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与小学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衔接状况与改进研究
幼儿园与小学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衔接状况与改进研究
作者:刘洁来源:山东学前教育网时间:2012-10-18点击:2201次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二五”研究课题选登
课题名称:幼儿园与小学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衔接状况与改进研究
课题编号: 2011-YB-344
课题负责人:刘 洁
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童年是人生最无忧无虑、充满快乐的时代,也是孩子从幼稚走向知识与文明的起点,随着三年幼儿园生活的结束,孩子们走向另一方新的天地,一个更加独立自主、更加复杂多变的生活天地——小学。那么如何让幼儿愉快地进入小学,自信独立地面对小学生活呢?《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指出:“幼儿园以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现在,做好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工作,依然是每个幼儿园关注的热点和重要工作。
当前已能充分重视小学教育和幼儿教育,但在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衔接上却存在着下列问题:
1、当前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有的幼小衔接教育方式已不能适应新的要求。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在幼小衔接的教育上应有新的策略与方法。
2、幼儿教师的短期效应观念,为了大力挖潜,尽早尽快地做出所谓的成绩,而拼命地抓特长,反复片面训练幼儿某些方面,而废弃了幼儿基本素质,于是拔苗助长与压迫抑制并存,忽视了幼儿其他方面的发展,严重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从而影响了幼儿身心健康地发展。
3、日常行为规范方面,幼儿园教育要求与小学教育要求不同,幼小教师互不接触,幼儿在常规管理方面缺乏过渡期,进入小学阶段后,明显不能适应小学生活。
4、幼儿角色转换,心理上需要一个过渡期,当前幼儿教育缺乏过渡培训期。
5、幼儿教育过多渗透了知识内容,而忽视了更重要的育人的功能,从而带来了负面效应。影响了学生生命活动的质量。
6、忽视幼儿个性的正常发展,保教保育不能并重,往往是“保育过度”或“保教片面”。
7、小学教育教学的方法、要求对幼儿而言是太突然,教者、学者之间存在明显的距离带,不能融为一体。
在现实中,我们的幼小衔接形势也是不容乐观的。但在由幼儿教育向小学教育过渡的过程中,由于孩子在身份、角色、关系、环境等诸多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而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幼小衔接进行得不顺利,孩子身上往往会出现睡眠不足、身体疲劳、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现象;心理方面也会表现为精神负担重、情绪低落、自信心不足等;甚至会导致社会性方面的人际交往不良、怕学、厌学,以及学习成绩不理想。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刚入学的儿童大约有40%会出现上述情况。“幼小衔接”是学前教育阶段看似简单实则重要的一环。因此要通过科学的办法,使幼儿园小朋友顺利地进入小学展开学习生活,为小朋友们做一个充分的学前准备。学前教育对于基础教育乃至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幼小衔接的顺利进行对于幼儿尽快的适应小学生活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孩子终身教育的顺利进行有重大的意义。
综上所述,“幼儿园与小学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衔接状况与改进研究”课题的提出,是建立于我国幼小衔接现状的基础上,探寻真正适宜于幼儿园和小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十分必要。
(二)本课题提出及其研究的意义
实践意义:
从幼儿到小学生,这是每一个人所必须经历的,陶行知也曾指出:“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见《陶行知全集》P81)由幼儿园升入小学,幼儿要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幼儿所适应的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活动改变为以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活动;另外,学习以口头语言的交流为主改为学习以文字或符号写成的教科书……基于这些,“幼儿园与小学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衔接状况与改进研究”课题的提出将从内容与教学方法上进行改进,从幼儿的心理、生理以及学习习惯、入学必备的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突破,从而为教师提供方便,更为孩子各方面与小学的接轨提供保证。
理论意义:
在其研究及其理论的意义上看,幼儿入学前后各半年是幼小衔接的阶段,然而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在教育目标、任务、内容、形式和方法等方面有着明显差异,许多幼儿的身心在适应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方面出现了较大的困难。“幼儿园与小学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衔接状况与改进研究”课题将立足于我国幼小衔接的现状,从幼小衔接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两方面进行研究,以便于更好的整合于幼儿园课程,完善幼小衔接工作。
二、课题界定与研究依据的理论
(一)概念界定
1.相关核心概念的界定
(1)衔接:衔接是指两个邻近教育阶段之间在教育工作上的相互衔接,它们应该在教育目的、任务、内容、方法、组织形式等方面互相衔接。
(2)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和小学两个相邻教育阶段之间在教育上的互相连接。此时恰好是结束幼儿园生活、开始接受正规小学教育的初期,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一个转折期。“幼小衔接”,实质指的就是儿童连续的、不断发展的社会性、心理、身体发展上的衔接。
(3)幼小衔接期:是指由幼儿园大班进入到小学一年级,这恰好是结束幼儿园生活、开始接受正规小学教育的初期,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转折期。
2.研究问题的界定
本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1)就本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而言,“幼儿园与小学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衔接状况与改进研究”这一课题的提出是基于我国现在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现状而提出来的,该课题以现今幼小衔接的现状为切入点,了解现在存在的问题,探索在幼小衔接这个阶段适宜幼儿进行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切实为孩子升入小学打下基础。
(2)就本课题研究的基本任务而言,本课题研究试图探讨在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中,家长、教师所要明确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具体方法,幼儿所要具备的各个方面的能力、知识,以及在达到这些能力与知识的过程中,教师教学所运用的适宜的教学方法,从而认同并帮助幼儿消除诸多因为身份变化而带来的不适应,寻找适应幼小衔接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3)就其研究的具体问题而言,本课题研究将根据现今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从幼儿、家长、教师三方面入手,沟通、交流、研究,探索相适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提高社会性发展,尝试编制幼儿园幼小衔接的目标、内容及评价指标,以形成完整的幼小衔接的体系。
(二)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理论
人是劳动的产物,人具有独立性,自主性,社会性,创造性的本质特征。而从幼儿到小学的一贯制教育,明显不利于幼儿本质的展示与更好地扩展,从这一角度看,应切实加强幼小衔接策略的研究。这也是陶行知在《实施民主教育的提纲》和《民主教育》等文中提出的“六大解放”(1、解放小孩子的眼睛,2、解放小孩子的头脑,3、解放小孩子的手,4、解放小孩子的嘴,5、解放小孩子空间,6、解放小孩子的时间。)这一精神宗旨。充分论证了学生具有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的特征。
