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超市商品质量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时间:2019-05-15 01:33: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型超市商品质量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型超市商品质量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第一篇:大型超市商品质量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北京农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大型超市商品质量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卜蜂莲花为例

学生 赵京飞 指导老师 李萍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其对商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不再仅仅考虑价格因素,更注重的是商品的质量和购物过程中的切身感受,他们的追求已经从物质方面升华到了精神方面。然而,现在的超市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商品质量问题,对消费者的人身安全构成了很大的威胁。本文着重研究正大集团下属卜蜂莲花超市在商品质量管理上存在的问题。经汇总发现,该超市的商品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超过保质期的商品上架销售、商品的标识不符合国家规定、商品中添加了过多的防腐剂以及超市的生产经营环境不符合标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作者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卜蜂莲花超市可以从政府监管力度、供应商、超市自身三个方面着手,慎重选择供应商,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内部监督和控制,最后借用政府的监管力度确保商品的质量。从根源到终端市场,进行商品质量控制。

关键词:超市;商品质量;质量管理

北京农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The Large Supermarket Commodities Problems of Quality Management and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Take Lotus for Example

Name of student: Zhao Jingfei

Name of tutor: Li Ping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is improving, and the quality requirement of products is becoming higher.They hav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the quality and the feeling of shopping rather than the price.The pursuit has ranged from the material aspects to sublimated spirit.However, there are so many problems of products quality in supermarkets, and these problems threat the personal property of customer.Through summarizing the quality problems, the problems in Lotus mainly indicated in four aspects: some products are over shelf-life, Identification of the goods does not conform to the state regulations, Add too many commodity preservatives or toxic substance, the environment of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does not conform to the regulations.Aiming at these problems, the author put forward some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Lotus can solve the problem through government, suppliers, Lotus by carefully choosing suppliers, managing perfect quality system and strengthening/controlling internal supervision.Finally,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the products by government regulations.Key words: supermarket;merchandise quality;quality management

北京农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目 录

绪论„„„„„„„„„„„„„„„„„„„„„„„„„„„„„„„1

一、卜蜂莲花连锁超市发展情况„„„„„„„„„„„„„„„„„„„1

二、卜蜂莲花连锁超市存在的商品质量管理问题及原因分析„„„„„„„2

(一)卜蜂莲花连锁超市存在的商品质量管理问题„„„„„„„„„„„2

(二)卜蜂莲花商品质量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6

三、卜蜂莲花超市提高商品质量管理的对策建议„„„„„„„„„„„„8

(一)增强政府的监督监管力度„„„„„„„„„„„„„„„„„„„8

(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控制商品流通过程„„„„„„„„„„„9

(三)规范现有的供应链,慎重选择供应商„„„„„„„„„„„„„„10

(四)超市自身加强管理和抽查力度„„„„„„„„„„„„„„„„„11 结论„„„„„„„„„„„„„„„„„„„„„„„„„„„„„„„12 参考文献„„„„„„„„„„„„„„„„„„„„„„„„„„„„„13 致谢„„„„„„„„„„„„„„„„„„„„„„„„„„„„„„„15

北京农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绪 论

自上个世纪90年代,超市就凭借其灵活、方便、便宜、实惠的优势在沿海地区及大中型城市悄然兴起并蓬勃发展起来。超市正逐步成为居民食品消费的主要渠道。质量是商品的生命。对于大型超市来说,丰富的商品、优惠价格、舒适的环境、一站式的便利服务,所有的这一切都应该建在提供高品质商品的基础上。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其对商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不再仅仅考虑价格,他们更注重的是商品的质量和购物过程中的切身感受,他们的追求已经从物质方面升华到了精神方面。但是,随着超市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超市在竞争的洪流中销声匿迹,残存下来的企业为了求得生存的机会,置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于不顾,向消费者提供不合格甚至劣质的商品,严重危害到了消费者的人身安全。

2003年,我国成立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的安全管理进行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组织对重大事故的查处,并直接向国务院报告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截至2003年底,中国共发布与食品安全相关的1标准2619项,其中,国家标准1000项,行业标准1619项○。

质量是商品的生命。对于大型超市来说,丰富的商品、优惠的价格、舒适的环境、一站式的便利服务,所有的这一切都应该建在提供高品质商品的基础上。现今超市质量监管体系屡亮红灯,不仅消费者越来越关注,政府甚至超市自身也越来越关注。如今超市已经成为消费者最重要的购物场所,超市必须不断提高质量意识,注重商品质量,逐步建立完善超市质量管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消费者的利益,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维护超市的信誉,才能够真正的立于不败之地,获得长远的发展。

一、卜蜂莲花连锁超市发展情况

卜蜂莲花是泰国知名跨国集团——正大集团下属的大型购物中心。1997年6月23日卜蜂莲花的中国第一家店在上海杨高南路开业,2003年12月26日,北京的第一家卜蜂莲花在六里桥正式开业。

在过去的15年中,卜蜂莲花已在中国开设78家门店和7个配送中心。通过整洁舒适的环境、丰富优质的商品和亲切友好的服务,为所有家庭提供新鲜、愉快的购物体验○。2在消费者的追求从物质方面向精神方面转变的同时,卜蜂莲花已经意识到了质量的重要性,并实施了相应的措施进行质量控制。现在卜蜂莲花已经在上海、北京以及广州相继建立了自己的干货大仓和生鲜大仓,并在各个地区增设了供

北京农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应链部门,从源头上对供应商进行监督检查。在各家门店也设立了质量控制部门,有专门的人员负责门店的质量控制。从供应商的选择—大仓的收货—门店的收货—质量控制人员的抽检监督,卜蜂莲花对商品流通的各个过程进行管理控制,以确保从工厂流通到卖场上架销售的是质量合格的商品。

二、卜蜂莲花连锁超市存在的商品质量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卜蜂莲花连锁超市存在的商品质量管理问题

卜蜂莲花是一家大型连锁超市,隶属于正大集团。由于背后有正大集团强有力的支持,卜蜂莲花有着比较完善的管理系统和基础设施。在有关质量方面,卜蜂莲花专门成立了质量控制部门和ISO部门(负责编写ISO文件)。虽然公司已经建立了相关部门,但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些质量问题。质量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定义,不管在狭义方面还是在广义方面,即是商品本身质量和购买商品过程中所产生的附加价值,卜蜂莲花所提供的部分商品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1、超过保质期限的商品上架销售

2010年12月19日一名顾客在卜蜂莲花七宝新镇路店购买的脱脂豆皮节后,发现该商品已经过期3个月○。

32010年12月底作者在通州店巡店的时候也发现超爽啤酒超过了保质期。2011年1月一顾客在卜蜂莲花通州店购买了一块糕点,回家发现其表面已经发霉,调查发现是因为该门店员工将以前没卖完的商品的生产日期换成了当天的日期○。4商品的保质期是指商品在正常条件下的质量保证期限。如果商品超过了保质期,就不能售卖了,特别是食品,如果消费者食用了过期食品,很容易造成食物中毒。超市销售超过保质期的商品的行为是违法的行为。

作者在QC(质量控制)部门轮岗的过程中,每天的工作就是对门店里的生产环境、生产过程和所售商品进行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了个别商品存在过期或者临期现象。据相关内部人员介绍,超市里的那种经过改刀(切片)过的食品一般都是一些快过期或者已经过期的商品,经过改刀加工,贴上新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又可以进行售卖了。经观察发现,熟食等一些保质期比较短的商品或者是一些保质期很长(超过18个月)的商品特别容易出现过期现象。因为对于保质期很短的商品,促销员和员工没有及时下架,对于那些保质期很长的商品,员工和促销员已经记不清哪件商品是临期商品,需要下架。其实卜蜂莲花有相关的手册明文规定:保质期小于等于15天的商品,必须提前一天下架;15天到一个月的商品需提前2天下架;1到3个月的商品需提前5天下架;

3北京农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个月以上的商品需要提前一个月下架○。但是在现实经营管理过程中,很难保证

5商品能够按时下架,这就需要部门主管和员工定期巡店,同时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力度,才能够有效地解决商品保质期问题。

其实,不仅仅是卜蜂莲花超市存在商品逾期上架销售的问题,其他超市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2011年4月份,沃尔玛百货公司重庆九龙广场店将已过保质期的板鸭进行油炸加工并上柜销售,被重庆工商执法人员当场查获。经查明有200余公斤被加工过的过期食品已销售出去,其库存约有1800公斤。“销售过期板鸭”事件一经曝光后引起各方关注。重庆有关部门2日公布对其处罚意见,当地工商部门依法按照法规处理上限对该店实施处罚,罚款金额为34.1668万元。处罚结果已送至沃尔玛重庆分公司○。

6超市上架销售超过保质期的商品主要有两个原因:从主观方面来讲,是管理层或者员工为了提高部门或门店的销售额,减少损失,提高自身业绩,忽略了消费者的人身安全,对食品安全法的有关规定缺乏认知;从客观方面来讲,超市管理人员及员工对商品保质期的管理还存在一定的漏洞,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和手段,未能及时将临期商品作下架处理,从而导致超过保质期的商品依旧上架销售。

2、商品组成成份超标或含有有害物质

2007年2月18日,卜蜂莲花超市内进口品牌依云矿泉水被查出“细菌总数超标”,而在2010年8月18日和9月9日,依云矿泉水也曾被上海检验检疫局检验出细菌总数超标,并都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了处理○。

