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若干问题探讨
【中国期刊库】——接受各类学术论文发表、投稿,和各学术论文评奖评优,教育教学类论文尤为欢迎。
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若干问题探讨
张伟
摘 要 循环农业经济在循环经济体系中属于一类实用性方案,尤其在新农村建设政策覆盖落实背景下,能够更好地迎合可持续和科学发展理念,但是涉及政府领导的宣传、组织配套工作要给予进一步的调试修缮。笔者的核心任务是针对目前我国循环农业经济发展期间的诸多问题加以提炼整理;同时,制定妥善化处理措施,希望为我国粮食安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加丰富的指导性建议。
关键词 循环农业;农业经济;粮食安全
循环农业经济,就是依照既有生态科学发展理念,配合最新高科技设施和操作手法,进行一切生态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可持续开发利用;同时,避免农业生产中物资投入量和废物排放量的过度增长结果,至此衍生出集合农业种养、农科技、农供销等功能的良性循环发展体系[1]。想要切实将当中弊端状况处理完毕,最有效的办法便是大幅度提升既有资源开发利用实效,推动农业和农民同步增收进程。至于细化的整改方案内容将具体如后续内容阐述。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遗留的问题
1.1 水资源严重短缺
透过以往实际调查结果认证,我国农业用水占据总用水数量的70%左右,限于我国农业生产季节、干旱性隐患深入状况,不同区域农业资源约含70%需要加以灌溉,因此灌溉用水数量开始提升至农业总体用水数量的90%以上。截至目前,我国农业灌溉和工业发展,已经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长此以往,涉及地下水资源紧缺、河流断流、土地沙化等生态环境危机都将接踵而至。需要加以强调的是,因为农村专业化生产知识和技能的缺乏,使当地灌溉用水浪费现象广泛分布,实际利用实效性系数连0.475都不到,整体上几乎包含1/2以上的水资源被白白浪费。由此看来,及时布置拓展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是落实目前我国农业用水合理性节约指标的必要途径,应该引起广大农民的深度瞩目。
1.2 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极为严峻
大多数农业生产管理人员,都盲目地将注意力集中投射在农产品数量和后期经济效益增加结果之上,对于农产品安全可靠质量几乎未曾上心。毕竟化肥、农药等使用便利,因此涉及以往畜禽粪便作为农田肥料的模式开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这无疑令牲畜养殖和农作物种植产业滋生分离迹象,畜禽粪便随意堆放现象极为普遍,对于当地生态环境协调性自然造成较大的创伤[2]。须知,尚未经过调试的畜禽粪便污水内部,保留较多数量的氮、磷物质,至此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广泛覆盖;再就是经过养殖场内部氮、硫、甲烷等有害气体的暴增,已经严重影响周边人民正常生活、工作、学习秩序,严重情况下,更可直接对人民身体健康造成侵蚀威胁。
1.3 农副产品资源实际应用效率过低
想要更好地发挥出农业社会化服务控制体系的价值地位,标准适应路径便是开展农业产业化改革项目,其作为农业后期产出效益的全新经营控制体制,主张针对传统农业生产营销模式加以系统化整改。但是透过现阶段我国农业产业化规划状况观察,其仍旧深陷于初步探索阶段之中,包括各类农村住户参与能度过低、产业化组织具体竞争发展潜力不足、农业产业化辐射效应无法倾数绽放等,当中最为严峻的便是农业产后副产品应用效率不高问题。
另外,农业耕地面积处于持续缩减之势。结合过往调查结果分析,我国平均每8 a左右,农业耕地资源就会同步缩减0.083亿hm2,如若随意放纵不管,相信不用超过两年,必然就会冲上警示红线。目前,我国最基础的国情便是过多人口和较少耕地资源的冲突现象,可是因为部分农村区域经济、科技和人才的欠缺,使传统粗放式农业经营管理模式仍旧延续,包【中国期刊库】——接受各类学术论文发表、投稿,和各学术论文评奖评优,教育教学类论文尤为欢迎。【中国期刊库】——接受各类学术论文发表、投稿,和各学术论文评奖评优,教育教学类论文尤为欢迎。
括由牲畜完全承担农业生产主要支持动力供应任务,凭借家庭为单位进行农业规模化经营控制、农业生产时刻抵受突发性自然灾害的侵蚀危机等。面对此类状况,我国必须集中一切技术、政策性手段,进行眼前的农业生产人口数量众多、耕地资源数量过少的矛盾协调应对,至于具体的应对模式便是令农业生产借由粗放式快速地朝向集约式经营方向过度扭转。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科学化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战略方针
