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当前高校创新教育面临的问题思考

时间:2019-05-15 00:56: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对当前高校创新教育面临的问题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对当前高校创新教育面临的问题思考》。

第一篇:浅谈对当前高校创新教育面临的问题思考

浅谈对当前高校创新教育面临的问题思考

论文关键词:创新 创新教育 出路

论文摘要:国家把创新教育、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作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主攻方向。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高等院校的重要使命。然而,当前高校创新教育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应试教育下形成了大学生创新意识的障碍;教师的创新素质缺失;教学的基本环节缺乏制度的保障。根据上述问题,高校创新教育的根本出路为:强化创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建立制度保障下的创新教学的基本环节,加强学生的自主创新教育。

创新既是人类个体发展的最高体现,又是人类文明的源泉,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所以,发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高等院校的重要使命,也是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国家把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作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主攻方向。如何在现有的教学体系中融入创新教育,研究实施创新教育的方式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高校正面临着由强调知识灌输的传统型教育模式向强调以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现代型创新教育模式的转变,目前,我国高校已开始重视创新教育,但创新教育的具体实施还未进入规范化阶段,我国高校创新教育观念、教师的创新素质、创新教育投资、创新教育教学基本环节的管理制度保障、学生的自我创新意识、创新教育成效等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都有较大差距,影响了高校创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当前高校创新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应试教育下形成的大学生创新意识的障碍

应试教育下,分数为本,教师和家长形成了挑错教育的思想观念,仿佛把孩子的错误“挑”没了,孩子就完美了。由于教师、家长热衷于挑错,很少允许学生精神发散。灵感的火花,大胆的想象力,都被扼杀了。大学生也为此形成了思维定势、从众心理和信息饱和等心理状态,成为严重束缚他们创新意识的主要障碍。

1.思维定势。应试教育下,为了追求高分数,大量的习题练习,使学生形成了思维定势。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以前的经验越有效,思维定势也越强烈。这种习惯性精神对人的创造力的发挥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它常常使人表现出精神的惰性、呆板性,这对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则往往会成一种障碍,从而限制人的创造性思考。

2.从众心理。应试教育下,追求统一标准答案,扼杀了学生的奇思妙想,加重了学生的从众心理。

3.信息饱和。信息饱和的最突出表现是提不出问题,发现不了问题。原因就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应试教育”是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考什么学什么,即便是考试科目也只是围绕“考试说明”转,一切为了争取高分。

4.大学生缺乏自主创新的意识。从目前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好奇心强,但创新意识贫乏;思维敏捷,但缺少创新思维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想法,但缺乏创新技能;有创新的热情,但创新精神不佳。因此尚需要进一步激发其自主创新教育的意识。

(二)教师的创新素质缺失

大量文献和国内的有关调查结果均显示:近年来我国各高校不断扩大招生,师资力量匮乏。每个教师都是超负荷的教学工作量,很少或根本没有时间搞教学研究和科学技术研究。大多数高校教师的创新素质令人堪忧,主要表现为创新意识不强,创新精神不足,创新能力不高及创新人格不健全。缺乏具有产业背景和行业经验的师资力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非常有限,毕业的学生不适应社会的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在为社会提供人才支撑方面的作用。

(三)保障教学的基本环节的创新教育的制度体系缺乏

教学的基本环节包括教学内容的确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选择,课堂教学的组织等。从目前高校的教学基本环节的实际情况看,教学内容陈旧,缺乏激起学生兴趣和创新意识的新意;教学方法落后现象严重,大多数的课堂教学仍存在教师一言堂的现象,不重视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培养与训练。课堂气氛沉闷,学习积极性的钝化,思想活跃度的窒息,致使学生缺少质疑的品质,导致思维阻塞,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被削弱。没有相匹配的制度来保障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创新教育。

(四)教科研设备不足且利用率低,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我国大部分高校的教科研实验设备不足,尤其是比较高层次的科研实验设备更是缺乏,不能满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需要。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然而学校现有的设备利用率非常低,学校的实验室没有对学生开放,而且没有把为学生开设的实验放在重要位置,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缺乏创造技法训练。

二、高校创新教育的出路

(一)更新教育观念

教育观是指导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最高指导原则。新的教育观念包括新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人才观: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人才的根本标志;质量观:当前要大力倡导和宣传“创新性”质量观,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定思想观念基础;教学观:教学工作要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在发掘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全面发展。

(二)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

高等学校要全面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当务之急是要培养大批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教师通过自己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不但可以引导学生探索专业前沿,养成专业意识,提高专业能力,缩短创新周期,更要使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能够体验创新情感,养成创新人格,成为具有强烈创新意识、熟练应用创新思维和技能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三)建立保障创新教育的制度体系

1.调整教学计划,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需要,调减部分远离培养目标的课程内容,增加反映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知识。教师可以把多种观点和发展趋势介绍给学生,留给学生进一步探索研究,以培养学生形成探究问题的思维方式。

2.高校的考试可以实行知识与能力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重点测试学生理解、掌握、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可以采取书面答卷与科研论文、产品设计、社会调查报告等相结合的方式,更要考查学生创造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建立促进大学生自主创新的教育体系

大学生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培养自主创新能力,树立创新意识。具体地说应该做到:勤于实验观察,树立创新意识;努力学习课程知识,掌握创新思维方法;积极参与科研项目,锻炼创新技能。这就要求教育者注重树立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要注意发展学生的良好人格。

总之,高校创新教育的根本出路为:强化创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建立制度保障下的创新教育的教学基本环节,加强学生的自我创新教育。

参考文献:

[1]〔美〕A·J·斯塔科著.刘晓陵译.创造能力教与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7):53-54.[2]何建东.论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大众科学,2007,(13)

第二篇:对当前高校德育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对当前高校德育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摘 要:大学生道德品质发展总体情况较好,但一些问题也突出存在:大学生道德主体迷失;大学生对高校德育课程淡漠;高校德育队伍建设存在偏差等。相应的对策:加强高校德育实践活动,找回迷失的道德主体;构建合理的高校德育课程,唤起大学生对德育课程的热爱;优化高校德育师资队伍建设,为德育高质量实施提供保障。

关键词:高校德育;道德品质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7)02-0132-03

《大学》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高校德育的本义就在于满足个体道德成长的需要,促进个体精神境界的提升而成就德性。当前我国高校德育取得了发展,思想道德及价值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是在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呈现出许多新特点,也面临着困境,表层的、容易引起警觉的有赌博、暴力等社会恶习的蔓延,深层的则是社会的“道德底线”难以坚守[1]。因此必须加强对高校德育问题的研究。

一、当前高校德育的困境现状

本文的研究对象:以重庆市某高校(以下称A校)本科生为主要调查对象,共抽取被试805名,涉及大一至大四的所有年级,年龄段为19-25岁,平均年龄21.91±1.3。该校的办学背景以及学校道德教育情况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与代表性。

