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及其改进对策的研究
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及其改进对策的研究
许多小学生进入中、高年级阶段后,计算的正确率大大下降。原因是多方面的,对大量的错例分析后可知,计算法则未掌握造成的仅占一小部分,而大多是由一些不良的心理素质及其导致的不良计算习惯所致。
其一,缺少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学习心态。如由于写字了草,结果是0、6不分,1、7互变,4、9混同等。由于学习用品不齐,一些学生连像样的一支铅笔,一块橡皮都没有,书写时乱涂乱改,在涂改中不仅卷面不 整洁,而且常产生误看、误写的错误。由于铅笔太粗或太细,造成书写上的模糊而出错。计算不论数的大小,能口算的全部口算,有的虽有算草,但写得乱七八糟,有些学生一次练习或测验下来连一张草稿纸都没有,而 直接写在桌面上,垫板上,甚至手心手背上,……思想上的不重视,必然导致计算上的经常出错。
其二,缺少计算后必须检验的内控心理素质。其中一些学生学习过于自信,计算后从不检验;而有一些学 生只想作业尽快完成,根本就不想检验;更有一些学生知道自己无把握全部正确,就依赖于家长代为检验,或 等教师批改后,有错再检查订正。由于上述这些不正确的心态,许多学生就养成了计算后不检验的坏习惯。
1996年我接了一个基础较好的五年级班,对51名学生期初测验中计算错误统计如下表:
错误总次数49
不良计算习惯 抄写造成 计算方法造
造成的错误 的错误 成的错误
6 9
从上表中可清楚看出,由于计算习惯、书写习惯不良所造成的错误次数为40,占81.6%,而计算方法错误 所致的错误次数为9,仅占18.4%。
为了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我采取了如下一些对策。
1.加强思想教育,引发学生对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愿望
学生在发现自己计算错误后,往往以“粗心”为由原谅自己。为了有正确的学习态度,我在测验后的试卷 分析中,要学生做下面二件事:(1)统计由于计算错误而失的分数。(2)找出错误所在并分析错误原因。通 过统计及对出错原因的分析,学生发现几乎都不是计算方法错误,而是由于不认真审题,字迹了草,不检验等 一些不良习惯所造成。我还把一些计算正确率一直较高的学生的作业本、草稿本、试卷给同学们传阅,并让他 们介绍学习经验,使一些计算正确率低的学生思想上有所震动,改变了认为“粗心”是出错主要原因的错误看 法,产生了想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愿望。
2.使学生掌握计算的操作过程
有了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愿望,只能说有了一个好的开端,更重要的是还要教会学生提高正确率的方法。计 算时合理的操作过程就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方法之一,如错误率最高的四则混合运算,就应使学生掌握如下操 作程序。
附图{图}
为了使学生能记住操作程序,我还用顺口溜的形式使学生琅琅上口:
四则计算讲认真,数字符号不抄错,先审题后再运算,顺序规则不搞错。
法则定律用正确,步步检验不放松,正确结果从何来,良好习惯是保证。
上述操作过程先让学生知道,再通过一定的训练,使学生能自觉地执行。在训练过程中节奏不能太快,练习量要少而精,使学生能有时间按上述操作过程进行运算,并能体验到其优越性,增强学习信心。
3.教会学生写算草
在进行四则运算中,我强调口算与笔算的合理把握,要求学生口算必须在已学的口算范围内进行。为此在 刚开始学习四则混合运算时,要求学生把竖式就写在作业的递等式下面,以便教师了解学生哪些计算写竖式,从而可有效地进行指导。而对学生来讲,由于横式、竖式都成为作业要求,认真程度大大提高。一个阶段后,学生就能把握口笔算的选择,而且竖式的质量也随之提高。
在学生开始使用草稿本写算草时,我们把“算草本”改名为“竖式计算本”,并提出立竖式的要求(如数 位必须对齐,字迹必须清楚),定期对竖式本进行检查,而且也作出成绩评定。为了提高竖式本的计算质量,还可要求把本子横着立竖式,即本子上的横线成了竖线,便于学生计算时数位对齐,以促使学生形成竖式计算 中数位上下对齐的习惯。在测验考试时,不仅对试卷进行评分,而且对草稿也作出评分,促进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形成。
4.改革批改方法
在作业量上,布置时要少而精,但要求书写整洁,计算正确。批改时除了前面提到的对算草也进行批改外,我还作了如下一些改革措施。批改时先看该生作业是否全部正确,如全部正确,则即作出评定。如发现有错,则暂不批改,并发还给学生自己检查,找出错误所在,订正后再交教师批改。如订正后全部正确,则教师依 然作出全部正确的评定。这不仅能促使学生通过自己检查找出错误所在,并引以为戒,而且能培养学生认真负 责的学习精神。由于订正后还能得“优等”,因此学生不是把检查订正作为一种负担,反而很愿意去做。为了 使学生交的作业能不通过订正而全部正确,我还对这样的学生给予另外的奖励,如发给红五星,当拿到一定数 量的红五星后,可换一封教师给家长的表扬信。
