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传染病护理存在的风险与预防措施的分析
我国传染病护理存在的风险与预防措施的分析
【摘 要】近年来,随着公众医疗健康知识水平的提高,自我保护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医疗护理承担的风险则越来越大。传染科由于病人的传染性,加强对于护理的风险防范,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对传染病护理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以后,接下来对于其预防措施进行进一步阐述。
【关键词】 传染病 护理 风险 预防
引言
传染病具有流行性广、隐蔽性高、突发性强的特点,在给人类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的同时也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伤害。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传染病防治依旧是公共卫生事业的核心问题。从2004年我国修订实施的《传染病防治法》中对医疗机构在传染病防治过程的相关规定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的具体工作均由护士完成。因此,分析我国传染病医院在传染病护理及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从而为应对突发传染病的防控提供实践基础与借鉴十分必要。我国传染病护理存在的风险分析
1.1 传染病护理管理方面的风险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传染病护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能落实到位,虽然制定了名目繁多的制度、预案,但最重要的还是执行的力度。执行的力度不够显然是一个大问题。一旦传染病的护理管理不到位,很容易引起病人的愤怒的发生。传染病的病人护理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需要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对于病人不能简化流程,需要按照流程来,不能“简化操作流程”而重业务轻“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是传染病护理风险因素的重中之重。
1.2 护理操作中的风险
很多传染病护理的低年资的护士没有认真对待工作,只是凭借主观的意愿办事,不履行严格的流程手续,这是造成医患之间的冲突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人们对于道德知识以及对于医务人员的道德素质的给予了更高的要求,伦理知识的缺乏所导致的医患矛盾增加,医护人员如何协调个人隐私与维护公众利益之间的冲突、如何将尊重个人权利与强制隔离治疗统一起来等问题,都给医护人员和管理者带来了新的挑战。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对于护理病人的心理需求的满足以及伦理知识的高度我国都远远没有达到这一水平。
1.3 服务环境的风险
服务环境对于病人的康复来说显得尤其重要。传染病的护士不仅仅需要在容易传染的危险下工作,还需要应付当病人多的时候环境的嘈杂,所以,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对于传染病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降低传染病护理风险的一个重要手段。
1.4 医护人员自身职业防护能力欠缺
部分医护人员的消毒、隔离意识淡薄,缺乏对传染病的警惕性,疏忽了自身防护。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缺乏、防护技能不足导致其在从事传染病防治工作时身心压力加大,对工作充满厌恶,影响了工作效率,增加了防治成本。预防措施分析
2.1 开展继续教育和技能培训
2.1.1 传染病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医院应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采取课堂常规教学、经典病例讨论、远程专家教育等多样的方式进行传染病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常见传染病的病因、病理、病原微生物、临床表现、防治方法。对经过培训的人员进行不定期抽查,强化护理人员对相关理论知识和护理技能的掌握程度。同时,可选拔表现优异的护理人员参加国家组织的新发传染病防治与护理的培训,学习新的理念与技能,提高护理水平。