(一)大学生道德主体迷失

一些大学生道德行为存在失范。表1的情况表明,该校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基本情况较好,这与笔者在实地观察以及访谈的情况较为吻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心理素质、法制纪律素质得分偏低,而得分较高的是专业知识素质和政治素质。

一些大学生道德主体迷失。大学生面对多元文化的价值,而又受传统道德教育资源的封闭以及教师对教育过程的限制,一些学生缺乏选择的能力,不知该何去何从,甚至随波逐流,实则是面对多元的价值,缺乏自觉能力、独立自主性、目的自主性,即道德主体的迷失[2]。

同时,由于主流价值观的弱化和主流价值体系尚待重建,带来了现实道德混沌和在道德选择上的茫然。主流价值观还必须时时吸收各种价值观中相对合理的成分以补充、改造和反思主流价值取向,在不断地选择和扬弃中逐渐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体系。在这“选择的时代”中生活的人,必然需要有强烈的自主选择意识、自主选择需要、自主选择能力,清晰地明了自己的权利、自由和相应的责任[3]。本调查也发现,一些学生对道德问题认识的迷茫,例如,“你认为目前大学生考试中,考试舞弊行为的情况如何?”认为“极少数”的8%,“一般”占31%,“很多”占61%。

(二)大学生对高校德育课程的淡漠

调查中发现,一些大学生对高校德育课程淡漠,甚至厌倦。不少大学生在上德育课时却在做其他课程的作业,或看英语等书籍准备考研究生、出国、考“证”等。

上海大学滕云教授在对“两课”教学有关问题的调查发现:从传统指标来衡量“两课”教学的质量是令人满意的。但在对数据的进一步分析中发现,只有50%左右的学生对课程的时事性和知识性感到满意或较为满意,不到25%的学生对课程的新颖性和趣味性感到满意或较为满意。另有调查表明,“认真读过教材”的大学生仅占13%,学生普遍反映教材的说教味太浓,脱离了现实生活[4]。本调查发现德育课程在授课形式上也存在问题,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占48.7%。而以“案例分析,讨论发言”等形式授课则较少。

(三)高校德育队伍建设存在偏差

调查中还发现,高校德育工作队伍状况与强化德育工作要求不相适应。一是,主要德育工作者,包括了两课教师以及辅导员所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不高,见表2。二是,德育工作者的职称、学历往往是最低的。而国外很多高校的德育工作者不少具有博士学位,且经过严格的训练,职称也较高。笔者的调查表明,2003-2004学年,该校德育工作者中,见习期教师和助教职称152人,占学校德育工作队伍人数的82%,而具备教授职称仅2人,占1.1%。2004-2005学年,见习期教师和助教职称167人,占学校德育工作队伍人数的81%,而具备教授职称只有4人,占1.9%。

二、当前高校德育困境缘由分析

(一)大学生道德主体迷失的原因分析

造成大学生道德主体迷失有多方面原因,然而就其整个德育环境和深层次的原因而言,其一,“由于主流价值观的弱化和主流价值体系尚待重建,带来了现实道德混沌和在道德选择上的茫然。”一些大学生面对多元的价值,选择艰难,迷茫不已,甚至误入歧途。其二,反思我们的高校德育可以发现,在教育方法上,不少高校的德育存在着重“共性”轻“个性”的倾向,平常对学生共性制约多,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培养创造能力的机会少,不利于及时发现问题,疏导学生心理,防患于未然。而学生的需求是多元的,学生在民族、文化、地域、年龄、性格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其道德伦理水平的差异及需求的多元性。其三,作为德育主体的大学生缺乏道德实践。现行高校德育尽管进行了不少的改革,但仍然没有摆脱知性德育的桎梏。学生很少有参加德育实践的机会。笔者的调查表明大学生参与道德实践的机会少。该校德育活动主要途径:课堂学习占55%,政治学习占24%,道德实践占12%,其他占9%。

(二)大学生对高校德育课程淡漠的原因分析

一方面,德育课程的最重要载体,即教材内容,其最大的弊病莫过于脱离生活实际,脱离生活实际的教材,让学生觉得空洞、乏味,甚至造成学生在课堂上一套,背后是另一套的“知行脱节”的情况;另一方面,基于这种脱离生活实际的教材,进行的是“知性德育”,强调知识的灌输,缺乏对道德个体的情感体验,生活感悟。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思考,教师不可能把德育内容直接装进学生的脑袋里,即使能“装进去”,装进去的也只是“关于道德的概念”而不是“道德概念”,因为德育内容的内化过程需要体悟。久之,渴望了解社会现实,渴望体验生活的大学生对德育课程逐步淡漠,德育效果自然不理想。

(三)高校德育队伍建设存在偏差的原因分析

高校德育队伍建设存在偏差,其主要原因如下:一是德育工作平时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德育工作者的地位不高,待遇偏低,评职称滞后,分配住房难,难于安心工作。二是德育队伍不稳定。不少从事辅导员和共青团工作的老师,纷纷要求搞专业教学,担任了班主任的老师也不愿意真正投入这项工作,履行好职责;有调查表明:66%的教师平均每周课余联系学生、参加学生课外活动的时间是2小时以下。与学生交谈的主要话题依次是:专业学习(占76%)、人生道路(占56%)和升学择业(占37%)。而学生调查的统计结果显示,只有5%的学生在大学学习、生活、成长过程中遇到困难或问题时,最愿意找班主任、辅导员、任课教师和心理咨询教师倾诉和寻求帮助[5]。三是德育工作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多数班主任属于传统的管理型、不善于做新时期的思想教育工作,而从事德育工作的老师往往由于其他工作纠缠于身和缺乏经费等原因而很少有学习进修的机会,难以通过有效的途径提高自身素质,与专门从事教学或科研的教师相比他们又缺少一技之长,因而感到出路渺茫;四是德育工作者“单打独斗”,忙于应付,未能形成整体合力。

三、走出高校德育的困境

(一)加强高校德育实践活动,找回迷失的道德主体

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实践观。一是教师在教育中要强化教育的人本性。不要见物不见人,德育工作中如果忽视个体的特性,就会使学生失去自觉接受外在道德影响的内在动力,而且会使他们把德育视为一种外在的强加,最终会导致对德育的回避甚至拒绝。二是教师要确立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正确地处理好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提升学生的道德推理能力和判断能力,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及道德终极价值关怀的实现。三是要把人作为德育的主体和根本,把人的发展作为德育的根本出发点,把德育服务社会和促进人的发展完善有机统一起来。

注重道德实践。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着以智育模式解决德育问题的弊端,重道德认知,轻道德实践。然而“道德根本上是实践的”,道德的实践本质决定了道德教育具有强烈的实践性特征。德育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习惯的锻炼,归根到底是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的统一。

