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时间:2019-05-15 04:58: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做好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衔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做好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第一篇:如何做好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如何做好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从幼儿园到小学,是儿童成长的一次飞跃,做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帮助孩子顺利地幸福地走

好这一步,对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十分关注幼小衔接,家长关注之心更加迫切,特别是到了大班下学期,家长要求幼儿园教拼音、学算术,恨不得把小学的书拿来让他的孩子先学。的确,作为家长,孩子要参加各小学设置的种种面试,他们总担心自己的孩子知识不够,所以大半的孩子已经开始面对升学压力。根据我的一点现有经验,我觉得现在的孩子,知识的储备已经相当丰富,需要提高的是生活自理能力和学习习惯的训练。如自己会根据需要每天整理好自己的书包,保管好自己的文具用品,学习上主要是有倾听能力,书写方面主要是练习笔画,书写的姿势,而不是写字。

那么如何让幼儿愉快进入小学,自信独立地面对小学生活呢?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呢?

一、正确认识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差异

我们有必要先分析一下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不同。幼儿园与小学都是育人机构,在促进儿童成长与发展上总的目标是一致的,但它的具体目标要求、教育方式、管理方法确实有着很大的差别。

1、生活环境的变化。幼儿园的活动室,一般布置得美观、形象和富有情趣,不仅有丰富的物质环境,而且包括和谐的心理环境。而小学教育只有桌椅,固定的座位对幼儿缺乏吸引力,而操场上的运动器械低年级享用机会较少,必然使幼儿感到枯燥。

2、工作任务不同。幼儿园是生活保育与教育教学并重,小学则是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幼儿园除了对儿童进行培养习惯和传授知识外,有相对周全的生活保育,要管孩子吃、喝、拉、撒、睡,配备有专门的生活老师。到了小学,基本上没有生活保育方面的服务。对学生生活关心机会较少,师生个别接触时间少,新入学的幼儿可能感到压抑和生疏。小学主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主要致力于向孩子传授知识、培养习惯、训练能力、发展身心。

3、教学方式方法有所不同。幼儿园针对幼儿的好动爱玩的特点,主要采取玩中学、学中玩的游戏性教学方式,大多教育教学寓于各类活泼、自由的游戏之中。小学则采用相对严肃的课堂教学,尽管这种课堂教学中有时也运用游戏的手段,但只是作为辅助性方法。

4、对孩子的学习要求不同。在幼儿园里,主要在玩中、游戏中开发孩子的智力,培养孩子的习惯,孩子没有硬性任务,不存在课业负担。到了小学,孩子开始有了硬性的任务,老师每天要传授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知识内容。孩子必须学习掌握这些知识,每天要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

5、对孩子的生活要求不同。幼儿园里,因年龄原因,孩子的依赖性很强,孩子吃饭、穿衣、上厕所、上学整理学习文具都依赖家长或老师完成。到了小学,要求孩子在生活上减少对别人的依赖,要求有更强的独立性。如独立上学、自己整理文具、课间自己知道上厕所。

二、刚入学的小学生不适应现象列举

因为小学与幼儿园存在以上诸差异,一些已经习惯了幼儿园生活的孩子在刚进入小学时,表现出不适应,常见情形有以下几种:

1、生物钟紊乱。指一时不能适应学校的作息时间。“生物钟”失调是假期后所有孩子最为集中的表现之一。一般孩子晚睡晚起,晚上与大人一起玩到很晚,早上自然起不来,精神不好,入学后,生物钟没有调整过来,对学校生活不适应。

2、孤独感。刚入学的孩子,特别易产生“孤独感”。这是因为以前熟悉的环境与现在所面对的教室差别大,以前的好朋友、好伙伴不见了踪影,老师也换成了新面孔,如果孩子本身性格比较内向,就会表现出不合群现象,孩子的内心很孤独。再加上有些孩子自私小气,自然少了许多朋友,一时感觉非常孤独。

3、畏难情绪。因幼儿园与小学正规教学有很大不同,孩子入学后需听懂老师上课传授的知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这是硬性任务,与幼儿园凭兴趣选择喜欢的课程完全不同,有的孩子理解能力、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差一些,就会觉得课程困难,无法接受,从而产生畏难厌学的心理。

4、坐不住。

幼儿园的教育方法与学校是截然不同。小学是学校的管理方式,班里学生人数多,课节时间长,要求坐端认真听讲,而对幼儿园“自由”惯了的孩子来说,是坐不住的,这是一多半孩子上小学的共同特征。

5、自理能力差

不会整理文具、削铅笔、忘记带书本、作业、不会做清洁,下课忘了上厕所尿湿裤子,不敢独自上学、回家等。

三、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1、适时调整孩子的生物钟

科学合理安排孩子生活。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早睡早起,有条件的还可安排午睡,体质弱的孩子下午放学后,应让他小睡一会儿,以缓解疲劳。这样就能调整好孩子的生物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2、激发孩子对校园的向往之情

孩子在进入小学前,既有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为马上成为小学生而感到兴奋,同时也担心上了小学后老师要求严、受拘束、有作业任务而产生恐惧畏难心理,家长和老师都要注意保护和放大儿童前一种心理,让孩子在兴奋与期待中开始小学生活。一般说来,孩子到了六、七岁的年龄,心理和身体各个方面都基本上具备了接受小学教育的条件。这一阶段,由于环境、家庭、学校的影响,儿童开始羡慕小学生的生活,羡慕新书本、新书包、新铅笔盒,羡慕红领巾等。儿童心理的发展和客观环境的影响,使他们产生了上学读书的强烈愿望,时时刻刻流露出要成为一名小学生的美好心情。此时,作为家长应该细心体察孩子的情绪和心态,和孩子一道,以满腔热情来迎接他们的新生活。比如,夫妇俩一起带着孩子去挑选孩子自己喜欢的书包及文具,故意用羡慕的口吻对孩子说:“田田长大了,真了不起,马上就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让孩子产生当小学生的光荣感、自豪感。

