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PICC置管神经外科患者的护理体会
PICC置管神经外科患者的护理体会
摘要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一种从外周静脉肘部静脉(贵要静脉、正中静脉和头静脉)导入且末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其在我院神经外科率先使用。由于神经外科病人在输液管理上存在几大特点:一是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随时需要抢救,还需要分时段使用脱水药物,多次穿刺及药物对血管的刺激损伤较大。二是治疗周期长,多在2周以上。三 一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18~77岁(平均54)岁。其中颅脑外伤20例,脑出血16例,脑肿瘤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
1.2方法选用美国BD公司提供的P ICC导管,规格4F或5F。敷料为英国产IV 3000,10 cm×12 cm潮气感应透明薄膜。根据患者病情及治疗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患者平卧,穿刺侧手臂外展45℃,用皮尺测量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然后向下至第三肋间的距离。常规消毒铺洞巾后穿刺,插入导管,在穿刺点处覆盖碘伏棉片,外贴IV 3000敷料,再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3]。操作完毕后行X线摄片,以确定导管位于上腔静脉上端。2结果本组中一次穿刺成功者47例,成功率为97.9%。P ICC导管留置时间20 d~11个月,平均150d。出现局部渗血2例,导管堵塞2例,经肝素液及尿激酶溶栓后再通,1例导管阻塞拔管,穿刺局部及导管感染各1例,2例非导管原因死亡,余45例顺利出院。二
临床护理 ?2.1PICC的维护?
2.1.1维护要点? 成功地进行PICC置管术是静脉输液治疗的第一步,正确而有效的维护技术则是PICC导管能正确使用、完成治疗计划的重要保证,否则会发生静脉炎、穿刺点感染、导管断裂或移位、阻塞等并发症导致失败拔管。因此,护理部制定并严格执行《PICC使用管理规定》,规范正确的维护时间、正确冲、封管及更换肝素帽、适时更换敷料等操作流程。要求护士人人掌握,有效预防导管相关的并发症,维护了导管的功能。导管置入的第一个24小时,当天治疗,输液完大分子后(如脂肪乳、卡文、甘露醇、50%葡萄糖等)输血后及抽血后,连续输液12小时,输液间隙每7天护理一次,如遇穿刺点感染、局部渗血,贴膜松动或潮湿、肝素帽破损或有血迹等情况时应及时维护[4]。
?2.1.2冲、封管:采用脉冲式正压法封管,但禁止使用小于10ml的注射器;必须用脉冲式冲管法进行冲管;冲、封管应遵循生理盐水-药物注射-生理盐水-肝素盐水的原则;用生理盐水冲管;用10-100U/ml稀释肝素盐水封管。使用肝素时要注意观察有无血小板减少的症状及体症,以及输入液是否和肝素有配伍禁忌。
??2.1.3更换肝素帽:正常情况下每7天更换一次,如肝素帽有损坏或有血渍时应及时更换。更换时,应将旧肝素帽取下,用酒精棉球对导管的螺纹口外周消毒,对使用末端开放导管时,注意导管与肝素帽分离时关闭导管,以避免空气栓塞。
???2.1.4适时更换敷料:每3-7天更换一次无菌透明敷料,严格无菌技术,消毒时禁用含酒精的消毒剂,防止导管损伤断裂,可使用安尔典,以下情况应缩短更换间隔时间:出汗;穿刺处局部感染;渗血,渗液;油性皮肤;敷料松脱、污染、破损。必要时随时更换。2.1.5做好全程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可提高病人置管依从性,提高穿刺成功率,提高病人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延长导管安全留置时间。在置管前要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介绍PICC置管的目的、优点、适应症、操作方法及并发症、注意事项等以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2.2.并发症护理
2.2.1 局部渗血 本组48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由于血小板减少,穿刺点渗血不止,在应用升血小板药物治疗的同时,局部外敷云南白药加压包扎,并嘱病人健侧卧位,术侧肢体避免剧烈活动,2天后出血停止。
