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国农垦扶贫开发
全国农垦扶贫开发“十三五”规划
农垦扶贫开发是全国扶贫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农垦扶贫开发工作,推进贫困农场脱贫致富,事关全国扶贫开发大局,事关农垦改革发展大局。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了新时期脱贫攻坚总体要求,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垦改革发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中发„2015‟33号,以下简称《意见》)对农垦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对农垦扶贫开发提出了新举措。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全国“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和《意见》精神,举全力推进农垦扶贫开发工作,完成“十三五”时期农垦扶贫开发各项任务,确保打赢农垦贫困农场脱贫攻坚战,结合全国农垦贫困农场实际,编制本规划。
一、“十二五”农垦扶贫开发的成效和经验
(一)主要成效
“十二五”期间,各垦区紧紧围绕《全国农垦扶贫开发“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结合本垦区和贫困农场实际,卓有成效地开展扶贫开发,贫困农场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十二五”规划主要目标和任务圆满完成。2011-2015年,全国农垦扶贫开发投入22.78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扶贫 1 资金18.15亿元),实施扶贫项目1291个,116个贫困农场实现了整体脱贫。
一是贫困农场经营状况持续好转,经济稳步增长。“十二五”时期,贫困农场的造血功能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经济效益显著提高。2015年,全国302个贫困农场实现生产总值541.47亿元,年均增长11.19%。在第一产业稳步发展的同时,二、三产业比重有所提高,产业结构趋于优化,三次产业比重由期初的58:23:19调整为51:26:23。2015年,全国贫困农场营业收入138.30亿元,年均增长1.15%;利润总额0.87亿元,实现连续五年总体盈利;资产负债率从期初的98.60%下降到89.69%,总体经营情况向好。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十二五”时期,贫困农场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得到加强,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推广应用范围扩大,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断增强。5年间,全国贫困农场累计改造中低产田86.68万亩;修排灌渠道1602公里,打电机井1231眼,新增灌溉面积38.6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45.10万亩。贫困农场粮豆、棉花、干胶、油料、肉类、牛奶等主要农产品产量持续增加,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
三是农场生活条件持续改善,贫困职工群众收入快速增长。2015年,全国贫困农场职均收入16321元,年均增长17.99%;人均纯收入9873元,年均增长14.29%,高于全国农垦4.91个百分点。到2015年末,全国贫困农场累计解决了65.99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改善了146.29万人的出行和80.43万职工的居住条件,特别是地处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 农场交通、饮水、住房、通电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同时修建完成了一批医疗卫生和文化娱乐场所,较大提升了贫困农场职工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
四是农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示范带动能力明显增强。扶贫开发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弘扬了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展现了新时代的农垦精神风貌。农垦的扶贫开发对周边农村农民发挥了重要的辐射作用,通过农场扶贫项目建设,五年来累计帮助周边农村解决了23.14万人、28.68万头牲畜的安全饮水问题,改善了113.95万人的出行条件,还为周边农村代耕代收农作物365.40万亩,提高了周边农户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农民的增产增收。
(二)主要经验
“十二五”期间,农垦扶贫开发工作在取得了显著成绩的同时,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对于推动“十三五”农垦扶贫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坚持因地制宜,激发贫困农场脱贫致富的积极性。注重调查研究,因地施策、因策发力,找准扶贫开发切入点,提高扶贫开发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坚持产业扶贫,增强贫困农场自我发展能力。以大力培育优势特色主导产业为重中之重,推进产业化经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产业兴脱贫,以产业强致富。三是坚持智力扶贫,提升贫困农场管理水平。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开展经营管理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起来,培养富有创新精神、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管理人才、技术骨干和脱贫致富带头人。四是坚持强化监管,提高扶贫项目建设成效。重视扶贫项目和资金管理,强化项 目实施各环节监管,注重绩效,保证项目建设进度和工程质量。
