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福建江夏学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建设的实施意见
福建江夏学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建设的实施意见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精神,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教社政〔2005〕9号)、《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以及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中国共青团福建省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闽委教宣[2010]78号)精神,为适应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势、新任务,立足于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际,切实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建设的重要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当代大学生,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
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立足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教育,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与政策教育,开展防腐倡廉教育,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要以提升教学质量为根本,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三贴近”原则,着力在创新方式方法、优化育人环节、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大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促进福建跨越发展、海西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进一步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机制
(一)加强领导和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和科学性很强的工作。校党委高度重视并直接领导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经研究决定成立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附后)。
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管理、协调、落实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立项、社会实践、经费保障等各方面政策和措施,完善相应的工作制度和例会制度,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列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作为重点建设的课程,认真研究、及时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与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二)健全教研机构。建立健全独立的、校直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二级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配备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学科的学科背景,大学本科学历以上具有教授职称的负责人。在校党委和行政的直接领导下,具体负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组织、教学改革、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以学校有关教学的基本规章制度为指导,建立、健全有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制度保障体系,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考核办法,年终按照岗位职责和考核办法进行考核,体现公平、公正原则,激励教师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
(三)完善教学工作体系。加强教学评估和督导,建立听课、教案检查、教学督查、集中学习、集体备课、教学考核和教学效果分析、考教分离等管理制度。学校在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正常经费的同时,严格按照有关文件规定,结合实际下拨专项经费,用于课程建设、图书资料、教师学术交流、考察、社会实践等,并随着学校经费的增长逐年增加。不断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条件,逐步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资料室、电子阅览室和课件制作室等,以满足教学及办公需要。
三、全面推进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一)加强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遵循学科建设的一般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特殊规律,要大力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开展中国近现代史问题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形成特色学科,为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研究水平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将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院重点课程建设,努力建设成为院级和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定期评选一批深受学生欢迎的“精彩一课”、“精彩课件”、“精彩教案”,推荐一批教学方式改革的示范课,推广一批高水平的电子课件。要在专业建设、教材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优秀教学成果评定与奖励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在院级科研和教研课题中设立“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和实践研究”专门项目,为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和研究水平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
(二)完善课程设置。完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的课程建设,并要严格执行中央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的方案,做到课程开齐,课时开足,在教学时间安排上与专业课程一视同仁,统筹兼顾,合理调配,并根据闽教宣[2009]56号文件,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增加12-18课时,用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1学分。
(三)推进教学改革创新。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鼓励小班教学,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互动式、研究式教学,积极探索“请进来、走出去”的课堂教学新模式,认真探索专题讲授、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努力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大力推进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逐步建立教学资源数据库,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信息化和教学资源的共享,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探索和建立新的学生成绩评定办法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改进和完善考试方法,综合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实际表现,积极探索教育方法和教学模式改革,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开展教学竞赛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观摩、教学论坛等系列活动。实施教学方法研究项目资助计划,围绕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设立相关课题,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实施教学能手表彰计划,开展教学竞赛活动,评选一批讲得好、受学生欢迎的教学能手。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用科学的理论武装青年学生,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在学生中形成“学马列、用马列”浓厚氛围,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中的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理论讲座,进一步提升校园文化的人文内涵。
(五)强化实践教学。全面贯彻中宣部、教育部和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强化教学实践环节,将教学实践纳入教学计划,排上课程,本科记2学分,专科记1学分。加强对外联系,推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供场所和条件。精心设计和组织实施好一批内容新颖、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实践活动,利用周末、寒暑假引导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开展理论宣传、红色之旅、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来教育学生,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活动中认识国情,关注民生,把握自我,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健全实践教学工作管理规范,做到有章可循,减少工作的随意性。
