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萍乡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场巡查管理暂行办法
萍乡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场巡查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充分履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监管社会主义大市场职能,促进市场巡查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提高市场巡查效能和监管水平,实现职能到位,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根据省工商局《市场巡查制实施(试行)办法》等相关规定,结合本局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市场巡查,是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及其派出机构,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对辖区内各类市场主体及其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巡回检查的行政执法行为。实施市场巡查的执法主体是各基层工商分局。
第三条 市场巡查原则
(一)坚持依法巡查的原则;
(二)坚持高效、统一的原则;
(三)坚持属地管理、责任追究的原则;
(四)坚持促进发展、服务经济的原则;
(五)坚持公开透明、接受监督的原则。
第二章 巡查管理
第四条 市场巡查范围为各基层工商分局辖区内所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各类商品集中或分散交易的场所和网点及其生产经营活动。
第五条 市场巡查可分为日常巡查、重点巡查和专项巡查三种形式。
(一)日常巡查,是指基层工商分局根据所辖区域内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实际情况,将辖区划分为若干片区,每个片区组成一个市场巡查组,采用“一巡多查、职能涵盖”的巡查方法,定时、定点实行分片区巡查,对各类市场主体及其经营活动进行全方位的日常动态监管。
(二)重点巡查,是指基层工商分局根据所辖区域内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实际情况,对安全生产重点企业、重点区域、特定时期的重要商品等进行的集中巡查。
(三)专项巡查,是指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根据工作需要或上级机关的工作要求,单独或联合组织巡查组开展的集中巡查。
第六条 市场巡查内容
(一)检查辖区内各类市场主体资格
1.市场主体资格是否合法,各种证照是否齐全、有效,是否按要求悬挂;
2.是否擅自改变营业执照核准登记的有关事项;
3.是否存在伪造、涂改、出租、出借、转让营业执照的行为;
4.是否在规定期限内参加年检验照。
(二)检查各类市场主体的经营行为
1.是否按核准的生产经营范围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2.生产加工企业是否正确使用商标,是否有商标侵权行为;
3.发布的户外广告、店堂广告、印刷品广告等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是否有虚假广告或虚假宣传的行为;
4.有无经营违禁商品、过期腐烂变质商品、封建迷信品等;
5.有无生产销售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假冒、仿冒他人知名商品商标、名称、包装、装潢等违法行为;
6.有无欺行霸市、哄抬物价、掺杂使假、短斤少两、商业贿赂、传销等违法违章行为。
(三)检查经营者遵守制度及履行义务的行为
1.各类商品经营者“不合格商品退市、下架”、“售后服务”、“质量承诺”等制度的建立和执行;
2.各类商品进货渠道是否正规合法,并建立商品进货查验制度,农资商品、化学危险品、食品经营是否建立进销货台账,是否索证索票存档备查,对售出的商品是否提供发票等售货凭证;
3.各类商品是否明码标价,货签填写是否规范、内容是否真实;
4.是否履行合同,有无欺诈行为;
5.是否依法履行其它法定义务。
第七条 重点巡查和专项巡查的内容按相关工作部署组织实施。
第三章 巡查职责
第八条 市、县区工商局负责市场巡查的指导、协调和督查工作。各基层工商分局负责辖区内市场巡查的组织实施,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
第九条 市场巡查的主要职责
基层工商分局实施市场巡查,应当根据辖区内经济活动的实际情况,按照市场巡查监管要求,科学安排,制定具体的巡查实施方案,做到“五定”(定人、定岗、定责任、定任务、定奖惩)、“五清”(经营主体底数清、经营活动状况清、经营场所地址清、信用等级类别清、违章违法情况清)。市场巡查责任人应当履行的主要职责:
(一)宣传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
(二)对市场主体资格的合法性进行检查;
(三)对市场主体经营行为的合法性进行检查;
(四)对流通领域商品质量进行监督检查,重点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管;
(五)对各类商品展销场所和商品交易市场(含农村集贸市场)进行检查;
(六)对印刷品广告、店堂广告及户外广告进行检查;
(七)对经济合同的订立及履行进行检查;
(八)对经营者自律情况进行检查,引导经营者诚信经营;
