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退出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退出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李燕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及退出的情况,以提高护理质量,延长导管使用寿命。方法 对我科30例血液透析患者留置颈内静脉长期导管的情况及护理中的问题作了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规范血液净化操作规程及血液净化中心的管理,加强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的培训,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等措施下,导管感染率由2.07例次/1000导管日下降到0.29例次/1000导管日;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2.27例次/1000导管日,本组病例没有因导管血栓形成而退出的患者。结论
制定标准的操作规程及执行严格的的血液透析中心管理制度,提高置管技术、加强导管护理,做好患者的健康宣教,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理并发症是延长长期留置管寿命的关键。
[关键词]导管;血液透析; 护理;退出
血液透析通路是终末期肾衰患者长期透析并维持生存的重要条件,现将我科2005年1 月至2009年2月对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使用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的情况及退出情况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30例,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29~84岁,平均年龄67.6±14.1岁。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10例,糖尿病肾病14例,多囊肾1例,狼疮性肾病1例,高血压肾病2例,梗阻性肾病2例。均为右颈内静脉置管。置管原因有:内瘘堵塞22例、内瘘术后血流量不足4例、血管条件差无法建立动静脉内瘘4例。
1.2 材料及置管方法 采用美国Quinton公司Permcath带涤纶套双腔导管,型号:14.5Fr /ch*19cm,动脉端管腔容量1.6ml,静脉管腔容量1.7ml。在局麻下经右颈内静脉插入,应用Seldinger技术,采用撕脱型扩张导管置管方法或由颈内静脉临时导管在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下由导管静脉端插入导丝后改换长期留置管,皮下隧道长度及位置根据患者情况而定。1.3导管使用及退出情况
30例患者带管时间为60天~1080天,平均带管405.7±248.6天;7例因非导管因素死亡,3例肾移植后拔管,1例转外地失访,4例次因导管感染拔除,4例因导管出现破裂重新置管,2例次因导管涤纶环脱出而重新换管,1例次因血栓形成暂停使用,经多次溶栓及浓肝素封管后有效,现继续使用,1例在家中自行拨出,1例因反复出现导管位置不当而改换临时留置管,16例仍在使用。2
因导管原因退出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1 导管相关感染 感染是留置导管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包括出口处感染、皮下隧道感染、败血症等[1]。本组患者发生率为13.33%(4/30)。
2.1.1原因:导管感染途径考滤为导管入口受到物品或空气污染,或细菌经导管入皮肤创口处入侵[2],与空气污染、医护人员无菌操作不严、患者自我护理不当及尿毒症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等有关。有文献报道带CUFF中心静脉导管的感染途经主要是技术人员在血液透析中的操作过程[3]。
2.1.2导管感染的预防及护理。①严格的入室制度及无菌操作规程:医护人员及患者入室均应更衣换鞋,医护人员操作过程着装符合无菌操作要求,置管过程要求医护人员穿无菌隔离衣,作者单位:528000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
作者简介:李燕,女(1973~),大学本科,主管护师,从事血液净化专业。邮箱:ly@fsyyy.com。
