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新举措延伸触角 扎实推进务求实效
南通检察简报
第37期
南通市人民检察院办公室编 二O0九年六月二十四日
编者按:今年以来,如东县院根据省、市两级院的要求,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深入探索,大胆实践,创新举措,在全市率先建成以乡镇检察室、检察工作站、检察工作联络员为主要形式的基层法律监督服务网络,积极稳妥地推进延伸检察工作触角,为全市检察机关延伸触角工作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创新举措延伸触角 扎实推进务求实效
如东县院根据省、市两级院的有关要求,扎实开展延伸检察触角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他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明确职责,突出重点,努力提升延伸检察工作触角的实际效果
(一)明确工作职责。该院延伸检察工作的平台和载体包括派驻镇(区)检察室、检察工作站、以及聘请的检察工作联络员。派驻镇(区)检察室,经县编制委员会明确为正股级派出机构,编制3人,主要职责是:协助、配合所辖镇、区党委、政府做好犯罪预防、法制宣传等各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与所辖镇(区)行政执法站、所相衔接,依法对执法、司法行为进行法律监督,加强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监督检查;受理各类控告、举报、申诉等来信来访,对有价值的线索经检察长批准后开展初查;开展与检察业务相关的其他检察工作。检察工作站的职责是:协助、配合所在镇、区党委、政府做好犯罪预防、法治宣传等各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进行检务宣传,拓展举报和申诉案源;开展法律服务工作,做好检调对接工作;开展与检察业务相关的其它工作。检察工作联络员的职责是:协助检察机关开展职务犯罪预防、法制宣传工作;配合检察机关开展涉检信访和涉法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工作;协助检察机关开展民情社情调研;收集与检察工作有关的热点、难点问题;收集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等。
(二)把握工作原则。该院在延伸检察工作触角中,始终坚持“三个原则”,确保坚持正确的工作方向不偏离。一是服务原则。以深入基层、服务发展、促进和谐为宗旨,以调处、钝化、化解矛盾为目的,以收集信息、接受咨询、提供援助为手段,及时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各类矛盾,努力成为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和服务发展的桥梁。二是职能原则。在履行检察职能,落实检察环节各项综合治理措施的同时,做到以大局为重,不对基层党委、政府的工作决策和工作部署随意发表议论,不插手企业纠纷,不越权办案,不乱用、滥用检察权,切实做到“掌握不掌控、参与不干预、配合不代替、服务不添乱”。三是实效原则。作为检察机关联系群众的最前沿阵地,该院检察室、工作站充分发挥与民众联系最紧密,与基层接触最广泛的优势,密切关注人民群众的司法诉求,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努力把群众关注的小事做细、实事做好、难事做透,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检察机关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真心、耐心和诚心,使各项利民、惠民、安民的举措落到了实处。
(三)突出工作重点。一是突出保增长。该院检察室、工作站密切关注镇、村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劳资关系状况,注意了解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失地农民的生活状况,及时发现、分析研判潜在的矛盾及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有效预警突发性事件和群体性矛盾,使检察工作更好地融入中心、服务大局。二是突出保民生。该院进一步采取利民便民措施,畅通举报、申诉渠道。定期将流动检务工作车开到农村的田间地头,通过播放检务宣传片,发放检务宣传册,全面宣传检察职能。同时认真听取群众呼声,文明、规范、热情地接待群众,对受理的各类诉求,区别性质分类处理。对属于检察机关职能范围的事情,确保积极介入,细致工作,有效化解。对不属检察机关管辖但是需要引起党委政府或其他部门高度重视的事情,细致解释,及时报告,积极提出应对建议,紧密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工作。三是突出保稳定。该院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对侵害农村交通、水利工程、农电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侵占农村扶贫、征地、安臵、救济、养老、医疗等扶农助农资金的职务犯罪举报,梳理、整合涉农犯罪案件线索,努力为打击坑农、害农、损农等侵犯农民利益的各类犯罪开辟案源渠道。
二、齐抓共管,注重实效,全面推动延伸检察工作触角的规范发展
(一)形成整体合力。该院充分调动各部门和每一位同志的积极性,促使全院上下共同关注和参与延伸检察触角工作。控申部门充分发挥牵头部门的作用,做好协调、指导工作。办公室合理规划,科学预算,按照“硬件一流、保障一流”的要求,确保检察室、工作站的硬件建设到位,后勤保障到位,为检察室、工作站解除后顾之忧。同时,认真组织开展延伸检察触角的专题调研,为这项工作的开展注入持续的动力和崭新的思路。政治处加大了宣传力度,对一些重点工作的推进,专题活动的开展,做到了跟踪报道、宣传造势,营造领导关注、群众知晓、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各业务部门,对检察室、工作站反馈的问题高度重视、认真办理、妥善处臵。对上报的案件线索、信息资源及时梳理、重点排查。同时增强与检察室、工作站对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了深入基层、现场会诊、一线办公。
(二)强化责任意识。该院检察室分片管理和指导工作站开展各项工作。工作站接受检察室的领导,服从检察室的部署和安排,定期向检察室汇报工作。努力形成了以检察室为阵地,以工作站为触角,以联络员为纽带的检察工作网络平台。各检察室由3名人员组成,人员全部从各部门抽调,他们坚持以“四全”的标准严格要求,充分履职。即全身心投入、全天候驻点、全方位关注、全过程参与。各工作站由该院一名部门负责人担任站长,由镇(区)司法助理和综治助理担任检察工作联络员。该院担任站长的同志,每半个月至少到工作站一次,与检察工作联络员共同研究有关工作的开展。每个星期至少与检察工作联络员电话联系一次,及时了解、掌握所辖镇(区)的情况。
