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加快粮食依法行政与法制建设的研究(最终版)
关于加快粮食依法行政与法制建设的研究
一、充分认识深入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党的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其载入宪法。2004年,国务院颁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经过十年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2010年8月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上温总理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依法行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一个政党取得政权后,应当把党的意志通过法定程序变为宪法和法律,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这是党在夺取政权与执政时期的最大区别。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从理念到方式的革命性变化,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今年人大会议上吴邦国委员长宣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标志着我国依法治国和改革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国内外环境复杂,面临的挑战增多。国际金融危机、国际粮食危机和市场波动、粮食国际化,给国内粮食带来冲击日益增加,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因此,必须有完备的粮食法律制度来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国家《粮食法》已进入立法程序,第一部粮食大法 1 将出台,粮食法治将进入全新阶段,粮食法治的任务将更加艰巨。
近年来,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粮食行业一些深层次的矛盾逐步显现。国有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还没有完全到位,进展不平衡,减员分流人员的再就业问题重视不够,企业矛盾增加;粮食购销市场化、流通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形成后,粮食购销服务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快和完善;粮食购销市场秩序需要进一步规范,特别是粮食市场国际化和“粮食经纪人”规范发展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加大监管力度;粮食流通管理和服务方式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化要求等等。解决这些突出问题,必须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立法和制度建设,强化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完善法制队伍建设,推进依法行政。
因此,作为粮食主管部门要正确看待我国经济社会环境的新变化,准确把握粮食流通改革发展稳定的新形势,认真研究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战略方针,全面安排部署,充分认识加快推进粮食依法行政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我市粮食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认为粮食监督检查工作可有可无。有的地方政府领导对于粮食部门建立粮食监督检查机构抱无所谓思想,认为在市场经济情况下,粮食流通多渠道经营,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进不进行全社会粮食流通监督检查都可以,不重视这一工作,使得粮食部门在建立监督检查机构、增加编制、拨付经费、开展工作等方面得不到政府的有力支 2 持,举步维艰。还有部分粮食局领导则对转变职能,依法管粮认识不足,思想不适应,认为粮食监督检查工作费时、费力、费钱又带不来实在的经济效益,搞不搞都可以,在争取政府支持得不到重视后,就等待、观望,缺乏做粮食监督检查工作的积极地、主动性,没有认真实在的开展这项工作。
(二)粮食监督检查机构体系不健全、不平衡,影响工作开展。近几年,我市粮食监督检查机构建设虽有突破性的进展,但是,进展不平衡、不健全,突出表现在县市区之间的不平衡。有的县市是监督检查科(股)和粮食执法大队全部成立,人员到位、工作开展积极主动。而有的县则是机构刚成立,人员未到位,工作非常被动。还有部分县是机构批了,但专职人员未到位,或是人员到位,一人身兼几职,工作积极性不高。另外,由于粮食局监督检查科(股)和粮食执法大队之间的各自职能划分不清,在工作上尚协调不够,影响工作。
(三)经费、编制难落实,执法体系建设存在瓶颈。从我市情况看,市局成立法规监督科已经3年,由于没有监督检查专项经费,出差、开会、检查等费用难有保障。县市区的情况也差不多,财政没给专用经费,要开展粮食监督检查工作就必须占用局机关的公用经费,占用局机关的小车,大部分县市区的粮食监督检查工作只是应付上面的工作任务,很难主动地、规范地进行全社会粮食流通监管工作。由于县市区粮食局办公经费都很紧张,同时又无专项经费来源,无法购置必备的办公设备、执法车辆等硬件,直接影响到粮食 3 监督检查工作的正常开展,大部分县市区开展执法活动都只得是租车进行。另外,绝大部分县市区编办在批复粮食监督检查机构时,都不增加人员编制,没有编制,专业人员就不好上岗。特别是县市区局机关原来定编就非常紧张,一个局行政编制只有10人左右,少的只有8个编制,除开领导,只剩几个人,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再安排在编人员上岗非常困难,从编外人员调剂又没编制,因而,这方面已是开展粮食监督检查工作的最大制约和限制。
(四)粮食市场主体多元化带来的压力加大。粮食购销市场化后,经营粮食的主体从以国有粮食企业为主转为以非国有的经营企业、个体工商户为主。这些经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点多、面广、分散、无序,给粮食监督检查带来困难。我市近几年经营粮食的企业和个体户有近千家,而办了粮食收购许可证的只有383家,真正纳入社会粮食流通统计范围的只有343家,主动向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报送报表的只有275家。这种多主体参入而不主动接受粮食行政部门监管的情况,给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带来难度和压力。
(五)粮食依法行政的环境还有待改善。当前,社会上对粮食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工作认识不清,不少人认为,粮食已放开,企业已买断,粮食局已垮台,还有什么可行政执法和监督检查的。相当一部分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对粮食监督检查有抵触情绪,不服从监管,不建台帐,不报报表,明里暗里躲避检查。另外,由于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在《条例》中规定不是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一家的事,4 需要工商、质监、卫生、物价等部门的共同实施,因而,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在进行监督检查进行处罚时,权威性明显不足,处罚手段很弱,不少违规案件无权处罚,而移交其它部门既麻烦又不方便,使粮食监督检查工作的严肃性大打折扣。现在,正在建立5家联合执法机制,但如何真正做到规范、协调,取得实效,还要边实践,边探索。
三、加快粮食依法行政的建议
