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营口市矿产资源规划的探析(5篇模版)

时间:2019-05-15 00:43: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营口市矿产资源规划的探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营口市矿产资源规划的探析》。

第一篇:关于营口市矿产资源规划的探析

关于营口市矿产资源规划的探析

摘要:矿产资源规划指的是国家政府为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之间的矛盾,以资源的开发、利用、储备、消耗和生态环境保护为主要内容,遵循国家的法律法规,对国家矿产资源进行勘测、开采、储备和综合利用的一个综合规划。本文简述了矿产资源规划的必要性,对营口市矿产资源规划的原则及其规划目标、开发利用保护以及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矿产资源;规划;必要性;开发利用;环境保护;治理

营口市矿藏资源丰富,目前全市已发现各类矿产43种,经过地质勘查获得资源储量的有37种。在探明储量的矿产中,规模较大、在国内和省内具有优势的矿产6种,主要矿产有菱镁矿、硼矿、金矿、建筑用花岗岩、冶金用白云岩和地下热水。

一、矿产资源规划的必要性

1、是经济发展的需要。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主要目的是为了地区的经济发展,只有经济水平发展上去了,才能够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保证。矿产资源规划要坚持促进经济发展的宗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多个角度入手,加强对矿产资源的规划管理,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

2、是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的需要。矿产资源规划要从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出发,对各地区的矿产资源进行规划的同时,要考虑到当地的地理环境,明确各个地区地理环境存在的问题,规划要涉及到资源开发前的环境勘测,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和开发后的环境恢复与治理,确保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3、是矿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不能只是注重经济效益,还要注重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矿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对矿产资源进行长久的规划,使得矿产资源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的需求,在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的同时,获得长久的社会效益和良好的环境效益。

二、营口市矿产资源规划的原则及其规划目标

营口市矿产资源规划应以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为前提,以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为目标,加强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的宏观调控,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改善矿山生态环境,努力提高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确保全市经济建设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

1、基本原则。在依据省级规划的同时,与我市矿业开发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与法律法规相一致的原则;坚持整体规划,统筹安排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突出重点的原则;坚持紧密结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原则;坚持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2、规划目标。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矿产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通过资源整合,调整矿业规模结构;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环境保护、矿山土地复垦绿化取得显著成效;矿山生态环境状况全面好转;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实现良性循环;基本完成矿业结构调整;矿产资源规划得到全面贯彻落实,规划区在政策上、措施上有切实的保障;优势矿产能够得到有序、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到2020年目标。建立比较完善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及保护的法规体系,全面完成全市地质环境调查,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防治和预警预报系统,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得到进一步调整。

三、营口市矿产资源规划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根据国家矿业产业政策和营口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统一部署,营口市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和有效保护要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方针。

1、开发利用方向及总量调控。在开发利用方向上,按照生态优先,保护环境的原则,扩大禁采区,压缩准采区,限制和禁止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矿产开发;对建设急需的优势矿产,在“上规模、高效益、少污染、保生态”的前提下,进行规模化、现代化生产,使矿业经济发展与全市总体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在调控开采总量上,按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要求,调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

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布局。一是矿业经济区域布局。在《辽宁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营口市经济和城市发展总体布局以及矿产资源状况,将全市矿业经济进一步划分为:镁质材料和硼化工两个基地,大石桥市东部,盖州市中南部两个矿业经济发展区。二是开采规划分区。为推动我省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促进矿业合理布局,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协调发展,推进科学管理,依据资源分布特点,划分为重点、禁止、限制、鼓励四种开采规划区。三是开采规划区块。依据矿产资源分布特点,综合考虑地质构造及地形上的相对独立性、勘查开采现状、开采技术、交通、行政区划等诸多因素进行合理划分。

3、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调整。一是调整矿山规模结构。通过实施大集团战略和减少矿山数量两种措施来促进组织结构调整,以塑造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实行矿区和矿山最低开采规模制度,使矿山开采规模与矿床资源储量规模相适应,对现存开采规模与矿床规模不适应的矿区,要积极引导小矿山整改联营、走规模化、集约化道路。对新建矿山必须严格执行准入条件,达不到最低开采规模的不予批准。二是优化矿业产品结构。全市矿业产品结构优化的方向是,加速发展资源精深加工,开发“双高”(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系列产品,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三是提升矿业技术结构。进一步提高采、选、冶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推广应用新的采、选、冶技术、方法、工艺和装备;露天矿山推广中深孔爆破技术、井下矿山提高机械化开采水平,淘汰落后的采选冶加工技术工艺、设备。

四、营口市矿产资源规划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1、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一是制定新建矿山对环境影响的准入条件。二是加强矿山环境影响评估工作。新建、改扩建矿山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必须严格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是严格执行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新建矿山,在建设阶段,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矿山设计或开发利用方案中有关环境保护的要求,执行“三同时”制度,保证环境保护设施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施工,一并验收和移交使用;矿山开发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必须与开发利用方案同时落实。

2、开展现有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一是编制切实可行,符合实际,宜于实施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提供依据。二是矿山企业应将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作为矿山生产重要工作内容,自觉地将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纳入日程,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及水土保持方案,保证“污染物”达标排放,挖损和压占土地得到复垦,次生地质灾害得到及时监测、预测和治理,使恢复治理率达到规定要求。三是推进学有典型,作有样板,典型引路,普遍实施。

结束语

营口市矿产资源规划是全省矿产资源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矿产资源管理和宏观调控的阶段性纲领,是指导营口市商业性地质勘查、各类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及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的规范性文件,是市政府及其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活动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胡福祥.矿产资源规划方法的探讨[J].中国矿业.2012(11)

[2]王来峰等.关于新一轮矿产资源规划修编若干问题的思考[J].生态经济.2012(05)

[3]宋顺昌等.矿产资源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1(02)

第二篇:全国矿产资源规划

全国矿产资源规划

关键词: 全国矿产资源规划

全国矿产资源规划

为了贯彻中央关于人口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强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的宏观调控,促进矿业持续、健康发展,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国土资源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了《全国矿产资源规划》(以下简称《规划》)。2001年4月11日,国务院批准《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并授权国土资源部发布实施。

一、国务院批复要求切实加强矿产资源规划管理

国务院关于全国矿产资源规划的批复指出,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当前我国矿产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后备资源紧缺,开发方式粗放,结构和布局不合理,矿山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为此,国务院要求:

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必须认真贯彻执行矿产资源法律法规,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开源与节流并举,开发与保护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坚持统筹规划、科学开发、合理利用、依法保护的原则,保障我国矿业持续健康发展和矿产资源长期稳定供应。

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和勘查工作。实行公益性地质调查评价与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分开运行。国家组织开展公益性地质调查评价工作,为社会提供矿产资源基础信息;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引导和鼓励多渠道投资开展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活动。

切实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宏观调控。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促进矿产资源利用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充分利用国内外资金、资源和市场,实施重要矿产储备,对战略性矿产资源实行保护性开采,以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要,保障国家矿产资源的安全。坚持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统一,减轻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

促进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的合理布局。根据区域矿产资源禀赋条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挥优势、规模开采、集约利用的原则,积极推进优势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利用,妥善处理好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当前与长远的关系,促进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的合理布局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认真组织编制省级矿产资源规划。编制省级矿产资源规划,要以全国矿产资源规划为依据,结合本地区矿产资源特点、供需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工作成果,突出重点,提高深度,防止简单重复。省级规划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经同级人民政府审核后由你部负责审批。具体审批办法由你部会同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国家环保总局等部门制定。

矿产资源规划是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的指导性文件,是依法审批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的重要依据。要严格按照规划的要求,强化实施措施,加强对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的监督管理。

