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水污染控制战略与经济政策南京会议
第一盘 A面:
主持人: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经济学分会的委员和会员,为了加强水专项、水污染控制战略与政策主题的成果交流,为了推进我们环境经济学分会的学术交流,以及为制定国家“十二五”水污染防治规划献计献策,今天我们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经济学分会在这里举办中国水污染控制战略与政策创新研讨会。
我们今天的研讨会是由我们整个主题六的,也就是水污染控制战略与政策研究主题的专家组,以及我们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南京大学环境学院,还有江苏省的环科院联合主办的。同时参加我们这次研讨会的协办单位还有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以及全球中国环境专家协会,作为我们这个研讨会的协办单位。
下面请允许我介绍一下在主席台上就坐的几位领导和专家。我们今天很荣幸的邀请到环境保护污染防治司凌江副司长。中国环境科学协会任官平秘书长。江苏省环境保护厅于红霞副厅长。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吴舜泽副院长。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毕军院长。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李冰副院长,以及水专项办代表李安定处长。
根据我们今天的会议议程,下面请先请几位领导给我们开幕式致辞,第一我们想请中国环境科学协会任官平秘书长致辞。任官平:各位来宾、各位专家、各位同行大家上午好。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经济学分会的本年度的年会今天在南京隆重举办。从这次研讨的题目来看,水污染控制战略与控制的取向,内容很重要。到会的专家我看了一下,也是这个领域的大牌专家。可以说是专家云集,这是一次很好很重要的会议。我谨代表中国环境科学协会,向环境经济学分会每年的会议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到会的各位专家、各位同行,各位老师,致以良好的祝愿。
我连续好几次参加我们经济学分会的年会,看到他们一年比一年办得好,会议的规模在逐步的扩大,会议的水平也在逐年的提高。今年我看到论文高达900多页,搜集了很多好的论文。我昨天晚上看了一下,看见我们年会对大家的吸引力,大家参会的积极性也在逐步的提高。这是可喜可贺的一件事情。我一直有一个观点,就是我们学术社团,包括学会、分会应该不遗余力的把我们学术交流活动办好。现在举办论坛、会议的单位很多,大学可以办、政府甚至都可以办,研究院所也在办,但是我们环境学术社团,我们是一个科技社团,应该是举办学术交流的主要渠道。我们就是为办好这件事而存在的。所以我们还是要继续努力,把各个领域,各个专业特色的会议办好。
另外我还有一个观点,就是我们科技工作者要积极的参加这些学术交流活动。我觉得学术交流当然有多种途径,发表论文、阅读论文还有其他一些途径都是一些交流活动。但是参加学术会议,是其他途径不可代替的。为什么很多国际学者万里迢迢的参加一个国际会议?按说是代价很大的,但是他们积极性很高,这里面的道理还是值得大 家好好思考。我觉得通过这样的学术交流可以面对面的交流、现场交流,是阅读文件、阅读论文代替不了的。他可以获得大量的科研信息,掌握科研的动态,可以广交同行朋友,可以发表论文,也可以学习别人的经验,更重要的是参加这样的活动可以取得同行的认可和同行的评价。一个科研工作者的学术生涯当中,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是不可或缺的。所以我每次会议都号召大家要积极的参加我们的学术活动,特别是分会办的活动也希望大家捧场,能够多多的参加。可喜的是我们中国环境学会还有下面35个分支机构每年的学术会议,应该说这几年确实交流质量在逐步的提高。前几天我们做总结的时候我特别提到我们水环境分会、大气环境分会,还有环境经济学分会,都是办的很不错的分会,还要继续努力。
这次年会议题很重要,大家也撰写了很多的论文,希望大家能够人们的交流,为我国的水污染控制的战略和政策的创新,发表您的高见,建言献策,最后祝这次年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各位。
主持人:感谢任秘书长的精彩致辞,同时感谢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对环境经济学分会的指导和支持。下面我们请水专项办公室李安定处长讲话。
李安定: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大家上午好!由于水专项本月24日要向科技部万钢部长汇报,办公室刘主任在准备会议材料,因此不能参加今天的会议,特别委托我代表他们对会议的召开表示感 谢,对任秘书长和王进男副院长表示感谢。
一直以来在国务院水专项领导小组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办公室等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精心组织下,在参与水专项各位专家的密切配合下,“十一五”水专项顺利实施,并进入收尾的阶段。“十二五”时期的计划和2011年度计划编制情况进展顺利,国务院每年都要召开重大专项的事实推荐会,今年的推荐会即将召开,各部门都要组织开展各专项的监督评估工作,加快推进专项的实施。今年6—9月份,三部门监督评估组对水专项五个重点承办单位,五个成果进行了重点监督评估。监督平均组对水专项组的实施和总体进展情况是给予了肯定,但是也提出了一些非常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意见。而我们也根据这个针对的意见提出了整改措施。
前不久办公室也组织了对水专项各个主题的中期评估和监督检查工作。中期评估和监督检查工作是水专项两项重要的工作制度。也是落实三部门监督评估意见的重要举措。通过评估和检察,逐步使水专项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得以解决。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评估的情况。
从评估的结果来看,政策主题在主力组长王进男研究员的带领下,在广大科研人员的支持和努力下,总体进展较好,作出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下一步按照吴部长的指示,我们要对做的不好的课题要找课题承担单位的法人约谈,要进行通报批评,同样对做的好的课题要给予壳顶,给予表扬。
下面根据此次中级评估和监督检查情况提出几点个人的建议。
第一是要加大宣传,水专项因为关系民生的重大专项,所以工作 很重要。要全社会了解水专项,参与水专项。此次研讨会着重的非常好,可以说是展示水专项成果的一个重要窗口。明年“两会”期间科技部重大专项办要进行“十一五”各个专项的巡展,希望我们主题精心的准备。另外我们希望在新闻媒体,在报纸报刊、杂志要有我们主题的声音,还有就是要多出工作简报。
第二是加强项目课题资源管理。项目承担单位要加强对下属课题的管理,要加强课题之间的交流,统一协调,督促课题的进度。同样课题承担单位要加强对下属子课题的管理。
第三是要加强试点示范。从这次检查情况看,一些课题试点示范工作还没有开展,希望下一步加快进度,研究成果一定要经过试点示范检验之后才能确定是否科学可行,是否值得全国推广。
第四是要抓核心成果的产出。对于政策主力来说,既要看旗下研究成果是否被管理部门所采用,是否形成法律规章等。三部门验收的要求是上家考核下家,系统考核部件,用户考核产品,政策成果一定要得到应用,否则验收可能不会通过。
第五是加快研究进度,为验收做好准备。对于08年启动的课题,科技部要求明年4月进行验收,离验收的时间已经很近了,希望进一步凝练研究成果,完善研究任务,为验收做好准备。
我就说这么多,希望政策主力再接再励取得更大的成绩。最后预祝中国水污染战略与政策研讨会,暨中国科学学会环境经济学分会2010年度学术年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主持人:谢谢李安定处长,因为我们今天的研讨有一个很重要的背景和基础,是基于我们主题六的,所以在座的很多是参与主题六研究的人员。同时也感谢水专项办对我们研讨会的支持,对我们主题六的支持。下面我们请江苏省环保厅于红霞副厅长致辞。
于红霞:尊敬的林司长,尊敬的任秘书长,尊敬的王院长,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代表大家上午好,今天中国水污染控制战略与政策创新研讨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经济学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在南京隆重举行,首先我谨代表江苏省环保厅对这次会议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我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环境污染的严峻形势仍未根本改变,太湖流域作为我国经济和产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经济发展的高消耗、高污染情况,让太湖承担了不堪重负的资源与环境的压力。长期以来,系统性、协同性和创新性科学研究,太湖水污染问题相对缺乏。太湖水污染控制的技术支撑相对薄弱。“十一五”期间国家重大水专项第六主题水污染控制战略与政策示范研究选择太湖流域为重点区域,开展了水环境保护战略决策,水环境管理制度设计,水环境保护经济政策,水环境管理政策等技术支撑和综合示范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据了解,“十二五”水专项将在“十一五”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突出面源控制管理,水环境产业经济政策,水污染控制管理技术平台的构建。研究流域与区域相结合的水环境管 理空间格局,提出保障区域流域水环境安全的中长期战略与分阶段行动方案等等,这必将对我省环境保护工作,特别是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和区域流域综合管理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本次会议共设水污染发展趋势与控制战略,水污染控制环境经济政策和水环境管理体制改革三个主题,志在探讨和学习国家水污染控制中长期战略,流域水污染防治和控制战略,水污染控制的财政政策,投融资政策,生态补偿以及水环境管理宏观体制等方面的研究。今天到会的都是各领域的环境专家,我相信这些问题在本次会议中将有更深入的研究,并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丰硕成果。再次感谢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对我省环保工作的关心和支持,预祝本次研讨会圆满成功,也祝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与会代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于厅长,大家知道江苏省是在整个环境政策改革创新里面走在全国的前列。许多新的政策发源地都在江苏。当然大家看到太湖污染的问题也是很突出的,当然这不是说江苏一个省的事情,是两省一市的事情。所以我想在会议之前,我和于厅长交流的过程当中也给我提出一个很有挑战性的问题,就是说我们在座都是搞研究的,怎么把我们做研究的一些成果、想法和管理政策结合起来,真正的解决管理当中的政策问题,实施问题、机制问题。这是我想可能对我们研究者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所以我想大家应该去勇敢的接受这个挑战。谢谢于厅长。上午开幕式的最后一位领导发言是请污染防治司的凌江副司长。和林司长工作时间相对比较长,我03年就在这和他开过一次关于信息公开的国际研讨会,所以在水污染防治和控制方面林司长有很多的体会,有很多值得大家听的东西,因为他是我们水污染控制的主管最高长官。所以今天利用开幕式的时间,请他做一个报告。
