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招工风险防范及用工管理

时间:2019-05-15 01:09: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企业招工风险防范及用工管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企业招工风险防范及用工管理》。

第一篇:企业招工风险防范及用工管理

企业招工风险防范及用工管理

春节后迎来企业招聘高峰期,因此,3月11日参加政府举办的“企业招工风险防范及用工管理”课程,邀请了知名劳动法与员工关系管理专家邱国安前来授课。

一、招聘风险防范

企业招聘风险:由于企业招聘工作不当,使企业招不到合格员工或招到不合格员工从而影响企业经营,使企业蒙受损失的风险。招聘风险会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发展,给企业造成损失。

企业招聘风险种类:

1、招聘成本损失风险:招聘成本的损失风险是指由于无法招聘到合格员工或是招聘到不合格的员工,企业为招聘支付了成本却不能从他们为企业工作而产生的效益中回收该成本,从而造成企业的损失。

2、人才测试风险:指没有运用科学的测评程序和技术进行测试,从而导致无法对人才的能力、素质做出真实有效的判断的风险。

3、法律、文化风险:企业处于社会之中,必然受到社会中法律和文化的约束,一旦发生冲突,不仅招聘工作可能被强制终止,甚至会影响企业的经营,给企业带来不小的危机。

4、用工风险无处不在,用工单位用人流程:选人--试用--培训--留用--离职。

5、企业用人分类:①身份特殊类员工(实习生、退休返聘、内退、停薪留职员工)②身份特殊类员工(工伤员工、病患员工、“二期”员工、残疾员工、未成年工)③职务特殊类员工(高级管理人员、聘请的顾问、技术专家等)

实习生风险: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意外、工伤,造成公司损失;应对措施:实习生应签订《三方协议》(就业协议书),学校购买意外保险。

6、HR招聘面试目的不明,面试只是走流程,教条式面试,不知道选怎样的人才适合在企业,才可以为企业创造价值,如何选拔合适有用的人才:①以德为先②务实为本③良好的团体协作精神④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⑤认同企业文化⑥较好发展潜力⑦饱满工作热情。

人是企业的财富,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财富和未来。

二、设计招聘简章风险

就业歧视风险:企业被起诉,不但造成经济损失,还造成企业形象损害

应对措施:①招聘简章不要过于明细,如果特殊行业有特殊需要,对应聘者的年龄、身高、性别等先天条件确有要求,应履行公示的原则,并将限制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予以充分说明。

三、如何甄选简历和面试

甄选简历时,很多HR的现象:1.只看简历内容,没有与填写入职登记表进行对比;2.对简历内容的真实性没有进行背景调查;3.影子法面试。

甄选简历存在的风险:1.造成企业重大经济损失;2.企业承担法律责任;形象受损;3.大量客户流失,甚至导致企业倒闭。

应对措施:1.面试过程不能只教条走流程,不同的岗位要有不同的面试手段;2.重要的岗位进行背景调查。

HR甄选选材错觉:1.高学历等于高技能;2.丰富工作经验正是企业需要;3.原出色的工作业绩会给自己企业带来腾飞,正是企业要找的人。如何甄选简历:1.书写工整;2.年龄、职级、待遇是否匹配;3.填写是否工整;4.工作经历连续性;5.工作稳定性;6.企业背景;7.行业经历;8.家庭背景;9.待遇要求;10.离职原因。

1、面试前准备:①必须制定面试岗位的工作职责,及胜任特征模型;

②制定完胜有效的面试流程;

③对应聘者的姓名、原最后工作职务、籍贯;

④拟定面试提的问题;

⑤准备面试地方;

2、面试技巧:1聊;2.讲;3.问;4.答;5.看;6.结。

四、背景调查

背景调查的风险:1.侵犯个人隐私;2.失去优秀人才;3.造成经济赔偿。

应对措施:1.建立有效的背景调查制度;2.提高背景调查人员的职业化素质;3.在面试过程确定背景调查的重点;4.背景调查应征得被调查人的同意并签订书面文件;5.最迟在决定聘用之前做背景调查;6.在职的应聘者忌马上做背景调查。

五、体检风险

1、体检目的

新员工体检的目的: ①、检查员工身体健康状况是否符合招聘企业的要求,能否胜任未来的工作; ②、发现和避免疾病传染源;

③、以界定职业病等的发生时间,避免潜在的法律和经济责任。在职员工体检的目的:

①、维护员工健康,并提高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度,是企业员工健康管理的内容之一;

