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的创新素质和高校创新教育管窥(5篇范例)

时间:2019-05-14 22:05: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校教师的创新素质和高校创新教育管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校教师的创新素质和高校创新教育管窥》。

第一篇:高校教师的创新素质和高校创新教育管窥

高校教师的创新素质和高校创新教育管窥

摘要高校教师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献身教育的历史使命感,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和能够创新,创造新理论、新方法、新手段。高等学校创新教育应遵循以学生为中心,按照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要求,着眼提高教育质量,更新教育质量的观念。

关键词高校教师 素质 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

A Restricted View on Innovative Quality and University Innovation Education

LI Dan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Law and Business School,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Wuhan, Hubei 430205)

AbstractCollege teachers should have the correct outlook on life, and world outlook, values and history mission of dedication education, have the courage to innovate, dares to innovate and able to innovation, create new theories, new method, the new method.Higher school education innovation should follow the students-oriented, focus on improving education quality, update the concept of education quality。

Key wordscollege teachers;quality;education innovation

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有力地推动着教育领域的变革和发展。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国家建设者的历史重任。在“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历史新时期,需要有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要求高等学校紧紧围绕培养创新型人才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改革。高等学校教师应具备的创新素质

在新的历史时期,高等学校担负着推进信息化建设,培养国家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的历史重任。实施创新教育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新型人才的关键,建设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师资的队伍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保证。从创新教育的角度出发,对高等学校创新型教师具备素质提出以下要求:

首先,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献身教育的历史使命感。教育事业是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发展的事业,创新是教育发展的灵魂。培养具有理论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离不开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这就要求高校教师不但要有创新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能力。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忠诚祖国教育事业观念,是高校教师兢业工作,勇于探索,积极进取,自觉培养创新精神的强大动力和力量源泉。

其次,要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和能够创新。高等学校实施创新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本要求。高校教师只有具有了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才能在自己所从事教学活动中不墨守成规,不因循守旧,才能求新、求异、求好,才能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同时,高校教师要养成多种思维方法,不使自己的思维定势在演绎与归纳形式逻辑思维的单一模式。如果教师思维模式僵化、单一,缺乏创造性思维,就不可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只有不断创新,探索教育规律和教学方法,才能不断提高教育的教学质量,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

再次,要创造新理论、新方法、新手段。高校教师开展教育创造性活动包括开拓新知、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创造新的教学方法、手段。教育随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并具有多学科知识融合特点,教育过程是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高等学校教师应在掌握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宽泛的文化知识基础上,结合国家建设发展和教学实践,创造新的理论。在掌握基本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前提下,创造性地运用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设计教学内容的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教学情景的应变与调控能力等,这样才能推陈出新,有效开展教育创造性活动。高等学校创新教育的原则

以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提高我国创新能力为目的,建立与其相适应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和教育实践活动的创新教育体系,是高等学校教育转型和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高等教育要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作为最根本的任务,强调教与学的双向交流,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入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既要学到知识,又学会探索。因此,高等学校在实施和开展创新教育中要准确把握其要意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提倡和激励他们做学习的主人,及时肯定学生的求异思维,改变习惯于用已有的知识解决现存的各种问题的维持性学习模式为创新性学习模式,使学生以主人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二是 “在创新中求统一”。高等学校的教育对象都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应针对不同学生和不同专业,把教和学的创新有机地统一起来,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有机地统一起来,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有机地统一起来。重点培养他们运用知识科学认识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三是师生平等。高等学校教师要树立与学生平等的观念,营造一种宽松、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善于在这种氛围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使每个学生都有自由地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挖掘他们的创新潜能,并有效促进其创新思维才能的发展。四是在开放的环境中探索。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制定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组织教学,构建自主、开放、探讨的学习方式,交给他们一些富有探索性的实践任务,给予开展探索性活动的广阔时空,不断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使理论和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五是鼓励质疑。高等学校教师应具备与学生探讨和争论问题的勇气,鼓励培养他们质疑、问难的能力,激发其创新思维。生疑,是思维的开端和创新的基础。“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高等学校创新教育的实现路径

