瑕疵证据补正机制研究

时间:2019-05-15 00:28: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瑕疵证据补正机制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瑕疵证据补正机制研究》。

第一篇:瑕疵证据补正机制研究

瑕疵证据补正机制研究

【摘要】2010年颁行的《死刑案件证据规定》,明确规定了瑕疵证据可以补正。在瑕疵证据补正的司法适用中则需要找到合适的的补正方式,更要在实践中对该机制不断完善。

【关键词】瑕疵证据;补正;合理解释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3-126-01

《刑事诉讼法》48条规定:“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体现出证据对于案件审理的重要性。在司法实践中,无论是普通法系还是大陆法系国家,证据大都被划分为合法证据和非法证据。这样的划分是依据证据的三属性之一的合法性作为标准,这样的划分简单易于理解,但却对合法证据和非法证据之间“灰色地带”―瑕疵证据没有体现。如果把这类证据归入到非法证据中并完全加以排除,不仅不利于打击犯罪和提高诉讼效率,甚至还可能会导致民众对司法公信力产生怀疑。例如2011年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王朝案”,案件审判中发现大量瑕疵证据(多达36条),有的媒体甚至发出这样的质疑:“证据有问题,补补就合法?”,这样的案例值得我们深思。

一、瑕疵证据的概念

2010年开始适用的《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规定》(以下简称《死刑案件证据规定》)是我国刑事立法第一次对“瑕疵证据”进行表述。此后,2013年开始适用《最高法关于适用的司法解释》也对瑕疵证据作出规定。但遗憾的两个司法解释均未对瑕疵证据作出明确的界定。

瑕疵证据,在我国司法实务界和证据学界虽早有人提及,但不同学者对其有多种表述,且存在较大差异。有学者认为,“瑕疵证据,即指相关司法工作人员违反法律规定的权限、程序或用其他一切违法的方法收集、提供的含有违法特征和残缺因素的证据。”也有学者认为,“瑕疵证据,是侦查机关违反内部规定或一般性操作程序所获得的证据,与非法证据有别。”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前者未对证据违法程度做出界定,后者则对违法程度做出界定,笔者也赞成这种观点。瑕疵证据是指侦查机关在取证过程中,违反法定程序和方法搜集证据,或者证据存在形式不符合法律规定,但尚未侵犯公民宪法性上的基本权利,具有轻微违法性的证据。

二、瑕疵证据的补正方式

补正,《新华字典》的解释是:“补充、修正”。总的来说补正就是指使某一事物得以修补、纠正,恢复原有状态的行为。本文采用之补正为广义概念,《死刑案件证据规定》规定之补正则为狭义概念,因此本文所称之补正包括“补正”和“合理解释”两种方式。

(一)瑕疵证据之“补正”

1.补强证据。对于瑕疵证据的补强,是指对于一些存在形式上瑕疵的证据,办案人员应当提供相关证据予以补强。例如,存在讯问人没有签名、笔录上填写的讯问时间有误等情形时,侦查人员可以提供同步录音、录像对其内容予以“补正”,从录像时间和画面中确定侦查人员和讯问时间。

2.重新制作。一些瑕疵证据由于无法通过其他手段补正则需要重新制作。例如,辨认犯罪嫌疑人笔录制作简单,只有结果而没有过程情况,办案人员可以重新制作笔录。

3.当事人同意,这种方式也被称作“当事人许可”,有些类似于刑法“被害人承诺”的理论。即通过当事人明示同意的方式对证据补正,比如,在首次讯问中没有告知犯罪嫌疑人权利和义务,在事后程序中补充告知了当事人相关权利和义务即可。

(二)合理解释

对瑕疵证据采用合理解释方式补正时,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如果公诉机关、审判机关或者案件当事人对于该证据补正过程或者补正效果存在疑问需要作出解释和说明;二是如果有些瑕疵证据存在种种原因无法补正,比如说,案发现场由于受到毁损,而无法再次勘验、检查的,这种情况下可以让侦查人员、见证人、被告人出庭作证说明情况。

三、瑕疵证据补正机制完善建议

瑕疵证据是在《死刑案件规定》中予以首次规定,为了使瑕疵证据补正机制更好发挥作用,还应该建立其它配套措施。

1.落实侦查人员出庭作证规定。《刑事诉讼法》第57条规定;“在对证据合法性调查过程中,人民检察院可以提请人民法院通知有关侦查人员或者其他人员出庭说明情况。”但是在实践办案中,公安机关仅仅出具“情况说明”用以代替出庭作证。这既不利于法庭对证据补正情况的核实,更不利于集中审理原则的体现。这就要求落实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一旦查证属实,相关侦查人员就要承担程序制裁后果,这也体现了瑕疵证据补正制度的侦查控制作用。

2.应保障被追诉人参与瑕疵证据补正程序的权利。程序正义的另外一个重要标准是,利益主体参与程序并自主行使权力,这是程序正义的灵魂所在。《死刑案件证据规定》却未对被追诉人在瑕疵证据补正程序中作用作出规定。因此,有必要通过立法对被追诉人启动瑕疵证据补正的权利予以保障。通过被追诉人的积极参与,对公诉机关和侦查机关形成一定压力,也确保瑕疵证据补正程序的法律效果。

参考文献:

[1]任华哲,郭寅颖.论刑事诉讼中的瑕疵证据[J].法学评论,2009(4).[2]万毅.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若干操作问题研究[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7(3).[3]宋英辉.刑事诉讼原理[M].法律出版社,2003.

第二篇:错误、瑕疵补正实施办法

灵璧县政法机关执法错误纠正和

瑕疵补正工作的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发挥党委政法委员会的职能作用,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对政法工作领导的意见‣(中发„2005‟15号)、•中共中央转发†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中发„2008‟19号)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县工作实际,就建立执法错误纠正和瑕疵补正工作机制、防止法律程序“空转”等问题,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执法错误与瑕疵补正的认定标准是:对于政法机关执法办案认定事实错误或事实不清、适用法律不当,办案程序严重违法、处理结果明显不公等,依法应当通过启动法律程序予以纠正或重新作出处理的,应当认定为执法错误。执法错误既包括因故意或过失造成的过错,也包括因客观条件限制或对法律法规、案件事实和证据理解认识偏差等形成的差错。对于事实表述、证据收集、法条引用,办案程序、文书制作、执法作风等方面不符合法律和有关规定,但不影响案件处理结果的正确性及效力的,应当认定为执法瑕疵。县直政法各单位要结合本系统实际,针对执法错误与瑕疵的主要类型及表现形式,对照标准、依据程序进行认定。

第三条 政法机关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案件评查、公开听证、案后答疑,文书公开等措施,拓宽发现错误和瑕疵的渠道。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导入法律程序后,要通过约谈当事人、查阅卷宗、调查核实等办法,全面审查原案件处理的实体和程序。发现重大疑难问题,难以判明错误、瑕疵的,按规定提交本单位审判委员会、检察委员会集体研究,准确认定执法办案过程中存在的错误和瑕疵。对于执法错误、瑕疵,要坚持依法纠错原则,通过法律程序、法律手段或妥善方式予以纠正、补正。

第四条 依法按程序纠正执法错误。对于案件事实缺乏相应证据证明、违反证据规则等导致的错误裁决,符合法定条件的,应当重新审核,客观公正处理;对于适用法律依据与案件性质明显不符、违反法律适用溯及力等法律适用错误,应当依法改正;对于滥用自由裁量权导致处罚或量刑畸轻畸重、处理结果显失公平等错误结论,应当依法调整; 对于受理立案、办案期限、强制措施使用、执行等方面存在的办案程序违法情形,应当依法及时纠正。因执法错误给当事人造成人身损害、财产损失,符合国家赔偿条件的,应当依法给予赔偿。依法按程序纠正执法错误,既要防止以维护生效法律结论权威性、维护自由裁量权为由,有错不纠,也要避免因随意启动法律程序,任意更改依法作出的法律结论。

第五条 对于执法办案过程中出现的瑕疵问题,应及时予以补救。对于事实表述不准、法条引用失误、文书制作疏漏等方面的瑕疵,应当依照法律或相关规定予以补正或更正。对于办案程序不严格、证据收集不规范等无法弥补或恢复原状的瑕疵,以及对待当事人冷硬横推、简单粗暴等态度作风 问题,应当向当事人赔礼道歉,争取谅解。要积极探索裁定、决定等补正方式,逐步完善执法瑕疵的救济措施,确保瑕疵问题得到依法妥善解决。

第六条 政法各单位要把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办理纳入执法流程和执法质量监管体系,形成各部门各环节责任明晰,监督有力、衔接配合的工作机制。信访部门要认真接待受理、准确了解信访人反映的司题和诉求,立案部门要细致审查、依法导入法律程序,案件承办部门要查清问题、依法公正处理,案件管理部门要跟踪督办、严格审核把关,纪检监察部门要严肃检查处理违纪违法线索和不公不廉行为,守住执法办案的每一道关口,确保群众合理合法诉求得到依法公正解决,使责任者受到严肃追究、正义得以实现。要进一步完善重大疑难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审查方式,对当事 人多次上访、案件处理可能存在问题的,原办案人员原则上应当回避,对社会影响大、关注度高的,可依法公开听证或邀请专家论证,提高案件处理公信度。

