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时期水利工程财务管理工作的突出问题及对策论述
新时期水利工程财务管理工作的突出问题及对策论述
摘 要 本文从会计基础薄弱等多个方面对水利部门财务管理的现状及成因进行了分析,随后对新时期水利财务部门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进行了探究,以期更好地促进我国水利工程建设。
关键词 水利单位 项目资金 财务管理 对策措施
一、引言
水利工程财务管理一般涉及资金筹集、预算控制与使用管理、项目建设成本管理、工程价款结算管理及其他日常的财务活动等,因为其具有涉及范围较广、政策性强、投资金额较大和内容繁杂等特点,所以,如何创新水利工程项目的财务管理理念和模式,有效的防范财务风险,不断降低工程成本当前已经成为我国一段时期内水利工程项目财务管理过程中的核心任务。
二、水利部门财务管理的现状及突出问题
(一)水利部门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一是在水利财务实务中信息失真:个人借款白条顶库,且出现借款时间跨年度现象;会议费费用过大且附件模糊,不能够准确表明会议的规格、会议发票及费用等明细清单;报销大额费用未附上相应的明细清单。二是上级水利资金的拨付未能够跟上附件出现有资金单位无法对号入座的现象;不能按要求专项核算项目资金。三是收入确认不及时,且有将应确认收入列入往来科目核算人为调节收入的现象,造成年终决算收入不准确。四是因银行临时户的特殊性,工地现场处理业务会出现款项进入个人户的情况,容易产生小金库问题。五是存在财务调账处理随意性大、无单据、无说明和无领导审批等,致使会计监督力度不强,使出现经济问题只是由于预算不实造成的。
(二)水利部门预算管理工作不力
一是水利财务部门在预算时未能够将上年度的结余资金纳入部门预算管理,再加上超范围列支日常公用经费、人员经费等,致使年终出现预决算数据的差异。二是收支预算执行偏差较大,主要表现在编列的业务委托费过大。三是存在财政预算项目中开支的委托合同费用无预算现象;有的虽有预算但委托业务单位不清、委托事项和明细测算费用编列不细化。四是不能按照序时进度或上级部门进度要求支付预算资金;无预算开支。五是预算项目在实际执行过程存在部分经济分类科目所反映的实际支出与预算差距较大的现象。
(三)绩效考核机制落实不到位
水利工程量化管理的需求随着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和实践也在与日俱增。但我们也要清楚地看到,我国很多水利施工工程的绩效管理基本处于简单地考核阶段,缺乏有效性:第一,绩效管理观念落后,绩效管理体系不完善,未能适应工程发展需要,囊括绩效计划、绩效辅导与反馈、绩效考核、结果运用多环节。第二,绩效指标设计不科学。个别的水利工程绩效标准设计与工作的相关性不强,操作性很差,指标不明确,指标之间的权重设定不够清晰,定性指标过多,定量指标过少,凭经验或主观意志的现象普遍。
(四)水利部门政府采购方面存有违规问题
一是在政府采购中没有执行公开挂网招投标。二是部分采用政府采购的货物供货商未按协议及时供货。三是有些单位没有预算就采用政府采购,并且出现采购方式未按规定程序报批等现象。四是没有及时上网公开招投标信息,抽取的部分评标专家不合规。另外出现采购进口设备不规范。
(五)其他问题
一是签订的水利建设项目合同文本不规范,表现在约定支付合同款、合同要素不齐等。二是水利财务部门没有按照新时期财务规定将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设备验收入账处理。三是未按规定程序报批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等事项。四是其他问题。
三、新时期水利财务部门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不断加强水利工程的内部会计控制管理
我国水利工程财务管理中,内部会计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其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在内部会计控制管理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通过设立专门的水利工程建设资金账户建立集中支付机制;建立内部独立审计机制,第一时间发现内部会计控制的漏洞并进行处理等来创新和完善水利工程会计制度。第二,因为水利工程通常为大型基建工程,这就需要通过科学设置部门岗位等来不断健全水利工程内部组织结构。例如,项目立项阶段,设立可行性研究、决策、资金预算和预算审核部门;项目实施阶段,设立资金审批和资金支付部门;项目验收阶段,设立项目审计和决算部门。第三,要重视提升会计审计人员综合能力:加强财务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的培训,尤其是增加对水利工程项目专业知识的学习;加强财务会计人员的道德素养培养;合理安排会计人员的岗位编制,加强员工之间的相互监督,从而提高会计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二)新时期水利会计人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一是要求单位财务人员在学好相关的会计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要活学活用,以此来增强和提高对政策的理解和执行水平,为做好自己的相关财务管理工作奠定基础。二是鉴于水利行业的特殊性,财务人员在学好相关的会计知识的同时,还要熟悉掌握一定的水利工程建设方面的业务知识,以此来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三是从事水利行业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多学习并如全面掌握应该掌握的业务知识,让财务人员必须到基层了解和熟悉单位的相关业务,防止出现会计人员说外行话、办理业务出现理论和实践相脱节;四是加强水利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后续教育,从而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为水利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奠定基础。
(三)在实务工作中践行新时期的财政政策
新的历史条件下,国家为了加强财政资金和项目建设的管理,积极推行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财政策。为此水利单位要按照财政政策要求,结合单位实际,推陈出新新的管理措施。一是在强化预算监督控制方面,要在定额规定的范围和标准之内控制项目的各项,以便有效执行财政预算,确保预算单位安全有效使用财政资金的。二是必须不打折扣的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制度,以此来强化水利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程序,从而提高水利资金的使用效益,确保水利项目资金的安全运行。三是加强水利单位的预算管理,因为水利单位的预算是新时期水利单位企业管理财务控制体系中环节最重要的内部控制措施,为此水利单位要在制定相应的管理考核办法的基础上,遵循“客观全面、量入为出”预算编制原则,不予调整已经批准的本年度预算;并且不得列支未纳入本年度预算的费用,实现预算的硬约束。同时建立完善以预算控制为中心的财务管理信息机制,确保水利事业单位项目的预算执行。
(四)建立完善新时期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机制
