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形成合力、产生效力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形成合力、产生效力
“微说”群众路线活动已经推出7期了,网友们的参与热情真是越来越高(近期就收到500余篇投稿),活动的内容也是越来越丰富(既有先进典型,又有地方经验,更有综合评述),在网络上的反响也越来越大(期期网络飘红)。今天的微说又有哪些“干货”?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专版聚焦
主要刊发有关群众路线活动成效的褒奖,不要八股的,最好是有人、有事、有情的由衷感言Praise点赞场
网言集萃
严小明:“沉”心一片磁铁石 俯首甘为孺子牛
在群教活动中,作为一名下派到村任党支部书记的选调生,广安市岳池县的陈凤玲看着烂堰村已经荒废了的山坪塘、撂荒的良田、无法通车的危桥,至此,她才深刻地理解到“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但她不气馁,积极修建活动室、便民桥,维修山坪塘,开办寒暑假“青苗”培训班、开展“农村娃娃-城市妈妈”对接活动和“贤妻良母孝媳妇”评比大赛。如今,活动室已经基本完工,便民桥也竣工通行,山坪塘里储满了水,孩子们欢声笑语,老人们三三两两拉家常……烂堰村的“烂”已成灿烂的“烂”,而她的脸上也充满灿烂笑容。
陈祥发:不要辜负乡情对你的期望
我出生在重庆的一个偏远山村,那里民风醇朴,亲情浓烈。由于我毕业后在县城供职,远离家乡,每逢回老家时乡亲们逮住机会就对我说,“自群教活动开展以来,乡上干部对我们的态度真是越来越好了,甚至亲自到家为我们买米买盐。你也是个官,手头多少有点权,我们也不图你给我们办什么事,只希望你走正道,莫给家乡丢脸”,我很感动,因为我给乡亲们帮不了什么忙,但不能“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让乡亲们遭人“撮背脊骨”。我认为,我们每个人的背后都有为我们指着正确之路的人,而他们也因我们而自豪,可能是父母,可能是乡亲。所以不论你手上有权还是无权都要坚守廉洁底线,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报答他们对你的期望。
刘婧姝:“党员管家”——架起党群连心桥
在群教活动中,抚顺市建设街道办事处在广泛调研、征求意见、问需于民的基础上,全面整合辖区党员义工,创造性地组织开展了“党员管家”特色主题活动。用心“备菜”,为居民量身定制了服务项目需求菜单。精心“点菜”,为居民提供“党员管家”志愿服务项目“菜单”,以“点菜”的方式选取服务项目。爱心“送菜”,“点菜”后,党员义工在最短时间内为居民提供“送菜”式的志愿服务。开心“品菜”,志愿服务“菜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根据群众的口味及时更新改进。街道干部力求实现“代民办事、为民解忧、让民满意”的工作目标,不断创新措施,解决群众所难所急的问题。
龙儒洋:承诺践诺打造为民服务“名片”
开展群教活动,不仅是清除党员、干部“四风”顽疾的一把“利剑”,更是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同步小康的“助推器”。晴隆县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以为民务实清廉尽职为主题,大力开展承诺践诺活动,让广大党员、干部补了“钙”,提了神,服务人民群众更是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在全县上下掀起了实现同步小康的建设热潮。如今,承诺践诺已在广大党员、干部心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打造出了一张为民服务新“名片”。
施赤文:以“四个开门”推动群众路线新常态
自群教活动开展以来,安徽芜湖火龙街道办通过“开门纳谏”,深入基层走访纳谏,查不足、找差距,与群众“零距离”接触,拉近了与基层群众的距离。通过“开门整改”,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效果的唯一标准,并回访了解群众的满意度,征求群众意见,确保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通过“开门建章立制”,用制度和机制保障作风改进,按照制度建设计划,一项一项推进,把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用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坚持下去,防止短期效应。通过“开门从严治党”,公开自身存在的问题,剖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承诺整改措施。进一步巩固扩大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推动群众路线新常态。
