样看有很大的区别。首先,要尽量争取把握所教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基本规律,多从他们的视角观察和理解问题,这样才能充分理解他们,尊重他们。其次,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处于和他们平等的位置,与他们在宽松、自由、平等、愉悦的气氛中互动、交流,教学相长。新课程强调“面向全体学生”,既意味着每位学生都有接受同等教育的权利,不论他们的背景、基础、个性等如何不同,都能通过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科学教育,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基本能力和素养,并获得不同的成功,使得人尽其才,各得其所。优秀的儿童作品散发着孩子花季般纯真可爱的芬芳。一位优秀的美术教师应极力维护孩子这种天性的充分发挥,而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干扰孩子的行为。研究证实,让儿童按照自己的想象和意志自由地表达和表现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是有利的。教师在现代美术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是“援助者”而非“教导者”。优秀的美术教师会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点,进行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兴趣和个性进行创作和表现。在这种美术教育中,我们在了解学生精神价值的同时也会认识自我,当我们把学生放在首位的同时,也就会尊重他们。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
怎样培养?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一个人的大脑就像一个房间,他的容量是有限的,如果只从房间里往外拿东西,总有一大房间会变得空空的,什么也没有了。所以,教孩子学习画画,首先应该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让孩子学会看,这就如同不断地往房间里装东西。在学生画画时,教师不应催促他快画,或者要求他们按成人的意思或已有的概念去画,而应提醒他们时时停一下笔,仔细把所画的事物同自己脑中原有的概念比较一下,让孩子在画的过程中提高比较和求异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鼓励孩子在画中充分发挥想象力的最好办法就是引导孩子细心观察,一旦孩子养成了从周围世界的细致观察中扩展自己想象的习惯,他们的想象力自然而然地就会得到充分的发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应该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更多、更细致地观察周围世界的机会,这样做,既可以让孩子充分地发挥想象力,又可以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对更多的事物产生兴趣,强化孩子对学习的渴望。
3.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一个人基本素质能力的最高体现就是创造力。要通过画画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教师首先就要把“孩子是否能画一张漂亮的画”、“能否得奖”、“能否成像画家那样的画”这样一些目标放在后面,而将“孩子是否敢于画”、“是否敢于面对真实的世界画”、“是否敢于画与众不同的画”这样一些目标放在前面。有了这些目标,教师就可以把孩子今天的画同他们过去的画相比,看今天的画是否有了更多的内容、更多的细节和更多的情趣,不难发现这其中闪现着孩子创造力的火花。为了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在辅导孩子画画时,教师应尽可能地鼓励孩子画自己周围一些常见的事物。因为创造力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它往往是对一件平常事物的再发现和重新组合。孩子在画周围事物时,往往会自然而然地在观察、记忆、分析、理解和再现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想象,补充新奇的内容,这正是孩子创造力最好的锻炼。总之,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美术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更富有鲜活的时代气息,美术教师更应大胆开拓教学活动,实现美术教学从以学科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寻求优化美术教学的真正出路,使学生得以更生动活泼地发展。
浅谈小学美术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以往改革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 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一切教学改革的困难都来自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一切教学改革的尝试都是新旧教育观念斗争的结果。” 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美术教育的改革之所以步履艰难,之所以始终不能跳出传统专业美术教育模式的控制,不能摆脱应试教育阴影的笼罩,究其原因就是对学校美术课程和美术教育本身的认识的错误与观念的陈旧。为此,亟待来一次美术教育思想观念的 “ 启蒙运动 ”,使我们的教育思想观念真正统一到美术新课程的方向上来。
新课标和教材的启用使我们每个美术教师从新的角度重新探索教学。怎样才能充分发挥美术教育在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是许多教师思考的问题之一。在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教师要善于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从多种角度观察和思考教学,并运用巧妙的教学艺术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三维目标融于教学之中,使学生在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的同时,个性得到发展,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下面几点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探索和尝试:
一、淡化学科中心,建设新的课程文化。
传统课程观念突出地表现为以知识为中心、以学科为中心。美术课程是以美术学科知识与技能为中心,以自成体系的各美术门类的专业技法授受和训练为美术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正如美术新课程标准所指出的那样,课程“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期以来,由于小学美术教学受成人美术教学模式的影响,缺乏创造性、诱导式教学方法的应用。一些美术教师违背儿童绘画自身的规律,往往以造型、比例是否准确的标准来引导学生,至少在挖掘和发挥学生内部机能上下工夫。导致小学高年级学生画面拘谨。一些具有创造思维的学生,由于得不到教师的肯定而渐渐对绘画失去了兴趣。