第七条 各级政法机关要把责任追究作为执法监督工作的重要抓手,对查证属实的错误和瑕疵,要区分主客观原因、情节后果,准确认定责任,区别处理。对违法办案导致执法错误,导入法律程序后拒不依法纠正,补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依纪依法追究相关人员和领导的责任。政法机关要注意总结推广执法错误纠正和瑕疵补正的经验做法,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考评机制,并纳入执法质量考评范围,促使政法干警在日常执法办案活动中主动预防和依法及时纠正错误、纠正瑕疵。

第八条 充分发挥有关方面监督作用。要完善政法各单位之间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依法制约机制,确保司法权不被滥用,执法错误、瑕疵在法律程序内得到依法公正解决。检察机关要增强法律监督的主动性和实效性,通过抗诉、检察建议、纠正违法通知等方式,督促原办案单位把问题解决到位。执法监督室要充分发挥执法监督作用,推动建立评查机制。对重大疑难案件,责成相关政法单位或自行组织评查,及时发现事实认定、办理程序、法律适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以及立案难、执行难、纠错难、追责难等问题,要组织开展执法检查、专项督查,落实长效治理机制,使群众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全县政法机关要完善和规范依法接受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机制,整合监督资源,形成依法纠错、公正执法的监督合力,赢得社会公信。

第九条 建立执法错误、瑕疵分析研判机制,对苗头性问题及时预警提示,对倾向性司题强化风险防范,对常见多发问题,掌握形成 原因和规律特点,开展专项治理;要运用执法错误、瑕疵典型案件,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增强干警的执法责任意识、接受监督意识、主动纠错意识;针对错误、瑕疵多发部门和环节,认真查找执法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质量监管,提高执法规范化水平。各级政法机关要把预防和纠正执法错误、瑕疵,作为执法质量考评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抓手,加强谋划,精心组织,强化措施,确保依法纠错原则落实到每一个司法案件、每一个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处理中,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公平正义。

第十条 有针对性的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全县政法机关要制定完善重大舆情应对预案。对于社会关注的冤假错案、重大敏感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在依法公正处理的同时,适时公布事实真相和案件处理情况,防止社会舆论误读误判和不当炒作。要充分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掌握设置议题的主动权,理性发表议论,积极主动开展舆论引导工作,表明政法机关依法公正处理、勇于纠错的态度和决心,使依法纠错、补正瑕疵成为提高执法公信力、保障当事人权利的正能量,增强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第三篇:瑕疵书证的证据效力分析

瑕疵书证的证据效力分析

在法律上,书证是指记载了能为人所理解的与案件有关的信息的物品。书证所记载的内容是人的一定思想的外在流露,因此,书证的存在必须同时具备二个条件,一是要有人的一定的思想,二是要有记载该思想的物品。仅有思想或仅有物品均不能成为书证,故二个条件缺一不可。就书证所记载的人的思想而言,通常将其分为二个部分进行审查判断,一是书证是不是制作人的真实的意思表示,是否有制作人亲笔签名、盖章或内容是否被伪造、涂改。这部分所要解决的是属于书证的形式证明力问题,即书证应当具有一定的形式才能证明书证所记载内容是制作人真实意思表示的证据效力。二是书证内容是不是与待证事实有关,是否能证明待证事实。这部分所要解决的是属于书证的实质证明力问题,即书证的内容是否能证明案件相关事实的证明效力。完整的书证既应具有形式证明力,也应具有实质证明力。但在司法实践中,由于受到书证制作人自身法律知识欠缺、文化水平较低、或书证存放环境不好或他人的恶意行为等因素的影响,有部分书证存在形式或内容或二者均不完整、不真实的现象,从而出现瑕疵。就书证的载体而言,如果书证的载体在书证形成后遭到人为的或客观原因的坡坏而使书证载体缺损,也可能造成书证的形式和内容不完整,从而出现瑕疵。同时,因书证的收集程序违法也可能造成书证在诉讼中被排除,从而丧失证据效力,因而,收集书证的程序违法也应视为一种书证瑕疵。因此,书证从形式到内容到程序都可能出现瑕疵。书证的瑕疵可能影响到书证的形式证明力的有无和实质证明力的有无、大小,影响到书证能否作为诉讼证据在诉讼中被运用,影响到法官对案件事实的最终认定。纵观世界各国对书证的各方面立法,多数国家都将书证置于规范书证的理想状态下予以规定,对于司法实践中书证可能出现的种种瑕疵及其审查判断则未涉及。本文拟就瑕疵书证的证据效力这一问题展开探讨。

一、瑕疵书证的含义、特点及分类

瑕疵书证是指在成为庭审证据之前,因外在原因造成书证自身的形式或内容与法律对证据的要求不一致的书证。就这一定义而言,有以下几点需要说明:其

一、瑕疵书证的瑕疵是相对于法律对诉讼证据的要求而言的。法律对诉讼证据的要求是证据应具有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一方面,从书证本身的构成角度来看,法律要求作为证据的书证是规范书证,即既具有完整的形式又具有完整的内容的书证。如果书证不具有完整的形式或不具有完整的内容,则影响到法官对该证据真实性、关联性的审查确认,因此,书证是否具有完整的形式和完整的内容成为法官判断一种书证是不是规范书证、是不是存在瑕疵的标准之一。不具有完整的形式或不具有完整的内容都属于书证瑕疵。另一方面,从书证作为诉讼证据的角度来看,如果书证的收集不符合诉讼法所规定的程序,则其不具有合法性,不能被作为证据使用。因此,收集程序是否合法也是法官判断书证是否存在瑕疵的又一标准。凡是违反法律规定的程序收集的书证都是瑕疵书证。其

二、书证内容是否合法不应成为衡量书证是否存在瑕疵的标准。一方面,我们对证据的合法性考察是从诉讼法的角度上来考察的,即一种证据的制作、收集是不是按照了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来进行,是不是有违反诉讼法的行为。而书证内容是否合法属实体法调整范围,与程序法无关。因此,虽然都是在讲合法性,但诉讼法律对书证的合法性要求与书证内容是否合法没有关系,不能将书证内容的不合法视为书证作为诉讼证据时的证据瑕疵。另一方面,我们对书证瑕疵的考察是从审判的角度来进行的。在三大诉讼中,形成于诉讼之前的书证内容都可能存在不合法的情况。从民事、行政案件的当事人角度来看,内容不合法应看作是书证的一种瑕疵,因为这一瑕疵的存在而导致当事人所实施的民事、行政行为无效,所追求的利益无法实现。从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角度来看,书证内容的违法是其故意追求犯罪的结果,而不是书证的一种瑕疵。从法官审判的角度来看,书证内容的违法所影响的是当事人的实体权利,但并不影响书证作为证据所应具有的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的证据资格。内容违法的书证可能恰好成为支持一方诉讼主张、证明违法行为存在的证据。因此,书证内容的违法不应被看作是书证的瑕疵。其

三、瑕疵书证形成瑕疵的时间是在成为庭审证据之前。有二种情况:一是在书证形成过程中出现瑕疵。如制作书证时当事人未签名、盖章或用字、用语错误等。二是在保管过程中出现瑕疵。如保管人因保管不慎而导致书证被腐蚀、损坏等。如果书证的瑕疵是在书证被庭审质证以后才出现的,虽也是瑕疵,但这种瑕疵已对庭审质证时书证原有的真实性、证明力及法官对其的审查判断并无影响,因而,不纳入本文的研究范围。其

四、瑕疵书证出现瑕疵的原因多种多样。既有书证制作人的原因,如制作人疏忽大意未签名、盖章或因文化水平较低而用字、用语不当等。也有他人原因,如书证在被他人保管时被涂改。还有其他的原因,如书证存在时间过长被氧化、腐蚀而造成部分字迹不清等。其

五、瑕疵书证所出现的瑕疵可归纳为三种表现:第一种是书证的形式存在瑕疵,如未签名。第二种是书证的内容存在瑕疵。如书证内容发生歧义或书证部分内容已被毁损、灭失等。第三种是因违法收集而形成的瑕疵。

与规范书证相比,瑕疵书证具有以下特点:其

一、瑕疵书证大多存在于私文书中。与私文书相比,公文书可以称得上是规范书证。由于“公文书是由国家机关、政府职能部门或者依法从事公共事务的部门或者人员在其职能范围内,按照规范的方式制作的文书。”不仅制作公文书的主体有较高的法律政策水平、制作水平和制作经验,而且公文书有较为固定的程序和格式,因而,公文书在形式上一般不会出现瑕疵。同时,公文书在正式形成时,要经过多层审核、校对,以保证内容的真实、合法,因而,公文书在内容上也一般不会出现瑕疵。与此相反,私文书虽然通常是制作人的真实意思表示,文书内容具有真实性,但私文书的制作人通常是法律知识欠缺、文化水平不高、制作文书的经验匮乏的普通公民,且私文书“在制作上没有特殊要求,制作的程序简单”,随意性较大,因而,在形式上也就容易出现瑕疵。同时,其内容可能不具有合法性,在用字、用语上也可能出现词不达意或产生歧义的错误。因而,私文书在内容上也容易出现瑕疵。其

