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公园管理若干对策研究

时间:2019-05-15 00:39: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森林公园管理若干对策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森林公园管理若干对策研究》。

第一篇:森林公园管理若干对策研究

森林公园管理若干对策研究

摘要:指出了森林公园在森林资源保护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森林公园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速度发展起来。但在森林资源的运行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对森林旅游工作的展开形成了阻碍。针对森林公园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提供参考。

关键词:森林公园;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9020902

引言

绿色发展战略要求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更要注重生态发展、绿色发展。中国的森林资源包括自然森林和营造林资源,后者是前者的补充。中国开发森林旅游,就是以保护森林资源为目的开发旅游项目,通过促进森林旅游的发展对森林资源实施更好的保护。森林资源管理就是对森林资源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将经过整合的森林资源进行合理规划,使得森林资源更具有地方特色,不能够以公园的管理模式对森林资源进行管理。森林公园对中国的游客具有非常高的吸引力,特别是现代都市人生活节奏紧张,需要在忙碌之余通过森林旅游的方式调节身心。但是,从目前的森林公园经营情况来看,由于管理上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森林公园的运营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就需要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促进森林公园可持续发展。

森林公园发展概况

森林被称为是城市的“制氧机”,能够净化空气,调节温度,保持水土,还可以起到阻挡风沙的作用。森林物种多样化,是重要的动物栖息地。对于人类的生存而言,森林对环境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是人类生存中不可或缺的财富。森林公园是将森林塑造为风景,是森林资源以风景的形式展示出来。但是,从近年来的森林公园运营情况来看,由于管理问题的存在,导致森林公园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中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都离不开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发挥平衡作用,森林公园起到了促进作用[1]。中国是森林资源丰富的国家,拥有森林景观价值。中国的旅游经济发展中,森林公园是重要的载体。从森林公园发展情况来看,经历了森林公园的创业,森林公园的快速发展,森林公园的平稳发展以及森林公园的成长等几个阶段。近些年来我国森林公园的旅游项目兴起,促使森林公园逐渐规模化发展。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建成各类森林公园近3000家,从事相关旅游服务的人员以及森林公园的管理人员就超过了100000人。森林公园对区域经济起到了拉动的作用,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中国旅游业依然具有很强的发展态势,这就意味着森林公园还具有潜在的挖掘能力,平均每年的游客量增加,所获得的经济效益也不断增加,所创造的价值也不断提升。

随着森林公园的经济效应发挥出来,特别是中国在近年来旅游经济快速发展,使得森林公园在经营中更多地关注经济利益而忽视了自然资源保护,各种问题也随之产生。

森林公园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3.1 法律方面

中国在森林公园管理上虽然不断地完善,但是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较,依然存在着滞后性,主要是法律层面的管理上存在着权利配置缺乏合理性的问题。由于森林公园管理没有从法律的层面落实到位,就使得森林公园难以得到有效管理,各种管理问题逐渐凸显[2]。以《森林公园管理办法》为例,虽然对森林公园的规范化管理可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已经很难适应目前的经济发展环境。对于目前森林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已经很难发挥作用加以约束了。因此,需要完善与补充森林公园管理方法和相关的法律法规。

3.2 资金方面

森林公园在运行中存在着资金不足的问题,特别是森林公园的项目开发上没有专项的资金投入,导致资金运行不畅,各种基础设施滞后,不利于森林公园更好地发展。

3.3 ?_发利用方面

森林公园的资金投入少,投资渠道没有实现多样化,导致森林资源很难合理利用并获得经济效益。由于对森林的价值难以做出准确的评估,导致森林资源违规开发的现象存在[3]。森林公园管理解决对策

4.1 提高规划的科学性

在森林公园的总体规划上,要对森林资源进行调查,包括生物资源、地质资源、环境质量等,对森林公园管理中所存在的可能导致生态环境损害的问题进行分析,及时采取技术措施解决。做好环境监测工作,对每一个监测项目都进行评估。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做到因势利导,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同时还要避免高污染导致森林资源的管理成本提升。面对目前森林旅游市场化发展,注重森林公园规划的科学性,做好长远规划,实施低碳旅游经营,使森林旅游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2 加强生态管理

森林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蕴含有多种资源,如果仅仅开发一种,就必然会造成资源浪费,最终导致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对各种森林资源进行开发,要能够获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基于此对森林资源进行开发,要将环境容量设定出来,之后做好所承受容量的承接工作,以提高生态管理效率。

4.3 加强立法管理

森林旅游就是促进森林资源产业化发展。森林资源的产业化运行,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资源造成破坏,这就需要强化法律约束机制,出台并完善相关的法律,诸如《森林法》、《环境保护法》等,以提高约束效应[4]。当地的政府有关部门组织森林公园的管理者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并组织科学化森林资源管理方面的培训工作,让每一名管理人员都形成较强的法制观念,并能够认真履行职责。

4.4 提高执法水平

对于破坏自然生态平衡的行为,要求按照法律规定严惩。严厉打击环境犯罪,从而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对于《森林公园管理办法》要严格遵守,森林公园的性质要明确,详细规定森林公园的权属。这些都需要森林公园管理者从法律的层面认真执行。

4.5 建设和管理专业化团队

森林公?@属于独立的部门,需要专业素质高的管理人员。目前我国还没有组建专业化的森林公园管理团队,因此,培养专业素养非常高的管理团队是非常必要的。在人才培养方面要进一步强化,可与高校建立联系,将符合森林公园管理的培训机构构建起来,并制定出规范化的管理体制,吸收更多的专业素质人员参与到森林公园管理工作中[5]。另外,建立专门的森林公园管理办公室。由专人负责森林公园的管理,督促其认真履行职责。森林公园可以实施企业化管理,做好绩效评定工作,定期地对所有的工作人员进行考核,了解工作人员日常工作状态,制定奖惩制度。让有能力的人充分发挥能力,在专业团队中发挥带头作用,以提高整个团队的质量。

4.6 科学化的游客管理方式和公共参与机制

森林公园管理中,游客管理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维护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发挥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以及生态价值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森林公园管理要有所保证,就需要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对前来旅游的游客实施管理。所以,管理人员要与游客之间形成良好互动关系,强化与游客的联系和沟通,引导游客对资源环境持有保护意识,让游客在享受森林资源的同时,也能够对森林资源有意识地予以保护,实现资源保护与游客之间的平衡。在森林管理中可以实施刚柔并进的管理模式,除了实施“制度”管理和法律约束之外,还要注重人性化管理。在管理工作中,要做到以“人”为中心,对所有游客实施分类管理。在森林公园中还要设置各种保护设施和娱乐设施,给游客提供自主娱乐的空间,让所有前来旅游的人都能够享受这份快乐,让游客对公园管理服务满意。森林公园管理中,让公众参与是最好的方式。因此,森林公园要针对生态环境保护做好宣传工作,将自身的品牌形象树立起来[6]。随着游客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就会在旅游中自觉地维护森林资源,同时还发挥监督作用。另外,森林工作在旅游资源宣传的过程中,还要将宣传范围扩大到社会公众领域,引导公众提高生态意识。只有所有的人都参与到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保护中,才能够实现森林公园的科学化管理,实现森林公园的生态效益。