②、发现和避免疾病传染源、职业病。

2、体检的风险

风险:①违反就业法;②违法劳动合同法;③造成经济赔偿。

措施:①明确体检目的;②确定体检时间;③从事职业病工作岗位做好岗前在职、离职前的体检。

六、如何设计录用函

录用函风险:①违约赔偿;②应聘违约员工难解聘。

录用函措施:①“无异议”之后发放是时机;②录用函一经发出不能终止;③录用函内容设计明细。

设计录用函正确方法:①正式录用的岗位;②报到的时间、联系部门、联系人电话(过期当自动放弃);③本岗位的要求:(知识、学历、经验、技能、健康要求);④工作时间、休息时间;⑤本岗位正常工作时间的薪酬;⑥试用期时间;⑦试用期的工资;⑧报到所需的资料;⑨遵纪约定;⑩特殊约定。

第二篇:建筑施工企业用工风险及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用工风险及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已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部法律整体上在原《劳动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对员工的保护力度,加大了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的管理成本。对企业来说,影响之大前所未有。对于劳动密集、队伍流动、事故高发的建筑企业,面临更为严格的考验。建筑企业由于用工形式的特殊性和多样性,在劳动用工方面存在潜在着诸多现实问题和潜在的法律风险。针对现已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及施工企业特点,我今天在此简单与大家交流一下如何来应对用工风险 :

建筑业劳动用工情况大致如下:一是企业“自有职工”,二是新出现的建筑劳务分包企业,以独立企业法人形式出现,为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提供劳务分包服务,由其直接招收、管理和使用进城务工人员,三是由“包工头”带到工地劳动或者企业直接使用的零散用工,他们能占到进城务工人员总数的70%以上。承包合同当中通常会约定由内部承包人自行招聘员工,安全事故责任概由内部承包人负责,但是这种约定违反了法律的规定,是无效的。根据05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四条的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将工程或经营权发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自然人,对该组织或自然人招用的劳动者承担用工主体责任。因此,若内部承包人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不论员工是由施工企业还是内部承包人招聘的,也不论内部承包合同如何约定,用工主体均是施工企业。因此,施工企业必须防止工伤事故和拖欠工资的风险。而内部承包人一般为建筑企业的职工,《劳动合同法》第九十四条规定,个人承包经营违反本法规定招用劳动者,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发包的组织与个人承包经营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从此可以看出,企业内部承包反映的是利益合同关系,在本质上更是管理关系,其赔偿能力非常有限,即使施工企业根据内部承包合同起诉内部承包人且胜诉,其损失往往也很难挽回。因此,施工企业在签订内部承包合同前,应严格审查内部承包人的资信,全面了解内部承包人的从业经历、工作业绩、经营管理能力和承担风险实力。施工企业可以要求内部承包人提供一定的财产作为履行内部承包合同的担保。这种担保承包,会增强内部承包人的风险意识和守法经营、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等方面的自觉性,从而有利于保证承包经营活动的效果。施工企业可通过从工程款中扣款,强行代缴保险的方式来减少将来可能带来的风险。还可以通过统一控制账户、审核监视支出、授权合同签订、强制工伤保险、预留风险基金等多种措施,掌握承包合同内部追偿的主动权,防范经营和用工风险。

目前各施工企业劳动用工的现状及特点主要表现是:短期性、流动性、分散性、阶段性、穿插作业、流水作业、农民工、不签定劳动合同、不履行劳动合同、间接用工、个人承包、工资不按月支付、不参加社会保险、不缴纳住房公积金等。

根据施工企业的用工特点概括应对方略:

1、首先应建立健全企业劳动用工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劳动用工各环节的规章制度,以达到降低用工成本,防范劳动用工风险的目的。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的内部“法律”,贯穿于用人单位的整个用工过程,是用人单位行使员工管理权、合同解除权的重要依据。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没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公司的劳动用工管理将会陷于越来越不利的困境。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是有效防范用人单位劳动用工法律风险的重要内容。施工企业必须根据自身劳动用工的内外部环境和行业特点,对涉及法律风险的重要事项,以规章制度的形式对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补救作出明确规定。例如可以根据施工企业在异地分公司、项目部较多的特点,制定异地分公司员工管理办法。同时,对于劳动规章制度,应根据公司自身劳动用工的变化,适时作出相应的修改,保证规章制度合理合法并适应劳动用工管理的需要。企业规章制度须防程序“陷阱”,《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即民主程序成为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制定和修改的必经程序,否则规章制度无效。这就要求用人单位尽快建立健全工会或职工代表大会,并注意及时

履行规章制度的公示和告知程序。

2、应当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建立起劳动合同管理体系。施工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建立起劳动合同管理体系,根据岗位、工种以及员工层次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劳动合同文本,条款内容应严谨严密,以避免在劳资纠纷中因约定不明而陷入被动的境地。

3、劳动法虽然侧重于保护劳动者的利益,但是为了防止劳动者滥用权力,仍规定了一些具体的措施来平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关系,这就是保密协议、服务期以及竞业禁止的规定。