2.1.2 加强护理伦理知识的学习尽管我国医学院校的护理学专业均开设了“护理伦理学”课程,但部分护理人员依然缺少护理伦理理念,没有接受过完整的伦理学知识的学习。针对这种情况,医院应开展护理伦理学知识的教育和培训,使护理人员系统了解和掌握伦理学的基本概念、基础原则及医护人员自身的职责与义务。除此之外,护理部门还应对典型的临床伦理案例进行宣讲,通过案例分析,加强护理人员的伦理决策能力,从而妥善处理临床护理中发生的伦理冲突,提高护理水平。
2.1.3 加强自身防护能力的培训医院应根据自身传染病区的特点,制作病区流向图,同时对传染病区的防护提出具体要求。医护人员应对传染病房的布局、着装要求、污染物的处理全面了解。掌握创伤性操作的个人防护原则,进行重点骨干的培训。只有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得到增强,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才能安心、准确地进行病患的处理,提高诊疗水平。
2.2 提高患者的风险防范意识
传染病护理风险的发生不仅仅只是与护理人员有关,还与患者自身缺乏防范风险意识有关。所以,传染病病人由于其特殊性,在入院必须进行入院教育,对于风险进行详细分析和讲解,特殊的检查、治疗和药物应详细告知患者其目的、具体操作方法、操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注意事项。在患者出入较多处,如开水间、洗漱间张贴安全警示语,保持地面干燥,可使用防滑垫。对老年患者实施跌倒风险评估,对跌倒风险评估分高的患者,提前采取防范措施。
2.3 推行人性化护理制度护理的实质
在于为病患带来人性化的服务。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中,应严格遵循隔离规定,遵守自我保护原则,在此基础上推行“社会-生理-心理”的整体护理模式,对病人进行人文关怀。护理必须以病人为中心,护理人员应具备一定的沟通技巧,能与传染病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病人的恐惧感、陌生感,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需要观察病人的心理变化,及时发现病人的心理障碍并提供心理护理。总而言之,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以爱心去关心与理解病人,实行真正的人性化护理。传染病多发生突然、传播迅速,常常对社会稳定和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危害了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医护人员在传染病的防治中起着重要作用,只有不断分析目前传染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公众传染病防治知识的普及,提高医护人员应对传染病的能力,推行人性化护理措施,才能真正发挥传染病医院的功能,做好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结束语
传染性疾病由于其特殊性,在特定条件下可能造成传染性病毒大范围传播。护理人员的缺乏;护理人员对护理存在风险认识不足;护理人员对新型传染病知识匮乏等,都是传染病护理产生风险与风险事件的重要因素。传染性疾病护理风险与风险事件发生率客观反映了护理质量。需要管理者建立科学合理的护理安全管理机构,对相关护理工作者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护理人员整体水平,并合理配置资源,依患者要求实行弹性加班政策,培养护理人员职业神圣感与使命感,从根本上降低传染病护理风险发生几率。
参考文献
[1]杜莹,张立新,毛海洲,等.维和二级医院应对传染性疾病的个人防护[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19):23-25.[2]王慧,杨蕾,安学芹,等.传染性疾病的护理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2015,7(9):291-292.[3]马丽,陆海鸿.感染性疾病科常见护理风险因素及防范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2014,21(18):144-145
第二篇:新生儿护理风险分析及预防措施
新生儿护理风险分析及预防措施
【摘 要】 文章主要结合笔者多年在医院新生儿护理中的经验和总结,着重针对新生儿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提出了新生儿护理风险的预防措施,以供新生儿护理人员参考。
【关键词】 新生儿护理 风险 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 R24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5-0203-01
