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昆政办发〔2009〕75号
昆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昆政办发〔2009〕75号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昆山市 2009年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
环保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
昆山开发区、花桥经济开发区、昆山高新区、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昆山市2009年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九年七月三日
昆山市2009年整治违法排污企业 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工作方案
为切实解决当前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环境权益,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2009年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三保三促”工作要求,继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强化综合防治,推进污染减排,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切实维护环境安全,全面提升环境质量,努力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突出重点
(一)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整治。全面排查饮用水源保护区、准保护区内的污染源,建立风险源名录,加强重点污染源监管,从源头上控制隐患,严厉打击威胁饮用水安全的违法行为。进一步完善饮用水源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落实特殊情况下的区域水源配置和供水调度措施,确保供水安全。环保、水利、监察等部门要组织开展专项督查,对涉及饮用水安全的问题,一律挂牌督办。
(二)严管“两高一资”行业。遏制高耗能、高污染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严肃查处未经审批擅自开工或已经建成投产的违法建设项目,实现保增长和调结构、增效益相统一。对“两高一资”行业重污染企业进行监督检查,重点查处不符合产业政策、准入条件、未经审批擅自开工或建成投产的企业,不符合环保规定、超标排放的企业以及拒不执行国家产业政策或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工艺、设备的企业。进一步巩固“小化工”专项整治成果,严防死灰复燃,提高化工园区的环境监管水平。
(三)加大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着力推进城区黑臭河流整治,通过截流排污口、疏浚河床、日常换水等多种途径,加大综合整治力度。加快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督促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提高废水排放达标率,对排入市政管网超标严重、影响污水处理厂运行的工业企业开展集中整治。高度重视垃圾填埋场环境违法现象,重点解决已经投入运行但未通过“三同时”验收、直排渗滤液或渗滤液超标排放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等问题。结合污染减排、重点工程推进等工作,每月安排一次水污染防治项目专项督查。
(四)做好秸秆禁烧工作。坚持标本兼治、疏堵并举,全面防控、重点治理,行政推动、技术服务,秸秆禁烧、综合利用相结合,城乡联动、部门联合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日常巡查,落实应急机制,确保不因秸秆抛入河流、沟渠引发饮用水源污染事故,不因大面积焚烧秸秆引发大气污染事故。
(五)抓好环境安全“三项行动”。对全市污染源企业、涉及危险化学品和废弃危化品企业、放射源使用单位等环境风险源开展环境安全执法行动、治理行动和宣传教育行动,进一步完善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狠抓环境隐患排查治理和督查,强化环境安全监管,治理纠正违法行为。进一步加强全市环境风险源单位的环境安全基础管理,坚决遏制重特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确保全市环境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六)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环境问题。集中查处一批反复举报、严重危害群众利益的环境问题,消除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的隐患。以整治工业集中区废气污染为重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大气环境质量。加快推进重点区域环境整治,通过污染治理、产业优化等综合措施改善环境质量。认真组织排查重点信访问题,对热点难点问题,落实责任、加强督办、限期解决,确保环境信访处理率达100%,降低重复信访率,努力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环保局,负责日常事务,制定行动方案,召集联席会议,定期汇总、编发专项整治行动情况,对各区镇整治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二)实行分类指导。进一步强化分类指导的执法意识,对于屡查屡犯、明知故犯、偷排偷放等主观恶意的环境违法行为,— 4 — 要依法从重处罚,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进一步规范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监督并指导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建立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加强对企业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等方面的监管,增强企业环境意识。