A保密协议——单位维权的第一个措施

保密协议是企业保护自己商业秘密的一个手段。企业参与的是市场竞争,常常有一些商业机密需要保护,从法律规定以及司法实践来看,认定为商业秘密的一个条件就是由权利人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所以企业必须建立自己的保密制度,与知悉商业秘密的签定保密协议就是其中的一项内容。具体注意事项如下:

1、形式可以表现为单独的保密协议或者劳动合同中的保密条款。

2、需要支付对价。即签订保密协议需要给员工一定的经济补偿,否则保密协议不具有约束力。但是对于补偿金额,法律没有具体规定,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约定。

3、保密协议的作用:除了可以保护商业迷密外,还可以就劳动者要求解除劳动合同的提前通知期作出约定,即可以增加提前通知期,但是为了防止用人单位滥用权力,法律同时规定提前通知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B服务期——单位维权的第二个措施

如前所述,劳动者可以单方的解除合同,这样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用人单位花费了财力培训了员工,员工却跳槽走了,这显然是一种不公平,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出现,法律规定了服务期。具体使用条件如下:

1、适用范围:现有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与其出资招用、培训或者提供其他特殊待遇的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或者事先另行协商约定服务期。

2、法律效力。对于约订了服务期的合同来说,劳动者在服务期内不得单方解除合同。

3、违反服务期的责任。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的约定,应当承担违约责任。但是责任有多大,目前的法律法规没有作出具体的规定,通常由双方自行约定。实践中很多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了高额的违约金。

但是,即将生效的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有所不同:

1、服务期仅限于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的情况。

2、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这个规定

对于单位更为严格了。

C竞业禁止——单位维权的第三个措施

竞业禁止是指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限制劳动者在离开用人单位后一段时间内,不得从事与原单位有竞争性的工作。竞业禁止显然是保护用人单位利益的一个手段,企业应学会使用这个手段。具体使用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适用对象:企业中负有保密义务的人,一般须签定保密协议。新的劳动合同法对适用对象作了规定,规定为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

2、限制范围:禁止到与原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

3、限制期限: 劳动合同法规定为二年。

4、单位的义务:需要单位支付一定的经济补偿金。比例为不低于原收入的三分之一。

建筑企业用工具体应对方略:有鉴于施工企业劳动用工的现状及特点,对现场施工人员中的并非公司内部员工的人员,数量大,来源复杂,且出现工伤等劳动风险的几率较大,必须特别审慎对待,应当与分包单位签署相应的协议予以明确,防范非劳动关系被认定为劳动关系所带来的法律风险。而对于大量的施工劳动力,则应尽量通过有资质的劳务公司,劳务企业要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并办理工伤、医疗或者综合保险等社会保险。总承包企业对劳务分包企业的用工情况和工资支付进行监督,仅就本工程发生的劳务纠纷承担连带责任。可以将公司的风险降到最低。大型施工总承包企业可以积极分离富余职工,成立建筑劳务分包企业;低资质等级的施工总承包企业向建筑劳务分包企业转化。对于本公司的办公人员和现场施工人员,要区分其不同性质区别对待: 应当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确定劳动合同的形式。

1、对于工作相对稳定的人员(管理人员、行政人员、财务人员等),可与其签定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2、施工现场的人员(班组长、施工人员等)由于其流动性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签定后不便于长期管理,可以签订以完成某项工程为期限的劳动合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签订,有利于减轻企业用工压力,这样工程完工合同正常终止,企业无需面临与之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压力,也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3、对于一些工作保密性强、专业技术性强、工作又需要保持人员稳定的岗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利于维护企业经济利益,减少频繁更换关键岗位的关键人员而带来的损失,从而使企业保证一种稳定发展的势头。对于员工来说,也有利于实现长期稳定职业,钻研业务技术,实现双赢局面。

4、关于辅助性岗位员工。对于保洁、保安等辅助性岗位、建筑企业现场或临时用工,用人单位一般采取劳务派遣的方式。我建议可以采取聘用退休人员的方式来解决或聘用非全日制用工,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可以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可以随时终止劳动合同;终止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给予经济补偿。

5、关于拒不同意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员工问题对于拒不同意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而企业又非常需要的员工,向其送达签订书面劳动合同通知书,并要求其在送达回执上签字并保留好证据。此外,对于愿意长期在企业发展,也属于企业需要长期留任的其他人才,企业在经过严格审查后,也可以选择与其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以保证基本发展。综观全局,《劳动合同法》的颁布是社会的一大进步,维护了社会的实质公平,作为建筑施工企业要以积极的心态来迎接《劳动合同法》,消除恐惧心理,在合法用工的前提下,通过规范完善内部规章制度和激励措施,致力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才是关键。

