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跳远三跳比例和节奏的关系研究

时间:2019-05-15 08:22: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三级跳远三跳比例和节奏的关系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三级跳远三跳比例和节奏的关系研究》。

第一篇:三级跳远三跳比例和节奏的关系研究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从三级跳比例和节奏的研究入手,对三级跳远的比例和节奏关系对成绩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级跳远运动并没有所谓的“最佳三跳比例”,而三级跳远三跳中节奏的则是以加强速度、控制节奏为提高竞技水平的途径,只有将个人基本素质和技术水平合理结合,才能够取得优异成绩。

关键词:三级跳远;三跳;比例和节奏;关系

前言

三级跳远运动是运动员通过自身对于特定技术的不断训练,在赛场上经过一定距离的助跑、沿助跑延长线方向连续进行三次单脚水平跳跃的径赛运动项目。通过对三级跳远运动员的观察和科学实践证明,在跑道上运动员进行高速助跑的时候,其要在最后进行的三次跨步跳跃运动中,在方向上有所改变以及一整套为了使跳跃动作更加协调的技术动作,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发挥失常都会直接导致成绩不能够达到为佳标准。因此作为运动技术极为复杂的田径运动项目――三级跳远运动,具有极强的技术性,本研究针对三级跳远运动的技术特点针对三跳比例和节奏对成绩的影响进行研究。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国内外优秀三级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结果与分析

3.1 “最佳三跳比例”的新认识

三跳比例在三级跳远中究竟有没有所谓的“最佳”是全世界三级跳远技术研究者的问题。然而就目前发展的现状来看,不同运动员根据自身的身体特点有着不同的“最佳”。世界著名的三级跳远教练员田兆钟则在本世纪初于我国举行的一次公开的田径研讨会中表示:众多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不能武断地对于三级跳远运动员进行三跳训练武断的规定,以期能够从中获得所谓的学术真理,因为全世界每一个三级跳远运动员的身体条件和素质、跑跳过程中的技战术特点、以及面对比赛的心理状态等方面都有着非常大的不同,只有经过不断的实践才能形成适应于自身三跳比例,但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也脱离不了助跑速度和跳跃蹬地爆发力的提升,只有两者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根据不同的方式进行跳跃得出成绩最好的才是最适合于自身的“最佳三跳比例”。

因此,综上所述实际上也根本不存所谓的“最佳三跳比例”。在训练过程中也不应当盲目的追求和模仿某些优秀运动员所运用的所谓的“最佳三跳比例”。而是应当尽可能的致力于力将身体素质、运动能力与个人技术特点相互结合,以确定个人在某些时段的最佳三跳比例。

3.2 三跳比例和节奏的关系

由上文介绍决定三级跳远成绩的主要因素可知,单足跳、跨步跳和跳跃三跳的综合成绩是决定三级跳远成绩的三个方面。在三跳比例的研究中不难发现,无论那种类型的三级跳远运动员,在三跳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增加或减少某一条的比例都会导致整个跳跃过程的成绩或多或少的受到影响。正是这种原理的存在,导致了三级跳远必须建立在针对三级跳远运动员合理科学的三跳比例和三跳节奏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20世纪90年代,美国著名的生物力学、和运动力学专家詹姆斯根据各个专家所研究的“最佳三跳比例”,将三跳的不同比例进行更为精确的具体划分,即将三跳的类型具体分为了三种模式:如果单足跳的百分比超过跳跃百分比的 2%,则被认为是单足跳为主的技术;如果二者比例相反,则是以跳跃为主的技术;如果二者百分比差小于 2%,则被认为是平衡式技术。从全世界范围内三级跳远运动员整体技术的发展趋势情况来看,已出现了明显的将第一跳距离和比例缩短、缩小,加大第三跳比例和距离远度的三跳技术节奏的趋势。针对爱德华兹、康利和班克斯所创造的18.29m、18.17m、17.97m三个最好成绩时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则会明显看出三人在三跳过程中表现出了加强三跳中第三跳的技术节奏特征,如表1。

这种三级跳远三跳的发展趋势与三级跳远运动员在三跳过程中,通过尽可能的加快起跳过程中上板的速度与节奏并尽可能的缩减三跳中第一跳水平速度因比例过大而损失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根据权威机构的测试表明:95%以上的世界知名跳远运动员在助跑过程中的最后以此迈步所形成的水平速度要比同级别的三级跳远运动员每秒钟快0.5m,但是在离板的时候,同级别的三级跳远运动员的水平速度的平均值要比这95%以上的世界著名跳远运动员每秒钟快接近0.3m。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一般情况下,跳远运动员在上板过程中要将自身助跑产生的水平速度更多转换成为起跳之后的垂直速度,而对于三级跳远运动员则完全不可能将第一跳作为消耗水平素的主要一跳,而是根据自身情况将其分散在三跳当中,不然将会很容易造成因无法承受的起落地的冲力而损失后两跳的水平速度。因而三级跳远运动员为了能够较好的确保后两跳过程中所跳出的距离,而加快三跳过程中身体重心向前移动的水平速度、缩短在整个过程中因为起跳所消耗的时间、最终得以缩小起跳过程中所产生制动的节奏。

3.3 三跳比例和节奏的控制

三级跳远三跳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的,其中无论哪一跳出现问题都会直接造成三跳节奏遭到破坏,因此在三跳节奏的控制方面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

3.3.1 为了控制节奏,在助跑结束之后三跳的起跳过程中,必须强调在上板踏跳动作的进行的过程中要准确、快速、连贯的进行,尽可能的持续助跑过程中助跑技术结构的完整性,控制助跑所形成的制动和水平速度的损失;

3.3.2 在三跳的每天一条过程中都要形成一次单足跳腾空的过程,因此三级跳运动员在单足腾空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保持较低腾空过程中的低抛物线幅度,力求三跳整个动作的持续向前性和直线性,以保证节奏的控制; 3.3.3 加强三级跳远运动员的平衡能力是保证节奏的控制的重要手段。当代三级跳远技术的发展过程中,要求第三跳三级跳远运动员的左右脚着地点要尽可能的落在身体重心的正下方,这种要求使得在技术层面运动员不得不加大身体的“前旋”力,因而造成难以控制的身体导致失衡的情况,因此必须积极的采用多种跳跃形式,尤其是多级跳跃练习,加强三级跳运动员自身的身体平衡控制能力。