(六)改革考核评价方式。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试、考核,要综合考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实际表现,力求全面、客观反映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道德品质。形势与政策课实行学期考核制,每学期考核一次,该课程总成绩为各学期考核平均成绩,一次性计入学生成绩册,考核可采取开卷考试、撰写论文等形式。
四、建立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联席会议制度和兼任班主任或班导师制
设立由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联席会议工作办公室”,由思政教研部负责人、学生工作处处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各系分管学生工作的总支书记(副书记)、思政部副主任、学生工作处副处长共同组成,负责制定和修改联席会议方案计划,组织、协调、汇总和管理思政教研部全体教师与辅导员有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合力。
联席会议由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在调研基础上形成初步议题,报联席会议办公室审批,联席会议办公室下发通知召开会议。联席会议原则上以一个或两个系为单位召开,即由担任该系学生班主任或导师的思政课教师与该系相应班级辅导员共同举行,必要时候可以举行全院性思政教师与辅导员的联席会议。会议主要研究协调解决该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大问题及其他相关问题。联席会议原则上每学期召开2-3次会议,如有特殊情况可临时开会。
思政课教师在所任教班级担任班主任或班导师,与辅导员配合搞好所任班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参与班级的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经历应作为思政课教师晋升高一级职称的必要条件之一。并视班主任或班导师工作成效,对优秀者给予适当奖励。
五、大力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
(一)不断提高思政教师队伍的思想理论素养。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高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鼓励和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加国家和省组织实施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术带头人和教学科研骨干马克思主义理论研修计划”,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努力造就一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学识丰富、师德高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带头人和教学科研骨干,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做教书育人的表率,做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完善教师的理论学习、时事政策学习制度以及集中研讨、集中备课制度,及时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传达党和国家的有关文件政策,在阅读有关文件资料方面提供便利。按照“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的要求,严格讲授纪律。
(二)强化激励和保障机制。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中,要在岗位设置、工作量认定、职务晋升等方面考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的特殊性,给予相应的政策倾斜。在课题申报、在职进修提高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鼓励优秀教师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创造条件,确保队伍建设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三)优化和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要按照学生人数和教学任务,合理核定我院专职教师编制,原则上不低于师生1:350-400的比例配备。制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任职资格标准,实行准入制度。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身体健康,忠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事业,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或副教授以上职称的要求,引进和选配专职教师。鼓励符合条件的校内专任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干部和辅导员承担一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进一步拓宽教师来源渠道,吸引和鼓励相关专业课的教师承担一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促进专业课教师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间的交流。鼓励聘请理论研究单位和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学者和领导干部开设专题讲座。建立校际之间教授互聘、优势互补的教学协作机制。
(四)加大教师培训工作力度。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训和培养体系,新任专任教师必须参加省级岗前培训,持证上岗;所有专任教师必须参加省级或中宣部、教育部组织的示范培训或课程培训。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培训和培养纳入到学院人才培训和“重点人才工程”总体规划,有目的、有计划地采取脱产学习、攻读学位、国内外访学或考察、名师指导、专题培训、课程培训、会议短期培训、社会考察、学术交流、科研项目资助等措施,加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培训和培养。要重视选派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和遴选一批优秀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五)建立教学督导和评估制度。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和监控,制定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体系,通过学生评价、专家听课、教师自评和同行互评等形式,跟踪教学效果,对教学质量测评优秀的教师在评优评先和课题立项等方面给予倾斜,对教学质量差、学生满意度低、连续两次测评不合格的教师,要调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岗位。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关系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因此,必须坚决按照中央文件精神和教育部、福建省有关文件精神的规定,切实加强和改进我院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为国家和我省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附件: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附件:
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张程远、胡晓莺
副组长:王永年、张 路、姜 华
成 员:王长勇、黄训美、彭建华、吴国平、林正游
罗海成、魏良文、黄建铭、傅晓华。
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刘明
第二篇:中共西南政法大学委员会关于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施意见
中共西南政法大学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施意见
加入时间:2009-5-25 15:44:09 来源: 访问量:712
为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2004)16号文件及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中共重庆市委教育工委、重庆市教委渝教宣(2005)13号文件精神,立足于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际,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实效性,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全面提高,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进一步明确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工作要求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引导大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其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的自觉性和服务祖国,服务人民的责任感,对于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推进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提高办学质量,增强竞争力,努力实现把我校建设成为以法学为主,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在国内具有一流水平,在国际上具有较高声誉的全国重点大学,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2.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校立足于自身实际,贯彻落实中央和重庆市有关文件精神,不断加强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学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