新时期的水利单位要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建立健全单位内控机制和检查。一是强化政策的学习,以此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内控意识,强化审计监督单位内部的相关会计事项。二是建立定期的内部检查机制,以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及时发现财务事项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的整改。三是日常的检查考核要和审计结果结合起来,落实相关人员的责任,并按制度提出惩罚措施,确保在对单位内控制度执行情况的再监督的过程中保护水利事业单位资金安全。
四、结束语
全球经济的大发展促进了一体化的进程。然而在经济越发展的同时不忘水利的重要。所以必须实现水资源项目的可持续利用。水利单位财务管理必须适应国家有关财经法规、制度要求,引进、推广水利财务管理方面的新方法、新观念,及时研究解决水利单位财务管理出现的问题,以更好地为水利改革和发展服务。
(作者单位为山东省水利工程局)
参考文献
[1] 顾乃刚.浅议当前水利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务与经济,2008(1).[2] 李桂琴.加强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财务管理的探索[J].山西建设,2009(2).
第二篇:浅析新时期基层信访工作的突出问题与对策
信访是社会各种矛盾的客观集中反映,信访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信访问题伴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深入而滋生,各级党委、政府对群众信访问题处理得好与否,不仅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声誉,而且直接关乎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命运,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影响社会稳定。
一、加强新时期基层信访工作的重大意义和作用
做好新时
期的信访工作,实际上是各级党委、政府关注民生问题,解决民生问题,是聚全社会之力,更多地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多地办好顺应民意、化解民忧、为民谋利的实事;更多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日趋多样化,经济社会发展可能面临更复杂、更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信访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稳定作为第一责任,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奋斗目标,深刻认识做好新时期信访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做好信访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把信访工作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位置,切实抓紧抓好。
二、当前基层信访存在的突出问题
当前,基层人民群众信访活动主要集中在企业改制、地界纠纷、山林水土纠纷、矿产资源纠纷、移民安置、追讨工程款、农村低收入分配、交通营运、涉法涉诉、历史遗留等问题。导致上述信访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一)就国企改革而言,改制职工对政策理解不深,总认为自己对国家、对企业付出了很多,辛苦了大半辈子,到头来却落得个“下岗”回家。另一方面,与其他行业的改制对象攀比,认为年人均补偿标准过低,从而拒绝签字,影响了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
(二)近年来,尤其是村改委以来,村“两委”班子普遍存在顾虑、厌战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不敢面对困难和问题;村班子成员私心严重,浸占集体财产;在处理问题时,偏向自己的亲朋好友,致使群众不满而引发上访。
(三)移民群众对搬迁补偿政策不理解,对政府征地补偿和安置补助标准要求过高。
(四)在工程建设方面,由于签定还款计划和落实工作滞后,重视不够,工作缺乏有效措施,清欠工作不到位,“政府欠工头,工头欠民工”的现象依然存在。
(五)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对发展第二、第三产业意识增强,盲目从事交通营运行业也随之增多,无证经营、串线营运、超载等已成为当前交通秩序混乱的首要问题。
(六)矿山老板开采矿源,造成农田地陷落,强占农民土地而引发群众上访。
(七)由于历史原因形成,与现行政策相抵触引起上访。
(八)刑事附带民事的涉法案件,由于原告方迟迟得不到经济赔偿而上访。
三、加强新时期基层信访工作的探讨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信访工作的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到,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必须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完成肩负的历史使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依法行政立足点出发,坚持以稳定促发展,以发展促和谐,进一步提升“平安”创建水平。切实做好信访和人民调解工作,畅通诉求渠道,创新矛盾排查和调处机制,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及时化解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有效预防和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
1、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基层是信访问题发生的源头,控制信访源头是减少信访问题的关键。要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内部,解决在萌芽状态,就必须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切实加强村级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和村小组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建设,积极引导农村有志青年向党组织靠拢,不断扩大农村党员队伍。公开、民主地选人用人,让一批有知识、有能力、有公心的青年充实到村“两委”任职,并集中开展“发展观、政绩观、群众观、法纪观”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教育活动,提高村级班子的整体素质,提高执政为民水平,增强活力。从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当务之急,要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从改水、改厕、改灶、改电、改路等农民最关心、最期盼的事情抓起,加大农田水利以及乡村公路建设,加大农村卫生路面的投入力度,深化乡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尽快改变村容脏乱差、房屋破旧散和农村交通不便,饮水困难的落后状况,努力改变村容村貌。全面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3、加大产业培植力度。近年来,各级党