总结

纵观三级跳远运动项目竞技运动的发展规律来看,随着三级跳远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发展,从以“高跳型”为主要目的的技术手段发展到以重视“平跳型”为主要提升目的的技术手段,再随着运动员身体素质的特高和竞技能力的随着社会物质保证得到极大提高而体现出的以“速度型”为重要提神空间的训练过程。纵观三级跳远这项运动的发展规律,本研究通过具体对于三级跳远三跳的分析研究得出:在三级跳远三跳过程中,为了尽可能的降低三跳整个过程中的运动员助跑所形成的速度缺失,运动员们已经显著的将第一步跨出的距离有所缩减,通过爆发力尽可能加强第三跳远度的趋势。

第二篇:三级跳远的三跳比例研究

对国内外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三跳比例研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国内外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三跳比例研究 上海市金山区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

谢敬祥

[摘要] 通过对当今世界优秀三级跳远运动员的三跳比例的分析,发现当今世界大多数优秀三级跳远运动员采用了速度型技术,速度型技术代表了当今世界三级跳远技术发展的趋势。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最佳三跳比例”问题进行了思辩,旨在从运动素质与技术的交互影响关系出发,为个人“最佳三跳比例”的确立提供有效途径,同时也将有利于“个体化”训练思想在运动训练实践中的更好贯彻。

[关键词] 国内外优秀男子运动员;三级跳远;三跳比例;

前言

三级跳远是田径运动中技术较为复杂的跳跃项目之一.它是运动员在快速助跑情况下完成的单足跳、跨步跳和跳跃三种不同形式的跳跃运动.三级跳远运动普及世界各国,深受青少年的喜爱.经过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的不懈努力,三级跳远运动发展较快.从50年代至今,三级跳远由技术发展的雏形期逐渐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技术类型.其中,三跳比例的日趋合理,推动了三级跳远运动的发展,为形成较为合理的技术类型奠定了基础.三级跳远运动员在三级跳中所表现出的成绩通常和每一跳的距离,每一跳所占的百分比或者三跳比例是分不开的。90年代初美国生物力学专家詹姆斯海博士依据三跳百分比将三级跳远技术划分为3种模式,即如果单足跳的百分比超过跳跃百分比的2%为单足跳为主;如果二者的比例相反,则是以跳跃为主的技术;如果二者百分比差小于2%则为平跳式技术。[1]世界著名的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康利由以单足跳为主改为以跳跃为主的技术后,成绩显著提高,多次创造出优异成绩。以合理缩短单足跳比例,从而达到三跳水平速度为主的三跳比例是今后三级跳远运动员的技术主导方向。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中外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三跳比例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和收集了中、外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三跳比例的参数文章。了解中、外男子三级跳远三跳比例的发展趋势与中、外对三跳比例的研究和相关资料,进一步确定研究的内容。

2.2.2 数理统计法

对中、外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三跳比例参数进行了统计学处理和归纳分析。

2.2.3 比较法

对中、外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三跳比例等有关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3 结果与分析

3.1 优秀运动员的三跳成绩及百分比

三级跳远是一项历史悠久的竞技运动,在19世纪初期就有了这个项目的竞赛活动,跳的动作结构多种多样,相当长的阶段发展缓慢。技术上直到19世纪末期才演变成今天的单足跳~跨步跳~跳跃,成绩也有13.71(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冠军)提高到目前的18.29M。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内,三跳比例的划分对三级跳远技术的影响经历了四个时期。[1] 第一时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为现代三级跳远技术的雏形期,人们对三级跳远项目特点及内在规律理解甚少,运动员基本上是根据自身的运动能力自由发挥,既缺乏专门的练习手段,更少有理论上的指导。众多运动员把三级跳远的三跳看成是三个分离的跳跃动作,把重点放在第一跳和第三跳上,而把第二跳看成是过度步,一个连接动作。

表1 早期世界优秀男子三级跳远的三跳比例

时间

国籍

姓名

成绩(米)

三跳比例 1911 美国

丹尼尔.阿赫恩

15.52

(6.10-3.50-5.92)m 39.3%-22.6%-38.1% 1931 日本

大岛谦吉

15.58

(6.50-3.52-5.56)m 41.7%-22.6%-35.7% 1935 澳大利亚

梅特卡夫

15.78

(5.73-3.97-6.02)m 35.7%-25.2%-38.8%

(表1摘自《三级跳远专业运动与理论》)

从表1中可以看到在三级跳远的初期,把技术动作的重点放在第一跳和第三跳上是它的主要潮流。

第二时期:50年代[2],随着运动训练水平的系统化和科学化,人们对三级跳远的训练规律及技术特点有了新的认识,在五十年代的十年内,前苏联运动员在运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高台大腿,落地积极有力,双臂摆动等为特征的技术风格,并先后数次打破三级跳远世界纪录,在三跳比例上第一跳明显大于第三跳,但却兼顾第二跳,使第二跳的比例达到30%左右,这一技术被称为苏联式跳法,也称为高跳型,三跳比例约为38%+30%+32%。

第三时期:进入本世纪60年代,人们开始认识到了速度在三级跳远中的重要性。波兰教练员斯塔尔琴斯提出了新的技术与训练观点,在三跳比例上相对缩短第一跳的比例,使水平速度较多的保持到第三跳,从而加大第三跳的远度。1960年,波兰运动员施密特采用这种技术以17.03米成绩将当时的世界纪录提高了33厘米之多,并成为第一个突破17米大关的三级跳远的运动员。三跳比例为35.2%+29.5%+35.3%(5.59米+5.02米+6.02米),这一技术被成为波兰式跳法,也称速度型。

第四时期:进入70年代后三级跳远的整体水平迅速提高,以弹跳型为基础和以速度型为基础的综合型技术占统治地位,并各领风骚。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到提高三级跳远成绩要以减少跨步跳远度及增加跳跃比例着手。表2世界优秀男子三级跳远的跳跃对比 年份 1972 1975 1985 姓名 跳跃成绩(米)

6.01 6.43

跳跃百分比(%)总成绩(米)