首先,要按照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要求,着眼提高教育质量,更新教育质量的观念。只有结合社会需求,科学确定新的教育质量观念,才会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才会真正认识到,没有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就是没有培养出能够适应未来信息化建设的合格人才,就是高等学校教育的重大失误。

其次,注重拓宽知识面和培养创新能力。一是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拓宽知识面之间,注重拓宽知识面。我国的信息化建设,不仅要求建设者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而且应具有宽厚的基础知识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因此,高等学校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应加大拓宽学生知识层面的力度,使其形成灵活的知识结构,提高知识整合的能力,为提高创新能力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在传授知识和培养创新能力之间,注重培养创新能力。高等学校应改变人才培养的导向,变革传统的高等学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既从掌握知识的多少来衡量教育质量,也要特别注意从能力和素质的角度衡量教育质量。破除读死书、死读书的教育倾向;培养勤于思考,善于质疑,敢于提问,能于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素质人才,使教育培训不再是机械训练和应付考试的枯燥过程。

第三,营造平等、民主的良好教学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一言堂,满堂灌”教学方式,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掌握现成的理论,更要引导其懂得这些结论是如何获得的。要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努力去发现新的理论;在了解现成结论的同时,又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去突破现成的结论。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突破传统的教育方法,营造民主平等的良好教学氛围,开设内容广泛的讲座,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善于与学生展开争论,为学生创造良好地学习研究条件。允许根据自身发展的需求自由选择课程,引导他们用科学的批判态度参与教学活动。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潜能才能被充分开发出来,高等学校才能培养出适应信息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春玉.创新教育学.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2.[2]华长慧.创新教育百例创新教育百忌.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4.[3]孙洪敏,韩学军等.创新思维的哲学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7.

第二篇:高校创新教育

学号1100500235 姓名:原亚欣 学院:电信学院 班号:1005104 任老师,您好,我上个学期也选了你的知识产权课。当时是因为专业课考试,自己断网了,没有看到您发给我的邮件,后来看到的时候时间已经过了。所以作业没有交全。

为高校创新教育谏言

摘要:国家把创新教育、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作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主攻方向。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高等院校的重要使命。然而,当前高校创新教育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应试教育下形成了大学生创新意识的障碍;教师的创新素质缺失;缺乏完善的法律制度的保障;知识产权未能全面普及。根据上述问题,高校创新教育的根本出路为:强化创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建立制度保障下的创新教学的基本环节,加强学生的自主创新教育。

关键词:创新 创新教育 知识产权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高校正面临着由强调知识灌输的传统型教育模式向强调以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现代型创新教育模式的转变,目前,我国高校已开始重视创新教育,但创新教育的具体实施还未进入规范化阶段,我国高校创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投资、学生的自我创新意识、创新教育成效等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都有较大差距,影响了高校创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当前高校创新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应试教育下形成的大学生创新意识的障碍

应试教育下,分数为本,教师和家长形成了挑错教育的思想观念,仿佛把孩子的错误“挑”没了,孩子就完美了。由于教师、家长热衷于挑错,很少允许学生精神发散。灵感的火花,大胆的想象力,都被扼杀了。大学生也为此形成了思维定势、从众心理和信息饱和等心理状态,成为严重束缚他们创新意识的主要障碍。

(二)教师的创新素质缺失

大量文献和国内的有关调查结果均显示:近年来我国各高校不断扩大招生,师资力量匮乏。每个教师都是超负荷的教学工作量,很少或根本没有时间搞教学研究和科学技术研究。大多数高校教师的创新素质令人堪忧,主要表现为创新意识不强,创新精神不足,创新能力不高及创新人格不健全。缺乏具有产业背景和行业经验的师资力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非常有限,毕业的学生不适应社会的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在为社会提供人才支撑方面的作用。

(三)知识产权的普及及重视程度不够

知识产权是指法律赋予智慧成果所有人对其特定的创造性智力成果,在一定限期内享有的专有权利。它具有无形性、专有性、地域性及时间性的特征。知识产权也是对创新成果的保护。一个国家知识产权的创造和占有量最终仍取决于这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而如何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获得、保护、管理和运用的能力,就在于知识产权教育的普及。

