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探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存在问题与培养途径
从近年来发生在高校的一些案件来看,尽管我国高校的法律基础教育比较普及,但是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还是相当薄弱的。法律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体系,是人们关于法律的思想、观念、知识、心理的总称,包括对法律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态度和评价、解释,对人们行为的法律评价、法治观念等等。作为祖国未来的中流砥柱,其法律意识如何,直接影响着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与社会主义建设,研究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存在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
从近年来发生在高校的一些案件来看,尽管我国高校的法律基础教育比较普及,但是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还是相当薄弱的。例如,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泼熊事件”,云南大学马加爵杀人案,湘潭大学曾爱云、陈华章杀人案等。根据中国犯罪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康树华所做的一项调查,1965年我国青少年犯罪在整个社会刑事犯罪中约占33%,其中大学生犯罪约占1%;“文革”期间,青少年犯罪开始增多,占整个刑事犯罪的60%,其中大学生犯罪占2.5%;而近几年,青少年犯罪占社会刑事犯罪的70%至80%,其中大学生犯罪约为17%。值得重视的是,在大学生犯罪中,盗窃案约为70%。而大学生犯罪也呈现逐年增加趋势,据有关统计资料,我国高等学校学生违法犯罪约占高校总人数的1.26%。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大学生整体法律知识水平较低
法律知识是法律意识的重要内容,是衡量法律意识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据。法律知识主要由法的基本理论和现行的法律两大部分组成。代写毕业论文对重庆地区五所高校851名三年级大学生的调查表明,对问卷所列的14个法律法规的认识情况,58%的学生选择“知道一些,但对其内容不甚了解”。57%的学生对法律基本理论不感兴趣,只对民法、刑法等实体法感兴趣。对江西大学生的调查表明,大学生对法律基础知识有一定了解,但掌握得不全、不牢。70%的学生能答对宪法、刑法、民事诉讼、刑事诉讼等方面的常识问题,但对法理、民法、知识产权法、仲裁法、国际法、行政法等方面的法律知识比较生疏。对福建大学生的一份调查表明,被调查大学生对我国法律体系很了解的仅占2.8%,了解一些的占64%,25%的人表示不了解。被问及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时,能回答六项以上的只有12.2%。这些调查表明,大学生整体法律知识水平存在明显欠缺。由于法律知识水平的欠缺,导致大学生的法律观念模糊。相当多的大学生不能区分违法与犯罪的区别,认为违法就是犯罪,犯罪就是违法。
2、大学生法治观念淡薄
当代大学生的法治观念淡薄,只关注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法律问题,只注重眼前利益,表现出较强的实用性和功利性。甚至有一些大学生认为自己很难遇到法律问题。其实人在社会中生存,时时刻刻都与法律及其法律相关的问题紧密联系,法律论文发表只是当时没有注意罢了。在大学校园里普遍存在这样一个现象:学生为了图便宜,大多数人都买二手电脑和手机,他们认为这样既经济又实惠。有的学生在交易的过程中就买了赃物,其实这已经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由于没有足够的法律意识,缺乏法律知识,有的学生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就触犯了法律。因此,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他们的知识层次势在必行。
3、大学生的法律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脱节
在我国任何一所高校都开设法律基础课作为非法律专业学生的选修课。在法律基础课上通过老师的讲授能够学到一定的法律知识,学生们都知道遇到问题、纠纷应该采取法律措施,拿起法律的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利。但是在现实中,如同学之间发生矛盾冲突时,有的同学就不能采取正确的方法解决,往往是头脑一热,就采取一些过激的,甚至愚昧的方式,最终造成严重的后果;有的同学则是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却不懂得如何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如有的大学生在打工过程中拿不到钱,甚至还被罚钱;有的毕业生毕业时不知道怎么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有的大学生在购物时不知道索要发票与“三包”凭证,更有甚者买到假冒伪劣产品却只能自认倒霉,类似这样的报道屡见不鲜。因此,提高大学生运用法律知识的实践能力,使其学以致用,是迫在眉睫的一件大事。
二、大学生法律意识存在问题的原因
1、课堂教学受限,导致大学生整体法律认知水平不高
当前,中国大学生对法律知识比较感兴趣,且认识到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但现行的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时有限,不可能对法律知识系统地展开,加之讲授该门课程的教师受专业的局限,对专业教的法律知识难以深入把握,从而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历史及现实造成了大学生整体法律认识水平不高的状况,甚至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在与社会接触中出现许多法律盲点。
2、社会消极文化影响,导致大学生法制观念淡薄
权利和义务是整个法律体系的核心内容,权利意识对大学生法制观念的培养尤为重要。权利意识指人们对自己正当权利的感知、正确理解和加以捍卫的观念。对自己权利的主张,必然要求人们将对方作为这种具有独立价值的主体来认识并尊重其主体性。没有对他人权利的尊重,就没有现代意义的权利观念。尊重他人的权利是主张自己权利的前提,不尊重他人的权利,其实就是践踏自己的权利。然而现实生活中,由权力滥用而滋生的腐败现象普遍存在,加之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法律效益低下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社会消极文化的影响,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守法的自觉性存在明显的缺陷。一方面,大学生缺乏权利观念,不懂得积极主动地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另一方面,一些学生损人利己,不懂得对他人权利的尊重,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