二、面临的形势
今后五年是农垦扶贫开发进入攻坚拔寨的关键时期,是农垦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阶段,农垦扶贫攻坚战的重要性更凸显,时间更紧迫,任务更艰巨。
(三)优势与机遇
“十三五”时期,农垦扶贫开发面临难得机遇,具备良好工作基础。一是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中央将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举全党全国之力扶贫攻坚。这十分有利于农垦扶贫开发工作获得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的支持,也有利于农垦争取更多政策、资金和项目的支持。二是深化农垦改革为贫困农场脱贫提供新动力。随着新时期农垦改革的深入推进,改革“红利”的释放,对于贫困农场加快企业化改革,完善企业治理和运行结构,激发内生动力和活力,加快提升生产经营体系建设水平,必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三是培育农垦国际大粮商战略为贫困农场发展带来新机遇。在建设现代农业的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进程中,围绕打造农垦国际大粮商,实施联合联盟联营战略,农垦产业发展布局和发展重点更加清晰,与所在区域发展的融合程度更加深入,贫困农场发展的基础条件会进一步得到保障,面对的发展环境将进一步优化。四是农垦多年扶贫开发打下了良好工作基础。不间断地扶贫开发,在取得了显著成效的同时,也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扶贫开发工作经验,形 成了顺畅高效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培养了一支苦干实干的扶贫工作队伍,为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问题与挑战
进入“十三五”,农垦的扶贫开发任务仍然艰巨和繁重。从贫困农场规模上看,“十三五”期间仍有304个重点贫困农场,其中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尚有10万户、25万人,贫困农场占全国农场总数的17.08%,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分别占贫困农场总户数和人口的10.83%和13.47%。从区域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相对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有236个贫困农场(占重点贫困农场77.63%);在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农场有59个(占重点贫困农场19.41%);一些贫困农场地处边境区域、高寒山区和荒漠边缘,还有一些地处库区、泄洪区,自然环境差、生态脆弱。从扶贫对象上看,经过多年扶贫开发,条件相对较好的贫困农场基本都已脱贫或接近完成脱贫,剩下的基本是难啃的“硬骨头”,脱贫成本高、难度大。从扶贫任务上看,贫困农场主导产业不强、产业基础薄弱、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依然是扶贫攻坚的主要矛盾,还有2万多公里场内道路需要新改建,600多万亩中低产田需要改造,50万多人饮水不达标,40多个生产队还不通电。
三、“十三五”扶贫开发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五)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关于扶贫开发战略部署和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意见,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理念,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以推动农场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为工作主线,积极协调落实国家强农惠农富农和改善民生政策措施,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深化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改革,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大力发展优势主导产业,有效提高贫困农场经济实力,着力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走出一条发展产业促进农场发展、农场发展促进职工群众增收、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农垦扶贫开发道路,实现贫困农场脱贫致富。
(六)基本原则
——政府支持,统筹协调发展。切实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和农垦改革发展政策措施,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和部门支持,引导资源要素向扶贫开发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发展洼地集聚,统筹资源与产品、产品与产业、经济与社会发展,促进贫困农场全面发展。