目前,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

1、知识产权师资力量质乏

知识产权教育师资匾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知识产权教育的师资数量不足;二是教师缺乏专业知识背景和实际教学经验。

2、知识产权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不合理

目前,多数院校没有把大学生在大学阶段接受知识产权教育纳入教学计划,非法学专业学生的知识产权教育几近空白,仅仅是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一章,部分教师对其内容或者一带而过,或者干脆删节。在授课过程中大多偏重于法理教育而缺少实务技能教育,教育方法单一,缺乏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性来设计其教育的特色内容与方法,从而难以系统提升学生对知识产权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这样也造成了高校对大学生的知识产权教育重视程度不够。许多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领导对知识产权教育的层次性认识不足,没有将知识产权教育放在应有的高度。据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高校学生中接受过知识产权有关教育的不足总人数的5%。

二、高校创新教育的出路

(一)更新教育观念

教育观是指导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最高指导原则。新的教育观念包括新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人才观: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人才的根本标志;质量观:当前要大力倡导和宣传“创新性”质量观,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定思想观念基础;教学观:教学工作要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在发掘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全面发展。

(二)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

高等学校要全面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当务之急是要培养大批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教师通过自己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不但可以引导学生探索专业前沿,养成专业意识,提高专业能力,缩短创新周期,更要使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能够体验创新情感,养成创新人格,成为具有强烈创新意识、熟练应用创新思维和技能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三)知识产权的普及教育

1、高校树立知识产权普及教育观念

将知识产权教育纳人正规的教学体系,将知识产权课程纳人高校教学大纲,列为学生的必修课,使每一个大学生在校期间都掌握相应的知识产权知识,从而学会运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成果和尊重别人的知识产权成果。另一方面,要成立相应的教研室或研究机构,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案,明确学校知识产权教育方面的发展方向以及工作部署,安排落实有关的教学教材和课程设置。

2、加强师资力量

师资是教学的主体,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开展高校知识产权教学活动,提升教学质量的保证。师资短缺问题可以从三方面解决:一是自主培养;选派本校有一定基础又具有其他学科背景的教师或知识产权管理人员进行知识产权系统培训,整合到知识产权专职教师队伍中来;二是引进人才;引进一批具有跨学科背景的高素质教学人才,将精通经济学、法学、科技等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吸引到知识产权教师队伍中来。三是外聘兼职教师;聘请优秀的知识产权律师、代理人、法官以及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兼职授课或在学校开办专题讲座,弥补专职教师实践能力较弱的缺陷。

3、拓宽知识产权教育渠道和丰富教学内容

拓宽知识产权教育渠道主要有以下3种途径:一是通过知识产权法选修课;二是校内外专家以专题讲座或系列讲座的形式讲授知识产权的知识和前沿动态;三是通过校园展板、条幅、宣传小册、校园广播以及网络等媒体并配合国内有关部门的宣传活动,向学生普及与宣传知识产权方面的基本知识。在教学内容上有点有面,点面结合,可以案例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演讲课和讨论课相结合、多媒体教学、模拟法庭等多种形式丰富教学内容。

(四)建立促进大学生自主创新的教育体系

大学生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培养自主创新能力,树立创新意识。具体地说应该做到:勤于实验观察,树立创新意识;努力学习课程知识,掌握创新思维方法;积极参与科研项目,锻炼创新技能。这就要求教育者注重树立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要注意发展学生的良好人格。

索引:

[1]〔美〕A·J·斯塔科著.刘晓陵译.创造能力教与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7):53-54.[2]何建东.论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大众科学,2007,(13)

第三篇:浅议地方高校创新教育(范文)

论文题目:浅议地方高校创新教育

题目:浅议地方高校创新教育

班级: 1209班

专业:印制电路技术与工艺

学生姓名:刘志鹏 指导老师: 赵婷

日期:2012年4月5日

浅议地方高校创新教育的论文

浅议地方高校创新教育

关键词:高校、创新教育

摘要:本文论述了地方高校的创新教育。从推进创新教育的必然性的原因和构想创新教育蓝图等几个方面浅议。

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的教育事业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可是教育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根据社会各企业单位对用人的要求,学校素质教育重在创新。