3、社会宣传力度不够,导致缺乏应有的法律信仰
法律信仰是社会主体在对法的现象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油然而生的一种神圣体验,是对法的一种心悦诚服的认同感和皈依感,是人们对法的理性和激情的升华,是主体关于法的主观心理状态的上升境界。由于中国受数千年的政治传统和法律文化的影响,权力至上、专制特权、义务本位等与现代法治精神相悖的、消极的法律观依然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法律还没有真正成为权力运作的最终依据。作为高校大学生,受传统意识影响,接触外界相对较少,加之社会宣传对法律意识培养的支持力度不够,不能适应当代法制教育的需求,大学生不能及时懂得法律、了解法律,从而降低了法律在他们中的地位,从客观上制约了大学生对法律的认同,动摇了法律信仰。
三、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途径
1、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法律基础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法律意识培养最有效的途径。在高校,法律基础课是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基本学科。通过教学,代写法律论文可以让大学生比较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法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学习宪法和其它法律的基本内容。明确宪法的基本内容可以分为两块,即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和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而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居于支配地位,宪法的基本出发点就在于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通过对民法、刑法、行政法、婚姻继承法、诉讼法的基本理论与知识的学习,使大学生正确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在履行义务的前提下,合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帮助大学生形成依法办事、同违法的行为和现象作斗争的思想意识。
2、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法制教育的实效性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和形成,离不开社会的实际和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学校要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生活,了解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并结合自己及身边很多的法律实事进行思考,形成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的第二课堂,理论联系实际,让大学生把在课堂中学习到的法律知识充分地运用起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主题鲜明的法制演讲、辩论赛、讨论会、专题论坛、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等活动,以及旁听一些典型案件的庭审,使学生能在自主参与、身临其境中耳濡目染得到教育和启迪。这种既有直观实务又有深层理论的滚动式的校园法制文化活动,是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切实可行的渠道之一,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对法律现象给予关注的热情和兴趣,增强高校法制教育的实效性。
3、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法制教育的自觉性
一个人只有对社会产生高度的责任感,才会自觉自愿地接受社会的约束,加强自身的自律性。所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人生追求目标,增强大学生的公德意识是促进当代大学生开展法制教育的自觉性的重要保证。当代大学生作为知识分子,是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的,在教育中,要善于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在社会发展中历史使命,让他们意识到,社会未来是他们的,提高他们的责任感,这样才能促进他们更自觉地学习法律和运用法律,形成知法、学法和用法的法律意识。
4、重视、完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机制的优劣,对大学生的成长及守法意识的培养有着普遍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教育的不利,将严重影响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首先,家长应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家庭是人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子女人生的启蒙老师,也是其模仿的偶像。家长的个人素质、文化素养和品质是塑造子女良好人格的前提。如果家长平时素质低劣,社会态度不端、粗俗甚至行为恶劣,子女必然把他们的行为模仿并逐渐复制出来,形成自己的行为方式。因此家长一定要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和素质修养。其次,家长应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如果家庭内的氛围庸俗低级,长期的感染熏陶,直接影响着子女对生活的态度、情趣和个性的形成,而且容易养成子女缺少社会责任感、悖德、冒险的心理,在耳濡目染中放纵变坏,甚至成为罪犯。因此,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非常重要。最后,家长要用适当的教育方法来教育子女。家长要做到对子女不溺爱、不迁就、不粗暴。
第二篇: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途径
