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配置管理计划改进方法研究与案例分析

时间:2019-05-14 23:49: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项目配置管理计划改进方法研究与案例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项目配置管理计划改进方法研究与案例分析》。

第一篇:项目配置管理计划改进方法研究与案例分析

课程名称:《研发过程改进》

论文题目:项目配置管理计划改进方法研究

任课教师评语:

任课教师签字:

考核日期: 年

日 项目配置管理计划改进方法研究

配置管理工作是整个软件项目生存周期过程的一项主要而且关键的质量保证活动之一,配置管理也是软件项目开发及项目管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正确而及时地进行配置管理工作,对于在项目生命周期内建立和维护工作产品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配置管理的目的在于通过有效的管理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所有的输出,以及对他们的变更,来保证团队的有效协作,配置管理是实施软件工程的基础。

基于以上的目的,配置管理的目标应该明确是:

提供用于识别和控制文档、代码、接口和数据库的结构框架,适用于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所有阶段;全面支撑某一特定开发及维护工作方法,能够适应各种类型的需求、标准、政策、组织机构以及相关的管理策略;针对特定的基线状态、变更控制、测试、发布版本或审计活动,生成相对应的管理信息和产品信息。

为了保证项目配置管理计划的顺利实施,立足于软件支持过程复杂性七命题,投资命题,成熟度命题,效果命题,领导命题,过程命题,文档命题,团队命题。分别都设计了对应的方案去保证项目配置管理计划的成功。

 投资命题:需要计划,配备专职人员以及管理时间和资金投入。在投资命题方面,首先需要为项目配备专职人员,即配置人员,根据项目的大小去配置。所有目录只有配置管理员有更改和书写权限;整个项目管理工具由项目负责人指定配置管理员管理;配置管理员要维护所有目录和配置项的权限,保证配置项Reader能够获得到该文档,而其他人员无权获得。

 领导命题:需要高层领导的发起、参与和支持。在领导命题方面,需要领导的自身的足够的重视,了解到配置管理的重要性,在项目启动前,聘请专业的领域专家做咨询,对项目在配置管理方面的常见的难点与一般的解决方案作讲解。

 团队命题:需要全体人员的协作和努力。在团队命题方面,每个人首先明确自己在配置管理过程中的职责与任务。软件配置管理工程师,制定配置计划,负责计划的执行和完善设计软件配置管理库、基线库,控制基线的变更、保存所有变更请求;识别/标识软件配置项,确定哪些内容将纳入基线库;把汇总基线的状态和内容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基线化软件工作产品。项目经理,协助软件配置管理工程师制定软件配置管理计划,并支持计划的执行审查软件配置管理计划,确保只选用基线库的基线来构建工作产品或最终产品。项目组成员,了解项目配置管理计划,支持配置管理工程师的工作;按照过程、规定、及工作计划的要求,提交工作产品。高级经理,主持软件配置管理计划的评审,批准产品的发布。

 过程命题:需要仔细地进行过程设计来减轻甚至消除软件支持过程认知障碍并提高群体认知活动的效力和效率。在过程命题方面,其基本内容应包括:配置工具、环境;配置更新流程;配置需求变更与会议备忘录;配置备份流程;变更处理流程;工件、产品和报告的发布进程等。

以下我就以现在的项目组中的配置管理以及配置管理工具为例加以说明。

配置工具、环境:VSS(Microsoft SourceSafe User Shell),WINDOWS。说明配置库所在的物理位置。

配置人员的权限:可定义为:只读(R)-只能读取所选择的配置项;修改(C)-可读取、修改所选择的配置项;变更(N)-可读取、修改、增加、删除(可恢复)配置项,此权限通常分配给项目经理和项目骨干;完全控制(Y)-完成控制配置库。此权限通常只分配给配置管理员。

配置更新流程:开发人员要认真填写要更新的补丁清单,只要checkin到vss上的JAVA与UI的相关路径下即可。配置人员在版本发布时将java,ui文件全部get,保证开发库的最新。(此操作可使用vss的command命令,或者手工进行get)另外配置人员再get下来每个开发小组填写的记录。(此操作可使用vss的command的命令,或者手工进行get)

按照记录抽取出相应的文件。(此操作使用excel宏定义文件工具,前提是设置好抽取文件的路径,与需要复制的目的路径,在复制文件过程中宏定义工具如报错,可以考虑复制文件时此文件已存在并且是只读属性这种情况)

将抽取出的补丁包进行备份形成一个按日期排列的补丁基线,然后将补丁包覆盖到本地的源代码上替换旧文件。(此操作可以写一个批处理完成)

用ant工具编译最新的本地源代码环境。(ant工具需要配置环境变量,如在编译环节上有变化如增加了jar包,或者开发人员新加了java包,只需修改ant 的配置文件build.xml即可,build.xml的修改这里不详细说明)

再根据开发人员填写的记录抽取出可执行文件.如class文件和其他非编译的文件。(此操作过程中需要使用excle宏定义工具抽取已编译好的class文件)将已形成的补丁包,放入补丁备份库中进行统一管理备份。将以抽取出来的可执行文件覆盖到需要更新的应用程序中覆盖旧文件。(此操作也可写一个批处理完成)发邮件通知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告知此次发布完成。版本的更新执行与操作中使用的工具介绍完成。

请详细参见更新发布流程图(图表 1)

Checkin程序源码和变更登记表配置管理员GET java,ui源代码和登记表开发人员源in程序Check码和变更登记表VSS服务器开发人员以上为开发人员checkin操作和配置人员get操作,以下为配置人员在配置机上的详细操作流程配置工作机配置机操作流程如下汇总所有补丁更新登记文档本次版本发布工作结束版本补丁备份库备份操作从编译环境中抽取新生成的Class文件编译java源代码更新源代码环境根据登记抽取 java ui源代码发布操作(更新测试环境)以上为配置人员在配置机上的详细操作流程,以下为生成文件后的发布工作发邮件此通知次更新的内容发邮件通开发人员知此次更新的内容对本次更新的进文件行测试测试服务器测试服务器测试人员

图表 1 配置需求变更与会议备忘录:项目的会议备忘录需要被维护(SCCB)。每次SCCB会议的备忘录应该按召开会议的时间来命名。文件名称的格式可以是 “SCCB日期”(日期格式为YYYYMMDD,其中YYYY是年,MM是月,DD是天)。例如在2002年6月25日召开的SCCB会议,次会议备忘录的文件的名称可以是SCCB20020625。注:SCCB会议备忘录的内容记入《变更请求与处理单》

配置备份流程:备份管理分为两部分,一是对程序的定期备份,二是对数据库的定期备份。

对程序的备份分两种:一),动态备份,可采用每天自动运行一个批处理命名对程序(java源码,ui源码)进行增量的备份,注意备份目的存储硬盘要与原代码硬盘在不同机器上进行备份。

二),静态被备份,以周或者几天为单位对项目组内的源代码(java源码,ui源码)进行全部备份,注意目录名字一定要清晰建议使用备份当日日期命名如:20060813。对数据库的备份:

因为数据库的结构变更速度要根据项目的进程情况而决定入。开发初期对数据库的变更较为频繁对数据库对备份频率可以提高。而后期数据库的改动比较缓慢频率可以降低。对数据库的备份也要采取目的硬盘与原硬盘不同的原则进行。(以上方法对生产环境与测试环境都适合)请见图示

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按时段备份应用程序按时段备份数据库配置管理员配置管理员备份机

图表 2  效果命题:需要明确地努力和定期地强化其效果。在效果命题方面,采用配置审计的方案来加强效果,配置审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核配置管理活动和过程,以确保这些活动和过程所产生的基线和文档是正确的,以维护配置基线的完整性。配置审计主要包括基线审计、功能审计和物理审计等。各项配置审计活动在执行时,需要一个非配置管理员小组的成员共同组成一个审计小组,来执行配置审计活动,以确保审计活动的客观性。基线审计,在计划规定的审核日期,或在基线创建或更新后,审计人员根据如下内容进行审计,检查基线及相关配置项:一),组成基线的配置项是否标识正确? 二),组成基线的配置项的标识是否惟一? 三),基线的标识是否正确?基线的标识是否惟一? 四),组成基线的所有配置项是否在库可查? 五),基线及其配置项的访问权限是否正确? 六),配置库的目录是否和计划的一致? 七),基线列表是否完整? 八),检查配置项的最新有效版本是否和开发人员使用的版本一致? 九),检查所有的基线评审是否都有项目经理的签字? 十),基线配置项记录表与库中基线配置项是否一致?