(九)及时受理消费者申(投)诉,调解处理消费纠纷;
(十)负责查处各类违法违章经营行为,对适用简易程序的可依职权即时纠正或处罚,对适用一般程序的案件应依法定程序上报立案查处;
(十一)负责各类市场专项整治的具体实施;
(十二)负责对上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启动的市场监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响应和实施;
(十三)掌握市场动态,收集市场信息,为经营者、消费者和领导决策提供服务;
(十四)履行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十五)完成上级布置和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第四章 巡查规程
第十条 市场巡查的基本程序
(一)巡查前准备
1.按规定着装,整理仪表风纪;
2.携带执法证件和市场巡查的有关文书(《巡查登记表》、《巡查工作记录》、《行政建议书》等);
3.明确本次巡查任务、区域、重点和巡查中应注意的有关事项。
(二)巡查中实施
1.认真履行巡查职责。按划定的片区对各类市场主体进行全面巡查,对安全生产、食品经营、农资经营、集中交易的场所及信用等级差的企业、个体工商户进行重点巡查;
2.巡查中预警。在巡查中发现轻微违法违章行为,对市场主体实行预警,责令改正,并下达《行政建议书》,告知违法违章事实、整改期限以及拒不改正造成的法律后果;
3.巡查中处罚。对巡查中发现的事实清楚、危害较小的违法行为,可运用行政处罚简易程序当场作出处罚决定。
(三)巡查后处置
1.及时做好巡查记录,并登录至电脑中;
2.及时回访。对巡查中实施预警和当场处罚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回访,看其是否改正,没有改正的应实施查处;
3.查处案件。对在市场巡查中发现超出巡查人职权范围需要立案查处的情况,按照规定程序报请上级立案查处。
4.移送移交。对巡查中发现涉及有关部门或其他情况需要报请县区局、市局的有关事宜,应该及时在巡查记录中注明,并作好汇报,由县区局、市局按规定程序办理。
第十一条 市场巡查人员的基本要求
(一)市场巡查活动必须由两名以上具有行政执法资格的人员完成;
(二)市场巡查人员上岗巡查时,必须按规定着装、举止文明、仪表端庄,主动出示证件;
(三)按规定上岗和交接班,不准迟到、早退、脱岗;
(四)廉洁奉公、依法行政、自觉遵守各项廉政纪律;
(五)巡查时,不得执法扰民,工作中,应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六)做好巡查登记和工作记录,重大或紧急情况要及时向分局领导报告。
第五章 责任督查与责任追究
第十二条 建立市场巡查的监督机制,促进市场巡查到位。
(一)督查组织
建立市局、县区局二级督查制,实行分级分类督查、下管一级的原则,市局实行一级督查,县、区局实行二级督查。
(二)督查内容
1.市场巡查责任制等长效监管机制落实情况,包括制度是否建立健全、片区划分是否清晰、分工是否明确等情况;
2.执行市场巡查日常监管的实施情况,包括发现问题是否及时处理,是否存在巡而不查、巡查有死角,巡查情况是否有记录,记录是否录入电脑等情况;
3.市场监管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及专项整治的落实完成情况;
4.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及自觉遵守各项廉政纪律、制度的情况;
5.对上级机关督查建议整改落实情况。
(三)督查方式
采取专项督查和考核督查的方式,对市场巡查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督查。专项督查,是指市局、县区局组成督查组,通过明查暗访和社会调查相结合的办法对市场巡查责任落实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督导检查;考核督查,是指结合对日常工作的考核考评,将市场巡查工作纳入考核考评的内容,考核结果作为年终单位和个人评先评优的依据之一。
第十三条 市场巡查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巡查单位和个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照情节轻重,依据《萍乡市工商局干部职工违纪违规组织处理暂行办法》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一)履行巡查职责不到位的;
(二)违反工作程序,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违反巡查纪律,造成不良影响的;
(四)失职、渎职的。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四条 本办法由萍乡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第二篇:巡查管理暂行办法
巡查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严格贯彻执行《公司管理制度》和《各岗位考核标准》,提高工作效率,及时发现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特制定本巡查报告制度。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并严格按照公司有关规定进行处罚,处罚措施包括:批评教育、警告、罚款直至辞退,特别是对影响公司形象,不利于公司工作的人和事将从严、从重处理。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管理处、项目部。
第二章 巡查内容
