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关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之关系的研究
有关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之关系的研究
caj文件的目录
1.钱中文《文艺和政治关系中的一个根本问题——论文艺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的特征》《学习与探索》1980年第3期
2.胡为雄《全面理解马克思的上层建筑概念》《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3期 3.胡为雄《马克思对上层建筑的起源及最初形式的研究》《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2年第1期
4.胡为雄《马克思、列宁的上层建筑观比较》《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5期 5.周至孝 《马克思没有把艺术作品归属于意识形态--从上层建筑的构成看艺术的确切社会定位》《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6.胡为雄《马克思的上层建筑理论重释》《中共中央党校学报》1997年第2期 7.易素贞《从马克思主义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原理看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8.朱光潜《上层迠筑和意识形态之间关系的质疑》《华中师院学报》1979年第1期 9.张薪泽《也谈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一文质疑》《哲学研究》1980年第5期 10.李皓 《谈谈上层建筑的定义问题》《文史哲》1981年第2期
11.王岳 , 姜葆夫《恩格斯在致布洛赫的信中没有把意识形态列为上层建筑的一种因素吗——与朱光潜先生商榷》《齐鲁学刊》 1981年第1期
12.彭会资《文艺不能称为上层建筑吗?——与朱光潛教授商榷》《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2期
13.庄国雄 《上层建筑就是意识形态系列——与朱光潜先生商榷》《哲学动态》1979年第11期
14.卢婉清《不能把意识形态排除在上层建筑之外——兼与朱光潜先生商榷》《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1期
15.王锐生《上层建筑属于社会存在吗?——与朱光潜先生商榷》《哲学研究》1979年第11期
16.王锐生《论上层建筑不是社会存在》《哲学研究》1981年第2期 17.胡纯和《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规律作用的当代特征》《理论建设》2004年第6期 18.焦凤贵《谈谈上层建筑的形成问题》《哲学动态》 1981年第12期 19.吴元迈《也谈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与朱光潜先生商榷》《哲学研究》1979年第9期
20.吴元迈《文艺与意识形态》《外国文学评论》1990年第2期 21.余继坤《关于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关系问题讨论情况综述》《哲学研究》1980年第8期 22.胡为雄《非政府组织:一种新的上层建筑形式》《现代哲学》2002年第2期 23.胡为雄《当代社会上层建筑结构的新变化和新特点》《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24.葆真 《美国学者亨伯格谈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区别》《国外社会科学》 1980年第10期 25.胡为雄《不把错误知识教给后代——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对“上层建筑”的阐释》《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26.谷方《关于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几个问题——与江海文同志商榷》《学术月刊》1962年第1期
27.陈伟明《关于基础和上层建筑问题来稿简要综述》《学术月刊》1958年第6期
28.黎生《社会意识形态是否属于上层建筑的讨论简介》《哲学动态》1980年第6期 29.李本先, 苏宗强 《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几个问题——与朱光潜同志商榷》《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4期
30.文理平《关于文艺与上层建筑及意识形态的关系的讨论》《文艺理论与批评》1988年第5期
31.梁胜明 《文艺的社会属性是什么?——评朱光潜教授的“文艺非上层建筑”说》《甘肃社会科学》1980年第4期
32.孙德臣《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概念》《哲学研究》1980年第12期 33.胡纯和 《应当研究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量的适应性》《中国行政管理》1999年第1期 34.李严《关于文学是否属于上层建筑的再认识》《江西社会科学》1985年第4期 35.张庆《意识形态不是社会上层建筑吗?》《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3期