二、国土资源部发布实施全国矿产资源规划

根据国务院的批复,国土资源部于2001年4月30日发出关于发布实施《全国矿产资源规划》的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认真组织贯彻实施,并提出五条贯彻实施的意见:

1.《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和国务院的批复是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纲领性文件。各级人民政府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必须采取得力措施,认真贯彻实施。要严格按照“有序有偿、供需平衡、结构优化、集约高效”的要求,坚持统筹规划、依法保护、科学开发、合理利用的原则,实行最严格的资源管理制度,推进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国务院批复的要求,抓紧完成省级矿产资源规划的编制,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报我部审批。编制省级矿产资源规划,要以全国矿产资源规划为依据,结合本地区矿产资源特点、供需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充分利用已有的工作成果,突出重点,提高深度,防止简单重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需要,组织编制专项规划和省级以下矿产资源规划。各级矿产资源规划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同时要广泛宣传,接受社会对规划实施的监督。

3.矿产资源规划是依法审批和监督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的重要依据。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必须遵循矿产资源规划;各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必须按照规划的要求,严格审查矿业权申请人的资质条件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对不符合矿产资源规划的勘查、开采项目,不得批准设立矿山企业,不得审批、颁发勘查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不得批准用地;必须依据规划切实加强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

4.加强矿产资源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健全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矿产资源法规体系,强化矿产资源规划的法律地位。各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切实加强矿产资源规划管理职能,建立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的领导责任制,加强对矿产资源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纠正各种违反规划的行为。对违反矿产资源法律法规和矿产资源规划,非法开采矿产资源或者破坏矿产资源的,要坚决查处;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各级矿产资源规划的目标和主要指标要纳入同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严格执行。各地要加大对服务于地方的公益性地质调查评价工作的投入,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引导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投资,鼓励建立矿山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履约保证金制度。切实加强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为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水平提供科技支撑。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各级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提高规划管理水平。

三、《规划》关于我国矿产资源形势的分析判断

《规划》认为,经过五十年的努力,我国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基本保障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截止1999年底,我国已发现矿产171种,其中有探明储量的矿产156种、矿产地2万多处。1999年,全国固体矿产总产量44亿吨,石油1.6亿吨,天然气241亿立方米;全国矿业产值3573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4%,矿业和以矿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产值约占全国国民生产总值的30%;矿产品及相关能源、原材料产品进出口总额约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15%。随着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建成了大庆、平顶山、攀枝花、金昌、个旧等300多座矿业城市(镇)。目前,我国92%的一次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材料、30%的工农业用水和城乡居民用水来自矿产资源。

但是,当前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及其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矿产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后备资源紧缺,一些大宗支柱性矿产供不应求;二是矿产资源利用方式粗放,技术装备水平和集约化程度低,资源利用率还不高;三是进出口结构不合理,出口优势矿产的优势未能得到有效发挥;四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一些地区较为严重,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率低;五是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滞后,矿业要素市场体系尚不健全,宏观调控能力和执法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规划》对二十一世纪初我国矿产资源供需形势的基本判断是: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及人口增长对矿产资源的强劲需求与大宗支柱性矿产短缺的矛盾将日益突出。我国正处在迅速推进工业化阶段,人口增长将接近高峰期,尽管矿产品的需求结构和使用强度将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但能源、原材料矿产的需求总量将持续扩大。我国矿产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58%;地质找矿难度增大;石油、富铁矿、铬铁矿、铜矿、钾盐等重要矿产将严重短缺,其中多数质量较差;相当一部分大中型矿山进入中晚期,可采储量与产量大幅度衰减,一些矿山和矿业城市(镇)将面临资源枯竭,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地表水短缺对地下水的调查评价和合理利用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

国际矿业环境为我国利用国外资源和市场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为矿业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世界上的石油、铁、铬、锰、铜、钾盐等矿产储量丰富,与国内资源和市场互补性强;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矿业投资环境明显改善,有利于我国扩大利用其他国家的矿产资源和矿产品。另一方面,国际矿产品市场因受政治、经济、军事等因素的影响而起伏波动,世界矿业结构将继续进行日益深刻的调整,矿产品市场、矿业资本市场和国际矿业投资的竞争日趋激烈。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为外国投资者到我国投资勘查、开采矿产资源和国内企业到国外勘查、开采矿产资源,以及从国际市场进口矿产品和向国际市场出口矿产品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随着国外低成本的矿产品及相关能源、原材料产品的进入,我国矿业将面临冲击,那些产品质量差、经济效益低的矿山企业将首当其冲。我国矿业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高整体竞争力的任务非常迫切,非常艰巨。

四、《规划》确定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目标

《规划》确定规划期内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四项总体目标:一是加强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提高国内矿产资源的可供性;二是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三调整优化资源利用结构和布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资源利用方式从粗放向集约转变,促进矿产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四是改善矿山生态环境状况,促进矿产资源勘查、开采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规划》确定到2005年的主要目标是:

(1)公益性地质调查评价与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分制运行,加强公益性调查评价,鼓励商业性勘查,重要矿产的储采比有比较明显的改善,国内矿产资源的可供性有所提高。

(2)矿产资源开采总量的增长与经济总量增长相适应,能源、原材料矿产供应安全得到保障。国内石油产量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略有增长,天然气产量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煤炭开采总量得到有效控制,能源矿产结构得到改善。大宗支柱性矿产的国内供应能力得到巩固。地下水资源的状况与潜力基本查明,并得到适度、合理的开发利用。

(3)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固体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领域对外开放的局面开始形成。出口优势矿产的开采、冶炼加工和出口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在国际市场的优势地位得以巩固和提高。实施战略矿产储备,“十五”启动石油战略储备。

(4)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结构和布局得到调整、优化。大、中、小型开采规模结构进一步优化。勘查、采矿、选矿、冶炼、加工结构严重失调的状况得到初步改善,优质矿产品、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矿产品比例进一步提高。进出口结构得到改善。全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的总体布局更趋合理。

(5)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初步实现由粗放向集约转变,利用效率明显提高。石油、天然气矿产采收率有所提高,固体矿产采选综合回收率比现状提高3-5%,伴共生矿产综合利用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6)矿山生态环境状况得到初步改善。矿山环境监督管理得到加强;不再新建对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恢复利用的破坏性影响的开采项目;矿山“三废”治理率基本达到国家要求,矿山土地复垦面积新增100万公顷,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率达到25%以上,矿山次生地质灾害发生率明显下降。

(7)集中统一、精干高效、依法行政、具有权威的矿产资源管理体制、以规划、政策为主要手段的宏观调控体系和以矿业权市场、矿业资本市场为核心的矿业生产要素市场体系初步建立,矿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整体竞争力有所提高。

《规划》确定到2010年的远景目标是:

(1)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领域改革开放的力度进一步加大,矿产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实现根本转变,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高度开放、具有国际竞争力、保护生态环境的新型矿业初步形成。

(2)以商业性勘查为主体的矿产资源勘查新局面基本形成,国内重要矿产的可供性进一步提高;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安全、稳定的矿产资源供应体系初步建立,实现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所需要的资源基础具有持续、可靠的保障。

(3)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和布局得到进一步调整和改善,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矿山生态环境状况进一步改善。矿产资源利用水平和管理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五、《规划》确定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规划》要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必须贯彻中央关于人口资源环境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开源与节流并举,开发与保护并重,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加强并超前进行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和勘查,使耗减的矿产储量适时得到补充和增加;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提高采选综合回收率;加强资源保护,节约使用资源;综合勘查,综合评价,合理开采,综合利用,提高伴共生矿产的综合利用率。

2.加强规划和政策调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优化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在国家法律法规的规范和规划、政策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调控资源利用总量,优化资源利用结构和布局,实现矿业可持续发展。

3.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积极利用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利时机,在加强国内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国外资源,面向国际市场,不断增强我国矿业在国际矿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竞争力,保障安全、稳定、可靠的矿产供应来源。

