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检查井病理分析与施工改进研究(5篇范文)

时间:2019-05-15 00:05: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城市道路检查井病理分析与施工改进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城市道路检查井病理分析与施工改进研究》。

第一篇:城市道路检查井病理分析与施工改进研究

城市道路检查井病理分析与施工改进研究

摘 要:城市道路直接影响着城市的整体形象以及交通便捷性。为了便于定期对道路下方的管道进行维修与检查,在城市道路上每隔一定距离便设立一个检查井。检查井不仅影响着城市道路的美观性,还会影响到道路最终的寿命长短。城市道路检查井与路面的衔接部分易发生交通事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该文从检查井与周围路面的顺接工艺出发,探究道路与检查井平整衔接,井周围无沉降、裂缝井盖牢固行车无碍,检查井高度与路面平齐的施工技术,以期降低检查井对城市道路的危害,保证人们出行的安全。

关键词:城市道路 施工技术 检查井 市政工程

中图分类号:U4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2(a)-0104-02

随着城市规模的增大与建设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城市基础设施也同样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市政工程是包含天然气、给排水、电力、煤气、电缆、交通、通信等多种管道网的综合性工程[1]。城市的正常运行和人们的生活质量离不开对上述管道网的定期维检,以便及时发现损坏、渗漏等问题,提早进行抢修。为此,在城市道路上每隔一段距离便设置了一处检查井,检查井广泛分布在城市的道路上,其与路面的衔接质量直接影响着城市出行安全。该文从以下三方面研究能降低检查井对城市行车的负面影响。首先,通过合理施工来控制检查井的沉降高度,使之与路面的高度基本保持一致;其次,通过采用有效的顺接技术,保证检查井与路面完好衔接,满足对城市道路的路面平整度验收标准;最后,保证检查井周围无裂缝、无松动,井盖放置平稳,结合牢固,无声响与跳车等不安全现象。城市检查井的现状分析

检查井是城市道路的重要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城市道路整体的美观性和功能性,对交通出行有重要影响。城市的检查井一般是由井座、井盖、井室等构成的[2]。按照检查井形状的不同主要分为方形和圆形两种;按照实际用途的不同,有排水检查井、给水检查井、电缆检查井、煤气检查井、电讯检查井等类型;城市道路检查井的井盖主要有金属和非金属两种材质,井室和井身有混凝土结构、砖结构以及混合结构等[3]。

城市道路检查井对道路的结构稳定性、使用寿命、整体美观性等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如下:(1)道路的破损多从检查井附近开始,检查井附近的混凝土应力较为集中,易产生破碎、裂缝、下沉、凹坑等路面病害,减少道路整体的使用寿命;(2)检查井本身维修难;(3)检查井的分布不均匀,有些地方十密集,影响城市道路美观。

检查井对城市道路的通车、外观等造成不同程度影响,其病害主要分为行车效果差、外观不整齐美观、路面的衔接不良、人行道检查井高出人行道路面等。因此,如何防治上述检查井造成的道路病害是市政工程建设者关注的重要问题。城市检查井病理原因分析

城市道路检查井出现的沉陷开裂等病理危害主要是由路面的沉降不均匀导致的。道路施工中,检查井的施工顺序需要先为管道预留出井位,等到管道铺设完成后,再进行检查井砌筑,进而再完成最后的道路施工。受外部条件影响,道路的检查井难以和道路的结构层形成整体。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排水检查井和城市道路的结构层以及排水检查井都会形成沉降,但沉降程度不同,从而影响道路行车。检查井产生沉陷裂缝的具体原因有:检查井周围的回填土质量较差、检查井的自身施工工艺存在不足以及地基的承载能力不足。下面将对这几个原因进行详细探究。

2.1 检查井的施工工艺不足

道路的检查井与路面衔接不平整主要源于施工工艺不足。在城市道路的施工中,难以对检查井附近进行基础夯实,检查井附近的压实度欠缺,为通车留下隐患。

道路检查井施工的工艺不足主要表现为:(1)检查井的高度控制存在误差。检查井的施工放线时,一般是砌好边石后,参考边石的高度来确定井盏的标准高度,此方法忽略道路纵向的坡度,易造成设计标高与实际标高的误差;(2)检查井的井身、井盖安装不符合要求。道路应力的不均匀造成路面沉陷、断裂、磨损、波浪等病害。路面受到破坏后,增大了道路的坑洼面积,当检查井受到外部撞击时,井盖非常容易被破坏,造成破裂或移位;(3)检查井的基坑尺寸不满足道路施工的要求。基坑尺寸的太小将加剧病害产生的概率;(4)道路施工流程的影响。在检查井的井桶回填时,回填材料缺乏密实度,检查井周围材料的压实度难以满足施工要求;(5)检查井的衬垫材料强度偏低。衬垫材料强度低,在车辆来回行走后,易造成井盖座下沉,或向车行的方向滑移,对行车安全产生威胁;(6)井内的砌筑质量存在问题。为配合道路施工,砌筑材料较为粗糙,易造成井壁的松动。

2.2 地基的承载力不足

检查井的地基承载力不够将造成检查井的下降。在长期行车载重下,地基土受力压缩使得井体下沉。然而检查井的下沉与附近回填土的沉降高度不一致,沉降差较大的影响路面状况。

2.3 检查井附近的回填土质量差

检查井周围回填土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周围道路的行车使用状况。多数施工方进行回填土的施工时,难以把控回填土的含水量是否处于最佳状态。含水量有偏差的回填土难以满足施工的压实度要求,易造成井周围的下陷病害。道路检查井施工改进方法

