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时间:2019-05-14 22:28: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第一篇: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http://bbs.vsharing.com/Article.aspx?aid=635027 为了客观、全面地评价供应链的运营情况,这一节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和讨论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一、反映整个供应链业务流程的绩效评价指标

在这里,整个供应链是指从最初供应商开始直至最终用户为止的整条供应链。反映整个供应链运营的绩效评价指标,目前国内外研究得很少,本文综合考虑了指标评价的客观性和实际可操作性,提出了如下反映整个供应链运营绩效的评价指标: 1.产销率指标

产销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已销售出去的产品与已生产的产品数量的比值 产销率指标又可分成如下三个具体的指标: ①供应链节点企业的产销率

该指标反映供应链节点企业在一定时间内的经营状况。②供应链核心企业的产销率

该指标反映供应链核心企业在一定时间内的产销经营状况。③供应链产销率

该指标反映供应链在一定时间内的产销经营状况,其时间单位可以是年、月、日。随着供应链管理水平的提高,时间单位可以取得越来越小,甚至可以做到以天为单位。该指标也反映供应链资源(包括人、财、物、信息等)的有效利用程度,产销率越接近1,说明资源利用程度越高。同时,该指标也反映了供应链库存水平和产品质量,其值越接近1,说明供应链成品库存量越小。2.平均产销绝对偏差指标

该指标反映在一定时间内供应链总体库存水平,其值越大,说明供应链成品库存量越大,库存费用越高。反之,说明供应链成品库存量越小,库存费用越低。3.产需率指标

产需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节点企业已生产的产品数量与其上层节点企业(或用户)对该产品的需求量的比值。具体分为如下2个指标: ①供应链节点企业产需率

该指标反映上、下层节点企业之间的供需关系。产需率越接近1,说明上、下层节点企业之间的供需关系协调,准时交货率高,反之,则说明下层节点企业准时交货率低或者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较低。②供应链核心企业产需率 该指标反映供应链整体生产能力和快速响应市场能力。若该指标数值大于或等于1,说明供应链整体生产能力较强,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若该指标数值小于1,则说明供应链生产能力不足,不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4.供应链产品出产(或投产)循环期(Cycle Time)或节拍指标

当供应链节点企业生产的产品为单一品种时,供应链产品出产循环期是指产品的出产节拍;当供应链节点企业生产的产品品种较多时,供应链产品出产循环期是指混流生产线上同一种产品的出产间隔。由于供应链管理是在市场需求多样化经营环境中产生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其节点企业(包括核心企业)生产的产品品种较多,因此,供应链产品出产循环期一般是指节点企业混流生产线上同一种产品的出产间隔期。它可分为如下两个具体的指标:

(1)供应链节点企业(或供应商)零部件出产循环期该循环期指标反映了节点企业库存水平以及对其上层节点企业需求的响应程度。该循环期越短,说明了该节点企业对其上层节点企业需求的快速响应性越好。

(2)供应链核心企业产品出产循环期该循环期指标反映了整个供应链的在制品库存水平和成品库存水平,同时也反映了整个供应链对市场或用户需求的快速响应能力。核心企业产品出产循环期决定着各节点企业产品出产循环期,即各节点企业产品出产循环期必须与核心企业产品出产循环期合拍。该循环期越短,说明整个供应链的在制品库存量和成品库存量都比较少,总的库存费用都比较低;另一方面也说明供应链管理水平比较高,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并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缩短核心企业产品出产循环期,应采取如下措施:

◇ 使供应链各节点企业产品出产循环期与核心企业产品出产循环期合拍,而核心企业产品出产循环期与用户需求合拍。

◇ 可采用优化产品投产计划或采用高效生产设备或加班加点来缩短核心企业(或节点企业)产品出产循环期。其中,优化产品投产顺序和计划来缩短核心企业(或节点企业)产品出产循环期是既不需要增加投资又不需要增加人力和物力的好方法,而且见效快,值得推广。这种方法在一般生产与运作管理的书中都可以找到,此处不赘述。