(一)争取领导重视,促进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的顺利开展。现行粮食工作实行地方首长负责制,要做好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必须取得各级政府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因此,我们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多向政府汇报,以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特别是省政府是制定政策的一级地方政府,其制定的政策是统领全省的。我们建议省粮食局把做好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多向省政府汇报,按照国务院《关于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06]16号)的要求,争取省政府领导对此项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根据我省实际情况,组织发改委、财政、编办等部门认真研究粮食监督检查体系建设和机构、编制、经费问题,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指导下面贯彻执行。
(二)采取得力措施,切实抓好粮食监督检查机构和队伍建设。在抓好粮食监督检查机构和队伍建设方面,一是要根据《粮食流通条例》和国务院[2006]16号文件要求,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全部组建粮食监督检查机构,统一名称、统一职能,并明确局机关监督检查科(股)和粮食执法大队各自 5 的工作职能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使得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工作,相互促进。二是从上到下向政府和编办争取人员编制,确保执法队伍名符其实。三是落实粮食监督检查专项经费。这方面建议省局向省政府争取政策,正式发文,明确我省各级财政部门要把粮食监督检查专项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根据各地粮食产量大小确定几个等级标准,从根本上解决粮食监督检查经费无来源问题,确保粮食监督检查工作的长效机制。
(三)加强法规宣传力度,营造粮食监督检查的良好环境。一是要启动“六五”普法,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2011年是“六五”普法规划启动年,粮食行政部门要根据国家和省“六五”普法规划及国家粮食局“六五”普法工作要求,结合粮食行业“五五”普法规划贯彻落实情况,认真研究起草粮食行业“六五”普法规划的贯彻实施意见和办法;做好普法骨干培训工作,提高普法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成立“六五”普法领导小组,明确工作机构和人员,制定工作计划,进一步完善普法依法治理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六五”普法开好头,起好步。二是要向全社会宣传《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湖北省粮食流通管理办法》,让地方领导、基层单位、广大群众都了解粮食流通法规政策,了解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职权,了解粮食监督检查范围。三是要向粮食民营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大力宣传《条例》、《办法》和《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暂行办法》,通过召开经营户座谈会,发放宣传手册,走访经营企业和个体经营户等,让粮食经营 6 者熟悉通晓粮食法规政策,了解粮食监督检查的职责、范围和处罚措施,让他们依法经营、合法经营,自觉接受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管,为顺利开展粮食监督检查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宣传方式上,坚持平时宣传和特殊时期宣传相结合。在平时,要在城镇、集市、村组等地建立固定的粮食法规政策的宣传栏,张贴宣传画,让粮食法规政策深入人心。在收购旺季就要采用电视、广播、宣传车、挂横幅等方式,进行有重点和有针对性地宣传,让全社会理解支持粮食流通监管,让粮食经营者自觉接受粮食流通监督检查。
(四)狠抓学习培训工作,提高粮食监督检查队伍素质。针对上岗人员新手多,业务不熟,经验不足的现状,要让他们尽快地履行好监督检查工作职责,就要首先让他们熟悉掌握粮食政策法规,掌握粮食监督检查执法程序和执法技巧等。一是建议省局要继续举办粮食监督检查培训班,重点培训基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领导和专职人员,也可举办一些专业性的培训班。二是市、县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也要根据各自实际情况,举办监督检查人员的培训班,突出对执法人员的执法技能操作、重点难点处罚等业务和思想作风、纪律观念进行培训,熟练掌握执法技巧,提高执法水平。三是进行市州之间学习、参观和交流来促进工作。
(五)健全责任制度,促进粮食监督检查的规范化、制度化。一是我们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制定和完善《粮食监督检查岗位责任制》、《粮食行政执法监督制》、《粮食监督检查执法程序》,使粮食监督检查人员明确岗位责任,用执 7 法纪律和规章制度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二是要实行政务公开,将各项监督检查工作职责和工作程序上墙公布,接受群众监督。三是要公正执法,廉洁执法,文明执法,健全粮食监督检查非规范行为和执法过程责任追究制,定期或不定期了解执法人员的执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粮食监督检查形象,确保粮食流通监管工作健康开展。
(六)采取有效措施,将专项粮食监督检查落到实处。我们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在做好日常的粮食流通监督检查的基础上,要积极认真地做好各项专项监督检查工作。建议省局对于重要的专项监督检查活动,可由省组织安排市与市之间进行交叉检查,并委托市组织县市之间进行交叉检查,这既可使被检查的地方重视专项监督检查工作,促进落到实处,又可相互学习借鉴,特别是对那些工作开展不力的地方是有力的推动,对于搞得好的地方是鼓励,其好的经验和作法又可让来检查的人员得以学习和借鉴。
(七)加强部门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粮食监督检查格局。建立和完善5家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同工商、质监、卫生、物价等部门保持密切联系,经常沟通,对于大的专项监督检查要相互配合、联合行动。特别是要同工商部门加强联系,多组织一些联合执法行动,在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缺乏行政执法经验的起步阶段,通过与工商部门的联合执法,既可以锻炼粮食监督检查队伍,向工商部门学习好的行政执法经验,又可有效地保证执法效果,维护正常的粮食流通秩序,8 促进粮食监督检查工作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八)完善粮食法规,促进粮食监督检查工作更加科学和规范。《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湖北省粮食流通管理办法》及一系列配套法规和规章都颁布时间不长,还有地方值得完善和修改。比如对于粮食的收购、加工、储备、销售等,应赋予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更多的监督检查权利,便于一条龙、系统化进行监管,避免按环节监管效果不好的状况。
第二篇:文化法制建设与依法行政实践的研究与思考
文化法制建设与依法行政实践的研究与思考
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把不断提高依法执政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重要内容。依法执政体现在政府工作中,就是依法行政。2004年3月22日,国务院发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这对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加快文化法制建设、大力推进依法行政,是我市文化事业发展的根本措施,也是政府文化行政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实践回顾