通讯地址:52800 佛山市岭南大道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电话:***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操作过程保持环境清洁,减少人员走动,限制陪护人员进入,中午采用 清场制度,在治疗区外更换被服,减少上下机治疗时的空气污染。②.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组织学习NKF-K/DOQI指南中有关血管通路的相关知识,要求医护人员必需经过系统的专科操作及理论知识培训方可进行留置导管的操作,强化医护人员的无菌意识观念。③.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对新置管患者讲解并发放留置管的使用注意事项宣传资料,要求患者做好个人卫生,纠正不良的卫生习惯,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定期通风,指导患者及家属做好管道的自我护理,讲解预防管道相关并发症的重要性,要保持穿刺局部皮肤清洁,淋浴时勿弄湿敷料及导管口。出现并发症(如管道脱出、伤口渗血、不明原因的发热等)情况的紧急处理并及时就诊。④制定规范的操作流程,并严守操作规程:要求护士在每次透析前要仔细观察伤口有无红、肿、热、痛、渗血、渗液及有无导管脱出及涤纶套外露等现象。每次透析时均要对伤口进行换药:我中心采用每个患者一个透析换药包,用0.2%的安尔碘消毒棉球彻底消毒穿刺口及皮下隧道处皮肤,要特别注意皮肤皱褶处的消毒,然后外涂匹罗卡星软膏,无菌纱布敷盖,在伤口未愈合之前不提倡用一次性封闭的敷料;换药过程患者头偏对侧或戴口罩,减少说话、咳嗽等造成的空气污染;在透析开始接管及透析结束封管前要彻底做好管口的消毒,注意擦净管口的血迹。肝素帽一次性使用。在操作过程中尽量减少导管出口的暴露时间及次数。
2.2 导管破裂
发生率13.33%(4/30)。
2.2.1原因:与导管老化,管道过度弯曲打折及使用不当等有关。
2.2.2预防及护理:使用过程应观察导管情况,避免用安尔碘消毒液擦拭导管,避免管道弯曲打折,避免使用止血钳夹闭导管,一旦出现裂缝及时换管。做好病人的健康宣教,不要牵拉、弯曲导管,出现问题及时处理。2.3 导管脱出
发生率6.67%(2/30)。
2.3.1原因:与患者营养状况差;伤口愈合不良;过度牵拉;管道固定不当有关,置管的早期(6周内)隧道皮下组织未能完全将导管包裹固定,易致导管脱落或移位[1]。
2.3.2预防及护理:护士操作过程动作轻柔,伤口敷料及管道固守妥当,操作中勿过度牵拉。注意观察涤纶套有无脱出,观察伤口愈合情况,糖尿病患者要特别注意控制好血糖,消除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充分透析,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做好患者健康宣教,避免剧烈活动,穿宽松衣服,最好穿对襟的上衣,防止脱衣时将导管拔出。2.4 导管栓塞
发生率3.33%(1/30)。
2.4.1常风原因是肝素量不足、使用止血药、血液高凝状态、封管方法不当等。
2.4.2预防及护理:正确的封管方法可减少血栓的形成。透析结束要彻底冲净管腔血液,注入准确的肝素封管液。一旦出现导管血栓形成,我们用尿激酶溶栓效果良好。方法:在向导管腔内注液有压力时勿强行注入,先将导管腔抽成“真空”,再用尿激酶1万U/ ml用负压的原理注入堵塞的管腔,30分钟~60分钟抽出管内液体,无效重复一次。对血液高凝等易出现血栓形成的患者,采用肝素原液封管。3 小结
带涤纶环(CUFF)长期导管具有不影响血流动力学,不需反复进行皮肤穿刺,与临时性留置导管相比,具低感染性,患者舒适性好,易于自我护理,血流量充足等优点,在临床的应用逐渐增多,成为了因各种原因而无法建立内瘘患者建立永久性血管通路的良好替代手段之一。导管相关并发症是影响长期留置导管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涉及多个环节。我们在进一步规范了血液净化操作规程及血液净化中心的管理,加强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的培训,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等措施下,导管感染率由2.07例次/1000导管日下降到0.29例次/1000导管日;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2.27例次/1000导管日,尿激酶溶栓及肝素原液封管效果良好,本组病例没有因导管血栓形成而退出的患者。因此,制定标准的操作规程及执行严格的的血液透析中心管理制度,是延长导管使用的关键,而导管相关并发症是可预防和处理的。
参考文献
[1] 黄艳,毛红,陈建平,等.带涤纶套永久性双腔血液透析导管长期留置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J].护理研究,2007,21(2B):447.[2]朱笑萍,符晓,吴鸿,等.血液透析用深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感染因素及治疗方法探讨[J].医学临床研究,2006,23(12):1967.[3] 卞维静,张凌,付芳婷等.带CUFF中心静脉导管作为血液透析通路的临床分析.中国血液净化,2007,12(1):17.