72008年12月和2009年2月国际绿色和平组织对京沪穗部分超市的部分商品进行了抽样调查,上海卜蜂莲花(正大店)选取的5个样品均检出了3种以上农药残留,检出率为100%,其中两个还测出了甲胺磷和克百威两种被国家严令禁止销售使用的高毒农药○。

8北京市工商局2010年11月17日发布的食品下架信息显示,卜蜂莲花等多家外资超市同时出现在售卖问题食品的商超名单之中。此次下架名单中,卜蜂莲花草桥店发现3批山梨酸超标食品。而研究表明,消费者长期服用山梨酸严重超标的食品,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骨骼生长,危害肾、肝脏的健康,较严重者会危及生命。

卜蜂莲花方面则坦陈,目前超市方面对于食品的质量检测方面确实存在一些不足,没有专业的检测仪器。超市在采购食品的时候,更多的是依赖供货商提供检测合格证明,但仍然不能完全保证所有商品不出现问题。

在检测过程中,不只卜蜂莲花一家超市查处了问题,欧尚超市北京丰台店

3北京农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批不合格食品名列其中,包括含有甲醛的鱿鱼丝和铝超标的沙琪玛。据了解,甲醛是国家明令禁止添加到食品中的非食品添加剂,在鱿鱼丝中加入甲醛可增白并延长保质期。但长期食用这样的食品,会对人体消化系统造成刺激和损害○。

9从三聚氰胺事件到瘦肉精事件,再到染色馒头事件,消费者的利益受到了严重的危害,对超市的信任已经大打折扣了。不管国家法律怎样完善,为了寻求利益,一些厂商常常采取一些不合法的手段。目前超市在商品特别是食品检测方面确实存在着许多不足,大多数超市在采购食品的时候,更多的是依赖供货商提供检测合格证明,这就使食品的安全性存在不小的隐患。据透露,目前工商部门正准备推广让超市拥有自行检测食品安全的设备,为食品安全做更进一步的保障。

3、违反商品标识规定

在卜蜂莲花超市,我们经常可以看见有关三元品、五元品、八元品等商品的促销堆头,商品便宜又实惠,购买的人自然是络绎不绝。但是这些商品是供应商直接从批发市场采购回来并送到各超市的,商品上面只有商品条形码和象征着几元品的价签,并没有商品名称、产地、生产厂商名称、商品规格、等级、主要成分的名称和含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注册商标、使用方法、材质、检验合格证等信息,而且商品上的条形码并不符合国家的规定,只能算得上是卜蜂莲花的店内码。国家相关部门到卜蜂莲花通州店进行UPC(商品通用条码)检查,就查到了一批此类商品,并带走了样品作为记录。然而直到现在门店里还是有几元品商品的销售,门店的领导层并没有对此事引起重视。

在门店巡店过程中,巡查员还发现了有的商品在商品简介的内容中有宣传疗效的内容。其中有一种绿豆糕在商品简介中就有提到有清热降火的功能。2011年2月19日,在天津在售燕窝被“药化”的事件中,药监局就明确表示食品不能宣传疗效,宣传疗效的食品属于不合格食品。只有“药字号”商品才能宣传疗效,而“食字号”、“消字号”商品则是不能有任何关于商品疗效的宣传。

对于一款正规渠道上市的商品,不论是国产的还是进口的,根据国家《商品质量法》、《商标法》等法律的规定,商品或商品包装上的标识应包含:合格证,商品名称,厂名和厂址,商品规格、等级、主要成分的名称和含量,保质期,警示标志,注册商标,专利商品的专利标记和专利号,执行标准的代号、编号、名称,安全认证或合格认证标志,安装、维护及使用说明等内容○。消费

10者在购买商品时,仔细查看标识是否符合要求,可避免上当受骗,买回假冒伪劣商品。

但是现在很多超市都存在商品标识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情况,特别是一些促销品,有的是供应商直接从市场上买来的,再供应给超市。商品上根本就没有

北京农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产地、厂名、厂址、商品规格等信息,有的甚至连名称都没有,只是简单的标注着“三元品”、“五元品”。还有的商品在介绍过程中宣传功能疗效,这也是不符合国家规定的。

4、超市商品生产经营环境不符合卫生标准

(1)商品经营环境不符合卫生标准

在实习过程中,经常发现超市里许多的商品不管是其所存放的货架还是商品本身在卫生方面都不符合标准。在巡店过程中发现的最脏的商品就是袋装的酱油。由于盛放酱油的是一种无盖的塑料盒,其中破损的酱油就流到了盒内,而那层货架恰好在最下层,员工和促销员平时根本就没有注意到,酱油的卫生问题就一直存在着。还有一些商品由于销售不好,如果汁类商品,其中有一种名称是乐天美贝然,库存几乎没有流动,再加上员工疏于管理,导致商品和货架卫生严重不符合标准。由于店内的部分商品在一定程度上不符合卫生标准,因此常常会收到顾客的投诉说卜蜂莲花的商品不卫生,也会在市场调查的过程中听到顾客关于此类问题的反应。

不仅仅是商品的卫生情况存在一定的问题,超市的购物环境在卫生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了解北京卜蜂莲花各家店在顾客心目中服务、价格、质量等方面的印象及看法,为卜蜂莲花调整市场营销策略提供有效依据,卜蜂莲花北方区于2010年2月组织了正大企业大学的学生做了顾客不满意度的调查。经过分析得出以下结果:

图1 顾客对卜蜂莲花店内环境不满意度分布图

数据来源:2010年2月卜蜂莲花顾客不满意度调查

从上图可以看出对卜蜂莲花超市店内环境卫生情况不满意的顾客占了10%,其中有的顾客认为超市的地面过脏,有的顾客认为店内的购物车和购物框脏,北京农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也有的认为班车脏○。

11(2)商品生产环境不符合卫生标准

卜蜂莲花作为一家大型连锁超市,虽然有着比较完善的管理机制,但是在管理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对于食品而言,不仅保质期很重要,在生产过程中的卫生标准也很重要。卜蜂莲花不仅有供应商提供的产成品,还有一些自制熟食,但是在生产过程中却存在一些卫生问题。经过内部调查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部分员工的个人卫生不符合标准:未戴口罩或手套或帽子或未穿工服或工服过脏。在QC部门实习巡店检查过程中,连续2天发现面包房有一位促销员没有穿工服,另外一名促销员没有戴口罩。中国点心的工作人员没有戴手套,还有一员工的口罩只是挂在了脸上,口鼻都露在外面。肉科类的个别员工工服过脏,据其称是因为只有一件工服,人力资源部门暂时没有提供多余的工服;

生产设施不符合标准:设备没有定时消毒,消毒液未及时更换,生产设备没有随时清洗,地面过脏;

熟食存放不符合标准:熟食在存放过程中没有标识,直接存放,没有防护措施,并且有时将不同品种混合存放。检查过程中发现面包房将有的商品直接存放露至于空气中,没有任何的防护措施,有一类面包存放处的墙上赫然贴着“垃圾存放处”的字样;在肉类存放区域内发现鸡肉和猪肉存放在一起,还有的熟食与生猪肉存放在一起。

作为顾客,在购买商品的过程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几乎我们去过的所有超市特别是一些小型的便利店在商品卫生管理方面都存在一些疏漏的地方。其实不管是生产方面,还是经营方面,究其根本原因还是超市在商品质量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认识不到位,重效益轻管理;制度不到位,重大面轻小节。如果超市在质量管理方面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严格控制管理,那么超市生产经营环境就会得到大大提高,为顾客提供一个舒心的购物环境。

总的来说,卜蜂莲花超市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管理者和员工们共同的努力来解决这些问题,为卜蜂莲花开拓出一个美好的明天。

(二)卜蜂莲花商品质量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超市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商品质量问题,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政府监管力度不够,超市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对供应商的选择存在缺陷以及超市自身抽查力度不够。

1、政府的监管力度不够

北京农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超市销售超过保质期的商品,或商品组成成份问题,或商品标识不符或是超市环境卫生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来讲,这些问题的产生跟政府的监管力度不严还是有一定的关联的。

对于商品保质期、标识和超市环境卫生等问题,超市虽然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着很大的问题,需要政府监督督促超市的质量管理。正所谓有压力才有动力,如果政府的监管力度不够,超市在质量管理方面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就有所懈怠。对于商品成份问题,超市检测技术有限,只能够进行最基本的检测,必须得依靠政府的检测。但是现在政府对超市的抽查频率不是很高,主要集中“315消费者权益日”这段时间,平时对超市的监管就有所松懈。另外现今我国政府的检测技术还是比较落后,检测技术的落后也是我国在质量检查方面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2、超市质量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不管是商品保质期或成份或标识问题,还是超市生产环境卫生问题,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超市的质量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尽管卜蜂莲花已经初步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但是还不够成熟,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完善。

虽然现在卜蜂莲花已经成立了相应的质量控制部门对超市的商品质量进行监督控制,但是在流程控制方面还是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也没有设立相应的制度机构对其的实施进行保证。在日常的质量管理过程中,虽然发现了许多的问题,也都相应的提出来了,但是对于问题的解决却不是很理想。在QC部门实习的过程中,经常发现同样的问题总是不断重复的出现。这主要就是因为超市质量管理的实施得不到保障,没有相应的机制来保证其实施,也没有后续的手段检验其实施效果。

