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外环境保护的做法及经验启示
国外环境保护的做法及经验启示
摘要:如何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同时防止环境污染,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在环境法执法、提高公民自身的环保意识、发展生态文化、减少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灾难等方面,发达国家已经有了一些比较好的做法,可供我们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环保意识 环境执法 经济发展方式 可持续发展
自20世纪以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全球性影响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当前不仅发生了区域性的环境污染和大规模的生态破坏,而且出现了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污染、海洋污染和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全球十大环境问题。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地球是一个有机整体,地球系统各部分之间相互作用密切。人类是地球系统的核心,已经成为地球环境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人类活动对某一圈层施加的影响,将会通过各圈层之间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对其他圈层产生作用,针对某一全球环境问题的治理措施也会对其他圈层产生影响。由于地球的整体性和地球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由水圈、土壤圈、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所组成的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的变化问题受到国际学术界的普遍关注。
一、我国环境发展现状
1、我国的土地在持续荒漠化多年来的气候变化和人们漫不经心的活动,对土地的破坏作用甚大,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乱砍滥伐、过度放牧及重用轻养的恶习使草地逐渐退化,加上水土流失的不断侵蚀,致使这盲目改造自然的恶果悄然袭来。我国沙漠化速度在不断升高。目前我国现有荒漠化土地面积约270多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8%,而且每年还在增加1万多平方公里;我国18个省的471个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胁,整个生态系统在急剧恶化。其中草原沙化很突出,一些牧区牲畜存栏大幅度下降,绵羊的体重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相比下降了一半以上。
2、我国水环境在不断恶化。多年来,我国向水环境中排放的废水总量年均值约为500亿吨,其中1996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高达约1356亿吨,早已超过环境容量的80%。据几年前统计,只有5%的生活污水和17%的工业污水在排放前经过了处理,其它都直接排入江河湖泊。迄今为止,全国745个地表水国控断面中,28%的断面劣于水环境V类标准,62%的断面达不到III类;我国已有90%以上的城市河段、湖泊受到严重污染,辽河、海河为重度污染,大部分江河湖海都出现了富营养化,水华和赤潮发生频次在持续增加。
3、我国的大气环境污染非常严重。在我国的大气环境中,二氧化硫排放量约为每年2000万吨,烟尘排放量和工业粉尘排放量约为2000万吨。城市空气质量达不到二级标准的城市超过60%。首要污染物仍为可吸入颗粒物,主要来自燃煤、工业粉尘、地面扬尘、建筑工地尘、土壤风蚀尘等。目前我国燃煤量约每年1.5亿吨,大约有 2/3的工厂能源还在主要靠燃煤。这些二氧化硫和颗粒物是形成酸雨和沙尘暴的主要污染物。
4、我国的土壤环境污染隐患重重。我国大多数城市的近郊土壤环境已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国污染的土地面积早已超过1.5亿亩,污水灌溉引起的污染耕地约3250万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约200万亩,合计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10以上,且每年还在以大约15%的速度递增着。这些污染土地大多数集中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其主要的污染物有石油类、化肥农药类有机物、放射性元素以及重金属类等。其中有些难降解污染物在土壤中积累,能转化为毒性更大的化合物。一些受污染较为严重的地段,土壤中发现的有害物质多达近百种。
二、国外环境保护的政策经验
德国是世界上对环境污染治理最早且成绩显著的国家之一。在德国的8000多万人口中,直接与间接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大约有200万人,德国的环境高新技术产品在全世界领先,德国环保产业在其国际贸易中的比重约占18%以上。其成功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用法律确定环境保护的目标和标准;国家利用各种方式宣传环保,提高民众环保的意识;垃圾的回收和利用;政府对环保企业及环保项目进行补贴和资助。