3.面对新世纪新阶段的新情况、新变化和新问题,我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还不能完全适应形势的需要。主要表现在:学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认识还有待加强,已经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管理体制、保障机制和运行机制还不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被弱化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宏观指导和监控体系不完善;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队伍不够稳定,高素质、高层次的学科带头人数量偏少,显性和隐形流失的情况仍然存在;课堂教学针对性、实效性不强,质量不高;教育教学改革总体滞后;理论研究水平有待提高,有较大社会影响和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较少。因此,我们必须以贯彻落实中央和重庆市有关文件为契机,抢抓机遇,求真务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和改进我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力争在3-5年内使我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状况有明显的改善。
二、进一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4.加强学科建设。要按照新设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的要求,加大对我校现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等相关学科点的建设力度,为创建重庆市重点学科,获取博士学位授权点奠定坚实的基础。要在专业建设、教材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精品课打造、优秀教学成果评定与奖励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在校级科研和教研课题中设立校级“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和实践研究”专门项目,为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和研究水平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
5.完善课程设置。要严格执行中央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的方案,做到课程开齐,课时开足,在教学时间安排上与专业课程应一视同仁,统筹兼顾,合理调配。
从2006级学生开始,在本科生中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学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6学分,分两学期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学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法学专业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为2学分;非法学专业为3学分)4门必修课。同时,将“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2学分)列入全校限选课,在全校本科各专业的第一学年统一开设。
在专科生中开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4学分)、“思想道德修养”(2学分)2门必修课。要促进形势政策教育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在本、专科学生中都要开设“形势与政策课”,本科四年期间的学习,计2个学分;专科期间的学习,计1个学分。按平均每学期16周,每周1学时计算,计每学期平均16学时。其中,由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负责选派教师担任8学时的教学任务;学校宣传部统一安排8学时,聘请实际工作部门和学校领导、校内外专家学者结合国内外形势变化和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专题形势报告,答疑解惑。
成人教育、自考本、专科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参照执行。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中央新的文件未下达前仍照98方案执行。
6.严格规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编写和使用。我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原则上均须使用国家或重庆教委统一组织编写的教材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定教材。要适应现代化教学需要,鼓励教师自编或由学院统一采用国家级权威出版社及国内著名高校出版社出版的“示范教学”、“典型案例”、“教学热点难点解析”、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材系列,积极构建基本教材、配套教材和电子音像类教材相结合的立体化教材体系。
7.推进教学改革。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互动式、研究式教学,积极探索“请进来、走出去”的课堂教学新模式,认真探索专题讲授、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大力推进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逐步建立教学资源数据库,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信息化和教学资源的共享,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效果。要改进和完善考试方法,综合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理解和实际表现,探索和建立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成绩评定办法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8.强化实践教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强化实践环节,要把社会实践纳入专业培养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师的岗位职责和工作量中,与军事训练、专业实习、勤工助学、“三下乡”活动、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文体活动、就业培训等社会实践相结合。要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进行社会实践性环节教学,并按相关规定计入学生该门课程的总成绩和教师的工作量。
要加强对外联系,推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探索和建立一批相对固定的以“红岩精神”教育为特色的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反映重庆改革与发展成就、重庆市情、重庆巴渝文化传统的社会实践教学基地,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供场所和条件。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实施好一批内容新颖、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活动中认识国情,关注民生,把握自我,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建立健全实践教学工作管理规范,做到有章可循,减少工作的随意性。讲求实效,防止形式主义。
9.宣传部和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向网络延伸。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特色突出,影响较大的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学校信息技术中心给予积极支持。
10.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大学生学生和生活的各个环节,使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教学和学生的专业学习相结合,课堂教育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教书育人和管理育人相结合,与学生的社团活动相结合。要充分利用重大政治纪念日,通过组织进行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学生喜爱的活动,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大力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11.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数量适当,以专职教师为主体,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是加强和改进我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工作的关键。要严格实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任教准入和退出制度,凡不符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任职资格的,不得聘用;未经专门上岗培训教育,并通过试讲考核的,不得讲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凡在事关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的问题上不能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不得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
12.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要根据学生人数和教学任务,合理设置教学岗位,核定专任教师编制。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身体健康,忠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事业,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要求,引进和配齐专职教师,做到进得来,留得住,用得上,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要建立和完善激励保障机制,鼓励符合条件的校内专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干部和辅导员承担一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鼓励聘请党校、社会科学研究院的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部门的领导干部来校讲课或作专题讲座;鼓励聘任兄弟院校的学术带头人和教学骨干授课;鼓励返聘身体健康的离退休哲学社会科学著名专家、学者授课或作专题讲座;邀请党政领导干部来校为大学生作形势政策报告。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中,要在岗位设置、工作量认定、职务晋升等方面考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的特殊性,给予相应的政策倾斜,在教师保质保量完成规定教学工作量的前提下,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实际收入总体上略高于其它专业教师的平均水平。在教师专业职务评审中,要充分考虑其担任班主任、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教书育人的经历和业绩,尤其是对学校发展产生重大积极影响的表现。