功能和物理审计主要是在变更结束或产品发布的时候进行,也有可能是事件驱动进行。在进行功能审计的时候,审计小组主要应根据如下内容进行审计和检查:一),功能需求对应的所有模块是否已经完成? 二),所有的变更请求是否已经关闭? 三),所有的基线配置项是否经过测试或评审? 四),检查是否所有的模块都有相应的测试报告记录? 在进行物理审计的时候,审计小组主要应根据如下内容和要求进行检查:一),将(合同)需求所要求的发布项(如源代码,安装文档,用户手册,运行代码等)与实际配置项相对照;检查配置项的完整性;检查配置项的一致性;检查配置项的版本的正确性。二),检查发布项产品的介质是否符合要求? 三),检查发布产品是否可以从该介质正常安装? 四),检查发布产品的评审记录是否完整? 五),检查待发布产品的访问权限是否正确?在审计完毕后,审计小组应将审计活动的结果进行记录,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  文档命题:需要文档(解释和沟通)支持过程活动可视化,使得复杂的智力密集的支持过程活动得到有效地控制。在文档命题方面,文档的完整与及时性决定了开发人员的效率与项目的进度。配置管理计划是项目计划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配置管理活动的基础。其制作以软件开发计划为基础,根据软件开发计划的生命周期和其它计划安排,编写配置管理计划。配置状态报告按时间段提交,项目经理结合其他报告完成项目状态报告。其基本内容应该包括配置项状态(初始/已测试/已发布)、变更统计、基线发布信息、版本发布信息、备份信息等。基线是指正式评审与同意,用作进一步开发的基础,并且只有通过正式的变更控制才能加以更改的工作产品,基线由一个或一组相关性比较强的配置项组成,基线发布表至少应包含如下信息:项目编号、发布人、基线号、发布时间、基线包括的工件以及工件的路径、版本、负责人等。变更申请单的信息一般由整个变更过程的变更信息组成,包括:变更申请人、申请时间、变更涉及工件、变更描述、受影响方(提请人和相关方共同确定)、变更审核结果、变更追踪等。关于文档的命名规则又分为版本号标识规则与命名规则,版本号标识规则由于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很多的配置管理工具都提供版本编号规则,而不同工具的规则又不尽相同,因此一般情况对于配置项和基线的版本编号规则不做统一的规定,由项目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但是要求同一配置项或基线的不同版本的版本编号不能重复。另外,不管采取哪种标识规则,都要求所有的软件开发文档都必须要有惟一的版本号。可参考的版本号格式例如: Vm.nn,其中 m 为主版本号,由一位或多位数字组成;朋为次版本号,必须是两位数字,不足补零,例如: Vl.00。命名规则在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需命名的主体主要分为配置项和基线两大类。对于配置项的命名又主要包括:文档类基线配置项、源代码类基线配置项、非基线类配置项。文档命名首先要准确清晰,能够很好地体现文档内容;其次要简明扼要,长度不要太长,一般要求不超过20个汉字。具体命名可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可参考的命名规则如下:文档编号_文档名称_版本号.文件扩展名。其中文档的编号可按如下规则进行:文档编号长度为8位,格式为A1A2B1B2B3C1C2C3,其中:A1A2:所在的部门编号,两位大写字母,采用部门简称的拼音首字母缩写。B1B2B3:项目编号,三位数字,由组织统一分配。C1C2C3:项目文档编号,三位数字,由项目经理统一分配。源代码类基线配置项命名规则:项目编号_模块名_版本号。对于非基线配置项的命名规则:格式一般不做统一要求,由项目自己进行唯一性标识。对于软件开发产品的命名,没有最优方案,只要适合于项目的实际情况即可。

 成熟度命题:需要不断地组织学习以持续地改进全组织的软件支持过程能力。对于成熟度命题,则需要项目经理定期的组织会议,为确保配置管理工作的准确无误,并保持对配置状态的总体了解和把握,配置管理员应根据配置管理计划的要求定期进行配置状态检查,撰写配置状态报告,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配置状态报告主要应包含如下内容:①配置库总体说明:上次报告日期;本次报告日期;项目所处阶段;基线配置项总数;基线总数;变更申请总数;变更总数等。②变更申请状态统计:变更申请总数;待审批的变更申请数;正在实施的变更申请数;已关闭的变更申请数。③变更申请类型统计:功能增强;错误更正;需求变更;计划变更等类型及每种类型的变更总数。④变更统计:变更总数;未关闭变更总数;已关闭变更总数。⑤基线配置项状态统计:配置项总数;稳定状态基线配置项总数;变更状态基线配置项总数。项目开发中的所有成员就上一阶段中的开发工作和配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一切以项目的顺利完成为优先原则,去对各自相应的计划进行合理的调整。

总之,配置管理工作是软件项目管理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在实际项目开发过程中,有很多因配置管理工作没做好而导致重大损失的情况。例如:有的项目因没及时备份而丢失大量宝贵的资料;有的项目因变更控制不严格而导致项目失控;有的项目因标识不清楚而导致产品混乱等。因此对于配置管理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研究的配置管理方法对于软件开发行业具有较大的实用性,且在经过变通的基础上也可以借鉴到其他行业,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配置管理和其他项目管理工作的协同效率。

第二篇:案例研究方法

一、什么是教学案例1.什么是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研讨

这可以从以下几个层次来理解: 教学案例是事件:教学案例是对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它讲述的是一个故事,叙述的是这个教学故事的产生、发展的历程,它是对教学现象的动态性的把握。

教学案例是含有问题的事件:事件只是案例的基本素材,并不是所有的教学事件都可以成为案例。能够成为案例的事件,必须包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并且也可能包含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内。正因为这一点,案例才成为一种独特的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

案例是真实而又典型的事件:案例必须是有典型意义的,它必须能给读者带来一定的启示和体会。案例与故事之间的根本区别是:故事是可以杜撰的,而案例是不能杜撰和抄袭的,它所反映的是真实发生的事件,是教学事件的真实再现。是对“当前”课堂中真实发生的实践情景的描述。它不能用“摇摆椅子上杜撰的事实来替代”,也不能从抽象的、概括化的理论中演绎的事实来替代。

2.教学案例的特征

案例是一种写作的形式,那么它与我们平时所说的论文等形式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特点呢?

