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工程项目“渗漏、开裂”质量通病管控要点
工程项目“渗漏、开裂”质量通病管控要点
建筑物的“渗漏、开裂”是客户重点关注的质量通病,其控制工作应从“源头”抓起,从“合理设计、正确选材、规范施工”方面抓好预控和过程控制。下面就“铝合金门窗防水”、“外墙防渗漏开裂”、“屋面及楼地面防水”等重要部位的防水设计及施工过程控制做重点提示,以供工程管理参考。
一、铝合金防水设计、加工及施工要点
1、设计要点
①采用“等压原理”设计是提高门窗防水密封性能的最有效途径;
②门窗上部宜设置披水板,下框应设排水孔、内侧翼缘挡水板高度应足够;
③尽量采用平开型门窗结构形式,少用推拉型门窗结构形式;
④活动扇与窗框的搭接应足够,平开活动扇与窗框的搭接不宜小于6mm; ⑤门窗安装玻璃的铝合金玻璃压线宜设计在室内方向。
2、加工及施工要点
①门窗加工必须工厂化;框用撞角机组角成型,扇用刚性连接片连接组装;五金件装配部位涂胶或采用防水型螺钉;框背后拼装接头处须打密封胶; ②“三性试验”取样宜选单档面积较大者;现场淋水试验持续时间应足够; ③应提前复核门窗洞口尺寸;要保证门窗框连接件和门窗洞口塞缝质量; ④保证密封胶条的质量(合成橡胶类较好)、密封胶与所粘接材料的相容性; ⑤门窗洞顶一定要做滴水鹰嘴,窗台的排水坡度不宜小于20%;
⑥门窗洞口的四周300mm左右最好能涂刷防水涂层(如JS防水涂料);
二、外墙渗漏和开裂的预防要点
1、设计要点
①砌体材料的选择是关键,外墙宜采用粘土多孔砖(烧结砖),若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或水泥空心砖等新型墙材,必须满挂钢丝网;
②建筑物外立面节点的设计和构造措施应合理,特别是突出的造型和线条,应尽量避免采用不同材料、并应设置防水翻边;节点大样不得简化、遗漏; ③外墙涂料宜选用弹性防水腻子和弹性防水涂料,并且不宜采用平涂做法。
2、施工要点
①严格控制砌体材料含水率,杜绝干砖上墙;控制每天的砌筑高度; ②保证灰缝饱满度,尤其是竖缝;最好能对灰缝勾缝处理;
③砌块上墙前必须保证出场龄期;框架梁下顶砖前墙体静置时间必须足够; ④外墙不宜留脚手架眼;抹灰前对外墙临时孔洞分2次仔细封堵严实; ⑤大面积抹灰应设置分格缝;并可采用在抹灰砂浆中添加杜拉纤维等措施; ⑥杜绝抹灰一遍成活,对局部抹灰厚度过大处必须采取特殊措施处理; ⑦聚苯板外保温体系采用点粘法施工,在保温层和墙体间会形成空腔体系,苯板之间也有缝隙,水极易进入造成渗漏,应认真研究控制措施;
⑧外墙预制GRC装饰线条与墙体接触处极易形成渗水通道,应采取技术措施避免,建议用结构挑出几公分(超过预制线条)并作鹰嘴的办法处理; ⑨坚持样板引路,验收合格方能大面积施工;及时淘汰不合格班组;
⑩将多工序的检验批拆分为按工序来检查、验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三、屋面及楼地面(含地下室)防水设计、施工要点
1、设计要点
①平屋面不宜采用轻质材料(如陶粒砼)找坡,宜结构找坡或细石砼找坡; ②女儿墙根部、露台和阳台根部、高低屋面交接处之低屋面上口、卫生间等有防水要求的房间的四周墙体根部,必须设置砼防水翻边;
③做法建议:地下室底板不做外防水,用渗透结晶内防水;地下室外墙用聚氨酯防水涂料;地下室顶板(覆土)用渗透结晶加卷材。不上人屋面用聚氨酯防水涂料。上人屋面、露台、阳台、卫生间用JS防水涂料。④屋面、地下室顶板防水层宜直接做在结构砼面上(砼随捣随磨光)。
2、施工要点
①特别应注意地下室穿墙套管、管线的封堵质量;特别是小线管,管径小且管内多根线,管内无法封堵,线管极易变成“导水管”;
②伸出屋面管道、井(烟)道及高出屋面的结构处均应用柔性防水材料做泛水,并用管箍或压条将卷材上口压紧,再用密封材料封口。
③卫生间上下水管等预留洞口位置应正确,洞口宜上大下小且分2次封堵; ④女儿墙根部、露台和阳台根部、高低屋面交接处之低屋面上口、卫生间等墙体根部的砼防水翻边必须与楼板一起浇捣,严禁二次浇捣; ⑤烟道根部向上300mm的范围内宜采用聚合物防水砂浆粉刷,或采用柔性防水层,转角处做成小圆角,平、立面防水形成整体。
⑥屋面、卫生间防水施工前,应做蓄水试验;防水施工完成后,卫生间蓄水试验时间应不少于24h,屋面不少于48h。
此外,在管理措施上,对于监理单位要引导充分发挥其作用,可采取“布置作业”、“甲方交底”、“抽查监理工作”等办法形成严肃紧张的工作氛围;对于施工单位可采取“专项整改”、“与工程付款挂钩”、“加大抽检比例”等办法,必要时可依据合同采取处罚、委托第三方强制整改等措施,确保在客户入伙前基本上消灭“渗漏、开裂”的质量通病。
第二篇:玻璃幕墙质量管控要点
玻璃幕墙质量管控要点
一、后置埋件施工工艺
按照设计分格确定后置预埋件安装位置,埋件安装标高偏差不应大于设计设置±10mm;埋件安装位置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应大于±20mm。后置埋件膨胀螺栓的安装孔深不应小于100mm,化学锚栓的安装孔深不应小于110mm。
(一)、施工准备
1、熟悉施工图纸;安装作业人员在接到图纸后,先要对图纸进行熟悉了解。
2、材料准备
a)后补埋板材质、规格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b)化学锚栓药水、螺杆是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3、施工机具是否齐全
a)测量放线工具;经纬仪、水平仪、钢尺、线锤、墨斗等 b)钻孔设备;电锤、c)清理工具;吹风机、毛刷等
d)电箱;检查电箱是否完好,漏电保护器是否有效
(二)、施工工艺流程
熟悉图纸测量放线,钻孔及清孔,安装化学锚栓,后置埋板螺母及垫片安装紧固。
1、熟悉图纸:安装作业人员在接到图纸后,先要对图纸进行熟悉了解,主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a)对图纸内容进行全面的了解;
b)找出幕墙立面设计的主导尺寸(分格),不可调整尺寸和可调节尺寸; c)明确转角及异形处的处理方法;
2、测量放线:
按照设计图纸在底层确定幕墙定位线和分格线;用经纬仪将幕墙的阳角和阴角引上,并用固定在钢支架上的钢丝线做标志控制线,确定好每个立面的中线;测量时应控制分配测量误差,不能积累误差;放线定位后要对控制线定时校核,确保幕墙的垂直。
a)找出定位轴线:将图纸中标明的定位轴线与实际施工现场进行对照找出定位轴线的准确位置。
b)找出定位点:根据在现场查找的准确定位轴线,根据图纸中提供的有关内容。
c)确定定位点:定位点数量不得少于两点,确定定位点时要反复测量一定要保证定位准确无误。