(一)扎实开展法制培训,提高全系统人员的法律素质
“十五”以来,市文化局以提高全系统人员法律素质为重点,突出抓好了六个层面的法制培训。一是以文化xx建设为重点,学好与文化(文物)工作密切相关的现行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二是以规范政府行政行为、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抓好市和区县文化行政机关的法制学习,“十五”期间,市和各区县文化局举办的机关法制培训或专题讲座30多次。三是以提高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素质为重点,强化行政法的学习。“十五”期间,参加各级各类行政执法培训的全市文化、文物行政执法人员达770多人次,还对聘请的1050多名“网吧”义务监督员进行了岗前法制培训。四是以规范行政管理相对人经营或建设行为为重点,举办法制培训或专题讲座。“十五”期间,市文化局举办的行政管理相对人法制培训或专题讲座20多次,参训人数达3400多人次。同时,编印了2000多册文化、文物法律读本,全部免费发放给了各区县文化局和行政管理相对人。各区县文化局举办的行政管理相对人法制培训300多次。五是对我市派出的担负对外文化交流任务的96批文化团(组)1492人次,进行了专题法制教育,确保了他们在分赴五大洲近70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中,没有发生一起涉外政治事故。六是以领导干部学法为重点,抓好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制定了领导干部学习。
展社会法制宣传
第一,司法与文化携手,进一步办好“18法律咨询广场”。1994年12月18日,市司法局和金陵图书馆共同创建了“18法律咨询广场”。“十五”期间,“18法律咨询广场”共接待市民咨询3万多人次,举办法律讲座、咨询近60场次,参加咨询的律师、行政执法人员和有关团体人数1000多人次。“18法律咨询广场”被誉为xx“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传播法律文化的阵地”、“每月风景线”、“图书库里会说话的资料”,在xx地区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第二,做好新法宣传和文物法宣传周工作。“十五”期间,市和区县文化行政机关整体联动,围绕文化法律法规的颁布施行,联合组织了20多次全市性的文化、文物广场法律咨询活动。
第三,创作和演出法制文艺作品。市群众艺术馆配合省、市司法局完成了《xx市法制文艺调演》和《天籁之声—法制宣传诗歌朗诵会》的演出任务;配合市纪委完成了《把清正廉洁写在旗帜上》大型文艺晚会的创作和演出任务。各区县的法制文艺宣传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玄武、建邺、鼓楼、秦淮、浦口、江宁、溧水、高淳等区县文化局每年坚持开展法制文艺节目进社区、村镇活动。
第四,通过规划保护,开展法制宣传工作。“十五”期间,市文化局通过对xx历史文化资源普查和xx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普查,加大了对xx历史文化遗产规划保护的力度。与市有关部门共同调整了《xx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制定了《xx主城外围文物保护单位紫线规划》、《xx明城墙风光带保护规划》、《明故宫遗址区保护规划》、《南捕厅街区风貌保护与更新详细规划》、《南朝石刻保护及研究基地开发规划》等15部文物保护规划,并向社会公示,更好地保护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
二、存在问题
通过五年多的文化法制建设,市和区县两级文化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能力有所提高,但还存在着不少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突出问题。
第一,权责统一与行政管理力量不相适应。行政机关的职权是法律的授权。公民的权利可以行使也可以放弃;但行政机关的职权不仅是可以行使,而且是必须行使,不能放弃。法律在授予行政机关职权的同时,也赋予了行政机关的义务和责任,行政机关必须尽一切力量去保证完成。现行的文化(文物)、新闻出版(版权)、广播电视法律法规和规章有62部,其中文化(文物)22部、新闻出版(版权)15部、广播电视25部。经过梳理,市文化(文物)行政机关行政执法主体依据18项、行政执法依据25项、行政许可事项10项、行政处罚88项(文化53项、文物35项)、行政征收2项、其他行政行为21项。六城区文化行政机关行政执法主体依据41条,行政执法依据75项(其中文化文物25项、新闻出版19项、广播电视31项),行政许可14项,行政处罚245项(其中文化80项、文物26项、新闻出版74项、广播电视65项),其他行政行为22项。面对如此多的法律授权和繁重的文化管理任务,我市文化行政管理力量却显得相对薄弱,出现了放弃或转移部分行政职权的情况,区县的情况尤为严重。例如:由于全市区县中(除江宁区外)文化市场行政执法人员的编制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因此区县大部分文化市场行政执法人员至今仍是自收自支的事业性质。
第二,依据法律与行政执行力的不相适应。依据法律是依法行政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指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必须有法律的依据。但是,在现实的文化行政管理中,因多种原因的限制,行政机关往往很难完全做到依据法律履行职责。例如:《xx城墙保护管理办法》(2004年8月20日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的《关于修改〈xx城墙保护管理办法〉的决定》修正)第二条第二款规定“xx城墙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具体范围由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划定,由市人民政府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并报国家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然而,该地方性法规自1996年4月12日江苏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批准施行后,十年来,因涉及到极为复杂的历史原因和公众利益,使得对其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举步维艰,难以执行。
第三,法律优位与地方性法规不相适应。依法行政的另一个重要原则是法律优位,是指法律在效力上高于任何其他法律规范。但是,我市一些地方性法规的法条与上位法不相适应。一是《xx城墙保护管理办法》和《xx市地下文物保护管理规定》在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权限上,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规定相抵触。《文物保护法》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别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市、县级人民政府划定必要的保护范围„„。”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根据保护文物的实际需要,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周围划出一定的建设控制地带,并予以公布。”而《xx城墙保护管理办法》第二条第二款和《xx市地下文物保护管理规定》第六条第二款都规定由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有关部门划定保护范围或建设控制地带,这就排斥了法律授予区县人民政府的划定权。