组织与实施德育实践活动,从总体上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情况,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活动为中心”。调查表明开展高效的德育活动,是提高德育实效的有力途径。调查表明(见表3):认为最有效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德育活动,主要是进行课堂外的德育实践。其中青年志愿者活动排在第一,因为这类活动往往具有自愿性,最能体现大学生的主体性。

以德育活动开展德育实践。一方面,依靠“两个课堂”的有机结合开展高校德育实践活动。另一方面,走出课堂,让大学生在活动、交往中形成道德。学生道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而活动和交往的本质是实践的。

(二)构建合理的高校德育课程,唤起大学生对德育课程的热爱

一方面,“两课”教学改革要突破“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黑板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变这些静态文本为动态文本,从而切实提高德育效果。同时,在专业课中渗透道德教育。通过各门专业课的教学,有机地贯彻道德教育的内容。

另一方面,构建合理的高校德育课程,应当充分开发高校隐性德育课程,通过各科教学、社团活动和学术活动进行德育,用校训、仪式、符号、神话等隐性课程资源来传递大学的核心价值,让学生在自主活动、自主管理中进行道德学习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因为德育隐性课程资源以潜在的方式对教育教学活动施加影响,它具有间接性、潜在性、渗透性和作用持久的特点。

(三)优化高校德育师资队伍建设,为德育高质量实施提供保障

教师是开展高校德育工作的关键,教学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更是培养其道德品质帮助学生成长的过程。

第一,要加强师德建设,树立教师良好的人格形象。创造各种学习条件,促进师德提高,如:讲座、研讨班、教育理论学习班等,同时建构师德监督网络,形成学校领导、同行、学生、家长以及社会为主体的师德监督机制,从而形成师德建设的大环境。第二,实施“人才工程”,引进高素质教师队伍。“在美国高校的德育队伍,主要由一批训练有素的高层次专业人员组成,他们大都是具有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专业的硕士或博士。”[6]第三,要突出抓好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的建设。一方面,应该将他们的工作业绩同职称的晋升、评优等结合起来,从而调动积极性,稳定高校辅导员、班主任这支队伍;另一方面,应该对这支队伍进行优化组合,实行传帮带,加强业务培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程方平.中国教育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64.[2]唐智松.网络文化中学生主体性的迷失与重塑[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4.[3]周建忠,张扬.良好的品德个性[J].教学与管理,2003,(8).[4]王少华,王梦华.大学德育“改造论”[J].大连大学学报,2000,(10).[5]王蔚.1999年上海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状况调查报告[J].思想理论教育,1999,(8).[6]宇小兵.美国高校德育的几个特征[J].高等建筑研究,1998,(1).??

责任编辑:向 波

第三篇:当前作风建设面临问题及对策思考

当前作风建设面临问题及对策思考

当前作风建设面临问题及对策思考

————烟草行业“改进作风年”活动学习体会

烟草在线专稿

引:结合当前一些干部员工中存在的思想不正、作风不实、执行不力、守纪不严、创新不够等作风问题,以扎实开展的“改进作风年”活动为契机,充分认识改进和加强作风建设的意义、认真分析当前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一步改进和加强作风建设,为扎实做好卷烟生产等各项管理工作创造积极条件。

一、充分认识改进和加强作风建设的意义

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白云峰在2013年贵州中烟工作会议上作的报告中提出:“我们要着重在作风上进一步扎实,更高层次的科学发展需要我们进一步焕发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不甘平庸、心存志远,励精图治、勇往争先,全力后发赶超、奋发图强。”面对烟草行业持续快速发展新形势和新要求,作为卷烟工厂的管理人员,我们应从实现“贵烟”发展目标的战略高度出发,认真学习国家局《关于在全行业开展“改进作风年”活动的通知》和贵州中烟党组《以“转作风、提效能、促发展”为主题深入开展“改进作风年”活动方案》等相关文件精神,充分认识改进和加强作风建设的意义、认真分析当前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扎实开展“改进作风年”活动,进一步改进和加强作风建设,努力增强大局观念、增强全局意识、提升能力素质、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实际、高效廉洁履职,努力把卷烟生产等各项管理工作做好。

改进和加强作风建设是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的迫切需要。纵观我们过去的各项工作历程,所取得的每一项成绩,都是坚持实事求是、加强作风建设的结果。当前,我们前进的道路上必然有许多难以预料的困难和问题,只有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真抓实干之风,才能科学地判断形势,抓住并充分用好重要发展机遇期。为此,我们要充分认识改进和加强作风建设的意义。

改进和加强作风建设是弘扬好作风、树立新形象的有效途径。改进和加强作风建设既是烟草行业的优良传统,也是各级管理干部应具备的政治品格;改进和加强作风建设为我们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供了现实途径。因为什么时候放松了作风建设,我们的作风就会滑坡,什么时候加强了作风建设,我们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就会更加好转。

改进和加强作风建设是增强凝聚力、提高执行力的基础前提。本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事实表明,哪个部门的作风建设做得好,哪个部门的凝聚力就强、执行力也很高。作风建设坚持得不好,必然削弱所属干部员工的战斗力,严重时还导致一盘散沙的不良局面。只有把作风建设作为一项基本功,形成精心谋事,埋头干事的良好氛围,才能增强干部员工的凝聚力,提高执行力。

改进和加强作风建设是谋划新发展、开创新局面的重要保障。改进和加强作风建设既是检验工作态度、工作作风的依据,也是衡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谋而不抓,等于不谋;谋而不实,必定落空。抓好谋划及落实,各项管理工作就能充满生机,否则,再好的蓝图也是空中楼阁。只有改进和加强作风建设,以求真务实的行动谋发展,我们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当前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我们在加强队伍管理、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强化学习培训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效果。然而,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思想不正、作风不实、执行不力、管理不严、缺乏创新”等问题在一些人身上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有的还比较突出,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相关工作的持续进行和健康发展。

思想不正。相对其他企业来说,干部员工压力较小,收入较高,普遍存在着依赖烟草、依赖企业的思想,缺乏必要的责任感和危机感,对严格规范、注重效率的承受能力较弱,这或许有长期工作在良好的发展环境里的原因。一些人不认真践行“负责任、重执行、求卓越”的核心价值观,对本企业的发展不关注、不关心,工作无所用心、思想因循守旧,发展只满足于维持现状。平时不加强自身理论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在困难面前,强调客观因素多,发挥能动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少,责任感、危机感、紧迫感不强,工作不求做得好,只求过得去,得过且过,进取精神不强,攻坚克难的意识逐渐减弱。

作风不实。不坚持实事求是,不从实际出发,急功近利,不按企业发展、市场变化的客观规律办事。有的工作思路单一,只安于表面,把自己份内的事做好就可以了;有的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对问题不作深层次的分析,思考不深刻;有的工作作风上拖沓,工作落实不及时;有的工作方法简单,作风不够主动,在预见性和超前性方面也不够强,工作忙于应付;有的实施管理不深入,对一些突发性工作调查了解不够,没有作全面了解就主观从事。

