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怎样衔接幼儿数学与小学数学教育
怎样衔接幼儿数学与小学数学教育
祁加萍
【摘要】:正幼儿园大班的各项教学工作要为小学一年级工作做好准备,一年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始,是幼儿园大班学前教育的继续发展与提高。因此,学前教育与小学既有区别又有紧密的联系,两者关系处理得如何,关系到儿童的身心健康是否能够得到和谐的发展及教育质量的高低。如何使幼儿园大班的儿童升入小学后能较快地适应小学数学的学习,使之过渡、衔接得合理、科学、恰当,确实是值得认真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教师要熟悉掌握过度阶段的教学特点1.熟悉幼儿教育要求。教师要熟悉大班的数学教材和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学前数学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了解学前数学教学中教师难以把握的情况,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注意了解和掌握大班儿童在学习数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处理和解决。
【作者单位】: 江苏省盱眙县实验小学;
【关键词】: 幼儿园 数学教学 儿童 小学数学教育 数学学习学习方法 数学知识 数学教材 衔接 教师
【分类号】:G623.5
【正文快照】:
幼儿园大班的各项教学工作要为小学一年级工作做好准备,一年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始,是幼儿园大班学前教育的继续发展与提高。因此,学前教育与小学既有区别又有紧密的联系,两者关系处理得如何,关系到儿童的身心健康是否能够得到和谐的发展及教育质量的高低。如何使
第二篇:幼儿怎样学数学
幼儿怎样学习数学?
儿童是怎样学习数学的?这个问题既简单又复杂。简单的理由是,他们几乎在不经意间就学会了数数。尽管开始时是胡乱地数,但逐渐地,他们就记住了正确的顺序,并且还能理解数的实际意义、做简单的加减运算……这一切似乎都顺理成章。然而,这对幼儿来说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事实上,幼儿的数学概念从萌发到初步形成,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而这一切都缘于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
一、数学知识的特点
前面已经阐明,数学是对现实的一种抽象。1,2,3,4……等等数字,绝不是一些具体事物的名称,而是人类所创造的一个独特的符号系统。正如卡西尔(E.Cassirer)所言,“数学是一种普遍的符号语言--它与对事物的描述无关而只涉及对关系的一般表达”。也就是说,数是对事物之间关系的一种抽象。
数学知识究其实质,是一种高度抽象化的逻辑知识。
1、数学知识是一种逻辑知识。
数学知识所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征或属性,而是事物之间的关系。当我们说一堆橘子的数量是“5个”时,并不能从其中任何一个橘子中看到“5”这一属性,因为“5”这一数量属性并不存在于任何一个橘子中,而是存在于它们的相互关系中--所有的橘子构成了一个数量为“5”的整体。我们要通过点数得出橘子的总数来,就需要协调各种关系。可以说数目概念的获得是对各种关系加以协调的结果。
