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处方药销售管理的通知--内食药监管发[2014]65号

时间:2019-05-15 00:18: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处方药销售管理的通知--内食药监管发[2014]65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进一步加强处方药销售管理的通知--内食药监管发[2014]65号》。

第一篇:关于进一步加强处方药销售管理的通知--内食药监管发[2014]65号

内江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关于进一步加强处方药销售管理的通知

内食药监管发[2014]65号

各县(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各药品零售经营企业:

根据《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加强零售药店抗菌药物销售监管促进合理用药的通知》(国食药监安﹝2003﹞289号)、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零售药店抗菌药物销售和药师在职在岗监管工作的通知》(川食药监管办〔2013〕80号)要求,为切实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加强处方药管理,规范驻店药师或执业药师在岗履行职责行为,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处方药必须凭处方销售

药品零售企业在销售处方药(特别是未列入非处方药药品目录的各种抗菌药物)时,必须凭处方销售,严格执行处方审核签字制度,销售及复核人员均应在处方上签字,并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处方药不得采用开架自选的方式销售。

二、进一步落实监管责任

各县(区)局应根据药品分类管理的有关规定,监督检查本辖区内药品零售企业处方药凭执业医师处方销售的执行情况,严肃查处药品零售企业不凭处方销售处方药行为。强化企业负责人处方药管理意识,明确企业负责人为处方药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处方药的销售情况负全面责任。

三、强化执业药师或药师指导合理用药的责任

各县(区)局要加强对执业药师或驻店药师在职在岗情况的监督检查,零售药店的执业药师或驻店药师在营业时间内,必须在岗履行职责,并佩戴有照片、姓名、职称等内容的工作牌。经营处方药的药品零售企业,执业药师或驻店药师不在岗时,必须挂牌告知,并暂停销售处方药。

四、做好处方留存

各药品零售企业必须采用有效方法留存处方原件或者复印件、电子扫描件及其它数字方法留存件。

五、加强宣传教育

各地要采取有效方法加大宣传力度,全方位宣传国家局、省局有关药品分类管理和处方药管理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增强企业凭处方销售处方药的意识,引导消费者依法合理购药。

2014年4月30日

第二篇:关于进一步严格处方药销售监督管理的通知

武食药监文[2011]166号 签发人:石 进

关于进一步严格处方药销售监督管理的通知

各分局、各直属单位、机关各处室:

根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及《关于进一步做好药品零售企业处方药销售监督管理的通知》(鄂食药监函[2009]104号)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为了进一步严格处方药的销售管理,确保消费者用药安全有效,现重申处方药销售监督管理规定并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药品零售企业必须守法经营,禁止销售麻醉药品、放射性药品、一类精神药品、终止妊娠药品、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胰岛素除外)、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疫苗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不得经营的药品。

二、严格执行药品分类管理规定,处方药不得开架销售,已明确应当凭处方销售的药品,必须严格执行处方药销售的规定。注射剂、抗菌素、抗病毒药、医疗用毒性药品、第二类精神药品必须严格凭执业医师处方销售。

三、销售处方药执业药师(药师)必须在岗,并严格按照规定对处方进行审核、签字后调配、销售;执业药师(药师)不在岗,应当挂牌告知,并停止销售处方药。

四、其他允许销售的处方药,应当尽量索取处方,凭处方销售。顾客实在不能提供处方的,可以在执业药师(药师)的指导下,凭购药者病历上的医嘱登记销售,并在病历上记录购药品种、批号、数量、时间等,并填写全省统一的“处方药登记销售记录表”。

五、执业药师(药师)必须对病历上的医嘱进行审核,严格按医嘱正确调配销售药品。

六、处方和处方药登记销售记录应当保存2年备查。

七、药品零售企业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应分柜摆放,并贴有专有标识。不得以搭售、买药品赠药品、买商品赠药品等方式向公众赠送处方药或者甲类非处方药。不得参与药品违法广告的宣传以及在大众媒体或门店内外违规发布处方药广告。

八、市区两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凭处方销售处方药的监督检查,在全市开展为期三个月处方药销售的专项检查,严肃查处药品零售企业不凭处方销售处方药行为,对药品零售企业违规销售处方药的行为,要严格依照我局《三步式执法程序规定》和《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第三十八条予以处罚。专项检查期间的处罚情况于2012年3月5日前报稽查分局。

九、市区两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日常监督检查中,应将凭处方销售处方药作为检查内容,发现违反规定的药品零售企业应当依法处罚。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主题词:市场监督

处方药

销售

通知

报:国家局安监司、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发:机关各处室

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 2011年11月29日印发

共印25份

第三篇:关于进一步加强处方药销售管理的通知-江苏镇江

关于进一步加强处方药销售管理的通知

句食药监〔2008〕5号

各药品经营企业:

近年来,我局已多次下发文件,要求药品经营企业加强处方药销售管理工作,经检查和群众反映,仍有部分药店存在未凭医师处方擅自将曲马多、地塞米松、庆大霉素注射液等处方药销售给购药者,这种行为不仅违法违规,同时也给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隐患。为进一步严肃处方药销售管理,根据《药品管理法》和有关规章及省市局要求,现将有关规定通知如下:

一、严格处方药分类管理

(一)取得处方药经营资格的零售药店,可以销售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未取得处方药经营资格的零售药店,只能销售乙类非处方药,不得经营处方药和甲类非处方药。

(二)药品零售企业在销售处方药时必须索取处方,经药师审核合格后方可销售,并将处方留存。处方药与甲类非处方药不得采用有奖销售、附赠药品或礼品等销售方式进行销售。同时要做到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柜摆放、分类管理,处方药不得开架自选销售。

(三)药品批发企业不得将处方药销售给非药品经营企业(如超市、商店)和无处方药经营范围的药品经营企业。

二、强化处方药销售管理

(一)质量负责人和药师应按照工作时间安排在岗履行职责,挂牌上岗,严格审核处方,指导患者用药,不得无故离岗,药师不在岗时,暂停销售处方药和甲类非处方药并应挂牌告知购药者。

(二)药品经营企业必须将《药品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药师职称证书》(执业药师或从业药师证书)、《药械从业人员岗位培训证书》及举报投诉电话上墙,悬挂在醒目、易见的地方,方便群众监督。

(三)再次重申药品零售企业禁止销售下列药品:麻醉药品、放射性药品、一类精神药品、二类精神药品(有经营范围的连锁门店除外)、戒毒药品、终止妊娠药品、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胰岛素除外)、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疫苗、胃肠动力药西沙必利,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不得在药品零售企业经营的药品。

(四)同时强调药品零售企业必须凭处方销售下列药品:注射剂、医疗用毒性药品、其他按兴奋剂管理的药品、精神障碍治疗药(抗精神病、抗焦虑、抗躁狂、抗抑郁药)、抗病毒药(逆转录酶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肿瘤治疗药、含麻醉药品的复方口服溶液和曲马多制剂、未列入非处方药目录的抗菌药和激素、含关木通中药制剂,以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其他必须凭处方销售的药品。

(五)药品零售企业对上述规定以外的处方药可暂实行凭处方销售或登记销售制度,须经药师审核、登记、签字后方可销售,要认真填写统一的处方药登记销售表,处方药登记销售表应至少保留两年。

三、加强企业自律和自查整改

(一)药品经营企业必须加强从药人员对《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专业知识的学习培训,提高零售药店从业人员的执业素质和水平,强化企业自律意识,严格按照规定和企业管理制度进行经营管理。

(二)药品经营企业对处方药的经营管理认真开展自查和整改。药品批发企业重点检查是否有将处方药销售给无处方药经营范围的药品经营企业或无药品经营许可证企业的行为。药品零售企业重点检查是否经营禁止销售的药品和不凭处方销售处方药等情况,对自查发现的问题要立即进行整改,对置若罔闻的企业,一经发现将严肃查处,对因违规经营处方药给予两次处罚以上的企业,将按照有关规定申请核减其经营范围,直至吊销其《药品经营许可证》。

以上通知,请各经营企业认真贯彻执行,并于2008年1月25前将自查整改情况书面材料上报我局药品综合监管科。

二○○八年一月四日

第四篇: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商品房销售监管工作的通知

【发布单位】福州市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7-09-16 【生效日期】2007-09-1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福建省

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商品房销售监管工作的通知

市直各有关部门:

为进一步规范我市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强商品房销售管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知》精神,经研究决定进一步加强商品房销售监管,规范商品房销售行为。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商品房预售许可管理。房地产开发企业取得预售许可前不得进行预售或变相预售。严禁在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前以放号、内部认购、内部认筹、内部登记、办理“VIP卡”等形式收取定金、诚意金、会员费等任何预订款性质的费用。已收取以上费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在本通知下发之日起15日内退还违规收取的所有费用,并向市房地产管理部门报告清退情况。

房地产开发企业在申办商品房预售许可时应同时提供市价格主管部门出具的一房一标价报备回执单。

规划建筑面积超过1.5万平方米的低层住宅,每次申报预售面积不得少于1.5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少于1.5万平方米的低层住宅,应当一次性申报商品房预售许可。除低层住宅外,规划建筑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的其它项目,每次申报预售面积不得少于3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少于3万平方米的,应当一次性申报商品房预售许可。

