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河南省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发展的思考(合集5篇)

时间:2019-05-15 00:15: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河南省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发展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河南省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发展的思考》。

第一篇:对河南省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发展的思考

对河南省国有重点煤矿 安全发展的思考

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党组成员、总工 许胜铭

河南是全国重点产煤省份,全省有河南煤化、中平能化、郑煤集团、义煤集团4个省属煤炭企业,辖国有重点煤矿170处,2009年生产原煤1.29亿吨,占全省煤炭总产量的65.8%;百万吨死亡率0.15(全省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为0.76)。但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同时短时间内兼并重组相邻相近大批小煤矿也对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工作带来严峻挑战。认真总结经验,分析问题,寻找对策,对搞好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工作,实现煤矿安全发展,意义深远而重大。

本文拟结合安全监管总局全面学习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的通知》(国办发[2010]15号)(以下称《通知》)的要求,结合河南省国有重点煤矿的发展现状,就如何进一步坚定信心和决心,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狠抓落实,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促进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发展进行分析和思考。

一、2009年河南省国有重点煤矿企业努力实现安全发展的一些主要做法

2009年河南省国有重点煤矿企业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积极部署 “三项行动”、“三项建设”,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全面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全年生产原煤1.29亿吨,上升4.2%;发生事故20起、死亡19人,同比减少8起、90人,分别下降28.6%和82.6%;没有发生死亡2人/起以上的事故,百万吨死亡率0.15,同比减少0.68,下降91.9%。创出历史最好水平。

(一)用以人为本的先进文化理念引领煤矿安全发展

1.大力推进煤矿安全零理念。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提出了“从零开始,向零奋斗”的安全理念,把安全工作放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的位置,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强力推行安全结构工资和安全“双基”建设,实现集团公司重组后安全理念、管理机制和考核体系“三统一”,基本上实现了“设备状态零缺陷、生产组织零违章、系统运行零隐患、操作过程零失误、安全工作零起点、执行制度零距离、安全生产零事故”的目标。义马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秉承“责任有我,我必负责;安全有我,我必安全”和“安全零事故”的安全理念。郑煤集团公司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安全发展理念。通过树立全新的安全理念,把“干煤矿不可能不死人”的传统观念从大家的头脑中清理出去;树立了正确的业绩观:出产量、出效益是业绩,不发生事故更是业绩,而且是最重要的业绩;在安全发展新理念的指导下,使正确的安全价值观深植于广大员工心中,为安全工作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2.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中平能化集团强化安全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为强化安全管理,落实各级管理层的安全主体责任和职能部门安全监管责任,将集团公司机关副处级以上领导分为35个督导组,包厂矿、包目标,包任务,包责任,对原煤生产、建设和重点地面单位实行包矿(厂)安全督查。义煤集团公司领导、机关部室安全包矿,基层领导安全包区队,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对安全工作始终保持了高压态势,使煤矿安全工作能够始终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同时,形成了强烈的员工安全责任氛围,各级管理人员和职工勇于承担责任,敢于大胆参与安全管理,增强了工作的针对性和主动性,积极营造企业内部关注安全生产、支持安全管理的舆论氛围,牢牢掌握了安全工作的主动权。

(二)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一步深入

在安全生产实践中,河南省国有重点煤矿企业建立机制、制定规则、严格考核、督促检查,摸索出很多排查治理隐患的管理办法,隐患排查重在提升“排”字,隐患整改落实重在提升“改”字。

郑煤集团通过建立健全重大隐患排查治理分级监管和重大危险源分级监控长效机制,实现了“隐患的闭环管理”。每月开展瓦斯、水害、顶板“三项评价”和机电设备可靠性评定,根据“三评价一评定”结果辨识重大安全隐患,对重大安全隐患登记建档,列入重点监控名录,根据隐患严重程度逐级落实责任,进行重点监控。对资源整合矿井,凡“六证”不全的30万吨以下矿井和矿井通风系统不独立、不可靠,工作面没有通过集团公司“三项评价”,突出煤层工作面超采、超掘,突出煤层工作面串联通风,采掘工作面瓦斯超限或经常处于临界状态,安全监控系统运行不正常,电气设备失爆,受水害威胁没有采取可靠措施等13种情况,必须立即停产,检查人员可以先下达停产指令,后向公司领导报告。一个月内被集团公司停产整顿2次的,矿长和安全矿长到集团公司做检查。停产整顿期间只允许通风和排水。集团公司领导和部门副处级以上领导实行包矿监管,分公司和煤矿一把手负责排查治理隐患。郑煤集团安全生产口的领导,每周进行一次安全隐患重点监控协调会,通报重点监控的隐患按期整改情况。对完全整改到位的予以注销,对没有按期整改的,责任人要说明情况,进一步研究落实整改措施,盯紧盯牢,直至隐患消除。建立健全了预先评价—信息采集验证—辨识重大隐患—过程重点监控—最终消除隐患的闭环管理系统。

中平能化集团完善四级隐患排查整改和重大隐患辨识评估、分级管理、整改治理和监督检查制度,做到隐患排查整改严格按照定计划、定措施、定进度、定资金、定责任人的“五定”原则,逐项整改,重点督查,逐项验收,逐一销号,形成隐患排查整改的闭环管理。坚持机电安全隐患超前防范治理,全面开展矿井提升、通风系统、压风系统、排水系统、供电系统、皮带运输、轨道运输七个机电运输系统化安全评价和系统化治理活动。通过系统化安全评价,查清系统存在的隐患、问题和薄弱点,科学制定整改方案,大型固定设备基本实现了台台完好,井下电气设备完好率达到了95%以上,机电设备综合完好率达90%以上;在高瓦斯和高突矿井应用了电气防爆检查管理系统,实现防爆电气设备管理的全过程控制,并加大电气失爆责任追究力度,基本杜绝了电气失爆现象;提升运输设备安全保护设施基本做到了齐全、灵敏、可靠,实现了提升运输无事故;高度重视安全供电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发电、输电和供电管理的相关规定和安全措施,改造4条35KV线路,确保了安全供电,为安全生产提供了可靠的基础保证。创新检查方式方法,采取干部包矿、安全业务保安部门巡回督察、重点监察、跟踪检查、全面检查等多种形式,督促隐患整改。对上级部门、集团查出的重要隐患,逐月梳理,建档管理,挂牌督办,定期调度,确保隐患按计划整改。对发生事故和查出严重隐患的,及时进行责任追究处理。

河南煤化集团建立了“集团公司--子公司--矿井”三级安全监管体系,形成了“抓系统、系统抓”管理格局,实现了安全管理的深度融合,达到了安全理念、管理机制和考核体系的“三统一”。建立了瓦斯治理、水害防治、安全投入和职工培训“四个”安全效果评价体系,及时对瓦斯和防治水灾害情况进行超前性评价,对安全投入和职工培训效果进行评价与考核。健全了“集团公司—子公司—矿(厂、处)—区队(车间)—班组”五级隐患排查治理责任体系和分级监控制度,定期开展隐患排查活动。把隐患消灭在现场,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煤矿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得到加强

2009年,河南省国有重点煤矿企业在包括人员培训、队伍建设、技术进步及装备更新换代,改善作业场所环境条件等煤矿安全保障能力建设方面下了大功夫。

河南煤化集团本着“多上设备少上人”的原则,连续多年加大安全资金投入力度,重点建设大系统,治理大隐患,落实资金8.87亿元,完成安全技改项目配套投资5.29亿元,更新改造供电系统等设施和设备2640多台套,完成瓦斯治理、防治水系统等大型技术改造项目86个,并分级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档案。2009年治理重大安全隐患178项,增强了矿井防灾抗灾能力,有效地防范了事故发生。永煤公司矿井综采和岩巷机械化装岩率已经达到100%,综合掘进机械化率也达到了80%以上,2009年创出了产量3462万吨,人员零死亡的好水平。

义煤集团公司加大安全投入,一是对4对矿井排水系统、1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改造,更换了无煤安标志设备,全年共投入安全技措资金6.89亿元。二是强力推行大断面支护,结合各矿井实际,要求中部矿井巷道断面不低于24 m2,东西部矿井巷道断面不低于18 m2和14 m2,共施工和扩修大断面进尺3200余米。通过实施大断面支护,彻底解决了巷道压力大、影响行人、运输困难等一系列难题,“在井下干了几十年、爬了几十年”已经成为义煤的历史;某矿断面增大后,工作面瓦斯由0.5%下降到0.2%;某矿风井负压由3790Pa下降到2200Pa;千秋矿和跃进矿去年先后发生多次冲击地压,巷道受损断面缩小,但没有造成人员伤害。大断面支护取得显著成效。不仅极大改善了生产现场作业环境,对有效预防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等自然灾害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构建本质安全型矿井打下了坚实基础。三是坚持以人为本,提出了“只让职工走上下巷”。把安装机械运人装置作为民心工程、效率工程、福利工程来抓。通过积极努力,共安装人车33套、猴车13套,随着去年11月24日观音堂公司25区下山人车的投入使用,全公司14条大巷和32条斜巷全部实现了“职工只走上下巷”,为2万余名职工上、下班提供了便利。机械运人装置的投入使用,不仅减轻了职工的劳动强度,使职工上、下班缩短了近两个小时,而且极大提升了安全保障系数。李沟公司职工对机械运人装置的投入使用深有感触:“一辈子下井都是跑上跑下,做梦也没想到现在下井会这么方便”。