第三条 公司采取日常巡查与定期巡查、综合检查与专项检查、明查与暗查相结合的方式,据巡查对象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开展巡查。对重要检查事项的具体时间和具体内容,对重点工作环节或特殊岗位公司行政办公室可按照经理室的要求进行巡查或经理室亲自巡查。
第四条 巡查范围为公司管辖范围内每个部门、管理处、项目部及公司各部门内人、财、物的安全管理和岗位的形象、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环境卫生、绿化养护、设备设施等方面。
第五天 办公秩序:主要检查各部门、岗位办公秩序。包括管理人员的形象、着装、办公场所卫生清洁、考勤签到制度执行、接待业主及客户的态度、服务水平和质量、礼仪礼节、文明用语规范执行情况等。
第六条 绿化保洁:主要检查公共走廊、外场、连廊、玻璃、柱、屋面、消防步梯、扶手、共用洗手间等场所的清洁和公共绿地的绿化养护,查看是否有异味、异常,侧重对卫生死角的清洁情况进行检查。
第七条 接待服务:主要检查重点岗位员工仪容仪表、服务质量。包括检查各接待区域的卫生、接待来访记录,还有对参观接待的人员、物品的安排准备工作情况。
第八条 安全节能:主要检查在岗尽职尽责、服务规范及对责任区域内的突发事件的解决能力。重点检查消防设备运行状态,外来人员出入登记、管理人员安全节能意识。包括开关公共区域照明、空调、电梯、燃气、自来水使用情况和主要设备器材维修养护记录等。
第九条 设备运行:主要检查辖区供水、电、气、暖、制冷、电梯、中控设备、消防系统运行情况及设备完好率,当班运行记录情况等。
第十条 部门自查。在接到公司巡查工作通知后,相关部门应根据要求及时开展自查,做好接受检查的准备。必要时应准备好书面汇报材料并提前报公司行政办公室。
第十一条 巡查记录必须按照巡查表如实填写,并整理成册,以便公司随时抽查,发现巡查存在问题突出,影响严重的将在公司例会上予以总结通报。
第三章 巡查原则
第十二条 巡查人员分为公司行政办公室、小区负责人、项目负责人、部门主管。第十三条 公司行政办公室:不定期巡查所有管辖区域。
第十四条 小区及项目负责人:当值班期间每日巡查不等少于2次。
第十五条 部门主管:当值班期间每日巡查责任辖区不少于4次,夜班巡岗巡查责任辖区每月不少2次。第十六条 小区及项目负责人:夜班巡岗巡查责任辖区每月不少于1次,并不定期对各小区、项目部的值班人员进行电话抽查。
第十七条 总经理及分管领导采取不定时抽查形式进行巡查。
第四章 巡查现场检查
第十八条 听取巡查对象的工作情况汇报、查阅有关资料、视察现场;
第十九条 巡查人员将巡查到的情况进行记录,并请责任人进行签字或口头确认; 第二十条 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当面指正,并协助责任人立即改正或限期进行整改;
第二十一条 情况汇总与通报。对照巡查内容与要求,对巡查对象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价,并形成《巡查通报》,经总经理签发后,发到各部门,必要时并在公司召开办公例会上进行通报。
第二十二条 对工作不达标的通报,要明确限期整改的时间,并在下次检查中对整改情况进行核复查。
第五章 巡查工作的要求
第二十三条 巡查人员必须坚持原则,做到公平公正,并对巡查报告的真实性负责;使巡查工作真正起到及时发现问题、圆满解决问题、积极预防问题的效果。对不如实反映巡查情况或包庇过失行为的人员,要追究相应责任。
第二十四条 巡查对象和有关人员要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对弄虚作假,阻碍、拒绝配合巡查人员工作的,将依据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处理。
第二十五条 除出现危及安全的重大隐患必须及时处理等紧急情况外,巡查工作不能影响各单位正常工作以及生产经营正常运行。
第二十六条 巡查制度是加强公司制度化建设的新举措,公司上下要统一认识,认真探索实践,不断完善巡查工作的形式,规范巡查工作程序,以形成常态、长效、科学的巡查工作机制。
第六章 整改处理
第二十七条 对于发现的问题,属于巡查对象自身管理问题,责成巡查对象进行整改,必要时应向公司行政部报送有关整改材料;属于公司体制、机制性问题,充分听取巡查对象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交公司办公会研究。
第二十八条 对行为表现与业务工作达不到要求者,如情节轻微,以教育为主,责令改正;如有重大失职或违纪行为,造成恶劣影响、或给公司造成较大损失的,公司将按照有关管理制度进行处理。
第七章 处罚规定
第二十九条 公司经理室或分管领导、行政办公室巡查部门、小区、项目部发现巡查人员巡查到的问题,不及时整改的,每发现一次罚款200元一次。
第三十条 公司经理室或分管领导、行政办公室巡查部门、小区、项目部发现巡查人员巡查没有发现的问题,每发现一次罚款200元一次。
第三十一条 公司经理室或分管领导、行政办公室发现巡查人员巡查到的重大事件不及时处理或上报的,每发现一次罚款500元一次。
第三十二条 公司经理室或分管领导、行政办公室发现巡查人员包庇巡查中发现的问题,每发现以下罚款200元。
第三十三条 公司经理室发现行政办公室、各部门、小区、项目部巡查人员包庇巡查中发现的问题,每发现以下罚款200元。
第三十四条 小区及项目负责人巡查岗人员未按规定或者未按规定内容进行巡查,每发现一次罚款100元。
第三十五条 部门主管巡查岗人员未按规定或者未按规定内容进行巡查,每发现一次罚款100元。第三十六条 由于巡查人员工作疏忽、失误致未及时发现问题,每发现一次罚款100元。第三十七条 巡查人员对失职员工未进行及时指出、纠正、上报,每发现一次罚款50元。第三十八条 对不尽职尽责的巡查人员经戒勉谈话后仍未改正者,进行免职处理。第三十九条 上述条款罚款在当月工资中扣除。
第八章 其 它