5.供应链总运营成本指标

供应链总运营成本包括供应链通讯成本、供应链库存费用及各节点企业外部运输总费用。它反映供应链运营的效率。具体分析如下:

(1)供应链通讯成本供应链通讯成本包括各节点企业之间通讯费用,如EDI、因特网的建设和使用费用;供应链信息系统开发和维护费等。

(2)供应链总库存费用供应链总库存费用包括各节点企业在制品库存和成品库存费用、各节点之间在途库存费用。

(3)各节点企业外部运输总费用各节点企业外部运输总费用等于供应链所有节点企业之间运输费用总和。

6.供应链核心企业产品成本指标

供应链核心企业的产品成本是供应链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根据核心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价格确定出该产品的目标成本,再向上游追溯到各供应商,确定出相应的原材料、配套件的目标成本。只有当目标成本小于市场价格时,各个企业才能获得利润,供应链才能得到发展。7.供应链产品质量指标

供应链产品质量是指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包括核心企业)生产的产品或零部件的质量。主要包括合格率、废品率、退货率、破损率、破损物价值等指标。

二、反映供应链上、下节点企业之关系的绩效评价指标 1.供应链层次结构模型

本章所提出的反映供应链上、下节点企业之关系的绩效评价指标是以供应链层次结构模型为基础的。根据供应链层次结构模型,对每一层供应商逐个进行评价,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优化整个供应链的管理。在该结构模型中,供应链可看成是由不同层次供应商组成的递阶层次结构,上层供应商可看成是其下层供应商的用户。有关供应链结构问题在前面的各章中进行了讨论,这里进一步简化成一种层次结构模型,如图10-3所示。2.反映供应链上、下节点企业之关系的绩效评价指标

供应链是由若干个节点企业所组成的一种网络结构,如何选择供应商、如何评价供应商的绩效以及由谁来评价等问题是必须明确的问题。根据供应链层次结构模型,这里提出了相邻层供应商评价法, 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相邻层供应商评价法的基本原则是通过上层供应商来评价下层供应商。由于上层供应商可以看成是下层供应商的用户,因此通过上层供应商来评价和选择与其业务相关的下层供应商更直接、更客观,如此递推,即可对整个供应链的绩效进行有效的评价。为了能综合反映供应链上、下层节点企业之间的关系,本书提出了满意度指标,其内容具体介绍如下。

满意度指标是反映供应链上、下节点企业之间关系的绩效评价指标,即在一定时间内上层供应商i对其相邻下层供应商j的综合满意程度Cij。其表达式如下所示: 在满意度指标中:

◇ 准时交货率是指下层供应商在一定时间内准时交货的次数占其总交货次数的百分比。供应商准时交货率低,说明其协作配套的生产能力达不到要求,或者是对生产过程的组织管理跟不上供应链运行的要求;供应商准时交货率高,说明其生产能力强,生产管理水平高。◇ 成本利润率是指单位产品净利润占单位产品总成本的百分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因此,在市场供需关系基本平衡的情况下,供应商生产的产品价格可以看成是一个不变的量。按成本加成定价的基本思想,产品价格等于成本加利润,因此产品成本利润率越高,说明供应商的盈利能力越强,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越高。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供应商在市场价格水平下能获得较大利润,其合作积极性必然增强,必然对企业的有关设施和/或设备进行投资和改造,以提高生产效率。

◇ 产品质量合格率是指质量合格的产品数量占产品总产量的百分比,它反映了供应商提供货物的质量水平。质量不合格的产品数量越多,则产品质量合格率就越低,说明供应商提供产品的质量不稳定或质量差,供应商必须承担对不合格的产品进行返修或报废的损失,这样就增加了供应商的总成本,降低了其成本利润率。因此,产品质量合格率指标与产品成本利润率指标密切相关。同样,产品质量合格率指标也与准时交货率密切相关,因为产品质量合格率越低,就会使得产品的返修工作量加大,必然会延长产品的交货期,使得准时交货率降低。