上述教学对策,1995年我在一个基础较差的五年级班进行试验,取得较明显的效果,正确率从75%上升到 毕业时的97%。
1996年我接了一个五年级班,我又进行了重复实验。把班级51名学生作为实验对象(A组),从中选出计算 错误较严重的12 人作为实验小样本(B组)。实验情况如下表。
计算正确率统计表
A组 B组 相差百分率 期初 88.6% 71.8% 16.8% 期中 96.7% 92.3% 4.3% 期末 97.5% 96.8% 1.3%
第二篇: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及其改进对策的研究
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及其改进对策的研究
许多小学生进入中、高年级阶段后,计算的正确率大大下降。原因是多方面的,对大量的错例分析后可知,计算法则未掌握造成的仅占一小部分,而大多是由一些不良的心理素质及其导致的不良计算习惯所致。
其一,缺少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学习心态。如由于写字了草,结果是0、6不分,1、7互变,4、9混同等。由于学习用品不齐,一些学生连像样的一支铅笔,一块橡皮都没有,书写时乱涂乱改,在涂改中不仅卷面不 整洁,而且常产生误看、误写的错误。由于铅笔太粗或太细,造成书写上的模糊而出错。计算不论数的大小,能口算的全部口算,有的虽有算草,但写得乱七八糟,有些学生一次练习或测验下来连一张草稿纸都没有,而 直接写在桌面上,垫板上,甚至手心手背上,„„思想上的不重视,必然导致计算上的经常出错。
其二,缺少计算后必须检验的内控心理素质。其中一些学生学习过于自信,计算后从不检验;而有一些学 生只想作业尽快完成,根本就不想检验;更有一些学生知道自己无把握全部正确,就依赖于家长代为检验,或 等教师批改后,有错再检查订正。由于上述这些不正确的心态,许多学生就养成了计算后不检验的坏习惯。
1.加强思想教育,引发学生对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愿望
学生在发现自己计算错误后,往往以“粗心”为由原谅自己。为了有正确的学习态度,我在测验后的试卷 分析中,要学生做下面二件事:(1)统计由于计算错误而失的分数。(2)找出错误所在并分析错误原因。通 过统计及对出错原因的分析,学生发现几乎都不是计算方法错误,而是由于不认真审题,字迹了草,不检验等 一些不良习惯所造成。我还把一些计算正确率一直较高的学生的作业本、草稿本、试卷给同学们传阅,并让他 们介绍学习经验,使一些计算正确率低的学生思想上有所震动,改变了认为“粗心”是出错主要原因的错误看 法,产生了想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愿望。
2.使学生掌握计算的操作过程
有了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愿望,只能说有了一个好的开端,更重要的是还要教会学生提高正确率的方法。计 算时合理的操作过程就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方法之一,如错误率最高的四则混合运算,就应使学生掌握如下操 作程序。
为了使学生能记住操作程序,我还用顺口溜的形式使学生琅琅上口:
四则计算讲认真,数字符号不抄错,先审题后再运算,顺序规则不搞错。
法则定律用正确,步步检验不放松,正确结果从何来,良好习惯是保证。
上述操作过程先让学生知道,再通过一定的训练,使学生能自觉地执行。在训练过程中节奏不能太快,练习量要少而精,使学生能有时间按上述操作过程进行运算,并能体验到其优越性,增强学习信心。
3.教会学生写算草
在进行四则运算中,我强调口算与笔算的合理把握,要求学生口算必须在已学的口算范围内进行。为此在 刚开始学习四则混合运算时,要求学生把竖式就写在作业的递等式下面,以便教师了解学生哪些计算写竖式,从而可有效地进行指导。而对学生来讲,由于横式、竖式都成为作业要求,认真程度大大提高。一个阶段后,学生就能把握口笔算的选择,而且竖式的质量也随之提高。
在学生开始使用草稿本写算草时,我们把“算草本”改名为“竖式计算本”,并提出立竖式的要求(如数 位必须对齐,字迹必须清楚),定期对竖式本进行检查,而且也作出成绩评定。为了提高竖式本的计算质量,还可要求把本子横着立竖式,即本子上的横线成了竖线,便于学生计算时数位对齐,以促使学生形成竖式计算 中数位上下对齐的习惯。在测验考试时,不仅对试卷进行评分,而且对草稿也作出评分,促进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形成。
4.改革批改方法
在作业量上,布置时要少而精,但要求书写整洁,计算正确。批改时除了前面提到的对算草也进行批改外,我还作了如下一些改革措施。批改时先看该生作业是否全部正确,如全部正确,则即作出评定。如发现有错,则暂不批改,并发还给学生自己检查,找出错误所在,订正后再交教师批改。如订正后全部正确,则教师依 然作出全部正确的评定。这不仅能促使学生通过自己检查找出错误所在,并引以为戒,而且能培养学生认真负 责的学习精神。由于订正后还能得“优等”,因此学生不是把检查订正作为一种负担,反而很愿意去做。为了 使学生交的作业能不通过订正而全部正确,我还对这样的学生给予另外的奖励,如发给红五星,当拿到一定数 量的红五星后,可换一封教师给家长的表扬信。
