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案例分析知识要点
2018注册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复习要点(必过)
一、事故类别
1、事故类别
(1)涉及规范: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第2条)(2)事故类别
2、火灾分类
(1)依据燃烧物质分类
1)涉及规范:GB4968-2008《火灾分类》 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 B类火灾:液体或可熔化固体火灾 C类火灾:气体火灾 D类火灾:金属火灾 E类火灾:带电火灾 F类火灾:烹饪火灾
(2)依据生产过程使用、生产、产生相应物质分类 1)涉及规范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甲类:
1)液体:闪点小于28度液体(汽油)
2)气体:爆炸下限小于10%的气体(氢气4.1%、甲烷5%)乙类:
1)液体:闪点大于等于28℃,但小于60℃的液体(煤油)2)气体:爆炸下限≥10%的气体(一氧化碳12.5%、氨气15%)丙类:
1)可燃固体(石蜡、沥青)
2)闪点大于等于60℃的液体(柴油)丁类:
1)对不燃烧物质进行加工
2)(在固定设备内)利用气体、液体、固体作为燃料的生产 3)常温下使用或加工难燃烧物质的生产 戊类:
常温下使用或加工不燃烧物质的生产
3、火灾爆炸物质(了解)
(1)定义:凡是受到髙热、摩擦、撞击或受一定物质的激发能瞬间起单分解或 复分解化学反应,并以机械功的形式在极短时间内放出能量的物质,统称 为爆炸性物质。(2)火灾爆炸物质分类 ★爆炸性物质 ★可燃和助燃气体 ★易燃和可燃液体 ★易燃和可燃固体
★自燃性物质、遇水燃烧物质 ★氧化剂
4、爆炸性粉尘(了解)
(1)定义:当可燃性固体呈粉体状态,粒度足够细,飞扬悬浮于空气中,并达到一定浓度,在相对密闭的空间内,遇到足够的点火能量,就能发生粉尘爆炸。(2)具有粉尘爆炸危险性物质: ★金属粉尘(镁粉、铝粉等)★火炸药粉尘、煤粉、纸粉、木粉 ★粮食粉尘、饲料粉尘、★棉麻粉尘、烟草粉尘 ★含C、H元素粉尘
★氧化放热的有机合成粉尘(染料、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3)严防粉尘爆炸五项规定 ★涉及法规(安监总局令第68号)
1)必须确保作业场所符合标准规范要求,严禁设置在违规多层房、安全间距不达标厂房和居民区内。
2)必须按标准规范设计、安装、使用和维护通风除尘系统,每班按规定检测和规范清理粉尘,在除尘系统停运期间和粉尘超标时严禁作业,并停产撤人。3)必须按规范使用防爆电气设备,落实防雷、防静电等措施,保证设备设施接地,严禁作业场所存在各类明火和违规使用作业工具。
4)必须配备铝镁等金属粉尘生产、收集、贮存的防水防潮设施严禁粉尘遇湿自燃。
5)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劳动防护制度,严禁员工培训不合格和不按规定佩戴使用防尘、防静电等劳保用品上岗。
4、触电防护技术(1)直接接触电击防护措施 ★绝缘
★屏护:遮拦、护罩、护盖、箱匣 ★间距:摸不到或防击穿(2)间接接触电击防护措施 ★TN系统(保护接零)★TT系统
★IT系统(保护接地)
(3)兼防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电击的措施 ★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 ★安全电压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
二、事故等级
1、涉及法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3条)
2、事故等级(1)特别重大事故(2)重大事故(3)较大事故(4)一般事故
3、分级依据
4、事故经济损失(1)直接经济损失
(2)间接经济损失
包括停产、减产损失价值、工作损失价值、资源损失价值、处理环境污染的费用、补充新职工的培训费用以及其他损失费用。
5、人员伤亡
(1)人员死亡日期的统计
1)涉及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13条)2)“交通事故”、“火灾事故”统计7天内死亡人数。3)其他统计30天内死亡人数。(2)人员伤害率计算
1)涉及规范: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害事故分类》(第6条)2)千人伤害率
3)百万工时伤害率
备注: ★实际总工时=平均职工人数×实际工作日×8 ★伤害率包括:死亡、重伤、轻伤,也可以单独计算死亡率或重伤率,只需把公式中分子的“伤害人数”改为“死亡人数”或“重伤人数”。
三、事故性质
1、责任事故
2、非责任事故
四、事故原因
1、涉及规范GB6442-1986(3.2条),GB6441-1986附录A(A6、A7)
2、分类:直接原因、间接原因
3、直接原因
(1)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见GB6441-86附录A中A.6。★(机械)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本身)有缺陷 ★无个人防护用品、用具 ★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
(2)人的不安全行为:见GB6441-86附录中A中A.7。★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使用不安全设备 ★手代替工具操作
★物体存放不当(物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用品)★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攀、坐不安全位置 ★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 ★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 ★不安全装束
★对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处理错误
4、间接原因
(1)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
(2)教育培训不够、未经培训、缺乏或不懂安全操作技术知识;(3)劳动组织不合理;
(4)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5)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
(6)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
五、事故责任
1、直接责任者:指其行为与事故的发生有直接关系的人员。
2、主要责任者:指对事故的发生起主要作用的人员。
3、领导责任者:指对事故的发生负有领导责任的人员。
4、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由肇事者或有关人员负直接责任或主要责任: 1)违章指挥或违章作业、冒险作业造成事故的;2)违反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操作规程,造成伤亡事故的;3)违反劳动纪律、擅自开动机械设备或擅自更改、拆除、毁坏、挪用安全装置和设备,造成事故的。
5、有下列情况之一时,有关领导应负领导责任: 1)由于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和操作规程不健全,职工无章可循,造成伤亡事故的;2)未按规定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或职工末经考试合格上岗操作造成伤亡事故的;3)机械设备超过检修期限或超负荷运行,或因设备有缺陷又不采取措施,造成伤亡事故的;4)作业环境不安全,又未采取措施,造成伤亡事故的;5)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尘毒治理和安全设施不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造成伤亡事故的。