在满意度指标中,权数的取值可随着上层供应商的不同而不同。但是对于同一个上层供应商,在计算与其相邻的所有下层供应商的满意度指标时,其权数均取相同值,这样,通过满意度指标就能评价不同供应商的运营绩效以及这些不同的运营绩效对其上层供应商的影响。满意度指标值低,说明该供应商运营绩效差,生产能力和管理水平都比较低,并且影响了其上层供应商的正常运营,从而影响整个供应链的正常运营,因此对满意度指标值较低的供应商的管理应作为管理的重点,要么进行全面整改,要么重新选择供应商。在整个供应链中,若每层供应商满意度指标的权数都取相同值,则得出的满意度指标可以反映整个上层供应商对其相邻的整个下层供应商的满意程度。同样地,对于满意度指标值低的供应商就应当进行整改或更换。

供应链最后一层为最终用户层,最终用户对供应链产品的满意度指标是供应链绩效评价的一个最终标准。可按如下公式进行计算,即满意度= ×零售商准时交货率+ ×产品质量合格率+×(实际的产品价格/用户期望的产品价格)

第二篇: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解释

指标说明

决策

目标

设定

绩效目标合理性

部门(单位)所设立的整体绩效目标依据是否充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整体绩效目标与部门履职、工作任务的相符性情况。

评价要点:

①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②是否符合部门“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责;

③是否符合部门制定的中长期实施规划。

绩效指标明确性

部门(单位)依据整体绩效目标所设定的绩效指标是否清晰、细化、可衡量,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整体绩效目标的明细化情况。

评价要点:

①是否将部门整体的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的工作任务;

②是否通过清晰、可衡量的指标值予以体现。③是否与部门的任务数或计划数相对应;

④是否与本部门预算资金相匹配。

预算

配置

在职人员控制率

部门(单位)本实际在职人员数与编制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对人员成本的控制程度。

在职人员控制率=(在职人员数/编制数)×100%。

在职人员数:部门(单位)实际在职人数,以财政部确定的部门决算编制口径为准。

编制数:机构编制部门核定批复的部门(单位)的人员编制数。

“三公经费”变动率

部门(单位)本“三公经费”预算数与上“三公经费”预算数的变动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对控制重点行政成本的努力程度。

“三公经费”变动率=[(本“三公经费”总额-上“三公经费”总额)/上“三公经费”总额]×100%。

“三公经费”:预算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招待费。

重点支出安排率

部门(单位)本预算安排的重点项目支出与部门项目总支出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对履行主要职责或完成重点任务的保障程度。

重点支出安排率=(重点项目支出/项目总支出)×100%。

重点项目支出:部门(单位)预算安排的,与本部门履职和发展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社会和经济影响、党委政府关心或社会比较关注的项目支出总额。

项目总支出:部门(单位)预算安排的项目支出总额。

过 程

预算

执行

预算完成率

部门(单位)本预算完成数与预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预算完成程度。

预算完成率=(预算完成数/预算数)×100%。

预算完成数:部门(单位)本实际完成的预算数。

预算数:财政部门批复的本部门(单位)预算数。

预算调整率

部门(单位)本预算调整数与预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预算的调整程度。

预算调整率=(预算调整数/预算数)×100%。

预算调整数:部门(单位)在本内涉及预算的追加、追减或结构调整的资金总和(因落实国家政策、发生不可抗力、上级部门或本级党委政府临时交办而产生的调整除外)。

支付进度率

部门(单位)实际支付进度与既定支付进度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预算执行的及时性和均衡性程度。