3.1 井身的施工技术要求

检查井应按照道路的设计图纸进行井身施工,井身的收口最好不要太快。检查井的井身施工应该做到:(1)提高检查井的井盖质量标准,改进井盖生产工艺;(2)设置T型橡胶圈在检查井的框口处,以加大井框与井盖的吻合面积,减少碰撞;(3)改进检查井施工工艺,严格按规范进行操作;(4)加强路面与检查井的衔接部分砌筑强度;(5)在井框底部增添齿状物以增强井体与井框的连接稳定性。

3.2 严格控制检查井的高程

检查井与周围路面的高程差是造成路面病害的重要诱因。在检查井施工时,应遵照设计图纸,准确完成放线工作,确保检查井的标高准确性。与此同时,还需协调检查井标高与周围路面横坡、标高的协调性,防止高度差的产生。检查井在砌筑时,要留有道路结构的高程,不可一次性按标高砌筑到井顶部分,余下部分应在井壁施工中同步完成,从而有利于施工中对路基的碾压。

3.3 认真做好检查井基础处理

依照设计方案的图纸进行施工时,首先应认真做好检查井的混凝土基础,进而完成后续的砌筑环节。当所处的外部环境不利时,可通过换填处理来提升检查井地基的承载能力。检查井的砌筑工作者应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质量意识、充分了解技术规范、严格按规范操作,同时做好操作纪律,建立规范的施工质量责任制。

3.4 检查井井壁周围的回填处理

完成检查井的砌筑工作今后,通过砂浆进行养护,随后将在井室附近进行回填处理。首先对于回填材料需达到要求的密实度,一般的回填工具有人工打夯机、微型压路机、蛙式打夯机等几种,需根据施工条件和回填部位的不同灵活选用。回填的调料以雅诗快、强度高、透水性好的碎石、软砾石、中粗砂为好。根据需要铺实的厚度不高,选用不同的夯实工具,而且夯实度、虚铺厚度、压实工具、含水量均需通过现场试验来确定。当回填土的含水量处于最佳含水量时,连续夯实约五到六遍即可。尤其是要关注沟槽边缘、井边缘等薄弱部位。检查井施工时,需层层检查夯实土的密实度,另外开挖沟槽的大小也影响着回填土处理工作。断面施工需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进行。为肥槽的回填夯实保留一定的工作面,肥槽缝隙要进行精细处理。回填材料最好选用灰土或素土等接近最佳含水量的土质,需要对掺有水泥的中砂土进行均匀干拌后再进行回填。回填工作需由专业人员指挥操作,防止碾压不均匀,保证不留死角。

参考文献

[1] 苏功军.排水检查井对道路行车的危害及防治[J].天津市政设计,2003(1):24-25.[2] 张金华.检查井在施工过程存在问题及防治措施引进与咨询[J].海峡科学,2004(12):73.[3] 冯强,段金曦,刘仁文.城市道路管线井病害的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工程建设[J].工程建设,2007,39(4):31-35.

第二篇:北京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发展分析与研究

北京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发展分析与研究 1 北京城市道路交通管理面临的问题分析

伴随着北京市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交通机动化进程不断加快,道路交通需求迅猛增长,车路矛盾日益尖锐。道路交通拥堵不仅给市民的出行带来很大的不便,而且已成为制约城市功能发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北京道路交通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挑战。

1.1 道路交通拥挤,出行效率不高

随着交通出行量的不断增大,市区道路交通堵塞路段增多、堵塞区域苦熬大、车速下,交通出行时间增长,出行效率下降;支路系统不健全,交通量过于集中在干线道路而引起主要节点出现堵塞;道路网应变能力差,遇事故极易引起大范围交通瘫痪。

1.2 机动车数量不断增长,交通需求空间巨大

近年来,北京市机动车发展速度过快,导致车路矛盾日益加剧,据交管部门统计,截至2011年6月,北京全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近490万辆。统计数据显示,私人小汽车已占小汽车保有量的80%多,私人小汽车出行量逐渐逼近公共交通。这种快速的增长势态,将会给已经拥挤不堪的道路交通带来巨大的压力。

1.3 道路供给空间有限,道路结构存在不足

受北京中心城区布局的制约,道路供给空间有限。北京道路面积率已达到18.5%,距20%的规划上线仅一步之遥,与伦敦(35%)、东京(23%)、巴黎(25.6%)等国外城市相比差距明显。尽管道路修建在不断进行,但是,随着机动车数量的迅猛增长,北京市道路已有90%以上处于饱和或超饱和状态,早晚流量高峰期间交通拥堵现象严重。北京市路网结构中,东西向主干道多,南北向主干道、次干道和联络线少,导致东西二、三环路拥堵最为严重。

1.4 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不高

公共交通总体水平不高,主要表现为换乘不便、公共交通运力不均、车内拥挤、舒适度差、运营速度低等。换成问题突出,地面公交之间、地面公交与轨道交通之间、城市交通与对外交通之间有的换乘距离过长,换乘不便。公共交通主要换乘点的平均换乘距离达到255米。

1.5 停车问题突出

基本停车位存在较大缺口,目前市区范围内各类停车泊位先比庞大的机动车数量而言严重匮乏。据统计,每辆民用机动车拥有的停车位仅占有0.67个。停车秩序混乱,占路停车现象严重,特别是占用人行道河自行车道停车现象极其普遍。