六、事故调查
1、涉及法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19条)
2、事故调查组(组织者)
(1)特别重大事故: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进行调查。(2)重大事故: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3)较大事故:事故发生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4)一般事故:事故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5)注意2点
1)各级人民政府可以自己调查也可以委托有关部门调查 2)事故发生7天或30天内,如事故升级,调查组也要升级
3、事故调查组(原则):精简、效能
4、事故调查组人员
(1)涉及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22条)(2)政府:有关人民政府
(3)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4)机关:监察机关、公安机关、工会(5)邀请:人民检察院(6)聘请:有关专家
5、事故调查组职责
★涉及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25条)(1)査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2)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3)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4)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5)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6、事故调查报告
★涉及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30条)(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3)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4)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5)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6)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7、事故调查处理原则(1)四不放过原则
(2)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原则(3)坚持政府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七、事故防范
1、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职责(安全生产法)★涉及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18条)(1)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2)组织制定并实施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3)组织制定并实施应急救援预案;(4)组织制定并实施安全生产培训计划;(5)保证安全投入的有效实施;(6)督促安全生产工作,消除事故隐患;(7)及时如实报告安全生产事故。
2、安全培训
(1)涉及法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2015年修订)(2)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法规第二章)1)培训学时
★第九条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
★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金属冶炼等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2)培训内容
★第七条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
(二)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生产专业知识;
(三)重大危险源管理、重大事故防范、应急管理和救援组织以及事故调查处理的有关规定;
(四)职业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五)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六)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
(七)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第八条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培训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
(二)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技术、职业卫生等知识;
(三)伤亡事故统计、报告及职业危害的调查处理方法;
(四)应急管理、应急预案编制以及应急处置的内容和要求;
(五)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六)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
(七)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3)培训大纲的制定
★第十条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必须依照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制定的安全培训大纲实施。
★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金属冶炼等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统一制定。(矿山、危化、爆炸、冶炼)
★煤矿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制定。(煤矿)
★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金属冶炼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
(3)其他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法规第三章)1)培训人员范围
第十一条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金属冶炼等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新上岗的临时工、合同工、劳务工、轮换工、协议工等进行强制性安全培训,保证其具备本岗位安全操作、自救互救以及应急处置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后,方能安排上岗作业。2)培训学时