二、瑕疵书证的证明力降低或消失。对于规范书证而言,不管是公文书还是私文书,只要是规范的书证,各国法律均认可其具有完全的证明力。对于不规范的瑕疵书证而言,由于书证存在形式或内容某一方面的瑕疵,从而使书证原有的真实性、关联性程度降低,其证明力必然下降,甚至根本就不真实、不合法,使其丧失证明力,丧失作为诉讼证据的资格。在一般情况下,瑕疵书证的瑕疵程度与其证明力应成正比。书证的瑕疵越多、程度越深,其对案件事实的证明力就越低。其

三、瑕疵书证具有危害性。其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是给法官审查认定书证的证明力及案件事实带来麻烦。对于无瑕疵的规范书证,法官按法律的规定较为容易地确认其证明力。如果书证存在瑕疵,在无相应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法官对瑕疵书证证明力的确认无法可依,只能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案件的具体情况来自由裁断。这无疑增加了法官对证据审查认定的难度和随意性,并对案件事实的最终认定和审判结果带来不确定因素。二是给当事人增加举证负担并影响其合法权利的实现。对于无瑕疵的书证,当事人免去了为证明书证的瑕疵而应承担的举证责任。法官也能根据该书证来正确认定案件事实并正确划分当事人各自的实体权利、义务。对于有瑕疵的书证,处在诉讼过程中的双方当事人必然要提供证据来证明瑕疵的存在和反驳瑕疵的存在,以支持自己的诉讼主张,这不仅增加了当事人的举证负担,而且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诉讼时间。同时,由于书证瑕疵的存在,使当事人原本可以获得的实体权利因书证瑕疵的影响而减少甚至落空,这可能使当事人的应得利益受损,最终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利。

瑕疵书证可以从多个角度分类,但考虑到与本文的关系,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分类:其

一、从书证瑕疵是否影响其成为诉讼证据来分,可分为一般瑕疵和严重瑕疵。一般瑕疵是指书证在形式或内容上存在的瑕疵并不影响书证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的存在,并未使书证丧失作为诉讼证据的资格。这种瑕疵既可能是形式方面或内容方面或诉讼程序方面的瑕疵,也有可能是形式、内容和诉讼程序都有瑕疵。既可能是某一方面的瑕疵,也有可能是几个方面的瑕疵,如既未签名而内容又部分被涂改的书证。严重瑕疵是指书证在形式或内容或诉讼程序上存在的瑕疵已使书证不具有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已使该书证丧失了作为诉讼证据的资格,如伪造的书证,采取刑讯方式获得的书证。划分一般瑕疵与严重瑕疵的意义在于有助于法官从瑕疵的程度来判断书证是否丧失了证据资格。其

二、从书证瑕疵的产生来分,可分为人为的瑕疵和非人为的瑕疵。人为的瑕疵是指因人的原因而产生的瑕疵,如书证被伪造、司法人员违法收集书证。非人为的瑕疵是指因客观原因而产生的瑕疵,如书证被腐蚀。划分人为瑕疵与非人为瑕疵的意义在于便于法官从不同的角度审查书证是否存在瑕疵。其

三、从书证瑕疵对实质证明力的影响来分,可分为对证明力有影响的瑕疵与无影响的瑕疵。对证明力有影响的瑕疵是指书证的瑕疵使书证原有的实质证明力受到影响,与无瑕疵的书证相比,有瑕疵的书证证明力降低或消失,如书证部分内容被伪造、涂改或缺损。无影响的瑕疵是指书证的瑕疵并未影响书证的实质证明力,如未签名。划分有影响的瑕疵与无影响的瑕疵的意义在于便于法官对瑕疵书证实质证明力的审查确认。

在立法上,书证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证据形式。司法实践中,书证运用极为广泛,大多数案件都有书证存在,甚至一些案件全是书证,且规范书证不多,因而,有瑕疵的书证在诉讼中被采纳为证据的情况非常普遍。究其原因,一是因为书证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与其他证据相比,书证一旦形成,其内容不会变化,并能保持长久,且还可能直接证明案件事实,即使存在瑕疵也容易被发现,“书证不仅内容明确,且形式上也相对固定,„„即使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其特定的思想内容仍然能够借助有关的文字、符号或图画等起到应有的证明作用”。二是因为被采纳为证据的瑕疵书证并未完全丧失证明力。除个别瑕疵书证如伪造或无法辨认字迹的书证完全丧失证明力外,大多数有瑕疵的书证并未完全丧失证明力,只是因为瑕疵的存在可能使书证原有的证明力降低,但它仍具有证明作用,“只要它的客观载体未受到毁坏,或者毁坏在程度上并未影响到它所载有的文字或符号,而不会直接降低乃至减弱由于其特定的思想内容的传达所固定的证明效力”。

二、各国瑕疵书证证据效力的立法现状评析

从各国立法来看,对瑕疵书证进行立法的国家不多。究其原因,是因为在司法实践中造成书证瑕疵的原因很多,书证瑕疵的表现形式很多,法律上难以对其进行系统的规范。但有部分国家也对书证重大方面的瑕疵及其处理进行了规定,如德国《民事诉讼法》第419条规定,证书有删除、涂改、增添或其他外形上的缺点时,其证明力应否全部或一部消失或减少,减少到何程度,由法院依自由心证裁判之。第444条规定,一方当事人意图妨害对方当事人使用证书而毁损证书或致使证书不堪使用时,对方当事人关于证书的性质和内容的主张,视为已得到证明。奥地利《民事诉讼法》第296条规定,因文书内容有增添、删除、涂改及其他修改,或文书的外形有瑕疵的,文书证明力是否减弱或是否有证据力,由法院根据第272条作出判断。第272条规定,除法律另有规定外,法院应慎重考虑辩论和调查的全部结果依自由心证对事实主张的真实与否进行判断。第317条规定,私文书难以辨认或破损时,文书持有人或其他关系人可要求文书的制作人进行修复。意大利《民事诉讼法》第214条规定,否认他人以自己的名义制作的文书的名义人,必须依据一定的方式否认该文书内容非自己所制或其中的签名非自己所签。意大利《民法典》第2716条规定,在公证书原件欠缺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复印件,如果复印件出现删除、磨掉、或其他表面缺损,则将其交给法官以鉴别其证明力。在私证书原件不存在时,可以使用复印件,如果复印件出现删除、磨掉、添插或其他文件表面缺陷,则将其交给法官以鉴别其证明力。在任何情况下,有关存有欠缺的原件的证明力问题不受影响。巴西《民事诉讼法》第386条规定,当文书的实质性且未作修改的部分存在插行、添写、抹消或删除时,法官对于该文书的可信度可以自由地加以判断。我国澳门地区《民法典》第359条规定,文书欠缺法律所要求之某一要件时,由法官自由判断其证明力。

从上述几国对瑕疵书证的法律规定来看,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其

一、对瑕疵书证的瑕疵进行了列举,主要表现在因人为的原因而出现删除、涂改、增添这三个方面,对于书证因其他客观原因而出现的瑕疵则未作列举。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三种情形是司法实践中较为常见的书证瑕疵,且可能影响到书证本身的证明力。至于其他客观原因而造成的书证瑕疵则无法预料,难以列举。其

二、瑕疵书证的形式证明力和实质证明力均赋予法官来自由判断。司法实践中,书证瑕疵多种多样,瑕疵的程度各不相同。瑕疵书证证明力的有无、大小,很难为其确定一个统一的标准,因而,只能交由法官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来自由裁定。其

三、未对因违法收集书证而造成的瑕疵进行规定。在刑事诉讼中,因违法收集书证而可能造成书证被排除,因而,书证的收集违法应是一种瑕疵。但在上述对书证瑕疵进行规定的几个有限国家中,主要集中在民事法律方面,而民事诉讼则要求谁主张、谁举证,法官一般不会介入民事证据的收集,不存在违法收集的情况,故未对其进行规定。

三、对我国瑕疵书证证据效力的完善

纵观我国现行的二部诉讼法典及相关的司法解释,还没有关于瑕疵书证的任何立法和司法解释,因而,对于瑕疵书证问题,我国还是一片空白。在我国司法实践中,书证的运用极为广泛,但规范的书证却较少,出于证明案件事实的需要,瑕疵书证在诉讼中大量地被运用。但立法和司法解释又欠缺,这给司法实践带来了诸多问题。其主要的问题是在对书证瑕疵及其证明力的认定上,法官拥有具大的自由裁量权,这无疑将造成法官在对书证瑕疵及其证明力认定上的过度的灵活性和随意性,给案件的审理增加了难度并给审判结果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造成司法实践的混乱,其主要表现:一是在对瑕疵书证的性质认定上不一致。何谓瑕疵书证,不仅立法和司法解释没有明确,在理论界也很少有人涉及这一问题。因而,法官各自凭自己对于瑕疵书证的理解进行决断。二是在对瑕疵书证的证据效力及证明力的认定上不一致。由于造成书证瑕疵的原因多种多样,瑕疵的方面和程度差异极大,对于同样的书证瑕疵,是否可作为证据、证明力有多大,不同的法官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得出不同的结论。