因此,幼儿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并不像记住一个人的名字那样简单,实际上是一种逻辑知识的获得。按照皮亚杰的区分,有三种不同类型的知识:物理知识,逻辑数理知识和社会知识。所谓社会知识,就是依靠社会传递而获得的知识。在数学中,数字的名称、读法和写法等都属于社会知识,它们都有赖于教师的传授。如果没有教师的传授,儿童自己是无法发现这些知识的。物理知识和逻辑数理知识都要通过儿童自己和物体的相互作用来获得,而这两类知识之间又有不同。物理知识是有关事物本身的性质的知识,如橘子的大小、颜色、酸甜。儿童要获得这些知识,只需通过直接作用于物体的动作(看一看、尝一尝)就可以发现了。因此,物理知识来源于对事物本身的直接的抽象,皮亚杰称之为“简单抽象”。逻辑数理知识则不同,它不是有关事物本身的性质的知识,因而也不能通过个别的动作直接获得。它所依赖的是作用于物体的一系列动作之间的协调,以及对这种动作协调的抽象,皮亚杰称之为“反省抽象”。反省抽象所反映的不是事物本身的性质,而是事物之间的关系。如幼儿掌握了橘子的数量“5”,就是抽象出了这堆橘子的数量关系特征,它和这些橘子的大小、颜色、酸甜无关,也和它们的排列方式无关:无论是横着排、竖着排,或是排成圈,它
们都是5个。儿童对于这一知识的获得,也不是通过直接的感知,而是通过一系列动作的协调,具体说就是“点”的动作和“数”的动作之间的协调。首先,他必须使手点的动作和口数的动作相对应。其次是序的协调,他口中数的数应该是有序的,而点物的动作也应该是连续而有序的,既不能遗漏,也不能重复。最后,他还要将所有的动作合在一起,才能得到物体的总数。
总之,数学知识的逻辑性,决定了幼儿学习数学知识不是一个简单的记忆的过程,而是一个逻辑的思考的过程。它必须依赖于对各种逻辑关系的协调,这是一种反省的抽象。
2、数学知识是一种抽象的逻辑知识。
数学知识所反映的还不仅仅是具体事物之间的关系,而是从中抽象出来的、普遍存在的数学关系。即使是幼儿阶段所学习的10以内的自然数,也具有抽象的意义。比如“5”,它可以表示5个人、5只狗、5辆汽车、5个小圆片……任何数量是“5”的物体。只有当幼儿懂得了数字所表示的各种含义时,才能说他真正理解了数字的意义。这不仅需要他能从一堆具体的事物中抽取出5这一数量属性,还要能把这一抽象的计数原则运用于各种具体的事物身上,知道“5”不仅属于5只橘子,它是一种抽象的数学关系。
幼儿要能理解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必须具备一种抽象的逻辑思考能力,即要能摆脱具体事物的干扰,对其中的数学关系进行思考。如在进行“5的分合”时,具备抽象思考能力的幼儿就能理解,他分的不仅是5个橘子,而且是一个抽象的数量“5”。他分的结果也不仅对当前的事情有意义,而且能够推广到其它任何数量为“5”的事物上面--它们都可以根据这个原则进行分合,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数量。反过来,如果幼儿不能进行抽象的思考,即使他能够分5只橘子,也不一定会分5个苹果,因为对他来说这又是另一件事情了。
由此可见,幼儿学习数学知识是一个从具体的事物中抽象出普遍的数学关系的过程。幼儿要能理解数这种抽象的逻辑知识,不仅要具备一定的逻辑观念,还要具备一定的抽象思考能力。那么,幼儿是否具有了这些心理准备呢?
二、幼儿学习数学的心理准备
幼儿有没有逻辑呢?皮亚杰认为是有的。儿童通过反省的抽象所获得的逻辑数理知识,正是其逻辑的来源。这里要解释的是,皮亚杰所说的逻辑,不同于我们平时所说的思维的“逻辑”,而是包含两个层面,即动作的层面和抽象的层面。儿童逻辑的发展遵循着从动作的层面向抽象的层面转化的规律。他对儿童逻辑的心理学研究发现,对应结构、序列结构和类包含结构不仅是数学知识的基础,也是儿童的基本的逻辑结
构。也就是说,数学知识的逻辑和幼儿的心理逻辑是相对应的。幼儿思维的发展,特别是幼儿逻辑观念的发展,为他们学习数学提供了重要的心理准备。那么,幼儿的思维发展为他们学习数学知识提供了什么样的逻辑准备呢?