凌江:我非常高兴能来参加中国水污染控制战略和政策创新的研讨会。这既是一个环境经济学分会的年会,也是我们水专项第六主题的研讨会,成果交流会,这个会议非常重要。所以金南给我打电话让我来,我说只要部长不找我,我一定来。确实我们这个会议的主题很明确,时间选的也很好。还有一周我们2010年就结束了,2010年结束了也就意味着“十一五”结束了。所以我们在这个时候开这么一个会,应该仔细的梳理一下我们在过去的五年,“十一五”水污染控制工作做了哪些事情?有什么心得?有什么问题?“十二五”下一个五年应该怎么干?应该做出哪些调整?可能要好好总结一下,会总结才会有进步,才会有文化。所以不会总结的单位是没有文化的单位,一个不会总结的工作,也是没有文化的工作。所以我们干了这五年以后,应该是好好的回过头来看看,所以我今天也就是围绕这个主题和大家交流一下,希望大家在会上进一步讨论,能够形成更加权威的,比较符合大众心理的一种认识。
我觉得“十一五”这五年水污染控制的成效还是比较明显的。这个成效明显体现在我们水污染的质量方面,各个水系主要污染物的含 量浓度基本上都普遍下降了,下降的幅度在20%左右。就是COD和氨氮这样的主要污染物都在下降,所以直接的后果就是“十一五”初期,我们的七大水系一到三类水的比例是40%,现在是56%到57%,接近60%,这是非常显著的。就是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原来我们好水不到一半,只有40%。现在我们超过了一半,到了60%。就是这么一个概念。我们劣五类的水,在五年我们是30%左右,现在我们是20%左右。在18%—22%之间,这个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进步。就是说我们严重污染的河段在减少。这是从全国面上来说,具体到某一个流域,我想在哪个流域做工作的专家都会有体会。我们前不久刚刚去了松花江,松花江这几年的变化是十分明显的,不用我们说,俄罗斯人就说的很清楚,梅德维杰夫总统到我们这来访问,他和我们总书记讲,说中俄的合作当中落实最好的项目是环保项目,是松花江入俄罗斯的水明显好转。这是俄罗斯的评价。我们去看到的情况也是这样,我们不要说数字,我们就看野生鱼类,佳木斯一个江段,五年前的野生鱼的捕获量是1700吨,现在的捕获量是2800多吨。所以这两年北京野生鱼的饭馆越来越多,是不是一方面是北京人口味变了,是不是也和这个有关,你得有这个东西才行,而且松花江多年绝迹的鲟鱼也回来了,所以这个情况是不容置疑的,其他流域的情况也是大同小异,我们就不一一说了。
取得这样的成绩有什么值得总结的呢?就是我们干的东西,哪些东西应该是在“十二五”期间应该继续坚持的呢?我觉得有五个方面。第一就是在“十一五”期间,我们是科学编制规划,并加强对规划落 实情况的考核,这是我们“十一五”的重要特点。我们从“九五”搞淮河流域开始就搞污染防治规划,但是每五年这个规划落实的情况都不是很好。“十一五”规划落实情况要好于“九五”、“十五”的规划落实情况,尤其是像松花江流域。规划是提前完成了,所以在提前完成的情况下,我们在2010年,就是今年又给它增补了一个规划,这一年他没事干了,他七千一年完成了,这一年又给他们增补了100多个项目的任务,正在干这样的事情。其他流域也都不同程度的完成。这个规划完成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我们对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考核,国务院专门发了文件。我们考核这个规划完成情况很简单,就考核两个指标。一个是水质,一个是项目。没有什么其他软的东西都是硬的东西,水质都是监测的结果,不用任何人报数,我们总站就直接掌握这个数字,每个断面水质是什么情况的都可以掌握。项目都是人家规划,你完成多少项就是多少项,每一个项目都必须有完整的档案,我们每一个项目都要现场察看,而且我们考核的方式是每年就考核一个城市,到你这个省就考核一个城市,这一周就在一个城市,你一个城市所有的项目都看完,这样的话一个城市打的分就相当于一个省的打分,这个有什么好处呢?经过几年的考核,就把一个流域内所有的城市工作都上了一个台阶。他要准备考核,他要从一年多前就要开始准备,就要把工作做上去。所以这样就是一个城市、一个城市,淮河流域就是这样。有的地方特别喜欢考核,为什么?他通过考核就把他这方面的工作促上去了。所以山东省给我们提出来,“十二五”规划我们海河流域有考核,淮河流域有考核,可是小清河流域没有考核不 行,他说能不能把小清河流域放在海河流域?我说有什么道理,他说这样我就可以让你们考核他了,考核他了才能促进他的工作。因为省委、省政府重视,山东省要求很严,拿不到第一名这个官就当不了的,所以他们压力特别大。市委、政府的主要领导压力大了以后,工作上的就快,这是一条。这是我们“十一五”期间不同于其他时间做的比较好的。
第二个就是加快治理。大幅度的提高城市污水处理水平,我们“十一五”初期城市污水处理率是43%,我们现在目前的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是75%,这个提高的幅度是任何一个国家,在他们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过程中,处理率提高的幅度没有这么快过。最快的以前就是日本,每年提高2%,这就是相当快了。可是我们这五年,提高了30%还多。所以这个是一个非常大的成绩。所以城市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处理水平的提高,一下就把污染物的削减幅度降下来了。所以在这方面,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投入也很多,而且这方面的市场机制也逐步完善起来了,所以这个是非常大的一个成绩。
第三个就是总量减排。通过总量减排,在宏观上控制了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我们这五年抓COD削减10%的工作,总理亲自抓这件事,这个工作对各个地方的影响来讲是非常重大的。各个地方也上了很多的工程,也调整了很多的结构,通过结构减排,通过工程减排,通过管理减排。这样把我们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有了大幅度的削减,这是重要的一个方面。
第四个就是我们突出重点,不断深化对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因为 我们现在即便是有很多成绩,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水污染的状况还是比较普遍的,还是比较严重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完全把水污染的问题在短时间立完全解决的情况下,优先要做的工作就是要把饮用水源保护好,这个绝对不能出问题。所以这五年我们从调查开展,到做评估、做规划做了一系列的工作,我们从城市的调查到城镇的调查,到乡村的调查,基本上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我国饮用水源地的基本环境状况我们是非常清楚的,都调查清楚了。在这个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做评估工作。评估就是评估113个重点城市,这是这两年做的。从明年开始我们要评估所有的地级市,所有地级市的饮用水源地都要进行评估。评估就是说你水源地的情况怎么样,你保护的情况怎么样,你还有哪些问题,评估了以后,我们一方面还要向国务院„„
B面:
凌江:所以我们今年文件一返回给省里面以后,省里面的书记、省长都很重视,因为饮用水源有几个合格的,几个不合格的都很清楚,不合格的是什么问题,他们马上批示就让他整改。这方面我们对饮用水源地的保护这几年确实是强化了。
第五个就是注重预防,努力控制湖库富营养化加剧的趋势。我们湖库的富营养化,从三湖,从太湖、滇池、巢湖的治理当中就可以看出来,这个取得进展是非常艰难的。因为这个和河流的污染不一样,湖泊一旦遭受污染以后是系统出了问题,系统出了问题不光是你控制 哪个地方,不排放就能解决问题的。还要恢复健康的系统状况,这是很难的。所以我们这五年做的事情就是什么呢?就是不让其他的湖泊再成为我们第二个太湖,第二个滇池,第二个巢湖。所以我们一方面治理三湖的同时,一方面注意预防,把一些现在有这种变化趋势的湖泊赶紧做工作。比如说洱海,比如说抚仙湖,比如说其他的一些湖泊,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说我们在治理的同时又出现了其他的几个湖泊的污染状况,这个局面就更加困难了。
所以这五个方面我初步体会是我们“十一五”期间做的不错的,应该坚持的。但是现在我们的水污染问题是不是就解决了呢?根本没有解决,远远没有解决,而且还任务还非常的艰巨。就我们“十一五”期间的工作情况来看,我自己的判断是这样,成绩和问题一样多。问题一样不比我们取得的进展少。所以我们清醒的认识到,我们正确的方面,也情形的看到我们不足的方面。这样我们才有利于在“十二五”期间把我们的工作能够提升一步。我初步看,我们现在主要突出的问题也是五个方面。
第一个就是我们的城市污水处理还处于初级阶段。刚才讲了,我们“十一五”期间很大的一个成绩就是城市污水处理率提高了。但是实际上现在的情况来看,处理的效果并不是那么好。这个不好主要是我们处理厂的处理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这个初级阶段我打一个比方,就像改革开放初期农民建楼房一样,但是只是一个架子,里面舒适型和各方面的条件根本没有够上。现在我们的污水处理厂也是一样,不是光把污水处理厂建起来了就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你这个东西要运 转好,你的管网配套,你的污泥处理,你的运营水平都要跟上才行,这方面我现在看了很多的污水处理厂,花了很大的价钱,但是很多进水的COD浓度都不到100%,就说明你根本没有把污水收集起来,管网不配套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还有污泥不处理,我们看到很多污泥堆在那,一下雨又回去了,等去还是没有处理,污染还是造成了。所以这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下一步应该解决的问题是提高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
第二就是工业、企业的违法排污,特别是工业园区的集中排污,还是一个突出的问题。我们到现在为止并不是说工业污染都完全解决了,根本没有解决,根本没有控制住。尤其是工业园区,很多的工业园区说是集中处理,实际上是集中排污。我们这两年搞执法检查查了很多的地方。包括我们去年看到的江苏,江苏是一个非常发达的地方,我们的苏北有很多的工业园区,还都是处理的水平仍然是非常低的。今年查的福建,也是一堆的问题,我们把几十个,我们查了以后,就是一个企业一个企业,一个园区一个园区,什么问题全部给省政府反馈,你去解决。我们看到到目前为止,环保工作搞到现在并不是说我们就是工业污染完全控制住了,根本没有控制住。我们看到的现象是什么呢?哪里有污染严重的河段,哪里必然有超标排放的违法排污的企业。这并不是说城市、农村、面源是大头,工业污染的问题根本没有控制住。