2.2.2 静脉炎 PICC置管后,由于导管在血管内造成异物刺激,有2例患者穿刺侧肢体沿血管走向出现红肿、硬结、疼痛。由于中药金黄散有清热解毒、除湿化浊、行气散瘀、活血消肿的功效[1],因此与蜂蜜调和成稠糊状,沿红肿部位外敷,每日换药1次,3天后症状消失。2.2.3 穿刺点感染 其中2例患者由于夏季气温高,出汗多,局部潮湿,皮肤不清洁,透明敷贴透气性差等原因,穿刺点周围出现红肿、硬结、且活动后有疼痛感。每日给予导管口严格消毒后,滴庆大霉素3滴抗炎处理,并更换透气性好的棉质无菌敷贴,每日换药1次,保持局部干燥,穿刺点敷贴潮湿及时更换,3天后治愈。
2.2.4 导管阻塞 由于大量高浓度液体如20%甘露醇、脂肪乳、卡文等的输注,有2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阻塞现象,导致输液不畅。经肝素液抽吸,借负压使肝素液与血栓充分接触,边抽边推,如此反复多次,阻塞的管腔均已通畅。有1例患者经肝素液溶栓后无效,改用尿激酶溶栓而成功,有1例患者因带管出院后,未按时封管,由于血液反流,时间太长,在管腔内形成血凝块,经肝素液及尿激酶溶栓、抽吸均无效而拔管。
2.2.5 导管异位和脱出,随时对患者进行安全评估,预防导管脱出 对病人的意识情况、合作程度等及时作出评估,并采取约束措施,加强导管末端的再固定。翻身时注意避免管道的牵拉折曲,班班加强对导管的重点交接班,检查导管的留置刻度,发现贴膜固定不牢靠时及时更换贴膜,重新固定。如导管发生移位时,应密切观察导管功能,及时行X线检查,确定导管位置。有2例患者导管不慎脱出2~5cm,在未影响置管用途时,固定后继续使用。但脱出的导管不可再送入血管内,以防感染。2.3 拔管护理
2.3.1当治疗结束或出现并发症时,要及时拔管。
2.3.2患者取仰卧位,外展穿刺侧上肢,缓慢拔除导管,如遇阻力,不要使用暴力,以防导管断裂,此时应停止拔管,热敷20~30min后继续拔管。[5]
2.3.3拔管后检查导管是否完整,用无菌纱布覆盖穿刺点并按压至少10 min,嘱患者拔管后24h内尽量减少术侧肢体活动,以防出血。三 护理体会
3.1神经外科患者的特点是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住院时间长,随时需要抢救,在抢救治疗过程中,用药繁多,需长期输液及反复多次,病情危重严重影响患者进食,导致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因此需要通过静脉输注高能营养液如脂肪乳.卡文等,以保证机体的能量供给。神经外科患者大多会出现脑水肿,需要每日输注20%甘露醇脱水、康容,降颅压处理,有些病人甚至需要每4h输注1次。有的患者需要后期合并化疗,有研究资料表明,外周静脉血流量为1ml/min,上腔静脉血流量为2500ml/min[6]。PICC导管末端位于上腔静脉,象脂肪乳、20%甘露醇等高浓度、强刺激药物注入后被迅速稀释,从而减轻了药物对周围血管的损伤,减少了刺激性静脉炎的发生。PICC避免了因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降低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促进了护患关系的和谐。
3.2 PICC置管操作简便、安全 在床边即可进行,便于开展 同时,其穿刺点在外周静脉,比较直观,易掌握,穿刺成功率高,且无需局麻、缝针,创伤小,避免了以往深静脉穿刺引起的血胸、气胸等并发症7]。PICC还具有留置时间长、感染率低等特点[8],对于需长期输液且血管条件差的病人,如昏迷肿瘤病人尤为适用。因此,PICC置管术作为一种新技术,既能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又能节约人力,降低护士的工作量,是临床上值得推广的好方法。【参考文献】
? 1李虹,刁永书,吴绍勇,袁灵;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的方法及护理[J];黑龙江护理杂志;2000年09期
2尹华华;深静脉置管的运用及护理进展[J];护理学杂志;1999年05期
3谭海梅,伍美娟,陈秀强,郅丽,刘文琴,石利平;肿瘤病人行PICC置管的临床观察与护理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1999年11期
4郑春辉,王凤,陈强谱;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并发症及防治[J];中华护理杂志;2004年09期
5周琴, 杨磊, 丛支霞.金黄散外敷治疗化疗药物外渗的效果观察.中医中药,2006,3(2):110.颜兰娣.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术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中华医药杂志, 2003,3(12):1138-1140.7 东文霞, 乔爱珍, 李新华, 等.PICC插管与锁骨下静脉插管在血液病患者中的应用比较.中华护理杂志, 2003, 38(1):31-33.8王建荣.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 21-24.