2、社会学中社会互动理论
社会在人的交往活动中存在,交往是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人没有交往则不能生存,人本身的发展要求社会互动,幼儿生活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教育目标规定了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幼儿、小学、中学、大学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各部分之间的协调合作,能使学生有效发展,长足进步,优化组合幼小衔接后能产生1+1>2的效果。
3、心理学、脑科学理论
脑科学研究表明:人一生中储存的信息量可达1千万亿个信息单位(bit),而人类至今只利用了其中的很少一部分,大概是十分之一。人脑神经细胞有140亿个,其中百分之八十在15岁前已经形成,而幼儿时期是脑细胞形成的一个很重要阶段,可挖掘的潜能最大。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学习方式、习惯如果能顺利、平稳地得以转变,将十分有利于人自身的和谐、高速发展。
4、陶行知关于创造教育的论述
陶行知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见《陶行知教育文选》P293;P7;P298);陶行知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写道:“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独展辉煌的新时代,创新则是新时代的主旋律,知识经济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创新人才的竞争。创新的素质应从幼儿开始培养。
5、加德纳多元智慧理论
积极开发幼儿各方面潜能,为幼儿今后的身心健康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6、新《纲要》总则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7、《幼儿园工作条例》中指出:“搞好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工作,为入小学做好准备,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任务,是衡量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
三、相关的课题研究综述
幼小衔接的研究由来已久,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幼儿在学习方式、人际交往等各方面发生了较大的改变,2001年7月国家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总则中强调“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幼小课程衔接是其中关键的一部分,它指“幼儿园课程和小学课程之间的连续性,连贯性,持续性”,对幼儿较好地接受义务教育有重要意义。世界各国教育界也对此进行了普遍的关注和研究。基于此,本文就幼小课程衔接研究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已有的关于幼儿数学课程及教学研究成果,及其所呈现出的研究现状与趋势,构成为本课题提出的研究背景,更是作为本课题研究的基础和前提。
(一)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1、幼小课程衔接的理论基础
随着世界各国教育界对幼小课程衔接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们主要是从生态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多领域来研究幼小课程衔接。
(1)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布朗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在1979年提出了儿童发展的生态系统理论。他认为,人的心理也是处在生态环境中,人的发展离不开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他确定人的发展公式“D=F(PE)”(发展是人与环境的函数)。
(2)登洛浦借鉴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创立的发展生态学来研究幼小衔接问题。他认为儿童发展的生态环境由若干相互镶嵌在一起系统组成,包括四个系统:第一层是微观系统,包括幼儿园、小学和家庭。第二层是中观系统,中观系统中的个体通过与微观系统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成为其一部分;课堂中的人际关系、所学课程以及教学活动都受到这些环境的影响,反过来也影响着环境。第三层是外观系统,包括主动权和事件。尽管当地的教育政策、方案、社会福利、医疗保险、住房条件、父母职业、干预、当地的设施以及这些方面的重整,幼儿可能不直接经历,但都有可能对保育中心里的幼儿产生深刻的影响。第四层是宏观系统,指广泛的影响,包括政府部门的政策、社会和政治制度的影响、更广泛的文化、意识形态和社会价值的意义,以及权利和义务等,这些方面会对幼儿产生间接的影响。以上四个系统的交叉渗透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整体图。
(3)丹麦学者布拉斯托姆(Stig Brostrom)借鉴了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代表人物维果茨基提出的“情境性学习”(contextual learning)的观点来解释幼小衔接中出现的问题。2003年,其所做的一项个案研究发现,幼儿的个别学习是一个整体,它是由幼儿与环境中的物体和人相互作用组成的,如果转移到另一个环境则不容易发生迁移,因此幼儿在转入新环境时会发生不适应现象。
(4)社会性建构思想作为文化历史学派的创建者,维果茨基高度重视文化对心理发展的作用。他提出了极为重要的理解心理过程的历史原则,认为一切都应当是从历史的、社会环境及相互联系中加以理解。目前西方对维果茨基理论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维果茨基关于儿童心理起源于社会交往的理论是非常正确的,学校、教室、幼儿园作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环境应该受到充分的重视,而教师或其他成人对儿童的指导作用更不容忽视,同时,应该给儿童提供儿童间相互交往的环境并让他们学会交往的方法。
2、幼小课程衔接的研究问题
从国内来说,研究幼小衔接问题,做好衔接工作得到了教育界专家们的认可和支持。从90年至今,幼教工作者们进行了许多多样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如“幼小衔接”课程为特色的园本课程,1990年至1994年间,联合国儿童教育基金会和原国家幼教处联合进行了“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主要是从幼儿园大班、学前班及小学一年级阶段着手,幼教机构的准备重点放在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关于“幼儿园与小学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衔接状况与改进研究”,也有相关论文在专业类期刊得以发表。如:《国内外幼小衔接研究趋势的比较》(崔淑婧 刘颖 李敏谊)一文发表于《学前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幼小衔接中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对策分析》(李秀;陈宝华)一文发表于《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年第2期;《对家长进行“幼小衔接”指导的实践与探索》(颜海琼)一文发表于《林区教学》2008年10期。已有的这些研究表现出对于幼小衔接问题现实要求的应对,甚至有相关研究成果难能可贵地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一定的尝试性的运用。
从国外来看,近年来在“欧洲早期教育研究委员会(EECERA)”的历届会议上,有诸多关于此类研究的文献,由美国早期儿童与家长协作会(ECAP)出版的电子刊物《早期儿童研究与实践》(ECRP)也有相关研究。2005年,欧洲早期教育研究委员会(EECERA)的一些学者还编辑出版了专门讨论入学衔接的电子刊物《儿童入学衔接》(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itions in Childhood)国际期刊。
2003年,克拉克和沙普(Christine Clarke&Pamela Sharpe)调查了入小学前的500个家庭的看法,并继续追踪调查了进入小学六个月之后的270个家庭的看法,通过分析家长的观念为教师开展幼小衔接的工作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建议。近年来,倾听儿童的内心呼喊也成了研究幼小衔接的重要因素,2003年,冰岛学者Johanna Einarsd otter在冰岛首都雷克雅末对48名5-6岁的幼儿进行了集体访谈,目的是了解学前儿童对上小学的看法和态度。在研究中,可以发现参与调查的幼儿对进入小学学习有不同的感觉,有些幼儿显然很兴奋,期待在新环境里学习,而有些幼儿则担忧自己的小学生活能否达到学校的期望。这为教师了解幼儿的心声提供了信息,同时也为教师采取合理的措施提供帮助。