★第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前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金属冶炼等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每年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3)培训内容
★第十二条加工、制造业等生产单位的其他从业人员,在上岗前必须经过厂(矿)、车间(工段、区、队)、班组三级安全培训教育。★第十四条厂(矿)级岗前安全培训内容应当包括:
(一)本单位安全生产情况及安全生产基本知识;
(二)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
(三)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
(四)有关事故案例等。
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金属冶炼等生产经营单位厂(矿)级安全培训除包括上述内容外,应当增加事故应急救援、事故应急预案演练及防范措施等内容。
★第十五条车间(工段、区、队)级岗前安全培训内容应当包括:
(一)工作环境及危险因素;
(二)所从事工种可能遭受的职业伤害和伤亡事故;
(三)所从事工种的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性标准;
(四)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
(五)安全设备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
(六)本车间(工段、区、队)安全生产状况及规章制度;
(七)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措施及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八)有关事故案例;
(九)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第十六条班组级岗前安全培训内容应当包括:
(一)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二)岗位之间工作衔接配合的安全与职业卫生事项;
(三)有关事故案例;
(四)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4)重新培训
★第十七条从业人员在本生产经营单位内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时,应当重新接受车间(工段、区、队)和班组级的安全培训。
★生产经营单位实施新工艺、新技术或者使用新设备、新材料时,应当对有关从业人员重新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
3、保证安全费用的投入
★涉及《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1)安全防护设备支出。
(2)应急救援设备、安全防护物品支出。(3)检査与评价支出。(4)评估、整改、监控支出。(5)培训及应急演练支出。(6)其他相关支出。
4、危险有害因素辨识(1)依据事故类别辨识 1)涉及规范GB6441-86 2)危险有害因素
(2)依据不安全因素辨识 1)涉及规范GB/T13861-2009 2)人的因素
★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3)物的因素
★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4)环境因素
★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室外作业场地环境不良 ★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 5)管理因素
★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不健全 ★职业安全卫生责任制未落实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 ★职业安全卫生投入不足 ★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
5、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1)涉及法规
1、《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2016修订)(2)事故隐患分类
1)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2)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3)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 1)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2)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 3)隐患的治理方案。
(4)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内容 1)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2)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3)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4)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5)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6)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6、事故预防(了解)(1)事故预防原则 1)事故可以预防;2)防患于未然;3)根除可能的事故原因;4)全面治理的原则。(2)事故预防模式 1)事后型模式 2)预期型模式(3)事故的一般规律
1)因果性:找到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才能对症下药。2)随机性:事故统计分析对制定正确的预防措施有重大的意义。3)潜伏性:在事故发生前人、机、环境系统所处的状态不稳定。4)可预防性:任何事故从理论和客观上讲,都是可预防的。(4)一般事故预防措施
1)找到事故原因,对症下药(事后型)2)采用技术措施,提高生产过程本质化安全 3)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素质 4)采用管理手段,提高生产系统的整体安全性。
7、应急措施(了解)
(1)首先针对事故原因,做出相应措施(2)做好人员疏散工作(3)报警
(4)做好自身防护工作
(5)采取相应措施,迅速控制事态发展
8、有限空间作业五条规定 ★涉及法规(安监总局令第69号)(1)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2)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3)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
(4)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5)必须制定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
一、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根据导致事故的原因、致伤物和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20类: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触电、火灾、灼烫、起重伤害、高处坠落、其他伤害;坍塌、中毒和窒息、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淹溺、瓦斯爆炸、火药爆炸、冒顶片帮、透水、放炮。