d)抄平(打水平):用水准仪,对两个定位点确定水平位置,水准仪要按规范使用(使用方法略),水准仪定位时要考虑安全,定位间距离大致相同,水准仪要摆正放稳,不能出现移动、错位等现象,要注意正确使用和保管好水准仪。
e)拉水平线:在找出定位点位置抄平后,在定位点间拉水平线,水平线可选用细钢丝线,同时用紧线器收紧,保证钢丝线的水平度。
f)测量误差:在水平线拉好后,对所在工作面进行测量,主要进行水平方向的测量,同时检查各轴线(定位轴线)间的误差。通过测量出的结果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核对有关规范(施工)对误差允许值的要求,在规定误差范围内的,可消化误差,超过误差范围应与土建方或甲方协商解决。
g)调整误差:对在规范允许范围内的误差进行调整时,要求每一定位轴线间的误差,在本定位轴线间消化,误差在每个分格间分摊小于2mm。
3、钻孔及清理
a)找出定位轴线、定位点后,对安装点定位打孔;
b)用电锤钻出锚栓孔,膨胀螺栓孔深为100mm,化学锚栓孔深为110mm c)用专用毛刷掏清钻孔时产生的混凝土碎块; d)用专用吹风机把钻孔内的混凝土屑吹干净 ;
e)打孔时尽量避开混凝土钢筋,实在避免不了,该孔不放锚栓,采取在埋板旁边加固措施。
4、安放化学锚栓及后置埋板 a)取出化学药剂检查是否破坏;
b)小心推进到清理干净的钻孔内,圆头朝里; c)取出螺栓固定在钻头上;
d)将螺栓旋转插入到钻孔内使化学药剂玻璃管破碎;螺栓在钻孔内旋转3~5秒使化学药剂搅拌均匀,打入到刻度线位置,化学药剂固化时间达到要求后方可安装埋板;
e)待螺杆达到指定深度后,对后置埋板进行安装,在后置埋板的安装过程中,在螺杆未完全固化前及时调整螺杆的方向,终凝时间后方可拧紧;
f)后置埋板安装时,应根据图纸的尺寸要求,对埋板的三维方向尺寸进行复核,在复核无误后,螺杆套上垫片及螺母用扳手拧紧固定。
(三)质量标准
a)后置埋件的品种、类型、规格、尺寸、性能、板材的厚度、表面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应有出厂合格证;
b)化学锚栓品种、类型、规格、尺寸、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产品且应有质保书、合格证以及检验报告; c)施工过程中层层质量控制,施工完成后进行检验,要求后置埋件标高偏差不大于±10㎜,与幕墙垂直方向前后距离偏差不大于±10㎜,水平方向的左右偏差不大于±10㎜;
d)埋件安装要端正,尽量不要有歪斜,两个化学螺杆深度要统一,方垫片也要放端正,螺帽要拧紧;
e)严格控制化学螺杆的植入深度,打入混凝土深度不少于110mm长;锚固深度不包括混凝土的饰面层或抹灰层;垂直度要求不大于2%。
f)埋板放置之前一定要凿除结构面的饰面层或抹灰层,同时保证埋板放置平整。
二、玻璃幕墙工程施工工艺
1、施工安装前,构件应按规格堆放在架子或垫木上。在室外堆放时,应采取保护措施。构件安装前均应进行检验与校正。构件应平直、规范,不得有变形和刮痕。不合格的构件不得安装。构件进行钻孔、安装连接附件等辅助加工时,其加工位置、尺寸应准确。
2、技术人员对主体结构进行详细的复核后,进行幕墙的测量放线。幕墙的测量放线应与主体结构测量放线相配合。水平标高要逐层从地面引上,以免误差累积。同时测量应每天定时进行,测量时风力不应大于四级。应沿楼板外沿弹出墨线定出幕墙平面基准线,从基准线处返一定距离为幕墙平面。以此线为基准确定立柱的前后位置,从而确定幕墙的位置。在放线前根据施工图纸要求,由总包提供1米标高控制线,然后进行工程的放线。
3、幕墙立柱的安装
立柱先与连接件、预埋件联接,进行前后位置调整。对立柱的垂直度进行控制,位置调整准确后将连接件焊在预埋件上。立柱安装误差要求:立柱安装标高偏差不应大于3mm,轴线前后偏差不大于2mm,左右偏差不大于3mm。相邻两立柱标高偏差不大于3mm,间距≯2mm。立柱的接头按图纸要求,采用套管法进行连接。立柱与连接件之间必须放置绝缘垫片。在安装过程中具体操作如下: 先将立柱与连接件进行初步连接,连接件和预埋件连接时先用点焊,然后使用经纬仪进行主龙骨的垂直度调整,调整完成后对连接件和预埋件进行焊接焊死,对焊接部位要清除焊渣,不允许有漏焊和焊漏洞,检验合格后方可上防锈漆。
4、幕墙横料的安装
4.1对照施工图检查框架主龙骨尺寸及加工孔位是否正确。4.2有次龙骨的部位将次龙骨固定在主龙骨上。
4.3调整支座连接螺栓,以确保横梁安装水平度及垂直度,相邻两根横梁的水平标高偏差≯1mm,同层横梁标高差(当一幅幕墙宽度≤35m时)≯5mm,(当一幅幕墙宽度>35m时)≯7mm。同一层横梁安装应由下而上进行,当安装完一层高度时,应进行检查调整、校正、固定,使其符合质量要求。此部分进行完毕后,需进行防火层安装,安装完毕后需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并作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经过监理及质检部门检查签字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操作。
5、幕墙组件制作
组件制作是质量控制的核心,是保证幕墙安全使用的关键,也是质量控制的重点,玻璃注胶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我公司对加工注胶人员进行专职理论与实践培训,挑选一批思想好、有专业、对工作负责的工人来承担此道工艺,并做好加工数量及质量的跟踪记录,以便今后待查,为保证幕墙的产品质量,必须控制以下几点:
5.1玻璃、铝板块裁剪除控制长、宽尺寸偏差及对角线差外,还要进行玻璃的棱倒角(磨边)处理。
5.2对与结构胶粘构件的粘接部位进行严格的净化处理,对已净化部位严禁再与任何物体接触,防止再污染,严禁把板面的保护胶纸拿掉,严禁用手拿玻璃净化部位,以免刮伤铝板表面和污染玻璃表面。
5.3结构胶使用前要检查品种、牌号是否与设计相符,如要修改设计品种要有设计部门正式通知,只能使用在有效期内的结构胶,已超过有效期的结构胶严禁使用。
5.4组件中的玻璃与铝框定位要在专用定位台上用夹具定位。
5.5板块上应注明加工日期、板块尺寸及安装位置的号码,玻璃组件注胶后注明打胶日期并做好记录,然后放在净化保温室专用固化架上固化,一般在18~27℃,相对湿度65%~75%的条件下,固化时间为7~14天,在固化期内严禁搬动。
6、幕墙板块安装方法及工艺
组件安装应在杆件安装验收合格及组件固化期满并验收合格后进行,对不合格的组件不准上墙安装,未验收合格的框格面幅不准安装组件,组件安装前应将表面尘土和污物擦拭干净,中空玻璃的钢化玻璃放置在室外侧,组件安装时要随时检查安装质量,逐块调整组件间的平整和间隙,发现偏差超过规定,要停下来分析原因,研究解决办法,在得出完善方案后再继续安装。