前苏联为保证幼儿教育向初等教育的顺利过渡,搞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进行了长期广泛的实验和理论探讨。前苏联心理学家认为,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是游戏,而小学生的主导活动是学习,儿童入学准备的根本问题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形成学校学习活动的心理准备。在小学开设预备班,不是采取传统的学校上课形式,而是在游戏中加进一些特殊的作业和练习,并逐渐加大难度。
瑞士和英国考虑到幼小衔接的需要,其教育机构设置的主要趋势是将学前两个年级与小学一、二年级设置在同一个环境中,将幼儿教育与小学低年级教育结合或合并为一个教育阶段来考虑,不论从环境布置、课程设计、教师培训都以创设一个整体的、连续的、发展而协调的学习环境为中心。
综上所述,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问题受到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并成为了当前世界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我们研究的目的就在于让幼儿在入学前接受预备教育,提高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能够掌握一部分知识和技能,减少幼小衔接的坡度,从而减轻他们入小学的负担。而这需要教师在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方法、教育内容、教育要求等诸多方面的衔接,在能力、习惯等的培养方面也不仅仅是几种具体能力的培养,而是一项大的工程,是一个关系到孩子一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大工程,还需要不断分析现阶段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等多方面因素,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我们将会根据这些问题进一步的深入思考、尝试,寻求解决的办法。
(二)本课题与已有研究的联系与区别
已有的关于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大多是从某一方面出发进行的针对性强的研究,例如:十一五课题 “结合本园实际,做好有效衔接工作”中,重点做的是为上学的孩子做好与小学的联系,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加强合作。“幼稚园与小学学习适应与生活适应衔接课题之初探”中重点研究的是升入小学前的孩子在学习能力方面要有那些提高等,但在内容的系统性、教师、幼儿、家长观念转变、角色定位以及科学的教学方法上面都有欠缺和不足,本课题将在现有课题的基础上,就幼小衔接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观念转变、角色定位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索出适宜于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一整套的有效方案和策略。
四、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
(一)研究目标
1、通过多种途径的学习和交流,教师和家长都能明确幼小衔接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具体做法。
2、关注家园互动,给予家长必要的支持并引导他们确立正确的观念,让每个家长成为幼小衔接教育的合作伙伴。
3、幼儿对小学产生兴趣,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对小学的学习生活有初步的了解。
4、在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学习能力方面有新的突破。
5、认同并帮助幼儿消除诸多因为身份变化而带来的不适应心理,寻找适应幼小衔接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二)研究内容
从幼儿到小学生,发生了质的变化,坐立行走都有了具体的规定,入学前期,幼儿应作好生理上、心理上、技能技巧上等各方面的准备;教师也应作好相应的准备,所扮演的角色也应有相应的变化。
1、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与管理的能力。
(1)适当延长集体活动的时间,帮助幼儿适应学校的作息时间。
在幼儿园大班,按规定集体活动时间是三十分钟左右,注重动静交替,注重游戏,注重幼儿活动与参与。而小学上课时间规定是四十分钟,与幼儿园相比较静多动少,并且要求遵守严格的课堂纪律。因此,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下子要坐四十分钟,对很多一年级小学生来讲,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许多孩子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在这时变成美丽的泡影,心里开始失望。为了使这种情况得到缓解,幼儿园在集体活动时间的安排上做适当延长,大班上学期集体活动时间不变,下学期集体活动时间安排在三十五分钟左右,让小朋友在心理上、时间概念上有好的准备。这种时间上的靠拢非常有效。
(2)有初步的时间概念,养成按时完成任务的习惯。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初步安排好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合理安排自己的休息时间,如上幼儿园不迟到、不早退,有病或有事及时请假;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手工或阅读作业,请家长辅导幼儿按时完成,帮助幼儿建立时间概念等。
通过作业行为的训练,使孩子了解什么是作业,学会用正确的握笔姿势与写字姿势完成作业内容。按照正确的流程进行听、记、写、检察等方面的训练。通过任务意识的训练,训练孩子的能力。
(3)培养自我管理学习用具的好习惯。
通过展开专门的教育活动(漂亮的文具盒、我的好朋友——书包等主题活动),让幼儿学会使用学习用具以及怎样保护学习用具;让幼儿了解学具在书包里的摆放顺序,教幼儿掌握整理书包的一般技巧,教幼儿懂得爱护书本是小学生的责任的道理。
开展 “背书包进学堂”活动,帮助幼儿适应学校的作息时间,每天带好所需用品,合理安排好课间休息时间:能独立背着书包进班。
2、利用阅读,促进幼儿学习能力的发展。
(1)促进幼儿听的能力。
孩子首先是用耳朵“阅读”,因此,每天要安排一个固定的时间为孩子朗读故事,可以是晚饭后或睡觉前。朗读者必须咬字清晰、语调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朗读不能完全照搬书中的文字,可根据故事情节增添一些形容词或象声词,促进幼儿听的能力。(听)
(2)促进幼儿观察能力的发展。(看)
教师和父母可随故事情节提出一些观察的问题,如:他又换了一件什么衣服?住在什么地方?手里拿着什么等故事语言以外的内容。引导他们注意观察画面上的文字及页码的位置、顺序等,可以为孩子入学奠定基础。
(3)促进孩子思考能力的发展。(思)
在孩子不了解故事情节时问“怎么办”,如讲到大灰狼来到小兔家敲门时:“小兔们该怎么办呢?”让孩子充分地想象,然后再把结果告诉他。当孩子已经知道结果时问“为什么”,如“乌龟为什么得第一?”等等。还可以通过引导孩子续编故事、重新给故事起名字等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理解力。
(4)促进孩子表述能力的发展。(说)
故事告一段落或讲完一个故事时,与孩子一起交谈,以孩子说为主,父母或教师必须注意倾听,及时引导孩子的话题,使之紧紧围绕故事主题,又能联系到自身或周围的生活。交谈中注意培养孩子语言的条理性、概括性,对故事内容和人物进行评价,提高孩子的辨别分析能力。成人的语言也要由生活化向知识化、逻辑化过渡,为入小学打好基础。
(5)促进孩子朗读的发展。(读)
每一个故事讲完后,可以要求孩子学着自己大声朗读故事,在朗读过程中逐步对孩子提出不漏字、不添字、不读破句的要求,使孩子从小养成规范的朗读方法。
(6)促进孩子书写的发展。(写)
这里的写并非是书写的意思,而是在阅读活动中,应注重幼儿对汉字的识记的窍门的培养。当您的孩子的词汇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在识记中您可以要求孩子找找同一编旁的字有哪些?如:海、洋、江、河都是“三点水”;还可让孩子想象有些字换掉编旁后,会变成什么新字?如:池、她、他、地;还可以让孩子想一想有些字加上一笔后,会变成什么新字?如:大→太;日→目;在这样的游戏中巩固幼儿对汉字的认识。
(7)促进幼儿对识字的兴趣,增加识字量。
在阅读中可以有意识的指字读故事,并且让幼儿重复讲述故事,通过不断的指认可以丰富幼儿的识字量,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他们阅读的兴趣。
利用《韵语识字》教材,带领幼儿朗读、指念,达到丰富识字量的目的。
利用“小篮子”游戏,结合生活中、教室中的物品,配以名称卡,提高孩子的识字兴趣,丰富识字量。
3、提高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
(1)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活动,培养幼儿理解每个活动的规则,帮助幼儿掌握执行规则的能力,鼓励幼儿在活动中发现规则,及没有规则带来的后果(破坏图书等)。
(2)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要让幼儿认识任务的含义,意识到老师或成人信任你,才给你布置任务,培养幼儿乐意接受任务的意识,并且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并掌握完成任务的本领。
(3)培养独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