1.6 交通公害问题日益严重

虽然今年来随着能源问题的调整,大气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是,北京仍然是中国环境质量最差的城市之一。机动车对环境的污染正逐渐成为北进市区的主要污染源,并且成日益严重的趋势。机动车为其对整个大气污染的贡献率在逐年上升,有些指标占到50%以上,特别是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的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PM2.5主要是机动车尾气所致。

1.7 市民交通意识不强,交通违章现象较多

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仍然不足,部分市民法制观念淡薄,交通公德意识较差,交通违章现象较为严重。尤其是在没有民警管理的路口,各种车辆抢行,甚至不按灯行使、行人任意横穿马路的现象时有发生。信息化技术是解决城市道路交通管理问题的重要手段传统管理手段和管理模式已经无法完全适应飞速发展的城市交通需求,特别是在城市路网持续超负荷运行而又缺乏有效管理手段状态下,任何交通矛盾、管理工作中的细微不足都将被交通流量的高饱和度迅速放大,极有可能引发大范围交通拥堵甚至导致交通顺时瘫痪。科技是交通发展的重要手段。在现有交通管理科技应用基础上,建设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提高科学交通管理的系统性、集成度,扩展科技手段应用覆盖范围,形成规模效益,是充分挖掘道路资源,科学调控交通流量,缓和车路矛盾,提高城市路网交通运行效率和对突发意外事件的快速反应、快速处置能力,增强城市交通抗风险能力的有效途径,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根本性技术保障。北京市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现有子系统在连接和协调上存在不足

北京市的交通信息化子系统大部分由各部门根据自身管理需求单独开发,主

要在部门内部运行,导致各部门的系统相对独立,缺乏协调。另一方面,北京市交通信息化标准(尤其是接口标准)发展滞后,各子系统采用的进口技术和设备多来自国外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标准,对现有系统的集成和协调存在一定的困难。

3.2 现有子系统工程不够完善、应用不够充分

北京虽然已建成一定规模的交通信息化子系统,但是大部分子系统由于建成初期技术程度和建设条件的限制,系统智能化功能不完全。对现有系统进行改造在技术上难以实现,而重新开发新系统取代旧系统造成一定的浪费,因此许多应用一直保留着最初开发的系统。另一方面,由于对系统管理和运营的经验不足,系统的功能未能完全发挥,有待对其应用潜力进行挖掘和利用。

3.3 交通需求不断增加,基础设施相对短缺

交通基础设施是交通信息化建设和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虽然近年来北京市交通建设投资巨大,但由于发展较慢且缺少历史积累,同时交通需求迅猛增长,交通基础设施的数量和技术水平均呈现出不足。随着北京市交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加速,对交通基础设施的需求将日渐增加。

3.4 交通信息化发展的环境有待完善,交通信息化建设的保障有代加

交通信息化具有非常强的社会性,非技术的软环境对交通信息化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力,尤其是协调机制、配套法制、产业政策、教育宣传、投融资管理等。但北京市在交通信息化的建设前期,对这些方面的考虑不是很充分,这带来了当年现有交通信息化系统的部分问题,也给将来交通信息化发展设置了障碍。

3.5 国外技术和设备不能完全适应北京市的交通特点

北京市现有交通信息化子系统应用的技术和相应的设备主要由国外引进,而北京市交通流又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如混合交通流,特勤交通等,对北京市特有的交通现象的研究不足使得现有交通信息化子系统难以完全发挥其预期作用。提高北京城市道路交通信息化效应着力点研究

4.1 路面科技系统规模效应需进一步提高

北京交通管理科技实施虽然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但是在北京车路矛盾持续加剧,交通压力不断加大的严峻形势下,现有管理系统覆盖范围不知足,尤其北京远郊县区域科技设施严重缺乏,城乡区域信号联动控制体系尚未建立,北京大量新增道路缺乏有效的科技管理手段,无法实现连续诱导、管控,科学交通管理整体效益难以发挥。亟需继续推进科技系统规模化、系统化建设,全面扩大科技系统建设规模、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科技系统,从根本上加快建设速度,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提升交通管控效率和服务水平。

4.2 信息化资源整合应用能力需进一步加强

部分信息化系统缺乏统一的整合集成设计,系统采集数据处理不充分,系统间信息融合程度不高,科技系统各自为政、独立应用的局面还广泛存在,系统互相联动、协同作战的效果还不明显。不仅造成了系统应用效果得不到充分发挥,更增加了系统维护和使用上的不便。例如,指挥调度集成系统,由于受通信协议制约,交通信号控制信息、旅行时间系统的实时交通数据无法接入,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指挥调度系统的整体应用水平。因此,加强信息化系统资源整合也将是下一步信息化建设应用的一个侧重点。此外,基层实战部门信息化应用水平需进一步加强,以最大限度发挥科技系统的实战效果。

4.3 打破部门界限、注重协同工作

交通管理由多个部门分工负责这一现象不是中国独有的,欧洲各国亦是如此。正因为交通管理是由多个部门分工负责,所以才会出现部门之间在职责利益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而科学合理的交通组织与运行管理恰恰需要多个部门的分工合作与协同合作,部容许互相割裂、彼此独立。在确保交通运行安全高效及方便出行的目标下,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等信息化的技术优势、打破部门之间的分工界限,建立一套相互合作的协同工作机制,这是加强城市交通管理的重要举措。

