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我县兽药市场监管措施及对策修

时间:2019-05-15 00:07: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论我县兽药市场监管措施及对策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论我县兽药市场监管措施及对策修》。

第一篇:浅论我县兽药市场监管措施及对策修

浅论我县兽药饲料市场监管措施及对策

师宗县兽药饲料监察所 刘绍忠

金涛

邮编 655700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发生的“瘦肉精”、“三聚氰胺”等食品安全事件均属于在养殖和运输过程中违法添加违禁物而造成的。兽药、饲料是畜禽养殖业的主要投入品,它的质量好坏关系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动物源性产品的质量和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因此,如何加强对兽药饲料经营、使用等各个环节的监管,从源头上控制和杜绝生产、销售、使用假劣兽药饲料和违法添加的违法行为,避免假劣兽药饲料流入市场,消除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工作就要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分析,制定相应的监管长效机制,保证其产品质量和合理、规范、安全的使用规程,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1、师宗县兽药、饲料经营市场现状。1.1基本情况

师宗县是典型的农业县,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之一,2014年全县有各类畜禽规模养殖场(户,小区)435家。家畜饲养量 243.0304万头(匹、只),家禽饲养量为 370.7285 万只,生猪出栏 100.3656 万头,草食畜出栏 33.8956万头,家禽出栏 243.0567万只,肉类总产12.7982 万吨,牧业产值现价23 亿元,畜牧业收入 7.2亿元,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 1 兽药饲料的繁荣和发展,因师宗县没有兽药饲料生产企业,全县所有的兽药饲料产品均为外埠产品,现全县有兽药经营企业29户,饲料经营企业202户,估计年消耗兽药产品达200余个品种近300吨,消耗工业饲料3.5万吨,市值达1.2亿元。

为保证兽药饲料产品质量,师宗县成立了兽药饲料监察所,负责辖区内兽药饲料生产、经营、使用环节的质量监管;负责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法律法规的培训等工作。

1.2师宗县兽药饲料市场监管采取的主要措施

1.2.1强化溯源体系建设。督促兽药饲料生产、经营、使用企业建立健全兽药饲料采购、验收、销售记录台账,严把兽药、饲料原料、产品采购关,做到产品来源清楚、去向明白、终端可查,规范了兽药饲料生产、经营、使用行为。

1.2.2严格实行兽药饲料产品准入备案制度.即到师宗县销售的兽药饲料产品的生产企业均需要提供合法资质和拟销售的产品的近期的质量检验报告到县兽药饲料监察所进行备案,取得准入证明后方可销售。自2008年以来,兽药备案企业有95 家,饲料备案企业有126 家。

1.2.3加大抽检的力度。每年根据市局下达的监测计划,制定兽药饲料监测实施方案,明确抽检的范围、环节、品种和任务,对多次抽检不合格的产品和企业实施重点监控,跟踪抽样,保证监测工作具有代表性、科学性。自2010年以来共抽检兽药产品215批,饲料产品 210批。1.2.4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按照《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对经营和使用违禁、假劣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不法行为依法严厉查处。自2010年以来共查处兽药违法案件 32 起,饲料违法45 起,没收兽药饲料产品 6.8 吨,罚没收入共 4.8 万元,有效震慑了制售假劣兽药饲料的违法行为,维护了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营造了良好的、公平的市场经济秩序。

2、存在问题

兽药饲料质量监管工作虽然采取了加强日常监管、加大抽检力度、加大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等措施,兽药饲料产品质量在逐年提高,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影响着产品质量安全,主要表现在:

2.1进货渠道混乱,涉及面广

由于物流发达,部分经营户从网上直接订购兽药产品,有的直接从生产厂家购货,一些生产厂家和经销商直接向经营户以及养殖户送货上门。不法经营随意性大、流动性大、隐蔽性强,产品质量无法保证,溯源难度大。给兽药饲料监管工作带来很大难度,源头控制监管难度加大,难以抵制假劣兽药、饲料的入侵。

2.2法律法规和兽药、饲料知识宣传不够

对《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兽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等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虽然已进行过多次,也已向兽药、饲料经营户和规模养殖户印发过很多兽药、饲料知 识的宣传资料,但经营和养殖从业人员的依法经营、守法经营的意识还须增强,对假劣兽药、饲料的识别能力有待提高。许多经营户对假劣兽药、饲料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没有严格按照《兽药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经营。