“点赞场”视角回放
以前,群众只是希望银行有存的、锅里有煮的、水电路是通的、晚上外出是平安的;如今,群众还渴望基层服务是便利的、重要决议是公开的、诉求渠道是通畅的、管理机制是民主的。所以开展群众路线就是要干部转变思维、转变作风,用完善的制度和好的服务,进一步牢固干群关系,夯实执政基础。
专版聚焦
主要刊发群众路线活动中还未解决的一些问题,以及活动本身的一些问题Problem问题吧
网言集萃
李茜:服务群众拒绝“距离感”
存在问题:
部分党员在对待群众问题时存在一些不当做法,如对群众随意呼来喝去,颐指气使;对前来办事的群众爱搭不理,推来推去,能一次办成的事情却让群众来回跑腿等。而他们对此却不觉得有何不妥,认为理所当然。
对策建议:
服务群众,“距离感”要不得,党员干部首先要“正其心”,要端正自己内心,摆正自己的位置,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思想,提高思想认识;其次要“修其身”,以豁达的心态来面对一切,真正扑下身子,做好本职工作;最后,要深入群众,放下架子,与群众谈心,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挽起袖子,撩起裤腿,下到农田去,帮老百姓们干干农活,唠唠嗑,这也不失为一种拉近“距离感”的方法。服务群众,拒绝“距离感”,只要肯想,肯做,把群众当亲人,当长辈,当朋友,就可以实现与群众的“零距离”。
杨银萍:干部发言切莫开启“复读模式”
存在问题:
照着稿子念,是当今干部发言的普遍形式,无论是会议还是庆典,发言讲话还是主持致辞,念稿子都是一种定式和习惯。然而,如果不分场合,不分时候,都是照本宣科的话,就会使发言失去原本的意义,成为一种“复读模式”。
对策建议:
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积极深入实际、研究政策,做到心中有物,使大脑成为知识储备库,这样发言时才会信手拈来、发挥自如。其次,要端正态度,发言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胸有成竹,对紧急情况和特殊问题做一个预期,做到全面、有预见性。另外,还要注意语言的朴实性和对一些非语言要素的运用,要善于打手势、使眼神,采用讲故事、拉家常等方式,打破死板,提高发言趣味性。除此之外,还要善于思考和总结,用简短的话语表达意味深长的意境,使发言讲话一针见血、提纲挈领。
董家飞:“小节”不可小觑
存在问题:
当前,一些基层干部讲话空话连篇、办事蜻蜓点水、作风吊尔郎当,对待群众不热情,对待同事不尊重,把工作当副业,把赚钱当主业,不注重“小节”,群众满意度低,干部形象打折扣。
对策建议:
要在思想上树立“诱惑不移为民志,权重不变公仆心”的坚定信念。在工作中要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常想为民之策,公公正正用权,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在生活中要管好自己的腿,不该去的不能去;管好自己的嘴,不该吃的不吃;管好自己的手,不该拿的不拿。只有从思想、工作和生活中建立起一道道“防护网”,基层干部才真正有了“守门员”,才能保证基层干部冰清玉洁,成为老百姓的“代言人”和“服务员”。
陈若男:让“偶遇领导”不再成为“亲民秀”
存在问题:
“偶遇领导”的新闻报道频频出现,偶遇领导当志愿者捡垃圾,偶遇领导等公交车、乘地铁。这些偶遇不仅没有为这些领导干部赢得体察民情、低调务实的好名声,反而让人怀疑他们的沽名钓誉之心。作为领导干部,如果过于沉溺于追逐名利,有可能会误入歧途,误国殃民。
对策建议:
一是要完善机制,建全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要多层次、多角度、客观、公正地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工作实绩,特别是通过完善公众评判机制,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参数。二是要多方监督,正确发挥媒体的作用。对于领导干部的作风问题,利益受到损害最大的是群众,因此,群众最有发言权,但是人民群众的监督是有限的,这就需要媒体正确地发挥其监督作用、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刘忠友:谨防“建章立制”成为“建章立纸”
存在问题:
有的单位制度虽然是建立和完善了,但是制度却没有得到较好的执行,制度停留在“纸”上,成为了“中看不中用的花瓶”!尤其是一些单位是应付式的建章立制,群众有反映,上级有要求,必须在整改落实阶段制定和修订一批制度,于是先制定出来。
