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化管理为载体 加大非法建设整治力度

时间:2019-05-14 23:18: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网格化管理为载体 加大非法建设整治力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网格化管理为载体 加大非法建设整治力度》。

第一篇:网格化管理为载体 加大非法建设整治力度

网格化管理为载体 加大非法建设整治力度

-----新中镇2012年非法建设整治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以《中共新中镇党委新中镇人民政府关于规范“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新发[2012]16号)为依据,以非法建设源头治理为重点,充分发挥“三级网格、三级平台、四级联动”作用,紧紧围绕未经许可、擅自改变规划进行建设等13种非法建设行为全面深入开展排查整治,通过采取“强化领导、健全机制;大力宣传、营造氛围;强化责任、从严查处”等强力措施,截止目前共整治非法建设2起,维护了规划法的严肃性,推进了社会管理方式从被动处置问题向主动发现问题转变,从事后执法追责向前段服务管理转变,营造了稳定、有序、依法、和谐的建设环境,确保了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现将此项工作今年开展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强化领导,健全机制。按照《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六个重点领域矛盾问题集中排查治理的实施方案》的通知》(2012【2012】28号)文件有关精神,新中镇党委、政府迅速召开动员大会,制定并印发了《新中镇2012年非法建设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新中镇整治非法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镇第一网格长责任人镇长任组长,城建分管副镇长任副组长,由村镇建设发展中心、经济发展办公室、农业服务中心、国土资源所、财政所、派出所、信访办等相关职能部门任成员,并细化了相关职能部门联合网格化管理网络和整治非法建设工作职责。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村镇建设发展中心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非法建设整治的组织、协调、监督、检查、评比等工作。

二是大力宣传,营造氛围。为把非法建设整治工作宣传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进一步增强广大干群依法建设意识。镇政府共出动宣传车30车次,深入各村(居委会)、镇直镇办各单位大力宣传《《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和印制非法建设宣传彩页6000余张;制作整治非法法建设横幅、固定标语20余条;特别利用各村网格化每星期五例会有利时机,各村三级网格长和市直下沉工作人员向广大干群宣传依法建设的意义和非法建设的危害性,同时针对我镇今年36户危房急需改造户统一印制发放了农村集体土地上村民住宅建设办理流程图,通过以上不同宣传形式,营造了强大的舆论声势,创造了浓厚的依法建设和整治工作氛围。

三是强化责任、从严查处。为了确保非法建设整治工作落到实处,镇党委、政府与各村(居委会)签订了目标责任书,以各村(居委会)支书、村主任为该村整治非法建设直接责任人,并要求各村明确专人负责,专人巡查,每周五按时召开网格化管理工作例会并上报报。截止目前,我镇联合巩义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执法大队依法整治非法法建设2起,无一例新增。

二、工作打算

1、进一步建立健全查处非法建设长效管理机制。下一步要建立健全镇、村两级整治非法建设工作人员队伍网络,加强培训,提高能力,落实责任,严格奖惩。

2、进一步加强整治非法建设宣传力度。下一步要严格落实周五网格化管理召开各村整治非法建设工作人员专题例会,及时传达上级有关会议精神,学习相关法律法规。

4、进一步加大非法建设整治力度。下一步要利用网格化管理做到对非法建设早发现、早制止、早拆除。

巩义市新中镇人民政府 2012年10月17日

第二篇:加大管理力度规化市场工作方案

为切实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建设和谐平安于都工作实施方案》,结合我县文化市场工作的实际,特制定如下具体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贯彻依法行政的治国方略,围绕“控制总量,优化结构,规模经营,培育品牌”的目标,进一步加大文化市场的整治力度,完善文化市场管理体制和文化市场体系,使我县文化市场的管理和发展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与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相适应,与城市化进程相配套,与“三个文明”建设相衔接,与世界优秀文化相融合,为我县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为建设和谐平安于都创造良好的文化市场环境。

二、主要任务

继续加大文化市场整治力度,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斗争,坚决果断地打击违法文化经营活动,深入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力争到2007年,文化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初步建成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