2.3监管力度不够,经费投入不足

兽药饲料监管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然而,实际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兽药、饲料管理不够规范,未形成上下齐抓共管的格局,制假售假的源头堵不死,致使基层市场售假行为屡禁不止,给畜产品质量安全造成极大隐患。二是监管队伍力量薄弱,检测手段落后,设施设备差。缺乏快速的兽药饲料检测设备,监督抽检的兽药饲料样品要送到市级检测,检测时间过长。等结果出来,兽药饲料已全部售完。三是没有经费投入,我县的兽药饲料监管工作已开展多年,由于财政部门未将兽药饲料监管工作纳入财政预算,没有管理、采样、处理、宣传培训等费用,也没有购置仪器、试剂等必备的专项资金。尽管兽药饲料监管工作层层签订责任书,看似责任落实到位,但没有资金保障,使得兽药饲料质量安全监管的各项工作最终难以落实,存在安全隐患。由于缺乏监管资金,既制约了监管部门的工作,又不能及时对疑问的兽药饲料产品进行采样取证,特别是养殖户与经营户之间发生的兽药饲料质量纠纷不能得到及时解决,这些都与日益扩大的市场和日趋隐蔽的违法行为及不相称。

2.4兽药标签不符合问题突出。兽药标签、说明书不规范。随意更改产品说明书的现象比较普遍,市场需求什么,企业就写什么,夸大疗效、包治百病,延误疫病防治,给基层监管带来难度。另外一些科研院所研制生产的未取得批准文号的试制产品销售也较为普遍。由于采取隐蔽的销售方式,无购销和出入库记录,查处难度较大,严重扰乱了兽药经营秩序。

3、对策、措施及建议

3.1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兽药饲料备案准入制度。针对目前兽药饲料进货渠道多、来源广,难以监管的情况。县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制定行之有效的监管措施。一是建立兽药、饲料准入制度。凡进入本县销售的兽药饲料,其生产厂家和供货商必须向当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申报,提供相关证件材料,经主管部门审核合格后方可入市;二是建立健全兽药饲料购销台帐制度,做到产品可追溯。三是积极探索制定兽药饲料重点监控和网上公示制度。对监督抽检中多次不合格的兽药饲料产品和企业一律列入重点监控,同时利用现代通讯设施和工具,对不合格产品实施公示,建立对产品质量较差、质量信誉较差的兽药饲料生产、经营企业列入黑名单,其产品不得在辖区内销售、使用等制度,从根本上保护合法,打击违法,提高其产品质量,努力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经营秩序,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3.2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增加抽检批次

县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全县兽药饲料的监管,定期 或不定期的进行监督检查。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相结合,保持高压态势。增加兽药饲料监督抽检频次,同时应缩短检测时间,以便对检测出的不合格兽药饲料及时查处。

3.3加强法律法规和兽药、饲料知识的宣传

强化《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兽药、饲料相关知识的宣传,不断提高广大养殖户,经营人员的素质,增强从业人员依法经营、守法经营的意识。自觉抵抑制假售假行为,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和畜产品质量安全。

3.4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制,加强源头监管 在监督检查中,对假劣兽药、饲料要追根溯源,省、市要给予大力支持,形成三级联动机制。从生产、经营、使用环节加强对兽药、饲料的监管,堵死假劣兽药、饲料生产和销售源头,根除假劣兽药、饲料对畜牧业发展和畜产品质量的危害。

3.5加大兽药、饲料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

要加大对假劣、不合格的兽药、饲料的查处力度,特别是对违禁兽药和饲料添加剂要严厉查处,对制售假劣兽药、经营使用违禁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的行为严厉打击,严查重处。

3.6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加大投入

加强对监管人员的业务技术培训,提高执法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保障兽药饲料监管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要加大投入,保障其质量安全,政府应将其监管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从而为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各项开支,提供经费保障。争取上级相 关部门的支持,不断根据监管工作的需要适时增加兽药饲料监管工作和畜禽产品药物残留检测经费的投入,保障兽药和畜禽产品药物残留检测工作顺利开展。

第二篇:市场监管问题及对策

市场监管问题及对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监管能力和执法水平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从前的实践情况来看,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工作仍然存在着诸多的矛盾和问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存在主要问题