对策建议:
制度应该具有权威性,哪怕是单位“一把手”,也不能凌驾于制度之上。制度一旦出台,其威信就在那里了,其刚性的约束力就在那里了。因此,在执行的时候就必须显其刚性,避其弹性,更不能沦为“一纸空文”。要排除制度执行以外的一切干扰,不能因为上级领导打了个招呼,或者同事面前拿不下这个面情,更不能以老好人思想卖个人情,来抹杀了“制度初心”。
“问题吧”网眼洞察
问题不改永远是问题,党员干部若不与时俱进,不放下官僚思维,那么问题永远改不了,联系群众就会变成一句空话。当前,要让干部改得了问题,必须强化基层组织监管功能,健全民主决策制度,以制度笼子来推进作风建设,这样才能让问题改到位、改彻底。【责任编辑:贾 静】
第二篇: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 同心同苦共创小康 2
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 同心同苦共创小康——蕉溪镇木溪村开展同步小康驻村工作
半年述职评议活动
木溪村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半年述职评议会
为了全面了解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工作取得的情况,依照县委统一要求部署,2013年8月22日,由镇党委副书记袁尚虞带队,镇组织委员范剑、挂职科技副镇长龙瑶,一行三人到木溪村开展了2013年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半年述职评议活动。
村民代表认真听取同步小康驻村干部述职报告
会议上,同步小康驻村干部胡林、杨嵘分别就自己半年来在“一宣四帮”(即: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帮助村推动经济发展,帮助解决民生问题,帮助维护社会和谐,帮助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方面所做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述职。在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的积极努力下,争取到挂钩单位县文体广电总局的帮扶资金1.2万元,水泥26吨;同时,工作组及时化解矛盾纠纷10余起,心系群众,帮民困,解民忧。
随后,参会的镇党政班子成员,村级两委班子,村民代表对各同步小康驻村干部及工作组工作履职情况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议。通过工作满意度测评,参评的3名驻村干部满意率为100%。
评议活动为驻村组和人民群众相互交流、学习、借鉴提供了平台,密切联系了党群、干群的关系,坚定同步小康信心不动摇,为下一步更好地开展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第三篇: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有效促进新学员管理工作走向正轨 政治理论教育一系六队坚持从严治队,按纲建队,努力做好05级新学员的行管工作,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快速有效的促进了新学员管理工作走向正轨。
学员六队共有05级学员49名,其中军事历史专业24名,哲学专业25名,含女生2名。在三号院的两个月军政训练中,他们严格要求,刻苦训练,培养了良好的军人意识,锻造了过硬的生活作风,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骄人成绩。先后获“队列训练优胜奖”、“综合演练第一名”,并多次受到领导的好评。回院本部近一个月以来,在院部领导的关心指导和学员队的共同努力下,他们积极地把练就的过硬作风带到以管理及其它各项工作中去,积极工作,刻苦学习,较快的适应了院本部学习生活环境。
一、寓教于管,充分发挥“软管理”和“硬管理”的综合新学员刚从三号院回来,对学院的严格、紧张的管理还不是很适应,思想上有时出现消极情绪的情况,为了更好的促进管理,六队注重把思想政治教育融于日常管理工作之中,坚持管理育人,既从严要求,又依法办事。一方面是给他们讲清道理。学员队每周坚持对学员进行一次思想教育,按时集中组织一次条令条例、规章制度的学习。对在管理上比较被动、消极的重点个人进
行逐个谈心,从思想上解决管理中的问题,增强学员自我管理、自我规范、自我约束的自觉性。另一方面是学员队严格按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办事,对在道德纪律方面出现有违犯原则性问题的,从严治理,从制度上让他们不敢范,从而达到管教的有机结合。
二、狠抓骨干队伍建设,发挥纽带作用