三、主要市场门类整顿和规范的目标

(一)网络文化市场

继续坚持从严审批、从严管理的原则,加强对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宏观调控和行政执法力度,进一步完善文化、公安部门对网吧的技术管理措施,加强网络的监管;以整治违法接纳未成年人、超时经营以及进行色情、赌博等违法犯罪文章版权归xiexiebang.com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活动为重点,探索长效管理机制,规范经营行为,改善行业形象;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市场整合,引导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向规模化、连锁化、专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鼓励在自愿原则下实行网吧连锁企业对网吧兼并、合并、参股、控股的整合。不断拓展服务功能,提升文化品位,逐步使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成为功能丰富多彩、内容健康有益的数字文化家园;支持成立网络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联合工、青、妇等社会各界,积极开展文明上网工程,倡导网上文明行为,组织健康有益的网上文化活动,形成文明上网的道德规范和舆论环境。至2007年,从根本上杜绝网吧接纳未成年人和超时经营,发展10的连锁网吧,全县计算机在70台以上的网吧占总量的60以上。

(二)演出市场

以歌舞娱乐场所和城乡结合部、农村集镇为重点,打击违法、违规演出活动。加强对外来民间演出团体的监管,严禁无证演出,严厉打击淫秽色情表演活动,至2007年,全县基本杜绝无证演出和淫秽色情表演。同时,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兴办演出单位和举办演出活动,支持、鼓励私营、个体、股份制单位的健康发展,鼓励民间艺术表演团体走产业化道路。鼓励和扶持面向基层、面向少年儿童的演出,扶持高雅艺术和民族优秀艺术的演出。

(三)出版物市场

把打击政治性非法出版物作为“扫黄、打非”的重中之重,确保政治稳定、社会安定。同时,严厉打击侵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非法出版物,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犯罪活动,使出版物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继续坚持压缩总量、调整结构、规范经营、规模发展的原则,加强音像市场宏观管理,改变出版物经营单位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效益差的状况。引导社会资本投资音像业,鼓励大的企业集团参与音像制品经营。建立音像市场动态监管体系,争取到2006年实现正版出版物主导音像市场的发展,到2007年,全县音像制品经营单位在原有基础上压缩10,发展10的音像连锁店和音像超市,基本建立起比较成熟规范的音像市场体系。同时,按照《音像制品管理条例》,关闭所有营业性录像放映场所。

(四)歌舞娱乐市场

严厉打击利用娱乐场所开展色情或者变相色情活动以及赌博或者变相赌博活动,抵制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落后文化,协同环保、公安部门切实解决好歌舞娱乐场所噪声扰民问题。大力倡导特色经营,发展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娱乐场所,逐步提高我县娱乐产业的整体层次,培育出2个以上娱乐市场消费亮点。推广量贩式等新的经营模式,倡导健康文明的经营管理方式。鼓励应用高新科技改进原有娱乐形式,引进、开发新的娱乐形式,不断丰富娱乐品种,推出新的娱乐热点。扶持发展适合广大群众消费水平的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场所和娱乐活动,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项目,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四、目标

2005年,整顿和规范的重点是网络文化市场和音像市场;

2006年,整顿和规范的重点是歌舞娱乐市场、演出市场和电影市场;

2007年在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对整个文化市场规范管理的措施,推进全县文化市场健康、规范、有序发展。

2005年,要切实巩固网吧专项治理的成果,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从根本上解决网吧接纳未成年人和超时经营问题,具体措施是:

1、加强主管部门的日常监管。文化市场稽查队伍不仅要在正常工作日加大监管力度,还要采取弹性工作制,在工作日之外和节假日加强巡查,进行全方位监管,消除管理的盲区。在城区,县文化市场稽查队分两个中队,划片区管理,责任到人。

2、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1)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做到有报必查,县文化市场稽查队每日24小时开通举报电话;(2)发挥网吧义务监督员的作用;(3)加强与学校的联系和沟通,共同抓好未成年人进入网吧问题;(4)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对严重违规的网吧公开曝光。

3、加强各职能部门间的配合。文化、公安、工商、教育等部门既要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又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建立职能部门之间联系制度,互通情况,协同作战,加大查处力度。

4、加大对违法经营网吧的查处力度。严格按照国务院《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凡查实接纳未成年人或超时经营的网吧,一律责令停业整顿或处以罚款,对累计三次接纳未成年人的,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并通报工商行政部门予以取缔。

5、实行举报奖励制度。设立网络文化市场举报奖励基金,对查实的违法经营网吧,给举报人一定的奖励。

6、坚持零点断线。加强与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接入服务单位的协调,实行每日零点切断信号,早上八点再开通,切实杜绝超时经营问题。

7、加强正面引导。(1)建立一批青少年放心的网络文化传播基地,鼓励和扶持学校、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开设一批青少年放心网吧,在教师、家长或监护人的陪伴和指导下规范有序地上网。(2)加强对网吧经营业主的培训,提高素质,使他们自觉文明守法经营。