13.健全培养体系。鼓励和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加国家和重庆市组织实施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术带头人和教学科研骨干马克思主义理论研修计划”,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努力造就一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学识丰富、师德高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带头人和教学科研骨干,帮助他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任教师岗前培训计划”。新上岗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接受岗前培训,在本教研室及学院组织的试讲合格后方能正式单独任教。学校要有目的、有计划地采取攻读学位、学术交流、国内外访学或考察、脱产进修、专题培训、课程培训、会议短期培训、挂职锻炼等方式安排他们在职进修,帮助他们提高科研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要把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列入学校后备干部培养管理系列,具备条件的,根据工作需要逐步提拔到校、院(系)、学校领导岗位上,并积极向市、区(县)组织部门推荐、输送。
四、不断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保障体系
14.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作为学校的“一把手工程”,每年召开一至两次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分管意识形态的党委副书记和分管教学的副校长要共同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与改革工作,建立健全日常工作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行“05方案”。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检查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予高度重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要加强宏观指导,督促和检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工作。
15.将“两课”教研部更名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与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统一管理学校各层次、各专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工作。部主任(院长)作为主要负责人,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直接领导下,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组织、教学改革、学科建设等职能。
16.继续执行专项经费划拨制度,达到重庆市规定的合格标准。严格执行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中共重庆市委教育工委、重庆市教委渝教宣(2005)13号文件的规定,按照计划内每生10—15元的标准拨付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经费,用于进行学科建设、组织教育教学活动、订购图书资料、师资培训和开展科学研究。
第三篇: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意见 2011年
各高等学校: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教社政〔2005〕9号)(简称“05方案”)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8〕5号)等一系列文件颁发以来,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我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改进中不断加强,教育教学状况取得明显改善。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和《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教社科〔2011〕1号),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现状,特制定以下实施意见。
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效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头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塑造大学生思想观念,把他们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5方案”实施以来,各高校认真贯彻中央16号文件和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取得新成效,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教学方法实现新突破,宏观指导建立新机制,涌现出一大批课程讲授精彩、乐于教书育人、深受学生喜爱的优秀教师,大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不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发生了可喜变化。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状况,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一些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教学科研组织机构亟待进一步规范健全;学科支撑比较薄弱,教学科研相互促进不够;教学手段不够先进,管理不够科学;教学方式方法针对性、实效性不强;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缺乏,极少数教师不能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思想政治理论课经费投入保障力度不够。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是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
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总体目标
3.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正确方向,准确把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基本要求,正确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个性需求,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中心,以组织机构建设为平台,以教师队伍建设为基础,以学科建设为支撑,以政策支持和体制机制建设为保障,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毕生难忘的课程。
4.主要任务:加强制度机制建设、建立健全教学科研组织机构、加强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宏观管理指导。
5.总体目标: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二级机构完全独立;选配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懂管理的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组织负责人;三年内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不低于师生1:350-400的比例配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5年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硕士学位比例达到60%,博士学位达到30%;建立健全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不断深化教学方法改革,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支撑作用更加突出;教学管理更加规范,政策制度保障更加全面。
三、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组织建设
6.进一步建立健全独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二级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二级机构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机构,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的依托单位。还没有成立独立二级机构的高校应列出明确的整改时间表,在2011年底之前整改落实到位。7.选配好教学科研组织负责人。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组织负责人遴选配备和培养培训工作,纳入全省高校干部队伍建设规划。选拔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懂管理的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组织负责人。
四、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8.配备足够数量和较高质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坚持专任为主、专兼结合的原则,按照学生人数以及实际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需要,合理核定专任教师编制,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要总体上按不低于师生1:350—400的比例配备。未达标的高校要制定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建设计划,逐步补充达标。