7、幕墙安装特殊要求及保证
7.1焊接、防锈要求:已固定的连接件,调整位置合格后,方可进行焊接。焊接前,电焊线应双线到位,不允许借用钢管、钢盘搭接零线,电流控制在允许范围内,焊接下方设接火挡板,以免火花飞溅物落到下面,烧坏保温材料、保护膜,易燃物品需清理,周围施工配合人员应避弧光,以免伤眼,焊后除去药皮,检查是否焊接牢固,若有焊接缺陷,要及时修补,达到焊牢为止。焊后进行表面清理,除去飞溅物,焊接点温度低于60℃时,刷第一道防锈漆,油漆避免污染,待第一道油漆干后,刷第二道。
7.2防火、保温层要求:幕墙的各板层处设置防火层,安装底板及防火材料,逐层往上,所有节点、接头、密封严格把关,上下采用1.5mm镀锌钢板密封,不允许有缝隙,封闭前必须做好隐蔽工程记录。防火材料安装:
A、龙骨安装完毕,可进行防火材料的安装;
B、安装时应按图纸要求,先将防火镀锌钢板固定(用螺丝或射钉),钉的间距300~400mm,要求牢固可靠,并注意板的接口要严密,板的的搭接不得小于100 mm; C、然后铺防火棉,安装时注意防火棉的厚度和均匀度,保证与龙骨料接口处的饱满,且不能挤压,以免影响面材; D、最后进行顶部封口处理即安装封口板;
E、安装过程中要注意对玻璃、铝板、铝材等成品的保护,以及内装饰的保护。7.3背衬板安装要求:
1、根据设计图纸和实际施工情况,对板材进行切割和开孔,必要时现场作倒角,纤维增强硅酸钙板板的两长边都已作好倒角处理,但当墙体高于2440mm时,纤维增强硅酸钙板板水平接缝的短边必须现场倒角,以便更好地处理接缝。
2、在纤维增强硅酸钙板板面上弹线并标出自攻螺钉固定点,同时预钻凹孔(孔径比自攻螺钉头大1mm~2mm,孔深1mm~2mm)。自攻螺钉距板边15mm,距板角50mm,自攻螺钉间距350~400mm,不得大于500mm。
3、隔墙铺板时,一般采用纵向铺设,即板的长边固定于竖龙骨上;板材对接时要自然靠近,不能强压就位;墙体两面的接缝应相互错开,不能落在同一根龙骨上。
4、固定纤维增强硅酸钙板板时,板与龙骨应作预钻孔,孔径比自攻螺钉直径小1mm,纤维增强硅酸钙板板用不锈钢铆钉和连接件固定,固定时应从板的中间部向周边固定,所有螺钉头均应沉入板面1mm。
7.4防雷要求:根据设计要求,严格搭接,达到验收标准。施工前要对原结构避雷系统进行一次摇测,并作测试记录,幕墙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安装完后,要对幕墙与结构的避雷进行摇测,达到要求方可验收。未达到要求则有关方面要采取有效措施研究解决。
7.5转角、搭接要求:在测量放线后,就可知道与图纸大样有无偏差,如偏差大于允许量,要及时与设计人员商定,同时办理有关修改手续。
三、材料控制
1、资料要求:所有材料进场前,都要提供生产单位的三证复印件(营业执照副本、税务登记证、机构代码证),三证应经过年检并有效;合格证原件(合格证上应有规格、型号、批号、出厂日期等);安全生产许可证复印件(应在有效期间);检测报告原件(应是最新的,并且应是本批次的);质量证明书、质保书应有效原件(应有规格、型号、批次、出厂日期),质保书应有质量保证的期限。上述资料都要加盖生产单位(供货单位)的红章,如原材料不是从生产单位采购的,还应提供供货单位的三证及原生产单位的销售许可授权书。
2、材料要求:1)幕墙所用型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铝合金建筑型材》GB/T5237中规定的高精级要求,阳极氧化膜厚度不应低于《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 阳极氧化膜的总规范》GB8013中规定的AA15级,其指标为:最小平均膜厚15дm,最小局部膜厚12дm。经过阳极处理的铝合金型材表面颜色基本均匀,不允许有腐蚀斑点、电焊伤、黑斑、氧化膜脱落等缺陷。2)所有五金加工件,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一定要按图纸要求尺寸加工、打孔等,进场的所有五金件以图纸为准进行验收。
3、验收要求:所有材料进场上述资料证件应齐全有效,方可进行材料验收;上述资料不齐全有效,项目部将不予以验收。验收的材料按国标要求进行验收,验收的材料有影响安全性能及主要使用功能的,镀锌层厚度不符合标准的应做退货处理。验收的材料不影响主要使用功能及安全性能的,但是有外观粗糙、有明显划痕的、毛刺的、镀锌层不均匀等问题的,供货单位应及时采取换货等处理措施。材料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工程使用。
四、施工中的控制
1、事前控制:施工前应做好技术交底,技术交底要到位;并要落实到班组作业人员,作业人员应明确知道施工到什么程度是合格的;另建议样板引路,各个工序施工前最好先做好样板,后续施工按技术交底及样板要求施工,以保证施工的良好质量。
2、事中控制:局部施工完毕,班组长应组织工人一起检查,看施工完毕的部分是否符合技术交底及样板的要求;做的好的予以表扬,做的不到位的应向其他人员学习;并应对发现的问题要立即处理。质检员每天会对施工的部位进行抽查。对发现的问题质检员会及时和施工班组沟通,并留影像资料,以文字资料的形式反馈给施工班组;并会提出处理建议和整改要求。班组对提出的存在问题,应及时告知班组作业人员,对正在作业的工人进行工作纠正,对已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相应的整改处理。还要在今后的施工中避免类似的质量问题发生。如果施工中发现无法施工的,或是图纸不明确的,应及时和设计沟通,并在沟通后形成文字资料,并要及时转发质检员和监理单位。否则质检员和监理一律按图验收。
3、事后控制:每一道工序施工完成后,班组长应及时向项目部提出书面报验申请,报验申请应写明楼层、轴线部位、验收内容、验收的大概时间;质检员会先组织内部的验收,并在合格后报监理进行验收;各施工班组对验收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组织人员整;整改合格后要报质检员复查,如监理要求复查的,还要报监理复查。复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另外,要做好验收的配合工作:验收前要做好准备,如图纸、爬梯、相应的工具等,班组人员到场。并要具备安全验收的条件,如较高处的验收,要准备好爬梯、跳板等,并检查安全防护是否到位。
五、施工阶段质量控制要点
1、测量放线:检查基准线是否完备,各层标高点是否齐全,主体偏差是否影响外装饰的施工。