3、对供应商的选择存在缺陷

商品成份问题和标识问题,追根溯源是跟供应商有密不可分的联系的,因此对于供应商的选择一定要慎重。卜蜂莲花现在对于供应商的选择仅仅是依靠采购部门,采购部门说进就进,对供应商的选择有着决定权。在与供应商谈判的时候更多的是关注供应商的能力和规模,以及给卜蜂莲花带来的利润,对产品的关注就比较少。而对于产品,只是纸上谈兵,更多的是依靠供应商提供的相关报告和口头解释,很少对供应商进行实地考察。甚至有的采购人员为了完成部门规定的任务,完全置公司的利益于不顾,只要供应商愿意出钱,就可以选择其成为卜蜂莲花的供应商。

4、超市自身管理和抽查力度不够

超市商品存在质量问题,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超市自身的管理和抽查方面的力度不够。对于商品保质期问题,个别的主管或者是员工为了降低部门的损耗,北京农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提高部门的利润,将过期商品置之不理,继续销售,这无疑是超市自身管理方面出了问题。另外卜蜂莲花一家门店只有一名QC员工,ISO文件规定QC部门每个月要对超市里所有的商品检查一边,每天必须要对生鲜部门进行检查,再加上其他的一些繁琐事情,员工可以说是力不从心,在检查过程中肯定就会有许多的漏洞,对超市的抽查可能就会有所耽搁。

三、卜蜂莲花超市提高商品质量管理的对策建议

在卜蜂莲花实习过程中发现其商品保质期、组成成份、标识种类以及生产经营环境都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自己在课堂和实习过程中所学的知识提出以下对策:

(一)增强政府的监督监管力度

1、加强政府监督,严查产品成份

对于商品成份问题,超市很难解决。商品成分的检验需要比较专业的仪器,而超市是终端销售机构,不具备专业的检测设备和能力,比如现在瘦肉精的检测,超市只能购买简单的试纸进行简单的检测,因此超市必须依靠专业的检测机构。但是现在政府的专业检测机构只是针对食品实行抽检,而且比例也很小。政府的监督作用还不是很明显。然而在控制超市商品质量方面,政府监督具有重大的意义。政府的监管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是具有法律效益的,对超市来讲具有强制性。政府的一项政策、一个动作可能比公司上层所做的任何事都来得有效。除开例行检查,政府还应该不定时的对超市的商品进行检测,加大对超市的监管监督力度,弥补超市在商品组成成分检测上的缺陷,对超市做到有力的监管。

2、加强政府监管,严查商品标识、保质期

政府的监管,不仅仅是对于解决超市商品组成成分不符合标准的问题,对于超市销售超过保质期商品、经营违反商品标识和生产经营环境不符合卫生标准等各种问题都有监督管理作用。加强政府的监管力度,提高对超市所售商品的抽查比例和频率,抽查商品的保质期、标识、门店的生产经营环境,改善门店经营的现状,确保商品的质量,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监管作用。然而现在有许多的超市已经跟当地相关部门建立了很好的关系,相关部门在向上级反映时在一定的程度上可能会报喜不报忧。所以在对超市进行抽查的时候,政府部门可以交换检查,例如朝阳区的技术监督局对通州的超市进行检查,通州区的技术监督局对朝阳甚至可以是其他区县的超市进行检查,以达到提高政府监管力度的作用。

北京农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控制商品流通过程

虽然卜蜂莲花现在已经建立了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但是在管理上还是存在着缺陷和漏洞。公司必须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控制商品的流通过程,确保商品的最终销售。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控制商品流通过程可以从三方面着手。

1、制度的建立

目前卜蜂莲花的一部分门店已经通过了ISO认证,其他门店也沿用了其ISO文件,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还是会存在许多的不足,很多员工并没有按照流程做事。即使QC人员了解到存在哪些问题,令员工改正,但是经常会发现相同的事情会出现第二次第三次甚至于是每天都发生。究其原因,是因为没有建立相应的制度来保证管理的实施。因此必须要建立一定的奖惩制度,对做得好的员工进行奖励,做得差的员工进行惩罚,一旦跟员工的自身利益挂钩,管理的实施就能顺利进行。

2、流程的控制

首先,从商品方面来讲,超市自制食品要抓好原材料控制、温度链控制、防交叉污染控制和保质期的控制。超市食品保质期的控制可从收货、食品储存、商品陈列等环节强化管理,建立食品的电子信息档案。超市对已经建立的商品检测室,要充分利用,保证其良好运行,每天公布检测品种和结果。定期抽查经营者、供应商的商品质量批次合格报告,对投诉、举报涉及商品质量的进行抽样送检,督促经营者、供应商严格落实商品质量制度。

其次,从员工方面来讲。员工素质不高是员工服务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超市管理力度不够也是员工服务水平低的另一原因。培训虽然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是如果没有管理层有效的监督方法,员工还是会松懈,服务水平自然而然就会降低。所以在对员工管理上,超市各管理层要对其下属加强管理,不定时进行抽查,使员工工作态度和面貌得以改进,保持良好的工作热情,向顾客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3、机构的保障

目前卜蜂莲花已经建立了对商品及其流程进行监督的QC部门,但是一家门店的QC人员仅仅只有一位,其工作量过大,可能就会对一些流程或者商品有所放松。因此卜蜂莲花应该保证QC工作人员数量,使QC部门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为商品的质量提供有效的保障。

虽然政府部门的检测水平跟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是有一些差距的,但是跟卜蜂莲花超市的检测仪器相比,政府的检测仪器还是比较先进的,所以超市可以跟政府部门进行合作,将商品定时或者不定时的送到相关部门进行检测,做到“早发现早解决”,不要等事情发生了才去弥补,届时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北京农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财力的成本远远高于送检的成本。

不管是商品保质期问题,还是商品标识和生产经营环境问题的产生,不是因为超市没有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而产生的,而是因为我们的质量管理还不够成熟,不够完善,因此在实施质量管理的过程中才会出现许多的问题。所以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不断完善超市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控制商品流通的过程。

(三)规范现有的供应链,慎重选择供应商

商品从生产到消费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包括商品原料的生产(种植、养殖等)、商品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虽然商品质量问题主要集中在超市等销售终端,但其根源是商品供应链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因而控制商品质量问题应该从源头抓起。之前传的沸沸扬扬的瘦肉精事件,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养猪户的问题,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供应链的源头。所以超市在对商品进行有效管理的同时,还要对供应链进行管理控制,慎重选择供应商。

供应商发展部门和采购人员在选择供应商的时候,应该严格把关,将好的供应商发展成为我们的战略合作伙伴。超市在选择供应商时不能为保持竞争中的底价优势和较高收益,以价格为取向选择供应商,而忽视了对供应商所提供的商品的质量控制,从而导致商品质量下降。应以消费者安全为关注焦点,加强商品的货架期管理和供应商管理,杜绝销售危害消费者健康的不安全商品,为消费者的安全健康把好关,从而拉动整个商品供应链的向上发展。

商品标识是选择供应商时最基本的一项考核内容。审计部门需要审查供应商的商品是否有齐全的商品标识,其标识是否符合国家法律的规定,相关项如绿色食品、有机商品等是否有相关的资质证明,证明是否过期等。

对于商品成份,因为超市没有专业的检测技术和检测仪器,只能很表面的对商品进行检测,所以供应商发展部门和相关采购人员在选择供应商时一定要对供应商进行实地考察,必要时对商品最初的原料进行检测。如果检测技术达不到标准,超市可以聘请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其进行检测。进行实地考察时,关于质量方面要查看供应商是否有质量检测报告(如瘦肉精检测报告和农药残留报告),特别是生鲜类的供应商,是否建立了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有无专业的检测机构,是否通过了相关的质量认证等事项。

对于供应链的规范方面,卜蜂莲花做得比较完善。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干货大仓和生鲜大仓,但是在仓储和运输方面还不是很成熟,还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与门店进行磨合,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

北京农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四)超市自身加强管理和抽查力度

无论是超市销售的商品超过保质期,或者标识不符合国家规定,或者是生产经营环境不符合标准,从超市方面来讲,主要原因还是超市的管理和抽查力度不够。超市加强监督和抽查力度不仅可以解决商品生产经营环境不符合标准的问题,还可以解决商品过期问题、标识问题和员工服务水平较低的问题。所以,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超市的管理层必须要加强对员工的管理,从而进一步完善对商品的管理。

1、加强抽查力度,严查过期商品

对于超市销售过期商品问题,超市必须要严格管理,加强抽查力度,严格把关。超市销售超过保质期的商品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疏于对商品保质期的管理,二是员工或者管理者为了降低损耗故意而为。针对第一种原因,首先每个部门必须有足够的工作人员,超市不能因为短期的利益而影响了企业整体的声誉。部门主管必须要对员工进行合理的分工,使其员工明确各自的职责。另外主管或者是经理必须提高巡店的频率,特别是一些“死角”,更是值得关注,要做到即发现及解决。针对第二种原因,超市必须进行严格的管理。QC员工在每天的巡店过程中严格查询,发现过期商品经查询如果是故意而为的话,必须要对员工进行教育和劝说,同时给予警告处分;多次劝说无效者可以按照相关规定对员工进行处理,对于产生恶劣影响和严重后果的员工要彻查到底,坚决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