36.郑孟煊《对生产力、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相互关系的理解图式》《现代哲学》1996年第2期
37.吴兴明《从价值论看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4期
38.刘贵访《自然科学不属于上层建筑》《学术论坛》1987年第2期 39.陈国生《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上层建筑职能理论的新发展》《社科纵横》1988年第5期
40.郑国平《试论上层建筑的质和量》《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2期 41.萨弗金 , 林玉清《社会上层建筑的结构和功能的某些问题》《国外社会科学》1982年第7期
42.杨建梓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本体论意义——卢卡奇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阐释》《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43.赵家祥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44.刘景良 《在政治性和非政治性的统一中理解意识形态》《长沙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45.赵向标 《社会心理也是观念上层建筑的一个基本层次》《甘肃理论学刊》1991年第4期
46.王炳德, 冯平《政治的上层建筑和思想的上层建筑关系之管见》《哲学动态》1981年第8期
47.刘俊杰 《也谈政治上层建筑的归属问题》《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48.陈立旭 《恩格斯晚年关于上层建筑反作用的观点》《发展论坛》1999年第3期 49.刘明贵 《政治上层建筑应属于社会存在范畴》《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第1期 50.胡义成 《作为社会观念上层建筑化为个体心理图式的人道_省略_物史观方法研究人道主义时如何说》《贵州大学学报》 1995年第1期
有关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之关系的研究观点摘录
一、关于上层建筑理论问题
马克思、列宁对上层建筑的论述颇有相同之处。他们前期都是在思想观念意义上使用上 2 层建筑概念后期则都是在政治结构意义上使用。作者认为“马克思是上层建筑理论的创始人。他的上层建筑理论内涵丰富并处于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中.即是说.马克思对上层建筑概念的使用和内涵的赋予上曾发生过转移和变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等前期著作中.马克思主要是在思想观念(包括幻想、情感和人生观)的意义上使用上层建筑概念.借助这一概念去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揭示社会意识是超出社会存在、社会经济生活之上的“上层建筑”。在后期著作中.特别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法文版《资木论》等经典著作中.马克思主要是在社会政治结构的意义上使用上层建筑概念。列宁作为马克思主义者.他对马克思上层建筑理论的解释颇为符合马克思的原意。.并且他的话语也同马克思一样发生过意义转移。在早期著作《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中.列宁把“思想的社会关系”,看成“物质的社会关系的上层建筑”;而在后期著作《马克思主义的二个来源和二个组成部分》中.列宁则把上层建筑明确规定为“政治设施”。
”
胡为雄《马克思、列宁的上层建筑观比较》《中共浙江
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5期
马克思对人类社会上层建筑的研究是从人类所谓蒙昧时期的社会组织、最早的基本单位家庭开始的。家庭的演进形式是从血缘家庭到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制家庭,再到父权制家庭和专偶制家庭。马克思从父权制家庭的形成看到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奴隶社会的形成。马克思同时注意到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氏族这种形式.他认为氏族所有成年人都参加的氏族会议是氏族的最高权力机构.每一个成年男女都享有平等地讨论一切问题的发言权、选举权及其他的平等权利和人身自由权利.历来的习俗能调整好氏族内部的事情。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的政治权力、管理机关、政治组织等都发生了变化.氏族的最高军事首长演变为最高行政长官,这便是王、皇帝、总统的职权的萌芽。慢慢地.这种政治社会的司法权、行政权、军事权力日益分化,行政长官、执政官、法官、审判官、城市长官、市政公职人员.军队等也发展起来了,成文法也出现了,财政收入也增加了。氏族的这种解体过程中产生了以国家政权为中心的上层建筑。我们要在全面了解马克思的上层建筑理论丰富性的基础上,善于随着社会政治实践的发展及时把握新出现的各种上层建筑形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创造地发展马克思主义。