中平能化集团大力开展瓦斯区域治理战役、“消灭”炮采工艺战役,实施底板灰岩水区域治理工程。在瓦斯防治、提高采掘机械化水平及水害防治方面基本实现了“不掘突出头,不采突出面”、“消灭”了炮采工作面、区域疏水降压效果明显。编制印发了《瓦斯治理示范化矿井建设指导意见》,并将2009年确定为全面实施区域瓦斯治理的攻坚年,确定8对矿井实施示范化矿井建设。各矿井认真落实瓦斯区域治理规划,优化调整生产布局,大力开采保护层,实施顶底板预抽巷等瓦斯治理工程。对具备保护层开采的10对矿井实施保护层开采;对不具备开采保护层的矿井,实施高抽巷或者低抽巷工程。同时,对设计双翼开采的煤与瓦斯突出采区,两翼各设置专用回风巷,实施区域瓦斯治理工程70项73293m。实施水害区域治理措施。制订了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完善了水文地质动态观测系统和矿井防排水系统。以灰岩承压水防治为重点,强力推进灰岩水区域治理工作。按照“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加强水患严重区域和周边小煤窑水患的防范,认真探索并落实独具特色的“查、探、堵、截、疏、排、防、躲”综合防治水措施,坚决做到水文不清不准施工,措施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不准施工。2009年共安排灰岩水区域治理工程项目44项,完成泄水巷工程量3436m,完成计划的112.07%;完成井上下水文钻探工程量28544m,完成计划的93.0%;灰岩水总疏放量达到了1912 m3/h,区域最大水位降低值66m,部分区域的疏水降压效果明显,己庚组煤层受水威胁状况得到了进一步改善。积极提高采掘机械化水平。坚持依靠科技进步,以提高采掘机械化装备水平为重点,推进矿井支护改革。对适合综采的矿井坚持上综采设备,不具备上综采的矿井,采用配备悬移或滑移支架,形成“综采+悬移(滑移)”的生产格局,提高顶板管理的安全保障能力,杜绝了采面顶板事故。

郑煤集团对区域瓦斯治理实行补贴政策,制定了底板岩石抽放巷、保护层开采措施工程补贴考核办法。突出矿井编制区域消突计划,所列工程进入集团公司维简资金或安全费用投入计划。地面系统抽采瓦斯浓度达到10%和井下移动系统抽采瓦斯浓度达到8%的,按实际抽采瓦斯纯量0.3元/m3进行补贴。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搞好水害防治工作,认真落实《煤矿防治水规定》。直管矿井做到“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整合矿井做到“预测预报、物探先行、钻探验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加强矿井防治水技术研究。开展了《超化矿23采区东翼防治水技术研究》、《超化矿深部水平开采防突水技术研究》、《白坪公司寒灰水疏放试验》等多项科研技术攻关。加大投入,实施防治水重点工程。对4对矿井的断层进行了超前预注浆(断层水);1对矿井的老空水进行了综合治理;完成了4对矿井排水系统的增容改造和1对矿井寒灰疏水降压试验等防治水重点工程,确保了矿井安全生产。在资源整合矿井建立专业探放水队伍,每个矿井配备专用探水钻机不少于2台,充实了资源整合矿井防治水的技术、装备力量。

(四)基层基础管理工作得到强化

2009年河南省国有重点煤矿企业把基层、基础建设,作为煤矿企业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安全发展的重要抓手,强化“双基”建设,夯实煤矿安全管理基础。

1.大力推行班组建设。河南省国有重点煤矿企业大力推行中平能化集团“白国周班组管理法”,加强班组建设,落实班组长现场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增强班组的自我管控能力,减少习惯性违章指挥现象,加强安全生产的前沿阵地,筑牢煤矿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2.强力推进“双基”建设。河南煤化集团一是把工资分配机制引入安全管理,把煤炭企业工资总额的30%作为安全结构工资进行浮动,实施安全结构工资正向激励机制。二是执行每月考核制度雷打不动。坚持在每月把所有成员单位考核一遍,并将考核结果与各级班子的奖惩和全体员工的收入挂钩,及时兑现奖罚,三是层层落实安全“双基”考核责任,建立了成员单位对矿、矿对区队车间、区队车间对班组、班组对个人的“四级” 安全管理考核体系。

3.大力开展安全区队建设。郑煤集团明确了安全区队建设的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明确区队干部的安全管理职责和工作标准,通过区队建设,完善区队管理制度,加强职工安全培训和区队安全文化建设。规范区队干部的安全管理指挥行为和职工的作业行为,提高了区队领导班子成员隐患排查、辨识和处理能力,增强了职工业务保安能力,强化了安全文化建设,培育职工安全理念。形成了尊重职工、关心职工的氛围。进一步完善班组安全网络,强力推进资源整合矿井班组安全网络建设,所有矿井建立了安全互保网络,安全教育培训网络。建立了以安全为核心的班组考核体系,提高班组的安全管理水平,巩固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

4.进一步加强现场安全管理。中平能化集团狠抓安全质量标准化和“五优”矿井创建。认真制定了实施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规划和措施,严格量化、细化考核标准,深入开展“五优”矿井创建,形成了浓厚的“达标创优”氛围,普遍推广了岗位描述、手指口述操作法,塑造本质安全人,打造本质安全岗,全面提高了本质安全水平。郑煤集团严格日常瓦斯管理,对瓦斯超限和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从重处罚。超限浓度一次罚款1-3万元;采、掘工作面瓦斯超限浓度超过1.5%,停止采、掘至少3班;发生一次非伤亡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罚款10万元。

5.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制度。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战场在井下。各级管理干部只有深入一线,靠前指挥才能真正掌握安全生产现场的实时变化,保证各项指挥决策的客观、科学和可操作性。通过不断地宣传教育、监督检查,矿级领导带班制度在河南省国有重点煤矿企业中得到了较好的执行,有力地推动了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

(五)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扎实开展 义煤集团公司加大安全培训工作力度,精心组织开展了全员准军事化训练,强化“两述两化”的考核落实,努力提高每个员工的执行力和自主保安意识,全年共培训和复训“五职”矿长93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886人、特殊工种6750人;各单位自培复培职工10084人,职工持证率达到100%。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家庭话安全”、“安康杯”竞赛、“安全访谈”、安全文艺表演等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在矿区上下营造了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通过切合实际的安全技术和实操培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员工良好的行为规范,形成严格按章作业和按标准施工的良好习惯。实现了员工行为标准化、行动军事化;做到人人无违章,人人身边无隐患,人人安全无事故,达到个人安全保班组、区队和矿井安全的目标。

郑煤集团采取多项措施提高员工素质。一是加强安全工作资格培训。对各生产矿井“五职”矿长、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全部安排到相应资质的培训机构进行培训,持证上岗。二是加强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利用各矿四级安全培训机构进行“班组长变安检员换岗”培训。对所有班组长登记造册,安排计划,集团公司分期分批组织理论知识培训,各矿组织换岗实践。三是组织技术研讨和知识更新讲座,提高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集团公司半年组织一次专业技术讲座,由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以上领导或外聘专家教授讲课;各生产业务部室每月组织一次技术研讨或讲座,由处长、副处长、主任工程师主讲专业和管理知识;直管矿井、分公司每季度由矿长或总工程师组织开展一次技术讲座。加强《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培训。由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安监局长亲自出题对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口矿处级干部进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闭卷考试,考试成绩张榜公布。邀请中国矿业大学俞启香教授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铁岗教授先后到集团公司进行防突知识讲座,集团公司领导、安全生产部门、各矿总工程师、通风防突副总、防突科长等参加培训300多人。四是强力推进准军事化管理、“岗位描述”、“手指口述”和职工带薪脱产培训等工作。五是落实煤矿从业人员资格准入规定,在三个矿进行试点变招工为招生,不再招收新农民轮换工,缺员在技工学校毕业生中招聘,对已招录的农民工实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培训模式,提高了职工的整体队伍素质。全年共举办全员强制脱产培训464期,培训职工16245人。培训特种作业人员9123人次;培训”五职”矿长212人次;培训新工人5321人次,职工素质进一步提高。六是广泛宣传,深入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在矿区电视台开设专栏,发表电视讲话,播放安全教育片;开展了“安全生产百里行”活动,在《郑州矿工报》开辟安全月巡礼专栏,举办安全月征文,并组织了“班组长话安全”征文比赛。在6月14日的“安全生产月”活动咨询日,进行安全签名8978人,展出安全宣传板报586块,安全宣传图板432幅,安全宣传条幅501条,参加安全宣誓人员5800人; 6月15日至21日组织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周活动,集中开展井下水害和瓦斯灾害预案演练、夏季“三防”预案演练、地面消防预案演练等,共演练应急预案19种101个,参加演练总人数6466人次。集团公司还举行了安全知识竞赛,组织安全文艺演出,观看职工达30000人次。河南煤化集团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强化了安全教育培训;推行“岗位描述”和“手指口述操作法”,强化特殊工种实操训练。共组织各类安全管理人员培训4464人,培训各类特殊工种人员21597人;举办区队长、班组长培训班72期,培训人员13522人,培训一般工种人员35.16万人次。通过典型事故案例教育,做到了危险再认知、意识再提升、防范再加强。通过开展职工技能大赛活动,激发了职工学习积极性,员工的安全意识、操作技能和技术素质明显提高。基层各单位利用井上下安全文化长廊、宣传橱窗,广播、电视、报刊等,宣传安全理念,营造文化氛围,引导职工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已逐步成为员工的自觉行动。通过强力推进和实施安全文化建设,使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已经深入人心,并发力于基层,为安全工作注入了强劲的内在动力。及时编制了《河南煤业化工集团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督促各成员单位开展了事故的应急演练。2009年各成员单位共组织各类应急演练156次,检验了应急预案,锻炼了救援队伍,强化了协同机制,提高应急反应和事故处置能力。

(六)安全专项整治进一步深化

郑煤集团不间断的开展安全生产整治活动,深化安全隐患治理,根据国家局“三项行动”的总体部署,抓住安全生产的防控重点,不间断地开展了安全整治活动。一是开展“一通三防”专项整治活动,重点对通风系统、监控系统、抽采系统、通风设施的安全可靠性及专业队伍建设情况进行审查,积极整改存在的问题,提高矿井通风系统的可靠性。二是开展了顶板管理专项整治活动。重点对采掘作业地点现场进行重点检查,开展作业规程专项措施评比、防冒顶和冒顶处理技术攻关等活动。三是开展雨季“三防”大检查和防治水专项整治活动,开展防治水专项整治活动,检查防治水措施落实情况,推进防治水重点工程建设,组织开展防治水业务培训。四是3-9月份机电运输系统连续开展斜巷运输的专项整治活动、立井提升系统的专项整治活动,井下供电的专项整治活动、特种设备的专项整治活动。消除矿井机电运输方面的安全隐患。五是对资源整合矿井通风系统和矿井防排水系统进行审查。七月份组织对资源整合矿井通风系统和矿井防排水系统进行了一次审查。对存在的问题逐一研究制订整改方案。六是加强地面经营单位的安全检查工作,进行了自救器、危险化学品和幼儿园安全设施等专项检查。七是加大安全夜查和突击检查力度,狠抓现场安全管理薄弱环节,保证了安全生产。集团公司特别安全监察大队和各矿安全监察小分队,不间断组织夜查和节假日、双休日检查活动,狠抓四点班和零点班安全薄弱环节,防止节假日领导空岗,出现管理漏洞。对查出的问题,严格按照《集团公司安全处罚条例》进行处罚,并在矿工报上公示。