引 言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自我保健意识和法律观念逐步提高,医疗护理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新生儿室作为医院的高危科室,是进行监护及治疗的重要科室,作为新生儿室的护士,只有充分认识护理工作中相关风险因素,才能有效避免风险,减少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现将新生儿室护理风险与防范报告如下。新生儿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分析
2.1 医院感染的风险
新生儿室是一个结构相对独立,相对封闭,拥有现代化仪器设备,无菌要求较严格的特殊工作环境。新生儿室是集中监 护和治疗的地方,也是院 内感染的高发区,易发生各种感染。如新生儿室内空气、物表、工作人员的手消毒不严格,新生儿使用的物品未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终末消毒不合理等,均可造成患儿的感染。当然也有患儿 自身因素,如早产儿抵抗力低下,易发生皮肤、呼吸道、消化道感染等。
2.2 新生儿损伤的风险
新生儿室是一个无家属陪护的病房,护理人员如看护不当易发生各种损伤及意外;如输注高渗液体、多巴胺、脂肪乳等刺激性药物易发生渗漏,致使穿刺部位发生静脉炎甚至皮肤坏死的损伤; 新生儿沐浴时,水温过高易发生烫伤;行蓝光治疗时,易发生抓伤等。
2.3 法律纠纷的风险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各种医患纠纷越来越多,特别是在新生儿无人陪护时,新生儿病情重、变化快,一旦发生病情变化如果医护人员与家属之间缺乏沟通,极易造成法律纠纷。另外,新生儿室的费用比较昂贵,如护理服务态度不到位,均易导致护患关系紧张。
2.4 医疗设备管理不当的风险
新生儿室存放和使用多种仪器,如使用不当可造成严重事故的发生;多种仪器同时使用 时,用电负荷过大,易造成断电、漏电,造成火灾。使用氧气时可致室内氧气浓度升高,如遇明火易发生火灾。
2.5 护理病历书写的风险
新生儿护理记录不规范,不及时准确,不能反应护理行为,出现纠纷时无法作为有力的证据。还有一些护士违反病历书写规范要求,在医嘱上代签名,代签执行时间,漏记、错记 导致差错发生,或将新生儿的年龄、性别写错而引起护理纠纷,增加护理风险。预防新生儿护理风险的措施
3.1 做好新生儿室的清洁工作,实行物品的消毒
做好新生儿室的清洁工作,做好空气、物表的消毒与监测。做好物品的管理,新生儿用物如衣服、奶瓶等用物要求一人一用一消毒。尤其对蓝光箱、新生儿暖箱、辐射台、复苏气囊等的消毒。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探视制度,工作人员应自觉遵守消毒制度,经常检查,互相督促。
3.2 新生儿意外损伤的防范
在输液的途中应经常巡视患儿,防止漏针,如有漏针应给予硫酸镁湿热敷。在行蓝光照射时应给患儿带上手套,防抓伤;眼罩确保不会滑脱,不会堵住鼻孔。应保持患儿的皮肤清洁,勤换纸尿裤,防止红臀,如已发生红臀,应给予蹂酸软膏涂抹。在新生儿辐射台注意探 头滑脱,防烫伤,经常更换血氧探头部位,防止局部受压。喂奶时注意防止呛奶引起的窒息。应经常检查患儿的手圈,脱落应及时补上,防抱错患儿。
3.3 增强护士风险和法律意识
新生儿室的患儿均是没有任何生活自理能力的特殊患儿,无家属陪护,所以护士应具有较强的责任心,细致观察病情,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树立良好的服务理念和意识,加强职业道德和医德医风的建设,要不断改善服务态度,转变服务作风,做到服务形式多样化和规范化。
3.4 健全护理风险管理机制
组织实施并建立完善的护理风险管理制度是做好护理风险防范工作的保证。制订护理常规及操作规程,如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护理会诊制度、护士长夜安全护理查房 制度等,以降低医疗护理风险系数,是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基本保证
3.5 规范护理文书的书写护理
记录是护理人员对患儿的病情观察和实施护理的原始文字记载,是重要的法律文书。护理记录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可能作为法律依据。在日常的护理记录中存在着许多法律 问题,稍有疏漏便会酿成责任,规范护理记录书写,避免潜在性法律问题发生,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对于新生儿护理记录,因新生儿会随时发生各种变化,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严密记录新生儿的护理变化,培养护理人员的观察力和书写能力,避免遗漏、错写、涂改等情况,确保各种记录的及时、准确、完整。结语
总之,新生儿室的护理是一项繁琐,责任重,难度大,风险高的工作。对于新生儿室容易疏忽的风险因素进行透彻的分析,提出切合实际的防范措施,有预见性的进行管理是减少护理缺陷,避免护理风险的发生,减少护患纠纷。
参考文献
[1]廖容,刘志霞.临床护理风险的识别与防范[J].中国实用护理,2006(8).[2]缪二梅.新生儿护理安全的防范与对策[J].中国误诊学,2007(14).