胡为雄《马克思对上层建筑的起源及最初形式的研究》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2年第1期“
在对马克思的上层建筑理论作出贴切的理解和解释之后,在把上层建筑理解为社会政治结构而把它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具体存在形式与之区别开来以后,在把所谓“思想上层建筑”这种并非独立存在的有形实体不再看作一种并立的上层建筑形式之后,在明了上层建筑会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而变更、其具体形式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演化更新之后,哲学就可以回答时代的挑战。遵循马克思的指示而对当代社会上层建筑的新形式和新特点作出概括,并可将上层建筑概念进行尽可能清晰的表述。在对上层建筑理论进行重新解释时应注意到二个方面:
一、它的性质、结构和功能;
二、它的界;
三、它的历时性。从上层建筑的性质、结构和功能看,它是人类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一种与社会经济结构相适应的政治结构;它从政治上为经济基础服务.对人类社会的循序发展起调节作用;它具体表现为有血有肉、有意识有激情的人类的社会政治生活。从上层建筑的界域看,它从狭隘的氏族至多民族融合的国家,又有单个国家至联合国的世界。从上层建筑的历时性看,它的性质、结构和功能在不断发展变化着,它的具体形式有生有灭、有改变有创新。
如前所述,在氏族时代主要表现为具有直接民主性的氏族议事会,在阶级社会主要表现 3 为以国家为单位的专制政权或民主议会制。在当代社会,上层建筑日益具有世界性、群众性 并与经济基础混合生长,它以联合国、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并存、一些上层建筑部门与经济部门紧密结合等形式为显著特征。从原著出发,并从现实着眼来考虑问题,基本上不会偏离马克思上层建筑理论的原意,并能使上层建筑理论随着人类社会政治的进步不断丰富发展,而不致成为贫乏、僵死的东西。
胡为雄《马克思的上层建筑理论重释》《中共中央党校
学报》1997年第2期
二、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关系问题 第一种提法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提法,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即上层建筑竖立在经济基础上,而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相适应,与意识形态平行,但上层建筑显然比意识形态重要,因为它除政法机构之外也包括恩格斯所强调的阶级斗事、革命和建设。第二种提法是上层建筑包括意识形态在内。此外还有第三个提法,即在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之间划起等号来。
第一、我并不反对上层建筑除政权、政权机构及其措施之外,也可包括意识形态或思想体系,因为这两项都以“经济结构”为“现实基础”,而且都是对基础起反作用的。其次,我坚决反对在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之问划等号,或以意识形态代替上层建筑。
朱光潜《上层迠筑和意识形态之间关系的质疑》《华
中师院学报》1979年第1期
朱光潜先生在《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之间关系的质疑》(《华中师院学报》,1979年第7期)一文里,以及在《西方美学史》上卷的“序论”(《西方美学史》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里,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问题: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朱先生说,马克思讲的上层建筑是不包括意识形态在内的,恩格斯只在“较早的著作”中,“偶尔让上层建筑包括意识形态在内”,唯有斯大林“最明确”地指出“上层建筑包括意识形态在内”。最后,朱先生得出一个结论:意识形态不是上层建筑,只有法律和政治机构才是上层建筑”。作者认为,说上层建筑应该包括政治、法律等设施和意识形态这两项,并不是要在这两项成分之间划等号,更没有说这两项成分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它们所起的作用是相同的,也没有说它们在基础变更以后所发生的变革情况是一样的,这是另一个问题。因此在这里不存在任何“降低”或“抹杀”政权及其设施的“修正主义的危险”。既然说的是上层建筑的两项成分,又没有说上层建筑等于意识形态,或者等于政治、法律等设施,怎么会犯了“以偏概全”和违反最起码的形式逻辑的错误?!至于谈到“专名”与“公名”的问题,既然政治、法律等设施和意识形态都有自己这两个“专名”,为什么朱先生自己却用起“上层建筑”这一“公名”来了?再说,一个事物可以用“专名”也可以用“公名”,这是常识允许的。难道非得要像公孙龙子那样,把“白马”与“马”对立起来吗?