(三)建立长效机制。通过开展环保专项行动,进一步完善日常环境执法长效机制,将专项行动检查过的重点行业企业纳入日常监管范围。建立后督查制度,把定期检查和不定期巡查结合起来,巩固整治成果,防止环境违法企业死灰复燃。规范和完善挂牌督办制度,对专项行动中发现的典型环境违法案件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实行挂牌督办。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群众和舆论的监督,及时公布专项行动进展情况,畅通人民群众参与专项行动的渠道,营造群众参与和监督的良好氛围。
四、时间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5月)
成立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制定行动方案,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动员部署。
(二)自查自纠阶段(6月)
各区镇、各有关部门根据要求,通过广泛宣传教育,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措施。
(三)集中整治阶段(7月~10月)
针对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问题、环境安全问题、群众反响强烈的环境问题等,开展联合执法,集中整治。夏收、秋收期间,— 5 — 加大巡查频次,多管齐下,切实抓好秸秆禁烧工作。
(四)总结考核阶段(11月)
认真总结专项行动的经验和不足,提出长效管理措施,并组织对违规企业整改的复查工作,形成专项行动总结报告,迎接上级检查考核。
附件:昆山市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 6 — 附件:
昆山市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
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韩 卫 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副组长:莫全明 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陈宏亮 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
孙国良 市环保局局长 成 员:王建平市发改委副主任
孙 蓓 市中小企业局副局长
金凤珍 市监察局副局长
俞武军 市司法局副局长
陈 磊 市建设局副局长
郭永明 市城管执法局副局长
高昆毅 市水利局副局长 吴华明 市农林局副局长
张雪花 市外经贸局副局长
孙 云 市环保局纪检组组长
朱学林 市安监局副局长
沈大鸣 昆山工商局副局长
邱 峰 市供电公司副总经理
— 7 —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环保局,孙国良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金凤珍、孙云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
主题词:环保 专项行动△ 方案 通知
抄送:市委办公室,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昆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9年7月3日印发
第二篇:xx政办发xx号财政局职责及编制
xx市xx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xx市xx区财政局主要职责 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xx市xx区财政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审核、区人民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二○xx年x月xx日
xx市xx区财政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根据《中共xx市委办公厅、xx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一、职责调整
(一)改革完善预算管理。逐步将政府非税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充分发挥各部门在预算编制中的作用,完善支出标准,细化部门预算,提高预算管理的科学化和透明度。
(二)加强国有土地出让收支和城市建设配套费征收管理。编制全区国有土地出让收支预算,规范纺织城地区土地出让金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费的征收管理,合理安排土地收益支出项目,加大对全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
(三)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支出比重,合理界定财政保障范围和标准,重点增加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严格控制一般性开支,降低行政成本。
(四)按照管理权限,强化财税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责,完善鼓励公益性事业发展的财税措施,缩小全区行业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二、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有关财政发展规划、政策,分析预测财政经济形势,参与制定各项宏观经济措施,提出运用财税措施实施宏观调控和综合平衡社会财力的建议,完善鼓励公益事业发展的财税措施。
(二)承担区本级各项财政收支管理的责任。负责编制
— 2 — 预决算草案并组织执行;受区政府委托,向区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区本级和全区财政预算及其执行情况;向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财政决算;制定经费开支标准、定额,负责审核批复部门(单位)的预决算。
(三)负责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按规定管理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及其他非税收入;管理财政票据;按规定管理彩票公益金。