再如,利用节假日或散步的机会,带着孩子到校园转一转,熟悉熟悉环境,乘机诱导孩子:“这所学校多美丽,多干净!这里的老师可有学问啦,他们教小朋友认字、数数、唱歌、跳舞、学知识。在这里读书,你也会跟小哥哥、小姐姐一样变得更加聪明、能干。”

再如,当孩子拿着书,缠着你讲故事时,你乘机告诉他:“等你上学了,自己就能读故事了。到那时,你就可以当爸爸、妈妈的老师,可以讲故事给爸爸、妈妈听了。”以此来培养孩子对学校的向往之情和渴望获得知识的热情。千万不要随便吓唬孩子:“你再调皮,等上了学,让老师好好整你!”等等,诸如此类的语言会使孩子未入学校就产生恐惧感,容易形成心理障碍。家长不要对孩子说上学后作业多的话,那样容易加强孩子产生恐惧、畏难心理,而应该让孩子轻松地没有负担的步入小学。同时在初入学时老师也要注意不留作业或少留作业,给孩子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

3、培养孩子自理能力

孩子上了小学,许多事情都得自己承担。比如:整理书包,值日时要求孩子扫地、抹桌;学会自己上厕所等,有意识地训练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事要教孩子做,针对孩子在校情况进行模拟训练。如:在家扫地抹桌子,提前整理书包、削铅笔,自己穿衣洗漱,教孩子怎样过马路等为上学做准备。

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人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九十年代初,中国和日本曾共同举办了一次中日学生夏令营活动,活动中,中国儿童暴露出的最大弱点是生活能力差。一时间,日本新闻媒体便大肆鼓吹日本学生在二十一世纪将战胜中国学生,贬低中国学生的能力和德行。姑且不管日本人贬低中国学生的动机是什么,但这一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家长和老师的深思。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能力的发展有一个关键期,在关键期内,儿童的能力易于养成,过了培养期,儿童能力的培养就显得特别困难。我们常常看到一些父母,孩子上学了,还要一口一口给他喂饭;作业做完了,总是亲自帮他订正错误;进出门总是帮着孩子整理书包。只要孩子存在的地方,就有父母的身影。如此这般,做父母的的确很辛苦,可孩子却越养越无能了。

我们知道,孩子在幼儿园里,过的是一种集体生活,整天都有老师跟班,生活上遇到困难,如穿衣服、系鞋带等,会及时得到老师的及时帮助。进入小学后,孩子过的是种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活,像系鞋带,上厕所,准备学习用品等问题,都得靠孩子自己,孩子动作慢,能力差,势必会影响他的学习。我从多年带班的实践中发现,小学阶段,学习成绩优秀的总是那些能力强的学生

d、可见,为了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管理,建议家长们记住孩子能做和应该做的事情,应让孩子自己去做。家长要帮助他们在实际行动中克服困难,而不要代替他们克服困难,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要不断给予鼓舞,使其具有较强的信心和决心,以至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此外,还要在克服困难的方法和技术上给予适当的指导,让孩子掌握克服困难的技巧,少走弯路。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应该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如:留给儿童一片自己的小天地,指导他学会收拾自己小天地中的器物,学会穿衣、洗脸、叠被、整理房间、端饭、擦桌子、扫地等小事。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4、家长应全面及时地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和孩子入学在校表现。

a、幼儿教育是在游戏和活动中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学方式表现出很强的趣味性,容易吸引孩子,而小学教育是有一定的教学任务的,教师是有系统、有步骤地进行教学的,与幼儿园教育相比,知识性较强。刚入小学的孩子心理上的幼稚性,依赖性,行为上的无意性仍然很突出,不能很快地适应小学生活,给学习带来一些困难。例如,我们发现有这样一些学生,刚入学几天,因好奇心强,上学特别积极,浑身是劲,可是没过多久,热情就冷淡了,特别想念幼儿园,哭着要上幼儿园,不愿意上学,这就是我们小学教育中常见的“恋园”现象。“恋园”现象表明这部分孩子不能很好地适应小学生的学习生活,还在怀念幼儿园的生活方式。此时,做家长的千万不要置之不理,或者把孩子大骂一顿,而应该关心孩子,关注孩子的点滴变化,静心耐心教育、引导孩子,从心理上和思想上与孩子取得沟通,帮助孩子调整心态,调节生活规律。可以带他去幼儿园看看,请教过他的幼儿园老师做做思想工作;可以跟孩子谈谈心,了解他遇到的困难,帮他解决困难;还可以讲讲身边同龄孩子的故事,或者童话故事,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增强信心。

b、了解孩子是教好孩子的前提,千万不要以为孩子入了学就把一切交给了老师。了解的方法有:多与孩子谈心,了解孩子在校的生活;观察孩子学习(作业)、生活表现,从中发现问题;与孩子的同学、朋友交谈,更可以了解一些真实的情况;与孩子的老师常沟通,以全面了解孩子的情况;看孩子的书包和衣袋,常能发现孩子的“小秘密”。如“小纸条”、“小石子”、„„可获得不少信息,推测孩子对什么游戏感兴趣,可看到好久不见的测试卷、作业本,才知道孩子不敢给父母看,还可看书包里有没有不该属于孩子的东西等。

5、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离开幼儿园,走进小学,孩子更多面对的是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会遇到很多不安全因素。家长、老师就更应该教孩子很好地保护自己,例如告诉孩子,不随便与陌生人说话,遇到困难如何求助等等。另外,还要教育他们懂得和遵守交通规则,注意自我安全。