第四十条 本暂行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由公司行政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三篇:工商行政管理局淘汰暂行办法
工商行政管理局淘汰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树立科学的用人导向,建立有效的惩处机制,促进全员积极进取,依法正确履行职责,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淘汰是指本局除党组成员以外的工作人员被降职、免职、责令辞职、更换工作岗位和辞退。
第三条 淘汰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四条 淘汰坚持定量考核、群众评议和党组集体研究决定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章 淘汰的标准和方式
第五条 本局科室、队、会连续两个在市局条线工作考核中倒数第一的,给予单位主要负责人降职、免职或调离局机关到分局工作,给予相关责任人免职或调离局机关到分局工作。
第六条 分局连续两次在县局目标综合考核中处于末位的,给予分局长降职、免职,给予相关责任人免职或调到管理所工作。
第七条 标准化管理各层级评价责任人未正确履行评价职责,或者恶意操作、弄虚作假,造成不良影响的,予以降职、免职。
第八条 管理所连续两个季度未能完成行政执收任务且名次倒数后三名的,免去管理所长职务。
第九条 本局机关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调离局机关到基层分局工作:
(一)在一年内因同一事项被各层级标准化管理评价问责累计15次以上的;
(二)一周内累计迟到或早退三次以上;
(三)一个月内累计脱岗七次以上或者旷工七天以上的;
(四)一个月累计三次以上不参加政治业务学习或在季度测试中成绩全年累计有两次不及格的;
(五)体能测试不达标的(特殊情况除外);
(六)干部身份人员无大专以上学历,并且未参加大专以上学历教育的;
(七)违反工作制度,故意拖延、刁难或态度粗暴,造成当事人到县级以上部门上访的;
(八)闹无原则纠纷,背后议论他人,说不利于团结的话,做不利于团结的事,造成内部不团结并产生不良影响的;
(九)因怠于履行职责、不正确履行职责等违规违纪行为受到党政纪警告以上处分或县级以上通报批评的;
(十)行风方面出现严重问题,受到县级以上通报批评的;
(十一)不能与党组保持一致,不服从组织安排,在其位不谋其政,造成不良影响的;
(十二)无特殊原因,连续两次未按要求参加集体活动,并因此造成不良影响的;
(十三)因业务不熟延误工作,造成相对人到县级以上部门上访的;
(十四)违反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和法律、法规规定,受到通报批评以上处理的;
(十五)在本局机关群众评议中,连续两个季度处于末位的;
(十六)其它需要调离局机关到基层分局工作的情形。
第十条 分局机关工作人员有第九条第(一)项至第(十四)项情形之一,或者在本分局群众评议中,连续两个季度处于末位的,调离分局机关到管理所工作。
第十一条 管理所工作人员有第十条情形之一的,停岗停薪,集中教育培训。
管理所工作人员在本分局群众评议中,连续三个季度处于末位的,停岗停薪半年。
第十二条 本局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辞退:
(一)连续两年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或不合格的;
(二)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
(三)矿工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的;
(四)参与卖淫嫖娼,或制贩、吸食毒品,或参与赌博,被公安部门治安处罚的;
(五)贪污、挪用公款数额较大,或吃拿卡要、敲诈勒索、乱收乱罚达到一定数额,造成恶劣影响的;
(六)道德败坏、生活作风腐化受到党内严重警告以上处分,或行政记大过以上处分的;
(七)纵容、包庇经济违法活动或为违法相对人通风报信、出谋划策,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的;
(八)违反禁酒令或着制服到娱乐场所消费一年内被县级以上通报批评两次以上的;
(九)不履行工作职责,不遵守纪律,经多次教育仍无转变或者造成恶劣影响的。
第三章 末位淘汰的程序
第十三条 通过群众评议确定名次后进行淘汰的,由局党组安排有关人员组织测评,并由局党组根据测评结果实施淘汰;根据有关考核结果进行淘汰的,由局党组直接实施淘汰。
第十四条 局党组决定对末位人员免职、降职或更换工作岗位的,由人事教育科负责办理。
第十五条 局党组决定对有关人员停岗停薪、集中教育培训的,由纪检监察室负责办理。
第十六条 局党组决定对有关人员辞退的,由监察室填写辞退审批表,报市工商局批准后实施。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人事教育科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工商行政管理局激励暂行办法
工商行政管理局激励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实现劳酬相当,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全员的工作热情,促进全员爱岗敬业,奋发进取,廉洁勤政,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激励是给予一定的政治、经济和福利待遇。
第三条激励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四条激励坚持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并重的原则。