要给幼儿锻炼的机会,让他们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特别要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和劳动观念。请家长配合幼儿园的目标要求,培养幼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拣菜等。
(4)培养幼儿大胆与人交往的能力。
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应从小事做起。例如:叫孩子学会谦虚、有礼貌,不大声喧哗,不与小伙伴抢玩具等等。这些事情看起来很小,但却有利于创造友好合作的氛围,有利于增强孩子们的交往能力。家长们也应多让自己的孩子与不同年龄的孩子交往,多带孩子走出家门,广泛结交伙伴,让孩子成为一个乐于交往和善于交往的人。
(5)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应该主动从幼儿学习生活的细节上入手——如自己遇到难题时怎么办?如何收拾玩具及学习用品?如何分碗筷、倒垃圾?同时,让孩子学会准确表达自己的意见,能够妥善地解决同伴之间的矛盾。在活动中,特别是自由活动,尝试着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解决问题。
4、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
良好的习惯包括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学习兴趣、语言习惯、思维习惯。
(1)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上课专心听教师或同伴讲话,能听清并记住教师的要求,按时完成任务。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到课前要预习,课后要复习,并学会检查自己的作业。
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如读书时,左手压书,右手点字,读到哪里手点到哪里:写字时,时刻记住三个一,即一尺、一拳、一寸。认真倾听老师和家长的要求。给孩子讲了故事后可以请孩子复述,训练孩子的记忆、理解能力。教孩子理解老师和父母的要求。提高孩子的注意力。避免做事拖拉。养成阅读背诵的习惯。
(2)遵守幼儿园的作息时间。
开展活动让幼儿了解遵守作息时间的意义,并逐步了解自己在幼儿园的作息时间表,引导幼儿在集体活动时间里逐渐保持注意的稳定和持久,尽量在活动后喝水、上洗手间,为能遵守小学作息时间奠定基础。
(3)培养良好的时间观念。
班级以不同的形式和方法,激励幼儿早起,参加幼儿园的早间活动,同时加强家长工作,让家长配合,让孩子顺利适应小学生活。
通过时间观念的训练,使孩子学会认识时间,学会整点与半点的表示方法。合理利用和珍惜时间,并会制定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时间表。减少和避免磨蹭、做事拖拉的坏毛病。
(4)让幼儿知道自己的事自己做。
教师提供机会,让幼儿开展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等活动,如自己穿衣、收拾图书和玩具、自己擦桌子、积极参加值日生活动、自己的衣物自己管理等。要求家长也在家庭中提供相应的机会,增加幼儿的生活能力。
(5)养成看书、写字姿势正确的好习惯。
开展专门的教育活动,教幼儿知道如何正确看书(看书的姿势及用眼问题)、正确握笔的方法、写字的姿势等,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5、培养幼儿的运动能力。
(1)积极锻炼,增强体质。
各班教师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幼儿园的早操,户外活动等,增强幼儿体质;鼓励幼儿不随便请假。
(2)每名幼儿必须学会跳绳和拍球等方法。开展各种竞赛活动。
(3)组织运动会,提高幼儿参与运动的兴趣。
(4)开展“亲子运动”活动,让家长和孩子共同体会运动的快乐。
在园里定期开展亲子运动活动。
6、幼小衔接中家、园、校三位一体进行配合教育的策略。
(1)带着孩子们到小学参观。
各班争取家长配合组织幼儿到幼儿园附近的学校参观。如:小学校园的各种设置、学生的学习环境、学生在学校应该遵守的校规、校纪等情况;在参观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引导孩子们去感受学校生活和幼儿园生活的不同。让孩子们感受学校生活与幼儿园生活的不同之处,从而激发孩子们渴望上学的积极性和渴望当一名小学生的愿望。
(2)引导家长开展对孩子心理适应的培养。
如:孩子的学习意识、学习习惯,孩子的作息时间、孩子的各种生活能力(自我管理、与他人交往、应付突发事件、安全意识等)、孩子的心理素质等。
家长还要鼓励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为孩子顺利地走进学校生活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3)充分发挥“家长园地”的作用。
“家长园地”是幼儿园与家长沟通的窗口。大班末期可设立幼小衔接专栏,根据目标有计划地选择和更换内容,让家长在小小的“园地”中,学习并掌握科学地的教育观、儿童观,从而与幼儿园积极配合,为幼儿的发展共同努力。
(4)针对家长中的认识问题,召开家长会和举办专题讲座。
向家长了解幼儿的发展现状,介绍幼儿园培养目标和大班学期工作计划以及幼小衔接工作的具体措施。成立家长学校,请幼教专家来园讲课,使家长认识到入学准备不仅仅是知识上的准备,还包括身体和心理上的准备。
(5)为孩子创造学习环境。
家长应该开辟出一方学习小天地,给孩子一个独立的学习房间或一个角落,要求安静、简洁,因为东西过多会分散学习注意力。灯光应柔和,左侧取光。孩子写作业时一定要专心认真,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养成磨蹭的坏习惯,必要时,家长可以陪孩子一段时间,但不要过多指导或唠叨,以免影响孩子学习的注意力。
(三)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对照比较,逐步提高。
1、观察法
在自然条件下进行,作好观察记录并进行前后对照。观察内容涉及幼儿在幼儿园末期与小学刚入学两种情境下的生活与一般发展(行为、行动和社会能力)以及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行为等。
2、调查法
了解教师对实验内容理解与实验操作情况,通过调查问卷、访问家长等手段了解研究对象的能力发展、情感变化、知识结构改善、意志品质形成等情况。
3、研讨法
针对实验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检测、评估、研讨、分析、总结等,加强对变量的研究,不断改进操作方法,提高实验操作质量。
4、个案分析法
加强研究对象个体间的合作精神、人际交往与行为变化等情况的观察,强化定性与定量的分析。
5、文献研究
及时收集国内外前沿的研究成果,汲取相关的研究内容为本课题研究所借鉴。
6、行动研究
提出研究方案后,一边实施,一边观察分析结果,随时调整修改行为。行动研究法适宜于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7、个案研究
选择个体后,可以通过访谈(访谈对象包括教师、家长以及幼儿等)、问卷等来追踪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课题方案论证申报阶段(2011年7月至2011年8月)
1、与课题组教师座谈,彼此交流、了解幼儿入学前后的表现,根据实际情况撰写课题方案。
2、组建科研团队,确定研究方案,并对课题组成员进行明确分工,建立研究制度。
3、学习、研究和梳理相关理论文献,加强对相关教育科研理论的学习,为下阶段开展研究做好思想上与知识上的准备。
第二阶段,课题启动阶段(2011年9月-2011年12月)
1、学习相关文章及有关资料,全面了解幼儿的学习、生活、家庭情况,学校做到心中有数,教师进行课题开题论证。
2、修改课题研究方案进行行动研究;找出大班段幼儿的薄弱环节,制定相应的教学措施,并开始付诸于实践。
3、组织家长会或家园活动,利用此契机学校为全体家长做“幼小衔接”的专题讲座或邀请家长到小学看看等,优化“幼小衔接”家长学校活动。
4、发放告大班幼儿家长书及有关资料,进行研究,出台调查分析报告。
5、实验教师在研究中准备做好观察、记录、分析、反思、总结,及时收集整理提炼有效地研究策略、方法。
第三阶段,课题研究阶段(2012年1月-2013年8月)
1、把发展思维能力和提高前书写、前阅读能力的各项措施落实于实践。如:创设科学区,组织诗歌朗诵会和命题讲话活动等。
2、大力发展幼儿的无意注意,逐步培养幼儿的有意注意。可以通过教师的要求、幼儿制定的规则、幼儿之间的竞赛、幼儿对学习活动的兴趣等来实现。
3、制定大班幼儿作息制度。
4、由大班老师和小学一年级老师进行研讨活动,分享交流关于幼小衔接互动新的指导策略,使大班老师了解小学的知识体系、学习内容和学习习惯,对于一些知识的传授能与小学衔接,并适当增加一些执笔姿势及书写习惯的教学。同时,也帮助小学老师了解大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和能力。
5、参观小学,并请小学一年级老师来园对大班幼儿进行幼小衔接专题讲话,激发幼儿对上小学的兴趣。
6、开展“请进来,走出去”活动,安排大班老师进小学听数学课和语文课,进一步了解小学的教学方式和小学生行为规范,促进大班“我要上小学”主题的生动开展。邀请小学男老师来园上体育示范课,帮助幼儿感受小学的生活,激发幼儿上小学的愿望。
7、和幼儿共同创设模拟教室,开展每周一次“模拟教室”活动。
8、请一年级小朋友家长回园开设讲座“假如我还是大班小朋友的家长”,请他们根据切身体会体会来谈谈,宝宝上小学后自己的感受,并与大班幼儿家长交流注意的问题。
9、举办大班幼儿亲子联欢会或者毕业典礼。
10、研究幼儿幼小衔接的档案袋评价方法,包括资料的搜集、标准的制定、评价的策略及档案袋的分享等。
11、根据研究结果发表1——2篇论文。
12、研究幼小衔接的综合评价策略、思路及应注意的问题。
第四阶段,课题总结与梳理、完善阶段(2013年9月至2013年12月)
1、通过一年的深入研究与实践,获取相关一手资料和数据材料,进行整理分析,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入手,得出课题研究结论和报告,撰写相关论文、汇编策略集。