第三篇:浅谈企业用工法律风险的防范

企业用工法律风险的防范

浅谈企业用工法律风险的防范

—完善企业人事管理制度

内容摘要:随着《劳动合同法》的施行,劳动争议案件屡见不鲜。企业用工成本增加、法律风险增多。完善企业人事管理制度是预防企业用工法律风险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劳动合同法企业用工法律风险防范

企业人事管理制度

《劳动合同法》自施行以来,劳动争议案件屡见不鲜。作为劳动关系中的强势主体--企业常常以败诉收场。劳动争议案件的频发增加了企业用工的成本,同时也加大了企业用工的法律风险。企业如何变不利为有利,如何防范企业用工法律风险,成了企业最为头疼的问题,也成为法律界关注的焦点。诸多企业通过法律专业人士的指导,制定了多种防范企业用工法律风险的办法。《劳动合同法》背景下企业用工存在哪些方面的法律风险,笔者对此进行了简单的归纳。详见下表:

企业用工的法律风险

类别 风险项目 风险环节

入职审查

招聘制度 告知义务

违法要求担保和押金

人事制度

绩效考核制度 奖惩员工法律依据失效

培训制度试用期内提供有偿的培训

档案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的规范化 一级 一级 一级 风险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不订立书面合同

试用期约定不当

合同必备条款约定不当

劳动合同签订

服务期约定不当

劳动合同无效

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

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履行

续签劳动合同不当

劳动者解除合同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合同

劳动合同解

非过失性解除合同

后合同义务

支付经济补偿金

商业秘

其 他 密竞业禁

止 竞业禁止 商业秘密 变更劳动合同不当 一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三级 一级 一级 三级 一级 一级 三级 四级 一级 三级 三级

鉴于企业用工法律风险的多样化,本文仅就企业如何通过完善人事管理制度有效防范用工法律风险进行简要分析,期望能够对企业有所裨益。

一、招聘制度与企业用工法律风险的防范

招聘是企业用工过程中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首要环节,招聘制度的完善是防范企业用工法律风险的第一道关。通过完善招聘的流程、修订招聘系列表格可以从源头上规范企业管理、使企业规避由招聘带来的法律风险。

(一)入职审查

招聘过程中的入职审查是对入职者的身份、履历进行核实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要求应聘者提供真实的身份证明、学历证明、履历证明,其中履历证明是证明求职者的学习、工作经历,防止未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人员或者负有竞业禁止义务的人员进入本企业。《劳动合同法》第91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因此企业在新员工入职审查过程中应当要求有工作履历的应聘者提供与原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书面证明。

在入职审查过程中,身份证明的审查也是非常重要的。公安部有专门的查验公民身份证真实性的平台,企业应当积极运用这一平台查验新入职员工的身份情况。实践中,存在劳动者身份证丢失、正在办理中的情况,如何弥补这一漏洞?要求新入职的员工提供“无违法犯罪行为证明”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此证明是居民户籍地派出所在核实其真实身份、家庭住所等情况后,出具的证实此人户籍、身份、住址及无违法犯罪行为记录的证明,并加盖有当地派出所的公章。此证明能给企业在用工上加上一道防火墙。

(二)告知义务

企业在招聘过程中负有的告知义务也是不能小觑的。《劳动合同法》第4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第8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如何履行告知义务?这要求在涉员工切身利益的事项上要有合法的公示告知程序。在实践中,法院审查这一点主要是看是否通过了公示程序。法院认可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内部网站公告、电子邮件传送、宣传栏公示公告、员工手册发放、规章制度培训考试等等。鉴于网站公告、电子邮件传送、宣传栏公告这三种公示方式都不易于举证。所以企业在公示时尽量采取书面形式。

(三)就职担保

流动就业是当今的一个趋势,身处异乡的求职者常常是只身一人在外,对于企业来讲聘用外地的劳动者,会给企业带来无法预测的风险,尤其是某些特殊行业如会计,所以企业用工大多选择人员本地化。当然也有企业为了避免风险,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押金或者扣押劳动者的身份证、学历证等证件。但《劳动合同法》对于这些企业以上的做法是明令禁止的。《劳动合同法》第9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

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一边是劳动者的求职心切一边是企业的用工风险,劳动者和企业两难。如果在招聘制度的表格设计中添加一栏“紧急联系人”。要求入职者提供1-2名亲属的联系电话和住址,然后进行审查核实。既能解决外地劳动者就业和又能防范企业用工风险。

二、绩效考核制度与企业用工法律风险的防范

绩效考核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更是企业实现规范化管理强有力的手段之一。绩效考评的目的是通过考核提高每个员工的效率。有效的绩效考核,还能帮助企业确定每位员工对企业的贡献或不足,更可为员工职位的晋升、降级提供决定性的评估资料,使企业在管理过程奖惩员工有合法合理的依据。