1、幼儿逻辑观念的发展
我们以数学知识中普遍存在的逻辑观念--一一对应观念、序列观念和类包含观念为例,考察幼儿逻辑观念的发展。
(1)一一对应观念
幼儿的一一对应观念形成于小班中期(3岁半以后)。起初,他们可能只是在对应的操作中感受到一种秩序,并没有将其作为比较两组物体数目多少的办法。逐渐地,他们发现过去仅靠直觉判断多少是不可靠的:有的时候,占的地方大,数目却不一定多。而通过一一对应来比较多少更加可靠一些。在小班末期,有的儿童已建立了牢固的一一对应观念。比如在“交替排序”活动中,存在四种物体,其中既有交替排序,又有对应排序。教师问一个儿童小鸡有多少,他通过点数说出有4只,再问小虫(和小鸡对应)有多少,他一口报出有4条。又问小猫有多少,他又通过点数得出有4只,再问鱼(和猫对应)有多少,他又一口报出有4条。说明幼儿此时已非常相信通过对应的方法确定等量的可靠性。
但是能不能说,幼儿此时已在头脑中建立了一一对应的逻辑观念呢?皮亚杰用一个有趣的“放珠子”实验作出了相反的回答。实验者向幼儿呈现两只盒子,一只盛有许多珠子,让幼儿往另一只空盒子里放珠子,问幼儿如果一直放下去,两只盒子里的珠子会不会一样多,幼儿不能确认。他先回答不会,因为它里面的珠子很少。当主试问如果一直放下去呢,他说就会比前面的盒子多了,而不知道肯定会有一个相等的时候。可见幼儿在没有具体的形象作支持时,是不可能在头脑中将两个盒子里的珠子作一一对应的。
(2)序列观念
序列观念是幼儿理解数序所必需的逻辑观念。幼儿对数序的真正认识,不是靠记忆,而是靠他对数列中数与数之间的相对关系(数差关系和顺序关系)的协调:每一个数都比前一个数多一,比后一个数少一。这种序列不能通过简单的比较得到,而有赖于在无数次的比较之间建立一种传递性的关系。因此,这是一种逻辑观念而不仅仅是直觉或感知。那么,幼儿的序列观念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呢?
我们可以观察到,小班幼儿在完成长短排序的任务时,如果棒棒的数量多于5个,他们还是有困难的。说明幼儿这时的幼儿尽管面对操作材料,也难以协调这么多的动作。中班以后,幼儿逐渐能够完成这个任务,而且他们完成任务的策略也是逐渐进步的。起先,他们是通过经验来解决问题,每一次成功背后都有无数次错误的尝试。我就看到有一个幼儿在完成排序之前经历了12次失败,而且每次只要有一点错误就全部推翻重来。到了后一阶段,幼儿开始能够运用逻辑解决问题。他每次找一根最短(或最长)的,依次往下排。因为他知道,他每次拿的最短的棒棒必定比前面所有的长,同时必定比后面所有的短。这就说明幼儿此时已具备了序列的观念。同样,这种序列观念只是在具体事物面前有效。如果脱离了具体形象,即使只有三个物体,幼儿也很难排出它们的序列。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小红的岁数比小明大,小亮的岁数比小红大。他们三个人,谁的岁数最大?”幼儿对这个问题是感到非常困难的。
(3)类包含观念
幼儿在数数时,都要经历这样的阶段:他能点数物体,却报不出总数。即使有的幼儿知道最后一个数就是总数(比如数到8就是8个),也未必真正理解总数的实际意义。如果我们要求他“拿8个物体给我”,他很可能就把第8个拿过来。说明这时幼儿还处在罗列个体的阶段,没有形成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包含关系。幼儿要真正理解数的实际意义,就应该知道数表示的是一个总体,它包含了其中的所有个体。如5就包含了5个1,同时,每一个数,都被它后面的数所包含。只有理解了数的包含关系,幼儿才可能学习数的组成和加减运算。
幼儿从小班开始就能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分类活动。但是在他们的思维中,还没有形成类和子类之间的层级关系,更不知道整体一定大于部分。作者曾经问一个幼儿,是红片片多还是片片多,他一直认为是红片片多。直到作者向他解释,片片指的是所有的片片,而不是(剩下的)绿片片,他才作出了正确的回答。而他得到答案的方式也是耐人寻味的。他不是象我们所想象的那样靠逻辑判断,而是一一点数,得出红片片是8个,片片是10个。片片比红片片多。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幼儿头脑中,整体与部分之间并没有形成包含关系,而是并列的两个部分的关系。他们至多只是借助于具体的形象来理解包含关系,而决没有抽象的类包含的逻辑观念。
通过以上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出,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观念,这为他们学习数学提供了一定的心理准备。但这些逻辑观念又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也就是说,它们非常依赖于具体的动作和形象。如果这些问题是和直接的、外化的动作和形象相联系的,幼儿则有可能解决,如果是较为间接的、需要内化于头脑的问题,幼儿就无能为力了。这个现象,正是由幼儿思维的抽象程度所决定的。
2、幼儿思维的抽象性及其发展