吴元迈《也谈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与朱光
潜先生商榷》《哲学研究》1979年第9期
吴元迈同志发表在《哲学研究》1979年第9期上的文章《也谈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同朱光潜先生就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进行了讨论。虽然有不少可取之处,但是也有不少问题不敢赞同。
张薪泽《也谈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一文质疑》
《哲学研究》1980年第5期
朱光潜先生在他的文章《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之间关系的质疑》(《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1期)里,反复阐发了一个观点: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之间不能划等号,意识形态不能代替上层建筑。文章中都清楚地表明,朱先生说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之间不能划等号,意识形态不能代替上层建筑,是指不能把意识形态列入上层建筑。文章中有些地方,虽然说得不这样直接,但究其观点的实质是一样的。
朱光潜先生说,最明确的让上层建筑包括意识形态在内的是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里的一段话,至于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只是“在较早的著作”里如《反社林论·引论》里“偶尔”有这说法。这就是说,马克思,恩格斯基本上是不同意上层建筑包括意识形态在内的。我认为,朱先生的这个论断是不符合事实的。
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以及大量的社会历史事实告诉我们:第一,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发生了变更,上层建筑或快或慢地也要发生变革;第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上层建筑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在阶级社会中,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这两条,是我们判断一种社会现象是否属于上层建筑的标准。如果一种社会现象具有这两个方面的特点和作用,那么,它就属于上层建筑,否则就不是。所以,从意识形态的社会作用来说,它也应当属于上层建筑,而不应当把它排除在上层建筑之外
卢婉清《不能把意识形态排除在上层建筑之外——兼与朱光潜先生商榷》《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1期
三、关于政治上层建筑问题
本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当代社会的上层建筑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在保持其民族特质和国家利益优先的前提下,日益趋向世界化和国际化;在以政府机构和官方组织为主体的上层建筑得到加强的同时.另一种存在于各民族、各区域和国际间的“非政府组织”和非官方组织的上层建筑也迅速发展起来。当代社会上层建筑的结构性变化具有一些新的特点.主要是它与经济基础的联系和相互作用进一步加强.民主管理职能空前突出.介于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中介环节”和亦此亦彼的综合物愈来愈多地涌现出来从而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联系日益加强,上层建筑内部的民主管理因素日益增多时,它与经济基础日益混合生长起来。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一些中间环节,.一些亦此亦彼的中介物正在大量涌现,并有可能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由于现代经济活动变得异常复杂,经济的高度发展使各经济部门分工非常细致并形成了新的产业部门。尤其是第三产业以及其他产业比例的迅速扩大,使得在当今时代要把经济基础领域的一些活动与上层建筑领域的活动截然分开存在着困难,它们之间的一些界限变得模糊起来。
许多国际组织机构也都具有这种将政治与经济的功能集为一体的性质,都具有这种一身二任或一身多任的性质。例如,国际原子能机构,它既要管理各国对原子能技术的和平利用,又要监督各国不致于将原子能用于军事目的,这里同样涉及技术问题和军事、政治问题。
此外,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混合生长过程中,还出现了许多复杂情况。如人类自身的 生产就属于这种情况。形式的影响己不那么直接,也不那么重要了。总之,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社会上层建筑的具体形式已变得愈来愈复杂了,整个人类社会也变得愈来愈复杂了。
胡为雄《当代社会上层建筑结构的新变化和新特点》《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政治上层建筑是实实在在的客观存在,它虽通过社会意识而建立,却由经济基础决定,不依人的意识而转移,在当代社会,它与经济关系越来越融为一体,因此它应属于社会存在。
现有教科书认为,社会存在只包括地理环境、人日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力一式,而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政治组织这些政治上层建筑则属于“精神活动”、社会意识的“物质外壳”,也就是属于社会意识范畴。笔者认为,把政治上层建筑这种活生生的物质组织和设施划归社会意识,在逻辑上是难以自圆其说的,在现实中是同客观事实相矛盾的。
刘俊杰 《也谈政治上层建筑的归属问题》《临沂师范 5
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现行哲学教科书肯定意识形态上层建筑是阶级性与继承性的统一,对政治上层建筑 则只讲阶级性、而不讲继承性。我认为,这是片面的。政治上层建筑也是阶级性与继承性的辩证统一。
剥削阶级的政治上层建筑相互之间从本质到形式都是可以继承的,因为剥削阶级的政治上层建筑在本质上都是少数剥削者镇压和剥削广大劳动者的工具,都是保护生产资料私有制的。这里要探讨的是无产段级国家的政治上层建筑与剥削阶级国家的政治上层建筑之间的历史继承性。
刘芳《政治上层建筑也是阶级性与继承性的辩证统一》 政治上层建筑的归属问题不仅是理论上需要弄清的非常重要的问题,而且在实践上也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政治上层建筑特别是其中的国家政权,是整个上层建筑的核心。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也就是国家政权问题。把国家政权归属于社会存在范畴,看作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就要正视现实,立足于实际,从国情出发。要夺取政权,必须靠暴力这种物质力量,而不能靠主观臆想或者幻想用空洞的说教去获得政权。要巩固政权不能仅仅依赖理论的力量,而更重要的乃是强大的物质基础,即大力发展生产力。国家机构、法律设施的消亡更不能凭主观的设想,它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任何任意的、人为的改变这个规律都要受到它的惩罚。把政治上层建筑划归社会存在也不会导致政治决定论。因为我们是在承认生产方式对整个社会生活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前提下来肯定政治上层建筑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的。如果把政治上层建筑归属于社会意识,在理论上则可能导致唯心主义,在实践上也是十分有害的。坚持政治上层建筑属于社会存在的观点对于进一步认清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深刻地揭示社会意识的根源,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着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对于指导无产阶级夺取和巩固国家政权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刘明贵 《政治上层建筑应属于社会存在范畴》《信阳