(三)注重工作实效。一是扩大影响,提升地位。该院各检察室、工作站加大了对检察机关基本职能的宣传力度,通过“三公开”的形式(公开工作职责、公开人员名单、公开电话号码)密切了检察机关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积极开展进村入户调研活动,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提升了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的知晓度。二是服务大局,措施有力。该院各检察室、工作站始终保持与镇区党委、政府的日常联系,及时了解基层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重点,积极思考研究检察机关服务和保障辖区经济建设的举措,增强了检察机关服务大局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总结完善,持续发展。该院各检察室、工作站牢固树立了“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完善、在完善中提高”的理念,及时收集人民群众对延伸检察工作的反映和评价,认真研究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工作对策,健全完善群众认可、群众欢迎的工作举措。提升了延伸检察工作触角的长久生命力。
三、创新方法,强化管理,大力提升延伸检察工作触角的能力水平
(一)创新工作方法。一是在职能认知上,从注重监督向注重服务与监督并重延伸。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首要任务,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根本目标,充分发挥检察机关的应有作用。坚持履职与服务并重,寓履职于服务之中。二是在受理范围上,从被动接受控告申诉向主动听取群众诉求延伸。把关注民生,维护群众利益作为检察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流动接待进乡村、检察长巡回接待进镇、企等多种活动,同时开通网上举报、自动举报电话系统,认真受理群众的各种利益诉求,对合理的诉求,认真调查处理;对无理的诉求,做好思想教育工作。三是在维权对象上,从一般对象向基层弱势群体延伸。重视金融危机造成的企业人员、农民工劳资纠纷、合同纠纷增多等问题,将维权工作向企业失业人员、农民工等特殊群体延伸,对侵犯上述人员的控告、举报、申诉,做到优先受理,及时办结,限期答复。同时积极主动地提供送法上门等特殊法律服务,切实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司法保护,使全社会各种群体均衡地得到法律帮助。四是在工作重心上,从事后监督向事前预防延伸。各检察室、工作站一方面在工作中广泛听取社情民意,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进行预防。另一方面建立风险排查和应急预警机制,切实加强对新情况、新问题的调查研究、深入排查和有效化解。
(二)加强规范管理。该院积极建立各项考核管理制度,推动延伸检察工作触角规范、有序、高效开展。建立办公例会制度,每个月各(镇)区检察室人员到院汇报、交流工作开展情况,对重大问题提交院办公会或党组会讨论。建立检察室例会制度。各检察室每两个月召开由所辖镇(区)工作站站长、联络员参加的检察室例会,收集情况、听取汇报、研究对策和举措。建立联络员例会制度。由该院控申部门牵头,每季度召开县级机关联络员例会,通报一个季度的工作情况,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具体工作。
(三)明确考核奖惩。该院建立了延伸检察工作触角领导小组办公室、纪检监察部门巡查工作制度。对工作不到位、处臵问题不及时、产生不好社会影响的检察室工作人员,视情给予诫勉谈话、通报批评、限期整改、调离岗位等处理。对任工作站站长的中层负责人,出现不尽职、不履职或者履职不到位的现象,先行免去其中层职务,责令其专职担任工作站站长,直至在工作站站长岗位上干出实绩,再予以恢复其原有职务。对检察室工作人员和工作站站长的考核结果作为年终评先评优和今后职级晋升的重要依据。对履职尽职、扎实工作的检察室同志和工作站站长院党组在任用干部时优先考虑。对于积极开展工作,主动提供线索,工作业绩明显的联络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据如东县院材料整理)
报:省院办公室、市委政法委; 发:各县(市)区院、本院领导。
编校:徐 清 审核:陈新建 打印:赵婷婷
第二篇:家政经验交流材料之一强化监管 务求实效 扎实推进家政服务体系建设
家政经验交流材料之一:强化监管 务求实效 扎实推进家政服务体系建设
(四川省商务厅)
文章来源: 时间: 服贸司业务三处
2011-09-01 17:23
文章类型:
原创 内容分类:
其它
近年来,四川省商务厅以满足居民生活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充分整合现有家政服务资源,认真实施家政服务工程,大力推进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建设,着力培育家政服务龙头企业,狠抓家政服务技能培训,不断完善家政服务体系。通过认真履行职责,不断强化资金监管,使专项资金的使用发挥出了最大效应,有力地推动了四川家政服务业较快发展。近两年,通过实施“家政服务工程”,完成培训并实现就业20493人,在成都、攀枝花、遂宁、乐山、达州等5个城市建立了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加盟企业达5751个,就业人数超过17万人,网站日均访问量达5000次以上,提供各类家庭服务27万余次,满足了居民不断增长的多样化服务需求。
一、基本做法及成效
(一)抓平台建设,努力实现家政服务供需无缝对接。长期以来,制约家政服务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是缺乏有效的供需对接平台。我省把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建设作为重要突破口,紧紧抓住商务部推动各地开展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建设的契机,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建设质量,大力推动家政服务供需双方无缝对接。一是广泛宣传,提高企业的积极性。省商务厅就推进全省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建设举行了专题座谈会,向开展网络平台建设的5个城市印发了“宁波81890求助服务平台”经验介绍材料,并组织成都、遂宁、达州等市的家政服务龙头企业到宁波、杭州等实地考察学习,充分调动企业参与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建设的积极性。二是突出主业,完善平台服务功能。为搞好网络平台企业市场化运作,突出主业、做强做大,商务主管部门积极协调有关部门,通过整合部门资源和市场资源,帮助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建设承办企业加强与当地家政服务企业的合作,整合服务资源、规范服务流程,在突出主业的同时,不断完善和提升平台服务功能。目前,5个家政服务网络中心涵盖了家庭服务、维修服务、养老服务、医疗服务、物业管理、社区导购、房屋租售、人才招聘、法律服务、生活百事、餐饮服务、旅游服务等十几大类100余个项目,省内大型家政企业均被整合到网络中心。