——创新发展,促进转型升级。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完善扶贫工作机制,激发贫困农场创业、创新、创造活力,促进贫困农场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
——三生融合,推动持续发展。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作为贫困农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导向,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推进贫困农场生产、生活、生态功能深度融合,全面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分类指导,突出精准扶贫。根据贫困农场区域自然资源、生产要素和发展空间,找准脱贫致富的关键环节,分类施策分类扶贫,实行有差异、分梯队的扶持路径,有效解 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问题。
(七)总体目标
到2020年,全国农垦31个垦区的304个贫困农场全部实现脱贫:总体经营状况显著改善,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指标达到当地平均水平,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
——生产发展。贫困农场经济总量持续增长,生产总值实现630亿元,年均增长7%以上。贫困农场生产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主导产业发展初具规模,整体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生活改善。职工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人均纯收入达到1.5万元,年均增长8%以上,绝对贫困人口全面脱贫。贫困农场分梯队分别达到人均纯收入2万元、1万元、0.6万元水平。其中内蒙古海拉尔、黑龙江、江苏、广东、宁夏等5垦区人均纯收入1.5万-3万元,梯队平均2万元;内蒙古地方及大兴安岭、辽宁、吉林、浙江、江西、山东、河南、湖北、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西藏、陕西、甘肃、青海等17个垦区人均纯收入0.6万-1.5万元,梯队平均1万元;河北、山西、安徽、福建、湖南、贵州、云南、新疆畜牧、新疆农业等9垦区人均纯收入0.4万-0.8万元,梯队平均0.6万元。社会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公路建设满足经济发展和出行要求,贫困农场职工群众安全卫生饮用水问题全部解决,科教文卫事业全面进步,农场面貌显著改善。
——生态优良。场镇绿化工作基本完成,废弃物处理、垃圾回收等设施基本完备,场镇及队站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实现农药、化肥施用量零增长,农作物秸秆利用率达到95%以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5%以上。
四、重点任务
(八)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深入贯彻落实《意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大力提升农场经济功能和市场竞争力。引导和推动贫困农场加快企业化改革,完善经营体制机制,增强农场发展活力。进一步推进贫困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减轻企业负担。坚持和完善大农场统筹小农场的农业双层经营体制,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发展股份制、公司制等农业经营形式。引导贫困农场积极探索“公司+国有农场+家庭农场” “国有农场+家庭农场+社会化服务组织”等经营模式。积极发展农场与农场、农场与地方、农场与其他龙头企业多种形式的联合联盟联营,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贫困农场更快发展。
(九)加快优势主导产业壮大升级。深入分析贫困农场自然资源、生产条件和产业基础,切实把握贫困农场发展阶段,立足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加快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厚植产业扶贫基础。
——重点支持贫困农场加快改造传统农业,确定壮大主导产业,实现“一场一业、一业强业、强业兴场”。支持贫困农场积极发展设施农业、特色农业,鼓励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推动农业持续增值增效。
——着力推动贫困农场依托生态、边境等资源和区位优势,深度挖掘农业多功能性,打造特色农场和现代农业庄园,推进农场生产和休闲旅游、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培育 新业态、新模式,壮大新兴产业。
——大力引导贫困农场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引进和推广,培育龙头企业,深度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延长加粗农业产业链。
——鼓励支持贫困农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扩大优势农产品终端产品生产,发展现代服务业,线上线下拓宽产品流通渠道,强化农垦品牌效应,促进农场和周边区域共同受益,共享产业发展成果。