企业的绩效考核制度是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况下,自行结合企业特色制定的管理制度。岗位职责以及完成企业工作任务及奖惩办法都直接体现在绩效考核制度中。就在《劳动合同法》颁布后的两周也就是2008年1月15日《企业职工奖惩条例》被废止了。企业的绩效考核制度不能再依据此条例制定相关奖惩办法。企业无权对员工进行奖惩,因为劳动合同的主体是平等的。企业如何对员工行使管理权?企业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规定诸如降薪、调岗等,而这方面的制度往往体现在绩效考核制度中。《劳动合同法》第39条是关于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这一法律规定正是企业制定具体考核奖惩办法掌握主动权的源泉。正是因为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确具体的规定,就给企业留下了自行制定相应奖惩标准的空间。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特点,根据企业规模、盈利状况和员工数量自行制定多层次、多档位的考核奖惩办法。例如:奖,员工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当月予以1-10分奖励;员工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当月予以11-20分奖励等。惩,月汇总某部门员工绩效考核不合格率达30%,该部主任当月岗位工资按照85%领取;月汇总某部门员工绩效考核不合格低于50%,该部主任当月岗位工资不得领取等。

员工奖惩体现在考核制度中,要做到合法又合理,最重要的是要有公示程序。一套完善绩效考核制度从制定到实施经过与员工面谈、审查制定、公示征询意见、考评、考评意见反馈、考评结果的应用等若干环节,每一个员工都参与其中,每一级主管都层层考评,其公告公示的过程是具体的、明确的甚至是书面的。考核制度的多层次、多档位能使考核制度更加规范化、合理化。

三、培训制度与企业用工法律风险的防范

培训,能使员工迅速成长、能使企业永葆生机。企业内的培训多种多样,从一个员工的角度看分为入职培训、专项技能提升培训、管理技巧提升培训等。培训能够使一个员工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企业的企业文化、规章制度、掌握本企业某项专门的技能,从而提升新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企业对劳动者提供培训,是员工的一种福利,所以《劳动合同法》对企业培训做出了保护性的规定,第22条规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但是仍有缺憾。企业往往在招聘员工后第一时间进行上岗培训,为了使员工尽快上岗,往往对其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但是在试用期内的培训却不受上述条款的保护。《劳动合同法》第37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也就是说,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想走就走,不用承担任何责任,即使企业在此期间对其进行了有偿的培训。这种情形下,企业是人财两空。

企业如何规避这种风险,首先在试用期的约定上,并不是越长越好,《劳动合同法》对试用期期限有严格的限制,所以,约定合理的试用期,是防范风险的办法之一。其次,对在试用期内的员工进行培训,可以选择企业文化、企业的规章制度、岗位职责等基础培训。尽量避免有偿的、专项技能的培训。如遇特殊原因必须提供专项培训的,可提前终止试用期。最后培训制度的规范化、系统化也非常重要。制定合理的培训、各种专项培训计划,在培训计划中规避有偿的专项技能培训,从源头上杜绝试用期内的有偿培训。

四、档案管理制度与企业用工法律风险的防范

企业档案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对本企业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资料。档案管理是为了高效、有序地利用档案材料,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对于现代企业来讲档案管理制度还有其特殊的价值。就拿人事档案来讲,规范化的档案管理可为企业提供员工个人经历、业务水平、工作表现、工作变动等情况,便于企业知人善任。其法律意义也尤为重要,在发生劳动争议的时候,规范化的档案管理制度可以帮助企业规避因不能举证导致的败诉风险。《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6条规定,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

利后果。《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第6条规定,在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因用人单位作出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劳动争议的,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也就是说企业在做出上述决定时一定要经过合法的程序,且保留书面的证据。没有合法的程序,企业管理将会陷于困境,档案管理的价值也就无从谈起。所以,企业在做出涉劳动者切身利益的重大决定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讨论(无职工代表大会的由全体职工讨论),提出具体方案和意见,然后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最后将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并保留劳动者的签字回执。有了合法的程序基础,再通过档案规范化管理,档案管理制度就成了企业维权的法宝了。

《劳动合同法》是规范所有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劳动关系的法律,而企业人事管理制度是依据《劳动合同法》制定的调整与员工之间劳动关系的内部“法律”,合法合理的制度能够使企业管理更加规范化,更可防范企业用工的法律风险。《劳动合同法》下企业的用工法律风险愈加明显,企业应对风险的观念应当与时俱进。防患于未然,完善企业人事制度刻不容缓