二、事故分类:伤亡程度判断
1、死亡判定;
2、重伤判定;
3、轻伤判定;
4、死亡时间追加为30天,交通、火灾7日。
三、事故报告的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2、事故的简要经过;
3、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5、已经采取的措施;
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四、事故调查的程序
1、成立事故调查组;
2、事故现场抢救处理
3、事故有关物证的搜集;
4、事故事实材料搜集
5、事故认证材料的收集;
6、事故现场摄影、录像;
7、事故现场图的绘制;
8、事故原因分析;
9、编写事故调查处理报告;
10、事故调查处理结案归档。
五、事故调查组的职责
1、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情况;
2、认定事故的性质和责任;
3、提出对事故责任的处理建议;
4、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5、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六、事故分析直接原因:
物的不安全状态:
1、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缺陷;
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3、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
4、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人的不安全行为:
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3、使用不安全设备;
4、手代替工具操作;
5、物体存在不当;
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7、攀、做不安全位置;
8、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9、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
10、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
11、未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12、不安全装束;
13、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
七、事故分析的间接原因
1、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
2、教育培训不够;
3、劳动组织部合理;
4、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
5、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
6、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
7、其他。
八、事故性质的确定
1、责任事故;
2、非责任事故;
3、自然事故;
4、技术事故。
九、事故教训
1、是否贯彻落实了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2、是否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3、是否制定了合理的安全技术措施;
4、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范措施执行是否到位;
5、安全培训教育是否到位,职工的安全意识是否到位;
6、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是否到位;
7、企业负责人是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
8、是否存在官僚和腐败现象;
9、是否落实了有关三同时的要求;
10、是否有合理有效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措施。
十、硬件措施
1、去掉危险源;
2、去掉危险存在的条件;
3、去掉印发条件;
4、保护潜在的受害者。
十一、事故调查处理报告主要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
3、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4、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5、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6、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经典答案
一、事故原因(事故性质的原因)
1、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落实整改措施、不重视安全工作,忽视安全管理;
2、违章指挥、违规作业;
3、人员未经专业培训或教育培训不够;
4、作业现场混乱或劳动组织不合理;
5、有关部门未督促企业落实整改措施;
6、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
7、安全操作规程不健全。
二、事故责任
1、主管生产负责人违章指挥;
2、操作人员违规作业(无证上岗或未经专业培训);
3、发现违章行为者未制止违章行为;
4、法定代表人,没有认真履行职责,对事故隐患没有认真整改。
三、整改防范措施
1、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2、杜绝违章指挥,违规作业;
3、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
4、有关部门加强安全生产监管;
5、采取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加大安全投入;
6、制定并落实应急预案。
四、参照GB6441-1986分析存在的危害因素及存在于哪个工作中? 答:九+五,其他伤害:滑到摔伤、挤伤等。
五、未杜绝或减少**事故的发生应采取哪些有效的安全对策措施:
1、应选择本质安全性能好的相关设备;
2、在设备上安装安全防护装置;
3、*工人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4、配备防止**事故伤害的必要的防护用品;
5、加强对设备的检查、维护、保养工作,发现设备有问题,及时进行维修;
6、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7、制度针对**事故的应急预案。
六、在使用特种设备时应遵守的安全规定:
1、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
2、使用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特种设备;
3、按规定在使用前或投入使用后登记;
4、建立特特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5、按规定做好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
6、按规定做好特种设备的检验检测;
7、按规定进行特种设备的报废注销;
8、编制特特设备应急救援预案;
9、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
10、做好使用前的试运行的例行检测;
11、做到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