4.4 制定发布标准,培育相关产业

交通信息化的本质是交通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利用,而交通信息服务的过程就是交通信息采集、处理和发布的过程。欧洲多国开展的交通信息化应用服务的推进之所以能到到今天这样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方便群众的局面,主要是得益于以下两方面:一是制定了全欧洲统一的道路交通信息发布编码标准,他规定了道路交通事件、拥堵状况及天气状况等地描述标准,从而使欧洲所有的道路交通

信息服务都遵循统一的标准发布信息;二是围绕交通信息服务,根据市场的应用需求,形成了企业的合理分工,构成了从软硬件产品开发、系统集成与运行管理到信息采集、处理和发布的交通信息产业链,从而为交通信息服务提供了一整套的技术支撑。欧洲的经验告诉我们:制定道路交通信息发布标准、培育交通信息产业链是推动交通信息化应用服务的有效途径。

第三篇:病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病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四)主要专业部门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330

(一)病理科设置、布局、设备设施符合《病理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要求,服务项目满足临床诊疗需要。

(二)从事病理诊断工作和技术工作的人员资质符合《病理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要求,诊断与制片质量符合相关规定。

(三)有医院感染控制与环境安全管理程序与措施,遵照实施并记录。环境保护及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符合规定。

(四)及时提供规范的病理诊断报告,有严格审核制度。

(五)临床病理医师能够解读临床病理检查结果,为临床诊断提供支持服务。支持下级医院解决病理诊断问题。

(六)科主任与具备资质的质量控制人员组成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团队,能够用质量与安全管理核心制度、岗位职责与质量安全指标,落实全面质量管理与改进制度,按照规定开展质量控制活动,并有记录。

8.病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20

(1)能够满足临床工作需要 6 根据科室工作业务量,配备相应数量的病理工作人员,病理科人员不得兼职非病理专业工作,科主任由正高级职称医师担任。

查阅病理科工作人员的相关证书,1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2)建立并执行标本核对制度 应建立标本签收、核对制度并严格执行。

无制度,扣 3 分,制度不落实,扣1分。

(3)病理报告及时、准确、规范,有审核制度 6 报告及时(在收到标本后,常规小标本3个工作日,大标本5个工作日,冰冻切片40分钟内出报告)、规范,诊断准确,不得出现原则性错误,诊断概念清晰,分型及描述性术语规范,报告单书写符合《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病理学分册)》要求;疑难病理有科内会诊审核制度。

抽查各类标本各3例,发现1例报告超时扣1分。抽查当年(或前1年)镜检标本20例、常规病理切片20例、细胞病理学阳性或可疑病例10-15例、冰冻切片10例的制片质量和诊断准确情况。诊断原则性错误,每例扣2分;非原则性错误,影响治疗,每例扣1分;诊断概念含糊、分型或描述性术语不规范,每例扣0.5分。报告单书写不符合要求,1份扣0.5分。无会诊审核制度扣1分,发现丙级片每例扣0.5分,丁级片每例扣1分。

(4)病理切片、蜡块保存符合规定 1.冰冻切片与常规石蜡切片诊断符合率≥95%;

2.检查相关标本保存制度;现场考核标本处理过程的规范程度。

1.抽查存档冰冻(或快速石蜡)切片10例(包括申请单、冰冻切片及常规石蜡切片资料)。冰冻切片与常规石蜡切片诊断符合率不达标,1例扣 1分;

2.无相关标本保存制度,扣1分,标本资料归档不规范,扣0.5分。

第四篇:城市道路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分析

城市道路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分析 姓名:张浩 班级:路桥31136 实习单位:公路公司指导教师:庄天

1.摘要: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是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分析介绍了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的现状,阐述了交通管理规划的目的、内容、层次及过程,论述了交通需求预测的分析方法及其相应交通需求模型在交通管理规划中的应用。

2.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 管理规划 交通需求 预测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如何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995年的《北京宣言: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为中国城市交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交通的目的是实现人和物的移动,而不是车辆的移动。而这样的战略目标只有通过政策法规和严格的管理才有可能实现。

为了保证城市交通合理、有序的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从城市交通系统的内在机制及其与外部环境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出发来进行合理的交通管理规划。具体而言,应从城市结构与土地利用、城市交通结构、城市交通网络的完善与充分利用三个层次,从供给和需求量方面解决问题。因此,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是城市总体规划中重要的环节,制定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也就显得十分必要而迫切。而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有利于提高我国城市整体管理与文明水平,适应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

有鉴于此,全国城市“畅通工程”实施和检查评估中要求各被检查城市必须进行城市交通管理规划。其主要评价内容包括道路交通流特性调查、现状分析与问题诊断、交通需求分析计算、交通管理方案(含交通需求管理措施、交通组织方案优化)分析评价、通过专家论证及政府发布实施等。

1.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现状

西方国家城市交通系统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即建设阶段:二战后至二十世纪70年代;管理阶段:二十世纪80年代至现在。重点在公共交通系统、小汽车发展、单项交通、交通信号控制以及道路的有效利用等多方面进行交通管理规划。

目前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的历程相当于西方国家的60~70年代,与发达国家相比,城市机动车密度还比较低。尽管如此,由机动车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和城市交通堵塞问题也很严重。这充分说明了我国在道路交通管理方面还存在体制上、行政上和技术上的问题。随着全国城市道路交通畅通工程的深入开展,许多城市的交通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观,而且一系列先进的交通管理设备和先进的管理模式被采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厦门、大连、南京、青岛、济南、杭州等城市的交通管理工作均很有成效,先后被评为畅通工程“优秀管理水平”。