第四篇:企业资金管理及风险防范论文

摘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企业自身的资金流动情况,避免由于资金问题从而导致企业的发展运营出现一定的问题。为了避免企业在日常运营过程中发生资金流动问题,需要重视企业的资金管理工作,同时为避免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风险情况发生,也需要做好对企业自身风险防范工作,让企业能够得到良好有序化发展。本文就关于企业资金管理以及如何防范企业自身出现的危险措施进行简要探究。

关键词:企业;资金管理;风险防范

随着市场经济的开放,对于企业自身来说,要从自身内部出发,加强对自身资金管理与风险的防范工作。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做好经营中的资金周转情况,避免出现资金流问题。对此企业需要做好资金管理工作,避免企业运营过程中发生风险,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让企业保持自身的良好发展。

一、关于企业资金管理

关于企业资金管理,即指对企业自身的资金筹集、调度、结算以及资金的运作等进行系统化的管理。资金管理涉及到企业的整个发展历程,属于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分支,同时也是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内容[1]。企业资金管理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企业进行资金管理,可以对企业的各个发展阶段中涉及到的资金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及时了解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并及时调整企业自身的发展运营方针,从而保持企业的稳定有序发展。

二、关于企业风险防范

关于企业风险防范,主要是指企业在其自身发展运营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手段来防范企业运营中风险问题的发生,或者对企业自身已经出现的风险情况尽量减少企业损失的产生,从而保证企业能够按照自身的经营计划顺利运行,并最终实现企业的自身目标。目前市场竞争越发激烈,使得企业自身面临的风险问题更加多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更加加强对自身风险的防范工作,提高企业自身的对市场的适应性,从而保证企业自身有效化发展。

三、企业在资金管理与风险防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资金管理观念落后

企业资金管理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在大部分企业中存在资金管理意识的缺乏,从而阻碍了企业自身更好地发展。在大部分企业中,企业中的管理者认为企业资金管理同普通财务管理工作一样,仅仅是做好日常资金记录情况即可,而忽略了资金管理本身的重要性。资金管理涉及到企业的整个发展阶段,对企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目前的现状就是大部分的企业缺乏完善的资金管理理念,这对于企业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二)缺乏健全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

由于目前大部分企业内部管理者缺乏资金管理理念,从而也使得大部分企业自身缺乏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2]。首先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是保证企业实现资金管理的基础,而目前现状是绝大部分企业自身缺乏一整套健全完善的制度体系,从而导致企业的资金管理工作无从着手,从而导致企业在进行资金管理上比较混乱,这不利于企业开展资金管理工作。

(三)盲目投资从而引发财务风险

如今企业内部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在资金管理上也没有好的计划方针,从而导致企业在进行扩张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资金投资计划,从而导致企业在盲目扩张中出现一系列财务风险的发生。

四、加强企业资金管理和风险防范对策

(一)增强企业资金管理和风险防范意识

关于企业资金管理,有很多企业并没有将其单独作为一项财务管理工作,而是作为企业的普通财务工作来管理。关于加强企业的资金管理意识,可以通过采用宣传栏、知识教育、座谈会等形式,从而让企业内部的人员特别是企业的管理人员学习相关的企业资金管理知识,让企业管理人员能够意识到资金管理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加强企业管理人员对风险防范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提高企业内部人员认识到资金管理以及企业风险防范对公司发展的重要性。

(二)做好企业资金预算管理

为了做好企业自身的资金管理工作,企业需要在企业内部做好自身关于企业资金的全面预算工作,预先制定出企业发展中所需的资金消耗情况,根据资金预算情况,从而严格按照预算情况开展企业的发展运营活动,避免企业自身发展过程中风险的产生。企业成本问题对于企业的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预算管理中必须要同成本费用相适应[3]。对此,做好企业资金预算管理,做好预算管理机制,保证企业日常经营中资金使用的依据,严格按照预算来对企业的资金进行管理,保证企业的日常经营在计划的既定下有序进行。

(三)加强企业资金管理制度体系的完善

企业必须积极制定和完善资金管理工作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规范,明确各部门在资金管理活动中岗位职责和标准,严格规范资金管理活动中的工作行为。

(四)加强对企业资金管理人员素质培训

企业必须明确企业资金管理工作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企业资金管理不同于普通财务管理,企业应当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来进行管理。企业同时要对这些专门管理资金管理人员进行专门培训,通过定期进行专门的学习培训,从而提高资金管理人员对资金管理风险的认识和掌握。同时企业还需要聘用专业管理人员,提高整个人才队伍的专业素质水平,以便做好企业的资金管理及风险防范工作。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资金管理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加强企业资金管理与风险防范,对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必须重视企业资金管理工作,提高企业自身意识,同时加强企业对风险的防控能力,从而保持企业自身良好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郑颖.探讨如何加强企业资金管理增强风险防范能力[J].财经界,2015(2):74-74.[2]朱丽丽.关于企业资金管理与风险防范要点的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3(16):53-53.[3]任俊婷.论企业的资金管理及风险防范[J].商场现代化,2010(33):39.