高校学生法律意识养成的途径和方法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对于法律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和情感、态度的总称,它表现为探索法律现象的各种学说,对现行法律的评价和解释,人们的法律动机,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对法律、法律制度的了解、掌握、运用的程度以及对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它包括法律认知、法律情感与意志、法律价值观三大部分。法律认知是人们关于社会法律现象科学认识活动的结果,它是人们关于法的一般理论和法律发生、发展的历史及其规律,以及一个国家和地区现行法律的内容和特点等方面的知识的总和。法律情感是指社会主体对法现象的主观心理态度或心理反应,是社会主体主张权利,为权利和法律而斗争的内在心理动力,是一个民族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法律意志是社会主体为维护法律的尊严,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斗争的主观心理基础,表现为主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畏强暴、不畏诱惑和胁迫的坚强的守法精神和护法品格。[1]法律价值观,包括法律评价、法律理想和对法律价值(如公平、正义、自由等)的理解与接受,它是可能对立法、政策适用和司法判决等行为产生影响的超法律因素。它们是一些观念或普遍原则,体现对事物之价值可追求的理想性等进行的判断。
据此,我们可以将大学生法律意识表述为:大学生群体对法、法律或其现象的反应形式,即心理、知识、观点和思想,包括对法律的情感、认知、评价和信仰等的内心体验。中国当代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他们的法律意识如何对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进程有很大影响。所以,很有必要对这一群体的法律意识给以关注。
一、当前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分析
大学生法律意识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具备社会主义现代法律意识的基本内容和特征,又有自己的特征,同时还区别于一般社会群体的法律意识。就其主体而言,大学生的年龄层次、受教育程度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或社会公众;就其内容而言,由于大学生尚未形成成熟的科学人生观和世界观,致使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还不够全面,因此,他们的法律意识带有明显的易变性和不成熟性。
2001年,有关机构对全国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1万余人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几乎所有大学生都赞同“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战略目标,认为应该自觉守法、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等等。然而,同时却有42.67%的人同意“只有私了解决不了的问题才应求助于法律”,15.41%的人“遇到法律纠纷”选择“托人私了”,80.96%的人认为“在亲情和法律面前,有时确实不好办”,42.97%的人认为“能够钻法律空子的人,都是有本事的人”,有52.54%的人“买到假冒商品”后只能“自认倒霉”。这些数据表明,中国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已有了很大程度的觉醒和增强,但大多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水平上,而且“知”与“行”存在较大反差;在不同大学生当中法律意识水平参差不齐。[2]从大学生的行为表现来看,也是如此。一方面,大学生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事例层出不穷。另一方面,大学生违法犯罪的事例也不鲜见,如盗窃、抢劫甚至卖淫、强奸、杀人等犯罪行为,以及打架斗殴、毁坏公物、剽窃他人学术成果、随意撕毁就业合同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而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自我保护意识,致使自己的切身利益受到侵犯和损害。其中不少女大学生对自身安全关注不够,有些大学生在就业、勤工助学过程中被骗,有的大学生上网交友陷入不法之徒布下的陷阱„„
分析当前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不难发现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当代大学生有着较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法制意识。随着知识的积累,视野的扩大,大学生开始学会对现实行进行深层次的理性思考,关注国家的法制建设,更关注自己的合法权益。但他们又往往富于幻想,急于求成,缺乏对国情的全面了解,缺乏冷静、理性的分析,常常又表现出情绪化的倾向。第二,法制心理状态呈现出多样化倾向。有些学生对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比较欣赏,主张在法制建设上全盘照搬西方的那一套。也有些学生受到我国传统法律文化消极因素的影响,轻视法律的作用。第三,更加注重实现自我价值,但他们往往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喜欢以批评的眼光对待周围的人和事,为表现个性,甚至把学校规章制度视为束缚其思想和行动的多余之举,对法纪教育存在逆反心理,有的甚至作出违规的情况。第四,相当一部分学生虽然法律知识懂得不少,然而现实生活中,其行为与法律规定背道而驰,守法的自觉性较差,形成“学而不用”,“知而不信”现象。学生对法律的信任度不乐观,对待是非基本上是清楚的,但态度不够坚决。
上述情况表明由于受社会负面文化和学生自身道德以及心理成熟程度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还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面对这种情况,对大学生加大法制教育的力度、进一步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势在必行。
二、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调查表明,28.49%的大学生表示愿意接受“法制教育”,其中有11.34%的人把自己最愿意接受的教育内容选定为“法制教育”;38.04%的大学生已明确意识到自己法律意识方面的不足,认为自己必须“积极学习法律知识”。[3]这表明,大学生学习法律的积极性比较高,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基础和有利条件
针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及特点,我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1、精选内容,扩充课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完善法律基础课堂教学。