(一)非法经营行为常常出现,特别是一些经营高危行业和重点行业的石场和网吧。

(二)假冒伪劣商品在市场上依然存在。

(三)执法环境问题突出。一是地方行政干预依然存在。二是执法手段匮乏,强制性行政难于实施。三是执法中当事人不配合如处理案件的强制措施有限,调查取证难。

(四)执法有待提高,部分执法人员素质偏低。在办案执法过程中往往问题不断。一是重罚轻纠。二是重实体、轻程序。三是重证据、轻规范。

(五)法律不健全。行政执法首先要“有法可依”,在执法实践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执法人员越来越感到法律的不完善。包括立法和修改的滞后,法律自身的缺陷,操作性不强,强制手段不力等。

二、解决问题的思路及对策

(一)转变政府职能,改革行政管理方式。应依法界定和规范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实行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与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能分离,实现政府权力本位向责任本位的转变,树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的行政理念。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二)继续强化普法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法律意识。

(三)进一步健全完善法律体系。法律是行政执法机关活动的准绳,也是对行政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价的依据,要严格依法行政就必须及时制定和完善各种法律、法规,建立起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

(四)积极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谋求理解和支持。

(五)将商品质量关口前移工作落实到农村集贸市场。

(六)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夯实依法行政行政基础。

第三篇:农资市场监管措施研究

农资市场监管措施研究

摘要:根据普兰店地区农资市场的实际情况,总结假冒伪劣种子、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屡禁不止的成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实现农资市场有效监管及保障农产品供应安全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资市场;监管;打假;执法

中图分类号:F30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5)03-0081-03

目前,普兰店地区农资市场秩序总体情况较好,但假冒伪劣种子、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依然屡禁不止,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违法犯罪方式越来越隐蔽多样,使得农资打假形势更加严峻。为确保农民用上“放心种、安全药、高效肥”,农资监管部门必须牢牢把握监管的各个关键环节,认真分析农资市场和监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积极研究应对措施,做到有效监管,保障农产品供应安全。农资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

1.1 经营主体资格不合法或超范围经营

1)无证照经营。一些商贩在未办理《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情况下,利用农村农资批发网点、个体经销户,采取送货上门、走村串户销售等形式贩假、售假。

2)经营条件不足。有些经营者不具备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有的质量检验检测仪器设备不齐备,或者仓储设施不完备,在农资管理部门实地验收时采取弄虚作假、现借现拼等手段蒙混过关。

3)非法挂靠经营。有的个体经营户无相应的农资经营许可证,而挂靠在有资质的企业名下,自行包装和批发零售有关农资产品。

4)超范围经营。个别经营单位或个人只有一种农资经营许可证,却从事多项农资经营。例如,有的种子经销户超范围销售农药、化肥;有的农药经营业户利用其销售渠道,擅自配送化肥等农资;有的在没有取得种子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超范围经营散装种子;有的擅自将零售扩大到批零兼营。

5)转让证照。有些农资经营者擅自出租或转让种子、农药等经营许可证,无视法律法规的规定。

1.2 农资包装和标签标注不规范

1)农作物种子外包装标识或者标签内容不符合《种子法》规定。一品多名、套包套号、种植区域与审定结果不符、标签标注不标准、夸大宣传或虚假宣传等现象屡见不鲜。另外,个别进口蔬菜种子的包装上没有中文标识。

2)化肥虚假标注、标识不清的问题严重。当前农资市场上经销的肥料的外包装不规范现象比较严重,特别是小厂家的问题更加突出。主要表现在:有的外包装上没有生产厂家的厂名、厂址和具体生产日期等必要的标注;有的标注的企业生产标准已经过期,而袋内也没有合格证,或者有合格证但没有生产日期;有的外包装上标注国外原料加工,却没有标注具体国家、分装企业或加工企业;有的只标注总养分,而没有标注其中成分含量;有的产品是复混肥,外包装上却标注为复合肥等。

3)农膜的“三无”现象仍然存在。部分经销商为了迎合农民购买廉价农资的心理,将既没有厂名、厂址、商标,又没有合格证的农膜通过直销入户、送货上门等方式销售给农民,对农业生产安全造成隐患。

4)农药外包装超范围标识的现象比较普遍。例如,有的农药产品登记的防治对象为1种作物或1~2种作物,但标签上却标注多种防治对象。

1.3 农资打假困难重重

1)当前的农资市场十分混乱,产品种类繁多、品种多样,让消费者真假难辨。尤其是一些不法商贩打着“送货上门、服务农民”的旗号,将假冒伪劣农资直销到农民手中。农民则因价格低、销售态度好等因素购买这些产品,为不法商贩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2)基层农资执法队伍因缺乏必要的执法经费、专业技术人员及先进的执法检测手段,使得农资打假难度增大。以种子市场为例,随着打击品种侵权和制售假劣种子专项行动的不断深入,种子真实性检测越来越成为当前种子执法的重点和难点,因辽宁省尚无一家完全可独立承担种子真实性检测的检验机构,只能将样品送到北京进行检测。