组织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广大党员和各族群众,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沿着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发展战略思路,艰苦创业,奋力拼搏。农村相应得到了回报,经济有了新的增长,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实践证明,各地区的发展思路是正确的,我们要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海拔和自然条件,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长增收潜力。在大力发展传统产业的同时,积极培植新产业,大力发展壮大非公企业,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同时还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培植龙头企业,壮大区域经济,形成农业内部增产增收合力。
(三)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和谐信访。
建立和谐信访是新时期发展阶段的内在要求,是党和政府加强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迫切需要,是推进民主政治的重要途径,是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首要任务。《信访条例》总则第一条规定,“保持各级人民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保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明确指出了信访工作活动的出发点、归宿点和落脚点。信访部门与群众联系最紧,反馈的民意最真,调处矛盾最多。为履行好工作职责,在畅通信访渠道的基础上,必须建立完善《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领导接待日制度》、《矛盾纠纷排查机制》、《矛盾纠纷调处机制》、《重大矛盾纠纷挂牌督办制度》、《劝返工作责任制》、《法律法规宣传实效机制》。在工作中,以情感人,把好接待关、以理服人,把好受理关、以法约束人,把好处理关、以党性温暖人,把好善后关,自觉用热心、爱心、公心,架起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四)加强法律法规和中央以及地方政策学习和宣传。
信访工作是政策性相当强的工作,政策作为各级党委、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依据,处理信访问题必须具备过硬的政策理论和群众基础,才能在工作中以理服人,以政策服人,才能有针对性开展工作,确保在工作中不放“黄腔”、不说胡话,让群众心服口服。因此,加强对中央和地方常用政策的学习和宣传,是现阶段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手段。在办信接访中充分利用法律知识为群众提供有理有据的解答和咨询,同时也要对部分过高的无理要求者给予严肃的批评教育。
(五)讲求实效,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既是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并迫切需要党和政府去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些群众所反映的问题是属实的,合理的,需要我们去帮助化解,但有的部门和单位,由于种种原因而相互推诿,拖着不办,没有及时把问题解决在初始阶段而导致群体性上访,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现阶段,各级党委、政府要彻底清理辖区内的各类矛盾纠纷,进一步强化基层基础工作,突出工作重点在农村,在基层,做到问题不查清不罢休,矛盾不解决不罢休。在企业改制过程中,要严格按改革程序办事,并对职工全部实行社会养老统筹,想方设法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针对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增多的实际,司法机关要组织开展错案责任追究制,减少工作失误,减少涉法上访问题的发生;加强对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的领导,督促履行还款责任,解决好欠薪问题;规范矿山秩序,完善管理机制;积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全面开展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校务公开,实行民主管理,接受群众监督;对历史遗留问题,有条件解决的要尽量解决,解决不了的,要耐心细致的解释。同时建议当地党委在决策本地区改革发展的同时,必须和信访稳定一起通盘考虑,坚持在改革发展中促进稳定,以稳定保证改革和发展。
信访工作任务艰巨而繁重,牵一发而动全局,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积极化解各种不安定因素,关键是要为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要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信访工作越来越重要,犹如和谐社会的一面镜子,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各级党政机关特别是主要领导,要本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来重视、加强做好信访稳定工作,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保障。
第三篇:浅谈新时期加强离退休党员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新时期加强离退休党员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退管中心 霍银全
随着煤矿的不断发展,社会老龄化的加快,离退休人员这一队伍逐渐扩大,离退休党员这个重要而特殊的群体在煤矿发展的新时期凸显出来。离退休党员作为党员队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他们的教育管理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和新情况,这项工作已成为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课题。胡锦涛总书记曾批示:“老同志作为干部虽然离退休了,但作为党员永不退休,还应从政治上关心老同志”。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如何妥善有序地管理教育好离退休老党员,通过党组织有效地把离退休人员凝聚起来,是我们应该肩负的重要职责,也是一项当务之急的工作。