第二章激励的种类和条件
第五条本局工作人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给予相应的政治待遇:
(一)工作认真踏实,积极要求进步,主动向党组织靠拢的,优先发展入党;
(二)工作能力强,作风民主,具有一定的组织领导才能,业绩突出、群众公认、领导认可,具有中层干部任职职级的,优先安排担任中层干部职务;
(三)工作业绩突出、群众评价度高、达到一定工作年限(十五年以上),并且通过科员职级考试的一般公务员,给予享受科员职级;
(四)工作能力强,分管工作连续三年在市局或县局目标考核中获得名次,以及有其他重大贡献的,报功或推荐授予荣誉称号,举办典型事迹报告会或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予以宣传报道;
(五)忠于职守、积极工作、成绩显著的,并在同一岗位任职满一定年限的,本人可以挑选工作岗位;
(六)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作风民主、为人正派、业绩突出,并在中层干部岗位上任职的,优先推荐为本局科级后备干部或科级非领导职务。
第六条本局工作人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发放一定的奖金:
(一)连续3个被考核定为优秀等次的,奖励1000元;
(二)工作实绩突出,被本局、市局、省局、国家局或同级评为先进或授予荣誉称号的,分别按500元、1000元、XX元、4000元的标准予以奖励;
(三)创新工作被国家、省、市、县级推广的,分别按5000元、3000元、XX元、1000元的标准予以奖励;
(四)分管工作或者所在单位在县局考核中,获得一定名次的,奖励400—XX元,超额完成硬性目标任务的,按超额部分的一定比例计发奖金;在市局考核中,取得一定名次的,按市局奖金等倍予以奖励。连续三年以上获得名次的,加倍奖励;
(五)在县级或县级以上各类竞赛、文章评选或业务知识考试中成绩优异,获得一定名次的,按主办单位颁发奖金的两倍予以奖励。主办单位未颁发奖金的,奖励200—XX元;
(六)在各级行风评议活动中,进入先进行列的,奖励400—XX元;
(七)通过国家司法考试或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的,奖励5000元;
(八)引进单体固定资产投资200万元以上项目的(奖励XX元以上);
(九)为本局作出其他突出贡献的,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奖励。
第七条符合第六条所列条件之一的,在局组织的竞职或竞级的笔试中按百分制予以加10分。
第八条本局工作人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给予相应的福利待遇:
(一)工作认真负责,业务技能精通,业绩突出,具有培养前途和可塑性的,公派学习深造;
(二)工作踏实认真,努力钻研业务,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并获得国民教育系列大专以上学历的,学费按一定比例(70%)予以报销;
(三)高质量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分管工作获得一定名次的,以及受到县级以上表彰的,安排外出参观考察或疗养。
第三章实施激励的程序
第九条激励的实施由局党组研究决定,定期或者不定期实施。
在实施激励前,局党组根据准备实施的激励的种类,可以决定通过群众评选确定激励对象后实施激励,也可以直接研究决定激励对象实施激励。
第十条局党组决定直接实施激励的,在作出决定后可以公示,也可以不公示。
第十一条群众评选确定名额后实施激励的,在实施激励前,通过一定形式公布评选范围、标准、条件和程序,最后根据评选结果实施激励。
第十二条激励的方式可以单一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第四章附则
第十三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四条本办法由局人事教育科负责解释
第五篇:济南市建筑市场信用管理暂行办法
济南市建筑市场信用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建筑市场管理,建立全市建筑市场信用体系,营造诚实守信、奖优惩劣的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根据法律、法规和建设部《建筑市场诚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等有关文件,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对济南市建筑市场责任主体信用信息进行采集、记录、发布、存储、使用和利用信用信息进行评价、管理等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建筑市场责任主体是指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含房地产开发、代建单位)和参与工程建设活动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造价咨询、招标代理、检测试验、施工图审查等企业或单位(以下统称企业)以及相关从业人员。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建筑市场信用信息,是指建筑市场责任主体的基本信息及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专业管理部门和社会组织依法对建筑市场责任主体履行职责过程中产生的与信用行为有关的记录和其他诚信记录的信息。