(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低产田改造、畜牧水产标准化养殖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基础。积极发展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重点支持粮食烘干、晾晒、仓储、加工、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发展后劲和能力。推动水电路气房环境建设,加快改善农场生产生活条件。积极对接国家和所在区域各类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促进共享共建、互通互联,优化整体发展基础和环境。
(十一)强化科技服务与人才培养。充分发挥科技在贫困农场产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鼓励贫困农场引进新品种,采用新技术,推行标准化生产,着力提高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强化科技服务推广体系、农机标准化管理服务体系、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夯实农业生产科技服务基础。积极推动贫困农场与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的技术合作,提高科技进步对贫困农场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加大对干部职工经营管理技能和生产技术的培训力度,加快人才引进力度,提升人力资源整体素质,增强脱贫致富能力。
(十二)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坚持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加强贫困农场特别是生态脆弱地区贫困农场生态保护,避免过度开发,促进农场特色优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积极推广各类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加强农场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实现种养生态平衡。规范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使用,集成推广绿色高效生产技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提升耕地地力,防止水土流失,优化产地环境。主动参与国家、区域各类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大力发展具有经济效益的农业生态产业,实现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双赢”。
五、保障措施
(十三)加大协调争取和整合力度,努力增加投入。加强与有关方面沟通协调,进一步加大对农垦的支持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脱贫攻坚政策覆盖贫困农场,加大贫困农场发展与实施各项“十三五”规划相衔接力度,全方位接通政策落实和建设项目实施渠道。改变以往资金平均分配和照顾性安排的做法,聚焦重点垦区重点贫困农场,特别向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贫困农场倾斜;聚焦重点领域重点项目,解决制约贫困农场最紧迫的急事难事,促进农场快速发展。
(十四)加强项目管理,确保资金使用安全高效。不断提高农垦扶贫项目规划、设计和执行能力,提高项目指向的精准性,最大化发挥项目实施作为农垦扶贫主力军作用。严格执行财政扶贫资金管理规定,加强资金使用和管理、审计和监督,从严查处违规行为。加强项目管理,规范项目申报、立项、审批程序,严格执行项目建设“四制”规定,完善相关制度,及时做好项目验收和资料归档工作。加大项目实施后评价工作力度,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农垦扶贫项目落实机制。
(十五)强化组织领导,构建高效工作机制。各级农垦部门要更加重视贫困农场扶贫开发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和工作组织,着力提高扶贫工作效率。积极协调有关政府部门,努力营造有利于农垦扶贫开发的良好环境,形成支持农垦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加强贫困农场班子建设,把有热情、有能力、有威信的干部选拔到贫困农场领导岗位上,打造强有力的贫困农场领导班子,以扎实的工作、优良的作风团结带领职工群众,努力改变贫困农场落后面貌。加强扶贫基础工作,特别是垦区、农场的扶贫工作总结、项目建设情况报告和交流、信息搜集整理和分析等工作,将相关工作成效与扶贫资金安排相挂钩。加大宣传示范,认真总结经验,树立脱贫标杆,及时推广成熟的脱贫模式。
第二篇:全国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会议召开
全国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会议召开
4月9日,人民银行、财政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扶贫办和共青团中央七部门联合召开全国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深入学习了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政府工作报告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部署要求,介绍交流了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情况和经验,安排部署了七部门《关于全面做好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银发〔2014〕65号)的贯彻落实工作。会议由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刘士余主持,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徐晓,人民银行党委委员、行长助理郭庆平出席会议并讲话。财政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