9.实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制度。严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入口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相应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新任教师应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专业硕士以上学位,本科高校应逐步提高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在事关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问题上不能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不得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课堂讲授中违反纪律的应立即停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
10.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基地。依托高校现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博士点,通过公开竞争择优原则,在省内重点建设3-5个培训基地,侧重从岗位培训、课程轮训、骨干研修、在职培训、学历提升等不同方面,有重点、分层次、多形式实施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系统培训。
11.建立健全全员培训体系。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制度。每年培训新任教师300人左右。举办本专科和研究生课程培训班,每年培训500人左右。举办上下半年形势政策培训班,培训300人左右。各高校要坚持集中备课制度,组织开展校级培训。
12.实施思政课教师骨干研修计划。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纳入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工作规划,每年培训200人左右。
13.实施在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攻读博士计划。依托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点,鼓励支持在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攻读博士学位。
14.实施国内外学习参观考察计划。每年寒暑假组织200名左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赴我国重要革命纪念地、改革开放前沿地区和西部地区等进行社会实践和学习考察。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纳入教师出境、出国考察培训计划,每年组织15名左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赴境外、国外考察。
15.实施教学领军人物、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教学科研骨干资助计划。以专项研究项目等方式,通过专项经费资助、课题支持,为教学领军人物、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教学科研骨干搭建平台。每年遴选20名左右的教学领军人物、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教学科研骨干进行重点培养。16.建立校际之间的教学协作机制和对口支持与交流合作计划。大力促进重点本科高校与高职高专和独立学院之间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口支援建设。鼓励对口高校之间在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提高管理质量、合作承担科研项目等方面开展交流与合作。选派重点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到对口支援高校支教或学术指导,受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到支援高校进行交流或者进修深造。
六、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 17.支持高校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做好硕士生、博士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及教师培训工作,发现、培养、储备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后备人才力量。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二级学科体系,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对应支撑。
18.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建设。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品牌专业建设。定期评选奖励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课件”、“精彩教案”、“精彩一门课”和“精品课程”。定期组织教学观摩,推广优秀教案、课件,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促进优质资源共享。依托有关高校和湖北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会,建设“湖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网站”,促进教学资源共享。
19.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学科研团队计划。进一步汇聚学科队伍,建设一批省级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团队,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
20.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研究项目资助计划。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成果、教师队伍建设、学科建设以及教学中重要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研究等作为重要选题,列入全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单列,单独评审,单独检查,推出一批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研究成果。
七、进一步建立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的政策和制度保障
21.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教学保障机制。我厅将继续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督导制度,聘请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督导员,进行集中督导和分散包校督导,加强教学指导和监督。同时应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监测体系》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进行监测。各高校要按照学分学时对应原则,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时数。坚持以中班教学(每班100名学生左右)为主,合理控制课堂教学规模,鼓励和提倡小班教学。根据本校实际,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岗位津贴和课时补助等纳入内部分配体系统筹考虑,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实际平均收入不低于本校相关专业院系教师的平均水平。
22.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的考核评价体系和教师职务评聘体系。各高校要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工作考核的具体办法,健全考核体系。考核结果要与教师的职务聘任、晋级、奖惩等挂钩。考核不合格的,要待岗学习;不能胜任的,要转岗分流。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岗位职责要求,进一步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标准,注重考核教学能力和教学实绩。教学研究成果和社会调研报告凡被有关部门采纳、发挥了积极作用的,应作为职称评定的依据。23.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表彰机制。在教育系统各类教师表彰体系中,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评比确定相应比例,进行统一表彰。定期评选表彰“湖北省高校十佳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并授予“湖北五一劳动奖章”,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及时发现、树立推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先进典型,充分发挥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示范作用。
24.建立专项经费投入保障制度。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列入专项预算,我厅将在已有基础上,逐年加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支持力度。根据教社科〔2011〕1号文件要求,各高校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经费列入预算,本科生按在校生总数每生每年不低于20元,专科院校按在校生总数每生每年不低于15元的标准提取专项经费用于教师学术交流、社会考察等,并随学校经费逐年增加。
25、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报告制度。依托有关高校和评价中心等学术机构和平台,每年发布一次湖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状况发展报告。
26、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考核评价制度。我厅将对照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定期组织检查考核,考核结果与学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表彰、精神文明单位评比、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科研立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挂钩,实行一票否决,专项整改。