一、煤矿离退休党员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个人方面。一些离退休老党员有由于离退休党员年龄逐年增高,健康壮况逐年下降,部分党员退休后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松懈思想,自我要求降低,思想松懈,或因年老有病、行动不便等各种原因,不再追求进步,对忠于党的信念不再那么强烈,不再自觉主动学习和参加组织生活,还有少数老党员党性观念开始淡化,上交党费不积极,开会也要靠请。这些现象虽然发生在少数离退休党员身上,但影响不可低估,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下大力气加以解决。1
2.组织设置方面。随着煤矿的不断发展,口老龄化步伐的加快,离退休老党员数量逐年增多,由于组织设置的原因,这些离退休的老党员中的一部分致因为子女、年龄、身体状况、居住地等方面的原因,流动性大且居住分散, 不能正常参加集中学习和集体活动,不能充分享受到组织的关怀与管理。
3.管理制度方面。在管理制度上,由于退休老党员都是老同志,赋闲在家,年事已高,不承担具体工作,对老党员个人不好提要求,因此工作要求普遍较低,基本上能管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纪律约束松弛。对一些离退休党员长期不过组织生活的处理制度,居住地党小组管理制度,激励和表彰制度不完善。
二、加强离退休党员教育与管理的措施
1、要真正重视,加强教育,激发老党员对党的执着信念。“党组织”这个名词在每一名退休老党员心中的位置是十分的重要。他们每个人在党的培养和教育下,历经了风雨沧桑,走过了曲折路程,最后成长为中国共产党中优秀的一员。退休党员离岗后,由企业人变成了社会人。随着人生位置的转移,自然有一种无家可归的失落感,必须加强对他们的教育管理,强化退休党员“家”的观念,使离退休党员有家可依,使其处处能感到“家”的关怀和温暖。党支部通过认真开展各项学习活动,进一步增强广大退休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党
性修养,要求思想上、行动上做到与时俱进,保持党员先进性,做到退岗不退党,永葆革命本色。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学习活动正常化、经常化,建立健全离退休干部党员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创新学习教育和开展活动的方式方法,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学习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加强对离退休党员的管理,加强离退休党员的学习教育,把老党员的心与党组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增强了党的吸引力,同时凝聚了党员。
2、合理设置组织机构,增强党的领导力。要真正认识到做好离退休老党员的工作是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和突出环节,要根据离退休老党员居住分散、部分党员高龄多病、行动不便等特点,创新党组织的设置方式和活动方式,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战斗力的基础,切实加强党组织建设。首先将政治素质好、群众威望高、党务经验丰富、身体健康、热心退休党员事业的退休党员,选到支部班子中,配齐配强支部班子。对因年事已高及健康原因,不能经常组织活动的班子成员,做好思想工作,及时进行充实调整。其次按便于活动,便于学习,便于管理的原则,根据党员居住地域分布情况,合理设置党小组,做到组织设置科学、合理,机构健全,隶属关系明确,党小组工作运行规范。党小组虽然不是一级党组织,但对于离退休党员来讲,其作用的发挥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便于离退休党员相互沟通,便于向党组
织反映问题、提出建议等。
3、落实待遇,强化和改进管理制度,激发老党员奉献热情。增强党的领导力和凝聚力必须保证“两项待遇”落实到位,把“两项待遇”细化为“十项承诺”,确保养老金及时发放,医疗费、电话费按时报销,按规定订阅报刊杂志,定期给劳模、老干部和有职业病的老同志做健康检查、不定期到疗养院疗养,对每位住院的老同志都进行探望慰问,对生活有困难的及时给予救济,离休干部的书刊杂志和所需药品送到家里,为患有老年痴呆症、健忘症的老同志发放爱心救助卡,凡是矿上的重大活动、重要会议特邀老同志代表参加,等等,只有处处为老同志的切身利益着想,广大老同志才能充分感受的党组织的温暖和关怀,才能更加靠近党组织,更加忠于党。在管理制度上首先要强化管理。要使老党员继续严格按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退休不退党”,进一步加强组织观念和党性锻炼,政治思想上不能放松,坚决不能放弃。对拒不交纳党费、思想消极、不思进取,经多方多次做工作仍不改进的,则应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不合格党员,确保离退休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其次要建立激励机制,在“七一”建党节、“十一”国庆节等重大节日活动时,表彰在老有所为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老党员,并扩大离退休老党员的参与面、表彰面,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党组织的重视和肯定。同时调动和发挥老党员的积极性和榜样作用,进而
带动其他老同志发挥“夕阳增辉”作用。鼓励他们参与到煤矿和党的建设中来,请求他们为党建和煤矿生产管理方面的诸多问题出主意想办法。使他们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充分调动他们发挥余热的积极性,才能把他们的经验和智慧转化为对矿山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有利于维护矿山和谐稳定和促进煤矿经济发展。
第四篇:新时期农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和对策
新时期农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和对策
农民负担问题是农村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全面推进,农民负担 得到了明显减轻。但在这种大好形势下,有的乡镇对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不够,没有再将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有的涉农收费部 门没有严格按照中央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有关文件执行,对涉及本部门、本系统的减负问题 整治不到位,对下级部门的乱收费行为视而不见或放任自流,导致农民负担监管不力,政策 落实不到位,农民负担反弹现象屡屡发生。不但损害了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还导致了少数 不正之风的发生,既成为影响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安全隐患,又成为影响农村改革和发展的 十分突出的问题。新形势下减轻农民负担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已严重阻碍了新农村 建设扎实推进。