2、后置埋件:检查后置埋件的数量、位置是否与图纸一致,后置埋件的标高偏差不应大于10mm,水平方向的左右偏差不大于10㎜。位置偏差不应大于20mm。后置埋件:检查孔深及清孔情况,镀锌钢板的尺寸、镀锌膜、钢板的固定情况。后置埋件打孔距结构边缘应不小于5cm。
3、龙骨安装:根据施工放样图检查放线位置,核对无误后进行下一道工序。将连接件用螺栓初步固定在主龙骨上,将带有连接件的主龙骨连接件与后置埋板焊接。连接件与埋板采取双侧焊,焊缝宽度≥8mm,焊接长度≥50mm。所有焊点、焊缝均需做除焊渣及防锈处理。
龙骨先与连接件连接,连接件再与主体后置埋件连接,并进行调整和固定。龙骨安装标高偏差不大于3mm,轴线前后偏差不大于2mm,左右偏差不大于3mm。龙骨接头应有一定空隙,采用套筒连接法。相邻两根龙骨安装标高偏差不大于2mm,同层龙骨的最大标高偏差不应大于5mm,相邻两根龙骨的距离偏差不应大于2mm。连接件与后置埋板应满焊并作防锈处理。
4、横梁的安装:将横梁两端的连接件及弹性橡胶垫安装在立柱的预定位置,并安装牢固,接缝严密。相邻两根横梁的水平标高偏差不应大于1mm。同一标高的横梁龙骨最大偏差不应大于2mm。同层横梁安装自下向上进行。当安装完一层高度时,进行检查、调整、校正、固定,使其符合质量要求。
5、立柱安装就位、调整后及时紧固,临时用螺栓及时拆除;现场焊接或高强螺栓紧固的构件固定后及时进行防锈处理,与铝合金接触的螺栓及金属配件应采用不锈钢或轻金属制品。不同金属的接触面应采用垫片做隔离处理。
6、玻璃安装:安装前,将玻璃表面尘土和污物拭擦干净。热反射玻璃将镀膜面朝向室内,非镀膜面朝向室外。玻璃与构件不得直接接触。玻璃四周与构件凹槽底应保持一定空隙,每块玻璃下部应设少于两块弹性定位垫块,垫块宽度与槽口宽度相同,长度不应小于100mm; 玻璃两边嵌入量及空隙应符合设计要求。玻璃四周橡胶条按规定型号选用,镶嵌平整,橡胶条长度宜比边框内槽口长1.5%-2%,其断口应留在四角,斜面断开后应拼成预定的设计角度,并用粘结剂粘结牢固后嵌入槽内。隐框或半隐框玻璃幕墙,每块玻璃下部应设两个铝合金或不锈钢托条,长度不应小于100mm 厚度不小于2mm,托条外端应低于玻璃外表面2mm。
7、金属板安装:对横竖连接件进行检查、测量、调整;金属板、石材安装时,左右、上下的偏差不应大于1.5mm; 金属板、石材空缝安装时,必须有防水措施,并有符合设计要求的排水出口;填充硅酮耐候密封胶时,金属板缝的宽度、厚度应根据硅酮耐候胶的技术参数,经计算后确定。
8、幕墙四周与主体结构之间的缝隙,应采用防火保温材料填塞,内外表面应采用密封胶连接封闭,接缝应严密不漏水。防火保温材料填充应饱满、均匀、表面密实、平整。
9、耐候胶施工:
9.1硅酮结构胶的检验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硅酮结构胶必须是内聚性破坏。硅酮结构胶切开的截面应颜色均匀,注胶应饱满、密实。硅酮结构胶的注胶宽度、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宽度不得小于7mm,厚度不得小于6mm。
9.2密封胶的检验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密封胶表面应光滑,不得有裂缝现象,接口处厚度和颜色应一致。注胶应饱满、平整、密实、无缝隙。密封胶粘结形式、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厚度不应小于3.5mm。密封胶的检验,应采用观察检查、切割检查的方法,并应采用分辨率为0.05mm的游标卡尺测量密封胶的宽度和厚度。9.3其他密封材料及衬垫材料的检验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采用有弹性、耐老化的密封材料;橡胶密封条不应有硬化龟裂现象。衬垫材料与硅酮结构胶、密封胶应相容。双面胶带的粘结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耐候密封胶施工,较深的密封槽口底部应采用聚乙烯发泡材料填塞。耐候密封胶在接缝内应形成相对两面粘,并不得三面粘。密封胶缝应横平竖直、深浅一致、宽窄均匀、光滑顺直、饱满密实、连续、无气泡。
10、幕墙钢结构施焊后,其表面应采取有效的防腐措施。
六、安全文明施工
1、施工前,技术负责人要对工长和安全员进行技术交底,工长和安全员要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
2、进入现场的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进入吊篮系好安全带,安全带应牢固的系在施工部位的上方,提高安全意识,消除安全隐患,现场严禁吸烟。
3、电焊工要持证上岗,施工前开动火证,电焊工在作业时,必须带绝缘手套,穿绝缘鞋,并且电线要接在漏电保护器上;电焊操作时,下层要安排看火人一名,施工位置要放置干粉灭火器2个水一桶。
4、高空作业人员需先进行检查,凡有高血压、心脏病等不得在高空作业;高空作业人员不得穿塑料底鞋,高空作业严禁进行嬉戏打闹,五级以上大风及雷雨天气严禁施工作业。
5、所有作业人员在工作期间不准喝酒,严禁遵守作业和安全规程。
6、安装人员在安装过程中,所有物件必须放置在安全位置,防止从吊篮掉落伤人,传递工具、材料时不得抛掷。
7、做到工完料尽脚下清,将废料放到指定位置,剩余材料返回库房。
8、每道工序都要做好施工记录和质量自检。
9、尤其是南侧施工时,施工当中要有专人收集漂浮物、散料等杂物,并及时放入到吊篮中密闭的杂物桶中,下班时吊篮内的剩余材料,杂物必须及时清理,吊篮内不许可再有剩料、杂物等。
张向飞
2014年10月26日
第三篇:屋面渗漏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屋面渗漏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设计
1.1屋面防水工程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的规定。屋面防水工程应根据建筑物的类别、重要程度、使用功能要求确定防水等级,并应按相应等级进行防水设防,住宅建筑应按Ⅰ级防水等级设计。对防水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屋面,应进行专项防水设计。设计文件中对泛水、檐口、变形缝等细部防水构造应有节点详图。
1.2混凝土结构屋面宜采用结构找坡。
1.3有保温层的屋面,结合无锡地区的特点优先采用倒置式屋面。保温层应采用吸水率低,且长期浸水不变质的保温材料。保温层表面应设置刚性保护层,刚性保护层宜采用厚度不小于40 mm,强度不低于C20的细石混凝土,内配 Ø4@200单层双向网片。应做好保温层中排水、排汽构造设计。水落口、沿沟、明沟等节点处应有排水构造措施。