第五篇:企业劳动风险防范管理

企业劳动风险防范管理

(一)劳动合同风险

1、书面合同风险

用人单位不签或不按规定签订劳动合同将面临严厉处罚的风险。

劳动合同要以书面形式签订,杜绝口头或其他形式的用工协议。劳动合同一式两份,由企业盖章,员工签字,企业和员工各执一份。

用人单位应当在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已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防范:企业应当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以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避免口头协议产生的权利义务不清和因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产生的赔偿,避免以上风险。

2、合同期限风险

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或连续订立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该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企业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防范:可将“一年一签”改为“三年一签”或“五年一签”;让两次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时间不连续,即第一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后,办理退工手续,过一定时间后再办录用手续;让员工自己书面要求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3、试用期风险

(1)、试用期不签书面劳动合同的风险。

用人单位因对新员工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不了解,在试用期内一般不与新员工签订劳动合同。

法律风险: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的,用人单位需向该员工每月支付两倍工资;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视为与用人单位以订立去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试用期不解除合同的风险

用人单位应当对于新员工在试用期内及时进行考评,对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劳动者,应当在试用期内及时辞退。法律风险:如果单位发现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而没有及时辞退,那么,试用期完毕,劳动者就成为单位的正式员工,没有法定条件,单位随意解除合同,将要承担经济补偿或继续履行合同的责任。

(3)试用期不符合法律规定风险

《劳动合同法》对试用期规定了四种情况,如果用人单位约定的试用期不符合法律规定,超过了法律规定的最长试用期限,从超过之日起单位就与劳动者建立了正式的合同关系。

法律风险: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满月工资为标准,按以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防范:员工入职当天即与其签订劳动合同;为充分实现企业的用人自主决定权,在劳动合同中依法设立相应的条款,约定录用条件;尽可能在试用期内决定该员工的去留。如果单位想解除合同,与该员工协商一致,支付半个月工资的补偿金后,解除劳动合同;依据符合《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情形,保留相应的证据,向其说明理由后,解除劳动合同

4、劳动报酬风险

用人单位应当至少每月向劳动者支付一次工资,工资应当足额及时支付,支付工资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劳动者加班的,应当支付加班费。

法律风险:企业未按合同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制度劳动者工资的;安排加班不制度加班费的,劳动行政部门有权责令支付,逾期不支付责。要承担应付金额的百分之五十至百分之一百一下的赔偿金。

6、劳动合同变更、解除风险

劳动合同已经订立后,没有法定情形,任何一方不能单方面擅自变更。如果一方要变更合同,应当书面与对方协商,达成协议后,书面变更合同。

合同的解除,应当具有法定的情形和履行法定的程序,并出具书面证明,并支付相应的补偿金和违约金。

用人单位如果具备法定情形和充分的依据,可以单方面变更合同,否则,就应当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如果没有征得劳动者同意,而单方面变更,可能会承担败诉的风险。劳动者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的情形的,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合同,无需支付补偿金,其他情形一般要提前三十日通知劳动者。用人单位经济裁员的需要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意见,裁减方案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方可裁减人员。

法律风险:没有法定理由用人单位擅自变更合同,将导致变更无效,继续依照元合同履行,或劳动者依法解除合同,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用人单位没有法定理由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除支付经济补偿金外,还应当按支付经济补偿金标准的二倍支付赔偿金,解除合同未向劳动者出具书面证明的,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

7、规章制度制定风险

大多数企业都由公司的管理部门单方面根据企业经营管理需要,制定并颁布实施制定了比较完善的规章制度,如劳动规则、员工守则、保密制度、培训制度、绩效管理制度等。

法律风险:企业自行制定的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在工会或者全部职工认为不同意时,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企业还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相应对策:依据《劳动合同法》的程序要求制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8、招聘新员工风险

多数企业在招录员工时,除非劳动者明确要求,不会主动告知员工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等相关情况。企业在招聘员工的时候,应当查明该员工是否已经与原企业解除了劳动合同。

法律风险:劳动合同可能因为企业没有主动履行告知义务而全部或者部分无效;给员工造成损失的,可能需要赔偿其损失。如果员工没有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合同,那么,原企业可能将该员工与企业作为共同被告起诉,有企业承担连带责任。相应对策: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将上述内容写在合同的相应条款内。录用员工时,要求员工出事与原单位已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证明。

9、竟业限制风险

新的《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主要是第二十三、二十四条。保密条款和竞业限制条款是用人单位用来保护商业秘密的重要手段。与现行规定相比,该条的主要变化在于:

1、竞业限制的最长期限由三年变为了两年;

