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镇++村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实施方案

时间:2019-05-15 00:38: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县++镇++村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实施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县++镇++村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实施方案》。

第一篇:++县++镇++村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实施方案

**县**镇**村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

项目实施方案

**镇人民政府 二0一一年二月

目录

一、实施的背景、依据(一)实施的背景(二)实施的依据

1、经济来源依据。

2、实施的技术依据

二、实施的目标、进度、任务

(一)实施的目标、进度

1、目标

2、进度

(二)实施的任务

1、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2、生活垃圾处理工程。

三、实施的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

2、加强监督管理

3、加强资金使用的管理

四、效益分析

附件:①**县行政区划图

②项目工程分布图

一、实施的背景、依据(一)实施的背景

**村位于**县**镇西南方向,距**县城30公里。该村耕地面积2010亩,全村面积8.57平方公里,共有农户505户、人口2200人,主要产业为种植业和养殖业,种植业主要以优质果业为主。2010年,全村生产总值1410万元,人均纯收入3980元。**村位置偏僻,由于地势低洼造成该村积水严重,污水横流。在流经**镇**村的水源上游除有常年生猪存栏量260头的养殖小区外,农户家中也分散养殖大量的猪鸡鸭鹅等畜禽,年产粪便近520吨,对村庄水体造成了巨大污染,水环境问题严重。同时,由于村内无固定的垃圾存放地,村民生活垃圾随意丢放的现象严重,导致村内脏、乱、差,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

1、产生大量生活垃圾。随着经济发展,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生活垃圾产生量日益增多,尤其是塑料袋等塑制品的普遍使用和垃圾的乱堆乱倒,给环境造成极大压力。

2、产生大量生活污水。人口较为众多,居住相对集聚,由于传统的生活方式,污水直排,进入河道,污染水源,影响下游用水安全。

3、环境基础设施薄弱。受资金等多种因素制约,该村环境基础设施薄弱,污水、垃圾处理处置设施得不到有效维护,污水、垃圾集中收集率与处理率较低。

4、机制不健全。由于管理机制不健全,生活垃圾得不到及时清理,生活污水得不到处理,影响当地环境质量,尤其危及下游饮用水安全。

为改善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保障下游居民饮水安全,县政府及当地政府已将**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列为重要议事日程。

(二)实施的依据。

1、经济来源依据。

根据《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09]48号)和《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9]165号)规定,**镇**村农村环境整治项目计划投 3 资100万元,其中当地自筹及配套50万元,申请中央环境保护专项资金50万元。(见表1)

2、实施的技术依据

⑴生活污水处理工程采用小城镇化湿地处理方法,该方法具有投资小,见效快、管理方便等特点。

⑵生活垃圾处理工程采取我省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比较通用的无害化处理方式,即分散收集、统一处理的模式予以处理。

二、实施的目标、进度、任务

(一)实施的目标、进度。

1、目标

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操作标准,全部工程项目建成投入运行(使用)后,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7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以上。基本达到整洁、干净、优美的全国环境优美镇建设标准。

2、进度

项目在2011年3月3 0日前完成工程设计、招标和政府采购工作,2011年6月30日前完成所有工程施工,并投入运行和接受县以上有关部门竣工验收。

(二)实施的任务

1、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根据**镇**村地势低洼,临近村庄的污水会流入**村的情况,在全村范围内埋设排污管道,把流入该村的污水及村民的生活污水统一纳入到排污管网,最后进入污水处理池,经过处理达到要求后再排出。管网建设大概需要排污管500米(直径为¢50cm)。

2、生活垃圾处理工程

(1)新建日处理能力为15吨的垃圾焚烧站1座。在远离居民区 的山坳里兴建一座垃圾无害化处理厂。通过安装垃圾焚烧炉对垃圾进行焚烧处理减容、减量和无害化处理,该套设备改进了焚烧系统工艺及强化了尾气处理等手段,已经较好地解决了尾气污染问题。工艺采用机械炉排焚烧炉,分选后的筛选物送到炉内焚烧,温度可达到850℃一1000℃,正常情况下不需要添加任何助燃物,尾气处理采用半干式反应塔加布袋除尘器。从而真正做到环保节能,实现垃圾的无害化处理。