1.4正置式屋面的保温层应进行屋面排汽构造设计。找平层分格缝可作为排汽道,缝宽为30~40mm,排汽道应纵横贯通,间距不大于6m。排汽孔设在分格缝交点处,排汽面积不大于36m2。在保温层下宜增设隔汽层或防水层。
1.5结构易发生较大变形、易渗漏和损坏的部位,应设置卷材或涂膜附加层。1.6涂膜、卷材防水层与刚性保护层之间应设置隔离层。
1.7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应设置分格缝,其胀缝间距不应大于6m,缝宽不宜小于20mm,缩缝纵横间距不宜大于3m,缝宽10mm左右,缝深不小于10mm。缝内宜填设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并用硅酮耐候密封胶嵌填封闭。
1.8屋面块体材料面层、水泥砂浆面层、混凝土面层与女儿墙或山墙之间,当无明沟隔断时,与墙体的伸缩缝应留置在离墙根300mm左右处,缝内填设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并用硅酮耐候密封胶嵌填封闭。
1.9女儿墙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间距不宜大于12m。1.10穿过混凝土屋面的管道(如排水、通气管)应设置带止水环的套管。
2细部构造
2.1天沟、檐沟
天沟、檐沟应增设附加层,附加层伸入屋面的宽度:平屋面不应小于250 mm、瓦屋面不应小于500 mm。
檐口防水层和附加层应由沟底翻上至外测顶部,卷材收头应用金属压条钉压,并应用密封材料封严,涂膜收头应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
檐沟外侧应抹聚合物水泥砂浆,下端同时作鹰嘴和滴水槽。檐沟外侧高于屋面结构板时,应设置溢水口。2.2女儿墙和山墙
2.2高女儿墙压顶及泛水构造图
女儿墙和山墙的压顶向内排水坡度不应小于5%,压顶内侧下端应作鹰嘴或滴水槽。有外墙保温的女儿墙,当压顶不设置保温层时,压顶应外挑(见图2.3)。
女儿墙和山墙泛水处应增设附加层,其在立面和平面的宽度均不应小于250 mm。低女儿墙泛水可直接铺贴或涂刷到压顶下,卷材收头应用金属压条钉压固定,并用密封材料封严。高女儿墙和山墙泛水的上部墙体应作防水处理,其上翻的防水层收头处的高度应高于屋面饰面完成面300mm 以上。其收头应用金属压条钉压固定,并用硅酮耐候密封胶封闭。
2.3屋面变形缝
变形缝的泛水处的防水层应增设附加层,附加层在平面和立面的宽度不应小于250 mm;附加层应铺贴或涂刷至泛水墙的顶部。
变形缝内应预填不燃保温材料,上部应采用防水卷材封盖,并放置籿垫材料,再在其上干铺一层卷材。
等高变形缝顶部加盖钢筋砼或金属盖板,金属盖板应铺钉牢固,搭接缝应顺流水方向,做好防锈处理。高低跨变形缝在高跨墙面上的防水卷材封盖并用金属盖板,卷材封盖和金属盖板应用金属压条钉压固定,并应用密封材料封严。
2.4屋面出入口
屋面水平出入口泛水处应增设附加层和护墙,附加层在平面上的宽度不应小于250 mm。防水层收头应在砼踏步下,收头处用密封材料封严,再用水泥砂浆保护。
2.5 水落口
水落口杯埋设标高应正确,落水口周围500 mm范围内坡度不应小于5%,并应先用防水涂料涂封,厚度2 mm为宜,防水层及附加层伸入水落口杯内不应小 3
于50mm。
水落口杯与基层接触处应预留20 mm 宽,20mm深的凹槽,以便嵌填硅酮耐候密封胶。
2.6反梁过水孔
反梁过水孔预留位置应正确,其管径不得小于75 mm。过水孔的孔洞四周应涂刷防水涂料,预埋管道两端与砼接触处应留凹槽,并用硅酮耐候胶密封。
2.7设施基座
屋面设施基座宜直接设置在屋面结构上,并按要求做好附加防水和泛水构造处理。
2.8出屋面管道
混凝土屋面出屋面的管道(如排水、通气管)应设置带止水环的套管并进行防水构造处理(见图2.8)。
图2.8出屋面管道
3材料
3.1屋面工程所用的防水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其品种、规格、性能必须符合现行标准和设计要求,并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合格后使用。
3.2每道卷材防水层、涂膜防水层最小厚度应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3.3屋面工程接缝、密封材料应使用硅酮耐候密封胶。
4施工
4.1屋面工程的施工及质量验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及《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执行。
4.2屋面工程施工前应通过图纸会审,施工单位应掌握施工图中的细部构造及有关技术要求,编制屋面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并应经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审查确认后执行。
4.3现浇屋面板的收缩裂缝等缺陷应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的要求预先进行处理。
4.4当进行下道工序或相邻工程施工时,应对屋面已完成的部分采取保护措施。伸出屋面的管道、设备或预埋件等,应在保温层和防水层施工前安设完毕。屋面保温层和防水层完工后,不得进行凿孔、打洞或重物冲击等有损屋面的作业。
4.5找坡层和找平层施工前应清理结构层、保温层上面的松散杂物,凸出基层表面的硬物应剔平扫净。
4.6找坡应按屋面排水方向和设计坡度要求进行,找坡层最薄处不宜小于20mm。
4.7突出屋面结构卷材防水层阴角部位的基层与屋面结构的交接处,以及基 5
层的转角处,找平层均应做成不小于R50的圆弧形,且应整齐平顺。
4.8保温层施工前应对已施工完的防水层进行蓄水检验,并按设计要求进行排汽构造施工及相应的防水处理。
4.9卷材防水层施工时应先进行细部构造处理,然后由屋面最低标高向上铺贴;其各种卷材的铺贴方式、方法按相关规定严格执行。
4.10涂膜防水层应按规定分层涂装,总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各种涂膜的施工工艺应严格执行相关规定。
4.11块体材料面层、水泥砂浆面层、细石混凝土保护层表面的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有积水现象。
5检查、验收及管理