国家开发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同志介绍了本系统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情况和经验。人民银行有关司局负责同志,在京的全国性银行业金融机构和有关保险公司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在省、地、县设立了分会场,各级人民银行、财政、银监、证监、保监、扶贫办和共青团的相关负责同志以及辖区内有关金融机构的负责同志参加了分会场会议。
(本刊根据中央政府门户网站资料整理)
第三篇:农垦工作总结
2008 年,我市农垦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景德镇市农垦主管部门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全市广大农垦职工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制定的新时期农垦经济发展战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农垦职工的积极性,努力克服农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诸多困难,积极推动垦区经济持
续稳定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维护垦区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根据要求,现将一年来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我市共有红岩、梅岩、历居山、科山、凤凰山、十里岗等七个国有农垦殖场、现均为乡场合一管理体制,一个农工商公司,共有职工 6534人,其中退休职工 1421人,垦区人口 13817人,垦区土地面积 197596亩,林地面积 155102.5亩,共有固定资产 1986.6万元,资产负债率 3823.9万元 ,资产负债率 103.46%。、2008年国民生产总值 1243.5万元,其中第一产业 万元,第二产业 万元,第三产业 万元,工农业总产值 万元,销售收入 万元,2008年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实现利润 万元,分别较上年增长 %。
二、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思路,推动垦区经济平稳运行。
为使我市农垦企业成为我市农村改革试点区,现代农业建设的示范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和农产品加工聚集区,我市垦区广大干部职工大胆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大力发展第一产业、巩固第二产业、拓展第三产业,积极为全市农村经济的改革发展,探索新思路、积累新经验、采取新举措,努力创造一个多功能、多形式,多种经济成分并村、多种经营方式协调发展,充满活力的经营模式。2008年我市梅岩垦殖场被列为全国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区和江西省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
(一)大力发展垦区农业产业
2008 年以来,我市积极落实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积极引导广大垦区职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农业生产能力,促进粮食增产,土地增效,职工增收。
我市加大先进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一是我市积极争取到了省农业厅项目资金 50万元,对种猪场进行标准化建设,建设三气工程,对猪粪便进行无公害处理,大力发展高效种、养殖业,带动广大垦区职工发展养殖业;二是推广无公害水生蔬菜 400亩,新鲜场花大棚 40亩,精品果园 1200亩,加快绿化食品开发;三是旧蔬菜加工、食品加工、油脂加工、无公害精制茶叶加工,果酒加工,芦笋加工等食品加工企业,使农产品增值,加快农业产业发展。全市 2008年粮食播种面积 亩,粮食总产量 斤,生猪 头,全年农业产值 万元。
(二)巩固工业企业
我市充分利用垦区土地、资源、人力有时,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发展新企业,深化场办工业改革,促进转机建制,巩固老企业,增殖支柱产业,加快垦区工业发展。一是我市垦区企业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土垦区经济的重要工作来抓,坚持引资招商,招商引资,不断扩大开放,全年共引进电子、膨润土、油脂加工、家俱、粮食加工等企业二十一家,为企业增加财税收入,扩大就业、拓宽了路子;二是将场办工业承包给职工经营,促进企业工业发展。
(三)积极拓展第三产业
我市充分利用垦区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加快旅游资本的开发,我市洪源仙境、文山石林、历居寺避暑山庄,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建设进一步完善,旅游人数逐步增加,旅游收入逐年增长,2008年全市森林旅游收入 1500万元,大大提升了垦区知名度,促进职工再就业,推动了垦区经济发展。