第二篇:长期性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
长期性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
王宇
【摘要】 目的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严密观察皮肤隧道开口处的变化,正确使用导管,再配合良好的护理,可延长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的使用寿命,是提高血液透析质量和透析生存率的关键。方法 将本科1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长期性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术。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40~80岁。原发病:慢性肾炎7例,糖尿病肾病3例,多囊肾2例。进行上述护理与观察。结果 通过12例病例有效的护理与观察延长了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质量和透析生存率。结论 长期性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可以为血管条件差的尿毒症患者迅速建立血管通路,减少穿刺痛苦,提高透析质量和透析生存率,患者乐于接受,而适当地护理是保证长期性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正常使用的关键。
【关键词】 颈内静脉;留置导管;血液透析;护理
长期性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是用软的硅胶材料制成,具有热塑性,在体温下变软,避免僵硬和不规则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而减少血栓形成。它是带涤纶套的双腔管,涤纶套可确定导管长期留置皮下,不需要长期缝合,而双腔管的静脉端在动脉端下数厘米,这样可以减少血液的再循环并防止头在负压下吸附在血管壁上而引起血流量不足。长期性颈内静脉置管可以为血管条件差的尿毒症患者迅速建立血管通路,减少穿刺痛苦,提高透析质量和透析生存率,患者乐于接受,而适当的护理是保证长期性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正常使用的关键,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院自2009年12月—2010年12月共为1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长期性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术,男7例,女5例;年龄40~80岁。原发病:慢性肾炎7例,糖尿病肾病3例,多囊肾2例。
1.2 置管方法 置管前做好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凝血时间、血生化等,置管在放射科介入室进行。患者取仰卧位,颈部置于正中位,以右胸锁乳突肌内缘环状软骨水平,颈内动脉搏动最显著之右侧旁开0.8cm处作穿刺点,局麻穿刺处及皮下隧道处,穿刺针探及静脉后将导丝从穿刺针芯关入,在导丝出口处做一个1.5cm长的皮肤切口,然后在同侧锁骨下3 ~4cm处做长1~2cm的皮肤切口,用隧道针在切口间做一皮下隧道,把双腔管从锁骨下隧道口放入,从另一隧道口拉出,管道涤纶套距隧道口2cm。扩张器从导丝处放入,扩张皮肤后把双腔管套在导丝外置于颈内静脉后,注入与导管容积相同的肝素钠原液,用肝素帽封闭管口,缝合皮下隧道口,上口予以无菌敷料覆盖。10天后可拆除缝线。
护理
2.1 术前护理 患者一般都经历过直接穿刺的痛苦,想寻求减轻痛苦的办法,因为血管的条件不好,做动静脉瘘效果差,而选择长期性颈内静脉置管。要告知患者长期性颈内静脉置管的优缺点、置管方法及成功例子,消除紧张、焦虑、恐惧心理,以取得配合。在患者身体状况许可的条件下,预先洗头、沐浴、清洁皮肤。
2.2 术后护理
2.2.1 严格无菌操作 每次透析前后严格碘伏消毒,在装卸接头时要特别注意无菌操作,透析过程中接头处用无菌敷料保护,要准备多套无菌肝素帽,做到每次透析更换肝素帽,更换无菌敷料。透析结束后用无菌敷料保护导管并妥善固定。
2.2.2 保持导管通畅 每次透析前抽尽动静脉管腔内的肝素钠封管液及可能形成的血凝块,透析结束后根据导管所标示的容量用肝素钠封管,静脉端1.4ml,动脉端1.3ml。透析操作过程中避免导管扭曲或用力牵拉。
2.2.3 严密观察伤口情况 伤口有渗血时,用无菌纱布局部按压,并及时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敷料干洁。每日换药过程中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感染迹象。