12、做好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与培训。
七、应配备的救援设备
1、通讯设备;
2、报警设备;
3、个体防护设备;
4、相关数据及所需技术资料;
5、各种急救和救援设备。
八、应急程序应包括哪些内容:
1、可能出现的灾害种类;
2、明确可能发生灾害的装置、设备或场所及灾害的后果;
3、重点预防部门的防灾器材配备情况相关数据及所需技术资料;
4、灾害应急机构及有关人员的职责;
5、灾害初起时立即采取的措施;
6、对内警报,对外通报和联络;
7、疏散组织,不同风向是的疏散路线;
8、重要记录和设备的保护剂危险物品的处理;
9、救灾过程中应急人员应佩戴的防护用品;
10、应急期间的必要信息,装置布置图,危险物质数据,作业指导书,联络电话号码等。
九、应急准备的不足:
1、员工应急教育不够或培训不足;
2、应急救援器材不足或防毒面具不够或防护面具不足;
3、预案应急演习不足;
4、未确保应急救援器材有效或应急救援器材不好使、陈旧;
5、应急组织权限不明确或没有统一指挥或部门职责分工不明确。
十、事故中人员紧急疏散,撤离应包括的内容:
1、撤离的方式、方法;
2、抢救人员在撤离前、撤离后的报告;
3、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人员疏散的方式方法或事故现场人员清点或非事故现场人员紧急疏散的方式,方法。
十一、事故调查取证中主要资料和证据:
1、发生事故单位名称和发生时间;
2、肇事者和伤害者的自然情况(如姓名、性别、年龄、健康状态、身份证);
3、事故发生当天肇事者和受伤害者工作情况;
4、事故发生地点内设备、物料位置图;
5、设备损坏情况,现场残留物,破坏部件描述;
6、肇事者和受伤害者受伤情况描述,现场采取的救护措施;
7、肇事者和受伤害者所在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或作用规程、操作规程)相关安全管理制度。
十二、安全许可证需具备的条件: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度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2、安全投入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3、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4、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考核合格;
5、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
6、从业人员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
7、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8、生产系统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程的要求;
9、有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10、依法进行安全评价;
11、有重大危险源监控措施和应急救援预案;
12、有安全生产事故应急体系应急救援预案。
十三、技术上问题和措施:
1、摘录题干,去掉杂物,罗列条目;
2、将上述罗列的条目取反。
十四、承包工程的安全管理要求:
1、根据自身资质和能力,承包相应的工程;
2、根据工程需要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不出现责任和管理制度执行的真空;
3、双方的安全管理责任要界定清楚;
4、做好施工现场安全措施的核实和确认;
5、开展有针对性较大或与正在生产运行设备区域有交叉的施工,设置专职的安全监护人员,防止发生意外。
十五、事故报告内容:
十六、该厂应针对哪些重大事故风险编制应急救援预案:九+五
十七、提出该厂在编制和预案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建议: 十八、八大特种设备:
1、锅炉;
2、压力容器;
3、压力管道;
4、电梯;
5、起重机械;
6、客运索道;
7、大型游乐设施;
8、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第二篇:造价师考试《工程造价案例分析》39个知识要点
第一章建设项目财务评价
1、建设项目财务评价的基本概念。
2、建设项目财务评价中基本报表的编制。
3、建设项目财务评价的指标体系的分类。
4、建设项目财务评价主要内容(包括:估算建设项目投资总额;建设项目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和内部收益率等盈利能力分析指标的计算;建设项目借款偿还期、资产负债率等清偿能力分析指标的计算;建设项目抗风险能力的不确定性分析等)。
第二章建设工程设计、施工方案技术经济分析
1、设计方案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
2、施工方案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
3、综合评价法在设计、施工方案评价中的应用。
4、价值工程法在设计、施工方案评价中的应用。
5、工程网络进度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进度计划的调整与优化。
第三章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
1、建筑安装工程定额及《全国统一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和《建设工程工程量计价规范》。
2、建筑安装工程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指标的确定方法。
3、概预算定额单价的组成、确定、换算及补充方法。
4、工程造价指数的确定及运用。
5、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的编制方法。
6、设计概算的编制方法。
7、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方法。
8、建设工程概预算审查的主要方法。
第四章建设工程招标投标
1、建设工程施工招投标程序。
2、标底的编制方法及有关问题。
3、报价技巧的选择和运用(主要是多方案报价法、增加建议方案法、突然降价法、不平衡报价法)。
4、决策树方法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投标决策中的运用。
5、评标定标的具体方法(如两阶段评标法、百分制打分法)及需注意的问题。
第五章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与索赔
1、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类型及选择。
2、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文件的组成与主要条款。
3、工程变更价款的确定。
4、建设工程合同纠纷的处理。
5、工程索赔的内容与分类。
6、工程索赔成立的条件与证据。
7、工程索赔程序。
8、工程索赔文件的内容与格式。
9、工程索赔的计算与审核。
第六章 工程价款结算与竣工决算
1、现行建筑安装工程价款结算方法。
2、工程预付款及计算。
3、工程竣工结算的审查。
4、设备、工器具和材料价款的支付与结算。
5、工程价款调整方法。
6、竣工决算。
7、新增资产的构成及其价值的确定。
8、资金使用计划与投资偏差分析。
第三篇:消防安全知识案例分析
消防安全知识案例分析
人的生命来源于父母,成长于社会。为让孩子们健康成长,让他们掌握基本的公共安全常识,提高应急避险能力和安全防范技能,树立珍爱和相互珍爱的意识,主动积极保护好自身和他人的安全,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知识来源于生活,利用问题引导学生把自己生活中的安全知识讲述给同伴。
导语:在血与火的教训中,向人民昭示了一条真理:火善用之则为福,不能用之则为祸。师:为了避免火灾的发生我们应该怎样做?