6、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幼儿进入小学后,接触新的环境、新的老师、新的伙伴,就需要幼儿重新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接受新老师,认识交往新朋友,能否尽快融入新集体,与老师同学友好相处,需要一定的与人交往能力,对交往能力强的幼儿来说,不算什么难题,而对那些性格内向、交往能力差的幼儿或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来说,若处理不当,就容易与同伴之间产生矛盾与冲突,从而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因此,老师和家长应特别注重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例如:教幼儿学会礼貌、谦让,不与小伙伴争抢玩具等等,让孩子学会吃亏,不为小事斤斤计较,有利于形成人际关系的良好氛围,以逐步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四、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又问:“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这位学者的回答,代表了与会科学家的普遍看法。科学家认为终生所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是幼儿园老师给他们培养的良好习惯。英国培根一生成就斐然。他在谈到习惯时深有感触地说:“习惯真是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习惯是行为的自动化,不需要特别的意志努力,不需要别人的监控,在什么情况下按计划规则去行动,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

国内外教学研究统计资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主要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位置,古今中外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者,无一不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连智力超群的科大少年班的学生,谈到成绩优异的原因时,都强调有良好的学习习惯。13岁进入科技大学的少年大学生周峰,认为成功的秘诀就是从小养成了认识汉字,记忆英语单词,都是每天10个,即使走亲访友时也不间断。这样一年3000多个英语单词。这是他量化的学习习惯。该学习的时候就一心一意学习,该玩时就轻轻松松地玩儿,自觉性极强,从不需要别人提醒,更不需要别人强制。他听英语广播是英语一到点极时打开收音机,定时的学习习惯。学习时总是全神贯注,思想从不开小差,精神略有溜号,极时做出调整。这是他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

这里只谈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浓厚的学习兴趣、正确的学习方法一样,在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孩子一旦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受益终身。

1、养成课前准备的好习惯

告诉孩子,上课之前要打铃,第一次是预备铃,听到预备铃,要赶紧进教室,把上课用的书、本子、笔拿好,并摆放整齐,不用的东西,不要放在桌上,然后,安安静静的坐着等老师来上课。打了上课铃,老师就要给小朋友们上课了。上课前,家长可在家进行模拟表演。

2、养成正确的坐写姿势

正确的坐姿应该是:身子上半部坐直、头部端正,目视前方,两手随意放在身体两侧,两腿平放,胸膛挺起。告诉他们,不要趴在桌上,或者翘脚架腿。因为良好的坐姿有利于骨骼生长,有利于身体健康。

我们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提前教孩子认字、写字,往往忽视了孩子写字的姿势。“先入为主”,坏习惯形成了,就很难纠正。错误的写字方法,既影响字体美观,又影响写字速度,还影响孩子的小肌肉和骨骼的发育。

正确的写字姿势包括三方面:①坐姿正确,做到“身正、肩平、两臂开、足安放”,即身体直,头正,肩平,腿平。②执笔姿势正确,大拇指和食指夹住笔杆,其余三指托住,笔杆向后稍斜,靠在虎口处。③做到:“三个一”:即离书本一尽;胸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

在这里谈写字的姿势,一是为了让家长指导监督孩子书写姿势是否正确;二是可适当提前锻炼孩子手指的灵活度和力度,使孩子入学后能更快的进入写字状态(如:写字、做家务、锻炼手指灵活度的游戏等)。

3、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坚持读课外书)

要防止三种读书现象。一是:“念经书”,就是眼睛看着别处,和尚念经似的,有口无心;二是“看时书”,就是读书时老是看时间,你让我读半小时,我就读半小时,看看时间到了没有;三是“数量书”,就是以读书遍数为标准,你让我读三遍,我就读三遍,读一遍数一遍。这三种读书都是没有质量的读书。

教育孩子读书时要做到“三到”:眼到、口到、心到,也就是边读,边看、边思考。低年级课文大多图文并茂,读读课文,看看图,图文对照想一想,读书就有效率,有质量。一二年级读书要以朗读为主,用普通话朗读,口齿要清楚,声音要响亮,不漏字、添字,不读错字,不读破句子。读完之后,家长可以提几个简单的问题让孩子回答,检测其读书的质量。长期培养,可以提高孩子对语言感受的敏锐性。

4、养成认真倾听、专心学习的习惯(坐得住、专门书房、不陪读提高效率)

5、认真思考、克服困难的习惯

6、讲究学习卫生的习惯(克服有劳无逸、躺着看书、边走路边看书边思考)

有些家长一味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习习惯的养成,重视学习成绩重视分数本身没有错,很多人说那是应试教育的必然结晶,可现在搞的素质教育同样也需要成绩,也要看分数。但我们要说分数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当孩子在生活中、在学习中,学会了怎样做人,学会了学习,掌握了学习方法,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具有了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动手实践的能力,是不愁孩子学不到知识,暂时没学好,只要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落下的知识是能够补回来的。众所周知,许多学历不高的人在商界里发达,其生存的能力,创造社会价值的能力,不比当年学习好的人差,甚至超过了好几倍,有当年学习好的学生走上社会后成绩平平的比比皆是;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身上都可以找到影子。作为家长,我们只有教我们的孩子做人的道理、学习的方法、生存的本领、鼓励孩子有积极思考积极实践勇于创新的愿望,养成良好的习惯,具有坚定的信心、丰富的情感、顽强的毅力,那没有什么本领你的孩子学不到学不会的。

有人说,儿童的心田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种了一种思想,便会有行为的收获,播种了行为,便会有习惯的收获,播种了习惯便会有品德的收获,播种了品德,便会有命运的收获。也有人说,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些话似乎有些绝对,但良好的习惯对人生的确太重要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人,要比那种没有养成良好习惯的人以及养成不良习惯的人具有较大的潜在能量。

第二篇:如何做好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

幼小衔接交流

一、生活作息

首先,我们来谈一谈关于孩子的生活作息习惯。现在马上要进入小学的孩子,处在身体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期,必须保证每天至少10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早晨上学要求七点左右起床,那么,晚上9点钟之前就必须要上床了。建议大家试一试使用闹钟叫醒,形成条件反射,学会自己起床。