首先,树立宪法法律意识。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它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列宁曾指出: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从宪法的基本内容可以分为两块,即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和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然而,这两块并非地位平行的两部分,就二者的关系而言,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居于支配地位。宪法的基本出发点就在于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其次,通过民法、刑法、行政法、婚姻继承法、诉讼法的基本理论与知识的学习,使大学生正确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在履行义务的前提下,合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帮助大学生形成依法办事、同违反宪法、法律以及破坏我国法制的行为斗争的思想意识。再次,在扩充课时的基础上,改进教学方法,增加“案例法”、“体验法”、“讨论法”提高教学效果。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拓展第二课堂。
走出课堂,旁听审判,让案例事实说话,会比老师在课堂上的泛泛讲解更有震撼力。庭审过程中,严谨的法庭调查,激烈的案情辩论,法庭对事实的认定,对法律的适用,会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法的神圣与威严。此外,参观监狱、指导学生自己成立各种法律协会、法律社团,进行普法宣传。同时,还可以广泛关注“今日说法”之类的法制节目,阅读参考法律书籍。这些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提高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人生追求目标,增强大学生的公德意识。
道德与法律的同质性和功能上的互补性以及两者界限的模糊性是道德与法律进行一体化运作可行性的基础。虽然道德与法律有很大差异,但在规范这终极意义上两者先天是兼容的。而且我国传统社会中的“礼”,这种伦理法律化低成本高效运作的历史为我国法制现代化提供了道德与法律一体化运作的历史实证的先河。寻找道德与法律的契合点,通过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这将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
4、齐抓共管,着力构建高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大学生法制教育网络。
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而是涉及整个社会的各个层面,需要全体社会共同关注,需要各个环节紧密配合。首先必须依法治校,保证良好的校园生活环境,切实抵制社会不良文化的进入。家长要注重对自己孩子的了解,配合学校教育;司法机关也应该有重点地与大学定期联系,加强校内的司法宣传教育;政府职能部门则应力所能及地为大学排忧解难,要切实采取可行的措施,优化社会大环境以及校园环境。通过这些方法和措施,形成一个好的法治环境,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现代法制的熏陶,从而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高级建设者,其法律意识的强弱,法律认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和影响着社会的民主法制化进程。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预防和抑制大学生违法犯罪,同时提高其运用法律进行自我保护的能力,促进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完善,更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化、民主化、制度化的进程。
会计104 江超
学号:108002210164
第三篇:浅谈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道德法律意识
浅谈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道德法律意识
作者:孙亚麒2012级临床三大班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造就时代新人,事关民族的繁荣昌盛和国家的兴旺发达。大学生道德法律意识的培养更是关系到了社会主义所要培养的“四有”新人,如此在世纪交替,千年嬗变洗礼后,我们才能共筑“中国梦”,共建“美丽中国”。
要想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法律意识,就应通过“三化”,一是教化,即通过学校的课堂教学活动来丰富大学生的道德法律知识,提高他们的道德法律素养;二是默化,即通过社会、学校、家庭和健康的网络等各种环境对大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来提高他们的道德法律意识;三是内化,即通过加强实践环节使大学生所学的道德法律知识能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并最终转化为自身的道德素养,法律能力。
从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来看,他们有许多优点:思维活跃,富有朝气,进取心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性高,总体上讲是积极向上和朝气蓬勃的。但是,有些大学生也存在着许多弱点:第一,有些大学生忽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追求西方的生活方式,存在消极,倦怠的心理,民族自尊心不强。第二,有些大学生更多地关注个人物质利益的获取和享受,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首先考虑的是个人利益,民族自强心不足。第三,有些大学生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识,在面对实际问题时不能运用法律来维护自身权益。
针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法律的现状,提出以下具体对策:
(一)确立科学培养观念,提高对道德法律意识的认识
当今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强,国际间经济的竞争和合作日益加深,知识经济的端倪已经凸显,这对新世纪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不但要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具
有道德知识、法律知识、心理知识等综合素质。因此,应继续推进和深化素质教育的思想。
(二)课堂教学是道德法律意识培养最有效的途径
在高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学生获取道德法律知识的基本学科。通过教学 , 可以让大学生比较系统地学习和掌握道德法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学习宪法和其它法律的基本内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文化传统。通过对民法、刑法、行政法的基本理论与知识的学习, 使大学生正确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在履行义务的前提下,合法行使自己的权利, 帮助大学生形成依法办事,以德处事的思想意识。