第三篇:急诊科护理风险及预防措施
急诊科护理风险及预防措施
1.护理业务技术水平低:
急诊科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岗位,就诊病人多,病种复杂,病情重且发展迅速,要求护士能快速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低年资护士是急诊护理队伍的主要力量,由于临床经验欠缺、心理素质较差等因素,在工作中容易出现失误,而急诊科又是开放式服务,一旦病人有什么不好情况,家属立刻把愤怒情绪发向医务人员,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
对策:加强培训,提高业务水平,组织学习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理程序及抢救方法,让低年资护士有章可循,规范护理操作,掌握常用的护理技术及急救技术。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定期考试。2.护患沟通不到位:
由于患者和家属的文化背景及受教育情况不一,各自对医疗的期望值不同,对疾病的认识也存在差异,所以急诊护士缺乏较好的应变能力,对家属或病人反应的信息不予重视,语言用词不恰当,沟通不统一,安排不到位等都容易激化矛盾。与临床科室之间协调不彻底,病人被“踢皮球”等,引起纠纷。
对策:尊重、关怀、温暖,爱护病人,取得病人的信任,在护理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外文化背景及对疾病认知的差异提供人性化的护理,如使用对方可以听懂的方言,在执行各种操作前提前告知患者或家属,取得同意和配合。告诉患者治疗的目的,减少矛盾发生。同时,工作中严格要求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加强与医生、工勤人员、挂号、药房、收费机其他临床科室的沟通协调,保障急诊绿色通道通畅。
3.救仪器设备老化或不完善,药品未及时补齐 :
药品失效、未能及时补齐,摆放凌乱,抢救仪器设备配备不足或未配备、老化及保养不妥,或者使用后未及时归位以及未及时充电,在关键时刻无法正常运行,故障等导致延误抢救时机,酿成医疗纠纷。
对策:保障急救药品物品完好,班班查对点清,各班下班前补齐,发现设备故障及时报修或寻找代替。保障急救物品药品在完好备用状态,确保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4.急诊人力资源不足:
急诊人流不确定,随机性较大,病人相对集中的时候工作量大,观察病情及沟通欠缺,不能及时满足病人及家属的需求,容易引起纠纷。
对策:增加高危时段的护理人力,特别是小夜及大夜(6Pm-12MN),设立二线班(备班),遇到突发公共卫生时间或其他特殊情况时,通知总值班或者夜班护士长,统一调配全员护理人力,避免因人力缺乏引起纠纷。5.法律意识淡薄:
急诊医护人员都未接受过较为完善的法律学习,对于急诊抢救无效死亡的病人,如果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病情描述不确切,医学术语不恰当,反映动态观察记录不及时,用药后效果观察记录部及时等,容易引起纠纷。
对策:定期组织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德医风建设》等相关文件及法律,增加护理文书相关知识培训。培养爱岗敬业精神,急病人所急,一切多为患者着想,了解科室工作制度及各岗位职责。6.护士责任心低
护士责任心低,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加错液体、用错药或未询问过敏史等,易引起纠纷。
对策:加强责任心教育,各班明确职责,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急诊科 杜旭航 2013.09.10
第四篇:风险评估与预防措施
上海凯钲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风险评估与预防措施
1.目的
建立并维持程序以鉴别与评估所有作业或活动的安全卫生风险,并对鉴别出的安全卫生风险以登录和区分,列出重点和优先次序,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对风险加以控制。2.范围
一切具安全卫生风险的作业或活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尘毒、噪声、触电、腐蚀、燃烧、爆炸、打击、坠落、碰撞、铰辗、刺割等危险因素,以及可能的对供应商的要求。3.权责
3.1由安全主任会同各部门安全负责人定期对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并针对性地制定预防整改措施;3.2各部门相关人员给予协助、配合; 3.3相关部门负责落实预防整改措施;
3.4安全主任对各项预防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实施监督、检查,并评核其有效性;3.5社会责任委员会进行稽查,并对不符项提出整改要求。4.程序
4.1成立鉴别与评估小组