8、依托高科技手段进行管理。维护好已在网吧经营场所安装的先锋A6监控软件,适时改造升级,达到“以网管网”的目的。

9、实施宏观调控。2005年,要在现有基础上,压缩10的网吧,同时,扶持和发展10的连锁网吧。合理规划布局,逐步把网吧经营场所设置在远离中小学且便于管理的街道。

2005年,还要重点整治音像市场,具体措施是:

1、配合开展全国第七届音像市场法制宣传活动。在音像市场法制宣传周活动期间,组织力量对音像市场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音像经营业主进行一次音像市场管理法规的培训,开展一次音像市场法规和识别盗版音像制品的咨询活动,提高全社会拒绝盗版,使用正版的意识。

2、开展“扫黄、打非”集中行动。协同公安、工商、新闻出版、交通等有关部门每月开展一次“扫黄、打非”集中行动,重点查缴政治性和淫秽色情出版物,盗版的辅助教材类出版物,走私的出版物和有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出版物,净化和规范出版物市场。

3、加强对音像制品零售、出租店的管理。进一步开展整治,城区音像零售店经营面积不少于50平方米,上架货物正版率达到90以上;规范零售店的经营行为,严厉打击出租淫秽、色情音像制品,为城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音像制品,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五、保障措施

(一)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树立系统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市场建设理念,正确处理治理整顿与发展繁荣的关系,不因为一些突出问题的集中治理整顿影响文化市场的整体发展,不因为文化市场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而因噎废食,人为地限制繁荣发展。

(二)积极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参与文化市场建设,推动文化市场投资多元化。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主体独立从事文化市场的各种经营活动;从政策上给予大力的引导和扶持,依法保护其合法权益。

(三)营造有利于文化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环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以《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等法律调整、规范文化市场管理行为。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提高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对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审批事项,要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办事期限,尽快予以办理;对符合文化市场总量控制要求的项目,应当积极依法审批,不得人为设置障碍。

(四)强化文化市场管理队伍建设。加强文化市场管理能力建设,以适应文化市场建设与发展的要求。不断完善执法监督体系,确保行政执法公平、公正和透明。加强对文化市场管理、稽查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树立坚定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依法行政的意识,着力提高他们思想政治素养、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素质。加强廉政建设,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思想,全心全意为经营者服务,为消费者服务。

(五)建立完善的市场监管体系。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努力把文化市场管理由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确定文化市场发展方向和中长期目标,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加以保证。坚持有关部门分工负责与密切协作相结合,加强文化市场行业建设,形成法律保障、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文化市场监管体系,保证文化市场繁荣有序发展。

第三篇: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管理力度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管理力度 全面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

南席镇位于长葛市最东部,辖31个行政村,总人口4.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7人,占总人口的97%,全镇耕地面积6.5万亩,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镇。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党中央对“三农”工作支持力度的逐年加大,各项惠农政策的全面落实,全镇广大农民投身农业生产的热情也空前高涨,极大的推动了全镇经济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但,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农民对农业的重复投资等问题,严重的制约了全镇农业的健康发展,成为影响和阻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主要因素。

一、我镇各类农业配套设施现状及问题

通过多年的建设与配套,我镇已初步形成了一套农业耕种、防洪除涝、农田灌溉体系,基本能够保证农业发展的需要。

(一)农业机械情况。(1)耕种设备。全镇共拥有大型拖拉机(含犁、耙)88台,大型联合收割机44台,小型收割机25台,小型播种机514台,秸秆还田机131台,机动三轮车5732台。(2)全镇共拥有病虫害防控农机具1186台。

(二)抗旱排涝设施情况。(1)全镇共拥有抗旱农机具5420台,其中潜水泵3349台、汽油机泵108台、柴油机泵1963台;机井1702眼,有效灌溉渠2.6公里,除涝沟河10条57.6公里,小型抗旱补源闸10座,中型翻板闸1座。

但是,通过在去冬今春抗击50年不遇的持续干旱及在以往各个时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种种矛盾与问题,也充分说明我镇基础设施建设还很薄弱,经营模式还很不协调,还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是农民对农业的重复投资严重影响了农民增收。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因普遍实行一家一户,各自为战的经营模式,促使广大群众不得已大量购买各类农业机械,有的一家可能购置多台,严重的重复投资,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大大投高了农业成本。在使用 过程中,因各自使用各自的,不能合理有序安排,出现群众之间互相争井、争电等现象,导致资源不能合理利用,干部着急,群众有意见。