在小学生活中还有一样要教给孩子的,就是课间上厕所:孩子要懂得合理安排课间十分钟,先上厕所,再准备下节课的东西,最后才是玩,以免影响下一节课的学习。

孩子中午就餐在学校:我现在观察到的一些现状是:有个别的孩子吃饭动作慢、挑食,结果到了午餐结束时间还没有吃完。下午一放学呢,一出校门就要吃零食,嚷着饿,这样呢,对孩子的身体发育肯定会有影响,所以,在家里,要训练孩子不挑食,自己吃,规定合理的吃饭时间,更不要再喂了。

接下来,说一说培养生活自理能力。有很多一年级的小朋友,不会整理文具,书包一团糟,所有东西挤在一起,书本,文具,玩具,塞得乱七八糟,上课的时候忘带书,忘记带笔,放学回到家找不到作业本。而且,这种现象会一直持续到他上中年级,甚至五六年级还这样。孩子丢三拉四,其原因,是他自己没有整理过,不会整理。这些,都需要我们现在先提前进行训练。

应该进行哪些训练呢?现在提倡的是——孩子进行自我管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包办。比如:自己叠衣服,衣服脱下来,要放在固定的位置,自己穿衣。自己收拾学具,整理书包,系鞋带,自己洗澡。自己独立睡觉。还有,就是训练孩子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适应学校劳动要求,在学校孩子要做值日,那么先做一做家中清洁,扫扫地,倒倒垃圾等,还有比如学习收拾自己的床铺。有一个老校长曾经给一年级新入学的孩子提过这样一个要求:每个人上学期间,要有两双袜子,每天回家要洗袜子。第二天要穿一双干净的袜子来上学。他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养成爱干家务的习惯,对孩子的人生是很有意义的。凡是孩子能做到的事情,大人尽量不要替他去做。孩子进一步,大人退一步,这就叫成长。其实,孩子并不是坐着等吃才快乐,他们天生就有一种参与的欲望,重要的是让他们从小习惯于参与体验,体验到劳动、照顾他人的快乐。关于这一点,要注意家庭成员要统一意见,不能说,爸爸妈妈要求他自己做,爷爷奶奶又舍不得,来插手帮忙,这样孩子就没有办法形成自理能力了。

二、学会与人交流沟通

下面给大家交流的是,教会孩子与人交流沟通。进入一个新的班级,家长要鼓励孩子认识新朋友。学会跟小朋友分享,互相帮助。尽快融入班集体当中,成为班集体的主人。小学老师没有一直守在学生身边,有的情况,如果孩子自己不讲,老师不容易发现。比如,下雨天,孩子在操场跌一跤,衣服不小心打湿了,上厕所裤子弄脏了,需要家长送衣服到学校,以免感冒生病。要请老师与家长联系,不要闷着不说。或者上课期间,身体不舒服,发烧、肚疼等等,要及时给老师讲,让家长来学校接去医院。有小朋友欺负了,要勇于提出来,让老师教育。

三、学习习惯的培养

接下来,我们谈谈学习习惯的培养。

1、学会倾听

有个别的小朋友,课堂上老师提问话没说完,就开始抢答,插嘴打断老师讲课。表面看孩子反映快,聪明,但实际存在的问题是不会专注,不会倾听,也没有礼貌。平时与孩子讲话就要有意识地训练,先听完再发言。你自己听孩子讲话也是一样,孩子要给你说什么,你等他说完了你再说。你对他的尊重、礼貌他会有感受,这样潜移默化,他就慢慢养成倾听的习惯了。或者,下次他再不认真听别人讲话的时候你给他提出来他才会心服口服。

2、注意力

有老师给家长说,你的小孩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搞小动作。家长一看,孩子回家做作业拖沓,边做边玩,一个把小时的作业做到三更半夜,一会要喝水,一会儿要上厕所,一会儿发呆„„这些现象的根源,就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情不专注。

有哪些因素会造成孩子注意力的不集中呢?我们首先来看看学具的准备,有很多孩子文具盒,外形上看是非常酷的卡通形象,或是一辆什么名车造型等等,按开不同的按钮弹开,功能也非常多,家长出于对孩子的爱,想给他用最高级的文具,而这样的文具一来到课堂上就成了玩具。孩子被新奇的玩具吸引,就忘记听课这件事了。一些铅笔、橡皮也同样如此。所以应该尽量选择朴素的文具,避免花哨。

另外,家庭中是否也有一些让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诱因呢?

比如,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客厅里开着电视,父母电脑声响大,或者有人正在打牌,这些都是分散孩子的注意力的原因。

我有一个学生,上课老是坐不住,不是和旁边的同学讲话,就是搞小动作,作业也完成得差。后来才知道,她爷爷是个电视迷,成天把电视开着。老人家耳朵听力又不大好,必须开得很大声。这个小朋友从幼儿时期开始就一直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不管是玩玩具还是看书都这样,甚至吃饭都是端着碗站在电视机跟前。做作业、读课文的时候,也是侧着耳朵在自己书房里偷偷地听。后来家里的人认识到了这个事情的严重性,跟老人家商量,老人家做出了让步,孩子做作业和叫饭这两个时段以及睡觉后就不开电视了。这个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上课的注意力果然集中多了,作业的质量也提高了。

孩子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也千万不要打断。如他在画画、玩玩具、搭积木时,我们的家长一会问他要不要喝水,一会儿问他要不要吃水果等等,孩子的专心就这样被打破,也会影响他的注意力。

孩子做作业、看课外书的时候,学习的空间要固定,安静,尽量安排单独的房间,并且有固定书桌椅,不能放玩具在旁边,以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保持的时间为15-20分钟左右,半小时就很棒,但这不是人人能达到的。如果发现孩子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可以进行一下有针对的训练。有家长曾经这样尝试过。

训练方法,每天回家20-30分钟时间,只做一件事,或者写字,或者画画,或者看书„„在此期间,孩子不能做其他任何事情。如果要喝水、上厕所之类的,先解决,再开始计时。这样渐渐与课堂的40分钟接轨。