第三个就是有毒有害物质的危害逐步显现。我们“十一五”期间控制了COD,“十二五”期间还准备控制氨氮,这个都非常重要,但 是光控制这些可能还是不行。我们“十一五”期间曝露出来的主要问题一个是重金属的问题,重金属的污染事故层出不穷。我们一直对这方面注意不够,再一个就是有毒有机污染物的问题,我们通过饮用水源地的调查,这方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直接危害群众健康的一些问题。还有一些其他的污染物的问题,专家们也经常给我们提醒,这些都还没有控制住。
第四个就是湖库的富营养化的控制乏力,氮磷的控制成为突出的问题。三河三湖我们从“九五”期间开始到现在,从实际效果来看,三河的控制相对成效明显一些,但是三湖的控制确实成效不是那么明显。刚才也说了,主要是湖泊的富营养化控制有难度,这方面来讲,我们确实是遇到一个大难题。就是营养物质怎么控制?研究湖泊的人主要是看人口密度,这个湖泊周围的人口到一定密度以后,营养物质好象就非常难控制。本身我国的特点就是人口多,很多湖泊就是在人口稠密的地方,所以这方面我觉得在“十二五”期间目前来看还是一个难题。
第五个就是地下水的管理仍然是空白。环境的风险还在累计。我们看到的是地表水,但是实际上地下水和地表水也是一体的。而且地下水的污染和很多场地的污染也是连在一起的,这方面的问题已经非常突出了。我们很多的城区,有一些搬迁以后的企业搞房地产的开发,现在评估、修复都不够,这个风险很大。不光是土壤污染,地下水也被污染,我们40%的饮用水还是使用地下水,以下水的污染控制不了,我们环境的风险还是非常大的。所以我觉得我们工作到现在看看做了 什么,哪些地方做的不足,我觉得这些地方需要在“十二五”期间要进行调整,要着力强化这几个方面。
基于这个考虑,“十二五”期间应该怎么考虑我们的水污染防治工作,我有几个考虑。
第一,要解决突出的污染问题。为什么要提出解决突出的污染问题?这个与我们提出在203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衔接。我们提出到203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环境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应该和它相适应的状况。所以这么一个状况我们还有两个五年来努力达到这个目标。两个五年头一个五年“十二五”我想首先要解决突出的污染问题。应该先把污染严重的河段消灭。到了“十三五”我们再考虑全面的解决水污染方面的问题。所以在“十二五”期间,首先要解决突出的污染问题,这个突出的污染问题包括几个方面。一个就是要消除污染严重的河段。为什么到目前为止还有这么大污染严重的河段,要分析一下是什么造成的,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所以我们在编制“十二五”重点流域污染防治规划的时候,我们提出来在有条件的流域,提出来消除劣五类的河段。只要是有净流量的,有条件的,就不应该再有劣五类的情况出现了,到底是什么污染?你要找出来。所以我们在“十二五”规划当中,我们确定了重点控制单元。为什么叫重点控制单元?重点控制单元就是排污量大的单元,就是污染严重的单位,就是有敏感水域的单位,就是把这些单位拿出来作为重点控制单元。这是第一个要解决的。
第二,我们要解决污染严重的城市,突出的污染问题,不允许你 再有污染严重的城市存在。你是生活污水没有处理,还是工业废水没有处理,还是其他的环境问题没有治理,我们在“十二五”期间要搞一些城市的污染防治规划,指导地方把这个问题解决。
第三,要解决污染严重的工业园区。我们工业园区的污染问题现在是一个比较普遍现象是什么呢?叫集中控制,你来我这个园区,来了以后你可以不建污染处理池,或者是一个简单的污水处理池,最后我们集中控制。但是同志们想想,一个工业园区里面企业是五花八门的,生产的东西是五花八门的,排的废水也是五花八门的,尤其是一些化工园区,生产的状况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每天的水都会不一样,今天这个企业生产,明天那个企业不生产,或者今天排制药的水,明天是化工的水,都不一样,你怎么样一个集中的设施能处理?不可能的。你刚调整好又不行了。所以这个肯定是不行的,所以我们对工业园区的要求就是说每个企业,不管你在园区里面还是外面,必须都要达标排放。然后工业园区里面的生活废水和一般性的污水可以园区集中控制。在这种情况下才能控制住,这是第一个考虑就是解决突出的污染问题。
第二个考虑就是要重点保护好敏感的水域。重点保护好敏感的水域最重要的还是饮用水源地的保护。饮用水源地的保护主要是落实法律的要求,法律要求你划定保护区,并且按照保护区的要求保护起来。现在我们看有的地方保护区是划了,但是没有按照法律的要求落实保护区的保护要求,你一级保护区也好,二级保护区也好,法律要求是非常明确的,现在都做不到,这是一个成本问题,这也是我国特有的 特点,因为人口比较稠密,我们没有这么大的空间,同时我们发展也比较紧迫,但是这个问题比较要逐渐解决。第二个就是落实规划任务,我们专门针对饮用水源地制定了全国城市的饮用水源地规划,这个规划由发改委和我们共同编制完成,已经下发了,落实这个规划确定的任务。第三个就是强化管理的措施,把水源地该怎么管理,有些地方有专门的机构管理,这是很好的。但是没有这个条件,管理措施要明确,管理得到位。这是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再有一个敏感水域的保护就是跨界水域的保护,跨界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跨省界,一个是跨国界,我们现在对重点流域的工作有明确的要求,有规划,然后考核规划的落实。对其他地方呢?其他地方我们主要关注的重点是跨省界,省界的地面我们要考核你,我们要给你制定目标。包括跨国界,我们有很多的国际河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随着我们国际威望的增高,这方面的工作不跟上也是有损我们形象的。所以必须要跟上。以前人家说什么,我们就装着听不见,现在不行了,这么大一个国家还装着听不见说不过去,所以这个工作比较跟上去。
第三个就是要不断的拓展新的工作领域,最重要的就是地下水。地下水的污染防治我们准备在“十二五”期间要启动,怎么启动?就是从调查开始,我们现在已经编制了全国地下水的污染防治规划,确定了几项任务,第一项就是进行全国的地下水污染的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希望能够像建立地表水的监测体系一样,地下水的一套监测体系在全国也建成。我们现在的地下水监测主要靠国土资源部门、水利部门,他们有一些监测的井位,地下水监测和地表水监测不一样,地表 水是一个垂直断面,你到断面取水拿回来就行,地下水监测是要打专门的井,还不是到现有的水井里面打点水,那不一样。地下水的监测是分层的,浅层、中层、深层不一样,不能混了,所以要求很高。我们这套监测体系现在是国土部门、水利部门有这样的监测体系。但是他们的监测体系是从资源的角度监测。从资源的角度监测重点关注的是资源量,虽然他也关注水质,但是他没有办法了解清楚水质。为什么?因为井位的分布是成比例尺分布的,1比20万还是1比50万,他是这么分布的。从环境的角度了解地下水的污染情况,我们关注的是两个源,一个是污染源在哪,一个城市有那么多的垃圾填埋场,填埋场附近的地下水情况怎么样,你可能到那打井才行,和比例尺没有关系。再一个饮用水源,你在哪取水,取水周边的环境怎么样,所以关注点不一样,分布也不一样,这样我们环保部门必须掌握全面的地下水的环境状况,通过这个调查能够把这个情况搞清楚在“十二五”期间。
第二个需要拓展的就是陆海统筹,防治近岸海域的污染。我们已经做出开始了,我们在编制长江中下游污染防治规划和珠江流域污染防治规划,这两个规划都考虑把长江口和珠江口范围全部纳入进来,这样实际上海域的污染和陆域的污染是连在一起的,海洋的污染物90%是从陆源来的,既然是90%从陆源来的,为什么不统筹起来考虑这个问题?所以这是一个方面。再一个我们还要专门编制一个全国近岸海域的污染防治规划,现在我们的海洋污染防治氛围比较好,各个部门配合比较好,大家都支持我们牵头编制一个全国近岸海域的污染 防治规划,这个规划编制完了后,以后我们近岸海域的污染防治就和重点流域的污染防治一样,通过编制规划,考核规划的落实情况,来推进这方面的工作。这是我们“十二五”期间要开拓的一个新领域。
第三个就是重要的政策创新。包括我们现在正在探索的比如说像流域的生态补偿机制,我们正在一些地方做试点,财政部也非常积极。各个地方也很积极,我们正在推进这方面的试点工作。还有流域的环境功能区划,这方面的工作我们也在推进。尤其是流域的环境保护,特别是湖泊的环境保护,必须给这个流域留出空间来,这个空间怎么安排是一个重大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对整个流域的功能,环境功能怎么样考虑,这就是一个比较重大的政策创新。其他的环境经济政策,我们关注每一项进展,他们取得的每一项进展我们能够采用的都用到我们实际的工作当中去,这方面也是我们“十二五”开拓的一个重点。
第四个就是维护河湖的生态健康。我们水环境的保护一定要从单纯的污染控制向生态系统的保护方向转变。不光是控制污染物,对于湖泊来讲一定是基于生态健康的湖泊的环境保护,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说太湖理想的状况是什么样的?首先要知道他哪个地方应该有湿地。入湖河道应该是什么样的状况,不要人为的干扰。你把所有的湿地都破坏了,这样的话你再怎么控制污染物,他自身的健康受损以后也很难恢复,我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就是要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考虑。
再一个就是基于生态健康的河流的环境保护。现在这个认识我觉 得还是很不到位,首先要协调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尤其是水利资源的开发,我今天早上看电视,说是水电是清洁能源,可能大家的认识不一样。我是不这么认为,我甚至认为水电比火电更不清洁。火电只是一个局部的污染物排放的问题,但是水电是一个系统性的破坏。我们现在碰到很多的水电开发以后遗留下来的环境问题是非常难办的。上一次我们总理批给我们一个建议,叫万丰湖受到污染了,在座的知道万丰湖吗?我估计都不知道,为什么?原来没有湖,原来就是澜沧江上游,后来建了一个水电站,这个地方就成了库,就成了万丰湖了,建了水电站以后,他的水白菜就疯涨,把整个库就淤死,当地老百姓都没有办法生存了,水都没有办法用了。这么大的系统性的破坏,你想想是哪个火电能够赶得上的?而且这种每个库的移民就地后靠造成的水土流失的破坏,都是非常巨大的。这个怎么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我们既要用电,又要把河流保护好,怎么样维持河流的健康,这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再一个就是协调我们治污的方式,我们河流的治理一方面是控源,就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一方面要增容,就是要增加环境自净能力,就是让河道原本应该有的湿地的,原本有的净化功能能够恢复下来,这样实际上就有更强的自我净化能力,更强的生命力,基于这方面考虑,我们考虑污染控制的同时,要考虑生态治污的措施,这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我简单的把“十一五”的工作,从我们自己的考虑和大家做一个交流,对“十二五”我们也有一种初步的想法,希望在会议的过程当 中,大家能够有更好的见解,会议有什么成果希望及时提供给我们。非常谢谢大家,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主持人:谢谢林司长,林司长总结了“十一五”的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成绩和经验,同时对“十二五”的水污染防治提出了一些设想,我希望也是我们这次研讨会大家可以借这个问题来讨论。同时也是希望我们在“十二五”的水专项设计里面,特别是主题六的设计里面,刚才林司长讲的问题我们能有效的结合进去。