二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缺乏保护措施。我市每年大兴冬季农田水利建设工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整修道路、疏浚河道、修排水渠。但,工程完工后缺乏合理有效的管护机制,在使用耕作过程中被一些为一已之私的群众恶意破坏,从而出现各级工夫没少下、钱也没少花,但水利基础设施却最终不能发挥应有作用的尴尬局面。

三是农业公共基础设施年久失修现象严重。目前,全镇各类抗旱排涝设施基本上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修建,已使用几十年,有许多设施如水井、堤坝、水闸、电力设施等已严重老化,不能发挥真正作用。如全镇十座抗旱补源小水闸已有六座无法使用,208眼机井损坏,全镇70%以上的农业线路遭到破坏。但,随着农村改革进行的不断深化,村财乡管、乡财市管,镇村经济已经成为一个空壳经济,无力对年久失修的基础设施进行及时修复,对农业生产带来极大负面影响。

四是部分农民投入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不高。近几年来,随着劳务经济的不断发展,部分群众把农业生产摆到了家庭经济的次要位置,对农业投入的积极性严重下滑,在耕种过程中存在侥幸心理,认为顺年多、灾年少,既使碰到粮食减产也不影响自己的经济收入。因此,不再把主要精力放在土地上来,致使部分土地撂荒,更不用说让他们参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在这次抗旱浇麦过程中,就出现有少部分群众,不管镇村干部怎么动员发动,硬是不抗旱浇麦,对工作的顺利开展增加了不少阻力。

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的建议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和农村的最根本保证,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当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遇到的新问题,运用科学的发展观,适应新要求,研究新办法,探索新机制,把农业基础建设与管理扎实有效地开展 下去,进一步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全面提升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农村经济发展、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创造条件。为此建议:

(一)创新工作思路,实行立法保护。历史经验证明,中国农业的发展首要的是靠政策。当前各地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如何组织出现了困惑。为了澄清模糊认识,划清政策界限,增强干部组织农建的信心,建议出台相关政策,提出新形势下搞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新思路。要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的立法和执法力度,促使在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过程中有法可依,能更有力地打击破坏水利工程设施的现象,克服重建轻管的被动局面。

(二)创新投入形式,合理制订规划。税费改革后,农村水利建设的主要难点是资金问题。在当前农村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的情况下,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国家、地方、群众等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制度化的投入机制。建议在对农村其他各项惠农政策全面落实的前提下,把农业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作为一项,以解决当前镇村只能用无法修的窘境。同时,还要科学合理编制农村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做到规划一次到位,建设逐年实施,避免今天建设明天毁的现象发生。

(三)创新经营模式,建立服务组织。当前,造成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合理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经营模式不合理,各种设施建成以后,不用时无人问、无人管,用时一窝蜂乱争乱抢。建议以村为单位成立各类服务组织,对现有农业灌溉机具设施实行统一配备,机井、设备明晰产权,责任到人,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收费。保证各类设施合理有序使用,同时还能避免原来一家一户重复投入,造成大量的资金和设备浪费。

(四)创新土地政策,确保农业增效。针对那些因外出务工或对土地不管不问致使土地撂荒的现象,建议出台更加合理的土地政策,对确保因种种原因不能对耕地进行管理的农户,对其进行强制土地流转,把土地转让给有能力、懂经营的农户手中,增加耕地产出值,确保农业增效。

第四篇: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建设美丽乡村(定)Microsoft Word 文档

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建设美丽乡村

凤庆县委党校

唐纯国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乡村”,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指出“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建设农民美好生活的家园”,连续两个中央一号文件都对美丽乡村建设作出安排部署。“美丽乡村建设”是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要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民建设幸福家园和美丽乡村,进一步营造优美整洁、文明有序、和谐平安的农村环境,使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得到极大完善,营造“村美、路平、民富、人欢乐”的新面貌,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通过对凤庆县区域的部分乡镇村办社区调研发现,美丽乡村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既有政策层面的问题,也有操作层面的问题;既有生产层面的问题,也有生活、生态层面的问题。特别是村庄房前屋后建筑垃圾随意丢弃,堵塞了沟渠河道,生活垃圾任意堆放,随风飘落蚊蝇细菌滋生,生活污水人畜粪便沿沟漂流,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效,必须加大环境整治的力度,从顶层设计和制度机制上加以解决。