如果孩子注意力经过训练还是存在问题,家长要思考:是不是健康问题。现在有很多的案例,是关于少儿血铅中毒的,也就是血液当中的铅元素超标造成的孩子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现在汽车排放的尾气铅超标,孩子呼吸容易受影响,还要平时玩的玩具,如果手摸了又放进嘴里甚至直接用嘴啃等等,都有可能。我们有的孩子,在查出来这个问题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就恢复了,注意力能够集中了。相反,如果长期没有理会,甚至会使智力受到影响。家长在去做儿保的时候,也可以顺便查一查这一个指标。

另外,糖和含咖啡因的食物,也会引起孩子的精神亢奋,多动,要尽量少吃。

3.作业的问题

除了注意力的问题以外,孩子做作业当中的拖拉也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有这样一个例子:下午放学回家,孩子放下书包就做作业。当孩子高兴地说:“哦,作业写完了,可以玩啦!”父母说:“真不错,好的,我再给你出10道题。”如果这样鞭打快牛,孩子就明白了:“哦,早写完了没用,写得越慢越好。”于是,孩子就有可能养成写作业磨蹭的坏习惯。

当然,之前所讲到的注意力不集中、贪玩等坏习惯,才是孩子拖拉的主要原因。

有的家长说:“我一直陪在孩子身边做作业,这孩子就是粗心大意。每次都要错很多。”经过我的了解,发现他是怎么陪的呢?一遇到孩子做错了,他马上纠正,不给孩子思考的空间,结果孩子形成的思维的惰性,不会仔细,不会专心,形成的依赖。所以,作业家长一定要检查,但要让孩子自己找错处,自己去更改。家长还可以形成奖惩机制,比如制一张表,如果一次性全对,给画颗星,多少星就给奖品;相反,就扣除星星,作为惩罚,可以不让看电视,不给买玩具等等。

一旦发现磨蹭,首先要和孩子约定好睡眠的时间,一般孩子晚上八九点睡觉。到了睡觉时间,哪怕作业没写完也不许写了。第二天自己去接受老师的批评,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让孩子对自己负责。

4、在低年级,要求特别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书写习惯。

A家长注意孩子写字的坐姿。写字习惯一旦养成,很难改变。而老师在学校不可能一直纠正提醒。正确的写字姿势是:正确的写字姿势是:上身坐正,两肩齐平;头正,稍向前倾;背直,胸挺起,胸口离桌沿一拳左右;两脚平放在地上与肩同宽;左右两臂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纸,右手执笔。眼睛与纸面的距离应保持在一尺左右。

书写的姿势对于练习写字非常重要。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仅能保证书写自如,减轻疲劳,提高书写水平,而且还能促进少年儿童身体的正常发育,预防近视、斜视、脊椎弯曲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因此,必须引起重视。

B执笔方法正确与否,关系到笔的控制能力,运笔的灵活性,书写的速度,直接影响书写的效果。良好的执笔方法必须从小培养,否则,一旦形成习惯,纠正起来很难。正确的执笔方法,应采用三指执笔法。具体要求是:右手执笔,大拇指、食指、中指分别从三个方向捏住离笔尖3厘米左右的笔杆下端。食指稍前,大拇指稍后,中指在内侧抵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依次自然地放在中指的下方并向手心弯曲。笔杆上端斜靠在食指的最高骨处,笔杆和纸面呈50。左右。执笔要做到“指实掌虚”,就是手指握笔要实,掌心要空,这样书写起来才能灵活运笔。

C汉字笔顺也很关键:我们只教最简单的字,掌握笔顺的基本规律,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先横后竖,先撇后捺。拿不准的查了资料确定了以后再教,因为一旦形成倒笔画无法纠正。有的家长说,笔顺乱一下没什么,反正还是这个字。但是我们发现,笔顺的错误会大大增加孩子在识字、写字当中错别字的机率。汉字当中的部首偏旁组合特别多,在一二年级学这个字的时候是错误的,到了六年级毕业时,他还会把这个字写错。甚至长大成人都没能改正过来。

D、基本的写字姿势笔顺要教,但是小朋友现阶段应该多认少写。孩子骨骼发育不完善。现阶段只教写简单的汉字和数字即可,并且时间不能过长,量也不能大,每次写上一排两排就行了,但一定要要求工整,形成良好的习惯。

5、说到做计划,不一定是只是大人的事,教会孩子做一个有计划的人,也是一种良好习惯的培养。每天放学回家,有很多事情要做,作业、玩耍、晚餐、看动画片或者课外书„„孩子应该首要完成学习任务。我们可以与孩子共同制定回家后的计划,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几点睡觉。然后按照他自己的计划完成。家长的任务是监督计划的完成,贵在坚持。孙云晓老师说:“在我看来,习惯培养的起点是与儿童商量。尊重孩子,让孩子参与选择和决定,这是习惯培养的最低起点。”

四 家长的榜样与示范

无论培养什么样的习惯,身教重于言传,这是我们大家都深有体会的。

1、有的家长对我说:哎呀,孩子只听老师的,不听家长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经常没有说到做到。

例如,对孩子学习上提出了要求,你要把字写好,你要每天读半小时课外书,你做作业不能马虎„„规定有了,却没有监督,想起了管一下,工作忙起来就不管,结果孩子是趁机贪玩去了。又比如,我们要求孩子阅读,看课外书,但他自己从来不看;让小孩子不看动画片,他自己看电视的时候却很大声„„

还有,家长答应的奖励不兑现,本来说好,如果你这次考试如何,我就要奖励什么,家长给忘了。下次,家长说不能做什么什么,孩子做了,可是该惩罚时未惩罚,这样一来,就渐渐地失去了孩子的信任。