第五条 建筑市场信用信息采集、记录、发布、存储、使用和利用信用信息进行评价、管理等活动,应当遵循依法、客观、公正、准确、及时的原则。
第六条 济南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城乡建设委)负责本市建筑市场信用管理工作。
市城乡建设委设立济南市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信用办)。负责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实施方案、信用管理办法和制度等的制定并组织实施,负责信用信息的收集、核定、评价和发布,并根据需要提供信用信息查询和评价服务。济南建设信用网(www.xiexiebang.com)是建筑市场信用信息公开发布的指定平台。市城乡建设委内设建筑市场各相关监管机构,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有关建筑市场信用信息的采集和记录工作。
各县(市)区、高新区建委(建设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筑市场信用信息的采集和记录工作,并及时上报至市城乡建设委相应业务主管部门进行评价。
有关行业协会协助各相关监管机构做好信用信息的采集、记录、发布和信用评价等工作,推进建筑市场动态监管,加强行业自律,提高行业诚信意识。
第二章 信用信息的内容
第七条 建筑市场信用信息包括建设项目信息、建筑市场责任主体基本信息、良好信用信息、不良信用信息、工程建设统计及评价信息。
第八条 建设项目信息包括下列内容:
(一)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
(二)建设项目履行法定工程建设程序情况;
(三)参与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项目管理、服务、合同履约等情况。第九条 建筑市场责任主体基本信息包括下列内容:
(一)企业基本信息
1、企业登记注册基本信息:企(事)业单位名称、营业执照注册号、营业执照登记机关、企业类型(事业性质)、经营范围、注册资本、成立日期、注册地址、经营期限、法定代表人信息等内容;
2、资质信息:包括资质等级名称、资质证书号、有效起始日期、有效到期日期、资质证书核发日期、资质证书核发机关、资质证书状态等内容,以及企业取得的专项许可;
3、项目业绩信息:包括项目名称、起止日期、项目规模、项目负责人、项目获奖情况等内容;
4、企业的经营状况;
5、企业各类执(从)业人员的情况;
6、依法登记的其他有关企业身份的情况。
(二)从业人员基本信息
1、从业人员的身份证明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证件类型、证件号码等内容,依法登记的其他有关从业人员身份的情况;
2、执业资格信息:包括证书名称、编号、有效起始日期、有效到期日期、核发日期、核发机关、证书状态等内容。
第十条 良好信用信息包括下列内容:
(一)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受到市级(含)以上政府有关表彰奖励;
(二)承担的工程(项目)获得市级(含)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各类表彰奖励;
(三)被市级(含)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评为“守合同、重信用”企业;
(四)被市级(含)以上金融机构评定为“A”类以上的信用等级;
(五)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为可以记录的有关企业及从业人员的其他良好信用行为。
第十一条 不良信用信息包括下列内容:
(一)企业不良信用信息:
1、违法信息:包括法院判决结果、处罚对象、执行期限等内容;
2、行政处罚信息:包括处罚种类、处罚对象、处罚事由、处罚内容、处罚日期、处罚机关等内容;
3、质量安全信息:质量安全事故责任认定信息和通报批评信息等内容;
4、其他违法不良信息。
(二)个人不良行为记录信息:
1、违法信息:包括法院判决结果、处罚对象、执行期限等内容;
2、行政处罚信息:包括处罚种类、处罚对象、处罚事由、处罚内容、处罚日期、处罚机关等内容。
第十二条 工程建设统计及评价信息包括下列内容:
(一)企业的各类季报、年报等有关统计报表;
(二)各类企业报表的统计及分析;
(三)企业和从业人员的信用评价记录。
第三章 信用信息的采集和记录
第十三条 在本市从事工程建设活动的建筑市场责任主体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向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上报信用信息,建立电子信用档案。
第十四条 建筑市场责任主体的信用信息应经过下列法律文书或文件 4
之一认定:
(一)按照本办法第十条规定受到的各类表彰奖励决定或文件;
(二)已生效的判决书或仲裁裁决书;
(三)已生效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四)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执法监督机构、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及相关执法部门、行业协会签发的责令整改通知书、通报批评等不良行为记录;
(五)经有关职能部门或机构查证并做出处理决定的文书;
(六)媒体披露、投诉举报查实并认定的不良行为认定文书或文件;
(七)信用评价机构信用评价的文件;
(八)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其他认定文件。第十五条 信用信息采集、记录按照下列规定进行:
(一)建设项目信息由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工程建设项目按工程建设程序办理有关手续等凭证以及项目管理、服务、合同履约等资料,及时审核、记录,录入信用信息系统。
(二)建筑市场责任主体的基本信息、工程建设统计报表由企业按要求上网(济南建设信用网www.xiexiebang.com)填报,经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执法监督机构审核、记录,录入信用信息系统。
本市企业及其从业人员的基本信息在报送有关注册、备案资质、资格、许可证时同步填报。外地进济企业及其从业人员的基本信息在进入我市办理备案时同步填报。企业及其从业人员的基本信息变更的,凭变更文件及时填报变更情况,录入信用信息系统。企业工程建设统计报表按报表制度规定的时间及时填报,录入信用信息系统。
(三)建筑市场责任主体的良好行为记录信息依据本办法第十四条的规定,由建筑市场责任主体于表彰奖励决定或文件生效后7日内向信用办提供有关认定材料,由信用办进行审核、记录,录入信用信息系统。
(四)建筑市场责任主体的不良行为记录信息依据本办法第十四条的规定,由建筑市场责任主体于处罚决定作出后,向信用办提供有关认定材料,由信用办进行审核、记录,录入信用信息系统。
(五)企业的信用评价记录由信用办依据信用管理有关文件的规定,录入信用信息系统。
(六)外地进济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记录目前暂限于其在济承接项目所受表彰或处罚的信息。
第十六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认为信用信息存在不实或者虚假的,可以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举报、投诉。
第四章
信用信息的披露与维护
第十七条 建筑市场信用信息数据库由公示信息数据库、记录信息数据库和存储信息数据库组成。
第十八条 公示信息包括信用信息系统中的建设项目信息、建筑市场责任主体基本信息、良好信用信息、不良信用信息、工程建设统计及评价信息的部分内容。
公示信息在济南建设信用网(www.xiexiebang.com)上公开,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可以登录查询。
第十九条 公示信息期限按下列规定设定:
(一)建筑市场责任主体的基本信息不设定公示期限;
(二)不良信用信息公示期限为3个月至3年,以证明文件上载明的日期为起始时间,证明文件上无明确日期的,以公布时间作为起始时间;
(三)良好信用信息公示期限为1至3年,以证明文件上载明的日期为起始时间,证明文件上无明确日期的,以公布时间作为起始时间;
(四)统计信息为最新一期(不超过1年)的统计结果;
(五)阶段评价信息公示期限为一个评价周期。
公示信息期限届满后,系统自动解除记录,转入记录信息数据库。第二十条 记录信息是指按本规定在记录信息数据库中存储的建筑市场信用信息,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专业管理部门或执法监督机构可以进行查询,记录信息记录期限按照下列规定设定:
(一)企业、从业人员基本信息,记录期限至企业终止为止;
(二)良好信用信息、不良信用信息、工程建设统计和评价信息在记录信息数据库中的保存期为5年,从公示信息数据库转为记录信息数据库之日计算,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记录信息期限届满后,系统自动解除记录并转入存储信息数据库永久保存。
第二十一条 存储信息数据库中的信息作为资料档案在数据库中永久性保存,仅供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有特殊需要时查询,一般不对其他部门及个人公开。
第二十二条 市城乡建设委信用办负责建筑市场综合监管系统和诚信信息平台的维护管理工作。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保证信用信息系统的运行安全;定期对信用信息数据库进行备份,防止信息丢失。
信用办应当科学设置信用信息数据库的访问权限,防止信用信息数据库被越权访问或者擅自处理。
第二十三条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建筑市场责任主体对不良行为的整改情况,调整其信息公示期限。调整由企业提出申请,由负责审核确定的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执法监督机构负责审查整改结果,对整改确有实效的,可缩短其不良行为记录信息公示期限,但公示期限最短不得少于3个月,同时将整改结果列入相应不良行为记录,供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查询。对于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力的单位,可延长其不良行为记录信息公示期限。
行政处罚决定经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以及行政执法监督被变更或被撤消的,应及时变更或删除该不良行为记录,并在监管信息系统和平台上予以公布,同时应依法妥善处理相关事宜。
第二十四条 市场责任主体认为其信息与事实不符的,可以向信用办提出变更或者撤销记录的申请,并将要求变更的事项通过身份电子认证系统上传。信用办应当在接到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经与相关部门联系核实后,作出维持、变更、撤销记录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