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清楚地认识到,目前我国城市交通管理总体水平与畅通工程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在2000年全国“畅通工程”工作组检查的138个城市中,42个城市的交通管理规划工作只达到畅通工程11项要求中的5项要求,20个城市仅满足4项要求。由此可见,我国在城市交通管理规划方面远远滞后于现代道路交通发展的要求。城市网络很复杂,交通的运行很复杂,产生交通问题的因素也很复杂,相应制定的城市交通管理方案往往由多个管理策略、管理措施组合而成,任何一个建设或管理措施的实施都会引起整个城市路网上交通运行情况的改变。如将一条路的某个路段改为单行道或单双号通行、将交叉口的类型改变(无控制改为信号控制)、将某路段改为公交专用道、打通某条路或拓宽某条路等,都会引起整个城市80%~90%以上的主要道路交通流量和车速的改变。因此,交通管理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常用的经验性的方法是不能完全解决的。因此交通管理需要做规划,实际上,目前一些城市所实施的有些管理措施,都是做过规划的,只是不太系统、全面而已。为了改变当前城市交通管理规划滞后的局面,公安部交通科学研究所、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部门正致力于部分城市的道路交通规划编制工作,为提高我国道路交通管理水平作出应有的贡献。

2.道路交通管理规划基本内容与方法

2.1 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的目的:

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的目的是解决要不要管、什么时间管、怎么管、管什么地方等问题。通过规划,人们能预先知道管理策略实施后的效果,避免由于盲目管理而带来政策上的失衡和经济上的巨大损失。

2.1.1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

(1)城市道路交通现状调查应调查、搜集的资料包括:交通小区划分及小区经济、土地利用资料、交通网络结构及道路几何要素资料、历史道路交通量及流向资料、居民出行特征资料、机动车出行特征资料、货物出行特征资料、现有交通管理

设施及效果资料等。在这方面,由于交通调查面广,调查工作量大,资金投入多,因此,有的城市交通规划编制单位,甚至有关政府部门领导对基础数据调查工作不够重视,认为只要在原有交通规划资料搜集的基础上,作些补充调查即可,以致于规划方案与现实脱节,其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差。这是一种极为错误和片面的观点,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2)现状分析与问题的诊断从道路基础设施状况、土地利用与公共交通、交通管理设施及现代化程度、交通秩序、交通质量及交通安全以及交通管理体制、政策、规划及宣传教育等方面对城市道路交通及管理现状进行分析、诊断。

(3)城市交通需求分析

通过交通需求模型的建立和计算(具体模型及方法将在下一节讨论),获得交通管理规划方案实施(评价)年份的各车种(客车、摩托车、公交车、出租车、货车、自行车)的OD矩阵,为后期交通规划提供规划依据和参数。

(4)城市交通管理方案的制定

一个城市的交通管理方案,往往是由多种管理策略和数种管理措施组合而成的。一般包括交通需求管理策略,如优先发展策略、限制发展策略、禁止出行策略、经济杠杆策略;交通系统管理策略,如结点交通管理、干线交通管理、区域交通管理。

(5)城市交通管理方案的评价通过方案评价,分析交通管理措施是如何影响交通流的,预测交通管理措施实施下的交通运行指标,分析是否达到了管理目标

交通管理方案的评价可按道路网络抽象化、交通管理方案抽象化、交通流重分布模拟以及管理效果分析四个步骤进行。

(6)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的层次 可分为三个层次。三个规划层次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层次越高,其规划效果越大。

交通管理规划的层次宏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的目的是制定城市交通发展政策,影响、优化交通结构。优化城市交通结构的本质是优化城市道路资源的利用,它通过交通政策的引导来实现,而政策的实施需要强有力的保证体系。道路交通网络的组织规划的目的是在城市交通网络已建成的情况下,通过实施各种技术措施,平衡整个交通网络的交通流量,均衡交通分布,提高运输效率,使这个交通网络发挥最大的效用。如通过实施单行线、专用线、诱导系统、绿波、特殊运输线路、转向限制等措施的综合运用,使交通网络的时间资源、空间资源得到优化利用。重点交叉口、路段的交通管理方案设计是交通管理最基础的工作,也是解决近期局部交通问

题最简捷的手段。具体措施有:交叉口渠化、信号灯配时优化设计、转向控制、路段机非分隔、车道划分、港湾式公交停靠站设计、停车管理、设“严管街”等。

道路交通管理规划操作过程管理规划过程的核心是管理方案设计及方案评价。方案的设计是在掌握现状交通信息,分析出其存在问题,并预知未来交通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的;方案评价过程是对未来交通运行情况的模拟过程,它是建立在掌握现状及未来交通信息基础上的。

3.交通管理规划的基本过程

交通需求模型的建立及发展预测交通需求预测是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工作的基础,要做好一个城市的交通管理规划,首先要对出行进行定量预测,并对某一交通设施或系统进行分析、论证,各个路段、路口以及整个路网的通行能力都必须满足现状、近期或远期出行的交通需求,因此只有搞好流量预测才能了解该路网能否满足该城市的出行需求,并由此加以改善。

3.1 出行生成预测:

居民出行产生预测的目的是建立小区居民出行发生量和吸引量与小区土地利用、社会经济特征等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推算规划年各交通小区的居民出行发生量、吸引量。出行产生包括出行发生与出行吸引。居民出行产生预测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有交叉分类法、回归分析法、生成率法、吸引率法及平均出行次数法等。居民出行分布预测是将预测的各分区出行发生量、吸引量转化为未来交通分区之间的出行交换量的过程。预测方法大体分为三类,即:增长率法、概率模型法和重力模型法。其中,双约束重力模型法在国内外交通规划中使用最为广泛。

3.2 交通分配预测:

在掌握各分区出行产生、出行吸引,以及出行分布情况后,即知道了各分区之间有多少出行交换量后,就可着手进行交通分配。交通分配就是把各分区之间的空间O-D量分配到具体的交通网络上。通过交通分配所获得的路段、交叉口交通量资料是检验道路规划网络是否合理的主要依据之一。目前,道路交通管理规划中应用较广泛的交通分配是随机用户平衡模型(Stochastic User Equilibrium)。该模型建立了路段行驶时间与路段交通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并考虑了通行能力的限制,通过反复迭代计算,直至达到要求的精度为止,最后分配出各路段上的交通量。

3.3 停车需求预测:

世界上许多大城市均对停车需求预测进行过深入研究,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城市发展形态不同、经济增长不同,停车预测模式也不同,其计算方法差异较大。常

用的预测模型有:停车生成率模型、用地与交通影响分析模型、相关分析模型、机动车OD预测模型、交通量-停车需求模型、静态交通发生率模型。下面对应用较为广泛的静态交通发生率模型和交通量-停车需求模型作一简要介绍。

(1)静态交通发生率模型,根据停车调查数据汇总可得到各交通小区的日停车数,再根据停放车辆车型比例换算为标准车,利用综合交通规划中社会经济与土地利用现状及发展预测所提供的现状和近、远期规划年的就业岗位数,抽取一定的样本。式中参数意义同前。

(2)交通量-停车需求模型,通过对几种停车需求预测方法的比较可知,该模型虽不能具体得到区域内每一土地使用的停车设施需求量,但由于它与动态交通的预测方法相结合,因此比较适用于对交通小区的宏观停车需求分析。因此该模型可用来检验静态交通发生率模型的计算结果。

3.1.1 规划内容:

城市道路交通现状调查及数据库的建立为了明确城市交通发展目标、找出城市道路交通存在问题,获得了大量丰富、翔实的第一手交通流资料,并对有关数据进行了分析、整理,建立了相应的道路交通管理数据库,为后期交通管理规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调查内容包括主要路段、交叉口、行人及非机动车、主要交通枢纽、单向交通管理设施、交通标志、标线设置、交通拥堵、事故、交通停车设置及其它监控设施等交通调查。

(2)现状资料分析与问题诊断重点从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城市道路交通状况、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交通事故与安全、停车状况、公共交通、交通规划等方面进行了现状分析及问题诊断。

(3)理论研究与模型建立如选用双约束重力模型进行居民出行分布预测,采用随机用户平衡模型进行交通分配;选用静态交通发生率模型进行停车需求分析,并利用交通量-停车需求模型检验静态交通发生率模型的计算结果。

(4)道路交通管理规划方案拟定与评价,交通管理规划方案主要包括近期交通组织管理规划、ITS发展规划、交通管理设施规划、停车管理规划、公共交通管理规划交通监控系统规划、交通管理其它规划等方面内容。针对上述交通管理规划方案,进行系统地分析、讨论和评价。

3.1.2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1)社会效益在短期内改善城市部分区域交通阻塞的现状,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通过对道路基础设施规划,采用交通信号线控和面控、规划路网结构等手

段,增加主要干道道路通行能力,合理控制非机动车车流和行人人流,突出“以人为本”、“公交优先”的政策思想,进行专项公共交通规划,避免车辆乱停乱放、节约市区土地占用。上述规划措施可以有效缓解城市行车难、乘车难、停车难和行路难等问题。同时,规划中建议采取减少城市用地占用和对机动车尾气排放超标的汽车进行严格管理等措施,这对城市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经济效益借助先进的管理手段来改善道路交通环境,防止资金的盲目投入和重复建设,从而节约了大量的建设资金。此外,规划的实施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交通事故,从而避免人身的意外伤害和车辆物品的意外损失,也就有效地避免交通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3.1.3 建议与展望:

建议交通主管部门按照本规划中市区近期交通组织管理规划的内容,加强和完善道路交通管理,改进存在问题的路段和交叉口交通组织形式;在停车、公共交通、智能交通系统、道路交通设施、监控系统和法规政策等领域中逐步落实规划方案。为了实现本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建议尽快开展世纪大道、重要干线道路、交叉口的交通组织、交通控制问题及综合交通管理方案的交通设计工作,提高交通服务质量,最终实现达到模范管理水平的目标。

5.结语:

近年来,随着城市“畅通工程”的深入开展,各地城市都在积极进行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编制工作。本文结合我国哈尔滨和大庆这两座具有重要政治、经济意义的东北边陲城市的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编制与实施情况,全面、系统分析和阐述了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的内容、方法及相应理论模型,并在具体规划实践中,在引进国际先进技术软件基础上,开发了适合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的应用软件,建立了道路交通管理数据库系统。这些工作,希望能够对其他同类城市今后的规划工作有所借鉴和帮助。理论与实践表明,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对于改进和加强我国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2)庄严、罗辑.促进城市交通发展、走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之路.交通工程通讯,2000

(2)盖春英、裴玉龙.基于公路网的路段交通量预测方法研究.交通工程通讯,2001

(2)王炜、徐吉谦、杨涛、李旭宏.城市交通规划理论及其应用.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8.