所以,家长没有制定让孩子信服并且畏惧的规矩,没有坚持执行,孩子就觉得可以不听了。

相反,在学校里呢,老师说的话都是要兑现的,这个行为会得到表扬,老师会当着大家表扬,这个行为是错误的,老师会严厉批评。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及时的评价,是小朋友听老师话的主要原因。

家长太唠叨,特别是孩子在专心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也是孩子不听话的主因。一位著名的儿科医生说,对人讲话重复三遍就是折磨。你说得太多了,孩子就产生了逆反心理,偏不给你这样做。我们现在班上,二年级,有一个叫黄XX的小朋友,经常作业质量差,动作慢,我把他留下来,请家长来守着做。我在旁边一观察,发现问题出在妈妈身上。这位妈妈年龄比较大了。孩子拿出准备做的作业,妈妈就先噼里啪啦训斥一顿,然后不停地催促孩子快做,说:“在家里就天天给你说,时间不等人,时间不等人,你老是不听!”结果孩子满脸不耐烦,动作越做越慢。过了一会儿,她又翻出孩子书包里的数学书,发现黑板上恰恰有当天讲的题,孩子书上又是空白,啪,把书拍到桌子上,问:“你今天上数学课在做啥?为什么老师讲的题你又没做?”孩子于是又拿起数学书来写„„大家看,孩子在做一件事的时候,这位家长旁边一直唠叨,打断孩子,结果这个孩子越来越拖,越来越懒散,原因就在妈妈身上。

2、在餐桌上,愉悦的心情很重要,大家不要在这个时间训斥孩子。很多家长,白天上班忙没空管孩子,于是,吃饭时间就集中起来,问孩子在学校表现好不好,作业认没认真,或者直接指责孩子最近有哪些不良表现,害得孩子吃点饭消化不良,没了胃口。而且,每天反复的就是那几句,孩子听厌烦了,也就充耳不闻了。

3、我们都知道,阅读很重要。

课堂上的那点知识非常有限。孩子要汲取丰富的营养,更多的来自于课外的阅读。现在孩子还小,不认识几个字。我们可以每天给孩子讲故事(即使20分钟一个小故事也行,但是贵在坚持),让他们来亲近书本,亲近书籍。读书的兴趣是家长和孩子一起培养的。(家长读,孩子读,家中有书可读,与孩子分享一起共同读一本书。)

然后,经常带孩子带书店,看画,看绘本,绘本,就是我们小时候看的连环画,有图,有简单的汉字,有的还有拼音帮助孩子看故事。孩子们很喜欢这样的书,就多给他准备一些,还可以鼓励他跟小朋友交换不同的书互相看。选择好的绘本,读内容好的书,可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就我现在所看的绘本,个人觉得还是国外的一些经典的书质量更好一些。大家可以在网上查,因为很多。当当网和亚马逊啊这些网站都有。或者上图书馆,凤天路的重庆图书馆,只需要带身份证,户口本就可以办借书卡,一两个星期带孩子去一次,感受一下阅读的氛围,借一两本回家来读一读也错。

孩子有了阅读的初步兴趣后,家长和孩子一起制定读书计划,形成固定阅读时间及习惯。去年保送上哈佛的叫芮雪的女生,网络上很有名,她就说:“我五六岁时开始自己阅读,背诵各种国学典籍,我一直保持每天诵读古文、诗词的习惯。”

训练朗读的习惯。

说到这里,我们其实发现,朗读非常地重要。宋朝理学家朱熹说:“凡读书,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整齐顿放。正身体,对书册。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

一年级的课文很短,多以儿歌为主,孩子往往琅琅上口,读的时候不看书,不看字。这叫做俗称的“望天书”。这种习惯很不好,当遇到一篇新的文章的时候,他往往出现增加字、减少字,或者读错字,读颠倒等。

所以,朱熹,他在这里提到的朗读的好习惯,的确非常重要。一把书放在桌子上,身体端正地坐好,然后开始朗读。朗读的过程当中,一个字也不能有误。既是专注力的培养,也是他学习汉字、学习语文学科的基本要求。

朱熹还提到,写字之前要洗手,把手洗干净了,才能看书写字。这是培养对书本、对学习的尊重,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五、加强体育运动,锻炼身体,有助智力提升

我在阅读当中也了解到,科学研究发现,体育是不但可以增强体质,更能增强孩子的心理素质,提高智力。运动能提高学习效率。不仅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而且还能提高大脑分析以、判断和反应能力。相关的资料上讲,孩子每天要不少于两小时的户外活动。

比如,5-6孩子的要求是,能走1500米以上,能快跑25米。

现阶段小朋友回到家所从事的体育活动,以游戏为主。和小伙伴在小区嬉戏玩耍,玩一下球,傍晚、周末的时候和我们一起去旁边的烟灯山偶尔爬下山,跑跑步,只要让小朋友动起来,出门去不要一直呆在家里,守着电视或者电脑,或者玩手机就行。

六、关于早读的误区。

孩子过早地掌握了小学的内容,会导致孩子在小学一年级出现缺乏学习兴趣,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而一旦养成这种坏的学习习惯,反而会在小学中高年级出现后劲不足,学习成绩差的情况。

所以,我们在家庭中的辅导,只要能保证老师的教学进度能跟上节奏即可。不过,在进入小学前一字不识,学习会很困难。所以,我们让孩子提前识字,但注重方式,尽量在生活中识字。比如车牌,小区的一些公告栏啊,或者去动物园等等。但是,入学前只认不写,或者是尽量少写。因为孩子的神经、肌肉发育不充分。上次,有家长推荐的《四五快读》我也买了一套回来,用了一下觉得还不错,全部是最简单的生活当中的常用字,并且把怎么让孩子能够轻松的认识和运用这些简单的汉字教给了大家很实用的方法,循序渐进,大家也可以试试看。