从各国规定来看,对瑕疵书证的立法主要集中在可能影响书证证据效力的形式、内容方面,对于瑕疵书证的证明力则交由法官依经验法则自由判断。书证的证据效力要么有、要么无,只能选择其一,不存在证据效力大小的问题。我国在对瑕疵书证的立法上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其一、形式上存在瑕疵的书证的证据效力。形式上存在的瑕疵所涉及的是书证的真实性问题,如书证不具有真实性,将不具有证据效力。如果书证在形式上存在瑕疵即形式要件欠缺,不管造成瑕疵的原因是什么,都将可能影响到法官对该书证真实性的认定,如无签名、盖章。对于形式上存在瑕疵的书证的证据效力,应根据对方当事人的质证意见和举证人所提供的证明书证真实性的证据来决定其是否具有证据效力。如果对方当事人对未签名、盖章的书证的真实性认可的,则免除书证提供者的证明责任。如果对方当事人对书证真实性持异议的,则应由书证提供者提供其他证据证明书证的真实性。提供书证的当事人提供其他证据足以证明书证真实性的,人民法院应当确认其证据效力,否则,不能作为证据。因此,对我国形式上存在瑕疵的书证的证据效力可作如下规定:未签名、盖章的书证,对方当事人对真实性无异议的,人民法院确认其证据效力。对方当事人提出异议的,应当由提供书证的当事人提供证据证明书证的真实性。不能被确认是真实作成的书证不具有证据效力。

其二、内容上存在瑕疵的书证的证据效力。内容存在的瑕疵所涉及的是书证的关联性问题,如书证内容与待证的案件事实无关则不具有相应的证明作用,也就无证据效力。从各国规定来看,内容上存在的瑕疵主要是针对当事人的恶意行为,如删除、增添、涂改,因而立法上重点对这种情况进行规定。对这种恶意行为所造成的书证的证据效力,可分为二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虽然书证内容有瑕疵,但书证仍具有一定的证明力,并不影响书证成为诉讼证据的证据效力。这种瑕疵通常是一般瑕疵,如部分内容被删除、增添、涂改等。其理由:一是虽然书证被删除、增添、涂改等恶意行为使这部分内容不具对案件事实的证明力,但书证的其他部分仍具有证明作用,不能因书证部分存在瑕疵或丧失证明力而否定其他部分所具有的证明力。否则就可能出现纵容当事人的这种损害他人合法权利、干扰正常诉讼的恶意行为。二是书证存在的部分瑕疵可以通过提供证据予以消除。只要异议方提供证据证明瑕疵存在之前的原书证的内容,这种瑕疵便可消除,就不影响书证原有的证明力。即使不能消除瑕疵,最多也是使书证的证明力降低,也不影响书证作为诉讼证据的证据效力。第二种情况是书证内容的瑕疵已完全使书证丧失了证明力,从而丧失了作为诉讼证据的证据效力。这种瑕疵属于严重瑕疵,如能证明案件事实的内容全部被删除、涂改或毁坏等。其理由是?熞蛭?这种瑕疵的存在已使书证与案件事实之间不具有关联性,书证已不具有证明案件事实的作用。在立法上,对上述二种情形应分别对待:书证内容被删除、增添、涂改的,其删除、增添、涂改的行为无效。原书证内容由异议方提供证据证明。被删除、增添、涂改的内容不影响其他部分证明力的,书证仍具有证据效力。被删除、增添、涂改的内容使书证丧失证明力的,书证不具有证据效力。

在司法实践中,书证内容的瑕疵还存在四种情形,即伪造的书证、因载体毁损而导致内容不全的书证、字迹无法辨认的书证及内容理解分歧的书证。对于伪造的书证,只要当事人提供证据证明书证的形式不真实即可,该书证就丧失了证据效力,不必涉及到其内容。对于因载体毁损而导致内容不全的书证的证据效力,也可根据书证与案件事实之间的关系来定。如尚存部分仍能证明案件的部分事实,该书证就具有证据效力,如尚存部分已无证明力,则该书证就不具有证据效力。对于字迹无法辨认的书证,可以采用科学方法进行恢复或还原,如科学方法无法解决的书证瑕疵,则因对案件事实不具有证明作用而丧失证据资格,不具有证据效力。对于内容发生理解分歧的书证,应由双方当事人各自提供证据来证明其主张。在一般情况下,发生理解分歧的内容仅仅是书证内容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而不是全部,因而,书证不会丧失对案件事实的一定的证明作用,仍具有证据效力。

其三、程序上存在瑕疵的书证的证据效力。书证的程序上存在的瑕疵有二种:一种是书证制作程序上存在瑕疵,如公文书的制作未遵守法定的程序或方式。一种是书证收集程序上存在瑕疵,如违反法定程序或采取法律禁止的方法收集书证。书证在程序上存在的瑕疵并不影响书证本身的真实性和关联性,书证程序上存在的瑕疵所涉及的既不是真实性问题,也不是关联性问题,而是诉讼价值如程序公正、保护人权的问题。就第一种情况而言,如公文书是违反法定的程序或方式制作的,则不具有证据效力。其理由:一是法律、法规所规定的程序或方式是公文书产生的必要条件,未经必要的程序或方式而产生的文书已不再是公文书,该文书已不具有公文书性质。二是违反法律、法规所制作的公文书的行为属违法行为,由违法行为所产生的公文书应属无效的公文书,无效的公文书的内容不具有证明力,故不应作为有效的证据在诉讼中运用。就第二种情况而言,应具体分析。从依法治国、保护人权的角度讲,凡是违反程序或方式收集的书证,均属违法书证,在诉讼中应当排除,不具有证据效力。但在一些案件中,虽然书证是违法收集的,但该书证是对案件事实起到关键性证明作用的证据,无此证据,案件事实将无法证据,在此情况下,应根据收集人员的主观动机和违法程序来综合权衡。如收集人员并非故意违法且违法情况不严重,即使是违法收集的,也可作为证据,赋予其证据效力。如收集人员是故意违法的,不管违法情况是否严重,也不管书证是不是案件的关键性证据,所收集的书证不具有证据效力。如违法情况严重,不管收集人员是否是故意违法的,也不管书证是不是案件的关键性证据,所收集的书证不具有证据效力。至于是否是故意、是否属严重违法、是否是案件的关键性证据,则由法官依经验法则来判断。对此,我国立法可作明确规定:违法收集的书证不具有证据效力。但并非故意而轻度违法收集的对案件事实具有关键性证明作用的书证除外。

第四篇:论瑕疵证据的证明力

对于瑕疵证据能否采纳为定案依据,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着两难选择:如果不加区别地予以采用,则在一定程度上有悖于“正当程序” 的要求;如果完全予以排除,又会有碍于发现真实案情和有效打击犯罪。那么,如何找到一个最佳切入点?

瑕疵证据在刑事诉讼中是否有证明力的问题,也就是瑕疵证据能否采纳为定案的依据,一直是法学理论和司法实践中的一道难题。究其原因,在于它涉及的是两种截然相对、相互冲突的刑事诉讼价值观念:一方面是,如果采纳瑕疵证据,就会有悖于“正当程序”的要求,不利于保护人权;另一方面是:如果完全排除瑕疵证据,又会有碍于发现案件真实和有效打击犯罪。所以,深入研究瑕疵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证明力问题,实有必要。

一、刑事瑕疵证据概念之界定

作为一个特定的概念,它专指侦查、检察和审判人员违反法定权限、程序或其他非正常情形所收集、提供的含有违法特征和残缺因素的证据。

我们知道,证据具有三种属性: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瑕疵证据即关系到证据的合法性问题。在我国较长一段时间的司法实践中,由于“重实体轻程序”,只重视结果而忽略过程,或只重视社会效果而忽略法律效果等,导致了刑事瑕疵证据的出现。

二、对待瑕疵证据的观点之比较

归纳之,关于刑事瑕疵证据的证明力问题,当今主要观点如下:

1.全盘否定说(亦称“排除说”)。该说认为,凡是瑕疵证据皆不具有法律效力,应当一律排除。

2.真实肯定说(亦称“采信说”)。该说认为,应当重视瑕疵证据所反映的实体真实,把瑕疵取证行为与瑕疵证据本身区别开来。

刑事瑕疵证据只要经过查证属实,就应承认其具有证明能力,并作为定案的依据。

3.线索转化说。该说认为,刑事瑕疵证据本身并不具备法律效力,但可以把它作为发现和收集证据的线索,通过补充侦查的方式重新获取具有法律效力的相关证据。它强调一旦出现瑕疵证据应该重新取证。希望在否定瑕疵证据效力的同时又对其隐含的合理信息加以利用。