二是在行政执法权限上,《文物保护法》第三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在进行建设工程或者在农业生产中,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发现文物,应当保护现场,立即报告当地文物行政部门,文物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如无特殊情况,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赶赴现场,并在七日内提出处理意见。„„。”第六十六条第(一)项和第(二)项规定:“擅自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的”,“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工程,其工程设计方案未经文物行政部门同意、报城乡建设规划部门批准,对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风貌造成破坏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而《xx城墙保护管理办法》第十六条和《xx市地下文物保护管理规定》第十八条第(一)项则规定,只有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才有权对上述违法行为作出行政处罚,这样就剥夺了法律授予区县文物行政部门的行政处罚权。三是法律规定的明显缺位。《xx城墙保护管理办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了明代都城墙包括现存城墙(含城门)、城墙遗迹及城墙遗址。第七条规定了对严禁损毁、破坏现存城墙的八种行为;第八条规定了“现存城墙保护范围内禁止新建任何与城墙保护和管理无关的建筑物、构筑物,该范围内现有的非文物建筑物、构筑物,„„按照下列规定拆除:„„”但是却没有对损毁、破坏“城墙遗迹及城墙遗址”及保护范围内禁止性行为和行政处罚的规定。
第三篇:文化局依法行政、法制建设工作总结
文化局依法行政、法制建设工作总结
我局加快推进了全系统普法、依法行政和法制建设的步伐,现总结如下。
一、积极推进文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强行政执法部门建设”,“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等重要任务,进一步积极推进中共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文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实现《中共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x市2007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奋斗目标〉的通知》(宁委发〔2007〕15号)确定的“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成立市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的奋斗目标,我局于2007年9月12日—10月22日,就加快推进全市文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了《xx市文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调研报告》(宁文字〔2007〕189号),全面分析了全市文化行政执法机构和队伍的现状以及突出问题,提出了加快推进全市文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对策建议,为上级机关决策提供了参考。
二、以构建权力阳光运行机制为抓手,规范各项具体行政行为,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工作
第一,进一步完善了法制工作机构。因人事变动,我局于2005年10月调整了市文化局(市文物局)法制建设领导小组的组成人员。办公室设在政策法规处;办公室主任由我局分管普法教育、依法行政和法制建设的副局长兼任;由政策法规处主持工作的处长任副主任,主持日常工作。办公室的主要任务是规划、执行、指导、协调全系统普法教育、依法行政和法制建设工作。各区县文化局参照我局的做法,建立了相应的机构,明确了一名副局长分管普法教育、依法行政和法制建设工作,局办公室一名副主任主持日常工作。市和各区县文化局直属各单位明确了一名领导同志分管普法教育和法制建设工作。第二,推进构建权力阳光运行机制。根据全市构建权力阳光运行机制工作第二批上网单位工作推进会和业务培训会的要求,依据上位法,完成了《xx市市级文化(文物)行政执法依据》、《市级文化(文物)行政许可事项和行政执法程序流程》的审核和修订,编辑了《xx市文化局(市文物局)阳光政务信息公开82件政策法规部分》;起草和报送了《关于暂停行使部分市级文化(文物)行政许可和其它行政行为事项的报告》等18份规范性文件。目前,我局行政权力上网运行工作已基本完成,准备迎接上级机关的考核验收。各区县文化局也都完成了行政权力上网运行的各项工作。我局行政权力事项分别为:行政许可事项6项,行政处罚事项43项(文化31项、文物12项),其它行政行为事项15项。
第三,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今年我局制定和公布了xx市文化局(市文物局)《行政执法行为及岗位职责分解》和《行政执法考核评议办法和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办法》,进一步完善了行政执法责任制。从2005年10月起,我局制定和公布的全市文化行政机关行政执法责任制制度有15项,加上2004年制定和公布的,我局的依法行政各项制度已达21项。各区县文化局也制定和公开发布了行政执法责任制各项制度,初步形成了全市文化行政机关行政执法责任制制度保障体系。完成了市政府办公厅行政许可法实施三周年综合执法检查工作和行政复议自查工作。《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全市行政许可法实施三周年综合执法检查情况的通报》(宁政办发〔2007〕121号),对我局依法行政的制度建设予以了充分肯定。同时,完成了上级规定的各项报备工作,其中,规范性文件备案2件,重大行政处罚备案6件,重大行政诉讼应诉案备案2件,完成了2件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营业场所案行政处罚听证工作。我局分管局长、市和各区县文化局法制干部、文化行政执法人员到庭,旁听了行政应诉和行政处罚听证。
第四,规范行政复议办案程序和法律文书格式。《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颁布后,我局按照市政府会议精神,把加强文化行政复议工作,作为推进文化法治进程、构建和谐文化的重要环节,抓好贯彻落实工作。局主管处室认真组织学习、研读,局行政复议人员还分别参加了国务院法制办公室《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培训班和市政府法制办公室行政复议应诉人员培训班。我局严格按照市政府法制办《xx市行政复议案卷评查标准》以及《江苏省行政复议档案管理办法》的要求,逐条对照,进一步规范行政复议法律文书。我局宁文复决字(2006)01号行政复议案卷被市政府法制办牵头组织的《行政许可法实施三周年综合执法检查案卷评查》的通报表扬。
第五,保障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我局依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492号)第九条第(一)项和《xx市文化局(市文物局)政务信息公开规定》(宁文字〔2006〕91号)第八条第(十二)项的规定,在请示了市政府法制办公室同意后,从今年1月开始,在依法组织行政处罚听证前,增加了事先告知当事人有权查阅本案行政处罚卷宗权利的内容。今年,我局在公开举行两例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进入案行政处罚听证会前,当事人及当事人委托代理律师都查阅了本案的行政处罚卷宗。同时,我们还依据《律师法》第三十条第一款的规定,允许当事人委托代理律师摘录卷宗的相关内容,为他们在行政处罚听证会上抗辩提供证据。允许当事人及当事人委托代理律师查阅尚未结案的行政处罚卷宗,开全国文化行政机关行政处罚之先河,这既把《行政处罚法》第四条规定的公正、公开的行政处罚基本原则落到了实处,也进一步强制性规范了我们的文化行政执法和证据采集等具体行政行为,保障了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第六,规范行政许可听证行为。受xx区文化局的委托,顺利完成了南京西兰体育活动策划有限公司、南京加菲猫游艺广场申请开办电子游戏机经营场所行政许可听证工作。通过这两件全市文化行政机关首例行政许可听证事项,规范了全市文化行政机关行政许可听证行为和各项行政许可听证法律文书。指导各区县文化局做好申办电子游戏机经营场所行政许可听证工作,对各区县文化局的行政许可程序和相关法律文书进行了形式审查。