一、目前美丽乡村建设需要认真思考解决的主要问题

1、规划定位不够准确清晰。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要与当地生态、文化、产业相结合。凤庆县美丽乡村建设处于起步阶段,有的村还没拿出规划;有的村规划编制形式较单一,在挖掘村庄自然、历史人文和产业元素方面还不到位,没有突出鲜明特色的村庄文化;还有的村多次规划,各有侧重,实施起来无所适从。自然景观和人文特色结合彰显不充分,千村一面,文化内涵和多样的民族风情挖掘展示不足,特别是绿化、美化、亮化、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置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多没有同步建设、及时配套,有些村对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处置、人畜粪便排放、污水处理缺乏必要的硬件设施和制度约束,村规民约对村民的约束和落实力度有待加强。

2、组织领导有待加强。美丽乡村建设是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是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完成的硬任务,是难啃的硬骨头。各部门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各自为阵,没有形成合力。扶贫、财政、交通、水利、住建、环保、卫生、发改等部门都有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在实施中主动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的少,各干各的一小块。作为部门主管单位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关系不顺畅,难以发挥组织协调、检查督促、参谋助手等作用,处于有办法没手段、有措施无力度的两难境地。新农办工作力量薄弱,处于无场所、无经费、无项目的三无状况。没有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政策支持和部门配合是很难有成效的,应当拿出做项目、做 产业的决心和勇气,由县委领导牵头,成立专门机构,加强督促检查,实行台账管理,制订时间进度,加大问责力度,而目前我县还没有明确领导责任分工,没有形成强力推进的态势。

3、环境建设资金严重短缺美丽乡村建设举步维艰。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除省市有一定补助外,主要靠县、镇(乡)、村投入。由于我县是国家级典型的山区边疆少数民族贫困县,县级财政保吃饭,保机构运转已经不堪重负,长期需要依靠国家转移支付,镇(乡)、村级经济实力也很有限,我县分布着很多有历史积淀、有文化内涵、有鲜明特色的古村落。由于年久失修,开发保护工作滞后,目前正面临着坍塌、毁损、逐步消失的困境,难以保证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有较大的投入,这直接影响到工作进展,干部群众担心举债建设后,缺口资金弥补问题得不到解决。

4、美丽乡村环境建设长效管理机制有待健全。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民心工程,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重一时整治而忽略长期有效的管理。我县部分村镇没有建立和健全长效管理机制,通过前段时间的环境综合整治,已经亮化、绿化、美化的镇村环境,已不同程度出现脏、乱、差和“牛皮鲜”回潮现象。如不建立健全配套的管理机制,必将陷入脏、乱、差无人管、无人问的尴尬境地。

5、群众环境意识、自律意识、文明素质有待提高。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重基础设施硬件建设,轻乡风文明软实力建设的现象,封建迷信、不信科学信风水、不卫生、生活陋习等情况普遍存在,在村庄整治改建中,有的群众在涉及自家附属建筑拆除、改水改圈改厕、房前屋后环境整治时,以种种理由拖延或阻挠工作开展,影响工作进度,群众的大局意识、环境意识、生态意识、文明素质有待提升。

二、建设美丽乡村措施对策思考

1、统一规划,突出特色。科学规划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最大的节约。一是要全县统一规划,由县规划局牵头负责,避免各行其是,形不成统一意见。二是要凸显个性设计。不搞千篇一律,要因地制宜,结合各村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发展、村民实际需要等,对村庄进行梳理归类,实施差异化指导,坚持个性化塑造、充分挖掘地方特色,营造田园风光与乡土风情,让村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努力打造我县美丽乡村的品牌和特色。比如洛党镇要体现道教文化,鲁史镇要体现茶马古道历史遗存,深宅大院驿站文化,诗礼乡要突出展现以水磨群,青石板民居房为特色的农耕文化,新华乡、腰街乡、郭大寨乡要体现以彝族、苗族、俐米族为特色的民族文化等。三是要突出产业支撑。把环境改善与资源开发相结合,做大、做强、做优特色 产业,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创业增收。发展高效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形成规模效益,将当地农民转化成为产业工人、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四是稳步推进。从群众反映最迫切、最直接、最现实的环境卫生整治、村庄道路、生产用水等基础设施配套入手,按照“富规划、穷实施”的原则,实事求是制订实施计划,并逐步引导农民建房向集中居住点集中。