皮亚杰认为,抽象的思维起源于动作。抽象水平的逻辑来自于对动作水平的逻辑的概括和内化。在一岁半左右,幼儿具备了表象性功能,这使得抽象的思考开始成为可能。幼儿能够借助于头脑中的表象,对已经不在此时此地的事物进行间接的思考。能够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在头脑中进行思考,这是幼儿抽象思维发展的开始。然而,要在头脑中完全达到一种逻辑的思考,则是在大约十年以后。之所以需要这么长的时间,是因为幼儿要在头脑中重新建构一个抽象的逻辑。这不仅需要将动作内化于头脑中,还要能将这些内化了的动作在头脑中自如地加以逆转,即达到一种可逆性。这对幼儿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我们让一个成人讲述他是怎样爬行的,他未必能准确地回答,尽管爬行的动作对他来说并不困难。他需要一边爬行,一边反省自己的动作,将这些动作内化于头脑中,并在头脑中将这些动作按一定的顺序组合起来,才能概括成一个抽象的认识。幼儿的抽象逻辑的建构过程就类似于此,但他们所面临的困难比成人更大。因为在幼儿的头脑中,还没有形成一个内化的、可逆的运算结构。表现在上面的例子中,幼儿既不能在头脑中处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也不能建立一个序列的结构,而只能局限于具体事物,在动作层次上完成 相关的任务。
所以,幼儿虽然能够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但是幼儿的逻辑思维,是以其对动作的依赖为特点的。抽象水平的逻辑要建立在对动作的内化的基础上,而幼儿期正处于这个发展的过程中。具体表现为幼儿常常不能进行抽象的逻辑思考,而要借助于自身的动作或具体的事物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表象思维是幼儿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幼儿时期的表象能力发展迅速,这对于他们在头脑中进行抽象的逻辑思考有重要的帮助作用。但是从根本上说,表象只是提供了幼儿抽象思维的具体材料,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取决于他们在头脑中处理事物之间逻辑关系的能力。总之,无论是形象还是表象,它们都是对静止事物或瞬间状态的模仿,属于思维的图像方面;而思维的运算方面,即对主体的外部动作和内部动作的协调,才是构成逻辑的基础。幼儿思维抽象性的发展,实际上伴随着两个方面的内化过程,一是外部的形象内化成为头脑中的表象,二是外部的动作内化成为头脑中的思考。而后者则是最根本的。
正由于幼儿尚不能进行完全抽象的思考,他们学习数学也必须要依赖于具体的动作和形象。借助于外部的动作活动和具体的形象,幼儿能够逐步进行抽象水平的思考,最终达到摆脱具体的事物,在抽象的层次上学习数学。
第三篇:初一数学与小学数学教学衔接
初一数学与小学数学教学衔接
初一的数学教材,涉及数、式、方程和不等式,这些内容与小学数学中的算术数、简易方程、算术应用题等知识有关,但初一数学内容比小学内容更为丰富,抽象,复杂,在教学方法上也截然不同,而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与中学生应有的学习习惯也不尽一致。因此,在初一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一、内容上的衔接 1.算术数与有理数
小学数学是在算术数中研究问题的,而中学数学一开始就有有理数,因此,从算术数过渡到有理数是个大转折,为此,必须抓住以下几点: ⑴讲清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是引入负数的关键
这里,可以通过多举些学生熟悉的实际例子,使学生了解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及负数的意义。例如,如何区别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这两个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呢? 如何表示上升高度下降高度呢?又如,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和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等等,在教学中可以多举一些例子,让学生了解为了区别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必须引入一种新的数——负数。
(2)逐步加深对有理数的认识
首先,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有理数与算术数的根本区别,有理数是由两部分组成,符号部分和数字部分(即算术数)。这样,对有理数概念的理解及运算的掌握就简便多了。
其次,让学生明白有理数的分类与小学的算术数相比只是多了负整数和负分数。(3)有理数的运算,其实是由两部分组成