(二)抓龙头培育,加快构建较为完善的家政服务体系。家政服务龙头企业是带动家政服务行业发展的排头兵。在推进家政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省商务厅十分注重培育龙头企业,会同成都市商务局选择了成都保得实业有限公司、四川川妹子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成都万家和家政服务有限公司等三家管理规范、运作良好、示范性强的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在提升企业竞争力方面,以推进企业连锁门店建设、规范化建设、信息系统建设为切入点,着力提升企业的经营服务管理水平,引导企业连锁化、规模化、规范化发展。截止目前,三家企业按照统一店招、统一着装、统一培训、统一功能、统一管理的“五统一”标准已建成54个连锁门店。三家企业的培训基地、信息系统等建设已于3月正式投入运营。在企业规范化建设方面,积极引导企业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建立健全质量跟踪与理赔、企业经营风险防范等管理制度、建设与企业经营规模相匹配的管理团队,全面打造新型家政服务企业。在提高企业服务效率方面,积极引导企业利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建立客户管理系统、业务受理系统、派工系统等。同时,我省高度重视龙头企业的品牌建设,四川齐家家庭服务有限公司打造的“96118”品牌、四川川妹子家政服务有限公司的“川妹子”品牌已在全国范围内获得一定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抓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家政服务从业人员的素质。加强对家政服务人员的培训,是壮大从业队伍、提高家政服务质量、做大做强家政企业的重要途径。在落实“家政服务工程”中,我们以家政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运用财政资金支持开展家政服务人员培训,加强培训补贴资金监管,确保培训质量,为家政服务市场输入了一批经过专业培训,具备家政服务基本技能的服务人员。一是严格程序,科学确定培训计划。结合实际情况,省商务厅以统计年鉴公布的各市州城区常住人口数据为主要分配依据,综合参考各市州经济发展水平和当地家政市场发展情况,合理下达培训补助资金分配计划;省级商务、财政、工会部门通过专家评审方式,确定承办企业(机构),并向社会公示,公示无异议后,下达承办企业(机构)名单,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二是精心实施,确保培训工作质量。在培训项目实施过程中,全省各级商务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培训质量,积极指导和督促各培训承办企业(机构)严格按照商务部发布的《家政服务员培训大纲》开展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项技能培训。德阳、广元、南充、雅安等地还组织经验丰富的家政相关专业师资力量,从拓宽培训知识面、突出实际操作出发,有针对性地编写了《家政服务培训教材》,他们的经验在全省推广。同时,各培训承办企业(机构)均建立了学员培训档案,注重严格教学管理、考勤、考核制度,提高培训质量。
(四)抓配套建设,积极营造家政行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我们在推动家政服务行业健康发展中,注重研究制定推进家政服务业态发展相应的配套办法,努力营造供需各方相互信赖、安全可靠的市场环境。一是强化宣传引导。全省商务系统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并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当面介绍、组织现场观摩等形式,积极宣传家政服务培训政策精神,扩大社会知晓面,鼓励和引导下岗职工和农民工走进课堂,接受家政服务培训。如,南充市召开了“家政服务工程培训开学典礼”,政府、人大、政协分管领导都到会并讲话;遂宁、达州、宜宾等地在当地新闻媒体上广泛宣传家政服务培训项目,采取自主招生、校企联合、企企联合等方式,广泛招纳下岗职工和农民工接受家政服务培训。二是强化法规制度。根据商务部《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建设规范》要求,省商务厅会同省财政厅制订了《四川省家政服务网络中心验收标准》,会同省财政厅、省总工会制定了《四川省家政培训实施方案和项目资金使用管理操作暂行办法》、《培训承办企业(机构)应具备的资质条件及申报办法》等基本制度,为家政服务行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强化政府支持。各市州纷纷出台政策,营造有利于家政服务培训企业发展的宽松政策环境。成都市采取项目服务外包形式,给予成都市家政行业协会制订《成都市家庭清洁服务合同书》等项目支持资金41万元,2010年给予成都市家政服务网络中心138万元配套资金支持。达州市大力支持家政平台建设,2010年下拨宣传费15万;对家政服务企业当年实现营业收入30万以上,且实际入库税金3万元以上,员工80人以上的企业给予奖励;出台了按入库税金的15%奖励企业领军人物,最高不超过1万元的扶持政策。他们还注重发挥行业协会作用,2010给予协会工作经费2万元,规范家政服务业健康发展。攀枝花市总工会对家政服务工程承办单位所培训的农民工,经验收合格,每人给予400元资金支持,进一步加大对家政服务培训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遂宁市政府部门通过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将各项方针政策、惠民措施、办事程序及时发布给居民群众,在推动阳光政务的同时提高了平台的知名度。