4.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统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必须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改善矿山生态环境。

5.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根据矿产资源区域分布特点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分工合作,协调发展。加大西部和海域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力度,促进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六、《规划》确定的关于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的任务

《规划》要求,要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改革地质勘查体制。国家组织开展公益性地质调查评价,为矿产资源规划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为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提供基础信息服务,降低投资风险。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鼓励多渠道社会投资开展适应市场需要的商业性勘查,逐步形成以商业性勘查为主体、公益性调查评价与商业性勘查互相促进、良性循环的新局面。

关于公益性地质调查评价,《规划》作出如下安排:

开展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重点开展地质工作程度较低地区的基础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远景评价工作。积极开展区域地质调查、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物探化探遥感调查等基础地质工作,加强西部地质工作程度较低地区的基础调查工作。优先安排西部矿产资源潜力调查评价和国家紧缺矿产的调查评价工作。

开展西部地区新区、新领域和海域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远景评价。开展山西沁水盆地和河东煤田、安徽两淮、贵州六盘水等主要产煤区的煤层气调查评价。开展对我国优质煤炭资源潜力和分布状况以及西南“三江”、南疆和青藏高原等缺煤地区煤炭资源潜力的评价。加强资源潜力较大的重要城市、经济区及油田区地热资源的调查评价。积极开展天然气水合物调查评价和开发利用技术的研究。

加强西藏“一江两河”、青藏高原东缘、西南天山、西昆仑、阿尔金等地质工作程度较低地区的矿产资源区域评价;加大对西南“三江”、攀西、东天山、祁连山、秦巴、南岭、云开、武夷山、东昆仑、德尔布干、阿拉善、吉林老岭等成矿区带的调查评价力度;加强对有重要前景的资源富集地区、重要矿种和新类型矿产资源的评价。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优质、高效、新型非金属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积极做好西部地区非金属矿产资源综合调查评价工作;加强钾矿资源的基础研究和富钾盐湖资源的调查评价。

开展全国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以西北干旱地区、西南岩溶石山和红层地区为重点,针对重点工农业经济区、能源和原材料基地、农牧业重点开发区、产业经济带、重要城镇等,加强地下水资源潜力调查评价。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和严重缺水山区的供水水文地质勘查。

在探索开展重点地区和大型矿区的矿山生态环境调查评价基础上,逐步推进全国矿山生态环境调查评价,全面调查全国矿山“三废”排放状况、生产矿山及弃坑、闭坑矿山的土地复垦和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状况。加强对因地下水不合理开采引起的沙化、盐碱化,大中城市地面沉降、塌陷,以及沿海地区的海水入侵等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评价。

依据国际海洋法公约,加强国际海底区域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及研究与开发,维护国家对国际海底区域的合法权益。

关于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规划》作出如下安排:

国家鼓励利用多渠道社会资金开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目标的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工作。重点鼓励勘查石油、天然气、煤层气、环保煤、地热、优质锰、铬、铜、金、银、镍、钴、铂族金属、钾盐等国内资源供给不足的重要矿产;鼓励在中西部地区、边远及少数民族地区等经济欠发达且具资源潜力的地区进行适应市场需要的矿产资源勘查;鼓励矿山企业在矿区,特别是资源耗竭矿区的周边和深部开展矿产资源勘查,增加后备资源,减缓产量递减。

清理和制定有关的矿业政策,改善矿业投资环境。依法保护探矿权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探矿权人发现经济矿床后依法取得采矿权。积极培育和规范以矿业权市场、资本市场为核心的矿业生产要素市场,发展和规范中介市场。研究制定有关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建立资源耗竭补偿机制,对后续资源进行勘查。系统收集、整理过去50年分散在各部门、各地方的地质资料,抓紧组织地质资料的二次开发,建立全国矿产资源信息系统,实行统一管理。对依法可以解密的地质资料,及时向社会提供服务;对国家出资开展的公益性调查评价,及时向社会发布成果信息,引导和促进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

在地质勘查转制的过渡时期,国家采取积极的措施引导和支持社会投资开展商业性勘查工作。对以往由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的矿产地,国家委托原承担勘查施工任务的国有地质勘查单位经营该矿产地的探矿权,探矿权价款经依法评估、确认后,转为国家资本金。公益性调查评价工作发现有利的资源远景区后,及时组织探矿权招标,鼓励国内外投资者通过竞争性投标获取探矿权,进行商业性勘查。尽快开展对新疆东天山中段和云南“三江”中段等有利成矿区带进行探矿权招标的示范工作。

七、《规划》确定的关于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的任务

为切实贯彻中央关于“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规划》确定了规划期内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六大任务:调控矿产资源开采总量;合理利用矿产资源;利用外资勘查、开采矿产资源;利用国外资源和市场;实施战略矿产储备;保护矿山生态环境。

(一)调控矿产资源开采总量

保持矿产资源开采总量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鼓励开采国内短缺的矿产资源;限制开采供过于求的矿产;对出口优势矿产实行限产保值。

能源矿产。加强西部和海域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利用力度,增加原油生产能力,把天然气开发放在重要位置,为实施“西气东输”工程提供稳定可靠的资源基础;积极扶持煤层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强煤矿生产矿山煤层气的抽取利用。调控煤炭开采总量,限制开采高硫煤、高灰煤,加强优质煤、环保煤和特殊煤种的保护性开采,积极开发与推广洁净煤技术,优先发展煤炭气化、液化技术和煤炭洗选加工利用技术。鼓励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地热资源。

金属矿产。鼓励开采铜、金、银、钽、铌等矿产。限制开采钨、锡、锑、稀土、钼、汞等矿产,严格控制开采总量。控制新建铝土矿矿山,鼓励现有铝矿山提高采选冶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非金属矿产。严格控制重晶石、萤石、菱镁矿等出口优势矿产的开采总量。限制开采石棉矿。暂不新建硫铁矿矿山。扩大钾盐开采规模,研究开发含钾岩石的农业应用技术。加强环保、节能、农用非金属矿产的开发利用。鼓励开采适应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建材非金属矿产。鼓励企业依靠科技进步,扩大非金属应用领域,研究开发新型非金属产品,提高装备水平,大力发展深加工。

(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

严格按照《矿产资源法》(第十六条)和《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的中央和地方审批开采矿产资源的范围,审批矿产资源开采项目。

矿山开采规模必须与矿区的矿产储量规模相适应。严禁大矿小开、一矿多开、乱采滥挖。因地制宜地确定并控制矿区的最低开采规模。对新建矿产资源开采项目,严格审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保证矿产资源规模开采、集约利用。对开采规模与矿区储量规模显著不协调、资源破坏浪费严重的生产矿山,限期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统一规划,整改联合,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之路。

国家鼓励开采属于《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范围内的矿产项目;限制或者禁止开采属于《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范围内的矿产项目;禁止开采属于《工商投资领域制止重复建设目录》范围内的矿产项目。禁止在重要基础设施、重大工程设施、国家重点保护的不能移动的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所在地及其周围一定范围内开采矿产资源。

国家对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和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依法实行有计划的开采,并实行特殊的保护措施。在国家规划矿区范围内,不得设置与矿床储量规模不相适应的采矿权。采矿权申请人提交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必须符合批准的国家规划矿区总体开发方案。禁止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企业进入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和适于建设大、中型矿山的矿产地开采矿产资源。

国家对当前尚不能经济地开发利用的大中型、低品位贫矿或难选冶矿床,采取有效措施予以保护,不得进行破坏性开采。加强主焦煤等稀缺资源的保护。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大型建筑物或者建筑群,建设单位必须向矿产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了解拟建工程所在地区的矿产资源的分布和开采情况;未经科学论证和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批准,不得压覆重要矿床。