由此可见,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形成,一是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二是要教会学生一些使计算正确有效 的方法。三是要积极地教育与鼓励。如若采用罚做或大量练习的消极措施,只能是适得其反,越罚越练错误越 多,而真正好的习惯并不能形成,甚至学生会产生
看到计算就怕的不良心理反应。而采用上述一系列对策后,广大学生心理上树立了定能计算正确的信心,行为上也力争计算正确,这种学习心态的形成,必能促使学生计 算正确率的提高。
第三篇: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及其改进对策的研究
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及其改进对策的研究
胡本炎,华东师大附小
许多小学生进入中、高年级阶段后,计算的正确率大大下降。原因是多方面的,对大量的错例分析后可知,计算法则未掌握造成的仅占一小部分,而大多是由一些不良的心理素质及其导致的不良计算习惯所致。
其一,缺少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学习心态。如由于写字了草,结果是0、6不分,1、7互变,4、9混同等。由于学习用品不齐,一些学生连像样的一支铅笔,一块橡皮都没有,书写时乱涂乱改,在涂改中不仅卷面不 整洁,而且常产生误看、误写的错误。由于铅笔太粗或太细,造成书写上的模糊而出错。计算不论数的大小,能口算的全部口算,有的虽有算草,但写得乱七八糟,有些学生一次练习或测验下来连一张草稿纸都没有,而 直接写在桌面上,垫板上,甚至手心手背上,„„思想上的不重视,必然导致计算上的经常出错。
其二,缺少计算后必须检验的内控心理素质。其中一些学生学习过于自信,计算后从不检验;而有一些学 生只想作业尽快完成,根本就不想检验;更有一些学生知道自己无把握全部正确,就依赖于家长代为检验,或 等教师批改后,有错再检查订正。由于上述这些不正确的心态,许多学生就养成了计算后不检验的坏习惯。
1996年我接了一个基础较好的五年级班,对51名学生期初测验中计算错误统计如下表:
错误总次数49
不良计算习惯 抄写造成 计算方法造
造成的错误 的错误 成的错误
6 9
从上表中可清楚看出,由于计算习惯、书写习惯不良所造成的错误次数为40,占81.6%,而计算方法错误 所致的错误次数为9,仅占18.4%。
为了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我采取了如下一些对策。
1.加强思想教育,引发学生对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愿望
学生在发现自己计算错误后,往往以“粗心”为由原谅自己。为了有正确的学习态度,我在测验后的试卷 分析中,要学生做下面二件事:(1)统计由于计算错误而失的分数。(2)找出错误所在并分析错误原因。通 过统计及对出错原因的分析,学生发现几乎都不是计算方法错误,而是由于不认真审题,字迹了草,不检验等 一些不良习惯所造成。我还把一些计算正确率一直较高的学生的作业本、草稿本、试卷给同学们传阅,并让他 们介绍学习经验,使一些计算正确率低的学生思想上有所震动,改变了认为“粗心”是出错主要原因的错误看 法,产生了想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愿望。
2.使学生掌握计算的操作过程
有了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愿望,只能说有了一个好的开端,更重要的是还要教会学生提高正确率的方法。计 算时合理的操作过程就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方法之一,如错误率最高的四则混合运算,就应使学生掌握如下操 作程序。附图{图} 为了使学生能记住操作程序,我还用顺口溜的形式使学生琅琅上口:
四则计算讲认真,数字符号不抄错,先审题后再运算,顺序规则不搞错。
法则定律用正确,步步检验不放松,正确结果从何来,良好习惯是保证。
上述操作过程先让学生知道,再通过一定的训练,使学生能自觉地执行。在训练过程中节奏不能太快,练习量要少而精,使学生能有时间按上述操作过程进行运算,并能体验到其优越性,增强学习信心。
3.教会学生写算草
在进行四则运算中,我强调口算与笔算的合理把握,要求学生口算必须在已学的口算范围内进行。为此在 刚开始学习四则混合运算时,要求学生把竖式就写在作业的递等式下面,以便教师了解学生哪些计算写竖式,从而可有效地进行指导。而对学生来讲,由于横式、竖式都成为作业要求,认真程度大大提高。一个阶段后,学生就能把握口笔算的选择,而且竖式的质量也随之提高。在学生开始使用草稿本写算草时,我们把“算草本”改名为“竖式计算本”,并提出立竖式的要求(如数 位必须对齐,字迹必须清楚),定期对竖式本进行检查,而且也作出成绩评定。为了提高竖式本的计算质量,还可要求把本子横着立竖式,即本子上的横线成了竖线,便于学生计算时数位对齐,以促使学生形成竖式计算 中数位上下对齐的习惯。在测验考试时,不仅对试卷进行评分,而且对草稿也作出评分,促进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形成。