(五)抓质量监管,确保家政服务项目建设质量和效果。为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我们十分注重加强跟踪检查。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家政服务培训项目监管和验收工作的紧急通知》;由分管厅长带队,先后到巴中、广安、德阳、南充、达州等地检查培训情况,实地检查学员培训档案、就业合同;会同财政、工会部门组成检查考核工作组,对各地家政服务工程实施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为确保培训实效,各级商务主管部门积极指导承办企业(机构)帮助学员就业。通过多方协调,北京市总工会两次组织北京的家政服务企业,到南充、绵阳等地举办大型招聘会,并与我省部分家政服务培训企业(机构)达成委托培训协议;德阳、达州、遂宁等地采用校企结合的方式,引导培训学校与学员在入学前签订就业安置协议;绵阳市利用培训学校的职业中介网络,积极为毕业学员就业牵线搭桥,提高学员就业率。同时,我们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原则,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优秀企业为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建设项目承办企业。加强对项目承办企业的指导和监督,聘请相关专家组成验收小组,严格按照相关建设规范进行验收,使家政服务网络中心的软硬件符合要求,确保项目建设质量。目前,成都、攀枝花、遂宁等5个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建设项目全部通过验收并正常运营。2010年,我省还开展了网络中心建设“回头看”,要求进一步完善平台功能,升级技术服务系统,整合服务资源,丰富服务内容,增加加盟企业数量,扩大网络覆盖面,科学实施运营管理。
(六)抓项目成效,不断满足居民生活服务方面的需求。通过着力构建便利惠民的生活服务业体系,四川家政服务业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一是惠民生,得到了市民认可。我省的家政服务业服务内容发展到包括保洁、维修、搬家、护理等百余项,家庭教育、医疗保健和居家养老等新兴服务进入家政服务范畴,月子护理、搬家、保洁、婚介等服务的专业性越来越强。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在居民和企业之间搭建起有效的供需对接平台,初步解决了以往居民找不到服务、不敢接受服务,而企业又不知谁需要服务、需要什么服务的难题,得到市民认可和肯定。二是促和谐,扩大了就业面。家政服务业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一直是吸纳就业尤其是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等群体就业的重要领域,但对从业人员的要求相对较低。近两年,我省家政服务培训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把促进加快家政服务业发展与带动就业有机结合起来,家政服务业吸纳就业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三是保增长,受到企业的欢迎。网络平台为家政服务供需双方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对接服务,既顺应消费者对便捷、高效、放心、个性化服务消费的需求,也符合规范服务的家政企业的经营理念,拓展了企业的发展空间,企业加盟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十分踊跃。预计到今年底,我省5个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加盟企业将超过1万个。成都、达州等市还组织家政企业成立了家政服务行业协会,加强了政府部门、协会、家政企业之间的联系,通过组织开展行业自律、制定行业服务规范、塑造行业品牌等,有效提高了家政企业的信誉,扩大了社会影响。
回顾总结近年来的工作,四川家政服务业之所以取得较快发展,主要得益于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提高认识是基础。加快建立健全家政服务体系,发展家政服务业,不仅是当前形势下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举措,也是促进社会就业、优化产业结构、维护社会稳定的长远之策。商务部门只有深刻理解新形势下发展家政服务业的重要意义,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把发展家政服务业作为一项长期的硬任务,摆上重要工作议程,坚持不懈地真抓实干,抓出实效,才能促进家政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二是培育品牌是方向。品牌企业对整个行业有序健康发展具有明显的示范带动作用。近年来,我们坚持“突出重点、树立典型”的原则,培育打造出了成都保得实业有限公司、四川川妹子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成都万家和家政服务有限公司等一大批品牌企业。这些品牌企业在做好自身经营的同时,对促进整个行业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我省家政服务业的规范发展树立了新标杆。三是政策支持是保障。近年来,商务部出台了《关于加快家政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并根据发展需要,适时制定促进政策和措施,逐步加大了对家政服务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为处于起步阶段的家政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家政服务行业不仅具有商业属性,而且带有很强的社会公益性,且正处于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政府对家政服务业发展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有利于调动社会资金投资家政服务行业的积极性,从而有力地促进家政服务业发展。四是严格监管是关键。加强和规范家政服务专项资金的管理,管好用好专项资金,既关系到财政资金安全和使用的效果,也关系到未来一个时期国家对家政服务业以及整个服务业的支持力度;既关系到整个商贸服务业的健康发展,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加强监管十分必要。只有充分认识加强资金监管的重要性,确保资金使用的质量和效果,把有限的资金用在符合规定的最关键、最急需的环节,把专项资金用在引导家政服务行业发展上,才能确保国家搞活流通扩大消费政策取得明显成效。
二、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措施
虽然四川的家政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我省家政服务业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家政服务业企业化、市场化进程缓慢,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和品牌效应;家政服务职业化程度有待提高,高层次的家政服务的开发还不足;在服务价格、服务程序、服务质量、服务员技能鉴定、服务监督等很多方面都缺乏标准,急需规范;家政服务的消费尚需引导等等。要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强化舆论导向,营造良好氛围;加强政策引导,加大扶持力度;加强队伍建设,促进行业发展;加强标准建设,规范行业发展。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重点加强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编制发展规划。配合省级有关部门,抓紧编制《四川省家庭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家庭服务业发展评价体系,促进发展规划的实施。