(1)与论文的区别 从文体和表述方式上来看,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的;而案例则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也就是说,案例是讲一个故事,是通过故事来说明道理。因此,从写作的思路和思维方式上来看,二者也有很大的区别。论文写作一般是一种演绎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而案例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

(2)与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的区别 一般来说,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比较容易理解。教案和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措施的简要说明;案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学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

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相近,它们的区别也体现了案例的特点和价值。同样是对教学情境的描述,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而案例是有所选择的。至于怎样选择,就要看案例撰写的目的和功能了。

二、教师撰写教学案例的可行性分析1.案例素材比较丰富

教学案例来自日常的教学实践活动,贴近教师工作,与教师有天然的联系。教师有大量的实际问题,需要通过研究,妥善解决,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了大量的教学研究,有很多经验和教训,其中不乏典型事例,会给教师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成为撰写教学案例的素材。教师有事实可说,有道理可讲。教学实践涉及的领域宽,发生的事例多,是教师撰写教学案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2.案例写作比较简单

一般情况下,撰写教学案例要写两个方面的内容,一写案例事实,二写案例分析。撰写教学案例,是“讲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教师对事实比较熟悉。叙述的事实比较具体,比较单一。通常情况下,教师写这样的记叙文不会感到困难。撰写案例分析当然需要进行论述。但是,这里的论述是就事论理,是针对具体问题发表有针对性的意见,不涉及很多的人和事,不需要高度的抽象概括,难度不大。

3.案例写作基础较好

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基础理论,一定的写作基础知识,一定的教学教研经验,一定的分析研究能力。总之,教师具备写作教学案例的基础。只要教师认真研究,都有可能写出有价值的教学案例。只要认真地运用教学理论深入分析教学案例,都有可能提出独到的见解。撰写教学案例与撰写教学论文相比,写成的可能性,写好的可能性,获奖的可能性,发表的可能性,都要大得多。

编辑本段

三、教师撰写教学案例的必要性分析1.促进教师教学反思 撰写教学案例,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进行真切的回顾,“照镜子”,“过电影”,把自己的教学一览无余地再现,用新的观点进行严格的审视,客观的评价,反复的分析。教学过程中的是非曲直、正确错误,都能由模糊变得清晰。能使教师把某些教学问题认识得比较深刻,解决得比较恰当。利于教师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看清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撰写教学案例的过程,就是重新认识教学事实的过程,就是反思的过程,研究的过程,总结的过程,提高的过程。

2.推动教学理论学习

通常情况下,撰写教学案例,需要运用教学理论对教学案例进行分析。要把案例分析透彻,需要有足够的教学理论支撑。教师往往感到教学理论修养不够,分析教学案例力不从心。这就促使教师带着教学案例的实际问题,深入地学习有关的教学理论。教师这时的学习,是为了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学习,有着明确的目的和强烈的愿望,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百闻不如一见,教师通过撰写活生生的教学案例学到的教学理论。就不再是抽象的、空洞的、干巴巴的教条;而是非常有用的思想和方法,利于教师内化教学理论知识,提高教学理论水平,用科学的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总结教改经验

有经验的教师谈起自己的教学经历,都有不少成功的事例和体会,但往往局限于具体的做法,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案例撰写是对教学实践的反思,从实践中选择适当的实例进行描述和分析,可以更清楚地认识有些做法为什么取得了成功,有些为什么效果不够理想。通过反思,提炼并明确有效的教学行为及其理论依据,从而更有效地指导今后的实践。

案例还是教师梳理记录自己教学生涯的一种很好的形式。在学校和课堂里,有许多值得思考、研究或回味的人和事。有些事情或思考并不适合写成论文,也不想记成流水帐,那么撰写案例不失为一种选择。案例不仅叙述了教学行为,也记录了伴随行为而产生的思想、情感及灵感。它是个人的教学档案和教学史,有独特的保存和研究价值。

4.促进教师交流研讨 案例是教学情境的故事,不同的人对故事会有不同的解读,因此案例十分适于用来进行交流和研讨,可以成为教研活动和教师培训的有效载体。教学案例集中反映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矛盾、困惑,以及由此产生的想法、思路、对策等,就这些问题和想法开展交流讨论,对教师提高分析能力和业务水平,是非常有益的。

与撰写论文相比,案例更适合一般教师的需要。案例的内容贴近实际,材料来源丰富,写作形式自由,易于传播交流,更为广大教师喜闻乐见。学校和教师可以根据教改实际情况,确定一定阶段内的讨论主题,围绕某个主题或专题收集材料、撰写案例、交流研讨,同时结合有关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使教研活动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5.形成教学研究成果

撰写教学论文、课题研究资料,固然是教学研究;撰写教学案例,也是进行教学研究。写成的教学案例、教学论文、课题研究资料,都是教学研究成果。相对而言,教学案例是较小的、单一的教学研究成果,教学论文与课题研究材料是较大的教学研究成果。关于某个专题研究的教学案例,不仅本身是教学研究成果,而且还是撰写教学论文与课题研究材料的很好的素材。这类素材经过加工,具有典型性,采用这样的素材写成的教学论文与课题研究材料,紧密联系实际,内容丰富,有血有肉,生动形象,真实可信,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6.提高教师专业能力

(1)提高教学实践能力 教师撰写教学案例,是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的紧密结合。教师撰写自己的教学案例时,既是行动者,又是研究者。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教学行为的描述和分析,加深对教学理论的理解;又可以通过教学理论的指导,使教学行为科学合理。要写好教学案例,需要把教学案例涉及的问题披露出来,深入分析研究,取得清晰的认识,较好地解决某个问题。教学案例尽管是个别现象,但具有典型性,代表了某种倾向。经常撰写教学案例,就能够敏锐地发现带倾向性的问题,找出解决同类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教学案例还能体现教学规律。典型教学案例深层次的认识积累多了,就能够通过个别看一般,透过现象看本质,真切地感悟教学的规律,建立起一套科学的思维方式,高效的工作方法,良好的工作习惯,使之达到自动化的程度,从而减少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教学效益,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

(2)提高教学研究能力 撰写教学案例,撰写教学论文,撰写课题研究材料,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三个方面,密不可分。撰写教学案例是撰写教学论文、撰写课题研究材料的基础,撰写教学论文是撰写教学案例的提高,撰写课题研究材料则是撰写教学案例的升华。三个方面结合,能够促使教师做到教学行动与教学研究紧密结合,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教学经验与教学科学紧密结合。这三个方面,撰写教学案例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基础打得牢,教学研究才有可能达到较高水平,因此,撰写教学案例在提高教师教学研究能力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充分重视。有了撰写教学案例的基础,就为撰写教学论文,开展课题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就能使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7.提高教师一般能力

(1)提高观察能力 教师撰写教学案例,就要找出很有典型意义的事例。教学事例天天都有,层出不穷,但要从日常纷繁的教学事例中发现典型,并不容易,需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撰写教学案例,讲述的教学故事要体现典型、具体、生动,形象、直观等特点,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师就必须将有关教学事实形成逼真的表象,也需要进行认真的观察。因此,撰写教学案例,能够促使教师注意观察教学现象,发现教学问题,持之以恒,就会养成观察的习惯,提高观察的能力。

(2)提高思维能力 运用教学理论的观点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也是一种重要的研究能力。每个案例都有核心部分和枝节部分,教师要排除枝节部分的干扰,重点把握案例的核心部分,找出核心部分与教学理论的密切联系,就需要运用教学理论的观点,运用分析与综合的方法,提炼出教学案例的主题,解决好教学案例反映的具体问题,探索出解决一般问题的途径,养成凡事用脑筋好好想一想的良好习惯,掌握运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工作的规律,提高教师的思维能力。

(3)提高创新能力 教师写出的教学案例,可能是某项教学研究中的细化了的材料。从教学案例的线索引申开去,思考教学案例反映的教学现象,就有可能产生一些深刻的认识,独到的见解,再来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使之带上条理性和科学性,就有可能发现某些教学规律,特别是解决某些教学问题的规律,从而产生某些创新。创新多了,就会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

四、教学案例的结构要素从文章结构上看,案例一般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的元素。(1)背景

案例需要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如介绍一堂课,就有必要说明这堂课是在什么背景情况下上的,是一所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是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还是年青的新教师,是经过准备的“公开课”还是平时的“家常课”,等等。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2)主题

案例要有一个主题。写案例首先要考虑我这个案例想反映什么问题,是想说明怎样转变差生,还是强调怎样启发思维,或者是介绍如何组织小组讨论等等,动笔前都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想法。比如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不同的研究课题、研究小组、研究阶段,会面临不同的问题、情境、经历,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写作时应该从最有收获、最有启发的角度切入,选择并确立主题。