在环境治理方面,日本政府具有一定环保意识,日本的地方政府先于中央政府制定各项环保条例。日本政府针对企业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以及产生的废弃物和化学物质的处理,采取了一系列限制性措施。在排放标准方面,根据最新的科学知识设定污染物的环境标准,并设定排放标准,并随着科技进步不断提高排放标准。与此同时,设立总量控制目标。为了削减整个地区的由于工厂排放和汽车尾气造成的大气污染,以及封闭性水域的水污染,政府会制定相应总量控制规划,将减排量分摊到各个排污单位。污染物超标排放时,根据无过失责任,无需经过责令整改等阶段,相关企业会适用处罚规定。
在治理污染方面,建立健全强有力的法律体系最重要,企业要切实遵守法律。在日本,造成公害的企业要支付巨额赔偿金给受害人,所以有类似经历的企业就要考虑污染成本问题。同时企业也会考虑自身未来发展的形象,也会对污染有所顾虑。
在日本,也有为促使企业遵守限制性措施和相关规定的企业人员安排和人才培养制度。在日本有相关的资格考试制度,比如公害防治管理者制度,即排放超过一定量的企业,有义务任命公害防治负责人、公害防治管理员的职位;又如能源管理师制度,即能源消耗超过一定量的工厂和企业有义务任命该职位,能源管理师需要向政府申报能源消耗量及节能对策。
同时,日本对实施环保的企业,也有一些经济性奖励措施。这些措施主要是针对节能和环保对策的设备投资,包括国家、地方政府的补贴,国税、地方税的优惠措施。这些奖励措施是以实施了限制性政策为前提,对企业为遵守限制规定所需要的成本负担予以支持。但是,按照“谁污染谁负担”的原则之下的受处罚的企业除外。同时,奖励措施将根据成本的降低和推广的情况随时调整。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如:《清洁空气法》、《清洁水法》、《濒危动物保护法》等,这些法律法规很全很细,涉及到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凡构成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污染源都列为法律规定的范围,而这些法律法规的宗旨就是“一切为了健康”,而每一项立法与环境标准的制定都是围绕保护人的健康这个主题。其次,美国环境立法,均以科学数据作支撑,每一项法律背后,都有科研人员付出的巨大劳动,他们经过多年实验,得出精确的数据,依靠这些科学数据立法,可以说美国的环境法律法规与实用技术实现了一体化。
在美国,除环保主管部门、专家系统和科研部门之外,规模庞大的民间环保组织已成为美国环保的重要力量。目前,全美民间环保组织已发展到一万多个,成为美国环保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不从国家财政拿一分钱,每天都在为美国环保事业辛勤工作着。其中,最著名的是美国环保协会,该协会始建于1967年,拥有40多万会员,其中有众多的科学家和经济学家,涉足水、大气、海洋、人体健康以及食品安全等多个环保领域。该协会遵循平等高效的原则,凝聚科学、法律以及经济思想,与商业、政府和社区联手探索环保的新思路、新方案、新途径,着力实现环保与经济同步发展。该协会主要的工作内容如下:(1)以环境科研为基础,致力于美国环保重大课题研究,为美国政府决策提供依据;(2)参与美国环境立法,自下而上推动有关环保法律法规的出台;(3)协调政府、议会、商界与公民的关系,促进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阶层环保事业协调发展;(4)运用科学、法律、经济手段推动环保事业,倡导以市场手段解决环保问题,他们提出的“排污权交易”的思路已成为《东京议定书》的核心思想;(5)促进环境保护的国际交流,在许多国家建立分支机构。
民间环保组织在美国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与美国公众的积极参与分不开的,美国“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结构,为公众对环保的参与提供了制度保障。如上所述,绿色文化已成为美国的主流文化,环保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公民对环保的参与积极性非常高。美国的民间环保组织资金主要来源于公民捐款,而不是靠政府财政拨款。这说明,广泛的公众参与已成为美国环保的坚强后盾,而青少年又是美国环保的一支生力军。美国公众对环保的积极参与,是与强烈的环保意识分不开的,而强烈的环保意识又是以扎实的环保教育为基础的。在美国,环保教育成为美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课堂教育、野外教育和社区教育三种。课堂教育就是各学校均设有环保课,针对不同年级编写不同教材,让环境教育渗透到学校日常教育之中,并把环境课列为学分考核标准。同时,结合课堂环境教学,还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博物馆、科技馆、水族观、自然保护区等与环境有关的设施,增强学生环保意识。野外教育主要是通过青少年夏令营、家庭周末野外活动、露营等形式,引导学生学习野外知识,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社区教育主要是在社区公园、教会等公共设施开展,利用大众传媒对公众开展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
三、启示