第五篇:关于检查井沉降与解决措施的研究

关于检查井沉降与解决措施的研究

摘 要:基于我国检查井施工中出现的不均匀沉降及相关施工问题的实际情况,针对导致上述问题出现的各方面原因进行分析,就优化设计、规范开挖及回填施工、强化检查井的砌筑等方面提出了相应解决措施。以期为我国市政管线建设中的检查井设计及施工提供借鉴。

关键词:检查井 沉降 回填技术 措施

中图分类号:P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3(b)-0038-02

Research on manholes’settlement and solutions

Li Guang Wang Dengyu Xu Xiaoni

(CSCEC AECOM CONSULTANTS CO.,LTD Xi’an 710075)

Abstract: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s of uneven settlement of manholes and relative construction weakness,various reasons for above problems were analyzed,and the corresponding settlement measures were recommended in optimization design,specification for excavation and backfill work,and strengthening masonry of manholes some ways.It could be reference of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manholes in our country municipal pipelines construction.Keywords:manhole;settlement;backfill technology

检查井是为市政管线安装、维修、定期检查、清洁和疏通方便而设置的,常设在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以及直线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处,由砖砌或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的井状构筑物。

作为市政管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检查井对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有举足轻重的影响。随着城市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城市道路车辆数量急剧增加,道路在车辆动荷载作用下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也随处可见。集中在检查井周围的破坏尤为严重,常见现象有检查井井面下沉、井面凸起、井圈周围沥青层碎裂等。这些现象不但有碍市容市貌,影响道路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甚至导致交通事故发生和车辆损坏,无形中也增加了建设和维修的资金投入[1]。通常城市道路设计使用年限为15年左右,而检查井的维修周期却仅为1.5~3年[5]。造成上述病害现象的原因较多,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不均匀沉降引起的。检查井沉降形式

1.1 井座下沉[2]

新建检查井并预留井座时,井座高度很少与路面齐平,需要增加垫层调平,而垫层材料基本为砂浆,由于垫层强度不够,在汽车的荷载下极易破坏,导致井室发生沉降。

1.2 检查井凸起

检查井回填土的压实度不够,会导致周边回填土在车辆竖向荷载作用下,逐渐竖向下沉,而检查井作为一个整体,竖向的下沉量相对较小,此时就会出现整个检查井凸出与车行道路面的情况[4]。

1.3 检查井周边沥青混凝土路面破损

检查井周边路面龟裂、破碎,主要由检查井与周边路面出现不均匀沉降所致[3]。检查井修筑时,井周边回填土一般采用人工夯实,压密度与周边路基压实度不一致。当检查井发生部分沉降后,汽车对检查井的冲击荷载会使检查井对周边的土体产生压力,当回填土压实不够时,会导致检查井发生偏移,进一步破坏检查井旁的路面结构,使沥青混凝土出现裂缝。检查井沉降成因

2.1 开挖沟槽断面尺寸不符合要求

施工人员不严守施工技术规程和施工组织要求,偷工减料,导致检查井基坑开挖平面尺寸偏小或不规则。井室砌筑后,周边回填范围缩小,回填工作面狭窄,夯实机具无法展开工作,致使回填土压实度与路基压实度形成密度差,长时间车辆动载作用下导致不均匀沉降[1]。

2.2 回填土质量不符合要求[3]

(1)回填土的含水率较难控制,含水量过大或过小都会使土的压实度不到要求,致使检查井周围土体产生下沉。(2)施工单位受利益驱动,将腐殖土换填入地下。腐殖土经长时间炭化作用,有机质形成碳水化合物,使土体形成空洞和空隙,受到地面荷载作用时易引起地面下沉。(3)施工单位在冬季施工时回填冻土块,由于冬季土体受冻后体积增大,天气变暖解冻后水分流失,使土体产生孔隙,受到地面荷载作用后引起地面下沉。(5)如果回填土使用了可压缩性高、抗剪能力低、结构易受到破坏的湿陷性黄土,遇到水或受到车辆动载作用后,也容易产生沉陷。

2.3 检查井的砌筑

检查井井筒砌筑时灰浆不饱满,勾缝不严,尤其在配合道路施工中升降井筒时,砌筑容易粗糙且砂浆未达强度就经荷载挤压,使井筒四周砖壁呈活动状态[4]。冬季时污水检查井中的热蒸汽会沿井筒砖壁的空隙浸入外围土壤和道路结构层中,在冰冻层区形成结晶水并冻结,在春季易造成周边土壤形成饱和水状态,为井周边路面变形埋下隐患。解决措施

3.1 优化检查井设计

(1)尽量避免使用砖砌检查井和圆形检查井。

检查井井筒若采用砖砌,回填时周围土体不易压实;另外,圆形井也有因外部存在不少空隙导致几乎无法压实的现象。上述情况均易造成井筒周边土体环状下沉[5]。设计时可尽量避免选用此类设施,改用矩形混凝土排水检查井。

(2)尽量避免使用铸铁井盖。

检查井盖典型构造主要依靠路面沥青混凝土稳定铸铁井盖,由于材料差异很大,常见的路面沥青混凝土和铸铁井盖之间难以粘结,井盖在水平和竖向冲击荷载作用下将对周围沥青混凝土及垫层局部产生很大的应力集中,逐渐使周边沥青混凝土产生破损,并形成环状龟裂[5]。另外,铸铁井盖为脆性材料,常有受强烈冲击后发生脆断导致突然破碎的现象[2]。在设计时可尽量避免选用铸铁井盖,改用钢纤维混凝土检查井盖(材质与沥青混凝土接近,且自重比同等承载力的铸铁井盖轻30%左右,可减弱井盖对沥青混凝土的破坏)。