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第1期
四、心理与观念上层建筑问题
现在我国通行的哲学辞典和哲学教材,都认为观念上层建筑的内容只包括社会意识 形式一个方而,并因此而将观念上层建筑称作意识形态“上层建筑”或“思想上层建筑”。笔者认为,这种看法是不妥的、片面的。全面地、科学地分析观念上层建筑及其内容应 包括两个基本层次,即除了社会意识形式以外,还应包括反映经济基础的各种杜会心理。我们主张社会心理也是观念上层建筑的一个基本层次,立论理由有如下三点:
(一)社会意识的内部结构情况和社会心理在整个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说明社会心理是观念上层建筑的一个基本层次。
(二)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历史过程看,将社会心理视为观念上层建筑的基本层次之一也是一个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点。
(三)把社会心理纳入观念上层建筑系统进行哲学探讨,是社会心理学在我国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心理学进一步繁荣与发展的客观需要。
赵向标 《社会心理也是观念上层建筑的一个基本层
次》《甘肃理论学刊》1991年第4期
应当说明,由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年忙于政治上的斗争和政治经济学的客体理论构建,所以,他们不可能对主体“良心”给予更多更细的理论揭示。人们目前只能看到他们从唯物史观出发作出的一般论析。这当然是有待完善的。法兰克福学派的哈贝马斯,在用当代心理学理论完善历史唯物主义的时候,便曾指出:马克思把人的认识仅仅放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框架内,但我们也“有理由假设:学习过程同样发生于道德洞见、实践知识、交往行为以及对行为冲突的交感性调整这类侧度内。”⑧这是有道理的。6 唯物史观理论要实现从宏观客体到微观主体的普遍扫描,就必须吸收当代心理学等科学的成果,才能对良心之类现象作出细致恰切的分析。观察人道主义良心(博爱,“恻隐之心”),只停止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已有说明,是绝对不行的。
胡义成 《作为社会观念上层建筑化为个体心理图式的人道_省略_物史观方法研究人道主义时如何说》《贵州大学学报》 1995年第1期
五、关于上层建筑反作用的问题
恩格斯认为,国家权力对于经济发展的反作用可能有三种:(1)“它可以沿着同一方向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发展得比较快”:(2)“它可以沿着相反方向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它现在在每个大民族中经过一定的时期就都要遭到崩溃”:(3)“或者它可以阻碍经济发展沿着某些方向走,而推动它沿着另一种方向走”,恩格斯在这里把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情况作了高度抽象性概括,其中包括着深刻的内涵对此可以从五个方面剖析
第一,恩格斯在这里所说的是上层建筑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因为它在谈到政治权力给经济发展造成巨人损害时,具体指出了“人力”“物力”浪费问题)。他很明显地勾画出了这样的关系:生产力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必须通过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这一中间环节,缺少这一中间环节是不行的。
第二,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情况不是简单的而是复杂的,它是与经济情况共同运动中的反作用。恩格斯概括的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反作用的三种情况,无一不是以经济方面的运动为前提的:上层建筑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不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是对运动着的经济情况的反作用。
第三,上层建筑反作用情况又有总体和具体之分从总 体上看,反作用三种情况归根到底为正面的和负面的两种,但从具体上看情况就复杂了。第四,上层建筑反作用双重情况又有时期之分。
第五,恩格斯谈到的上层建筑反作用的第三种情况十分重要。第三种情况既可以是某一历史时期上层建筑反作用独特的形态又可以是第一种情况和第一种情况的参与形式。
陈立旭 《恩格斯晚年关于上层建筑反作用的观点》
《发展论坛》1999年第3期
六、有关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之关系
作者从恩格斯和斯大林的论述,为我们进一步研究上层建筑两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然而,恩格斯和斯大林都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上层建筑两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对此做出比较完整的表述。“实际上,上层建筑两个部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只不过它们的存在形式和运动的形态不同而已。上层建筑两个部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其存在和运动的形式又是不同的。由于受经济基础的决定,它们之间互相作用、互相渗透,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当复杂的。”
王炳德, 冯平《政治的上层建筑和思想的上层建筑关
系之管见》《哲学动态》1981年第8期
(哲学系刘国栋整理)
第二篇: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研究
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研究
人类社会从低级的社会形态向高级的社会形态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一方面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另一方面是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一定阶段上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即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各种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产品分配方式三个方面的总和,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决定性环节。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是两个术语,同一内容,相对于生产力而言,叫作生产关系;相对于上层建筑而言,叫作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该社会的上层建筑以至整个社会形态的性质。
一、中国学术界对经济基础概念的内容有着不同理解,主要涉及两个问题:
(1)有人认为经济基础应包括生产力,只有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才能使上层建筑的各种现象得到完整的说明,就是说,经济基础即生产方式;另外一些同志认为,经济基础只包括生产关系,只有把经济基础和生产方式两个概念区别开来,才有利于分析社会结构的不同层次及其相互关系。