(2)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农户自建一批沼气池和集中新建大型沼气池一个。通过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农户自建一批8-10立方米的沼气池,达到处理和循环利用部分有机生活垃圾;集中兴建大型沼气池一个,总容量达260立方米,可以有效处理养殖小区畜禽粪便及其他有机垃圾。

(3)新建垃圾池和垃圾中转站。由于**村一直没有固定的垃圾存放地,但是每年都要产生1204吨垃圾固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垃圾产生量还会加大,建设垃圾池和垃圾中转站必不可少,避免村中再出现“脏、乱、差”的现象工。拟新建垃圾池16个,作为垃圾的临时存放处。

(4)购置载重能力为5吨的小型农用垃圾转运车1辆,集中收集垃圾拖运到垃圾焚烧炉中统一处理。

(5)聘请卫生保洁员2名,定期保洁、转运生活垃圾,并建立长效机制。

三、实施的主要措施

1、健全项目实施管理组织。**镇政府成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雷胜同志担任组长,常务副镇长廖俊生同志担任副组长,李兴辉、吴少云、陈良勇、廖伟民等同志为成员,负责组织、指导、指挥项目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其中,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由李兴辉同志负责,生活垃圾处理由吴少云同志负责。

2、建立明确的责任制。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在项目实施中,**镇人民政府是项目实施的主体,负责项目建设的组织领导、监管、调度和工程设计、招投标、设备采购等工作;环保部门负责工程 项目的技术指导、资金监管等工作;财政部门负责项目资金的管理、拨付、报账和政府采购等工作;监察部门负责项目的督查监管,严格项目实施程序,防止在项目实施中出现违法违纪现象;建设部门负责项目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和指导;城管执法局负责生活垃圾工程的监督管理和指导。通过明确职责,相互协作,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完成。项目建成并经验收合格后,由**镇人民政府委托并移交**村理事会管理,建立健全具体的管理措施,发挥项目的长期效益。

3、加强宣传。在**村广泛宣传项目概况和实施的意义,取得村民的理解和支持。特别是在工程施工中占用或需调整的土地,镇政府要提前介入,测量工程所需土地量,以及需要调整土地,做好涉及村民的思想工作,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4、强化项目的管理。一是要信息公开,在新闻媒体和有关网站上对项目进行公示;二是严格项目四制,即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项目合同制、项目监理制度;三是在项目实施中,在每半个月准时上报项目进展情况;四是严格落实项目的竣工验收。县级财政、环保部门切实做好项目初检,镇村认真做好项目工程的基础资料收集和整理,以迎接省、市的检查和验收;五是镇村要建立项目工程完工后的管理制度,落实管理人员和运行经费,确保项目充分发挥长远效益。

5、建立完善的支持体系。为督促**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更好、更快的完成,发挥项目的示范和带动作用,环保、建设等各部门要选调精干的专业技术人员指导项目的建设,从人力和技术上给与支持,县镇财政及有关部门积极落实项目地方配套资金,确保工程顺利完工,发挥出应有的成效。

四、效益分析

通过本方案设计的2大项6小项工程项目的实施,力争使**镇**村环境面貌彻底改观,村容更加整洁、美观、大方,并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经济效益:通过环境综合整治,区域环境极大改善,充足的环境容量为该村经济长远发展留下巨大的空间。社会效益:通过项目的实施,城镇环境的改善,外流务工人员逐步回村创业,并充分利用该村区位地理优势开展招商引资,从而带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环境效益:通过项目的实施和持续不断的宣传教育,带动当地居民的环境意识逐步提高,爱护家园的责任意识得到增强,推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持续发展。