2、梳理课题成果,宣传推广。
3、在前面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发现不足,为下一轮幼小衔接课题研究提供有效方案及策略。
五、预期的研究成果和形式 1、2012年3月完成“对目前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的子课题系列研究成果(一篇实验报告、一些课题研究论文、一套完整课题研究资料等)。2、2012年6月完成《幼小衔接教育策略集锦》。3、2012年12月完成《幼小衔接活动优秀教学案例》教案集锦、幼小衔接个案集。
4、2013年4月完成阶段经验论文集。5、2013年8月完成幼小衔接相关的活动图片资料集。
6、2013年12月完成幼小衔接有效模式探究的研究报告。
六、课题研究的保障
(一)成立课题组
组 长:刘 洁
副组长:唐红艳
组 员:姜玉红、马晓辉、李秀梅、张成艳、殷 彤、马新芝、陈宏英、隋维谦、曲卫强、王 欣、刘葵芬、赵艳秋、刘巧艳、姜 辉、林 丽、刘文红、李 玲、曹丽萍
(二)已取得的主要相关研究成果:
近年来,课题负责人及主要参与者在相关研究领域发表论文40余篇,为本课题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前期准备和基础。
其中,《谈幼儿民间艺术教育与幼儿创造力的发展》获全国论文一等奖;《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获山东省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智力学具与尝试教学结合的试验研究》获中央教科所论文评比一等奖;《中班幼儿装饰画教学的实践与探索》发表于《中国基础教育》;《帮助幼儿形成健康的自我》获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分会课程专业委员会论文评选一等奖;《对教师心理健康和健全人格培养》获烟台市论文评选一等奖;《形成幼儿良好性格》发表于《新中国教育总览》;《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获山东省社科院论文评选一等奖等。
(三)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
《快乐入学 家庭总动员(一)幼小衔接——迈向小学第一步》(李生兰 张帆 梁莲兰,)家庭教育,2004年06期
《新时期幼小衔接问题的调查与思考》(尹芳)早期教育(教师版),2008年06期。
《家庭环境对入学前儿童准备的影响》
《小学儿童入学准备的类型及其与学校适应关系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年01期。
《入学准备在美国:不仅仅是入学准备》(刘焱)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11期。
《国外近10年幼小衔接理论研究综述》(李敏谊;刘颖;崔淑婧)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05期。
《环境与儿童入学准备:国外儿童入学准备教育实践的生态化取向及其启示》(孙蕾 吕正欣)外国教育研究,2007年5月。
(四)课题研究的相关条件保障
课题组做到:
1、做好学期计划与总结。
2、定期开展活动。
活动形式:园内定期研讨学习,外出学习、听取相关讲座。
活动次数:每学期园内课题研究活动不少于16次。
3、建立资料档案:确定专人管理,每次活动都要有一整套材料与详细规范的记录。
(五)经费保证
做好经费预算,保证课题顺利开展。
第二篇:生物与小学衔接
初一生物与小学衔接教学及新课程标准
实施计划
当前,我们生物学教育课程改革正以其崭新的教育理念撞击着传统教育的方方面面。在这场围绕课程改革而展开的基础教育深刻变革中,无疑,课堂是主战场,因为无论是先进的教育理念,还是优秀的教材,最终都要落实到课堂上,体现在课堂教学方式和教师教学行为上。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课堂教学有一个质的变化。
一、新课程标准下我们期待什么样的课堂教学
首先,表现在教学目标上所具有的明确的发展取向和发展价值以及课堂教学目标多元化的特点。在课堂教学目标价值取向上,从过去强调“双基”到现代课堂教学目标多种价值取向并存。从“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到“学会发展”,这正是在观念层面上的一个超越。
其次,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克服旧的知识观,在关注学科知识基础性的同时,强调与现实生活、学生经验的联系,强调实际应用,加强了方法、应用、探究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学科间的整合和综合。
第三,在课堂教学进程安排上,在以“目标——策略——评价”为主线安排教学进程的同时,出现了“活动——体验——表现”这一新进程。现代教学更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中,在情感的体验中学习知识,完善人格。
第四,在教学策略与方法的选择上,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化地学习。
目前在教学实践中主要存在的误解是,将发挥学生主体性等同于“满堂问”,盲目追求课堂教学中提问题的数量,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的分析。也就是说,没有区分学生的参与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是实质性参与还是形式性参与。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一是受学生本人兴趣、需要以及所接受的外部要求的推动和支配,学生对外部信息选择的能动性、自觉性;二是受学生原有知识经验、思维方式、情感意志、价值观制约,学生对外部信息进行内部加工的自主性、创造性。因此说,只有真正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
和创造性,才算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有这样一种感受,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试图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但又常常被头脑中的“教案”所束缚,如何看待老师这种想放又放不开的矛盾状态?对这种观念与行为相悖——观念上认识到课堂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目的,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和发现,让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但教学行为上往往仍是由教师控制和设计,表现出教师很强的控制欲。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观念层面问题,也有对教材、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把握问题,还有对教学评估结果的担心。因此,我们要以宽容态度,允许教师通过积极参与课改,积极尝试与实践,不断反思,不断体会,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二、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在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生物学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不断获取和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自学能力。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然而,在当前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不是被忽视就是束手无策。那么,如何在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下面就把我在这方面的一些探索介绍如下,以抛砖引玉。
1.掌握方法,增强自学效果
自学的主要形式是阅读。阅读有预习阅读、课中阅读、复习阅读和课外阅读等形式,不论哪种形式阅读,教师都必须在方法上给予正确指导,才能收到良好的自学效果。
预习阅读是学生在教师未授课时事先阅读相关课文。为了提高预习阅读的有效性,我都是先拟好预习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指定的课文,并要求阅读后作出解答和提出疑难。如第四章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一课中,我设计下列预习提纲:1人体中心脏的位置?2心脏是如何搏动的?3心脏有几个腔组成?4心脏壁主要是由什么组织构成?5心脏壁的厚薄来看,心房与心室有什么不同?左心室与右心室又有什么不同?5心脏四个腔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6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有什么特殊的结构?这些结构有什么作用?阅读提纲要力求启发性、悬念性,以激发学生积极地独立探求知识的兴趣和欲望。我指导学生在预习阅读中,要先根据预习提纲纵览全文,了解梗概。然后
再精读细读,对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用笔圈点勾画,并运用批注法在课文空白处批注提纲要点和感想,做到重点落实。
课中阅读是教师随教学进程提出问题让学生阅读一个或几个重点的相关段落。为了使学生对所阅读的重点段落做到字斟句酌,我常变换形式提出问题让学生阅读思考。如阅读消化和吸收一节中提出这样的问题1口腔中牙齿、舌、唾液腺的作用?2咽是什么的共同通道?