矿山企业必须按照国家批准的矿山设计或者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开采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伴共生矿产的综合利用水平必须达到批准的矿山设计或者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规定的要求。鼓励矿山企业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的技术水平,研究开发矿产品深加工技术、贫矿和难选冶矿利用技术及节能降耗技术,支持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特别是深部采矿与低品位、难选冶矿石的开发利用等问题的科技攻关。

监督和鼓励矿山企业积极开展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开发利用多种矿产伴共生的综合性矿床的,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中必须包括伴共生矿产综合开发利用的措施。鼓励矿山企业开展对“三废”综合利用的科技攻关、技术改造。推进节能降耗,不断提高单位能源、矿产资源的国民经济产出率。发展矿产品深加工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技术,节能、节材、节水、降耗技术和工艺,降低资源消耗水平。积极发展稀缺资源的廉价替代品。鼓励对废旧金属及其它二次资源的回收利用。

(三)利用外资勘查开采矿产资源

国家鼓励并依法保护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的规定,在我国勘查、开采矿产资源。

外商投资勘查、开采矿产资源,应具有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设备和管理方法,有利于提高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制定积极的外商矿业投资政策,扩大矿业对外开放的领域,改善矿业投资环境,为外商投资和国内矿业企业对外合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1)允许外国投资者与中方合作者以非法人合作组织的形式进行矿产资源勘查。

(2)外商投资企业和非法人合作组织发现具有商业价值的矿产后,只要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取得采矿权的条件,国家保障其依法获得采矿权。

(3)鼓励外国投资者与国内矿山企业合资、合作,提高采选冶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市场竞争力。

(4)鼓励外国投资者到中西部地区勘查、开采矿产资源。

(5)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不得参与合资、合作办矿,不得非法向外国投资者提出各种形式的股份或者利润分成要求,不得乱检查、乱摊派,不得非法增设收费项目;积极改善本地区的外商投资条件,加大执法监督力度,维护矿业秩序,保障外国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6)加强利用外资勘查、开采矿产资源的法制建设和政策引导,明晰、简化、规范外商投资审批程序,及时提供地质、法律、政策、管理等各种信息服务。

(四)利用国外资源和市场

国家采取国际贸易与勘查开采并举的战略,在适时、适度进口矿产品的同时,鼓励、引导企业到国外勘查、开采矿产资源。

国家鼓励和支持企业到国外勘查、开采国内资源不足、国民经济发展需求较大的矿产和国内稀缺矿产。国家通过多种形式,为企业提供基础信息服务。建立健全国内企业到国外勘查、开采矿产资源的法律、政策和管理制度,规范投资和经营行为。

到国外勘查、开采矿产资源的企业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形成具有国际矿业投融资能力、生产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新型跨国公司。

根据比较利益原则,调整矿产品进出口结构,提高进出口效益。加强对钨、锡、锑、稀土、萤石、重晶石等出口优势矿产的出口总量的调控和出口秩序的治理。

(五)实施战略矿产储备

(六)保护矿山生态环境

坚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土地复垦制度和排污收费制度,鼓励在有条件的地区建立矿山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履约保证金制度,改善矿山生态环境状况,逐步建立环保型矿业。

禁止在国家划定的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重要风景区和重要地质遗迹保护区内开采矿产资源,严格控制在生态功能保护区内开采矿产资源,禁止新建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可恢复利用的破坏性影响的矿产资源开采项目。禁止土法采选冶金矿和土法炼汞、炼砷、炼铅锌、炼油、炼焦、炼硫、炼矾。限制新建、改建含硫大于1.5%的煤矿,禁止新建含硫量大于3%的煤矿。限制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开采矿产资源,禁止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开采矿产资源。禁止在铁路、国道、省道两侧的直观可视范围内进行露天采矿。

新建矿产资源开采项目必须研究论证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采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避免或减少对大气、水、耕地、草原、森林等的不利影响和破坏,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必须依法报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中必须包括水土保持方案、土地复垦实施方案、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并按照规定报经国家有关部门审批。

矿山企业必须依法履行环境保护、土地复垦等义务。对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的要求,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要依法查处,责令限期整改、达标,并按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补偿;逾期不能达标的,实行限产或者关闭。监督、引导、鼓励矿山企业在矿山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方面加大研究与开发、技术改造的投入,采用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和设备,改进管理措施。

探索新机制,积极推进矿山环境综合治理。按照分类指导、区别对待的原则,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矿山环境保护投资机制。选择若干不同类型、影响大的大型矿区进行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对矿山损毁土地进行复垦,对矿山“三废”进行综合治理、综合利用,对采矿活动造成的滑坡、泥石流、塌陷等次生地质灾害及水源枯竭、水质恶化、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加强预防、监测,及时组织治理。

八、《规划》关于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区域布局的安排

根据区域矿产资源赋存规律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挥优势、规模开采、集约利用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在稳定东部矿产资源开采的同时,积极推进西部和海域优势矿产资源开采,实现全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在空间上的合理配置,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和持续发展。

(一)西部地区

西部地区矿产资源比较优势突出,具备形成特色支柱产业的资源基础,对缓解国家急缺矿产的供需矛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45种主要矿产中,西部地区的天然气、铜、磷、钾盐、锰、铬、钛、镍、铂族、锶、锌等20余种矿产的保有储量占全国50%以上,另有9种矿产也具有比较优势。地下水分布广,调蓄能力强。该区成矿地质条件好,但地质勘查工作程度较低,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大。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的重点是:

1.把石油、天然气的勘查、开发作为重点,进一步调查评价“西气东输”工程沿线各含气盆地、煤田的天然气、煤层气资源潜力,圈定新的找矿靶区,加强重点区带的勘查,保证“西气东输”工程30年稳定运行的资源基础。

2.以优势矿产资源为基础,重点鼓励塔里木(油气)、黄河中游(油气)、柴达木(油气、钾盐)、东天山—北祁连(有色、贵金属)、秦岭中西段(有色、贵金属)、西南“三江”中南段(有色)、攀西—黔中(化工、金属和能源矿产)、四川盆地(天然气等)、红水河—右江(有色、贵金属)、西藏“一江两河”(有色、贵金属)等十个资源集中区的勘查、开发利用,近期重点鼓励加强对塔里木、东天山和西南“三江”中南段三个资源集中区的勘查、开发利用。

3.把地下水勘查放在突出位置,以西北鄂尔多斯盆地、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和西南岩溶石山地区为重点,加强区域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查明区域地下水资源潜力,为贫困缺水地区、基础工业建设和农牧业重点开发区提供地下水资源远景区。

(二)中部地区

中部地区能源矿产和各种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煤、石油、天然气、铁矿、铜、铝土矿、铅、锌、镍、钨、金、银、硫铁矿、磷矿等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在全国矿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部地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的重点是:

1.鼓励大庆、吉林、中原、江汉等石油企业在老油田周边和深部开展找油工作,开发和完善二次、三次采油技术,研究开发低渗透油藏和稠油藏的经济开采技术,延长原油稳产年限,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转换。鼓励和引导山西、安徽、河南等省的重点煤炭矿山企业实现规模开采,优质优用,发展洁净煤技术,提高洗选、就地转化和深加工水平。鼓励勘查、开发利用山西沁水、河东煤田、安徽两淮地区等地区的煤层气资源,加快实现煤层气产业化。开展老油田区地热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工程。

2.重点鼓励在东北松辽盆地(油气)、兴安(有色)、东北“三江”(煤炭、建材)、黄河中游(煤炭、黑色、有色)、京九铁路中段皖赣北(煤炭、黑色、有色、建材)、湘南赣南(有色)、湘北鄂西(磷、建材)等矿产资源富集地区勘查和开采适应市场需要的矿产资源。对钨、锡、锑、离子吸附型稀土、钼等在国内外具有优势的矿产资源实行总量控制和保护性开采。