2.1 要求政府及时颁布各项成本、科技支持性政策
第一,想方设法推动循环农业立法控制进度,令一些创新型限制、补偿性法规政策快速覆盖落实。在此基础上,针对农民群体、企业和政府机构在循环农业服务体系中的职责义务予以清晰化界定,至此构筑起集合农业生态补充和技术补贴功能的指导单元,力求在各项循环农业支持性政策内容控制下,延展出融合政府、市场、社会基层群众行为驱动特性的监管机制[3]。
第二,结合丰富实际操作经验和专业知识搭建起农村物业控制法规制度。这样不但能够将农业生产一切基础性设施投资效益提升至极致水准之上,更可以快速推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方案执行进程,对于今后农村诸多废弃物处理、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农村环保产业化培育等事业,都将释放出较为强劲的支持引导功效。
2.2 不断进行农业生产管理技术创新改造
循环农业经济想要获得长效可持续发展机遇,就必须全面接受各项技术创新成就的支持。
第一,有机强化农业生产技术设施开发力度,使特定区域农业生产技术含量顺势上升到全新等级层次。同时,在科技、政府、农户群体之间建立农业科技园作为交流枢纽,避免以往高科技创新成果在农业推广落实中的限制危机,必要时直接在农村周边设置试验和转化基地,为周边农业科研和生产创新成就融合提供第一手指导线索,更加为农业实际增长模式集约型转变奠定基础。
第二,更加清晰透彻地进行农业内部专业化职务设置划分。所谓农业专业化,可以细化出农业生产、技术支持和设计研究和农业多元化服务等结构单元,如此一来,涉及不同区域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观能动性才会深度激活,将各自专长发挥到相对应的领域之中,维持现代我国农业整体的专业化分工效率,令以往传统的单位农户小而全耕作模式得以成功替换。
2.3 快速投入合理数量的支持性资金,完善循环农业经济管理体系
建设并修缮现代循环式农业经济服务控制体系,最基础的保障便是资金,否则预设的经济效益换取指标将难以顺利贯彻。所以,不同层级政府机构要更加科学地处理好支农资金预算工作,必要情况下直接朝向循环农业适度倾斜。
第一,不同层级政府应该尽快设置循环农业发展专项支持资金,主要用在基础性农业生产设施、技术应用实力培训和推广事务之上。
第二,金融机构要针对既有金融服务产品加以适度改良,令面向农户的小额贷款额度得以合理增加;同时,协调掌控税收、贴息、补助等多元化经济杠杆效用,大力支持辅助各类社会资本向农业、农业领域中投入。
第三,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将个人、集体和国家全面融合,更加有效率地构筑起丰富的循环农业经济投资监管体系;同时,做好当中投资金融、财税等收费政策修改工作,力求令我国循环农业经济彰显出独特的发展形态。结语
循环农业经济完全可以视为日后我国经济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针对该类结构进行灵活修缮,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标贯彻的必然途径,能够更好地遏制以往农业发展期间生产模式诸多要求的不适问题。因此,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在日后予以大力推广和发展沿用。
参考文献
[1]乔志军.发展循环农业经济问题浅思[J].东方企业文化,2013,32(19):134-150.【中国期刊库】——接受各类学术论文发表、投稿,和各学术论文评奖评优,教育教学类论文尤为欢迎。【中国期刊库】——接受各类学术论文发表、投稿,和各学术论文评奖评优,教育教学类论文尤为欢迎。
[2]白云峰.现代循环农业理论与实践综述[J].江苏农业科学,2013,18(11):144-163.[3]杨红庆.探究循环农业的内涵和发展途径[J].山西农经,2015,28(3):126-139.【中国期刊库】——接受各类学术论文发表、投稿,和各学术论文评奖评优,教育教学类论文尤为欢迎。
第二篇:发展循环农业壮大农村经济
发展循环农业 壮大农村经济
郑中华
2009年第11期 ——经济建设
近年来,沙洋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建设农业强县目标,科学规划,勇于探索,大力发展循环农业,不断壮大农村经济。今年上半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23.8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2%;完成农业增加值10.0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5%;实现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522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5%。