(二)制定服务标准。积极配合省级有关部门、家政服务行业协会开展我省家政服务行业标准的制订工作。通过标准的制订,推行服务承诺、服务公约、服务规范,提高服务质量。
(三)扶持龙头企业。积极引导有条件的家政服务企业规模化、网络化、品牌化经营,发挥其在行业发展中的带动示范作用。支持企业采取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整合服务资源,增加服务网点,建立服务网络,扩大服务规模。
(四)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国家大力发展家政服务业的方针政策,营造社会关心、支持家政服务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我们将抓住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对家政服务体系建设给予政策支持的机遇,进一步强化措施,构建健全的家政服务体系,满足广大居民对便利、安全的家政服务消费的需求,为服务民生、增加就业,特别是缓解弱势群体就业压力、扩大内需、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第三篇:创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延伸“平安建设”机制触角
创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延伸“平安建设”机制触角
多年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力求深入的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致力于关心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社会上的难点问题,注重从源头上、苗头上来化解矛盾,加强社会重点部位治理。从教育、管理、建设等环节解决突出问题,强化薄弱环节,着眼于从全局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随着基层安全创建活动广泛深入地开展,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工作也纳入了综合治理工作范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呈现一个不断发展和融合的趋势,这就需要有一个新的载体来推动综合治理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实,平安建设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运而生。
一、立足根本思想,把握发展方向
坚持以邓小平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在各级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以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为核心,以加强基层基础工为重点,以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为主线,广泛开展平安地区和平安单位建设,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指导思想。
二、形成机制,构筑保障,夯实平安工作制度建设 一是建立健全平安建设责任机制。平安建设工作由各级党委和政府统一组织实施。所以我们要提高认识,加
1强领导,把平安建设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街道党政主要领导是平安建设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其他领导承担分管工作范围内平安建设的责任。街道党政主要领导切实把平安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定期研究本地区平安建设工作,解决平安建设中的突出问题。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加强调查研究和督促检查,不断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查找薄弱环节,狠抓工作措施的落实,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推动平安建设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的原则,层层建立领导责任制、部门责任制和单位责任制,把平安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实到基层,落实到部门(单位),落实到责任人;二是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街道增加了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经费的保障力度,将应由政府承担的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保证平安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并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投入,同时增强一定比例的群防群治经费保障机制;三是建立健全考核奖惩机制。加强对平安建设各项工作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对工作扎实、成效显著的辖区企业和单位予以表彰奖励,对因工作失职、渎职引发影响稳定重大问题的,实行责任倒查和一票否决,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三、广开形式,形成活力,加强矛盾排查与化解工作 街道每月通过发挥街道情报信息员、社区情报信息员、居民小组长和自愿组织的信息报告作用,定期排查矛盾纠纷,进行重点人员管控,吸毒人员包控,每周进行一次维稳
形势分析,根据社区报告来的矛盾纠纷,划清责任范围,实行归口调处,归口化解,妥善处置现场突发矛盾态势。每月进行一次社会稳定形势分析,把握本月出现的矛盾纠纷,有针对性的展开梳理和调解,总结经验,追源溯由,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每季度进行一次社情民意分析,分析群众日益关心的热点问题、征地拆迁问题和社会问题,形成专案报告,加大此类重大矛盾和纠纷的调处和化解。同时推进调解组织进医院、进商场、进市场、进物管小区,延伸调解组织服务范围,增强辖区单位组织自我调处矛盾能力。加强街道调解工作培训,注重调解工作学习、调解经验交流,调解人员素质培养和能力提高。要形成方法有效,机制灵活,联调联动的调解思路,有效的排查与化解各种矛盾纠纷。