支付进度率=(实际支付进度/既定支付进度)×100%。

实际支付进度:部门(单位)在某一时点的支出预算执行总数与支出预算数的比率。

既定支付进度:由部门(单位)在申报部门整体绩效目标时,参照序时支付进度、前三年支付进度、同级部门平均支付进度水平等确定的,在某一时点应达到的支付进度(比率)。

过程

预算执行

结转结余率

部门(单位)本结转结余总额与支出预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对本结转结余资金的实际控制程度。

结转结余率=结转结余总额/支出预算数×100%。

结转结余总额:部门(单位)本的结转资金与结余资金之和(以决算数为准)。

结转结余变动率

部门(单位)本结转结余资金总额与上结转结余资金总额的变动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对控制结转结余资金的努力程度。

结转结余变动率=[(本累计结转结余资金总额-上累计结转结余资金总额)/上累计结转结余资金总额]×100%。

公用经费控制率

部门(单位)本实际支出的公用经费总额与预算安排的公用经费总额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对机构运转成本的实际控制程度。

公用经费控制率=(实际支出公用经费总额/预算安排公用经费总额)×100%。

“三公经费”控制率

部门(单位)本“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数与预算安排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对“三公经费”的实际控制程度。

“三公经费”控制率=(“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数/“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数)×100%。

政府采购执行率

部门(单位)本实际政府采购金额与年初政府采购预算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政府采购预算执行情况。

政府采购执行率=(实际政府采购金额/政府采购预算数)×100%;

政府采购预算:采购机关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行政任务编制的、并经过规定程序批准的政府采购计划。

预算

管理

管理制度健全性

部门(单位)为加强预算管理、规范财务行为而制定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预算管理制度对完成主要职责或促进事业发展的保障情况。

评价要点: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预算资金管理办法、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等管理制度;

②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合法、合规、完整;

③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资金使用合规性

部门(单位)使用预算资金是否符合相关的预算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预算资金的规范运行情况。

评价要点:

①是否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

②资金的拨付是否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

③项目的重大开支是否经过评估论证;

④是否符合部门预算批复的用途;

⑤是否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

预决算信息公开性

部门(单位)是否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有关规定公开相关预决算信息,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预决算管理的公开透明情况。

评价要点:

①是否按规定内容公开预决算信息;

②是否按规定时限公开预决算信息。

预决算信息是指与部门预算、执行、决算、监督、绩效等管理相关的信息。

基础信息完善性

部门(单位)基础信息是否完善,用以反映和考核基础信息对预算管理工作的支撑情况。

评价要点:

①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是否真实;

②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是否完整;

③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是否准确。

过 程

资产

管理

管理制度健全性

部门(单位)为加强资产管理、规范资产管理行为而制定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资产管理制度对完成主要职责或促进社会发展的保障情况。

评价要点: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资产管理制度; ②相关资金管理制度是否合法、合规、完整;

③相关资产管理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资产管理安全性

部门(单位)的资产是否保存完整、使用合规、配置合理、处置规范、收入及时足额上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资产安全运行情况。

评价要点:

①资产保存是否完整;

②资产配置是否合理;

③资产处置是否规范;

④资产账务管理是否合规,是否帐实相符;

⑤资产是否有偿使用及处置收入及时足额上缴。

固定资产利用率

部门(单位)实际在用固定资产总额与所有固定资产总额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程度。

固定资产利用率=(实际在用固定资产总额/所有固定资产总额)×100%。

产 出

职责

履行

实际完成率

部门(单位)履行职责而实际完成工作数与计划工作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履职工作任务目标的实现程度。

实际完成率=(实际完成工作数/计划工作数)×100%。

实际完成工作数:一定时期(或规划期)内部门(单位)实际完成工作任务的数量。

计划工作数:部门(单位)整体绩效目标确定的一定时期(或规划期)内预计完成工作任务的数量。

完成及时率

部门(单位)在规定时限内及时完成的实际工作数与计划工作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履职时效目标的实现程度。