(七)深刻吸取事故教训,采取紧急措施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山西焦煤集团屯兰煤矿“2.22”瓦斯爆炸、平顶山市新华四矿“9.8”、黑龙江新兴煤矿“11.21”特别重大瓦斯事故发生后,河南各煤业集团均在第一时间召开了紧急安全办公会,通报事故情况,要求各生产矿井认清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并采取紧急措施。

中平能化集团切实加强特殊时期安全管理。一是山西焦煤集团屯兰煤矿“2〃22”瓦斯爆炸事故后,及时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立即召开安监局全体人员会议和业务处室负责人专题会议,布置加强安全生产现场监督和监管工作;领导干部值班,深入厂矿和现场查岗。二是3月份全国“两会”期间,充分认识到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得到认真执行,防范重大事故和零星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得到有效落实,保证了“两会”期间安全生产。三是为吸取重庆同华煤矿“5〃30”突出事故教训,对15处将要揭煤地点的措施,集中进行了会审;按照集团公司安办会要求,组织高、突矿井总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召开“一通三防”例会,对淮北海孜煤矿和重庆同华煤矿突出事故进行分析,对“一通三防”工作重新作出安排部署。四是在四矿“6〃24”皮带着火和八矿“6〃30”瓦斯突出事故后,分别召开了吸取四矿“6〃24”事故教训现场会和八矿“6〃30”事故技术分析会,就如何吸取事故教训,避免类似事故提出了具体要求。五是认真吸取平顶山新华四矿“9〃8”事故教训,切实加强安全工作。集团及时召开了安全稳定紧急会议,对安全与稳定工作进行了再安排、再布置。印发了《关于深刻吸取新华四矿“9〃8”事故教训 切实做好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结合秋季安全大检查,对安全隐患全面排查,突出抓好安全关键环节,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尤其是对高庄矿等14对30万吨及以下矿井,分别进行重新检查验收,重新批复恢复生产。六是黑龙江龙煤集团新兴煤矿“11〃21”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后,集团主要领导明确提出了认真吸取事故教训,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事,强化管理,转变作风,严防死守。要求各单位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组织生产,严格按照“五个到位”要求搞好重要地点、重点工程、大型检修项目施工安全管理,对安全措施进一步加强审核,现场管理进一步落实干部跟班盯岗制度,逐级落实好安全责任,确保安全生产。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值班的管理规定》和《关于认真开展冬季安全大检查的通知》两个文件,集团组织检查组深入各单位进行重点检查。七是认真安排部署阶段性安全工作。加强了五一、十一、安全生产月、夏季“三防”、冬季“三防”等不同阶段的安全管理,分别制订安全管理方案和措施,坚持安全监督检查不断线,严格落实各项安全措施,确保了安全生产。

义煤集团安全活动扎实有效。坚持“一月一活动,月月有重点”的工作思路,先后组织开展了“百日安全会战”、隐患排查月、支护改革、瓦斯治理、质量标准化和“五优”创建、安全生产月、防治冲击地压、防突、应急预案演练、机电运输安全整治等专项活动,及时总结推广了一些矿井的先进经验,促进了安全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2010年河南国有重点煤矿企业发生事故可能性预测 一是企业和单位点多、面广,安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一些煤矿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监管不到位,隐患治理不到位,可能发生瓦斯聚集、地表河流洪水泄入井下、老空水淹井等重特大事故。二是受恶劣天气的影响,随着采深的加大,瓦斯、煤尘、水、火、冲击地压威胁日益严重等自然灾害影响,因防范措施在现场执行过程中落实不到位、监管不严、应急管理工作跟不上,产生地面线路破坏引起的大面积停电、煤与瓦斯突出、底板透水等重特大事故。

三是矿井整合过程中及整合后,短期内难以按大矿标准配足配齐被整合矿井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才,因管理基础薄弱,安全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制度和机制不完善,人员素质低,安全隐患大量存在,时刻都有可能引发的重特大恶性事故。

四是企业干部作风不扎实,职工习惯性“三违”造成机械伤害、顶板冒落、触电等零星事故。

五是由于绝大部分小煤矿在整合期间或整合后的一个时间段处于被停工停产状态,可能引起煤炭短缺、煤价上升,诱发国有大矿基建矿井提工期、赶进度,生产矿井提产量而超能力生产,客观上降低安全施工、安全生产保障能力而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三、对河南省国有重点煤矿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的思考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就是要坚持安全发展理念,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促使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继续下降,实现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具体实践就是要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深化“三项行动”和“三项建设”,方法就是要以预防为主、加强监管、落实责任。

(一)突出预防为主,着力做好事故防范,需要在安全文化理念上不断提高

1.全面提升和牢固树立零死亡理念。去年89%的矿井实现了零死亡,说明绝大多数矿井经过努力,可以做到不伤亡。坚定“一切隐患都可防治,一切事故都可避免”的观念,扭转“干煤矿不可能不死人”的观念,让煤矿必须和应该实现零死亡的安全理念深入人心。

2.完善事故防范制度。开展隐患排查治理,用安全系统工程理论指导安全检查工作。规范安全检查的程序和内容,实现由随意检查向规范检查、由现场检查向系统检查、由具体隐患检查向过程管理检查转变。实现“从上向下查隐患,从下向上查责任”。

要健全危险源辨识体系,执行隐患“零报告”制度,实现班前、班中、班后全过程的安全监控,做到超前防范,减少和避免危险源给安全生产带来危害,提高企业本质安全管理水平;矿井全面排查,要有“体检”表。并向集团公司报告当天排查重大隐患情况;集团公司有关业务部室分专业系统编制安全检查表,规范检查内容。建立隐患挂牌督办,限期整改,及隐患整改评价制度。

要按照责任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切实建立好横分层次竖分系统的网络化隐患治理结构,依据安全检查表对矿井、采区、工作面进行全面排查和评价,进一步完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堵塞安全管理漏洞。分级进行实施隐患闭合整改。对排查出的各类隐患要按“五定”(定标准、定时间、定人员、定措施、定责任)原则进行挂牌督办,限期抓好整改,对存在重大隐患危及安全生产的工作地点必须实施停产整顿,未经验收不得擅自恢复生产。在淘汰落后及安全性能低的生产技术、工艺,提升装备的保障能力方面;宏观上要年年有计划,逐年有规划。

3.加强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建设。要完善质量标准化管理体系,规范矿井质量标准,强化工程质量、工作质量、设备质量和管理质量的控制与考核,实现矿矿按规划达标。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一是要强化“抓系统、系统抓”,实现系统管理专业化,各专业都必须按照规划达到质量标准化等级。二是要坚持班组每班、区队每旬、矿井每月、成员单位每季度质量标准化检查验收制度。严格安全许可制度,严把技改和新建项目安全准入关。严格执行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现场安全管理制度。构建矿井自主、系统自控,区队自治,班组自理,员工自律安全管理体系,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建立完善各级各类危险源、事故隐患动态监控及预警预报体系。要加大粉尘、有毒有害气体、高温等职业危害治理,改善生产作业环境和条件。

4.推进煤矿瓦斯防治和整顿关闭。落实瓦斯抽采利用的各项政策和技术措施,强化以先抽后采为重点的瓦斯治理工作。积极推进小煤矿资源整合、改造重组和关闭,支持大型煤炭企业通过收购、兼并、控股等多种方式整合小煤矿,建立完善小煤矿正常退出机制。强化服务监管职能,进一步规范资源整合矿井安全管理工作整合矿井要做为各集团公司安全工作安全管理的重点。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对资源整合矿井的重点监控。要将资源整合矿井纳入统一管理体系,与本部大型骨干矿井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考核,统一奖惩,做到真整合、真投入、真管理。一是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向整合矿井输入国有大矿管理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规范各个岗位工作标准,推行岗位描述和手指口述,规范管理行为和职工作业行为。二是要重点督促矿井健全安全管理机构、配齐安全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完善并落实好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三是要加大整合矿井安全投入力度,更新改造现有生产系统、生产设施和装备,完善巷道布置、通风设施、供电排水、提升运输、监测监控等大系统,使各个系统满足安全生产需要。四是加强职工队伍培训工作,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依法对资源整合矿井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培训,持证上岗,组织资源整合矿井到国有大矿学习培训,全面提高职工素质。五是整合矿井基础差、底子薄,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紧迫感,强化安全管理,列出进度时间表,在最短时间内缩小与本部矿井差距,逐步向本部矿井标准赶齐,不断提升整合矿井的安全管理水平。六是加强对各公司安全考核工作。狠抓各分公司对集团公司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重点隐患治理落实情况等,全面推动分公司安全监管水平的提高,确保整合矿井安全健康发展。

(二)突出落实责任,不断加大安全问责力度

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确保安全投入、管理、装备、培训等措施落实到位。加大安全生产挂钩比重。依法设立安全管理机构并配齐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整改不到位的,要依法对企业及其负责人给予处罚。扭转“干煤矿不可能不死人”的传统观念。对所有矿井不能下达死亡指标。凡发生死亡事故,分管矿领导就地免职,主要领导降职,坚决让不履行安全职责的干部“丢面子、丢票子、丢帽子。”加强以班组建设为重点的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抓示范,推先进,深化“白国周班组管理法”的学习,注重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总结、学习和推广应用。完善企业绩效工资制度,加大安全权重。实现班组自理、员工自律。