小学学习过的运算加上中学学习过的“符号”确定,只要特别注意符号的确定,那么有理数的运算就不成为难点了。如:(-3)+(-5)先确定符号为“-”。再把数字部分相加即可,即(-3)+(-5)=-(3+5)=-8 如(-3)×(-5)先确定符号为“+”。再把数字部分相乘即可,即(-3)×(-5)=3×5=15 如(-3)÷5先确定符号为“-”。再把数字部分相除即可,即(-3)÷(-5)=-3÷5=3
52、数与代数式
从小学数学的特殊的、具体的数到中学的一般的、抽象的代数式,这是数学思维上的一次飞跃,因此,在教学时,要逐步引导学生过好这一关。(1)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
以学生在小学学过的用字母表示数的例子,如,加法交换律a+b=b+a;乘法交换律ab=ba及一些公式如速度公式 vs2正方形周长、面积公式C=4a,S=a等,说明用字母表示数t1 能简明,扼要地表达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更方便地研究和解决问题。
(2)加深对字母a的认识
许多学生由于对字母a表示数的意义理解不透“经常错误地认为-a一定是负数,因此,在教学上必须帮助学生理解a的含义,知道a可能是负数,而-a不一定是负数等问题。
首先让学生弄清楚符号“-”的三种作用①表示运算符号,如10-3表示10减3,5-8表示5减8;②表示性质符号,如-3表示负3,6+(-2)表示6加上负2;③在某个数前面加上“-”号,表示该数的相反数,如-9表示9的相反数,-(-8)表示-8的相反数,-a表示a的相反数.最后再说明a表示有理数,可以是正数,可以是负数,也可以是零,即包括符号和数字,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a,-a所包含的意义。(3)加强数学语言的训练及列代数式的训练
如:x是正数表示为x>0,x是负数表示为x 3、算术解法与代数解法 在小学,解应用题采用算术解法,而中学需用代数解法(列方程)算术解法是把未知量放在特殊地位,设法通过已知量求出未知量;而代数解法是把所求的量与已知量放在平等的地位,找出各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建立方程而求出未知量.另外,算术解法重在强调套类型,而代数解法却重视灵活运用知识,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思维方法上的一大转折,但学生开始往往习惯于用算术解法,对用代数解法不适应,不知道该如何找相等关系。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做好这方面的衔接,让学生明白有些问题用算术解法是不方便的,最好用代数解法,只要找出相等关系,用等式表示出来就列出了方程,再利用解方程的方法,就可以求出未知数的值。 二、教法上的衔接 初一学生的思维方式仍保留着小学生那种以直观、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因此,在教法上应注意研究小学的数学教学方法,吸取其中优点,针对初一学生的特点,改进教学方法。 1、查缺补漏,搭好阶梯,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 初一的一些知识是以小学数学中的知识为基础的;从用字母表示数一直到简易方程,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对小学数学中的代数知识的比较系统的归纳与复习,但第一章内容又是从初中代数学习的客观需要出发的,不是小学知识的简单重复,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发挥本章承上启下的作用,搞好新旧知识的衔接。 2、从具体到抽象,特殊到一般,因材施教,改进教法(1)循序渐进 学生进入中学后,需逐步发展抽象思维能力,但初一学生在小学听惯了详细、细致、形象的讲解,如果刚跨入中学就遇到”急转弯"往往很不适应。因此,教学过程中不能一下子讲得过多、过快、过于抽象、过于概括,而仍要尽量地采用一些实物教具,让学生看得清楚,听得明白,逐步向图形的直观、语言的直观和文字的直观过渡,最后向抽象思维过渡。 例如:讲授相反数的概念可采用如下顺序(1)列出几组相反数(2)再观察这几组数字本身的特点:只有符号不同(3)引导学生自行得出相反数的概念。(2)前后对比 在初一下的教学过程,恰当地运用对比,能使学生加快理解和掌握新知识。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时,由于初一的不等式知识体系的安排大体与方程知识体系的安排相同,因此,在教学中;可把不等式与方程的意义、性质,不等式的解集与方程的解,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等对比着进行讲授,既说明它们的相同点,更要指出它们的不同点,揭示各自的特殊性,这样,有助于学生尽快掌握不等式的相关知识,同时避免与方程的有关知识混淆。(3)开拓思路 初一学生考虑问题较简单,不善于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对一个问题的认识较肤浅,往往注意了这一面,忽视了另一面,只看到表面现象,看不到本质,这种思维上的不成熟给科目成倍增加、知识内容明显加深的初中阶段的教学带来了障碍。