一、新时斯减轻农民负担工作面临的问题 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农业税,实行了种粮补贴,这是党和国家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 担过重问题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通过税费改革,理顺了农村财税体制,规范了面向农村、农民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精简了乡村机构和人员,真正减轻了农民负担。但是,农村税 费改革和粮食直补也不可能解决所有的农民负担问题,如果控制不好,农民负担仍有反弹的 趋势。当前减轻农民负担工作面临的问题是:
1.部分干部认识不到位,对减负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产 生发盲目乐观松劲情绪。认为费税改革后,取消了农业税,实行了粮食直补,农民就没有什 么负担了,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可以松口气了,进而放松了警惕,忽视了监督和管理。
2.农村“四乱”在少数地方还有死灰复燃的现象。如报刊费摊派问题、强制保险问题、公益事业强行达标、农民建房审批违规收费、中小学乱收费问题等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农 民进城务工经商乱收费等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3.农村生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难,存在好事难议,议成了难以执行的问题,一方面 导致有的地方生产公益事业停办,另一方面导致有的地方不通过农民“一事一议”,强行筹资 筹劳等。
4.农村债务链难以化解,巨额的债务负担是悬在农民头上的一把利剑。乡村沉重的债 务负担,通过一系列中间环节,最终都转嫁到了普通农民身上。
二、面对新时期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的形势和任务应采取的措施
1.从源头治理,清理涉农收费文件和收费项目。有关部门应对近年来县级以上部门出 台的涉农文件进行全面清理,对凡是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部门收费文件坚决废止;
只有法律 法规依据,但超过规定标准随意审批的文件也坚决停止;待重新核定后再另行审批。所有涉 农收费文件必须经过农民负担主管部门、财政部门、物价部门同时会签后,方可下发执行,严格执行“一个漏斗向下”的管理体制。
2.加强农村审计监督职能。建立经常性的农民负担专项审计制度,尤其是市、县两级 要开展经常性的农民负担专项审计,通过审计,加大对“四乱”的治理,要加大审计处罚力度,采取处罚并重的措施,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3.建立健全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制度,完善监督机制。各级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要适 应新形势,切实发挥牵头和监督管理的作用,推动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一是进一步完善农民负担监督卡制度,各地必须使用省里统一印制的 监督卡,由各级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发放,由乡镇农经站统一填写并负责具体发放到 农户。二是进一步加强农民负担监测体系建设。要建立健全农民负担监督、监测体系,各级 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要分别设立农民负担监督举报电话,农民负担信访接待室、农民负担 监测户,完善监测手段,形成监测网,及时向党委、政府报告监测情况,逐级反馈监测信息,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三是进一步强化涉农案件的查处,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对农 民负担的一般
性违纪违规行为,负担管理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组织查处; 对涉及农民负担的 严重群体事件或造成重大影响的案件,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要配合有关部门,认真做好案 件的报告、定性、处理和通报工作,严格执行对涉农案件的责任追究制度,发现加重农民负 担的违法违纪问题,不仅要追究有关当事人的责任,而且还要追究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 的责任。
4.建立健全报刊订阅制度。对村级报刊订阅泛滥的问题,要从源头治理,也就是从上级 加以治理和控制,对上级部门搞报刊订阅摊派任务指标,纳入业务考核目标的部门进行查处,特别是对以利益为目的,搞强制摊派的部门,进行严肃处理,公开曝光,直接追究领导责任。同时,明确各类党报党刊的订阅范围,严格控制数量,做到既保证农村学习宣传教育的需要,又不至于增加农民负担。
5.严格执行农村生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管理。着重解决农村好事难议、无事乱议等各类问题。对确实需要办、应该办而又难以议成的生产公益性事业,采取一定的 办法和形式加以解决,要重点引导基层乡村干部善于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和宣传教育工作,争取群众的理解支持,取得群众的信任,做到好事要办不急办,使好事议成办成,坚决禁止 把“一事一议”变成固定的收费项目。
三、对长期的减轻农民负担工作提出的几点建议性意见
1.领导要高度重视、任务要明确。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纳入重要工作 日程,采取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层层签订责任状,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责任追究制 度和“一票否决”制度。各级纪检监察、农业、物价和法制等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严查 严管,形成齐抓共管。
2.要常抓不懈、防止反弹。各级党委政府不但要把减轻农民负担工作作为一项长期而 复杂的政治任务来抓,而且还要始终把减轻农民负担工作摆在突出位臵,警钟长鸣,举一反 三,常抓不懈,才能有力的维护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3.加强民主监督。各乡镇要成立由乡镇人大、纪检监察、财政、农经和工会等部门人 员参加的民主理财监督小组,定期对本乡镇的财务情况进行监督,负责审核、分析、评价财 务公开的有关内容,听取群众意见,提出改进措施。民主理财小组有权参与本乡镇的财务计 划和各项财务管理制度的制订,有权检查、审核财务收支帐目,有权否决不合理开支,有权 监督财政收支和各项财务制度的执行情况。
4.加强村务公开制度。各村都要设立公示板,公开涉农部门收费项目、标准及收费依 据和范围,公示以外的收费项目和超出规定标准的收费项目,农民一看便知,有权拒交,有 效的控制农村“四乱”的发生。因此,新形式下进