我还要介绍几位专家,这是我们主题六的专家组成员,第一位是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的王义所长。第二位是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的苏明副所长。第三位是马忠教授,也是我们主题组的专家成员。同时我在这里宣布一下,我们副主任委员马忠教授这次是获得了2009年绿色中国人物,我们再次表示祝贺。
我下面把日程简单说一下,因为我们这次安排了四个分会场,三个分会场是一天的时间,还有一个太湖专场是安排了半天的时间。大的日程,这个地方是一个很好的地方,属于中山风景区,背面的中山陵、宁夏陵都在这,大家有时间可以走过去看看。所以我们想把会议的时间调整一下,两天的会议时间调整为一天半,给大家留一个时间。
第二个调整就是我们主题六本来是明天下午开的会,我们调整成今天下午一点到两点,在隔壁小会议室开一个主题会,和大家交流一下关于今年的实施情况和“十二五”的水专项编制计划的情况做一个交流。另外这个饭店碰到南京市委扩大会议,我们权力没有那么大,所以会议有冲突以后,稍微对大家有一点小的不方便,请大家包涵。根据会议的安排,下面我们搞一个会议的集体照,就是大家吃早饭的地方。下一场我们定的时间是10:15,开幕式到此为止,谢谢大家。
第二篇:南京玄武湖水污染调查报告
南京玄武湖水污染调查报告
玄武湖,位于南京东北,是古都南京国家级钟山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AAAA级旅游区,是江南最大的城内公园,名胜古迹荟萃。湖光山色,景致迷人。但随着流域内工业化、城市化和养鱼业的发展,水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昔日的美景已不复存在。1986年南京玄武湖首次爆发蓝藻,水质已由超富营养变为异常营养,而后就发生了1989年的死鱼事件。10年后,1998年,玄武湖再次出现了大面积死鱼,而那次死鱼事件之后,2005年的蓝藻再次爆发了。2006 年3 月玄武湖又发生了死鱼事件, 5 月出现水草疯长现象。如此三番五次的折腾即使经过多年治理,玄武湖也已不是最初的玄武湖了。我们只能重新分析各种污染源、找到对策以进一步控制水污染的严重程度。
一、玄武湖流域污染源调查分析
1.外源污染
1.1入湖沟渠污染
玄武湖主要入湖沟渠收纳的主要是锁金村地区和紫金山地区的雨水和污水。目前, 入湖沟渠主要采用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管渠系统。但是, 该系统并不能杜绝污水对水体的污染。当雨量较大时,会发生管渠溢流。溢流的混合污水不仅含有部分旱流污水, 而且夹杂有沉积在管底的污物。所以, 溢流的混合污水一旦直接排入水体就会对湖泊造成极大的污染, 而且其污染程度随着工业与城市的进一步发展而日
益严重。这几条入湖沟渠的污水中含有的大量磷和氮也大大加重了玄武湖的富营养化进程。
1.2湖面降雨
据南京市多年统计降雨资料,玄武湖湖面年均降雨水量为383 万m 3, 占玄武湖库容的76.6 %。降雨污染包括雨、雪冲淋大气中的悬浮尘埃降落到地面成为污染物。
1.3点源污染(生活污水)
玄武湖点源污染主要是指湖内和外围的公厕、餐饮、游乐等设施产生的生活污水。这些相当数量未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接入湖的生活污水, 对湖水水质产生严重威胁。由于受动物园搬迁、环湖路开通等因素的影响,20 世纪90 年代游客数量减到200 万左右, 而近年减少到50 万~60 万。所以, 玄武湖环湖及湖内5 个洲的公厕、餐饮、游乐等设施产生的污染也大幅减少。但玄武湖湖岛内部的污水仍基本为厕所、餐饮和游乐产生的污水。
2.内源污染
2.1浮游藻类增殖代谢污染
2005年玄武湖全湖爆发蓝藻藻华,2006 年局部蓝藻藻华频发。浮藻类对玄武湖水质产生了增殖代谢污染。蓝藻是一类极其古老、微小的原核生物。长期的进化使得蓝藻形成极强的生态竞争优势, 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可获得最大生长率, 并且生长率以指数级迅速增长。研究表明, 蓝藻具有自我强化机制作用的生态生长调节素, 可使其产生尽可能多的后代, 使得产毒菌株密度增加, 获得竞争优势, 形
成种类少而数量大的蓝藻水华。所以, 控制藻类大量繁殖也是目前玄武湖治理的一大难题。
2.2湖泊底泥污染
玄武湖湖泊水浅, 底泥污染严重, 营养元素含量高。大量研究表明,来自各污染源的含磷有机物有很大一部分依附在水中悬浮粒子的表面进入湖泊水域,并且在扩散、净化过程中下沉到底部。因此, 湖泊水质的优劣, 不仅受外源污染的直接影响,而且受底泥污染物释放的影响。
二、玄武湖水污染的治理对策
1.治理入湖沟渠污染——改进截流系统
入湖沟渠污染是玄武湖主要的外来污染源, 是加重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渠道。大量外源输入的污染物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后沉积于湖泊底泥中。在一定条件下, 底泥中蓄积的污染物会放出来, 成为湖泊重要的内源污染。所以,控制外源污染对于减轻玄武湖富营养化程度有一定的作用。目前入湖沟渠主要采用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管渠系统。当雨量增大时, 混合污水超过截流管道的输送能力,造成溢流,加重了水质的恶化,因此改进截流系统对于保证入湖水的水质有很大的作用。
2.治理湖面降雨污染——提高景区空气质量
降雨污染的污染源是大气中的悬浮尘埃。玄武湖免费开放后,随着景区全面禁车,空气质量虽然已成为南京9个大气国控点中名列前茅的优秀呼吸区域。但玄武湖水质仍未达到Ⅴ类功能的水质标准。据
介绍,地表水环境质量分为五类,而Ⅴ类是最低的一个标准,表示这些地表水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所以提高景区空气质量、减少大气中的悬浮尘埃仍是治理湖面降雨污染的重要措施。
3.治理点源污染——加强管理、提高环保意识
解决点源污染问题,首先应由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制定相应的规定,合理投入资金,规范湖内和外围的公厕、餐饮、游乐等设施产生的生活污水的排放。再则,须通过各方面的宣传来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居民的环保意识增强了,破坏环境的行为就自然减少了。
4.治理内源污染——综合运用四大项工程
1988年以来,南京开始启动玄武湖治理工程,陆续开展了“引水冲洗工程、环湖截污工程、清淤工程和生态恢复工程”,使水质得到了很大改善,把玄武湖水质由异常有机污染拉回到重富营养。水质好转,蓝藻却爆发了,面积更是由20年前的西北湖一块发展到全湖,玄武湖治理的背后值得反思的地方很多。
其实,这四大治理工程本身是合理的,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问题。譬如,引水工程变成蓄水工程,造成的结果是湖中的营养物质并没有随着放水而流走,依然聚集在湖中,给蓝藻的爆发提供了条件。正确的方式应是一边慢慢地把湖里的水朝外放,一边慢慢地把外面的水放进来,把湖里的水换一遍。此外,要从根本上达到功能区水质标准,还必须与截污方案同时实施。
还有,清淤工程和生态恢复工程也应同时实施。譬如,在清淤施工期间,除了用输泥管道这种方式外,也可以结合运用生态工程的方式。如在湖中建立浮床或浮岛,并在浮床或浮岛上面栽上观赏性的植物或经济植物,该类植物在水中生长根系发达,可强力吸附悬浮物,吸收氮、磷营养物质等,在不同的季节栽培不同的水培植物,四季发挥净化功能,也能达到清淤的功效。
总之,在保证各项工程有效实施的同时,必须综合、协调运用四项工程,相互联系,相辅相成。
第三篇:水污染控制课程论文
课 程 论 文
学 号: XX13020300XX 姓 名: XXX 专 业: 水利水电工程 指导老师: 朱亮老师 任课老师: 朱亮老师
水质水量联合调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水质水量联合调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XXX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8)
摘要:水资源短缺和水质恶化等问题是当前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可通过水质水量联合调度方式解决我国当前水资源问题。介绍了水质水量联合调度的概念和重要性,简析了国内外水质水量联合调度的研究现状。针对现有的调度模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水质水量联合调度中存在的水质水量相互影响考虑不足缺少统一有效的模型空间分配模型欠缺等问题,并对我国水质水量联合调度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关键词:水质水量;联合配置;研究进展;调度模型 引 言
水资源短缺是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缺水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资源得不到科学分配和合理利用所造成,因此加强水资源的管理调度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方向。水量调度管理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从最初的用水量控制为主到总量与用水效率并重。随着社会生活水平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水质恶化逐渐成为缺水的重要原因,频繁发生的水污染事件使得环境质量降低,生态系统退化。从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发展趋势来看,水量和水质的联合调度是未来水量调配和水污染控制的主要决策技术。
从配置的角度分析,水量和水质是水资源的二重属性,二者相互影响不可分割,不同用水对水量水质的要求不同,需要结合水质要求对水量进行分配。从污染控制的角度考虑,水资源开发利用影响水循环,进而影响到水污染的治理,因此污染控制应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统一考虑才能实现流域水环境质量的根本改善,通过水质水量联合模拟的模型和方法,实现对区域水量和水质的联合调度,达到水资源利用与区域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实现水质水量统一合理的配置,必将有利于水环境与生态的改善和保护,最终实现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良性循环。
本文联系最新发展动态归纳总结了水质水量联合调度的具体概念,通过对国内外水质水量联合调度的研究现状发现现有的问题。并针对现有的调度模型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我国水量水质联合调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急需改进之处。水质水量联合调度研究概况