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后,全国上下非常重视素质教育。可是对如何推进素质教育还存在一定的误解,比如为了加强基础课,就大量增加基础课学时;为了拓展知识面,就大量开设各种课程;为了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学生进校时还选专业,在大学一年级的第二学期就有选修课,这些变化,虽然形式上挺不错的,可我觉得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因此,高校推进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要特别重视创新教育。

一、素质教育是谁提出的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比较全面地提出了素质教育思想,在教育对象方面,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原则:主张人不论出身贵贱,不论品行善恶,不论聪明愚笨,不论年龄大小,不论是否有了职业,都可以而且应该接受教育;在教育内容方面,孔子重视品德教育、美育陶冶和体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人格得到全面发展;在教学方法方面,孔子先于苏格拉底首创了启发式教学法,他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实行“因材施教”,主张教学相长,以师生共同讨论作为经常性的教学形式,全面总结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全面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推进教育改革有着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素质教育应运而生,早在1982年即被提出,党和国家坚决反对片面追求升学率即反对应试教育,坚决实施素质教育以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新课程改革应当知难而进。我们要拥有创新的理念,创新的精神,创新的行动才可以谱写21世纪的新篇章!

二、实施素质教育必然要创新

何谓素质教育?何谓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根本宗旨

浅议地方高校创新教育的论文 的教育,在教育的各大环节中,全面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教育。创新教育就是以先人的教育为基础,创造新型的教育,从而促进教育的发展为目标的教育。

(一)、推进创新教育,方可解决素质教育中的矛盾

马云说过一句话:“我永远相信只要永不放弃,我们还有机会的,最后,我们还是坚信一点,这世界上只要有梦想,只要不断努力,只要不断学习,不管你做的如何,还是那样,男人的长相往往和他的才华成反比。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对大部分死在明天的晚上,所以每个人都不要放弃今天”。这也印证了素质教育中的矛盾是可以解决的,创新教育就是解决它的砝码。在中国的中小学阶段,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人文素质是不现实的,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是不可能的。因此,推进创新教育须在高校才能实现。对于现在的大学,他们实质上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可是某些高校眉毛胡子一把抓,没有抓住自己院校的本质矛盾,盲目服从,我只认为是行不通的。古人云:做事需变通,通则变,变则通。又如毛泽东在红军长征时,对于苏联以城市包围农村的战略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他经过分析,制定出“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方针。哈佛大学校长普西说:“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江总书记在上个世纪就多次强调: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的不竭动力。显然,创新素质是极其重要的。

从中国的现状来看,推进素质教育,在100年是不需要改革的。抓住创新就能推动发展。创新教育是培养人的智力能力,从而直接、间接地提高人的心灵世界,进而促进教育更高发展。在建国初期,公家单位都是人人所羡慕的,因为当时每个人的工资是固定的,即铁饭碗,我调查了我们村的一些人,他们说:“整天只在上下班的循环中度过,谁还想其它的事。”我仔细想了许久,难怪中国在当时发展停滞了10年。丰泽丰雄先生曾说:“一般来说,靠工资为生的人,常常把眼睛看着上司的残渣和浅薄的自己,这时方感碌碌无为,人生如梦。而井上宫雄先生则指出:“员工既在公司里工作,又在业余时间里搞发明,自己的生活就会生动活泼,就会发现未知的自己,发现自己在社会中存在的意义。”由此可见,浅议地方高校创新教育的论文

创新是古老大海上的一叶方舟,崭新的风帆扬起一片新的源泉;创新是绿茵草地里的一朵花朵,嫣红的花蕾绽放一抹新的希望;创新是苍苍蓝天中的一个太阳;灿烂的光辉闪耀一道新的永恒。创新会促进人的心灵世界。

(二)、推进创新教育,使教育辉煌于未来

人类从古猿到山顶洞人,再到现在的人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为什么人类能有今天这样的成就,而其它动物则没有呢?主要取决于人类有了教育,通过教育,使人类的大脑运转更灵活,智商更高,也可以从人类一代人比一代人更有创造力中可以看出。教育在中国古代是以科举制,经历几千年,当时的教育可以说弊端百出,又没有创新,一直停滞不前,使中国到近代落后于西方国家。而到了新中国成立,教育事业一直改革,促进了教育的进步,进而促进辉煌的未来。