萨涅耶夫 奥里维拉

17.44 36 17.89 班克斯 6.69 37 17.97 1995 爱德华兹

6.64 37 18.29

(表2 摘自 梁向武•浅谈三级跳远的最佳三跳比例)

1995年英国运动员爱德华兹以其独特的技术风格,将三级跳远成绩提高到18.29米,成为第一个突破18米大关的运动员"同35年前首次闯过十七米大关的施密特一样,同属速度型跳法。在萨涅耶夫,奥利维拉,班克斯为首的综合型跳法统治了23年之久后的今天爱德华兹再显施密特昔日风采,以速度型跳法将班克斯保持的世界纪录提高了32厘米之多。[13]

中国男子三级跳远曾达世界先进水平,但近年来出现滑坡的趋势,分析中国最优秀的3名运动员技术类型,他们各代表了一种技术风格。从表3看,邹振先的第一、二跳比例为64%第一、三跳比例为71.5%,单足跳与跳跃的差异为+0.5%,技术风格介乎“速度”型和“平跳”型之间,展示个人的技术风格;陈燕平第一、二跳比例为64.3%,第一、三跳比例为65%,但其单足跳与跳跃的差异为+1.6%,距离为29cm,更接近“速度型”的特征;邹四新由于绝对力量相对较强,第一、二跳比例为66.7%,第一、三跳比例为69.5%,但其单足跳与跳跃的差异为-2.9%,其技术类型为典型的“力量”型。[12] 表3优秀三级跳远运动员的三跳远度和比例表 运动员姓名

费达射耶夫 苏联 萨涅耶夫 苏联 16.70(6.40+4.88+5.04)m 38.4%-29.2%-32.5% 17.44(6.60+4.93+6.01)m 37.5%-28.5%-34% 17.29(6.20+5.30+5.79)m 36.2%-30.5%-33.3 国家

运动成绩(米)

三跳远度与比例

瓦笛盖为奇 苏联 施密特 波兰 奥里维拉 17.03(6.00+5.02+6.01)m 35.2%-29.5%-35.3% 17.89(6.00+5.38+6.51)m 33.5%-30.1%-36.4% 巴西

邹振先 中国 陈燕平中国 17.34(6.03+5.10+6.1)m

31.7%-29.4%-35.23% 17.51(5.98+5.31+6.22)m 34.1%-30.2%-35.7%

(表3摘自 吴国生•对三级跳远三跳比例的比较与研究)3.2 对三跳比例的重新审视 3.2.1 合理三跳比例的重要性 综观世界田坛,虽已有明显缩短第一跳距离,大力增加第三跳远度的趋势,但是运用不同的三跳比例创造出几乎相等的高水平运动成绩的三级跳运动员还有很多。由此可见,排除其他因素,三跳比例与运动成绩之间并无直接的相关关系,而三跳比例只是作为中介,将运动员现有的运动素质转化为运动成绩。单就三跳比例自身而言,它并无好坏之分,但当它被某一运动员采用时,就会因运动员自身情况的差异产生不同的效果,这时便有了好坏之分。

由于三跳比例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运动员素质与技术结合的能力,因此在训练中,三跳比例经常用作反映运动员运用专项技术能力的控制指标。

合理的三跳比例具有以下重要作用:①有利于保持后继动作阶段向前的动量,减少三跳过程中的水平速度损失,最终提高运动成绩。②会使运动员的力量、速度等素质在三跳中产生最佳分配。③大大降低了运动员机体出现损伤的可能性。④有利于充分发挥运动员个性特点与优势。

3.2.2 从系统角度来分析“三跳”

三级跳远项目要求运动员在助跑后要连续完成三次踏跳“三跳”在时空上是不间断的,可以把“三跳”看作一个系统,它是将速度、力量、协调、柔韧等素质组成的原料系统转化为由三段距离组成的以运动成绩为表现形式的产品系统。在素质一定的前提下,“三跳”整体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运动成绩的优劣。那么“三跳”到底采用怎样的三跳比例才最为合理呢?以往的诸多研究分析表明:如果单足跳距离及比例过大,会影响后两跳的距离及三跳的总成绩;如果过小,再接下来的两跳中又难以弥补其损失。[3]在单足跳落地时,着地腿膝关节受到的地面的作用力随着单足跳距离的增大而增大,最大时可达到运动员体重的24倍(Amadio1985),因此运动员单足跳的距离不应过大,否则运动员会因地面强大的反作用力而出现腿部“坍塌”现象,严重者极可能致残。第三跳距离及比例是随着第一、二跳距离及比例的缩小而增大,增大而缩小的。跨步跳起一个“过渡”作用,其比例相对于另外两跳较小,但为了总成绩又不可能过小。因此,三跳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应将“三跳”作为一个系统来考虑,不能孤立、片面地考察某一跳各自的效果,而应该用综合的方法去分析,优化系统结构,提高系统的整体功能。

3.3 “最佳三跳比例”的重新定位 3.3.1 何谓“最佳三跳比例”

怎样的三跳比例才是最佳的呢?我国著名三级跳远教练田兆钟认为:不能武断地规定某一跳跃节奏是最适宜的,因为运动员的身体条件、素质水平、技术特点、心理状态等方面的差异很大,运动员只有经过实践才能形成比较适合自己特点的跳跃节奏,但必须十分重视在跳跃中充分运用并尽可能地保持速度,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节奏才是最先进的。[4]因此,根本不存在一个普遍适用的“三跳比例”模式,不应过分地追求和模仿某种技术类型,而应致力于将运动员的运动素质与个人技术特点紧密结合,寻找和确定个人最佳比例结构。最佳三跳比例就是与运动员的运动素质结构、技术风格、身体形态等个体特征相适应的,能够将运动员现有的运动素质最大限度转化为运动成绩的比例。

3.3.2 “最佳三跳比例”的特征

“最佳三跳比例”具有如下特征[5]:①个体性,也就是说不同个体特征的运动员,与其相适应的“最佳三跳比例”是不同的。②惟一性,对一名运动员而言,在其个体特征一定的情况下,与其对应的“最佳三跳比例”结构只有一种。③最优性,即采用“最佳三跳比例”,运动员便可以获得现阶段个人的最优成绩。④动态性,“最佳三跳比例”是随运动员个体特征的变化而变化的。3.3.3 确定“最佳三跳比例”的方法