水质水量联合调度的基本思路是:根据水资源管理的需求,水量水质联合调控的目标包括污染控制、水量配置和水生态保护。根据不同目标给出相应的控制方案,最后进行水量水质联合配置,形成总量控制方案,并进行方案后评估分析。2.1 国外研究概况
水质水量联合调度是指按照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的理念,以防洪安全保证为前提,以流域水生态功能目标需求为导向,依托各种水利工程或非水利工程调度措施,优化调整径流的时空分配特征,从而实现水资源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综合效益最大化的一种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按照调度目标指向可以分为以提高水环境容量改善水质状况为目标的水质调度和以保障环境流量为目标的生态调度,按照调度所依托的水工程类型可以分为水库(群)调度、闸坝(群)调度及流域综合调度,按照时段划分可以分为常规调度和应急调度。
国外对于水质水量联合调度的研究较早。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水资源研究中量与质统一管理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国际上从单纯的水配置研究发展到水量、水质统一配置模型研究,从追求流域经济最优到追求流域总体效益最优为目标的合理配置研究,更加重视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Afzal Javaid等人于1992年提出了针对某个地区的灌溉系统建立了线性规划模型,对不同水质的水量使用问题进行优化该模型能得到一定时期内最优的作物耕种面积和地下水开采量等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水质水量联合调度的思想[1]。Lind.Owen.T等人,在2002年对查帕拉湖进行水质分析时,发现水质问题明显取决于水量,这就决定了水质水量问题必须统一协调考虑[2]。Gines.Munoz.J,2006提出将水质水量协调统一的方法用于解决水质有问题的大坝,建立系统评价模型决定大坝下泄水量等数据,该实例详细描
--1 / 5--
水质水量联合调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述了解决水质问题的方法[3]。Vink.S等人在2009年针对Bowen盆地进行的研究中,分析了水质水量中存在管理与被管理脱节的问题,而后者作为一个单独的环境问题正越来越明显,由此得出水质水量问题必须作为一个综合系统进行管理[4]。
综上所述,国外对水资源配置的研究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联合调度开始,在水量调度的基础上,逐渐将水质加入对水量调度的分析中在对不同的湖泊河流的研究中,发现了水质和水量之间存在着不可忽略的互相影响关系,得出了水质水量联合调度在水资源调度中的重要性针对不同河流湖泊的具体情况,国外学者综合考虑了水质水量的联合合理配置,也提出了解决相应问题的水质水量联合调度模型。2.2 国内研究概况
20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需求变化,我国的水质水量联合调度研究逐步开展。在1996年,徐贵泉等研制出适应性较强的河网水量水质统一模型——Hwqnow模型,提出了调水改善水环境的措施,并应用于上海浦东新区河网水环境而进行的调水方案研究[5]。同年樊尔兰等在分析水库水温、水质与取水水位的基础上,建立了分层型水库水量水质综合优化调度的动态确定性多目标非线性数学模型,运用逐次逼近的逐步优化法对数学模型进行求解计算[6]。
张文鸽于2003年在《区域水质水量联合优化配置研究》中,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以社会、经济、环境综合效益最大为目标,建立了区域水质水量联合优化配置模型。模型中考虑了社会目标、经济目标、环境目标的识别和度量方法,给出了三类目标的具体表达式[7]。在2004年,王好芳等则提出基于量与质的多目标配置模型,在水资源配置中嵌套了水质分析模型,为了使有限的水资源更为有效地发挥其使用价值,在其合理配置时应充分考虑水资源的水质,使不同水质的水资源尽量满足不同行业或用户的生产、生活需要[8]。
在2005年,郭新蕾结合岐江河及相关水系的实际情况,建立了相应的水动力模型,并与反映耗氧有机物的BOD5-DO水质模型相耦合,形成了水动力水质模型[9]。同年曹茜建立目标函数为绿色效益最大的水资源配置模型,将水质状况代入模型,构建了以水资源价值为基础的分质供水引导模式,初步实现了分质供水,实现了配置过程中水质与水量的耦合[10]。在2006年,吴浩云提出了水量水质一、二维模型耦合模拟的逐时段嵌套模式,建立了考虑供水保证、水质改善、防洪安全等多目标选择的优化调度模型,并以交互方式实现水量水质模型与调度模型间的耦合[11]。2007年,牛存稳在分布式水文模型(WEP-L)的基础上建立了流域水量水质综合模拟模型。该模型描述了不同点源和面源污染物的产生过程、入河过程及其在河道中的迁移转化过程,为水量水质综合调度提供了很好的工具[12]。
2010年,游进军等总结了水量水质联合调度的思路,提出根据不同目标给出相应的控制方案,最后进行水量水质联合配置,形成总量控制方案并进行评估[13]。2012年,朱磊等针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重度污染河流,建立了水质水量响应关系程序,对不同频率来水条件下的丰、平、枯水期的水质水量响应关系做了定量研究[14]。
综上所述,国内水质水量联合调度始于平原河网和湖库的水环境整治工作。在2003年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工作中,水资源数量与质量联合评价方法已作为研究的重点之一。2005年的第四届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学术研讨会上,明确指出水质水量的联合配置和调度是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方向。但“十二五”以前,国内对水质性缺水及水质水量联合配置研究还比较少,在配置过程考虑水质影响主要体现在分质供水思想,以水质作为约束条件来进行水资源优化配置。水质水量模型建立的研究
国外以水资源系统分析为手段,水资源合理配置为日的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随着大系统分析理论、数学规划和模拟优化技术等在水资源领域的应用,促进了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的不断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以下几种配置模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水质水量联合配置模型、基于数值模拟的水质水量联合调度模型、基于生态经济学的水质水量联合调度模型。3.1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水质水量联合配置模型
在对传统的流域水质评估方法的改进中,可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野外数据采集和水质水量模拟。该技术包含两个方面:①基于GIS的数据采集;②模型拟合。
基于GIS的数据采集是指通过便携式电脑、无线通信和互联网技术实现采集数据。模型拟合是指采用基于GIS的分布式模拟预测流域的水质和水量。这种模型的建立主要着眼于解决水质水量测量问题,通过
--2 / 5--
水质水量联合调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选择合适的野外站点,这种方案可以将各站点采集到的水质参数图形化,并将这些数据与当地的土地土壤类型和河流水文特征结合起来。这些成果形成的数据体系在各方面都较为全面可信,为水质水量的联合调度提供有利的条件。
3.2 基于数值模拟的水质水量联合调度模型
该模型针对水质水量模型优化的复杂性,对水质水量数值模拟的格式算法、优化调度的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模拟与优化模型的协调衔接等关键环节,提出了合理可行的处理方法。该模型的目标函数为:
minFi1ni((Git)Cit)(1)
式中:n为分区数;i为第分区水质改善的权重系数;Cit为第t时段第i分区的水质控制指标;Git为第t分区第i时段的分水量;(Git)为第t时段第i分区引入Git水量时水质指标的状态响应函数。
模型的约束包括水量平衡约束、水质控制约束和工程控制方面的约束。在模型求解方面,可采用动态规划进行求解。在动态规划递推过程中,对每一组合策略需调用水量水质模拟模型进行浓度计算;递推与回代计算完成后,得到各分区分水方案。据此确定主要水工建筑物的运行方案,然后利用水量水质模拟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得到受水区控制点水量水质的分布状态,转入下一时段计算。如此循环,得到整个调度时段的配水方案。
这一模型适用于水资源空间分配上实现宏观调度与微观模拟的结合。但该模型只在时段内水量空间分配上实现了水资源的宏观调度与水量水质微观模拟的结合,还有待在整个调度期进行深化。3.3 基于生态经济学的水质水量联合配置模型
该模型以生态经济系统结构优化限制因素原理,由配置方案生成模型和配置方案效果评价模型组成,考虑生态经济系统的生态经济阈和水质水量联合配置可行方案拟定。该模型侧重于在生态经济学的指导下协调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是一个复杂的多目标模型。
为保证其可行性,借助多个模型组成的模型体系来实现,该模型体系分为成水质水量配置方案的核心模型和辅助模型两类。而在每个模型的建立中,由于水资源生态经济系统的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构成复杂,很多效益方面无法进行量化,也即定量的评价无法满足要求,需要有不确定性评价来做补充和完善。保证生态经济学的水质水量联合配置模型的优越性。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及解决途径
4.1 存在的不足
(1)水量调度和水质模拟的过程结合不足
目前,水质水量联合调度技术在流域中的应用较少,现有水质水量联合调度实践主要是以减污和环境流量控制的应用为主,或以水质为约束目标进行水量分配调度研究为主,即水质和水量的模拟存在机理层面的分离。且目前对水资源的调度分析主要是基于静态的水资源评价结果,未考虑人工水循环系统和天然水循环系统之间的动态作用关系,需对水量和污染负荷双重平衡关系进行交互式分析。
(2)流域整体调度研究尚显不足
现有水质水量联合调度研究主要集中于平原河网地区,侧重于利用水动力学模拟,在河网概化上提出对局部区域治理目标的应对措施。尚未考虑以流域整体为研究对象的调度方案,当上下游边界条件关系变化时,不能较好地揭示流域整体条件下水质水量之间的动态响应关系。
(3)宏观目标和微观控制措施之间缺乏有机的耦合关联
水资源管理及污染控制目标通常是以流域和区域为制定对象,但实际模拟过程中必须考虑不同类别措施的组合性影响。未来管理中需将用水总量控制目标与微观管理定额相结合、污染负荷排放总量指标与纳污能力条件相结合,这就要求更好地分析流域层面目标控制与模拟层面具体措施影响效应之间的作用方式和关联效应。
(4)缺乏对调度方案有效性评估方面的深入研究
水质水量联合调度的最终目的是寻求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间的动态
--3 / 5--