因此,在教学中,要多给学生发表见解的机会,细心捉摸其思考问题的方法,分析其产生错误的原因,启发学生遇到问题要认真分析,不要轻易下结论。 例如:学生往往误认为3a>a,理由很简单:3个a显然大于1个a,忽视了a包含的意义,a表示有理数,可以是正数,负数或零,从而造成了错误。 三、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的衔接 初一学生基于小学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认为学数学就是做作业,多做练习,课本成了问题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须逐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指导学生预习、复习和小结,适当选读课外读物,培养兴趣,开阔视野。 最后,因为小学阶段学科少,内容浅,而到了中学,学习科目倍增,内容不断加深,所以,在初一的数学教学中必须注意中小学数学的,指导学生顺利由小学数学过渡到中学数学。 “初中数学教学与小学数学教学衔接”课题研究 杏陈中学何亚东 一、课题的确立 学生从小学进入中学后,数学教学要求和教育环境都发生了质的变化。有的学生感到不适应。怎样才能让学生很快适应初中数学的学习呢?这就得研究七年级数学教学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按照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素质,通过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来培养数学习惯、知识、兴趣、品质等方面的良好素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头脑去分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让学生能轻松自如地学习数学,避免走弯路,并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在教师教学上,实现四个衔接 1、教学内容的衔接。 教学中,在知识衔接时,注意确定适合于教与学两方面的坡度,使教与学的步伐缩小一点,进行小跨步转化。七年级数学教学内容与小学内容处理要恰当。在学习新知识时,七年级可以更多地利用小学的旧知识,形成旧知识对新知识的正迁移,逐步消除负迁移,这是解决初一数学教学与小学的衔接的有效途径。七年级数学教学内容与小学的内容要认真剖析。对于容易混淆的概念,要采用比较的方法,明确它们之间的 联系和区别,这是解决七年级数学教学与小学衔接的又一途径。七年级数学应用题解法与小学比较,要转变。学生从小学进入七年级,面临“算术”到“代数”的过渡。这种过渡,也通过列方程应用题明显体现出来。在应用题的教学中,设计应用题的“算术解法”到“代数解法”过渡的情景,让学生亲身感受这个转变,是很有必要的。 2、教学方法的衔接。 通过双向听课及研讨,把握中小学教学方法的各自特点,并适当渗透运用到各自教学中去。努力摸清各阶段衔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切磋衔接教育的方法,探索搞好衔接教育的路子,着手从两个方面进行衔接:A从学生本身特点的变化进行衔接。B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角度进行衔 接。 3、学习评价的衔接。 小学教学中注重鼓励性评价,以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七年级教学同样应注意到这些,并不断开拓他们的思路,激发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重视思维的逻辑性,周密性,答案的多样性、正确性。 4、师生交往的衔接。 小学教师特别注重与学生的交往,像慈母般关心学生,与学生同活动,同学习,寓教于活动实践之中,寓教于娱乐之中;中学教师则注重师生情感的沟通与交流,放开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掌握规律,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为衔接教育铺好路。 (二)在学生学习上,实行三个衔接 1、学习动机的衔接。 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一般是比较直接的,近期的,而初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则逐渐向间接的,远期的方向转化,同时他们的求知欲、兴趣不断增强,并且日益趋向持续而稳定,逐步形成对学习的负责态度。 2、学习惯的衔接。 学习习惯包括听课、笔记、作业演算、识记等内容。小学重在做好良好习惯的初步养成教育;初中则要求将学习习惯内化,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形成个性化趋势。七年级起始阶段继续抓好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稳定、良好的学习习惯。 