(三)东部地区

东部地区石油、铁矿、金矿、金刚石、硼矿、滑石、石膏、菱镁矿、萤石、重晶石、高岭土等矿产资源丰富,在国内具有比较优势。我国领海及管辖海域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滨海砂矿,天然气水合物也显示出良好的资源前景。东部地区及海域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的重点是:

1.在环渤海地区,保持辽河、胜利、大港油田及鞍本、冀东铁矿的稳定生产,鼓励以石油、天然气、地热、铅、金、非金属矿产、地下水等为重点的勘查、开采。在东南沿海地区,鼓励勘查、开采重要成矿区带的锰、铜、金、银等矿产资源,加强资源濒于枯竭的煤炭、有色金属矿山外围和深部的勘查工作,增加后备资源,延长矿山寿命。

2.鼓励矿山企业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非金属矿产的深加工水平和集约化利用程度,开拓新的应用领域,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适度控制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强度,保持地下水资源耗减与补充的基本平衡,使沿海地区海水入侵得到有效控制,上海、天津等重要城市、苏锡常地区、杭嘉湖地区的地面沉降、塌陷得到有效遏制。

3.东部沿海地区应当在全国率先普遍实行矿山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履约保证金制度,到2005年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率达到30%以上,到2010年达到40%以上。

4.进一步推进海洋石油对外合作,加快东海、渤海和南海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查和开发。开展海域石油、天然气和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评价。控制开采滨海砂矿。严格控制海洋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九、保证规划实施的主要措施

为了保证《规划》的实施,必须实行严格的矿产资源保护和管理措施,运用法制、行政、经济和科技等多种手段,切实加强规划管理,保证各项规划目标任务的实现。《规划》要求采取下列措施,促进规划的实施。

(一)建立和完善矿产资源规划体系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规划》,组织编制本行政区的矿产资源规划,经省级人民政府同意,报国土资源部批准后实施。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需要,组织编制专项规划和省级以下矿产资源规划。要求下级矿产资源规划必须以上级矿产资源规划为依据,并与同级相关规划相衔接。

地方各级矿产资源规划应当根据上级矿产资源规划的要求及本行政区矿产资源的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划定鼓励、限制、禁止勘查、开采的矿种和区域。对国家设定的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矿产资源保护区、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和石油、天然气、放射性矿产,必须采取得力措施予以保护。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规划、矿产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规划、矿山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和修订必须以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为依据。

(二)加强矿产资源规划实施管理

《规划》一经批准,就具有法律效力,必须严格执行。

各级矿产资源规划的目标和主要指标必须纳入同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严格执行。

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矿产资源规划管理的职能,建立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的领导责任制,加强对矿产资源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违反规划的行为。

各级矿产资源规划经批准后,应当公告,并广泛宣传,接受社会对规划实施的监督。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勘查、开采及其管理,必须以矿产资源规划为依据。对于不符合矿产资源规划的勘查、开采项目,不得批准设立矿山企业,不得审批、颁发勘查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不得批准用地。

(三)拓宽投融资渠道,改革和健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投资机制

国家保障并不断加大对公益性地质调查评价的投入,各地也要从地方财政预算中逐步加大对服务于地方的公益性地质调查评价工作,积极引导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投资。

鼓励矿山企业创造条件通过发行股票、债券、项目融资等多种形式筹集资金。积极开拓利用国外风险资本市场,探索性地开展建立国内风险资本市场的试点,筹集矿产资源勘查资金。

把优势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提高现有矿山的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及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列入国际合作的优先领域和鼓励外商投资的目录,扩大利用外资规模。

国家加大对重要老矿山的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资金投入,带动和引导地方和矿山企业的配套资金投入。

制定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国土资源大调查计划安排向西部倾斜。加大西部地区矿业对外开放的力度,探索建立利用外资勘查开采矿产资源试点示范区。

(四)建立和完善矿产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激励机制

中央和地方所得的矿产资源补偿费收益主要支持规划鼓励的矿产资源勘查项目和有利于矿产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研究开发和技术改造项目。

矿产资源保护专项费的使用要向规划鼓励的有利于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的研究开发和技术改造项目倾斜。

严格执行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与开采回采率挂钩的规定和资源综合利用税费减免政策。

(五)加强矿产资源法制建设,实现依法行政

制定矿产资源保护、矿山环境保护方面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标准,逐步健全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矿产资源法律法规体系,强化矿产资源规划管理的法律地位。

转变资源管理方式。在加强矿业权管理的同时,充分发挥规划和政策的调控作用;在巩固和维护正常的矿业秩序的基础上,严格审查矿业权申请人的资质条件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加强对矿产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强化对矿业权人和社会公众的服务,不断提高行政效率。

加强执法检查和行政监察,维护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保护矿业权人合法权益。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违法行为。对违反矿产资源法律法规和矿产资源规划,非法开采矿产资源或者破坏矿产资源的,要坚决查处;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和效率

充分发挥国家、矿山企业和科技研究开发机构的积极性,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为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水平提供科技支撑。

制定和组织实施国土资源科技发展规划,重点投资支持应用地质研究,地质调查和勘查技术方法研究,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上可能具有重大突破的采选冶技术、矿产综合利用技术、循环利用技术等的先导性和示范性研究与开发,矿山环境破坏治理与土地复垦示范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矿产等非传统矿产资源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以鼓励和引导矿山企业的商业性开发和应用。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完善地质资料汇交制度、矿业权人勘查开发利用情况报告制度和矿山监督制度,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状况进行系统的监测,及时、准确地掌握全国范围和重点矿区的矿产储量增减、资源利用水平、矿山生态环境等的动态变化。

开展矿产可供性研究,建立覆盖全国的各级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提高规划管理水

第三篇:宁夏矿产资源开发规划分区

宁夏矿产资源开发规划分区

1、能源矿产资源开发规划分区

以新建和改扩建的石嘴山电厂、灵武电厂、中宁电厂、大坝电厂等4个煤-电基地和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为依托,形成4个矿业经济开发区。依据产业结构进一步划分鼓励开采区9个,限制开采区17个。

石油、天然气:宁夏属鄂尔多斯能源资源集中区,是我国10大能源资源集中区之一,除24个鼓励勘查区外,将李庄子、大水坑、摆宴井、红井子、马坊、马家滩油田和刘家庄气田设为7个鼓励开采区,并鼓励扩边、挖潜、增储、上产,逐步形成宁东石油天然气化工基地。煤层气:宁东煤田与贺兰山煤田蕴藏有丰富的煤层气资源,鼓励和支持大中型煤矿的瓦斯抽取利用,加快勘查评价,一旦探明储量,都可视为鼓励开采区。

煤炭:“十五”期间煤炭属于限制开采的矿种。要控制煤炭生产总量,保护优质煤炭,对出口创汇的太西煤、泰宁煤、主焦煤实行限产保值,减少煤矿数量,严格控制新增小型煤矿,除必要的联营改造、改扩建、接替井外,一般不增发新的采矿许可证。对历史遗留的在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内的国营大中型矿山将逐步压减产量,引导和鼓励在宁东煤田进行煤-电、煤炭液化、煤炭气化等方面的开发,形成宁夏重要的煤-电和煤化工基地。对已利用与尚未利用的煤炭资源统一规划,共设立4个开发区。根据产业规划进一步划分3个鼓励开采区(接替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内矿山)、15个限制开采区。