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规划引动,引领循环农业科学发展。近年来,我们立足农业、水产、畜牧大县的资源优势,确定了重点发展三大农业循环经济的模式:即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水生资源综合利用模式、农畜产品加工转化模式。尤其是去年以来,我们抓住荆门市被确定为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市的契机,通过深入调研,及时提出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思路,制定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确定了“一心三区十园”的循环经济发展格局。即以沙洋经济开发区农产品加工循环经济示范园为核心,将全县划分为秸秆综合利用循环经济区、水生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区和楚风楚韵生态旅游区等3个不同类型的农业循环经济区,并根据各自区域优势和资源特点,着力建设沙洋经济开发区农产品加工、垢冢秸秆综合利用等10个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目前,沈集、曾集、高阳、十里铺、李市等5个园区建设进展顺利。
——板块联动,夯实循环农业物质基础。今年上半年,我们加大板块基地建设力度,调整产业结构,壮大产业实力,为发展循环农业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一是抓好优质稻板块建设。按照“建立一个基地、联系一个龙头、签订一份订单、建设一个高产示范区、成立一
个协会、建立一个合作社、人均增收一百元”的“七个一”目标,抓好优质稻板块基地扩规上档,全县优质稻种植规模达到70万亩,其中高档优质稻生产面积达到5万亩。二是抓好优质棉基地建设。以凯丝仓储、彭岭棉花公司为依托,建设了11万亩优质棉花基地,大力推广彩棉种植,使全县彩棉种植面积达到了3000亩,成为全国第二大彩棉生产基地。三是抓好林业板块建设。今年,我县以建设现代林业示范市为契机,围绕“林纸一体化”项目建设,把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同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有机结合起来,全面完成了全年的林业生产任务。四是抓好蔬菜原料基地建设。以纪山郭店食品工业园区为依托,大力发展藜蒿、金针菇、双孢菇、荸荠等绿色蔬菜食品原料基地。
——产业拉动,延伸循环农业产业链条。我们按照标准化生产、健康生态养殖的要求,大力发展肉牛产业和水产养殖,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今年上半年,实现畜牧产值9.19亿元,同比增长28.18%;水产品产量57954吨,同比增长8.22%。一是肉牛养殖产业初具规模。以高阳镇为核心,以科牧公司、青禾公司为龙头,辐射带动李市、马良、沈集、曾集、五里铺、十里铺等6个镇,形成了以肉牛养殖为主体的秸杆综合利用的循环农业产业带。今年上半年,全县新建畜禽养殖小区15个,肉牛出栏2.95万头,同比净增1.28万头。二是生猪、家禽养殖板块建设力度加大。生猪养殖小区建设速度加快,上半年全县生猪出栏29.43万头,同比增长4.6%;家禽生产保持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上半年全县家禽出笼541.09万只、禽蛋产量15830吨,同比分别增长12.8%、34.4%。三是水产养殖板块规模不断扩大。充分利用丰富的水产资源,紧紧依托“楚玉”、“东湖”等龙头企业,推广了“鱼鸭共育”、“猪——沼——鱼”、“猪——沼——鱼——鸭”等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建设了以后港、毛李、官当、拾回桥等镇为重点,以水产品生产和加工为主要特色的循环农业产业带。
——龙头带动,提升循环农业发展层次。龙头企业是循环农业发展的骨干和支撑。近年来,我们重点建设以“汉宜线”为主的食品加工产业带,形成了粮油、水产品加工等产业集群发展态势。一是精心培育粮油加工产业群。以官当为中心,支持洪森、凤池、龙池等粮油加工企业进行强强联合,逐步整合全县粮油加工企业,淘汰弱小企业,壮大龙头企业,形成粮油产业集群,使全县年粮食加工能力突破了70万吨,油料加工能力突破了35万吨。二是精心培育水产品加工产业群。以后港和沙洋经济开发区为中心,依托“楚玉”、“东湖”等龙头企业,壮大水产品加工业。支持“楚玉”进入省级龙头企业行列,扶持“东湖”规模化生产,使全县水产品年加工能力达到了5万吨。三是精心培育优质畜禽加工产业群。积极扶持“仙羽”、“楚小鸭”、“蛟龙”等加工企业做大做强,使它们由小作坊变成了大龙头。目前,我们正抓住正邦集团投资沙洋的机遇,对肉牛、生猪、水产品进行深度开发与加工,力争实现大的突破。