新美术课程打破了长期以来以美术门类为主线的纯美术学科知识体系,重新建构综合的美术课程的知识结构。从促进学生综合性素质发展出发,“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新美术课程以“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方面的学习活动方式来划分学习领域。特别是“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设置,更强化了美术学习领域之间、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美术与现实社会等方面综合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特点,充分体现了世界教育发展的新特点,体现了课程是学习者参与的各种自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总和的“课程是活动”的现代课程观。
淡化美术学科中心是本次美术课程改革最突出的一个亮点。这一改革的基本理念已不再是仅仅停留在过去的降低美术知识和技能的难度和量的要求层面上,而是上升为新的课程观念的高度,立足于全新的课程文化的建设与创造,重新认识美术课程,改革美术课程。如
第五篇:电力改革
中国共产党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委员会文件
中葛集团党„2011‟21号
关于转发《电网企业主辅分离改革及电力设计、施工企业一体化重组宣传提纲》的通知
各直属党委(工委、总支),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集团各成员企业:
日前,国务院国资委印发了《电网企业主辅分离改革及电力设计、施工企业一体化重组宣传提纲》,现转发你们,请各单位按此精神做好相关工作,确保企业改革、发展、稳定。
一、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
此次改革重组,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战略部署,是推进中央企业布局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是由国家主导,在国务院国资委等中央部委直接领导下进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重要改革。此次改革重组,不仅有利于促进我国电力工业发展,有利于适应电力市场变化的需要,有利于提高我国电力建设领域综合竞争力,有利于统筹解决电力辅业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也为葛洲坝集团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各单位要结合本企业实际,多形式、多渠道做好文件精神的学习贯彻工作,有网站的分子公司要将《宣传提纲》放在网站头条。要把改革重组的精神传达到每个基层党组织和班组,让每个干部职工都清楚了解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集团公司将印发文件精神解读宣传材料,届时请各单位一并传达给职工群众。
二、耐心细致做好职工思想工作。
各单位要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主动及时掌握职工思想动态,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把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要讲究工作方式方法,耐心疏导,入情入理,提高宣传教育效果。
三、切实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
各单位要认真做好职工来信来访工作,积极梳理排查职工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分门别类做好化解工作,切实为职工解决实际困难。
要通过行之有效方法,坚定广大干部职工信心,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共同维护集团团结稳定的大局,为改革重组创造良好的条件。
附件:电网企业主辅分离改革及电力设计、施工企业一体化重组宣传提纲
中共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委员会
二○一一年五月十三日
附件:
主题词:企业 重组 宣传 提纲 转发 通知
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党委办公室 校
对:王丹
2011年5月13日印发
电网企业主辅分离改革及电力设计、施工企业一体化
重组宣传提纲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行业。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电力工业快速发展,成绩显著,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广大电力干部职工为此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电力行业面临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经过认真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决定实施电网企业主辅分离改革及电力设计、施工企业一体化重组(以下简称电网主辅分离改革重组)。
一、充分认识电网主辅分离改革重组的重大意义
这次电网主辅分离改革重组,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02‟5号)等文件精神,采取将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省级(区域)电网企业所属勘测设计企业、火电施工企业、水电施工企业和修造企业等辅业单位成建制剥离,与四家中央电力设计施工企业的重组调整相结合的办法,统筹考虑,组建两家实力相当、布局合理、设计施工业务一体化的综合性电力建设集团。
一是有利于促进我国电力工业发展。2002年以来,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政企分开、厂网分开基本实现,电力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在目前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电力需求不断增长的大背景下,实施电网主辅分离改革重组,组建规模更大、资源更集中、优势更明显、产业链更合理、综合实力更强的电力建设队伍,更好地适应我国电力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需要,进一步提升电力建设水平,促进电力工业的健康发展。