(3)细节

有了主题,写作时就不会有闻必录,而要是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比如介绍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就要把学生怎么从“不会”到“会学”的转折过程,特别是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不能把“方法”介绍了一番,说到“掌握”就一笔带过了。

(4)结果

一般来说,教案和教学设计只有设想的措施而没有实施的结果,教学实录通常 也只记录教学的过程而不介绍教学的效果;而案例则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代教学的结果,即这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映和教师的感受等。读者知道了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对整个过程的内涵的了解。

(5)评析

对于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学的指导思想、过程、结果,对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可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比如同样一个“差生”转化的事例,我们可以从教学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的理论角度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学的规律。评析不一定是理论阐述,也可以是就事论事、有感而发,引起人的共鸣,给人以启发。

五、撰写教学案例的方法及关键点(1)选择一个有冲突的教学事件 一节课下来,觉得要写的事件很多,那么哪一个事件才该选择?哪一个对于自我发现更有潜力?案例的性质怎样,是关于教学策略、学生行为还是教学政策方面?案例的目的是为了增进理解,还是为了职业发展?尽管没有一个选择是非遵循不可的规则,但下面一些建议对写好一个案例却仍是有益的:事件对你有情感力量吗(心灵是否受到震撼)?事件呈现的是一个你不能确定怎样解决的进退两难的境地,还是你成功地解决了一个他人可能进退两难的问题?事件需要你做出困难的选择吗?事件使得你必须以一种感觉不熟悉的方式亦或是仍在思考的方式回答吗?事件暗示一个与道德或道义上相关的问题吗?如果有冲突的事件满足以上各条,那么你的选择在自我学习、内省和深层次理解方面就可能更加富有成效。

(2)对事件背景进行描述 在描述事件的背景时要考虑:这种情况以前出现过吗?第一次引起你注意是什么时候?这以后发生了什么?接连发生的事件是怎样开始的?事件发生的上下文(即情境)是什么?开始的场景中你的反应是什么?你的反应怎样使事情的发展变得更加顺利或怎样使之恶化?影响那个事件的心理的、社会的因素是什么?物质环境因素是什么?教学因素是什么? 历史因素是什么?在写案例时,你要为即将发生的事件设置场景,做好铺垫。要注意把重要事件放在它所发生的上下文中,必须考虑事件是在上下文中才得以理解的。

(3)确定事件中的“演员”

每个故事都是因为有了一群活生生的人物、有贡献的角色才得以充实。在案例写作时要考虑:谁是主要演员和次要演员?出场的演员是谁?幕后演员是谁?每个人都扮演了什么角色?相互之间关系怎样?与你的关系呢?坚持考虑每个角色个人的情感、动机、目的、期望,不要忘记把自己放于演员表之中;不要忘记通过情感、动机、目的、个人价值这面多棱镜来审视你的角色;也要审视你可能要做的假定:假设源于何处?它怎样影响你的行动?

(4)检查你行动的结果

教师所做的每个行动都会产生一系列的反应。你的回应引起的一些反应是什么?对学生的影响是什么?对班级气氛的影响是什么?对其他演员的影响是什么?你所采取或未采取的行为对自己的结果是什么?你的行为以何种方式提高或降低你对自己的重视?

(5)假设你再次遇到该事件

你怎样以不同观点看待事件?看待演员?如果再做一次,你的行为不同之处是什么?现在允许你重新考虑,你要选择一个不同的回答吗?

2.写好案例的关键写好个教学案例,有三个关键问题需要注意。(1)选择复杂的情境

所谓复杂的情境,是指故事的发生、发展具有多种可能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情境,需要进行判断、选择、决定。复杂的情境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思考和想象的余地,因而给人以更多的启迪。学校教学中有许多典型事例和两难问题,应该怎样处理,案例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教师的行为、态度和思想感情,提出解决的思路和例证。

所谓复杂,也是相对的。你认为复杂,他认为不复杂;以前觉得复杂,现在觉得不复杂。因此教学情境的选择,是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选择什么样的情境和材料,要有针对性。一是要符合当前教改实践的需要,提出人们所关心的、想了解的事情和问题;二是考虑案例交流的范围,是公开发表,还是校内交流,或者仅供个人参考。总之,撰写案例不能只顾讲述一个生动的故事,还要注意为什么讲、向谁讲这个故事。

(2)揭示人物的心理

人物的行为是故事的表面现象,人物的心理则是故事发展的内在依据。面对同一个情境,不同的教师可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为什么会有各种不同的做法,这些教学行为的内在逻辑是什么,执教者是怎么想的?案例能够深入人的内心世界,让读者“知其所以然”。这也是案例不同于教案和教学实录的地方,好的案例应该能够发挥这个特点和优势。

人物心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学生的心理活动。由于案例一般是教师撰写的,注意力容易偏重于教师这一方。自己怎么想的,怎么教的,效果如何如何,可以娓娓道来,自我感觉良好;但学生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对教学效果的看法是否与教师一致,往往被忽略不计了。人们常说“备课要备两头”:备教材,备学生。真实地反映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想法、感受,是写好案例的重要一环。

(3)具有独到的思考

同一件事,可以引发不同的思考。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案例的质量是由思考水平的高低所决定的。因为,选择复杂情境也好,揭示人物心理也好,把握各种结构要素也好,都是从一定的观察角度出发,在一定的思想观点的引导下进行的。要从纷繁复杂的教学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道出人所欲知而不能言者,这需要一双“慧眼”。具备这样的功力没有什么秘诀和捷径,只有通过长期的磨炼去领悟和掌握。

编辑本段

六、好的教学案例的标准(1)一个好的案例必须包含一个典型的问题或问题情境——没有问题或问题情境不能算案例,问题或问题情境缺乏典型性也不能算案例。

(2)一个好的案例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中心论题上—— 要突出一个主题,如果是多个主题的话,叙述就会显得杂乱无章,难以把握住事件发生的主线。同时,还要注意不要过分地渲染自己的个人情绪或情感,以免使案例的重心发生偏移。

(3)一个好的案例描述的是现实生活场景——案例的叙述要把事件置于一个时空框架之中,应该以关注今天所面临的疑难问题为着眼点,至少应该是近5年发生的事情,展示的整个事实材料应该与整个时代及教学背景相照应,这样的案例读者更愿意接触。一个好的案例可以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对案例所涉及的人产生移情作用。

(4)一个好的案例应该讲述一个故事—— 案例必须要有完整而生动的情节。要能把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等按照一定的结构展示出来,同时,对事件的叙述和评点也是其中必要的组成部分,最好包含有一些戏剧性的冲突。对于课堂教学案例来说,应该有学生围绕某一个讨论的中心问题表达他们不同见解的波澜起伏的过程性教学冲突。(5)一个好的案例的叙述要具体、翔实——案例不应该是对事物大体如何的笼统描述,也不应该是对事物所具有的总体特征所作的抽象化的、概括化的说明。案例提供的各种信息应该是准确的、纪实性的,包括与案例相关的背景材料特别是第一手资料,也应作具体的陈述,因为背景材料中往往交待了问题发生的场景,隐含着问题形成的某些重要的原因。但要注意的是,背景材料的叙述不应该影响到对主要问题实质的把握。

(6)一个好的案例应该包括从案例所反映的对象那里引述的材料——案例写作必须持一种客观的态度,因此可引述一些口头的或书面的、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材料,如对话、笔记、信函等,以增强案例的真实感和可读性。重要的事实性材料应注明资料来源。

(7)一个好的案例必须理清问题的性质——案例所说的问题是何种性质?是教学策略问题,还是学生行为问题,或是师生关系问题?如此等等。这是案例分析的关键,不要让纷至沓来的信息干扰了自己对问题性质的基本判断。