第五章 信用综合评价
第二十五条 根据良好信用信息、不良信用信息、合同履约情况以及经营能力和业绩等评价指标,对建筑市场责任主体实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综合评价,评价分为实时评价和阶段评价。
建筑市场责任主体的良好信用信息和不良信用信息依照建筑市场各方责任主体信用评价标准进行加分和扣分(简称记分),其累计记分情况作为 8
建筑市场责任主体信用评价结果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六条 实时评价是指每日对建筑市场责任主体信用情况进行的综合评价。实时评价采用评分制。
建筑市场责任主体的实时评价得分为起评分加当日发生的信用记分后的得分。第一次实时评价的起评分为70分,以后各日实时评价的起评分为前一日的实时评价得分。
第二十七条 阶段评价是指在一个评价周期内对建筑市场责任主体的信用情况进行的综合评价。阶段评价采用等级制。
阶段评价一般以6个月为一个评价周期,根据实际需要,评价周期可以缩短或延长。
第二十八条 建筑市场责任主体在一个评价周期内所有实时评价得分的算术平均值为该责任主体阶段信用评价综合得分。
第二十九条 建筑市场责任主体的信用等级分为A(绿色)、B(黄色)、C(红色)三等。
(一)A(绿色):建筑市场责任主体阶段信用评价综合得分为80分以上,表示从业单位在评价期内信用较好,投标行为规范,履行合同情况较好;
(二)B(黄色):建筑市场责任主体阶段信用评价综合得分为50~80分之间,表示从业单位在评价期内信用一般,投标行为基本规范,履行合同情况一般;
(三)C(红色):建筑市场责任主体阶段信用评价综合得分为50分以下,表示从业单位在评价期内信用较差,经营活动中有违法行为,履行合同情况较差。
对因解决拖欠工程款及农民工工资问题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责任单位,实行一票否决,直接进入红色等级。
信用评价综合得分为50~60分之间的给予预警通告。
以上划分等级的综合得分,下限分数都含本数,上限分数都不含本数。第三十条 建筑市场责任主体在一个评价周期内,根据建筑市场各方责任主体信用评价标准累计两次扣分分值10分的,直接进入红色等级;如连续三次阶段评价信用等级为黄色,第三次黄色自动降为红色。
第三十一条 建筑市场责任主体应当如实向信用信息征集部门提交有关材料,并对其报送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建筑市场责任主体报送信用信息弄虚作假、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其他不良影响的,其信用等级直接定为C(红色)。
第六章 信用评价结果的应用
第三十二条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执法监督机构、有关行业协会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按照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的原则,逐步建立诚信奖惩机制。在行政许可、市场准入、招标投标、资质管理、养老保障金拨付、日常监督管理以及周期性检查和表彰评优等工作中,对不同信用等级的建筑市场责任主体依法实行“差异化”分级管理。
外地进济企业享受与本市企业同等待遇,接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第三十三条 对阶段信用评价为A(绿色)的各责任主体,各行业管理部门在其职责范围内给予下列相应政策支持和服务:
(一)建设单位在新项目开发、建设手续办理过程中,实行绿色通道,简化办理程序,劳务工资保证金可减半缴存;
(二)企业在承接业务和参加建设工程招投标时,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权,投标担保、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可减半缴存;
(三)企业可优先参与国有投资占主导地位的项目的投标,业主可免予或简化资格审查;
(四)列入本市可优先扶持企业名单;
(五)企业资质考核时可直接按A级企业考核;
(六)建筑企业养老保障金可优先足额拨付;
(七)在各类评优表彰活动中予以优先考虑;
(八)对部分规模较大、列为重点扶持的企业,实行重点跟踪服务;
(九)依法可提供的其他政策扶持或帮助。
第三十四条 对阶段信用评价为B(黄色)的各责任主体,按规范要求进行监管。
第三十五条 对阶段信用评价为C(红色)的各责任主体,列入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监管机构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重点监管对象,实行以下信用惩戒机制:
(一)一年内不受理其资质升级和增项申请;
(二)一年内不得参加政府和行业各项评优活动;
(三)列入本市重点监控企业,不定期进行资质动态核查;
(四)其他方面的重点防范措施。
第三十六条 阶段信用评价结果的应用期限均自信用评价结果发布之日起开始计算;因严重不良行为(在一个评价周期内,按信用评价标准出现两次扣10分的)直接进入红色等级的建筑市场责任主体,其所有信用评价结果的应用期限均自其进入红色等级之日算起。
第三十七条 招标人根据招标工作需要,在评标时将截标前一日投标人及其拟委派项目的注册执业人员的实时信用评价得分作为其信誉得分的依据。具体办法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第三十八条
第七章 附
则
本办法自2014年2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12
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