第二篇:神经外科重症患者PICC置管护理体会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PICC置管护理体会
【摘要】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其导管的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下1/3或上腔静脉和右心房交界处,是一种新的静脉输液技术[1]。目的:为有需要的患者安全置入PICC导管,正确使用和护理,以达到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延长导管留置的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完成间歇性或者连续性输液治疗。
【关键词】 患者;PICC;护理
【中图分类号】R4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4)03-0219-01
神经外科重症住院患者由于需要长期输液、输入血制品、接受静脉营养治疗及使用高浓度脱水药物等,外周反复静脉穿刺不可避免地造成患者痛苦,另外药物及高渗液体等可能对血管的破坏造成外周血管穿刺困难,此时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的中心静脉置管是较好地选择。我科近年来对多例病人应用中心静脉置管(PICC),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做一简要报告。临床资料
1.1 2010年3月-2013年12月,我科应用PICC置管病例138例,其中男86例,女52例;年龄19~86岁,平均年龄63岁,均为外周静脉穿刺困难或者需要长期静脉输液及营养治疗患者。PICC导管留置时间最短7天,最长放置96天。其中1例在导管留置过程中出现导管堵塞,2例导管意外脱出,其余均保存导管至患者停止输液治疗或出院,另外有5例导管穿刺局部出现红肿,给予换药处理及湿热敷后消失,未出现其他并发症。
1.2 所有患者均使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PICC导管,由3名PICC小组成员严格遵循规范操作;穿刺成功后,均行X线检查了解并确定PICC导管尖端位置。护理体会
2.1 胸片检查:PICC置管后均须进行胸片检查,确定导管尖端位置,一旦发现PICC尖端异位,应立即处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因为导管异位会引起血液不畅,并发深静脉血栓;导管尖端进入右心房会引起心律失常、损伤心肌或瓣膜,甚至发生心包填塞等并发症。[2]
2.2 敷料更换:穿刺部位应选择透气性好的无菌敷贴,于管置第1个24h后更换敷贴,之后每48h更换1次。更换敷贴前,对穿刺点进行评估,观察局部有无红肿、渗出,导管有无移动,敷贴有无脱落、污染及是否到期等情况,发现有松动、渗出、脱落时应随时更换。更换敷贴时,应沿导管方向从下往上揭除,以防在更换敷贴时将导管带出。操作步骤如下:戴无菌手套,用碘伏消毒皮肤,范围以穿刺点为中心,大于贴膜范围约20cm,待晾干后更换新无菌贴膜;勿用酒精消毒穿刺点,以防引起化学性静脉炎,若穿刺处有渗液,则要24~48h内更换1次。导管露出体外部分采用“S”形或“U”形固定,可有效防止导管移动。贴膜粘贴连接器的翼形部分的一半,连接器和肝素帽处用蝶形交叉的方式,妥善固定。
2.3 防止导管堵塞:导管堵塞是PICC置管较常见的并发症,置管时间越长,堵塞的可能性越大。导管堵塞主要由两方面因素所致:一是由于输注高价营养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导管内遗留物残存;二是由于导管打折扭曲、输液速度过慢等原因导致血液反流至导管内、纤维蛋白形成和药物沉淀。预防措施主要有:(1)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防止输注通路受压、打折或输液器与肝素帽接头处脱开造成导管内回血凝固,导致堵管。(2)掌握正确的冲封管技术:将10~20ml 生理盐水采用脉冲方式注入,将针头斜面留在肝素帽内少许,使等渗盐水形成多个小漩涡,有利于把导管内的残留药物冲洗干净。冲管及封管剩余1ml液体时,一次性注入,边推注活塞边撤注射器,确保导管内完全是封管液,达到正压封管。每天液体输完后,应采用正压封管法封管。(3)每次输完血液、甘露醇、脂肪乳、碳酸氢钠等用生理盐水彻底冲管后再给其他药物或封管,起到清洁导管内壁作用。(4)自中心静脉导管采血非常便捷,但采血后,一定用生理盐水彻底冲管,以免有微小的血凝块沉积或粘附于导管腔内。(5)做好管道日常维护,每班交接病人导管的长度、敷料情况、是否打折、通畅等。一旦出现输液不畅或导管阻塞时,应先检查是否输液管及导管打折,或导管部分脱出,若怀疑血栓形成,堵塞导管,可采用回抽法或用肝素、尿激酶溶栓法,使导管通畅,不可强行推注液体,应避免硬性冲洗导管,造成导管内血栓被过多地注入右心系统,导致肺梗塞,甚至脑梗死,危及生命。[3]
2.4 预防感染:穿刺及输液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输液器每24h更换1次,肝素帽或正压接头每周更换1次,输入血液制品后需立即更换,另外各连接处也应常规消毒。如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寒战、发热、局部红肿热胀、化脓等,拔出导管行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局部换药,根据药敏结果,全身抗感染治疗。
2.5 防止导管脱出:导管的完全脱出,可引起大量的失血,严重者可导致患者的休克。临床上导管脱出常见于患者自行拔管、导管断开、封管或更换敷贴时操作不当而致。一般情况下,只要加强临床护理和导管的管理,就可以避免导管脱落。对神志清楚患者做好宣教工作,嘱患者在活动或更衣时要小心,以免不慎将导管拉出;对神志不清患者给予保护性约束,防止自行拔管。
2.6 静脉炎的护理:发生静脉炎后,抬高患肢,局部湿热敷或50%硫酸镁溶液湿敷,2~3次/天,每次20~30min。如3天内症状不缓解,则拔除PICC管。拔管后停止从此部位输液,继续以上处理,至症状好转。小结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病情危重PICC置管既减轻患者痛苦,减少病人长期反复穿刺的痛苦,减少药液在输注过程中的渗漏及对皮肤的刺激,又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护理得当可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患者的一大福音。
参考文献
[1] Orr ME.The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What are the current indications for its use Nutr Clin Pract,2002,17(2):99-104
[2] 薛芬,刘燕,李敬 作者单位:255213 山东淄博,淄博万杰肿瘤医院《PICC置管患者的护理》.[3]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年 第2期 | 李建红 湖北省武汉市第一医院 武汉430022《重症监护病房中心静脉置管护理》.