3、食道能否消化食物?胃有哪些特点适合消化食物?小肠为什么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大肠的功能是什么?以此引导学生阅读课文。
复习阅读是在教师讲完一个单元或全部课程后,要求学生进行系统的阅读。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强化记忆,我指导学生运用分析综合法进行专题阅读,对不同章节出现的同类知识进行归纳、整理,组合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如在期末复习时,我提出食物如一个鸡蛋被人吃了以后如何变成人自身的组成物质的?又是如何给人提供能量的?废物是如何排出的?这样就复习了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泌尿系统。
课外阅读通常是学生在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实践中,为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去查阅课外参考书。由于生物学课外参考书种类很多,为了遵循可读性、实用性和科学性原则,我都主动帮助学生选好课外书。我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做到:1有所侧重;2弃粗取精;3做好笔记。为了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外读,我要求每位学生每学期根据自己课外科技活动实践写一篇生物小论文。我还利用与生物有关的节日(如植树节、爱鸟周和环境日等),要求每位学生紧扣节日主题摘编一份生物学小报。课外阅读不仅扩大学生的知识眼界、激发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还加深对课内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检查评价,激发自学热情
不论是让学生阅读还是让学生参加实践,单有布置而没有检查是无法落实的,而有检查没有评价是无法激发自学热情的。我的做法是:每节新课前,都要利用预习提纲中的问题先提问学生。在教学进程中,对一些较易混淆的概念和较难懂的问题先让学生讨论,再由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进行回答。对学生的作答,我都是当场给予评价,肯定正确,指出错误,对回答好的打成绩予以鼓励。对学生的生物学小论文和生物学小报,我们生物教研组教师进行评选。对优秀小论文
给予列榜公布并发给获奖证书,对优秀生物学小报采用在全校展览并选登在学校的校报《晨报》上。以上做法使学生感受到获得自学成就的喜悦,进而增强自学的信心。
3.养成习惯,提高自学能力
无数事实证明,大凡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都掌握了较好的自学方法和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因此,我在平时教学中就有意培养学生以下4种自学习惯:
1)养成不先预习不听课、不先复习不做作业的自学习惯。课前预习可使学生对新课有了大概了解,哪些难懂的地方需要在课堂上问老师也心中有数,这既提高了学生听课的效率,也提高了教师授课的针对性。课后及时复习不仅有利于对新知识的消化吸收和强化记忆,也有利于提高完成作业的效率。
2)养成勤查工具书的自学习惯。中学生物学教材中涉及到许多生物学理论、学说和定律,生物学现象,动植物和微生物名称、名词,生物学著作和生物学家等知识,由于在教材中没有做详细的注解,学生在自学中必然会遇到许多疑惑不解的名词术语,那么解决的最好办法就是查阅工具书。生物学工具书有《辞海》、《词典》、《百科全书》和《教学参考书》等,我鼓励学生购置备用。坚持使用工具书不仅能丰富生物学知识,还能克服不求甚解的毛病。
3)养成爱思考、爱质疑的自学习惯。“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我启发学生在自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疑点,敢于提出自己独立的见解。教会学生质疑不仅可调动学生自学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智慧潜力。边阅读边思考也有利于知识迁移。
4)养成博览群书的自学习惯。中学生单从课本中获取知识是很有限的,因此我引导学生要多读一些与生物科学有关的报刊和课外书籍,通过摘录、剪贴建立自己的“生物学资料库”。这不仅可扩大学生的科学视野,还能吸取更多的课外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生物教学中如何运用激励性评价
在生物教学中,灵活地运用激励性评价,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潜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地发展。结合初中生物新教材的教学实践,在运用激励性学生评价方面进行的探
讨。
1.有目的地激励学生
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教师应根据教学的目标和要求、教学内容、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学习的状况,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激励学生,让学生从内心体验成功,产生学习的动力。通常会有这种情况出现:学生进行某些生物探究实验时,实验方案设计很认真,但实验却失败了。这时,教师应正确地进行评价,做好引导,充分肯定他们在实验中积极认真的态度,同时和学生一起分析、找出原因,允许他们重做实验,直至成功。让学生感受教师的真心帮助,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同时,学生也认识到成功的取得是由于努力的结果,激发学生继续努力学习。在评价的过程中,应注意激励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条件,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不断反省、不断调整、不断超越自我。
2.公正地评价学生
不公平的评价会拉开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对教师产生隔阂、冷漠、消极甚至对抗的情绪。有时,还会引起班里的其他同学冷落、孤立被评价的学生,使学生受到精神上的伤害。所以,教师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偏爱优秀学生,不冷落后进生。而且,更应对后进生施以关爱,善于发现、赏识他们的闪光点,充分肯定他们所取得的点滴进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使之获得“我也行”的情感体验。
3.及时反馈评价信息
教育研究证明,信息反馈越及时,教育的效果就越好。为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评价一定要及时反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生物知识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及时的反馈,能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及时地发现错误,适时调整学习的方向,促进学生进一步学习。
王玉燕
2011.9.1
第三篇:教学内容与方法、手段改革情况
教学内容与方法、手段改革情况
综合英语是面向英语专业一年级到三年级开设的一门主干课,长期以来是外语专业主干课程之一。该课程原称英语精读,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教学观念从语言知识的灌输向听说读写语言能力的培养的转变,从注重语法向注重运用的转变,课程名称改为综合英语。综合英语课程是听说读写各项语言技能的综合,是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的综合,是语言与文化的综合,是语言学习与语言学习能力培养的综合。
自90年代以来,在历任课程负责人的不断努力下,从拟订课程建设方案着手,着眼长远的教学目标,尤其重视几大方面的建设工作:(1)教学大纲和“三基”方案的修订,使之符合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的要求,强调现代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探究学习能力的发展;(2)重视教材建设,多年来沿用以全国优秀教材(如北外出版的《大学英语》,李观仪主编的《新编英语教程》,何兆熊主编的《综合教程》等)为主要教材,辅以其他自编的活页教材,加上网上收集到的相关信息资源,充实了教学内容,增大了信息输入的数量与质量。(3)重视图书资料的建设。目前已有图书内容丰富、类别较多,其中,部颁教学大纲推荐的图书1000余册共学生借阅;专供教师借用的教学参考书、业务学习书100余册(教研室存书)以及学院资料室保存的30,000多册各类语言、文学原版书、工具书等;学术期刊达50多种。(4)注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遵循现代教学理念, 探讨综合英语教学模式,辅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投影仪、电脑等),帮助学生提高英语交际能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一二年级综合英语教学目的在于对学生进行全面、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他们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听、说、读、写、译),以及对基础语法和词汇的熟练掌握和正确运用,为进入高年级的学习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三四年级英语是一门训练学生综合英语技能尤其是阅读理解、语法修辞与写作能力的课程。课程通过阅读和分析内容广泛的材料,包括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语言、文学、教育、哲学等方面的名家作品,扩大学生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名篇的分析和欣赏能力、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巩固和提高学生英语语言技能。每课都应配有大量的相关练习,包括阅读理解、词汇研究、文体分析、中英互译和写作练习等,使学生的英语水平在质量上有较大的提高。
针对不同阶段,综合英语课堂教学内容、手段应作出相应调整。但是,两个阶段的授课都应遵循如下原则: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在教学中要开展以任务为中心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在加强基础训练的同时,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和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利用现有的图书资料和网上信息,获取知识,并使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各种能力。同时,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根据课文的不同体裁和难易程度,将其分成侧重点不同的四种类型:阅读理解、语言知识学习、对话交际、自主学习四种。
学习侧重阅读理解的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借助词典和参考资料初步阅读课文,划出疑点、难点;教师针对存在的疑点、难点重点讲解,扫除语言障碍;然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重新阅读课文,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评价文章的写作技巧;通过课后练习和补充练习使学生掌握课文中出现的基础知识,巩固课文中的重点词、短语和语法现象,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及在课文语境下的词语学习;课文讲解结束后提供一系列体裁相同的文章给学生阅读、讨论;及时评阅学生作业,反馈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并要求学生进行相应的提高整改训练。
侧重语言知识的学习,主要针对语言理解难度大的课文学习,分析语言的抽象、隐含、比喻等意义,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理解课文,以及与课文相关的哲学、心理学、文体等方面的知识。通过教师的讲解,启发学生理解和欣赏内容精深的课文,并掌握相应的语言知识。
对于侧重对话交际的课文的教学方法是,在帮助学生扫除语言障碍,基本掌握课文中的语言知识要点并完成课后练习后,扩展相关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课文中出现的常见短语和表达方式,并把课文改编成短剧由学生自编自演。有可能的话,提供相关的影视资料供学生观摩,模仿,反复训练。从而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模仿训练中更加熟练地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自主学习课文,根据学生水平和课文中出现的基础知识,提出自主学习的要求和目的,把学生分组,抽出相应时间,学生来讲解课文之后,由教师给以指导,并结合课后练习提出的要求开展讨论和辩论,检查自学效果。
1)课堂活动: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性,利用学生活动的环节,采用丰富多彩的方式,开展英文每日presentation、讨论、辩论、角色扮演、采访、背景知识展示与汇报、情景对话、话剧等课内实践活动。
2)第二课堂活动:指导成立英语学习兴趣小组;组织参与“莎翁杯”话剧比赛,CCTV风采大赛;每学期定时举办针对不同年级的竞赛等实践活动, 如一年级英文歌曲比赛, 英语书法比赛 , 口语比赛;二年级英语短剧、电影配音大赛、演讲比赛等。
3)暑期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检验个人所学知识的平台,是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调整学习方向和重点的好机会。