2、加强对商品标识的管理和抽查

超市出现标识不符合标准的商品归根到底还是超市对商品的管理不到位,没能在采购商品或者商品进店或上货的时候发现并及时拒收。所以采购人员在跟供应商洽谈的时候一定要了解商品最基本的信息,包括商品的名称、产地、生产商以及其他的一些资质证明(比如供应商宣称该商品是绿色产品,就必须要提供证明);收货部员工在收货时不仅要注意商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还要注意商品的标识,如果发现问题一定要拒收,并且报告给总部,还要及时的跟进。卜蜂莲花ISO 质量管理体系虽然明确规定了收货时必须要有QC人员在场,但是据作者观察发现,QC人员并没有做到这一点,ISO文件在落实过程中还是存在着很大的漏洞。所以北京总部的负责ISO文件的相关人员必须经常到门店考察,不仅要查看商品的情况,还要对员工进行考察,看员工是否按是照ISO规定流程办事。

3、加强对商品生产环境的抽查

对于商品生产经营环境问题,主要还是卫生不符合标准。虽然ISO文件明确规定了每一个步骤的要求,商品的存放要求,但是不管是超市员工还是促销

北京农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员生产加工过程中,对流程和设施的卫生管理还是很不到位。在质量管理过程中,除了有QC人员的监督,还要有超市管理层的巡店监督。还可以建立员工互相监督的制度,如果A员工发现了B员工没有按照流程办事,可以向领导反映,领导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从员工到QC再到超市管理层,层层监督管理,将问题彻底解决。

结 论

本文对卜蜂莲花超市在商品保质期、组成成份、标识及和生产经营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超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不仅可以解决商品保质期问题,还能够解决商品标识问题及生产经营环境问题;加强政府监管力度对于控制超市商品质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供应商的选择对于违反商品标识等问题能够从根源上解决;超市为顾客提供品种齐全的商品是吸引顾客的有力武器;加强超市的监督和抽查力度对于解决超市商品生产经营环境也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从各方面着手,监控超市商品质量,为顾客提供一个放心的购物环境。本文虽然主要是针对卜蜂莲花做的研究调查,但是其中很大一部分对于其他超市也同样适用。现在超市都存在着很多的质量问题的通病,可以通过政府的监督、超市自身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加强员工培训等措施来改善和消除这些问题。

在研究当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对卜蜂莲花超市问题的研究仅仅是个人的观点,可能比较片面。同时,由于对部门的了解不足,并没有囊括所有的问题;针对问题所提出的对策也会因为自己本身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水平有限,研究的不是很深入透彻。

北京农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李晓萍.超市食品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8.

2.法制晚报.卜 蜂 莲 花 超 市 以 创 新 之 举 拓 发 展 之 路

[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09d17334eefdc8d376ee32f0.html,2012-011-16.

3.990听众热线.卜蜂莲花出售过期豆制品 超保质期3个月[EB/OL].http://sh.sina.com.cn/news/to/c/2010-07-19/1548148828.html,2010-07-19/2011-05-1.

4.张奕.卜蜂莲花北京乔庄店售卖发霉食品[EB/OL].http://,2010-10-12/2011-05-01.

19.朱莉,王海燕.基于超市食品供应链的质量控制体系研究[J].物流技术,2009,10(03):206~208.

20.W.Edwards.Deming.Deming on Quality Management[M].The MIT Press,2007.21.Deborah A.Hill.Makes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Work [J].The TQM Magazine,2011,19(02):22~27.22.Ulrika Hellsten,Bengt Klefsjö.TQM As a Management System Consisting of Values,Techniques and Tools.The TQM Magazine,2010,12(04):10~18.北京农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致 谢

首先要感谢的就是大学四年所有教育过我并在学习生活中给予我很大帮助的老师们,是您们在这四年当中对我孜孜不倦的教诲使得我一点一点的成长。衷心的希望所有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其次要感谢的就是在论文撰写阶段所有给与我帮助的老师和同学,特别是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在每次写作遇到问题时,不辞辛苦的讲解才使得我的毕业论文顺利的进行。从论文的选题到资料的搜集直至最后论文的修改的整个过程中,花费了李老师很多的宝贵时间和精力,在此向导师表示衷心地感谢!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开拓进取的精神和高度的责任心都将使学生受益终生!

最后要感谢的是卜蜂莲花超市曾给我提供一个到贵公司去学习的机会,自2010年12月开始,我就与同学在卜蜂莲花超市实习。截止到2011年2月底,我在卜蜂莲花超市实习了近3个月时间,感谢所有在我实习过程中教导和给予我很大帮助的卜蜂莲花超市员工及领导们。

第二篇:我国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烟草行业为例

摘要:质量管理是企业生存的基础,是企业发展的助力,只有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才能保证持续地生产出能够满足顾客要求的产品。烟草行业在我国发展较为迅速,烟草产品附加值高,因此烟草企业的质量管理对于烟草企业以及我国烟草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首先阐述了烟草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现状,其次根据烟草企业质量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烟草企业质量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烟草企业;质量管理;问题;对策

1、烟草企业质量管理的现状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管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可以说,质量管理水平是衡量企业前景的重要因素。质量管理知识的全员普及,是企业为了取得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活动。全面质量管理、精益管理等新时代质量管理知识的学习,是企业提高竞争能力、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烟草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烟草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行业之一,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密切,我国烟草行业受到更多来自于国际之间的竞争,我国烟草企业面临着更激烈的竞争局势。烟草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产品质量之间的竞争。加强烟草企业的质量管理对于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1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生产时要严格执行工艺,全面掌握生产过程中的质量保证能力,做到均衡生产,质检人员要严格按照检验要求进行工作,审核作业人员生产工艺是否正确,并且提供质量问题的解决对策,发现不合格产品应立即移除生产线,并且采取相应措施。

1.2辅助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辅助生产过程包括原材料的质量管理、仪器的质量管理和设备的质量管理。原材

第1 页 料进入企业之前,应该进行严格的检验,并做好详细记录,检验合格的原材料才能入库;对仪器进行检验时,应按照仪器使用说明进行操作,使用后应妥善保管;企业要设立专门的设备检查组,对设备进行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1.3成品的质量管理

卷烟产品入库前,检验员要进行抽检,如果质量不合格,该批次的产品都应退回生产车间待处理,每批产品出货前,检验员要认真填报出货检验记录表,以备案。

2、烟草企业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部分烟草企业卷烟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不高,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2.1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不强

20世纪80年代曾轰轰烈烈地学习日本的TQC,90年代忙于ISO9000质量认证,企业间存在着明显的从众行为,质量管理工作的形式主义依然存在。质量管理的出发点不是基于顾客满意,企业也没有建立起质量管理体系。这些都说明企业缺乏以顾客满意为目的、以持续改进为手段的现代质量管理理念。随着中国企业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认证的推行,尤其是以ISO9000标准为框架基础的认证体系广泛实施,一些企业已经开始根据市场的动态及顾客的需求作为企业制定经营策略的依据,但大多数企业仍局限于追求产量及照搬同行的生产模式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和市场的开拓,从而导致企业难以保证生产出的产品满足顾客的需要或者产品质量无法超越同行。

2.2烟草企业质量管理制度不健全,质量管理意识薄弱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外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及理念引入我国,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认证开始运行,一些企业已经根据标准要求及企业内部情况,制定了系统的管理制度,但仍有管理制度不健全现象,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没有一套健全的规范的管理制度。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质量管理是被动反应型的,即企业不是研

第2 页 究本企业内部存在问题提出持续改进,而是为了认证、审核需要或者盲目效仿同行企业质量管理模式,从而导致质量管理成本高但效果不明显。而且往往是企业出现了质量问题,才开始寻找原因,主动质量管理意识不强。质量管理效率不高。另外,绝大多数企业员工对质量的意识局限于本工序产品质量符合合同或工艺要求,没有延伸拓展到整个生产过程及顾客满意上,远远达不到全员参与的地步,企业领导及员工中存在重生产、轻质量现象。

2.3烟草企业质量管理职责不明确

烟草企业生产线较长,生产设备较复杂,卷烟产品是生产过程中可能受到多个部门,多条生产线的影响。如果出现不合格产品,各个环节责任不明确,严重制约企业质量管理的连续性,同时也影响企业质量管理制度的执行。

2.4烟草企业质量管理方法落后

我国质量管理的理论研究开始较晚,现阶段,大多数烟草企业的质量管理还停留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企业的质量管理应用方面,依然停留在以国有企业或大型企业为主的状况,例如私有中小企业、外资企业很少有QC活动、质量月等;质量管理的研究应用工具上,没有使用或者使用的依然是那些初步的定性的基本方法;质量管理的信息应用上,与信息化时代相去甚远,如我国大多企业文件传递、审批以纸质为主,缺少信息化,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我国企业的现代化质量管理方法欠缺、质量监控手段薄弱等问题,最终导致企业竞争力不强。

2.5企业质量体系认证效果不显著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通过实施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消除国际贸易壁垒,增强了国际间的合作,让企业获得更多机会,改进了企业的绩效、提高了内部管理水平等等。但我国企业在质量体系认证推行过程中出现应付审核、只为发证现象,从而导致企业在推行质量管理体系时困难重重。其原因:一是大多企业为了获得证书而推行体系认证,应付认证而没有认真学习落实质量管理方法,从而不能提高企业管理和绩效;二是咨询、认证机构为了本企业的效益或者是咨询师、审核人员缺乏工作经验,从而在引导企业引用质量管理体系时,盲目的照搬认证标准条款,从而与企业实际情况脱