执行不力。工作执行力差,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政令不畅,办事拖拉,不讲效率,相互推诿扯皮,敷衍塞责,平时不抓紧,忙时乱应付,与本企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有的只为困难找理由,不为解决问题想办法,使上级的决策部署在执行过程中走样、变味,落实大打折扣,不符合上级要求或与上级精神背道而驰;有的不注重学习领会上级精神,不主动加强学习业务知识,不与时俱进;有的不把心思放在工作上,不把精力放在落实上,不注重工作实效,不注重基础工作,不注重过程管理,只为检查时能应付过关;有的大局意识不强,全局观念较差,把本部门利益和个人如何平稳过渡看得太重。

守纪不严。主要表现为不严格遵守管理制度,不严格落实管理措施。有的不遵守工作纪律,自由散漫,无故迟到、早退、串岗、脱岗,玩忽职守,工作时间内上网聊天、玩游戏等;有的缺乏规范的程序意识,事前无计划,事中无报告,事后无反馈,办事拖沓,推诿扯皮;有的工作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工作思路不清晰,被动开展工作,满足于做好上级要求的工作,主观能动性不强,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一旦出现问题就找理由为自己推脱责任。

创新不够。创新不够就是学习抓得不够,没有能力使自己认识新事物,找到新思维;就是自我满足、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这样,就致使很多工作走老路,发展陈式化,求稳不求进;就是对本职工作思考不够、分析研究不够,以及对新事物和未来设想思考研究不够等。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造成上述作风建设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知识陈旧。学习热情不够,早年的知识存底掏空殆尽,新知识未及时补充,工作墨守成规、固步自封更是自然,头脑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反应迟钝自在情理之中,面对工作困境只能是拆东墙补西墙,四处应付;二是监督乏力。不良的工作作风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纠正起来也不能指望一天两天之功。当前,一些环节监督乏力、制度措施皮软是导致工作作风问题纠而无力、整而无力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叫上级监督下级太远,同级监督同级太软,下级监督上级太难,组织监督时间太短,纪律监督为时太晚;三是约束不力。主要指在一些管理环节,没有作风建设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制定行之有效长短期规划和必要的措施,并表现为应付上级检查验收的多,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培训教育的工作还比较薄弱;四是工作无压力。由于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原因,一些人满足于现状,形成了不钻研技术和业务,照样衣食无忧的认识和状态,干好干坏一个样,甚至出现了“不会干”却成为逃避责任的最好理由等反常现象。

三、进一步改进和加强作风建设的思考

从一定意义上讲,一个好的工作作风是各级管理干部以身作则带出来的。改进和加强作风建设必须从各级管理干部做起,精心安排,落实责任,确保思想到位、措施到位、执行到位、自查到位、整改到位。“我们要着重在作风上进一步扎实,更高层次的科学发展需要我们进一步焕发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不甘平庸、心存志远,励精图治、勇往争先,全力后发赶超、奋发图强。”这是公司党组关于改进和加强作风建设的最新要求,我们必须认真抓好落实。要从各级管理干部抓起,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管一级。各级管理干部要认真学习和落实国家局《关于在全行业开展“改进作风年”活动的通知》和公司《以“转作风、提效能、促发展”为主题深入开展“改进作风年”活动方案》等相关文件精神,不作秀、不扰民、不虚浮,率先垂范抓落实,争当求真务实的实践者,争当改进和加强作风建设的推动者,争当管理创新、促进发展的引领者,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所属干部员工以满腔热情、富有激情、充满智慧、奋力创新的良好精神状态用心履职、勤勉工作。

改进教育方式。面对烟草行业和贵州中烟的持续快速发展,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国家局下发的《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在全行业开展“改进作风年”活动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精神,把“改进作风年”活动与“235”教育等活动结合起来,不断改进作风建设的思想工作与教育方式,以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充分发挥企业集中教育和自我学习提高的联动作用,使全体干部员工都能以“满腔热情、富有激情、充满智慧、奋力创新”的最好精神状态开展工作。

改进宣传方式。要进一步改进内部会议、专栏、简报、电子月刊及教育引导等宣传方式,积极宣传先进典型,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曝光突出问题,形成强大声势,营造改进和加强作风建设的浓厚氛围。要以开展“改进作风年”活动为契机,重点抓好正反方面典型的宣传,树立一批作风朴实、真抓实干、成绩突出的正面典型,查处个别作风不实、不尽责、玩忽职守的反面典型,努力在行业内形成一种弘扬正气、惩治邪气的良好氛围,把作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改进和加强作风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与环境。

加强制度落实。制定一个好的制度不容易,把制度落到实处更不容易。一项制度能否发挥效用,关键在于落实。作风建设更应如此,我们一定要把公司党组和本厂党委关于作风建设的各项制度及要求落实到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之中,真正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实现作风的真正改进。要对照相关规定,查找自己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努力改进;各级管理干部要切实负起监管责任,对不符合相关制度和规定的行为及现象,要及时责令整改、严肃纠正。只有确保和做到政令畅通、上下一致、齐抓共管,作风建设才会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强化精神激励。根据马斯洛的个人需求层次理论的划分,个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排序为:生存需求、安全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并且,当个人较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后,就会产生对较高层次需求的欲望。所以,我们要改变传统的以物质激励为主的机制,建立和强化以目标发展为导向的激励机制。激发所属干部员工站在新的发展起点,站在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高度,立足本职岗位,认真践行“两个至上”,不断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真正改进和加强自己的作风,努力为本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贡献聪明才智。

加强检查考核。要针对所属干部员工在思想、作风、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出有针对性的作风建设纪律,进一步加强检查考核,对顶风违纪的行为坚决予以严惩,决不姑息迁就,决不心慈手软。要不断改进和加强日常督查、明察暗访等有效形式,及时发现并解决作风建设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并及时通报检查结果,要不定期召开工作协调会,及时研究、解决作风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对作风建设的综合指导,确保作风建设的规范推进。

做到四个结合。改进和加强作风建设不能单打独斗,必须做到与“改进作风年”活动相结合,使改进和加强作风建设能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确保实效;必须做到与深入“235”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使“两个至上”、“三个始终”、“五种意识”真正成为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价值追求、行为准则和自觉行动;必须做到与落实更加规范、更富效率要求相结合,使我们的工作更加规范、更富效率;必须做到与各级管理干部率先垂范、带头改进作风相结合,要求下级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以实际行动为干部职工做表率、树标杆。