结语

森林资源是生态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对森林资源有效保护,就要采取相应的管护措施,一方面维护生态平衡,另一方面维护森林物种的多样化,特别是森林资源还发挥着景观效应,因此,很多地区开始采用以保护为目的的森林资源有效利用方式,不仅保护了当地的森林资源,而且还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收入。森林公园就是对森林资源合理利用以求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面对森林公园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张英,陈绍志.产权改革与资源管护――基于森林灾害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5(10):15~27.[2]鲁阳,冯成骁,杨?唇?.“美丽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70~72.[3]刘 ?N,李周,张敏新,等.我国集体林产权制度演化及绩效研究进展[J].林业经济,2015(2):24~25.[4]郭凌,王志章,陶长江.新的低碳旅游发展方式森林旅游发展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3,52(3):742~744.[5]蒲孝国,张晓璐.加强森林资源管护促进生态环境建设[J].四川林勘设计,2013(1):75~77.[6]陈宝刚,于海伟.论森林旅游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J].防护林科技,2011(6):84~85.

第二篇:森林公园的发展对策

湖北省神农架国家森林公园的发展与对策

杨仕宣

(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林业管理局442400)

摘要:湖北神农架森林公园生物资源、自然景观极其丰富,是人们回归自然的重要旅游目的地。本文通过对神农架生态旅游的地理和生态优势以及目前的制约因素分析,提出了发展神农架森林旅游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神农架 森林旅游 发展对策

(the administration bureau of forestry of Shennong Jia Forest district of Hubei is 442400)Summary : The living resources, natural landscape of Forest Park of Shennongjia of Hubei are extremely abundant , it is people that come back to the natural important travel destination.This text passes geography , ecology advantage and present restriction factor analysis to eco-tour of Shennongjia, have 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of developing forest tour of Shennongjia.Keyword: Shennongjia Travel in the forest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森林旅游、回归自然、走进森林、人们以森林旅游这种特殊方式,领略大自然的秀丽风光,利用森林的特殊功能来调节身心,恢复心理和生理平衡,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们的高度重视,森林旅游是神农架林区经济腾飞的重要突破口和支撑点,也是神农架林区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功方式之一。

一、神农架林区森林公园的现状

上个世纪90年代,神农架森林公园建设和森林旅游业得到较快发展。森林公园正成为展示神农架林业建设成就的窗口,已成为神农架林业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建设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992年原国家林业部以[1992]200号文件批复建立神农架国家森林公园,公园总面积24.55万公顷,设7个景区,49个景点.2000年6月,根据森林旅游发展的需要,神农架国家森林公园组建了神农架森林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总产值1109万元,2001年实现营业收入4500万元,接待各类游客18.6万人次。安排森工转产人员100人,带动了景区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加快了森林公园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水平。2002年7月,国家旅游局新世纪认证公司认证红坪景区为AAAA级景区。

二、神农架发展森林旅游业的优势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立体气候环境,孕育了神农式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是当今世界中纬度地区唯一保存最为完好的亚热带原始森林生态系统,具有生态的完好性、生物的多样性、资源的丰富性、原始神密性和雄、秀、幽、野、美的垄断性世界级旅游资源,全区森

23林面积25.03万hm,活立木总蓄积1198万m,森林覆盖率73.7%。共有维管束植物2641

种,保存有古树名木62万株,古树群11片,如被称为“亚洲之最”的板仓香果树、“千年古树”的小当阳铁坚杉、“湖北之冠”,的冰冻山秦岭冷杉,刘国公所栽植的兴山榆等。被中处专家堪称“绿色保库”,植物多样姓的理想基地,中国植物资源和种质资源的“贮藏库”,古老孑遗植物的“避难所”,孕育和产生新品种的“摇篮”,是中国特有珍稀植物和北亚热带乔木树种最丰富地区,具有完整的森林植物群落和垂直带谱,不愧为华中地区最大的天然植物园。目前已有记载的野生动物类群极为丰富,共有鸟类85种、兽类77种、两栖动物34种、爬行动物27种、鱼类35种、蝴蝶235种。

神农架森林公园雄浑的山水,不仅有重要的生态、科研价值,而且具有十分丰富的审美价值。自然风景点星罗棋布,有“神农架”无处不风光的美益,是“华中屋脊”的乐园,按照中国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划分,神农架森林公园拥有地理景观8种、水域风光6种、生物景观6种,人文旅游资源的古迹与建筑类15种、消闲求知健身类6种、购物类3种以及神农氏的传说、“野人”之谜和神妙莫测的佛光。

神农架神奇的自然景观,丰富的动植物宝藏,动人的传说,是人们旅游观光、探险猎奇、休憩疗养、科研考察、回归自然的理想之地。成为国家旅游局1999年推出的从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经神农架至云南迪庆的中西部绿色走廊旅游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区位条件,使神农架既具有其它旅游区的不可替代性,又具有互补性。神农架森林公园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北部的松柏镇距车城十堰、武当圣地、宜昌明珠、襄樊隆中均在200km左右;南部的木鱼镇紧邻长江三峡黄金旅游热线,经昭君村、屈原故里至长江三峡不足100km,离巴东神农溪起源点也仅有130km。可作为湖北省三峡线、三国线两条重点旅游线路的联结点和最终旅游目的地。神农架位于大武汉旅游圈和大鄂西绿色旅游圈的过渡地带,而武汉以都市及楚文化旅游为主,宜昌以三峡大坝和山水风光为主,襄樊以古隆中和武当山道教文化为主,神农架的原始森林生态旅游具有其它旅游区不可替代的优势地位。

环顾周边地区的风景名胜区,湖南张家界以秀美如画的峰林为特色。四川的九寨沟以高原湖泊、瀑布和植物景观为主;河南鸡公山以宜人气候而取胜;陕西临潼骊山以文物古迹著称。没有一处像神农架以原始森林背景下的生态旅游为主的旅游目的地。在原始森林风光的奇特和珍稀动植物方面,都无法与神农架相比。

三、制约神农架森林公园发展的因素

森林旅游业发展的宏观前景十分乐观。但是,与先进景区比较,其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究其原因,主要是存在以下必须消除的制约因素。

1、管理体制不顺

由于权限归属不同,森林风景资源属于林业主管部门管理。可是,当地政府出面无偿划拔国有森林资源开发森林旅游,归属于旅游部门管理,既不作资产评估,也不作资产入股,或者基本建设归林业部门承担,一担有了收益,政府将其划走,削弱了森林公园的整体实力并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这种管理体制不利于森林公园的规划、保护、运作、宣传及融资,从而制约着神农架森林公园的发展。

2、交通基础设施未得到根本改善

目前,神农架无铁路、水路、航空运输,其交通全靠公路运输承担。从公路运输上看,神农架虽已有东、南、西、北、西南等5个出口,乡(镇)场公路初步形成网络,但是,存在道路网络与旅游景点、开发景点布局不相适应,道路技术标准底,路况差,通行能力低。现有的交通状况降底了景点的可“进入性”,限制了森林旅游功能的发挥、制约了森林旅游业的发展。