宁东煤炭资源开发区:鼓励开采灵武县碎石井矿区(鸳鸯湖详查区、磁窑堡井田、羊肠湾井田、东庙详查区、枣泉、石槽村井田)。

限制开采:(1)灵武市横城煤矿区(任家井、红石湾、东部区、丁家梁)、(2)灵武市石沟驿煤矿区、(3)灵武市鸳鸯湖找煤区、(4)灵武市周家沟-冯记沟矿区、(5)灵武市积家井-沈家庄找煤区、(6)盐池县摆宴井-萌城矿区、(7)盐池县冯记沟煤矿、(8)同心县韦州矿区。

贺兰山煤炭资源开发区:限制开采:(1)大武口马莲滩矿区(浸水沟、大枣沟、武当庙井田)、(2)石嘴山矿区(一矿、二矿、三矿井田及外围和深部)、(3)石炭井矿区(一矿、二矿、三矿、四矿、菜园沟、陶思沟、西翼井田、乌兰、百灵井田及外围)、(4)平罗县汝箕沟矿区(白芨芨沟、大峰沟、大岭、羊齿矿田)、(5)惠农县沙巴台矿区(一矿、二矿井田)。卫宁煤炭资源开发区:鼓励开采:中宁县碱沟山矿区。

限制开采:(1)中卫县上下河沿煤矿、(2)中卫县上下河沿煤矿区小洞山井田。固原煤炭资源开发区:鼓励开采:固原县炭山矿区(西翼、东翼井田)。

地热:将银川市地热田划为鼓励开采区,对宁夏其它正在进行地热勘查的地区,一旦探明储量,都可视为鼓励开采区。

2、金属矿产资源开发规划分区

宁夏金属矿产资源种类与数量都很少,但冶镁白云岩质量优,市场开发潜力大,应尽快建设同心县镁工业基地。共设立7个鼓励开采区、2个限制开采区。

鼓励开采区:(1)中卫县金场子金矿、(2)海原县柳沟金矿、(3)中卫县腰岘子铜矿、(4)盐池县石湾沟冶镁白云岩矿、(5)同心县青龙山中段冶镁白云岩矿、(6)同心县青龙山中段南部冶镁白云岩矿、(7)海原县乱堆子冶镁白云岩矿。

限制开采区:(1)中卫县照壁山-石堆水-麦堆山铁矿、(2)银川市大挺沟冶镁白云岩矿。

3、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规划分区

建立宁夏优质非金属矿产(硅石、石膏、芒硝等)开发基地,为此,共设立鼓励开采区26个,限制开采区16个,禁止开采区2个。

鼓励开采区:中卫-同心-固原县石膏开发基地:(1)中卫县小红山石膏矿,(2)中卫县甘塘子石膏矿,(3)盐池县石记场石膏矿,(4)同心县贺家口子石膏矿,(5)固原县双河湾石膏矿。银川市、石嘴山市优质硅石开发基地:(1)银川市郊区大口子熔剂硅石矿,(2)惠农县红果子沟石英砂岩矿区。

其它鼓励开采区包括:(1)中卫县天景山化工灰岩矿,(2)青铜峡市水泥灰岩矿,(3)中卫县天景山电石用灰岩矿,(4)中卫县天景山制碱用灰岩矿,(5)中宁县帽子墩水泥灰岩矿区,(6)固原县红砂石沟水泥用灰岩矿区,(7)惠农县简泉高岭石陶瓷粘土矿,(8)中卫县香山大理岩矿,以及13个矿泉水矿产地。

此外,固原芒硝矿一经探明储量,应尽快建立芒硝开发基地,鼓励开采,以减轻对地表土壤和下游河流、水库的污染。

限制开采区:(1)银川市郊区驴驴沟电石用灰岩矿,(2)银川市郊区驴驴沟制碱用灰岩矿,(3)银川市郊区干沟熔剂用灰岩矿,(4)银川市干沟-套门沟-窑舌子沟水泥用灰岩矿区,(5)银川市郊区紫花沟熔剂用白云岩矿,(6)海原县炭巷沟陶瓷粘土矿,(7)青铜峡市大泉砖瓦粘土矿,(8)灵武县倒坡子沟砖瓦粘土矿,(9)银川市郊区黄旗口岩棉用辉绿岩矿,(10)银川市石嘴沟水泥用板岩矿区,(11)银川市郊区紫花沟磷矿,(12)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浸水沟井田耐火粘土矿,(13)石嘴山矿区二矿井田耐火粘土矿,(14)海原县南华山硫铁矿。

禁止开采区:(1)贺兰县苏峪口磷矿,(2)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硅石、冶镁白云岩和其周边的砂石。

4、地下水资源开发规划分区

共设立鼓励开采区6个,限制开采区10个(附表9)。

鼓励开采区:(1)银川平原区,(2)牛首山-鸽子山地区,(3)卫宁平原区,(4)南北古脊梁地区,(5)官厅-古城地区,(6)彭阳县南部地区。限制开采区:(1)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区域水位下降区,(2)贺兰山东麓区,(3)银川市区区域水位下降区,(4)陶乐高阶地地区,(5)腾格里沙漠南缘区,(6)大罗山区,(7)南西华山区,(8)清水河平原七营以南区,(9)葫芦河平原区,(10)六盘山区。

除已划分的禁止开采区外,凡国家及自治区政府规定禁止采矿的自然保护区(附表14)、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区(附表15、16)的限定范围内、军事禁区内、地质灾害危险区内以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重要公路、铁路、重点水库、重要水源地的可视范围内均为禁止开采区。

来源: 矿业人才网

该原文出自:宁夏矿产资源开发规划分区-矿业人才网 ,原文网址:http:// 转载请保留该信息,谢谢合作。

第四篇:《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编制指导意见》

《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编制指导意见》

为了更好地指导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提高规划质量,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实施细则、《国务院关于全国矿产资源规划的批复》、《矿产资源规划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各省(区、市)开展省级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和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编制试点工作的实践,制定本指导意见。

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是全国矿产资源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矿产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是指导本行政区内地质勘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规范性文件,是本行政区人民政府及其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进行监督管理的重要依据。

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工作在省级人民政府及其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的指导下进行。各省(区、市)可以根据《矿产资源规划管理暂行办法》,参照本指导意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制定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编制技术规程或者规范。

市级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和审批工作应当在省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批准后5个月内完成。县级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和审批工作应当在市级矿产资源规划批准后3个月内完成。

编制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应当按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大胆探索,大胆开拓、创新。

一、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的主要任务

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的主要任务是:

1.具体落实上级矿产资源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

2.对根据《矿产资源法》第十六条规定,由省(区、市)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规定由市、县级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审批并颁发采矿许可证的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作出统筹安排;

3.对本行政区所有矿产资源的保护及所有勘查和开发利用活动的调查、监测和监督作出统筹安排;

4.对本行政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作出统筹安排。

二、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原则

编制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必须遵循下列原则:

1.依据并服从上级规划的原则。下级矿产资源规划的编制必须以上级矿产资源规划为依据。下级矿产资源规划必须服从上级矿产资源规划,并与同级相关规划相衔接。

下级规划不得突破上级规划确定的开发利用和结构调整控制指标和布局调整方向,不得突破上级规划确定的规划分区、矿区(床)最低开采规模指标,不得低于上级规划确定的矿产资源利用率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指标。

2.与法律法规相一致的原则。矿产资源规划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

3.整体规划,统筹安排的原则。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与资源效益的协调统一,树立“大资源、大环境、大市场、大地质”的观念,正确处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其他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切实转变地质工作思路,拓宽地质工作服务领域。

4.实事求是,突出重点的原则。规划编制必须在对国情、区情、矿情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对资源形势的判断、规划目标和任务的确定以及规划实施措施的制定必须切合实际,充分体现本地区的特点。规划安排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重点矿产、重点地区、重点任务。

5.紧密结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原则。必须正确判断矿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实把握规划期内经济社会发展对矿业的要求,将其作为确定规划目标和任务的主要依据之一。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应当纳入同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严格执行。