第二篇: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

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 环境综合整治项目验收办法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提高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和项目管理水平,切实将“以奖促治”政策落到实处,逐步实现农村环保项目验收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根据环境保护部、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环发〔2009〕48号)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以下简称“项目”)验收的对象是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 金投入建设已竣工完成项目,包括开展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历史遗留的农村工矿企业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和土壤污染防治等环境综合整治项目。

第三条 项目验收依据中央和省级财政、环保等相关部门制定的政策、制度及工程建设标准、项目实施方案等。

第二章 验收内容

第四条 项目建章立制情况,包括:项目实施方案编制、项目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建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明确项目具体承担单位任务和要求、制定项目监督检查制度、项目所在地村镇设立专门工作机构或专人负责项目实施等内容。

第五条 项目计划完成情况,包括:项目治理前后的有关监测数据、项目计划任务完成、项目工程建设质量、治理成效等内容。

第六条 项目建设公示制、工程招投标制、大宗物资政府采购制等制度和规定的执行度。

第七条 项目管理和运行机制,包括项目管理制度建设、管护措施落实、档案管理等。

第八条 项目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以及环境整治情况。重点检查项目涉及农村饮用水及水源地保护、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历史遗留的农村工矿企业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和土壤污染防治等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农村人居环境的示范带动作用情况。

第九条 项目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

(一)项目资金到位、拨付及使用情况,包括中央补助和地方配套。

(二)中央资金实行县级财政报账制,“专款专用、专账核算、专人管理”。

(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有关规定,对中央资金安排和使用、管理制度、考核验收等在政府门户网站上予以公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村务公开有关规定,对资金使用、项目实施等情况向当地群众张榜公布。

第三章 验收的组织和程序

第十条 项目验收实行分级负责制,即县(市、区)级自验、市级复核、省级抽验。

第十一条 项目竣工后经县(市、区)级环保、财政部门自验合格,并经市级环保、财政部门复核同意后,由县(市、区)级环保、财政部门向省级环保、财政部门提出验收申请;省环保厅会同省财政厅组织有关部门、专家成立验收组进行抽查验收。验收采取听汇报、查阅档案资料和现场检查的方式进行。

第十二条 申请验收应提供以下材料:

(一)县(市、区)政府申请验收报告;

(二)县(市、区)级环保、财政部门项目自验报告;

(三)市级环保、财政部门复核意见;

(四)项目实施方案、设计方案和相关图纸;

(五)项目实施前后的有关监测数据;

(六)项目单项工程质量验收材料;

(七)财务决算及审计报告;

(八)资金筹集、使用、管理情况报告;

(九)反映资金和项目管理,以及项目成效、群众满意度等相关证明材料。第十三条 项目验收实施程序:

(一)听取项目单位情况汇报;

(二)查阅有关文档资料;

(三)检查有关财务档案,会计账簿;

(四)实地查看项目工程建设完成和运行情况;

(五)专家评议形成验收意见;

(六)省环保厅、财政厅出具书面验收意见。

第十四条 项目验收完成后,由省环保厅会同省财政厅将验收情况汇总上报环境保护部、财政部;下发验收通报,对于项目完成好的县(市、区)给予表扬,对存在问题的县(市、区)提出限期整改要求。

第四章 验收评价

第十五条 验收评价分为合格、不合格。省级验收组将根据项目验收的实际情况对该项目给予合格或不合格评价。

第十六条 验收被评为合格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按照省环保厅、省财政厅规定的时间做好验收准备并报送申请验收资料;

(二)规章制度健全,文档资料保存完整,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充分;

(三)严格执行项目的实施方案,没有擅自更改项目建设内容,完成或超额完成项目投资和建设任务,工程质量良好,工程管理制度健全,落实到位,工程完好率达到95%以上;

(四)村(庄)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

(五)项目资金管理规范,资金及时拨付到位,无大额现金支付工程或物资款现象。

第十七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评为不合格:

(一)未经省环保厅、财政厅批准擅自更改项目实施方案或设计方案,不能按照规定时间完成项目建设工作;

(二)工程质量不合格、影响正常运行及发挥效益的;

(三)未能达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预期治理目标的;

(四)有违反有关资金管理办法和财务会计制度行为的;

(五)截留、挤占和挪用项目资金或有其它违规行为的。

第五章 验收的奖惩

第十八条 省环保厅、财政厅每年对验收合格的项目进行评比,对成绩突出的项目所在县(市、区)人民政府给予通报表扬,并作为下一该县(市、区)申报中央和省级农村环保专项资金项目的重要依据。对于验收不合格的项目,要求限期整改并对项目所在县(市、区)人民政府予以通报批评。对于擅自更改项目实施方案或设计方案建设和挤占、挪用项目资金的,追缴违规财政资金。并按有关规定,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九条 各市环保局、财政局可参照本办法,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市级项目验收办法。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施行。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省环保厅、省财政厅负责解释。

第三篇: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附件2

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

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支持的农村环

境综合整治项目管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是指为有效解决农村突出

环境问题、改善农村环境质量而开展的环境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和综合性污染治理项目。

第三条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的管理和实施,坚持“中央引导、地方推动”,遵循“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公开透明、追踪问效”的管理原则。

第四条各地应加大农村环保投入力度,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和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建立农民参与制度,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鼓励农民投工投劳。

第五条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申报

和组织实施,市级以上环保、财政部门负责组织申报和监督管理。

第二章项目申报和审批

第六条环境保护部、财政部根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和预算安排原则及重点,联合发布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申报通知,规定申报具体事宜。

第七条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由县级人民政府申报,经市-1-

级环保和财政部门审核(已实行省直管县的除外,下同),由省级环保和财政部门审查汇总,联合报送环境保护部和财政部。申报材料主要包括资金申请报告、项目申报方案以及相关证明材料等。

项目申报方案内容包括:村庄基本情况,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治理方案(预期实现目标、拟采取的主要措施、进度安排、效益分析)、资金需求和筹措方案、项目实施后运行保障措施等。

第八条各地环保部门应结合当地特点,选取农村环保适用技术指导项目申报,保障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效果。

第九条省、市级环保和财政部门对县级人民政府申报的项目按照以下原则进行审查:

(一)符合中央财政资金支持重点。申报的项目应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申报通知所支持重点保持一致。

(二)符合规划要求。各地应在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范围内,统筹安排项目,逐年申请,分阶段实施。

(三)位于污染防治重点流域、区域。各地应根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支持的重点流域、区域范围,结合本地农村环保实际,针对各类问题区域分布特征,选取重点地区优先开展治理。

(四)项目实施条件成熟、资金筹措方案可行。申报的项目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生态环境条件、污染现状、环境综合整治实际需要和投资可能,合理确定治理技术和规模,做到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杜绝重复投资和形象工程。

第十条环境保护部会同财政部对各地报送的项目组织审

查,确定支持项目清单。

第三章项目组织实施

第十一条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实行报备制度。省级财政下达资金预算后的20个工作日内,县级人民政府应组织完成项目实施方案的修改完善工作,经市级环保、财政部门审批后,报省级环保、财政部门备案。

第十二条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内容一经审查批准,原则上不得调整,不得降低治理目标要求、压缩投资规模等。如确需调整的须报省级环保和财政部门批准同意后方可执行。省级环保和财政部门要将有关调整情况随同项目执行情况报告环境保护部和财政部备案。

第四章考核验收和监督检查

第十三条省级环保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应加强项目的考核验收工作,考核验收办法应结合各地情况自行制定,报环境保护部、财政部备案。

第十四条省级环保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在项目结束后的2个月之内完成验收工作。项目验收合格后,县级人民政府应督促项目所在地的村镇,明确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设施的管理主体,制定管理措施,建立健全工程维修、养护、运行等各项规章制度,确保项目充分发挥效益。