3、缺乏科学的规划指导

一方面,缺乏统一规划和指导,在神农架森林公园的重点景区—红坪画廊景区,政出多门,房屋建设五花八门,飞檐挑石,高低不齐建筑格调不佳,景区内夹杂着耕地,严重影响景区形象。另一方面,神农架森林公园的总体规划已不适应现在形势发展的要求,湖北省委、省政府虽在神农架召开了“一江两山”即长江、神农架、五当山的现场办公会,但无祥细实施规划,操作性不强,旅游局的规划也尚未全面完成。

4、森林公园的旅游资源开发不够

一是旅游景点单一。在神农架森林公园内,现仅用林业管理局以古人类高山洞穴遗址为依托开发了红坪画廊景区和旅游局开发了燕天风景区。其余的徐家庄景区、送郎山景区、大寨湾景区、红花朵景区均未开发,仅处于动议之中。二是旅游商品尤其是纪念品开发不够,景点上几乎无纪念品销售。另外出售土特产的地方也集中在木鱼和松柏两地,其它地方几乎为零,地方特色食品和地道药材(如头顶一颗株、文王一支笔、江边一碗水、七叶一枝花、天麻、灵芝、神农架野板栗、山核桃等)也相当少。三是开发层次相当低,配套程度较差。景区缺乏丰富多彩的娱乐场所,缺乏舒适、齐备的服务设施。制约了森林旅游的功能和综合效益的发挥。

5、宣传促销力度不够

神农架在全国乃至世界科技界享有盛名,但其它各界知之圣少,不少外国人和外地人对其景点知之不多或根本不知,与发达的旅游景区相比,缺乏整体形象,缺乏系统性推销,更缺乏有力的操作、策划。其宣传促销对客源市场旅游需求的针对性、定位的准确性,以及各旅游产品的特色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协调配合也比较虚弱。

6、旅游人才缺乏

森林公园是由林业部门转型而来,由于旅游业是综合性的产业,需要多学科的综合型人才,而林业部门现有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懂经营、善管理、精营销者缺乏。这必将影响服务水平,难以适应旅游业的发展。

7、资金缺口大

森林旅游是一个高投入的产业,“行、住、游、吃、购、娱”六大旅游要素均离不开投资。由于森林公园的主管部门林业管理局是一个森工企业,虽然2000年挤进了“天然林资

源保护工程”的笼子,国家投入也相当可观。但项目资金必须专款专用,而企业多年形成的利润,为了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养老保险包袱,全部缴纳了养老保险金,国家计划发展旅游的国债资金又倾斜于旅游部门,因此神农架森林公园的旅游开发需要的资金缺口大。这已成为直接制约神农架森林公园发展的瓶颈。

四、神农架森林公园的发展对策

1、修订发展森林公园的总体规划

湖北省委、省政府要求精心打造“三峡—神农架—武当山”及“一江两山”精品旅游线路。加快森林旅游发展,打造旅游精品,要有一个全区性的科学合理的总体发展规划,1992年编制的神农架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已不适应现实旅游发展的要求,应由林业、旅游、经济、园林、建筑、文化、历史等多学科专家和人士参与,针对全区森林风景资源的特点,按照森林旅游的发展趋势和要求,优化组合森林风景资源,修订合理可行的总体布局和发展战略。本着以生态经济理论为导向,布局合理,方便游客,特色突出,功能齐全的原则,因地制宜,高起点,高标准地规划建设森林旅游项目,在森林风景资源的利用上,要突出森态旅游的特色,坚持以保护为主,保护、开发、利用相结合的方针。在建设重点上,要以旅游热线为主,即以大寨湾景区,红坪景区为主;在景点开发上,要注意神农架的森林旅游特色,以自然景观为主,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在旅游内容安排上,以科普教育为主,把知识性、趣味性和参于性有机的结合起来,精心设计,制造出最能代表神农架的森态旅游精品。让游客观有奇景,玩有风情、够有特产、品有文化,使神农架的森林旅游永葆青春和旺盛活力。

2、加强森林旅游从业人员培养建立优质高效的服务体系

森林旅游是一项高层次的综合性的旅游。无论是开发建设,还是经营管理,都需要专门人才。因此要高度重视人才的开发,加快培养不同层次的森林旅游管理和服务人才,大力搞好职工培训,对在岗的各类服务人员,要定期举办森林旅游培训班,分期分批培训,持证上岗,尽快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建立优质高效的服务体系。

3、多方融资,加快建设步伐,处理好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关系

森林生态旅游是一项公益性的事业,涉及面广,不仅在政策上要给于支持,而且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坚持自我开发、联合开发,有偿使用的原则,既不能无偿划拨,让国有资产流失,又不能部门垄断,滥废森林风景资源。一是自力更生,不等不靠,走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路子,以园养园。二是打开山门,热情欢迎跨部门,跨行业合资联营,优势互补、共担风险,共同受益;三是按照国有资产的管理规定,经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单独划片,实行有偿使用。

森林风景资源是发展森林旅游的基础,要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规划方案要科学合理,既要保持自然景观的特色,又要考虑森林风景资源的环境承载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环境监控,尽量减少游客对森林风景资源的负面影响。加快森林旅游法律保障体系建设,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神农架森林公园管理办法和行业规范》,使神农架森林旅游工作纳入法制化和规范化轨道,以保证对国内外旅游者产生更大的吸引力,使神农架森林旅游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真正成为“一江两山”的旅游精品,满足人们回归大自然的需要。

参考文献冯书成,森林公园与森林旅游,西安:西安地图图出版社,1993马建章,森林旅游学,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6董智勇,中国森林旅游学,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张杰,森林公园管理学,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杨仕宣,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林业管理局(神农架林区国家家森林公园)总工程师,林业高级工程师。曾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津贴。

电话:0719-3332471 传真:0719-3338425 电子信箱:qjpysx@sina.com

第三篇: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对策研究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对策研究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进入为实现“起飞”打基础的发展阶段,十几年的发展实践已经显示出,公路运输业一定会成为我国经济的主导产业,成为我国经济的增长点。从80年代开始,我国交通基础结构就成为国民经济投资重点。在此期间,交通基础结构投资规模越来越大,增长速度越来越快。到2004年底我国已建成高速公路34288公里。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进一步强调,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之一。我们有理由相信,公路交通运输业在今后相当一个时期内,将是我国的主导产业,是我国经济腾飞的起点之一。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章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必要性

在我国,高等级公路是指满足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采用高级路面结构(沥青砼路面、水泥砼路面)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及部分二级公路。高等级公路的主要特点是:交通流量大、行车速度快、渠化程度高、桥涵等构造物多、公路设施比较齐全,全路段封闭或部分封闭。它们一般构成国家公路网主骨架,是国家公路交通运输主动脉。

一、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简介

1. 公路养护管理的概念

公路养护是指为保持公路经常处于完好状态,防止其使用质量下降,并向公路使用者提供良好的服务所进行的作业。这里,公路养护管理特指公路建成投入使用后所进行的养护作业管理。国际道路会议常设协会(piarc)于1983年建议,公路养护统一划分为日常养护、定期养护、特别养护和改善工程四类。公路养护管理的目的是充分实现公路的使用功能,并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2. 高速公路养护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公路呈现多元的特性,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两大类别:第一即公路的技术特性类别,有人也称之为自然特性类别;第二是公路的社会性类别。在公路的社会特性中,既包括公路的社会公益性和基础性(这是公路的本质属性),还包括公路的经济特性。