4.改革批改方法
在作业量上,布置时要少而精,但要求书写整洁,计算正确。批改时除了前面提到的对算草也进行批改外,我还作了如下一些改革措施。批改时先看该生作业是否全部正确,如全部正确,则即作出评定。如发现有错,则暂不批改,并发还给学生自己检查,找出错误所在,订正后再交教师批改。如订正后全部正确,则教师依 然作出全部正确的评定。这不仅能促使学生通过自己检查找出错误所在,并引以为戒,而且能培养学生认真负 责的学习精神。由于订正后还能得“优等”,因此学生不是把检查订正作为一种负担,反而很愿意去做。为了 使学生交的作业能不通过订正而全部正确,我还对这样的学生给予另外的奖励,如发给红五星,当拿到一定数 量的红五星后,可换一封教师给家长的表扬信。
上述教学对策,1995年我在一个基础较差的五年级班进行试验,取得较明显的效果,正确率从75%上升到 毕业时的97%。
1996年我接了一个五年级班,我又进行了重复实验。把班级51名学生作为实验对象(A组),从中选出计算 错误较严重的12 人作为实验小样本(B组)。实验情况如下表。
计算正确率统计表
A组 B组 相差百分率 期初 88.6% 71.8% 16.8% 期中 96.7% 92.3% 4.3% 期末 97.5% 96.8% 1.3%
从上表可看出:
(1)采取上述这些教学对策后,学生计算的正确率明显提高。重视研究学生在计算中的一些不良心理,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措施。
(2)当一个良好学习习惯形成后,将会产生远期效果。实验(A)组期中考正确率为96.7%,(B)组为9 2.3%,随着时间的推延,习惯越来越好,正确率也随之越来越高,到期末考正确率A组又上升1.2%,B组上升 4.5%。(3)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是缩短差距、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从相差 百分率可看出,(B)组这些原计算能力较差的学生,通过实验后其学习水平已很接近全班的学习水平。
由此可见,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形成,一是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二是要教会学生一些使计算正确有效 的方法。三是要积极地教育与鼓励。如若采用罚做或大量练习的消极措施,只能是适得其反,越罚越练错误越 多,而真正好的习惯并不能形成,甚至学生会产生看到计算就怕的不良心理反应。而采用上述一系列对策后,广大学生心理上树立了定能计算正确的信心,行为上也力争计算正确,这种学习心态的形成,必能促使学生计 算正确率的提高。
第四篇:小学生计算错误典型实例、原因分析与改进办法
小学生计算错误典型实例、原因分析与改进办法
农场小学:杨利娟
计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培养学生准确、迅速、灵活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我们经常发现学生在实际学习中,计算错误多,正确率低,他们计算出错的原因究竟有哪些呢?我将近几年内教学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如下:
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及实例
在计算练习中,学生的计算错误经常发生:不是看错数字,就是写错数字;不是抄错数字,就是漏写符号;或是加法忘了进位,减法忘了退位,加法当减法做,乘法当成了除法,小数点忘了点或点错了位,商中间不够商“1”而忘了用“0”占位,分数加法中分子加分子、分母加分母,还有四则运算中不按运算顺序计算,而是怎样好算就怎样算,有时甚至会出现一些无法理解的错误等等。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据收集到的调查材料显示,学生计算错误大致可以归纳为知识性错误和非知识性错误两大类。知识性错误是指学生对于计算法则概念或运算顺序的不理解,或者没有很好的掌握所学知识导致的错误。非知识性错误是指学生不是不懂得运算,而是由于不良的学习习惯所导致的错误;如抄错数字、不认真审题、注意力不集中、易受负迁移干扰等。
1、基础知识不扎实。
有些学生对于简单的20以内加减法不熟练,表内乘法出现三七二十七、六九四十五等错误,在混合运算中对一些常用数据如25×4,125×8,分数与小数互化等不熟练,质数表记不准,简便算法不能“为己所用”,这些都有可能使学生计算出错。
2、概念、法则理解不清