4.区别对待说。就是把非法获取的言词证据同实物证据区别对待。1应当排除的瑕疵证据包括被告人供述、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等。2对具有较强客观性和相关性的实物证据(书证、物证等),可作为排除规则的例外情形而加以确认。

5.排除加例外说。该说主张,在确立瑕疵证据排除的一般规则的同时,由立法规定一些例外规则,即允许某些特定情形的瑕疵证据具有证明能力。

三、各国对瑕疵证据运用之比较

国外对于瑕疵证据的认识和处理方式有一个基本的发展趋势,那就是在肯定瑕疵证据排除的一般规则的同时辅之一些例外规定,把排除范围加以限制。

为此,笔者试图将这种观点具体概括为“瑕疵证据相对排除主义”。它是在协调刑事诉讼两大基本目的(打击犯罪与保护人权)的一种相对合理的选择。

美国早在1897年各州就规定了根据强制所得的供述予以排除的规则。此后,最高法院又于1941年规定了对瑕疵实物证据的排除规则。

60年代出现著名的“毒树之果”理论,即把程序比喻成树,把实体比喻成果,如果诉讼程序不合法或有瑕疵,其诉讼实体必然是错误的或不完善的。为此,各州法院也随之不再将瑕疵证据作言词与实物区别对待,而一概予以排除。但引起了极大的争议。1984年,最高法院根据众多建议在该原则的适用上增加了两项例外,即对于以下两种证据不适用排除规则:1“最终或必然发现”的证据;2侦查人员出于善意即不明知搜查和扣押是违宪所获得的证据。

相比而言,英国的瑕疵证据制度则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刑事瑕疵证据被划分为非法获得的自白和非法收集的物证(书证)以示区别对待。对于前者,原则上予以排除,而对于后者,则予以采纳。同时赋予法官一定的自由裁量权。

只有意大利对瑕疵证据是全盘否定,该国刑事诉讼法典第一百九十一条规定:“在违反法律禁令的情况下获得的证据不得加以使用。”

四、刑事瑕疵证据排除制度之设想

综观我国1997年《刑事诉讼法》,虽然对证据的收集和确认作了一些原则上的规定,但在刑事瑕疵证据的效力问题上,尚有很大空白。

笔者认为,在顺应世界法制潮流的前提下,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国情,特提出刑事瑕疵证据排除制度的一些设想:

首先,应当在刑事诉讼法中明确规定瑕疵证据排除的一般原则。

这是因为: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强职权主义色彩较浓,这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因素。尽管1997年刑诉法初步确立了控辩制庭审模式,从而借鉴了当事人主义诉讼制的一些先进经验。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刑事诉讼具有的两项重要功能中,打击犯罪仍然位于保障人权之前。这决定了在诉讼过程中,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合法权益还远未得到足够的尊重,正当程序概念在相当一部分司法者心中还较陌生与淡化;在现实生活中,违反法定程序、使用违法手段等方式获取证据屡见不鲜,所以确立刑事瑕疵证据排除原则,就显得非常必要。通过对瑕疵证据予以排除,使司法人员在违法取证过程中的努力归于无效,在客观上可以促使人们学会并习惯于对法定取证程序的遵循。

第二,确立刑事瑕疵证据排除规则是“正当程序”的必然要求。

否定违法取证,直接的目的是保障人权,而深层次意义则是符合司法程序的正当性,使人们有理由对诉讼程序的全过程予以充分的信赖。

如果诉讼程序本身具备了正确、正当的外观形式,人们就自然会视诉讼结果为公正、合理并广泛为大众所接受,这实际上就是正当程序的根本价值。

第三,在肯定排除规则的必要性的同时,人们还要理智地对待它与实体正义发生的冲突,建立一定的规则对之加以调整和补充,使之符合世界法制发展潮流的同时,也符合现实我国法制建设的需要。

笔者在比较并分析了上述种种因素后,现提出自己的几点思考意见:

1.充分考虑司法实践需要,通过立法制定一些相应的变通规定,避免操作程序僵硬化和不合理的掣肘,将—些因为情势所迫而导致的“程序性违规”合法化。

2.对于以刑讯逼供、威胁利诱、超期羁押等严重违法方式取得的被告人供述、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等言词证据,应当绝对排除,以避免诉讼过程中新的违法事实出现,并最终导致实体不公的事实出现。

3.对于违法搜查、扣押而获取的物证、书证,应当权衡利弊得失,将采用该证据所带来的不利后果与其具有的证明价值大小进行比较,从而完成个案中对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的最佳取舍。比如,当取证的违法程度是轻微的,无损于证据的真实可靠,并且对犯罪人的合法权益损害极微;另一方面,该证据对案情有关键的证明作用,一旦排除就会使明显的犯罪人逃避制裁,从而造成更大的社会危害性,这类刑事瑕疵证据就应当考虑通过补充侦查等方式加以完善,使证据的三个特性充分得以展示,将瑕疵证据转化为合法证据而加以运用。这就是排除规则加例外的适用,但必须在法条中作具体明确的规定。

4.确立及时、适当的制裁违法取证人员的制度,即无论最终是否采纳刑事瑕疵证据,违法者都应依法承担一定的民事、行政及刑事责任,这就要求执法者务必提高业务素质并重视取证程序的合法性。

这些都是进一步减少瑕疵证据所带来的负面效应的一种积极措施。

第五篇:我国刑事诉讼中有关瑕疵证据的使用规则方法

我国刑事诉讼中有关瑕疵证据的使用规则

关键词: 刑事诉讼;瑕疵证据;证据转化

内容提要: 刑事诉讼中瑕疵证据能够有效证明案件事实但却具有轻微不合法性,各种主体在运用时往往陷入两难境地。本文对刑事瑕疵证据进行界定,将其与相关概念进行比较研究,对瑕疵证据的转化进行制度设计,以期这类证据在实践中得到正确运用。

在刑事诉讼中我们将证据分为合法证据和非法证据,合法证据采用,非法证据排除。但是合法证据与非法证据之间存在着一个“灰色地带”—形形色色轻微违法的“瑕疵”证据。瑕疵证据并不是一个法律专业术语,但瑕疵证据在诉讼活动中不时被各种主体加以使用,且这种表述在某种程度上更能揭示这一类证据的基本内涵。瑕疵证据在学理上的空白使其处于尴尬境地,实践中要么将其等同于非法证据加以排除,不能发挥瑕疵证据应有的证明作用;要么对其“瑕疵”视而不见,将其等同于合法证据加以采用,违背法律对于证据合法性的要求。本文试对瑕疵证据进行分析,探讨这类证据在学理中的定位,希望能对实践中这类证据的正确运用起到一些作用。

一、瑕疵证据的界定

依《辞海》解释,瑕,原意指玉上的赤色斑点,即指玉的疵病,亦比喻事物的缺点、毛病或人的过失;疵,一般指小毛病,亦比喻人的缺点和过失。瑕疵二字合在一起,喻指过失或微小的缺点。用于修饰证据,意指该用于指控犯罪的证据因不合于证据法的规定而存在一定缺陷,也可称之为一种“问题”证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2条规定:“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证据作为在刑事诉讼活动中证明案件情况的客观事实必须具备三个基本属性:客观性、关联性、合

法性。广义的瑕疵证据是指事实本身在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三方面中的某一或某几个方面存在瑕疵缺陷,也就是说证据或者在内容上存在缺陷、或者在表现形式上存在缺陷、或者在收集程序等方面存在违法情形。狭义的瑕疵证据是指具备了客观性、关联性但在合法性要件方面存在瑕疵的证据。具体而言仅指在收集和提供的程序或方式上不合法的证据、收集和提供的主体不合法的证据。本文在此所要探讨的仅限于狭义上的瑕疵证据,即指相关司法工作人员违反法律规定的权限、程序或用其他一切违法的方法收集、提供的含有违法特征和残缺因素的证据。

瑕疵证据作为证据的一个类别,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犯罪分子在犯罪活动的过程中,必然会引起周围环境的变化并留下各种痕迹,或者在进行犯罪活动时为周围人所目睹、感知。这些因犯罪行为的发生而产生的痕迹以及留在人们头脑中的印象等,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司法工作人员正是借助于这些犯罪后遗留下来的痕迹、物品和印象,通过对它们的认真收集和掌握,查明案件事实证实犯罪的。因此,一切主观想象、怀疑推测、道听途说等不具有客观真实性的东西,都不属于本文所说的瑕疵证据的范畴。

瑕疵证据必须是与案件事实有着实质性联系,从而对案件事实有证明作用的客观事实。瑕疵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的联系是在案件发生过程中自然形成的,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瑕疵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联系的表现形式是复杂多样的。有的是同案件事实之间存在因果联系,有的是同案件事实之间存在条件联系。无论它们之间是何种联系,都不能脱离案件事实。与案件没有任何联系的事实,不能作为瑕疵证据。外国证据法上由此形成了证据的关联性规则,并用可采性规则将其进行进一步的排除。而本文所说的瑕疵证据的可采性有待于转化,但其具有的作为案件证据的关联性是不容质疑的。