1、进一步加强环境法制,提高环保工作法制化水平。法律法规是环境保护的刚性约束和制度保护。目前我国环境法规体系还不健全,有些内容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罚则较轻,“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问题是长期以来我国环境管理面临的难题。借鉴各国的做法,为加强我国环境法制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环境立法,尽快修改完善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开展餐饮油烟、扬尘等污染防治专项立法准备工作,加快地方环境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努力形成比较完备的法规体系框架 ;二是加强环境执法,依法授予环保部门强制执行权,探索成立环保警察队伍,加大环境违法惩处力度,使环境监管真正起到震慑违法行为的作用。
2、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形成环保工作合力。一是建立领导干部环保实绩考核制度和环保执法责任制,加强绩效管理工作,强化民生环境指标考核,通过绩效考核的“指挥棒”引领各级政府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二是进一步充分发挥环境保护部门在决策、协调、监督等方面的作用,特别是明确各组成部门在环境保护方面应该履行的职责,将环境保护列为日常重要工作日程,在各项工作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
3、加强环境治理,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道路。一是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近年的城市淹水事件警示我们。一定要抓好城市地下管网建设。要向法国巴黎等城市学习,把城市地下管网当作百年工程来抓,花大力气坚持不懈地逐步推进建设。同时,要进一步加快中小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档升级,提高污染处理能力和水平;二是加强空气、水、噪声、机动车等环境要素的治理工作,不断提高环境质量。以污染减排为中心,加强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降低污染物排放;以PM2.5为重点,加强扬尘污染治理,深化燃煤污染防治,开展机动车排气污染综合整治,不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加强湖泊保护,科学规划、分类保护,加快实施湖泊河流保护重点工程;三是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农村环境面貌最能展现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实力,要认真落实农村环境综合目标制,积极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程,加强农村面源防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四是推进改革创新,积极实施排污权交易、生态补偿、污染责任保险等环境经济政策,进一步激发环境保护工作活力。
4、第四,加强环境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公民的环保意识及公众的环境参与意识。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的全民性事业,必须依靠政府、社会团体、社会各阶层及广大公众的广泛参与和合作、通过法制与民主予以保障与实现。一是转变观念,明确认识到环保公众参与是群众的权利,通过法律手段保障公民的参与权。二是推进环境信息公开化,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和监督权。三是促进环境决策民主化,为公众参与制定明晰的程序和权利,特别是在影响环境的重大项目决策中的程序与权利。四是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将一些先进的环境保护理念如预防原则、公众参与以及公民环境权益等知识,在各级党校培训班、大中小学的教学中予以普及。重视并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在环保公众参与中的重要作用,有序支持环保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法德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与启示》张朝辉
2、《经济增长模式的发展路径及其启示——兼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钱龙 汪茂泰
3、《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付允 马永欢 牛文元
4、《欧洲环境法》高家伟
5、《日本环境保护政策的历史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郭佳祥
6、《美国环境保护演变对中国的启示》杜丹德
第二篇:国外农村土地流转经验及启示
国外农村土地流转经验及启示
来源:国土资源报作者:李珂 高晓巍2010-08-30
日本:政府积极推动农协提供服务
日本的土地流转主要通过买卖和租赁两种方式。日本的农地改革和1952年制定的《农地法》,不允许拥有土地的农户离开村落,凡是那些离村就职的农户必须出售他们所持有的土地;1962年对《农地法》进行了第一次修改,开始允许农地出租和出售,但是,由于地价的不断上涨,阻碍了农地耕作权的让渡;1970年和1982年先后两次修改《农地法》,突破了土地占有和使用方面的限额,以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权为中心内容,鼓励土地的租借和流转等;1980年日本政府颁布的《农用地利用增进法》对农地的有效流转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除此之外,日本还建立合作经济组织等中介机构,来促进农地的流转。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农地租借转让的桥梁,他们接收租出的农地,再将这些农地租给那些有需要的人们。1993年制定的有关法律规定,农地流动的方向主要是向“认定农业者”集中,并且那些认定农业者可以获得农地方面优惠的政策支持。