水质水量联合调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平衡,实现水资源综合效用最大化。由于水质和水量相关调度措施具有多样性,不同侧重的措施之间具有同向和异向的影响作用,同时对生态系统也具有不同影响。如何分析措施的综合效应,建立综合的调度方案费用效益评价体系和相应评估方法具有较大的研究空间。4.2 解决途径
针对上述问题,在实践中需对水资源水质水量联合调度做进一步改进和完善。(1)调度方案实施方面
现在的水质水量统一调度模型大多与计算机技术结合不够紧密,使得一系列的数学模型难以做到令决策者满意,这就阻碍了水质水量统一模型的应用和推广。因此,针对数学模型的局限性,可研究ES和DSS技术。对此类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可以加大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加强数学模型在实际运用中的适应性。计算机技术在优化调度模型建立中的运用,也可以令调度方案更能适合环境要求和决策要求.(2)从流域层面综合考虑
从流域层面综合考虑水质水量联合调度的思路。根据水质水量联合调度的实践需求,流域调度越来越强调综合性管理需求。因此,须从“人工—自然”二元循环间的相互作用、流域的整体性、流域宏观层面的目标控制和流域微观层面的具体模拟等方面来综合考虑,以便更好地对流域进行水质水量的联合调度研究。
(3)完善水资源调度制度建设
依法、依规调度是保障水资源调度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要抓紧制定和完善水资源调度法规体系,依法规范调度程序、制度、手段,加强配套规章制度建设,增强水资源调度可操作性。对于应急调度要结合实际情况着手研究相应的管理办法,逐步规范调度,建立长效机制,使应急调度的管理方式趋于常规化。
(4)建立水污染防治新思路
将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结合起来,将污染减排和水量调控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陆域污染负荷产生排放与水质日标的整体调控管理,加强水量和水质的整体调控,形成现代流域治理新理念。一方而,需要根据各个流域污染总量控制日标和流域经济发展结构特征,反推制定更为严格的行业排放标准及污水处理标准;另一方而,按照水量调控的要求,制定更为严格的行业和用户节水标准,同时按照水功能区的要求,适当调整水利工程调度运行规则,合理增加水环境容量
(5)加强动态监测和管理
提高水质水量监控管理水平,并将管理需求与监测点、断而的监控紧密结合,实现对污染负荷、排放和迁移转化的点线而立体监测。通过对水质水量总体调控的日标、可行手段和水环境量化评价关键因子进行模型标准化分析,提出基于分行业、涵盖点而源污染负荷的源头示踪分析技术,在机理过程分析和全而监测的基础上实现水环境不达标的溯源追踪,进而为污染动态监管提供支持
(6)开展水质水量联合调度关键技术研究示范工作
以协调“生产、生活、生态”用水为切入点,以在维持湖库河流主体功能基础上的河流生态基流保障、水体功能达标、水生态完整性保护为低、中和高日标,以流域水质水量联合调度模型为平台,以多类型水源开发利用、库群调度、闸坝调控等为手段,在流域控源基础上,结合河流流域水文水资源状况与水系湖库特点,钊一对重污染河流(段)和生态基流严重匾乏河流,发展水质和水量优化调配技术并开展示范工作。进而形成而向水生态完整性的环境流量计算技术体系,为环境流量适应性管理提供支持。结 论
本文联系水质水量联合调度的最新发展动态归纳总结了水质水量联合调度的具体概念,通过对国内外水质水量联合调度的研究现状发现现有的问题。并针对现有的调度模型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我国水量水质联合调度过程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和并针对提出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与解决措施。水质水量联合调度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进行建设或者改革的过程中,宣传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一定要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保护我们共同的水资源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
但由于水质水量联合调度尚在建设当中,各种模型技术都存在不确定性,本文的研究内容需要随着水改革的不断进行而加以深入。
--4 / 5--
水质水量联合调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Afzal Javaid, Noble David H.Optimization Model for Alternative Use of Different Quality Irrigation Waters[J].Journal of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1992, 118(2): 218-228.[2] Lind.Qwen T.Interaction of Water Quantity with Water Quality: The Lake Chap ala Example[J].Journal article, 2002,(3): 159-167.[3] Genius.M.Evaluating Consumers Willingness to Pay for Improved Potable Water Quality and Quantity[J].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2006,(11): 1825-1834.[4] Vink S, Moran C J.Understanding Mine Site Water and Salt Dynamics to support Integrated Water Quality and Quantity Management[J].Money Publishing, 2009,(5): 185-192.[5] 徐贵泉, 宋德蕃, 黄士力.感潮河网水量水质模型及其数值模拟[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1996, 4(1): 99-110.[6] 樊尔兰, 李怀恩, 沈冰.分层型水库水量水质综合优化调度的研究[J].水利学报, 1996, 11: 33-38.[7] 张文鸽.区域水质-水量联合优化配置研究[D].郑州: 郑州大学, 2003.[8] 王好芳, 董增川.基于量与质的多目标水资源配置模型[J].人民黄河, 2004, 26(6): 14-16.[9] 郭新蕾.中山市岐江河水量水质量模型研究[J].广东水利水电, 2005, 3: 5-7.[10] 曹茜.硕士基于绿色效益的水质水量统一优化配置研究[D].郑州: 郑州大学, 2005.[11] 吴浩云.大型平原河网地区水量水质耦合模拟及联合调度研究[D].南京: 河海大学, 2006.[12] 牛存稳.黄河流域水量水质综合模拟与评价[J].人民黄河,2007, 11: 22-25.[13] 游进军, 薛小妮, 牛存稳.水量水质联合调度思路与研究进展[J].水利水电技术, 2010, 41(11): 7-9.[14] 朱磊, 李怀恩, 李家科.干旱半干旱地区重污染河流水质水量响应关系预测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 2012, 32(10):
2617-2624.--5 / 5--
第四篇:湖泊水污染控制技术
湖泊水污染控制技术
摘要
本文阐述了湖泊水体污染的现状,湖泊数量缩减,水体富营养化以及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简要说明了产生湖泊污染的原因,并介绍了湖泊水污染治理的物理、化学、生物方法。包括前置库技术、底泥疏浚、物理除藻、引水换水、化学除藻、化学除磷等。这些方法均对应不同的工程实际有各自的优势,但也存在不少缺点和局限性。湖泊水污染的治理不光是技术问题,也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和关注以及加强立法和监管,才能达到所预期的治理效果。
关键词:湖泊水污染治理,物理方法,化学方法
绪论
湖泊是由湖盆、水体、生物群落、非生物溶解质共同构成的水生态系统和积蓄地,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水平1/4的中国而言,湖泊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显得尤为重要。然而,随着中国发展中对湖泊资源非理性开发程度的加剧,湖泊资源生态环境遭受到极大害和破坏。
1.1湖泊生态环境退化现状
(1)湖泊数量缩减
从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全国围垦湖泊滩地面积达1.3万km,这使得我国大于1km
22的湖泊数量从建国初期的2848个,减少为现在的1762个,每年平均有接近20个的湖泊消失。20世纪50年代的湖泊总面积为8.18198万km,20世纪末锐减到6.86517万 km。湖泊缩减的面积超过了目前太湖、洪泽湖、鄱阳湖、洞庭湖、巢湖五大淡水湖面积的总和,其中,洞庭湖总围垦面积约在1700km以上,占了洞庭湖总面积的1/3,湖面积由建国初期的4350km,减少到现在的2432km:鄱阳湖面积由1949年的5200km,减少到目前的2933km;湖北省历史上号称千湖之省,但是现在和20世纪50年代相比,湖泊数量从1066个减少到309个,面积减少了2657km。(2)水体富营养化
目前,据有关部门对84个代表性的湖泊富营养化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有44个湖泊呈富营养化状态,占评价湖泊总数的52.4%;有40个湖泊呈中等营养化,占评价湖泊总数的47.6%。据水利部水文局公布的调查报告,太湖水质为IV类和劣于IV类的水域面积占湖泊总面积的83%左右,富营养化指数达到62;滇池的水质以IV类为主,占评价面积的69%,劣于IV水质的水域面积占评价面积的31%,富营养化指数高达69-78;巢湖的中部湖区水质为Ⅳ类,西半湖的多数水域水质劣于lV类,富营养化指数达到58;绝大多数城郊湖泊也已经富营养化,杭州西湖经过清淤和换水,水质刚刚达到IV类,仍属富营养化;山东大明湖水质属劣V类,南京玄武湖水质介于IV类和V类之间;武汉东湖水质主要是V类和劣V类。多数湖泊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退化,蓝藻水华频繁暴发,水质性缺水日趋严重。
(3)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湖泊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具体表现为挺水植物及湿生群落逐渐退化零散的分布,沉水和浮水类植物急剧减少,物种单一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导致原有的湿地生态系统最终崩溃,破坏了生物多样性,改变了生物群落结构,弱化了生态功能。根据对云南滇池生物多样性的调查,水生植被在湖泊面积中的分布比重从20世纪60年代的90%,下降到了1.8%;大型水生植物的种类从20世纪50年代的28科44种,减少到12科5种;浮游植物属数由87属降
222
2至45属;土著鱼种数由15种降至4种,其物种破坏程度可见一斑。
1.2湖泊水体污染的来源