四、打防并举,统一战线,使社会治安环境有序良好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需要有关部门加强对重点部位、重点场所的整理与整顿,打击社会各类案件高发态势。同时也需要加强禁毒、防毒、抵制邪教工作开展,才能使社会环境有序良好。一是坚持禁毒和防毒工作。今年我们将按照市区禁毒委员会工作的部署,以贯彻《禁毒法》、防范新型毒品危害、不断推进新一轮禁毒人民战争为重点,以“青少年和合成毒品”为宣传活动主题,坚持“面向全民、突出重点、常抓不懈、注重实效”的方针,坚持广泛动员与宣传,强化对“三品”管理,即精麻药品、易制毒化学品生产、使用、储存和销售单位的检查与管理,积极开展全民禁毒宣传教育活动,构筑全社会防范毒品危害侵袭的有效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毒品对青少年的腐蚀和危害,树立青少年自我抵制毒品
意识,掀起新一轮“全民参与禁毒法制宣传”新高潮。二是坚持反邪教工作。邪教常常借助社会突发矛盾、突发事件迷惑诋毁社会价值认同,侵蚀群众的精神信仰,漠视社会正常生活法治秩序,给社会公共安全和群众人身安全带来严重危害。利用宣传画、广播、电影、电视、报纸、网络、辖区内LED显示屏等媒体,广泛深入地进入机关、企事业单位、和辖区内江北学校和城北学校进行反邪教知识宣传,使青少年认识邪教、抵制邪教、远离邪教,提高青少年对邪教的自觉抵御能力和与邪教斗争的积极性。加强家庭禁毒工作宣传,通过发放资料,签订承诺卡2000多份,构筑家庭社会小单元自我抵制邪教的能力,将邪教挡在门外,无处下手,努力创建“平安家庭”,促进社会和谐安定。
五、广泛宣传,舆论引导,加强群众精神文明建设
(一)利用各种载体搞好公民道德宣传
1、街道每年都进行综治工作宣传和平安工作宣传,加强和区有关部门的协调沟通,通过发放资料、群众现场咨询,介绍区有关部门的办事服务程序,使群众知晓其服务,明白办事流程,提高群众办事效率,同时增强群众人防、物防、技防的水平,提高群众群策群治的能力。
2、街道每月举行2次普法工作宣传和3次司法讲座,通过社区联系刑释解教人员、吸毒人员等,在社区会议室召开法律指导、法律宣传会和普法宣传会,提高这些人员的普法素质,加强此类人员的管理与管控。
3、街道每年举行6〃26禁毒宣传,一是通过固定地点“三九灯饰城”设点,和深入社区、学校、家庭,构建“三级联防”的防毒禁毒体制,树立社会、家庭、学生
自觉抵制毒品的能力;二是深入企业、深入娱乐场所,利用宣传画、宣传资料向群众宣传毒品的危害,树立群众禁毒工作的认识性,掀起群众参与禁毒工作宣传的新高潮。
(二)借用活动形式提升精神文明建设
1、莲花池街道认真学习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精神,借用会议精神契机,通过辖区单位联动,表演单位自我推荐的结合形式,为辖区单位、群众奉献一场“春天的赞歌”的文化大餐,极大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精神文化生活,也表明了莲花池街道将“坚持文化大发展,文化大繁荣”的发展思想,用活动形式推进莲花池街道文化工作建设,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2、街道每年坚持每年拿出一部分“文化建设资金”,拿足措力举办莲花池街道“舞林大会、趣味运动会、和谐邻居节”等活动,向群众宣传了“爱岗敬业、乐于奉献、邻里和谐”等精神文明思想,受到群众热烈欢迎和热烈参与。
3、加强对“坝坝舞”的资金支持力度,加大对文化组织建设。莲花池街道注重文化工作建设,通过群众自发组织、自发结合、自我发展,街道加强对此类文化组织支持,扩大街道精神文明宣传,增加街道文化骨干力量,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街道精神文明建设。
加大推进“平安工作”建设,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具体工具,同时也要求街道各项工作效率提高,协调联动。只有各个方面优势互补,工作加强,才能推进街道“无毒社区”创建、精神文化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工作建设向纵深发展。
第四篇:创新举措 扎实推进努力营造民族团结
创新举措 扎实推进努力营造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的社会环境
利通区第十一小学
为了进一步营造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的社会环境,我校将围绕“一个目标”、狠抓“三项重点”、紧扣“四项要求”、依托“三大抓手”,通过学习文件、座谈调研、制定方案、宣传发动,多方征求意见,采取有力措施,全力稳步推进,使此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一)围绕“一个目标”。就是围绕创建全市“民族团结进步
模范市”这个目标。以民族认知教育为重点,扎实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进校园活动。学校开设民族团结教育相关课程,把开展民族认知教育作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贯穿到课堂教学及课外活动之中,渗透到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各个环节,增强全校师生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知和认同。
(二)狠抓“三项重点”。一是全面落实党的民族政策,进一步提高学校党政领导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自觉性。教育广大教师维护民族团结的大局,坚决防止发生违反民族政策、伤害民族感情、损害少数民族合法权益的现象。二是广泛开展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师生的民族团结意识。把民族认知教育、民族平等教育、民族互信教育、民族互助教育和民族法制教育“五项教育”作为校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全校广泛开展经常性的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推动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的三进活动,增强全校师生的民族大团结的思想意识;邀请有关专家,集中向全体教师宣讲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基本知识,讲授维护民族团结和谐、处理民族宗教问题的基本常识和基本方法。三是强化工作措施,进一步做好民族宗教领域因素的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预防和调处工作。