第三篇:32例躁动患者PICC置管的护理体会
32例躁动患者PICC置管的护理体会
袁俊香
(江都市人民医院
九病区,江苏 江都,225200)
【摘要】:目的 探讨PICC管应用于躁动病人的护理。方法 选择了32例神经外科躁动患者置入PICC管。结果 有2例患者穿刺点渗血较多,有1例患者因躁动自行拔出PICC管,其余患者均达到治疗周期,并无其它置管并发症。结论 躁动患者置入PICC后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神经外科;躁动;PICC;护理
The experience of nursing thirty-two restlessness patients who were
inserted PICC catheters
YUAN Jun-xiang(No.9 Inpatient Area, Jiangdu People’s Hospital, Jiangdu, Jiangsu, 2252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of 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to the nursing care of the restlessness patients.Methods Thirty-two neurosurgical restlessness patients were selected to insert PICC catheters.Results Two of these patients oozed more blood in their puncture points.One of them removed PICC catheter by himself because of restlessness.Others finished the treatment period with no other complications.Conclusions By giving more attention in nursing care and appropriate and effective measures to restlessness patients whom are inserted PICC catheters,the treatment can be ensured to proceed smoothly and pain of the patients can be reduced, and work efficiency can be improved.KEY WORDS:neurosurgery;restlessness;PICC;nursing care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一种从周围静脉导入且末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1]。近年来在临床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我院在神经外科率先使用。由于神经外科较多病人存在意识障碍及躁动,普通钢针及留置针容易脱针。2009年1月-2010年1月,我们对32例神经外科躁动患者早期进行了置管,并采取了有效的护理,保证了治疗的顺利进行,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并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32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7例,年龄22-83岁,平均年龄47岁。其中颅脑外伤26例,高血压脑出血6例。
1.2材料
均采用美国贝朗公司生产的5.0F PICC导管,洞巾包1只,可来福接头1只,20毫升注射器2个,无菌手套2副,碘伏,棉签,皮尺,弹力绷带。1.3方法
置管前的告知,向家属说明插管的目的及方法、费用,尤其说明患者不配合的特殊情况,征得同意后签知情同意书。
病人的准备 置管最好在使用脱水剂后进行,躁动明显者可使用镇静剂。
插管前的皮肤准备及血管评估 对穿刺侧上肢局部用温水毛巾擦净。通常选用健侧(躁动侧),这样不易自行拔管。首选贵要静脉,因为贵要静脉相对直而短、静脉瓣膜少,置管容易成功。其次为正中静脉,因为解剖学位置特殊,应尽量避免在头静脉穿刺[2]。为保证穿刺成功,穿刺前应至少选择2条静脉备用[3]。插管时的体位 病人平卧于床上,请助手协助摆体位及肢体的约束。插管侧手臂外展90度,将患者头偏向同侧并贴近肩部。
测量置管长度 置管长度为穿刺点至同侧胸锁关节后向下至第三肋间[4]。
操作步骤 消毒穿刺点周围10厘米范围的皮肤两遍后,戴手套,铺洞巾建立无菌区。助手在穿刺点上方10厘米外结扎止血带,穿刺插管鞘成功后抽出针芯,送入PICC导管,导管在达到测量长度后抽出导丝,用肝素盐水冲洗管道,接可来福,穿刺点用一2×2厘米的小纱布压迫按压10min后予透明敷贴覆盖,外加一弹力绷带包扎压迫穿刺处。
1.4置管后的护理
穿刺点出血的护理 患者躁动肘部活动后容易导致穿刺局部出血。我们通常在将导管送入预定的长度拔出导丝后立即在局部按压止血,一般需按压10min以上[5]。然后采用一2×2厘米的8层纱布覆盖,外贴透明敷贴再加弹力绷带2
加压包扎。透明膜便于观察渗血。24小时后更换敷贴,拆除弹力绷带。如渗血较多,继续予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必要时用云南白药局部外敷。行加压包扎期间,观察穿刺侧肢体有无水肿,并及时调整松紧度。
预防导管脱出及液体渗漏的护理 躁动患者肢体活动过度会使导管滑脱,同时会使穿刺针眼增大,发生液体渗漏。对病人的意识情况合作程度等及时作出评估。对躁动患者采取约束措施,加强看护。将外露导管呈“S”型用两张敷贴固定,并加强导管末端的再固定。翻身时注意避免管道的牵拉折曲,班班加强对导管的重点交接班,检查导管的留置刻度、穿刺点有无渗液。发现贴膜固定不牢靠时及时更换贴膜,更换贴膜时手法轻稳、正确,顺着导管方向由下向上撕去贴膜,以免将导管拔出[6]。