(8)一个好的案例需要针对面临的疑难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案例不能只是提出问题,它必须提出解决问题的主要思路、具体措施,并包含着解决问题的详细过程,这应该是案例写作的重点。如果一个问题可以提出多种解决办法的话,那么最为适宜的方案,就应该是与特定的背景材料相关最密切的那一个。如果有包治百病、普遍适用的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案例这种形式就不必要存在了。

(9)一个好的案例需要有对已经做出的解决问题的决策的评价——评价是为了给新的决策提供参考点。可在案例的开头或结尾写下案例作者对自己解决问题策略的评论,以点明案例的基本论点及其价值。

(10)一个好的案例要能反映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及其内心世界——案例要揭示出案例当事人的内心世界,如态度、动机、需要等等。换句话说,要围绕一定的问题,展示教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思自身发展的心路历程。

案例能够直接地、形象地反映教学的具体过程,因而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操作性,也非常适合于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第一线教师来写作。要写好案例,首先要有实践的基础和经验的积累,其次要有一定的写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地进行实践探索。一篇好的案例,可以胜过许多泛泛而谈。说到底,好文章不是“写”出来,而是“做”出来的。

作为一个能够提供借鉴的教学案例,既可以是教学活动中的成功事例,也可以是教学实践活动中遭遇过的失败,前者可以提供经验,后者可以提供教训,都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编辑本段

七、教学案例的分类教学案例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也有不同的分类。

按照使用对象来说,教学案例可以分为面对本科生的、面对研究生的(特别是MBA、MPA等等专业学位);按照教学案例的形式可以分为文字案例和视频案例;按照教学中使用的方式,一般可以分为评述型教学案例和讨论型教学案例。我们下面将对这两种类型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

评述型教学案例

主要是对现实状况再现的基础上,对案例进行总结或者评述性分析,让学生从中学到一些分析方法或者经验,这种案例比较适合对本科生或者专科生的案例教学使用,因为本科生的理论和实际经验不足,通过这种形式的学习,正好可以达到学习的目的。

讨论型教学案例

与评述型教学案例不同,它主要是把现实情况再现,不做评述和经验总结,由案例学习者进行讨论学习,一般也没有正确的答案。它适合用研究生等高层次教育的学习需要,因为他们一般都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通过讨论和思维启发就能达到学习的目的。

第三篇:人本主义治疗方法及案例分析与比较(精选)

一、人本主义治疗模式的概念

人本主义疗法也称来访者中心疗法(client-center therapy),认为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向上趋势,治疗者只要对病人关心,给予温暖和鼓励,发挥他们内在的潜力,完全有能力作出合理的选择和自救。

二、人本主义疗法的基本理论

一,人都有自我实现的倾向(罗杰斯认为,人天生就有一种基本的动机性的驱动力,他称之为“实现倾向”。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成功,能够得到自己价值的实现.)二,个体拥有机体的评价过程。(个体在其成长过程中,不断与现实发生着互动,个体不断地对互动中的经验进行评价,这种评价不依赖某种外部的标准,也不借助于人们在意识水平上的理性,而是根据自身机体上产生的满足感来评价,并由此产生对这种经验及相联系的事件的趋近或回避的态度。个体自身的满足感是与自我实现倾向相一致的。凡是符合自我实现倾向的经验,就被个体所喜欢、接受,成为个体成长发展的有利因素,而那些与自我实现倾向不一致的经验,就被个体所回避和拒绝.)三,人是可以信任的。(以人为治疗中心认为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是可以信任的,是可以改变的。)

三、人本主义治疗模式的特征

一,人本主义所持的态度是对来访者的无条件的关注; 二,人本主义治疗模式是摈弃医学模式的,不把来访者当做患者,而是平等的主体对象;

三,治疗作用:仅限于当前的人体验和感受; 四,注意的重心是放在病人的现象学世界上;

五,人本主义治疗模式成功的标志是病人态度发生改变真实体验自己的情感;

六,治疗模式的动力基础就是相信人都有自我实现的趋势。七,人本主义治疗模式关心的问题是人格改进,而非人格结构; 八,人本主义治疗模式适用于各种患者(来访者)。

四、人本主义治疗模式的主要技术

一、是真诚交流的技术。它要求社会工作者要与案主进行真诚、平等的主体间交流;

二、是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他要求工作者要对案主进行无时无刻的尊重和重视,这是促进患者心理积极转变的必要条件;

三、是共情的技术,即要求社工与案主实现情感共通。

五、案例分析

(一)个案基本情况

小林,女,22 岁,某大学四年级学生。在毕业离校前一个月服安眠药自杀,被室友发现,送医院抢救,自杀未遂,由辅导员和室友陪同来到心理咨询室。

小林父母在其 5 岁时离婚,后随母亲寄居在其姨妈家。姨妈一家人生活很严肃,虽在经济上资助她们,但很少和她们有更多的情感的沟通,来访者常有一种寄人篱下、受人施舍的屈辱感。在来访者 8 岁时,和妈妈搬出姨妈家,两人单独过活,她的这种执拗使姨妈家又气又无奈,关系变得较疏离和冷漠。来访者 9 岁时妈妈爆发抑郁性精神病,后来稳定,很少复发,但常常会歇斯底里地向来访者乱发脾气。来访者虽心里感到很委屈,但知道母亲不容易,也常常是忍了又忍。

考上大学后,家里没人照顾母亲,来访者在学校旁边租房将母亲接到身边,边学习边打工,还照顾母亲,但常常会受到母亲的无理取闹和无端辱骂。所有这一切,外表坚强的她往往忍受了下来,从未让同学知道自己的事情,而且担任系学生会宣传部长,性格外向,朋友较多,很有能力,也很开朗豪爽。毕业实习期间来访者凭借自己的能力找到了一家在省城的公司做文秘。工作干得很好,因此得到了公司的留用。后来公司决定让她熟悉一下销售业务,让其搞营销,她觉得自己最不愿意求人,不擅长,不喜欢,没信心做好,但又担心公司因此解除与她的聘用合同,又不好拒绝,所以内心很矛盾,心情很沮丧。在这个时候,她回到学校,想暂时放松一下,自己特别想找一个依靠,于是向自己心仪已久的一个同学表白了自己的爱慕之情。但没有料到该同学会断然拒绝。这一系列的不如意,使她。感到无助、沮丧和无边的绝望 “太累了,好想休息一下,”但是不能,只有死,才可以彻底摆脱这一切,彻底放松。她给自己的母亲、那个男孩、她的两个要好的朋友分别写了信或遗书,吞下了安眠药。

(二)、目标评估

人本主义疗法认为,人都有两个自我,经验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前者是个人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自我感受,即真实的自我。后者则是个人对 “应当是 ” 或 “必须是 ”等的自我概念。二者之间的冲突导致了人的心理失常。而小林的这两个自我产生了冲突,因此我们建立以下的治疗目标:创造一个治疗性的氛围,以帮助小林发现真正的自我,从而远离虚假的自我,真正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使小林逐渐对自我体验的开放而非压抑。协助来访者小林逐步走向自我实现之路,享受成长过程中的坚实与丰盈。

(三)人本主义疗法对当事人进行干预的过程和要素

1、信任接纳,建立关系

尽最大可能,不带任何假设和猜想,用开放的、全新的视觉和听觉关注她。目的是创造一种信任、支持、安全的氛围。在这样一种关系中,小林会感到受关注以及对她的接纳和理解,她就会关注自己的感受,并从体验中学习,且能有效地运用所学到的东西,使她的生活显露积极和希望。