点评:在日本农地流转制度的发展过程中,政府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政府通过行政、立法等手段,培育了良好的农地流转的政策和法制环境,也为农地流转创造了良好的市场氛围。另外,农民合作组织的产生和发展也发挥了其作为农地流转市场中介的作用。日本农协的良好发展是各国农民组织发展中的一个比较典型例子。它不仅促进了农民的合作,也成为了农地流转过程中最重要的媒介,加快了流转的速度,保证了流转的成功率,为农民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美国:产权边界清晰市场自由度高
美国在20世纪初确定了以家庭农场制为主的土地制度。美国农村的土地有国有和私有两类,土地流转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出售国有土地,它通过出台一系列的法案,如《土地先购权法》、《宅地法》来鼓励拓荒和土地的开发。二是市场交易,如果要使用那些不属于自己的土地,都需要通过市场交易来实现。土地流转的目的主要在于扩大农场的规模,加快生产要素的有序组合以及促进先进科技与管理知识在农业方面的运用。土地流转过程中,通常都是土地使用权、经营权的有偿转让,一般不涉及土地的所有权。除此之外,美国还通过信贷支持、政策引导、利息调节、价格补贴等经济手段以及各种优惠性的政策来鼓励和诱导家庭农场规模的适度扩大。
点评:美国的土地流转制度因其有效的制度保障,以及以土地私有权为基础的家庭农场制度,使得土地在流转过程中能够达到产权边界明晰,在市场上的买卖出租都有很大的自由度,能够很好地得到市场的调节,而且对于农地的权利方面有很好的法律保障,促进了美国的农地合理地进行流动,农地经营规模能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扩大。
英国:市场为导向科技做带动
从20世纪初到现在,英国的农业发展中变化最大的就是过去由大地主、租地资本家、农业雇佣工人所组成的租佃制农场开始走向衰落,转变为目前的以自营农场为主导的经营形式。促成这种转变,与英国政府所做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英国政府通过立法手段对农业生产和土地关系进行干预和调整,倾向于保护自营农场主的利益而限制地主的权利,促使了自营农场的快速发展。颁布的法律、法规包括1906年的《农业持有地法》、1941年的《农业法》等。之后,英国先后对《农业法》进行了修订,继圈地运动之后,英国政府为了扩大农场经营的规模,促进农村土地的流转,从政策的制定上支持大农场的发展,排挤合并小农场。1967年,经过修订的《农业法》规定,对合并小农场,政府提供所需费用的50%。除此之外,政府对农产品差价补贴的数额也基本取决于各个农场的播种面积和销售数量,也就是说,农场的规模越大,其所获得的补贴就越多。因此,在政府鼓励、市场竞争、农业技术的改进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英国的农用土地得到了顺利流转,农场的规模也逐渐地扩大。
点评:英国农地流转的模式主要是扩大农场规模,以市场为导向,在农业科技的带动下,促进土地的有效流转。在制定制度过程中,政府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立法和相关政策的出台加速了土地的流转速度。同时,也有效地发挥了市场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形成了良性的流动机制。
法国:中介完善运作规范
法国农地流转的一大特点就是实施土地集中政策,扩大农业经营规模。20世纪20年代,法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推进小农场的合并,促进和支持中等农场的发展。颁布了《农业指导法》,成立了土地整治与农村安置公司来负责收购小片土地,以优惠的价格卖给大农场,并通过租赁经营(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方式加速土地集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政府对中等农场在土地购买、贷款和税收上给予优惠;对年老农民发放终生养老金,鼓励他们离开农业,优先安置达到中等规模的青年农民,达到改善农场结构的目的。
除此之外,法国还通过一些法律上的规定来保护土地,促进土地的流转。如私有农地一定要用于农业、不准弃耕、劣耕和在耕地上搞建筑;土地转让不准分割,只准整体继承或出让;设置土地事务所和土地银行等相关机构促进土地的有效管理和流转;对于土地市场的管理和规范,法国采用直接干预的方式,控制土地的收购和转卖。
点评:法国农地流转制度的成功在于两个关键的因素:一是有完善的市场中介组织。如土地整治和农村安置公司,通过这种中介组织去收购和转卖,使得法国的农地得到了流转。二是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保障,规范了农地流转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减少了谈判成本和履约成本,也降低了农地流转的交易费用,促进了农地的有效流转。
第三篇:国外的经验与启示