一是建立健全骨干队伍。六队在三号院军训后期就配备了副班长,配合新训班长开展工作。拉练前夕,根据观察考核和培养,选拔出一批人品正、工作积极、热情高、能力素质较强的学员担任各级骨干,通过骨干管理和观察,及时反应学员在管理中存在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从而为本院的学习管理和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进行系统的骨干能力素质培训。针对新上任骨干的组织指挥能力和管理的能力比较欠缺的情况,学员队充分发挥高年级的传、帮、带作用,组织高年级学员对新骨干进行了队列训练集训、规章制度学习和经验交流。通过集训,激发新任骨干的工作热情,使骨干们深刻理解和掌握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和自身的自责,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指挥技能以及协调办事能力都得到了较大提高,较好的发挥骨干在学员队建设中的主力作用,推动了新学员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是切实掌握新骨干任职情况,监督指导骨干工作。军人委员会和高年级骨干认真负责、密切配合,及时了解骨干的思想状况,针对个别骨干信心不足,方法不当
等问题,及时发现、加以引导,增强骨干纪律意识,培养了一支作风严谨、要求严格的骨干队伍。
三、以老带新,充分发挥高年级的传、帮、带作用 一是指定部分大四学员为负责人,分配到各班,与学员进行交流,了解新学员返校后的所思、所感。通过与新学员进行“如何正确面对军校的管理”等交流讨论纠正了学员的不成熟认识,使他们进一步强化了军人意识,明确了行管目的,巩固了军训效果,也为他们在回到本院后能迅速适应院本部的管理工作奠定一定的思想基础。
二是针对新学员到校时间短、对学院缺乏了解的特点,在学员返校后的第一周内专门抽出时间,加班加点进行学员手册、“院纪院规”以及学员队自己制定的《日常管理细则》、《量化管理细则》等制度的教育学习,使他们明白学院和队里的规定,尽快适应新的环境。
三是加强高年级的自身养成,严格管理,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加大对高年级的管理,提高他们模范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的自觉性,给新学员创造一种积极向上的紧张氛围。让他们切实体会军校管理理念和方法,较好的遵守各项制度,加深了对军人纪律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的理解,促进学员队的日常管理。
四是狠抓各项制度落实
每周组织一次新学员学习条令条例,使学员掌握院纪院规基本精神和要内容,树立按纲指导、按纲建队的工作意识和标准;狠抓落实,严格按照制度实施指导、加强建设、争先创优,严密组织纪律,培养优良作风,建立和保持正规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根据新学员的不同特点,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努力实现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在落实条令上,不等不靠,严抓细扣,及时堵塞各种薄弱环节。如制定教学量化管理细则、卫生检查实施细则、活动室管理规定等等;实行“三有”制度,每次活动有计划,每项工作有总结,每次检查有讲评,健全了制度体系,形成区域内严密的管理网络。坚持按章办事,抓好落实,从起床、操课到就寝等点滴入手,狠抓队列、经常组织检查和评比,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讲评内务和一日生活制度的落实,严抓学员日常军人素质的养成。通过点滴作风养成,加深了新学员对条令的理解,提高了学员的自我管理能力,近期,学院迎接的检查比较多,学员队紧紧抓住之一契机,“以检促建”,高标准,严要求,较好的推进了新学员管理工作。
学员六队在新学员的管理工作中,严格要求,科学管理,积极发挥高年级的传、帮、带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合力,扎实有效地使学员适应了学院的学习生活,使管理工作走向了正轨。
第四篇:集中民智 形成合力
集中民智 形成合力
●郭端建 张金春
密切联系群众,最重要的是要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诚心诚意为群众谋利益。这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改进作风的重要内容。