6.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根据本地区的资源特点、区位特点、基础设施条件、市场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合理地确定规划的目标、任务和实施措施。提高规划编制的科技含量,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

三、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的基本内容

(一)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形势

主要内容应包括:本地区区位条件,基础设施条件,市场条件,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矿业在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矿产资源状况和特点,勘查、开发利用状况与问题;规划期内经济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和要求;矿产资源供需形势预测;客观地分析规划期内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二)规划的指导思想、目标与原则

1.指导思想

规划的指导思想是确定规划目标,部署安排规划任务,制定规划实施措施的基本出发点,是贯穿规划的主线,是规划的灵魂。规划的指导思想主要根据国家和上级规划、经济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要求以及本行政区的资源特点、区位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实际情况确定。鉴于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各地区矿产资源规划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基本要求的具体方式与途径是不同的。因此,各地区的规划指导思想也应不同。

2.规划目标

规划目标是指规划任务部署安排的主要事项,到规划目标期时拟达到的状态、程度和水平。规划目标应简洁明了,突出重点,便于考核。

规划目标应包括: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调控、开发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矿产资源保护(含资源利用率)、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和矿山生态环境的调查与监测五个方面。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增加其他目标。

3.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基本原则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基本原则是指规划任务安排的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的主要事项,在规划期内必须遵循的普遍适用的基本准则。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必须切实贯彻中央关于人口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和“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基本原则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处理开源与节流、开发与节约的关系的准则;处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的关系的准则;处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其他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的准则;处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的准则;处理科技进步和创新与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关系准则等。

4.规划期

规划基期是2001年,规划目标期为2005年,展望到2010年。

(三)规划任务

规划任务是指为实现规划目标而采取的行动,以及行为的方向。主要表述“做什么?怎么做?”和“鼓励什么?限制什么?禁止什么?”。

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部署安排的主要任务一般包括: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与勘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调控方向;开发利用结构调整;开发利用布局与规划分区;提高资源利用率;矿产资源开采准入条件;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和矿山生态环境的调查与监测。

1.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与勘查

按照公益性地质工作与商业性勘查工作分制运行的原则,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及其管理的工作的需要,对政府出资组织开展的基础地质、生态环境地质、城市地质、农业地质等公益性地质工作作出具体安排;对商业性地质勘查提出工作重点和方向及引导、鼓励商业性地质勘查工作的具体措施和途径。

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调控方向

对国家规划矿区、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及国家和省实行开采总量控制的矿产资源,必须按照全国和省级规划目标、任务的要求,分解落实,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和途径。在不违背上级规划确定的调控方向的前提下,根据本行政区的资源特点、市场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对主要矿产资源提出鼓励、限制、禁止开采的方向,并制定具体的鼓励措施、限制条件和管理办法。

3.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调整

以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为根本出发点,针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等分别提出调整优化的方向。结构调整的重点是按照上级规划和政策的要求,减少矿山数目,压缩小型矿山在矿山总数中的比例,实现矿山开采规模与矿区(床)储量规模相适应;提出鼓励、限制、淘汰的采选方法、技术、工艺和设备,并具体落实到矿山。

4.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与规划分区

根据矿产资源赋存特点、开发利用状况、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划、政策的规定等,划定鼓励开采区、限制开采区、禁止开采区,并制定具体的鼓励措施、限制条件和管理办法。实现鼓励开采区内集聚,限制开采区内收缩,禁止开采区内关停,引导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促进开发利用空间布局的调整和优化。

5.提高资源利用率

对大中型矿山企业逐一确定矿山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水平指标,明确落实措施。对小型矿山的资源利用率,根据不同矿种、不同地区、不同开采条件,提出最低限制性指标。对暂难开发利用的大中型矿产地、生产矿山残留的可采矿产和已采出但尚未利用的矿产等提出保护措施。

6.矿产资源开采准入条件

根据法律法规、上级规划和政策的有关要求,从办矿资质、开采规模、布局与规划分区、资源利用率、生态环境、矿山安全等方面设定开采准入条件,以及执行准入条件的管理措施。

7.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是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的重点之一,必须具体、明确。针对矿山“三废”排放、土地损毁和次生地质灾害等问题,从新建矿山的审批发证把关,现行生产矿山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义务,资源枯竭和关闭矿山历史遗留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处理及重点恢复治理工程、示范工程等方面作出统筹安排。

8.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和矿山生态环境的调查与监测

对本行政区矿产资源储量动态变化、勘查和开发利用状况、矿山生态环境状况及恢复治理、矿业权人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权利和义务、矿业权市场建设、矿业秩序、矿产资源规划实施等情况的调查、动态监测做出统筹安排,提出具体实施方案。

9.市、县级人民政府认为重要的其他规划内容。

(四)保障规划实施的措施

针对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及存在的问题,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科技等多种手段,从宣传教育、制度建设、规范管理、监督检查、改善矿业投资和经营环境、保护矿业权人合法权益、保持正常的矿业秩序等方面,制定保证规划实施的措施。

四、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成果要求

(一)规划主要成果

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成果主要包括规划文本、附表和图件。

1.规划文本的文字表述应当简明扼要,层次分明,用语规范,重点突出,有针对性,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2.规划附表主要包括矿产资源储量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状况表;主要矿产品产量、需求量及其预测表;规划分区表;矿区(床)最低开采规模规划表;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规划表等。附表

名称、表式应与《省级矿产资源规划成果要求》的相应附表相一致。

3.规划基本图件包括矿产资源分布与开发利用现状图、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图。根据需要,可以编制有关专题图。规划图应当突出规划意图,淡化背景条件。

(二)规划成果的表现形式

规划文本、附表、图件原则上要求提供数字化成果。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成果电子数据的要求可参照《省级矿产资源规划成果要求》的相应规定执行。具体要求由各省(区、市)制定。

(三)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各市和编制矿产资源规划的县应当在省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建立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并与矿业权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相协调和衔接,实现数据共享。建立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必须采用全国统一的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标准,使用与国家级和省级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相一致或者相兼容的软件。

五、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的基本程序

1.组建由市、县级人民政府领导牵头的规划编制领导小组,由同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有关部门参加,组建规划编制工作小组。

2.制定编制工作方案,经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后实施,并报省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3.调研收集资料,开展规划基础研究。

4.起草规划草案。

5.广泛征求意见,修改形成规划预审稿。

6.规划预审

省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市级矿产资源规划进行预审。对县级矿产资源规划如何进行预审,由各省(区、市)自定。

7.审查批准

市级矿产资源规划由同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省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预审意见进行论证修改后,报市级人民政府审查。审查同意后,由市级人民政府报省级人民政府审批。

县级矿产资源规划由县级人民政府报市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报省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8.发布实施

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经省级人民政府或其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后,分别由市、县级人民政府发布并组织实施。

9.对规划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本级矿产资源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10.规划修编

规划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不得擅自修改。规划原则上每五年修编一次。如因特殊情况,需要对规划进行部分调整的,应进行充分论证、修改,并按原审批程序报批。

六、编制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一)加强领导和组织协调,开门编规划

市、县级人民政府必须切实加强对矿产资源规划的领导和组织协调,研究确定规划的整体思路,解决规划中的重大问题,落实和保障规划编制的人财物支持条件和保证措施。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应当广泛征求并吸纳各有关方面的意见。规划批准后,应当予以公告,接受社会监督。

(二)切实加强规划研究

规划研究是决定规划质量的关键,必须切实加强。规划研究应当充分利用已有的工作成果。省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省级矿产资源规划研究资料和规划成果及时提供使用,避

免重复工作。

规划研究必须解决好下列问题:

第一,深刻领会中央和省(区、市)关于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大政方针及上级规划的要求,明确本级规划必须具体落实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第二,全面深入地进行调查研究,摸清资源家底,客观、准确地分析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的现状与问题;