一名运动员可以采用不同的三跳比例,那么如何确定哪种比例是最佳的呢?大多数人会认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运动员多跳几次,哪一次成绩最好所对应的比例就自然是最佳的

了。其实不然,试想,如果运动员采用的三跳比例本身就是不合理的,并且这种比例结构由于长时间的练习而得以巩固,那么如果他不打破原有的比例结构,无论跳多少次得出来的比例对他而言也不会是最佳的。我国林琳,越建辉等研究员认为:①应该选择多名优秀运动员群体为样本,建立“运动素质一三跳比例”最优模式;②进行运动素质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并对照模式选择“最优三跳比例”;③根据要达到的运动成绩设定三跳距离;④采用设定的三跳距离进行反复练习,巩固三跳技术[6]。

3.4 确定“最佳三跳比例”的观点论证

本文确立的根据国内外优秀运动员三跳比例来为运动员自身运动素质选择“最佳三跳比例”的方法,由于和已有的两种“最优化”模型存在着冲突,因此下面有必要针对此问题进行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论证。3.4.1 运动技术原理论证

任何一项运动技术动作,都包含技术和素质两种因素。技术与素质的关系表明,要掌握任何一个技术动作,必须具备相应的身体素质[7]。同样,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水平也只有通过合理技术才能在运动成绩中充分体现出来,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技术必须适应身体素质的发展,且总会有一种与运动员运动素质相适的最佳技术。因此,在运动训练中,必须同步提高运动员的运动素质与技术。当运动员的运动素质提高后,原有的技术动作结构就变得不适应了,为建立新的平衡关系,运动员必须相应提高运用技术的能力,形成一套新的技术动作结构。[8]而三级跳远是一项运动技能和素质的统一表现得特别显著的项目。三级跳远技术的实质在于运动员能够充分合理地运用自己的运动素质,连续跳出最远的水平距离。[9] 3.4.2 运动生物力学原理论证

生物力学原理表明,三级跳远运动员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三次跳跃,且“连续的三次跳跃”不仅在时间——空间上是不可分割的,而且肌肉工作的生物力学效应也是连续的、不可分割的完整过程。每一次踏跳均经过三个阶段——重心到支撑点的距离逐渐缩短的过程,为缓冲阶段,下肢肌做积极退让性工作;[10]当缓冲结束瞬间,下肢肌做等长收缩;重心到支撑点的距离逐渐增大的过程,为蹬伸阶段,下肢肌做克制性工作。每一次踏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运动员身体重心运行的轨迹,三次踏跳也就决定了三跳的轨迹,即决定了三跳比例。而每一次踏跳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下肢肌退让性和克制性工作能力的高低决定的。可见,作为三级跳远运动员核心素质的下肢肌工作能力就必然与其“最佳三跳比例”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3.4.3 运动实践论证

在运动训练实践中,不同运动员的速度、力量水平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他们的三跳比例应有所不同(见表4),即采用不同的技术类型。譬如,有的运动员力量水平比较高,而速度水平一般,素质类型上属力量型运动员(如萨涅耶夫、根蒂勒)那么他应采用第一跳距离与比例稍大一些的单足跳式技术“因为他在第一跳着地时能够依靠强大的腿部力量承担着地时的巨大冲击力而不失去进行后两跳的能力” [11]。相反,有的运动员速度比较快,但力量相对较弱,素质类型上属速度型运动员(如施密特、奥利维拉),那他可以采取第一跳距离与比例稍小第三跳距离及比例稍大一些的跳跃式或平衡式技术。

表4 不同素质特点三级跳远运动员三跳比例的差异

姓名

成绩(米)

单足跳

跨步跳

跳跃

单足跳%

跨步跳%

跳跃% 萨涅耶夫

17.44

6.50m

4.93m

6.01m

37.27

28.27

34.46 单足跳式

根蒂勒

17.22

6.70m

4.60m

5.92m

38.90

26.71

34.38 单足跳式

施密特

17.03

5.99m

5.02m

6.00m

35.17

29.47

35.36 平衡式

奥利维拉

17.89

6.00m

5.38m

6.51m

33.55

30.08

36.39 跳跃式

(表4摘自《三级跳远专业运动与理论》)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当今多数的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都采用约为35%+30%+35%的三跳最佳比例,有助于运动员更好的保持助跑时所拥有的助跑速度。

4.1.2最佳三跳比例就是与运动员的运动素质结构、技术风格、身体形态等个体特征相适应的、能够将运动员现有运动素质最大限度转化为运动成绩的三跳比例。

4.2 建议

4.2.1

适当缩短三级跳远单足跳的远度,降低单足跳的高度,有利于运动员在跳跃过程中保持身体平衡、相对增长跨步跳的距离、提高利用更快助跑速度的能力。4.2.2

相对减少第一跳的比例,保持第二跳比例相对稳定,较大幅度的增加第三跳比例的方向发展。对未来三级跳远运动的发展、技术的完善、运动成绩的提高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4.2.3

三跳比例与运动成绩之间并无直接的相关关系,根本不存在一个普遍适用的“三跳比例”模式,不应过分地追求和模仿某种技术类型,而应致力于将运动员的运动素质与个人技术特点紧密结合,寻找和确定个人的最佳比例结构。参考文献

[1](美)詹姆斯海.詹博士,谈三级跳远技巧.田径

[2]粱向武.浅谈三级跳远的最佳三跳比例「J」.广东高校体育,1997 [3]杜利军.三级跳远技术的发展趋势「J」.国外体育动态,1997 [4]田兆钟.速度对三级跳远的作用[J].田径,1983(3):34~37.[5]杨永辉.对三级跳远运动中三跳比例的再认识[J].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06 [6]林琳,越建辉.对三级跳远比例的分析[J].体育科技信息,1999 [7]张克仁,等.有关身体训练的问题[J].南京体育学院,1995 [8]体育学院普修通用教材.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9 [9]杨宏祥,韦耿.男子三级跳远的相关因素与评价模型[J].福建体育科技,1995,(4)[10] 周全,孔祥生.关于三级跳远运动员下肢肌退让性工作能力的评述[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6(3)[11] 姚天白,等.三级跳远三跳起跳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J].体育科学,1992,12(5):70-74 [12] 任作虎,张振.中国与世界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3项指标及技术特点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4(2):20223 [13]毛兴海.三级跳远技术发展及未来特征[J].田径,1995(5):28231 致谢