1.4 农业综合执法与多头执法并存

近年来,农业部门内部推行综合执法,但对执法主体及其职能、执法范围没有明确规定。原有的种子、农药、肥料等专业执法陆续转变为农业综合执法,大部分县级专业农资管理部门被整合成农业综合执法大队。从某种意义上讲,农业综合执法使执法机构精简,避免了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现象。但现有人员数量、执法装备和农资质量检测等不能满足当前农资打假的实际需要,常常出现力不从心、监管不到位的情况。另外,工商、质监、公安等部门对农资市场也有“监管查处”的权力,导致农资市场依然存在“多个大盖帽管一个小草帽”的现象。农资市场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2.1 农户打假意识淡薄

相当一部分农民对农业相关法律法规的关注度不高,解读法律法规的能力有限,防假打假意识淡薄。例如,有的农民在购买农资时不索要发票,当农业生产因农资问题造成损失而向有关部门投诉时,因没有有效证据而增加维权难度。

2.2 农资市场准入制度不够完善

当前的农资市场准入制度不够完善。例如,现行的《肥料登记管理条例》对肥料经营者并没有规定专业技术条件,使一些非专业经营者借机进入肥料经营市场。另外,现行的法律法规没有强制性规定种子、农药、肥料等农资产品进入市场前必须进行检验,使得这些农资产品无论优劣都可进入市场。

2.3 农资执法体系不健全

目前,在机构设置方面,大部分地区的农业行政执法实行市支队、县(市、区)大队的两级管理体制;在综合配备方面,人员数量、执法装备与执法工作需要差距很大,远不能保证正常的执法工作。在经费方面,当前执法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虽然“以罚代管”“以罚养队”的现象得到遏制,但经费不足问题却没有解决。在职能划分上,执法主体及其职能划分不够明确、执法范围不够清晰,造成部门交叉管理,相互扯皮,给监管工作带来困难。

加强农资市场监管的对策与建议

3.1 健全农资监管体系,建立市场长效监管机制

1)按照法律法规赋予的执法职能,切实划清农业、工商、公安和质监等执法部门的职责范围,加强行政执法部门之间、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信息交流、案情通报与协作,进而提高农资执法效能与水平。同时,加强农业综合执法机构建设,保障农业综合执法顺利进行。

2)进一步强化农资市场整治工作。以种子、农药、肥料等为重点,严厉查处经销假冒伪劣农资违法行为;按照国家对新农资生产、销售的有关规定,进一步完善农作物新品种、新农药、新肥料等引进、推广审定(备案)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当前的主推品种和建议零售价,引导农民选对农资,选好农资。

3)强化抽检制度。实行定期检查、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主要农资产品进行质量抽检,并做到每次检查都要有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农资质量检验报告出来后,及时依法向社会公布结果。

4)深入推进农资监管信息化建设试点,构建涵盖市场准入、执法监管、信用评价、执法服务等内容的农资监管信息化系统,大力提升农资市场执法监管效能和水平。

3.2 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增强整体素质和维权意识

广泛开展宣传培训工作,普及有关法律法规和购买农资时的注意事项,以提高农资生产经营者的守法意识和农民的维权意识。宣传培训的主要途径有:对农资从业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开展“放心农资下乡”、“农业科技下乡”等活动;推广阳光工程、新型农民培训等项目。同时,加大对农资执法队伍的培训。通过邀请专家授课、现场指导等形式,对农资执法队伍特别是基层执法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培训内容涉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农业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

3.3 严格规范农资经营主体资格,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

依据《行政许可法》等有关规定,按照“谁发证、谁监管、谁负责”的原则,从源头上治理和规范农资经营行为。认真落实农业执法巡查、执法抽检、检打联动、案件协查联动、重点农资企业监控等农资打假工作机制。农业、工商、质监等部门各司其职,全面加强对农资经营主体资格的检查,对合法的经营主体,建立农资经营户台帐,进行动态管理;对不具备农资经营资格条件的,坚决予以取缔;对需要限期整改的农资经营户,在整改到位前,暂时取消其经营资格;对新申请的经营户,要完善前置条件,严把市场准入关,严格依法履行行政许可职责,强化许可后的跟踪核查。严查重处农资违法行为,追根溯源,决不手软。涉嫌犯罪的案件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坚决杜绝“有案不移,以罚代刑”行为。