一步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切实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各部门务 必保持清醒头脑,高度重视,深刻认识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是全面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 客观分析新形势下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澄 想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清和消除各种模糊认识及盲目乐观情绪,准确把握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总体要求,采取有力 措施,坚定不移地落实各项减轻农民负担政策,切实做好当前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维护 税费改革成果,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保障农村社会稳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
第五篇:新时期辅导员队伍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简介:
桂媛,女,1981年9月出生,江苏连云港人,中共党员,讲师,硕士,商学院团总支书记。研究方向: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研究。
新时期辅导员队伍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研究
桂 媛
(江苏省宿迁学院商学院 江苏省宿迁市 223800)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推行12年以来,在学生的成人成才、高校素质教育改革中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在改革推进中,因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标准并未明确,不同学校、辅导员个人等对于改革的认识和理解不同,导致在改革推进中也出现一些“身份尴尬”与“身心俱疲”等职业困惑问题。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和高教改革的深入,辅导员的任务、角色、责任、能力等都面临着新一轮结构性的调整提升,面对职业化、专业化提出的更高要求,辅导员队伍建设要积极从体制机制、思想认识、个人素质进行改革提升,才能在维护高校素质教育、高校长期稳定和社会长治久中做出更大贡献。关键字:新时期 辅导员队伍 突出问题 对策研究
The outstand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instructor team in
the new period Guiyuan Abstract:The implementation of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rofessional counselors,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in the 12 years since, in the student to become a useful adult and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played a very positive role, but in promoting reform, because professional, specialized construction standard is not clear, different schools and instructors individuals have different percep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reform, resulting in some embarrassing identity “and” exhausted "Vocational confusion occurs in promoting reform.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arrival of the new era and the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counselor of the tasks, roles, responsibilities, ability are faced with a new round of structural adjustment of ascension, faced with higher requirements put forward the proces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nd specialization, counselor team construction to actively from system and mechanism, ideological recognition knowledge and personal qualities of reforms to enhance to in the maintenance of quality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long-term stability and social Changzhi long to make greater contributions.Keyword:
the new period
the counselors team
outstanding problems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正文]随着社会改革的深入推进,高教改革也走入深水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问题也日趋复杂,这就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如何更好地推行辅导员队伍走职业化、专业化之路?我们应该如何从容面对?新时代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对于进一步做好学生工作和促进学校稳定发展和社会和谐具有重大意义,也是对进一步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高校辅导员的是最基层的从事学生工作的一群人,“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每一项工作,每一根线都牵着辅导员这根 “思想政治工作” 的针。很多辅导员面对事务性工作忙不暇接,有人比喻辅导员工作是“5+2”,“白+黑”,“领导要求多,自身内涵少”、“班级工作烦,分块工作杂”。面对辅导员时间的碎片化,这对处理事务性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更高的效率。
1、高校辅导员面临的职业矛盾与困境(1).“一专”与“多能”的矛盾