在本文的写作和修改的过程当中,得到了马俊明导师的百忙之中的细心指导,使得顺利完成。在指导过程中,向马俊明老师严谨、一丝不苟的科研态度致意崇高的敬意,并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对于本文写作过程中给予帮助的同学和老师表示感谢。

上一篇:浅谈青少年赛前挺举训练的训练办法

第三篇: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和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和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银行资产负债比例和风险管理是西方国家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进行定量控制和定性监督的一系列指标和办法。它坚持计划控制、总量平衡和结构对称的原则,其目标是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并促使这三大目标的协调均衡,以实现商业银行自我控制、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其实质是中央银行有效地进行金融宏观调控,维护金融秩序和金融稳定,保证商业银行的“三性”有机统一,使商业银行在竞争中有效经营、稳健发展的一种约束机制。

一、银行资产负债比例和风险管理理论脉络

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与方法。主要包括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以及为商业银行比例管理提供了量化标准的国际公约——巴塞尔协议。

在商业银行产生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由于其资本来源主要是存款,而资金运用比较单一,主要对企业发放贷款,因此,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点主要在资产方面,通过对资产结构的合理安排来实现经营目标,由此形成了资产负债管理理论。1960年以后,西方国家社会生产流通的发展,要求银行提供大量的贷款资金,通货膨胀率的不断上升加剧了这一要求;另一方面,中央银行实施的各种法规和限制,使商业银行通过利率竞争来扩大吸引存款资金越来越困难。面对这种变化,商业银行寻求从非存款渠道即从货币市场引进资金,从而产生了多种新的融资方式。银行交替地使用这些融资方式可以从国内、国外,民间和官方多渠道扩大资金来源,提高解决资金需求的灵活性,缓和流动性方面的各种压力。由此,负债管理理论应运而生。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把银行资产和负债的管理相结合,既概括了资产管理和负债管理的优点和长处,又克服了各自的弊端。该理论以资产负债表各种科目之间的对称原则为基础,尽力达到流动性、盈利性和安全性的均衡统一。所谓对称原则,强调资产与负债之间数量期限、利率的对称,要求银行以此为要求不断调整其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以谋求经营风险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国外商业银行为了达到经营目的,逐步形成了一系列资产负债管理的方法。主要有资金汇集法、资产分配法、差额管理法、比例管理法。

二、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现状及原因

在我国,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如何尽快地向规范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和风险管理过渡,是我国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和风险管理与国际惯例相比还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1)资本充足率低,自有资金严重不足。根据巴塞尔协议的规定,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必须达到8%的水平,但我国对国有商业银行拨入的信贷基金当初就不是按比例拨入的,而且随着银行业务的发展,资本金没有得到相应补充,因而现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极低,远远低于8%的水平。

(2)存贷倒挂不平衡,超负荷运行严重。由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信贷规模盲目扩张,信贷收支靠拆借和占用汇差来平衡,导致存贷倒挂、超负荷运行严重,与商业银行存贷比例要求相差甚远。(3)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流动性差。流动性负债长期资产化十分严重,流动性资产与流动性负债比例失衡,国有商业银行在很大程度上靠借款来维持其流动性需要。(4)资产结构单一,存量板结。银行资产的80%以上都是信贷资产,且短期资产长期化十分突出,使国有商业银行资产不能满足流动性和多样性要求。(5)资产质量低,安全性差。逾期贷款和“两呆”贷款比例远高于商业银行资产风险比例的标准,资产安全性得不到保障。上述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状况产生的原因,主要有:(1)从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看,首先是自我积累机制缺失。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的利润分配是金额上缴和少量留利,没有建立

起随资产增长而补充自有资金的积累机制,部分国有商业银行多年来信贷资金未能得到应有的补充,从而影响了自身的资金实力,这是目前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其次是缺乏资金运营的约束机制。存贷不讲来源,期限不讲对称,盲目扩张信贷,争规模上项目,不管期限长短和风险收益,这是造成国有商业银行资产存量板结,超负荷运行的根本原因。再次是缺乏经营风险消化机制。呆账准备金的提取和使用未能充分考虑自身经营风险,提取比例过低,且未能真正消化资产坏账,使国有商业银行资产风险有增无减。(2)从国家宏观金融运作看,由于金融市场不发达,市场金融调控采取刚性办法且松紧无常,使国有商业银行资金营运缺乏主动性,在调控中处于被动状态,从而给国有商业银行资产带来巨大的负效应。由于金融市场不发达,国有商业银行资产结构单一,在资产的流动性方面缺乏必要的第二准备金,如短期证券投资,短期拆放,短期票据贴现等。而中央银行对国有商业银行采取规模控制办法,调控时紧时松:松时敞口供应,国有商业银行千方百计扩张规模,行成许多无效贷款;紧时“一刀切”,国有商业银行只得牺牲好的企业压缩贷款规模,这使得好的差的企业都不能搞活。中央银行这种刚性控制使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每况愈下。(3)从社会经济环境看,主要是政府职能转换不到位,企业经营机制对国有商业银行经营制约,政府直接干扰金融,企业吃信贷资金的“大锅饭”等,使得国有商业银行无法按照信贷资金的“三性”原则来运作。

三、创造条件,完善资产负债比例和风险管理

鉴于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现状,如何向规范性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过渡,是个系统的工程。至少包括三方面问题:一是内部条件创造;二是外部环境改善;三是实行性操作方法。