二是有利于适应电力市场变化的需要。在推动低碳经济和新能源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国能源结构和电力建设市场将发生重大变化。实施改革重组,有利于电力设计施工企业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化调整业务结构,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积极适应新形势发展需求,提高企业市场应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三是有利于提高我国电力建设领域综合竞争力。国际上知名工程建设公司大多是综合性集团公司,不仅有很强的设计能力,还有很强的施工组织能力。中央企业中,从事铁路建设、交通建设、冶金建设以及化学工程的企业,也都是集设计、施工一体化的建设集团。通过分离重组,实现设计与施工企业整合,可有效促进优化设计、施工技术升级,技术交流与融合,大大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实力和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加快实现“走出去”战略。
四是有利于统筹解决电力辅业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电力系统辅业单位数量众多,队伍庞大,企业负担沉重,各种历史遗留问题较多,解决难度较大。通过改革重组,统筹考虑电网辅业单位和四家中央电力设计施工企业,协调平衡有关各方利益,逐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二、电力设计施工企业近年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为电网主辅分离改革重组创造了良好条件 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以来,电力设计施工企业改革发展取得较大成绩,为实施电网主辅分离改革重组积累了宝贵经验,奠定了良好基础。近年来,电力设计施工企业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开拓经营,企业得到较快发展。一是按照国资委的要求,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加快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能力和水平不断增强。二是大力实施“科技兴企”战略,围绕三峡工程、溪洛渡工程、向家坝工程、南水北调工程、高效清洁燃煤发电工程、核电工程、西电东送工程、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工程等一大批国家重点工程开展科技攻关和技术创新,攻克了一系列世界级的技术难题,企业核心能力不断提升。三是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在巩固传统电力建设市场优势地位的同时,大力进军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等非电领域,非电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企业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四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走出去”方针,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实施国际化战略,经营范围已达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四家中央电力设计施工企业2010年经营情况看,总资产达2117亿元、营业收入1605亿元、利润88亿元,分别是2002年的7倍、8倍和44倍,企业综合实力大大增强。
三、方案充分考虑了各方利益,体现了国家、企业和职工的意愿
电网主辅分离改革重组方案,历时多年,是经过深入研究,反复论证形成的。期间,广泛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方案兼顾当前和长远,充分考虑了各方的诉求。
方案采取新设母公司的方式,将四家中央电力设计施工企业和电网公司辅业单位成建制纳入新集团,保持原有法人地位不变,尽可能减少改革重组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方案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中央企业布局调整的总体要求,有利于优化资源配臵,提升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通过组建两家新集团,形成适度竞争格局,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促进电力行业健康发展。
为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支持新公司发展,方案安排了920万千瓦发电资产变现收入作为改革成本。
四、新集团具有建设一流企业的环境和条件,发展前景良好 新集团实力和地位显著增强。两家新集团总资产和营业收入均超过千亿元,集中了我国主要电力建设专家和技术人才,掌握着我国电力建设先进技术,拥有一大批优良装备,实力大大超过过去任何一家电力建设企业,在行业发展中的影响力和带动力显著增强,在中央企业中的地位明显提升。从发展态势看,两家新集团将来有望进入世界500强企业行列。
新集团盈利能力明显提升。过去,我国电力建设企业行业集中度低,竞争激烈,经济效益一直处于较低水平。通过一体化重组,新集团将改变过去孤立分割的局面,经营能力和盈利水平将会得到大幅提升;有利于推行工程总承包,促使设计和施工紧密结合;有利于节省社会投资,提高建设项目的效率和效益。新集团市场空间将更为广阔。“十二五”我国电力需求将继续保持持续增长的良好趋势,并将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铁路、公路、民航、水运网络,建设一批骨干水利水电工程和重点水利枢纽,继续推进大江大河治理,继续推进资源开发,为新集团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新集团将进一步拓宽业务,参与大型火电、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发电、水利、交通等大型基础设施的投资开发,利用自身研究开发和技术优势,形成新的业务发展模式,市场空间十分广阔。
新集团国际经营能力将显著提高。过去,电力建设企业业务比较单一,国际化经营相对分散。新集团将形成工程设计、咨询、监理、施工、修造等更加完整的业务链,国际化经营与管理能力会大大提升,防范风险能力会显著提高,将会推动新集团国际化经营能力的整体进步,抓住国家鼓励和支持“走出去”的历史机遇,国际化经营将迈出重大步伐。
五、共同维护改革发展的良好局面
此次改革重组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时间紧,任务重,需要一个和谐稳定的环境和局面。各企业要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耐心细致地做好政策解释和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职工对改革重组的理解和支持,坚定对新公司发展前景的信心。要认真倾听职工群众的心声,关心群众的实际困难,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广大干部职工和离退休老同志要从企业长远发展大局出发,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共同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良好局面,共同努力把新集团做强做优。
附件:电网企业主辅分离改革及电力设计、施工企业一体化重 组问答 附件:
电网企业主辅分离改革及电力设计、施工企业
一体化重组问答
目 录
1.什么是电网主辅分离改革重组? 2.电网主辅分离改革重组的目的是什么? 3.电网主辅分离改革重组基本原则是什么? 4.电网主辅分离改革重组的范围是什么? 5.电网主辅分离改革重组方案的要点是什么? 6.什么是成建制划转移交?