在教学过程中,力求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一切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从实际出发,寓培养能力于传授知识之中,加大语言训练力度。二年级积极进行课程教改,采用教师轮流上课制度,使人才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质量,收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有利于教师下一步开展综合英语教研项目。一年级的学生的背景知识课件展示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篇:改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改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精心设计快乐元素的课堂练习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摘要】:
课堂教学效率不是由单一因素决定的。课堂教学有四大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方法。这四大要素构成六种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教材的关系、教师与方法的关系、学生与教材的关系、学生与方法的关系、教材与方法的关系。这四大要素、六大关系的和谐,就是和谐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所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教学中,本人以“学生与教材的关系”作一个探讨研究,发现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极力创设一些快乐元素,则课堂气氛会相当活跃,学生探索欲望倍加强烈,便使课堂妙趣横生,其乐无穷,并且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创设快乐课堂是传授数学知识、培养数学能力、增效减负的关键。
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练习设计必须要以《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先进理念为指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提高课堂效益。【关键字】:练习快乐 高效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规定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师生对既定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这个定义有两方面的规定性:第一,时间的规定性。凡是效率问题都与时间挂钩,离开时间不能说明效率。我们提倡向课堂要质量是指向40分钟要质量,而不是向24小时要质量。第二,目标的规定性。凡是效率问题都要与目标挂钩,离开目标也无所谓效率。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要适度、明确并要告诉学生。只有学生清楚了一堂课的学习目标才能与教师积极配合,高效完成任务。
心理学家贝额和科温的研究证明:“愉快的情绪比痛苦的情绪对学生有着明显的优越性,它能引起和保持学生的兴趣,给大脑带来明晰的状态,适合于认知加工。而在不愉快的情绪状态下,情绪的作用表现为干扰,破坏认知活动的进行”。数学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内容比较抽象、枯燥,如果能在练习中渗透快乐元素,则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探索欲望强烈,便会妙趣横生,其乐无穷,并且令您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练习是学生学习的一项必要的实践活动,它应该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指导性的教学训练活动。因为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掌握教学情况,进行反馈调节的重要措施,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从生活的实际出发,大胆、创新地精心设计快乐的课堂练习,把数学知识融入到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信息、生活领域中去,拓宽学生的解题思维,提高解题能力。
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练习设计必须要以《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先进理念为指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提高课堂效益。
根据广大同行的经验成果以及笔者多年来的实践感受,以下谈谈如何精心设计快乐的课堂练习以达到高效益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精心设计快乐的导入练习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入练习是新授课的开端,是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的关键一环。导入练习不但为新旧知识做好沟通的桥梁还可以为新知识的迁移做好铺垫,而且好的导入练习会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这类练习一般要少而精,且必须紧扣教学内容。因此,设计时要讲求艺术性,要围绕重点进行设计,旨在分散难点,为实现旧知到新知的转化创造条件。如果能做到教学和游戏相结合,就能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不仅可以使学生对学习感到兴趣盎然,进而取得较好的课堂效率。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时,可创设童话般的情境:秋天来了,王大爷家的苹果树上结满了红彤彤的苹果(出示图片,苹果上写一些数学数字让学生找出他们的近似数,还有一些苹果上写着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式让学生估算结果),你们想不想品尝一下?然后老师对小朋友说:“但是王大爷只想请聪明的小朋友吃而已哦,他说只要你答对上面的问题,那个苹果就属于你,你们有信心尝到王大爷的苹果吗?”这样的导入练习设计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通过创设品尝王大爷的苹果活动的情境,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复习了找一个数的近似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为本节课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又例如,在教学《商不变性质》的导入:在羊村里,一只胖胖的小肥羊既贪吃又自作聪明。羊村长准备利用分青草的机会教育它。羊村长给每只羊准备了8捆青草,要求2天吃完。许多小羊都拍手表示满意,只有小肥羊说:“太少了,不够吃”。羊村长就分给他16捆青草,要求4天吃完。小肥羊还说不够,羊村长就分给小肥羊32捆青草,要求8天吃完,这时胖胖的小肥羊才满意。其他小羊们都在笑,胖胖小肥羊却觉得莫名其妙。这样创设快乐练习,寓知识于故事中,快速引入学习情境,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二、精心设计快乐的新课即时练习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不能很快并有效地把新知识消化掉,有时一节课包含着两至三个知识点,这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巩固新学的知识而又不容易和下一个知识点混淆,我们应该设计一些即时的练习,例如我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真分数和假分数》一课时,在教学完真分数的意义后设计了两道即时练习:
1、请你来当个小小法官,判断下面的分数是不是真分数?并说一说,你是14126513怎么判断的。、、、、、。
897165132、比一比谁写得又快又对,请你写出三个真分数并与你的同桌交流。接着教学完假分数的意义,学生明确了假分数的意义以后,我又设计了两题练一练:
1、请你来当个检查官,辨别一下下面哪些分数是假分数?哪些分数是真分48371024数?、、、、、、。
4773101162、请你写出三个分母是4的假分数,并在你的学习小组里交流交流。又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时,教学完例2分数基本性质的应用后,我设计了如下的即时练习:
看谁的脑筋转得快,请你的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使等式成立。33442 5515 2424 99 663232827273再如在教学《两步计算的解决问题》一课时,教学完例1连除的两步计算应用题后,马上出示以下的即时练习:
2台同样的抽水机,3小时可以浇地1.2公顷,1台抽水机每小时可以浇地多少公顷?
这些即时的练习既有知识点的呈现,又有快乐同享的渗透,使学生更快速、更有效地巩固所学的新知识和新本领。
三、精心设计快乐的新课巩固练习为了及时有效的巩固每节课所学的新知识,教师应根据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设计有针对性的快乐练习。在巩固的基础上,再根据新知识的特点适当设计一些变式练习和对比练习,同时教师也必须考虑练习的难度和层次性,要适合学生现有水平及兼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练习的设计应由易到难进行安排,应起到: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的同时又不至于因练习太易而失去认真练习的动力的作用。另外,课堂练习的设计如果不具有多样性、挑战性和趣味性,学生很难保持持久的兴趣。因此,设计课堂新课巩固练习除了要有针对性之外,还要在题型上力求多样性,例如填空、选择、判断、解答分别运用,另外还应注重实践、创造性,同时要将平淡乏味的数学问题置于有趣的问题情境之中,让学生在愉快而富有挑战性的情境下完成知识的构建。例如在教学《分数的产生和意义》的巩固练习,我是这样设计的: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运用大量生活中,学生熟悉的素材引起学生的兴趣)
2、判断下面的分数表示阴影对吗?对的就拍拍你的小手,错的就跺跺你的小脚。(图片略)
3214()()()()43263、涂一涂。(按分数把下面各图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35421
469354、填一填。用分数表示每幅图中每种图案的个数占全部的几分之几。(图片略)
红苹果: 黄苹果: 小鸡: 小鸭: 绿苹果: 小兔:
5、开动你的小脑筋。
又如在教学《因数与倍数》的课堂练习中,教师可设计如下的练习活动,寓知识于游戏之中。那样产生的无意识记的记忆效果往往比强记省劲得多:
1、抽奖游戏(学生从奖券里抽出一张,只要快速地说出奖卷里的两个数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就可以得到上面所写的奖品。)
16和2
4和24
72和8
20和5
2、抢答有奖游戏,下面的说法对吗?说出理由。(1)48是6的倍数。
(2)在13÷4=3……1中,13是4的倍数。
(3)因为3×6=18,所以18是倍数,3和6是因数。
3、找朋友。预先把写有2、6、18、24、36、48、27、30、72、40、54、144的卡片发给学生,然后请两个同学带着8的倍数和9的倍数的头饰,让拿着卡片的同学找自己的朋友。
4、比一比谁厉害。(答对一题得10分,答错不得分,上来提问的同学得30分,看谁得分最高,给他一个“数学王”的称号)
请学生任意写一个60以内的自然数(0除外),听老师说要求,所写的数符合要求的请举手,同桌互相检查。
①()是4的倍数,()是60的因数,()是5的倍数,()是36的因数。
②请一名学生模仿刚才老师的要求,继续练习。③想一想,应该提什么要求,让全班同学都能举手?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去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这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那么知识只能引起一种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劳。”这就告诉我们,要勇于打破传统的、机械的、枯燥乏味的练习形式。然而一个知识网络是由多个知识点连接而成的,因此我们设计练习时必须考虑到有没有覆盖到该节课的知识点,必须保证内容的完整性,技能的典型性,选题的针对性,力求少而精,克服随意性、盲目性,同时又要做到练、编、改的形式多样,增强练习的趣味性。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同一水平的练习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同一问题可能对于学困生来说比较难,而对于优秀学生来说则可能索然无味,因此,优质的快乐课堂练习的设计应具有差异性。优质的快乐课堂练习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需求,为所有学生的发展提供帮助,为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提供较大的选择空间。
对于学困生应设计坡度较小的基础题;对于中等生除了设计一些基础知识题外,还应考虑设计少量的发展题;对于优生,则应设计一些坡度较大,富有思考性的挑战题。例如:学习了简便算法中的乘法分配律后,我便设计了如下的三级练习:(知识的阶梯,看你能爬多高。)第一级,简便计算:(1)125×(8+10),(2)56×4+56×6,(3)101×17,(4)25×(4+40)。
第二级,简便计算:(1)99×68+68,(2)101×99—99。
第三级,简便计算:(1)39×24+62×24—24,(2)102×29+29—3×29。学困生要求做必须第一级的题目,可选做第二级的题;中等生要求必须做前二级题目,可选做第三级的题目;优等生要求三级的题目都要做。这样的练习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调动了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了成功的机会,真正体现了因材施教的目的。
四、精心设计快乐的拓展练习
每个学生由于知识水平不同,社会经历不同,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和把握也各不相同,基于这一认识,《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练习时,从练习内容的选取到练习形式的呈现都可能让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我们在教学时,应设计一些开放性的练习,给学生提供较为广阔的创造时空,激发求异思维。
例如我在网上看到有位教师在教学《角的认识》一课时,设计这样一道练习题:用三根小棒,你能摆出哪些图形,数一数,有几个角?