(一)创造内部条件。(1)关于资本充足率问题。提高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有两条途径:一是充实资本;二是降低贷款风险。其一是实行股份制改造商业银行,可以采取扩大股份的形式增加自有资本,从而提高资本充足率;其二是国有独立的商业银行,可以从税前利润中按一定比例提取自有资本金。在扩充资本的同时,最重要的是还要加强资产风险管理,建立严格的风险管理机制和责任机制,确保资产不再沉淀,降低资产风险系数,提高内涵资本充足率。(2)关于存贷比例问题。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存贷比例远远高于管理要求,如何在近期内改善存贷比例,最根本的就是要狠抓存款负债和紧缩信贷规模。这方面各国有商业银行已经作过不少有益探索,走盘活资金、支持经济发展的内涵式信贷杠杆效应之路,不仅是国有商业银行自身的需要,也是经济良性发展的需要,在紧缩规模的同时,负债要摆在“立付”的地位。(3)关于流动性问题。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要求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期限结构对称,并保持必要的流动性,且今后商业银行的资产要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要建立起诸如短期贴现、短期证券投资、短期拆入、短期抵押、担保贷款等类似的流动性较强、可充当第二准备的流动性资产体系,这样可以大大改善商业银行的应变能力。另外,对固定资产贷款商业银行要慎之又慎,对旧的固定资产贷款要压缩、要盘活,要严格控制新贷款的发生。

(二)改善外部环境。就宏观金融体制而言,首先,商业银行应能够通过金融市场来改善资产结构,满足资产流动性需要,使其在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中争取主动地位,避免产生负效应。其次,间接调控是央行进行宏观经济调节的主要手段,央行应取消规模控制,运用贴现、再贷款和准备金“三大法宝”,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调控货币供应量,从而实现对商业银行信贷总量的间接控制。另外,中央银行还必须拥有科学合理的资产比例,有效地加强对商业银行的间接控制。再次,完善金融立法,明确银行信贷资产在企业债务中的优先偿还权。第四,建立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与消化机制,提高商业银行呆账准备率,改进呆账资金使用办法,开办金融资产和债务保险,防止金融风险。第五,逐步推动利率市场化,使利率发挥出应有的杠杆作用。

就社会经济环境而言,首先要深化政府职能的转换,减少行政对金融的直接干预,维护商业

银行的自主经营。其次,要加快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彻底改变企业吃信贷资金“大锅饭”的状况,对濒临倒闭的企业该破产的要破产,该兼并的应兼并,该转租的应转租,对这类企业商业银行不应再发放新的贷款。商业银行贷款的重点对象应是产权明晰、债权明确、有发展潜力、有效益、讲信用的企业。

(三)实行性操作方式。本文认为,可采取“总体部署,全面清理,确定基数,划分类型,分线分层、区别考核”的办法实施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1)总体部署。就是由各级人民银行组成班子,对所辖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工作牵头负责,包括制度制定、实施方案和组织实施。(2)全面清理。就是以会计为时点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全面清理核实,包括项目、期限、风险系数的确定,彻底摸清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3)确定基数。就是根据清理情况计算出各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项目的各项比例,以这些比例作为各行资产负债比例风险管理的起点基数,并建立监测台账,为监督考核打基础。(4)划分类型。根据起点基数状况划分为三个类型,分别是已达到标准的(一类)、近2年内可以达到标准的(二类)、和需要2年上才能达到标准的(三类)。(5)分线分层、区别考核。即对于一类的支行实行规范的资产负债管理,各项比例按余额考核;对于二类的支行,仍实行“限额控制下的资产管理比例”管理,即对增量实行比例管理,对存量实行指标管理,待条件成熟后转为按余额考核。在分线考核的同时,还必须由同级人民银行对同级商业银行下达指导计划。

总之,实行规范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和风险管理是一项技术性和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也是国有商业银行商业化改革的核心。因此,在推进商业化改革过程中,一方面应加强理论研究,并在实践中开拓进取;另一方面要紧扣宏观金融和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不失时机地加以推进,这个过程是发展和探索的过程,非常艰难甚至很曲折。因此,既要积极稳妥大胆实践探索,有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认真加以完善,促进资产负债比例和风险管理的有效推进。

第四篇: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和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和风险管理问题研究银行资产负债比例和风险管理是西方国家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进行定量控制和定性监督的一系列指标和办法。它坚持计划控制、总量平衡和结构对称的原则,其目标是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并促使这三大目标的协调均衡,以实现商业银行自我控制、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其实质是中央银行有效地进行金融宏观调控,维护金融秩序和金融稳定,保证商业银行的“三性”有机统一,使商业银行在竞争中有效经营、稳健发展的一种约束机制。

一、银行资产负债比例和风险管理理论脉络

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与方法。主要包括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以及为商业银行比例管理提供了量化标准的国际公约——巴塞尔协议。

在商业银行产生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由于其资本来源主要是存款,而资金运用比较单一,主要对企业发放贷款,因此,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点主要在资产方面,通过对资产结构的合理安排来实现经营目标,由此形成了资产负债管理理论。1960年以后,西方国家社会生产流通的发展,要求银行提供大量的贷款资金,通货膨胀率的不断上升加剧了这一要求;另一方面,中央银行实施的各种法规和限制,使商业银行通过利率竞争来扩大吸引存款资金越来越困难。面对这种变化,商业银行寻求从非存款渠道即从货币市场引进资金,从而产生了多种新的融资方式。银行交替地使用这些融资方式可以从国内、国外,民间和官方多渠道扩大资金来源,提高解决资金需求的灵活性,缓和流动性方面的各种压力。由此,负债管理理论应运而生。

资产管理理论和负债管理理论在保持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的均衡方面,都带有一定的片面性,资产管理理论过于偏重流动性和安全性,在一定条件下以牺牲盈利行为代价,不利于鼓励银行积极进取,促进经济增长。负债管理理论能够较好地解决资金流动性和盈利性之间的矛盾,鼓励银行家发挥进取精神,但它依赖于外部条件,隐藏着较大的经营风险。因此,银行开始认识到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重要性。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把银行资产和负债的管理相结合,既概括了资产管理和负债管理的优点和长处,又克服了各自的弊端。该理论以资产负债表各种科目之间的对称原则为基础,尽力达到流动性、盈利性和安全性的均衡统一。所谓对称原则,强调资产与负债之间数量期限、利率的对称,要求银行以此为要求不断调整其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以谋求经营风险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国外商业银行为了达到经营目的,逐步形成了一系列资产负债管理的方法。主要有资金汇集法、资产分配法、差额管理法、比例管理法。

1987年12月10日,国际清算银行在瑞士巴塞尔召集12个西方发达国家中央银行行长会议,专门讨论加强经营国际业务的商业银行的资本和风险的监管问题。会议通过了“巴塞尔建议”即如何衡量和确定国际银行的资本标准和资本适度比率。巴塞尔协议确定了资本的组成以及资本与资产比例、计算方法和标准比例。协议将银行的资本分为核心资本和补充资本两档。核心资本由银行的股本和公开的储备构成,股本包括银行发行和实收缴足的普通股和永久性