(三)营造校园环境氛围,增强大学生道德法律意识
高校要使学生从入校的第一天起,就感觉到规章制度的约束力,体验到依规章制度办事的氛围,体会到校园师生关系的融洽。从而使大学校园形成一种守法,礼让的热潮,形成浓厚的道德法律教育氛围。
(四)建构社会认同机制和氛围改善
道德法律意识的培养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共同作用的结果,学生所学的道德法律知识转化为道德法律意识与信仰,离不开直接经验的支持,更需要到实践过程中去感悟和体验。而实践的培养有赖于社会的普遍认同度和氛围。
当我们的学生面对道德和法律冲突的时候,能够不再因此迷茫时;当我们的学子满怀一颗热忱之心帮扶老人的时候,能够不再被其勒索时;当我们的青年为了国家的荣誉,社会出现的弊病,敢于慷慨陈词,能够不再诟其无知时。我们的整个社会,整个国家难道不会更为团结友善吗?我们的大学生道德法律意识难道不会增进的更快吗?
相信只要学校和社会都认识到道德法制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携起手来,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法律素质定会“香气满乾坤”。
参考文献:孙阳《培养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途径探析》;2010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四篇: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及其培养
摘要
准确了解和掌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及法律需求,对法律教育的针对性,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以及培养大学生遵守法律的自觉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通过对宁夏大学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的调查,虽然本校法律意识较高,但笔者发现该校大学生法律意识依旧欠缺。大学生作为即将迈进社会的群体,其法律意识的高低,不仅影响到个人的健康成长,也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所以,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是刻不容缓的。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意识宁夏大学培养途径
第五篇: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途径探析
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途径探析
摘 要: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直接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进程的推进。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已成为建设和谐社会最为关心的话题,本文主要围绕当前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及现状,进一步探析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 G4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5-145-2
0 引言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践行者,承担着国家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责任。“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是每个公民应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法治社会要求每个公民都能知法、守法,大学生更应是法治社会的典范和楷模。当前,随着新经济思潮的进入,大学生的人文思想在不同程度经受着碰撞,精神世界和生活需要逐渐背离了宪法精神,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的推进,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逐渐被重视。如何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法律素养,把法律意识内化为大学生的行为标准,使他们成为我国建设法治社会的栋梁,已是高等教育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了。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现状
如近几年发生的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的“泼熊事件”、马嘉爵的“杀人事件、”药家鑫交通肇事杀人案、复旦大学投毒黄洋被害案、中国传媒大学周某某被强奸未遂杀害、陕西科技大学女大学生被杀案、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大学生因赌球陷“校园贷”巨债跳楼案等都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令人扼腕痛惜。所以说,当今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淡薄着实令人勘忧。
高校的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的确立时期,思想都处于不稳定状态,虽然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但并没有真正地把法律知识内化为法律意识,没有真正挖掘法的精神、法的价值,缺少公平、正义的理念,对法的信仰程度很低,有人曾对某高校学生对“法律的公正性”确信程度做过调查,表示有信心的占41%,而54%的大学生表示信心不足,有5%的学生表示完全没有信心。从上述调查数据的结果看,法律并没有在大学生心目中占据崇高的地位,而法治社会要求法律至上,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如果法律不被信仰就形同虚设,而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则处于一种岌岌可危的境地,提升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已经迫在眉睫。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
第一,大学普法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自1986年“一五”普法至今已开展普法工作30年,每个《规划》都强调 “普法教育工作要坚持从青少年抓起,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引导青少年从小掌握法律知识、树立法治意识、养成守法习惯”。然而,许多高校没有真正将普法工作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日程,没有专门部门和人具体实施此项工作的开展,在普法工作上不善于创新,疲于应付,校园普法氛围不浓,逐渐由总结和汇报取代了普法教育工作的贯彻落实。