第三篇:临朐县福和希望小学做好幼小衔接教育

临朐县福和希望小学做好幼小衔接教育

为让让一年级新生尽快适应新环境,顺利进入到了新学段的学习生活中,临朐县山旺镇福和希望小学开设了幼小衔接教育课程,做好“引桥工程”。

一是教师衔接。学校组织了小学低年级教师和幼儿园大班教师座谈会。幼儿园教师对孩子的情况作出分析、评价,使小学教师对孩子们的特点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以利于开展有针对性地引导教育。

二是家校对接。学校积极与家长沟通,转变其观念,正确应对现状。学校通过组织召开幼小衔接教育家长会,教师与家长一起观看《家长开学第一课》,家长提出问题和困惑,教师帮助解答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建立校讯通、QQ、微信等方式与家长沟通,迅速形成教育合力。

三是课程链接。学校针对一年级新生的特点,组织有经验的教师,编写了“引桥课程”读本,内容涉及入学初期对孩子的学习习惯、生活能力、常规要求方面的培养和训练,消除了学生转入新学段学习的突兀感。

第四篇:如何做好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

如何做好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

当前,我国幼儿教育尚未被纳入义务教育阶段,正规的基础教育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是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的两个相邻但又存在较大差异的学段。幼小衔接的顺利进行不仅对幼儿尽快地适应小学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会影响着他们一生受教育的过程。

那么应如何做好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呢?

1.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注重全面发展的“和谐式”教育 幼儿能够顺利度过幼小衔接,不只是靠幼儿园大班的培养,而是建立在整个幼儿阶段的良好教育基础之上,以及小学阶段加强幼儿适应性的培养。尤其是幼儿园的教育应从幼儿入园起就开始着手准备,既要尊重幼儿发展的年龄特点,强化幼儿发展的内在联系,又要关注幼儿的生理成长,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才能为幼儿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幼儿顺利实现幼小衔接做好充分的准备。

2.加强幼儿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及学习能力的培养

对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应重于幼儿知识的学习。幼儿末期和学龄初期的幼儿,随着知识的不断渗透和经验的不断积累,知识的获得相对于学习知识的兴趣要容易得多,而恰恰是学习知识的兴趣能引导幼儿学会学习、乐于学习。解决好幼小衔接问题,就要摆脱“智育至上”的错误观念,通过多种手段培养幼儿对学习产生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幼儿学会自我更新知识,提升幼儿的自我学习能力。

3.加强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做好入学前的社会性适应准备 社会性发展是婴幼儿发展的一个主要内容。幼儿和小学低年级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还处在最初的发展阶段,但是幼儿在获得社会化技能和社会适应性方面能够通过教师和同伴产生积极的影响,得到应有的发展。因此,幼儿园和小学应通过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来发展其遵守规则的能力;通过培养他们的任务意识来发展其人际交往能力,通

过培养他们的交往意识来发展幼儿友好相处、合作共事、乐于助人的社会化技能等。这既是今后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现代幼儿教育的重要任务。

4.提升幼儿教师整体素质和待遇,增加男性教师的数量

幼儿教师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基础教育。尤其是在促进幼小衔接这方面,幼儿教师承载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一方面幼儿园应重视对在职教师的培训,吸收高学历的师范类人才,多请专家型教师来园进行指导,鼓励教师继续深造,增加男性教师的数量和比例;另一方面,在幼儿园积极配合下,政府应出台相应措施,提高幼儿教师的待遇水平和地位,改变幼儿教师当前所处的不利现状。

5.加强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体现“双向衔接” 在幼小衔接工作中,幼儿园与小学的配合与协作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而且衔接应是双向的,一方面幼儿园向小学靠拢,另一方面小学教师也应多与幼儿园教师联系,定期交流,共同研究教育理论、教学内容、探讨教学方法,研究教学对象的学习心理状况等。当然,“双向交流”并不单只研究教学方面,还包括如生活环境、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其他方面。

6.帮助家长更新教育观念,以形成家长和社会对幼儿教育的共识 幼小衔接工作中,家长在教育方面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无论是幼儿的生活起居习惯,还是社会性行为习惯,都直接受家长的行为和态度的影响。一方面,幼儿园通过开办家长学校、邀请家长参加活动等方式,把现代教育的观念传授给家长,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和幼儿发展观;另一方面,幼儿教师还应该对幼儿家长展开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对班级工作的意见、建议,及时了解幼儿的发展与进步,并调整教育目标,使家园合作能有的放矢地进行。

总之,幼小衔接教育应以能力衔接为重点,做到全面而系统;要适应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促进其健康成长;要在关心幼儿学习能力的培养的基础上同时关注幼儿身体和心理的发育和健康;要遵循个体差异原则和循序渐进原则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避免幼小衔接走向极端。(昌乐县宝城街道中心幼儿园 董萌萌)

第五篇:幼儿园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幼儿园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幼儿园大班学前班与小学一年级是相邻的两个教育阶段,大班为小学一年级工作准备,小学一年级是学校教育的开始,小学一年级是幼儿园大班学前教育的继续发展与提高。因此,学前教育与小学既有区别又有紧密的联系,两者关系处理得如何,关系到是否使儿童的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及教育质量的高低。如何使幼儿园大班学前班的儿童升入小学而能较快地适应小学数学的学习,使之过渡、衔接得合理、科学、恰当确实是值得认真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一、认真调查研究,教师做到心中有数

首先熟悉大班学前班的数学教材和教学要求,了解学前数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了解学前数学教师教与学的情况,注意搜集和整理大班儿童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其次熟悉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掌握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和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加强联系、沟通,特别要认真钻研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材,弄清幼儿园大班、学前班和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中的内在联系。

再次对幼儿园大班、学前班数学的管理,数学教学法,儿童学习的知识基础,学习方法,心理特征一定要有所了解和认识,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有的放矢地搞好幼儿园大班、学前班数学的过渡衔接工作。