(2)关于“生产关系总和”概念,一种意见认为是指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不包括不占统治地位的旧生产关系的残余和新生产关系的萌芽,这样理解才能区分不同的社会形态;另一种意见认为是指一定社会阶段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既包括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又包括不占统治地位的旧生产关系的残余和新生产关系的萌芽,这样理解才能全面分析社会形态的矛盾和变革。
二、上层建筑指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指社会的政治、法律、文艺、道德、宗教、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这些社会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
(一)上层建筑分为两个部分:
(1)政治上层建筑:亦称实体性上层建筑,指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机关等设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一套组织。
(2)观念上层建筑:又称思想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文艺、道德、宗教、哲学等各种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系。
(二)二者的关系:
(1)观念上层建筑决定政治上层建筑。任何国家的上层建筑都是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建立的,是为统治阶级的统治服务的。
(2)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又会成为一种强大的、既定的现实力量,反过来影响观念上层建筑。
总之,二者本质上属于社会的思想关系(即社会意识),前者被称为是后者的“物质附属物”或“物质设施”。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具体表现在:(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不是凭空建立起来的,而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如原始社会没有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就是因为经济基础(公有制)没有剥削和压迫的关系造成的。出现了私有制的经济基础也就进入了阶级社会的上层建筑,出现了政治上的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一个国家的上层建筑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取决于其经济基础的性质,地主和农民的地租关系(生产关系)决定了封建国家的性质,资本家和工人的雇佣关系(生产关系)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质等等。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一个国家上层建筑的变化、更替也是由该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当一个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社会意识形态不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时,它作为上层建筑会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以重新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二)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1)从服务的方向上看,它保护自己的经济基础而排斥异己力量;
(2)从服务的方式上看,它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控制来为经济基础服务;
(3)从服务的效果上看,它对经济基础可以起促进作用,也可以起阻碍作用。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集中表现为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当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先进的经济基础的时候,这一社会是上层建筑就帮助它形成、巩固和发展,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当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变为腐朽落后的经济基础的时候,这一社会的上层建筑就极力维护种经济基础,妄图使其免于灭亡,这时它就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进步。
(三)二者的辩证统一构成了社会形态,揭示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人类历史发展的五种不同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就是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形成了五种不同的生产关系,构成了五种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五种不同的上层建筑。例如,在封建社会里,地主阶级在经济生活中占居统治地位,与此相适应,就产生了以地主阶级专政和地主阶级意识形态为内容的封建主义上层建筑。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产阶级在经济生活中占居统治地位,在此基础上,就产生了以资产阶级专政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为内容的资本主义上层建筑。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的经济基础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阶级对抗的矛盾,相应地在上层建筑中也就包含着这样那样的阶级对抗的内容。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要引起上层建筑的变化。但是,不能理解为经济基础一经变更,上层建筑就会立即彻底改变。这是因为上层建筑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的变化具有自己的特点.首先发生变化的是作为上层建筑的核心部分,如政权,政治路线以及政治法律制度等,至于意识形态的变化,则比较缓慢,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例如,随着无产阶级专政在中国的建立,帝国主义、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国家机器,它的政治法律制度,很快就被摧毁了’但是,几千年来形成的旧习惯势力、孔孟之道、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等仍然存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方面的谁胜谁负问题,还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才能解决。当然,随着旧的经济基础残余被消灭,全部旧的上层建筑的残余迟早都要被消灭,这是确定无疑的。