这道题的特点在于含有趣味性、实践性和开放性。这样的练习,既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又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一道实际问题,使学生密切了学习与生活的关系,同时因为这是一道解题策略开放的练习,因为摆的方法不同,摆出角的个数就不同,所以通过这道题的练习,既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又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而且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人人都有收获。
我们也应该多设计一些开发性习题,主要在于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变中求活,发展学生一题多解的能力。例如,在教学《口算除法》时可设计这样的拓展练习:在()里填上合适的数。(除数为整十数)
240÷()=6()÷20=5 252÷()≈5 358÷()≈()()÷()=4()÷()=()设计练习时,有意识地设计一些能开拓学生思路的,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不同解决问题策略的,或者设计一些条件多余的,或者答案不唯一的开放题。有利于不同水平学生展开发散思维,有利于学生标新立异,大胆创新,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
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元、角、分》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次开放性活动练习:在课室的一角创设了一个商店的场景,摆出各种各样的商品供学生购买,设定给每位生准备一定钱数(例如每人5元),4人为一小组,每组的同学要商量如何买才比较合理而又能称心如意地花完手上的钱。这一过程中,一要算好总价,二要注意数量,三要注意品种,对一年级学生而言,应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但由于教师创设了具体的购物情境,新颖独特,如临其境,学生兴致黯然,学生心情激动,思维活跃,兴趣大增,又有群体合作,创新的火花自然激发,因此每一小组完成得都非常出色。由此可见,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一个广阔、开放、有趣的练习空间和时间,既能使学生在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又能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创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设计快乐的练习实践证明:学生确实学得轻松愉快,有滋有味,入情入境,同时也能激发他们学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课后积极主动与教师交流,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学习成绩与数学素养得到不断地提高。例如,去年毕业的锡昌、长春和现在五(1)班的展鹏、志恩、五(2)班的炜杰、仕良、春明……这些学生在我接班时成绩都比较差,对数学产生了一种厌恶和抗拒的心理,但经过半个学期的快乐练习后,渐渐地,他们上课能积极地把小手举起来回答问题了,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到了学期末,他们由一个后进生,摇身变成了中上水平的学生。现在,每当我站在课室门口,看到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和张张可爱的笑脸,我就知道自己所走的“快乐练习”的方法是对的,让我更坚定了精心设计快乐的课堂练习信心,相信只要我们把数学知识融入到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信息、生活领域中去,不断拓宽学生的解题思维,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就会得到大大的提高。
第五篇:研究与方法1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一般原理:
三个基本要素:现象与客观事实,科学理论(理论是对教育本质的理性认识,有一系列概念和原理构成的抽象体系),方法与技术。古希腊伟大思想家,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形式上建立了科学方法论。第二个时期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以分析为主的发展时期。弗兰西斯〃培根,作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笛卡尔,被称为西方理性主义的创始人。第三时期是系统综合时期,起于20世纪初发展至今。教育研究方法从哲学方法中分化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专门研究领域,以教育研究方法本身研究对象,他意味着人们认识的深化。按研究目的分:基础研究(探索和创新知识,扩展和完善理论),应用研究(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发展性研究(“如何改进”),比较与评价研究(通过收集和分析材料数据,判断),预测研究(“将会怎样”)按研究方法分:历史研究“过去是怎样的”,描述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以及测验验证或回答有关现实问题),相关于比较研究,实验研究,理论研究。四个不同水平:直觉观察水平(发生了什么),探究原因水平(为什么会发生),迁移推广水平“不同环境下降发生同样想象吗?”
教育科学研究的构思与设计
基本要求:问题必须有价值(不仅具有好的学术效益,理论价值,而且有高的社会效益应用价值),问题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问题必须具体明确,要有新颖有独创性,有可行性“文献”最早见《论语》文献的三种等级:一次文献,包括专著论文调查报告原创文献(有创造性很高的直接参考和借鉴使用价值),二,加工整理是指传统条理化的检索兴文献(题目书目索引和文摘),三是在二次文献基础上。检索文献步骤:分析和准备阶段,搜索阶段,加工阶段。正文部分 是文献综述报告的主体部分。除少数情况条查研究样本不能少于100,比价满意样本每组至少30.教育科学研究的历史研究
基本特点:历史性,具体性,历史研究是以逻辑分析法为主。适用范围:对某一时期教育发展情况,历史上的,教育流派教育司炒的分析研究,制度如法令,外国教育状况,开拓新的教育研究领域。搜集、分析与鉴别时聊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历史事件与历史过程发展规律的揭示是历史研究的核心。分析方法:历史的,逻辑的,阶级的。考证与评价过程:外部评论(真伪与真实性),内部(客观可靠真确)
教育科学研究的观察研究
从观察的系统性来看,观察法可分为日常观察和科学观察观察类型:自然情景中的和实验室中的观察,直接和间接观察,参与性于非参与性观察。描述记录分三种:日记,轶事,连续记录法。取样记录方法:时间,活动,事件取样。
教育科学研究的调查研究
1864年英国费舍便指出世界上第一个成绩测验量表。研究特点:调查对象的广泛性,手段的多样性,方法的可操作和实用性,结果的延时性。类型:普遍、抽样、个案调查(按选择范围划分的),现状、相关、发展、预测调查(目的来分),问卷、访谈、测量、调查表法(手段来分)。调查实施是整个调查工作的中心环节。特点:调查过程的标准化,调查形式的匿名性,调查范围广效率高。文体形式:开放封闭、半封闭。访谈调查的类型:结构性和非结构性调查,一次性和重复性,个别和集体访谈调查。测量调查分类:定名测量(简单的数值化性食物数量大小的含义),定序测量(依次排列进行比较分类,具有等级性和序列性特点),定距测量(用数值表示事物之间差异大小),比率测量(最高层次包含前三个特点,是与定距测量区别的唯一标准)。效度:是反映测量结果与测量所要达到的目标二者之间相符合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