概念和法则是学生思维的基本形式,又是学生进行计算的重要依据。只有正确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计算法则才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原因:学生对退位减法算理不清,不明白个位不够减应从十位退一当十再加上个位上的数,然后再减,所以当个位不够减时就直接用减数来减被减数。
原因分析:虽懂得算理,但是在借位后仍然记不得十位被借后应该减去“1”。(2)对运算顺序理解不清
错误原因是学生对混合运算顺序的掌握不够牢固,很容易按照先后顺序依次进行计算。
(3)对分数的意义理解不清
错误分析:不理解分数的意义,当分母不同时不能够直接向加减。(4)对0的占位作用认识不够
错误的原因:学生对概念不够清晰:计算除法时,在求出商的最高位上的数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对着那一位商0,这里学生对0的占位作用认识不够,在什么情况下应该用0占位这一知识点没有掌握。
在计算中还有很多错误是非知识性错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粗心大意造成的。
如:计算不认真,注意力不集中,抄错数字:
错误分析:马虎大意,本来是46÷4写竖式时却变成了64÷4=16 不良的学习习惯如计算粗心,书写潦草,马马虎虎,做题不喜欢用草稿纸,再大的数也不想动笔算,而喜欢口算,做题时只求速度,不求质量,不注意审题,检查,态度不端正等这些不良习惯容易造成错误。
改进学生计算错误的措施:
不管何种原因造成的计算错误,教师们都要高度重视,找出问题的根本和关键,分析错误原因,加强练习。
教学计算时,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好计算法则,而且要多给学生练习的时间,争取在课堂上多练习,完成一些课堂作业,特别对学生在计算中易出现的失误及时给予指导。我们应该在教学中精心设计,组织一些有趣的比赛环节,例如开展“找朋友”,“夺红旗”,“计算接力赛”,争当“计算小能手”等多种活动,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提高计算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计算的无穷奥妙。
计算能力是学生数学能力之一,数学计算是一种逻辑思维性很强的训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数学计算无处不在。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是教育工作者不懈的追求。培养好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个比较漫长、耐心细致的过程,只有我们在教学中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对症下药,从细处入手,正确引导,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第五篇:小学生计算错误
小学生计算中常见错误的原因分析及防范
浙江兰溪市实验小学(321100)章骏
摘要:小学生计算错误是经常发生的。只有认真分析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纠正错误。本文从知识与心理两方面探究小学生计算错误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积极引导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提高学生的运算技能。
关键词:小学生 计算错误 原因 分析 防范
生产、生活处处离不开计算。计算能力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学生今后继续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但学生在实际学习中,计算差错多,准确率低,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严重影响着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以及教师的正常教学。大部分人都会把这种错误归咎于学生的“粗心”、“马虎”等。其实不然,学生在计算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对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及时提出改进策略,对于小学生避免或减少计算错误是非常必要的,对于我们的教学改进也是十分有益的。
一、小学生计算错误的主要原因
小学生产生的计算错误,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知识方面的原因
1、概念、法则感知不清晰