第七,加强法律监督和法律服务工作。一是加强了对机关各处室和各区县文化局涉法规范性文件和涉法事务的形式审查,提出书面或口头审查意见,及时纠正了一些明显与上位法相抵触的具体行政行为。二是依据《xx市文化局(市文物局)行政执法考核评议办法和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办法》,加强了对机关行政执法处室和各区县文化局行政执法卷宗的形式审查,指导各区县文化局做好行政应诉和行政复议答复工作,纠正了一些与依法行政基本原则相悖的具体行政行为。三是文化市场管理处和市文化市场稽查支队对全处(队)人员制定了量化考核标准,使各科室、每个人都明确全年的工作任务及工作目标,责任到人。四是民营资本投资我市文化产业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总投资在2000万元以上的综合性演出娱乐场所已达12家。面对这样的发展态势,市和各区县文化局努力提高政策服务的水平,政策服务关口前移,用服务的方法加强管理,用服务的方法引导市场的繁荣。同时,为南京金榜集团、南京santaclaus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香港时视媒体有限公司等16家文化企业提供了文化产业政策和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投资政策的咨询服务;接待了江苏弘夏食品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申请开办电子游戏机经营场所相关政策的咨询。
三、加强文化稽查,扎实推进知识产权保护
市和各区县文化局以网吧、音像制品销售、电子游戏机经营场所和娱乐场所为重点,不间断地开展专项整治集中行动或联合行动。年初细化稽查方案,列出每周7天的稽查表,制定了稽查范围、检查家次、重点区域,并保证夜间检查不得少于总稽查时间的30%,做到了重要区域重点查处,边缘地带不留死角。特别是加强了对大学校园周边网吧经营的巡查,对违规经营的网吧场所,除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外,并将其提交至xx市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行业协会,终止其会员资格。对超时经营的网吧经营场所,将其名单提交至互联网接入商,中止0时至8时的接入服务。全年共检查网吧800多家次,对违规经营的43家网吧给予了行政处罚;共收缴非法音像制品100多万张,将5起非法销售音像制品的29人移送公安机关处理。还会同公安机关将“6•20”和“8•14”两起侵犯著作权案涉案人员送上了法庭,使他们受到了法律的严惩,保护了知识产权。这两起案件是全省首例判案,被最高法院列为全国典型示范案例,这是我局坚持行政处罚与刑事打击并重的结果,为全国文化行政机关起到了示范作用。同时,全市文物部门会同公安机关将本辖区内田野古墓葬和文物保护单位纳入视线,形成了工作机制,实施长期重点防控,实现了报警、处置、保护“三联动”,初步建立了联合打击文物犯罪活动的工作机制,使一批罪犯落入了法网。
四、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 第一,以提高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素质为重点,强化法制培训。我局会同各区县文化局紧密结合“五五”普法,认真做好文化、文物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制培训工作,编辑、印制了《文化市场常用法律汇编(2007年版)》,免费赠送给全市文化行政执法人员和部分行政管理相对人。市文化市场稽查支队和xx区文化局还建立了“法制月月学”制度。xx区文化局采取以会代训、跟班培训、上级培训、查案培训、以老带新、理论调研等多种形式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和法律知识培训工作。市文化局针对全市文化行政机关行政许可听证中的突出问题,举办了两期文化行政机关行政许可听证讲座,印发了《xx市文化行政机关行政许可听证辅导材料》。市文物局圆满完成了《关于贯彻落实〈2005—2007年全省文物行政管理和执法人员法制培训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宁文物字〔2005〕32号)规定的培训任务。我局还严格按照市政府法制办公室的要求,对全局42名行政执法人员进行了法律知识的培训,完成了全市换发《江苏省行政执法证》统一法律考试工作。并组织了3名新人参加了全市新申领行政执法证件的市级执法人员公共法律知识培训班。同时,对今年25批次、211人次,担负对外文化交流任务的团队或个人进行了专题法制教育,确保了他们在分赴20个国家和地区的对外文化交流中,没有发生一起涉外政治事故。
第二,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从业人员依法经营意识。市和各区县文化局通过召开文化市场从业人员各类会议,通报管理情况,讲解政策,告知新要求新规范,让业主了解行情、认清形势,知晓文化市场管理政策和法律法规。xx区文化局将文化市场法律法规制作成专题,通过有线电视和广播进行宣传,还将文化市场道德规范印发给各类文化市场经营场所。xx县文化局对凡是考试成绩不合格的从业人员将继续参加法律培训。xx区文化局注重文化市场行业协会的建设,通过行业自律,提高从业人员依法经营的意识。xx区文化局根据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加强了对南京1912时尚休闲街区从业人员的法律培训,将法律法规印发给街区的各类经营场所。xx区文化局在抓好从业人员法律培训的同时,将网吧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标准制作成宣传展版,悬挂在全区网吧场所。建邺、栖霞、浦口、高淳等区县文化局以创建“法治区县”、“平安区县”为抓手,加强了对从业人员的法律培训工作。第三,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好社会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一是策划组织了xx市文化惠民工程——“欢乐和谐”百场公益演出广场行活动。以“文化惠民”为宗旨,以“欢乐和谐”为主题,以市民广场为载体,从4月下旬至年底,组织市属专业剧团和各区县文艺团体为老百姓免费演出100场,进一步扩大公共文化的辐射范围,拓展和延伸特色文化广场建设的成果,丰富市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欢迎。二是开展了“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宣传活动。围绕“博物馆与共同遗产”这一主题,并结合我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认真贯彻“文化遗产走向民众,博物馆走向社区”的思路,开展了大规模的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知识咨询和宣传活动。三是xx区文化局在山西路市民广场组织策划了“4•26知识产权宣传活动”;xx区文化局在新街口正洪街广场开展了音像市场管理法律知识宣传活动。四是配合市司法局做好了“法律人在行动”活动主题歌歌词征集评选和我市参加江苏省第五届法治文艺调演节目的评选工作。
五、加强法制理论研究,努力解决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中的突出问题 今年以来,我们进一步组织开展了文化理论创新工作,截至11月16日,收到全系统各单位报送的文稿28篇,已经全部首次公开发表在了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的文化发展论坛网(www.xiexiebang.com)上。这些文稿的研究方向主要涉及到文化法制建设、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文物)基础理论研究等层面,其中,文化法制建设的文稿有8篇,占到了文稿总数的28.6%。这些文化法制文稿紧紧围绕积极构建权力阳光运行机制,结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依法行政、法制建设和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实践中遇到的突出问题,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或宏观性的文化法制理论研究,努力探索解决实践中突出问题的路径。