(三)加强教育和培养,不断提高人员安全素质

继续开展安全培训教育。强化企业培训的基础作用。继续抓好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农民工的培训,新进人员岗前培训工作,注重培训的实用和实效性,开展好多层次的安全生产岗位资格和安全技能培训。特别是要有针对性地对整合矿井开展全员培训,2010年要做到将所有矿井、特别是整合矿井的员工轮训一遍。二是要抓好培训计划和责任落实。要抓好对矿处级管理干部的培训,进一步增强矿处级领导干部的安全知识和管理才能;各矿井要抓好对区队长和班组长的培训,进一步增强区队长和班组长事故预防、职业危害的辩识、控制和应急处理能力;要按照各自岗位职责要求,加强对安全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现场管理和实际操作培训,进一步提高其安全管理和岗位操作技能。必须保证所有职工全部达到持证上岗。对集团公司和各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区队长、班组长、防突员、通风调度员、防治水信息员、安全生产网络信息管理员等专门制订培训计划,按照干什么、学什么、会什么的原则,进行专门培训,适应安全生产工作需要要一步到位,绝不能“驾校学车,路上练车”。严格落实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持证上岗制度,坚决杜绝顶岗、替岗。强化就业准入制度,保持队伍的稳定性。加强安全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提升各类人才的安全素质和水平。

(四)加强安全基础工作,不断提高安全保障水平

1.加大安全投入。坚持“科技兴安”战略,抓紧做好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将支护改革、采掘机械化、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劳动环境、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为重点继续抓好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制度的落实。本着“多上设备少上人”的原则,积极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及时淘汰危及安全的工艺、设备。大力推广综采、综掘、岩巷作业线以及变电所等机房硐室无人值守、皮带集中控制、监测监控等方面适用的智能化、自动化、数控技术与装备,提高安全装备水平,增强矿井防御灾害的能力。大力实施安全技术改造,加快推进关键技术研发,集成转化推广一批先进适用可靠的安全生产技术和装备,支持安全生产重大信息化项目,提高安全生产信息化水平。把安全科技进步纳入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重要内容,做到安全技术与建设项目“三同时”。

2.加快科技示范工程建设,在煤矿瓦斯灾害综合防治方面建设一批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项目。必须将瓦斯区域治理工程与采掘部署、工程接替等统一安排,确保抽、掘、采平衡。在突出煤层采掘前实施区域防突措施,坚决做到“不掘突出头,不采突出面”。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采、掘工作面,严格落实《防突规定》。

3.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开展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的建设活动。积极推广先进的安全管理模式和方法,鼓励企业开展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逐步提升安全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各类生产经营企业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行业规程标准,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坚决遏制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要制定完善小型煤矿等中小企业机械化、积极推进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4.着重抓好基建矿井的安全施工工作。严格落实基建矿井的建设单位负安全监管总体责任和施工单位负安全施工主体责任的规定,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都要设立安全监管机构,配齐监管人员,健全安全责任制度,双方协调齐抓共管,坚决杜绝抢工期、赶进度、边建设边生产、重进度轻安全、重生产轻技改行为,防止因工程不到位、系统不完善、设施不完善、设备不配齐、监管不到位、措施不落实而发生事故。

5.做好应急救援工作,加强加快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进一步挖潜矿山抢险救援力量发挥作用。矿矿都要建立辅助救护队,实现关口前移,建立救护队井下跟班制度,把灾变消灭在苗头状态。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研究推广煤矿井下救生舱等避险设施及技术。防止因撤离不及时或救援不适当造成事故扩大。

6.突出预防为主、确保措施落实到位,加强监管和落实责任。抓好重点场所、要害部位、关键环节,以及重点时段春节、全国“两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汛期等,全面推进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着力抓好“安全发展、预防为主”为主题的“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万里行”等各项宣传活动,举办“安康杯”竞赛等安全宣教活动,推行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和安全文化建设示范工程。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普及安全知识。要将安全宣传工作日常化,开展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知识进企业、进学校、进乡村、进家庭活动,进一步营造加强安全生产的社会舆论环境。积极推进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和工伤保险制度。大力推进建设安全诚信企业。

第二篇:调查研究2010年第八期——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发展思考

SAWS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WORK SAFETY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调查研究

第8期(总220期)2010年5月14日

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发展思考

河南煤矿安监局 许胜铭

按:河南是全国重点产煤省份,辖国有重点煤矿170处。2009年全省国有煤矿百万吨死亡率0.15,同比下降91.9%,创出历史最好水平。但国有重点煤矿点多面广,安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同时在短期内对邻近小煤矿的兼并重组也给安全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本文作者结合河南省国有煤矿安全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影响和制约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国有煤矿 安全发展 思考

河南是全国重点产煤省份,有河南煤化、中平能化、郑煤集团、义煤集团4个省属煤炭企业,辖国有重点煤矿170处。2009年河南省国有重点煤矿企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积极部署 “三项行动”、“三项建设”,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全面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全年国有重点煤矿产量1.29亿吨,占全省煤炭总产量的65.8%,同比上升4.2%;发生生产安全事故20起、死亡19人,同比减少8起、90人,分别下降28.6%和82.6%;百万吨死亡率0.15(全省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为0.76),同比下降91.9%,创出历史最好水平。但国有重点煤矿点多面广,安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安全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同时短时间内兼并重组相邻相近大批小煤矿也对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工作带来严峻挑战。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的通知》(国办发[2010]15号)(以下简称《通知》),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现结合河南国有重点煤矿的发展现状,浅谈对促进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发展的思考。

一、国有重点煤矿在安全发展中的主要做法

(一)用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理念引领煤矿安全发展。各集团公司坚持安全发展新理念,把“干煤矿不可能不死人”的传统观念从大家的头脑中清理出去;树立了正确的业绩观:出产量、出效益是业绩,不发生事故更是业绩;弘扬安全文化,使正确的安全价值观深植于广大员工心中,为安全工作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如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提出了“从零开始,向零奋斗”的安全零理念,提出“设备状态零缺陷、生产组织零违章、系统运行零隐患、操作过程零失误、安全工作零起点、执行制度零距离、安全生产零事故”的奋斗目标,国有大矿与资源整合矿井实现安全理念、管理机制和考核体系“三统一”。

(二)强化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各集团公司领导、机关部室包厂矿,厂矿领导包区队,区队包班组,班组包员工,责任到人。如中平能化集团将集团公司机关副处级以上领导分为35个安全督导组,包厂矿、包目标、包任务、包责任,将安全考核与企业绩效考核挂钩、与主要负责人政绩挂钩,确保各级安全责任落实到位。

(三)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省国有重点煤矿企业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治理行动,坚持隐患排查重在“排”,隐患整改重在“改”,运用科学的安全评价体系,强化考核监督,加大对隐患排查、治理、监控的力度。郑煤集团实施“隐患闭环管理法”,每周召开一次安全隐患重点监控协调会,每月开展瓦斯、水害、顶板“三项评价”和机电设备可靠性评定,根据“三评价一评定”结果辨识重大安全隐患,对重大安全隐患登记建档,按照“五定原则”整改隐患,重点监控,形成了预先评价—信息采集验证—辨识重大隐患—过程重点监控—最终消除隐患的闭环管理系统。中平能化集团坚持治大隐患、防大事故,开展瓦斯区域治理战役,对具备保护层开采的10对矿井实施保护层开采,对不

具备开采保护层的矿井实施高抽巷或者低抽巷工程,对双翼开采的煤与瓦斯突出采区在两翼各设臵一条专用回风巷,实现了“不掘突出头,不采突出面”。开展“消灭”炮采工艺战役,提高采掘机械化水平,适合综采的矿井坚持上综采设备,不具备上综采的矿井,采用配备悬移或滑移支架,全公司各矿井消灭了炮采工艺,杜绝了采面顶板事故。实施底板灰岩水区域治理工程,安排区域治理工程项目44项,完成泄水巷工程量3436m,完成井上下水文钻探工程量28544m,灰岩水总疏放量达到了1912 m/h,区域最大水位降低值66m,区域防治水效果明显。

(四)加强煤矿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各国有重点煤矿企业从安全投入、人员培训、队伍建设、技术进步、装备更新和改善作业条件等方面,着重加强煤矿安全保障能力建设。河南煤化集团本着“多上设备少上人”的原则,管辖的永煤公司四对矿井综采综掘机械化100%,连续多年来实现了安全生产无死亡事故。义煤集团公司强力推行大断面支护,结合各矿井实际,要求中部矿井巷道断面不低于24 m,东西部矿井巷道断面不低于18 m和14 m,彻底解决了巷道压力大、影响行人、运输困难等一系列难题;坚持以人为本,提出了“只让职工走上下巷”的人性化理念,共安装人车33套、猴车13套,全公司14条大巷和32条斜巷全部实现了机械化运送人员。

(五)强化基层基础管理工作。各国有重点煤矿企业把强化“双基”建设,作为煤矿企业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安全

3发展的重要抓手,全面提高矿井本质安全水平。大力学习推行中平能化集团“白国周班组管理法”,落实班组长现场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增强班组的自我管控能力,杜绝习惯性违章指挥现象,加强安全生产的前沿阵地,筑牢煤矿安全的第一道防线。郑煤集团明确了安全区队建设的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明确区队干部的安全管理职责和工作标准,健全区队管理制度,规范区队干部的安全管理指挥行为,提高了区队领导班子成员隐患排查、辨识和处理能力,增强了区队业务保安能力。中平能化集团狠抓安全质量标准化和“五优”矿井创建,制定规划,采取措施,严格量化、细化考核标准,形成了浓厚的“达标创优”氛围,普遍推广了岗位描述、手指口述操作法,塑造本质安全人,打造本质安全岗,全面提高了本质安全水平。河南煤化集团把工资分配机制引入安全管理,把煤炭企业工资总额的30%作为安全结构工资进行浮动,实施安全结构工资正向激励机制。