——品牌促动,增强循环农业竞争能力。我们按照“打造一批优势品牌,包装一批新生品牌,整合一批老品牌,开发一批特色品牌”的思路,立足全县农产品资源优势,帮助龙头企业搞好技术改造、名牌产品申报、产品宣传推介等工作,进一步提高“洪森”、“楚玉”、“龙池桥”、“蛟龙”、“东湖”等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打造了一批精品名牌。目前,全县已拥有湖北省名牌产品2个,湖北省著名商标3个,获得有机食品认证的农产品3个,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的品牌10个,通过无公害食品认证的农产品10个。
——科技推动,促进循环农业持续发展。近年来,我们着眼现代农业建设和农业科技创新,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有力促进了循环农业持续发展。积极完善“以钱养事”新机制,充分发挥民办科技实体的作用,健全了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稳定、壮大了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深入实施“科技入户”工程,抓好农业试验示范,加
大农业科技普及推广力度,全县共发展科技示范户3550户,建设科技示范片20万亩,充分利用国家提高农机补贴的政策机遇,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目前,全县机械化综合作业水平较去年同期提高了15个百分点,达到70%。■
(作者系中共沙洋县委书记)
第三篇:兵团农业该如何发展循环经济
兵团农业该如何发展循环经济
兵团经济研究所 刘宗芸
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继人口和环境两大问题之后,资源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温家宝总理指出,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问题将是对今后我国农业发展的严峻挑战,农业也要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使有限的农业自然资源能够永续利用,这实际上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农业的发展。当前,兵团经济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型期,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构建资源节约型农业是长远发展战略,也是与市场经济机制相匹配的必然要求,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新的历史任务。
一、兵团农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
农业部发出《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的意见》,指出今后将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和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为重点,建设节约型农业,促进我国农业尽快走上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道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目标。在国家提出这一农业发展新思路之前,兵团已在开展此项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兵团按照农业现代化“五高”(土地产出率高、劳动生产率高、加工增值率高、环境质量高、生活质量高)和“七化”(科技现代化、作业机械化、结构合理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一体化、农民知识化、农村城镇化)标准,率先应用精准施肥、精准种子、精准播种、精准灌溉、精准收获和精准田间生态监控六大精准技术,全面推广机采棉、机收甜菜、机收番茄,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动植物新品种,在农场积极发展户用小型沼气技术,尤其是在农业节水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到2005年6月已建设节水灌溉面积达570万亩。
二、兵团农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