建立健全涉及民族宗教方面群体性事件信息报送及处置制度,对本部门管理领域涉及民族宗教方面群体性事件的信息将及时向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三)强化“四项要求”。一是潜心研究,狠抓落实。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自治区以及市党委、政府有关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工作的要求上来,进一步推动全校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二是创新载体,抓好结合。认真贯彻《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三年规划》,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提升年”活动,不断丰富活动载体,为创建“市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完善机制,依法管理,健全完善民族宗教教育的网络体系;四是固本强基,突出重点。对师生将坚持不懈的进行民族团结教育,为促进全市民族团结和睦、宗教平稳和顺、社会繁荣进步做贡献。
(四)依托“三大抓手”。一是在全县628座清真寺开展以“知
荣辱、讲诚信、守法纪、尽义务,爱家乡、树形象”为主题的教育活动。通过清真寺阿訇“瓦尔兹”宣讲等方式,向广大信教群众讲解欺诈无信、见利忘义、封建迷信、涉赌涉毒、缠访闹访、目无法纪等违法违纪行为的极端恶劣性,以及对他人、对社会和穆斯林形象的极大损害,通过正面宣讲和集中开展“讲诚信、守法律、尽义务、树形象从我做起”信教群众签名以及示范户评选等多种活动,教育引导广大信教群众明辨是非、惩恶扬善,努力形成淳朴向善、明礼诚信、遵纪守法、团结友爱、包容平和、感恩社会的优良民风。二是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以《同心县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三年规划》为指导,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协调配合机制,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完善评比奖励机制。通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提升年”活动及不同系列、不同层次的创建活动,在全县范围内创建一批模范乡镇、模范机关、模范学校、模范社区、模范村、模范企业以及和谐寺观教堂,争取早日建成“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三是深入开展“三进两创一公开”活动和“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增强宗教活动场所、宗教界人士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能力,增强民族团结、推进宗教和顺、促进社会和谐,为推进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是开展以“思想认识到位、学习宣传到位、活动落实到位”为主要内容的“三到位”活动,落实好进一步营造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的社会环境工作任务。对照进一步营造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的社会环境工作小组既定的工作任务和上级部门的要求部署,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梳理,查找问题,及时查漏补缺,及时整改。二是开展以“带头维护民族团结、带头维护社会稳定、带头维护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主要内容的“三带头”活动,要求各单位通过开展带头与不同民族的干部群众“交朋友”活动,带头做促进民族团结的好事实事活动和带头抵制有损民族团结的错误言行的活动,教育群众牢固树立维护社会稳定、维护民族团结人人有责的意识。三是开展以“稳心、连心、暖心”为主要内容的“三心”活动,邀请、鼓励和支持宗教界人士积极发挥在化解矛盾纠纷方面的独特优势作用,引导宗教界人士在清真寺以讲“卧尔兹”的方式以教说法,教育广大群众自觉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
第五篇:强化措施务求实效 不断推进机关建设创新发展(机关建设交流材料)(本站推荐)
强化措施务求实效
不断推进机关建设创新发展
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在市委和市人大常委会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直机关工委的关心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人大常委会的中心工作,以创建高效和谐机关为统领,以增进机关活力、提高机关效能为目标,不断加强机关建设,努力造就一流队伍、争创一流工作、树立一流形象,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坚持不懈加强学习,倾力打造干事创业的干部队伍近年来,我们为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和日益繁重的人大工作需要,把加强学习作为机关建设的重要任务,在完善学习制度、明确学习任务的基础上,以激发机关干部的内在动力为重点,突出抓好“四学”,着力提高素质、锻炼能力。
一是开展活动引导学。先后开展了理想信念教育、道德观念教育、反腐倡廉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等,引导机关工作人员进一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利益观、政绩观。
1二是轮流讲课带动学。根据阶段性学习内容,组织机关干部轮流讲课,以讲带学,不仅加强了对所学知识的领会和把握,而且锻炼了干部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是内外交流互相学。对内,通过撰写读书笔记、交流心得体会等措施,消化吸收;对外,积极参加上级人大及人大有关业务报刊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并注重与外地人大互通信息、互寄资料,交流借鉴,共同提高。
四是学习评比督促学。年终,根据机关工作人员的日常学习、读书笔记、考勤等情况,评出先进,表彰奖励。通过坚持不懈地抓好学习,人大机关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大多数干部成为开口能讲、提笔能写、遇事能办的复合型人才。
二、与时俱进完善制度,着力构筑完备的体制机制