优先股;公开储备指银行公布的税后留成收益。补充资本由未公开的储备、资产重估储备、普通贷款损失准备金、混合债务资本证券以及附属定期债务构成,另外,商誉不能作为核心资本组成部分,且对从事银行活动但并未纳入该家银行系统的附属机构的投资也不能视为银行的资本。协议对不同类型的资产和银行“表外”业务进行风险加权计算。风险加权计算是根据不同类型的资产和“表外”业务的相对风险大小,赋予它们五种不同的加权数,即0%、10%、20%、50%、100%,风险越大,加权数就愈高。在此基础上,巴塞尔协议签字国的银行必须保持资本对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至少应为8%,其中核心资本对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至少为4%,附属资本不得超过核心资本,在1992年,签字国应完全达到上述标准。巴塞尔协议对银行的经营活动产生重大的影响,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许多国家对该协议的准则制定了有关规定,以风险权数衡量资产信贷风险,以用资本充足率加强约束。这不仅使各国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监督更为具体和严格,而且把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推向了更高的层次和水平。

二、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现状及原因

在我国,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如何尽快地向规范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和风险管理过渡,是我国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和风险管理与国际惯例相比还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1)资本充足率低,自有资金严重不足。根据巴塞尔协议的规定,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必须达到8%的水平,但我国对国有商业银行拨入的信贷基金当初就不是按比例拨入的,而且随着银行业务的发展,资本金没有得到相应补充,因而现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极低,远远低于8%的水平。(2)存贷倒挂不平衡,超负荷运行严重。由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信贷规模盲目扩张,信贷收支靠拆借和占用汇差来平衡,导致存贷倒挂、超负荷运行严重,与商业银行存贷比例要求相差甚远。(3)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流动性差。流动性负债长期资产化十分严重,流动性资产与流动性负债比例失衡,国有商业银行在很大程度上靠借款来维持其流动性需要。(4)资产结构单一,存量板结。银行资产的80%以上都是信贷资产,且短期资产长期化十分突出,使国有商业银行资产不能满足流动性和多样性要求。(5)资产质量低,安全性差。逾期贷款和“两呆”贷款比例远高于商业银行资产风险比例的标准,资产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上述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状况产生的原因,主要有:(1)从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看,首先是自我积累机制缺失。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的利润分配是金额上缴和少量留利,没有建立起随资产增长而补充自有资金的积累机制,部分国有商业银行多年来信贷资金未能得到应有的补充,从而影响了自身的资金实力,这是目前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其次是缺乏资金运营的约束机制。存贷不讲来源,期限不讲对称,盲目扩张信贷,争规模上项目,不管期限长短和风险收益,这是造成国有商业银行资产存量板结,超负荷运行的根本原因。再次是缺乏经营风险消化机制。呆账准备金的提取和使用未能充分考虑自身经营风险,提取比例过低,且未能真正消化资产坏账,使国有商业银行资产风险有增无减。(2)从国家宏观金融运作看,由于金融市场不发达,市场金融调控采取刚性办法且松紧无常,使国有商业银行资金营运缺乏主动性,在调控中处于被动状态,从而给国有商业银行资产带来巨大的负效应。由于金融市场不发达,国有商业银行资产结构单一,在资产的流动性方面缺乏

必要的第二准备金,如短期证券投资,短期拆放,短期票据贴现等。而中央银行对国有商业银行采取规模控制办法,调控时紧时松:松时敞口供应,国有商业银行千方百计扩张规模,行成许多无效贷款;紧时“一刀切”,国有商业银行只得牺牲好的企业压缩贷款规模,这使得好的差的企业都不能搞活。中央银行这种刚性控制使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每况愈下。(3)从社会经济环境看,主要是政府职能转换不到位,企业经营机制对国有商业银行经营制约,政府直接干扰金融,企业吃信贷资金的“大锅饭”等,使得国有商业银行无法按照信贷资金的“三性”原则来运作。

三、创造条件,完善资产负债比例和风险管理

鉴于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现状,如何向规范性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过渡,是个系统的工程。至少包括三方面问题:一是内部条件创造;二是外部环境改善;三是实行性操作方法。

(一)创造内部条件。(1)关于资本充足率问题。提高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有两条途径:一是充实资本;二是降低贷款风险。如何充实资本,要结合商业银行管理办法而定。其一是实行股份制改造商业银行,可以采取扩大股份的形式增加自有资本,从而提高资本充足率;其二是国有独立的商业银行,可以从税前利润中按一定比例提取自有资本金。在扩充资本的同时,最重要的是还要加强资产风险管理,建立严格的风险管理机制和责任机制,确保资产不再沉淀,降低资产风险系数,提高内涵资本充足率。(2)关于存贷比例问题。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存贷比例远远高于管理要求,如何在近期内改善存贷比例,最根本的就是要狠抓存款负债和紧缩信贷规模。对严重超负荷的国有商业银行贷款规模可实施“零增长”,盘活企业资产,实现资金的有效利用。就目前的情况看,对经济的支持不是贷款规模不足,而是信贷使用效益不高,大量的贷款呆滞,企业贷款越多包袱越重。因此,通过盘活企业资金来支持企业发展,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信贷杠杆。这方面各国有商业银行已经作过不少有益探索,走盘活资金、支持经济发展的内涵式信贷杠杆效应之路,不仅是国有商业银行自身的需要,也是经济良性发展的需要,在紧缩规模的同时,负债要摆在“立付”的地位。(3)关于流动性问题。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要求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期限结构对称,并保持必要的流动性,且今后商业银行的资产要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要建立起诸如短期贴现、短期证券投资、短期拆入、短期抵押、担保贷款等类似的流动性较强、可充当第二准备的流动性资产体系,这样可以大大改善商业银行的应变能力。另外,对固定资产贷款商业银行要慎之又慎,对旧的固定资产贷款要压缩、要盘活,要严格控制新贷款的发生。