城市化,主要是指人口、非农产业向城市集聚,以及城市文明、城市地域向乡村推进的过程。现代意义的城市化起于英国工业革命,伴随工业革命的发展,城市化扩散到欧美大陆。二次大战后,广大发展中国家 始城市化进程,而欧美发达国家则步入郊区化发展阶段。至21世纪初,城市人口已占世界人口的近半数。联合国有关机构预测,不远的未来,世界大多数人口将在城市居住。随着经济持续增长,城市化水平(这里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不断上升,并成为衡量一国或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积极推进城市化有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当然,由于国情不同,各国的城市化道路以及所面临的问题也不尽相同,但这些国家在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的经验或教训,对我们来说仍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城市化的不同类型及特点一国的城市化进程从属于该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过程。从世界范围来看,凡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城市化,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作用。以大都市区为特色的美国城市化。美国是一个在不断移民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城市化国家,其城市化进程脉络清晰完整,带有一定“原型”特征,同时又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建国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19世纪初才开始工业化进程,19世纪中期起工业化进程加速,其工业发达地区也成为城市化发展最快的地区。1920年,美国近半数人口在城市居住,已进入城市时代。第二阶段,20世纪20-70年代。其中50-70年代是美国城市化进程最为迅猛的阶段。该时期城市化有两大特点。一是郊区化现象出现。郊区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罗斯福新政大规模推动公共工程建设的结果。高速公路的建设带动人口从中心城市向郊区迁移,促使城市向郊区蔓延,由此出现了城市向大都市区的转化。二是城市化发展的重点逐渐转向早先经济较为落后的西部和南部。大批新的城市中心在新兴高科技行业以及国防工业的支撑下崛起。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美国郊区化进程更加迅速,部分地区甚至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即城市人口向农村迁移。伴随郊区化的进程,大都市区的数量不断增加。1990年,人口在百万以上的大都市区数量达40个,人口占总人口的51.5%,美国成为一个以大型都市区为主的国家。美国的郊区化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伴随人口郊区化,先后出现了制造业、零售业、个人服务业和办公业的郊区化。大量的就业岗位迁到郊区,形成现代化的中心区。中心城市由于受到了周边郊区城市的有力挑战,人口不断减少,而产业的转移又造成自身功能的衰落。到20世纪70年代,由郊区化导致的中心城市财政危机、失业、种族~、贫困等问题持续恶化,衰落的中心城市成为美国社会问题的中心,造成很大的社会压力。从80年代起,一些老工业城市针对旧城衰落采取许多振兴对策,部分城市如纽约通过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或旧城的再开发,吸引中产阶级从郊区回迁中心城区,使中心城区经济重新焕发生机,这种现象被称为“再城市化”或“中产阶级化”。不过,人们对“中产阶级化”也有争议,反对者认为旧城改造往往以少数民族或低收入阶层居住区为对象,这些弱势群体成为中心城区“中产阶级化”的牺牲品。由政府引导的日本城市化。日本城市化开始于明治维新时期,但直到1940年,城市化水平仍落后于当时欧美工业化国家。1956—1973年间是日本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农业劳动力转移量年均达到42.9万城市化也进入加速期,并于1975年达到75.9%,实现了人口城市化。在日本城市化的进程中,同样出现了大都市区(日本称之为大都市圈)超前发展的现象。按日本政府的定义,日本共有7个中心城市人口达百万以上的大都市圈,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东京圈”、“名古屋圈”、“京(京都)阪(大阪)神(神户)圈”三个大都市圈。此外,日本还有4个中心城市人口达50万以上的都市圈。在日本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对工业发展和城市布局起着重要指导作用。二战后,特别是五六十年代,日本政府为工业的重建提供了重要的投资基金,在工业建设用地、工业区的准备、工业用水和交通设施的建设以及技术帮助等诸多方面,提供了多种多样的金融支持和帮助。另外,政府大力倡导发展出口行业,外向化的经济战略使产业向沿海城市高度集中。1980年以来,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口和社会各项职能开始向东京集中,形成了“东京圈”控制其他区域的局面。日本最大的10个城市也集中分布在太平洋东岸的工业带,而且有7个位居从东京到大阪的东海道都市带内。为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日本先后制定和实施五次全国综合开发规划,形成了包括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在内的较为完善的规划体系。“过度城市化”的拉丁美洲。拉美的现代城市化进程始于19世纪末期。