循环经济在农业上的应用非常广阔。当我们说到精准农业、高效农业及生态农业的时候,它们已经包括在循环经济的范畴之中。循环经济遵循的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这一原则运用到农业领域,首要的就是节约,比如节地、节水、节种、节肥、节药等等。无论在种植环节还是加工环节,都要做到浪费最小,效益最大。发展节水型农业、推广沼气等清洁能源、减少化肥使用量、提高化肥有效利用率是兵团农业节约的重点。首先,兵团灌区处于新疆更为干旱、生态环境更为恶劣的“三边”地区,174个农牧团场中有121个处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和塔克 水则荒”的兵团绿洲,水是兵团发展的命脉,是兵团发展中最具战略意义的资源。兵团主要是绿洲灌溉农业,农业用水占全兵团利用水资源量的98.6%,而目前农业用水有效利用率仅为50%以上。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提高农业用水的有效利用率,将会节省大量的水资源。其次是沼气的推广。据有关部门统计,1个10立方米的沼气池年处理人畜粪便能力是20吨,每年直接经济效益1000元,可保护6亩林地免遭破坏。循环利用资源,既可解决农户生产、生活用能和环境污染问题,还给农业提供优质的肥料, 节省了生产化肥需要消耗的大量能量,经济与生态效益同步增长,兵团部分农牧团场都具备推广沼气的条件。再者,继续大力实施沃土工程,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和平衡配套施肥技术,开展测土配方施肥,为农作物送上“营养套餐”,改变长期以来广大农民在农作物施肥中存在的用肥结构不合理、施肥方法不当、施肥不平衡、盲目施肥等问题,节约肥料成本,减少了污染,提高了土壤肥力。
三、兵团农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潜力
兵团的农业生产力水平相对全国平均水平而言是比较高的,但它仍然存在许多有待改善的地方,我们既要看到循环经济在农业领域的推广应用力度正不断加大,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信心,也要看到这一领域还有大量的工作等待我们去做,现状尚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微灌节水工程建设的投入大(每亩投入450—550元左右),因此目前喷滴灌技术主要在经济作物上推广应用,兵团尚有近1005万亩粮食作物、牧草仍采用传统地面灌溉技术。进一步探索投资省、见效快的其它灌溉模式,对于节水增产、节约资源、职工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的意义。
2、由于对耕地的用养失衡,大部分种植棉花的耕地未进行轮作倒茬,土壤肥力贫瘠化、土壤次生盐渍化、土壤白色污染等原因造成40%以上的耕地退化,中低产田占75%左右,土壤质量不容乐观,严重制约兵团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3、过分依赖化肥来提高产量,化肥投入多,有机肥投入少,肥料效应降低,增产不增收的现象普遍存在,降低了农产品竞争力,直接影响到农业增效和农场职工增收。据2005年《兵团统计年鉴》提供的资料,2004年兵团平均每亩化肥施用量为55.78公斤/亩,其中,农一师为96.34公斤/亩、农二师为73.11公斤/亩、农五师为70.04公斤/亩、农十三师为68.53公斤/亩。
4、一部分土地由于沙化、盐碱化及干旱、缺水等造成弃耕。
5、兵团多数垦区无霜期在160天以上,≥10℃积温大于3000℃,有复种绿肥、冬菜或短期作物的条件,但兵团目前播种复种指数仅为1.05,如果加强平整土地,改良和培肥土壤,加强农业技术措施和选用良种,积极推进复播绿肥种植工作,土地播种复种指数会有大的提高,有较大的潜力可挖掘。
要清醒地认识到,差距和缺口就是潜力与动力,这从另一个角度证实,循环农业之路在兵团具有宽阔的开拓前景和广袤的发展空间。
三、兵团农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路该怎样走
作为经济发展的一种新态势,循环经济在我国农业领域中的应用才刚刚起步,存在很多困难。面对存在的种种困难,当我们以循环经济的发展眼光来审视农业的时候,首先需要以更长远的思路从制度和规范上着手运筹。这是因为循环农业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生态农业,节约资源离不开法律和规章的约束,因此,制度和规范的制定应放在首位。其次应解决资金来源问题。发展循环农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多方面的综合配套,协同努力。目前相对紧迫的还是解决资金来源问题,而这仅靠国家投资、兵团财力和团场职工显然是不够的,需要着眼以下两点。
一是有赖于国家改革和优化农业投资体制。目前农业项目投资分口很多,比如,农户建沼气一事就由多个部门介入资金投入,以致不同的团场建沼气有的有补助,有的没有,建一个沼气池补助的资金每个团场也不一样,影响了职工在发展循环经济中开发沼气资源的积极性。