(四)制定全区国库管理制度、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指导和监督全区国库业务,按规定开展国库现金管理工作;负责制定政府采购制度并监督管理。
(五)贯彻执行国家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和税收调整政策。
(六)制定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按规定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指导街办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七)负责审核和汇编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决算草案,制定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制度和办法,收取区本级企业国有资本收益;贯彻实施企业财务制度,按规定管理资产评估工作,拟订并执行企业财务管理相关制度,拟订并执行政府与企业的分配制度和办法。
(八)负责办理和监督区财政的经济发展支出、政府性投资项目的财政拨款;参与拟订区建设投资的有关措施,制定基本建设财务制度;负责有关政策性补贴和专项储备资金财政管理工作。
(九)负责起草区农村综合改革规划、方案,推动改革工作;
— 3 — 负责全区农业综合开发有关工作。
(十)会同有关部门管理区财政社会保障和就业及医疗卫生支出;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全区社会保障资金(基金)的财务管理制度,编制社会保障预决算草案。
(十一)贯彻执行国家关于政府内外债管理的制度和政策,依法制定全区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和办法,防范财政风险;负责统一管理政府内外债务,制定基本管理制度;参与涉外债务等国际谈判,按规定管理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贷(赠)款。
(十二)负责管理全区会计工作,监督和规范会计行为,制定全区会计管理的制度、办法并组织实施;负责全区会计专业技术职称报考工作。
(十三)监督检查财税法规、政策的执行情况,反映财政收支管理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加强财政管理的措施和建议;负责制定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的相关制度、办法并组织实施。
(十四)承办区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区财政局设7个内设机构:
(一)办公室
负责机关政务工作,督促检查机关工作制度的落实;负责机关会议的组织和决定事项的督办;负责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的办理;负责文电、机要、保密、档案、信访、接待、计划生育、后勤服务等工作;负责机关财务和国有资产管理等工作;负
— 4 — 责机关及所属单位的机构编制、干部人事、社会保障等工作;负责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负责组织实施目标责任综合考评工作;负责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政策咨询工作;负责依法行政工作;拟订全区财政监督及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制度和办法,并组织实施;监督财税法规、政策的执行情况;负责财政收支预算执行、重点建设项目资金使用等监督检查工作;组织协调重大或专项财政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财政违法违规行为;负责内部监督检查工作;建立全区财政支出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统计报告制度;负责对重大财政支出项目进行综合评价;负责监督和规范会计行为;负责财政电子数据管理工作;贯彻实施企业财务制度,按规定管理资产评估工作,拟订并执行政府与企业的分配制度和办法。
(二)预算科
研究提出全区财政中长期规划,拟订全区财政管理体制和预算管理制度;编制、汇总区本级及全区财政预算方案和办理预算追加事宜;负责部门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及项目库管理工作;负责部门预算审核、报批、批复和调整工作;指导街办预算管理工作;负责全区税收管理工作;负责办理企业申请退税的审核及税源普查、税政调研工作。
(三)国库科
组织预算执行及分析全区预算执行情况;拟订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及政府会计制度;拟订全区国库管理制度、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负责区级及区对街办财政的资金调度,办理各项财
— 5 — 政资金收支结算划拨业务;管理财政和预算单位银行账户、财政决算及总会计核算;负责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工资的统一发放工作;负责非税收入集中收缴改革工作;负责制定政府采购制度并监督管理。
(四)行财科
负责行政、政法、党派、群团、教育、科技、文体、经贸等方面的部门预算有关工作;拟订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会同分管部门研究经费开支标准、定额;负责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具体工作;负责统一管理政府内外债务;制定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按规定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负责分管部门、单位和项目资金的财务管理工作。
(五)社会保障科
负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民政、卫生等方面的部门预算有关工作;会同有关方面管理区财政社会保障和就业及医疗卫生支出;组织拟订有关资金(基金)财务管理制度;负责社会保险基金财政监管工作;编制区级社会保障预决算草案;审核全区社会保险基金预决算草案;负责分管部门、单位和项目资金使用的财务管理工作。
(六)农财科
负责农林、水利等方面的部门预算有关工作;拟订全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办法;管理支农专项资金;统筹安排财政扶贫资金;负责分管部门、单位和项目资金的财务管理工作;负责支农周转
— 6 — 金的清理和回收工作;负责全区农业综合开发有关工作;负责世界银行贷款和日元贷款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工作。