第十五条省级环保和财政部门应于每年2月底之前将上项目执行情况报告报环境保护部和财政部,项目执行情况报告的内容包括项目实施进展和成效、中央和地方资金到位情况、资金使用情况、管理措施、考核验收情况等。

第十六条环境保护部会同财政部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抽查,在各地项目执行情况报告和抽查情况的基础上进行考核。抽查和考核的重点主要包括:治理目标完成情况、资金到位和使用情况以及取得的实效等。

第十七条建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公示制度。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的管理办法、申报指南、考核验收办法,以及专项资金的安排情况、项目考核验收情况等应及时在各级环保和财政部门政府门户网站上予以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八条对于违反本办法及相关要求的,环境保护部和财政部将视情况采取通报批评、取消申报资格以及停止资金安排或追缴已拨付资金等措施予以处理,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附则

第十九条省级环保和财政部门可根据本办法,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报环境保护部和财政部备案。

第二十条本办法自2009年5月1日实施。

第四篇: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环境综合整治

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支持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管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是指为有效解决农村突出环境问题、改善农村环境质量而开展的环境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和综合性污染治理项目。

第三条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的管理和实施,坚持“中央引导、地方推动”,遵循“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公开透明、追踪问效”的管理原则。

第四条 各地应加大农村环保投入力度,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和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建立农民参与制度,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鼓励农民投工投劳。

第五条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申报和组织实施,市级以上环保、财政部门负责组织申报和监督管理。

第二章 项目申报和审批

第六条 环境保护部、财政部根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和预算安排原则及重点,联合发布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申报通知,规定申报具体事宜。

第七条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由县级人民政府申报,经市级环保和财政部门审核(已实行省直管县的除外,下同),由省级环保和财政部门审查汇总,联合报送环境保护部和财政部。申报材料主要包括资金申请报告、项目申报方案以及相关证明材料等。

项目申报方案内容包括:村庄基本情况,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治理方案(预期实现目标、拟采取的主要措施、进度安排、效益分析)、资金需求和筹措方案、项目实施后运行保障措施等。

第八条 各地环保部门应结合当地特点,选取农村环保适用技术指导项目申报,保障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效果。

第九条 省、市级环保和财政部门对县级人民政府申报的项目按照以下原则进行审查:

(一)符合中央财政资金支持重点。申报的项目应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申报通知所支持重点保持一致。

(二)符合规划要求。各地应在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范围内,统筹安排项目,逐年申请,分阶段实施。

(三)位于污染防治重点流域、区域。各地应根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支持的重点流域、区域范围,结合本地农村环保实际,针对各类问题区域分布特征,选取重点地区优先开展治理。

(四)项目实施条件成熟、资金筹措方案可行。申报的项目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生态环境条件、污染现状、环境综合整治实际需要和投资可能,合理确定治理技术和规模,做到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杜绝重复投资和形象工程。

第十条 环境保护部会同财政部对各地报送的项目组织审查,确定支持项目清单。

第三章 项目组织实施

第十一条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实行报备制度。省级财政下达资金预算后的20个工作日内,县级人民政府应组织完成项目实施方案的修改完善工作,经市级环保、财政部门审批后,报省级环保、财政部门备案。

第十二条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内容一经审查批准,原则上不得调整,不得降低治理目标要求、压缩投资规模等。如确需调整的,须报省级环保和财政部门批准同意后方可执行。省级环保和财政部门要将有关调整情况随同项目执行情况报告报环境保护部和财政部备案。

第四章 考核验收和监督检查

第十三条 省级环保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应加强项目的考核验收工作,考核验收办法应结合各地情况自行制定,报环境保护部、财政部备案。

第十四条 省级环保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在项目结束后的2个月之内完成验收工作。项目验收合格后,县级人民政府应督促项目所在地的村镇,明确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设施的管理主体,制定管理措施,建立健全工程维修、养护、运行等各项规章制度,确保项目充分发挥效益。