第二,大学生捍卫自身利益和权利的主动性强,遵守法律的意识淡薄。作为18―20岁的大学生而言,主观意识形态下是非的辨别能力是有限的,价值观在较大程度上也是不健全的,虽然了解过一些法律常识,但也是零碎的,片面的,缺乏系统的法律知识了解和学习,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只停留在感性层面。当关注的事态发展与自己规划的路径发生改变时,捍卫自身利益和权利的主动性必然占据理性思考,故而造成违反法律法规的事件发生。
第三,注重德育教育,忽视法律知识的教育。中国的传统教育模式和思想认为,德育教育可以说占据整个学生生涯,无论是教材编纂还是世俗观念,德育在一个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是重中之重的,关乎着学生能否成人成才。当前,大多高校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也不够重视,只重视专业课程的教育,忽视了法律知识的教育,即使是涉及到一些法律知识,也不是必修有课程设置,只重视结果,不重视授课效果。同时,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对法律常识的灌输也是欠缺的,把成才教育放到了首位,忽略了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成人教育。
第四,互联网+带来的法律问题日益严重。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空间传播有违社会公德和法律法规的涉黄、涉暴文字、图片及游戏等内容比比皆是,由于大学生心智发育不够健全缺乏辨别的能力,主观上对虚拟的网络世界的新奇度是有依赖性的。他们在汲取网络“营养”的同时,也在不同程度的被网络上有违社会公德及法律法规的内容所侵蚀。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途径
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可视为是一个社会问题,它不单是学校的问题,也不单是一个家庭的问题。在塑造和培养一个大学生成人成才过程中,社会、家庭、学校都肩负着培养的责任。
第一,高校应当将法律知识教育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加快《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改革。高等院校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在1986年9月,其性质是本专科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国家教育部还将它列为德育三大主干课程之一。它是思想政治教育也是法律知识教育的课程。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法律知识,要达到既掌握法律这一重要武器,又提高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
新形势下,高校应当结合时代特点,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改上实行以法律意识教育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强调手段教学,实践教学,情景教学和案例教学等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说服力和吸引力,调动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来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第二,强化家庭教育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阵地作用。家庭教育,是指学生在读大学期间受家庭环境、成员、气氛,在伦理、道德、情感生活等方面直接或间接受到的熏陶和影响。虽不与学校传授知识及专业化教育的功能不同,但也是宣传法律法规,道德遵守的重要阵地。因此,良好家庭教育氛围有助于大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反之,不良的家庭教育氛围则会导致大学生人格心理缺陷和品性低下,这往往会造成大学生违法犯罪。
第三,发挥新媒体、自媒体优势,拓宽法律知识传播通道。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和自媒体在大众视野不再陌生,它具有信息多元化,表现形式立体化和传播互动化等优势,能够将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以不同的表现形式,通过互联网渠道渗透到人们的思想和生活,特别是新媒体传播工具更新较快的大学生们,他们是新媒体传播的实际执行者和收益者。所以,可针对其群体特点开发法律知识平台,APP等,拓宽法律知识传播通道,扩大宣传法律知识覆盖面,营造全国普法的良好氛围。
第四,完善法制,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进程。以社会为背景的法律意识培养的“土壤”,在大学生法律意识塑造的过程中,法律意识和法律修养直接来源于社会中的法律事实及现象。在新的经济思潮的冲击下,培育法律意识“土壤”的影响,对新的法律问题的约束逐渐失去了主导作用。所以,应当进一步完善特别是与青少年成长有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进程。结束语
大学生健康成长是社会、家庭和高校共同教育的目的,在全民共同推进建设法治国家进程中,大学生被赋予实现和谐社会的历史使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无论高校、社会还是家庭,都要立足实现全民学法,守法,传承法律精神的视角下,共同加大对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力度,为早日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努力。
参 考 文 献
[1] 王滢.浅谈民办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及法律意识培养[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年06期.[2] 孙倩.浅谈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问题[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3年01期.[3] 李彬.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几个途径[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年08期.[4] 王莉娜.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问题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2005年.[5] 艾国.“基础”课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