与一般公路相比,高速公路在经济上的最主要特征是高速公路具有鲜明的 “级差效益”。所谓级差效益,就是相同汽车完成相同的运输工作,在使用高速公路时高出使用一般公路而得到的较高效益。

二、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重要性

高等级公路的作用及特点决定了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的重要性与特殊性。如何搞好高等级公路的养护管理,是摆在公路管理部门及经营企业面前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正确树立“公路建设是发展,公路养护也是发展,而且是更为重要的发展”的观点,是我们从事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按照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为满足高等级公路的使用公益性,及其社会化大生产的商品属性,我们必须从公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研究现代化公路养护管理对策,深化改革现行公路养护体制与运行机制,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公路事业不断向前推进的新路。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国外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现状

国外高等级公路的养护管理,由于国情不同,差异很大,但管理目标却是一致的。这就是要保证高等级公路的高效运营,使巨额建设资金能够及时收回,并不断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美国国道网称为“州际与国防公路”(全部是高速公路),由联邦政府进行宏观管理,主要依照各个不同时期国会批准的法案,对州际高速公路、国家公路系统的建设活动进行资助与管理,具体的养护工作委托州及地方公路部门。管理机构以业主的身份负责承包工程的谈判,并监督合同执行和验收工作。养护公司的组织充分考虑到养护现场的距离及许可的时间因素,在人员及装备配置上充分体现了技术密集型的特点。全部作业机械化,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技能涵盖了养护作业的各方面。

法国通过立法将高等级公路特许经营权授予公共事业机构持股的混合经济型公司,在国家规划、控制下负责高等级公路的建设、运营和养护工作。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法国有专门为公路养护服务的机械公司。机械公司按照法国《道路、机械、维修及航空基地章程》进行管理,配有各种施工机械,机械公司独立于公路管理部门和养护机构之外,以合同方式与养护部门建立联系。

日本高等级公路的建设、运营管理和养护工作,不是由政府直接组织实施的,而是由公共性组织——日本道路公团负责。公团对公路养护负有养护责任,具体养护工作由其设置的管理局下的管理事务所进行。

通过分析和比较,国外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的特点可以归纳为法制化、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及养护作业方式的机械化等几个方面。按照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以及高等级公路公益性商品的属性,这几个方面也应该是我国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发展努力的方向。

二、国内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现状

我国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现状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经济建设的发展,国家关于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决策的实施,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从零开始,已经进入一个空前发展的新时期,截止2004年底,我国高速公路的通车里程超过34288km。高速公路通车运营之后,必须对它进行养护维修,以达到使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增加,同时保障车辆的行驶安全,进而为经济建设服务。

三、我国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仅有10余年,尚处于探索研究阶段,所以高速公路养护体制也沿用我国传统的集建、养、管、征一体的公路管理体制,高速公路公路养护的管理者,既是养护的生产者,也是养护的监督者,高速公路公路管理部门既行使部分政府管理职能,又承担高速公路公路养护具体作业,这种管、养不分的传统模式很难保证计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实施的严格性和彻底性、监督的严肃性和有效性,给高速公路养护工作带来许多弊端。

现行高速公路养护体制的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矛盾:

1.现行养护运行机制已经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高速公路公路管理机构一直决定着高速公路养护企业领导的任命权,不仅要给高速公路养护企业找饭吃,找活干,而且要告诉高速公路养护企业怎么干。缺乏活力和竞争机制的老问题仍然存在。

2.养护及管理技术水平不适应路网发展的要求。

公路路网的不断发展、完善,尤其是高速公路的迅猛发展,对高速公路养护工作无论是机械化水平还是技术含量都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而目前的高速公路养护方式及组织规模还停留在分散、落后的生产水平上,养护生产的科技含量和机械水平及集约化程度都比较低,管理与决策过程中的信息技术应用很不普及。

3.事企关系尚未完全理顺。

有些地方虽然对高速公路公路养护体制改革进行了大胆尝试,组建了相应的养护公司,但是这些公司仍由公路管理机构主管,企业自身缺乏足够的自主权,大部分公司不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养护仍按上级的指令计划来完成,公司形同虚设,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第三章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对策分析

我认为我国应积极探索养护经营多元化,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鼓励企业参与经营,使养护工作逐步步人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和机械化的高水平。随着高速公路路网的逐步形成及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必然走一条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高速公路自身特点的路子.逐步实现事企分开、管养分离、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还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加强政府行业监管力度在转变政府行业职能的前提下,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已 呈现出进一步加强政府行业监管的趋势。

由于高速公路的养护和维修对公众安全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必须对其规范并体现养护的强制性。经营公司只有在依法履行了养护、维修的义务和责任的前提下,才具有合法的收费、经营的权利。养护的强制性是通过地方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来实施或委托实施的。而中央政府的交通主管部门主要负责组织制定相应的运营高速公路的养护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和规范。规范所涉及的范围,不仅应包括路基、路面、桥梁、隧道、安全设施、标志、标线、机电系统的运行标准,还应有绍修、抢险和救援的时限、作业的安全措施等。获得经营许可资格的高速公路经营公司,不仅要与普通公司一样进行工商注册、税务登记,还应接受交通主管部门对其从业的资格和资信进行批准和定期审查。对于违反公路法,不充分履行养护、维修义务;所运营的高速公路达不到服务标准.对社会公众的安全造成或可能带来危害的,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可以采取各种级别的行政处罚,如令其停业整顿、改组、临时接管甚至吊销其从业资格。政府的行业监管,还应将范围进一步外延,除了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公司以外.还应扩大到对专业养护公司的从业资格的管理。用于高速公路养护且与环境、公众安全有关的材料、设备使用的规范和管理,如标志、信号设施的可靠性、有效性及除雪用盐的许可投放数量及对环境影响的监测、管理等。要开放市场、必须先规范市场。对养护市场(包括部分材料)资格法人的管理,将有助于形成良性有序的市场竞争机制。

2.养护管理行业性工作向协会化方向发展由于高速公路的行业特点,其养护、管理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应对其进行严第六章养护体制的发展对策53格的规范。

但到目前为止,我国高速公路还没有一套完整的包括高速公路养护标准在内的运营服务标准。从九年前全国高速公路管理第一次研讨会开始,每年举办已历时9年。全国各省的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在积极交流管理经验的同时,还有组建一个全国性高速公路管理协会的想法。探讨在政府的指导下,由协会担负起规范高速公路管理责任的可行性。高速公路管理协会不是政府的部门,不具有政府行政职能,是纯正的社会团体,但可以经授权或受委托为政府承担部分管理工作。它可以受委托负责指导和监督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考核和评估高速公路的经营状况、社会效益和运营服务水平,受委托组织高速公路养护运营质量的检查;组织制定规程、规范和行业标准,协调服务,公布管理信息,营造市场环境,建立市场规则等。行业管理协会既可以按区域设立区域性的分会,也可以按养护、政策法规、交通信息、收费管理和服务等内容设立专业委员会。协会中的专业委员会或专家委员会受政府委托,独立于政府从事行业管理工作。协会中的养护管理专业委员会应主要负责高速公路管理中的养护技术管理。目前,很多规范性的工作已由交通部委托研究所、设计院在组织。一旦协会组成,这方面的工作宜由协会组织专家委员会或专家组来完成,而各省高速公路管理部门、科研、设计、教学单位可以以会员或专家委员会成员的身份参与工作。