防止导管堵塞的护理 躁动患者输液管道易脱落,应使用与福接头可来配套的螺口输液器,使连接比较牢固,减少了输液器与可来福接头脱出的机会 ,翻身后应及时检查理顺管道,以免受压扭曲。正确封管是预防导管堵塞的关键所在[7]。掌握正确的封管方法,用可来福帽正压封管,0.9%的生理盐水10—20ml或者50一100 u/ml肝素盐水正压封管,针筒顺时针扭转90度即可注人,注入后逆时针旋转90度即可退出[8]。如输注液体为甘露醇、营养液、血浆等黏滞性药物后,则应先用生理盐水冲管,再用肝素盐水封管。此外,应加强护士的责任心,及时巡视病房及时更换液体,密切观察输液速度及通畅度。
防止导管源性感染发生的护理 操作者在操作前应洗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操作中避免污染导管,术后24小时更换贴膜1次,如无渗血以后可5天更换1次贴膜。用碘伏彻底消毒穿刺点及周围外露导管,消毒范围大于3 m贴膜面积。每周更换可来福接头。每日输液时严格消毒,其范围包括可来福接头的后端及周边。注意观察针眼周围皮肤有无发红、肿胀、疼痛。必要时拔管,作导管尖端的培养。2 结果
本组置管32例中,有2例穿刺点出血较多,采取护理措施后停止。有一例由于陪护大意,患者将导管拔出,其余均达到了治疗周期,并无其它置管并发症的3
发生。讨论
PICC导管为躁动患者建立了一条安全、有效的静脉治疗通道。躁动患者四肢随意运动的幅度、强度很大,普通穿刺和应用静脉留置针常常易肿胀脱落,一次治疗最多可能要穿刺十几针,PICC导管留置在血管内的长度很长,不易脱出。置入PICC导管避免了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护士输液的工作效率[9]。PICC 还具有留置时间长、感染率低等特点[10],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促进了护患关系的和谐。但由于PICC为深静脉置管技术,其操作本身也有一定的危险性及并发症,而且躁动病人由于本身存在的意识程度上的障碍,不能积极配合的因素,极易造成置管期间导管堵塞、脱出甚至断裂等潜在性危险,故对此类病人早期即置管,以免血管破坏过多才想起置管,而增加了置管难度。对置管病人家属进行详尽的讲解,取得置管前后的配合。加强护士的慎独精神及严肃认真工作态度,及时巡视病房,及时发现处理安全隐患,从而最终达到PICC置管躁动病人的安全有效的输液管理。
【参 考 文 献 汪艳萍,陈欣.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观察及护理 [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9,34(2):2 2 卜水程,PICC的临床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J].现代医院,2001.8(7):8.3 马连池,郁烨,李硕.浅谈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并发症原因及应对措施 [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8,10(3):3 4 王晓娅,徐氚,陈向荣,等.一字型外测量法 [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9):360 5 楼晓芳,马美芳,施小定,等.PICC在极低体重儿应用中的常见问题及护理 [J]中华护理杂志,2004,29(2):98-99 6 张爱萍,PICC管的护理和并发症的预防 [J]重庆医学,2008,7(37):14 7 刘艳,张惠君.老年病人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及预防 [J]齐鲁医学杂志,2001,16(4):354 8陈英梅,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05 ,9 4
(12):1 138-1 139.9赵樱挑,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4,16(4):394-395.10胡翠环, 孙玉梅, 刘洋, 等.对30例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病人的调查与分析.中华护理杂志,2002, 37(8):579-581.5
第四篇:PICC置管的护理
PICC置管的护理
【摘要】: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简称PICC。是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的静脉,因具有安全输注刺激性药物、有效保护病人外周血管、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化学药物对血管刺激、插管快速方便、经济实用、可用于所有输液治疗和采集血样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肿瘤患者静脉化疗,其操作安全、可有效方便维护、创伤性小、降低感染率、留置时间长。若想置管有效时间长及留置成功,采取积极有效、高效优质的导管护理是很有必要的。【关键词】:PICC、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市院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70例行PICC置管的患者,男患者49例,女患者21例,年龄在40~70岁之间。其中包括21例肝胆系统疾病患者、7例骨盆骨折患者、25例颅脑损伤的患者、3例胃癌患者、4例急性坏死性炎症的患者、2例乳腺癌患者、8例结肠癌患者,所有患者依据其自身情况保留置管时间在3~60天不等,平均保留PICC时间为30天。(2)方法