(六)扎实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各集团公司普遍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强力推行“岗位描述”、“手指口述”,规范管理行为和职工作业行为,培养员工良好的行为规范,形成严格按章作业和按标准施工的良好习惯。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家庭话安全”、“安康杯”竞赛、“安全访谈”、安全文艺表演等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在矿区上下营造了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为提高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郑煤集团开展技术研讨和知识更新讲座,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以上领导或外聘专家

教授每半年讲课一次,各生产业务部室负责人每月讲课一次,煤矿矿长或总工程师每季度讲课一次,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当前影响和制约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发展的因素

(一)矿井自然灾害日趋严重。主要表现在:一是矿井瓦斯等级不断升级,一些低瓦斯矿井逐渐升级为高瓦斯矿井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二是全省深部开采矿井普遍受承压水威胁,国有大矿资源整合、兼并重组的小煤矿多数水文地质情况不清,受老空(窑)水威胁严重。三是矿压和冲击地压问题严重,有11处国有重点煤矿开采深度超过800米,7处矿井发生过冲击地压。四是煤层自燃严重,绝大多数矿井受自然发火威胁,自然发火期一般为3-5个月,最短为7天。五是地热成为新灾害,有12处煤矿、47个作业地点温度超过26度,职工作业环境恶劣。

(二)部分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发展理念不牢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落实不到位,没有真正把安全生产摆在第一位,没有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安全生产与调整经济结构、安全生产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系,还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思想,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隐患排查治理搞形式、走过场,安全投入不足,重大隐患长期得不到解决,现场管理滑坡,“三违”现象屡禁不止。

(三)资源整合矿井安全基础薄弱。大多数整合矿井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基础差,安全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制度和机制不完善,技术管理人员少,一线从业人员多为农民工,安全隐患多,矿井抗灾能力弱。部分国有煤矿对整合矿井重整合轻管理,资金投入少或者不投入,甚至假整合,只收管理费,安全监管失控,存在违法违规生产行为。

(四)矿井安全保障程度较低。由于资源整合、兼并重组,特别是因小煤矿违法违规生产引发事故多发,全省绝大部分小煤矿处于停工停产状态,可能引起煤炭短缺、煤价上升,诱发国有大矿基建矿井急于盲目扩张上项目,违反建设程序,出现边设计、边报批、边建设、边生产的“四边”工程,甚至未批先建、批小建大,有的建设项目盲目提工期、赶进度;生产矿井超产欲望强烈,“三超”现象严重,致使采掘接替紧张,安全生产系统不合理,安全设施不牢靠,安全管理难度大,安全保障能力差,极易导致重特大事故发生。

(五)矿井安全条件与新标准新规定还存在一定差距。去年,新修订了《煤矿安全规程》,新颁布了《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和《煤矿防治水规定》等规定,但目前部分矿井的安全条件与新标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影响了贯彻落实。如突出矿井区域性“四位一体”防突工程和措施贯彻落实不到位等,还达不到新标准新规定的要求。

三、推动保持国有煤矿实现安全发展的对策措施

1.坚定不移地继续深入开展好“安全生产年”活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安全生产领域的体现就是要始终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促使各类生产安全

事故继续下降,实现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继续深入开展好“安全生产年”活动,对于实现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目标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发展,推进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有重点煤矿应当在这方面率先垂范,在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安全制度的规范落实、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建立考核等各方面起到引领作用。

2.牢固树立生产安全事故零死亡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定不移地牢固树立生产安全事故零理念,树立“隐患可控、事故可防”的预控思想,把“零”理念贯穿于制度执行、系统运行、设备状态、生产组织、人员操作、隐患排查、监督考核等安全管理的全过程,力争实现“矿矿无隐患、人人无违章”的理想目标和“安全无事故”的奋斗目标。去年,我省煤矿89%的矿井实现了零死亡,这充分说明了只要真抓严管,煤矿是完全可以不出事故的,要彻底根除“干煤矿不可能不死人”的落后错误思想,让零死亡的安全理念扎根矿山、深入人心。

3.建立健全党政问责制度。根据《通知》要求,煤矿企业应抓紧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整改评价、企业绩效工资中加大安全生产挂钩比重的分配、职工就业准入、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等新制度新规定,从制度上加强安全管理,做到有章可循。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的规定,煤矿企业党政领导干部实行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党政同责、一并问责制度,集团公司、煤矿、区队党政领导和业务部门负责人要分别包矿、包区队、包班组,把各级安全生产责

任落到实处。严格落实各级领导下井带班跟班制度,四点班、八点班带班矿领导必须与工人同入井、同升井,加大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对矿井安全生产不下达死亡指标,凡发生死亡事故,分管矿领导就地免职,主要领导降职,坚决让不履行安全职责的干部“丢面子、丢票子、丢帽子”,切实加大事故惩处力度。

4.深化煤矿瓦斯防治和整顿关闭攻坚战。在瓦斯治理方面,要紧紧盯住抽、采、掘比例,紧紧盯住区域和工作面两个“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促使企业落实瓦斯治理方针、健全工作体系、落实抽采基本指标和防突规定,不采突出面,不掘突出头。继续做好小煤矿资源整合、兼并重组和整顿关闭工作,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的若干规定》,制定完善配套政策,生产、新建、资源整合等各类煤矿企业必须达到该文件规定的安全生产技术、管理规模、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该规定继续生产的按照非法违法行为处理,依法予以关闭;强力推进小煤矿兼并重组,争取年内基本完成省骨干煤炭企业规划内的兼并重组任务;继续加强对资源整合矿井的安全监管,要将资源整合矿井纳入统一管理体系,与本部大型骨干矿井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考核,统一奖惩,做到真整合、真投入、真管理,严防假整合、假技改、偷生产等违法违规行为。

5.加大安全投入。坚持按需投入,重点突出,主要解决支护改革、采掘机械化、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劳动环境、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等薄弱、关键环节,提足用够安全生产费用。对照新颁

布的《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和《煤矿防治水规定》等新标准,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及时增补瓦斯、防突、水害治理工程和措施,特别是瓦斯和水害区域治理,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坚持科技兴安,本着“多上设备少上人”的原则,积极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大力推广综采、综掘、岩巷作业线以及变电所等机房硐室无人值守、皮带集中控制、监测监控等方面适用的智能化、自动化、数控技术与装备,提高安全装备水平,坚决淘汰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设备、材料、工艺和落后的支护方式,增强矿井防御灾害的能力。

6.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煤矿企业要建立横分层次竖分系统的网络化隐患治理结构,采用安全检查表法,对各类隐患进行量化细化,视危害程度进行评价、分类分级。加大对新隐患排查,强化隐患现场处臵,严格落实“重患必停”;同时加大对老隐患治理督办,按照职责分工,将重大隐患列入监控重点,实施领导包案、挂牌督办、跟踪问效。对重大隐患必须挂牌督办,该淘汰落后的技术工艺、装备必须淘汰,该实施停产整顿必须停产整顿,未经验收不得擅自恢复生产。通过规范安全检查的程序和内容,实现由随意检查向规范检查、由现场检查向系统检查、由具体隐患检查向过程管理检查转变,形成“从上向下查隐患,从下向上查责任”的工作机制。

7.强化煤矿建设项目安全管理。严格落实基建矿井的建设单位负安全监管总体责任和施工单位负安全施工主体责任的规定,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都要设立安全监管机构,配齐监管人员,健全安全责任制度,双方协调齐抓共管,坚决杜绝抢工期、赶进度、边建设边生产、重进度轻安全、重生产轻技改行为,防止因工程不到位、系统不完善、设施不完善、设备不配齐、监管不到位、措施不落实而发生事故。

8.大力推进基层基础建设。一是扎实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活动,开展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的建设活动,建立班组每班、区队每旬、矿井每月、集团公司每季度质量标准化检查验收制度,严格工程质量、工作质量、设备质量和管理质量的控制与考核,塑造本质安全人,打造本质安全岗,努力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二是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大力推进安全诚信企业建设,开展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完善矿井自主、系统自控、区队自治、班组自理、员工自律安全管理体系,进一步推进岗位描述、手指口述操作法,逐步提升安全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三是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煤矿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殊作业人员等“三项岗位人员”的培训,特别是班组长、农民工和新员工岗前培训,切实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岗位操作技能。四是提高应急救援能力,要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健全应急管理制度,加强应急救援演练,防止因撤离不及时或救援不适当造成事故扩大。

本期分送:总局党组成员、煤矿安监局领导,机关各司局,各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计划单列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各直属事业单位

网站查询:www.xiexiebang.com调查研究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政策法规司编

第三篇:对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对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阳泉信和资产管理中心 杨宏伟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继续深化国企改革是现实发展的需要。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国有经济保障国家安全和支撑经济健康发展的作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了很大冲击,受国际市场影响,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在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出台一系列措施后,我国经济发展已经企稳回升。但面对国内外诸多不确定因素,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还不稳固。因此,在世界新一轮的经济结构调整中,增强企业竞争力至关重要。国有企业竞争力的增强,则代表着我国对经济发展“控制力”的增强,抵御风险能力的增强。另一方面,要充分挖掘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巨大发展潜力。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经济进行适度有进有退的调整,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时代需要的。国有企业尽快从竞争性领域退出,有利于调动民间投资,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做大总量,增强国力。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新课题

国企改革经历三十多年风雨历程,取得了显著成绩,也积累了很多经验和教训,让我们坚定了改革的信心,明确了改革方向和目标。但在改革进程中,仍会不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影响和羁绊着经济发展,需要我们予以解决。

--------------------------精品

文档-------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1、对国有企业改革认识不到位。国有企业改革是一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举措,不是哪个企业、个人的事。在国有企业有进有退的战略性调整过程中,特别是在以退为主、推进市场化的进程中,应正确认识国企改革。由于参与企业改革的主体不一,各参与者的目标取向差别非常大,政府主管部门、原企业经理层、原企业职工以及参与企业改制的民营资本拥有者,思想认识和价值取向难以统一,容易出现部分政府官员、企业经理不愿意放弃眼前既得利益,民营资本巧取豪夺国有资产,企业职工消极参与的诸多情况,加大改革难度。