3.进一步加强区域性协作高速公路养护维修要投人大量的资金,而频繁的封闭维修又将对服务质量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尽量降低这个影响,采取的技术方法是加强路况检测、进行有效的预防性养护,提高养护作业的机械化水平和快速反应能力已成为各管理单位的共识。而目前各管理单位面临的问题是一些专用性极强的养护设备和检测设备不仅价值昂贵,而且使用频率较低。这些装备专业性强,利用率低,社会上租不到,有的又面临长期闲置,这就引发了高速公路养护管理需要组织区域性协作的问题。最好的办法是采取区域性合作的方式,打破管理上相对封闭的局面。相临省份可以按照区域的特点,经过协商,以会员制的方式,各自有所侧重。装备专门的检测或养护设备并按照区域性的需求来安排,有效的使用这些设备。区域协作、有偿使用、优势互补,可以便养护专业化的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4.管理体制逐步走向集中、统一随着高速公路路网的逐步形成,管理体制也将逐步走向集中、统一。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不仅涉及面广、延续时间长、技术含量高、装备专用而且还具有发第六章养护体制的发展对策54生时间、地点的随机性和技术方案不确定性等因素。在高速公路管理中,不仅要根据营运实际状况和社会需求不断的改善和调整养护技术政策,还要在一定的区域内对交通和维修具有一定的分流、调度的能力。这就要求在建立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时优先考虑集中、统一的原则。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体制应该集中领导、统一管理、合理布局、管养分离。一段一公司应尽快归纳为一路一公司。在形成路网的区域内,一路一公司也应进一步归纳为一域一公司。所谓一域一公司可以在一个省内形成一省一公司(集团)也可以在有条件的几个相临的省组建区域性的集团公司(相当于北京铁路局、沈阳铁路局)。专业化养护(公司)中心或养护基地的设立,不仅要考虑作业能力所覆盖的合理的养护里程,还要考虑实施效率养护,快速反应所覆盖的最合理的半径。显然,在形成网络的时候,承担相同维修里程的养护任务,覆盖半径愈小,其效率会愈高,而养护成本会相对比较低。基地设立要做到这一点,只有打破一段一公司或一路一公司的割据,实行高速公路管理区域集团化才能实现。管理体制走向集中、统一,并非在经营方式上要一统天下、一个体制,而主要是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调度。这是顺应了高速公路发展趋势和产业的特点。这种方式是在路网逐步完善的条件下对一路一公司的进一步完善。高速公路的性质需要集中统一的管理,这并不排除在集团公司领导下,各路可以根据其特点和经历,组建经营性质不同的管理公司、经营公司、股份公司或上市公司。

5.开放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开放公路养护市场,对于一般公路,有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就是现有的养护资金来源都限定在公路养护事业费的范畴内.由此确定了养护公司的性质难以突破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性质。养护生产成果只能限制在公路系统内部的考核和核算。而由此建立的养护实际上仅是公路系统内部一个有限开放的市场,若再准确一点,是限于行政区域(资金来源区域)范围内的系统内部的市场。对于这种内部管理引入市场机制的方式,人们称其为模拟市场。在费改税实现之前,模拟市场的方式还是一种阶段性的主流方式。与一般公路不同的是,高速公路的养护资金来源于通行费,即使是采取事业型的管理方式,建立养护市场和养护工程引入市场机制都相对更便利一些。建立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在具有比较优越的条件的同时,还要注意做好一些基础工作,规范市场,如高速公路养护技术标准和定额等,市场准入的方式和方法以及合理公平的市场监管机制等。目前,实行收支两条线的事业型管理模式和自收自管的第六章养护体制的发展对策55企业经营型管理模式,都不同程度表现有重营运、轻养护的问题。处理好高速公路公益性和商品性的一对矛盾,还应立足于以法律手段保证养护资金能够足额投入。6.养护队伍更加趋向于专业化高速公路养护工程的特点是技术性强、人员素质全面、机械化程度高、维修反应迅速、安全措施严格。

因此需要养护队伍要做到人员精于、技术全面、训练有素、机械配套、安全措施完备,才能完成高速公路各种常规养护和应付各种突发事故的抢修工作。这样一支养护队伍应该是针对上述高速公路维修的需求而组建的专业化养护队伍。因此高速公路维修组织一定要人员精干、技术全面.一专多能。这样的要求,不仅针对维修作业人员,管理人员同时也应该具备这样的素质。在养护管理岗位上的工作人员,不仅应是知识全面的管理人员.还应该是专业层次较高的技术人员;不仅要会管理、还要懂技术。在养护技术方面,要能够按照工作分工,承担所管理项目维修方案的确定,绘制简单的施工图,设计各种需要的配合比,能够使用常规手段和检测仪器考核养护施工成果的各项技术指标。了解各类养护、施工机械的性能、用途并能操作一部分机械。在管理方面,能够指导各类养护施工作业,具有一定的管理作业现场的能力。熟悉各类养护工程的成本构成,了解大宗材料的市场行情和各类工种的劳动力、技术工人的有关生产定额,能够编制工程预算和决算。设备配备是养护队伍专业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例如完成一项沥青路面坑槽修补工作,就需要多道工序,使用不同的手段来实现。首先使用安全设施和作业标志封闭作业现场.使用切割、凿岩机械破碎原有的路面,清理废料,加热沥青和喷粘层油,加热沥青混合料并摊铺、压实。清理现场、做好施工记录,直到撤除安全设施,开放交通。一个0.5平方米的坑槽,从封闭现场开始到完成维修、撤出现场开放交通,工作时间定额应为半小时以内。人员、工具、设备、设施都要配套,才能保证高速公路养护的服务水平。

第四章 结束语

高速公路养护必须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方针,坚持“机械化养护为主,防止中断交通”的原则。同时在养护技术措施中应遵循“调查研究、科技创新、协调发展”的原则。

高等级公路的作用及特点决定了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的重要性与特殊性。如何搞好高等级公路的养护管理,是摆在公路管理部门及经营企业面前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正确树立“公路建设是发展,公路养护也是发展,而且是更为重要的发展”的观点,是我们从事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按照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为满足高等级公路的使用公益性,及其社会化大生产的商品属性,我们必须从公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研究现代化公路养护管理对策,深化改革现行公路养护体制与运行机制,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公路事业不断向前推进的新路。

因此,发展高速公路,必须坚持建、管、养并重原则,不能因等级高、质量好而放松正常养护管理。实践证明,只有科学、严格的养护管理,才能提高高速公路的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