5.1严格工序检验。每道工序结束,严格按流程经监理(建设)单位验收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如本道工序对下道工序有影响时,应做好防护措施。
5.2防水层的找平层施工结束后,应对坡度、平整度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5.3对变形缝、管沟、天沟、檐口、泛水、伸出屋面的管道和设备基础等细部构造和施工质量等隐蔽工程应逐一检查,并做好验收记录。
5.4屋面防水工程完工后,应进行淋水或蓄水试验,以检查屋面排水是否通畅、有无积水和渗漏,淋水持续时间不应小于2h,蓄水试验时间不应小于24h。
5.5屋面工程应建立管理、维修、保养制度;屋面排水系统应保持畅通,应防止水落口、檐沟、天沟堵塞和积水。
第四篇:软件工程项目质量管控方案
项目质量管控
1.1目的
本计划的目的在于对所开发的软件规定各种必要的质量保证措施,以保证所交付的软件能够满足项目预定需求,能够满足本项目总体组制定的且经领导小组评审批准的该软件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中规定的各项具体需求。
软件开发项目组在开发软件系统所属的各个子系统(其中包括为本项目研发或选用的各种支持软件、组件)时,都应该执行本计划中的有关规定,但可根据各自的情况对本计划作适当的剪裁,以满足特定的质量保证要求,剪裁后的计划必须经项目组相关负责人批准。1.2管理 1.2.1机构
在本软件系统整个开发期间,必须成立软件质量管理小组负责质量保证工作。软件质量保证组和项目负责人及各领导组必须检查和督促本计划的实施。系统的软件质量保证人员有权直接向各领导组报告该项目的软件质量状况。系统的软件质量保证人员应该根据对项目的具体要求,制订必要的规程和规定,以确保完全遵守本计划的所有要求。1.2.2任务
软件质量保证工作涉及软件生存周期各阶段的活动,应该贯彻到日常的软件开发活动中,而且应该特别注意软件质量的早期评审工作。因此,对于所负责系统,要按照本计划的各项规定进行各项评审工作。软件质量保证小组要参加所有的评审与检查活动。评审与检查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在软件开发工作的各个阶段和各个方面都认真采取各项措施来保证与提高软件的质量。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要进行如下几类评审与检查工作:
a.阶段评审: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要定期地或阶段性地对某一开发阶段或某几个开发阶段的阶段产品进行评审。在软件及其所属各子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应该进行以下三次评审:第一次评审软件需求、概要设计、验证与确认方法;第二次评审详细设计、功能测试与演示,并对第一次评审结果复核;第三次是功能检查、物理检查和综合检查。
阶段评审工作要组织专门的评审小组,原则上由项目总体小组成员或特邀专家担任评审组长,评审小组成员应该包括项目所有成员、质量保证人员、和上级主管部门的代表,其他参加人员视评审内容而定。
每一次评审工作都应填写评审总结报告(RSR)、评审问题记录(RPL)、评审成员签字表(RMT)与软件问题报告单(SPR)等四张表格。
b.日常检查:在软件的工程化开发过程中,各子系统应该填写项目进展报表,即软件进展报表表头、软件阶段进度表、软件阶段产品完成情况表、软件开发费用表等四张表格。项目组杨大亮或其他领导通过项目进展季报表发现有关软件质量的问题。
c.软件验收:必须组织专门的验收小组对软件系统及其所属各个子系统进行验收。验收工作应该满足各业务部门、领导部门及相关使用部门的需求,质量管理小组验收内容应包括文档验收、程序验收、演示、验收测试与测试结果等几项工作。而公司领导层、业务部门验收软件的功能演示成果及使用手册等。1.2.3职责
在项目的软件质量保证小组中,其各方面人员的职责如下: a.组长全面负责有关软件质量保证的各项工作;
b.全组负责有关阶段评审、项目进展报表检查以及软件验收准备等三方面工作中的质量保证工作;
c.项目的专职配臵管理人员负责有关软件配臵变动、软件媒体、文件控制以及对软件提供商的控制(在系统使用相关正版软件厂商提供的产品时生效)等三方面的质量保证活动;
d.全组负责测试复查和文档的规范化检查工作;
e.用户体验师反映用户的质量要求,并协助检查各类人员对软件质量保证计划的执行情况; f.项目的专职质量保证人员协助组长开展各项软件质量保证活动,负责审查所采用的质量保证工具、技术和方法,并负责汇总、维护和保存有关软件质量保证活动的各项记录。1.3文档 1.3.1基本文档
为了确保软件的实现满足认可的需求规格说明书中规定的各项需求,软件开发项目组至少应该编写以下八个方面内容的文档: a.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SRS);
b.软件设计说明书(SDD),对一些规模较大或复杂性较高的项目,应该把本文 档分成概要设计说明书(PDD)与详细设计说明书(DDD)两个文档; c.软件测试计划(STP); d.软件测试报告(STR); e.用户手册(SUM); f.源程序清单(SCL); g.项目实施计划(PIP); h.项目开发总结(PDS)。1.3.2其他文档
除了基本文档之外,对于尚在开发中的软件,还应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文档:
a.软件质量保证计划(SQAP); b.软件配臵管理计划(SCMP); c.项目进展报表(PPR); d.阶段评审报表(PRR)。
注:前面两个文档由项目组制订,属于管理文档,项目组应充分考虑执行计划中规定的条款。后面两类文档属于工作文档,就是本计划的2.2中提到的四张阶段评审表与四张项目进展季报表,项目组按照规定要求认真填写有关内容。1.3.3文档质量的度量准则
文档是软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软件生存周期各个不同阶段的产品描述。验证和确认就是要检查各阶段文档的合适性。评审文档质量的度量准则有以下六条: a.完备性:所有承担软件开发任务的项目,都必须按照GB 8567(是国家标准局的指南文档,名称叫《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的规定编制相应的文档,以保证在开发阶段结束时其文档是齐全的。b.正确性:在软件开发各个阶段所编写的文档的内容,必须真实地反映该阶段的工作且与该阶段的需求相一致。
c.简明性:在软件开发各个阶段所编写的各种文档的语言表达应该清晰、准确简练,适合各种文档的特定读者。