参考文献

[1] 张丽华,吴建霞,徐文娟.浅谈如东县加强农资市场监管的新举措[J].上海农业科技,2014(1):7-8.[2] 储美琴,江涛.泰州市姜堰区农资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4(7):350-351.[3] 朱德良.创新农资市场监管机制的实践探索[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3(5):77-78.Abstract: The article presents related solutions for solving the constant problems of fake and inferior seeds,pesticide,fertilizer and other agricultural goods based on practical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market in Pulandian area.It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achieving effective supervision of agricultural market and safe suppl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Key words: agricultural market; supervision; against fake and inferior goods; enforcement

第四篇:农资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资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自国家工商总局部署开展红盾护农行动以来,全国工商部门在保护农民利益、净化农村市场环境,促进农村社会和谐中发挥出了积极作用,开创了农村市场监管维权工作新局面。尽管红盾护农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制售假劣农资坑农的现象尚未彻底禁绝,随意侵犯农民合法权益的情况仍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一、农资市场监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资经营主体监管不到位。随着企业改制的深入,作为国家规定的农资销售主渠道的供销社、农资公司、农技站等部门,由于受自身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在乡镇以下基本没有设立网点,造成多制并举经营的现象普通存在。一是挂靠经营。一些本无经营权的个人以挂靠、承包为名,在缴纳一定的“承包费、挂靠费”后,打着供销社或农业植保站的名义,成立“分店、连锁店”经营农资,名为集体、实为个人。二是无证照经营。在一些偏远的乡镇农村,少数农村干部或种田大户以服务农民为借口,既不办理《农资经营许可证》,又不办理《营业执照》,擅自从事农资产品经营,有的组织大批农资,直接在田间地头对村民赊销。三是超越范围经营。有少数农村副食品店未取得《农药经营许可证》,也经常偷偷从事农药、化肥等农资经营。挂靠经营、无证照

经营、超越范围经营现象在目前特定的环境下有一定生存土壤,因此给工商部门的监管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加之少数基层执法人员存在畏难情绪,导致农资经营主体不能完全得到有效规范。

(二)农资整体质量不容乐观。由于农资质量监管体系还不完善,使得经营者进货渠道混乱,少数经营者为贪图便宜,生产、销售假冒伪劣,甚至是国家明显禁止生产销信的农资产品,还有一些农资经营者质量意识淡薄,不严格执行进货查验制度,农资购销台账流于形式,农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三)农资广告监管还未引起重视。有些经营者为了追求高额利润,私自印制虚假农资广告,对农资产品的质量、服务、功效、适用范围作虚假宣传,误导欺骗消费者,还有些任意夸大农资功效、用途,引发农民的购买欲望,极大地损害了农民的利益。相对农资产品监管,农资广告的监管还未引起基层执法人员的普遍重视,存在一定的漏洞。

(四)农民的防范意识有待提高。许多农民对于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的运用主要凭经验,对于相关的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多,缺乏识别真伪,质量高低的知识,有的甚至道听途说上当受骗的现象时有发生。而工商部门的宣传,大量的只是局限在投诉维权上,对相关识别使用专业知识宣传力不从心,在一定程度上还不能满足农民防范能力提高的需要。

(五)管理机制不够顺畅。农资监管涉及面广,主管农资

市场有农业、工商、质检等部门,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管理方法,好办的事情抢着管,出现问题相互推,部门间的监管联动机制尚未建立,各自为政多,联合执法少,重复检查、表面宣传多,深入实际少,阶段性和季节性整治多,持续性和系统性监管少,分散的监管体系、部门利益偏好作祟,致使在基层很难以形成监管合力。

(六)监管素质不相适应。农资监管需要执法人员有一定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长期以来,工商部门主要侧重于经营行为和主体资格的监管,而对生产加工,执行检验标准、使用效果、商品包装等方面的知识缺乏了解,严重制约了执法的效能。

二、深化农资市场监管的几点建议

(一)严把市场主体准入关,彻底清查经营主体。近几年来,国家工商总局多次发文强调,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严把农资经营主体准入关,认真清理规范农资经营主体资格。因此,工商部门登记窗口要严格把好市场主体准入关,认真审查登记材料。基层工商所要对涉农市场主体要进行“实地勘验”,充分发挥检验的作用,积极与农业等相关职能部门配合,核查经营主体资格。对具备经营零售业务的,直接办理营业执照。对未取得营业执照或前臵审批证件无(失)效的要坚决予以取缔,同时,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政企分开的要求,认真清理整顿政企不分和乱挂靠 的农资经营主体,从源头上杜绝乱挂靠、无证照、超范围经营现象。