第四篇:应收账款管理对策研究___

应 收 账 款 管 理 对 策 研

内容摘要-------------------------1

一、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1

二、应收账款的风险---------------1

三、应收账款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2

四、应收账款管理对策研究---------2

五、考文献-------------------------5

应收账款管理对策研究

内容提要: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等业务而形成的债权,它是商业信用的产物,对企业扩大经营规模、提高销售量和市场占有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应收账款又是许多企业财务管理的薄弱环节,企业资产在这方面的流失量和沉淀量很大,对其管理的好坏决定着企业生产经营能否顺利进行,能否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关键词:应收账款 风险 管理 对策

引:本文通过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及风险,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应收账款的管理四个方面的分析,论述了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重要性,管好应收账款就能减少坏账,盘活资金,就能使企业的生产经营迈上一个新台阶。

一、应收帐款产生的原因

(一)商业信用的产物

在当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要想不断的扩大商业规模,千方百计吸引客户和中间商,所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便是向下游客户提供商业信用。在商品交换中,由于商品和货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而形成的企业之间的直接信用行为,从而产生了企业的应收账款。

(二)扩大企业经营收入的手段

只要是购买方经审查符合企业的信用资格要求,企业可以在购买方不支付任何资金的情况下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这样一方面扩大了企业的销售收入,另一方面也给购货方提供了一种资产使用成本很低的短期融资渠道,因此,赊销是一种双方互利共赢的手段,在企业极为常见。

二、应收账款的风险

(一)信用风险导致的应收账款风险

应收账款是基于商业信用而产生的,商业信用本身除了受历史影响以外,更多的受到未来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因此,商业信用本身充满了不确定性。商业信用本身的不确定性意味着企业未来回收应收账款存在的风险。企业经营的历史告诉我们,即使企业制定非常严格的信用的标准,仍然难免部分应收账款收不回来,从而发生坏账。

(二)巨额应收账款带来的资金周转风险

应收账款在企业流动资产中占有较大比重,对企业的营运资产管理至关重要。如果企业产生巨额应收账款,即使企业的营运资金非常充裕,但是因为没有充裕的货币资金可供支用,也可能给企业带来偿债或固定资产方面的困难。如果说信用风险是来自购买方的风险,那么资金周转风险则是来自企业自身的风险。应收账款是一把“双刃剑”。从销售方来看,赊销带来企业营业收入增加的同时,也增加了应收账款资金的机会成本,同时坏账风险随之增加,在企业目前的信用标准下可能导致的坏账也可能增加。因此,企业在赊销带来利益和可能发生的损失之间进行权衡,根据企业具体的情况确定合理的应收账款的水平。

三、应收账款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赊销前存在的问题

企业为了扩大自身的销量,打开市场,会采用赊销的方式与客户开展商业往来,在往来的过程中也包括了折扣问题,例如商业折扣、现金折扣问题。商业折扣是一种折价销售,现金折扣是为了鼓励客户提早付款而采用的一种收款政策,无论如何,这都是企业在利用商业信用开展商业往来。但是企业在确定客户时,往往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盲目性。我国的市场经济正处于初级阶段,商业信用体系并不似发达国家那样完善,法律保护也比较薄弱,企业在确定是否赊销以及确定折扣政策时必须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将客户的情况调查清楚才能进行赊销。但有些企业为了追求销售量,经营者并没有把注意力放在对客户的信用调查上,往往存在侥幸心理,没有派有关人员展开调查就同客户进行商业往来,这样做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账目上销售量逐渐扩大,但是利润并没有随之有所提升。另外,盲目进行赊销也容易导致呆账、坏账的发生,而且盲目为了扩大销售,给予对方折扣,并不一定会为企业带来应有的利润,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严重的情况下企业很可给拖垮。

(二)相关职能部门的责任不明确,考核不到位

在一些企业里,对营销部门工作重点的界定,一方面是怎样去调查了解市场、开拓市场、占有市场进而提高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采取销售额作为考核营销部门的指标,销售额与营销业绩挂钩的考核办法,使得营销部门只抓市场和销售,对销售回款则不重视,再加上财务部门对各客户的欠款信息不及时反馈,使销售回款指标没有真正落实到具体的部门,由此造成各部门的责任不明确。

(三)企业的经营观念落后,盲目追求收入、利润,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一些企业存在着一味抓生产、重产值;抓销售、重收入的观念,而忽视了对资金的,忽视了资金作为企业经营“血液”的作用,他们缺乏独立开拓市场、占据市场的意识,为了扩大销售,完成任务,盲目地通过赊销去争夺市场,使其不

能正确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最终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四)企业风险意识低,缺乏足够的风险防范思想

企业在进入市场之初,为了尽快打开营销局面,在事先未对资信作深入调查,对风险进行正确评估的情况下,采取和客户签订短期的、一定赊销额度的销售合同来吸引客户,争夺市场。只重视账面的高额利润,而忽视了被客户拖欠所占用的大量流动资金难以收回会给企业带来风险等一系列的问题。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基本建设领域,施工单位为了中标,而建设单位资金不能按时到位,甚至长期拖欠,从而形成呆账、坏账。

四、应收账款管理对策研究

(一)建立相对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坚持信用评估制度

为了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大中型企业应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建立相对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同时配备专业的信用管理人员,专门负责对应收账款的管理,确保信用管理职能的实现。信用管理部门一般由财务总监领导,是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的桥梁。信用管理部门的基本职能包括建立客户信用档案,管理客户信用,进行信用风险分析,科学制定客户的信用额度,执行应收账款监督等。

企业要根据实际经营情况和客户不同信誉情况制定合理、可行的信用政策,并在经营活动中认真执行,这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为达到应收账款管理的目的,防范和化解应收账款风险的重要措施。因此,必须坚持对申请赊销的客户进行信用状况分析。根据对客户信用评估,确定客户坏账损失率的高低,这些基本上决定是否给客户提供赊销以及提供赊销的额度。

(二)建立客户管理档案对客户进行资信评价

客户既是企业最大的财富来源,也是最在的风险来源,做好客户资信调查是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基本工作。现代企业必须建立客户档案,通过收集其信息,对客户的资产状况、财务状况、经营能力、偿债能力、以往记录、企业信誉等进行客观、深入地调查分析。根据调查的结果来评定其信用等级,并建立赊销客户信用等级档案,掌握每个客户的信用状况:一是财务报表;二是银行证明;三是企业间证明。对不同资信客户不同对待,根据设定的信用等级评价标准,利用既有或潜在客户的报表数据,计算各自的指标值,并与指标值进行比较分析,然后根据经验及主、客观条件详尽地对客户的拒付风险做出准确的判断,以便于企业提高应收账款投资决策的效果。

(三)实施具体的信用标准

信用标准是给予或拒绝客户信用的依据,一旦企业决定给予客户信用优惠时,就需要考虑具体的使用条件,企业在接收客户信用订单时,要向其明白提出付款时间及其他支付赊销款项相关要求,包括信用期限、现金折扣和折扣期限方面的约定。