1900年,整个拉美地区城市化水平为25%。到20世纪30年代,大多数拉美国家先后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城市化进程也开始加速,1945年城市化水平达到39%。20世纪50年代,一些拉美国家推行“进口替代”战略,伴随着工业以及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大都市区。但自60年代后,由于遭受严重的经济衰退,加上政府不重视农业,大量破产农民涌入城市,该地区城市人口由5400万迅速增加到1990年的3.14亿,占总人口比例达71.4%,阿根廷、智利和乌拉圭等国的城市化水平甚至超过80%。虽然从人口城市化水平来看,拉美地区同西方发达国家相差不大,但拉美的经济发展水平却远远低于后者。总体而言,拉美的城市化是建立在农村经济持续恶化、普通农民大量破产基础之上的。这里的农村大庄园制度导致土地兼并现象十分严重,大量农民在破产并丧失发展空间后,不得不进入城市寻找新的生存机会。但由于拉美主要国家自20世纪60年代后,工业和整个经济的增长缓慢,甚至不时爆发经济危机,城市就业机会严重不足;而农民缺乏工业技能,加上工业化水
制定区域规划,如日本国土厅先后数次制定了比大都市圈范围更大的首都圈、中京圈、近畿圈的发展规划,以协调都市圈内部的发展。在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上,涉及的问题更为宏观。为使地方与全球生态可持续性联系起来,还需要各国政府乃至国际社会发挥重要作用。总而言之,为促进城市化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建立政府之间以及政府与个人、各类社会组织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以共同缔造城市的美好未来。
[1]
第四篇:国外的经验与启示
城市化,主要是指人口、非农产业向城市集聚,以及城市文明、城市地域向乡村推进的过程。现代意义的城市化起于英国工业革命,伴随工业革命的发展,城市化扩散到欧美大陆。二次大战后,广大发展中国家 始城市化进程,而欧美发达国家则步入郊区化发展阶段。至21世纪初,城市人口已占世界人口的近半数。联合国有关机构预测,不远的未来,世界大多数人口将在城市居住。随着经济持续增长,城市化水平(这里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不断上升,并成为衡量一国或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积极推进城市化有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当然,由于国情不同,各国的城市化道路以及所面临的问题也不尽相同,但这些国家在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的经验或教训,对我们来说仍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城市化的不同类型及特点一国的城市化进程从属于该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过程。从世界范围来看,凡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城市化,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作用。以大都市区为特色的美国城市化。美国是一个在不断移民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城市化国家,其城市化进程脉络清晰完整,带有一定“原型”特征,同时又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建国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19世纪初才开始工业化进程,19世纪中期起工业化进程加速,其工业发达地区也成为城市化发展最快的地区。1920年,美国近半数人口在城市居住,已进入城市时代。第二阶段,20世纪20-70年代。其中50-70年代是美国城市化进程最为迅猛的阶段。该时期城市化有两大特点。一是郊区化现象出现。郊区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罗斯福新政大规模推动公共工程建设的结果。高速公路的建设带动人口从中心城市向郊区迁移,促使城市向郊区蔓延,由此出现了城市向大都市区的转化。二是城市化发展的重点逐渐转向早先经济较为落后的西部和南部。大批新的城市中心在新兴高科技行业以及国防工业的支撑下崛起。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美国郊区化进程更加迅速,部分地区甚至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即城市人口向农村迁移。伴随郊区化的进程,大都市区的数量不断增加。1990年,人口在百万以上的大都市区数量达40个,人口占总人口的51.5%,美国成为一个以大型都市区为主的国家。美国的郊区化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伴随人口郊区化,先后出现了制造业、零售业、个人服务业和办公业的郊区化。大量的就业岗位迁到郊区,形成现代化的中心区。中心城市由于受到了周边郊区城市的有力挑战,人口不断减少,而产业的转移又造成自身功能的衰落。到20世纪70年代,由郊区化导致的中心城市财政危机、失业、种族骚乱、贫困等问题持续恶化,衰落的中心城市成为美国社会问题的中心,造成很大的社会压力。从80年代起,一些老工业城市针对旧城衰落采取许多振兴对策,部分城市如纽约通过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或旧城的再开发,吸引中产阶级从郊区回迁中心城区,使中心城区经济重新焕发生机,这种现象被称为“再城市化”或“中产阶级化”。