d.可追踪性: 在软件开发各个阶段所编写的各种文档应该具有良好的可追踪性。文档的可追踪性包括纵向可追踪性与横向可追踪性两个方面。前者是指在不同文档的相关内容之间相互检索的难易程度;后者是指确定同一文档某一内容在本文档中的涉及范围的难易程度。
e.自说明性:在软件开发各个阶段所编写的各种文档应该具有较好的自说明性。文档的自说明性是指在软件开发各个阶段中的不同文档能独立表达该软件其相应阶段的阶段产品的能力。
f.规范性:在软件开发各个阶段所编写的各种文档应该具有良好的规范性。文档的规范性是指文档的封面、大纲、术语的含义以及图示符号等符合有关规范的规定。1.4评审和检查
对新开发的或正在开发的各个子系统,都要按照GB 8566(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的规定认真进行定期的或阶段性的各项评审工作。就整个软件开发过程而言,至少要进行软件需求评审、概要设计评审、详细设计评审、软件验证和确认评审、功能检查、物理检查、综合检查以及管理评审等八个方面的评审和检查工作。在软件及其所属各个子系统的开发过程中,把前七种评审分成三次进行。在每次评审之后,要对评审结果作出明确的管理决策。下面给出每次评审应该进行的工作。1.4.1第一次评审
第一次评审会对软件需求、概要设计以及验证与确认方法进行评审。a.软件需求评审(SRR)应确保在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中规定的各项需求的合理性。
b.概要设计评审(PDR)应评价软件设计说明书中的软件概要设计的技术合适性。c.软件验证和确认评审(SV&VR)应评价软件验证和确认计划中确定的验证和确认方法的合适性与完整性。1.4.2第二次评审
第二次评审会要对详细设计、功能测试与演示进行评审,并对第一次评审结果进行复核。如果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发现需要修改第一次评审结果,则应按照《软件配臵管理计划》的规定处理。
a.详细设计评审(DDR)应确定软件设计说明书中的详细设计在满足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需求方面的可接受性。
b.编程格式评审应确保所有编码采用规定的工作语言,能在规定的运行环境中运行,并且符合GB 8566中提倡的编程风格。在满足这些要求之后,方可进行测试工作。
c.测试工作评审应对所有的程序单元进行静态分析,检查其程序结构(即模块和函数的调用关系和调用序列)和变量使用是否正确。在通过静态分析后,再进行结构测试和功能测试。在结构测试中,所有程序单元结构测试的语句覆盖率Co必须等于100%,分支覆盖率C1必须大于或等于85%。要给出每个单元的输入和输出变量的变化范围。各个子系统只进行功能测试,不单独进行结构测试,因而要登录程序单元之间接口的变量值,力图使满足单元测试的C1和Co准则的那此测试用例在子系统功能测试时得到再现。测试工作评审要检查所进行的测试工作是否满足这些要求。特别在评审功能测试工作时,不仅要运行变量的等价值,而且要运行变量的(合法的和非法的)边界值;不仅要运行开发组给出的测试用例,而且要允许运行其他相关人员、评审人员选定的采样用例。1.4.3第三次评审
第三次评审会要进行功能检查、物理检查和综合检查。这些评审会应在集成测试阶段结束后进行。
a.功能检查(FA)应验证所开发的软件已经满足在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中规定的所有需求。
b.物理检查(PA)应对软件进行物理检查,以验证程序和文档已经一致、并已做好了交付的准备。
c.综合检查(CA)应验证代码和设计文档的一致性、接口规格说明之间的一致性(硬件和软件)、设计实现和功能需求的一致性、功能需求和测试描述的一致性。1.5软件配臵管理
对工程化软件系统的各项配臵进行及时、合理的管理,是确保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确保该软件具有强大生命力的重要措施。有关工程化软件的配臵管理工作,可按软件项目组编写的《软件配臵管理计划》。在软件配臵管理工作中,要特别注意规定对软件问题报告、追踪和解决的步骤,并指出实现报告、追踪和解决软件问题的机构及其职责。1.6工具、技术和方法
在项目所属的各个子系统(其中包括有关的支持软件)的研制与开发过程中,都应该在各自的软件质量保证活动中合理地使用软件质量活动的支持工具、技术和方法。这些工具主要有下列三种:
a.软件测试工具。它支持用java语言编写的模块的静态分析、结构测试与功能测试。主要功能为:协助测试人员判断程序结构与变量使用情况是否有错;给测试人员提供模块语句覆盖率Co和分支覆盖率C1的值,并显示未覆盖语句和未覆盖分支的号码及其分支谓词,给出不同测试用例有效性的表格;同时提出功能测试的有效情况,并协助组织最终交付给用户的有效测试用例的集合。b.软件配臵管理工具。它支持用户对源代码清单的更新管理以及对重新编译与连接的代码的自动组织;支持用户在不同文档相关内容之间进行相互检索并确定同一文档某一内容在本文档中的涉及范围;同时还应支持软件配臵管理小组对软件配臵更改进行科学的管理。c.文档辅助生成工具与图形编辑工具。它主要协助用户绘制描述程序流程与结构的DFD图与SC图、绘制描述软件功能(输入、输出关系)的曲线以及绘制描述控制系统特性的一些其他图形,同时还可生成若干与软件文档编制大纲相适应的文档模块板。用户利用这个工具的正文与图形编辑功能以及上述辅助功能,可以比较方便地产生清晰悦目的文档,也有利于对文档进行更改,还有助于提高文档的编制质量。1.7媒体控制
为了保护计算机程序的物理媒体,以免非法存取、意外损坏或自然老化,工程化软件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包括支持软件)都必须设立软件配臵管理人员,并按照软件项目小组制订的、且经领导层批准的《软件配臵管理计划》妥善管理和存放各个子系统及其专用支持软件的媒体。1.8记录收集、维护和保存
在项目及其所属的各个子系统的研制与开发期间,要进行各种软件质量保证活动,准确记录、及时分析并妥善保存有关这些活动的记录,是确保软件质量的重要条件。在软件质量保证小组中,应有专人负责收集、汇总与保存有关软件质量保证活动的记录。
第五篇:门窗渗漏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精选)
门窗渗漏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设计