创新最早是柏林大学应用与实践的,当时创始人洪堡主张科学研究应是高校的第一任务。他说:“科学是与高等教育联系在一起的,唯有通过学术研究,科学交流以及对整个世界的反思,才能培养出最优秀的人才。”故大学学生学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通过学知识来理解未知的知识,进而创造新的事物,在他的主张下,柏林大学从成立一开始就高举教学与科研统一的旗帜,很快他的大学就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其后整个德意志大学都效仿它,到了20世纪初,德国已成为世界科技中心,人才中心。美国后来也引入德国教育模式,综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改革创新,也取得了巨大成绩,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重视科研创新。从知名的大学来看,大部分高校来自欧洲、美洲,可想而知,为什么了吧。总之,我们推进素质教育时应当重点抓好创新教育。

(三)、构想创新教育蓝图

如何构想创新教育呢?自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1.解放思想,方能为创新教育提供推进条件

解放思想是创新教育的基石,奠定好稳定的基石,才有可能使创新融入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在清王朝时期,封建制度---闭关锁国,已是落后的制度,致使中国的发展跟不上世界的发展,要想中国适应社会的发展,从根本上解放思想,就有后来的戊戌变法,洋务运动等,虽然形式上失败了,可我觉得实质上是成功 3

浅议地方高校创新教育的论文 的,这种思想开始融入老百姓的心中。由此,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提倡创新教育先解放思想。这也是为高校提倡创新教育提供良好的基础。

2、创新的模式教育应进一步重视

在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形式下,传统意义上的培养人才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2006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两院士大会上强调指出“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

①、明确培养创新人才

当代构建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知识是学生自己构建的,教师的讲授表面上好像是在传递知识,实际上只是在帮助学生自己构建知识。故我们应重视这一理论来培养人才。我国的高等教育法对此已有明确的规定,明确培养创新人才,使他们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新型创新人才。

②、在教材中贯穿创新教育理念

在教材的选备中,更新教材内容,把一些过时的课程及教学内容删掉,适当增加新时代发展需要的内容。开设创新教育课程,聘请学校有知名度的教授授课,更为重要的是开展创新性强的实验,真正使创新教育贯穿整个教育中。

③、适当地将教材编写的有创新

在编写新教材时,要求“面向未来”,把该学科最前沿的内容融入到教材中,结合实际与理论,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上下功夫。其中,可编写些小发明之类的文章等等。

3.大胆实践创新教育 ①、少讲,多思考

少讲不是讲的“少”,而是少的基础上精讲,对于问题,做到举一反三,多角度简答,我觉得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可以进一步扩展。如果一堂课,只有老师讲,学生听,会使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下来后觉得没听懂呢?为什么呢?主要是由于没经过大脑思考,只会有暂时的记忆,形不成自己的思维,这时就会忘。经过了大脑的思考,加上自己思维的理解,就会听懂老师讲的知识。

②、多设疑问

浅议地方高校创新教育的论文

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池田菊苗教授博士,一次妻子做了一碗海带汤,他觉得异常美味,问妻子是否放了其它调料,答没有,于是开始分析化验海带的成分,提炼出谷氨酸,开办了味精厂。引用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多思考,多疑问,有时可以创造奇迹。因此,高校应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能力情况,让老师留下课堂疑点,鼓励学生在课外思考。

③、积极讨论

讨论不要让学生理解成是一种形式,要深刻认识其重要性。讨论不以结果为目标,而讨论的过程是否精彩为目标,在讨论中,教师应当参与其中,发表意见,与学生融为一体,达到乐观向上的合作,学生没有拘束的状态。实践表明充分的讨论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高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④、时刻体现思维创新

思维形式有正向思维、逆向思维等。根据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他们的思维,在这里我想说,重点培养逆向思维,即要有“司马光砸缸”的思维,我想一般人的思维是“救人离水”而司马光面对紧急险情,运用逆向思维,果断地用石头把缸砸破,“救水离人”救出生命。这种思维值得我们学习。