完成及时率=(及时完成实际工作数/计划工作数)×100%。

及时完成实际工作数:部门(单位)按照整体绩效目标确定的时限实际完成的工作任务数量。

质量达标率

达到质量标准(绩效标准值)的实际工作数与计划工作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履职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质量达标率=(质量达标实际工作数/计划工作数)×100%。

质量达标实际工作数:一定时期(或规划期)内部门(单位)实际完成工作数中达到部门绩效目标要求(绩效标准值)的工作任务数量。

重点工作办结率

部门(单位)重点工作实际完成数与交办或下达数的比率,用以反映部门(单位)对重点工作的办理落实程度。

重点工作办结率=(重点工作实际完成数/交办或下达数)×100%。

重点工作是指党委、政府、人大、相关部门交办或下达的工作任务。

效 果

履职

效益

经济效益

部门(单位)履行职责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此三项指标为设置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时必须考虑的共性要素,可根据部门实际并结合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设立情况有选择的进行设置,并将其细化为相应的个性化指标。

社会效益

部门(单位)履行职责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生态效益

部门(单位)履行职责对生态环境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

社会公众或部门(单位)的服务对象对部门履职效果的满意程度。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是指部门(单位)履行职责而影响到的部门、群体或个人。一般采取社会调查的方式。

第三篇:学前教育建设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学前教育建设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摘 要:学前教育是个人终身教育的开端,它关系着个人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着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但近些年来,我国公办园“供给”严重不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日渐突出,并已成为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一大阻碍,国家财政为解决这一难题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那么,怎样保证我国学前教育建设财政支出的有效性成为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以包头市2015年公办幼儿园建设项目为例,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构建、构建原则、指标选取三个方面入手,对政府学前教育建设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

关键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学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F8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30-0079-03

一、引言

2007年以来,我国逐步开始经济大转型,并随之提高了对财政支出绩效工作的关注度,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相关制度、文件陆续出台,绩效评价工作也在全国范围内开始逐步实施。近两年,我国经济步入发展的新阶段――“新常态”,经济增速趋向稳步前进,财政支出也更加注重整体质量和效果。显然,逐步完善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打好基础,已成为一项重要工作。

2011年,我国财政开始大力扶持学前教育,全国各地围绕我国“十二五”学前教育的任务目标,加大了公办幼儿园建设的投入力度,各地陆续开展公办幼儿园建设项目。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在中央专项财政资金的大力扶持下,在呼和浩特、包头等地陆续开展了公办园建设项目工作,并于2015年对包头市进行公办幼儿园的建设项目。我国对学前教育建设投入的不断加大已成为趋势,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学前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工作上尚且处于初级阶段。因此,有必要对学前教育绩效评价工作进行不断探索和完善。

二、学前教育建设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以内蒙古包头市2015年公办幼儿园建设项目为例,从指标体系框架构建,依据相关构建原则,来构建学前教育建设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一)指标体系框架构建

为全面反映学前教育建设项目绩效评价内容,本文从项目准备维度、执行维度及效果维度三个方面来进行评价。其三者内容之间具有不可割分的联系,项目准备维度是项目进行的根基,判定项目成果的一把重要量尺;项目执行维度则是反映项目是否合规、合法进行;而项目执行后的效果维度则用来判定投资是否有效。其中,准备维度包含项目决策一级指标;执行维度包含项目管理一级指标;效果维度包含项目绩效一级指标。

(二)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由于?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一定的构建原则。本文从包头市公办幼儿园建设项目的具体特点出发,参照目前已有的构建原则,筛选出适合学前教育建设项目绩效评价的三大原则。

1.科学性原则。要求评价体系中所选取的指标与项目绩效具有较高的关联度,能反映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目标和要求,并且指标设置应定性与定量结合,并且各指标信息不互相交叉、重叠,可以综合反映指标问题,使指标体系更加全面,具有相对稳定性。