2、明确了竞业限制经济补偿金的给付时间应当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并且须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支付;

3、竞业限制的人员进一步明确限定,排除了一般员工;

3、明确了竞业限制经济补偿金及违约金的标准均按双方约定执行

10、劳务派遣及连带风险

劳务派遣单位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五十万元,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劳动合同,用工单位不得将劳动者杂派遣到其他用人单位。

法律风险:劳务派遣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情节严重的没将会被处以每人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一下罚款,并被吊销营业执照,给劳动者造成损失的,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11、违约金风险

许多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如员工提前辞职,应当向企业支付违约金。劳动合同法规定,只有两种情况下,职工提前辞职的,才承担违约责任,法律风险:上述约定被裁决无效。

相应对策:企业可将与该员工商定的薪资划分为两部分,每月工资和履约后兑现的工资。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其中履约后兑现的工资待劳动合同期限履行完毕后以“诚信履约奖金”形式一次性发放,如员工提前辞职,该部分不予发放。第二十五条除本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第二十二条是有关出资培训的规定,第二十三条是有关竞业限制的规定。即新法规定对违约金的适用范围做了非常严格的限制,规定违约金仅限于竞业限制和出资培训两种情形,这就意味着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无法约定由劳动者承担的违约金,也就意味着加大了企业在劳动者违约方面的法律风险。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如何在不能约定违约金的大多数情形下,通过对员工违约行为所给单位造成实际损失的举证,来合法有效的维护单位的合法权益,将成为用人单位新的研究课题。

12、员工侵犯公司商业秘密风险

(二)、工伤风险

1、员工工作过程中的工伤

员工在工作时间、工作场合、履行工作职责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属于工伤。企业应当给与员工工伤待遇。

2、员工上下班途中的工伤

员工在上下班过程中遭受机动车伤害的,属于工伤。

2、员工突发疾病的工伤

员工在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死亡或在48小时内死亡的,属于工伤。

4、员工外出期间的工伤

员工在因公外出期间下落不明的,视为工伤。

5、患职业病风险

员工被诊断为职业病的,视为工伤

法律防范:企业应当依法为员工缴纳工伤保险,特别是从事高度危险或具有辐射性、粉尘性工作岗位,必须参加工伤保险,并定期为员工进行体检,以降低员工因伤害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三)、公司组织活动风险

1、企业组织文化体育活动风险

企业在组织文化体育活动时,应当遇见到可能发生的风险。特别是组织具有一定对抗性和危险性的体育活动时,更应当预见到。企业应当选择具有危险性低的运动。如果必须参加的危险活动,应当有必要购买一定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2、企业组织外出旅游风险

企业组织员工外出旅游会产生很大的潜在风险,此时企业应当选择正规旅游公司或正规运输单位,有必要可购买一定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下载企业招工风险防范及用工管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企业招工风险防范及用工管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企业劳务派遣用工中的风险及防范研究

    企业劳务派遣用工中的风险及防范研究 摘要:新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后,劳务派遣被广泛运用到人力资源管理中,甚至成为一些用工单位常态的用工形式。文章在分析使用劳务派遣人员时可......

    企业多元用工模式选择和风险防范

    企业多元用工模式选择和风险防范企业多元用工模式选择和风险防范企业用工的各种类 型和法律界定,劳动关系和非劳动关系基本特征区分,临时工、季节工的使用和争议处理,劳务关 系......

    企业劳动用工合同的法律风险防范分析

    劳动用工合同的法律风险防范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和企业劳动用工环境的变化以及劳动法律法规的日趋完善,如何有效应对劳动用工合同过程中的风险问题,对于企业显得......

    企业员工培训风险及防范

    企业员工培训风险及防范 字数:2455 来源: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3年12期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当页正文 摘要:培训作为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活动,同其他资本投资一样,收益和风险并......

    巧用职位说明书 防范用工风险

    巧用职位说明书 防范用工风险 某物业公司人资部经理刘某刚上任就接到报告,新招聘来的一名门卫张某,因为血液黏稠,在岗期间总是迷糊、瞌睡,有时还有视物不清的现象,用工部门认为其......

    招工用工文艺晚会主持词

    信丰县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周年庆典暨工业园区企业用工招聘大会文艺演出主持词[开场白] 1、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农民工朋友们,大家新年好! 2、 金牛开出......

    加强合同管理防范企业法律风险

    加强企业合同管理防范法律风险摘要:注重合同管理是企业避免合同风险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就企业合同管理中常被忽视的一些细节和环节做了分析说明。关键词: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

    外经贸企业风险防范问题及对策

    外经贸企业风险防范问题及对策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和外经贸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对外经贸事业中来。与此同时, 如何进行外经贸企业的风险防范已......