穿此前准备好PICC穿刺包、无菌手套2副、0.9%氯化钠溶液500ml、20ml注射器、透明敷贴、皮肤消毒液、抗过敏无菌胶布、皮尺、止血带、2%利多卡因1ml注射器、弹力或自粘绷带。评估并选择静脉:常在肘部,以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和头静脉为顺序选择。向患者及家属充分告知相关事宜,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协助患者采取平仰卧位、暴露穿刺区域、穿刺侧上肢外展与躯干呈90度,确定穿刺点并测量导管预置长度及臂围,根据上臂皮肤及血管的情况选择穿刺点,皮肤完整、静脉弹性佳时易于穿刺成功。自穿刺点到右胸锁关节向下至第3肋间隙的长度即为预置达上腔静脉的长度。如将此长度减去2cm,即为达锁骨下静脉的长度。在肘窝9cm处测双臂臂围并记录,然后皮肤消毒(注意消毒范围上下直径20cm),两侧至臂缘,且每次消毒方向与上次相反,待干,建立无菌区以防感染。预冲导管,系止血带(注意,止血带的末端方向位于穿刺部位),穿刺前可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左手绷紧皮肤,右手以15°~30°进针,见血后立即放低穿刺针以减少穿刺角度,再推进少许,以保持插管鞘留在血管腔内不易脱出。松开止血带,右手保持钢针针芯位置,左手单独向前推进插管鞘并用拇指固定,再用左手按压并固定插管鞘上方的静脉以减少出血,右手撤出针芯,再缓慢送管,抽回血,撤出插管鞘及支持导丝,修剪导管长度,安装连接器,冲封管后固定,再进行X-线确认,记录相关信息于PICC维护单护理病历中,后进行导管维护,并告知家属导管维护方法及注意事项。
2.结果
70例患者,3例出现导管异位,1例堵管通过冲管溶栓后再次通管,无1例发生感染。
3.护理
3.1置管前护理 评估病人病情,向病人解释PICC置管的必要性及置管优点、操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让患者和家属了解PICC置管以取得病人理解和合作。根据患者的病情,适时做好心里护理,解除患者的疑虑,签署PICC置管同意书,评估穿刺血管,选择穿刺部位。
3.2 置管中护理
让患者去枕平卧,穿刺上肢外展90°,头转45°~60°,防止导管误入颈内静脉。有严重呼吸困难者取半卧位穿刺置管(穿刺侧手与躯干垂直)。严格无菌操作,穿刺点周围皮肤必须严格消毒,穿刺部位暴露需要充分,在置管中安抚患者情绪,嘱咐其不要紧张,放轻松,在置管中不要活动。对于浮躁不安的患者要应用镇静剂后再进行操作。3.3 置管后护理
严格遵守各项无菌操作技术,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能有效的维护导管、方便,以便减轻病人痛苦。穿刺后24小时内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观察末鞘血运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并拍片以确认导管尖端位置。24小时内第一次更换敷料。参血较多时用明胶海绵减少穿刺部位渗血以预防感染,抬高置管侧肢体并指导握掌运动以预防置管侧肢体肿胀,严密观察PICC局部有无红、肿、热、痛或硬结,经常观察PICC输液速度,若发现流速明显降低应及时查明原因并妥善处理,置管24小时后给予换药一次,以后根据伤口情况决定更换频率。被污染、出汗多、潮湿、松劲时应及时更换,换药时严格观察并记录导管刻度,自下向上拆除原有贴膜,严禁牵动导管,导管的体外部分完全至于贴膜的无菌保护下,禁止将胶带粘于导管上。严格交接班,观察PICC置管置入深度,维护日期及输液接头,肝素帽是否牢固,并用PICC维护贴写明置入深度、维护日期,贴于患者床头,以便维护人员及时清楚的了解基本情况。PICC导管每周维护1~次,患者携带PICC维护本及时有效的维护消毒,包括局部消毒、更换敷料、更换输液接头,冲洗导管及导管使用中出现的问题等。当敷料出现卷边或者潮湿时及时更换。给药前后冲洗模式:给药前,生理盐水10ml脉冲式导管;给药后,生理盐水10ml脉冲式导管、稀释肝素液3~5ml,正压封管,使用不小于10ml的注射器给药,不可暴力冲管,勿用注射高压泵推注造影剂,输血,输注脂肪乳等高粘性药物后,应先用20ml生理盐水冲管,再接其他输液,拔出导管时不可用暴力,如遇阻力,热敷20~30分钟再继续拔管。3.4 置管后宜教护理
病人置入PICC导管后一般不影响日常工作、家务劳动,如吃饭、洗漱、开车、写字等,带着PICC导管的半臂适当抬高,避免提过重的物品,避免做引体向上、举哑铃、持重锻炼、跳绳、打球,肩部关节避免剧烈运动,大范围活动。携带PICC导管的患者可以淋浴,但避免盆浴、泡浴、游泳等会浸泡到无菌区的方式。淋浴钱用塑料保鲜膜环绕两至三圈,上下边缘用胶布粘紧,淋浴后检查贴膜内有无浸水。睡眠时注意不要压迫穿刺血管。更衣时不要将导管勾出或拔出;穿衣时,可以用透气性好的女式丝袜改装成袖套或网套式保护在置管处,课防止穿脱衣时不慎将导管带出,先出患侧衣袖,再穿健侧衣袖;脱衣时,先脱健侧衣袖,后脱患侧衣袖,注意袖口不宜过紧;置管侧手臂避免测量血压,适当进行手臂活动,如抬举等,增加血液循环,预防并发症发生。
4.并发症护理
4.1 穿刺点感染
没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无菌观念不强。在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严密观察穿刺点情况,换药时清洁穿刺点分泌物,选用合适的敷贴,避免使用具有残留胶的敷贴。根据原因及时处理,加强换药,使用透气性的棉质敷料,尽量排出局部分泌物,必要时遵守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4.2 机械性静脉炎
穿刺导管型号选择要合适,穿刺及送管时要轻柔,匀速送管,发生静脉炎时应抬高患肢,避免剧烈运动,可以握拳、松拳等。湿热敷:每次20分钟,每天4次,或者使用水胶体敷料。若处理3天未见好或更严重,应拔管,拔管后应继续给予湿热敷,并停止次部位输注液体。4.3 导管阻塞
正确的封管可防止血液进入管腔内,输血、脂肪乳剂等均可是导管阻塞的可能性增加,输液完毕后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管。如发生导管阻塞,不可强行推注液体,否则有导管破裂或导致栓塞的危险。去除肝素帽,接肝素盐水的三通,用20ml空注射器用力回抽5~10ml使管腔成负压,然后关闭次通道,将盛有每毫升生理盐水125n肝素钠5ml的注射器迅速开通,供助负压作用使肝素液进入,20~30分钟后回抽,如此反复,若还不通畅,可使用5000n/ml的尿激酶,仍不通者考虑拔管,不能强行推注溶栓药,以防血栓脱落后形成血管栓塞。4.4 静脉血栓