(四)、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1、环境的作用

一个良好的环境可以孕育一方人才,有句成语叫做:“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比喻人生活在好的环境中,能学习成为好人。这就是说好的环境有利于人控制情绪,抑制行为,同时还能够起到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启迪智慧、激发灵感的作用。作为学校应该努力搞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这是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教育学家指出: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环境的建设。可见,学校既要教书育人,又要环境育人,二者相得益彰。反之,一所学校,没有校规、校训、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明确,沟通不顺畅等等,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学习,人的心情压抑又怎能塑造美的心灵,培养好下一代呢?因此要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特别是学校,要结合办学方针和学校的特点,重视和加强学校的环境建设,优化教育环境使环境发挥正向作用!即创新教育的环境也应实施。

2、改善创新教育环境

浅议地方高校创新教育的论文

第一、通过各种途径,形式,渠道推进创新。必要时聘请国内外一些一流专家就学科发展做报告,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如:科研成果展览,读书心得交流,创新设计大赛等。第二、加大创新宣传力度,让学生感受到创新的重要性,紧迫性。第三、建立创新基金会,创新教研室。第四、有奖励制度,鼓励学生参加活动。如电子科技大学则鼓励跨院选课,并设置创新学分,大力推进高校学生科技计划,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科技创新。

总之,凡是对创新教育有利的因素,高校应实践于中。我相信,中国的教育事业会辉煌于世界。

参考文献:

[1]李毅红.创造力的培养[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张先智、许义文.大学生成才导论.[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3]刘红宁.高校素质教育核心内容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2,⑵

[4]谢梅、苗青.中国高校创新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N]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05第213期.[5]潘懋元、吴岩.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走向.[M].1996.[6]张彤.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可持续发展.[D]厦门大学.2001.[7]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八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6-06-06.[8]推进教育改革,提高在校大学生研究创新意识.[J]科技管理研究.1999.6

第四篇:创新素质

创新素质的内涵

所谓创新素质,是指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创造出某种新颖的、独特的、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基本品质或素质,这种产品可以是一种新思想、新概念、新方法,也可以是一项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一般来说,创新素质是由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个性三个基本要素组成,它们在创新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和要求。

创新意识,就是人脑在不断运动变化中的客观事物的刺激下,自觉产生的具有强烈改变客观事物现状的创新欲望,也就是具有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创新意识是创新素质形成的必要条件。创新能力是创新素质形成的核心,是衡量一个人创新素质能力形成的重要标志。是多种能力复合作用的结果,既包括创新主体对资源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也包括使创新主体资源能力得以实现的载体和外部环境所做的贡献,既包括科技成果的创造能力,也包括新产品及市场品牌的培育能力。创新能力包含三重含义,一是形成或产生新的思想、观念或创意的能力;二是利用新思想、观念或创意创造出新的产品、流程或组织等各种新事物的能力;三是应用和实现新事物价值的能力。创新能力由多种能力构成,它们包括学习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想象能力、批判能力、创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整合多种能力的能力。

创新个性是指学生往往具有独特的个人性格,其个性的独特往往是创造性的一种反应,要爱护学生的创造热情积极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五篇:浅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浅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摘要:创新创业型教师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导力量,本文分析了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的特点及存在问题,提出了转变观念、完善制度建设、改进教师评价机制等措施,以推动创新创业型教师队伍建设。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 教师队伍 制度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7-0120-01

一、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特点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人才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迫切需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已成为共识。[1]

创新创业型师资是高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保证。高校创新创业型教师具有以下三大特点:一是掌握专业知识具备科研能力,大学教师应当掌握全面的专业知识,具备探索专业前沿知识的科研能力。二是具备实践能力,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应擅长专业实践,具备实践操作基本能力,善于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三是有职业素养具备创业指导能力,教师应具备由专业科学研究向创新创业实战转化的意识和指导学生实践的能力,学术创新的目的不仅仅是推动学术水平的提升,还应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在创新活动中体现创新与创业过程的统一。[2]此外,教师还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在言传身教中向学生传达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勇于创新、协作共赢的精神。

二、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存在问题

现阶段,我国高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力量严重不足,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具体表现在:

1.创新创业教育思想观念不强

部分教师仍旧使用传统的教育观念采用灌输式教学,忽视了对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不够。另外,多数教师自身创新训练不够,缺乏创业意识,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指导能力有限。