2.经济性原则。在投入水平一定的情况下,如何使成本维持在最低水平,在公办幼儿园建设项目财政支出中,经济性主要体现在投入到公办幼儿园建设的经费是多少?是否有效运用,有没有浪费的现象?经济指标衡量的包含投入和产出环节,注重的是以什么样的投入方式才能够使得投入对象的性价比最高,同时还能够提供和维持既定数量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例如市民每月幼儿教育支出节约额。

3.公平性原则。是指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过程中,应考虑财政支出活动的效果或产出在社会公众中的分配情况,考核社会公众是否公平的享有财政支出活动的成果,是否享有财政支出产出的公平待遇。

(三)绩效评价指标选取

根据准备类、执行类、效果类的指标体系框架,从项目决策、项目管理、项目绩效三个方面进行具体指标的选取。

1.项目决策指标的选取。项目决策主要从两方面进行考核:绩效目标设置的是否完整、科学,有无对绩效目标进行细化和量化;决策过程中的依据是否充分,项目申报、批复等决策程序是否合规,存在调整变化的部分是否履行了相应手续。具体指标分为目标合理性、目标明确性、决策依据充分性、决策程序合规性4个四级指标。

2.项目管理指标的选取。项目管理从项目资金和项目实施两个角度考核:项目资金的预算内容是否明确、细化,有无严格按照编制进行,资金到位情况及财务管理方面的评价;项目单位机构是否健全、分工是否明确,项目承担单位人员是否充足、办公基本条件是否具备,项目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健全,项目落实是否严格、监管是否到位等。包含项目预算类、资金类、财务制度类、管理制度类11个四级指标。

3.项目绩效指标的选取。该类指标的选取主要考虑项目实施后,项目成果有无达到绩效目标,对项目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综合影响。从可比性和可量化的角度出发,对项目产出的数量、质量、时效和成本进行评价;学前教育普及率等社会效益实现程度,对经济区的可持续影响度,受益居民的满意度等项目效果进行评价。该类指标设置的有产出类、效益类、可持续影响等14个四级指标。具体指标体系(见下表)。

三、结语

公办幼儿园建设项目是我国“十二五”期间实现学前教育普及的主要任务,是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推动力,我国为此专设了公办幼儿园建设项目的专项资金。对公办幼儿园建设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不仅可以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而且为我国今后开展类似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工作起到一定借鉴作用,为政府资金的细化管理和使用效率提供保障,增进公众对政府财政支出的认同和信任。

参考文献:

[1] 张媛.民办高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辽宁经济,2016,(10):71-73.[2] 于海珊.构建高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J].财政监督,2016,(19):43-45.[3] 刘菊鲜,黄鹏.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基于财政支出[J].当代经济,2015,(15):122-123.[4] 闫钰,高国云.构建现代农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J].农业经济,2014,(5):115-116.[责任编辑 陈丹丹]

第四篇:基于科技创新的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基于科技创新的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作者:张涛 许飞 杨春燕

来源:《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06期

摘要:在深入总结国内外学者关于科技创新、绩效评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科技创新的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以山东省国资委监管企业为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评价体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和比较分析,得出了省国资委监管企业的综合排名,结果客观真实,为政府部门等利益相关者客观评价企业经营绩效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关键词:国有企业;绩效评价;科技创新;主成分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70(2012)06-0044-07

第五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摘要】 当前关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较少,本文从财政支出角度出发,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评价、项目综合效益评价和财政支出评价三个方面构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该类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及政府提供相关政策参考。

【关键词】 财政支出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

绩效评价

指标体系

一、研究背景

2006年以来,经国土资源部批准,各地陆续开展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对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缓解土地供需矛盾、保护耕地资源、统筹城乡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国务院对各地开展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高度重视,并制定了专门的财税政策,保障试点项目的顺利开展实施。目前,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已有一套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管理办法,但针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甚少,本文拟从财政支出视角,构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提供参考。