(二)规范经营关,延伸打假维权网络。一是强化“两账两票一卡一书”制度。即加强农资经营户“进货台账”、“销货台账”、“进货发票”、“销售发票”、“产品质量信誉卡”、“承诺书”的建立规范,对农资的来源、仓储、运输、质量状况、购货、销售情况详细记录,建立跟踪档案,通过加强检查督促力度,增加农资商品经销透明度。二是强化农资市场长效的监管机制。充分发挥12315消费者维权网络便民服务、发现预警、权益保护三大机制和助手、协调、举报、监督、宣传的五大功能作用,广泛开展12315申诉举报网络进农村、进市场活动,健全受理投诉,跟踪督办和案件查处相结合的行政执法网络。完善农村消费纠纷维权机制,发挥基层工商所的职能作用,及时解决消费纠纷,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做到有诉必接、有案必查,查必有果。三是积极推进农资商品连锁经营。实行由供销社下属的农资公司在城关设立连锁总店,在各乡(镇)、行政村设立连锁店,连锁总店对连锁店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内部管理。工商部门统一核定乡(镇)、村级连锁店名称及经营范围,重点加强农资连锁总店管理。通过推进连锁经营,全面规范农资市场主体行为,确保农资商品质量。

(三)落实监管关,引进科学监督手段。通过加大资金

投入,不断引进现代的科学监管手段,强化对农资市场的监管能力。一是完善市场巡查手段。因地制宜引进农资质量检测设备,如质量检测车、质量检测仪,依托先进的科技手段,随时对农资市场产品质量进行监控。二是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能力培养。对身处农资市场监管第一线工商执法人员进行农资专业知识培训,聘请专家传授农资商品基本知识,增强对假冒伪劣农资的鉴别能力。三是成立农资专项整治队伍。通过专业执法队伍,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农资制假售假行为力度,严厉查处在产品标签、产品质量、广告宣传等方面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曝光一批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典型案件。四是建立起一套横向联动机制,加强与农业质检、公安等部门协作配合,明确职责分工,制定工作方案。在当地政府领导下,统一思想、统一部署、统一行动,建立相互监督,快速反应,案件转办、定期联席等制度,构筑一道强有力的质量保障屏障。

(四)完善售后关,建立售前留样备查制度。一是要建立农资经营户“经济户口”和信用档案,对坑农、害农、损农的违法经营者,纳入“黑名单”,实施市场禁入,并公之于众。二是建立农资商品陈列室,实施登记备案制,对每个农资经营户所经营的农资品种(特别是种子、农药)数量来源进行售前登记备案,留样陈列备查,并依托村委会和农产品种植协会,将备案室建在种植面积较大的农业园区,真正方

便农民及时对比和甄别。三是加强事后监管。在条件成熟的地方试行保证金制度,对信誉高、规模大的农资经营户,先行收取一定的保证金,当农民因为农资质量问题遭受损失时,可从保证金中先行赔付,再进行调查处理,确保农民利益不受侵害

第五篇:浅谈道路运输市场监管难点及对策探讨

《中共中心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布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近年来,道路运输治理执法难成为热点和难点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本文结合县情就道路运输市场监管的难点及解决办法作如下探讨。

一、道路运输市场监管的难点

难点之一:未经许可,擅自经营。县内少数客运车主,在未办理经营许可、未购买承运人责任险及法定险种的情况下,买车后就上路营运,造成无序竞争,给道路旅客运输带来安全隐患。

难点之二:抗拒治理,不计后果。无证经营的车主对待道路运输市场监管的态度,一是情绪抵触,不予配合;二是无理取闹,胡搅蛮缠;三是不计后果,强行冲关,冲过一次算一次。难点之三:威胁行凶,影响恶劣。近年来,基层运政人员在执法中遭到辱骂、恐吓、受伤甚至危及生命的情况屡有发生;还有个别车主采取自残、砸车,车辆被暂扣后,车主携带老弱家属要挟治理部门。

二、产生难点的原因

原因之一:瞄准“黑车”经营,有利可图。以短途面的车为例,据笔者调查,办证的面的车每月支付国家税费1073元,未办证的面的车只交668元,合法经营者一年多交4800元,因此相当部分的客运车主不愿办证。