1.1门窗主要型材的壁厚应经计算或试验确定, 铝合金门用主型材截面最小壁厚不应小于2mm,铝合金窗用主型材截面最小壁厚不应小于1.4mm。塑钢门窗选择型材必须为与其配套的热镀锌增强型钢,型钢厚度:门不小于2.0 mm,窗厚度不小于1.5 mm。
1.2应优先采用带附框的门窗。附框材料、品种、规格以及附框与结构洞口的连接方式、防渗漏等构造措施应在设计文件中明确,并有节点详图。
1.3外门窗洞口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框。窗上梁按结构要求设计,窗台梁(板)段厚度不小于150mm,窗侧框厚度不小于12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0。
1.4外门窗洞口侧面外保温材料应采用保温砂浆,厚度为20mm。当外保温层厚度不超过30 mm,洞口保温砂浆应该转入立面50 mm(厚度同外保温层厚度)。
1.5 外门窗框与装饰层交接处的密封胶,应使用中性硅酮耐候密封胶。
2.构造措施
2.1窗台梁应内高外低,坡度不小于10%。防水构造见图2.1。
图2.1窗台防水构造
2.2飘窗窗台板的结构防水构造可选择下列方法,见图2.2-
1、2.2-2。
图2.2-1 飘窗下槛做法一
图2.2-2 飘窗下槛做法二
2.3门窗下槛应用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嵌填密实。
2.4外门窗框与洞口之间的间隙应采用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或发泡聚氨酯填充密实。当采用发泡剂填充时,应设专用限位,保证发泡剂不溢出框外,发泡剂应一次成型,充填饱满,并不得切割。窗侧防水构造见图2.4
图2.4 窗侧防水构造
2.5门窗框与装饰完成面之间应抽槽打胶。见图2.5。
图
2.5
2.6门窗顶滴水线可采用成品阳角滴水线条,鹰嘴或大斜面滴水线,大斜面坡度不小于10%。见图2.6-
1、2.6-2图。
图2.6-1 大斜面滴水线做法
图2.6-2 成品阳角滴水做法
3.材料
3.1玻璃与窗框之间的密封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窗用弹性密封胶》(JC/T485)的规定。
3.2窗框与洞口之间的密封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硅酮建筑密封胶》(GB/T14683)的规定。
3.3铝合金门窗连接螺钉、栓宜采用不锈钢紧固件,受力构件之
间的连接不得采用铝合金抽芯铆钉。
3.4玻璃支承块、定位块应符合现行行业《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的规定。
4.施工 4.1施工准备
4.1.1门窗工程合同应明确质量标准。门窗施工单位应按设计要求对门窗细部及构造进行深化设计,编制门窗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报总包、监理、业主单位审核。
4.1.2门窗施工单位应编制门窗翻样图,并对已建洞口按翻样图逐个进行检查,洞口位置、尺寸、垂直度应符合规范和安装要求。
4.1.3土建单位应准确留置混凝土门窗洞口。对不符合要求的洞口,修补厚度超过40mm的应加筋支模浇C20细石混凝土修补,修补厚度小于40mm的应采用聚合物砂浆分层粉刷。4.2构造施工措施
4.2.1门窗下框室内侧翼缘应有足够的挡水高度,内外高差不小于30 mm,平开门窗下框应带排水槽。
4.2.2拼樘料应上下或左右贯通,并直接锚入洞口基层上,锚入深度不小于25 mm。拼樘料与门窗之间的拼接应为插接或榫式。立挺应凸出上下横挺,立挺上口应封闭,飘窗立挺厚度必须大于横挺。
4.2.3密封条应采用三元乙丙橡胶、氯丁橡胶、硅橡胶等热塑性弹性密封条。推拉门窗框扇应采用硅化加片毛条密封,密封胶条、密封毛条应连续,形成四周密封结构。框扇构件连接部位和五金件装配部位,应采用密封材料进行密封处理。
4.2.4采用搭接密封时,最小密封宽度:平开窗不应小于7mm,推拉窗不应小于8mm。
4.2.5构件连接应采用槽口、榫口连接,确保拼角密实,交接缝口满打密封胶。框与框之间缝隙不大于0.1mm,并要挤满密封胶,框与框之间的连接螺丝固定点必须用密封胶密封。
4.2.6门窗下槛内应设排水孔,保证挡水槽内不积水,排水孔间距不大于1m,每窗不少于2个。
4.2.7洞口打胶应在装饰涂料施工前完成。4.3附框门窗施工要点
4.3.1应编制专项施工技术方案。方案中应明确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质量保证措施及质量验收要求。方案应根据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编制施工构造详图,明确构造要求及防渗漏的构造施工措施。
4.3.2附框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国家或地方相关产品质量标准要求;无国家或地方标准的,应符合企业标准要求。附框进场后应按规定的抽样比例、检验内容和质量标准验收和抽样检测,合格后方准使用。
4.3.3附框安装应作为隐蔽工程进行验收。4.3.4附框安装后应采取防止损坏的措施。
4.3.5附框与洞口、窗框与附框之间应使用硅酮耐候密封胶密封。
5、检查与验收
5.1门窗进场后按材料报验的规定要求进行报验,核查质量证明文件与实物的相符性,并对材料或门窗外观质量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按规定见证取样,合格后门窗方能进行安装。
5.2门窗安装前,应对洞口尺寸、洞口位置进行检查,合格后,土建施工单位与门窗安装单位办理交接验收手续。
5.3门窗安装后保温层或外墙饰面施工封闭前,应对安装质量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并形成记录。重点检查安装位置,连接件规格、间距和连接方式、牢固度,防腐,缝隙填塞及密封处理,并做好检查记录。
5.4打胶前应检查留设槽口质量。打胶应顺直、连续、厚度一致、表面光滑。
5.5外门窗分项工程验收应经淋水试验。5.6窗现场气密性检测
5.6.1取样数量
同一生产厂家,同一规格品种和开启方式的窗,一个单位工程不少于3樘。
5.6.2取样部位及检测方案
1)气密性现场检测委托时,委托单上应注明项目名称、单位工程名称,每一单位工程同一生产厂家,同一规格品种、尺寸、和开启方式的窗的樘数及面积等信息。
2)检测机构应根据委托单及现行相关的技术标准,制定检测方案,确定每个单位工程的检数量及检测部位,检测部位应随机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