4.2 规范开挖及回填施工

(1)加强检查井基坑开挖尺寸。

检查井基坑的开挖按井室外径尺寸,周边外放50cm-80cm为宜,保证夯实机具的工作面能有效展开,若有特殊情况使开挖尺寸受限时,须对肥槽缝隙做相应处理。加宽检查井基坑的开挖尺寸和井底基础处理,保证检查井基底荷载应力和同深度路基一致。

(2)提高回填土质量,规范施工。

①施工过程中,首先选择合理级配的砂石料,如遇腐殖土、有机土或建筑垃圾时,应采用4%~6%灰土或好土进行换填,严禁在槽壁取土回填。②务必在基础砼或砌体砂浆达到设计强度后再进行回填,严禁边砌筑井筒边回填;井室周围回填压实时应沿井室中心对称进行,不得漏夯,并尽量与管道沟槽同时进行,否则应留台阶行接茬;③路面范围内井室周围50 cm应采用石灰土、砂、砂砾等材料回填,回填厚度不宜小于40 cm,回填材料压实后应与井壁紧贴。④检查井砌筑完毕,常用分层法进行回填。回填土按15~20 cm分层回填夯实(电动夯机绕井细夯),并采用平板振动夯进行夯实,直至达到路面基础高度。根据施工条件和回填部位选择填充材料和夯实机械,以达到最佳压实效果。

3.3 规范检查井砌筑施工

(1)检查井相关材料不仅要满足设计要求,更要优选正规厂家产品。井井筒砌筑砂浆应拌合均匀,和易性要好,砌筑时灰浆要饱满,勾缝时保证严密,砌筑砖材要满足尺寸和强度要求。

(2)砌筑前应先做好砼基础。当地基地质水文条件不良时,可通过换填处理提高基底承载力。

(3)施工中保证井框与其结构的筑实,防止在碾压或其他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井壁内外应在填筑路基前粉刷1:2防水水泥砂浆,厚度≥2 cm,对接缝、管口等位置重点处理。

(4)砌筑时随路基填筑不断加高直至设计高程;砖砌井砌筑前先将砖充分润湿,砂浆标号不低于M7.5,检查井高度以道路基层底部高程为准。在管道与井体连接处须将缝隙填充严密,防止渗漏。结语

市政管道工程为隐蔽工程,竣工时只有检查井可供检验。尽管如此,检查井又是重要的市政设施,既反映了设计、施工水平,也反映了市政管理水平和城市文明程度[2]。在实际工程中,检查井沉降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从检查井开挖、回填及检查井井筒砌筑等方面进行总结,归纳沉降的几种形式并分析主要原因,进而提出解决措施,为今后的检查井设计和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 王行强.城市道路路面与检查井顺接技术[J].交通世界,2010(1):174-175.[2] 张根柱.论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排水检查井施工过程中如何做好质量控制[J].科技致富向导,2014(21):194-229.[3] 肖良杰.浅谈市政道路检查井病害及防治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3(6):367.[4] 左永伟,于露.市政道路检查井井周加固施工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2013(14):206.[5] 黄谦,郭清平.城市沥青道路检查井病害分析及处理措施[J].特种结构,2011,28(2):44-47.

下载城市道路检查井病理分析与施工改进研究(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城市道路检查井病理分析与施工改进研究(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病理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病理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检查标准1:病理部门布局、设施、设备、工作流程和人员结构合理,管理规范,满足临床工作需要。 考核方法与措施措施: (1)依法执业,设备人员准入,各......

    城市道路行车安全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城市道路行车安全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1.1研究目的 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地持续高速增长, 综合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 一方面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 极大改善, 家庭拥有汽车数......

    学困生的成因分析与改进策略研究

    《学困生的成因分析与改进策略研究》校本小课题实施计划 2011-2012学年度 一、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本课题研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教育观念和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为重点,以......

    中国家族企业管理模式现状分析与改进研究

    中国家族企业管理模式现状分析与改进研究 1.中国家族式企业的界定和特征 2.中国家族式企业的管理模式现状分析 2.1家族企业人力资源配置特点 2.2家族企业决策机制分析及管理......

    建筑工程消防设计、施工与管理现状与改进对策研究

    住宅与商业建筑工程消防设计、施工、使用管理现状与改进对策研究 [摘要] 近年来,建筑工程特大火灾事故时见诸报道,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给无数家庭带来了永......

    地铁基坑支护与施工的研究分析

    地铁基坑支护与施工的研究分析 [摘 要]随着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城市都建立了地铁站,对于地铁的基坑土建施工工程,有三种地铁站的施工方式,有明挖掘法、暗挖掘法、以及盖挖掘......

    建筑给排水施工改进措施研究

    建筑给排水施工改进措施研究 【摘 要】本文先是简要分析了当前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中尚存的问题,然后结合其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改进措施。【关键词】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常......

    项目配置管理计划改进方法研究与案例分析

    课程名称:《研发过程改进》 论文题目:项目配置管理计划改进方法研究 任课教师评语:任课教师签字: 考核日期: 年 月日 项目配置管理计划改进方法研究 配置管理工作是整个软件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