各高校要根据本意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细化方案。
二O一一年八月八日
第四篇: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意见鲁高工委[2009]15号
中共山东省委高校工委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意见
(鲁高工委[2009]15号)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认真落实全国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精神,现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努力提高思想认识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体现。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纳入教育事业发展和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规划,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大力推进学科建设,精心打造师资队伍,着力完善保障体系,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明显改善为目标,努力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要按照学分学时对应原则,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时数。以中班教学(每班100名学生左右)为主,优化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2个学分,从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1个学分,用于开展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并为开展实践教学提供相应的经费保障。鼓励、支持教师探索适合课程特点的多样化的考试考核方法。
三、搭建教学提升平台
鼓励教师积极探索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大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和高校要定期组织评选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一课”、“精彩教案”、“精彩课件”和“精彩案例”。
建设精品课程。各高校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纳入校级重点课程加强建设,3年内至少有2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成校级精品课程,并优先推荐思想政治理论课参评省级精品课程。省教育厅在省级精品课程申报中,单列思想政治理论课名额,并积极推荐思想政治理论课省级精品课程参评国家级精品课程。
重视教学科研。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在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科研创新项目(人文社科类)、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等有关科研项目的申报、立项上,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实行项目单列,单独评审、单独检查,并积极支持相关研究成果参评各类教学科研成果奖,推出一批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研究成果。
设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系列或思想政治教育科研成果奖。高校要创造条件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申报课题,参评成果奖。参评山东省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必须获得过教学成果或教学科研方面的校级以上奖励。
建立教学交流平台。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定期举办教学论坛,编辑出版教学科研成果;定期组织教学观摩活动,更新教学课件,推广先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成果;建设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网站,着力丰富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四、配齐配强专业教师
明确教师岗位基本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忠诚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相应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了解学生的行为特点和思想状况。新任教师原则上应是中共党员,具备硕士或博士学位,兼职从事辅导员或班主任工作时间不少于2年。
建立教师淘汰退出机制。凡不能在事关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问题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教师,不得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确保专任教师编制。高校应在核定的人员编制内,以全日制本专科学生人数为基数,按照不低于1:350~400的比例,配足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
按照专任为主、专兼结合的原则选配好兼任教师。高校要建立开放、灵活的人才配置机制,吸引并创造优惠条件鼓励相关专业学科带头人、专家学者、领导干部和优秀辅导员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
五、加大培养培训力度
制定《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工作实施办法》。建立山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基地,以基地为依托,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岗前培训、日常培训、课程轮训和骨干研修,逐步形成有重点、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加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化培养力度。定期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参加考察研修活动。
培育教学名师。各高校在3年内至少培养4名(个)校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名师或优秀教学团队,优先推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教学团队参评省级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学团队。省教育厅在省级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学团队评选中,单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名额,并积极推荐参评国家级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学团队。力争3年内建设3—5个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
完善表彰激励机制。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每2年评选1次山东省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省优秀教师评选表彰中要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单列名额。高校要定期开展校级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评选工作,在各类教师表彰体系中,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确定比例,进行统一表彰。
六、健全职务评聘制度
高校要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岗位职责要求,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技术高级岗位比例不低于学校重点学科高级岗位设置的平均水平,且不得挪作他用;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的条件和标准,注重考核教学能力和教学实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方面的获奖情况和教学科研成果,应作为其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的重要依据。
七、明确学科建设重点
要把服务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进一步凝练学科建设方向。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和高校要重点扶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加大重点学科建设力度。省教育厅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3—5年内建成若干个省级重点学科;把符合条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先纳入人文社科基地建设项目,3年内建成若干个人文社科基地。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点、硕士点的高校,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学校优势学科、重点学科进行重点建设,力争建成国家级或省级重点学科。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高校要明确规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术骨干必须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发挥教学骨干作用。省教育厅要把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情况,纳入学科合格评估的重点内容。
八、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和高校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有关学科专业发展、人才培养、科研项目建设等各类规划。