2.3 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2.3.1 感染 为最常见的并发症,本组有1例发生导管口感染,经治疗后治愈。导管感染一般可分为导管出口处感染、隧道感染和血液扩散性感染。导管出口感染时,导管口周围皮肤或隧道表面出现红、肿、热现象,并有脓性分泌物溢出,应予局部定时消毒,更换敷料或口服抗生素,炎症即消除。隧道感染时,出口处可见脓性分泌物,临床上必须使用有效抗生素1~2周,严重者要按时拔管。临床上最常见的是血液透析开始1h左右,出现畏寒,严重者全身随之发热,在排除其他病灶的前提下,应首先考虑是留置导管内的细菌致全身感染的可能性,一般先用抗生素治疗,治疗10~14天无效者必须拔管,必要时拔管后继续使用抗生素1周[2]。
2.3.2 血栓 本组有2例发生血栓,经对症处理后导管能正常使用。在留置导管期间,要合理使用肝素,避免管路扭曲,如在抽吸过程中如出现血流不畅,切忌向导管推注液体,以免血凝块脱落而引起栓塞。有血栓形成,可用尿激酶溶栓法,用尿激酶5~15U加生理盐水3~5ml注入管腔内,保留15~20min后,回抽被溶解的纤维蛋白或血凝块。若一次无效,可反复进行,并持续每天皮下注射1支低分子肝素钠一段时间。
2.3.3 空气栓塞 本组病例未发生空气栓塞,为预防发生空气栓塞,每次上机连接静脉端时要排尽空气,下机时要全神贯注,及时关泵,关静脉夹,每次透析结束时立即关闭动静脉导管上的夹子,并拧紧肝素帽。
2.3.4 流量不佳 本组共发生5例,经处理后血流量能达到正常。流量不佳,常因体位造成双腔导管不畅而引起,可调整体位或关闭动脉端夹子,让动脉管路进一点空气后再连接重新开泵,利用回抽的力量使管路通畅,如还不通畅可将动静脉端交换使用。
2.3.5 留置导管的健康教育(1)与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家庭护理的重要性,教会每日导管处换药。(2)留置导管期间应做好个人卫生,保持局部干燥、清洁,如需淋浴,一定要将留置导管及皮肤出口处用伤口敷料贴密封,以免被淋湿而引起感染,淋浴后要立即换药。如置管处出现红、肿、热、痛现象,应立即就诊,以防感染。(3)置管侧上肢避免负重和剧烈活动,并妥善固定好,防止拔出。冬天时可将内衣剪一长20cm的开口并上拉链,以便透析时使用,避免着凉。(4)血液透析患者的深静脉留置导管一般不作其他用,如抽出、输液等。结果
通过12例病例的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严密观察皮肤隧道开口处的变化,正确使用导管,再配合良好的护理,延长了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质量和透析生存率。讨论
(1)长期性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是永久性血管通路技术中一种较好的方法,因为手术简单,患者痛苦少,易被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所接受。在血液透析长期性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中,应注意以下两点[3],首先,透析前后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按时换药。其次,患者自身必须养成良好的习惯,保持隧道的清洁和干燥,严防用手抓隧道口,从而避免引起导管污染,破坏导管的使用寿命,影响血液透析。(2)良好的导管留置技术和规范的护理可降低感染率。(3)长期留置导管进行血液透析可以达到充分透析。(4)对需要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颈内静脉长期双腔导管的留置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快速建立血管通路的方法。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双腔导管是目前主要的长期血管通路。只要正确地使用和良好地护理,是可以为终末期肾病患者长期使用的
【参考文献】 王质刚.血液净化学.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71.2 高燕红.血透患者颈内置双腔导管术后感染的预防及护理.实用护理杂志,2003,17(1):13.3 张浩东.长期留置双腔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5,6(1):45-46.
第三篇: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护理常规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护理常规
【评估要点】
1.应保证导管避免打折、扭转,以保证管腔通畅。2.防止导管感染、血栓及狭窄的发生。【护理要点】
1.股静脉插管患者时床头角度小于40度,患者可短距离行走,但是止坐轮椅,以防导管打折扭曲。
2.应注意保持导管翼缝合线不松动或脱落,必要时重新缝合,以防导管脱落。
3.若发现导管有部分脱出,应原位缝合固定好,或更换新导管,不要重新送回血管内。若确有必要送回导管至血管内,应严格消毒并进行无菌操作。