确保持之以恒。办事情最怕半途而废,抓工作最怕虎头蛇尾,作风建设也应如此。改进和加强作风建设也不能急于求成,因为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抓一抓有好转,松一松就反弹,相关规定执行起来会不会是一阵风或是流于形式,关键看能否见诸行动、长期坚持。我们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性,“踏石留痕、抓铁有痕”的劲头,认真抓好“改进作风年”活动的落实,把执行改进和加强作风建设的各项规定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把改进和加强作风建设的各项要求和责任落实到日常工作之中,形成常态化。按照国家局和贵州中烟党组的相关规定,我们既要及时总结、着力巩固已经取得的成果,又要着眼长远,建好章立好制,建立健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形成用制度管人、管事、管作风的内在动力和持久推动力,为“卷烟上水平”目标的顺利实现、为促进贵州卷烟工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条件。

第四篇: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思考

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思考发布者:admin发布日期:2010-08-20来源:广西政研会【大】【中】【小】

玉林市总工会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最近又提出了“切实改进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命题,并要求我们“从时代高度审视思想政治建设,以创新精神推动思想政治建设”。企业工会思想政治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当前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普遍性问题

一是针对性不强。过去我们在做思想政治工作时,忽视了彼此之间存在的社会背景、家庭环境、觉悟程度、个人经历、文化和性格的差别,往往简单采取“一刀切”的教育内容、“一锅煮”的教育方式,不注重思想政治工作成果,认为工作做了,会也开了,对重点人也找过谈话谈心了,就感到工作做到家了,把思想政治工作简单化,缺乏针对性,致使思想政治工作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二是方法陈旧。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员工的工作、生活需求有了明显提高,知识、业务、需求也有所转变。往往在组织生活和政治学习中,存在时间、形式、内容上的僵化单调,工作方法缺乏吸引力,与员工的心理需求融合不足。三是内容简单。个别员工对思想政治工作认识不高、思路不清,存有学习“无用论”倾向。在工作中,往往按照传统思维方式,上级发文件,逐级朝下念;上级有部署,按照要求走过场,应付了事,使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四是缺少人情味。在做思想政治工作时,往往不去研究人的思想脉搏,不是以情感人,不去做面对面的细致工作,一味采取“家长制式”、“灌压式”的教育,一味用制度代替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缺少人情味,使思想政治工作发挥不了应有的效能。

五是对政治思想工作重视不够。认为政工干部不是直接创造经济效益的人员,可有可无。具体表现是人员职数减少,工资福利待遇不高。特别是在一些中小型非公企业,根本就没有正直意义上的政工干部,没有人去做职工的政治思想工作。

二、做好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工会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和贯穿到工会各项工作的全过程。必须在新的管理架构下探索新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思想政治工作要在内容上、形式上有新突破,方法上要有新改进,不能就思想谈思想,空对空,而要做实,从实事着手。

(一)对策之一: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精髓。职工是兴企之本,是办企之根,是否办好企业的根本保证和永不枯竭的源泉。以人为本,做好人的思想工作,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发挥人的内在潜能是做好所有工作的前提和保证。在调研中,很多经营良好的企业老总深刻体会到,思想政治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充满活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为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就是要为企业员工营造一种尊重、信任、心情舒畅的人际环境,想员工之所想,急员工之所急,体察员工的情绪,维护他们的权益,为他们创造平等、宽松的工作环境,切实使每位员工感到他们的存在,他们的价值,他们受到的尊重和信任,并被人关心,他们的努力在受到企业承认等等,从而使员工对企业产生强烈的归宿威。

一是牢固树立紧紧依靠职工办企业的观点。企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是靠职工创造的,从产品的设计、零部件的制造、整机的安装以及企业的凝聚力都是靠全体职工的积极共同努力来完成。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必须立足于相信和依靠广大职工,把国家的政策、企业的规章原原本本交给职工,困难和问题明明白白告诉职工,发展和前景清清楚楚讲给职工。在抓各项工作落实中,细心体察群众的情绪,说服教育,示范引导、提供服务,让职工对企业发自内心的认同和依赖,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企业大发展献计献力。

二是努力建设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企业的发展,最根本就在于企业职工的素质。在于人才队伍的状况,所以培养教育职工,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兵欲勇,必先利于器”。建设学习型企业,培育知识型职工,把职工武装起来,不仅只是企业生存发展、保持活力的需要,对职工来讲也是一种关心和爱护。所以,企业应想方设法给职工培训的机会,建立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努力提高职工素质,使每个职工创业有机会、干事业有舞台、发展有方向。

三是全方位多层次关爱和善待职工。人是有感情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一定要与职工建立深厚的感情,才能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对职工的感情,要着眼于亲情和友情,以人为本,爱心管理,做到真情、真心、真诚。企业关爱职工,职工则关爱企业,企业善待职工,职工则回报企业。要带着对职工的深厚感情做工作,做到教育

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同时又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要从政治上、思想上、经济上和生活上全方位了解职工的需求,给予充分的关心和力所能及的帮助。要多做平衡心理、解疑释惑、温暖人心的工作,给职工鼓气提神,让职工心通气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谈心是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的好办法,是通过和风细雨、敞开心扉、真心实意地去打动人,感召人的有效手段。“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思想政治工作者在与职工谈心时,一定要摆正位置,端正心态,掌握技巧,做到平等待人,平易近人,善解人意,可亲可信。同时要改变“我说你听”的说教式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要创造性地运用双向互动、交流讨论等启发方式,加强双向沟通,及时了解职工的情绪,摸清职工的脉搏,并根据不同对象和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对症下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积极营造团结互助,尊重理解,宽松和谐的良好氛围。职工心情舒畅了,就能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要保障和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群众利益无小事”,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一定要心里装着职工,凡事想着职工,一切为了职工。关心职工生活,提高职工生活质量,是办好企业的目的和动力。要千方百计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解决他们的物质、精神、文化需求。把群众的冷暖疾苦时刻挂在心上,围绕职工最想、最盼、最急的事,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把关心职工的工作做好做细做实。要注重实际效果,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重视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对不同群体、不同个人具体对待。特别要关心企业的弱势群体,关心困难职工,尤其是特困职工,多做一些“雪中送炭”的工作。只要紧紧依靠职工,真心关爱职工,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就一定能够为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有力的人力、智力和思想保证。

(二)对策之二:厂务公开

尊重职工的人格,政治上平等,发挥工会、职代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的职能,让职工知情参政,增加工作的透明度,这就必须做好厂务公开。大力宣传企业的目标、方针。目标、方针是企业一年的总规划,也是企业全体职工尽全力要实现的最大目的。每年之初,企业目标方针一经职工代表大会确定,就应通过各种会议、宣传工具和媒体,大张旗鼓向干部职工宣传,使企业目标、方针在职工脑海中形成概念。在落实目标、方针的各个阶段,通过厂务公开等形式,把目标、方针落实执行情况向职工通报,不断激励职工的斗志,调动他们的生产工作积极性,以全面实现企业目标、方针。围绕企业体制改革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在重大改革措施出台前后,要做好宣传发动、舆论引导工作。