瑕疵证据的违法性,是瑕疵证据区别于非瑕疵证据的关键所在,也是瑕疵证据所具有的最重要、最根本的特征。首先,瑕疵证据具有取得程序的违法性,是指该类证据在收集程序、方式上不符合法律的规定,这是瑕疵证据与合法证据的区别。一般而言,以利诱、欺诈等不正当方式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等言词证据,以及以违反法定程序的方式(如违反法定程序进行搜查、扣押、勘验等)收集的实物证据,都属于本文所说的瑕疵证据的范围。其次,瑕疵证据具有违法行为的轻微性,这是瑕疵证据与非法证据的区别。违法程度严重、侵犯到公民的宪法性权利,这种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是非法证据,是应该完全加以排除的,而不能界定为瑕疵证据。

二、瑕疵证据与非法证据的关系

瑕疵证据和非法证据是相伴而生的一对概念,都是包含在不合法证据中的。两者都是在取证行为包括程序、方法和手段上存在了不合法因素。但两者的违法程度和表现形式不尽相同,这是它们的区别所在。瑕疵证据与非法证据区别在于:

1.侵犯的客体不同。非法证据以刑讯逼供、胁迫为主要表现形式,侵犯了公民的宪法性权利,与国际上人权保障的立法和精神相抵触,不符合人类对于人权最低程度的保障。瑕疵证据侵犯的是公民一般实体性权利和程序性权利,伤害程度的轻微性与非法证据相比只能算作瑕疵。二者在违法的程度上有本质的区别。

2.带来的实际后果不同。非法取证手段带来的后果是不可逆转的,那些侵犯公民宪法性权利,通过刑讯逼供等手段得来的证据是必须予以排除的。而瑕疵证据的取得,因伤害性的轻微以及主要指向程序方面领域,一般都是可以通过事后的工作予以弥补的。

3.社会容忍程度和心理预期不同。作为对人权的践踏,刑讯逼供超出了社会公众和一般百姓的容忍度,这从云南杜培武案、湖北的佘祥林案等案件在网络和新闻媒体的热议,在社会上引起的巨大反响即可看出。在社会公众的心理预期里,这类证据是非法证据,是要绝对予以排除的。而公众对瑕疵证据的容忍程度和心理预期决定了其往往可以通过事后的补救转化为合法证据,4.是否可以转化的不同。瑕疵证据的瑕疵,一般都能事后重新予以补正,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使其转化为合法证据,让其具备发现实体真实的效用。但这不能适用于非法证据中。刑讯逼供、胁迫等通过摧残人的身体、健康来摧毁人的意志,事后如果允许弥补则只能意味着对之前刑讯逼供事实的纵容。因此非法证据与合法证据不具有互相转化的可能。

瑕疵证据与非法证据的划分不是绝对的,随着社会法治理念的进步,学理和立法的不断发展,瑕疵证据与非法证据是处于不断变动发展之中的。瑕疵证据中的一部分可能转变为非法证据而一概予以排除。瑕疵证据通过一定程序、一定规则的转化成为合法证据后,就能具备证据资格,对证明案件事实起到应有作用。

三、瑕疵证据法律效力评析

瑕疵证据的法律效力,是指瑕疵证据在法律上的约束力,指刑事诉讼中瑕疵证据对案件所具有的一种证明力,即瑕疵证据能否作为依据来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及罪责轻重。关于瑕疵证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争论,各个国家也有不同的做法。我国刑诉法学界关于瑕疵证据法律效力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1.真实肯定说。亦称“采信说”,认为应当重视瑕疵证据的客观性和其反映的实体的真实性,实事求是地处理问题。如果瑕疵证据经过查证属实,确能证明案件真实性,就承认其具有证明能力,可以予以采信。简言之,即只要查证属实,就可以采信。

2.全盘否定说。亦称“排除说”,认为凡是瑕疵证据皆不具有法律效力,即使查证属实也不能予以采用,应当一概予以排除。

3.排除加例外说。认为是否采信不要一概而论,在确立瑕疵证据排除的一般规则的同时,由立法规定一些例外规则,即允许某些特定情形下的瑕疵证据可以得到采信。例外情形主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案件的危害程度;二是司法官员的违法程度。

4.线索转化说。认为瑕疵证据本身并不具备法律效力,但可以作为发现和收集证据的线索,通过补充侦查的方式重新合法地获取具有法律效力的相关证据。该说既否定了瑕疵证据本身,又对其中含有的有用信息合理灵活的加以利用,保留了其中能够发现实体真实的因素。

5.区别对待说。把非法获取的言词证据同实物证据区别对待。对于言词证据不论其是否对发现实体真实具有作用,都一概予以排除。而对于具有较强客观性和相关性的实物证据则不会因为收集程序和方法的违法而改变其性质,可以加以采用。

虽然注重人权保护已经成为世界趋势,但对于瑕疵证据一概予以排除,就忽视了其中蕴含的能够发现实体真实的部分,而可能使真正有罪的人因为存有合法性瑕疵的证据而逍遥法外。但如果对其一概加以采用,因其具有不合法因素,不能等同于合法证据的,有可能导致证据的合法性原则不能得到遵守,程序的正当性不能得到维护。因此,对瑕疵证据一概排除或者一概采用都是不可取的。5

瑕疵证据的效力具有待定性,应当经过一定的法定程序,通过一定条件转化使其瑕疵得到修补,成为合法证据,在法律上起到令人信服的证明作用。

四、瑕疵证据运用现状分析

(一)外国瑕疵证据运用现状分析

1.美国。美国注重个人权利的保护,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理论和实践中都适用得相当广泛。美国早在1897年各州就规定了根据强制所得的供述予以排除的规则。此后,最高法院又于1914年规定了对瑕疵实物证据的排除规则。60年代出现了著名的“毒树之果”理论(The Fruit of the poisonous tree doctrine),“一般而言,经由最初的违法收集证据直接地或间接地获得之证据,不论是供述证据抑或是非供述证据(物的证据),全部称之为毒树之果实,依法应予排除。而所谓毒树之果实理论,即指最初的证据(毒树)一旦被违法收集,经由该证据所衍生之二次证据全部未具有容许性(证据能力)。此法则乃基于最初违法收集之证据污染着往后收集之全部证据,故违法收集之证据不应为取得其他之证据而被使用” [1] [1]但这在以正当程序和保障人权著称的美国司法界也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在社会上的扩张使用会使更多罪犯“正大光明”地逃脱法律制裁,不利于惩罚犯罪。1984年,最高法院根据众多建议在该原则的适用上增加了两项例外,即对于以下两种证据不适用排除规则:一是“最终或必然发现”的证据;二是侦查人员出于善意即不明知搜查和扣押是违宪所获得的证据。由此可见,美国对于程序有轻微瑕疵兼不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证据是看作瑕疵证据的。

2.英国。英国的瑕疵证据制度则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如果证据是与争议问题有关的就可以采证。刑事瑕疵证据被划分为非法获得的自白和非法收集的物证(书证)以示区别对待。根据英国《警察与刑事证据法》的规定:如果有证据证明供述是或者可能是警察通过压迫手段或者是通过其它在当时 的情况下可能导致供述不可靠的语言或行为所取得的,那么就应当予以排除;而对从此类供述中所发现的其它证据,也即“毒树之果”则不予排除。可见,英国对于言词证据原则上予以排除,且对言词证据产生的“毒树之果”则采取的是“砍树食果”的方式采证;对于非法收集的实物证据,则予以采纳。既然从上述非法言词中所发现的“毒树之果”都不会被排除,那么实物证据产生的“毒树之果”就更不会被排除了。但是,对于如果采证可能会引起陪审团的思想偏见,而这种作用与其真正的证据价值是完全不相称的证据,则由法院行使自由裁量权予以排除。可见,英国对于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在法官做出自由裁量时是在内心形成了非法证据与瑕疵证据的判断的,对瑕疵言词和实物证据都在一定程度上给予采用,只是对于瑕疵言词证据的采用更为严格。

3.法国。主要针对预审程序中的违法行为,发展出一套独特的程序性制裁制度—诉讼行为无效制度。诉讼行为的无效主要分为法定无效(违反的是该国刑事诉讼法典明文规定了一系列“以无效论处”或者“否则无效”的条款)与实质无效(警察、检察官或预审法官的某一程序性违法行为损害了当事人的权益)。[2] [2]根据法国刑事诉讼法典第802条的规定,即使是法定的无效一般也必须以程序性违法行为损害了当事人的利益为前提,因此又被称为“附条件的无效”,也就是以损害利益为前提的法定无效。与此相对应,那些尽管没有损害当事人的利益,却使司法权威和公共利益受到侵犯的违法行为,也有可能带来诉讼行为的无效。这种不以损害当事人利益为前提的法定无效,可以称之为“公益性无效”。对于实质无效而言,法官须判断该违法行为是否损害当事人的权益,对有关权益所造成的损害程度等,因此拥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很显然,诉讼行为无效的宣告不仅仅带来与该行为有关的诉讼文书的撤除,而且还可能导致有关证据材料的排除。而诉讼文书和证据材料的排除,还可能带来依据该文书和证据所制作的裁决无效这一间接的后果。正因为如此,这种诉讼行为无效制度可以发挥与英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极为相似之诉讼功能,对预审程序中发生的程序性违法行为具有重要的制裁作用。可见,法国的诉讼行为无效制度中对程序性违法和实质性违法