4.每次透析时都要观察导管出口有无红肿、渗出等,若上述情况存在,应及时作相应处理。
5.避免重复使用肝素帽,建议使用一次性肝素帽。
6.血透操作人员常规戴口罩及洁净手套,如果患者或医务人员自身有呼吸道疾病,为相互保护,建议戴口罩及无菌手套。
7.导管皮肤出口处每周换药2---3次,碘伏消毒后干纱布或透气薄膜覆盖,禁用密闭的塑料薄膜,局部禁止涂抹其它换药。
8.使用纯肝素或肝素盐水封管时要注意规范,严格遵守三步封管法。
9.透析过程中,用透明巾覆盖与管路连接处,以便于观察。
对于那些高凝状态,易堵管的患者,定期(每2----3)周管腔内尿激酶溶栓可能会有效防止管腔内血栓形成,延长导管使用寿命。
10.尽量避免使用留臵管输血、输液或取血。
11.导管动静脉夹子夹闭前调整好位臵。一旦夹闭,勿轻易打开。12.对需要留臵时间较长的导管或半永久性导管建议绘制透析静脉压及动脉压曲线,以早期发现导管血栓形成或打折扭曲等并发症。
13.透析时泵前动脉压应大于—200---—250mmhg,,否则说明实际血流量与设定泵控流量不相符,导管动脉端流量不足。
14.及时治疗鼻腔或其它部位的致病菌感染。【指导要点】
注意个人卫生,指导患者擦浴及淋浴的正确方法。目前在没有专用导管淋浴敷贴的情况下,可用肛袋代替,将导管装入肛袋内,出口周围粘贴固定,小心淋浴。
第四篇:血液透析患者留置长期导管的护理
血液透析患者留置长期导管的护理
摘要: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留置长期导管感染的防治与护理,延长导管使用时间。方法
对14例使用长期导管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预防导管感染的护理经验。结果2例患者2次感染。留置长期导管患者1例拔管后重新置管。3例患者死亡。结论
血液透析护士执行各项护理时应严格无菌操作,并加强透析室环境及物品消毒,减少导管感染的机会。关键词:血液透析 留置长期导管
感染
护理
血管通路是进行血液透析治疗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有些患者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建立自身血管通路,长期静脉导管可作为首选,研究表明中心静脉长期置管易于使用,保留时间长,为缺乏合适血管通路的中长期血液透析患者提供了合适的手段。我院自2015年1月—2016年5月对14例维持性血透患者行长期静脉置管,通过及时护理及药物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1月—2016年5月我科行长期静脉置管14例,男性5例,女性9例,年龄59—89岁,其中慢性肾炎3例,多囊肾4例,糖尿病肾病7例,13例采用颈内静脉置管,1例采用股静脉置管。1.2置管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穿刺部位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穿刺静脉走向情况及有无大的斑块、狭窄情况,以提高穿刺置管的成功率。所有插管在手术室局麻下进行,使用美国Quinton或HemoSpilit(BARD)生产的带涤纶环双腔导管,术前设计好导管的走行与位置,应用Seldinger置管技术操作,并采用撕脱行扩张导管置管法,皮下导管部分长15cm,带一涤纶环固定,涤纶环距导管皮肤出口处越2-3cm,置管后快速抽吸动静脉端,确定通畅无阻后,缝合切口固定留置导管于皮肤上,导管出口处使用无菌纱布覆盖,用肝素盐水封管后待用。2 护理
2.1置管创口护理
每次封管及血透前打开敷料,注意观察创口有无出血、红肿、渗液及滑脱,创口部位皮肤先用75%乙醇顺时针消毒,在逆时针消毒一次,然后再顺时针消毒一次,以去除导管口周围皮肤细菌及污垢,避免滋生细菌及污物进入伤口及管口,最后再用0.5%聚维酮碘与75%乙醇相同的方法消毒相同部位,因使用聚维酮碘可逐步释放碘持续灭菌,至今大于7cm,目前主张使用中间带有纱布的透明敷料或无菌纱布覆盖伤口。
2.2导管使用前后的护理
所有导管不能用于静脉输液、输血。仅用于血液透析,并有专业的血液透析护士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每次行血液透析时,铺无菌治疗巾,护士戴无菌手套、口罩、帽子,注意导管出口皮肤及动静脉接头的消毒,使用0.5%聚维酮碘棉签沿皮下隧道由上向下挤压周围皮肤,观察有无分泌物流出,再使用05%聚维酮碘彻底消毒皮肤,静脉接头使用前后均使用0.5%聚维酮碘按顺时针、逆时针、顺时针分别消毒3次,且每次要更换新肝素帽,减少感染的发生。在血透前先抽出每根导管内保留的肝素及部分残余血液约2ml弃去,注入首剂肝素常规透析,透析结束时要用生理盐水冲洗管腔内的残血,避免血细胞粘附在管壁上,再用肝素盐水1250u/ml按管腔容积进行封管,以免血栓形成。
2.3导管感染的护理
局部感染者可口服抗生素或局部外涂抗生素软膏(莫匹罗星)即可,无需拔管;发热者先予进行血培养,尽量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静脉用药:伤口感染者使用抗生素10-14天,菌(败)血症抗生素4-6周。如无药敏结果首选万古霉素。也可使用管腔内局部应用抗生素的方法。至今已发展为“抗生素锁”技术。对于严重感染经治疗后体温仍不正常者需拔管,必要时另外选择穿刺点重新置管以维持正常血液透析治疗。