(七)城建科
负责纺织城综合发展区土地出让金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费的征收管理;负责发展改革、交通、城建、旅游等建设方面的部门预算有关工作;拟订全区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制度;管理和分配城市建设资金;负责办理和监督区财政的经济发展支出、政府性投资项目的财政拨款;负责政府投资的基本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及监督;负责全区城建资金财政财务管理工作;负责分管部门、单位和项目资金的财务管理工作。
机关党的机构按照党章规定设置。
四、人员编制
区财政局机关行政编制xx名。其中:局长1名,副局长x名;科级领导职数x名。
五、附则
本规定由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其调整由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按规定程序办理。
第三篇:《关于加强全市涉农项目用地管理的意见》昆政办发〔2009〕93号
关于加强全市涉农项目用地管理的意见
昆政办发„2009‟93号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意见》精神,为了积极健康地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依法管理使用土地,特制定本管理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动力,以规范使用农用地和促进现代都市农业发展为根本,依托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发展现代高效规模农业,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二、基本要求
1.符合规划的要求。涉农项目的附属设施用地须符合“三个规划”的要求,即昆山市农业综合发展规划、昆山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昆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要求。
2.节约用地的要求。建设农业生产用房要优先利用原有的生产用房及场地和坑塘洼地,尽量不用现有耕地。
3.审批备案的要求。在不破坏耕作层、耕地不减少、建设用
─ 1 ─ 地不增加的前提下,对种养业规模经营可安排适量的配套设施用地,但不得建造经营性用房,并须办理“设施农用地”备案手续。对观光休闲农业项目要严格立项和审批。
三、分类核定
1.规模种养业农用设施用地标准。一是粮油种植,面积在100亩以上的可配置生产、生活用简易式平房60~70m2、晒场按承包面积配置,标准为每亩5~6m2;种植面积在200亩以上的可配置90~100m2、晒场标准为每亩4~5m2,种植面积在300亩以上的可配置120~130m2、晒场标准为每亩3~4m2。二是果蔬花卉种植,面积在20亩以上的可配置生产、生活用简易式平房60~70m2;果蔬种植面积在100亩以上、花卉在50亩以上的规模经营企业可配置生产、生活用简易式平房90~110m2,果蔬企业并可配套建造分捡包装车间(含检测室)60~70m2。三是水产养殖,面积在30亩以上的可配置生产、生活用简易式平房40~50m2,150亩以上的可配置90~110m2。
2.观光休闲农业、高效农业项目设施用地标准。严格实行项目立项、论证和审批制,涉及管理、仓储以及配套服务等附属用地总量不得超过农业项目用地规模的3%。需要建造永久性建筑的,必须在符合规划的要求下,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需要临时使用部分土地的需报市政府审批。
四、审批管理
成立由市农林局、国土资源局领导任组长,农林、国土、水
─ 2 ─ 利部门有关人员任组员的市涉农项目用地审核工作小组,负责涉农项目设施用地工作的管理、协调、审批、备案。
涉农项目的配套设施用地需填报昆山市涉农项目设施用地审核备案申请表,由村民委员会申报、镇人民政府审核、市审核工作小组现场踏勘会审。粮油、水产业生产、生活用房及晒场,由村民委员会统一按规划标准建造,产权归村集体经济组织。
休闲观光项目由项目单位先提出申请,经镇政府审核后报市农林局初审;项目初审通过后,再由申请单位邀请相关部门进行论证和报批。
五、检查考核
各区、镇人民政府对涉农项目的准入、规模控制、用地管理等工作负主要责任。市农林局负责涉农项目的可行性审核、备案和检查考核工作。国土资源局负责所需土地的审核、备案和检查考核工作。市政府将对各区、镇的工作情况纳入工作百分考核,对出现违法用地和其他严重违规行为的,将责令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严肃处理,并追究主要领导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 3 ─
第四篇:惠政办发〔2011〕号 关于进一步规范会议精简文件的通知
惠政办发„2011‟号
惠民县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规范、精简会议和文件的通知
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委,县直及驻惠各单位,各企事业单位:
为使县政府办会、办文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提高质量和效率,提升行政效能,根据《惠民县人民政府工作规则》,结合新形势、新任务,就进一步规范、精简会议和文件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规范会议、明确要求
根据研究问题和参会范围的不同,县政府主要会议分为:县政府全体会议、常务会议、县长办公会议、专题会议、县政府工作会议等5种。
(一)县政府全体会议
县政府全体会议一般每半年召开一次。
1.主要议题
(1)传达和研究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及县委的重要指示、决定和会议精神,以及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研究提出贯彻意见;
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研究提出贯彻意见;
(2)讨论决定县政府工作中的重要事项;(3)审议县政府规范性文件草案;(4)通报和讨论其他重要事项。
2.参加人员
县政府常务会议由县长、副县长参加,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副主任、县委县政府督查局局长、县政府调研室主任列席,由县长召集和主持。根据需要可安排有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列席会议。