企业允许客户购货款赊欠一定时间,会在一定程度上扩大销售、增加毛利。确定信用期,主要是引入机会成本,利用“差量分析法”计算不同信用期的税前损益差异,制定客户的信用期,并根据赊销单位资信情况和历史收款质量,分析改变现行信用期对收入和成本的影响,确定最优信用期。但不适当地延长信用期限,会引起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和收账费用的增加,也许还会造成坏账损失。因此,企业必须要求因信用期限的延长带来边际收入的新增量大于边际成本的上升数。

企业在延长信用期限的同时,为了加速资金周转,及时收回货款,减少坏账损失,对在规定期限内提前偿付货款的客户可以按销售收入的适当比率给予折扣。现金折扣是企业为及时收款缩短平均收款期而向债务人提供的债务扣除,制定现金折扣政策要考虑折扣所能带来的收益与丧失的折扣成本的利弊,相机抉择。因此,采取现金折扣的前提,就是要企业通过加速收款带来的机会收益能够多剩有余地补偿现金折扣的付出。至于给予客户现金折扣优惠的期限和程度应根据企业自身需要,在信用成本前后收益比较基础上,择定一个期量结合的最佳数据方案。

(四)制定最佳收账政策

在正常情况下,客户应按信用条件的规定到期及时付款,履行其责任。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有的客户拖欠货款。收账政策就是指对于逾期的欠款公司应采取的收账策略。企业对于信用质量的客户要采取不同的收账政策收取应收账款。对于信用质量高的客户,可以采用宽松的政策;对于信用质量差的客户,应采取积极的、严格的收账政策。

企业在制定收账政策时,应视账款逾期时间长短、欠缴金额大小、不同的客户、不同的产品来制定各种信用条件,并且要灵活掌握。同时,要在增加收账费用与减少坏账损失、减少应收账款机会成本之间进行比较、权衡,以前者小于后者为基本目标,掌握好宽严界限,拟定可取的收账计划,使收账成本最低、效益最大。

此外,还应注意讲究收账技巧,即对不同类型的客户采取不同策略,既要账收回,又要不失去客户。对于无力偿付与故意拖欠,以及欠款期不同的企业要采取不同的收账策略进行收账,如:暂不打扰、信函催收(电子邮件等通讯方式)、电话催收、上门催收、双方协商解决、借助于有权威的第三者调解、由仲裁机关仲裁解决、上诉司法机关,加强司法执行力度,还可通过“债转股”,将应收账款置换为股权;通过资产置换,将应收账款置换为优质资产;设立清欠应收账款公司实现债权人和债务双赢;通过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

(五)加强财务基础工作,设置规范的应收账款账户

为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在总分类账的基础上,又按信用客户的名称设置明细账户,并以合规有效的赊销合同登记应收账款档案,详细、序时记载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时间、合同施行情况、增减变动及每笔账龄信息。通过专人负责应收账款的管理,定期检查清欠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防止坏账风险。

(六)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提高企业承担坏账风险的能力

商业信用的存在不可避免地带来坏账损失,这是市场经济中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近年来坏账损失日趋严重,因此,企业要遵循稳健性原则,对坏账损失的可能性预先进行估计,积极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这样,资产负债表上反映的是应收账款的可变现净值,使应收账款实际占用资金接近实际,避免企业虚增利润,清除了虚列的应收账款,有利于加快资金周转,提高企业承担坏账风险的能力,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促进企业及时处理应收账款,防止潜亏和三角债的再发生。

(七)发挥会计监督作用,及时掌握应收账款的变化情况

应收账款形成以后,相关责任人应定期与债务方对账,动态掌握客户情况,尤其对有疑问的账款必须及时核对,请对方在对账单上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予以确认,以防止“清欠”人员与债务有关人员恶意串通,故意拖欠款项的支付与收取,定期让债务方确认“应收账款”金额,也是最终通过法律手段寻求债权保护的起码要求。

一般来说,应收账款被拖欠的时间越长,催欠的难度越大,成为坏账的可能性也就越高。所以应定期进行账龄分析,并密切关注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根据时间长短、金额大小排队,逐笔分析欠款原因,估计潜在的风险损失,正确计量应收账款价值,还应制定“应收账款”占全部流动资金情况表等。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平均收账期,看流动资金是否处正常水平,企业可通过该项指标,与以前实际、现在计划及同行相比,借以评价应收账款管理中的成绩与不足,并修正信用条件,提升企业资金循环周转。同时,对尚未过期的应收账也不应放松管理和账龄分析,防止新的逾期拖欠,通过账龄分析还可为评估、调整赊销客户的信用等级提供可靠依据。

(八)制定应收账款回收责任制

为了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防止销售人员为了片面追求完成销售任务而强销盲销,企业应严格实行货款回收与销售责任结合起来,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根据审批权进行把关制约,每笔赊销要手续完备严密,责任到人。同时,制定严格的资金回款考核制度,以实际收到货款数作为销售部门的考核指标,每个销售人员必须对每一项销售业务从签订合同到资金收回全过程负责,即把回款和销售紧密结合起来,谁赊销,谁收账。使应收账款的回收率成为销售业绩考核的一项指标。使销售完成与收款和个人收益捆绑起来,与个人收入挂钩,明确风险意识,加强货款的回收。

结论

应收账款管理的目的是节约企业在应收账款上垫支的流动资金,提高成本费用利润率和资金利用效率,为企业赢得更多的流动资金用于生产。应收账款日益膨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企业要控制应收账款风险,加速应收账款的回收,减少坏账损失的发生,主要应在健全信用政策管理和加强内部控制方面下功夫,只有抓好信用政策的管理,严格控制应收账款投资,才能减低投资风险,使坏账损失控制在较小范围内;而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挖掘内部潜力,完善管理办法,防微杜渐,积极清理旧债,严格防止新的呆账、坏账发生是必不可少的,把应收账款可能带来的损失从源头上予以控制。

参考文献

[1]刘杉,徐秀珍.应收账款成因及其防范措施.会计之友,2005,(6)[2]孙立.应收账款让售的会计处理初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 [3]刘兵 初宜红 中级财务会计,2007(6)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对此论文进行评论,您的宝贵意见或者建议将鞭挞我不断进步!

第五篇:事业单位编外人员管理对策研究

事业单位编外人员管理对策研究

摘要:《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大大增强,对促进社会用工的和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劳动用工问题制度和相关法律日益完善。但事业单位编外人员的使用上,由于国家相关制度建设的不完善,仍然会在长期内存在着问题,本课题对事业单位编外人员的管理上提出了一些建议,对激发编外人员的积极性,促进社会用工环境的和谐稳定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事业单位

编外人员

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的管理者无不面对着编制和用人上的困绕,编外人员随之出现并迅速增加,而当前我国在编外人员的劳动保障权益保护和管理上处于人事法律政策无单可循、劳动保障缺少适用政策的尴尬局面。编外人员的出现其深层原因是政治体制改革落后于行政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所致[1],当然也是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和提高效率的需要,是事业单位转换经营机制中必然的要求[2]。可以预见编制问题将依然会长期存在,而事业单位编外人员管理的问题不可避免得成为了当前需要研究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编外人员现状