三、加快社会注意新农村建设步伐
2008 年,我市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的总体要求和省委提出的“五新一好”目标,坚持“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干部服务、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大力开展垦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努力,我市农垦分场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形成了农业发展、农垦职工增收、场容村貌改善,干部职工关系融洽的良好局面。
一是我市以省农垦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梅岩芦家为示范点,组织全市农场企业进行参观学习,带动全市垦区各分场的新农村建设;二是加强宣传,把新农村建设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结合起来,广泛动员干部职工积极参与,营造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三是积极引导广大农垦职工投资投劳,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的逐步推进垦区新农村建设;四是引导广大垦区职工大力发展特色林业经
济和绿色食品种植,推进农业产业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增强后劲;五是充分利用垦区土地,解决垦区富余劳动力,推动垦区经济发展;六是大力开展场容场貌的整治,加快了“三清、六改、四普及”工程进度,努力提升垦殖场品位,改善垦殖场形象,为推进我市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负
债累累,职工生活困难。、管理人员多,职工负担过重。
由于历史原因,我市国有垦殖场行管人员过多、机构繁多、人员繁杂、管理费用相当大,平均每两个职工要负担一个行管人员。、各种负担加重,企业难以承受。
长期以来,国有垦殖场除了上缴乡镇政府管理费和上交利润外,还要承担部分文教、卫生等政府承担的费用。目前虽然文教、卫生已剥离,类似三提五统已基本取消,但长期以来遗留下来巨额债务,压得企业喘不过气来。、企业经营困难,职工生活极度贫困。
我市各国有垦殖场大都处于偏远山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由于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随着农资和各种生活必须品价格上扬,企业职工生活水平远低于附近农村农民,现边远分场不通电、不通水、不通邮、不通电视、不通公路情况比比皆是,大部分职工居住条件极差,旧房、危房占三成以上,至今仍有点煤油灯照明的生产队。近年来,国家落实了农垦企业职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优待政策,但企业无力承担本应由企业负担的 20%统筹金全部由职工个人负担。广大职工不堪重负,无力支付,至今仍有四成职工因无钱交纳养老统筹金而未能参加社会养老保险。
(二)体制不顺,外部环境不佳。、乡场合一,政企不分。我市众多乡镇政府均是在农垦殖场的基础上成立的,从此企业就成了乡镇附庸,乡长、场长一肩担、财务一本账、审批一支笔,乡镇政府随意从企业调钱、调物、借人,企业无经营自主权。近年来乡政府开展招商引资,所占用土地均是从企业无偿划拨,使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国有土地面积逐年减少。近年来甚至还存在乡镇政府挪用职工社保统筹金行为,因乡镇换届至今无法填补。、乡镇政府主要领导三年一换届,带来了短期行为,乡镇领导为突出任期政绩,根本不对企业进行投入,而是采取过量索取,急功近利,长期以掠夺式经营使企业丧失了自我生存和发展机能。全市各国有垦殖场个个负债累累,场办工业全军覆没,下岗职工生活无依无靠。、国家惠农政策不能贯彻落实。近年来国家虽然对农业进行大量补助,但经过乡镇政府一再克扣,真正到职工手中已所剩无几,国家对农垦企业的转移支付,2005年就已下拨到了省财政,经过漫漫的长征路,2008年 6月才下拨到了市财政,真正到农恳企业不知还要等到何年何月。国家制定的城镇医疗保险、城镇居民低保均在民政和社保部门产生了梗阻,未能得到落实。、企业周遍环境状况恶化。全市各国有垦殖场均存在着周边村民集体对全民山林、水、耕地蚕食和侵害,广大企业和职工得罪不起,敢怒不敢言,终日生活焦虑不安。
(三)过量采伐,森林资源危机。
由于乡镇政府对国有垦殖场的管理上存在严重的短期行为,采取“竭泽而渔”的做法,为增加乡镇财税收入,完成上缴管理费用,加大对国有垦殖场林木的过度采伐,由于企业缺乏造林更新、抚育资金。全市各国有农垦企业只砍不造,早已出现大面积“返荒”,采育比例失控,资源危机严重,许多垦殖场早已无树可砍,森林资源出现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我市垦区甚至出现前所未有的山体滑坡现象。
(四)观念陈旧,人员素质下降。
长期以来,垦殖场职工居山、守山、吃山、靠山,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加上特殊的地理环境闭塞,思想“因循守旧、求稳怕险”,先进的农业技术无法推广,致富经验无法传播,一些基层领导不思进取,无所用心,不是守摊子就是想挪位子,缺乏责任感和危机感,除此之外,企业人才外流相当严重,由于林区、垦区条件艰苦,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教育、卫生和文化都远远落后于广大农村集体,众多年轻力壮职工和有一技之长的职工对垦区失去了信心,为了自己、为了子女不得不忍痛离开自己曾经为之奋斗的沃土,挥泪远离他乡导地,形成了有亲靠亲、无亲投友,纷纷外出打工,留下来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残职工,使农垦企业劳动力整体素质下降。
五、2009年农垦工作打算