任何数学规则都是建立在一系列数学概念之上的。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对事物感知能力差,再加上数学学科的抽象性、逻辑性都很强,对一些概念、法则往往不能及时、准确、清晰地掌握,致使计算出现错误。例如: 580×60这道题,用简便方法计算后,积的末尾应该补充两个0,而有的学生可能会写成580×60=3480,积的末尾少写一个0。显然,学生对乘数末尾带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没有掌握。又如:运用商不变性质计算3600÷700这道题时,我们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100倍,即转变为36÷7得5余1,在这里,1表示的是1个100,而学生却容易将1个100误认为是1,于是横式就写成了3600÷700=5„„1;这都是由于学生对商不变性质的理解不清而造成的。
2、基本口算不熟
任何一道整数、分数或小数的四则运算,最终都要分解成一些基本的口算题加以解决。口算不熟,会导致计算缓慢,所有口算中,只要有一个错误,计算结果也必然错误。
(二)心理方面的原因
1、感知不确切、不完整
小学生感知事物的特点是比较笼统,不确切、不具体,他们往往只注意一些表面的孤立现象,看不出事物间的联系和特点,在头脑中缺乏感知的整体性。尤其是低段学生。如相似的数、运算符号、图形等没看清就写,把6写成9,5写成8,1.243写成1.234,“×”抄成“+”,“÷”抄成“-”等;一个数没有看完就写,把45003抄成4500、60000抄成6000;抬头看一眼,低头抄一字,抄这题的前半截,下一题的后半截,头尾不符。
有些运算顺序及简便运算也与感知上的笼统、粗糙和不善观察辨别有关。如65+35-65+35=100-100=0,在数据特点的强刺激下,“凑整”印象中的强成分掩盖了运算顺序在头脑中的观念,引起了错觉。又如:,学生由于观察不具体,只看到大致轮廓,遗留了某些细节部分的差异,正是这些差异,导致错误的再次出现。
2、注意力发展不完善
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也就是说,当人们的心理活动有选择地指向一个对象,而不理会其余对象时,这就是注意。而小学生在注意的广度、稳定性、转移和分配上发展都很不完善。他们观察试题中抽象的数字、运算符号时往往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不能看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对事物的观察缺乏整体性,而且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暂。因此,常发生抄错数字、写错符号以及漏写数字等所谓的粗心错误。
3、思维定势的干扰
思维定势,是指人们按照已经习惯而且比较固定的思路、方法去考虑问题,去寻求问题答案的一种思维惰性。思维定势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一面。在不变的情境中,定势有助学生迅速作出反应;但在变化了的情境中,人们按照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就会干扰、阻碍新知识的学习、新问题的解决。
例如,初学带分数减法,分数部分不够减,需向整数部分借“1”,部分学生并不考虑分数部分的分母是几,而只想到借“1”算“10”。于是产生错误。再如,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后,乍一遇到分数加法,表现了思维的懒惰性,从而对新情况、新条件、新要求起干扰作用。
4、短暂记忆较弱
小学生,尤其是低段学生,短暂记忆(包括短时记忆和瞬时记忆)较弱。计算时,经常要用到短暂记忆。有些学生短暂记忆较弱,不能准确提取储存信息,造成计算错误。再如,学生计算进位加法、退位减法,特别是连续进位加法、退位减法,忘加和漏减1的错误,也与中间得数的存储和回忆不完整有关。
当然,上述各种原因并非孤立存在,他们相互交错,互相影响。不管是因何种原因造成的计算错误,都要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加以预防与纠正。
二、小学生计算错误的预防与纠正
(一)知识方面
1、加强口算训练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应重视口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高度重视口算训练,即使到中、高年级也要经常安排适当的口算练习。
2、重视运算法则教学
教师要讲清与运算有关的概念,使学生概念清晰、准确。教师要突出运算法则的建构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一步一步地建构运算法则,从而加深理解,准确明白算理,知道哪些地方容易出错。此外,在学生刚学过法则后,应要求他们充分展开法则进行运算。
(二)心理方面
1、重视首次感知