《韩非子·八经》云:“力不敌众,智不尽物。”意思是说,一个人的力量再大,也敌不过众人;一个人再聪明,也不可能穷尽万物。现实生活中,有些领导干部,总以为自己干什么事情都比群众高明,不大重视民智,下去了解情况也不注意听取官兵的意见和建议。殊不知,仅有自己的积极性,没有群众智慧和力量的凝聚与汇集,就难以形成部队建设的强大合力。
群众最有发言权。广大官兵工作、生活、训练在第一线,他们对部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看得更清楚、分析更透彻、体验更深切。作为领导干部,只有充分发挥广大官兵的聪明才智,才能克服个人经验的局限性,有效地弥补自身的不足和工作的漏洞,防止和减少工作失误。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在领导工作中的实际运用。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他们可以组织起来,向一切可以发挥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门进军,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替自己创造日益增多的福利事业。”邓小平同志也曾强调指出:“主观主义者不懂得,只有首先善于做群众的学生的人,才有可能做群众的先生……一个党和它的党员,只有认真地总结群众的经验,集中群众的智慧,才能指出正确的方向,领导群众前进。”我党我军始终坚持依靠群众、相信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这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我们克服困难、赢得胜利的宝贵经验和力量源泉。基层广大官兵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创造力,我们之所以能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是与广大官兵积极发挥聪明才智密不可分的。抗日战争时期威震敌胆的地道战、地雷战,就是集中民智的光辉范例。新时期在国家和军队深化改革的广阔实践中,处处体现着集中民智的神奇伟力。
集中民智,必须尊重广大官兵的首创精神,努力营造敢于实践探索、踊跃谏言献策的良好氛围。领导要带头站在党的事业和部队建设的立场上正确看待官兵的意见和建议,破除个人面子观念,哪怕他们的意见逆耳难听,或者他们的经验不甚完善,也应该积极引导,热情鼓励,真诚吸纳或及时总结推广,努力形成积极推进部队建设的强大合力,确保各项工作的高质量落实。
(解放军报 2002年03月26日 第7版)
第五篇:形成合力,提升质量
形成合力,提升质量
牛心坨学校支教组
“听了学校领导的讲话,我们心里明白了很多道理,过去真的不懂得怎样教育孩子,特别是不知道怎样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有了家长的理解,我们教育学生也就多了一份帮手”。在日前牛心坨学校召开的初三毕业生分层次家长会散会后,学生家长和老师们都感慨良多,像这种形式的家校交流,还是第一次。
为了提高全县特别是广大农村学校的办学质量,辽中县教育局将2008—2009学确定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年”。为了帮助牛心坨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牛心坨学校支教组的同志们和学校领导班子一道,分析学情、校情和教师队伍状况,共同研究提升质量的措施和办法。在支教组的协助下,学校制定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施细则》。
教育学生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配合,提升质量也需要形成合力。为此,支教组在刚到牛心坨学校伊始,就在对学校办学诊断的研讨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家长教育孩子的意识相对较差,更谈不上教育孩子的技巧。所以支教组向学校提出要充分调动广大家长积极性的建议。为了抓一个“早”字,学校在采纳了支教组建议的同时,决定首先在初三召开分层次的家长座谈会。座谈会上,学校的喜恒志校长、马风杰副校长和支教组的胡刚副校长,分别就目前学校对毕业年级的工作安排,需要家长配合的工作以及怎样教育孩子,特别是怎样对孩子的学业进行管理等方面与家长进行了交流。家长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进一步展开的初三年级的学习和下一阶段的复习备考工作奠定了基础。
牛心坨九年一贯制学校
2008年1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