(二)改善外部环境。就宏观金融体制而言,首先,商业银行应能够通过金融市场来改善资产结构,满足资产流动性需要,使其在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中争取主动地位,避免产生负效应。其次,间接调控是央行进行宏观经济调节的主要手段,央行应取消规模控制,运用贴现、再贷款和准备金“三大法宝”,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调控货币供应量,从而实现对商业银行信贷总量的间接控制。另外,中央银行还必须拥有科学合理的资产比例,有效地加强对商业银行的间接控制。再次,完善金融立法,明确银行信贷资产在企业债务中的优先偿还权。第四,建立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与消化机制,提高商业银行呆账准备率,改进呆账资金使用办法,开办金融资产和债务保险,防止金融风险。第五,逐步推动利率市场化,使利率发挥出应有的杠杆作用。

就社会经济环境而言,首先要深化政府职能的转换,减少行政对金融的直

接干预,维护商业银行的自主经营。其次,要加快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彻底改变企业吃信贷资金“大锅饭”的状况,对濒临倒闭的企业该破产的要破产,该兼并的应兼并,该转租的应转租,对这类企业商业银行不应再发放新的贷款。商业银行贷款的重点对象应是产权明晰、债权明确、有发展潜力、有效益、讲信用的企业。

(三)实行性操作方式。本文认为,可采取“总体部署,全面清理,确定基数,划分类型,分线分层、区别考核”的办法实施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1)总体部署。就是由各级人民银行组成班子,对所辖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工作牵头负责,包括制度制定、实施方案和组织实施。(2)全面清理。就是以会计为时点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全面清理核实,包括项目、期限、风险系数的确定,彻底摸清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3)确定基数。就是根据清理情况计算出各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项目的各项比例,以这些比例作为各行资产负债比例风险管理的起点基数,并建立监测台账,为监督考核打基础。(4)划分类型。根据起点基数状况划分为三个类型,分别是已达到标准的(一类)、近2年内可以达到标准的(二类)、和需要2年上才能达到标准的(三类)。(5)分线分层、区别考核。即对于一类的支行实行规范的资产负债管理,各项比例按余额考核;对于二类的支行,仍实行“限额控制下的资产管理比例”管理,即对增量实行比例管理,对存量实行指标管理,待条件成熟后转为按余额考核;对于三类支行实行贷款的“零增长”以收定贷。三类行必须制定分期达标计划,按计划考核。分线考核的以县支行为主体,总行掌握到分行,分行掌握到县市支行,并通过二级分行直接进行监督。在分线考核的同时,还必须由同级人民银行对同级商业银行下达指导计划。

总之,实行规范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和风险管理是一项技术性和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也是国有商业银行商业化改革的核心。因此,在推进商业化改革过程中,一方面应加强理论研究,并在实践中开拓进取;另一方面要紧扣宏观金融和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不失时机地加以推进,这个过程是发展和探索的过程,非常艰难甚至很曲折。因此,既要积极稳妥大胆实践探索,有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认真加以完善,促进资产负债比例和风险管理的有效推进。

————————

参考文献:

[1]巴曙松:《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版。

[2]杨华书:《国有商业银行实施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难点及对策》,《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注:文章作者余秀荣的第二单位为辽宁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

第五篇:ISO9000和QC08000三体系之关系

ISO9000是质量管理体系,关注的是顾客对产品的质量满意程度,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以及如何持续满足顾客的质量要求和不断变化的要求。

ISO14001是环境管理体系,关注的是企业对外部的环境影响,是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QC08000是最近应欧盟的ROHS要求而新出的关于如何持续保证符合该法规的体系。

相同点:

3者都是基于PDCA这样一个过程原则,来达到持续改进的要求。

ROHS與ISO 14001﹕1996之間的關係

1.ROHS來源于14001﹕1996系統

2.ROHS管制重點是材料﹑產品有強制性的目標

3.ISO 14000﹕1996重點要求對環境做改善﹐無強制性要求

Qco8ooo是以ISO9000为基础的它是在产品的生产制造服务维护的整个过程的控制有害物质的一个管理体制。

申请QCO8OOO0的企业必须有ISO9000的管理文件和方法。要达到无有害物质的要求也就让生产的工艺环境无污染,也就是要求要达到ISO14001一些要求,或者是利用ISO14001的部份管理措施来共同控制有害物质的产生。

ISO14001是对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的一个管理方法它的重点是污染预防,环境保护,改革工艺设备,实现节能降耗。

ISO9000不用说大家都知道

下载三级跳远三跳比例和节奏的关系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级跳远三跳比例和节奏的关系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比和比例三说材料潘淑红5篇

    《比和比例》专题说课材料 尊敬的各位专家、领导、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要说的专题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中的《比和比例》”,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把我对此项......

    绪论三研究重点和创新之处

    三、研究重点与创新之处 应该说,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这一课题的研究为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的 内容、形式和方法、途径的创建提供依据,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道德问题......

    “三农”问题与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三农”问题与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论文关键词】“三农”问题;扩大内需;结构调整;城市化 【论文摘要】21世纪我国面临的诸多挑战中,“三农”问题大概是最严峻的一个......

    关于外商投资和公司法之间关系的协调研究

    摘要:我国的外商投资企业立法始于1979年的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之后又配合改革开放政策,各项有关外商投资企业的立法层出不穷,至今已形成一个内容丰富、结构繁复的庞大体系。这对完......

    有关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之关系的研究

    有关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之关系的研究 caj文件的目录 1.钱中文《文艺和政治关系中的一个根本问题——论文艺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的特征》《学习与探索》1980年第3......

    农村初中生心理弹性和生活事件的关系研究

    农村初中生心理弹性和生活事件的关系研究 地平线上 摘要:通过分析多篇与心理健康有关的论文数据与结论,结合教学经验,简要谈谈当前农村中学生的心理弹性与生活事件的关系,初步得......

    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教育力的关系研究(大全五篇)

    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教育力的关系研究 时间:2012-03-08 来源:蒋景耘工作室 作者:任 训 任何一个教师都希望自己能拨动学生的心灵之弦,得到学生的认同和敬仰,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示......

    谈谈“三思三观”与世界观和权力观的关系

    谈谈“三思三观”与世界观和权力观的关系 在XX县文体文电新闻出版局和XX县广播电视台组织的群众路线学习与实践活动中,“三思三观”是学习的重要一环。什么是“三思三观”,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