第三,全面系统地调查研究本行政区的区位条件、基础设施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影响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因素,切实了解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要求;

第四,在上述工作基础上,确定规划的基本思路,提出规划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实施措施的基本框架;

第五,对规划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和条件、规划任务的可操作性和实施措施的可行性进行科学的论证。

(三)妥善处理若干重大关系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着重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中政府的规划调控与市场机制之间的关系;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利用本行政区内资金、资源、市场与利用国外和本行政区外资金、资源、市场之间的关系;规划目标和现实状况的关系等。

第五篇:营口市农村经济委员会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十二五”规划

营口市农村经济委员会

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十二五”规划 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加速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全面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措施,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将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根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委工作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围绕科教兴农、人才强市战略,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为目标,以学历素质教育、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综合运用财政扶持政策和竞争、激励手段,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加强农村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

“十二五”期间每年全地区开展农民科技带头人培训400人,建立完善农民科技书屋100个;以各市(县)区农广校为主,全地区每年招收学历生400人,使在校生人数稳定在1000人以上;每年全地区开展设施农业科技培训30个 1

村1500户示范户;每年全地区开展先进实用技术培训20万人次;每年全地区开展阳光工程远程培训7000人;每年全地区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5400人;每年遴选出200名基层农技人员和2000户科技示范户,分层次开展技术培训,实现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三、工作重点

(一)开展农民科技带头人培训工程

以市(县)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为主体,充分发挥各涉农部门教育培训资源和其他社会教育资源的作用,以种养殖大户、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骨干、农村经纪人等为重点,开展农业生产、经营岗位技术培训,为农村培养一批懂科技、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民科技带头人队伍。

(二)实施农业大中专生培养工程

以各市(县)区农广校为主体,整合有关部门教学资源,以农民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骨干、农村经纪人以及农村应届初高中毕业生等为重点招生对象,按照国家职业教育标准制定教学计划、设置专业课程、安排教学和实习内容,为我市农村培养农业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

(三)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程

一是通过长期学历教育、短期技能培训,对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中青年农民进行动物卫生防疫员、信息管理员、会计员、法律咨询员、农村沼气工等实用型服务人才的培训;二

是通过科技三下乡、科技之冬、农民科技书屋、农业科普大集、农民科技日,聘请农业技术专家到现场进行技术讲座和咨询等活动,向农民推广新品种和新技术;三是建立科技书屋,为农民学习农业技术、寻找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以及了解致富信息等创造必要的条件;四是利用新闻媒体传授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经验,指导农业生产,推广农业科学技术,提供市场信息,传播致富经验,宣传农业政策法规,开展农业科技培训等,使农业科技成果迅速走进千家万户。

(四)开展阳光工程远程培训工程

以各类教育培训机构为主体,以具有一定文化基础、有转移愿望的农村中青年劳动力和新增劳动力为培训对象,重点开展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寻找就业岗位、公民道德规范等方面的知识培训,提高农民工遵守法律法规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增强农民工预防和处理不测事件的能力,树立新的就业观念,掌握并熟悉求职渠道,提高求职就业本领和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

(五)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

以具备职业培训条件的各类教育培训机构为主体,以有转移愿望及创业意向的农民工为培训对象,按照阳光工程培训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围绕农村经济发展人才需求和国家在农业领域和农村地区实施的重大工程项目,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帮助农民树立新型

就业观念、适应就业岗位和提高综合素质,调动其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的积极性,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农业产业延长链转移,提高现代农业服务体系从业人员和农村社会管理人员的技能和素质。

(六)实施农民科技书屋工程

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确保科技进村入户为目标,坚持相对集中、形成规模、务求实效、服务农民的原则,加大农民科技书屋建设。

(七)开展设施农业科技培训工程

紧紧围绕“发展设施农业、培训专业农民”的总体思路,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示范户及农村实用人才为重点,对农民进行先进适用的设施农业生产和经营技能及相关知识培训,加大农业科技培训工作力度,把培训重心下沉到村,改进培训方式,拓展培训功能,提升培训能力,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地开展农民教育培训,重点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新型农民,力争培训到每一户农民,力求户户有个明白人,村村都有带头人。

(八)开展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工程

以各类教育培训机构为主体,以基层农技人员和科技示范户为培训对象,分层次开展集中培训,从整体上提高基层农技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加强农业行政部门与农业推广、科研、教学单位以及企业等的衔接配合,形成上下左

右联动的大联合、大协作新格局,逐步建立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制度,推动我市现代农业发展。

四、主要措施

(一)高度重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搞好宣传协调,充分发动农民积极参加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二是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理念、新思路,积极探索研究我市农民教育培训的新措施、新办法,认真落实有关政策,切实解决好工作中发生的有关重大问题,为我市农民教育培训创造良好环境。

(二)加大农民教育培训资金投入

一是采取多渠道筹措农民教育培训经费,建立起政府、用人单位、社会力量和农民个人共同分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并积极争取上级政府及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的项目资金投入;二是加强农民教育培训经费管理,做到专户专帐,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的实效性。

(三)统筹农民教育培训资源

一是充分整合利用现有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加强各类培训机构建设,完善教学培训条件,积极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二是引导企业与教育培训机构加强合作,开展订单培训;三是鼓励和引导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加强联合,增加培训项目,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

(四)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

一是建立和完善高、中、初级农业人才相配套的教育培训体系,广泛深入地开展各类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加快我市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步伐;二是积极培养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人才和农村经济管理型人才,重点培养一批生产能手、经营能手、能工巧匠和农村科技带头人等实用人才,造就一支新型农民队伍,为推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人才保障。

(五)推行农民工培训就业一体化

一是建立和完善各级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加强农民工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建立农民工培训技能人才库,完善农村劳动力就业市场体系;二是坚持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原则,以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为重点,引导和鼓励教育培训机构与劳务输出机构在自愿的基础上建立合作关系,实现培训与输出的良性互动;三是鼓励部门、单位和个人依法组建劳务输出和劳务开发机构,大力推进劳务输出产业化;四是农业和劳动保障、教育等部门要依托行业优势,建立农民培训与劳务输出协作网,定期公布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为培训和就业提供信息指导服务。

二○一一年一月二十日

下载关于营口市矿产资源规划的探析(5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营口市矿产资源规划的探析(5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营口市2007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07年1月10日在营口市鲅鱼圈区 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区人民政府区长王延东 各位代表: 我受区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恳请列......

    营口市博物馆概况

    营口市博物馆概况营口市博物馆是以反映本地区古代历史和近代历史为重点的社会历史类博物馆,以文物收藏、科学研究、宣传教育为基本职能。营口市博物馆正式成立于1981年,其前身......

    《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实施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55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 第 55 号 《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实施办法》已经2012年8月31日国土资源部第3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以发布,自2012年12月1日起施行。 部 长 徐绍史 2012......

    《矿产资源》教案

    《矿产资源》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体会到矿产资源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2、通过学习,学生能掌握世界煤、铁、石油三种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 3、要......

    矿产资源总结

    矿产资源2012年上半年 工作总结 现将我矿产资源2012年上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资源整合整顿情况: 1、拆除情况:整合矿山企业原矿山设施已全部彻底拆除,破石加工设施已全部......

    矿产资源知识

    矿产资源管理知识 1、什么是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是指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利用价值的,呈固态、液态、气态的自然资源。 2、矿产资源的权属性质是什么? 矿产资源属国家所有,地表或......

    营口市新华书店2007年工作总结

    营口市新华书店2007年工作总结 2007年,市新华书店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在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新闻出版)局的领导下,一......

    营口市城市供热管理办法

    营口市城市供热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我市供热用热行为,维护热用户、供热企业、热源单位的合法权益,根据《辽宁省城市供热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