2、正视感受,面对真我

小林在开始并不是分享她的感受,而是讲一些外在的东西。她认为问题在于外部,母亲的无理取闹,公司老板的不合理安排,男友的绝情。但是在充分的接纳理解、同感和真诚的回应和反馈中,小林逐渐感受到温暖、安全和 充分的信任,进而去掉了防御,开始触及自己真实的情感。在咨询师面前开始能够表现自己的恐惧、焦虑、愤怒和那些她认为太消极的以至不能纳入自我结构当中的感受。最终她能够更少地歪曲事实,更多地表达那些以前没有表达过的感情,并且沿着对她的经验更加开放的方向前进。逐渐的,能够和她们所感受到的保持联系,而极少需要歪曲或否认这种经验。真实的生活,真正有效地有力地把握自己的人生。

3、整体联动,人文关怀

来访者事发后,我们实行了大学生心理危机紧急预案,第一时间,对来访者实行 24 小时监命价值关怀护,并从三楼宿舍调到一楼。各级领导都多次去看望她,人本主义疗法特别重视和强调一种真诚温暖信任的咨并给予来访者精神和物质等帮助; 同时我们还千方百计找访关系—到来访者早已不联系的唯一的亲戚——她的姨妈。姨妈家表哥表姐的到来和对她的关心,化解了多年来小林对他们的无解,同学朋友们的日夜陪伴,公司老板的理解等,无疑都是来访者走出自毁绝境的动力。来访者说“我整个是被‘暖’出来的”,一个‘暖’字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精髓和功效。

4、咨询效果

来访者从自杀绝境中走出,接纳真正的自我;获得友情、亲情,感受到温暖和社会支持;对人增加了信任和理解,更加热爱生命和珍惜生命。

(四)、其他治疗方法及比较

1、认知行为疗法:对患者不合理认知进行矫正,并提高患者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自杀倾向或自杀意念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时间长、见效慢,但效果持久。

2药物治疗:只能减轻产生自杀念头的抑郁症状。但结合心理咨询效果较好。

3、精神分析疗法:了解患者的情感生活的重要线索,并引导患者了解自己的无意识,从而达到心理健康。效果较好。

4、电痉挛疗法:以一点量电流通过患者头部,导致全身抽搐,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此法对重度抑郁症、自杀行为患者具有显著疗效。但容易导致意识混乱和记忆丧失。

治疗自杀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还有很多,但这几个效果较好,一般认为,精神分析治本,人本主义相关疗法完善个体心理支持系统,指标。

第四篇:小学数学情境教学设计案例分析、反思与改进方法

研修主题一:通过改进教学设计来提高教学有效性

小学数学情境教学设计案例分析、反思与改进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从中可以看出 “创设情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引领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他们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师的共识。然而,并非所有在课堂中创设的情境都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教学中还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低效现象。那么我们该如何把握好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效”与“度”呢?我结合一些具体的课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案例分析、反思]

一、只追求表面热闹,导致情境创设追求形式化。

课例1:《7的乘法口诀》((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二年级上册)上个学期听一位老师上《7的乘法口诀》,在课的最后,上课老师设计了一个应用巩固的游戏情境——“开小火车”。带上逼真的“火车头”头饰的老师自己当“火车头”,老师手里拿着许多口算卡片,嘴里说着“呜……”,火车开到哪儿,就指定身边的一位同学回答,回答对了,这位学生就可以拉着老师的衣服跟在后面做“车厢”,下一个同学则接着拉着前一个同学的衣服。“火车”一直在教室里开着,不一会儿,“火车”变得越来越长了,场面也越来越热闹,只见小朋友有的站着,有的笑着,有的在欢呼着……似乎参与的面很广,参与率很高。

[案例分析]:在这节课中,教师创设了符合二年级小朋友年龄结构、心理特征的游戏情境——“开小火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表面上看,学生是动起来了,其主体作用也得到了发挥,同时,师生的距离近了,似乎实施了零距离的对话。但仔细观察便会发现,这堂课只停留在形式上的热热闹闹,并没有激发起学生深层次的思维,一节课下来,学生收益很少。分析问题所在,我认为,这位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虽然注重了形式与情趣,却忽视了教学内容。因而,尽管学生很投入地参与了,但他们感兴趣的是“开火车”这一活动本身(这一活动本身与教学内容无关)。直到活动结束,学生仍沉浸于对活动本身的兴趣中,而并未进入数学情境。并且,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其实是关注了个别,忽视了全体。

[课后反思]:我们在设计课堂教学情境时,不仅要注重童趣,更关键的是要紧扣教学知识或技能。“情境”不是让学生为了故事而故事,为游戏而游戏,学生是在各种有趣的活动中体验“数学化”的过程,情境创设要对学生学习有意义。情境是学生熟悉的或可以理解的,但包含的数学问题对学生又要富有挑战性的、能引发学生的思考的。同样是这节课我们不妨设计一些练一练、做一做、辨一辨、争一争等情境,来调动全体学生参与,使情境创设更好地为数学教学服务。

三、只顺应做题需求,导致情境创设缺乏真实性

课例2:《解决问题的策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教材上的例题是这样的:旅游团23人到旅馆住宿,住3人间和2人间(每个房间不能有空床位),有多少种不同的安排? 有一教师在教学时设计了这样的情境:学校要组织同学们走出启东,走近社会,去县城体验生活2天。顿时,教室里爆发出一阵欢呼声。教师又说:考虑到县城是旅游城市,游人较多,要事先预定房间。我们可以怎么安排在县城的住宿呢?相机出示习题:我们班34名同学到旅馆住宿,住3人间和2人间(不考虑男女性别,但每个房间不能有空床位),有多少种不同的安排?同学们兴趣盎然,学习积极性很高,很快解决了问题。接着,教师创设了“体验生活”活动中将遇到的付钱、买东西等问题情境,学生也一一解决,以此使解决问题的策略得以巩固,教学进展也很顺利。下课铃响了,正当执教老师满意地走出教室时,许多学生围上来,七嘴八舌地问:“老师,我们真的要去县城吗?”“老师,我们什么时候去县城?”当时老师一片茫然,随口答道“你们真以为去?这是为了做题目随便说的!”刹时,学生“啊?!”脸上流露出因感到上当受骗而不满的神情。

[案例分析]:虽然老师设计此情境时,非常注重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想让学生明白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让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去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进而明确学习数学的价值所在。于是,她挖空心思编造了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体

验生活。教学时,此情境设计也确实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向了高潮,较好地激发了学生追求、探索的欲望。学生是带着期盼、满怀着憧憬上完这节课的。但美丽的谎言终究要被揭穿,也终究要破灭的。当学生明白老师只不过是“说说而已”时,就产生了一种被愚弄的感觉。可以想像,他们以后面对老师创设的教学情景,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也不会像今天一样充满激情。这种明显的“欺骗式”的虚假情境将降低学生对老师的信赖感,也是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一种体现,是与“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相违背的。

[课后反思]:最优化教学是教学活动的理想目标,良好的情境创设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但教学过程受到教师、学生、媒体等许多因素的影响,创设情境毕竟只是进行教学的一种手段,所以在情境创设中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尤其是客观现实,要考虑其是否为创设情境准备了条件。我们设计的情境要有一定的真实性和现实意义,更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而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二、只为画面鲜亮、音乐悦耳,导致情境创设过分依赖CAI课件