历史唯物主义在肯定经济基础对于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的同时,又承认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上层建筑的这种反作用表现在:一方面积极地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开辟道路,另一方面千方百计地破坏和摧毁敌对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残余和萌芽。历史上所有的统治阶级都是依靠自己在上层建筑中的统治地位,运用国家政权的各种力量,来镇压敌对阶级的反抗,加强本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思想上的统治地位。历史上所有的革命阶级也都是首先在上层建筑领域里大造革命舆论,动员群众,用暴力夺取政权,才能真正确立和充分发展自己的经济基础。资产阶级的革命是这样,无产阶级的革命更是这样。
上层建筑不仅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起主要的决定的作用。毛主席曾说过,当着政治文化等等上层建筑阻碍着经济基础的发展的时候,对于政治上和文化上的革新就成为主要的决定的东西了。例如,帝国主义时期,垄断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早已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但由于垄断资产阶级还掌握着庞大的国家机器和宣传工具,还可以镇压和欺骗劳动人民,维护它的经济基础暂时不至于崩溃,在这种条件下,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即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对于消灭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迅速发展生产力,就具有主要的决定的作用。当然,上层建筑的这种主要的决定的作用,并不是最终的决定作用,而只是在一定条件下即当上层建筑阻碍着经济基础的发展的条件下的决定作用,而且这时上层建筑的变革,只能是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而决不能相反,如果相反,那么上层建筑的变革,终究要以失败而告终。
第三篇:2017考研政治重点记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2017考研政治重点记忆:经济基础与上
层建筑
考研政治中的知识点,有的需要背诵,需要在做分析题时正确完整地答出来;有的只需理解,在选择中遇到,能做出正确判断即可。今天陪大家一起记忆一个重点知识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2017考研政治中出选择题和分析题的可能性都非常大哦!
一、两者的内涵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理解经济基础的内涵要把握两点:其一,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其二,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经济体制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是生存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它又包含两部分,一是观念上层建筑,即意识形态;二是政治上层建筑,即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等。其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它的核心。
二、两者的关系
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具体表现在: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经济基础是根源,上层建筑是派生物;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一定会产生不同性质的上层建筑;
3、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变化及其方向,经济基础变了,上层建筑也随之改变,经济基础不仅推动上层建筑发展变化,而且也决定上层建筑发展变化的方向。
其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在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当它为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反动力量。
三、两者之间矛盾运动的规律
上层建筑是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而产生的,它根源于经济基础,但作为一种超经济的力量,它又超越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的二者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的主要内容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变化的方向;上层建筑反作用取决于和服务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要求。
了解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在考试中再遇到有关的题目一定会答了吧,其中第二部分有可能出分析题,要重点背诵哦!祝大家能够记牢每一个知识点,考场上答题如有神,攻克政治,考研成功!
第四篇:社会基本矛盾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这是因为:
第一,这两对矛盾是历史观基本问题的展开,涉及到人类社会生活基本结构的三大领域,规定了任何一个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
第二,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始终,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正是这两对矛盾的交互作用,推动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第三,这两对矛盾是社会其他一切矛盾的根源,规定和制约着其他各种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正确处理这两对矛盾是解决其他一切社会矛盾的基础。
第四,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过程所体现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之间的本质联系,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和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辩证发展的规律。因此,把握了社会基本矛盾,也就从根本上掌握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普遍规律。
第五篇:职代会与厂务公开关系之研究
职代会与厂务公开关系之研究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企事业单位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我国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力的机构,是我国基层企事业单位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制度。厂务公开是在新时期进一步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指导方针的有效途径,是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产权制度,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好企业的内在要求,是搞好群众监督,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的有力手段。但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与推行厂务公开到底是什么关系?