二、注意搞好四个方面的衔接

1、教材方面的衔接,幼儿园大班、学前班教材内容包括分类、排序、量的比较,1-20的数认识,相邻数序数、单双数,10以内数的组成、分解、加减运算,2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看图口编应用题教学,认识几何形体、时钟、等分、认识人民币等。小学一年级内容包括:1-20以内数的基数、序数、相邻数、单、双数的组成,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100以内的数的认识、加法、减法的初步认识,应用题教学等。从教材内容来看,幼儿教材的编排上也存在着问题,数学知识重复,部份儿童易失去学习的新鲜感,为教师组织教学带来困难。小学数学能力的发展和初入学时的数学能力水平有密切关系,初入学时对数概念,对数的关系进行合理的运算,那么他们入小学后对整数中的多位数,对小数和分数,对于自觉地运用数的关系和运算法则进行计算,都表现出较高的理解能力。因此,在教材方面必须搞好;(1)直观的图求和实物运算向抽象的数学运算的过渡。在分类与计算教学中,先教师引导,后儿童独立操作,先易后难,通过分类训练,帮助儿童构建一个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分与合的思维结构。掌握分类关系的同时,初步渗透连续再分的思想,逻辑排除的思想,有意识的训练儿童进行归纳推理,和演示推理的初步思维能力,在教学中逐步做到实物分类操作、图示操作、数的分解组成操作,数的计算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建立数的分解组成与相应的计算之间双向联系。(2)从图画表示的应用题到文字叙述的应用题过渡。在应用题教学中,帮助幼儿在教师的实物演示,过程中分析数量关系,说出计算式和解答结果。按照教师示实例,口头访编相似题材内容的应用题,进一步访编不同题材内容的应用题,培养幼儿从生活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的初步抽象能力,看图按算式口编应用题能力。训练一式多题的口编应用题能力,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在教学中逐步做图画表示的应用题→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文字叙述的应用题的过渡。

为了帮助学前儿童入学以后扫除学习新知识的障碍,较好地过渡和适应对小学数学的学习应给他们做好“搭桥”、“辅路”的工作。在幼儿园数学教学的基础上,略有提高,面向小学,突出衔接。

2、教法方面的衔接。幼儿园教学是直观形象,动静结合,玩中有学,寓教于乐。小学是直观又形象,动静结合,学中有玩,寓教于乐。学前班的教学方法,在幼儿园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小学课堂为主的实际情况,有意识减少幼儿园大班学前班教学活动中的游戏成分,使之逐渐转换为以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并调整作息时间,适当地延长上课的时间,使之接近小学,并注重“两个适应”能力的培养。

3、学法上的衔接。学习方法直接关系着学习的效率,幼儿园习惯的学习法难于适应小学数学学习新的要求。学前班幼儿是学乐结合,不留作业,不考试,儿童感到轻松愉快,而小学的学习方法,科目多、考试多、作业多,儿童很难适应小学学习新的要求,学习方法的衔接应着重促进幼儿发展,培养适应能力上下功夫,这样才能使幼儿由“学会”变为“会学”,掌握学习方法,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做到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过渡。

4、教学管理的衔接。(1)科学制定幼儿园大班学前班后期和小学一年级的初期的生活作息制度,实现幼儿园与小学之间时间和环境的平衡过渡,适当增大课时,数学由每周2节增加到每周3节,教学时间由每节30分钟增加到每节35分钟—40分钟。(2)加强认识活动区、活动角的建设,使数学教育活动体现合理性。教师要精心思考和组织活动区数学环境布置,数学活动的进行。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儿童才能学习与发展相适应的有关经验,儿童的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训练和发展。儿童的动作技能、情感和社会性才可能获得相应的发展。(3)将数学教育渗透在各种教育活动中,渗透在儿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周围环境中丰富多样的材料和情景,利用各种教育活动中蕴含的数学因素,帮助儿童积累数学的感情经验。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的幼儿园与小学衔接工作中,教师应引导学前儿童逐步完成;学习环境的过渡,学习知识的过渡,学习方法的过渡,学习动机的过渡,心理和生理上的过渡,切切实实做好数学教学的幼儿园大班学前班和小学一年级的衔接工作。

下载如何做好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衔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做好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衔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怎样衔接幼儿数学与小学数学教育

    怎样衔接幼儿数学与小学数学教育 祁加萍 【摘要】:正幼儿园大班的各项教学工作要为小学一年级工作做好准备,一年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始,是幼儿园大班学前教育的继续发展......

    生物与小学衔接

    初一生物与小学衔接教学及新课程标准 实施计划 当前,我们生物学教育课程改革正以其崭新的教育理念撞击着传统教育的方方面面。在这场围绕课程改革而展开的基础教育深刻变革中......

    浅谈如何做好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衔接

    浅谈如何做好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衔接 邵美琴 (张家港市梁丰初级中学 215600) 1.问题的提出与现状分析 最近在网上浏览到部分小学毕业生家长提出的一个问题:如何做好孩子小学数......

    吉水县中心幼儿园《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做好幼小衔接,我们该如何准备? 一直以来,幼儿园与小学存在很多差异,如环境:幼儿园要求环境美观、形象、富有儿童情趣,而小学教室却只有桌椅、固定的座位,对孩子缺乏吸引力。幼儿园......

    如何做好幼儿园幼小衔接[合集5篇]

    如何做好幼儿园幼小衔接 我们常常把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称为孩子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转折点,说它是转折点,是因为孩子到了小学,有很多方面不一样了。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是......

    浅谈幼儿园大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

    浅谈幼儿园大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 磐安县新蕾幼儿园大(3)班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

    关于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介绍1

    关于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介绍 论幼小衔接的实质与入学前的准备〔关键词〕幼小衔接 入学准备 陡坡 1991~1995年间,我们鼓楼幼儿园接受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国家教委合作的《幼......

    阅读与写作衔接教育

    枣庄七中阅读与写作衔接育人工作总结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读写工作,通过多种途径积极配建图书和阅读室。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结合《枣庄市中小学阅读与写作衔接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