六、存在的突出问题
第一,行政管理力量与权责统一不相适应。法律在授予行政机关职权的同时,也赋予了行政机关的义务和责任,行政机关必须尽一切力量去保证完成。市和各区县文化局面对法律授予的上百项行政权力和繁重的文化管理任务,其行政管理力量却显得相对薄弱,出现了放弃或转移部分行政权力的情况,区县的情况尤为严重。这种把行政权力等同于公民的权利,行使与放弃都在两可之间的现象,一是与依法行政职权与职责统一的原则相悖;二是行政执法主体不合法。
第二,行政管理人的法律素质与依法行政的要求不相适应。尽管这些年经过“普法”教育,全市文化行政机关人员的依法行政意识有所提高,但与政府的目标、形势的发展提出的要求相比,存在不小的差距。文化行政机关人员在管理公共文化事务时,还是习惯于用行政管理代替法制管理,依靠政策号召和行政措施,而缺少用法制手段引导、保障文化建设和文化活动的顺利进行。原因在于:一是由于常用行政法律知识的欠缺和依法行政意识不强,不熟悉如何严格履行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的法定程序,不熟悉如何制作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法律文书;二是缺乏证据意识,包括缺乏规范的收集证据,保存证据和运用证据意识;三是缺乏卷宗意识,行政执法卷宗是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的综合体现,全市规范、优秀的行政执法卷宗不多。
第三,编制少、经费少、福利差,直接影响了文化行政执法队伍的稳定性。以各区县文化市场稽查队为例,目前在岗的105名行政执法人员分为5种身份,即:公务员、全民事业编、集体事业编、借用局属单位和合同制聘用。在同一部门、干的是同一份工作,由于身份不同,其工资待遇也大相径庭,平均在1200—2000元之间;有一位借用人员,因原单位效益差,其月薪最少时只拿到了460元。在各区县文化市场稽查队的性质上,有的是全额拨款的全民事业单位,有的是自收自支的集体事业单位。费改税后,部分区县政府对本区县集体事业编性质的文化市场稽查队实行了全额拨款,但人员身份没变。在上级文化行政机关作出明确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标准的情况下,极个别区县文化局在对待管理相对人的同一违法行为上,其行政处罚的罚款额度从2500元到15000元,导致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滥用和行政处罚的显失公正,这一具体行政行为所透现的是意在通过政策规定的罚款返还弥补行政执法经费的短缺。
第四,装备差、执法技术含量低,直接影响了文化行政执法的效力。2006年xx市作为全国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以下省称“车改”)的试点城市,在“车改”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车改”后,按规定各区县只留下了10辆公务用车,建立区县机关服务车队。目前,除了xx区文化局的一辆应当早已报废但仍然在继续使用的车辆没有参加“车改”外,其他各区县文化局原有的行政执法车辆都参加了“车改”。现在,各区县文化市场稽查队只能靠临时借车、临时租车、“打的”、私家车、摩托车、助力车、自行车去完成市场稽查任务。各区县文化局普遍反映,使用机关服务车队的车,需要提前一周向区县政府办公室申请,还要看是否有车,根本就无法适应文化市场稽查工作的需要。除了车辆问题,部分区县文化市场稽查队没有数码相机,大部分区县文化市场稽查队没有摄象机,这给证据的现场采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各区县文化市场稽查队配备的电脑普遍不够用;极个别区县文化市场稽查队配备的电脑,一些稽查人员还不会使用,这给推行权力阳光运行机制出了个不大不小的难题。
第五,文物行政执法刚刚破题。长期以来,全市文物战线的同志们在加强本行政区域内的文物保护的监督管理、宣传普及文物法律法规、彰显历史文化资源特色、查处文物违法案件等等方面辛勤工作,为“文化南京”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与依法行政的要求相比,与法律赋予市、区县两级文物行政机关行政许可、行政执法和日常的监督管理的三大主要职责相比,在文物行政执法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七、20**年工作总体思路和主要工作
(一)总体思路
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重要任务,紧紧围绕加快推进文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快推进依法行政和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积极开展政策研究、法律监督、法律服务和法制建设工作。
(二)主要工作
1、依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强行政执法部门建设”,“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05〕14号)、《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苏发〔2006〕33号)和《关于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加强文化遗产保护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意见》(苏编办发〔2007〕10号)等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借鉴全国文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和非试点城市的成功经验,结合南京的实际,加快推进全市文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2、依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任务,研究制定、发布施行《xx市文化局(市文物局)2008—2012年依法行政规划》和《xx市文化局(市文物局)2008年依法行政、普法、法制宣传教育计划》,组织实施好全市文化系统“五五”普法、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制培训工作,并对各区县文化局、局属各单位和机关各处室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认真做好“五五”普法阶段性迎查工作。加强对本机关和各区县文化局制定的涉法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合理性审查;加强对本机关和各区县文化局文化行政执法的法律监督;加强行政许可听证、行政处罚听证、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代理工作;进一步拓宽文化法律服务的受众面,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法制建设的成果。
3、依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的重要任务,紧紧围绕“文化南京”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调研和理论研究工作,继续组织好全市文化系统文化理论创新工作。从依法行政和法制建设的角度重点研究:(1)如何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如何完善改革的配套政策;(2)如何以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思路去谋划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3)如何把政府的作用和市场的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培育健康、有序、活跃的文化市场,形成比较完善的文化市场体系等问题;(4)如何整理、保护、扬弃、继承文化遗产,使之为建设南京文化服务。