3.工作程序要求
(1)提请县政府常务会议讨论的议题,须由县政府工作部门、县政府直属单位报分管副县长提出,由县政府办公室汇总后,经办公室主任审核报召集人批准,召集人可以根据情况直接指定或安排议题。
(2)会议议题在列入审议和讨论前,应由主办单位会同有关部门按照相关规定,完成专家咨询论证、会前协调、征求意见、公示、听证等工作。
(3)会议材料的准备:一是会议材料应包括提请审议的正式文本、议题有关情况及重点问题的说明、议题有关附件等;二是主办单位应将提交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的议题材料经办公室协助副县长工作的分管领导审核报分管副县长审定,并于会前3
2.参加人员
县政府常务会议由县长、副县长参加,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副主任、县委县政府督查局局长、县政府调研室主任列席,由县长召集和主持。
3.工作程序要求
县长办公会议工作程序要求按县政府常务会议工作程序执行。
(四)县政府专题会议
县政府专题会议由市长、副县长视情况召开。
1.会议议题
(1)研究协调县政府领导分工职责范围内的专门问题;
(2)协调解决部门之间有意见分歧的问题;(3)研究协调需提交县政府集体研究决策的有关问题。2.参加人员
县政府专题会议由县长、副县长召集,县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可根据需要随时召开。
3.工作程序要求
(1)根据县长、副县长确定的议题,由办公室相关科室负责拟订会议安排计划,包括议题、时间、内容和参加人员等,报相关副主任、办公室主任审定。
(2)会场安排、会议通知、人员落实情况、记录等会务工
(3)县政府部门要求以县政府名义召开的会议,必须事先征得分管副县长同意,提前5天填写“县政府会议审批单”经县政府办公室审核把关后报县政府常务副县长批准。
(4)部门撰写的领导讲话材料,必须认真填写“县政府领导讲话材料拟制单”,由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审核签字并加盖公章后,于会议召开5个工作日前报送县政府调研室审核把关。领导讲话一般不在会议上印发。
二、精简会议,确保效果
(一)大力精减会议
1.对性质相近、内容交叉的会议,尽量合并召开。
2.可由部门或部门联合召开的会议,不由县政府召开。
3.除县政府重大会议外,原则上采取现场会、工作交流会、电视电话会议等形式安排部署有关工作,减少和避免层层开会。4.严格控制纪念会、研讨会、联谊会、表彰会;各类奠基、庆典活动,原则上不发放请柬,一律向县政府写书面请示。
(二)严格会议审批
1.县政府召开的全县综合性工作会议和需镇政府(街道办)、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会议,由县政府主要领导批准。
2.县政府召开的全县专题性工作会议和需镇政府(街道办)、部门分管负责人或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会议,由分管副县长批准。
(五)坚决落实会议决定事项督办。县政府召开的全体会议、常务会议、县长办公会议和专题会议等会议决策事项,由县委县政府督查局向主办部门和协办部门发出“决定事项督办通知”,各乡镇(街道办)、各部门对会议决定的事项要认真遵照执行,及时办理。县委县政府督查局负责督办,定期将会议决定事项的落实情况向县政府领导报告。
三、精简文件,改进文风
(一)减少发文数量
1.凡以县政府或县政府办公室名义发出的各类文件,都必须按审批权限严格把关,尽量减少数量,提高质量。
2.凡属县政府各部门(包括各类议事协调机构)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安排,由部门自行发文或相关部门联合发文,不以县政府或县政府办公室名义发文。
3.县政府各部门部署工作的文件,除涉及全局工作和重大政策的以外,原则上不予转发。
4.上级已在政务专网、政府门户网站、公众传媒公布的文件(讲话)和已在电视电话视频会议上传达、公布的文件(讲话),一般不再转发、翻印。
5.减少会议纪要,除县政府常务会议和议定事项属重要政策外,一般不发会议纪要。
6.尽量控制发文范围,除涉及全局性工作的文件可普发外,措施类公文10个工作日)。
惠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 日
第五篇:天津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津政办发 〔2012〕2 号
津政办发 〔2012〕2 号
转发市财政局拟定的天津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
市财政局拟定的《天津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照此执行。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二年一月十日
天津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强化支出责任,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体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11〕285号)和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财政局关于推进我市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津政办发〔2011〕109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财政性资金安排支出的绩效评价及相关管理活动。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绩效评价,是指财政部门和各预算单位主管部门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第四条 绩效评价的基本原则:
(一)科学规范原则。绩效评价应按照规范的程序、科学可行的要求,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实施。
(二)公正公开原则。绩效评价应符合真实、客观、公平、公正的要求,依法公开并接受监督。
(三)分级分类原则。绩效评价由财政部门和各预算单位主管部门根据评价
对象的特点分类组织实施。
(四)绩效相关原则。绩效评价应针对具体支出及其产出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要清晰反映两者之间紧密对应关系。
第五条 绩效评价的主要依据:
(一)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方针政策;
(三)预算管理制度、资金及财务管理办法、财务会计资料;
(四)绩效评价管理制度及工作规范;