生:不要因为好奇随意玩火,不随意燃烧树叶和草根等垃圾。
师:秋天到了,大地上有了落叶,小草枯黄了,我们千万不能随便去玩火,以免引起火灾。
生:不随意摆弄电气设备;电器不用时或人离开时,要拔掉插头,我认为尤其是在阴雨天气,更要注意防火。
生:我们还是小孩子,燃放烟花炮竹时要小心,一定要有大人的陪同,不在人员密集的地方燃放炮竹。
师:你们听得真是太认真了,希望大家记住这一点的同时,把它告诉你身边的小朋友。生: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师:为了他人和自己的安全,我们都应记住这一点。谁还想说一说。
生:睡觉前应将点燃的蚊香、卫生香熄灭,或者是将其放在远离被子、窗帘、衣服的地方。
生:睡觉前要熄灯、不要整夜的点这屋子里的电灯。
生:不携带火柴、打火机等火种和易燃易爆品进入林区、草原、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这些地方都是大自然的宝贵资源。
师:名胜古迹万一发生火灾,会给人类和国家带来巨大的损失。谁还想给我们介绍。生:我觉得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为了保证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一定自觉保护公共场所的消防设施、设备,这些设施都是在危急时刻救人生命的。
师:你们知道的真多,感谢你给我们介绍的这一点。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做到的。
师:从你们的发言,我可以知道你们防火安全意识明显增强了,我想问问你们如果你发现了火灾,你会怎样做?......案例分析:
消防安全常识如何让学生去了解和掌握并且牢记在心中呢?我采用的方法是让学生课前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了解事物规律的能力。在这个环节让学生自己介绍出知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能得到提高。其他学生也可以更牢固的记住这些知识。在此环节我根据学生的发言适时的做出点评和评价。我认为在这个环节学生的搜集能力和表达能力、记忆能力,在展示的同时他们的防火安全意识也就增强了,无形中延伸了知识。恰当的评价,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进取热情,我主要从学生的发言资料和纪律注意程度等状况来评价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自尊心,形成了良好的课堂氛围。
第四篇:教育学案例分析答案要点
【案例分析一答案要点】著名幼儿教育家在他们的教育思想中都体现出尊重幼儿、平等对待幼儿、要让幼儿在主动探索中学到知识,切忌以教师的观点去控制幼儿的发展。比如:陈鹤琴先生提到过,对待幼儿的过失,如果用训斥、讥讽或变相惩罚甚至体罚来对待,就可能使幼儿为逃避灾难而说谎,这势必影响到幼儿身心的正常发展。
体罚是指教师的行为造成幼儿人体损害的一种行为。教师体罚幼儿园幼儿,无论从良心、道德还是法律上来讲,都是不允许的。教师因故意行为造成幼儿伤害的,法律也有相应的责任规定。
惩罚事件不仅对儿童的身体有伤害,同时更伤害了他们的心理,儿童的家长有通过法律讨回公道的权利。
从理论上说,学校如果办得完美,自然就用不到惩罚;因为学校不容易办得完美,惩罚也就不能废除了。惩罚应有原则:教儿童明了规则的意义;使儿童了解规则是公共应遵守的纪律;惩罚不得妨害儿童身体;惩罚不得侮辱儿童的人格;惩罚不得妨害儿童学习;在可能的范围内须尽力顾全名誉;须鼓励儿童勇于改过,引起他们的自爱。
【案例分析二答案要点】教师与幼儿进行沟通需注意的问题有四个方面。
(1)注意倾听。教师要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表示关注、接受和鼓励幼儿的谈话,在倾听时,教师要有耐心,还要细心揣摩和理解幼儿语言中潜在的意义。
(2)注意身体姿势。一名具有良好沟通技巧的教师在与孩子谈话时,会注意自己的声音、姿态以及运用和强调的词语。
(3)语言的表达要简明,易于理解。
(4)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教师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绪,使幼儿了解教师的想法,如在讲故事的时候,一个孩子老是打扰别人,影响小朋友们听故事。教师可以说:“当听我讲故事时打扰别人,别的小朋友都难听到故事,你自己也听不到,这让我觉得很失望。”教师用这样的语言表达出来自己的情绪和想法,使幼儿比较容易接受,其效果要比单纯的压制和责备好得多。