不过,人们对“中产阶级化”也有争议,反对者认为旧城改造往往以少数民族或低收入阶层居住区为对象,这些弱势群体成为中心城区“中产阶级化”的牺牲品。由政府引导的日本城市化。日本城市化开始于明治维新时期,但直到1940年,城市化水平仍落后于当时欧美工业化国家。1956—1973年间是日本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农业劳动力转移量年均达到42.9万城市化也进入加速期,并于1975年达到75.9%,实现了人口城市化。在日本城市化的进程中,同样出现了大都市区(日本称之为大都市圈)超前发展的现象。按日本政府的定义,日本共有7个中心城市人口达百万以上的大都市圈,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东京圈”、“名古屋圈”、“京(京都)阪(大阪)神(神户)圈”三个大都市圈。此外,日本还有4个中心城市人口达50万以上的都市圈。在日本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对工业发展和城市布局起着重要指导作用。二战后,特别是五六十年代,日本政府为工业的重建提供了重要的投资基金,在工业建设用地、工业区的准备、工业用水和交通设施的建设以及技术帮助等诸多方面,提供了多种多样的金融支持和帮助。另外,政府大力倡导发展出口行业,外向化的经济战略使产业向沿海城市高度集中。1980年以来,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口和社会各项职能开始向东京集中,形成了“东京圈”控制其他区域的局面。日本最大的10个城市也集中分布在太平洋东岸的工业带,而且有7个位居从东京到大阪的东海道都市带内。为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日本先后制定和实施五次全国综合开发规划,形成了包括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在内的较为完善的规划体系。“过度城市化”的拉丁美洲。拉美的现代城市化进程始于19世纪末期。1900年,整个拉美地区城市化水平为25%。到20世纪30年代,大多数拉美国家先后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城市化进程也开始加速,1945年城市化水平达到39%。20世纪50年代,一些拉美国家推行“进口替代”战略,伴随着工业以及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大都市区。但自60年代后,由于遭受严重的经济衰退,加上政府不重视农业,大量破产农民涌入城市,该地区城市人口由5400万迅速增加到1990年的3.14亿,占总人口比例达71.4%,阿根廷、智利和乌拉圭等国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缔造城市的未来。世界各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均产生许多复杂的问题,而政府解决这些复杂问题的能力是有限的,为此需要建立新的机制。联合国人居中心针对城市建设提出“赋予能力框架”,鼓励个人、家庭、社区、商业组织和志愿者组织积极参与城市建设和管理。“赋予能力”的观念已广泛应用于一些国家的城市住宅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比如,印度尼西亚的泗水大规模房屋改善计划让市民和社区组织参加优先事项的决策过程。当城市面临的问题超越城市行政区的范围时,则需要从区域角度进行统一协调。目前,国际上通常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建立区域内城市间的协调机制,如美国旧金山湾区的9个县政府组成旧金山湾区政府协会,负责湾区的经济发展、环境、生态保护与建设;二是由中央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区域规划,如日本国土厅先后数次制定了比大都市圈范围更大的首都圈、中京圈、近畿圈的发展规划,以协调都市圈内部的发展。在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上,涉及的问题更为宏观。为使地方与全球生态可持续性联系起来,还需要各国政府乃至国际社会发挥重要作用。总而言之,为促进城市化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建立政府之间以及政府与个人、各类社会组织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以共同缔造城市的美好未来。
[1]
第五篇:国外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做法和经验
帮助流浪孩子早日回归
——民政部有关负责人就“接送流浪孩子回家”专项行动答问
新华网北京12月26日电(记者卫敏丽)作为社会特殊群体,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和管理长期以来一直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为有效保护流浪儿童权益,帮助他们早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近日,民政部、中央综治办、教育部、公安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卫生部联合下发通知,部署在全国开展“接送流浪孩子回家”专项行动。
26日,民政部有关负责人就“接送流浪孩子回家”专项行动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采访。
力争到2012年底基本实现城市街面无流浪未成年人
问:为什么要在全国开展“接送流浪孩子回家”专项行动?