7.电网主辅分离改革重组时,干部管理如何移交? 8.电网主辅分离改革重组时,党、团、工会组织关系及费用结余如何划转?
9.电网主辅分离改革重组时,工资结余如何划转?
10.电网主辅分离改革重组时,劳动工资和社会保险(五险一金: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及住房公积金)如何划转?
11.电网主辅分离改革重组时,如何解决辅业单位拖欠社会保险费等相关费用问题?如何保障分离企业离退休、待岗、内退、特困及精简下放等人员的相关福利待遇(包括社会保险、统筹外费用、生活费、医药费及补助等)?
12.电网分离辅业单位资产财务划转移交的工作原则是什么? 13.在电网主辅分离改革重组过程中,劳动工资保险、资产和财务工作划转移交基准日是哪一天?数据依据是什么?
14.在电网主辅分离改革重组过程中,电网分离辅业单位的管理权何时移交?
15.电网主辅分离改革重组有哪些支持政策? 16.什么是920变现资金? 17.920变现资金将如何使用?
18.电网公司辅业单位的基本状况是怎样的? 19.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的基本状况是怎样的? 20.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的基本状况是怎样的? 21.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的基本状况是怎样的? 22.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的基本状况是怎样的? 23.两个新集团的规模、资产状况如何? 24.两个新集团由谁管理?注册地在哪里?
25.两个新集团对参与重组的单位按什么方式进行管理? 26.两个新集团的定位和发展目标是什么?
1.什么是电网主辅分离改革重组?
答:电网主辅分离改革重组即电网企业主辅分离改革及电力设计、施工企业一体化重组的简称。是按照国务院5号文件的要求,结合中央企业布局结构调整实际,将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省级(区域)公司所属辅业单位的分离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四家中央电力设计施工企业重组统筹考虑,组建两家实力相当、布局合理、设计施工业务一体化的综合性电力建设集团。
2.电网主辅分离改革重组的目的是什么?
答:电网企业主辅分离改革是国务院5号文件明确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继续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将电网主辅分离改革与中央企业布局结构调整相结合,实施电网企业主辅分离改革重组,既有利于电网公司集中精力抓好电网主业的运营和发展;又有利于电网辅业单位“辅业”变主业,通过国有资本合理流动、资源优化配臵,全力打造两家综合性、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电力建设集团。
3.电网主辅分离改革重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
(一)提高企业竞争力。通过对两电网企业实施主辅分离和对电力设计、施工企业优化重组,精干电网企业主业,增强电力建设行业龙头骨干企业规模和实力,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我国电力工业健康发展。
(二)优化资源配臵。新组建的两个电力建设集团产业链相对完整,规模实力大体相当,区域布局基本合理。
(三)成建制整体划转。电网企业主辅分离时,同一省级(区域)电网企业的辅业单位成建制划转进入同一新组建的集团。
4.电网主辅分离改革重组的范围是什么?
答:本次分离重组所涉及的企业范围包括: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中省级(区域)电网企业所属的勘测设计企业,火电、水电施工企业和电力修造企业;目前国资委监管的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5.电网主辅分离改革重组方案的要点是什么?