2.4加强血液净化中心的管理。血透室每日用紫外消毒2小时,地面,所有物品、机器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擦拭,严禁家属进入,患者及医护人员进出时必须更换拖鞋。同时定期对全科护士进行培训、考核。2.5心理护理
对于血液透析患者来说,血透导管就是他们的生命线,所以医护人员应特别关心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减轻心理压力,使其消除顾虑,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2.6 健康教育
2.6.1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置管处敷料清洁干燥,避免导管皮肤出口和管口污染。置管口皮肤有瘙痒禁忌手抓,妥善固定导管,防止导管移位脱落,发现敷料潮湿、污染、渗血、松脱立即更换。2.6.2 留置导管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活动或日常家务活动,但不宜剧烈运动,以防导管脱落;股静脉置管者下肢弯曲最好不要超过90度,勿过多起床活动,注意观察皮肤外导管长度,如发现导管部分脱出,不能自行塞入,应立即局部压迫固定,并到医院就诊。2.6.3 颈部留置导管的患者睡觉时尽量仰卧或向对侧卧,避免颈部过度活动,应尽量穿开胸上衣,以免脱衣时将导管拔出。股静脉留置导管患者不宜过多活动,穿脱裤子时避免将导管拉出。一旦导管脱出,应立即按压局部止血,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2.6.4导管管夹、肝素帽需维持关闭,勿自行开关调整,松脱时可能造成感染,应告知医护人员处理。每日测量体温。有体温升高或插管局部皮肤有红肿,发热,疼痛等导管感染迹象时,应及时就诊。3 小结
尽管感染是影响长期导管使用的重要因素,但血透室护士执行各项护理时严格无菌操作,加强透析室环境及物品消毒,同时良好及时的护理干预,有效的药物治疗,能较快控制症状,从而延长长期导管的使用寿命,提供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第五篇: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
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
摘要: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社会医疗保障的发展,血液透析患者日益增多,透析治疗日益完善,使得透析患者生命延长。中心静脉导管及半永久性的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上的应用也随之增加,如何保持中心静脉导管及半永久性的中心静脉导管通畅也越来越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重视,因此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尤其重要
关键词: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患者护理
0.前言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社会医疗保障的发展,血液透析患者日益增多,透析治疗日益完善,使得透析患者生命延长。中心静脉导管及半永久性的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上的应用也随之增加,如何保持中心静脉导管及半永久性的中心静脉导管通畅也越来越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重视,因此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尤其重要,现将几年来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新置导管护理
新置的中心静脉导管应观察1h,查看局部有无渗血、血肿及其他导管相关并发症。检查导管的缝线有无断开,夹子是否关闭,导管有无部分脱出,置管部位皮肤有无红肿及分泌物等。消毒、换药,检查导管内血液,用5ml一次性注射器从导管的动静端分别抽取5ml含封管液的血液,推注在纱布上,查看有无血凝块。测试导管内血流,用20ml一次性注射器分别抽吸导管内血液,3~5s血液充满注射器,视为导管通畅、血流量饱满,接血液透析管路上机,导管用治疗巾覆盖。
使用时按常规消毒导管,用无菌注射器抽出导管内的肝素液体及血液,然后用生理盐水进行推注。如抽吸不畅,应调整导管方向,尽量抽出可能形成的血栓,保持导管通畅。固定时,先对患者的皮肤进行消毒使用一张敷贴覆盖,再用一块无菌纱布包好皮肤外漏部分,最后用胶布固定好。嘱患者做好导管的自我维护,穿宽松的衣服,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不要随意去掉固定导管的敷料,避免剧烈的运动。若导管周围有出血或渗血时应及时通知医师。2.封管