2.师资队伍结构比例不合理

第一,师资队伍数量不足。全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需要足够的师资力量。创业教育采用小班“项目式”教学模式对创业教育教师需求明显增大。第二,缺乏创业骨干教师。创业教育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了解经济学、管理学、创业学等相关理论,并且具有创业实践能力,而现实中具备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双重”能力的骨干教师较少。第三,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不合理。部分高校教师引入机制不完善,出现了师资队伍中的高水平学位率偏低和年轻教师比例过高等问题,导致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不合理。

3.创新创业教师管理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缺乏相应的制度保证和政策激励[3],关于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引入、培训、考核管理、综合评价方面一系列制度尚未完备,缺乏针对创新创业教师的系统培训和成长路径规划,影响其积极性。

三、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路径

1.切实转变观念,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高校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以服务于创新型社会为方向,深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改革,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与模式,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工作的融合,加快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多层次与立体化建设。

2.完善制度建设,优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结构

首先,建立严格的选拔机制,严格选拔聘用创业导师,从实践经验、专业水平、创新能力、创业指导水平等方面综合选拔创新创业教师,保证师资的优良素质。其次,落实创新创业教师的培训,学校本着“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一方面定期组织创新创业教师外出参加专业培训或到企业挂职锻炼,一方面积极聘请创新专家、创业企业家等对教师进行企业实战、创业体验等培训。最后,依托教育主管部门、政府和外部企?I在政策、资金、实践场地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加强创业实践基地的建设,为教师进行创业体验创造条件,提高教师指导学生创业实践的水平。

3.改进教师评价机制,激发教师创业教育能力

与传统的专业理论教学评价不同,创新创业教育更需要评价教师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专业知识向创业实战转化的能力、对学生创业实战的指导能力,因此,对于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评价不该局限于现有的评价机制,应探索创业指导工作折算教学任务课时量、创业项目纳入教师绩效考核等具体办法,认真解决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资格认定和职称聘任的问题,妥善解决从事创业实践指导的教师的职称晋升问题,激发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发展。

四、总结

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以高校为主,在政府与企业的支持下长期坚持、不懈努力。只有深入转变思想,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完善制度建设,改进教师评价机制,才能全方位推进高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为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平台和保障。

参考文献:

[1]张红梅.基于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师队伍建设[J].继续教育研究,2016(4):21-23.[2]高国平,钱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互动融合中的师资队伍建设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16(23):51-52+101.[3]赵紫妤,周玲.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高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33(5):90-94.责任编辑:杨国栋

下载高校教师的创新素质和高校创新教育管窥(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校教师的创新素质和高校创新教育管窥(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看法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一点思考 摘要: 关键字: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临床医学卓越创新班卓越工程师 2015年5月4日,针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的现状,国......

    创新教育形式提升官兵素质

    创新教育模式激发学习动力提升官兵素质 ——怀化消防支队依托“红门大讲堂”创建“学习型机关、素质型警队”纪实(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习是进步的源泉和......

    高校教师党员管理创新研究

    高校教师党员管理创新研究 经管院刘宇辉 摘要:在新的经济和社会形势下,高校教师党员作为全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其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极有必要,本文着重......

    创新高校班会形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创新高校班会形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田艳燕闫世东汪翠琴(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16)摘 要: 主题班会是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进行组织、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的......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创新素质的提升论文范文合集

    摘要:时代的发展与变迁,推动着教育体制不断变革,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所面临的工作任务愈加繁重,除了日常基本的工作任务,还可能随时面临新问题,这样对于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来说又面临着......

    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任重道远

    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任重道远 2016年12月22日 10:43:17 来源: 中 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精神,......

    浅谈如何创新高校办公室工作

    浅谈如何创新高校办公室工作 高校办公室承担着文稿写作、管理服务、参谋、督查督办、来信来访等众多职能,其管理水平、服务质量、执行能力、工作效率的高低,直接反映出整个学......

    高校党建工作方法创新

    高校党建工作方法创新 高校党建工作已经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高校党建工作也有某些不适应。高校党建工作必须站在全面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