第十五条 省级环保和财政部门应于每年2月底之前将上项目执行情况报告报环境保护部和财政部,项目执行情况报告的内容包括项目实施进展和成效、中央和地方资金到位情况、资金使用情况、管理措施、考核验收情况等。

第十六条 环境保护部会同财政部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抽查,在各地项目执行情况报告和抽查情况的基础上进行考核。抽查和考核的重点主要包括:治理目标完成情况、资金到位和使用情况以及取得的实效等。

第十七条 建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公示制度。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的管理办法、申报指南、考核验收办法,以及专项资金的安排情况、项目考核验收情况等应及时在各级环保和财政部门政府门户网站上予以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八条 对于违反本办法及相关要求的,环境保护部和财政部将视情况采取通报批评、取消申报资格以及停止资金安排或追缴已拨付资金等措施予以处理,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十九条 省级环保和财政部门可根据本办法,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报环境保护部和财政部备案。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2009年5月1日起实施。

第五篇:《青海省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实施细则(暂行)》

青海省环境保护厅

财政厅

关于印发《青海省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环境 综合整治项目实施细则(暂行)》的通知

(青环发[2009]390号)

西宁市、海东地区、海西州环境保护局,海南州环保林业局,黄南、海北、玉树州林业环保局,果洛州环保水务局,各州、地、市财政局:

为规范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支持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管理,确保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顺利实施,根据《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我们制定了《青海省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实施细则(暂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青海省环境保护厅

青海省财政厅

二OO九年十月三十日

青海省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环境 综合整治项目实施细则(暂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支持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管理,确保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顺利实施,根据《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青海省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的实施和管理,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公开透明,注重实效”的原则。

第三条 中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实施的责任主体为县级人民政府。项目的实施必须执行项目报备制、县级财政报账制、公示制、群众参与制等制度措施。

第四条 中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资金主要支持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畜禽养殖污染和农村工矿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和土壤污染防治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以及其他与村庄环境质量改善密切相关的环境综合整治措施。

第五条 中央财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资金为引导资金。各级政府要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投入力度,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和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充分调动农牧民参与的积极性,鼓励农牧民投工投劳。第二章 项目申报和审批

第六条 省环境保护、财政部门根据环境保护部、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申报规定要求,安排本省申报工作具体事项。

第七条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申报工作由县级环保、财政部门负责,经州(市、地)环保和财政部门审核同意后,联合报送省环境保护厅和省财政厅。省环境保护厅会同省财政厅对各地审核报送的项目进行汇总后,联合上报环境保护部、财政部。

第八条 中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申报材料主要包括资金申请报告,项目建设实施方案,按要求完成环境整治任务承诺函和资金配套承诺函以及相关证明材料。

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包括:村庄基本情况,主要突出环境问题,治理方案(预期目标、主要措施、进度安排、效益分析等)、资金需求预算和筹措方案,项目实施后的运行保障措施等。

第九条 省以及州(市、地)环境保护和财政部门对县级人民政府申报的项目按以下原则进行审核:

(一)申报的项目是否符合环境保护部、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申报规定要求,申报材料是否符合《申报指南》的规范要求。

(二)申报的项目是否符合中央财政资金支持重点。是否与中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资金支持重点一致。

(三)是否符合规划要求。申报的项目要符合全国和青海省农村牧区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统筹安排项目内容和规模。

(四)是否位于本辖区农村污染治理的重点区域。各地应根据本地区农村环保实际,针对各类问题区域分布特征,选取重点区域优先开展治理。

(五)项目实施条件是否成成熟,配套资金是否落实。申报的项目应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和特点,农村和农业污染状况,环境综合整治实际需要和投资筹措情况,合理确定规模和工艺,做到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能够在短期内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杜绝重复投资和形象工程。

第十条 各地环保部门应结合当地特点,推广农村环保先进适用技术,指导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工作,保障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效果。