行为无效的判断与界定是一个区分合法证据与不合法证据的过程,法官的自由裁量则是对非法证据与瑕疵证据的区分过程。

4.德国。理论界遵从的通说是“双重功能性诉讼行为论”,这一理论将刑事诉讼区分为“实体层面”和“程序层面”两大部分,认为属于实体层面内的强制处分措施即使出现瑕疵,对于程序法的基本职能而言,一般不造成任何不利的影响。所以,适用强制性违法手段获取的证据同样具有证据能力,换言之,从程序层面否定违法证据,但从实体层面承认违法证据的证据能力。[3] [3]德国始终把追求实体真实作为刑事诉讼的主要目的,在此理论框架下,法院的基本立场是,非法自白,一般作为非法证据予以排除;对于非法所得的物证和书证,法院往往通过利益权衡原则予以处理,即在维护的个人利益和刑事追诉的国家、社会等利益之间进行衡量和比较。有时法院会牺牲实体真实而排除非法所得的实物证据。但在司法实践中,出于控制犯罪的需要,此类证据通常还是被法官裁定为可以采纳。这种权衡,在我们看来,就是一种区别“非法证据”和“瑕疵证据”的过程,对于前者,法院依职权予以排除。如果衡量的结果,是该瑕疵证据可以采纳,那么对其可纠正的程序性错误,法庭可以尽力纠正。

5.日本。日本宪法第38条第2款规定:“用强制、拷问或威胁的方法获得的自白或者长期因不当羁押、拘留后获得的自白,不能作为证据。”日本刑事诉讼法第319条也规定:“强制、拷问或胁迫获得的自白、因长期不当羁押拘留后作出的自白以及其他非自愿的自白,不能作为证据。”据此,日本排除“并非处于自由意志的供述”。日本在二战后深受美国法制的影响,学说上普遍主张排除非法搜查、扣押的实物证据。但是日本最高法院对此却持谨慎态度,认为收集程序违法不会改变物体的性质和形态,因而不会改变其作为该种形态的证据的价值,如果否定其效力,将违反实质真实的原则。正是基于这种理由,最高法院在1949年判例中肯定了非法搜查、扣押的实物证据的证据能力。直到1978年在审理大阪冰毒案件时,最高法院才改变这一态度,开始采用非法证据

排除规则。根据这一判例,排除非法收集的证据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1)证据物的收集程序有违宪法第35条及刑事诉讼法第218条第1项的令状主义的重大违法的;(2)从抑制将来的违法侦查的角度看将该证据物作为证据是不适当的。[4] [4]可见,日本只是有条件地确认了非法搜查、扣押的实物证据之排除规则。因此,日本在肯定程序瑕疵的同时更看重瑕疵证据对实体真实的证明作用,对其只是进行了有条件的排除。

由于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及不同的法律传统,世界各国对诉讼价值的选择不一,对于瑕疵证据的界定范围也不相同。英美法系国家往往建立了比较严格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其对属于瑕疵证据的证据范围相对来说就狭小的多,这主要是与其尊崇的程序正义与保障人权思想相适应的。大陆法系国家更注重发现实体真实,其往往建立的是有限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并赋予法官更多的自由裁量权,由法官来对证据的合法或不合法予以界定。这样,瑕疵证据的范围相对来说就宽泛一些。我国作为大陆法系国家,如果建立起完善的非法证据排除及瑕疵证据转化制度,将更有利于正当程序的贯彻及侦查、检察、司法工作人员对自身行为的规范。

(二)我国瑕疵证据运用现状分析

1.检察机关对瑕疵证据的运用

我国检察机关对侦查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和自侦移送起诉的案件的证据负有全面审查的责任,依法对侦查活动的合法性进行监督,并确保起诉质量。在实践中检察机关对于非法证据和瑕疵证据进行了有意无意的区分。对非法证据的处理较为复杂,分为几种情况:认真记录,立即汇报,实行初查;另作记录,口头汇报,听候指示;不予记录,不作汇报,不予回应。[5] [5]虽然我国刑事诉讼立法在日益发展,保障人权在立法中越来越多地得到体现,但考虑到检察机关长期以惩罚犯罪,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为目标,尽管这些证据是用非法手段收集的,但其客观真实性和关联性不容

怀疑,对发现案件真实又有证明作用,而我国刑事诉讼法又没有规定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这样,检察机关能有多大的动力排除这些非法证据,值得怀疑。

对于瑕疵证据,公诉部门实践中倾向于补正,做法也较为多样。对于有残缺因素的瑕疵证据,一般是直接补充;对于有违法痕迹不方便改正的,一般是要求侦查机关重做。《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265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部门在审查中发现侦查人员以非法方法收集犯罪嫌疑人供述、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的,应当提出纠正意见,同时应当要求侦查机关另行指派侦查人员重新调查取证,侦查机关另行指派侦查人员重新调查取证的,可以依法退回补充侦查。”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使瑕疵证据的瑕疵得到掩盖,从而在审判时使这类证据在审判机关能够得到认定。因此在学理上区分非法证据与瑕疵证据,并使瑕疵证据的转化合法化是有必要的。

2.审判机关对瑕疵证据的运用

审判机关在实践中对于瑕疵证据的审查判断标准不一,对于非法证据的权衡标准不一,如何区分瑕疵证据与非法证据,而瑕疵证据的效力又如何,这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判人员、承办法官的个人价值判断。例如,案件中侦查讯问时有两人在场进行讯问,但讯问笔录只有一人签字,对于这种瑕疵证据,有的法官直接认可了其作为证据,并使其对证明案件事实发挥作用;有的法官又根据证据的合法性要求对其予以了排除。

学理上没有瑕疵证据和非法证据的分类,以及法律上没有明确的依据,加之我国又不是以判例法为渊源的国家,使得我国审判实践中出现了标准不一的现象。在审判中要么将瑕疵证据等同于合法证据予以确认,要么将其看做非法证据,但又不绝对予以排除。这种状况既不利于我国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健全和正当程序的完善,更不能保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及公平正义的实现。因此,区分非法证据和瑕疵证据对于建立健全我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大有裨益,能在人们心目中形成明

确的应绝对予以排除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适用对象。并且对瑕疵证据通过合法途径予以转化,使其通过正当程序转变为合法证据,对证明案件事实起到应有的作用。所以我们首先应在理论上确立和完善瑕疵证据制度,并对其转化提出合理的制度设计,以期对立法及实践能有所帮助。

五、确立瑕疵证据转化制度的基础

(一)瑕疵证据转化的现实基础

不能离开一国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法治环境来探讨瑕疵证据的采信问题,任何国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法治环境下对瑕疵证据的采信原则是大相径庭的。研究我国瑕疵证据的采信原则当然不能离开我国的基本国情。[6] [6]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制还不健全,犯罪率仍居高不下。我国刑事诉讼的根本目的是惩罚犯罪,保障人权,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我国有限的诉讼资源和相对落后的侦查技术也不足以支撑瑕疵证据的全面排除。虽然当前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是世界大趋势,但对于没有严重侵犯人身权利,又对证明案件真实情况有直接作用的瑕疵证据一概予以排除,无疑会因为证据不足而使犯罪分子逍遥法外,导致对犯罪的打击不力,社会大众的利益得不到保护。将瑕疵证据予以转化使其具有合法性,能使其证明实体真实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可有效避免放纵犯罪。有人担心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助长违法取证行为,但我们认为只要建立严格的瑕疵证据转化制度,从长远来看是对侦查机关取证行为的规范,有利于侦查机关在取证时依法办案。

(二)瑕疵证据转化的法律基础

刑诉法和“两高”司法解释为瑕疵证据的转化奠定了法律基础。刑诉法第42条规定,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证据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这说明,瑕疵证据只 11

要查证属实,也是可被采用的。最高法院在《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刑诉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尽管对非法收集的言词证据作了禁止采用的规定,但并未对存有瑕疵的实物证据的采用作出禁止性的规定。同时,最高检察院在《人民检察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则》的解释中则更进一步规定,除通过刑讯逼供方式获取的言词证据不能采用外,以非法方法收集的言词证据只要未损害犯罪嫌疑人、被害人、证人、鉴定人合法权益或可能影响客观真实的,仍然可以采用。对于瑕疵收集的实物证据,只要未严重损害犯罪嫌疑人及其他有关公民合法权益的,也可以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虽然司法解释并未建立起完整、系统的刑事瑕疵证据采用规则,但已开了采用刑事瑕疵证据的先河。