4.1.1安全卫生风险的鉴别与评估由社会责任及安全卫生管理代理人负责。
4.1.2成立由社委会、该作业或活动的部门主管、直接参加人或代表组成的安全卫生风险鉴别与评估小组。
4.1.3小组成员需对该作业或活动有深入的认识或经验,以及具备对风险和作业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4.1.4对具重大风险和影响者,如公司内部缺乏合适的分析评估人员时,需聘请或咨询外部有关专业人士。
4.2确定鉴别与评估风险的准则
4.2.1根据公司生产经营实际情况,确定适宜的鉴别与评估风险的准则。
4.2.2安全卫生风险不仅针对人员健康伤害,也包括造成生产、财产损失及环境冲击。4.2.3在鉴别与评估安全卫生风险的过程中,须考量下列各相关项:
a.化学性危害,包括吸入、皮肤吸收、误食或错误注射有毒害之烟雾、蒸气、液体、粘液等。
上海凯钲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b.物理及机械性危害包括噪声、振动、辐射、温度、压力、雷射、微波、紫外线、坠落、撞击、机具切割、夹、卷等。
c.生物性危害,包括病毒、细菌、原生虫、昆虫等。
d.人体工学性危害,包括疲劳、作息周期的影响、超时工作的负荷、单调重复性的工作、在固定的速率中工作、精神性和其他的压力。
4.2.4在执行鉴别与评估安全卫生风险时,必须考虑下列事项所导致的不利情况: a.正常操作条件。
b.异常操作条件,包括停、开车的情形。c.突发事件、意外事件以及潜在的紧急状况。d.过去、现在以及规划的活动。4.3先期安全卫生审查
4.3.1审查的目的,在于涵盖所有的安全卫生风险,了解公司安全卫生状况,以做为建立安全卫生管理系统的基础,同时提供明确的数据与结果,作为日后持续改善安全卫生绩效的基准。
4.3.2审查必须涵盖五类关键课题: a.法令规章之要求事项。b.重大安全卫生风险之鉴别。
c.所有现行社会责任及安全卫生管理措施与程序之检视。d.以往突发事件调查结果回馈之评估。e.利害相关者(员工、工会等)之观点。4.4鉴别与评估的方法
4.4.1按照“物(不安全状态)—人(不安全行为)—环境—管理”进行分类,采用查核表、访谈、直接的检查与量测、以往的稽核结果、危害与可操作分析、假设状况分析、失误模式与影响分析等方法来进行分析与审查。识别生产过程中存在或潜在的危险因素,包括危险设备、危险物质和危险工种;4.4.2 将存在危险因素的工作分成若干顺序的步骤,并对每个步骤进行安全分析, 识别出每一个工作步骤的危险源、危险部位、起因物和致害物;4.4.3对这些潜在危险可能造成人员受伤、财产受损和生产延误的风险程度进行深入的分析、评估;通过审查,对各类作业或活动进行筛选和分类,对鉴别出的风险予以登录,并列出重点和优先次序。
上海凯钲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4.4.4 根据公司阶段性政策、作业或活动特性、成本/效益分析和技术面的取舍,对具安全卫生风险(尤其是具显著风险者)的作业或活动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以控制或降低其风险,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整改措施;4.4.5找出受到或可能受到危险因素伤害的人员,对这些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以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并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相关部门按照整改预防措施认真落实整改,以消除、减少和限制潜在的危害。
4.4.6注重对相关资讯、文献和案例的搜集、整理和分析,为后续设计、改造、控制及鉴别与评估安全卫生风险提供借鉴与指引。
4.4.5.1对已经鉴别与评估出的具重大安全卫生风险(高于某一特定程度,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生产停顿、超过一定金额的财产损失或对环境产生重大危害)的作业或活动,每半年重新评估一次;如在日常运作或检查中发现风险有增加的趋势,则应适时进行重新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
4.5 鉴别评估的频率
4.5.1引入新的具危害性的作业或活动,或者作业或活动重要构成要素发生变更,有关责任人应及时将情况报社委会,由社委会组织鉴别与评估小组适时进行风险鉴别与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措施。4.5.2每年对中度及以上风险重新鉴别与评估一次。
4.5.3根据重新鉴别与评估结果,维持对重大安全卫生风险登录表之更新。4.6 安全委员会负责本程序的制订、审查和修订。
第五篇:2022年五一假期相关传染病风险及具体预防措施
哮喘是不可治愈的疾病!八大风险因素要警惕→
央视一套
2022-05-03
21:15
据《央视一套》2022年5月3日消息:今天(5月3日)是世界哮喘日。近年来,我国哮喘的患病率迅速攀升,20岁及以上人群哮喘患病率为4.2%,患者人数达4570万。哮喘有哪些症状?该如何预防?