第十一条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内容一经审查批准,原则上不得调整,不得降低预期治理目标,不得压缩投资规模等。如确需调整,须经州(市、地)环境保护和财政部门审核同意,报省环境保护厅和财政厅审查批准后方可执行。

第三章 项目组织实施

第十二条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实行报备制度。省级财政下达资金预算文件后20个工作日内,县级环保部门组织完成项目实施方案的修改完善工作,经州(市、地)环境保护和财政部门审批后,项目审批文件、实施方案等文件报省级环境保护、财政部门备案。

第十三条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由县级环保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组织实施,项目所在地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要积极做好配合协调工作。项目实施要严格按照国家基本建设有关要求,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合同管理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等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工程建设施工、监理和物资采购等凡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青海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办法》规定条件的,应当进行公开招标。

第十四条 项目完工后,县级人民政府应建立项目运行管理责任制,明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建设设施、设备的管理主体,制定管理措施办法,建立工程运行、维修、养护、管理等具体的规章制度,确保设施长期发挥作用。第四章 考核验收和监督检查

第十五条 县级环境保护和财政部门负责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的管理和日常监督检查,州(市、地)环境保护和财政部门负责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业务指导、监督检查和考核验收工作。省环境保护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对各州(市、地)验收工作给予指导。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完成后,经县级环境保护、财政部门检查自验合格后,向州(市、地)环境保护、财政部门提出验收申请。州(市、地)环境保护、财政部门根据国家、省有关规定和管理办法,在收到验收申请后1个月内,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成立验收组,进行项目验收,验收结果要及时向省环保厅、财政厅备案。

省环保厅会同省财政厅对各州(市、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行检查、评比和考核,各地要严格按照检查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整改,经整改合格后方可下达验收批复。凡整改不彻底、不能达到整改要求的,以及考核不合格的地区,不安排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

第十六条 项目验收主要内容包括:

(一)项目计划任务完成情况和项目工程建设质量情况。

(二)项目管理制度落实情况。包括目标责任制、工程招投标制、大宗物资政府采购制等工程建设基本制度、规定的执行情况,以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公示制、报备制、县级财政报账制、群众参与制等制度落实情况。

(三)已建成设施的运行情况。包括已建成设施设备的移交、落实管理责任情况,建成设施设备的维修、养护、运行等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和落实情况。

(四)项目建成后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情况。重点检查项目涉及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工矿企业污染治理等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农村人居环境的示范带动作用情况。

(五)项目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包括中央补助、地方配套资金到位、拨付及使用情况,农牧民投资投劳情况。执行县级报账制和财务规章制度的情况。

第十七条 申请验收应提供以下材料:

(一)县级人民政府申请验收报告及县级环境保护、财政部门项目自查自验报告;

(二)项目实施方案、设计方案、有关监测数据和相关资料;

(三)项目单项工程质量验收材料;

(四)财务决算及审计报告以及资金筹集、使用、管理情况报告;

(五)反映资金和项目管理,以及项目成效、群众满意度等相关证明材料;

(六)相关影像资料。

第十八条 项目验收程序:

(一)听取项目县人民政府情况汇报;

(二)查阅有关文档资料;

(三)检查有关财务档案,会计账簿;

(四)实地查看项目工程建设完成和运行情况;

(五)专家评议形成验收意见;

(六)与被验收项目所在县人民政府交换意见。

第十九条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实行公示制度。有条件的地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的管理办法、申报指南、验收办法以及资金预算下达和使用情况应在环保和财政部门的门户网站上予以公开,接受社会监督。项目的建设内容和实施情况也应在村务公开栏中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第二十条 县级环境保护部门应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档案管理,建立辖区村庄整治项目档案库。项目批复文件、作业设计方案、项目建设阶段性总结、检查验收资料、资金审批和审计报告、工程监理报告、技术资料以及图片、照片、影像资料等要及时归档保存。

第二十一条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二十二条 本细则由省环境保护厅和省财政厅负责解释。

下载++县++镇++村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县++镇++村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实施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