目前,很多高校都实行聘任制度,制定了相关的考核细则和实施办法,辅导员队伍的整体水平都较以前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在综合能力、内在素质以及专业精神方面尚不系统。我们通常意义上的学生工作其实是指的是辅导员这一职业,而不是这个专业,很多辅导员不是这个专业而是半路出家。所以,需要通过各种制度和措施来保障辅导员所从事的学生工作的专业化。重视教育心理学和各种职业资质资政的持有。在职业化与专业化相互促进过程中,如何由“专职”进一步凸显“专业”,是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乃至专家化的关键。
专业化、专家化的辅导员教师队伍,要承担教学、科研、管理的三种职能。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整体水平。辅导员队伍专职是做思想政治工作,为了更好的将这一工作做得更有实效性,越要学习更多与现时代同步发展的新知识,甚至在有关领域要走在时代理论的前沿上。社会需要与自身发展之间如何更好的协调需要辅导员做好准备。(2).“可有”与“可无”的困境
辅导员虽然是教师的一部分,但长期以来一直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他们的工作时间和强度又往往高于一般任课教师。目前辅导员与学生比例规定在1:200,但是很多高校都已经超过这个比例达到1:300的。有的高校做法出现两个极端:有的将与“学生”字样有关的任何事情都划归学生管理工作,对于学生中出现的任何问题都归结到辅导员工作中不到位;有少数高校则是认为学生工作无足轻重,甚至可有可无。受这类思想支配,人为地将教书和育人的工作,管理和育人的工作割裂开。事实上,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拘泥于那个人、哪个群体,是需要多方配合、共同进行的。(3).“个体时间的有限性”和“工作任务的繁杂性”矛盾
从各个高校工作分工看,辅导员主要承担学生常规管理工作、资助与评奖评优工作、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学风建设工作、考风考纪教育工作,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后进生转化、入党启蒙与组织发展工作、人武工作、社团建设、共青团工作等等各方面,有的高校还把缴费率与宿舍卫生达标率与辅导员考核联系。可以说,高校有多少部门而派生出来的工作最终都可以找到或者归结到辅导员。所以说辅导员是专职的“多面手”。(4).“身份尴尬”与“身心俱疲”的困境
现实中,辅导员身份尴尬问题十分普遍,如被视为学生的“生活保姆”、“贴身保镖110”、“救火队员119”、“急救队员120”等等。每当课堂教学质量不好、学困生问题增多,宿舍卫生下滑,英语四级计算机二级水平等可比性指标不高时,辅导员就会首当其冲地被质疑和责备,很多辅导员会产生较重的失落感。
很多带的学生数量多又直接承受着来自各类学生的各种负面反馈的影响与刺激,身心健康状况更加需要关注。反过来,由于辅导员又与学生朝夕相处,其身心素质将直接暗示、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与素质修养。因此,关注和保障辅导员身心健康,意义重大。
2.高校辅导员面临的职业发展前景不明朗
(1).把辅导员这一职业当作“桥梁”、“跳板”。有的辅导员把辅导员这一职业当作“桥梁”、“跳板”,一有机会便另谋高就,转岗做专任教师或机关干部等。这批辅导员目的性特别强,做的工作有助于实现既定目标的做,对既定目标没有帮助或者好处的就不做。这对大学的学生管理工作无疑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2).进人机制的不健全,导致辅导员没有前途。有的高校招聘辅导员“非硕士博士方才考虑”,结果人招进来以后发现并不适用,但又无别的岗位可调整,只能放在辅导员岗位上勉强用着,对其个人发展和学生工作都有阻碍,容易产生大龄未婚辅导员现象和理论一大堆,实际工作效果差的现象。更有甚者,个别领导基于辅导员入职门槛低、招聘时人为操作空间大的实际,从留校学生中安排几个“惟命是从”的到辅导员队伍,也在事实上造成了进人、用人程序的“不严肃”“不严谨”,这也容易让其他任课老师把辅导员这一职业看低。
(3).辅导员职业“两条腿走路”有漏洞,腐败风气乘虚而入。前高校辅导员虽有一定的发展路径,如晋升职称、提升职级即所谓“两条腿走路”,但是面临僧多粥少的大环境大背景下,有职级晋升时大家一窝蜂的去跑关系走后面走职级发展的道路;面对职称评判时,大家又一窝蜂的整材料“闭门造车”走职称发展的道路。这样朝三暮四的想法和做法。对于高校来说是在浪费公共资源,对于辅导员来说会产生面对职称和职位望而却步,导致不思进取,看淡一切。对于学生来说,辅导员的进取心会自然不自然的感染给学生,有的辅导员面临的低工资与烦杂的工作会产生不健康的心理与堕落的思想,社会上腐败风气随之趁虚而入,有的辅导员把持不住就会越陷越深而葬送自己。另外,各高校也不乏不少辅导员的敬业精神和奉献意识开始淡化的现象,社会上的“浮躁”情绪在高校中蔓延,有的辅导员对学生工作的精力投入明显不足,没有动力,就会产生“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相当数量的辅导员缺乏使命感,责任心不强,影响了学生工作的效果,导致辅导员的“沉沦”和“流失”。
二、加强新时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方法与对策
辅导员作为高校教职工队伍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群体,各高校有责任有义务关心、关注他们,创造条件并积极探索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道路,以促进辅导员队伍健康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1、适度分离“事务性工作”与“思想性工作”
常听到辅导员抱怨忙,但是究竟忙了些什么呢?答案是很无语。忙是原因也是结果。需要分清楚分内和分外的事情,分辨自己的事还是别人的事情,分清楚紧急的事情还是不紧急的事情。另外,要分离“事务性工作”与“思想性工作”,把辅导员从繁忙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我们可以借助现代化的办公手段和网络媒体,如建立、完善学工信息管理系统和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等。目前在江苏省宿迁学院采用的学工系统和动态系统以及教务微信选课与各项通知查询系统已经在学生工作中切实发挥了相应功能,对唤起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服务意识起到了一定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
我们也要看到,学生事务性管理工作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两者的分离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事务性工作过程中渗透着思想教育的成分,也承担着高校育人的功能;而思想性工作也不是纯粹“为思想而说教”,我们说,任何不能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苍白没有说服力的。实现“事务性工作”与“思想性工作”适度分离,就是要注重发挥“大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育人效能。
2、“上岗培训”与“资质资证”结合,提升综合素质能力