完善的制度是机关实现高效有序运转的有力保障,是促进整体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的基础。我们按照立足实际、与时俱进、注重实用的原则,突出强化了制度建设。
一是健全完善常委会各项工作制度。以贯彻实施《监督法》为契机,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完善了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视察、执法检查、信访等15项监督工作办法,制定出台了市人大常委会会议纪律规定,促进了人大监督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增强了监督实效。
二是全面完善机关各项规章制度。针对人大工作的需要和机关自身实际,借鉴外地人大的好经验、好做法,对机关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健全完善,修订、制订议事规则、公文处理、财务管理、车辆管理等规章制度40余项,把每个岗位的职能职责、工作标准和工作规范都进行了明确,把日常工作分解到每个科室并细化、量化到工作岗位、每个人员,做到事事有标准、人人有职责,形成了一套严谨、科学的制度体系,保障了机关各项工作高效、规范、有序运转。
三是狠抓制度的执行落实。对于机关各项制度的落实,我们坚持一以贯之,常抓不懈。改进了机关工作人员的考核工作,采取平时抽查、半年总结与年底测评相结合的方式,对机关工作人员进行客观性、立体式综合考评,考评的结果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同时,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将检查情况进行通报,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通过以上措施,机关工作人员明显感到压力更大了,动力更足了,责任心更强了,进一步调动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始终如一维护团结,努力凝聚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 我们不断加强机关基础设施建设,大兴团结协作之风,努力营造风正气顺心齐、团结和谐支持、用心谋划工作、人人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一是抓好和谐科、室建设。和谐的科、室关系能增进整
个机关感情融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围绕加强和谐科、室建设,我们积极践行“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工作理念,大力倡导科、室之间建立诚实守信、和谐友好、团结支持的关系,以大局、工作为重,珍惜共事的缘份,加强沟通协调,相互支持配合,协调一致、全力以赴干好工作,以一流的工作业绩推进机关团结和谐。
二是率先垂范增进团结。首先,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班子成员坚持严谨务实的作风,更加顾全大局,更加维护团结,注意做好表率,听取群众意见,做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其次,坚持谈心交心制度。班子成员之间、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之间经常谈心交心,真诚沟通,查找不足,达成共识,增进友情,形成合力,增进了机关的团结和谐。
三是知人善任激发活力。我们高度重视机关干部的培养和锻炼,注重调动每一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经常给其出题目、压担子,尽可能多为他们提供锻炼机会,促使其尽快成长。在人大机关,有为就有位已成为干部的共识,大家讲的是工作、比的是干劲、看的是成绩,人人心情舒畅、斗志高昂,个个想着干事、抢着干事,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都得到了充分发挥,机关生机凸显、活力倍增。
四、围绕“四心”强化服务,全力追求更高更好的服务水平
细节决定成败。认真细致地搞好服务是人大机关工作的灵魂。工作中,我们围绕“四心”,强化服务的宗旨意识,机关整体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忠心服务于人大常委会。首先,深入调研当高参。坚持凡事想在前、做在先,围绕常委会的重点工作及审议议题,主动做好调研工作。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有价值的调查报告,为常委会科学决策和专题审议提供依据。其次,认真督办促落实。坚持敢于督办、善于督办、跟踪督办的原则,对人大及其常委会形成的各种监督意见,切实抓好督办落实,使常委会的各项工作善始善终,确保了监督实效。再次,深化服务求质量。牢固树立机关工作无小事的思想,精心处理每件事情,力求做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对于“三会”及各类工作会议和活动,我们都做到超前服务、主动服务、细微服务,确保了会议和活动的圆满成功。
二是细心服务于人大代表。认真落实重大事项向代表通报制度,发放专用信封,设立热线电话,开辟了代表反映民意的“绿色通道”。为每名代表订阅了“两刊一报”(《山东人大工作》、《民主与法制》、《人民权利报》),并办好《人大工作》、《直通代表》等内部刊物,为代表知情知政提供了更多信息。定期举办代表培训班,提高了代表依法履职的能力和水平。加强代表小组制度建设,突出做好农村经济、财经城建、教科文卫和法制4个专业代表组的指导服务工作,确保了活动实效。加大代表建议督办力度,不断提高了代表建
议办理的办结率和满意率。
三是用心服务于人民群众。人大信访工作是机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大机关为群众服务的重要渠道。我们耐心接待群众来访,及时转办信访事项,加强跟踪督办,倾注真情、满怀真诚地做好来信来访工作,妥善处理了一大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全力做好“携手企业千人行”、“科室联村、牵手百姓”以及贫困村庄的结队帮扶工作,为企业和群众多出谋划策、多办实事好事。机关离退休干部连续10年自愿捐款资助两所学校的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赢得基层和群众的好评。
四是热心服务于机关老干部。人大机关离退休干部相对集中,他们大多曾经担任过党委、政府的重要职务,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是我们做好人大机关工作所依赖的重要力量。为这些老干部搞好服务既是人大机关的重要职责,同时也是机关工作人员在服务中学习经验的好时机。在服务老干部工作中,我们坚持做到满腔热情,周到细致,尽心竭力,思想上尊重、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全心全意为老干部搞好服务,老干部普遍感到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