要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高校每学期至少分别召开1次党委会和校长办公会,专题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高校要分别有一位党委领导和一位行政领导直接分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建立党政领导听课制度,高校党政领导每学期要深入课堂听取不少于4学时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其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和高校要定期组织党政领导和专家学者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生作形势报告。高校要制定政策,充分发挥所有学科课程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课程的育人功能,将教师履行育人职责情况作为教师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每年应参加、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也要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提供支撑。
九、建立发展保障机制
建立健全教学科研组织机构。高校要建立独立的、直属学校领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二级机构。该机构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机构,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的依托单位。
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要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专项计划,确保经费投入。高校要以全日制在校生人数为基数,按照每生每年不低于20元的标准,并且保证每年都有所增加,设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专项经费,专门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培训和考察。
制定《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评估办法》,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每2年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情况进行一次督查,并将结果作为考核高校领导班子的重要指标,作为高校教学水平评估的重要内容,作为文明单位创建的重要依据。
各高校要根据本意见,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第五篇:关于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建设的实施意见
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中共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黑发[2005]27号)文件精神,落实《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和《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中共黑龙江省委高校工委、黑龙江省教育厅、黑龙江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黑高工委联字[2009]24号)的有关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1、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是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迫切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的关键在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学院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 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力量。切实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他们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武装大学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能力和水平,对于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保证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后续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进一步明确加强和改进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和要求。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纳入学院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加强领导,统筹安排。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教学科研组织建设为平台,以选聘配备为基础,以培养培训为抓手,以学科建设为支撑,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改善教学状况为目标,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牢固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断提高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事业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基础;要深入实践,了解学生,提高教学艺术和教学能力;要注重道德修养,提升精神境界,做教书育人的典范。
二、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保障机制,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坚实保证
1、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强对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工作的领导,实行党委统一领导,党委宣传部与教务处牵头负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直接参与的教育教学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工作列入党委、行 政重要议事日程,由学院领导牵头,不定期地召开由党委组织部、宣传部、教务处、人事处、财务处、学工部、团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等有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讨论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经费保障、社会实践等问题。
2、建立健全教学科研组织机构。学院建立健全独立设置的、直属学院党委副书记、主管教学的副校长领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统一管理全院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负责全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工作。
3、配好配强教学科研组织负责人。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部门负责人的配备与培养培训工作,纳入学院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学院要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的性质、特点和工作需要,认真核定并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组织负责人职数,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懂管理并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背景的学术带头人、课程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组织负责人。
4、成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为进一步加强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的领导,定期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改革中的重大问题,监督与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项规定的贯彻执行,成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党委书记担任主任,党委副书记、教学副院长担任副主任,成员由组织部、宣传部、纪委、教务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组成,思想 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宣传部长担任,副主任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主任担任。
5、加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经费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等所需资金,纳入高等教育强省建设规划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中统筹解决。学院要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经费,列入年初预算,并随着学院经费的增长逐年增加。要进一步改善和提高教师待遇,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岗位津贴和课时补助等纳入学院内部分配体系统筹考虑,在资金上给予倾斜,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后顾之忧。
6、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待遇。
学校将继续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职务评聘、科研立项、学习进修等方面充分考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工作的特点,在政策上予以扶持;在教学评价中,充分考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建立单列的评价体系;在各类教师表彰体系中,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适度倾斜,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责任感与荣誉感;要及时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传达党和国家的有关文件和政策,并在阅读有关文件资料方面提供便利。