一、职工代表大会与厂务公开的异同
(一)职工代表大会与厂务公开的七个相同。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等法律法规中关于职工代表大会的规定与中纪委、国家经贸委、全国总工会《关于推行厂务公开制度的通知》、中办国办《关于在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及其控股企业深入实行厂务公开制度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相对照比较学习,我们就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出厂务公开与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在七个方面是相同的: 1.指导思想相同。都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2.目标相同。为了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实现职工的各项民主权利。3.组织领导相同。在企业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进行。4.基本任务相同。为了组织职工参与企事业的重大决策,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监督企业领导干部。5.依靠对象相同。即全体职工。6.工作机构相同,都是工会。7.实施范围相同。即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推行厂务公开的实施范围主要都是在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及其控股的企业中开展。
(二)职工代表大会与厂务公开的四个不同。一是两者产生的时代背景(时间)不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为适应我国人民自己创立的企业而产生的,其起源可以追溯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1931年10月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宣布成立临时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并创建了人民自己的企业。同年12月,《中华苏维埃劳动法》规定:“在一切国有及协作社的企业中,职工代表是直接参加和管理这些企业的管理者,在私人企业中,职工会成立特别机关,监督生产”。这是我国最早的有关企业民主管理的法律条款。厂务公开是在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为扩大企事业事务的公开性、提高透明度而提出来的。二是两者的法律地位不同。即职代会的法律地位是明确的,《宪法》、《企业法》、《工会法》以及《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都对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有十分明确的规定;而厂务公开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三是两者的权限规定不同。职工代表大会对职工代表在进行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过程中,对公开内容所行使的民主权利都有明确的规定。厂务公开“两办通知”中明确规定了应公开的具体内容,但对这些应公开的内容职工如行使民主权利没有作出明确具体带有刚性的规定。四是两者的实现形式也有不同。职代会制度在推进实现职工民主权利的进程中,似乎侧重于以“会”为主;厂务公开在以职代会为主要载体的同时,似乎其它形式也更加灵活多样。
二、职工代表大会与厂务公开在实际工作中的把握 通过以上七个相同、四个不同的分析比较,我们可以看出,职代会与厂务公开相同是主要的、基本的,不同是次要的,本质上是一致的。所以我们的基本工作思路应该是:以推行厂务公开来促进职代会制度的建立健全和坚持发展创新,以坚持和发展职代会制度建设来达到不断巩固和深化厂务公开的目的。为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始终注意把握: 1.在总体上要把握把厂务公开纳入职代会制度的建设之中,实现依法推行和深化厂务公开。职代会的法律地位在《宪法》、《企业法》、《工会法》等法律法规中都有十分明确具体的规定,只有把厂务公开纳入职代会的制度建设之中,才能获得法律上和制度上的保障,确保推行和深化厂务公开沿着法制的轨道顺利前进。这是因为:职代会是我国企事业单位法定的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而其它形式只能是辅助的、从属的、配套的;职代会是职工行使民主管理的机构。厂务公开所追求的就是职工民主权利的实现;职代会是我国基层企事业单位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制度。把厂务公开纳入职代会制度建设之中,也就是把厂务公开纳入了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制度之中。2.在实际操作中要把握坚持把职代会作为推行厂务公开的主要载体。这是因为:其一,职代会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和丰富的历史经验;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和法定职权;有完整的组织结构和组织制度;有规范的议事规则和民主程序;有广泛的群众性和代表性。其二,我国的职代会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其地位是众所公认的,其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其三,据初步统计,目前我国已建立职代会制度的企事业单位有34万多家,这是我们推行和深化厂务公开的坚实基础,也是我们推行和深化厂务公开的宝贵资源,我们应该予以充分利用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发展完善。3.在具体落实上要把握把厂务公开的主要内容纳入到职代会的各项职权中去。为了切实把厂务公开引向深入,我们认为可以把“两办通知”中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