二是有赖于社会各界加大对农业的直接投入。制定优惠政策,进一步鼓励和引导多种所有制的资金进入农业生产,尤其是循环农业,为其发展源源注入强大的后劲。这方面可以有所作为的领域和项目相当可观,比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方面,优质高产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的建设、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和基因工程培育动植物优良品种基地建设、自动化控制滴灌系统的研发与应用,城市郊区大型养殖场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等等。
循环经济在农业领域的推广和应用不但是大势所趋,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迫切需要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工作中予以高度重视和大力推进,只有这样,才能使之成为各师、各部门、各团场和广大农牧职工共同的自觉行动。
(责任编辑:叶梅)
第四篇:新建 发展循环农业的需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为了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畜牧业,推广生态养殖方式,组建龙头企业、规模化养殖小区和专业村,采用先进秸杆加工利用技术,利用丰富的秸杆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提高农民收入。近几年,畜牧业结构调整的实践表明,大力发展节粮型的草食畜是今后畜牧业发展的一条重要的途径,农区要大力加强秸秆等地方资源的利用。通过对农作物秸秆的合理加工和有效利用,不仅可以大大减轻畜牧业对粮食生产的依赖性,有利于加快畜牧业产业化进程,促进高产、优质、高效畜牧业生产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为广大农区利用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发展以牛、羊为主的草食畜开辟新的途径,而且通过秸秆过腹还田,可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降低农业成本,对稳定和发展区域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养殖小区的粪、尿通过厌氧消化转变为优质的有机肥支持农业生产,加快了循环农业的发展。而生产的沼气,大大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循环农业的需要。
第五篇:国外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及启示[最终版]
国外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及启示 日期:2010-10-22来源:《环境保护》2010年08期 刘渝 杜江
国外循环农业的典型模式
“再利用、减量化、资源化”原则是循环经济的“3R”原则,属于过程性、输入端和输出端方法,各国结合其资源特征、产业结构,发展了多种循环农业模式,都充分体现了循环经济的“3R”原则。
物质再利用模式
日本爱东町地区循环农业 爱东町地区循环农业的核心内容是发展油菜生产。一方面,油菜籽利用后遗留的油渣可以通过堆肥或饲料化处理得到优质的有机肥料或饲料;另一方面,回收废弃食用油,再加工处理成生物燃油。爱东町地区循环农业有效促进了资源在农业经济系统中的高效再生,减少了外部资源投入和农业废弃物排放,实现了资源合理循环再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符合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德国的“绿色能源”农业 20世纪90年代初,德国科学家发现可从一些农产品中提取矿物能源和化工原料替代品,实现农产品的循环再利用,这些生物质能源和原料是绿色无污染的,德国联邦政府开始重视发展此类经济作物。德国科学家对甜菜、马铃薯、油菜、玉米等进行定向选育,从中制取乙醇、甲烷,成功地研制出绿色能源;从菊芋植物中制取酒精;从羽豆中提取生物碱。油菜籽是德国目前最重要的能源作物,不仅可用作化工原料,还可提炼植物柴油,代替矿物柴油用作动力燃料。
减量化模式