答:新组建两个以项目总承包、工程管理、设计、施工、修造业务为主的综合性电力建设集团公司。即:将两电网公司河北、吉林、上海、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海南、重庆、四川、贵州、青海和宁夏等14个省(区、市)公司所属辅业单位和水电建设集团、水电顾问集团重组,组建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暂定名);将两电网公司北京、天津、山西、辽宁、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湖南、广东、广西、云南、陕西、甘肃和新疆等15个省(区、市)公司所属辅业单位和葛洲坝集团、电力顾问集团重组,组建中国电力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暂定名)。①
6.什么是成建制划转移交?
答:是指同一网省的辅业单位成建制进入同一电力建设集团。辅业单位所属分公司、子公司及所办企业随主办单位一并划转;辅业单位及所属企业的人员(含在职、内退、离退休、退职人员)关系一并划转。
7.电网主辅分离改革重组时,干部管理如何移交? 答:将干部管理权限移交新集团,提供领导干部名册、领导干部基本信息表、近期领导班子考察材料、领导干部考察材料,移交干部档案;提供后备干部名册、后备干部民主推荐情况、后备干部基本信息表、后备干部考察材料、后备干部廉政鉴定等。8.电网主辅分离改革重组时,党、团、工会组织关系及费用结余如何划转?
答: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及有关规定办理。9.电网主辅分离改革重组时,工资结余如何划转?
答:对独立核算的辅业单位结余工资,原则上以该单位上年实际决算数为基础进行划转。
10.电网主辅分离改革重组时,劳动工资和社会保险(五险一金: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及住房公积金)如何划转?
答:由移交双方按照“人随资产走”和“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分离企业职工随分离企业资产划转,劳动工资和社会保险关系与职工一一对应,在核实确认辅业单位职工参保资料的基础上,经双方协商一致,“五险一金”向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人员转出转入等相关手续。
11.电网主辅分离改革重组时,如何保障辅业单位职工的合法权益?如何保障分离企业离退休、待岗、内退、特困及精简下放等人员的相关福利待遇(包括社会保险、统筹外费用、生活费、医药费及补助等)?
答:在分离重组过程中,新组建的两个集团公司要切实落实相关政策规定,积极做好职工劳动关系、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工作,妥善处理辅业单位的历史遗留问题特别是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参与分离重组企业的职工(含待岗、内退人员)的劳动人事关系保持相对稳定,企业要继续履行与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继续保障职工的工资、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参与分离重组企业的离退休人员的相关福利待遇(包括社会保险、统筹外费用、生活费、医药费及补助等)标准不因本次分离重组而降低。参与分离重组企业的特困及精简下放等人员的相关待遇和帮扶政策维持不变。电网主辅分离改革重组成本由预留的920万千瓦发电资产变现收入支付,优先用于解决参与重组的辅业单位人员安臵费用。
12.电网分离辅业单位资产财务划转移交的工作原则是什么?
答:(1)依法合规、规范操作。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规章、财务政策的相关规定,符合电网主辅分离改革重组方案;(2)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资产财务移交应尊重历史、基于现状,协商确定有关事项;(3)全面彻底、力求不留争议。资产财务移交过程中,要全面核实基本情况、清理经济往来事项,避免产生遗留问题。
13.在电网主辅分离改革重组过程中,劳动工资保险、资产和财务工作划转移交基准日是哪一天?数据依据是什么?
答:分离重组企业劳动工资保险、资产和财务工作的移交基准点为2010年12月31日。有关划转金额以分离企业经审计的2010财务决算数据为依据。
14.在电网主辅分离改革重组过程中,电网分离辅业单位的管理权何时移交?
答:在新公司挂牌成立之日,电网企业与新公司(筹备组)签署移交协议,协议中明确规定移交时点,该时点前分离辅业单位由电网公司管理,新公司(筹备组)配合;该时点后分离辅业单位由新公司(筹备组)管理。
15.电网主辅分离改革重组有哪些支持政策?
答:一是为支持主辅分离改革重组,改革成本由920万千瓦发电资产变现收入支付;二是支持新组建的两个集团公司按照有关规定取得工程设计综合甲级和水利水电、电力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三是两个顾问集团现承担的由政府部门委托的电力行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政策研究及电力项目评估、审查、验收等任务,重组后仍由两个顾问集团承担。四是支持新组建的两个集团充分发挥自身的设计、施工总承包优势和行业龙头骨干企业作用,保持和巩固行业领先地位,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16.什么是920变现资金?