心理学告诉我们,首次感知的材料准确、生动、鲜明,对于记忆的保持和再现的清晰程度具有重大影响。教学实践也获得类似的经验。第一次感知的法则模糊,算理不清,很容易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各种错误,而事后再设法纠正,总是事倍功半。因此,教学新法则时,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法则的建立、算理的探究,并创造条件让他们动手、动脑、动眼、动耳、动口,多种渠道协同进行,以达到强化信息的作用。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突出学生容易忽略的地方,如强调进位、退位、小数点等,一开始就给学生一个正确、鲜明的印象,减少错误的发生。
2、加强对比辨析
学生的计算错误,很多是由于新旧知识混淆而产生的。因此,在教学中,应针对学生容易产生感知错觉和思维定势的特点,指导他们把相似的法则、算式进行辨析,使新旧知识精确分化,并通过适当的练习予以强化。如分数乘法和分数加法法则;同级运算和两级运算的顺序;整数减带分数和带分数减整数等。
3、处理好展开与简缩、思维活动与计算操作之间的关系
运算法则以及简便算法的掌握,从展开的详尽的思维活动过度到压缩的省略的思维活动的过程。因此,在归纳法则后的初期练习时,教师应要求学生口述计算过程或笔录简算步骤,逐渐由详到略,最后有些题目直接写出得数。因此,在计算过程中,教师可以随时向学生提出,或学生自问:这个数为什么写在这里?表示多少?这个算式的特点是什么?能不能简算?„„培养学生运用算理指导计算的自觉性。在计算操作中,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是防止和纠正错误的最佳措施。
4、进行及时的反馈和强化
按信息论的观点看,学生听教师讲解是吸收信息,学生做练习是输出信息,教师从学生的练习中得到信息的反馈,教师批改作业是信息的评价。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实验表明,在各种学习方式中,以当堂做作业、当堂知道正确与否、当堂订正这种学习方式学生的进步最大一项调查显示,采用当堂处理作业的实验班,全班正确率可高达96%,而采用教师课后批改,学生隔天知道练习结果的普通班,全班正确率只有70-80%。因此,及时进行反馈和强化,对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是很有帮助的。如:当堂完成作业、当堂核对、订正等。教师在巡回辅导中,看到学生做对的题目,随手用红笔批改,学生看到自己做对了,就会增强信心,提高积极性,提高练习质量。
5、加强心理素质训练
一方面,我们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求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以适应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如训练对多位数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整体记忆能力。如:听老师说一个多位数,让学生正确地重述出来或写下来;把写有易混数字同时出现,根据教师要求,让学生很快找出来;对口令、接力算等,以训练学生的有意注意及短暂记忆的心理素质。此外,还要非常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如加强思想教育,明确计算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端正作业态度,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等。
总之,减少学生在计算中的错误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这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家长朋友和学生一起努力,不断认识到计算的重要性,提高认识,端正作业态度;同时,在生动、有趣的环境里,不断激发学习积极性,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仔细检查,及时纠正;不断地寻找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对症下药,并持之以恒,切实提高学生的运算技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主编.数学课程标准(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邱学华著.邱学华怎样教小学数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4 [3]郑 强主编.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11 [4]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 [5]沈柯亮.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及改进对策[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