二、基于财政支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绩效评价的必要性

1、相关概念

(1)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指出“挂钩是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成果,以规划合理布局城乡建设用地,充分挖掘闲置土地为主要目的,将一些有条件通过整治转变成耕地的农村居民住宅用地以及其他废弃的没有利用价值的建设用地(称为拆旧区)和用于城镇新增建设川地区(称为建新区)构成挂钩项目区。然后通过拆旧与土地复垦等工程,以项目区各地类面积动态平衡为基础,实现项目区内有效耕地面积不减少,耕地等级质量不降低的要求。”项目是社会活动得以实现的载体,是具有目标性、时限性、任务性及效益性的活动。而挂钩项目是挂钩政策得以实施的手段和载体。挂钩项目是以政府作为投资主体;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以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缩小城乡经济社会差距,合理布局城乡用地结果为目标;以相关法律、法规为准则。政府组织实施并对项目区域产生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公共性活动。因此,挂钩项目具有公共性、综合性、区域性等特点。

(2)财政支出土地利用绩效评价

财政支出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将绩效理念融入从财政资金的申请开始,到资金的拨付、使用过程,一直到支出完成后的审核验收,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加强公共服务保障、提升行政效能、实施行政问责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绩效评价的必要性

(1)项目资金来源与管理

第一,资金来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涉及到建新区建设,拆迁农户和集体的补偿,拆旧区土地复垦等,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从目前各地试点情况来看,项目所需资金的来源主要有政府独资、依托用地企业投资、政府部门事业机构以项目区内整理的耕地指标作抵押向金融单位贷款筹集资金、或是企业、个人、市、县(市、区)、乡镇政府、项目所在地村、社等共同投资等方式。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所需资金最终是由拆旧区整理增加的耕地指标中除了用于农民安置部分后多余的建设用地指标收益来补充,如将其中多余指标中经营性用地通过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出让获得的出让金。

第二,资金的管理。对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资金的管理,一般会设立财政专户,以保证专款专用。目前,各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大多是由政府主导的,因此资金一般都是政府相关部门进行统一管理。

(2)基于财政支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绩效评价的意义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开展以来,在保护耕地资源的基础上,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区域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盘活了农村存量建设用地,进而促进城乡建设用地的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提高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同时,项目实施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目前,学术界针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情况、项目实施绩效评价方面都进行了一些探讨,但还未涉猎从财政支出角度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绩效评价。

从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产生的综合效益、项目资金运行对项目实施的影响等考察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情况,为今后该类项目经费筹集、财政管理提供政策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三、基于财政支出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基于财政支出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绩效评价内容

基于财政支出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绩效评价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过程中资金管理及运行情况的评价;一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后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两项目内容之间具有不可拆分的联系,项目资金投入是项目正常运行,按时保质完成的基础;项目实施后综合效益情况,则是投资是否有效的重要体现,因此,笔者拟从上述两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2、指标选取原则

(1)系统性原则。财政支出本身是一个大系统,一项财政支出涉及到的单位、人员非常多,因此财政支出绩效微观评价也是一个工作量大、耗费时间长、牵涉人员多的系统性工程,这就需要整个评价体系要具有系统性,能从整体上、全局上宏观的反映财政支出的绩效水平。

(2)可操作性原则。指标体系要尽可能选用现有的统计数据和易于收集的资料,对难以统计和收集的数据暂时不列入指标体系。

(3)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是指体系内各指标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财政支出的实际情况。客观性原则就要求在设计指标体系的过程中除必须采用定性描述的指标之外,尽可能的使用定量化的方法去描述指标,避免使用过多定性指标去衡量绩效水平,目的是让绩效微观评价更加客观,尽可能的减少主观性评价。

(4)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指评价的方法和手段要科学,设置的评价指标体系要合理,收集的材料数据要详实、充分可靠,构建的指标体系要既能揭示实施过程情况,又能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