答:920变现资金是920万千瓦发电资产变现资金的简称。按照《国家计委关于国家电力公司发电资产重组划分方案的批复》(计基础[2002]2704号)精神,为支持主辅分离重组,改善困难的施工、修造、勘测设计等辅业单位的经济状况,划转给重组中设立的辅业集团公司(包括区域公司、省公司设立的辅业集团公司)的参股发电资产权益容量为920万千瓦。2007年,920万千瓦发电资产完成变现工作,现由财政部设立的专户进行监管。
17.920变现资金将如何使用?
答:根据国务院批复的电网主辅分离改革重组方案精神,920变现资金将优先用于解决参与重组的辅业单位人员安臵费用(主要是内部退养职工生活费、社会保险费及离退休人员统筹项目外养老金等),剩余资金可用于补充新组建企业资本金。具体由国资委根据国阅27号文件研究提出资金使用和分配意见,经财政部审核并报电力体制改革工作小组审定后,纳入财政预算安排使用。
18.电网公司辅业单位的基本状况是怎样的? 答:电网公司辅业单位主要包括网省公司层面的电力设计、水火电施工和电力修造企业。这些企业大都是全国解放初期组建成立,伴随着电力工业发展逐渐成长壮大起来,为中国电力工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后,电网公司辅业单位服从改革大局,坚持科学发展,千方百计解决生存和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经受住了各种困难和复杂形势的严峻考验,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截至2009年底,电网公司辅业单位合计资产总额962.2亿元,净资产162.2亿元,职工人数19万人,离退休职工10.6万人。2009年实现营业收入1048.3亿元,利润总额6.5亿元。
多年来,电网公司辅业单位抢抓市场机遇,开拓创新,强化管理,涌现出了广东电力设计院、山东核电集团公司、天津电建公司、北京电力设备总厂等行业标杆企业;一批企业积极走出国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取得了良好的国际信誉和经济效益。在工程质量方面,电网公司辅业单位各自获得了多项如“鲁班奖”等省部级奖。在技术进步方面,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高中压机组为主,到1992年首批超临界机组投产,再到2006年首批超超临界机组投产,标志着我国火力发电技术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9.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的基本状况是怎样的?
答: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成立于2002年,下属东北、华东、中南、西北、西南、华北电力设计院,以及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和中国电力建设工程咨询公司等十户企事业单位。主要从事电力规划研究、咨询、评估与工程勘察、设计、服务、工程总承包,电力项目投资与经营及相关专有技术产品开发等业务。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125亿元,利润总额12.8亿元,资产总额162亿元,净资产43亿元。现有员工1.2万人。
公司技术力量雄厚,专业配套齐全,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和坚实的综合管理能力。拥有核电常规岛、洁净煤发电、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燃煤机组、空冷机组、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等勘测设计前沿技术,并具有国内领先优势。开展了全国电力发展规划研究,承担了全国约90%的电力勘测设计行业科研、标准编制任务。承接了十几个国家的200多项电力工程。连续多年入选ENR(国际工程新闻记录)“全球150强设计商”行列。在“中国承包商、工程设计企业双60强”评比中,公司获“工程设计企业60强”第4位、“总承包营业收入排名”第3名。20.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的基本状况是怎样的?
答: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成立于2002年,下属北京、华东、中南、西北、成都、贵阳、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以及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咨询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主要从事水电和新能源等发电项目的勘测、设计、咨询、监理、审查、评估、安全鉴定、竣工验收、施工、项目管理、总承包及相关技术和中介业务,以及河流(河段)水电规划;水电工程、新能源及相关产业的开发、投资、经营和管理等业务。201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5.1亿元、利润总额18.1亿元,资产总额192.2亿元,净资产48.6亿元。现有员工1.1万人。
公司拥有水电国际一流、风电国内一流的技术优势。完成和正在开展着我国金沙江、黄河、大渡河等大型河流和一大批中型河流的水电开发规划、我国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规划、我国80%以上的大中型水电站(包括众多的世界级工程)和抽水蓄能电站、50%以上的风电项目的勘测设计及相关设计等;承担了国家水电、风电、抽水蓄能电站发展规划研究工作;制(修)订了水电和风电技术标准230余项。集团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各类奖517项。被国务院国资委授予“2007~2009年效益进步特别奖”,在2010年国际工程新闻记录(ENR)150强全球设计企业排名第21位,在中国工程设计企业60强连续多年排名第1位或第2位。21.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的基本状况是怎样的?