(五)部门职能职责、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
(六)行业政策、标准及专业技术规范;
(七)部门申请预算时提出的绩效目标及其他相关材料,依 法批复的部门预算、部门决算,预算执行情况;
(八)审计报告及决定、财政监督检查报告;
(九)其他相关材料。
第二章 绩效评价管理职责
第六条 财政部门负责制定绩效评价规章制度和相应的技术规范;审核、批复各预算单位主管部门申报的绩效目标;组织、指导本级各预算单位主管部门绩效评价工作;根据需要对各预算单位主管部门支出绩效实施重点评价或再评价;提出改进预算支出管理意见并督促落实。
第七条 各预算单位主管部门负责制定本部门及所管理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规章制度;具体组织实施本部门及所管理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工作;向本级财政部门报送绩效目标和绩效评价报告;落实财政部门整改意见;根据绩效评价结果改进预算支出管理。
第八条 财政部门和各预算单位主管部门可以根据需要委托专家、中介机构等第三方实施绩效评价。财政部门对第三方组织实施绩效评价进行统一监督,制定相关制度规范,指导其开展工作。
第三章 绩效评价对象和内容
第九条 绩效评价对象是各预算单位主管部门管理的预算资金和市对区县转移支付资金。
第十条 绩效评价应以项目支出为重点,重点评价财政预算安排金额达到500万元以上、与本部门职能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社会影响和经济影响的项目。
第十一条 市对区县转移支付绩效评价应重点评价对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有重大影响的财政专项资金。
第十二条 绩效评价内容:
(一)绩效目标与全市及本部门发展规划的适应性;
(二)财政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财务管理状况和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及其收益管理情况;
(三)为实现绩效目标制定的制度、采取的措施等;
(四)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和效果;
(五)需要评价的其他内容。
第十三条 绩效评价一般以预算为周期,对跨的重大(重点)项目可根据项目或支出完成情况实施阶段性评价。各预算单位主管部门应在预算结束后2个月内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并于6月底前完成。
第四章 绩效目标
第十四条 绩效目标是绩效评价对象计划在一定期限内达到的产出和效果,由各预算单位主管部门编报。
第十五条 各预算单位主管部门年初申报部门预算时,应按照要求将绩效目标编入预算;执行中申请调整预算的,随调整预算一并上报绩效目标。
第十六条 绩效目标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预期产出,包括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数量、质量和时效;
(二)预期效果,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可持续影响等;
(三)服务对象(含财政支出受益人,下同)满意程度;
(四)达到预期产出所需要的成本资源;
(五)衡量预期产出、预期效果和服务对象满意程度的绩效指标;
(六)其他内容。
第十七条 绩效目标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指向明确。绩效目标要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部门职能及事业发展规划,并与相应的财政支出范围、方向、效果紧密相关。
(二)具体细化。绩效目标应从数量、质量、成本和时效等方面进行细化,尽量进行定量表述,不能以量化形式表述的,可以采用定性的分级分档形式表述。
(三)合理可行。制定绩效目标时要经过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绩效目标要符合客观实际。
第十八条 财政部门对各预算单位主管部门申报的绩效目标进行审核,符合相关要求的进入下一步预算编制流程;对不符合相关要求的,退回部门进行调整、修改。
第十九条 绩效目标审核确定后,随同部门预算一并批复,作为预算执行中进行监控和预算完成后实施绩效评价的依据。
第二十条 绩效目标一经批复一般不予调整。确需调整的,根据绩效目标管
理的要求,按照规定程序重新报批。
第五章 绩效评价指标、标准和方法
第二十一条 绩效评价指标是指衡量绩效目标实现程度的考核工具。确定绩效评价指标遵循以下原则:
(一)相关性原则。绩效评价指标与绩效目标有直接联系,能够恰当反映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
(二)重要性原则。绩效评价指标优先使用最具评价对象代表性、最能反映评价要求的核心指标。
(三)可比性原则。对同类评价对象要设定共性的绩效评价指标,以便于评价结果可以相互比较。
(四)系统性原则。将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系统反映财政支出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可持续影响等。
(五)经济性原则。绩效评价指标设计应通俗易懂、简便易行,数据的获得考虑现实条件和可操作性,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第二十二条 绩效评价指标主要类型包括:
(一)产出指标。反映根据既定绩效目标完成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情况。产出指标可细化为:数量指标,反映根据既定绩效目标完成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数量;质量指标,反映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达到的标准、水平和效果;时效指标,反映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及时程度和效率情况。
(二)效果指标。与既定绩效目标相关联,反映财政支出预期效果的实现程度。
(三)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反映服务对象对财政支出效果的满意程度。
(四)成本指标。反映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所需要的成本,分为单位成本和总成本。
第二十三条 绩效评价指标实际数据从以下方面获取:
(一)政府统计数据;
(二)部门工作记录;
(三)服务对象的跟踪调查;
(四)直接勘察;
(五)测验数据;
(六)其他方面。