要深入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发挥企业职代会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职能的作用,让职工知情参政,增加工作的透明度。要相信和依靠广大员工,把企业的困难和问题明明白白地告诉职工,把企业的发展和前景清清楚楚讲给职工,当职工感到被信任、被重视时,就会充分激发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责任感,引导职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自觉做企业的主人,为企业的发展献计出力。

(三)对策之三:网络建立

思想政治工作要想真正做深做好,是很不容易的,光靠个别机构和少数人做是难以做好的,必须发挥单位的整体力量,齐抓共管。因此,要认真发挥党、政、工团等组织的作用,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坚持党建带工建,做到党建带工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同规划、同布置、同检查、同落实。

(四)对策之四: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经营思想、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企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之一。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以特色企业文化建设为载体,凝聚各方面的力量,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和良好的工作环境,推进企业的全面进步。只要我们充分发挥我党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和行之有效的方法,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拓宽思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多适合企业发展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经验、新方法,推动企业稳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五)对策之五:团队管理

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告诉我们,企业弘扬团队精神、组织团队协作,实现团队管理是何等重要。许多人的协作,许多人的力量溶合为一个总的力量,就造成新的力量,这种力量又和它的一个个力量的总和有本质的差别。在一个能够发挥最佳组合效应的企业团队中,企业的目标需要每个职工尽最大的力量去完成分担的任务,而个人的能力总能够被集体的力量加以补充;个人的成绩在群体中将被进一步完善和扩大;个人的失误也会被群体所纠正。有效团队管理的意义就是企业领导层和管理层能够把企业所有员工集合起来,发挥团队精神,实现团队管理,达到共同的目标。

(六)对策之六:机制建设

一是要建立起一个以党组织为领导,专兼职政工干部为基础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机制。企业“一把手”要切实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自己带头抓好;要切实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领导,推行“一岗双责”的领导机制;要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多管齐下的立体式的组织领导机制;

二是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工作责任机制。要像落实安全责任制那样完善和落实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使思想政治工作中心下沉;要扎扎实实落实逐级责任制。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向一级负责,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工作到位,监控到底;要通过必要的信息传递网络及时把握职工的思想状况,建立经常性的分析研究制度,健全必要的监督约束机制,明确党、政、工、团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责任和目标,使教育人的工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真正落到实处。

三是要建立起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实践证明,要保障思想政治工作的正常运转,必须在完善管理机制上下工夫,形成一套科学的干部管理、组织管理、宣传管理、文化管理的制度和体系。强化基础管理和制度管理,做到过程管理与结果管理并重,使思想政治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轨道。要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根据不同阶段、不同情况、不同对象、不同时期、不断变化的环境及时调整工作部署,改变以往那种多头部署、各自为政、各搞一套的状况,形成整体优势和工作合力。

四是建立物质分配奖惩激励机制。奖与惩是作为物、精神和信息三种动力的综合运用来发挥其作用的。奖惩要做到准确、及时、适度、公正。

五是要建立典型激励机制。在改革发展过程中,更需要及时推出那些爱岗敬业、克己奉公、廉洁勤政的先进典型人物,以先进典型引路,弘扬时代的主旋律,发挥先进的示范作用,以此作为改革发展中内在动力,激励职工争创一流业绩。优化用人机制。

市场经济条件下,金钱不是万能,但没有钱万万不能,作为企业的政治思想工作,也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做职工的政治思想工作,也逃避不了金钱的问题。只有企业的效益好了,职工的收入多了,生活质量提高了,政治思想工作才能如虎添翼,所向披靡。

第五篇:对当前反腐败问题的思考

对当前反腐败问题的思考

摘 要

腐败始终是一个被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人类的反腐败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根据形势的变化,政府都制定了反腐廉政建设制度,成立机构,加强力量,揭露腐败,但是腐败现象仍然有愈演愈烈之势。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的执政党,必须从历史的、民族的、国家的高度正视腐败问题,在习总书记新一届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当前反腐败斗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笔者就当前我国腐败的原因、特征、形势等进行了分析,并就当前反腐败工作提出几点反腐途径及对策。

关键字:腐败原因,腐败特征,形势分析,反腐途径

目 录

言...................................................................................................................................1

一、当前腐败问题特征及原因分析...................................................................................1

(一)腐败问题源头及发展历程................................................................................1

(二)当前腐败问题呈现的特征................................................................................2

(三)当前腐败问题产生的原因................................................................................3

二、当前反腐败形势分析...................................................................................................4

(一)反腐败工作成效明显........................................................................................4

(二)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4

三、我国反腐败途径探索...................................................................................................4

(一)深化改革,从体制和制度上遏制腐败现象的产生........................................5

(二)铁腕反腐,加大对腐败行为执法查处力度....................................................5

(三)从严治党,筑牢领导干部思想防腐堤坝........................................................5

(四)加强监督,把握正确的反腐倡廉舆论导向....................................................6

(五)创新机制,有效发挥各级纪委的监督职能....................................................6

四、结语...............................................................................................................................6 参考文献...............................................................................................................................7 致

谢.................................................................................................错误!未定义书签。

引 言

腐败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国际问题,几乎困扰着世界所有国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面临长期执政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和外部环境的考验,以及消极腐败的危险。在这些“考验”和“危险”之中,消极腐败越来越逼近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底线,越来越成为一场“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根据形势的变化,政府都制定了反腐败和廉政建设制度,成立机构,加强力量,揭露腐败,但是腐败现象仍然越来越猖獗,腐败问题也屡见不鲜、层出不穷,有愈演愈烈之势。

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也是人民群众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随着国家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深入人心,广大人民群众对我国反腐败也是非常的关注,在某种程度上讲,人民群众对于腐败也是恨之入骨。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的执政党,必须从历史的、民族的、国家的高度正视腐败问题,否则,执政基础就将被动摇,甚至要亡党亡国。

一、当前腐败问题特征及原因分析

(一)腐败问题源头及发展历程

腐败是一个历史性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古今中外历史发展证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法治国家还是人治国家、无论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还是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腐败始终是一个被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在世界历史发展的某一个阶段或者在一个国家前进的某一个历史时期,腐败甚至成为社会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国的文明历史是悠久的,同时,中国历史上出现腐败问题有文字记载的也是久远的。远在黄帝时期任职的炎帝的后裔、绪云氏的儿子就是:“贪于饮食,冒于货贿”。当然这不是后世严格意义的贪污受贿行为,而是贪馋行为,但已经有了贪贿的因素[1]。宋代贪污贿赂之风令人震惊,贪官污吏充斥朝野,贪污的行为和数额没有有无之分,只有多少之别。北宋后期贪污腐败之风更是愈演愈烈,形成“大小循习,货贿公行”的局面。明太祖朱元璋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用严刑猛政治国的 [1] 汪洁:《手莫申,申手必被捉》,《福建日报》,2015年2月9日,第9版。皇帝,他把官吏廉洁与否提高到事关国之存亡的高度,立下了“杀尽贪官”的决心,采取了令人毛骨悚然的措施。朱元璋查办最为有名的两桩大案是“空印案”和“郭桓案”。清代第一大贪官就是大名鼎鼎的和坤,他长期身兼数职,权倾朝野,加上贪鄙的本性,常常利用手中的权力,排斥异己,网络亲信,征求财货,最终的下场也是被革下狱,令其自尽。