课例3:《圆的周长》(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

这是一堂数学公开课,执教老师伴随着多媒体课件那鲜亮的画面和悦耳的音乐,为学生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同学们,你们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动物王国又要举行一次龟兔赛跑,可这一次它们是绕着一个圆形的池塘跑……(多媒体动画引出“圆的周长”)。教师在滔滔不绝地讲着故事,学生中却有人在嘀咕:“又是动物王国……”“这种故事我们都听了几十遍了,还把我们当小朋友看。”一节课下来,学生都昏昏欲睡,参与度不高,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案例分析]:这不禁让人疑惑:儿童不是最愿意到童话中寻找自己的幻想吗?上面的案例中为学生创设了生动有趣的童话情境,为什么就不能打动学生的心灵、没能调起他们的兴趣呢?其实学生的抱怨“老师把我们当小朋友看”就道破了“天机”——处于不同学段、不同心理阶段的小学生,对情境的兴趣指向存在差异性。低年级学生对美丽生动的童话、活泼有趣的游戏、直观形象的模拟表演特感兴趣,并热衷于充当其中的角色。这符合这一学段儿童天真、爱幻想的天性和心理情境。中高年级学生则更乐于接受自主合作、交流的情境。对于那些过于“花哨”的动画反而感觉“幼稚”了。因此,对中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应尽量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让他们感到有趣、有挑战性,激起他们好奇、好胜的心理,使他们产生进一步学习的热情。[课后反思]小学生由于认知、心理年龄等原因,的确需要情境生动、有趣。但“生动、有趣”并不是有效情境的标准。关键是这些情境是否有效促进学生“快乐、有效”的学习。在圆周长概念的建立过程中,完全可以不依赖于多媒体课件,我们不妨这样设计:出示实物圆形,并用红绸带绕圆一周,让红色的 “圆周长”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帮助学生成功地首次感知,形成鲜亮的表象。再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等活动深化认识。随后又可把红绸带从圆周上拉下,直观地让学生体会圆的一周拉直后是一条线段,可以求其长,渗透化曲为直的思想。而在探究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时,又可以用拉直的红绸带去量直径,证实圆周长确实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只有基于学生实际、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实现生活经验数学化的情境才是有效的情境。

以上现象的出现,往往是因为教师没有真正地把握情境教学的内涵,或者是说将情境教学的内涵片面化了。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

容,有目的地创设的一种教学环境。教学情境不一定要完全依赖CAI课件,情境的创设还可以有其他很多方式,如利用实物、图片或挂图,也可以创设效果很好的环境。另外,教师的语言渲染、激发学生想象、还有表演等,也可以创设情境。但过多、过杂的情境,会导致学生疲于应付,对教学重点和难点很难把握;同时也剥夺了学生自由思考、自由想象、自我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所以,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体现教材的基本思路,不能完全抛开教材。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符合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所变化。

[改进方法、形成策略]

一、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教学情境,是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帮助学习者理解、内化学习内容。情境的创设一定要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达到为教学服务的目的;要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课例4:《用字母表示数》(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在“用字母表示数”这节课中,引导学生体会并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既表示关系,同时又表示结果,这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帮助学生解决这一认知难点,教师创设这样的情境:多媒体动画出示一个魔盒,学生只要输入一个数,这个数经过魔盒的加工,出来的便是另一个数,如输入的是7,出来的是17;输入的是12,出来的是22……学生跃跃欲试,经过几次尝试后,发现奥秘:魔盒是按一定的关系式来加工数的。于是,输入“20”,出来“20+10”;,输入“78”,出来“78+10”;,输入“1.5”,出来“1.5+10”;输入字母“b”,便出来“b+10”。……

[案例点评]这里,通过魔盒,创设输入„b‟出来„b+10‟”这一情境,从而让学生深切体会出来的 “b+10”就是结果。而在进入的数与出来的数的不断变化中,却又存在着不变:出来的数总是进入的数加10,魔盒是按“b+10”的关系式进行加工的,即“b+10”又表示一种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情绪的积极与否直接影响到建构的效果。这里“魔盒”情境的创设,一下子吸引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呈现出了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当然,魔盒只是个“道具”,而这一道具更重要的作用是帮助学生解决了认知的难点:出来的数 “b+10”是一个结果,加工的关系式也是“b+10”。可见,教师选择“魔盒”这一情境,能比较顺利地让学生接纳了这种典型的代数思维方式,解决了学生认知上的困难,圆满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二、情境创设要真实、自然、力求生活化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情境创设中,强调创设尽可能实在的真实情境,因为真实的情境接近学生的生活体验。任务的真实性使学生能了解自己所要解决的问题,有主人翁感。任务本身的真实性也容易启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所以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并有可能实现的情境至关重要。同时情境的多样性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并且可以在可能完成的任务中表达自己的知识,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课例5:《认识分数》(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师:最后,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则有趣的广告。别小看这则广告,只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我们还能从中联想到今天所学的分数呢。(播放中央电视台的有关“多美滋奶粉”的广告,情节是这样的:冬冬将蛋糕平均分成4份,却发现一共有8个小朋友,灵机一动,从中间横着切一刀,便将蛋糕平均分成了8份。正在这时,第9个小朋友出现了。

怎么办呢?冬冬又将自己的那一块一分为二,将1份送给了他。)生:看到第一幅画面,我联想到了。师:瞧,把蛋糕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蛋糕的----?生:。生:我还联想到了,我是从第二幅画面联想到的,你看,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8份,每份就是。生:看了第三幅画面,我还联想到了。生:(立即招来好多个同学的反对)不对,不是。师:看到第九个孩子,联想到的确很自然。不过为什么第9个孩子分到的蛋糕不能用表示呢?生:因为蛋糕没有平均分成9份,我觉得可以想到。师:说说你的想法。生:如果冬冬最后真的把自己手中的那一块平均分成2份,那么,每人应该分得。师:不过,这里的是整块蛋糕的吗?生:不是,是平均分成8份以后,每一份的。生:是整块蛋糕的的。……[案例点评]:广告中生动的画面、流畅的音乐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师将广告引入数学课堂真实而自然,学生在宽松和自由的气氛中学习知识、理解知识,真切感受真实的生活情境中的数学,体会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而本案例中的广告情境即不造作又不花哨,能扎实、有效地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更好地引导学生体会分数的意义。

三、合理选择情境创设的方法情境创设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游戏情境、表演情境、故事情境、问题情境、生活情境、联想或推理情境、自主学习情境以及任务情境等。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内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情境创设的方法。

1、故事化情境。根据不同的数学问题或创作改编出不同的童话故事,引起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和研究,使学生能够在故事所创造的情景中解决数学问题。课例6:《循环小数》(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第九册)师: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先一起来听一个故事,好吗?生:好。师:故事是这样的: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同学们笑,相互讨论)师:这个故事你们能讲下去了吗?生:能。(生讲个不停)师:这个故事能讲完吗?生:不能。师:为什么讲不完?生:因为这个故事总是在不断地重复说几句话。师:(板书:不断地重复)说得真好。这几句话能讲多少次?生:无数次。师:知道吗?在我们数学王国里也有一种数,它的小数部分也像故事里的几句话一样不断地重复出现,这种小数叫做“循环小数”。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循环小数”。(板书课题)[案例点评]:这里,教师从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情景着手,让学生从故事中体验依次不断地重复、无限和循环的数学思想,突破了教学的难点,有效地增进了课堂教学效果。可见,故事的作用在于使问题更接近学生的心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起到了“引见以语,导以行”的作用。

2、生活化情境。数学知识起源于生活,只要我们留意日常生活,就不难发现,生活中处处蕴涵着数学,许多新鲜事例可供我们教学使用。课例7:在《厘米与米》的单元教学结束后,为了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并完善知识的建构,我们呈现了这样的一个生活情境:校园里的百年古树到底有多高?围绕这个问题情境,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得到了许多方法:与大树合影,看看照片上的大树是自己的几倍,实际的大树就是自己的几倍;升气球;放风筝;接竹竿;利用影子进行测量;爬上树测量……然后教师再组织学生讨论,选择可行的方案,进行实地测量,解决了情境所提供的问题。而这问题解决的过程也正是知识建构的经历。

3、活动化情境。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掌握,而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讲解去获