2、整合资源,研究对策,争取扶持。县新农办作为美丽乡村牵头部门,要认真研究政策,做好省财政、市财政对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资金和项目对接,县扶贫、交通、水利、国土、林业、旅游、教育、卫生、文化、广电等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能到村进行对口帮扶,全力提供物质和智力支持。严格按政策要求选择规划,争取更多的立项项目和政策扶持资金。采取市场运作、“谁投资,谁受益”方式,建设美丽乡村经营性项目。加快对村庄的绿化、美化、亮化、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置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及时配套,做到每个镇村有一个保洁员,一定数量的垃圾桶,一部垃圾清运车,一个垃圾无害化处理池,一个切实管用的“门前三包”卫生保洁管理制度,县、乡、村设立一定的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配套资金。加大环境污染执法检查力度,重罚污染企业,特别是人们群众反映强烈的“三高”企业坚决淘汰出局。

3、建章立制,建立美丽乡村建设长效管理机制。美丽乡村建设三分建、七分管。一是尽快出台镇村保洁员管理考核办法,车辆物资管理办法,人员编制经费来源渠道细则,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重点对集市街场建筑物进行规范清理,对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不文明行为进行彻底整治,营造干净、整洁、文明、有序的集市环境。二是建立美丽乡村环境卫生定期巡查评比制度,表彰先进,鞭策落后,对多次环境卫生检查考核不合格的村(办),加大问责力度,实行一票否决,强化乡镇党委环境卫生的监督责任,村办社区的主体责任。三是出台镇村保洁员保障办法,理顺工资关系,确保队伍稳定,工作高效。

4、加大文明村寨创建力度,提升农民素质。群众文明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效,发挥宣传、妇联、共青团、科协、残联、侨联、老干局等群团体组织作用,加大以信用村、文明村、文明户、为主体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力度,开展道德讲堂、广场健身舞、文明个人、文明户、文明单位评选等活动。加强文化礼堂、村民活动场所、村卫生室、灯光球场、义务教育点等文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赌博场所加大整治力度,号召村民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营造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人文环境,汇聚干事创业的正能量。加大古村落开发保护力度,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在保护开发中发展农村 旅游观光产业,让农民得到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利益和实惠,唤醒农民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爱护环境的行动自觉。

总之,凤庆县要以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为目标,以“洁净家园、洁净田园、洁净河流、洁净水源、洁净道路”为重点,全面开展“洁净凤庆”行动,完善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在着力打造“干净、整洁、优美、生态、和谐”的世界滇红之乡工作中取得优异的成绩,真正为把凤庆打造成最适宜人居住、最适宜人发展、最适宜人创业的边陲“滇红小镇”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全县网格化服务管理标准化建设工作汇报

全县网格化服务管理标准化建设工作汇报

近年来,我县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决策部署,大力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取得较好成效。年初以来,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共为群众办理事项XX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XX起,消除安全隐患XX处,协助公安机关破案XX件。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和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结合县情实际,调整充实了以县委常委、政法书记为组长,人大、政府、政协分管联系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单位的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制定工作实施方案,着力推进和落实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确保全县的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二)合理划分网格。

在不改变基层现有组织领导体系、不打破现有行政区划和管理格局的前提下,按照“任务相当、方便管理、界定清晰、职责明确”的要求,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划分网格,并将区域内所有街巷、小区、单位、企业、住户、商户等全部纳入网格服务管理。目前,全县共有网格XX个,每个网格都建立了微信群,并按照“一格一员”的要求,从XX个村(社区)中抽调XX名干部兼任各网格服务管理员。整合党建、综治、城管、民政、消防等各类网格,培养线索收集员、信息报送员、矛盾调处员、民生代办员、政策宣传员“五员”网格化工作骨干,以党建为统领,实行人对人、面对面管理服务,真正把党建触角延伸到基层末梢。

(三)整合基层资源。

结合辖区实际,充分利用基层现有力量和资源,切实把组织、政法、综治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政务服务中心、信访、维稳、公安、司法、应急、消防、市场、劳动保障及群防群治等资源最大限度地延伸至网格,同时积极倡导群防群治队伍等社会化力量进入网格,参与网格管理。对网格员发现上报的问题进行分层处置,不能处理的难点问题及时上报指挥平台,分析研判后交由相关职能部门协调解决,形成对群众救助、投诉的联动受理和处理反馈机制。