原因之二:心存侥幸,逃避处罚。个别车主自知非法经营的后果,意图用抗拒行凶、携众闹事、妨碍公务等方法,使运管部门知难而退,或在扣车后逃避处罚。

原因之三:因经济所迫,产生抗拒心理。在下岗、移民人员中,确有一部分经济困难,全家靠“黑车”维持生计,需要我们认真去解决。

原因之四:有“保护伞”和“关系网”。现在一部分无证经营车辆的后面,有着“保护伞”撑腰,给运管部门施加影响或压力,使个别非法营运车辆逃避了一次又一次打击,也使合法车主对运管部门有很大的抵触情绪,给我们的监管带来新的矛盾。

三、解决道路运输市场监管难的对策

要构建和谐运管,解决道路运输监管难,就要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既要使县内道路运输市场布满活力、安定有序;又要体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在正确化解矛盾的基础上,与广大客运车主共建和谐社会,实现理顺道路运输经营秩序之目的。对策之一:用好用足政策,打击不法车主

2004年7月,国务院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国家交通部也相继颁布了《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治理规定》、《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治理规定》等部令。2006年9月29日,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通过了《湖北省道路运输条例》,并从2006年12月1日施行,这些具有一定强制力的法规和规章,给我们行政执法提供了有力武器。在执法中,要注重以下几点:

1、用好用足政策。在执行处罚时,一定要按照政策处罚到位,该扣的车一定要扣下来,该罚的款一定要罚到位,要体现法规的强制力,树立治理部门和执法者的威信。

2、执行政策要一视同仁。道路运输治理,应当公平、公正、公开。运政执法不能存在这样的现象,即:车主是同样的违规行为,同样的认错态度,适用同样的法规条款,最终不是一样的处罚结果。

3、执法人员要敢于碰硬。在夯实证据的基础上,要果断执行政策,顶住来自各方面的说情与压力。我们每个执法人员必须尽职尽责,只有严厉打击非法经营,才能有效地保护合法经营,保证经营业主在平等条件下竞争。

对策之二:有理有利有节,善于化解矛盾

在执法现场中,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我们运政执法人员一定要注重自身形象,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区别情况,对症下药,有理有利有节地化解矛盾。

1、规范执法,耐心细致。执法人员在稽查现场碰到纠缠不清的车主,千万不能以怒制怒、以打还打,以免进一步激化矛盾,使我们处于被动。我们一是要沉着冷静,态度和蔼,平等待人;二是对现场观众做好解释工作 >,不要围观起哄;告诫车主亲属相信运管部门会秉公办案,不要妨碍执法;三是对车主讲明违规经营的利弊公务员之家http://和安全治理的重要性,配合我们共同把案件处理好。使现场尽快平静下来,为执法创造一个较好的环境。

2、对症下药,把握执法主动权。针对车主非法营运的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方法。因家庭经济困难原因,我们可以到车主所在乡镇或用信函进行调查核实。情况属实者,车主违法情节轻,以教育为主;情节较重的,经上级同意后,酌情从轻处罚。因不懂法,擅自购车营运,我们要作好法制宣传,使车主知道依法经营的重要性。在现场处理时,要答应当事人申辩,在法律答应的范围内用好处罚裁量权,实行人性化治理,但不能由车主与我们讨价还价,把处罚当交易。

3、以人为本,化解矛盾。《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我们在执法中要把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尽量为车主着想,把因执法引发的热点迅速降温,使车主自觉接受我们的治理。例如:我所稽查到一辆欠运管费达一年之久的140型大货车,按照法规,应立即暂扣车辆。我们当时并未简单地将车开走,而是考虑到该车满载5吨煤,暂扣过夜后会对车辆有损害。于是便安排车主先去卸煤,执法人员随车前往,因货场工作人员少,我们又主动帮助卸载,晚上十点多煤才卸空。车主很感动,主动将车交我们暂扣,第二天上午就到运管所接受了处理。

4、依靠上级党委,抵制“保护伞”。非法营运仗着“保护伞”有恃无恐,“保护伞”通过非法营运徇私舞弊,人民群众对某些“关系车”、“特权车”反映强烈。我们针对这种情况,一是给车主做好思想工作,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事,严格执法;二是给“保护伞”们讲明政策法规,执法的依据。若不听劝阻,就叫他们在单位设立的登记簿上写明说情的车号、说情的理由,最后签上自己的姓名,以备存查;三是将“保护伞”们的情况及时向上级党委反映,请纪检、监察或纠风办依法查处。