三、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1、合理配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按照以专任为主、专兼相结合的原则,合理配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全日制本、专科学生人数为基数,按照1:400的比例配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确保专 任教师编制;建立开放、灵活的人才配置机制,吸引、鼓励相关专业学科带头人、专家学者、领导干部和优秀辅导员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兼职教师,促进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的教学融合;聘请理论研究单位和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学者和领导干部开设专题讲座;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建立高等学校之间教授互聘、优势互补的教学协作机制。
2、实行任职资格准入制度。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相应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新任专任教师原则上应是中共党员,具备相关专业硕士以上学位。在事关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问题上不能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不得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通过教学实践证明,不能胜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要调离教学岗位。提倡新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兼职从事班主任工作,其专业技术职务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聘。
3、建立和完善培训体系。加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培养培训力度,形成有重点、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积极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日常培训、课程轮训和骨干研修。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加社会实践考察活动,鼓励中青年学术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到知名高校进行学术交流、参加项目研修,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师资形成梯队、教学和科研骨干形成团队、教学名师形成核心。
4、切实提高教学水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以教材为教学基本遵循,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上下功夫,真正做到融会贯通、熟练驾驭、精辟讲解。紧密联系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建设的实际,了解和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和成长成才需求,探索符合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和大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提倡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案例式、研究式教学。搭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学生干部交流平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两支队伍的优势互补。单独设置指标,选拔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和“名师”,积极开展“精彩一课”评选活动。定期组织教学观摩活动,推广先进教学方法,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重视发挥多媒体和网络等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倡导在教学中使用新技术新手段,逐步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开发网络教育资源,形成网上网下教学互动、校内校外资源共享。
5、组织开展社会实践和学习考察活动。学院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一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实践基地,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门负责人、骨干教师参加学习考察、学术交流活动,帮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了解国情省情,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四、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科研能力
1、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性质、特点和要求,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把为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服务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做好教师培养、培训工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培养高水平的人才。建立二级学科体系,建设优秀的教学团队,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增强责任感和归属感。要按照“适度倾斜、重点扶植”的原则,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把马克思主义学科作为重点学科,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作为精品课程进行建设。
2、重视学科带头人和课程带头人的选拔培养。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纳入学院教学名师评选范围,以学科为基础,以课程为单位,加强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带头人与课程带头人的选拔培养,逐步培养学科带头人和课程带头人。
3、加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增加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研究课题数量,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加强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特别要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和学生思想上存在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的研究。鼓励教师申报省教育厅、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以及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等项目中,单独评审,单独检查,推出一批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研究成果。
五、加强制度建设,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1、完善教学管理制度。重视和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管理,建立健全教学保障机制,按照学分与学时对应原则,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时数。保证以中班教学为主体,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学院 教学管理委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要不定期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加强教学质量的管理和监督,建立院、部两级教学督导制度。严格考试考核制度,积极探索科学的考试考核方法,注重综合全面考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和实际表现情况,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道德品质。
2、健全实践教学制度。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制定《黑河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方案》,按照实践教学2学分的规定,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考核标准、考核办法和要求,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积极推进实践教学新模式。同时,学院要从经费支持、课时分配、组织安排、安全保证等方面加大力度,确保实践教学不流于形式。要充分利用爱辉历史陈列馆、旅俄华侨纪念馆、知青纪念馆、黑河博物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教育基地,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要把实践教学与军事训练、专业实习、勤工助学、“三下乡”活动、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公益活动、文体活动、就业培训等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农村去,与工农群众相结合,开阔学生视野,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质。
3、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的考核评价体系和教师职务评聘体系。学院要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工作考核的具体办法,健全考核体系。考核结果要与教师的职务聘任、晋级、奖惩等挂钩。考核不合格的,要待岗学习;不能胜任的,要转岗分流。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岗位职责要求,进一步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标准,注重考核教学能力 和教学实绩。教学研究成果和社会调研报告凡被有关部门采纳、发挥了积极作用的,应作为职称评定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