2、国企改革配套政策不到位。国企改革归根结底是经济体制改革,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只是当前国企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劳动制度、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一系列改革也必须一起改革。配套改革相对滞缓,必然会影响到产权制度改革的效率和质量。多年来,中央企业因经济基础好,支付改制成本能力强,比较容易开展相关方面的工作。但大多数地方所属国有企业改革都较难,尽管在产权制度改革中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或多或少都会因相关配套政策的不完善、不到位,引发和留有诸多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隐患问题。

3、改制企业内部改革不到位。1992年,我国确立了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体制转换过程中,国有企业改革逐步从经营权向所有权改革过渡,产权制度改革成为21世纪初国企改革的核心。但从实际情况看,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较深,改制后的企业没有相应地建立起以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的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仍然存在股权结构不合理、国家股所有者缺位、高层人员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健全、监事会形同虚设等问题,直接影响企业发展战略、组织架构、管理模式、企业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影响着企业竞争力的加强和提升。

--------------------------精品

文档-------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新时期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几点建议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国有企业改革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当前,在加快推动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改制过程中,更要注重综合性的配套改革。针对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为改制企业带来的新特点,将国企改革继续推向深入。

1、国企改革必须以实现持续发展为目的。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出台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主要内容之一就是通过企业重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重组主体包括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改制企业、民营企业等。这也是企业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迅速提高实力的战略性选择。而多年国企改革重要经验之一,就是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坚持市场化运作方式,政府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使企业成为改革的主体和主角。当前整个世界经济都在积极进行结构调整,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全球化的视角去思考、谋划和实施新时期的国企改革,在“走出去、引进来”的过程中,让那些真正能够有利于产业和企业持续发展的战略合作伙伴进入,企业既不能自恋、也不能自卑,要有长远目光,选择战略性的合作伙伴。

2、国企主体地位要与政府宏观调控实现有机结合。近几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直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但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许多地方不相适宜。因些,要继续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理顺和调整政府、市场与企业的关系。实践证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企改革不可能单纯靠企业自身来完成,原有体制下形成的诸多问题还需要政府的有力指导和调控,特别是政府所设计的体制框架与政策环境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力很大。政府应做好提供政策法制框架,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企业实现自主决策、自主经营、自担风险;中介组织则按照专业化分工,实行市场化运作,为社会提供信息、沟通、自律、--------------------------精品

文档-------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公证等服务。各司其职,相互协调,形成合力,真正提高经济自主发展的能力。

3、国企改革要充分考虑到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从单个企业来讲,国企改革只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但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来讲,一个国有企业的改革还要涉及到整个产业和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原有国企的生产力布局是大而全、小而全,人为割裂了产业的专业化分工,造成低速低效增长,竞争力持续下降。新时期的国企改革必须把区域和产业结构调整统筹考虑进来,充分发挥改制后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比如,可以通过设立产业投资公司来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由产业投资公司主导可以保证以市场化方式运作,另一方面也可以站在整个区域产业发展的高度,谋划国企改革,通过改革最大程度地带动和提高区域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产业组织结构的优化升级。

4、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工作。“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切实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是多年来企业改革的主旋律,未来仍是值得继续关注和努力的新课题。在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企业改制进程中,现代企业所应具有的法人治理结构框架基本搭建起来,但在具体的操作和实施过程中,还不完善。必须按照《公司法》和国家对国企改革改制的一系列指导性意见,科学划分企业内部各组织部门的职能及其相互关系,并建立明确的制度性保障机制,认真贯彻执行,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法人治理结构,增强国企改革效果。

--------------------------精品

文档-------

第四篇:对国有企业改革的调研思考

国有企业改革是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提高企业发展活力和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改革。**市自1998年就拉开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序幕,目前已处于攻坚阶段,如何审时度势,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近期我们深入有关县(市、区)和企业进行了现场调查、座谈,并搜集有关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最后完

成了本篇报告,供领导参考。

一、我市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历程

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正式提出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解决深层次矛盾、着力进行企业制度创新的问题,以此为指导,我市开始着手大规模的企业改革,到目前为止,经历了公司制改造、优化重组调整和投资主体多元化三个阶段。

(一)公司制改造阶段

为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在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1998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试行意见》(聊发〔1998〕13号),从指导思想、改革形式、配套政策、工作程序、组织领导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规范,拉开了我市国有企业大规模改革的序幕,推进了全市国有企业改革的热潮。据统计,历经两年多的时间,全市有80%的企业参与了这一轮企业改革,东阿阿胶、鲁西化工、中通客车三户企业先后上市,一大批中小企业退出了国有序列,转换了企业机制,涌现了茌平金号、东阿水泥等先进改制企业。

(二)优化重组调整阶段

2000年,我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成立后,先是对东胶、昌润、鲁化三个国有独资公司相继实施了授权经营,规范为市级国有资产营运机构,采取划转、重组等方式将部分国有资产充实三个营运机构,建立了“三个层次”的监管运营体系。随后,对规模稍小、辐射力较强的供水、物资、医药、旅游等四类资产,再度进行功能分析和布局定位,并按照打破部门界限、实现优化重组的原则,采取人、财、物大力度改革的措施,组建了水务集团、新开集团、医药集团和水城集团,使市直企业户数的60%,市直近70%的国有资产纳入三个层次国有资产监管运营体系,将分散的国有资产攥成了几个拳头,增强了国有资产的吸纳力和控制力。

(三)投资主体多元化阶段

十六大以后,随着国家、省、市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市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投资主体多元化阶段。一方面,通过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努力实现重点国有企业的投资主体多元化。将东胶集团的资产与香港华润合作,成功引进外资3.1亿元。鲁化股份公司通过股权分置改革后,已进行了两次融资,引入资金11亿元,促进了鲁化工业园的发展。将市城市信用社整体转让给华夏银行,同时华夏银行投资5000万元设立了华夏银行**支行,为我市成功引入了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水务集团与实力较强的海南润达公司签定了合作协议,引入资金5500万元。另一方面,按照市场法则,加快中小企业和劣势国有资产退出步伐。临清棉纺厂、**棉纺厂、东阿泉啤酒、昌润纺机等企业的资产重组,既盘活了老企业的呆滞资产,妥善安置了企业职工,保持了社会稳定,又培植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了就业和地方财政收入。

二、我市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及特点

(一)我市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

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国有企业分化为以下三类:一批重点国有企业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成为了我市经济发展的龙头;大部分中小企业退出了国有序列,转换了经营机制,成为了市场经济的主体;有一部分企业,由于人员多、包袱重等原因,难以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现仍维持国有企业的运行体制。

根据全市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的数据,截至2006年底,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38户,市直企业74户,各县(市、区)64户。由政府及部门直接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102户,国有企业集团出资企业36户。

全市138户企业资产总额280.06亿元,所有者权益97.84亿元,国有资产总额90.6亿元(包括江北水城集团所属东昌湖评估价值33.26亿元)。

在全市138户企业中,已完成公司制改造的企业62户,占全市企业总数的45%。其中:有限责任公司55户,股份有限公司3户,直属事业单位4户。还有76户非公司制企业,大部分为商贸流通领域的中小企业,国家资本合计仅为5.82亿元,每户平均不到800万元。

(二)我市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特点

在推进我市国有企业重组调整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得到大力推行,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进一步充实壮大。为尽快培植和壮大我市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企业,我市集中力量推动国有资本向重点国有企业集中,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将莘县绿原蛋白厂、临清华威药业公司整体划转给东阿阿胶,由东阿阿胶凭借企

业优势,进行大力度的综合开发和投资扩建,促进了两个企业的快速发展,壮大了东阿阿胶的规模和实力。将新开集团国有资产整体划转给江北水城集团,由江北水城集团依法行使出资人权利,使江北水城集团的资产规模得到迅速扩大,资本运作能力明显增强。为适应企业改革的需要,将东胶集团、双力股份公司、鑫亚股份公司和中通客车公司等国有企业对外招商引资及改革

改制中分离出的悬空国有股权进行依法划转,组建了**市昊升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并规范为国有资产营运机构,由其对上述企业依法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同时,不断优化市级营运机构的投资结构,增强其持续发展能力。昌润投资公司出资1亿元参股茌平信发集团40万吨氧化铝和2×15.5mw机组项目,发展前景非常广阔。鲁西化工经过劣质资产的剥离,资产质量进一步优化,经营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赢利能力进一步增强,连续4年化肥产销量全国第一。经过近几年的改革和发展,市属国有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资产质量明显提高。

2.混合所有制经济得到大力发展,重点国有企业的投资主体多元化进一步实现。在集中力量培植壮大重点企业的同时,对重点企业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努力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切实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为充分挖掘东胶集团优质资产的潜能,进一步促进企业跨跃式发展,2004年12月10日正式组建了由香港华润集团控股、市政府以东胶集团资产参股的华润东阿阿胶有限公司,成功引进外资3.1亿元,为东阿阿胶进入国际市场打造了良好平台。抓住国家对上市公司推行股权分置改革的有利时机,通过积极争取,将鲁化股份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列入国家试点单位,并顺利完成了改革的相关工作,使鲁化股份公司成为全省第一家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随后,2006年定向增发2.35亿股,募集资金6.1亿元,2007年又发行了5亿元的短期融资券,从而增强了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基础。研究制定了中通股份公司的股改方案,为下一步再融资奠定了基础。为规避地方金融风险,促进市城市信用社的快速健康发展,经过几年艰苦谈判,于2003年11月将市城市信用社整体转让给华夏银行,同时华夏银行投资5000万元设立了华夏银行**支行,为我市成功引入了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水务集团与实力较强的海南润达公司签定了合作协议,引入资金5500万元。2004年,水务集团与润达公司的关联企业香港创源国际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就城市供水、管道安装、房地产、供给水设计等四个项目进行合资,再引入外资近2000万港元,促进了水务集团的快速发展。