美国的精准农业 精准农业也称精确(细)农业,追求以最少的投入获得优质的高产出和高效益。指导思想是按田间每一操作单元的具体条件,精准地管理土壤和各项作物,最大限度地优化使用农业投入(如化肥、农药、水、种子等)以获取最高产量和经济效益,减少使用化学物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精准农业是“减量化”的循环农业。美国是世界上实施精准农业最早的国家之一,l990年后,美国将GPS系统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领域,明尼苏达州农场进行了精确农业技术试验,用GPS指导施肥的作物产量比传统平衡施肥作物产量提高30%左右。试验成功后,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的生产管理都开始应用精确农业技术。20世纪90年代中期,精准农业在美国的发展速度相当迅速,到1996年,安装有产量监测器的收获机的数量
增长到9000台。
以色列节水农业 为了保持区域水环境和生态的持续稳定,以色列的循环农业突出体现为完善的节水农业体系。喷灌、滴灌、微喷灌和微滴灌等技术在以色列普遍使用,80%以上的农田灌溉应用滴灌,l0%为微喷,5%为移动喷灌,完全取代了传统的沟渠漫灌方式。成效最大的是农业滴灌技术:一是水可直接输送到农作物根部,比喷灌节水20%;二是在坡度较大的耕地应用滴灌不会加剧水土流失;三是经污水处理后的净化水(比淡水含盐浓度高)用于滴灌不会造成土壤盐碱化。滴灌技术比传统的灌溉方式节约用水和节省肥料30%以上,而且有利于循环利用废污水。为开辟水源,以色列加大了对污水处理和循环使用的投入。以色列规划农业灌溉全部使用污水再处理后的循环水,目前,已将80%的城市污水处理循环使用,主要用于农业生产,占农业用水的20%。经处理后的污水除用于农业灌溉外,还重输回蓄水层。
资源化模式
日本菱镇的循环农业 菱镇是发展循环农业较早且较成功的地区,是将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发展废弃物资源化的循环农业模式。1988年该镇通过了《发展自然农业条例》,规定农业生产中禁止使用农药、化肥和其他非有机肥料,生产的农产品需是无化肥、无农药添加残留、无公害的有机农产品。此后,菱镇将小规模下水道污泥、家禽粪便以及企业的有机废物作为原料投入到发酵设备,产生的甲烷气体用于发电,剩余的半固体废渣进行固液分离,固态成分用于堆肥和干燥,液态成分处理后再次利用
或者排放(排放时已基本对环境无害),实现了废物的高度资源化和无害化。此外,菱镇对厨房垃圾进行统一收集和处理,制成有机肥。
英国的“永久农业” “永久农业”是循环经济中废物资源化的一种重要形式,特点是在节约资源和不破坏环境的基础上,通过元素的有效配置达到有利关系的最大化。种植者们循环利用各种资源,节省能源,如用香烟头来收集雨水、变粪便为有机肥料、实行秸秆还田。“永久农业”寻求尽可能节约使用土地的资源,强调使用多年生植物;鼓励使用自我调节系统。耕种土地时,通过多种类种植和绿色护盖等技术来保养土地,监控当地环境,构建绿色发展规划。“永久农业”不使用人造化肥和杀虫剂,通过种植多样性的植物以及促使食肉动物进入生态系统来阻止害虫,例如,豆类植物苜蓿,能够释放氮气,可使害虫迷失方向。
生态产业园模式
循环农业的尺度有部门、区域、社会3个层次:部门层次主要指以一个企业或一个农户为循环单元;社会层次意味着“循环型农村”;区域尺度是按照生态学的原理,通过企业间的物质、能量、信息集成,形成以龙头企业为带动,园内包含若干个中小企业和农户的生态产业园,菲律宾玛雅农场是一个成功的生态产业园典范。玛雅农场最初只是一个面粉厂,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经过10年建设,形成了一个农林牧副渔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面粉厂产生大量麸皮,为了不浪费麸皮,建立了养殖场和鱼塘;为了增加收入,又建立了肉食加工和罐头制造厂,对畜产品和水产品进行深加工。到1981年,农场拥有36公顷的稻田和经济林,饲养2.5万头猪、70头牛和1万只鸭。为了控制畜禽粪肥污染、循环利用加工厂的废弃物,农场建立起十几个沼气车间,每天生产沼气十几万立方米,能满足农场生产和家庭生活所需的能源。从产气后的沼渣中,还可回收一些牲畜饲料,其余用做有机肥料。产气后的沼液经处理后,送入水塘养鱼养鸭,最后再取塘水、塘泥用来肥田。农田生产的粮食又送面粉厂加工,进入下一次循环。玛雅农场不用从外部购买原料、燃料、肥料,却能保持高额利润,而且没有废气、废水和废渣的污染,充分实现了物质的循环
利用。
国外循环农业发展的支撑体系
国外循环农业的成功与其灵活的经济杠杆、充足的财政资助、配套完善的法律保障密不可分。