(5)可比性原则。选取的指标应具有可比性,即确定的指标含义明确、计算口径一致、核算方法统一,以保证比较结果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6)综合性原则。建立的评价体系不能只选择对经济有利的因子,而忽略社会与生态因子;不能只考察项目产生的正面效益,不考察项目产生的负面效益;不能只重视结果,也要监管实施过程。

3、指标选取

为全面反映基于财政支出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绩效评价内容,按照指标选取原则,本文从项目实施评价、项目综合效益评价和项目财政支出评价三个方面选取评价指标。

(1)项目实施评价指标的选取

该类指标的选取主要针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评价,从指标的综合性和客观性角度出发,具体设置了民意调查、合法性审查和项目完成情况3项考察内容,共选取村民对项目实施支持率、村民对安置补偿方案满意度、土地权属关系是否明晰、各类用地用途变更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否符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有关政策、能否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是否按计划归还指标、整理开发复垦工程是否按计划实施、安置区是否如期开工建设9个评价指标。9个指标均可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方案及档案中查询获取。

(2)项目综合效益评价指标的选取

该类指标的选取主要考虑项目实施后对项目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综合影响,从可比性和可量化的角度出发,设置了项目单位投资额、农民年纯收入增加率、农地单产增加率、静态投资收益率、新增耕地比例、单位投资就业增加率、居民点基础设施配套率、道路密度变化率、绿色植被覆盖率、农地灌溉保证率和景观破碎度等共11个指标。

(3)项目财政支出评价指标的选取

针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国家已有一套较为完备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结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具体情况,从资金管理和资金运行两个方面选取评价指标,共选取资金到位率、资金到位时效、是否具有完备的资金管理制度、资金使用率和资金是否按规划预期使用等5个评价指标。

四、结语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是我国保护土地资源、控制建设用地增量、盘活存量土地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重要政策,试点项目是政策良好实施的载体,对挂钩项目实施综合评价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适时调整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构建的指标体系,是针对目前挂钩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构建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根据不断完善的政策进行修正和改善,以期为政策调整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荣庆:浅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与土地整理的区别[J].职业技术,2011(6).[2] 王德钧、刘晓玲: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资金来源模式利养探讨[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0(12).[3] 吉登艳: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成本与效益分析[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9.(责任编辑:张瑶瑶)

下载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word格式文档
下载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实践(共5则)

    龙源期刊网 http://.cn 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实践 作者:刘双丽 石勇 陶荣兄 卞晓晓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第07期 摘 要:在辅导员职业专业化趋势下总结前人......

    绩效评价用应机制文件(5篇范文)

    丽水市财政局文件 丽财预〔2008〕195号 关于加强市直财政支出 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的实施意见 市直各部门(单位):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认真做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

    指标体系(中学)

    附件3 陕西省教育质量提升督导评估 316 工程指标体系(初中)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办学思想端正,目标 明确,在校园醒目......

    发展冷链物流 新技术运用应脚踏实地

    发展冷链物流 新技术运用应脚踏实地 当前冷链物流装备除了面临供求矛盾外,更严重的问题是不适应性。很多商家没有太高的要求,而且在成本和利润之间有一个平衡,即人力跟技术装备......

    绩效评价自查报告范文合集

    篇一:绩效评价自评报告(范本) (资金使用单位) 绩效评价自评报告(范本) ( 年度) 评价类型: □阶段评价 □结束评价 评价方式: □直接组织评价□委托评价 项目名称: 项目编码: □□□......

    绩效评价报告

    环境保护资金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基本情况 1.落实项目主管部门。县环保局作为项目主管部门,对环保专项资金项目全面履行监管责任:一是督促施工单位加快项目建......

    公司绩效评价

    公司绩效评价 1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1.1总要求 公司规定对管理体系、过程、产品和服务进行监视、测量,并对监视和测量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以确保管理体系、过......

    2017年度部门绩效评价情况

    第四部分 2017年度部门绩效评价情况 一、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2017年,由昌平区财政局绩效考评中心和北京天圆全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组成的绩效考评工作组,对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