3.中小企业和劣势国有资产退出步伐加快进行。几年来,我们对中小企业坚持放开搞活,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改革改组,涌现出一批通过改制焕发活力、快速发展的中小企业群体。同时,对长期经营亏损、扭亏无望、严重资不抵债的企业,按照退而有利的原则,分类指导、区别对待,实现了国有资产的有序退出。一是对临清棉纺厂、**棉纺厂等历史包袱沉重、冗员较多、资产质量差、启动生产经营无望老国有企业,引进资金、管理和技术对其进行资产重组。先后将临棉、聊棉的国有产权有偿转让给香港华润纺织品有限公司。香港华润受让两个企业的国有产权后,投资上亿元先后在临清、**两地注册成立新企业,并在开发区建设了华润工业园。引进华润集团收购了位于开发区的啤酒资产,并对其在建项目资产进行了修整完善,重新启动啤酒生产。通过资产重组,既盘活了老企业的呆滞资产,妥善安置了企业职工,保持了社会稳定,又培植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了就业和地方财政收入。为进一步培植壮大昌润投资公司的规模和实力,引进国内著名民营企业——浙江日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其进行合资合作。合资公司正式运作后,浙江日发投资5000万元用于扩大纺机生产,经济效益相当可观,将成为我市机械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对东昌农机集团、双力集团、**手表厂等尽管经营困难、但部分产品较好的国有企业,通过破产重组,组建新企业,实现企业的再生。三是对扭亏无望、再生困难的劣势企业,依法实施破产,完全退出市场。

三、我市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浅析

(一)我市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及问题

目前,我市这一批国有企业,规模不等、体制多样、情况复杂,改革的进度差别更大,需要及早进行深化改革,彻底转换经营机制。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有:

1.管理体制不顺畅。十七大提出“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规范行政行为”,但我市政企不分、政资不分,国有资产出资人缺位的问题仍较为突出,与建立符合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要求相比,尚有一定差距。具体表现在:市国资委代表市政府履行出资人企业的名单目前没有公布,已落后于全省其他地市。目前仍有32户国有企业,净资产约2亿元,分布在市直商、贸、农、林、水、建筑、广电、房地产、投资及服务等行业,分别由各行政部门管理。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行政事业单位及其委托企业利用政府基金或财政性资金(包括实物)直接进行投资所形成的经营性国有资本,也由行政部门管理。由于管理体制的不顺畅,制约了国有企业改革。

2.政策不统一。2004年我市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市属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聊政发〔2004〕96号)已与**市当前国有企业发展情况不相适应。另外,我市企业改革中遇到问题,采取的是“一厂一策”、“一事一议”的办法,由政府研究,但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有的部门往往站在局部角度和个体立场考虑问题,时刻保护自己的切身利益不受损害,使政府研究多次也难以决策。还有一些共性问题,如职工安置、土地处置等,由于企业情况不一样,政府在决策时可能有差别,容易造成企业相互攀比,使改革成本越来越高。

3.企业改革不彻底。一些企业“重改制、轻建制”的现象还存在,我市个别企业“新三会”及法人治理结构形同虚设,经营机制没有真正转换;还有的企业改革不彻底,企业资产不明晰,改革措施未落实到位,一些问题没有一揽子综合考虑解决,只是进行了部分改革,剥离了企业好的资产,运行几年后,又出现了新问题。

4.市场机制不健全。国企改革牵动面广,需要与人事制度改革、社会保障改革等配套改革联动进行,但由于我市其他配套改革跟不上,国企改革难以向纵深推进。

(二)成因浅析

分析我市国企改革的实际,出现以上矛盾和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陈旧的思想观念仍然桎梏着我市国企改革的深入。受小农意识、计划经济思想等陈旧的思想观念影响,我市有的国有企业经营者不愿改革,怕担风险,职工不愿退出国有身份,怕改革下岗。企业形势好时不思改革,企业困难时又不敢改革,致使一些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出现困难,难以为继。

二是我市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运转存在问题。我市已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和进行了公司制改造的企业,虽然都按公司法成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但大多数股东会、监事会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董事会操纵的事情时有发生,软约束问题仍然突出。

三是改革成本不足。有些企业改革成本难以支付,人员难以安置,净资产和可变现的资产较少,满足不了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的费用,造成改革无法操作、无法深入。

上述因素是制约我市国企改革的主要障碍,是深化我市国企改革必须率先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所以,必须克难攻坚,下大气力加以解决。

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一)充分认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性

我市国有企业改革已进入关键时期,不改不行,非改不可,不改国有企业没有出路,改革越早越好,越彻底越好。这是由我市国有企业的现状决定的,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发展区域经济的必经之路。首先,从我市还没有改革的企业现状看,主要是一些小型企业,大多数人员多,债务多,包袱重,运转难,半停半开的多;部分企业产权不明晰,责权不明确,机制不活,人才难留,竞争力不强,发展空间小;有的企业政府投入多,但企业对财政贡献少,这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极不相适应。其次,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国家产业政策逐步与国际接轨,保护企业的措施将逐步取消,国有企业改革越往后拖,困难越多,难度越大,能享受的优惠政策越少。如新《破产法》最明显的标志就是要优先保护债权人利益,企业政策性破产将不再存在,国有企业破产难度更大,门坎更高,要求更严。第三,国有企业改革越滞后,改革成本越大,政府付出越多。企业不改革,一方面政府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维持现状,领导要花大量的精力做职工工作,做稳定工作。第四,国企改革改革越滞后,企业资产闲置更久,浪费更大,流失更多,会失去招商引资的机遇,失去优势资源的作用,失去企业重组、重新发展的机会。

因此,加快我市国有企业改革,有利于企业职工得到更妥善的安置;有利于节约改革成本,减少政府投入;有利于招商引资,优化企业资源配置,焕发企业新的活力,提高企业市场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政府集中精力抓区域经济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切实落实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进一步做好我市国有资产监管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基础工作

党的十六大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作出重大部署,实行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的现代出资人制度。按照这个要求,要切实落实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依法维护国有资产出资人的权益,指导国有企业改革和重组,对所出资企业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进行监督管理,推动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一是开展全方位的清产核资。摸清分布在**市直各部门和机构的市级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家底,为下一步加强监管和国有企业改革打好基础。二是明确监管范围。在清产核资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本着既符合**实际、又有利于监管的原则,尽快公布第一批出资人企业名单。三是理顺工作关系。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根据确定的职责和监管范围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的原则做好有关工作的衔接过渡。四是在清产核资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本着有利于搞好我市国有企业和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原则,着力抓好**市级国有资产优化重组方案和国有企业改革意见的论证,使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改革有方向,思路有依据,措施有落实。

(三)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进一步优化**市级国有经济结构

按照中央、省关于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方针政策,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研究拟定**市市级国有经济布局调整指导意见,提出总体思路及工作措施。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和重组力度,促进国有资产在流动重组中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发展壮大。一是采取购并、划转、整合等形式,筛选优势资产和优势企业充实市级国资运营机构,进一步壮大其资产规模和实力。二是按照有利于促进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和国有经济实力提高的原则,以优势企业和优势资产为载体,以重点项目为依托,以合资合作和规范上市为主要形式,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重点做好鲁化集团、中通集团、鑫亚公司三户企业的改革改制工作。三是对竞争性领域的中小企业放开搞活,通过重组、联合、兼并、租赁、股份合作、出售等多种形式进行改制,促其获得新生。四是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通过依法破产建立国有资产的退出通道,并配合有关部门积极组织好破产企业的资产重组、生产启动和职工安置工作。

(四)健全和完善国有资产监督机制,确保我市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

认真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充实调整企业重大事项报告内容,加强对企业重大事项的管理,搞好对国有资产运营情况的跟踪监督,切实掌握**市属重点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和完善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企业国有资产指标评价体系,及时掌握企业资产财务状况,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依据上级有关政策,规范产权交易行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决算制度,落实国有资产收益收缴管理办法,制定具体实施意见,做好国有资产收益收缴和管理工作。完善企业经营管理风险预警制度,防范和减少国有资产经营风险和损失。进一步完善外派监事会和财务总监制度,确保做到对企业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按照有关法规的规定,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严格进行审计、任期审计、离任审计和重大事项专项审计。健全我市国有企业外部监督和内部民主监督制度。

(五)规范和完善企业负责人管理,确保我市国有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按照《公司法》、《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进一步理顺企业负责人管理范围和程序。进一步完善对企业负责人的考核奖惩制度,修订和完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办法,确保考核结果的全面性、科学性、准确性。探索建立我市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库和市场化选聘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机制。加强对企业负责人的监督,建立企业负责人定期考核制度、谈话制度等。

(六)以多种形式推进中小企业改革

“抓大放小”是中央总结我国国有企业20年来改革和发展的实践而提出的一条重要的、有针对性的、可行性的方针。所谓“大”,是指企业规模大、实力强,具有优势的产业和产品。中央提出的“抓大”,是从整体搞活搞好国民经济和国有经济这一全局出发,国家集中力量抓好一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中的大企业、大集团,通过扶植大企业、大集团,把一大批中小企业吸引到自己的周围,形成紧密联系,协调配合,有影响力的产业群体。所谓“放小”,就是放开搞活中小企业,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让它们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国家不再进行干预和承担无限责任。我市中小型国有企业改革可采取以下多种方式进行:出售改制一批,鼓励企业内部职工购买企业产权,建立以职工内部持股为主的股份制企业。兼并收购一批,鼓励大型骨干企业或非公有制优势企业对中小企业进行收购兼并。承包租赁一批,对产品有市场但资不抵债、又难以破产的企业,鼓励企业职工,经营者或其他法人承包经营或租赁经营。嫁接改造一批,鼓励境内外法人和自然人持资入股,嫁接改造中小企业。剥离分立一批,对经营严重困难的企业,将企业部分有效资产从母体中剥离,组建新的法人实体。“零”资产转让一批,对没有净资产或净资产为负数的企业,在受让方合力承担债权债务的基础上,实行“零”资产转让。摘帽换牌一批,对国家和集体没有“戴红帽子”的企业,在明确权力和义务的基础上,还其民企的本来面目。破产退出一批,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扭亏无望或倒闭企业,依法实行破产。

(七)坚持依法规范运作

由于国有企业改革涉及到国家、集体、个人等多方利益,是利益格局的重组,稍有不慎,就会引发诸多矛盾,造成不稳定因素,甚至违法违规。因此,在我市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既要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又要严格依法规范运作。

1.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把职工群众的利益摆到重要位置,依法依规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要关心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疾苦,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2.要依法依规制定企业改革方案、改革程序,使国有企业改革始终在法律法规的轨道上公开公平地进行。要依法依规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资产处置必须公开透明、公开拍卖、公开招标,防止少数人乘企业改革之危,浑水摸鱼,确保国有资产安全。

3.各司法行政执法机关在执行国家法律时,既要依法依规办事,又要充分维护改革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为**国有企业改革保驾护航。

第五篇:对国有企业管理问题一些思考

关于国有企业管理问题解决途径的思考

笔者在合资企业工作多年后受邀进入一家国企,工作中观察到一些有趣的现象引起我思考。在翻看一些讨论国有企业问题的文章时笔者发现自己发现的这些问题其实很多属于国有企业的通病;由此引起我更深层次的思考:国有企业为什么会有这些问题,如何才能改善甚至解决?