依据血管粗细,选择合适的规格的导管,保持导管末端在上腔静脉,穿刺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血管内膜的损伤,对高凝状态的患者可使用抗凝药物以防止血栓形成,如低分子肝素等。患肢应抬高、制动,遵医嘱,应用低分子肝素钠进行抗凝治疗,或在患肢静脉泵入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对患者导管情况、血栓类型综合评估。遵医嘱拔管,拔管时,导管未推出血管壁前,局部按压止血勿用力过大。4.5 导管异位
导管末端位于上腔静脉以外的任何部位,导管异位可引起其他并发症的发生。若异位无法纠正,常被迫拔管导致诊疗中断,护送患者去造影室调整,将导管退至异位起点处,让患者头部转向穿刺侧,下颌尽量靠近肩部,使锁骨下静脉与颈内静脉之间形成一个锐角,即可有效组织导管进入颈内静脉,同时边逆时针方向拧转导管,试着使导管头端呈向上腔静脉方向走,边送入导管,准确测量导管长度,准确修剪导管长度,置管过程中送管动作轻柔,避免用力送管,注意抽回血,有异常及时处理。4.6 导管断裂
分体外部分断裂和体内部分断裂。体外部分断裂可修复导管或拔管;体内部分断裂应快速处理,立即用止血带扎于上臂,如果导管尖端以移位至心室,应制动患者,在X线透视下确定导管位置,以介入手术取出导管,不要用暴力冲管,应使用10ml以上注射器冲封管,正确固定,导管上不可用缝合或胶带缠绕,避免使用锐器。4.7 空气栓塞
操作前摆好患者体位,穿刺侧肢低于心脏水平,在呼吸状态时置管,导管连接处固定良好,采用密闭式输液装置。立即采取头低足高左侧卧位,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救治。
5.讨论
PICC的治疗技术的引入为临床输液提供一条新的途径,随着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逐渐提高,在医治的同时要求更好的专业化的治疗和优质的护理服务。同时也能更好、更经济的服务于大众。根据资料显示,PICC置管留置时间比较长,减少了患者因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和患者内心对用药的恐惧。保护患者的血管,提高了输液质量。确保用药安全,减轻的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为有效输液提供依据。但成功的穿刺留置导管后,离不开细致的导管护理。正确使用和维护,可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延长置管时间,需要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正确掌握PICC置管及换药的操作程序,有高度责任心,合理有 效角度冲管及固定,做好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严格掌握适应症、禁忌症和并发症,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重视对患者宜教导管的维护,不断学习,不断总结经验,从而有效的提高工作质量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减少经济浪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医患两者的和谐融洽。
6.参考文献
吴淑华,PICC置管术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J】,中外医疗 2011.13:153~156 张海梅,PICC置管护理体会【J】,中国内科医师 2095-7165(2015)14-092-01 周海燕、郭惠玲等127例患者PICC置管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 2011,13(17):253~254 姜宏春、于文婷,预防PICC置管并发症护理体会【J】,预防医学 2013,03(01):367
第五篇:化疗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分析及护理措施
化疗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分析及护理措施
【摘 要】 目的:分析化疗患者外周静脉留置 PICC导管常见的并发症及相应对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60例置入PICC后肿瘤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分析原因并给予积极的相应护理措施。结果:120例患者1次性置管成功114例,成功率95%。置管后发生导管堵塞3例、穿刺部位渗血1例、感染1例、静脉血栓2例、导管脱出2例、导管破损漏液1例、静脉炎l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 9%。结论:化疗患者应用外周静脉PICC后,并发症发生率仍较高,加强护理人员PICC导管维护相关知识的培训,针对可能出现的不同的并发症早期采取有效预防和出现后积极护理应对。
【关键词】 并发症 原因 护理措施
前言