第3 页 节,不能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三是很多企业管理人员尤其是公司领导及质量管理人员缺乏工作经验及相关知识,不了解质量管理的理论和工具,不能带动全员参与全面质量管理。

3、提高烟草企业质量管理的对策

针对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合于烟草企业的质量管理措施:

3.1加强对烟草企业员工的质量管理培训

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离不开企业员工的努力,烟草企业员工对于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直接关系着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员工进行质量管理培训,针对经验丰富但是缺少理论知识的老员工,可通过开展讲座的形式,重点培训质量管理理论,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可以采用案例培训的方式,让员工意识到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从而促进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提升企业竞争力。

3.2实现烟草企业质量管理全员参与

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应从全局高度充分认清质量的重要性,要有做好质量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以自身行为习惯引领全体员工理解组织的目标,应该创建并维持一个全体员工参与企业目标实现的企业环境,激励全员建立质量意识,最终实现组织目标。质量管理工作最根本的使命在于始终并广泛地传递质量意识,引导企业文化建设,目的就是养成员工的惯习,最终升华为企业性格凝聚核心人员、影响全体员工、纽系企业客户、促进企业长青。企业应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宣传、教育等方式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只有全员参与才能更全面的推动和落实质量管理工作,全员参与是保证企业质量体系建设有效实施的重要方面。在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各部门的质量目标、工作流程和岗位职责等的全面梳理,使广大员工积极参与质量体系建设,深入了解质量管理体系的知识。企业全员是质量管理的基础,只有全员参与才能全面推动质量管理工作的落实。

第4 页 3.3加强质量管理信息化的应用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质量管理信息化不断推进,利用企业信息化平台可以时企业领导快速共享信息,迅速做出决策,并且利用质量管理信息化建立有效地数据库,使企业在质量管理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效益。

3.4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以ISO9000族标准为基础的质量管理标准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成熟的质量管理体系框架。它帮助各类企业通过客户满意度的改进、员工积极性的提升以及持续改进来获得成功。企业要加强法规、标准及管理工具的学习,真正理解和掌握体系相关文件要求,要坚持贯彻企业制度落实,防止并克服有章不循、循章不严的“两张皮”现象。要提高执行力,确保各项质量要求的落实,增强质量管理体系自我改进、纠偏和完善能力。

3.5重视质量管理的经济效益

质量经济效益分析的原理就是提高顾客满意度的同时,降低质量成本。其指导思想是有效的利用资源,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满足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合格的产品决不仅限于产品按技术特征来设计,制造并达到要求,而应该在客户需要时,以合理的价格和最短的时间,能够提供给顾客真正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企业只有将质量管理和经济效益进行有机的结合,质量管理在企业中才能更有效发挥其潜能,才能走得更远。

4、结语

质量管理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只有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才能保证持续地生产出能够满足顾客要求的产品;质量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助力,质量管理体系对企业而言具有持续改进和自我完善的功能;质量管理是企业成长的机制,以顾客为中心,不断通过PDCA循环进行持续的质量改进来满足顾客的需求;质量管理是企业飞跃和升华的平台,标准要求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后要按有关要求不间断地进行内部质量审核和管理评审,以确定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的有效性。只有做到对产品或服务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并实现对质量的持续改进,才能促进烟草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第5 页 参考文献

[1]何桢,路璐.制造企业质量管理要素及竞争力分析[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2]王静,徐丽娟.浅谈烟草企业质量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2).[3]喻红莲,冯春玲.浅析我国烟草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J].技术与市场,2008(10).[4]李文.FZ烟草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研究[D].南昌大学,2012.[5]王文文.基于绩效管理的烟草商业企业质量管理评价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6]王琳.NC烟草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研究[D].南昌大学,2012.第6 页

第三篇:建筑质量管理问题及对策

建筑业是国家重要的产业部门,国家每年固定资产投资额巨大。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这是建筑业的基本工作方针。牢记“ 建筑工程质量关系到国家昌盛、人民幸福” 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每当出现建设高潮的时候,工程的质量就容易出现问题。特别是市场经济带来的竞争虽是促使质量管理上新台阶的有利条件,但市场还有消极的一面,当它还处于发育阶段,会带来商品生产的盲目性,一些企业为利润所诱惑,容易忽视质量。现在有的建筑企业质量管理走下坡路,组织不健全,人员素质低,质量管理名不符实。有的建筑企业故意偷工减料,粗制滥造,弄虚作假,以次充好。近年全国发生工程倒塌事故虽是个别的现象,但性质严重,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这就要求企业要提高认识,加强管理。例如2009年3月19日,西宁市佳豪国际广场工地发生坍塌事故、上海市13层在建住宅楼 “连根拔起”整体倒掉 等。因此要求政府主管部门要强化市场管理,强化政府的监督职能,完善相应的约束机制。也希望建筑企业谨记“工程质量,人命关天”做到质量责任,重如泰山,必须终身追究。

1.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建筑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员工队伍规模偏大,整体素质普遍不高;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管理方法和经营理念没有真正树立起来,没有真正确立端正的市场观念,危机意识、竞争意识普遍不强。目前农民工已经名符其实地成为工程建设的“主力军”,而这支主力军的素质却让人担忧。农民工的文化程度较低,大部分未经过任何培训。因此,由于缺乏质量意识和基本的操作技能造成质量安全事故的较多,甚至有些农民工受包工头的利益驱动, 偷工减料,片面追求工程进度,结果酿成较大的工程质量事故。2.缺乏战略统筹。全面质量管理只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它要服从、服务于企业的质量总方针、总目标。遗憾的是在全面质量管理中缺少了重要的一环———战略策划。许多企业在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时之所以未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由于全面质量管理没有完全结合到企业的整体方针、策略和目标中去,未能结合到整个经营活动中去。争取做到工期、质量、安全、成本的均衡发展。合理安排工期工序 合理调度机械 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加快了进度 做好安全责任制 成立安全小组 建立质量控制小组 落实到人 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同时 加快进度并且降低成本。统筹 发展

3.把达到技术标准看成是最高和最终的质量目标。许多质量管理人员对质量的实质含义的理解往往一开始就错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树立“用户第一,顾客满意”的质量经营观。因此,企业制订质量标准要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以满足消费者需要为根本标准,不能仅仅以达到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为满足。为了保证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企业制定的标准,不能是随意的,而应当是适应不同消费层次和让不同消费者认可的。用户的需要是多方面的,而技术标准是从彼此不同、各有特点的各个具体工程中抽象出来,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如果我们没有顾及用户的感受,将技术标准强加于他们,就有可能伤害用户的感情,从而使我们失去用户的支持。

4.高质量意味着高成本的片面观点。这是有关质量认识中最常见的一种错误认识。事实上对质量形成机制和施工工艺的新研究表明高质量并不意味着高成本。重要的是要懂得在现代生产中,质量是注入产品的。质量首先是以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层次为目标,通过市场定位,以设计的形式确定下来的。加强研究,使产品一开始就符合消费者需求,可以显著地提高质量。同时推行价值工程,改善制造工艺,从而大幅度降低质量成本。著名质量管理专家克劳斯比先生 认为,改善质量是免费的。

5.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欠明确,质量工作存在盲目性。一旦工程出了质量问题,便会互相推脱。一旦发生质量事故,各部门都忙于“救火”,结果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或对已做过的事,时过境迁则无从谈起,今天发生在甲身上的质量事故,虽经过废品分析会、工程质量会等,但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监理制度不完善。我国目前大部分监理业务仅局限在施工阶段的工程监理,而在施工阶段的工程监理,建设主体各方的权力界限也是十分混乱的。业主方由于逼于法规上的强制性,而被动地聘用监理公司实行工程监理,所以在实际工程项目的管理中,并没有放权给监理单位进行监管。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在施工过程的管理中,动不动就对监理工程师进行无谓的问责,教训和喝叱,不是本着公平公正的太态来处理问题。由于我国施工队伍大多数背景比较复杂,特别是许多建筑业的大佬,都是黑白二道“通行”的人物,许多管理部门的人根本不敢管施工队,有事情就只有拿现场监理人员来出气。使得监理人员变成了主要问责的对象。由于行业的这种潜规则,导致了真正有本事的人都会逃离这个行业。

二、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

1.人员素质高低对丁程质量影响的表现形式就是工作质量,因此对工作质量必须进行严格管理。岗位教育和技术交底是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因此要通过岗位教育和技术交底树立全员的质量意识,这样才能在质量上形成你追我赶的自觉行动,才能形成人人关心质量,个个重视质量的风气,同时要实行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奖惩机制,这样才能提高工作质量,以达到保证工程质量的目的。

2.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对于工程质量企业管理者应该有足够的意识,并建立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形成上下一致、齐抓共管的质量管理模式。客户的要求是确定业务质量的标准;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的目的在于预防;工作的最高标准就是“零缺陷”;不符合要求的代价是用返工而发生的额外成本衡量的。从中可以看到,质量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引起

企业管理者的高度重视。企业管理者应以提高工程质量效益为中心,将质量效益寓于管理活动之中,建设质量文化,实施科学的领导和管理。同时,企业管理者更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将质量保证体系实施和改进当作长期和首要的任务。