得。教学中,把问题情境活动化,就是让学生投身到问题情境中去活动,使学生在口说、手做、耳听、眼看、脑想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增长智慧、提高能力。例如一年级的“找位置”一课,是让学生辨认方位,学习前后左右、行和列的概念。教师首先是从各自的座位开始,把每一列学生看成是一个小组,从左到右,按几排几列来分,让学生明确自己在教室中的位置,然后老师出示一张设计好的教室座位图,挂在黑板上,让每个学生从图中找出自己的位置并贴上自己的照片……这样的活动化情境有利于保证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对于促进学生从动作思维向具体的形象思维过度也是十分有利的。

4、问题化情境。小学生不仅对“好玩”感兴趣,也对“有用”“有挑战性”的数学感兴趣。所以我们在创设情境中还应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设法给学生经历“做数学”的机会,让他们在开放性、探究性问题中表现自我、发展自我,从而感觉到数学学习是很重要的活动,并且初步形成“我能够而且应当学会数学地思考”。课例8:《有余数的除法》(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媒体出示情境图:45个编成号码的彩球,按红、黄、蓝的顺序排列。师:同学们,屏幕上有很多彩球,每个球上都有一个号码。老师不看屏幕,只要告诉我球的号码,我马上就能说出它的颜色,信不信?谁来考考老师?(学生出题,教师回答)师:老师为什么能很快地猜出彩球的颜色呢?想知道这里的奥秘吗?学完今天的知识,你也一定有这样的本领。[案例点评]:用猜彩球颜色的情境导入新课,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巧妙地照应了本课的教学内容,轻松自然,直奔主题。而情境留给学生的问题,又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寻求奥秘。总之,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老师选择不同的表现手段和方式,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实践证明,教师若能根据教与学的实际需求创设各种情境,并对其进行优化组合,就能取得教与学的最佳效果了。由上而知,创设有效而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要遵循这样三个原则:一是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二是既妙趣横生,又内涵丰富;三是既鲜活生动,又科学合理。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数学活动的学习。

第五篇:小学音乐教学案例分析与改进

小学音乐教学案例分析与改进

案例背景:

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歌曲《嘀哩嘀哩》,是一首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歌曲,歌曲节奏轻快活泼,旋律优美动听,歌词一开始就呈现主题,这个主题很精练,几个小节就把儿童热爱春天,向往春天的感情生动的表现出来,成为贯穿全曲发展的基础,三段歌词用同头换尾重复的方法,描绘寻春的心情,和新春的画面。

教学内容:小学三年级音乐第六册歌曲《嘀哩嘀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学唱歌曲《嘀哩嘀哩》,表现春天到来时欢快、喜悦的情绪。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视唱法、听唱法、模唱法、教师范唱学习歌曲感受歌曲,演唱歌曲。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歌曲,能用自己的方式演唱歌曲表达春天到来时的愉快心情。

教学重点:

用轻快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并且能够创编表演,有表现力地演唱歌曲。教学难点:

用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演唱歌曲第五、六乐句的衬词“嘀哩哩嘀哩嘀哩哩” 及前十六节奏型。

教具准备:

板书设计、录音机、电子琴、课本、教案

教学片断:

一、组织教学:

1.情景导入:

师:新学期的开始,我们迎来了一个新的季节,那就是春天。下面请同学们聆听一首歌曲猜猜看这首歌是描写的是哪一个季节?(播放歌曲《小燕子》)师:哪位同学知道这是描写哪一个季节的歌曲? 生:是春天!

师:对很棒,是描写春天的歌曲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歌曲。

案例分析与改进:此部分导虽然通过一手春天的歌曲来创设情境但对于学生的兴趣调动还不足够,可以再探讨一下春天来了身边发生的变化、景物等来调动课堂的气氛通过自主观察发现来引入主题。

二、学唱歌曲《嘀哩嘀哩》

1.下面我们一 起来聆听《嘀哩嘀哩》。(播放歌曲《嘀哩嘀哩》)

2.师:听完这首歌曲,你们能从歌词中找出春天派来的使者是谁么?

生:小黄鹂鸟!

师:同学们真聪明,瞧!它就是用歌声来告诉我们春天来啦!(教师范唱,学生模唱)

案例分析与改进:此部分直接开始让学生模唱不太恰当,可以先让学生仔细聆听感受歌曲的情绪旋律的快慢等通过老师引领讨论出歌曲的演出状态情绪,加入欢快的情绪去学唱更加妥当。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几乎每个乐句里都出现了一个音乐记号,那是什么?

生:是圆圈!

师:对是圆圈,但是呢这个圆圈在我们音乐当中叫四分休止符 引入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的知识点: 把一个圆比作一个四分音符,时值为一拍。那么给四分休止符一条凳子让他坐下他就矮了一半变成了八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的时值就是半拍。

师:那么我们在唱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空拍,这样才能把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把握地更好。

师:下面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大家完整的演唱一遍。

师:同学们有没有觉得哪个地方我们唱的不够好的呢?

生:“嘀哩哩嘀哩”乐句。

师:没关系,大家看老师把节奏划到黑板上一起更着老师慢慢的打一遍拍子。(师生慢速打一遍拍子)

师:很好,很不错大家打的都非常好,我们在来一遍这一遍我们就要提速了,一起快速的打一遍拍子。(师生快速打一遍拍子)

师:非常棒!大家学习的很快很好。那么这一遍我们一起吧歌词填进去再来一遍。(师生共同填词打拍子)

5.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注意休止符处的节奏)

三、编创活动:

师:“春天在哪里”这一问句,还有很多其他的答案,下面老师会把大家一起分三个小组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讨论看看你们的春天都在哪里?

创编歌词:分成三组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讨论出结果分组汇报演唱。

案例分析与改进:此部分创编活动虽然可以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的兴趣但是教师引导不够明确,师可以先做一个范例然后把范例范唱一遍给学生一个适当的引领,在通过学生的讨论去创编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音乐的乐趣。

以上就是我的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望老师点评。

下载项目配置管理计划改进方法研究与案例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项目配置管理计划改进方法研究与案例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学前期分析案例观摩与改进”

    小学数学:《加、减法的笔算》(综合) 一、对教学目标的评析 《加、减法的笔算》一课的教学目标分析,在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借鉴: 1、教学目标的讲解详细,条理清晰; 2、体现了新课改的要......

    教学前期分析案例观摩与改进

    教学前期分析案例观摩与改进 《要下雨了》一课的教学目标分析,在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借鉴: 1、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从三维教学目标出发进行了分析,有助于学生全 面发展、个性发展和......

    保险合同纠纷案例研究与分析

    保险合同纠纷案例 案情简介 上诉人(原审原告):胡晓红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以下简称“平安保险公司”)1997年9月3日,案外人上海亿嘉亿化妆......

    财务分析与案例研究2(合集)

    名词解释 1.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法:把财务管理典型案例应用于课堂教学,通过教师讲授、组织学生讨论、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最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讲评等过程来实现教学目的的教学方......

    审计案例研究重难点及案例分析方法介绍

    审计案例研究重难点及案例分析方法介绍 第一章 审计业务承接和审计规划案例 会计报表的审计可分为接受审计委托阶段、规划审计工作阶段、执行审计工作阶段和报告审计结果四......

    工作分析方法及案例

    1 工作分析方法介绍 1.1 观察法 观察法是工作人员在不影响被观察人员正常工作的条件下,通过观察将有关的工作内容、方法、程序、设备、工作环境等信息记录下来,最后将取得的信......

    企业管理案例分析方法

    几种常用的企业管理案例分析方法 介绍的主要方法有六种,分别为: 1、对比分析法:将 A 公司和 B 公司进行对比 2、外部因素评价模型(EFE)分析、 3、内部因素评价模型(IFE)分析 4、swo......

    财务分析方法研究

    财务分析方法研究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财务分析是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财务报表分析是以企业的各项基本活动为对象、以财务报表为主要信息来源、从报表中获取符合报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