答:针对未成年人被胁迫、诱骗、利用乞讨和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等问题,为全面、及时、有效救助保护流浪未成年人,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实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的“最大限度减少未成年人流浪现象,坚决杜绝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乞讨等违法犯罪行为”的目标,在充分沟通和协商的基础上,民政部会同中央综治办、教育部、公安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卫生部等部门从2011年底到2012年底在全国开展以“保护儿童,告别流浪”为主题的“接送流浪孩子回家”专项行动,帮助流浪未成年人顺利得到救助保护,早日回归家庭、融入社会,防止其再度流浪。
问:“接送流浪孩子回家”专项行动的目标是什么? 答:“接送流浪孩子回家”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是依法严厉打击拐卖、拐骗未成年人以及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乞讨和实施违法犯罪等活动,积极主动救助和保护流浪未成年人,帮助流浪未成年人回归家庭、告别流浪,力争到2012年底基本实现城市街面无流浪未成年人,并致力于通过开展“接送流浪孩子回家”专项行动建立流浪未成年人长效救助机制。
多方参与 共同治理 有效保护流浪未成年人权益
问:民政部门如何开展“接送流浪孩子回家”专项行动?
答:为推动专项行动的深入开展,作为牵头部门的民政部门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主管领导牵头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领导机制的作用,成立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制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分工,细化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
——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建立完善部门联动机制,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共同做好流浪未成年人主动救助、教育矫治、回归安置等工作。
——健全跨省接送机制,积极推广新疆“接流浪儿童回家”的做法,督促流出地民政部门主动与流入地做好沟通交流,及时接回并妥善安置流浪未成年人。
——开展经常化的主动救助服务,以救助保护机构、救助服务点、救助专用车为依托,根据流浪未成年人身心特点,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其接受救助,并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做好“打拐”专项行动,及时接收公安机关解救、护送的未成年人并做好救助服务。——切实履行民政工作职责,全面落实社会救助、孤儿保障、临时救助、医疗救助等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做好流浪未成年人家庭监护情况评估,帮助流浪未成年人及其家庭解决实际生活困难,防止其再度流浪。
问:各部门在专项行动中如何分工协作?
答:专项行动明确了有关部门的职责任务和协作机制。一是公安机关要强化街面巡逻查控和重点人员、重点场所的治安管控力度,以车站广场、繁华街区、旅游景点、地下通道、桥梁涵洞等流浪未成年人集中活动和露宿场所为重点区域,及时发现并查处侵害流浪未成年人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公安机关还要强化接处警工作,凡接报或发现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乞讨等案件线索的,要在第一时间出警、第一时间核查甄别。民政部门要配合公安机关做好调查、取证和解救工作,及时接收公安机关解救、护送来站的未成年人并做好救助服务。
二是公安机关和民政、城管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把积极引导护送流浪未成年人到救助保护机构接受救助作为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抓实抓好。公安机关要充分利用警务进社区的工作优势,建立社区流浪未成年人发现和报告机制。民政部门要开展经常化的主动救助服务,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其接受救助。城市管理部门要充分利用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及时发现和劝导流浪未成年人,告知协助公安或民政部门做好救助保护工作。
三是民政部门和公安机关要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及时查找流浪未成年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四是教育部门要及时安排返乡适龄流浪未成年人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指导中等职业学校做好接收工作,对职业学校接收的家庭经济困难并符合条件的返乡未成年人予以资助或减免学费;对不适合入校接受教育的,要支持救助保护机构开展替代教育,做好教育矫治。
五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将劳动年龄内符合条件的流浪未成年人纳入就业扶持政策体系。
六是卫生部门建立流浪未成年人急病救治绿色通道,指导定点医院按照“先救治、后救助”的原则及时救治患病的流浪未成年人。
加强督促检查 确保专项行动取得成效
问:如何确保“接送流浪孩子回家”专项行动取得成效?
答:为确保“接送流浪孩子回家”专项行动的顺利开展,民政部将联合相关部门适时进行督促检查,评估专项行动工作成效,及时通报专项行动进展情况,交流工作经验,协调解决专项行动遇到的问题,确保专项行动如期实现工作目标。
同时,建立专项行动绩效评价制度,把未成年人外出流浪减少数量、流浪未成年人救助数量、教育矫治成效、协作配合情况等作为专项行动重要考核指标,并在中央财政分配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补助资金和进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考核时统筹考虑。
问:目前“接送流浪孩子回家”专项行动进展情况怎样?
答: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对专项行动进行了通报。目前,各地正按照通知要求积极动员部署专项行动,河北、云南等省已经开始部署专项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