(四)强化信息支撑。

推广应用“城市管理指挥平台”和“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将网格化服务管理与信息系统运用有机结合,对各类矛盾纠纷、案件、事件、事故、灾情、疫情、险情、隐患等,由网格管理员收集上报、系统传输储存、中心研判交办、部门联动处置,形成了“联通共享、功能实用”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支撑体系。

(五)健全技防体系。

全面加强中心城区网格化智能技防体系建设,建成视频监控点位XX处,依托中心城区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体系划分平房区、楼房区、重点区域区三大区域,依托结构化摄像机、AR全景指挥平台、无线数据采集终端形成三级智能封控圈,建立集智能图像处理及数据分析为一体,具有图片寻人、人员布控、倍速解析等功能的视频云研判平台,对中心城区进行全方位、全天候、高清化、智能化技防封控,实现中心城区网格化智能技防管理全覆盖。同时,健全完善走访巡查、信息报送、分析研判、督办追责、考核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使网格化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县基层网格在疫情防控、人口普查等工作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也存在诸多短板和弱项。一是网格划分标准差异大。国家《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规范》提出了“城乡社区每300—500户或1000人左右为单位划分网格”的标准。目前,我县总网格数XX个,各乡镇网格划分标准差异较大,从10—400户不等划分网格,农村网格大多以原村民小组或自然屯为单位划分。二是网格组织体系不健全。很多县直单位都在使用网格,但无人牵头统筹,多头管理、各自为战,工作的系统性、协同性不强,在网格规范化建设管理上没有形成合力。三是工作运行机制不完善。我县“吹哨报到”机制在政务服务体系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12345平台、社会治理平台在受理群众需求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但作为社会治理基础力量的网格却没有完善的工作运行机制。网格职能界限不清,上级指派任务网格照单全收,网格员任务繁重;网格员队伍流动性大,年龄偏大、文化不高,中青年网格员极少,队伍管理松弛;数据采集上报、事件处置流转、事项报结反馈等环节不规范、不系统、不通畅。四是网格作用发挥不够好。网格化指挥平台权威性不够,在监督、指导、推动全县网格化治理工作中还没能做到统筹安排、统一指挥;各乡镇、职能部门重视程度不高,对于社会治理顽症处置存在推诿现象;网格化治理在职能整合、条块联动、信息沟通、问题处置上还没有形成合力。五是网格智能化刚刚起步。我县虽然依托“城市管理”平台和自主研发的“社会治理”平台支持网格智能化服务,但城乡居民对网格化工作是什么以及网格员的职责作用还不清楚,群众知晓率、使用率不高,平台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平台应用还停留在初始阶段,在信息获取、处置、共享上无法实现,网格内智能化水平还有待提高。六是网格队伍保障机制缺失。各社区普遍反映人手不足,工作应接不暇,无法抽出精力抓网格工作。我县现有网格员均为兼职,多由退休人员、热心群众等兼任,属于义务参与社区服务,职业认同感不强。补贴只有财政部门发放的每月100—200元的误餐通讯补助,农村地区网格员普遍无补贴,内生动力严重不足,直接影响网格作用发挥。

三、下步工作思路和建议

(一)构建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

由县委平安建设领导小组统筹领导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县委平安办(县委政法委)具体负责,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落实成员单位职责,组织推动落实。县乡两级综治中心加挂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牌子,实现“两中心”一体化运行,健全以县级中心为中枢、乡镇中心为主体,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具体实施的三级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明确网格化服务管理具体事项,实行清单式管理,工作事项包括党的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居(村)民自治、信访维稳、劳动就业服务、防灾减灾、消防安全、疫情防控等8个方面,根据工作需要可适当增加网格服务事项,纳入清单统一管理。

(二)科学合理规范网格设置。

按照“全域覆盖、分类划分、规模适度、动态调整”原则,在全县划分“综合网格”和“专属网格”。目前,已接到市委平安办关于建立“专属网格”的意见,在今年年底前要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类园区、商务楼宇、商圈市场、学校医院、公园景区、宗教活动场所等区域建立专属网格。要合理设置专兼职网格员,专职网格员可以从专职社工、各类协理人员、公益岗位人员中选任,定岗定责;兼职网格员可以结合原有网格基础,组织楼栋(门)长、党员中心户、热心群众、机关在职党员、居民党员中心户、“两新”组织人员、退休人员、各类志愿者等群体组建成兼职网格员队伍,编入网格。同时,充分发动民政、人社、城管、应急、消防、信访、住建、卫健、市场监督、司法等相关职能部门将执法、服务力量下沉网格,作为网格指导员,进一步推动网格资源汇聚。