市房地产交易登记中心要严格按照法定的许可条件和程序,把好商品房预售许可关,对违反上述规定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不予受理申报预售许可。

二、严禁捂盘惜售。商品房项目自取得预售许可证之日起10日内必须将取得预售许可证的房屋全部对外公开销售,不得拒售和分期销售,严禁捂盘惜售。

三、加强商品房销售价格监管。房地产开发企业要严格执行商品房销售一房一标价制度,在申请预售许可前将拟售商品房的一房一标价送市价格主管部门报备,销售过程中的价格变动必须事先送市价格主管部门报备,并在销售现场醒目位置逐一公示房号和相应销售单价。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以高于公示价格的售价出售商品房;不得收取任何未标明的费用;不得相互串通合谋涨价;不得在经营成本没有较大变化的情况下捏造、散布涨价谣言哄抬价格;不得采取虚构原价、虚假优惠折价或谎称将要提价等欺诈行为误导、诱骗消费者购买商品房。

四、加强房地产广告的监管。严厉打击房地产虚假广告。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房地产项目,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发布商品房预售信息。

五、提高房源信息透明度。房地产开发企业应通过市房地产交易登记中心商品房网上签约系统与购房者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

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在销售现场公布房源动态销售信息,并与市房地产交易登记中心的房地产市场信息发布系统所公示的房源信息保持同步、一致。

市房地产交易登记中心应在其大屏幕和福州房地产信息网实时发布已办理预售许可证楼盘的房源销售信息。

由市建设局负责收集已取得施工许可证的房地产项目信息,汇总于市房地产交易登记中心。由市房地产交易登记中心负责,市建设局配合,每周在福州日报等媒体上公布在建商品房信息和已办理预售许可证的楼盘销售动态信息。

六、加强期房销售管理,严禁期房转让。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销售商品房时,必须认真核对购房人身份证件,落实购房实名制,严禁将未取得房屋所有权证的商品房再行转让。

市房地产交易登记中心进行商品房销售合同备案登记后,每周汇总抄送市房管局,汇总资料应包含每户已售商品房的主要信息。

七、完善房地产信用体系建设。市房管局应加强房地产信用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对房地产开发、房地产中介服务、物业管理等企业及其从业人员不良记录定期公布,并列入房地产行业信用档案,对房地产行业诚信度较差的通过新闻媒体予以曝光。

八、建立商品房销售监督检查机制。由市房管局牵头,组织市物价局、工商局、房地产交易登记中心等部门建立联合抽查制度,每月不少于2次,对在建楼盘进行抽查,并将抽查和处理情况汇总后及时以书面形式向市政府报告。

九、处理措施

1、违反本通知第一条第一款规定,收取预定款性质费用的房地产项目,除清退已收取的预定款外,由市房地产交易登记中心予以延期3个月发放预售许可证(从其具备预售许可条件算起)。情节严重的,予以延期至该项目竣工验收后发放预售许可证。

2、违反本通知第二条,捂盘惜售的房地产项目,由市房地产交易登记中心收回其预售许可证,视情节严重程度予以延期3个月直至竣工验收后发放预售许可证。

3、违反本通知第三条,串通合谋涨价的房地产企业,由市价格主管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责令其纠正,并处以3万-30万元罚款;对捏造、散布谣言哄抬价格及实施价格欺诈行为的房地产企业,责令其纠正,并处以2万-20万元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市房地产交易登记中心予以暂停办理该项目预售合同备案手续,或依法由工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同时通过新闻媒体予以曝光。

4、违反本通知第四条,违规发布房地产预售信息或虚假广告的房地产企业,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予以查处。

特此通知

举报电话:

市房管局(87553590)

市物价局(12358)

市工商局(12315)

市房地产交易登记中心(87529564)

二○○七年九月十六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关于进一步规范养殖档案 监管档案 工作日志管理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规范养殖档案 监管档案 工作日志管理的通知

各动监分所:

养殖档案、监管档案、工作日志是落实养殖环节监管、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病和保障畜产品安全的关键措施,现就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养殖档案、监管档案、工作日志管理,下达如下通知:

一、养殖档案、监管档案的适用

根据《山东省畜禽养殖管理办法》,达到生猪存栏200头以上、牛存栏50头以上、羊存栏200只以上、家禽存栏3000只以上、兔存栏300只以上的养殖场和养殖小区,为规模养殖场。达不到此规模的养殖场户为中小型养殖场和散养户。

养殖档案是落实养殖环节食品安全的基本措施,是落实规模养殖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的重要体现,也是实施兽医监管的重要依据。要求各规模养殖场必须建立完整、准确、真实、翔实的养殖档案。各中小型养殖场和散养户也必须建立完整、准确、真实、翔实的畜牧投入品进货、使用记录。