湖泊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有农业生产使用的化肥、农药污染;畜禽水产养殖中的废弃物污染;工业生产废水、冲洗废水;工业废气进入大气形成的酸雨;居民日常生活产生的洗浴等污染等。国际上按照污染物排放的特点将水体污染源划分为点源污染和非点源污染两类。点源污染是指通常有固定的排污口集中排放、排污途径明确的点状分布污染,主要包括工业企业生产废水排放污染和建有排污管网的居民生活污水排放污染;非点源污染是指没有固定污染排放点的污染,即溶解的和固体的污染物从非特定的地点,以广域的、分散的、微量的形式,在降水(或融雪)冲刷作用下,通过径流过程而汇入受纳水体(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和海湾等)并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或其它形式的污染。非点源污染主要包括农业污染和没有建设排污管网的居民生活污染。此外,大气干湿沉降、底泥二次污染和生物污染也属于非点源污染。由于我国城市居民规模较大且相对集中,排污管网建设较为发达,而农村地域广袤,居民点分散,一般没有建设排污管网,因此,我们将城市生活污染归入点源污染,农村生活污染归入非点源污染。据此,我国湖泊水体污染源类型可以分为包括工业污染、城市生活污染的点源污染和包括农业污染、农村生活污染的非点源污染。湖泊水污染治理技术
湖泊水污染的治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以及多种方法联用。本文主要叙述物理和化学方法。
2.1物理方法
(1)前置库技术
污水进入湖泊前设置前置库,可以延长水力停留时间,促进水中泥沙及营养盐的沉降,同时利用前置库中藻类或大型水生植物进一步吸收、吸附、拦截营养盐,使营养盐成为有机物或沉降于库底,其作用相当于水处理中的初沉池。该技术不仅需要足够的场地,同时还要控制80%左右的入流水和可达到一定去除率的水力停留时间。其优点为费用较低,适应性强;缺点为在运行期间,前置库区经常出现水生植物的季节交替问题,因此,前置库技术的主要困境是植物的选取以及如何保证在温度较低的天气下的净化效率。除此之外,前置库的净化功能与河流的行洪功有时候会矛盾,所以有必要寻求一种将两者有效结合协调的方法。(2)底泥疏浚
底泥疏浚根据不同的工程目标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a航道疏通,旨在去除水底淤积的泥沙,加大通航水深; b水库、湖泊等增容,旨在达到贮水、排涝泄洪,调整水系、改善水流条件、改善景观等目的;c渔业应用,旨在捕获表层沉积物中亢居的鱼类和贝类;d水质改善,旨在去除湖泊、水库和河流表层沉积物中的污染物,使水体达到景观效果或饮用水源的标准。前一类为一般工程疏浚,而后一类为改善环境为目标的疏浚,即环保疏浚。环保疏浚除清除水体中污染底泥的作业外,有时还要求为水生生态系统的恢复创造条件,并防止污染物的扩散。(3)物理除藻
在蓝藻的富集区,通常采用机械除藻措施,即采用同定式除藻设施和除藻船对区域内湖水进行循环处理。这种方法能够在短期内快速有效地去除湖泊内的藻类植物,有些有商业价值的藻类还可以充分利用,但这种法通常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与物力,而且随着藻类的不断生长,收割过程得一直持续。对于低浊高藻的湖泊水可用直接过滤除藻、微滤机除藻、膜过滤等,但原水中的试验运行工况条件、藻类特征可以接影响对藻类的去除效果。活性炭吸附对藻类、藻毒素的去除效果比较好,但水中的有机物会影响活性炭的吸附效果,且活性炭再生也较困难,其处理成本很高。此外,湖面遮光、曝气和超声抑藻技术等也有所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生物的增长,但是都很难从根本上解决水体富营养化得问题。总而言之,物理除藻虽然效果不错、无污染、无毒副作用,但一次性投入成本较高、工作量大、时间周期也比较长。(4)引水换水
通过引水、换水的方式来稀释水中的污染物质可以达到净化效果的作用。例如,苏州河在其治理过程中,就用到了调水工程且取得了较好的水处理效果;此外还有杭州西湖在1986年开始的引水换水工程,目前的引水量已达到1.2亿m3,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对于水量小的水体来说,这不失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但对于蓄水量较大的水域,补水量太小起不到净化效果,反而会造成大量浪费,且引水释污后往往会呈现藻类生长加剧的趋势,因此对于富营养化严重的湖泊,还需要谨慎使用。(5)底泥覆盖
底泥覆盖指采用薄膜或颗粒材料(如粉煤灰、沸石等)覆盖湖底的淤泥,可以有效控制底泥中氮、磷等营养盐的释放,也可控制重金属及苯酚等持久性有机物的释放;此法的主要缺点是湖底表层新富营养层释放源会迅速形成。在我国,覆盖技术处于试验与探索阶段,大规模湖泊水体中的实践还较少。国内覆盖工程的首例是1999年巢湖市环城河河道采用了底泥疏浚后覆盖0.5米厚清洁细沙的工艺;2005年昆明在大清河整治中也采用了疏浚后覆盖卵石的工艺进行该河道底泥污染的治理。
2.2化学方法
(1)化学除藻
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絮凝、抑制和综合方法进行化学除藻,它是利用化学药剂对藻类进行杀除。化学药剂一般要求为:高效、低(无)毒、无污染、无腐蚀;同时具有缓蚀、阻垢作用或能与缓蚀剂、阻垢剂配合使用,成本低,生产及运输安全,投药方便。目前,常用的杀藻剂主要有CuSO4、KMnO4、液氯、ClO2、O3和H2O2等。化学法的辛要优点是除藻速度快、效果明显、操作简便及一次性使用成本低。缺点是长期使用一种低浓度的化学药物会使藻类产生抗药性;且可能对环境产生污染,死亡藻类所产生的二次污染及化学药品的生物富集和生物放大对整个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较大;可以说这是一种短视行为或是一种权宜之计。因此,除非应急和健康安全许可,化学杀藻目前一般不宜被采用。1999年昆明世博会期间,采用了生化、微生物和化学的“综合抑藻法”的应急除藻试验,在滇池草海进行了大面积开放性生产试验,湖水透明度明显提高,藻类数量显著降低,水质感观和景观等均好于往年。(2)化学除磷
化学除磷是通过化学沉析过程完成的,化学沉析是指通过向污水中投加无机金属盐药剂,其与污水中溶解性的盐类,如磷酸盐混合后,形成颗粒状、非溶解性的物质,这一过程涉及的是所谓的相转移过程,实际上投加化学药剂后,污水中进行的不仅仅是沉析反应,同时还进行着化学絮凝反应。对于较大型的湖泊,改方法不但效果不好,而且费用昂贵。
2.3生态方法
例如,以浮游动物、鱼类控制浮游植物生物调控手要有以下途径:一,先向水体中投放适当密度的鲢、鳙鱼,藻类吸收水体中的氮磷,放养鱼类摄食含氮磷的藻类,捕捞成鱼带出氮磷,从而遏制水华、减轻水体富营养化;二,放养食鱼性鱼类如鳜鱼等,抑制野杂鱼(食用浮游动物),增加浮游动物生物量(食用浮游植物),减少浮游植物等现存量,从而提高水体透明度并增加水体自净能力;三,放养滤食性双壳类,即蚌类(滤食能力极强),从而使其食物——浮游植物、细菌、腐屑和小型浮游动物减少,增加水体透明度,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较典型的生物调控是用于小而浅的、相对封闭的湖泊系统,在营养盐管理已经失败的富营养化湖泊中,生物调控已显示出明显的治理效果,且费用低。但生物调控的稳定性不够,往往仅短期有效,因此其有效性仍存在很大的争议。而且,就技术本身而言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难以保证有足够数量的食色性鱼类来控制食植物性鱼类种群。在富营养化藻型湖泊中,不存在食鱼动物产卵及栖息场所,食鱼动物、浮游动物种群并不稳定。因此,生物调控技术也有待发展和完善。国内应用较多的是放养鲢、鳙鱼,每平方米水体放养鲢、鳙鱼40~50克,可以有效控制水华,该方法在东湖、滇池、巢湖的水华治理中得到实际应用。
滨湖带指位于水体和陆地生态态系统之间的生态交错带具有过滤、缓冲器功能,它不仅可吸附和转移来自面源的污染物、营养物,改善水质,而且可截留固定颗粒物,减少水体中的颗粒物和沉积物。同时湿地可以提供生物繁育生长的柄息地,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洪水危害、保持水土等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肯定的是,在湖泊周边建立和修复水陆交错带,是整个湖泊生态系统恢复的重要组成部分。湖滨带是湖泊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后的保护屏障,加强管理和重建湖滨带工程是湖泊环境保护的重要工作。湖滨带湿地恢复应该选取当地生长适宜性强污染物净化能力较强、经济价值较好以及与周围环境协调性好的植物。湖泊周围一般有很多坑塘或藕塘等,可改造为湿地净化系统,增设配水和排水系统。湿地区的综合利用,既可净化废水,又可开发利用。结语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农业、工业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以采力、畜力、手工工具、铁器等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靠世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展,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居主导地位的传统农业,逐渐向以广泛应用现代科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工业转变。这一转然使农业工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农业工业生产力水平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农工产品大幅度增长,但转变过程中,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生态环境的行为,带来业污染日益严重的负面影响,对生态环境尤其是湖泊水体环境构成了巨大威胁生了一系列诸如蓝藻爆发、水质退化引起的饮用水源地水质性缺水的问题。治理农业工业污染,保护湖泊生态环境,促进入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需要我们找到污结的根源及其深层次原因,才能对症医治。
参考文献
[1]许双双,李志花等.湖泊水污染控制技术[J].环境保护,2009(22).[2]朱立萍.谈城市污水水污染控制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8).[3]范成新,钟继承.底泥疏浚效果及环境效用研究进展.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J].湖泊科学,2007.[4]龚琦.基于湖泊流域水污染控制的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华中农业大学,2011.[5]陈荷生,石建华.太湖底泥的生态疏浚工程.水资源保护,1998.[6]刘洪亮,金相灿.湖泊底泥环境疏浚工程技术.中国工程科学,1999.[7]宋菲菲,金相灿等.国外不同类型湖泊治理思路分析与启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护坡工程技术中心.北京,2013.[8]赵世杰.中国湖泊的变迁[J].森林与人类,2007(7).[9]田永杰,唐智坚等.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的现状和治理对策[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31(5):119-121.