目前对于肿瘤治疗,静脉化疗是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且大多肿瘤患者需进行多个周期的规律疗程,时间长达数月或数年。而化疗药物常常对血管有强烈的刺激,《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推荐使用适宜中长期静脉输液治疗的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输注化疗药[1]。虽然置管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维护简单、创伤小等优点被广泛临床应用。但是PICC置管后常出现相应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不但会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影响患者病情恢复。因此为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合理的PICC的护理至关重要。本文将我科应用PICC的患者进行性回顾性分析其并发症的原因及相应护理预防措施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科行PICC的肿瘤患者120例,年龄23 ~ 76岁,平均52岁;PICC留置时间8~130d,平均79d。选取穿刺部位:贵要静脉78例,头静脉30例,肘正中静脉12例。并且排除皮肤不完整的患者、血液系统存在问题患者、自身皮肤出现感染的患者。
1.2 所有肿瘤患者均在化疗当天或者化疗前 2~3d,选择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或头静脉行 PICC置管。所有的操作均由取得PICC置管资质的专业护理人员操作,患者取仰卧位,根据患者静脉血管情况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按说明进行PICC导管静脉穿刺,保留合适的导管长度。穿刺完成后常规照射X射线,如果导管位于上腔静脉即视为置管成功。结果
PICC 置管后出现各类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置管后发生导管堵塞3例(2.50%)、穿刺部位渗血1例(0.83%)、穿刺部位感染1例(0.83%)、静脉血栓2例(1.67%)、导管脱出2例(1.67%)、导管破损漏液1例(0.83%)、静脉炎l 例(0.83%)。讨论
3.1 PICC导管堵塞
3.1.1 原因:导管堵塞是 PICC 置管后主要并发症之一,导管堵塞原因有血栓性和非血栓性堵塞。非血栓性堵塞是导管管径选择不当,导管扭曲、打折,药物结晶沉积,异物颗粒堵塞等引发。血栓性堵塞是由于方法不正确、封管时机导致血液逆流瘀滞在管腔内形成血栓所致。
3.1.2 护理措施:(1)每次输液完毕应用专业的封管技术,加大封管液冲管的用量和控制液体的pH值可预防导管堵塞。目前研究表明采用正压封管、脉冲式冲管是预防导管堵塞的关键。(2)输液过程中保持管道通畅,防止过度扭曲,折弯。
3.2 穿刺部位渗血
3.2.1 原因 分析原因可能为患者肢体过度活动、医护人员错误的穿刺方式、异常的凝血机制、导管多次进出穿部位等原因都可造成穿刺点出血。再就是穿刺后止血压迫方式不对或时间过短。
3.2.2 护理措施:全面检查包括凝血机制、肝功能等,如有有异常,不得进行穿刺; 选择穿刺针的大小要视患者血管具体情况而定,穿刺后对穿刺点压迫 10~15min,穿刺侧肢体至少制动1d。
3.3 穿刺部位感染
3.3.1 原因 进行PICC置管时,深静脉置管就成为机体与外界的直接感染通道,操作及维护导管时如果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导管留置时间长,将导致皮肤细菌沿导管侵入血流致使导管发生相关感染。
3.3.2 护理措施 严格无菌操作,敷料有潮湿或者明显污染时及时更换,换药时用碘伏扩大消毒范围。怀疑有感染,抽血进行血培养,并根据培养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必要时拔除PICC置管。
3.4 静脉血栓
3.4.1 原因 目前研究表明恶性肿瘤细胞中含有癌性促凝因子,导致患者的血液保持高凝状态,容易发生导管血栓。在血液呈高凝状态的基础上,穿刺、送管、留 置导管对血管的损伤、置管引起的血流淤滞等综合因素也是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
3.4.2 护理措施 行PICC置管前常规进行动静脉彩超评估,并在B超的引导下置管。患者诉置管肢体有麻木、肿胀、温度及感觉异常等情况时,要及时报告医生。应尽量发现血栓症状,早期行溶栓抗凝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定期检测凝血功能。
3.5 导管脱出
3.5.1 原因 患者意识不清、烦躁自行拔出导管、缝线断裂、导管固定不当、活动不当及其他意外情况。
3.5.2 护理措施 应妥善稳定固定导管,烦躁、意识不清者需给予镇静剂并加约束和加强陪护,防止自行拔管,每次更换敷料时应自上而下打开敷料,置管后要做好导管长度记录,加强患者及家属宣教。
3.6 导管破损漏液
PICC导管冲管或封管时选择合适大小注射器,不可大力冲管或封管,应采用脉冲式适当压力冲、封管。再者不要将胶布直接黏在导管表面,换药时候尽量避免使用剪刀。置管开始应进行X线检查确定导管的位置,加强导管固定,教会患者观察导管外露的刻度的方法,早发现早报告医护人员。小结
PICC 具有操作简单、留置时间长、维护简单、使用安全,即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又有效减少了小静脉输注毒性刺激性化疗药物对血管的损害[2]。但其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相应并发症,若医护人员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有可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因此要实行规范化的导管维护,全面评估患者综合因素,选择合适的穿刺静脉,掌握熟练的操作置管技术,可有效预防其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吴英,胡庆新等.PICC维护网络的构建和护理实践[J].四川医学,2015,36(8): 1183-1184.[2] 史冬妮 田丽 田丹 张珊珊.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6): 274-275.作者简介:廖梅文,女、汉族、1986年12月、籍贯:黄冈
职称:护师 学历:本科 研究方向:妇科肿瘤护理 科室:肿瘤科四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