答: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成立于2002年,主营业务为:建筑工程;相关工程技术研究、勘察、设计、服务与专用设备制造;水电投资建设与经营;房地产开发经营。2010年,资产总额1234.65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014.82亿元,利润总额38.17亿元。员工总数13万余人。集团在国内设有28个全资子公司和控参股公司,在全球51个国家和地区设有66个驻外机构,具有国家施工总承包特级企业资质、对外工程承包经营权,被商务部列为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大型外经企业。
公司在工程承包方面拥有设计、施工、机电设备制造安装、咨询、监理的综合能力,拥有多个施工总承包、工程设备招标方面的特级或一级资质,拥有进出口权、外派劳务权。在工程技术及项目管理领域,拥有包括院士在内的工程建设专家和一大批科研技术骨干、经营管理人才。近两年,国际经营收入约占总营业收入的27%,国际经营实现利润约占利润总额的60%;投资项目形成的资产总量约占资产总额的33%,对利润的贡献已占18%,已初步发展成为集国内外建筑工程承包、能源、房地产、基础设施、矿产等投资业务协调发展的综合型集团。
截至2010年底,集团共荣获“鲁班奖”25项,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6项,国家优质工程金银奖共13项。2010年,中国水电集团在全球最大225家国际工程承包商中以总营业额排名第26位,在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中排名第3位,在“中国建筑业百强企业”中排名第5位。
22.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的基本状况是怎样的?
答: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前身是为兴建万里长江第一坝、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组建的长江葛洲坝工程局。主要经营围绕建筑工程及相关工程技术研究勘察设计及服务、水电投资建设与经营、房地产开发经营三大主业,现已形成建筑施工、高速公路运营、水泥生产、民用爆破、房地产、金融、水电、煤炭八大经营板块。2010年集团公司资产总额558.32亿元,营业收入370.43亿元,利润总额19.91亿元。员工总数约3.68万人。
集团公司技术水平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在大江大河截流、筑坝、地下工程、大型机组安装等众多领域占领着世界施工技术制高点。凭借独家承建葛洲坝工程形成的核心竞争优势,在标志当今世界建筑施工最高水平的三峡工程等一系列世界顶尖级工程中展示了实力。
集团是国家首批56家大型试点企业集团之一,实行国家计划单列。2007年,实现了主业资产整体上市。集团享有对外工程承包权、对外投融资权、对外经贸权、对外劳务合作权、对外担保权、外事管理权和国际招标业务权;拥有全国电力建设行业唯一一家财务公司;是电力建设行业唯一的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22家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中央企业之一,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葛洲坝集团近5年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在内的重大科研成果1000多项、国家专利400多项,制订了36项国际、国家和行业级标准。连续多年入选中国企业500强与全球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前100强。23.两个新集团的规模、资产状况如何?
答:根据2009年经营指标数据,新组建的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暂定名)资产总额1587.4亿元,净资产242.1亿元,营业收入1269.7亿元,利润总额44.7亿元,职工人数21.8万人,离退休人员14.4万人;新组建的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暂定名)资产总额1111.6亿元,净资产208.9亿元,营业收入1007.4亿元,利润总额30.7亿元,职工人数16.3万人,离退休人员10.9万人。两集团均是集勘测设计,施工和修造为一体的全业务经营集团,为今后参与市场公平竞争、促进企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4.两个新集团由谁管理?注册地在哪里?
答:两个新集团均由国资委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列入中央企业名单,注册地为北京。
25.两个新集团对参与重组的单位按什么方式进行管理?
答:电力顾问集团、水电顾问集团、水电建设集团、葛洲坝集团暂按子企业管理,网省辅业单位暂按业务性质实行事业部制管理。两个新集团将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市场变化需要,创新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积极推进企业内部整合,加快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26.两个新集团的定位和发展目标是什么?
答:按照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的要求,通过电力设计、施工、修造企业的优化重组,加快培育我国电力行业建设施工龙头骨干企业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建设集团公司,促进我国电力工业的建设和发展。
注:①经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同意,并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预核准,该集团名称暂定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