4、依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活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的重要任务,研究拟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政策,用更宽广的视野来谋划和推进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加强对南京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工作的指导。
第四篇:加强法制建设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加强法制建设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加强路政执法规范建设,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国策、实施依法治路的需要。随着公路交通建设的迅猛发展,公路路政管理地位和作用日显重要,国家初步建立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为核心,其它法律法规和规章相配套的比较完整的路政执法的法律、法规体系,对路政执法规范提出了明确要求。只有按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规范执法,我们路政执法才能正确行使好法律、法规赋予我们的权利,保护好国家路产路权不受侵犯,树立良好公路路政执法权威和形象,赢得社会广泛理解和支持,做密切党和人民群众关系的实践者。因此,加强路政执法规范建设,是促进公路交通事业发展,建设和谐公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一、路政执法规范建设是法律、法规的明确要求。路政执法规范就是适应国家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而产生的执法规范,是法律、法规、规章在具体实施路政执法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是路政执法部门的工作人员履行执法职责工作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它应包括制度纪律规范、着装仪容规范、行为礼仪规范、文明语言规范、公示项目规范、执法程序规范、文书内业规范、车辆使用规范等。路政执法规范建设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山西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以及《路政管理规 1
定》等五个部令。还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等法律规定。与此同时,路政执法规范建设还要依据省交通行政主管部门为贯彻国家法律法规下发的规范性文件。
二、路政执法规范是依法治路、严格执法的突出标志,对提高路政执法工作效率和水平具有促进作用,是加强对路政人员进行监督检查具体标准。
正确处理路政执法规范建设的两个关系。
第一,要正确处理路政执法规范与严格执法的关系。路政执法规范与严格执法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路政执法规范是基础,严格执法是保障,二者相辅相存,不能偏废其一。要做到既执法规范,又严格执法,必须通过各种方法、措施、形式和手段,加强路政队伍建设,帮助路政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法制观,提高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良好的法制意识。
第二,正确处理好规范制度建设与具体落实到行动的关系。规范制度建设是基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克服法律、法规、规章对路政执法已提出了明确要求,没有必要再制订具体规范的错误观点。路政执法规范是结合我们具体工作,对法律、法规、规章要求的细化和具体化。规范的制定要全要细要便于操作。路政执法规范关键在落实到具体执法过程
中,落实到每个路政人员工作中,要克服路政执法规范停留在制度上倾向。要通过严格要求,把规范变为自觉习惯性行动。
三、路政执法规范的具体内容
第一,制度纪律规范:包括岗位职责、日常工作制度、职业道德等,如‚路政执法人员在执法活动中‘十不准’‛。第二,着装仪容规范。对什么时候穿什么样式的衣服、怎样穿作出明确规定,对仪容仪表作出具体要求。
第三,行为礼节规范。对工作和执法现场的行为、举止作出明确规定,可参照军队队列、交警指挥手式等标准制定。第四、语言规范。包括文明礼貌用语、法律规范性用语。第五、公示项目规范。应按湖北省执法公示制的有关规定,以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政务公开的要求,统一确定公示项目内容。
第六、执法程序规范。按照《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公路法》、《路政管理规定》等到法律法规规章的相关规定对执法、许可等程序作出明确规定,主要包括处罚程序、赔补偿程序、许可程序、听证程序、复议程序、行政诉讼程序等。
第七、文书内业规范。按照《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及《公路法》、《路政管理规定》、《交通行政许可程序规定》的要求对各类文书的制作作出规定,主要包括处罚文书、赔(补)偿文书、许可文书、强制措施文书和内业资料整理要求等。
第八、车辆使用规范。包括车辆标志、示警灯、专用监督检查用车使用作出明确规定,如不得用于非公路管理活动,不得借用,不得停放在娱乐餐饮场所等。
总之,加强路政规范化建设是队伍建设、文明规范执法的重要内容,只有从规范的制定、人员规范培训、日常工作考核、表彰惩戒等多个环节,各方面不断加强,才能树立良好的路政执法形象,促进公路交通事业发展,为全面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第五篇:11年市县加快依法行政发展计划
2011年市县加快依法行政发展计划
2011年市县加快依法行政发展计划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工作的决定》,根据《市依法行政考核办法》的相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围绕区委、区政府今年中心工作,紧扣“建设科技,实现科学发展”的主题,特制以下工作计划。
一、依法履行职责,转变政府职能
1、指导、监督各部门落实市、区政府“解难题、促转变、上水平”的各项措施和市政府《关于促进当前经济发展的30条措施》,依法解决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难点问题,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责任部门:发改委
2、继续实施社会保障和扶贫助困十大项目,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责任部门:民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3、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法加强环境保护,实施节能减排工程,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责任部门:环保局
4、启动市容环境管理年活动,确保创建国家卫生城区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着力提高公共环境管理能力。
责任部门:市容和园林管理委员会
5、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办好第十五届全民健身运动会。
责任部门:体育局
6、加强国有资产监管,落实《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开发企业发展和风险防控规定》,加强对政府性投融资企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管理和监督。
责任部门:国资委
7、完善房地产、食品、药品等市场监管制度。
责任部门:房地产管理局卫生局
工商分局
8、严格土地管理,无重大土地违法案件。
责任部门:规划局
9、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价格法》依据市政府《关于促进当前经济发展30条措施》,开展收费专项检查。严禁行政事业性单位利用行政权力设置前置条件强制服务、强制收费。
责任部门:财政局发改委