2.1封管根据导管的长度以及患者的出凝血情况,抽取适量的肝素盐水,采取滚珠式推入肝素盐水的方法封管。封管后动静脉夹在推注(正压)状态下关闭,一旦关闭请勿再打开,用无菌的肝素帽封闭。对于使用半永久性的导管,1个月1次使用注射泵泵入低分子肝素(生理盐水50ml+低分子肝素1支)以保持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的通畅。
2.2预防感染进行操作时注意无菌观念,严格无菌操作。
每次开启导管时接头都要彻底消毒,透析结束时更换肝素帽,透析间期每天消毒导管外皮肤和接头周围1次,保持导管外皮肤干燥。感染后的处理方法,若
患者有发热的现象,先排除其他的原因,确定是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时,首先使用抗生素加肝素盐水封管(林可霉素1支+生理盐水+肝素),效果不好时,可以从中心静脉双侧导管连续3d输入抗生素。
2.3脱管的护理主要与固定不好以及患者活动时不注意有关,如遇到管已经脱出,应压迫穿刺点15~30min,待出血停止后,予以包扎,绝对不能将导管送回血管内。
封管方法单纯肝素组采用肝素注射液(每支2 ml,含肝素100 mg)2支,双腔管两侧各注入1.2 ml封管。抗生素肝素组以抗生素联合浓肝素封管,采用庆大霉素8万U(2 ml)联合肝素100 mg(2 ml),混匀后双腔管两侧各注入1.2 ml封管。
2.4护理方法①严格无菌操作:感染是临床上留置导管最常见的并发症,其预防要点在于严格无菌操作。无论是接通血路还是封管,必须对管口进行彻底消毒。导管插入和使用时应严格保证无菌操作。如果发现导管意外滑出,须再次经过严格消毒后方可回置。②定时更新敷料:护理过程中应尽量保持置管口的清洁和干燥,用3M敷贴代替纱布包扎,防止纱布脱落或导管滑脱而增加感染概率。定期更换导管出口处的手术薄膜及包扎敷料,2 d更换1次药物,尽量不要频繁更换敷料,以免增加感染机会。必要时可局部使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抗生素治疗感染效果不明显时应及时拔除导管,使症状自行消失。
2.5观察指标有以下任意一项者可诊断为感染:①恶寒、发热、寒战,原因不明,拔除导管后症状自行消失。②导管尖细菌培养,每个平皿>500个菌落。③置管口皮肤红、肿、热、痛,有脓性分泌物。3感染原因分析
3.1置管途径置管途径与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中心静脉通路应以颈内静脉为首选,尽量避免选择股静脉穿刺,与本文研究结果一致。因为股静脉邻近人体会阴部,部位较阴晦,局部皮肤寄生菌群多,反复活动使导管口及周围组织损伤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提高了感染的概率。因此,我们认为中心静脉通路应以颈内静脉通路为优先选择,可以降低感染发生率,预防感染。
3.2置管时间置管时间与感染的发生有一定联系。有文献报道,股静脉置管1周内的感染率可达19%,颈内静脉置管3周后的感染率仅为5.4%。本研究显示,股静脉置管组1周感染率为9.77%,颈内静脉置管组3周及以上的感染率为11.63%,与文献报道有一定差异,但是股静脉置管的感染发生时间比颈内静脉置管早,且感染率高。随着置管时间的延长,感染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提示置管时间和感染发生率有一定关系。
3.3封管方式根据管腔容积采取纯肝素封管,可使保留时间延长,减少封管次数,从而减少感染的机会。有文献报道,纯肝素封管有增加患者出血倾向的可能性,建议改用2%的肝素盐水封管,可减少出血倾向,并不改变保留时间。本研究显示,单纯肝素组感染率为35.71%,抗生素肝素组感染率为14.29%。分析原因:使用抗生素联合肝素封管,尽管导管腔内游离抗生素浓度进行性下降,但由于抗生素可以黏附在导管腔内表面,即使导管腔内游离抗生素的浓度相当低,也能够在一定时限内维持有效的杀菌性。使用10%或20%的枸橼酸钠与2.3 g/L的庆大霉素混合液封管,可有效降低感染率和预防导管感染,然而高浓度的枸橼酸钠进入血液可引起低钙血症,因此该种封管方式有待于临床进一步检验。临床实践建议,封管方式应优先选用浓肝素联合抗生素的方式,以有效降低感染率。
小结
精心护理可长时间保持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的通畅,维持患者的生命通道。正确的护理方法,可以使患者的中心静脉导管使用时间延长;正确的封管方式可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的堵塞,保持中心静脉导管的畅通;严格的无菌操作,可以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的感染,维持患者的生命通道的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