第二十四条 绩效评价标准是指衡量绩效目标实现程度的尺度。绩效评价标准具体包括:
(一)计划标准,是指以预先制定的目标、计划、预算、定额等数据作为评
价标准。
(二)行业标准,是指参照国家公布的行业指标数据制定的评价标准。
(三)历史标准,是指参照同类指标的历史数据制定的评价标准。
(四)其他经财政部门确认的标准。
第二十五条 绩效评价方法主要包括:
(一)成本效益分析法。将一定时期内的支出与效益进行对比分析,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程度。
(二)比较法。通过对绩效目标与实施效果、历史与当期情况、不同部门和地区同类支出的比较,综合分析绩效目标实现程度。
(三)因素分析法。通过综合分析影响绩效目标实现、实施效果的内外因素,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程度。
(四)最低成本法。对效益确定却不易计量的多个同类对象的实施成本进行比较,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程度。
(五)公众评判法。通过专家评估、公众问卷及抽样调查等对财政支出效果进行评判,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程度。
(六)其他评价方法。
第二十六条 绩效评价方法的选用坚持定量优先、简便有效的原则,确实不能以客观的量化指标评价的,可以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绩效情况予以评价,以提高绩效评价质量。根据绩效评价对象的具体情况,可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进行绩效评价。
第六章 绩效评价工作程序
第二十七条 财政部门和各预算单位主管部门严格按照准备--实施--报告的工作程序组织实施绩效评价。
第二十八条 绩效评价准备阶段包括:
(一)确定绩效评价对象。财政部门按照我市工作重点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确定重点评价对象。各预算单位主管部门应按照财政部门绩效评价工作要求,确定自评项目。
(二)下达绩效评价通知。财政部门和各预算单位主管部门在绩效评价正式实施前,下达绩效评价通知书,确定评价目的、内容、任务、依据、工作人员、评价时间及要求等方面的情况。
第二十九条 绩效评价实施阶段包括:
(一)审核相关资料。对被评价单位提交的相关资料的格式和内容进行审核。
(二)拟定评价方案。根据绩效评价对象具体情况拟定绩效评价方案。
(三)实施绩效评价。对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根据绩效评价对象 的特点可采取现场评价、非现场评价以及现场评价和非现场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
(四)综合分析并形成评价结论。在现场评价和非现场评价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绩效评价方法对绩效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形成评价结论。
第三十条 撰写和提交绩效评价报告阶段包括:
(一)撰写报告。各预算单位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的文本格式和要求撰写绩效评价报告。
(二)提交报告。各预算单位主管部门在规定时间内向财政部门提交绩效评价报告。部门自行组织的绩效评价,应在工作完成后1个月内,将绩效评价结果和报告报财政部门。
(三)建立绩效评价档案。财政部门和各预算单位主管部门在绩效评价完成后3个月内,及时将相关资料归档管理。
第三十一条 财政部门实施再评价参照本章规定的工作程序执行。
第七章 绩效评价报告
第三十二条 绩效评价报告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基本概况;
(二)绩效评价的组织实施情况;
(三)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四)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
(五)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六)评价结论及建议;
(七)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第三十三条 绩效评价报告应确保依据充分、真实完整、数据准确、分析透彻、逻辑清晰、客观公正。
各预算单位主管部门对绩效评价报告涉及基础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负责。
财政部门对各预算单位主管部门提交的绩效评价报告进行复核,提出审核意见。
第三十四条 绩效评价报告的具体格式由市财政局统一制定。
第八章 绩效评价结果及其应用
第三十五条 绩效评价结果采取评分与评级相结合的形式,具体分值和等级可根据不同评价内容设定。
第三十六条 财政部门和各预算单位主管部门应及时整理、归纳、分析、反
馈绩效评价结果,并将其作为改进预算管理和安排以后预算的重要依据。
对绩效评价结果良好的,财政部门和各预算单位主管部门予以表扬或继续支持。
对绩效评价发现问题、达不到绩效目标或绩效评价结果较差的,财政部门和各预算单位主管部门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其限期整改。对不进行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根据情况调整或调减预算,直到取消该项财政支出。
第三十七条 财政部门应将重大支出项目的绩效评价结果定期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同时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有关规定在一定范围内公开。
第三十八条 对绩效评价工作中发现的财政违法行为,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等国家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第九章 附则
第三十九条 市级各预算单位主管部门和区县财政部门可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
第四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天津市市级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试行)》(津政办发〔2007〕101号)同时废止。
天津市财政局
二○一一年十二月五日
主题词:财政 预算 评估 办法 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