5、依靠公安部门,保障运政执法的正常进行。道路监管离不开当地政府和政法部门的支持。对于黑恶势力、不法车主蓄意闹事、围攻、冲关、自残或妨碍公务,我们要及时请公安部门介入,打击非法营运黑恶势力,保护运政执法人员的人身安全,保障运政执法的正常进行。

6、政府挂帅,部门配合,齐抓共抓。要抓好道路运输市场监管,从根本上遏止非法营运行为,就必须由当地政府挂帅,交通、公安、监察、纠风、工商等部门配合,从上述单位抽调专人,成立整治专班,集中办公,联合行动,按照各自职责,齐抓共管。不达到整治目标,人员不散,专班不撤。

对策之三:做好五个结合,共建和谐运管

为使车主支持、配合执法工作,共建和谐社会,我们要按照五个相结合的要求,注重自身建设,监管措施配套,消除产生矛盾的因素,为建立规范有序的运输市场创造条件。

1、自身形象与提高执法水平相结合。我们是执法单位,代表国家履行道路监管职能时,注重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要规范执法,佩带标志,出示证件;二是要态度平和、用语文明,说话不要含个人感情;三是实事求是,不要把问题有意夸大或故意找茬;四是认真听取车主申辩,作好记录,并进行核实;五是严格履行执法程序,规范填写执法文书,告知车主应有的权利与义务。

2、打击与疏通相结合。在打击非法营运中,做到“堵疏结合、标本兼治”。对其中符合市场准入条件的车辆,予以办理经营证件,答应进入客运市场,使绝大部分营运车辆合法化,孤

立和打击少数“黑车”。

3、打击非法营运县内与县外相结合。打击非法营运需要长期坚持,多方配合。我们在县内与交警、工商等部门相配合;整治跨县、市、州的非法营运车辆,要与市处稽查科、林区运管处和夷陵区运管所配合,不让“黑车”在外地有生存的空间。

4、定期与不定时相结合。为稳、准、狠地打击非法营运,在稽查中,要灵活安排工作时间,改稽查固定时间为随时和不定时,以变制变,使道路监管工作取得实效。

5、服务与引导相结合。治理就是服务,我们要把服务做在车主购车前、违规前。通过大力宣传交通法规,引导运输业户走合法经营的路子。在履行治理职能时,还要为运输业户提供方便,简化手续,突出公平、公正、公开和便民的原则。

下载浅论我县兽药市场监管措施及对策修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论我县兽药市场监管措施及对策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三项措施提升市场监管水平

    保德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 三项措施提升市场监管水平 近日、为了及时掌握农村卷烟市场假冒卷烟的动态信息,充分发挥农村专卖信息员的作用,加大假、私、非卷烟的查处力度,保德县局......

    国际反避税措施及对策

    国际反避税措施及对策 (一)防止通过纳税主体国际转移进行国际避税的一般措施 1.对自然人利用移居国外的形式规避税收 有的国家规定,必须属于“真正的”和“全部的”移居才予以......

    浅谈道路运输市场监管的难点及对策探讨

    浅谈道路运输市场监管的难点及对策探讨 浅谈道路运输市场监管的难点及对策探讨2007-12-12 15:31:57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浅谈道路运输市场监管的难点及对策探讨浅谈道路运输市......

    农资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5篇可选)

    农资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自国家工商总局部署开展红盾护农行动以来,全国工商部门在保护农民利益、净化农村市场环境,促进农村社会和谐中发挥出了积极作用,开创了农村市......

    12031修棚措施

    12031工作面上巷老巷修复安全技术措施 12031工作面上巷因年久失修变型严重,经公司安全办公会议研究决定,由工程队队负责对其进行维修,为确保该项工程安全施工,特制定安全技术措......

    浅谈习惯性违章及对策措施

    浅谈习惯性违章及对策措施习惯性违章是指起初未意识到危险或由于安全心理因素而冒险蛮干,并在以后工作中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或是毫无察觉更无改过之意的违反安全规......

    浅谈建筑安全管理对策及措施

    浅谈建筑业安全管理对策及措施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05年,我国建筑业完成总产值3万4745.8亿元,同比增长19.7%,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0018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

    坍塌事故的对策及措施

    坍塌事故的对策及措施 1安全技术措施 A坑、沟、槽土方开挖,深度超过1.5米以下的,必须按规定放坡或支护。 B挖掘土方应从上而下施工,禁止采用挖空底脚的操作方法,并做好排水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