(三)建立健全网格服务管理制度。

进入网格的行政管理事项和信息采集事项,须向县综治中心递交申请,由县委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审批,并明确纳入标准和程序。业务纳入网格的职能部门,坚持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确保权责对等、事财匹配。完善网格员选任、培训、考核等制度,并打通网格长晋升通道,把考核优秀的网格长纳入村(社区)后备干部培养。建立完善联系服务、公示公开、工作例会、巡查走访、报告反馈、分级处置等基本工作制度,确保网格标准化建设、规范化运行。

(四)探索创新高效运行机制。

在划分的县乡村(社区)三级网格基础上,设立第四级网格,缩小基层网格长管理范围,明确村(社区)干部网格范围,严格实行分片包干,有事就找网格长。村(社区)转变以往行政化的工作思路,回归自治本位,逐步实现从“以条为主、条块结合”到“以块为主、条块融合”管理模式的转变,同时结合村(社区)“坐班制”改“值班制”,解放干部坐班时间,建立约束管理机制,让干部把更多时间投入到入组入户、与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中,倾听诉求、排忧解难,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基层,与群众建立更加深厚的感情。

(五)大力提升网格综合智能水平。

加快推进全县各级各类视频监控系统联网,全面整合公安、综治、交通、城管、环保、电力、市政和社区物业等视频监控系统,逐步实现视频系统全域覆盖、全时监控、全程留痕、全程追溯、全面共享、全面开放。加快推进社会治理联动平台、民生综合服务平台、政务权责事项服务平台、城管综合执法平台等多网融合,逐步建成覆盖城乡、三级联动的工作体系,实现全县社会管理一体化运行。加快提升信息系统功能,尽快实现县级网格化信息系统与各相关部门信息系统互联对接,做到横向互联、纵向互通、职责明晰、相互衔接。

(六)切实完善人员保障机制。

根据我县整体情况,在合理划分网格的基础上,选任相应的社工分配至网格担任网格长(专职网格员),专司负责网格内居民的服务管理事务,着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协同性、精准性。其他兼职网格员(在职党员干部下沉社区任网格指导员的除外),建议上级部门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逐步提高兼职网格员补贴标准。农村地区可由屯长等自治力量担任网格长(专职网格员),根据各村情况适当给予补贴。

下载网格化管理为载体 加大非法建设整治力度word格式文档
下载网格化管理为载体 加大非法建设整治力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网格化服务管理标准化建设工作汇报

    网格化服务管理标准化建设工作汇报今年以来,市委政法委按照市委要求,开始统筹推动网格化服务管理标准化建设,先后深入全市XX个县(市)区开展调研摸底,与市直相关部门,部分街道、社区......

    网格化管理标准化建设可行性报告

    网格化管理标准化建设可行性报告 网格化管理是依托统一的城市管理以及数字化的平台,将城市管理辖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为单元网格,通过加强对单元网格的巡查,建立一种监督和......

    湖北省农村网格化管理建设标准

    湖北省农村网格化管理建设标准 一、关于网格划分 1、网格划分应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或根据地域条件、人口规模情况适度划分。集镇以社区居民小组为单位划分......

    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强化社区服务

    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强化社区服务----南站镇欣欣花园社区简介 欣欣花园社区位于南站镇中部,105国道东侧,距县城五公里处,由原压煤村庄南辛庄村拆迁建设而成,是“一村一居型”社区......

    xx街道关于加大违法建设整治力度的问题和建议(共5篇)

    滨兴街道关于加大违法建设整治力度的问题和建议 自管委会召开整治违法建设动员大会以来,尽管区、街道两级及相关职能部门经过巨大努力,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目前搭建违章建筑......

    网格化服务管理报告:网格化服务管理标准化建设工作汇报

    我区坚持以网格化建设为引领,将资源向网格聚集、管理向网格延伸、工作向网格倾斜,用“小网格”撑起“大服务”,实现“大治理”,取得了一定工作成效,现汇报如下:一、主要做法一是坚......

    浅谈和谐社区构建:以社区网格化管理为例

    浅谈和谐社区构建:以社区网格化管理为例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形势变化,社区管理面临着新的机遇与问题,创新管理模式对于提高我国管理水平是非常必要的。在构建我国和谐社区建设过......

    兴隆乡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网格化管理方案

    兴隆乡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网格化管理 实 施 方 案按照同心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办公室有关文件精神,为进一步明确职责,纵深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提高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水平,经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