腐败作为一种社会不良现象,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腐败现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综观当今党内的腐败,主要是少数腐败分子把人民赋予的权力据为己有,通过权力支配国家的物质财富去换取金钱和个人利益,从而危害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中国无论哪个朝代都存在有腐败问题。正如著名学者王亚南先生在《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书中指出的:“历史学家昌言中国一部二十四史是相残史,但从另一个视野去看,则又是一部贪污史。”可以说,中国无论哪个朝代走向衰败灭亡都与腐败有着直接的关系[1]。

(二)当前腐败问题呈现的特征

1、群体化。主要表现在地区群体化、单位群体化等,无论是高层还是基层,无论是在哪个地区,无论在哪个行业,只要是有权力存在的地方,总有“窝案”、“串案”情形的出现。比如被查处的山西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金道铭、原省委常委、副省长杜善学、原省政协副主席令政策等是腐败集团化、群体化的典型。原国资委主任、中石油原董事长蒋洁敏,以及原中石油大庆油田总经理王永春等已被政府有关部门调查的众多高官涉嫌贪腐案,被人们称为“中石油窝案”。

2、家族化。“家族式腐败”是一个以亲情为基础的利益共同体,其成员之间往往订立攻守同盟,分工协作,相互包庇,相互维护,隐匿证据,掩盖腐败。一人当官,全家受益,一人“落马”,牵出“全家”,官员利用影响力为配偶、子女、亲属谋取私利、进行“曲线敛财”成违纪违法的常见手段,更有甚者,家里面从老到小、从男到女都有参与腐败,像苏荣腐败案就是典型的家族腐败。

3、国际化。一些腐败分子利用资本跨地域、跨行业、跨国境流动的机会,与地区外、行业外、境外的不法分子相勾结,共同犯罪;“裸体官员”问题浮出水面,暴露出以往外逃贪官贪腐时“留一手”(即任职期间有意将妻儿送出国,独自一人在国内),贪腐行为败露便蓄谋外逃,赃款转移跨国化。有媒体报道称,2011年央行披露 [1]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7页。的数据显示,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外逃贪官携款超过8000亿元人民币[1]。这表明,预防和治理贪官外逃是反腐败的重点和难题。

4、隐蔽化。当前腐败现象逐渐向现代“三权交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权权交易)演变,腐败手段智能化、腐败形式隐秘化、腐败收益虚拟化的特征日趋明显。有的党员、干部变着花样规避纪律约束。公款吃喝由宾馆饭店转移到隐蔽场所,有的党员、干部婚丧喜庆虽然不摆宴席了,但红包照收。再加上电子礼品卡的出现,也给收送礼品等腐败行为套上了隐形外衣。

5、巨额化。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查处的省部官员腐败案件,涉案金额较小,一般为几千或者几万元,最多几十万元。但近年来,一批百姓眼中的“大老虎”纷纷落马,官员的贪污数额被曝光后也让人瞠目结舌,案件涉及的金额巨大,一般都在几百万、上千万,甚至上亿元。原杭州市市长许迈永案,涉案金额高达1.45亿元,原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总经理陈同海案,涉案金额高达1.95亿元,据有关报道,原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长魏鹏远案,家中发现亿元现金,动用了16台点钞机,当场烧坏了4台[2]。近年来贪腐案涉案金额屡屡被刷新上限,呈现出巨额化的特征。

(三)当前腐败问题产生的原因

1、腐败现象古有来之,久治不绝,根深蒂固。利益驱动是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动力,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正是由于人类这种原始的欲望和弱点,在强烈的利益要求驱动下,一些利欲熏心者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寻找一切可乘之机攫取财富,腐败现象也就随之产生并不断发展[3]。当今经济迅猛发展,竞争日益激烈,随之便出现了贪污受贿,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挥霍浪费,腐败堕落等不良的社会风气。

2、法制不健全,各种法律、法规及政策所存在缝隙和漏洞是腐败现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条件。腐败现象之所以能产生并迅速发展,与我们的政策法律、法规存在漏洞是不可分的,腐败分子就善于寻找政策漏洞,只要政策本身具有这样那样的漏洞,腐败现象就会很快的渗透进去,并滋生和发展,很快就形成规模。一些不法之徒往往凭借自己手中的权力和地位,利用法律、政策的不健全、不完善、不配套、不严谨等漏洞,损公肥私。

3、少数领导干部防腐拒变意识薄弱。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已进入经济体 [1][2] 汪忧草:《反腐败的经济“红利”究竟有多大》,网易新闻,转载于海外网(北京),2014年9月27日。

王晓华:《近5年涉案过亿巨贪盘点》,人民网,http://yuqing.people.com.cn/n/2014/0516/c210107-25026169.html,2014年5月16日。[3] 张远灯:《浅谈反腐倡廉及其历史借鉴》,《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关键时期,社会价值观念日趋多样,为腐败的发生提供了丰厚的土壤。社会发展过程中,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和公共资源分配不公,造成一些党员干部心理失衡,滑向腐败的深渊,引发了大量腐败的行为。

4、对腐败行为的监督查处力度不够。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对于腐败问题并没有采取有力的惩治手段,反腐败的法律制度不完善、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机制不完善。部分非常腐败的领导干部不仅没有受到惩罚,反而被提拔重用,引起不少人心理失衡,开始起而效尤,导致他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发生扭曲,从而开始滑向腐败的深渊。

二、当前反腐败形势分析

(一)反腐败工作成效明显

十八大以来,反腐力度不断加大,在重拳频出高压态势下,腐败蔓延势头得到一定程度遏制,根据相关资料统计: 2014年,包括***、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在内的42名省部级及以上官员被严肃查处,海外追逃500多人、追赃30多亿元„„;2015上半年,15位省部级官员、48名国企高管因违法违纪接受组织调查[1],近年来反腐成绩单可谓优异,反腐工作成效明显。

(二)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

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主要是在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还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因此,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2]。现阶段反腐败的复杂性也十分突出,区域性腐败、系统性腐败、家族式腐败、塌方式腐败等还在发生。所以我党对当前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判断是十分清醒也是十分正确的认识,有利于下一步继续保持反腐高压态势不会放松。

三、我国反腐败途径探索

[1][2] 江琳:《持续反腐,中央已布好局》,《人民日报》,2015年2月17日,第17版

习近平:《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2015年1月13日。腐败问题的负面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腐败问题不仅仅会损害政府的公信力,而且还会破坏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损害民众的切身利益,加剧社会不公现象,败坏社会风气,甚至影响到民众对于未来的信心。如何才能有效地治理腐败问题?探索和寻找标本兼治的有效反腐败途径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深化改革,从体制和制度上遏制腐败现象的产生