一、哮喘
(一)哮喘有哪些症状?会对日常生活产生什么影响?
1、哮喘是一种危害极大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
2、每当哮喘发作时,患者就会出现喘息、咳嗽、胸闷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
3、哮喘还有反复发作的特点,使呼吸道炎症不断加重,最终导致气管发生不可逆变窄,对肺功能造成永久损伤。
4、一项在我国30个城市三甲医院的调查发现,有近80%的患者因哮喘而限制或停止运动和日常活动,近40%的患者限制或避免社交活动。
5、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黄克武介绍:哮喘是不分年龄的疾病,无论是儿童、成人还是老年人,患病率没有差别,同时,哮喘也是不可治愈的疾病。
(二)调查显示
、我国哮喘的疾病控制率不到三成,青年患者控制不佳尤为突出,17.8%的轻度哮喘患者在过去12个月中,至少出现过1次急性发作。实现哮喘控制有三个关键点:坚持治疗、规律监测、定期评估,缺一不可。
(三)急性发作才用药?
1、专家:最大的误区很多人对哮喘治疗的印象,是突然发作时马上用药缓解,其实,这是在哮喘治疗中最常见的误区,也是患者中很普遍的现象。
专家说: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症状消失不代表已经痊愈,要坚持长期规范治疗,而不是只有急性发作时才使用药物。
2、治疗哮喘的药主要有两大类
第一类是大家熟悉的针对哮喘发作时的喘息、胸闷、气短等症状,用来缓解气道痉挛的,叫缓解药物。
第二类是针对慢性气道炎症的药,在患者没有症状时,也要坚持使用,如糖皮质激素,叫控制药物。
3、临床医生介绍:许多患者对激素有抵触心理,其实,吸入糖皮质激素主要作用于人体的气道,副作用非常小。
研究结果表明,经过规范药物治疗,接近80%的哮喘患者可以达到良好控制,哮喘发病在14岁以内的,只要及早干预,95%可以达到完全控制。
4、有效控制哮喘
目前医学界对哮喘的具体病因,仍然没有确定,但现有研究表明,哮喘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遗传因素无法控制,但可以远离有可能诱发哮喘。
二、八大风险因素
(一)过敏原
尘螨、宠物毛发和皮屑、蟑螂等为常见室内过敏原。树木花粉以及蒿草花粉、雾霾、汽车尾气等为常见室外过敏原。
(二)气候变化
有研究表明,患有哮喘的人更容易在冷环境下出现咳嗽、气短等呼吸道症状,这提示吸入冷空气会引起哮喘患者气道功能发生改变。
(三)食物过敏
食物过敏可诱发哮喘发作,也可以加重哮喘的程度,是哮喘控制不佳的主要因素之一。
(四)吸烟
吸烟不仅是哮喘发作的触发因素,也是导致哮喘难以控制的重要原因。
(五)感冒
感冒后可引起气道反应性增高,如果冷空气持续刺激,可引起气道痉挛,进而诱发或加重哮喘症状。
(六)药物
有的人在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解热镇痛药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可能会出现哮喘的剧烈发作,这是药源性哮喘。
(七)剧烈运动
运动时需要大量氧气,会用口呼吸,而吸入的空气没有经过呼吸管道,如果大量吸入会诱发哮喘。
(八)情绪变化
哮喘虽然不是心理疾病,但是情绪变化强烈,比如大笑、大哭、愤怒或者恐惧都可导致气道狭窄,加重哮喘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