3、学习能力的衔接发展。 初中学生的表达能力、感知能力、识记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与小学阶段相比较处于定型前的快速发展阶段。根据这一特点,小学阶段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上述诸方面的能力,为中学打下比较扎实的基础。七年级则必须抓住有利时机,采用多种教育方法,促进学生能力实现质的飞跃。 四、课题研究的途径和方法 在埕英小学、前何小学六年级各取一个班分别作为数学教学研究实验班,进行小学六年级和中学七级的循环教学,以便展开衔接教学纵向联系序列研究,又能进行横向的比较研究。花三年完成第一轮实验,形成初步的理论和实践总结。分四方面进行:针对我校生源区中小学现状,采用“研读--测试--切磋--实践”的模式,对中小学衔接数学教学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对目前存在问题作出科学评估,并根据教学大纲、教材,为初中教育摸清起点情况,为以后的初中教育提供客观依据,并打下坚 实的基础。 五、课题研究的阶段与程序 1、第一年(2005.9~2006.2)确定课题负责人员,开展前期观察、调查、积累有关资料等。 2、第二年(2006.2~2007.2)建立实验课题组,形成研究网络,初步形成教研常态模式,落实配套措施,中期评估。 3、第三年(2007.2~2007.7)在中期评估的基础上,调整研究策略,修改有关措施,开展深入研究。 4、第四年(2007.9~2008.7)全面总结实验成果,形成实验报告,参与实验成果展示活动。 六、课题研究的具体分工 1、何亚东、彭国亮负责教学内容的衔接。 2、何顺武、杨龙光负责教学方法的衔接。 3、何荫华、何玉芬负责思维能力培养的衔接。 4、林细茂、何鸿元负责数形结合思想渗透衔接。 幼儿数学教育心得 摘 要:幼儿数学教育现在已经成为一个主要的教育课题摆在幼儿教师的面前。数学在幼儿的思维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在幼儿阶段给孩子最恰当的数学教育,我们一直在探讨最佳的数学教学方法,来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本文就是针对这个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数学和运动游戏相结合的方面来探讨这些问题。 关键字:幼儿教育 数学学习游戏介入 运动引入 瑞士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有一个很著名的认知理论,他认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目的并非增加儿童的知识,而是设置充满智慧刺激的环境,让儿童自行探索。这就是说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孩子的自主性很探索能力,设法引起孩子们对于新知识的兴趣。就是根据这一点,我们将运动和游戏引入到教学当中,让孩子积极的开动脑筋,主动学习,培养一种很动脑,爱学习的好习惯。 特别是数学,与识字、阅读这类语言性和试图性较强的学科相比较,要显得十分的枯燥和乏味,孩子很难将自己的兴趣集中在这样的科目上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一些好的办法将没有意思的数学学习融合在趣味游戏当中,给孩子应在一种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消除掉幼儿学生心中对于数学的排斥心理。让孩子在充满欢乐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提升教学效率,让孩子喜欢数学。 在这些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也是这样将数学识数和运算知识融合在游戏当中,教学效果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这些方法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数学游戏手拉手。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玩具是孩子的天使,孩子们的成长过程最不可缺少的就是游戏和玩具,可以说孩子就是在游戏的陪伴下成长起来的。特别是那些针对孩子智力发育特点设置的益智类游戏,在孩子最初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从家长到幼儿园,我们对于幼儿阶段的数学教育都给予了特别的重视,数学在幼儿逻辑思维能力、集中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都发挥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因此市面上也出现了很多与数学相关的益智类游戏设施。