补贴与技术、管理措施相结合 从20世纪90年代起,美国开始了农业“绿色补贴” 的试点,设置一些强制性的条件,要求受补贴农民必须检查自身环保行为,定期调查其农场所属区域的野生资源、森林、植被情况,检验土壤、水、空气。政府根据农民的环保实施质量,决定是否补贴以及补贴额度。对表现出色的农民,除提供“绿色补贴”外,还可暂行减免农业所得税,以资鼓励。美国马里兰鼓励农民自觉采纳农田最佳管理措施,可减少营养输入40%;西欧等国对剩余粪肥、农药、化肥征收环境消费税。日本爱东町循环农业的核心内容是油菜利用,农户生产油菜可获得各种扶持和资助,包括:稻田转作补贴,油菜契约栽培补贴,种植面积大于1公顷时可获得主产区补贴。此外,还可以获得生物资源战略下额外的栽培补贴。政府的财政和科研支持 美国农业灌溉工程的科研设计等技术方面的费用全部由联邦政府支付。灌溉工程建设费用联邦政府资助50%,其余由地方政府或由政府提供担保的优惠贷款支付。美国政府每年还向农场主提供数亿美元的资助,协助发展农业灌溉。以色列政府的支持体现在供水、节水设施投资与节水灌溉技术研发3个方面。农业灌溉水源的建设以及输水管网的建设和管理都由政府部门来负责,政府利用主要输送渠道将灌溉用水直接送到集体农庄或农户的田地边。农户在田间节水灌溉设施的投资,政府提供1/3的资金补助,银行还对发展节水灌溉的农户还提供长期低息贷款。以色列政府致力于开发和采用先进的节水
灌溉技术与设备,建立较为完善的节水灌溉技术研究、开发、生产、培训、销售和服务体系。
配套法律支持 日本循环农业立法具有超前性和可操作性。到2002年,先后制定了《食物、农业、农村基本法》、《可持续农业法》、《堆肥品质管理法》、《食品废弃物循环利用法》、《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日本生物资源综合战略》等法律法规,将推进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正式确定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图2)。完善配套的法律政策体系,机制健全的执行监督,成为日本农业循环经济
健康发展的有效保障。
借鉴与启示
以法律手段促进循环农业发展 构建一个良好的法律法规体系,可以引导循环农业的规范化实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借鉴国外经验,通过立法的方式,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循环经济法律,有助于各级政府、各部门、社会民众了解推行循环农业的重要意义,了解自身的责任和义务,明确推行循环农业的途
径和方向。另外,制定补贴、税收等支持政策,充分利用市场经济手段规制循环农业发展。
坚持多级科研和推广 发达国家善于吸取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注重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科研经费投入力度大。相比之下,我国农业科技开发能力弱,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科研投入力度较低。要改变目前的现状,首先,政府需建立专项资金,组织科研、教学、设计部门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加强前瞻性研究;其次,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最后,加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如节水技术、生态技术、绿色耕种技术,用高新技术改造农业,提高资源节约的整体技术
水平。
加强农民的宣传教育 运用各种媒介宣传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型社会,以提高公众的资源意识、节约和环保意识。把宣传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和相关常用知识结合起来,在宣传教育中介绍农业废弃物(如塑料薄膜、农药空瓶、畜禽粪便)如何处理排放,堆放垃圾和粪便的地面要使用防渗材料筑成,将对环境的污染降至最低;引导农民将粪便、垃圾、秸秆、绿肥和沼液再利用作农田的肥源;宣传沼气综合利用,帮助农民建造沼气池,可节约能源,同时将废物资源化;介绍农家的畜禽、鱼、桑、蚕、蚯蚓、沼气、菜地、农田、鱼
塘、树林、村落构成的生态系统内物质间的关联,引导农民创造小时空尺度上的循环模式。
制定区域循环农业发展规划 依据“无害化、低排放、零破坏、高效益、可持续”的原则,统筹当地农村产业、农村生活、农村社区建设与城镇化发展,深入研究当地循环农业发展的优势与重点领域,制定一个区域循环农业发展的规划。循环农业规划应以节水、节地、节能、节药等对资源减量化方式为重点,探索对生物质能源进行循环利用的新途径,加大对“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现种植业生产的生物资源全部利用,畜禽
养殖业低排放与“废弃物”资源化。
推广庭院生态农业模式 推广庭院生态农业模式的主要目的是将循环农业规划变成每个农民的具体行动。我国农村生产活动以户为基本单元,建设以庭院为单位的生态复合体,通过食物链,有机地在一个院落内将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结合为一体,实现物质流、能量流的多层次循环利用。可充分利用院落占用的土
地,利用闲散劳动力和零碎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