此外,瑕疵证据的转化还具有国际法基础。我国于1988年10月批准了《禁止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公约》;于1998年10月签署《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前一公约,我国已经批准加入,对我国发生法律效力,除声明保留的条款外,我国都必须认真履行;后一公约,我国已经签署尚未批准,我们也要以公约为标准,检视我们的国内法,积极创造条件,为公约的批准实施做好准备。这两个公约都将证据排除的范围限定于酷刑取得的言词证据,未包括非法搜查、扣押获得的物证、书证。这种区分,为我国国内法区分非法证据和瑕疵证据、建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建立瑕疵证据转化规则,提供了国际法依据。

六、瑕疵证据转化的制度设计

(一)瑕疵证据转化的适用对象

1.未明显侵犯公民基本权利,但侵害到公民一般实体性权利和程序性权利而取得的证据。用刑讯逼供、暴力威胁等侵犯公民宪法性权利的方式取得的证据是非法证据,要绝对加以排除,不是瑕疵证据转化的适用对象。我国刑事诉讼不承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沉默权,而实行“对侦查人

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的制度。在审讯当中侦查人员就可以以告知犯罪嫌疑人如果不如实回答,就将承担怎样的不利后果的方式,对犯罪嫌疑人施加压力,以得到口供。在审讯中也存在着大量的诱导询问,目的是使犯罪嫌疑人误以为侦查机关已掌握其罪证,在趋利避害心理支配下作出供述。此外,侦讯人员拉家常式的情感共鸣法审讯,故意缩小或夸大犯罪性质与后果,推托责任等做法,显而易见也都带有一定的威胁、引诱和欺骗的成份。由此可见,在一般诉讼法理论上被视为用非法的威胁、引诱和欺骗的方法收集证据材料,在我国法律和政策的特定背景下,可能是合法并因此而被广泛地允许采用。也就是说,一些威胁、引诱、欺骗的审讯方法在我国很难界定为违法,我国刑事诉讼对威胁、引诱、欺骗的审讯具有很大的容许度。这就使得主要表示形式是轻微威胁、引诱、欺骗等方法以及一般的违法搜查、扣押、查询冻结等行为的这一类未明显侵犯公民基本权利,但侵害到公民一般实体性权利和程序性权利而取得的证据能够成为瑕疵证据转化的适用对象。

2.虽违反了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收集证据,但对公民的权利不构成侵犯的证据。这类瑕疵证据多为实物证据,在收集证据的过程中未遵守某些程序规定,例如,勘验现场时未邀请见证人到场,讯问笔录犯罪嫌疑人没有逐页签字等。我们要把取得证据手段的瑕疵与证据本身的证明力区别开来。这些轻微的程序性瑕疵不会对证据本身的证明力有影响,但其违反了正当程序,因此将这类证据作为瑕疵证据转化的对象,使其经过转化变为合法证据,是对正当程序的维护。

(二)瑕疵证据转化的规则

1.重新制作。这主要适用于瑕疵言词证据。对于用轻微威胁、引诱、欺骗等方法得来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证人证言等瑕疵言词证据,应该在更换原侦查人员后重新进行讯问和询问,重新制作证据材料。

2.补正。这主要适用于瑕疵实物证据,在其欠缺法定要件时通过事后的补充使欠缺得到完善,使证据的法定要件完备。如应当调取、扣押原件的,在条件仍具备时,将原件、原物予以调取、扣押;作为证据使用的实物未移送或移送的实物与物品清单不相符的,应当要求侦查机关或部门在三日内补送,等等。[7] [7]

3.明示同意。这对于当事人来说相当于民事诉讼法上以明示方式做出的自认。即当事人在事后得到有关机关询问后,对于瑕疵证据所证明的内容明示承认是出于自己的真实意思表示,承认瑕疵证据的效力。这种情况下,通过一定法律程序,瑕疵证据就转化为合法证据。例如在询问证人前,忘了告知证人相关权利义务,那么,随后告知了证人其权利,并征得其同意时,可以提交先前的陈述;传唤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到指定地点或其住处进行讯问时,未出示工作证或者传唤通知书等证明文件而制作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讯问笔录,应当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补充出示证明文件,并经其确认原笔录内容等。[8] [8]

4.推定同意。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一定期限的经过。如在一审庭审调查结束之前未对证据瑕疵提出抗辩的,法官可以依据已知事实,根据经验法则、逻辑法则、价值考量等多种方法推定当事人认同该证据的效力,该瑕疵证据发生证据效力;二是当事人以自身行为表示同意瑕疵证据的效力。凡是涉及传唤、通知和送达等方面的无效情形,例如,《拘传证》、《传唤通知书》等法律文书欠缺形式要件时,当事人仍然到场的,视为当事人同意该有瑕疵的法律文书的效力,该瑕疵证据取得确定效力。

5.真实性调查。在案件涉及国家、社会和集体的重大公共利益及重大安全利益时,为了维护国家、社会和集体的利益,可以对这类案件中存在的瑕疵证据经过全面调查确定其内容的真实性,通 14

过这种方式使瑕疵证据得到转化。但考虑到在调查中侦查部门权利滥用的可能性,对这类情况应当严格控制,只有在符合涉及国家、社会和集体重大公共利益及重大安全利益的条件下才能使用。

(三)瑕疵证据转化的适用主体

在我国,瑕疵证据的转化应当由检察机关进行。根据《刑事诉讼法》第76条和第137条的规定,检察机关有纠正公安机关违法行为的权力,有必须查明侦查活动是否合法的义务。检查机关本身就担负着对侦查活动的监督责任,由其对侦查活动中产生的瑕疵证据进行审查并退回侦查机关转化或者自行转化是最合适的。而瑕疵证据转化成功与否的审查判断,则由审判机关进行。审判机关认为该瑕疵证据已经转化为了合法证据,则其可以作为定案根据,发挥与合法证据相同的法律效力。

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实体真实与程序正义的刑事诉讼价值平衡一直都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我国目前法律体系还不完备,法制建设还在进行中,有许多规则和制度都还未确立。本文提出瑕疵证据的概念,将非法证据与瑕疵证据区别开来,对于我国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能够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使人们对非法证据有更清晰的认识。同时,将瑕疵证据与非法证据区别对待,通过对瑕疵证据的转化使其成为合法证据,发挥其证明案件应有的作用,对于完善我国的证据制度体系也大有好处。

注释:

[1]参见黄朝义:《刑事证据法研究》,台湾元照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47页。

[2]参见陈瑞华:《大陆法中的诉讼行为无效制度—三个法律文本的考察》,载《政法论坛》2003年第5期。

[3]参见陈浩然:《证据学原理》,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犯页。

[4]参见宋英辉、杨光:《日本刑事诉讼法的新发展》,载《诉讼法论丛》,第1卷,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70页。

[5]汤啸天:《试论检察机关知晓非法取证信息后的处置》,载《人民检察》2006年第12期。

[6]参见戴泽军:《证据规则》,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96页。

[7]施燕华:《论刑事诉讼中瑕疵证据的转化》,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1页。

[8]参见前注 [7],施燕华文,第22页。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免费法律咨询,就上中顾法律网)我爱你 @@

下载瑕疵证据补正机制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瑕疵证据补正机制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赛马机制研究

    赛马机制研究 海尔集团董事长张瑞敏认为,企业领导者的主要任务不是去发现人才,而是去建立一个可以赛出人才的机制,并维持这个机制健康持久的运行。这种赛马而非相马的机制激发......

    解析关于审查刑事证据的基本要求和瑕疵证据处理原则的探析

    关于审查刑事证据的基本要求和瑕疵证据处理原则的探析 陶红 郑延薇 在刑事审判过程中,对案件事实的认定是否准确,是决定刑事案件能否办成铁案的关键。可以说,追求法律事实和客......

    发展党员五大机制研究

    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发展党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关键在于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建立健全发展党员工作长效机制,并一以贯之地抓好落实。 (一)明确职责,建立发展......

    职务犯罪侦查机制研究

    职务犯罪侦查机制研究吕德赞职务犯罪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犯罪,它是一种国家公职人员或其他受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不履行职务、不正确履行职务、滥用职权或逾越职权,严重危害国家机......

    发展党员五大机制研究

    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发展党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关键在于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建立健全发展党员工作长效机制,并一以贯之地抓好落实。(一)明确职责,建立发展党......

    发展党员五大机制研究

    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发展党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关键在于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建立健全发展党员工作长效机制,并一以贯之地抓好落实。(一)明确职责,建立发展党......

    发展党员五大机制研究

    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发展党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关键在于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建立健全发展党员工作长效机制,并一以贯之地抓好落实。 (一)明确职责,建立......

    公务员考评机制研究

    【摘 要】本文结合作者对公务员考核工作现状的思考与体会,分析了国家公务员考核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从法律制度、传统观念、人为因素、工作实践四个方面分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