编外人员在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大量存在,据一组不全面数据表示,我国现在在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编外人员约计人。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据,而这些人因为没有编制,在政治、经济上的待遇都不及正式员工,属于单位里的“二等公民”。“同工同酬”、“多劳多得”等用工法则都得不到充分体现。“一视同仁”、“认事不认人”是管理制度的内在要求,可是因为管理对象存在不同的地位、不同的身份,所以管理制度很难得到切实的贯彻实施。比如单位根据自身的经营情况,在需要减员增效的时候,可以随时对“编外人员”解聘,可是一部分属于编制内的正式员工还捧着“铁饭碗”,与单位“同生同死”,要将他们精简可就没有那么简单。“编外人员”缺少归属感,所以他们不能安心本职工作。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是社会的进步,对企业用工的和谐产生了良好的作用,企业用工有法可依。《劳动合同法》中也约定了“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但在实践中还缺乏与法律相配套的政策,编外人员适用新法还存在一定障碍。事业单位相关文件中规定的事业单位用人应与聘用人员签定聘用合同,而聘用合同不受劳动合同法的约束。由于制度上的缺失,使事业单位的编外人员处于十分不利的位置,而其管理问题就成为人力资源管理者们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二、营造事业单位编外人员使用的和谐环境对策

在社个特定的历史阶段,事业单位应该在这个问题的解决上做些什么样的工作呢?在这里,笔者通过参阅大量的相关资料,结合现阶段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建议。

1.规范对编外人员的管理,选择适合的用人方式 编外人员根据岗位性质不同,应按不同形式管理。一般来说,事业单位编外人员管理可以分为服务外包、单位自聘和人才派遣三种模式。服务承包的特点是单位将某项工作整体承包给某个公司,由该公司负责完成此项工作所需人、财、物的管理与实施,单位不需要负责任何具体事务,只需检查工作完成的质量即可,这种用人形式适用于后勤服务性质的相关工作。单位自聘是指需要长期从事或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工作岗位上的工作人员,单位应与其签订聘用合同、劳动合同或劳务合同,这种模式下单位虽然有极大的自主权和灵活性,但应考虑用人成本和用人风险,应该严格使用程序,严格按法律规定使用,避免人事争议和劳动争议事件发生。人才派遣又称劳务派遣,是在用人单位和求职者之间,通过第三方——人才派遣服务公司介入,使人力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共享,从而提高人员利用率的一种用人模式。近年来,劳务派遣形式因用人单位可以节约管理成本和减少劳动争议而备受事业单位的欢迎,从而得到了迅猛发展,从而使劳务派遣模式成为一种主要的事业单位编外用人模式。

以上三种用人模式应该综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综合使用,临时的服务性工作使用承包的形式;技术性较强的和长期使用的岗位用签订聘用合同或劳动合同的形式;技术性不强一般服务性的工勤岗位使用劳务派遣模式。事业单位应在最大限度节约用人成本和最好的完成工作任务为前提,建立完善的用人制度。

2.适当提高待遇,保障人员的稳定,规避用人风险

在当前形式下,事业单位通过大幅度提高编外人员劳动报酬,实现同工同酬还存在很大困难。在薪酬上应建立绩效工资制度,打破干多干少一个样和干与不干一个样的局面,保证多劳多得和奖勤罚懒,让优秀人员得到优越的待遇。在单位的福利发放上,应有所体现,比如发放劳动保护费、解暑费、烤火费等,在提高他们待遇的同时,也增强了其归属感。在社会保障工作上,要严格按照《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积极为他们办理养老、医疗、生育、失业、工伤等各种保险手续,让他们感觉到社会的认同,也的规避了用人的风险。

3.规范用人流程,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构建和谐的用人环境

编外人员的聘用,特别是需要签订聘用合同或劳动合同的人员的使用,应参照编内人员的招聘制定相应的规范的程序,提高编外人员的整体素质。

编外人员是一个复杂的群体,知识结构、爱好习惯、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权益意识、民主意识、参与意识和成才意识普遍增强。这就要求在管理中更加重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要注重他们的发展,帮助他们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重点开展必要的培训和进修,让他们看到出路,感受到单位的关怀。在组织上也应注意关怀编外人员的感受,如工会组织的活动应让他们积极参与,享受与在编人员的同等待遇;党组织也要对他们进行党课培训,对思想上积极要求要求的人员,要为他们创造条件加入党组织;人事部门要关心他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情况,对需要帮助的人员进行补助和慰问,在管理中更多体现人性化,增强他们的归属感的主体地位。

结束语:通过多年来人力资源管理积累的经验,在对事业单位聘用政策和劳动用工政策的深入研究和各位同仁的帮助下,笔者提出了在现阶段随着《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积极探索多种编外人员使用的形式,在人才的使用和管理上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为构建社会主义合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的倡仪,希望能得到各位奋斗在管理一线上的同仁们和人力资源管理专家的认同和支持。

参考文献:

[1] 翟校义.地方政府编外用人现象.新视野,2010,(3).[2] 徐颂陶,孙建立.中国人事制度改革三十年:117-120 [3] 霍丽慧.新时期高校编制外合同聘用人员管理工作探讨[J].科技信息,2009(13)[4] 李赵斌.《劳动合同法》对事业单位聘用编外人员的影响[J].人力资源管理,2009,17(3)

河北省人保厅2010项目《事业单位编外人员管理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建猛,男,1975年8月生人,副研究员,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人事处人事科科长,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科学研究工作。

下载森林公园管理若干对策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森林公园管理若干对策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研究对策

    1、高校要明确法制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正确处理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宜将法教与德教紧密结合、优势互补,从思想和行为两个方面来塑造当代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其次,高校法制教......

    城管普法管理研究及对策

    在“*”普法期间,普法工作如何才能做到站在高起点,实现新跨越,不断扩大法制宣传教育的履盖面,进而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和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全面实现“*”规划提出的“两增强、三......

    危险品物流安全管理对策研究

    危险品物流安全管理对策研究 [摘要]危险品物流具有危险性大、专业性强、操作复杂与社会安全密切相关等特点,一直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密切关注。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危险品物流安全......

    山西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对策研究

    山西省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对策研究 专业:经济管理 姓名:韩文丽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省现行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发展......

    森林公园

    1.坐公交就百度地图,光谷有很多车到。门票学生半价5块。(带上学生证) 森林公园进去直走有地图标烧烤区。里面有出租烧烤架卖的有炭 自己就带些容易烤熟的食物,鱼,肉(肉最好买梅条)而......

    张家界森林公园解说系统及对策分析

    张家界森林公园解说系统及对策分析尹璐(2009031032) 1解说系统的定义 2解说系统的研究背景 2.1 世界景区现有解说系统总体完善度 2.1.1国外景区解说系统主要表现形式 2.1.2国......

    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对策研究

    关于加强政府性投资项目管理工作有关情况的汇报政府性投资项目规模大、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按照公共财政管理的要求,如何进一步做好政府性投资项目管理工作,是当前政府职能转变......

    风险管理对策研究论文(五篇范例)

    莲山 课件 w ww.5 YK J.COM 4 技术创新是一种具有探索性、创造性的技术经济活动。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各种风险。随着我国实行市场经济,竞争日趋激烈,技术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