作为幼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有利条件,将这些游戏引入自己的教学课堂,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其次,我们还利用一些其他的手段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幼儿园的学习不同于小学的学习,主要是对于孩子的看护为主,家长也希望孩子在幼儿园学到的不只是一些数字和识字的知识,而是能在孩子处理日常生活能力方面也能得到一个提高。考虑到这样的特殊教学目标,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注重日常生活方面的引入。 根据这样的 特点我们也设计了一些相关的小游戏。在一到五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因为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因此在吃东西的时候,常常会在中途被其他的东西所吸引,因此会造成浪费。也为了可以让小朋友们在吃东西的过程中也能将自己的头脑开动起来,我们经常会给孩子们发一些“数字”饼干。再吃的过程中。我们会偶尔的问小朋友,现在大家正在吃的是什么“数字”,这样孩子不仅可以将注意力重新集中,而且在“吃”的过程中发现新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维,长期坚持还可以培养小朋友动脑筋的好习惯。 孩子在这个年龄段还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思维发散的非常快,很容易在学习的过程中被其他的事情所吸引。特别是在数学知识教授的过程中,因为本身数字就比较枯燥,孩子非常容易被其他的事情所吸引,或者自己做自己的事情而将老师“视而不见”,为了将强孩子在学习中的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不失时机的穿插一些联想性小游戏。 2数学与运动结缘。 缤纷的世界在通过什么方法才能让小朋友们有效的认识呢:摸、爬、滚、打,亲自动手实践无疑是最有效的认识方法了。运动可以充分的调动孩子们的手脚平衡能力,还可以让左右脑配合发展。将学习和运动结合起来还可以增强运动的目标性,也是小朋友们最容易接受的学习方法。 对于游戏的利用,我通常都是借用一些已经有的游戏,孩子们玩的比较熟练的游戏,比如跳绳和拍皮球。这样的游戏我们都是让小朋友一边玩一边数数。或者让小朋友“排排坐”,就是让另一个小朋友将剩下的小朋友平均分成组。或者让小朋友先拍一下球再拍三下,然后问他们自己一共拍了几下,将一些简单的数学运算和运动结合在一起。 3数学与动手操作结合。 通过孩子的操作,促使幼儿在动手操作中,学习解决问题,主动建构知识,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除了运用这些常规的游戏之外,我们还会根据具体的学习目标“自创”一些特殊的强调孩子动手的小游戏。现在根据对于幼儿园教学的相关规定,课程主要的是集中在室内进行,因此,很对的游戏需要小朋友们在桌面进行操作。针对这样的教学要求,我们自己设计了很多“桌面游戏”。比如“排排坐”,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制作一些小球的图形,在上面写上一些简单的加法或者减法运算,让小朋友们进行运算然后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在培养孩子的快速识数方面我们设计了类似“跳格子”一样的游戏,让小朋友们站好,然后老师读出方格中的数字,小朋友用最快的速度跳进相应的格子,比一比谁最快。这样的游戏,不仅锻炼孩子的数学学习,更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让他们在游戏中体验学习。 4、在生活中积累数学经验。 生活是学习的源泉。我把数学活动设计成幼儿生活情境,把幼儿在生活中的感受迁移到数学活动中来。例如在数学活动“找位置”中,我把它设计成让幼儿寻找自己的教室在几楼、自己的家在几楼、自己的床在第几行、自己的座位在第几排第几个等来让幼儿区分方位、感知数序。同时,我善于利用身边的事物,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想要探究的问题出发,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引发幼儿的数学探究活动,而且把数学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中去。如我给班级生物角买了一些小金鱼,孩子们非常喜欢,纷纷前来观看。孩子们如此热情,如此关注。我就让他们数小金鱼。然后我把小金鱼分别放到两只个金鱼缸里,让小朋友给可爱的金鱼取名字,我制作金鱼名片和数字卡片。最后让孩子们用它们来表示每只金鱼缸里不同的金鱼数量,并每天进行一些变动,让幼儿每天观察、点数、调整数卡。孩子们对这样的活动很感兴趣,不但获取了数学知识,而且积累了生活经验。第四篇:初中数学教学与小学数学教学衔接
第五篇:幼儿数学教育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