农垦经济改革和发展关系到城乡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2009年我市农垦工作着力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改革现有的垦殖场管理体制,把乡镇政府与国有垦殖场彻底分开,真正使垦殖场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经营实体。
(二)改革企业内部经营机制。一是精简企业管理人员,充实到生产第一线,打破铁饭碗,建立平等竞争、择优上岗、能上能下,合理流动的用才机制;二是大力发展农垦企业职工家庭农场,家庭林场,鼓励职工承包荒山,发展高效林业,对现有的果木林、经济林、竹林承包给职工长期经营,安置下岗职工;三是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林种、树种和农产品种植结构,努力开发绿色产业;四是充分利用国有农垦殖场的森林资源和地下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带动垦区经济,安排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
(三)市财政恢复对农垦事业财政预算。改变目前国有垦殖场管理有摊子、无编制、无经费的窘迫现状;加大对垦区农田水利设施维修的投入。尽快落实财政转移支付。
(四)加大对垦区周边环境的治理,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五)加快场办工业改制改革,通过大力开展招商引用资,为垦区经济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六)加快垦区新农村建设步伐,改善垦区交通、饮水等职工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生活水平。
(七)进一步落实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加强职工养老金的收缴、发放管理,落实职工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离退休职工死亡抚恤,确保国家惠农补贴、补助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第四篇:农垦赞歌
青春不死,奋斗不息
青春是什么
有的人说青春是操场上肆意挥洒的汗水,是学校的朗朗书声,是幽静小道上的牵手,是面对生活的热情洋溢,是面对困难的不屈不饶,面对诱惑时的轻易沦陷„每个人对青春都有自己的诠释,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答案。正是为了尊重这种各自迥异的答案与诠释,人们才会匆匆走上一条无尽的道路,去探寻属于自己的谜底,破译青春的密码。
当我们走出校园的那一刻,我以为我们的青春要终结了,工作、工资、家庭等等一系列的琐事将会埋葬我们的青春,我们不再天真、乐观、无忧无虑,取而代之的是迷茫,焦虑。惆怅。而实际上并没有,每一个人的青春都不只有享受快乐玩耍的安逸,我们需要为自己的未来人生破障前行,看着一眼望不到边的金色稻田,感受着如今这大片没有硝烟的秋收战场,我不禁想起了中国人民解放军102师在接受毛泽东主席屯垦戍边的改编建设命令的时候,望着眼前一片:远看无边芦苇乱点头,近看地上螃蟹起高楼,嘴干了想喝茶,咸水难靠牙,走路不留心,就能掉进坑。面对这样一个艰苦卓绝的境遇,指战员们风餐露宿,“一把大锹一杆枪,一张芦席做营房,喝咸水,睡地床,”顾不得蚊子,蚂蝗和蛇的袭扰,迎酷暑,战严寒,硬是在这荒草滩变成大片绿洲。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岁月如春风化雨,滋润着农垦人的心田,随着岁月不断的变迁,从拓荒战役到建设兵团,从体制创新到转换机制,从以前的人工作业到如今的基本全机械化作业,从解决温饱到追求粮食安全与品质,农垦人都在不断探索提高行业竞争力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开拓者的足迹是历史的新起点,奋斗者的双肩是时代进步的新阶梯,翻开江苏农垦的建设史,每一页都刻着农垦人一个个鉴定的脚印,农垦的今天稳固如山,但这不是农垦人的风格,他们要的不是稳定条件下的追求安逸,而是不断开拓下的奋勇前行。就如同打仗一样,我们在一片战场上获得了胜利和收获,就要稳固后转移到下一个战场,如今的农垦也正是追寻这样一条道路,正在泗洪、阜宁等地“开辟战场”,甚至有五年农垦再造计划的宏伟目标。纵然买地,整地,规划都要花费巨资,又要面对地方各种因素的阻挠,纵然困难重重,但是农垦人不断的在用吃苦耐劳、顽强不息的军垦精神奋勇前行。如今的太平生产区已然步入正轨,农垦人正在用奋斗的汗水,挥洒着企业青春的热血。
而作为刚离开校园的我们,心中不免有青春散场的失落,对未来的迷茫。但是当我们走进农垦,走入农场,感受着农垦风雨几十年的过往,感受着农垦如今的辉煌,感受到的农垦明天的希望,犹如一股春风注入我们的脑海,让我们忘却烦恼和忧伤,我们毫无保留的全心全意投入工作,忙碌着也学习着,所以我们的青春并没有散场,也没有凋零,而是在我们的工作岗位上闪烁着无尽的光芒。
青春经得起磨练却经不起消磨,经得起开发却经不起挥霍。保尔·柯察金曾经说过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最宝贵的是青春,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的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当他临死的时候,他说过“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青春,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的最伟大的事业——人类的解放”。所以我们应该珍惜青春,趁着自己还年轻,尽自己所能,在青春的舞台上展现自己亮丽而独特的风采,像我们的农垦一样,青春不死,奋斗不息!
第五篇:全国扶贫开发先进集体先进个人材料
全国扶贫开发先进个人
推荐审批表
姓名衡尚武所在单位淅川县马蹬镇人民政府推荐单位
填报日期二0一一 年四月十八日
推荐单位:淅川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