3.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和监管力度。我国的《建筑法》成功地构筑了我国建设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但从实施至今,《建筑法》也逐渐显露出缺乏适应性、过于原则化、可操作性不强等弱点。鉴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特殊性,国家必须从长远角度出发,借鉴发达国家的成熟做法,酝酿制定一部《建筑工程质量法》,并在此基础上,颁布实施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法规细则,从根本上为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奠定一个更加坚实的法律基础。而建筑业走向市场经济必然要求将建筑工程管理纳入法制的轨道,对建筑工程管理要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并举,从而形成新型的建筑工程监管机制。因此,各级执法部门要加大对建筑部门的监管力度,这样才能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4.动态控制,事中认真检查。事中质量控制指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质量控制。事中质量控制的策略是,全面控制施工过程,施工过程的质量监控,必须以工序质量控制为基础和核心,落实在各项工序的质量监控上。其具体措施是:工序交接有检查,质量预控有对策,施工项目有方案,材料有试验,隐蔽工程有验收,技术措施有交底,图纸会审有记录,配制材计量器具校正有复核,钢筋代换有制度,质量处理有复查,成品保护有措施,设计变更有手续,行使质控有否决,质量文件有档案。

5.事后验收,及时处理质量问题。质量控制中最后的补救措施是事后验收。事后验收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准备竣工验收资料,组织自检和初步验收;按规定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对完成的分项、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进行质量评定;组织竣工检验等。若发现有质量问题,应通过总监理工程师及时下发工程暂停令, 要求施工单位停工整改。并配合有关单位及时提出解决的方案,从而达到既保证工程质量又不影响工程进度,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6.完善监理制度,提高对实施项目监理的重要性的认识正确理解与明确业主与监理、承包商与监理的关系,要正确认识工程质量与工程建设各方的关系加大培训力度,严格培训措施,规范监理市场、加强对监理人员的教育,维护监理人员的公正、客观、科学性

工程管理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

程管理专业是1998年国家教委对高等教育专业进行调整时成立的专业,代替了原来的建筑经济与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等专业。工程管理就是对工程或者说工程建设进行管理,这里的工程指的是指土木建筑工程。工程管理是对一个工程从概念设想到正式运营的全过程(具体工作包括:投资机会研究、初步可行

性研究、最终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招标、采购、施工、试运行等)进行管理。工程管理专业主要为建筑业、房地产业培养具有专业技术基础的管理型人才。我们国家的城市建设、城镇建设、工程建设、建筑业、房地产业、城市公用事业和勘察设计业正面临着新的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对建筑类人才尤其是具有现代经济管理知识、行业管理知识、专业技术知识、懂经营、懂开发的工程管理人才有着广泛的社会需求。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因此我们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提高自己的各项能力,尤其是与人沟通能力、协作精神和协调能力。另外积累经验也是必不可少的,有些招聘企业不招应届毕业生,需要有工作经验的人才,为此我们要竟可能抓住假期实习的机会,锻炼自己我对自己未来的规划是:

在校期间、认真学习专业课程,做到有真才实学,通过英语四级,暑假期间住进时间到工地,监理公司实习

毕业后,立即就业,一直都想能去很多的地方所以我得就业目标不是房地产公司,也不是中建集团 而希望自己能进入中铁集团的中铁十二局,我会从基层开始,锻炼自己。

第四篇:中药材质量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药材质量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中药材是并列于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产业之外的第三类中药产业,是最基本和最基础的中药发展的源头,也是经过了上千年考验的中药饮片的最直接的原料。随着全球对绿色药物的青睐,未来我国中药材走向世界指日可待。但是现阶段我国在中药材管理中存在着严重的质量问题,主要是生产技术落后,农药污染超标,缺少中药材管理制度规范以及监督规范等。这些问题直接导致我国中药材品质低下,缺少市场竞争力。本文从我国中药材产业现状出发,对行业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中药材质量问题对策

中药行业是医药行业的子行业,由中药材生产、中药工业(含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生产、中药机械制造)和中药商业组成。经过长期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以中药材生产为基础、中药工业为主体、中药商业为纽带的中药生产流通体系。而在前不久闭幕的全国两会上,中药材的流通、质量问题再次成为医药届代表提及的重点。中药行业质量管理的基础:中药材的质量问题再一次引起了人们的深刻反思。

再联系到去年10月到今年1月份韩国和日本(两个我国中药材出口主要市场)陆续出台新的中药重金属农药残留标准,以这两个检测标准为依据对我国的中药材出口设置壁垒;2008年发生的800多吨含铅中药材在韩国口岸被销毁事件等,从目前中药材生产流通的实际情况和国内多项调查及科学研究反映的情况来看,我国中药材质量监管现状不容乐观。

一、中药材质量管理现状

1、农药污染现象严重

中药材产品中农药残留,有害重金属含量超标是影响我国中药产品在国际市场缺乏竞争力的主要原因之一。除了整体环境污染的外在因素外,人为的中药材农药污染现象也十分突出:(1)农药品种使用不当,如大量施用有机氯、有机磷等高毒、高残留的农药。该类农药在人体内会形成浓缩、累积及胚胎转移现象,其在土壤中的残留期也较长;(2)滥用、误用农药问题突出,大多数中药材产于老、少、边、穷地区,生产零星分散,农民自行管理,自主经营,由于生产者缺乏有关的技术知识,滥用、误用农药问题严重。(3)采收时期不当,为了加快生产周期、赶行情,一些药材产区在施用农药后不久(农药的降解期未过,如一些内吸性农药)就开始采收。

2、分散式加工,技术落后,药材质量不稳定

目前,我国中药材源头的采集加工仍以千家万户的分散式加工为主,采集时间、方法随意性很大,再加上生产技术还是沿用落后的传统技艺,这种小农经济模式在造成效率低下的同时,也造成了药材质量源头失控。如部分药材使用硫磺熏蒸或高温烘干,大大降低了药材的有效成分;落后的分拣、洁净过程以及不适的包装材料,也严重地影响药材质量的稳定性等。尽管目前国家正在推行中药材 GAP。但还没成为一种强制行为,而且市场也没有给 GAP基地产品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加之基地又少得可怜,因此短期内不可能改变中药材的种植现状。

3、中药材资源的缺少有效保护

在市场和价格的刺激下,一些中药材资源受到毁灭性的采挖,使自然生态幅激剧缩小,甚至减少到濒临绝灭的临界状态。如石斛、盾叶薯蓣等。一般规律是:某一植物资源化学成份研究,利用价值的确定,大规模开发利用,资源的过度开发,自然生态幅激剧缩小,物种濒临绝迹,工业化生产原料不足,资源再生研究。由于环境的恶化、生态平衡的失调,使一些中药资源的分布区不断缩小。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传统种植地道药材的地区,由于种植药材的比较效益不高,使一些中药材行将退出历史舞台,如温郁金的种植面积已从几千亩降到现在的几百亩。述情况都必将严重影响中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4、缺乏中药材管理制度规范以及监督规范

缺乏中药材管理制度规范以及监督规范是中药材产业中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我国生产中药材的企业规模小、质量参差不齐、生产管理及药材的种植都缺乏严格的规范,这是中药材产业一直没有很突出的发展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而中药材在保存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的储藏方法也影响了其发展。

二、中药材质量失控将造成的威胁

1、质量失控牵连产业链

“先天不足,后天难补”,如同多米诺骨牌的坍塌,源头出了问题,后端花再大力气也只能事倍功半甚至于事无补。如果内在品质出了问题则饮片切得再匀称、炮制再规范、包装再精细都无济于事;而采用提取物、中药材颗粒等手段期望达到终端质量控制是否符合中医药特点还有待商榷。毕竟中医药属于一个系统整体工程,外在表现为一种文化传统,内在是以实际疗效作为评判标准。因此,中药行业应用科技手段时必须考虑到临床实际效果和民众的接受程度。原药材是整个中药产业链的最前端,目前也是问题最多的环节。因此科学研究 应该投入一定资金和精力到广阔农田里关注一下源头问题?