【案例分析三答案要点】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总则里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组织与实施中,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又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园合作是幼教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从家庭环境进入迥然不同的集体环境的新入园幼儿来说,家园合作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1)家园合作有利于家长资源的充分利用。家庭是孩子成长发展的第一个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与孩子之间特有的血缘关系、亲情关系与经济关系,使这种教育具有感染性、长期性和针对性,教育内容复杂丰富且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同时,幼儿的家长来自各行各业,可谓是人才济济,是幼儿园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让家长用各自的专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可以使他们深层次地了解幼儿园、了解幼儿教育。
(2)家园配合一致,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教师、家长均作为孩子的教育者,是对幼儿实施促进发展教育的主体,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 “幼儿园应主动与家长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幼儿教育的任务。”幼儿园要发挥主导作用,要充分重视并主动做好家园衔接工作,使幼儿园与家长在教育思想、原则、方法等方面取得统一认识,形成教育的合力,家园双方配合一致,促进幼儿的健康和谐发展。
目前,家园合作还存在一些误区。一是认为教师是专业教育工作者,而家长大部分不懂教育;二是家长认为自己忙,没有时间参与幼儿园教育工作;三是教师只在知识上要求家长配合,家长也只愿意督促孩子写字、做算术题、背英语单词;四是认为家长与老师“各司其职”,在家归家长管,在幼儿园归老师管。这造成了教师与家长的教育观念、方法的脱节,直接影响到幼儿园的正常教育工作。案例中的A、B两位教师的观点正是否认了幼儿园与家庭的紧密伙伴关系,否定了幼儿教师、家长均为幼儿的教育主体,其观点是片面的、错误的。
第五篇: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案例分析要点
案例分析题理论要点部分:这些需写在半开卷考试专用纸上 1.企业集团的概念及特征。概念第3页,特征第9页至第12页
2.相关多元化企业集团协同效应及经营管理优势的主要表现。第16页
3.母公司所需组建优势。第17页
4.企业集团总部功能定位的主要表现。第30页至31页
5.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及其主要内容。第34页到35页
6.企业集团财务战略的概念及含义。第52页至54页
7.利用企业集团财务理念及财务文化分析其财务状况。第53页
8.从导向层面分析融资战略的类型及特点。第60页和第64页
9.企业集团战略与投资方向选择。第78页至79页
10.企业集团投资管理体制的核心及投资决策权处理。第81页
11.企业集团并购的主要过程。第84页至90页
12.并购对象的搜寻。第85页
13.企业集团并购审慎性调查中财务风险的核心问题。第85页
14.企业并购支付方式的种类。第90页至92页
15.融资战略的概念。第100页
16.企业集团融资战略包括的内容。第100页至第103页
17.融资方式的概念及方式。第105页
18.企业集团融资决策权的配置原则及内容。第106页
19.结合资本结构及生产情况,融资需注意关键点。没找到 20.企业集团财务风险控制的重点。第121页
21.预算管理的概念及特征。第127页至129页
22.企业集团的预算构成。第129页至130页
23.企业集团预算管理的要点。第131页至第149页
24.企业集团整体与分部财务管理分析的特征。第160页第161页
25.利用财务报表进行财务管理分析时应注意的问题。第168页至第169页
26.企业集团业绩评价的特点。第198页至第199页
27.企业集团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的内容。第200页至第201页
公式:第58、86、87、101、162、165、167、170、171、180、181、182、183、185、186、187、213、214、215、216、217页所有这些也需写在半开卷考试专用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