场景一:生产现场烧成车间主任与车间班子一干成员,经常看不见人影,经询问回答在宿舍平时养精蓄锐,等“倒窑”(窑车上产品在窑内翻倒,为一种生产事故)等紧急情况发生时大家都往上冲

场景二:下午都上班两个小时了,宿舍里还有大量管理人员呼呼大睡。

场景三:笔者在现场巡查时发现工人未按标准控制产品硬度,而此参数直接影响产品质量,遂将车间主任叫来。车间主任大怒:你怎么不按要求操作,你记住,我还会来检查的,我检查十次,要是有五次没按要求操作,我要扣你绩效。笔者:„„„„。事后笔者得知此车间主任居然还是一位博士后

事实上,这个公司令笔者感到惊奇的远不止这些,随着对该公司了解愈加深入,笔者发现该公司存在大量管理问题,比如公司管理层能力低下,欠缺对现代企业制度的最基本了解,只知讲大话,空话,造成对管理中暴露的问题熟视无睹;公司组织结构设计混乱,部门职责交叉、重叠,如质量部经理兼职生产部下属车间主任,总经理助理兼职生产部下属车间主任,搞不清生产车间主任的直接上级是生产部长还是总经理;生产控制与质量控制两条线,政出多头,生产车间经常同时接到生产部和质量部两个不同的指令,也不知道该听谁的;财务管理混乱,经常发生没钱买备件却有钱报销领导们的各种费用;用人制度混乱,刚毕业的博士、硕士仅仅因为学历高就直接担任部门经理、副经理等公司中层职位,结果造成每天早上生产部经理集中直接给工人安排工作的奇特景观;设备的实际生产能力与设计宣称的相去甚远,整条生产线各局部生产能力严重不匹配,很多项目没有彻底完工也没人追究责任等等。

怎么解决?有人给国有企业开出了处方,聘用高素质人才,完善企业管理制度,改进企业激励机制,引入现代化的人资管理„„可为什么国有企业会出现这些问题,它是不是国有企业所特有的,是不是有逻辑上的必然性?假如是,原因是什么?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有人说这是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的原因,可实际上,国外那些大公司所有者和经营者也大多是分离的,那些大股东并不直接经营企业。有人说资本主义国家经过几百年的进化,逐步形成了现代化的企业制度,我们只要引进这些企业制度就可以解决当前问题,其实英美发达国家也有国有企业,而这些企业同样有着经营成本高、效率低、亏损严重的问题,而它们是离现代企业制度最近的(与我国的国有企业比)。这样看来,国有企业的头痛病绝不是吃止疼药就能解决的,它的病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深入分析后笔者发现,国有企业没有老板。我们知道,最为关心企业经营的好坏,企业是否盈利的人理论上是老板,而不是其他人,然而我国的国有企业并不存在真正的老板。国有企业的老板是全民,可全民怎么来对企业来施加的他的意志和影响呢?全民是通过他的委托人----政府来对企业行使老板的权力,政府在这里成了高级经理人,那么政府又委托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如国资委)来管理全民资产,然后再到各级党委、企业负责人,层层委托。所以我们看到国有企业虽然在组织设置上有董事会、董事长、董事、独立董事、总经理等等,但实际上他们对于企业的意义与西方的股份公司是有本质区别的,不管董事长也好,董事也好,其实都是职业经理(并且还有很大可能是不职业的职业经理)。这样,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其他代表国家管理国有资产的机构监控国有企业管理者,行驶管理者的权力,但他们自身也是代理人,而非所有者,他们对国有企业的剩余没有要求,所有者收益最大化的决策与代理人收益最大化的决策并不一致,这直接影响监控的努力和效率,易产生监控人偷懒、与

企业管理者合谋侵害委托人的道德风险。有些国有企业的管理者不把主要精力放在经营上,而放在与主管领导拉扯关系上就是这监控失去作用的表现。再者,国有企业代理人实实在在是“经济人”,行动中一定会体现个人或其所代表的某个利益集团的意志,却总假设经济人是以代表全民的意志。这样看,当今国有企业存在的管理问题就很好理解了:企业的经营者没有老板在身后督促与监督。

那怎么才能解决国有企业的这些问题呢?在笔者看来,最正确的一条路就是股份制,并且必须引入民营资本或外资,也就是必须引入“自然”老板,并且最好是民营控股,国家参股。我们可以让企业内部的高级管理者收购部分国有股份,使得国有企业经理拥有所在企业的一部分股权,甚至取得控股地位,使国有的单一的产权转变为高级管理者、国有股、企业员工、社会个人或单位组成的多远产权。这时经营权与所有权也会重合,但此时的两权重合与国有企业改革前的政企不分已经有了本质不同,在政企不分的时代,即使政府可以作为国有企业的代表,但政府直接管理企业的能力比市场经济中职业经理人的水准差的实在是太多了。那么政府从经营者的、控股者退出来以后专心做好自己的事情:依据国情制定战略计划,控制宏观经济平衡;制定政策法规,依法管理市场,确保市场公平、有序竞争;引导外资投向,控制外资总量、结构和布局。确保有效合理利用外资;惩罚经济犯罪,查处假冒伪略商品,打击走私、偷税漏税,制止贪污、行贿受贿;协调劳资关系、产业关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和经济安全;防止资源浪费和掠夺性开发,确保资源合理利用;保护生态平衡,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处理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

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也就是说国有股份依然保持控股地位,甚至国有企业依旧保持1oo%股权而依托于企业本身的治理解决以上问题呢。在这里笔者设计了一种理想模式:

第一我们必须寄希望于我们能够有足够好的运气找到一位党性、原则性强的领导者出任董事长

第二创新国有企业选人用人机制,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前提下,确保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者以及经营者依法行使用人权得以落实,推进“四个转变”即:准入标准向市场和出资人认可转变;选拔方式向市场化配置方式转变;任用程序向依法分层分类聘任转变;管理方式向职位职责契约化管理转变;特别要改变只能上不能下的陋习

第三彻底揭掉国有企业温情脉脉的面纱,还原资本逐利的本性,完善企业奖惩制度,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建立健全绩效考评制度,完善考核评价制度,促进人力资源价值的准确定位。考核评价主要包括个人素质、能力、业绩、对企业的贡献等。全面的考核和公正的评价,有利于人力资源价值的自我定位,激发其成就感、责任心和事业心,使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特别是对于企业中的“剥削者”(自己不干活却拿工资的人)要予以严惩,必要时就淘汰

第四也是极重要的一环,就是强化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内部形成积极的文化氛围,培养积极向上的企业价值观并确保其深入人心。原来的国有企业职工潜移默化中都有一个可怕的心理契约:

a我所在的是国企,我的工作是有保障的,我不会因为工作不努力而失去工作

b国有企业是国家的,大家对企业是否赚钱并不真正关心;各级管理者对我的处罚是处于个人恩怨而不是出于对企业负责

c我是企业的主人,我对企业的资源同样有一定支配权

d企业的领导必须优先考虑职工的利益,企业领导必须接受职工的监督与民主评议 必须改变以上的心理契约,要让职工建立新的心理契约:

a我所在的虽然是国企,但我也会因为工作不努力而失去工作

b国有企业是国家的,国有资产神圣不可侵犯,各级管理者代表国家资本的意志,确保国有资产增值保值是他们的神圣职责;他们做不到同样会失去工作

c我是给企业打工的,企业每付给我一分钱都是要回报的d企业的领导是董事会任命的,必须对董事会负责

关于国有企业的管理问题的讨论很多,笔者认为以上两条途径可能是解决国有企业管理问题的两个比较好的办法。

魏泽培2012-4-9

下载对河南省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发展的思考(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河南省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发展的思考(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发展河南省特色农业经济的思考

    发展河南省特色农业经济的思考发展特色农业经济是指以提高农民收入、农业经济效益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主 要目标,依托区域各具特色的农业相关资 源,生产出有区域特色的具有较高......

    煤矿安全大检查重点:

    煤矿安全大检查重点: 1、《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落实情况;2、是否健全安全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配备及持证情况;3、规章制度、岗位责任落实、安全生产......

    对国有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5篇

    对国有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 摘 要:固定资产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它是一个企业的劳动手段,更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夯实基础,因此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也是每个企业都......

    对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

    对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 摘要:随着现代银行制度的建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人”是银行的核心营养成分。本文从吸引人才、开发人才、孕育人才、留住人才几个......

    促进国有林场加快发展的思考

    促进国有林场加快发展的思考 西宁市塔尔山林场 张鸿英 西宁市塔尔山林场始建于1970年,建场前身为财贸农场,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当时中央领导人提出的“全党动员、全民动手、......

    发展国有商业银行国际业务的思考

    发展国有商业银行国际业务的思考据美国麦肯锡咨询公司调查,入世后一年,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已有20%的优质客户流失到外资银行和中小型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的国际业务作为来自外......

    对完善煤矿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思考

    对完善煤矿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思考田 刚〔内容摘要〕 作者从完善制度、强化执法、提高技术、健全救援体系等7个方面提出了完善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的建议。〔关 键 词......

    对构建国有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几点思考

    对构建国有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几点思考 摘要:国有商业银行在改制上市以后,是否能适应新的竞争环境和国际化的监管标准,企业文化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将发挥决定性的作用文章对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