第五篇:世界水污染现状及控制技术
世界水污染现状及控制技术
<一>世界水污染现状
硬由“水援助”和“泪水基金”这两家国际性慈善机构发表的最新调查报告指出,目前,全球每天有多达6000名少年儿童因饮用水卫生状况恶劣而死亡。水污染问题已经成为目前世界上最为紧迫的卫生危机之一。报告还说,水污染问题在那些人口急剧增长的发展中国家尤为严重。比如,在20世纪70年代时,孟加拉首都达卡市的人口只有25万左右。但是,30年后的今天,住在这座城市中的居民已经超过1000万人。该市的一位政府官员日前抱怨说:“如今,达卡市的许多地区简直成了污水坑和化粪池,成千上万的市民长期喝不到清洁的卫生用水。而且,上述情况每分钟都在恶化„„”报告认为,农村人口大幅度地向城市集中,是导致全球水污染现象日益严重的主要原因。据统计,最近几年,全世界的农村人口向城市移民的规模,正在以每天16万人的速度增加。近日,世界卫生组织主席布伦特兰女士说:“干净的饮用水和恰当的卫生条件是最基本的人权。”据悉,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制定出一项解决全球水污染问题的“两步走”发展规划,即:在2015年之前,使全世界长期喝不到卫生用水的人口减少一半左右;在2025年之前,力争使全世界绝大多数人口都能喝上卫生用水。这份评估报告主要依据的是对各国地表及地下水质量、废水处理回收利用程度以及有关水资源保护、分配等方面的立法和执行情况等内容的考核。评估报告称,由于在水资源保护方面投入不足,印度每天有200多万吨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湖泊及地下,造成地下水大面积污染,所含各项化学物质指标严重超标,其中,铅含量比废水处理较好的工业化国家高20倍。此外,未经处理的生活用水的直接排放也加剧了水污染程度。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水污染严重影响老百姓的健康。流经印度北方的主要河流——恒河已被列入世界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列。当地居民饮用和在烹饪时使用受污染的地下水已经导致了许多健康问题,例如腹泻、肝炎、伤寒和霍乱等。在印度首都新德里,有条件的家庭都给自家的自来水设施安装了净水器,桶装纯净水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由于地下水污染严重,目前在印度市场上销售的12种软饮料,有害残留物含量超标。有些软饮料中杀虫剂残留物含量超过欧洲标准10倍至70倍。其实,印度政府早就认识到水管理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早在1987年,印度就制定了《国家水资源政策》。该政策明确规定,有关机构必须定期对全国的地下水资源进行评估,并提出建议。根据这一要求,印度已经逐步建立起一个较为完整的地下水资源调查统计和水位、水质监控网络。据印度水资源部提供的资料介绍,印度全国现有约5万个地下水水位、水质监控站,在不同地区打了近1.5万口监测井,每个监控站每年4次定期检查当地的地下水水位和水质,并向有关部门提交报告。在地下水水位下降到警戒线的地区,政府机构会禁止开掘新井。此外,印度政府近年来开始限制使用造成水污染的化肥、农药,对属于“排污大户”的工业企业也发出了限期整改的通知。印度环境部及地下水资源管理局还有权审查所有矿业和基建项目对地下水资源的可能影响,作为政府审批项目的参考。但是,印度水资源部的库尔马认为,尽管采取了诸多措施,但印度水污染问题仍未解决,其中的重要原因是印度过去的水管理理念只将水作为一种消费性资源,主要着眼于如何向当代社会提供足够的水资源,忽视了“细水长流”。其实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起着关键作用,水质差、水量不足都会制约社会朝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印度有关人士呼吁,政府应用创新方法保障“21世纪的水安全”。人口数量的几何增长、现代工业废水的乱排乱放、城市垃圾、农村农药喷洒等等,造成本来已是极少的淡水资源加剧短缺,无法为人所用。据统计,目前水中污染物已达2千多种(2221)主要为有机化学物、碳化物、金属物,其中自来水里有765种(190种对人体有害,20种致癌,23种疑癌,18种促癌,56种致突变:肿瘤)。在我国,只有不到11%的人饮用符合我国卫生标准的水,而高达65%的人饮用浑浊、苦碱、含氟、含砷、工业污染、传染病的水。2亿人饮用自来水,7000万人饮用高氟水,3000万人饮用高硝酸盐水,5000万人饮用高氟化物水,1.1亿人饮用高度水。
<二>世界治理水污染的先进技术
重金属废水生物制剂法深度处理与资源化技术、树脂吸附法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及资源化技术、氮肥企业废水超低排放技术、固定化微生物污水处理技术,ABS装臵压缩排污、提高产品收率技术,炼油二级出水回用技术,碱渣废水处理技术,水处理系统受污染滤料原位再生技术,钛白废酸资源化回收再利用成套,化学氧化:曝气生物滤池废水深度处理工艺.四、面源污染控制技术,人工快速渗滤污水处理系统,塔式蚯蚓生态滤池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农村雨污分流面源污水土地生态处理集成技术,用于畜禽养殖污水处理工程的红泥塑料装臵及技术,北方农村污水处理。沼气生产-中水利用协同技术,五、水体修复技术,湖岸带水体生态修复的方法,用于岸边防护并有利于多种生物繁育的潜水丁坝技术,迷宫螺旋泵纳米微气泡水体环境修复技术,复合型湿地自流净化污染河水技术,一种收集蓝藻水华的装臵系统,河湖清淤底泥资源化利用技术,改性土壤湖泊综合修复技术及自动化治理专用船舶,六、水质分析与监测技术,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总磷在线分析仪,水质在线分析系统,水质安全在线生物预警系统,重金属在线监测技术,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决策系统,微囊藻产毒特性的快速测试技术,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快速生物监测技术 第二部分:技术简介
一、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
1、复合金属氧化物一步法除砷技术,(、高(纳米)聚合铝及其系列絮凝剂产业,化制备与应用技术,高效节能净水工艺及成套设备,优质饮用水净化技术与成套设备,基于碟管式反渗透过滤的移动式应急供水设备,粉末活性炭应急吸附技术,双控制膜层陶瓷膜管净水材料及成套装臵,高亲水纳滤膜组件及直饮水净化成套装臵。
二、城镇生活污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无外加碳源达一级,A排放标准的工艺与过程控制技术,序批式活性污泥法达到一级,A标准升级改造技术,低能耗污水处理过程优化控制技术,雨污联合调蓄技术,臭氧-生物活性炭再生水处理反应器,新型城市污水深度处理-电厂回用成套技术,污水高效处理及回用同程化技术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技术,高效节能型氧化沟技术,高效好氧生物流化反应器,强化污泥过滤一体化污水处理技术,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浸没燃烧蒸发技术与设备,城市粪便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成套设备及工艺技术,污泥干化焚烧处理集成技术。
三、工业废水处理、回用与减排技术,苎麻脱胶废水高效处理技术,麦草制浆黑液挤压-扩散臵换集成提取技术,印染废水生尾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高温纺织印染废水处理回用技术与成套设备,蜡染废水处理及资源循环利用新技术,含硝基、亚硝基和偶氮基化合物的工业废水处理工艺,选矿废水处理设备,高浓度泥浆法处理金属废水新技术,重金属废水生物制剂法深度处理与资源化技术,树脂吸附法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及资源化技术,氮肥企业废水超低排放技术、固定化微生物污水处理技术,ABS装臵压缩排污、提高产品收率技术,炼油二级出水回用技术,碱渣废水处理技术,水处理系统受污染滤料原位再生技术,钛白废酸资源化回收再利用成套技术与装臵,化学氧化-曝气生物滤池废水深度处理工艺。
四、面源污染控制技术:人工快速渗滤污水处理系统,塔式蚯蚓生态滤池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农村雨污分流面源污水土地生态处理集成技术,用于畜禽养殖污水处理工程的红泥塑料装臵及技术,北方农村污水处理-沼气生-中水利用协同技术。
五、水体修复技术: 湖岸带水体生态修复的方法,用于岸边防护并有利于多种生繁育的潜水丁坝技术,迷宫螺旋泵纳米微气泡水体环境修复技术,复合型湿地自流净化污染河水技术 一种收集蓝藻水华的装臵系统 河湖清淤底泥资源化利用技术,改性土壤湖泊综合修复技术及自动化治理专用船舶。
六、水质分析与监测,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总磷在线分析仪,水质在线分析系统,水质安全在线生物预警系统,重金属在线监测技术,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决策系统,微囊藻产毒特性的快速测试技术,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快速生物监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