监管档案是各动监分所及其工作人员落实养殖环节监管的关键措施,是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认真专业务实的落实监管措施,建立完整准确的监管档案是严格履行职责的重要体现。要求对各规模养殖场必须按照省局制定的统一监管要求和格式,实施监管,每周至少一次监管;对各中小型养殖场和散养户必须按照县局制定的统一监管要求和格式,实施监管,每半月至少一次监管,特殊时期,加大监管频次。

二、规范养殖档案、监管档案的填写

(一)养殖档案的规范填写

所有规模养殖场必须建立统一的养殖档案。鉴于养殖单位文化水平参差不齐,且水平大部分较低,对于食品安全第一责任的认识不足,要求一是大力宣传国家关于食品安全的有关规定,使食品安全达到家喻户晓、贯彻始终,要让每一个养殖单位清楚知道食品安全的重要责任、如何才能确保食品安全;二是各养殖单位必须指定专人负责食品安全和养殖档案建立工作,各监管人员要靠上帮助指导养殖单位建立养殖档案;三是养殖档案必须实事求是,不得弄虚作假。重点是畜禽的进出栏、病死动物的无害化处理,即生产数字的统一;防疫、检测情况,数字与生产数字的统一;兽药、饲料、疫苗的畜牧投入品的购入与使用过程是否符合食品安全规定,有无适用违禁兽药和非法添加物质,休药期的执行;检疫申报记录是否与生产数字相对应。要求逐项核实填写。

(二)监管档案的规范填写

根据养殖档案和现场检查情况,实施监管,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监管的重点一是生产数字的统一性和准确性;二是防疫情况的落实程度;三是动物诊疗及病死动物的无害化处理检查,疫情报告制度的落实;四是畜牧投入品的购入、使用过程的监管,有无违反食品安全的情况出现;五是督促落实检疫申报和实施检疫情况。监管过程中要严查是否使用违禁兽药和违禁化学

物质以及出售、收购病死动物的情况,一经发现立即报告。

规范填写监管记录。动物的存出栏数字在各次监管过程中要连贯统一,在“防疫情况”栏目中,填写“下达强免通知书或督促免疫”、或者“**时间免疫**项目”、或者“***免疫在有效期内”;在“是否使用违禁兽药及违禁化学物质”栏,填写“经检查发现使用**”或者“经检查未发现使用”;在“预计出栏数和预计出售时间”栏,填写肥猪数量或生长猪数量、禽数量,并预计出栏时间;在检疫栏,填写报检情况及已检疫畜禽的出栏情况。畜主签字对监管情况予以认可。

三、工作日志的规范填写

工作日志是检验每一个同志工作的记录,是各所提高工作效能、加强人员管理的有效措施。要求一是工作日志填写要实事求是,不得虚记,二是要详细记录一天所做的工作,尽可能详细。各工作人员必须对监管对象的数字的统一性、使用的饲料兽药的品种、诊疗情况、防疫批次详细掌握。各分所所长要认真核实各人的工作记录,每日会议核实与隔日抽查相结合,严格落实各项工作措施。所长必须在工作人员每日工作记录上签字,实行签字认可制度。

四、监管档案、工作日志的管理

一是全面落实监管责任。从所长到各个职工必须人人有监管范围,人人有监管职责。要求各所将所有人员的监管的责任区域在各所公开,并于6月10日前将各人的监管责任区域,监管的场户情况报县动监所。以备县所公开。

二是定期公开各人的监管档案和工作日志。各所要每周一次对个人的监管档案、工作日志进行公开评议,所长要带头评议,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整改,各所同志要对所长的监管档案和工作日志展开评议,充分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大力改进工作作风。

三是及时上交监管档案和工作日志,要求各所的工作日志必须于次月5日前全部上交县动监所,县动监所将分所分批公开展出所有同志的工作日志;对于出栏的肉禽的监管档案要求肉禽出栏后,各所必须将该批肉禽的监管档案、检疫证编号、收费收据编号一并及时交县动监所审查存档,审查人主成林。

四是县局将定期组织全体人员学习活动,每次全体人员集中学习活动,将全面展出一个所全体人员的监管档案和工作日志,按一下次序执行,索镇所—起凤所—果里所—田庄所—唐山所—新城所—马桥所。要求排到的各所工作人员在集中学习时带着自己正在使用的监管档案、工作日志参加展出。

五是各所之间应当加强养殖档案、监管档案、工作日志的学习交流,提高管理水平。

二〇一一年五月二十六日

下载关于进一步加强处方药销售管理的通知--内食药监管发[2014]65号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进一步加强处方药销售管理的通知--内食药监管发[2014]65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