2、药材质量失控危害甚于食品

首先是影响治疗,除了日常保健的补益药之外,更多中药是要用来治病救人,人命关天;二是被动接受,食品的变质变味,民众至少可以通过外观和经验来决定买不买或吃不吃,而药材的使用多数要靠医生的处方;三是辨别困难,外观看起来越漂亮的药材,可能内在质量越差,普通民众单凭肉眼难以判断;四是危害隐蔽,问题中药对人体的危害是潜在和逐步累积的,造成的损害也是长期和不可逆的,一旦爆发,其恶劣影响将有可能超过“毒奶粉”、“毒豇豆”。

3、源头失控致恶性循环

源头失控对下游产业的影响,同时在这种危害影响下,整个产业链又将形成新一轮的恶性循环。即:中药材质量失控→饮片及成药质量下降→中医基础破坏→中药消费市场萎缩→无法投入资金进行产业提升→质量失控加重,这种恶性循环的结果最终将导致一个多方共输的局面。所以,虽然中药产业是个充满希望的黄金产业,但如果在发展思路和流通体系上不彻底改变,这个黄金产业就有可能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堕落。

三、提高中药行业质量监管的对策建议

其实所有问题的靶点最终可归结为两个字:“分散”!管理上的分散、生产加工中的分散、经营中的分散一直到仓储物流中的分散最终必然导致一盘散沙难以疏理。而要解决“分散”问题,单靠增加管理部门、管理人员或加大监管力度显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建立上中下相结合的管理框架和产业体系;上层应针对中药材产业特点进行统筹管理,变环

节控制为系统控制;基层应加快中药材生产和加工的集约化,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中间再辅以社会力量为主的第三方服务平台,通过信息、技术、检测、仓储物流和产销对接,引导农户与大市场对接。

1、制订和完善中药材生产管理监督规范

首先,制订和完善中药材的生产管理规范及监督规范是发展中药材的重点,在生产方面,要符合生产管理标准,在种植方面,要建立符合GAP的中药材种植规范,只有把这些规范和标准都统一下来并强制实施,才能使我国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有实质性的提高。

2、大力加强对中药材产业的现代化建设

实行中药材的现代化生产也是突破中药材一直以来都以原始化生产的弊端,相对其他中药产业而言,中药材的合格率低、市场无序,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实现规范化、系统化和现代化的生产,因此我国要加强对中药材的现代化建设,不论是在种植、开采以及生产方面,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中药材质的飞跃。

3、国家应在政策上给予中药材相应扶持

我国还应该从政策上给予中药材一定的扶持,加速中药材生产企业的兼并重组,淘汰一些规模小、效益低的企业,扶持一些质量好、品质高的企业,加大对中药材产业的研发力度,打造出一批规范化、产业化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和生产基地。

如今,作为中药源头起源的中药材资源正日益减少,再加上生产技术落后、有害物质超标、缺乏管理监督规范等弊端对我国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带来重重的困境,因此,我国必须转变发展中药材的理念,加大中药材的现代化建设、完善质量管理监督规范细则以发挥中药材在整个中药产业中的作用,在全球都对绿色健康药品需求加大的情况下,我国的中药材产业未来可以以植物提取物为契机,获得更深更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 忠,苏薇薇,林敬明.中药材质量标准化和中药现代化系列研究[J].中材,2001,1(24):57.[2] 吴 忠,元四辉,等.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的现状与前景分析[J].中药材, 2001,24(8):604 [3] 马小军,邹键强,肖小河,等.我国药材基地建设的运营机制及关键技术[J].中国中药杂志,2000,25(11):643.[4] 薛 建,杨世林,陈建民,等 我国中药材农药残留污染现状与对策[J].中国中药杂志,2001,26(9):637.[5] 程惠珍,陈 君,等.中药材生产中的植保问题及对策[J].中药材,2001,1(24):11.[6] 黄国林.在中药现代化进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药材,2001,8(24):619.

第五篇: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能力拓展报告书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在新形势下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却也因其起始点低以及国情等原因,我国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鉴于此,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些对策的研究。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前言:针对我国中小企业目前的发展状况,以及国内外的对比,为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与发展作出相应的研究。而作为一名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对我国中小企业作关于财务管理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我国企业的进一步了解,便于今后的学习与指导。

1.1 选题目的: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状况的研究,一方面锻炼我们对资料的查找及归纳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这个来让我们提前一步与企业财务接触,了解我国企业财务现状,不至于在走出校园的时候接触企业财务感到那么的陌生,或是操作起来不是很顺。

1.2 选题意义:我们要将我们所了解的、所收集的相结合,总结出符合实际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学会如何将各种信息合理的、有机的结合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实践活动现场正好成为考验我们修养品性的好环境。能力拓展训练是本专业教学计划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一种创造性的研究活动,通过该环节的实施,煅炼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阅读和组织资料的能力、检验和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初步掌握情况和综合运用能力,为毕业论文的写作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2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极好,公司总量占整个国家公司总量的绝对优势,其动因主要有:一是通过大量的新生中小企业与淘汰企业的生产效率的差异,产生“创造性毁灭效果”。二是在产业结构演化过程中中小企业快速发展调整适应速度三是政府的政策扶持。他们的发展经验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借鉴。

2.1国外相关的研究

第一个关于中小企业研究的学术性刊物是1952年在德国创刊的杂志

Internationales Gewerbearchiv.Zeitschrift fur Klein und Mittlunternemen代表了中小企业研究工作的开端。之后英国,美国,加拿大,法国和意大利等欧美国家陆续创刊了一系列专门登载中小企业研究文章的刊物。此后出现 比较有影响的国际学术会议如美国的Bobson 会议,瑞士的小企业周和国际小企业世界年会理事会等。实证方面的研究有Atherton 和 Garson等完成关于零售业中小企业的研究,Taber 和Marberg 等分别以刀具和黄铜制品中小企业为对象的研究,Soltow在1965年对英格兰小规模金属制造企业和机械制造企业研究,最早解释了为什么有的小企业能够成长,这是一项在学术界有主要影响的工作,1

Vatter1970年研究了大企业和小企业之间的关系及其演进后得出:大企业形成美国工业的垄断核心,而“工业的剩余部分则散布在中小企业部门”的结论。一些经济和经济史学家还研究了中小企业在工业化过程中的作用。这些研究,被学术界认为是对中小企业的早期研究工作的一个部分。国外在面向中小企业的社会服务体系和相关立法工作方面比较完善,如美国的《小企业法》和《小企业技术创新法》,韩国,日本的《中小企业基本法》等。融资渠道和政策支持相对国内也更加规范和灵活,因此也吸引了我国的很多中小企业去争取海外上市。3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特性决定了它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中小企业政策环境如工商、税务、信贷、培训等体系并没有系统建立。中小企业处于自生自灭之中,加深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弱点,如产业结构雷同、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管理水平低下等,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由于才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中小企业一向不受重视,连带对中小企业的研究也几乎停滞不前。国内改革开放带来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主要集中摘浙江和江苏两省)中小企业的兴起,中小企业开始得到重视,有关中小企业的研究也开始兴盛起来。在80年代中期,学者们开始对我国的中小企业的研究,涉及到企业规模、专业化分工和组织程度等问题(郑宗汉,1988)。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方面,国内很多学者如吴少平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楼德华、傅黎瑛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和李凤鸣的《内部控制学》等在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方面指出,必须突破行业和所有制界限,合并、精简管理部门,建立专业的中小企业政府管理机构;树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财务预算体系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加强中小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孙学敏的《中小企业金融支持问题与对策》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提出中小企业如何在当前既定的融资环境下,通过对融资渠道的研究和改善管理水平,来提高融资效率。

3.1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普遍问题

3.1.1 融资难

由于我国对中小企业发展的环境还不够成熟,加上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狭窄,经营活动的透明度差,财务信息非公开化,用于抵押的资产不足,融资能力有有限,而银行对抵押品的要求条件苛刻,而中小企业经营时间短,缺乏能让人置信的历史记录,使得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银行等金融机构是中小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但由于很多银行等金融机构受传统观念和行政干预的影响以及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贷款服务的金融中介机构和贷款担保机构,中小企业吸引金融机构的投资或借款较困难,银行即使同意向中小企业贷款,也因高风险而提高贷款利率,从而增加了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追求短期化投资目标,由于自身规模小,贷款投资所面临的风险大,所以它们总是尽快收回投资,很少考虑企业长远规划发展;此外,由于财务管理落后,缺乏科学的财务预测、决策、预算、分析,盲目性投资,投资方向难以把握。

3.1.2 对财务控制的弱化

对于一个企业,一个有效的会计系统是极其重要的。缺乏会计系统提供的信

息,管理者就不可能做出有关的决策。然而,一个企业会计系统的质量取决于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内部控制是一个检测和平衡系统,这一系统在保护企业财产,增进企业财务报表的精确和可靠性方面起重要的作用。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在大公司中早就被认识到了。可是,中小企业由于考虑到内部控制经费的代价,忽视了内部控制。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缺乏不仅明显地增加欺诈和偷盗行为发生的机会,而且也增加了依据不确切、不及时的财务信息做出不良决策的机会。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对资金管理不严,企业缺乏内控的专业人士,又或是由于企业的不重视,内控人员的素质低,又不重于提高自身能力,致使资金总是处于闲置或不足的状态下。

3.1.3 财务管理制度僵化

在我国,一般投资者就是经营者,尤其是中小企业,对投资者而言,企业领导者集权现象严重,所有者凭借经验和感觉进行管理。对这种私营的企业,若管理者的思想观念再落后保守,墨守陈规的话,企业的财务管理体制就会一直停留在管理者的思想上而不能对其进行改革、与时俱进。财务管理的优势就会成为企业的劣势。一方面,中小企业典型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企业的投资者同时就是经营者,这种模式势必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负面影响。中小企业中相当一部分属于个体、私营性质,在这些企业中,企业领导者集权现象严重,并且对于财务管理的理论方法缺乏应有的认识和研究,致使其职责不分,越权行事,造成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监控不严,会计信息失真等。企业没有或无法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即使有,也很难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质差,管理思想落后。有些企业管理者基于其自身的原因,没有将财务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有效机制中,缺乏现代财务管理观念,使财务管理失去了它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3.1.4 财务管理专业人士缺乏且素质较低