深化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这有利于从体制上有效地防范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规范领导干部提拔任用机制,这有利于从体制上有效地防范干部人事工作中的以权谋私、买官卖官等腐败现象。进一步完善反腐败立法,努力构建有效制约司法行政权力行使的制度规范体系,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从业行为、按制度办事、按制度管人、按制度理财的有效机制,做到权力运行到哪里、法制规范就约束到哪里。以制度建设、法律手段反腐倡廉是今后的反腐方向,这将避免“运动”反腐的弊端,有助于建立起反腐长效机制。

(二)铁腕反腐,加大对腐败行为执法查处的力度

坚持法律和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对任何组织和个人的违纪违法行为,都必须依纪依法严肃处理。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以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和监督的威慑力。有法可依的同时要做到执法必严,对腐败行为“零容忍”,用铁腕解决贪腐问题,增强对腐败行为的震慑力和威慑力。敢于向腐败亮剑,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1],要让不法分子心生畏惧,不敢“伸手”。使广大党员干部产生“欲要人不知,除非已莫为”“伸手必被捉”的恐惧心理,从而使其腐败行为止于萌芽之时,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

(三)从严治党,筑牢领导干部思想防腐堤坝

从严治党,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从严治党,涵盖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各个领域,是对党的建设系统性、整体性的体现。导致腐败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人的主观因素是决定性的。因此从“主观”入手,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教育,是从严治党反腐倡廉的关键。习近平同志曾把理想信念比喻为“精神上的钙”,“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只有从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堤坝,增强党员干部自身“免疫力”,才能做到位高不擅权、权重不谋私,筑牢防腐 [1] 黄红平吴世丽:《用最果断措施遏制腐败增量》,《检查日报》,2015年8月11日,第07版。拒变思想防线,达到“不想腐”的最高境界,根除贪欲,把腐败毒瘤扼杀于萌芽中。

(四)加强监督,把握正确的反腐倡廉舆论导向

完善和创新监督制度,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并重,加强“一把手”监督,加强群众舆论监督,要动员广大群众和社会新闻媒介进行监督,拓宽群众举报的途径与形式,并加强对举报人的法律保护和奖惩。通过群众舆论监督,及时揭露腐败现象,有效推动反腐倡廉各项工作的落实。完善新闻舆论监督的立法,使新闻舆论对腐败行为的监督进入法治化管理,不再受政治氛围的影响和领导层意见的左右。这样,才有利于舆论监督对高层次或重大腐败事件的及时披露、深入揭发。引导新闻媒体在反腐倡廉建设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始终把握正确舆论导向,通过反腐宣传,使人们了解反腐败政策,坚定反腐决心。

(五)创新机制,有效发挥各级纪委的监督职能

近年来,中纪委几次调整内设机构和人员配置,这可不是简单地改名字换牌子,而是在不断创新反腐工作机制,实现资源优化整合,形成更强的战斗力[1]。长期以来,我国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反腐败机构职能分散,纪委对同级党委常委会成员的监督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创新反腐工作机制迫在眉睫。要创新纪委领导模式,试行纪委垂直管理,异地交流等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弱化纪委受同级党委制约的程度,实现纪委监督同级党委常委会权力的提升,以便纪委秉公办事和对同级开展监督。推进纪检监察与审计机关协作,做到“逢离必审”和“先审后离”。有效解决目前各种监督合力不强,监督效果不够突出的问题,保障纪委更好地发挥监督职能。

四、结语

这些年来,我国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战略方针,在思想防变、制度防控、打击防治等反腐领域全面打响。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务实担当的勇气和魄力,牢牢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升到一个认识的新高度,坚决反对“四风”到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书记讲话中在涉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阵的指示有近百次之多,并多次以“严峻、复杂、常抓不懈、警钟长鸣、坚定不移”等关 [1] 李克难:《中纪委机构调整释放重大信号》,《凤凰周刊》,2014年第10期。键性词语,可明显感受到中央政府对反腐败斗争坚定的不可动摇的决心,在习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反腐败斗争确实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仍然存在许多诟病,人民群众还有许多不满意的地方,反腐败斗争还未取得压倒性胜利,因此,反腐败斗争还将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持久战。

参考文献 [1] 李经兴.浅谈当前国内腐败形势及对策,《商情》,2013年第39期

[2] 黄志春.浅谈当前腐败特点、趋势及反腐败对策,《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12期 [3] 王耀东.论当前反腐败工作的形势特点及对策建议,《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4期 [4] 王岐山.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努力开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工作报告,《党建》,2013年第3期

[5] 张远灯.浅谈反腐倡廉及其历史借鉴,《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6] 白发才、张卫祥.关于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的问题与思考,《党风与廉政》,2000年04期 [7] 潘克森.试析当前腐败发展的形式、成因及其应对策略,《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2013年第9期

[8] 刘笑.当前我国反腐败斗争的形势及对策,《党史博采:理论版》,2015年第5期

下载浅谈对当前高校创新教育面临的问题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对当前高校创新教育面临的问题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当前农村小学校长所面临的问题与思考

    我担任校长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原因与对策 ——浦北县小江镇合群小学校长 高景 一、学校学生流失,校长教学管理难 我校坐落于距县城5公里处,造成学生流失严重主要原因有二个方面;......

    当前高校创新创业存在问题浅析(汇编)

    在2014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便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2015年,国务院也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将大众......

    关于当前公安教育训练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思考(精选)

    关于当前公安教育训练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思考 在公安队伍建设中,民警教育训练工作居于先导性、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正处于社会矛盾的突现期,各类案......

    对当前成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思考

    对当前成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思考 成人高校是知识和思想的集散地,也是各种思潮和价值观念碰撞的地方。电大作为一所成人高校,当前意识形态工作中同样面临着多种思潮的交织,对......

    对当前村级组织建设问题的思考

    文章标题:对当前村级组织建设问题的思考对当前村级组织建设问题的思考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建设现代农业,发......

    对当前医患矛盾尖锐问题的思考

    对当前医患矛盾尖锐问题的思考 摘要:近年来,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复杂,医患纠纷愈演愈烈,恶性伤医事件频繁发生,医患之间缺乏必要的理解和信任。医疗活动及医院的正常秩序深受影响。......

    对当前安全生产执法工作面临的问题的思考[优秀范文5篇]

    对当前安全生产执法工作面临的问题的思考来源:主站 发布时间:2008-08-29 09:44 阅读次数:――湖北荆州松滋市安监局法规科长 江大洪一、安全生产执法工作的形势近年来,从我市的......

    对社会面临的不和谐问题的思考5篇

    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近十几年来最好的时期,发展进入人均GDp1000美元——3000美元的转型关键时期,而这也是一个社会矛盾多发期。当前,中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