二、健全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机制
10、坚持新闻发布会、公众恳谈会、重大事项听证会制度。
责任部门:政府办研究室
11、完善公众参与、专家咨询、论证、评估和政府集体讨论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
责任部门:政府办法制办
12、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
责任部门:监察局
13、建立决策跟踪反馈制度
责任部门:政府办
三、提高制度建设的质量
14、认真落实《市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严格制定程序,依法公布,未经公布的规范性文件不得作为行政管理的依据。
责任部门:法制办
15、严格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监督,所有规范性文件出台前必经法制机构审核把关,重大问题公开征求公众意见,确保抽象行为制定程序合法规范。
责任部门:法制办
16、定期对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及时修改、废止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并将清理结果及时公布,为各项工作开展提供合法、及时、有效的制度保障。
责任部门:法制办
17、认真研究立法草案,并按要求反馈意见,反馈意见由区县政府主要负
责同志签发。
责任部门:法制办
四、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权责一致,分工合理,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系
18、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扩大网上审批范围,强化现场审批和联合审批。
责任部门: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
19、严格落实市政府《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审批服务再提速的实施意见》,完善联审部门服务,重大投资项目协调机制,深化告知承诺,照后服务等工作举措,提升网上综合服务能力。
责任部门: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
20、完善公共服务窗口的服务方式,简化服务程序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责任部门:监察局行政许可服务中心
21、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完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和协同办公系统。
责任部门:政府办科信委
22、根据市委、市政府机构改革的统一部署,完成本级政府机构改革工作,实现机构编制职责法定化,理顺部门关系,调整优化组织结构,构建高效、快捷的行政管理体制。
责任部门:编办
五、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23、根据职权法定的原则,机构改革后,职能重新调整,全区各部门的行政权力要进行重新梳理、界定,要继续推行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责任部门:政府办监察局法制办科信委
24、严格行政执法主体和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资格制度,执法人员必须持证执法,执法标志必须符合国家或本市规定。
责任部门:法制办
25、严格规范执法程序,凡以政府
名义做出的行政处罚决定或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等,必须经政府法制机构审核。
责任部门:法制办
26、正确处理严格执法与服务经济的关系,加强对重点部门落实“三步式”执法情况的监督检查。
责任部门:法制办
27、加强对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监督检查。
责任部门:法制办
28、贯彻实施《市城市管理规定》规范执法程序,明确管理责任,本地区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责任部门:法制办
29、根据上级部署或群众举报、投诉,结合本地区执法中发现的突出违法问题,组织开展专项执法检查。
责任部门:市容园林委
30、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组织好行政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整体素质。
责任部门:法制办
31、强化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健全依法行政报告制度。
责任部门:法制办
32、继续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不断完善行政执法案卷的评查方式,加大评查力度。
责任部门:法制办
33、坚持收支两条线,区、县政府所属执法部门的执法经费按时到位、足额保障,不得以任何形式将罚没收入与经费挂钩。http://
责任部门:财政局
六、防范化解社会矛盾,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和防御风险的能力,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34、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严格落实信访工作制度,发挥信访联席会作用,着力解决信访突出问题。
责任部门:信访办
35、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建立监管制度,严格防范和控制安全生产事故,确保本地区无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
发生。
责任部门:安监局
36、完善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依法妥善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切实提高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责任部门:应急办人防办安监局卫生局
教育局粮办公安分局
37、健全完善行政执法协调机制,及时解决本地区及驻区行政执法部门之间的执法争议,本地区行政执法无推诿扯皮、执法空白现象。
责任部门:法制办
38、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化志愿者参与,群访群治的治安防控网络。
责任部门:综治办
39、完善人民调解制度和机制,指导和支持居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的调解工作。
责任部门:司法局
七、强化行政行为的监督制度
40、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帮助,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议案、建议和提案。
责任部门:政府办
41、继续开展明查暗访等执法评议活动。
责任部门:监察局
42、严格执行行政复议工作八项制度,畅通复议渠道,加强复议监督。
责任部门:法制办
43、加强各部门行政诉讼案件的报告备案监督。
责任部门:法制办
八、加强依法行政的领导
44、完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的学法制度,坚持处级以上领导任职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
责任部门:司法局公务员局
45、完善依法行政保障制度。
责任部门:财政局
46、加强政府法制机构建设。
责任部门:法制办
47、定时召开依法行政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对依法行政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前瞻性、对策性研究,通过理论创新进一步指导和推进依法行政工作。
责任部门:法制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