辅导员从事的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门理念型、情感型的职业。它面对的是同教师一样的生成性的教育,任何相对固定的技能技巧的作用都是非常有限的;它要由辅导员根据自己浸入生命而形成的对学生工作的领悟和对教育情境的理智性判断来创造性地运用,方可成为有效的技能技巧,而不是凭借常规的、模式化的技术来对学生及其事件问题进行各种处理。所以,要首先在学历和资格认证等方面提要求,必须经过辅导员的上岗培训方可以参与学生事务的管理,而且必须经过初任培训、资格培训、更新知识培训等。对于学历层次不高的需要在职进修,攻读硕士学位,参加各高校统筹安排的集中学习和培训活动等,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工队伍的知识涵养;其次是引导辅导员树立职业化和专业化的思想,重视高校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知识灌输,重视心理咨询师证书、职业指导师证书的持有数量的鼓励。这在一定程度上让辅导员感受到“人文关怀”,高校是重视他们的发展的。
3、努力解决“针与线”的关系,理顺各方工作关系。
积极营造高校“全员育人”的氛围。进一步优化辅导员的工作环境,增强辅导员工作效能和事业的成就感,把辅导员工作看作是一项事业来抓。
第一,改革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的整体架构,理顺辅导员工作与相关处室、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以文件的形式明确规定涉及学生工作的各职能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哪些工作是辅导员必须完成的,哪些是各相关职能部门做的,如辅导员与教务处、学生处、后勤处、图书馆、财务处和保卫处、医务室等相关涉及学生工作的职能部门的任务分工。在对教学管理、宿舍管理、卫生保健、就业指导、催缴学费等,可以将功能关联性强的部门合并,功能性单一的部门独立出来,事务性强的部门(宿舍卫生)社会化或后勤化;具有自主教育意义又较为简便的一般性工作采取学生自助管理或数字化管理相结合等。这样从源头上以解决辅导员“一根针”难引“千条线”的矛盾,减轻辅导员事务性工作负担,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针对性,提高学生管理工作与思想教育的内涵和效能。
第二,理顺各部门的层级关系。高校辅导员是在学校、学院党委的直接领导下正常开展工作的,但是在很多高校存在多头领导、多头管理的现象,各职能部门直接向辅导员下达或分配任务。各高校的领导和相关处室应该高度关注辅导员队伍的稳定与发展,健全各部门与辅导员的联系机制,通过制度约束各部门的官僚作风与推诿现象,这样一方面把辅导员从繁杂的师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推动学校完善管理、提高效能,对提高辅导员的地位也有一定的帮助。做到责权对等才可以让辅导员找到归属感,实现辅导员自我价值,维护辅导员的队伍的良性发展。
4、“科学管理”与“全面考核” 双管齐下,给辅导员吃“定心丸”。
建立健全科学的辅导员管理与考核机制,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外在保障。只有使辅导员的个人发展有路径支持,工作实绩能得到充分肯定,才能使辅导员敬业爱岗,以饱满的姿态投入工作。所以高校需要从维护权益,稳定队伍、促进校园和谐的高度,建立健全辅导员全面评价体系。具体来说,可以从辅导员是否确立并自觉遵守学生工作的伦理纲领,热爱本职工作;是否具备积极健康的人格特质,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心理调控能力和健康的人格特质是否健全;是否具备系统、科学的专业知识结构?是否具有娴熟的学生工作专业技能;是否得到学生的认可与热爱等等。学生工作的对象是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是充满发展潜能的人,因此辅导员首先必须要有积极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全身心投入的工作精神等。
打铁还须自身强,辅导员只有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和理论水平,具有高等学校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对学生工作的一般规律有较好的把握和研究。具备管理学、行政学、法学、哲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和原理。具备组织能力、管理能力、表达能力、调研分析能力,以及心理辅导技能、职业辅导技能等,那么,我们心里才会有底气和焕发出无穷的人格魅力。才会坚定和喜欢辅导员工作,并把它作为一项毕生的事业来完成。
健全竞争淘汰机制,实行动态管理。一方面,对专职辅导员进行一定的岗位实训、岗位轮换和挂职锻炼,实行不同院系乃至不同高校、校企合作单位之间的交流,学生工作管理岗和基层辅导员之间的岗位流动,使广大辅导员通过接触新岗位、新环境和新内容,避免职业疲劳,不断充实自我,挑战自我。另一方面,通过流动机制,加强动态调控,强化考核的立体结构,切实发挥竞争淘汰作用,把真正“职业化”、“专业化”的辅导员留在队伍中,确立骨干地位,发挥示范效应,实现良性循环。同时,应该大胆启用和重用立场坚定、素质过硬、工作出色的年轻辅导员,让他们走上相关工作的管理、领导岗位,为学生工作的全面推进发挥更大的作用。
5、提升职业敏感度,合理规划自身职业发展愿景。
组织行为学上提到,职业敏感度包括职业弹性、职业洞察力和职业认同感三个方面。对高校辅导员来说,对外部环境变化适应能力较强,自身所掌握的知识技能越多,其职业弹性就越大。辅导员对自己兴趣、优势和不足的自知能力以及对组织变革等职业影响因素的感知能力的认知越清晰,其职业的洞察力越强,越能及时做好各种应对的准备。辅导员对工作中个人价值的认可程度越高,对职业价值的自我认同程度越高就会更能增加工作的积极性,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之中,形成良性的职业发展状态。
对于辅导员而言,如果写作能力出众,可以去做党政宣传工作;组织策划能力出众,可以考虑共青团工作;处理问题灵活有章法可以做处理复杂矛盾的保卫、纪检等工作;但是有一条,不论怎样,我们都要做一个业绩优秀并深刻理解学生工作的人!
辅导员需要加强学习调研。在新时期,面对新一代大学生群体,他们是最容易接受新知识、新事物的年轻群体,辅导员只有努力掌握有关工作的新技能、新知识,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建立扎实的知识体系,才能适应辅导员职业不断发展的内要需求。其次,接受专业组织引领。随着辅导员制度的发展和完善,辅导员专业组织也逐渐建立起来,并有了全国性的辅导员组织,有了辅导员微博微信群和高校辅导员联盟。加入和接受这些专业组织,有助于强化辅导员职业身份,有助于推动辅导员工作的专业研究,有助于增强辅导员的专业感知和事业归属,有助于激发辅导员职业潜能。
参考文献
[1]曾宁.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科学化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33)[2]朱锦秀,刘艳坤.新时期大学生对辅导员的角色需求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05)[3]赵海丰.高校辅导员制度的演进与发展趋势研究[D].辽宁大学 2014[2] [4]李莉,徐楠.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及其知识基础[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5]苏婧.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