中小企业由于其规模有限,管理的分工较粗,管理人员本就占据了不高的比例,又因企业管理者对其不是很重视,导致财务管理人员整体的能力较低,知识贫乏,知识结构不完整。而大多数的中小企业似乎都存在着任人唯亲的思想,往往一个企业的人员都是可以弄上一星半点的关系,对企业而言,这种家族式的管理很难吸引财务管理人才的进入,也因此使得在任务的布置和实施困难,又或者实施的过程中各种责任各种细节因不想对方难堪二放松,使得企业做事模棱两可,经济收益明显较低。如此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缺乏财务管理人才财务管理僵化、落后企业的财务管理形象欠缺经营不好导致财务管理人才越来越少。

3.1.5 投资能力弱且投资方向不能确定好

中小企业的管理系统相对较落后再加上其管理者基本就是经营者,属于私营

企业,缺乏为投资做分析的专业人士,没有科学的投资理念,往往只会根据自己的经验、直觉、估计来对投资进行是否投资的决定,这样就会造成投资方向错误或是投资预支超标最后的投资收益减少,使得企业收益减少。

中小企业投资渠道单一,结构不均衡,投资与企业资源的约束脱节。投资项目的实施,要求企业具备必要的资源条件,一旦投资决策背离企业现有资源的实际能力时,投资项目无法得到有效资源的支持,投资就随之失败。大多数中小企业的投资渠道过于单

一、投资风险较大、结构不均衡,投资收益不高。中小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低。中小企业在创立之初往往产品结构单一,技术含量低,生产设备落后。但是业主为了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就会盲目加快技术改造,更新设备,随意投资项目,导致投资决策失误,资金使用效率不高。中小企业偏好外延式投资战略,不重视内涵式投资。中小企业对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形势看好,大多采取扩张性外延投资。在投资方式上,选择在原来的基础上直接扩大生产规模为主,而并购同行业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的则还不多见。但是,中小企业在对员工培训投资和健全管理制度等内涵式投资上的力度不够。中小企业投资决策大多直接由管理者决定。一项对宁波市有代表性的中小企业财务战略调查表明,70%的企业在重大对外投资项目上,都采取直接由管理者决定,下达执行命令的方式。许多投资项目往往由管理者跟着感觉走,采取独断的决策方式。

3.2 针对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几点对策研究:

3.2.1 从企业实际出发,制定符合其现况的财务管理体系

鉴于中小企业的起步点、内部人员配备及财务状况,在适应市场条件的前提下,为企业制定合理可行的财务管理目标,并以此目标为基础制定财务管理计划,基本实施策略。更要有突破传统的的观念,唯才是用,财务管理人士的招徕是很重要的。目前,不少中小企业会计账目不清,信息失真,财务管理混乱;企业领导营私舞弊、行贿受贿的现象时有发生;企业设置账外账,弄虚作假,造成虚盈实亏或虚亏实盈的假象;等等。究其原因,一是企业财务基础薄弱,会计人员素质不高,又受制于领导,无法行使自己的监督职能,二是领导对财务管理不够重视,没有一套完整的财务管理体系,以致管理不善,资金混乱,账目不清。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会计管理的国际化要求中小企业必须紧跟形势,进一步加强财务核算,提 升企业管理层次,以求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加强财务管理配备,丰富管理人才库,掌握科学的管理体制,走出唯亲是用的困境。针对企业自身的情况制定适合的方针策略。

3.2.2 开辟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欧美国家自20世纪80年代初就创立了创业板市场,这对于中小企业无疑是另一种筹资的渠道,也会是一种很好的渠道。中小企业可以在此拓展融资空间,在这一方面,中小企业就要开拓眼界,不只是拘泥于银行来取得资金。创造融资

空间,为资金的融集增多一点渠道。在这个问题上,最基本的是首先要得到政府政策的支持,相对于大企业而言,中小企业由于缺乏外部筹资能力和内部资金调度余地,因而加强运营资金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中小企业较小的生产经营规模决定了其材料采购量和产品销售量也相对较小。因此,原材料尽可能就近采购以减少原料库存。同样产成品也应尽可能就近销售以缩短库存周期,减少积压。生产安排应充分发挥其“船小好掉头”的特长,严格以销定产、对于应收账款应提高折扣标准,缩短收账期,并将收款责任落实到人。在日常经营中,中小企业应努力加强内部管理,切实抓好市场开拓、扩大销售、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中小企业实现锝税后利润尽可能积累,以充实自有资本。这样,既保持了合理的资本结构,又有利于树立企业信用形象,取得银行的信任。

3.2.3 强化资金管理,增强对财务的控制

首先,管理者及经营者要意识的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提高资金运用率,只有在把财务管理放置于一个有利得位置才有助于以后的工作的开展。业管理是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加强企业内控制度的建设,就要以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为主要内容。因为财务管理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贯穿于每一项经济活动之中,从企业的计划指标到盈亏和奖惩,都应有一套完整、严密、可操作的规章制度。通过这些内控制度的建设,才能加强企业的相互制约和监督,才能提高会计核算的工作质量,才能防止和避免生产经营中的偏差及制止营私舞弊行为。因此,提高经营者对内控制度的认识极为重要,只有提高认识,才能增强自觉性,企业内控制度才能落到实处。中小企业的长期发展必须合理配置资本结构#优化财务结构是企业财务稳健的关键,财务风险要适度,在财务稳健的前提下取得的成长才是合理的,企业应当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确定合理的负债比例,负债过多容易造成资金周转困难,负债过少会限制企业的长期发展。应当恰当地选择资本结构,重视资产负债表上的风险和收益分配,增加对外部风险的抵抗能力,合理定位企业的发展目标。同时,企业在资金运用上要维持一定的付现。

3.2.4 增加财务管理专业人士的比例,增强企业财务管理能力。

人才带来的效率无论在任何一方面都会有显著的效果,在企业管理上尤为明显。企业效率的高低很大一方面来源于企业财务管理的高低。那句“21世纪的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相信很多人都听过,所以人才的招徕对企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注重人才培养和培训,为企业未来的发展蓄积能量。从某种程度来说,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管理、技术型团队,是企业制胜的法宝。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总的来说,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对中小企业的研究都处于起步阶段,而国内的研究更是刚刚开始。但最近几年,对中小企业的研究,越发得到人们的重视。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然而,财务管理工作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工作之一,因此,企业越发展,财务管理就越重要。本人希望结合自己的专业所学,总结前人的研究的成果,促使自己对中小企业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参考文献:

[1] 杨爱君.后危机时代我国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初探[J].煤矿现代化, 2010(4)

[2] 张树莲.会计之友[J].会计之友, 2006年 第11期

[3] 杨洪琴.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09(21)

[4] 罗琼霞.我国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对策[J].科学咨询,2008(19)

[5] 陈英.中小企业如何走出财务困境.商业研究[J],2008(9)

[6] 隋玉明、王雪玲.企业财务管理与企业融资渠道问题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2)

[7] 宋洁.我国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资讯,2010(12)

[8] 宋立.浅谈我国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问题[J].财经界,2010(10)

[9] 李祯.我国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J].企业导报,2009(9)

[10] 尹建荣.浅谈我国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J].商场现代化,2008(27)

[11] 孙正道.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J].企业技术开发,2008,27(11)

[12] 张翼鹏.试论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J].科技信息,2007(15)

[13] 文逢博.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大学学报,2010,35(11)4

[14] 范宝华.浅谈如何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J].商情,2010(5)

[15] 陈海谊.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J].经济与管理学院,2004(6)

[16] 杨宇凡.试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协论坛,2009(1)

[17] 黄婉霞.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7(13)

[18] 张月玲、王静.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会计之友,2009(3)

[19] 杨怡荣.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J].管理观察,2009(31)

[20] 徐冰.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

[21] Chinese Cultural Values and their Implication to Chinese Management[J]

[22] 华中炜.New wave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real estate loans aroused widespread enterprise uncertainty[J].中国经济时报,2006,06,23

[23] Ministry of Finance Issued Management Approach on Small and Medium-sized Business Enterprise Development Special Fund[J]

[24] Strategic Management In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J]

[25] the financial risk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J]

下载大型超市商品质量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型超市商品质量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城市交通拥挤问题及对策研究

    城市交通拥挤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使得中国社会结构、人文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最大的体现是,在......

    高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 杜尚蓉 高二(12)班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问题心理压力厌学人际关系青春期挫折对策诱发因素 摘要:中学时期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是心理健康发展的......

    大学生恋爱问题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恋爱问题及对策研究 刘 军 陈少平摘 要:高校校园里的大学生恋爱现象已经非常普遍并且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 与传统的恋爱观有很大的区别。分析当前大学生不当恋爱观形成......

    垄断行业改革问题及对策研究

    通过多年努力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市场体系逐步完善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正在加强。但是 ,经济体制改革还需 要打一些......

    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手册

    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手册 1、 商品混凝土生产工艺流程图 2、质量控制点分布 2.1商砼质量控制从原材料进厂、检验、上料、配合比、搅拌、到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六大环节共14个质......

    超市商品质量管理细则

    _______超市商品质量管理细则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________超市的信誉,使消费者在_______超市能够购到质优、价廉的商品,特制订本细则。 一、 商品进场前的质量控制(责......

    黔江区城市化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黔江区城市化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复制链接]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时期,短短30年间总体城市化就有1978年的19.5%提升到2008年的40%以上,这是一个旷古未......

    城市低保问题及相关对策研究

    城市低保问题及相关对策研究 【摘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一个特色,自建立以来保障了很大一部分城市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